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所罗门建造圣殿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2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3殿前的廊子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阔十肘。

4又为殿做了严紧的窗棂。

5靠着殿墙,围着外殿内殿,造了三层旁屋。

6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上层宽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搁在殿墙坎上,免得插入殿墙。

7建殿是用山中凿成的石头。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

8在殿右边当中的旁屋有门,门内有旋螺的楼梯,可以上到第二层,从第二层可以上到第三层。

9所罗门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栋梁,又用香柏木板遮盖。

10靠着殿所造的旁屋,每层高五肘,香柏木的栋梁,搁在殿墙坎上。

耶和华的约

11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

12“论到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遵从我的一切诫命,我必向你应验我所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

13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并不丢弃我民以色列。”

殿内的设备

14所罗门建造殿宇,

15殿里面用香柏木板贴墙,从地到棚顶,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铺地。

16内殿,就是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到棚顶,用香柏木板遮蔽(注:或作“隔断”)。

17内殿前的外殿,长四十肘。

18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着野瓜和初开的花。

19殿里预备了内殿,好安放耶和华的约柜。

20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墙面都贴上精金。又用香柏木做坛,包上精金。

21所罗门用精金贴了殿内的墙,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用金包裹。

22全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完,内殿前的坛也都用金包裹。

造两个基路伯

23他用橄榄木做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内殿。

24这一个基路伯有两个翅膀,各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

25那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像都是一样。

26这基路伯高十肘,那基路伯也是如此。

27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里。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

28又用金子包裹二基路伯。

殿的装饰

29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

30内殿、外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

31又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口有墙的五分之一。

32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贴上金子。

33又用橄榄木制造外殿的门框,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

34用松木做门两扇:这扇分两扇,是摺叠的;那扇分两扇,也是摺叠的。

35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用金子贴了。

36他又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筑内院。

37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

38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

提要:1 圣殿的建造。5 屋。11 上帝对这殿的应许。15 殿的棚顶和内部装饰。23 基路伯。31 门。36 内院。37 建殿的时间。


所罗门建造圣殿

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本会注释】

四百八十年。这一节将所罗门登基第四年定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第480年。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希伯来纪年从所罗门回溯到摩西甚至更早时期的基础。其它所有日期准确性都取决于所罗门登基第四年这个日期的准确性。我们没有必要将480年看作一个整数或是12代人,也不能认为它涵盖整个士师年代,是除了外族侵略和统治(130页)之外所有士师年限的相加,这都是不正确的。本注释将所罗门四年看作准确的第480年,是以出埃及为第一年的(就像摩西计算旷野流浪的40年一样;见卷一187页)。

如何确定所罗门第四年就是出埃及第480年呢?根据上面143-144页所列的纪年方法以及同时期亚述的纪年(第159页),所罗门统治第40年和他最后在位的日子(11:42节)可以确定是主前931/30年。(这可能是犹太历法的年代,开始于七月;见116页)那么他登基第四年就应该是主前967/66年,二月是西弗月(后来叫作以亚月),在主前966年的春天。

如果是这样,这第480年的第二个月在主前966年,那么它的第一年的二月就是主前1445年。这是出埃及后的那月(见卷一187页;关于1445年的计算,见卷一191,192页;卷二134,135页)。本注释旧约日期的计算根据的就是所罗门登基第四年西弗月的纪年──包括开始的一年,出埃及后的第480年,也就是主前966年。

我们应该注意“四百八十年”这个编年细节,它在这里是正式地确切地提出的,没有犹豫和保留,也没有前后的误差。不仅有所罗门的年代和出埃及的纪元,连确切的月份都给出了。这明显是精确的纪年,就像王下18:9,10节和耶25:1节一样。

英文LXX版中480这个数字换成了440,而约瑟夫将这个数字定为592或612(Antiquities viii. 3. 1;xx. 10 1);但他们两个版本的说法与《列王纪》有较大出入。约瑟夫精心研究的数字把年代大大推迟了,这明显是错误的,而希伯来文献的年代稍早,比较可信。约瑟夫研究的年代前后矛盾数字错误,他也为此倍受谴责,他的数据不能作为可靠编年体系的依据。

西弗月。这是早期希伯来历史中对第二个月份的称呼。在大流亡之后,二月一般叫做以亚。这里和第六章三十八节中稀少并充满古风的月份的名称证明了这卷书成书的年代非常早。

开工建造。所罗门决定建造圣殿不是出于野心和自私,或者单单是出于自己父亲的希望和意愿。激励所罗门的不是个人的雄心和对荣耀、伟大的热爱,而是实现上天的旨意。现在确实已经到了为耶和华建造居所的时候,所罗门将自己全部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不论是以色列国内还是周围的邻国,这都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时期。这也是一个繁荣富足的时期,可以保证所罗门有充足的资金和材料。国内的人民也愿意并有能力建造上帝的圣殿。

在代下第3和4章中记有关于圣殿建造的叙述,但《列王纪》中的记述却更古老更完全。《历代志下》的叙述和《列王纪》中的基本细节全部一致。尽管前者的记述有些简单,但它含有一些补充的细节。

除了圣经的叙述之外,我们还有约瑟夫关于所罗门圣殿的描写(Antiquities viii. 3. 1-9)。这些记述,虽然详细,却不足以全部完全采信。基督教文学对于圣殿的细节没有什么重要的补充,因为从所罗门的时代开始耶路撒冷就一直遭受彻底和反复不断的破坏,以至于这方面没有作出什么研究。


王上6:2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本会注释】

长。经过对圣殿和会幕的仔细比较,发现圣殿的尺寸是按照会幕的比例建造的,但前者比后者整整大了两倍。因此圣殿的长度是60肘,是会幕长度的两倍(出26:16,18)。如果一肘的长度是17 1/2英寸,那么圣殿应该是87 1/2英尺(26.7米)长,29英尺(8.9米)宽,43英尺(13.3米)高。

旷野的会幕是严格按照摩西“在山上”领受的样式建造的(出25:9,40)。圣殿要仿照古老的风格,那么它就应该和会幕的样式是一样的。此外,大卫传给所罗门关于建造圣殿的细节都是圣灵启示给他的(《祖知》第七十三章)。


王上6:3 殿前的廊子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阔十肘;

【本会注释】

廊子。在圣殿的前部有一条29英尺(8.9米)长的走廊,它的长度和圣殿的宽度一样,而它的宽度为14英尺(4.5米)。《列王纪》没有给出走廊的高度,但代下3:4节记载的高度为120肘,即175英尺(53.4米)。这个高度和古代任何已知建筑物的高度都不符,也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比例失调,外观看上去非常奇特。很多英文LXX版和叙利亚版圣经手稿的记载都是“二十肘。”在希伯来文中,每提到一个尺寸都要重复“肘”这个量词,代下3:4节中这个工作很显然是被忽略了。希伯来文中“肘,” 'ammah这个词,和“一百,” me'ah非常接近,因此,“高肘二十肘”就被写成了“高一百二十肘。”


王上6:4 又为殿做了严紧的窗棂。

【本会注释】

严紧的窗棂。希伯来的学者现在仍旧不明白这一节的具体意思。很多人认为这样固定的窗棂是特意设计的,其他人相信边页的说法是正确的,“窗户宽的在里,窄的在外。”这种类型的窗户在外部的墙上只是一个裂口,但墙内部却是宽阔的,就像古代城堡的窗户一样。这些窗户建在墙的高处,在5-8节所描述的旁屋之上。


王上6:5 靠着殿墙,围着外殿内殿,造了三层旁屋;

【本会注释】

造了……旁屋。圣殿外面西、北、南三边建造了一系列用于服务的房屋。它们与圣殿的主体结构没有关系,因此就不被认为是圣殿主体地基的一部分。在这些“旁屋”的整个描述中作者有意在说明这些屋子不是圣殿主体的一部分,只是另外建造的。这些房屋无疑是为祭司和其他在圣殿服务之人建造的。

外殿内殿。旁屋是沿着建筑物整个长度建造的,紧邻着“圣殿,”前部的圣所,以及后部的“会幕,”至圣所。


王上6:6 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上层宽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搁在殿墙坎上,免得插入殿墙。

【本会注释】

中层。在高五肘的地方有高一肘的部分进入到圣殿的墙里。在这层的顶上放着第二层的大梁。因此这层就要比第一层宽一肘。

上层。在第二层的天花板上又有进入圣殿墙壁的一段凹陷,这就使得第三层的宽度有7肘,10英尺2 1/2英寸(3.1米)。

搁在殿墙坎上。三层旁屋都有大梁。为了保证殿宇的神圣,同时又能保证外部房屋的牢固,圣殿的外墙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坑坎或凹陷来放置旁边房屋的大梁和构成天花板的部分。这些阶梯共有三层,每层深一肘。因此圣殿的外墙底部的厚度就有三肘,比它的顶部要厚。旁屋的墙是直角的,没有台阶,这种结构使得最底层的房屋最窄,五肘或七英尺。这也是它的高度(第10节)。

免得插入殿墙。通过刚才殿墙的描述我们知道外面房屋的大梁不用插入圣殿的墙中,只要简单的搭在墙的坑坎中就好了。如此这些外面世俗的房屋和圣殿本身就没有一点关系了。


王上6:7 建殿是用山中凿成的石头。建殿的时候,槌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

【本会注释】

凿成的石头。为了使建殿的现场尽量安静,所有的石头都在采石场按照它们的需要凿成合适的尺寸,到时候只需把它们安放在圣殿合适的位置上就好了。这个惊人的准备需要大量的劳力和心血以及非常的技巧,无疑这是出于敬畏上帝的缘故。因为它将来用于服侍上帝的神圣意义,尽管只是建造过程,人们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王上6:8 在殿右边当中的旁屋有门,门内有旋螺的楼梯,可以上到第二层,从第二层可以上到第三层。

【本会注释】

第二层。一些人理解为底层旁屋中间的那一面。英文LXX版和Targums作“底层房屋。”这似乎意味着整个底层只有一个门,开在圣殿的南面。它在中间还是在靠近走廊的前部不清楚,但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外边的旁屋到圣殿里没有直接的入口。

旋螺的楼梯。这种样式的楼梯不常见,但考古学家的研究显示在古代东方有很多这种结构的例子。这些楼梯似乎是在旁边的建筑中,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它可能就要占用其中一个旁屋的空间了。


王上6:9 所罗门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栋梁,又用香柏木板遮盖。

【本会注释】

所罗门建殿(直译为:将其完成)。第14节重复了这个表达,第38节有个类似的陈述。本节无疑是说,除去外部建筑,圣殿本身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了。但这只是外壳部分的完工,还要进行内部施工(15-22节)。

用……遮盖。即,加上屋顶。用香柏木板盖在香柏木的栋梁上。我们不清楚这是一个平坦的屋顶还是有斜坡的。决大多数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古代东方常见的平顶,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山型屋顶。


王上6:10 靠着殿所造的旁屋,每层高五肘,香柏木的栋梁搁在殿墙坎上。

【本会注释】

造的旁屋。圣殿的主体部分先建造完毕,之后就是旁边房屋的建设。

五肘。旁屋共三层,每层高五肘,那么它的总体高度就是十五肘。因为圣殿的高度是二十肘,所以墙上的窗户(第4节)到旁屋屋顶还有五肘的距离。这些窗户为圣殿提供阳光的光线和流通的空气。


耶和华的约

王上6:11 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话。在描述建造的过程中插入一句简短的耶和华论及这殿的应许。这个信息明显是在所罗门建造圣殿的过程中临到他的。我们不晓得这条信息是如何临到所罗门的。在基遍耶和华于梦中向所罗门显现(3:5)。圣殿落成之后耶和华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向他显现,宣布警告和祝福(9:2-9)。这道信息可能也是通过梦传给他的,但也有可能是通过先知告诉他的。

这个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他,原因之一就是要提醒他不断牢记自己对于上天神圣的责任。即使一个人已经开始为上帝工作,并且正在实践他的命令成就他的计划,但这个人仍有可能忘记不断重新献身的必要性。他所采取的一些步骤仍有可能使他失去神圣的祝福,这种危险是一直存在的。耶和华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临到他的百姓,就是要提醒他们坚持基本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因为这些原则是他们永远昌盛,平安与幸福的唯一保证。


王上6:12 “论到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遵从我的一切诫命,我必向你应验我所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

【本会注释】

你若遵行。耶和华对他百姓应许或警告所要做的事都是有条件的(耶18:7-10;26:13)。人所有的行为,或善或恶,都与因果的基本规律不断联系互相作用着,决不能轻易扭转。人遵守上帝的律法是自己的好处,因为这些律法的设立就是为了保证人和这个世界的益处。上帝的诫命决不是蛮横专断的规条。它永远为我们指出一条正确的蒙福的道路。违犯这些律法只能带来祸患和忧伤。

公义是一个人平安,蒙福,昌盛的基础(箴11:5,19;12:28;赛32:17,18)。有一个事实简单而又残酷,“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并且,“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众先知一遍又一遍地将这条原则陈明在人的面前,就是为了告诉我们,顺从耶和华的诫命带来生命和赐福,反之则是不幸与死亡(出15:26;利26:2-33;申28:1-68;赛1:19,20;耶7:3-7;但9:10-14)。历代各国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享受平安与福气就要完全顺从公义圣洁的律法。这是上帝的律法,是生命的律法。


王上6:13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并不丢弃我民以色列。”

【本会注释】

住在……中间。上帝反复表明他愿意靠近自己的百姓(出29:45;利26:12;赛41:10,13)。在这种友谊中上帝的百姓找到了他们最大的平安和喜乐(赛12:3-6;番3:14,15;亚2:10)。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属灵的,既如此被造,他的灵魂就需要并渴望上帝的同在(诗42:1,2,5;63:1,8)。人一生下来就需要上帝的友谊,并且只有在这种友谊中人才达到自己最完全的发展,找到自己最大的快乐。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能平静人内心的这种呼求并满足灵魂的这种干渴。


殿内的设备

王上6:14 所罗门建造殿宇。

王上6:15 殿里面用香柏木板贴墙,从地到棚顶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铺地。

【本会注释】

香柏木板。古代东方国家的记录中经常提到香柏树和柏树的芬芳和持久,它们被用作建造庙宇和宫殿。


王上6:16 内殿,就是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到棚顶用香柏木板遮蔽(或作:隔断)。

【本会注释】

内殿。这是指圣殿的最里面一层,即,至圣所。从后墙算起长二十肘,所罗门用香柏木板从地板到顶棚建了一个隔断。


王上6:17 内殿前的外殿,长四十肘。

【本会注释】

外殿。这是指圣所,圣殿里重要的一间,是祭司进行日常侍奉的地方。这个空间长四十肘。


王上6:18 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着野瓜和初开的花。

【本会注释】

野瓜。这是建筑物中的一种装饰,样式模仿的是田野中的一些植物。王下4:39节也翻译成了野瓜。


王上6:19 殿里预备了内殿,好安放耶和华的约柜。

【本会注释】

约柜。圣殿中最重要的一样器具就是存有上帝法版的约柜(出34:1,4,10,27,28)。根据摩西的指示,约柜要放在“幔子内,”古老会幕的至圣所中(出26:33)。现在它也被安置在所罗门建造圣殿相应的地方。


王上6:20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墙面都贴上精金;又用香柏木做坛,包上精金。

【本会注释】

二十肘。至圣所是一个立方体,长、宽、高都是二十肘,内部的墙面都贴上了精金。

坛,包上精金。英文LXX版这一节最后一从句是,“他在会幕的前面做坛,包上精金。”这里是强调祭坛在圣所内,在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前(出30:6;40:26)。


王上6:21 所罗门用精金贴了殿内的墙,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用金包裹。

王上6:22 全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完;内殿前的坛,也都用金包裹。

【本会注释】

全殿都贴上。他不仅将圣所和至圣所的内部用精金包裹,也将殿前走廊(代下3:4)的内部贴上精金。旁屋就不包括在内了,因为它们不属于圣殿的一部分。


造两个基路伯

王上6:23 他用橄榄木做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内殿。

【本会注释】

两个基路伯。出于对基路伯的尊重,建造遵循了会幕的样式(出37:6-9),但有一些修改。原来的基路伯是纯金的。但所罗门圣殿中的尺寸要大并且是用木头造的,外面包上精金。基路伯的翅膀是完全展开的,四支翅膀,每支五肘长(第24节),正好是圣殿的宽度(第27节)。


王上6:24 这一个基路伯有两个翅膀,各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

王上6:25 那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像都是一样。

王上6:26 这基路伯高十肘,那基路伯也是如此。

王上6:27 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里;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

王上6:28 又用金子包裹二基路伯。

殿的装饰

王上6:29 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

王上6:30 内殿、外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

王上6:31 又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口有墙的五分之一。

【本会注释】

门。这些是指从圣所到至圣所的门。


五分之一。这似乎是指门楣是墙宽度的五分之一,门框是墙高度的五分之一。这就使入口的大小有四肘见方,大约是六英尺。因此,每扇门就是高六英尺,宽三英尺。


王上6:32 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贴上金子。

【本会注释】

贴上金子。希西家后来“将殿门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侵略犹大(王下18:16)的亚述王西拿基立。在亚述的整个历史中,记载都说殿门主要用铜包裹,也有些银子和金子,立在殿里或宫中。撒缦以色三世时著名的把拉瓦铜门是英国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


王上6:33 又用橄榄木制造外殿的门框,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

【本会注释】

外殿的门。这是由走廊进入至圣所的外门。

四分之一。这些门高五肘,大约七英尺。


王上6:34 用松木做门两扇。这扇分两扇,是摺叠的;那扇分两扇;也是摺叠的。

【本会注释】

折叠的。每扇门都有两部分,两部分可以折叠在一起。


王上6:35 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用金子贴了。

王上6:36 他又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筑内院。

【本会注释】

内院。这可能是指耶36:10节中的“上院。”古老帐幕的院子长一百肘,宽五十肘(出27:9-13,18)。既然所有的尺寸都增大两倍,那么所罗门圣殿的院子应该是长二百肘,宽一百肘,或者是长二百九十二英尺(89米),宽一百四十六英尺(44.5米)。对于外院没有提供什么信息,但根据内院可以推测一下外院。王下21:5和23:12节提到有“两院。”这“两院”被描述为“祭司院”和“大院”(代下4:9)。

三层。有些人认为这里的意思是指内院的地板用石头铺了三层,再铺上一层香柏木板,形成一个高出来的平台。其他人则认为这是指用三层石头建造的围墙,上面装上木板。后一种解释更可信一些,因为在长久的使用中一层木制的地板很难保证不坏。


王上6:37 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

王上6:38 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

【本会注释】

布勒月。这是早期希伯来人历法中八月的名称,开始于公历十月中旬。“布勒”的意思是下雨,这里可能强调它所代表的月份是雨季。大流亡之后这个名称改为玛希什文(Marheshvan),后来简称为希什文(Heshvan)。所罗门统治期间,圣殿的开工建造以及落成期间这些带有古风的关于年代和月份的词语的运用充分说明了这卷文献的权威性。

一、卷名

《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希伯来文意为“列王”,原为一卷,直到1516-1517年丹尼尔•本伯格版本的出版,希伯来文圣经才把它分为两卷。希腊七十士译本的译者把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各分为两卷,称为《王国记》一、二、三、四。

卷名“列王”已表明本书的内容。《列王纪上》记载了从大卫去世,所罗门即位到约兰作犹大王,亚哈谢作以色列王这段时间里希伯来列王的历史。《列王纪下》继续记载亚哈谢的统治,直到犹大王国的结束。


二、作者

《列王纪》似乎是一位编者把若干材料挑选编辑而成,而不太像一位作者所著。其中含有非常可靠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若干出于灵感的原始作品,按照特定的方式编排起来,加上评论,以表现出深刻的宗教意义。许多材料直接或间接地取自宫廷或圣殿的记录。涉及其中不少内容的考古研究已雄辨地证明了《列王纪》记录的惊人准确性。无疑有一些内容取材于先知学校所保存的记录中。其中有些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但又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些作品的历史意义是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的任何纪录所无法相比的。即使从世俗历史的立场来看,这些作品以其对人深刻的感染力,无比的魅力,富有远见的政治判断力,以及透彻的道德哲理,列在古代近东最优秀的作品之中。

《列王纪》虽然取材于不同的来源,却明显表现出统一的规划。每一位国王的记录在开头和结尾处均有固定的程式。每一位国王都给下了结论,拿他与以前或善或恶的君王进行比较。在《列王纪》上、下之中均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用语,充分证明有一个人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本书结尾处提示了编集年代,即犹大王国的最后阶段,当时它被尼布甲尼撒所消灭,百姓被掳到巴比伦。我们不能确定是谁把列王纪的材料编辑起来,但塔木德所记犹太传统说法,说这个人是耶利米。如果把王下25:27-30的内容视为以后补上的话,编者很可能就是耶利米或他同时代一位受灵感的作者。


三、历史背景

《列王纪》所载的时代是古代近东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时期之一。在这期间,亚述国强盛起来,亚述的国王们出去征服世界,包括要征服犹大和以色列王国。埃及处在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六王朝。他们没有放弃征服的计划,与米索不大米各国争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控制权。新巴比伦帝国兴起。米底人迦勒底人打败了亚述帝国,控制了近东大片土地,消灭了犹大王国,把南方各派掳往巴比伦。

在这段时期中,以色列和犹大王国与近东各国不断有重要接触。所罗门的妻子中有法老的女儿。推罗的希兰是所罗门的好朋友,在建造圣殿时出力不少。以后要成为以色列第一任国王的耶罗波安,在躲避所罗门的时候,曾逃到埃及藏身。罗波安第五年时,埃及王示撒前来进攻。圣经里的这位示撒,就是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创建者,著名的示撒一世。他自己也曾记录了进攻以色列和犹大城邑的事。暗利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致亚述人把以色列王国称为“暗利之地”。撒缦以色三世曾提到亚哈加入西部同盟,于撒缦以色6年在卡卡(Qarqar)战役中与亚述作战。撒缦以色还进一步提到他在位十八年曾收到耶户的贡品。

据记载,摩押的米沙曾向亚哈纳贡,亚哈死后,就背叛了以色列。著名的摩押碑告诉我们这段历史的详情。《列王记》还提到米拿现向亚述王普勒进贡,以及在比加作王期间提革拉毗拉色进攻北部支派。我们现有提革拉毗列色的记录,他提到与以色列王米拿现,比加和何细亚以及犹大王乌西雅和亚哈斯的接触。

圣经还提到何细亚向撒缦以色五世进贡,以后背叛亚述人,与埃及的梭联系,撒缦以色对撒玛利亚三年的围攻,最后攻陷撒玛利亚,消灭北部的以色列王国(王下17章)。在希西家十四年,西拿基立发动著名的巴勒斯坦进军,夺取了“犹大一切坚固城”,把希西家围困在耶路撒冷。西拿基立把这次进军生动地记录下来传于后世。大约在希西家英勇抵抗西拿基立的时候,巴比伦王巴罗达巴拉但派特使来见犹大王。

约西亚王在抵抗埃及人进军巴勒斯坦的时候,死于埃及法老尼哥之手。最后本书详细记录了尼布甲尼撒王在约雅斤,西底家时代多次进军耶路撒冷,导致耶路撒冷的毁灭和南部犹大王国的灭亡。

为了了解希伯来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就必须知道当时发生在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的事件。要把各国的事件准确地结合起来就得把这些事按年代排起来,使之处于正确的历史位置上,让同时代的国王和事件排列在一起。除了亚述最后三四个国王之外,一般人所接受的亚述和巴比伦在这段时期的年代是比较确定的。至于埃及的年代就不那么确定的了。


四、主题

虽然《列王纪》记载了希伯来统治者的历史,从大卫去世,所罗门作王到以色列和犹大王国最后的灭亡,其主要目的不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写的虽然是历史,却有一个目的,就是表现希伯来人的历史经历与上帝的计划和旨意的关系。本书目的不是提供详尽的史实,而是体现历史的教训。本书的编者有一个深刻的宗教动机和实际的目的。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他们的使命就是实行上帝的旨意,在地上表现天国的原则。公义是国家繁荣的基础,罪的结果就是毁灭。一个民族如果忠于上帝的的使命,就会强盛,如果君王和统治者不实行上帝的旨意,以色列民作为一个国家就会灭亡。如果没有公义和上帝,国家就不能生存。

令人奇怪的是,当以色列处在亡国之际,面临表面上不可挽回的毁灭时,有人在其悲伤和失败的阴郁历史中发现了值得记下来留给后世的东西。以色列失败的教训要给世界带来光明和希望,在失败的废墟上将建立起成功和胜利的新建筑。以色列虽然亡国了,但公义却不会消亡。如果世人学习了以色列人失败的教训,就能在上帝那里找到希望。

《列王纪》是在先知的时代成书的,从这卷书的见解中可以看到先知们的勇气和属灵洞察力,让人学到来自上帝的教训。

《列王纪》的记载是从所罗门的盛世开始的。当时国家繁荣强盛,把圣殿兴建起来。列王纪最后记载了一位既软弱又不名誉的国王,圣殿毁灭了,犹大成了荒凉之地。然而这毁灭的教训是要唤起新希望的精神,让人注意到将来一个更好的新时代,那时有永恒的王统治着以色列。“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犹大被掳的人归回。我也要使他们回到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他们就得这地为业,这是耶和华说的。”(耶30:3)“你们却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和我为你们所要兴起的王大卫。”(耶30:9)“雅各必要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耶30:10)“我要使他们彼此同心同德,好叫他们永远敬畏我,使他们和他们的后世的子孙得福乐,又要与他们立永远的约,必随着他们施恩,并不离开他们,且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不离开我。我必喜欢施恩与他们。要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将他们载于此地。”(耶32:39-41)

虽然《列王纪》原来的目的不是写历史,可是它记录了非常重要而准确的史实。有些论及希伯来统治者的事件是邻近国家的史书中所没有记录的。希伯来邻国世俗的史节,其写作目的崇扬国王,夸耀其作为立国者,征服者和政治家的作用,宣扬他虔诚事奉诸神的行为,叙述他的战功。而我们手头这本希伯来历史不是为荣耀人而是荣耀上帝。所以我们在列王纪中不仅可以看到以色列统治者的杰出成就,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缺点和失败。

《列王纪》所记载的一些重要史实不仅与以色列犹大王国有关,而且与周围各国有关。其中记载了推罗和埃及的情况,讲到他施的船队前往俄斐运金子,所罗门的船队在红海边以旬迦别,示巴女王来到耶路撒冷,用骆驼驮着香料和黄金,西拿基立在他的神庙里叩拜时,被他的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杀死,叙利亚人害怕赫人诸王,摩押王米沙用十万只羊羔向亚哈王纳贡,特哈加派埃及军队去骚扰围攻拉吉和立拿的亚述军兵,希兰将檀香树从俄斐运来制作圣殿的柱子,把当然继承人作为燔祭献在摩押的城墙上以换取诸神的援助,在公元前8世纪既能讲希伯来语又能讲亚兰语的亚述使者,在迦南早期的历史上用以他念,西弗,布勒作为月份的名称,──这一切有意义的重要材料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

《列王记》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其年代的基本程式。一般说来,介绍列王是按他们即位的先后,而不管他们是以色列王还是犹大王。关于每一位国王都提供了年代方面的两项重要资料:

1、说明某一位犹大王登基是在同时代以色列王的哪一年或说明某一位以色列王登基是在同时代犹大王的哪一年。

2、说明每一位国王作王的年限,有时还提供其他时间方面的资料,如间隔的时间,一些事件发生在某王某一年,以及某些希伯来君王统治的时间与其他国王的时间相对照等。

然而要把其中所提供有关以色列的年份和犹大的年份协调起来,或把上面两种年份与圣经以外的年表协调起来还是有许多困难的,即便是一些在以色列和犹大同时起止的统治时期,总数算起来还是不一样,这些难处使得一些圣经学者认为希伯来列王的年表,由于抄录者的错误,在经历了许多世纪以后,变得十分混乱。还有一些试图把各种数据协调起来的人得出了好几种说法(虽然差距不大),他们主要是对年份进行各种猜测性的推测,试图把它们与圣经以外的年表协调起来。

实际上这些表面上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圣经时代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缺乏了解。随着我们对于希伯来文士编年原则了解的加深,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我们有了一套换算的方法,可以把希伯来诸王的统治期同所有圣经年代,以及普遍为人所接受的亚述和巴比伦年表协调起来。

本卷注释所采用的年代,为方便起见(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77页图表),依据以现代研究为基础的编年系统,尽可能地把圣经中的资料协调起来,使上述问题是到尽可能完美的解决。但这只能算是暂定的,因为有关这些年代进一步的发现可能要求对本卷的编排多少作一些调整,因为我们对这段时期中的年代可能获得更加准确的知识。


五、纲要

(一)从大卫逝世到分裂 王上1:1-11:43

1、大卫的最后日子 王上1:1-2:11

1) 大卫最后的病 王上1:1-4

2) 亚多尼雅企图谋位 王上1:5-53

a.准备夺取王位 王上1:5-10

b.拿单与拔示巴商量 王上1:11-14

c.拔示巴与大卫商量 王上1:15-21

d.拿单与大卫商量 王上1:22-27

e.大卫应许立所罗门 王上1:28-31

f.大卫立所罗门为王 王上1:32-40

g.亚多尼雅听说所罗门为王 王上1:41-44

h.所罗门饶过亚多尼雅 王上1:50-53

3) 大卫遗命所罗门 王上2:1-9

4) 大卫去世 王上2:10,11

2、所罗门作王 王上2:12-11:43

1) 所罗门王位坚固 王上2:12

2) 所罗门处置他们对手 王上2:13-46

3) 所罗门娶法老的女儿 王上3:1

4) 所罗门在基遍献祭,获得上帝的信息 王上3:2-15

5) 所罗门著名的裁决 王上3:16-28

6) 宫庭的官员 王上4:1-28

7) 所罗门的智慧 王上4:29-34

8) 建造圣殿 王上5:1-8:66

9) 所罗门的建筑,奉献和船舶 王上9:1-28

10) 示巴女王来访 王上10:1-13

11) 所罗门的黄金,宝座,船队,战车 王上10:14-29

12) 所罗门众多的妻子及他拜偶像 王上11:1-8

13) 所罗门背道 王上11:9-40

14) 所罗门之死 王上11:41-43

(二)从分裂到撒玛利亚的陷落 王上12:1-王下17:41

1、从耶罗波安一世到提比尼 王上12:1-16:22

1) 罗波安登基和王国的分裂 王上12:1-24

2) 耶罗波安一世 王上12:25-14:20

a.在但和伯特利筑坛 王上12:25-33

b.上帝的仆人和违命的先知 王上13:1-32

c.耶罗波安的恶行 王上13:33-34

d.上帝对耶罗波安家所宣布的判决 王上14:1-20

3) 罗波安 王上14:21-31

4) 亚比央 王上15:1-8

5) 亚撒 王上15:9-24

6) 拿答 王上15:25-27

7) 巴沙 王上15:27-16:7

8) 以拉 王上16:8,9

9) 心利 王上16:10-20

10) 提比尼 王上16:21,22

2、从暗利到亚哈谢 王上16:23-王下8:29

1) 暗利 王上16:23-28

2) 亚哈 王上16:29-22:40

a.亚哈统治的罪恶 王上16:29-34

b.先知以利亚的斥责 王上17:1-19:18

c.以利沙蒙召 王上19:19-20

d.与叙利亚的战与和 王上20:1-43

e.夺取拿伯的葡萄园和以利亚的斥责 王上21:1-29

f.进攻基列拉末 王上22:1-40

3) 约沙法 王上22:41-50

4) 亚哈谢作以色列王 王上22:51-王下1:17

和合本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拼音版王上6:1 Yǐsèliè rén chū Aijí dì hòu sì bǎi bā shí nián, Suǒluómén zuò Yǐsèliè wáng dì sì nián Xīfú yuè, jiù shì èr yuè, kāi gōng jiànzào Yēhéhuá de diàn.

吕振中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王管理以色列、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他开始为永恒主建殿。

新译本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的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他动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现代译王上6:1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的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的第四年二月,就是西弗月,所罗门开工建造圣殿。

当代译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四百八十年,也就是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的第四年二月,就动工兴建主的圣殿。

思高本王上6:1 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撒罗满作以色列王第四年「齐夫」月,【即二月,】开始建造上主的殿。

文理本王上6:1 以色列族出埃及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在位之四年、西弗月、即二月、始建耶和华室、

修订本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他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KJV 英王上6:1 And it came to pass in the four hundred and eightieth year after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re come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in the fourth year of Solomon's reign over Israel, in the month Zif, which is the second month, that he began to build the house of the LORD.

NIV 英王上6:1 In the four hundred and eightieth year after the Israelites had come out of Egypt, in the fourth year of Solomon's reign over Israel, in the month of Ziv, the second month, he began to build the temple of the LORD.

和合本王上6:2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拼音版王上6:2 Suǒluómén wáng wèi Yēhéhuá suǒ jiàn de diàn, cháng liù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zhǒu, gāo sān shí zhǒu.

吕振中王上6:2 所罗门王为永恒主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新译本王上6:2 所罗门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二十七公尺,宽九公尺,高十三公尺半。

现代译王上6:2 圣殿内部有二十七公尺长,九公尺宽,十叁公尺半高。

当代译王上6:2 圣殿长二十七公尺,宽九公尺,高十叁公尺半。

思高本王上6:2 撒罗满王为上主所建立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叁十肘。

文理本王上6:2 室长六十肘、广二十肘、高三十肘、

修订本王上6:2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

KJV 英王上6:2 And the house which king Solomon built for the LORD, the length thereof was threescore cubits, and the breadth thereof twenty cubits, and the height thereof thirty cubits.

NIV 英王上6:2 The temple that King Solomon built for the LORD was sixty cubits long, twenty wide and thirty high.

和合本王上6:3 殿前的廊子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阔十肘。

拼音版王上6:3 Diàn qián de lángzi zhǎng èr shí zhǒu, yǔ diàn de kuān zhǎi yíyàng, kuò shí zhǒu.

吕振中王上6:3 殿堂前的廊子长二十肘,和殿的宽度一样;廊子在殿前阔十肘。

新译本王上6:3 殿的前廊长九公尺,和殿的宽度一样,宽四公尺半。

现代译王上6:3 进口处的门廊有四公尺半深,九公尺宽,跟圣所的宽度一样。

当代译王上6:3 殿前门廊的长度和殿的阔度相等,一样是九公尺,宽四公尺半。

思高本王上6:3 殿堂前的门廊长二十肘,宽与殿的宽度相等,共十肘,在殿堂之前。

文理本王上6:3 圣所前之廊、长二十肘、与室之广同、其广十肘、

修订本王上6:3 殿的正堂前走廊长二十肘,与殿的宽度一样,殿前宽十肘;

KJV 英王上6:3 And the porch before the temple of the house, twenty cubits was the length thereof, according to the breadth of the house; and ten cubits was the breadth thereof before the house.

NIV 英王上6:3 The portico at the front of the main hall of the temple extended the width of the temple, that is twenty cubits, and projected ten cubits from the front of the temple.

和合本王上6:4 又为殿做了严紧的窗棂。

拼音版王上6:4 Yòu wèi diàn zuò le yán jǐn de chuāng líng.

吕振中王上6:4 他又为殿作了窗户、有内宽外窄的窗格子。

新译本王上6:4 又为殿做了窗架子内宽外窄的窗户。

现代译王上6:4 圣殿的墙上有窗户;窗户外面小,里面大。

当代译王上6:4 圣殿的窗框非常精巧细致;在靠着殿墙、围着殿堂和内殿的地方又造了厢房。厢房分为叁层,底层宽两公尺两公寸,中层宽两公尺七公寸,上层宽叁公尺一公寸。厢房的横梁都搁在殿墙突出的地方,避免屋梁插进殿墙去。

思高本王上6:4 又为殿作了窗户,有窗框和窗棂。

文理本王上6:4 为室作牖、其棂方罫、

修订本王上6:4 他为殿做了有框嵌壁式的窗户。

KJV 英王上6:4 And for the house he made windows of narrow lights.

NIV 英王上6:4 He made narrow clerestory windows in the temple.

和合本王上6:5 靠着殿墙,围着外殿内殿,造了三层旁屋。

拼音版王上6:5 Kào zhe diàn qiáng, wéi zhe waì diàn neì diàn, zào le sān céng páng wū.

吕振中王上6:5 他建造了楼房靠着殿的墙、围着殿四围的墙;对着殿堂和内殿他四围造了厢房。

新译本王上6:5 紧靠殿墙,就是围着外殿和内殿的墙,他又建造平台,围绕殿的四周,做成厢房。

现代译王上6:5 靠着外墙,在圣殿的旁边和后面,建造了叁层厢房,每一层有两公尺两公寸高。

当代译王上6:5 圣殿的窗框非常精巧细致;在靠着殿墙、围着殿堂和内殿的地方又造了厢房。厢房分为叁层,底层宽两公尺两公寸,中层宽两公尺七公寸,上层宽叁公尺一公寸。厢房的横梁都搁在殿墙突出的地方,避免屋梁插进殿墙去。

思高本王上6:5 紧靠殿 ,即围着外殿和内殿的墙,周围建造了分层厢房:

文理本王上6:5 殿与内殿四周、依墙建楼、四周有屋、

修订本王上6:5 靠着殿墙,围着外殿和内殿的墙,周围建造了厢房;

KJV 英王上6:5 And against the wall of the house he built chambers round about,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house round about, both of the temple and of the oracle: and he made chambers round about:

NIV 英王上6:5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main hall and inner sanctuary he built a structure around the building, in which there were side rooms.

和合本王上6:6 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上层宽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搁在殿墙坎上,免得插入殿墙。

拼音版王上6:6 Xià céng kuān wǔ zhǒu, zhōng céng kuān liù zhǒu, shàng céng kuān qī zhǒu. diàn waì páng wū de liángmù gé zaì diàn qiáng kǎn shàng, miǎndé chārù diàn qiáng.

吕振中王上6:6 厢房(传统∶楼房)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第三层宽七肘;因为殿的外面四围有坎,免得梁木插入殿的墙里。

新译本王上6:6 厢房的下层宽两公尺两公寸;中层宽两公尺七公寸;第三层宽三公尺一公寸。他在殿墙外面四周留有暗架,所以梁木不必插入殿墙里。

现代译王上6:6 最下面一层的厢房每间有两公尺两公寸宽;中间那层的厢房有两公尺七公寸宽;上面那层的厢房有叁公尺一公寸宽。每一层的殿墙都比下面一层的薄;这样,房间可以造在墙上,用不着把梁木安放在墙里。

当代译王上6:6 圣殿的窗框非常精巧细致;在靠着殿墙、围着殿堂和内殿的地方又造了厢房。厢房分为叁层,底层宽两公尺两公寸,中层宽两公尺七公寸,上层宽叁公尺一公寸。厢房的横梁都搁在殿墙突出的地方,避免屋梁插进殿墙去。

思高本王上6:6 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第叁层宽七肘;使殿周围对面的墙突出,免得梁木插入殿墙内。

文理本王上6:6 其下广五肘、中广六肘、上广七肘、室外四周、相间以凹、使梁弗入室墙、

修订本王上6:6 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第三层宽七肘。他在殿墙的周围造坎,免得梁木插入殿墙里。

KJV 英王上6:6 The nethermost chamber was five cubits broad, and the middle was six cubits broad, and the third was seven cubits broad: for without in the wall of the house he made narrowed rests round about, that the beams should not be fastened in the walls of the house.

NIV 英王上6:6 The lowest floor was five cubits wide, the middle floor six cubits and the third floor seven. He made offset ledges around the outside of the temple so that nothing would be inserted into the temple walls.

和合本王上6:7 建殿是用山中凿成的石头。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

拼音版王上6:7 Jiàn diàn shì yòng shān zhōng zaó chéng de shítou. jiàn diàn de shíhou, chuí zǐ, fǔzi, hé bié yàng tie qì de xiǎngshēng dōu méiyǒu tīngjian.

吕振中王上6:7 建殿造的时候、是用石山上琢好了的整块石头;因此当殿建造的时候、锤子、斧子,或任何鉄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

新译本王上6:7 建殿是用采石场预备好了的石料;所以建殿的时候,在殿里听不到锤子、斧头或任何铁器的声音。

现代译王上6:7 建殿用的石头是在石矿场里开凿的,所以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其他铁器的响声都听不到。

当代译王上6:7 建造圣殿所用的石头,都是预先在石矿场凿好的,所以建殿的时候完全听不到锤子、斧头或是其他铁器的响声。

思高本王上6:7 建造殿宇时,始终是采用凿好了的石头,所以在建殿时,全听不到槌子、斧子及任何铁器的响声。

文理本王上6:7 建室乃以凿处所备之石、建时不闻椎斧铁器之声、

修订本王上6:7 殿是用山中凿成的石头建的,所以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

KJV 英王上6:7 And the house, when it was in building, was built of stone made ready before it was brought thither: so that there was neither hammer nor axe nor any tool of iron heard in the house, while it was in building.

NIV 英王上6:7 In building the temple, only blocks dressed at the quarry were used, and no hammer, chisel or any other iron tool was heard at the temple site while it was being built.

和合本王上6:8 在殿右边当中的旁屋有门,门内有旋螺的楼梯,可以上到第二层,从第二层可以上到第三层。

拼音版王上6:8 Zaì diàn yòubiān dāngzhōng de páng wū yǒu mén, mén neì yǒu xuán luó de lóu tī, keyǐ shàng dào dì èr céng, cóng dì èr céng keyǐ shàng dào dì sān céng.

吕振中王上6:8 在殿的南(或译∶右)边、厢房下层(传统∶中层)那里有门;人从螺旋楼梯可以上到中层,又从中层到第三层。

新译本王上6:8 厢房的下层门在殿的右边,人可以从螺旋形梯子上厢房的中层,再从中层上到第三层。

现代译王上6:8 厢房最下面一层〔希伯来文是:中间一层〕的进口处,在圣殿的南边,有楼梯通到第二层和第叁层。

当代译王上6:8 厢房的进口在殿的右面,沿着一道螺旋形的梯子可以通到第二层和第叁层。

思高本王上6:8 厢房最下层的门,设在殿的右边,人可从螺旋梯上到中层,由中层上到第叁层。

文理本王上6:8 中屋之门在室右、自下至中、延及上层、其梯曲折而登、

修订本王上6:8 在殿右边当中的厢房有门,可以从螺旋梯上到中层,再从中层上到第三层。

KJV 英王上6:8 The door for the middle chamber was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ouse: and they went up with winding stairs into the middle chamber, and out of the middle into the third.

NIV 英王上6:8 The entrance to the lowest floor wa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temple; a stairway led up to the middle level and from there to the third.

和合本王上6:9 所罗门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栋梁,又用香柏木板遮盖。

拼音版王上6:9 Suǒluómén jiàn diàn, ānzhì xiāng bǎi mù de liàn liáng, yòu yòng xiāng bǎi mù bǎn zhēgaì.

吕振中王上6:9 所罗门建殿,建到完成。他用香柏木的椽和桷作殿的天花板。

新译本王上6:9 所罗门建殿,建造完成以后,就用香柏木的栋梁和香柏木的木板做殿的天花板。

现代译王上6:9 所罗门王完成了圣殿的建造。他用香柏木做梁木和天花板。

当代译王上6:9 圣殿的规模完成了以后,就装上梁木和铺上香柏木板。

思高本王上6:9 殿造完了以後,又用香柏木梁和木板,盖上了殿顶。

文理本王上6:9 所罗门建室既毕、乃置香柏之梁、盖以香柏之板、

修订本王上6:9 所罗门完成殿的建造。他用香柏木作梁木和横板,遮盖殿顶。

KJV 英王上6:9 So he built the house, and finished it; and covered the house with beams and boards of cedar.

NIV 英王上6:9 So he built the temple and completed it, roofing it with beams and cedar planks.

和合本王上6:10 靠着殿所造的旁屋,每层高五肘,香柏木的栋梁,搁在殿墙坎上。

拼音版王上6:10 Kào zhe diàn suǒ zào de páng wū, mei céng gāo wǔ zhǒu, xiāng bǎi mù de liàn liáng gé zaì diàn qiáng kǎn shàng.

吕振中王上6:10 他建造了楼旁靠着整个的殿,每层各高五肘;都用香柏木料和殿连接着。

新译本王上6:10 靠着圣殿所建的厢房,每层高两公尺两公寸,都用香柏木的梁木与殿连接。

现代译王上6:10 那叁层厢房,每一层有两公尺两公寸高,是靠着圣殿的外墙建的,也用香柏木的梁木连接在墙上。

当代译王上6:10 厢房每一层高两公尺两公寸,用香柏木与殿墙接连起来。

思高本王上6:10 殿的四周建立了厢房,每层高五肘,用香柏木梁使之与殿墙相连接。

文理本王上6:10 室之四周建屋、各高五肘、以香柏接连之、○

修订本王上6:10 靠着整个殿所造的厢房,每层高五肘,香柏木的梁板搁在殿的墙坎上。

KJV 英王上6:10 And then he built chambers against all the house, five cubits high: and they rested on the house with timber of cedar.

NIV 英王上6:10 And he built the side rooms all along the temple. The height of each was five cubits, and they were attached to the temple by beams of cedar.

和合本王上6:11 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

拼音版王上6:11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Suǒluómén shuō,

吕振中王上6:11 永恒主的话传与所罗门说∶

新译本王上6:11 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

现代译王上6:11 上主对所罗门说:

当代译王上6:11 主对所罗门说:

思高本王上6:11 又上主的话传於撒罗满说:「

文理本王上6:11 耶和华谕所罗门曰、

修订本王上6:11 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

KJV 英王上6:11 And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Solomon, saying,

NIV 英王上6:11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Solomon:

和合本王上6:12 “论到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遵从我的一切诫命,我必向你应验我所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

拼音版王上6:12 Lún dào nǐ suǒ jiàn de zhè diàn, nǐ ruò zūnxíng wǒde lǜ lì, jǐn shǒu wǒde diǎnzhāng, zūn cóng wǒde yīqiè jièmìng, wǒ bì xiàng nǐ yìngyàn wǒ suǒ yīngxǔ nǐ fùqin Dàwèi de huà.

吕振中王上6:12 「关于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实行我的典章,遵守我的一切诫命、按着诫命而行,我就必实行我的话在你身上,那话就是我对你父亲大卫所应许过的。

新译本王上6:12 “关于你正在建造的这殿,如果你遵行我的律例,实行我的典章,谨守我的一切诫命,并且照着去行,我就必向你实现我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

现代译王上6:12 「如果你遵守我的法律诫命,我一定实现我向你父亲大卫所作的应许。

当代译王上6:12 “倘若你遵行我的律令、典章和诫命,我就一定实现我向你父亲大卫所许下的诺言。

思高本王上6:12 关於你正在进行建造的这殿,如果你履行我的法律,遵守我的规例,按照我的一切命令行事,我必对你实践我向你父亲达味所说的话,

文理本王上6:12 论尔所建之室、如尔循我典章、守我律例、遵我诫命而行、则我与尔父大卫所言者、必成之于尔、

修订本王上6:12 "论到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遵从我的一切诫命,行在其中,我必向你应验我所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

KJV 英王上6:12 Concerning this house which thou art in building, if thou wilt walk in my statutes, and execute my judgments, and keep all my commandments to walk in them; then will I perform my word with thee, which I spake unto David thy father:

NIV 英王上6:12 "As for this temple you are building, if you follow my decrees, carry out my regulations and keep all my commands and obey them, I will fulfill through you the promise I gave to David your father.

和合本王上6:13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并不丢弃我民以色列。”

拼音版王上6:13 Wǒ bì zhù zaì Yǐsèliè rén zhōngjiān, bìng bù diūqì wǒ mín Yǐsèliè.

吕振中王上6:13 我必在以色列人中间居住,我必不丢弃我的人民以色列。」

新译本王上6:13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也必不离弃我的子民以色列。”

现代译王上6:13 我会住在你所建的这圣殿,在我的子民以色列中,永不离弃他们。」

当代译王上6:13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当中,绝不抛弃你们。”

思高本王上6:13 必常住在以色列子民中,永不抛弃我的百姓以色列。」

文理本王上6:13 亦必居以色列中、不弃我民以色列、○

修订本王上6:13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并不丢弃我的百姓以色列。"

KJV 英王上6:13 And I will dwell among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will not forsake my people Israel.

NIV 英王上6:13 And I will live among the Israelites and will not abandon my people Israel."

和合本王上6:14 所罗门建造殿宇,

拼音版王上6:14 Suǒluómén jiànzào diàn yǔ.

吕振中王上6:14 所罗门建殿,建到完成。

新译本王上6:14 所罗门建殿,并且建造完成。

现代译王上6:14 这样,所罗门完成了圣殿的建造。

当代译王上6:14 圣殿落成了。

思高本王上6:14 撒罗满建殿,终於完成。

文理本王上6:14 所罗门建室既毕、

修订本王上6:14 所罗门完成殿的建造。

KJV 英王上6:14 So Solomon built the house, and finished it.

NIV 英王上6:14 So Solomon built the temple and completed it.

和合本王上6:15 殿里面用香柏木板贴墙,从地到棚顶,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铺地。

拼音版王上6:15 Diàn lǐmiàn yòng xiāng bǎi mù bǎn tiē qiáng, cóng dì dào péng dǐng dōu yòng mù bǎn zhē bì, yòu yòng sōng mù bǎn pū dì.

吕振中王上6:15 他用香柏木板从里面建殿的墙;从殿的地面到天花板的托梁(传统∶墙)、他都用木料贴上,又用松木板铺殿的地面。

新译本王上6:15 殿内的墙壁,从地面到天花板,都贴上香柏木,殿内的地面,都铺上松木板。

现代译王上6:15 圣殿内墙,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用香柏木板钉的;地板是松木铺的。

当代译王上6:15 殿里的墙壁和天花板都铺上了香柏木,地都铺上松木板。

思高本王上6:15 殿内的墙壁全 上香柏木板,从殿的地面到天花板的橼、梁,全盖上木板;殿内地面都 上柏木板。

文理本王上6:15 室中之壁、自下及梁、以香柏板盖之、以松木板铺地、

修订本王上6:15 他用香柏木板建造殿的内墙,从殿的地到墙顶都贴上木板,又用松木板铺地。

KJV 英王上6:15 And he built the walls of the house within with boards of cedar, both the floor of the house, and the walls of the ceiling: and he covered them on the inside with wood, and covered the floor of the house with planks of fir.

NIV 英王上6:15 He lined its interior walls with cedar boards, paneling them from the floor of the temple to the ceiling, and covered the floor of the temple with planks of pine.

和合本王上6:16 内殿,就是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到棚顶,用香柏木板遮蔽(或作“隔断”)。

拼音版王上6:16 Neì diàn, jiù shì zhì shèng suǒ, cháng èr shí zhǒu, cóng dì dào péng dǐng yòng xiāng bǎi mù bǎn zhē bì ( huò zuò gé duàn ).

吕振中王上6:16 他用香柏木板建殿的后部、二十肘,从地面到托梁(传统∶墙),作在里面,作为内殿,就是至圣所。

新译本王上6:16 又建内殿长九公尺,从地面到天花板,他用香柏木板隔开,成为至圣所。

现代译王上6:16 有一间内堂,称为至圣所,建在圣殿里的后部,有九公尺长;从地板到天花板〔希伯来文是:墙〕都是用香柏木隔开的。

当代译王上6:16 内殿,就是至圣所,那里的长度是九公尺,从地面至天花板都是用香柏木造的。

思高本王上6:16 内殿即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概上香柏木板。

文理本王上6:16 室之后、二十肘、以香柏板作壁、自下至梁、以为内殿、即至圣所、

修订本王上6:16 他在殿的后部建了一间内殿,长二十肘,从地到墙用香柏木板,作为至圣所。

KJV 英王上6:16 And he built twenty cubits on the sides of the house, both the floor and the walls with boards of cedar: he even built them for it within, even for the oracle, even for the most holy place.

NIV 英王上6:16 He partitioned off twenty cubits at the rear of the temple with cedar boards from floor to ceiling to form within the temple an inner sanctuary, the Most Holy Place.

和合本王上6:17 内殿前的外殿,长四十肘。

拼音版王上6:17 Neì diàn qián de waì diàn, cháng sì shí zhǒu.

吕振中王上6:17 内殿前面的殿堂、有四十肘。

新译本王上6:17 内殿前面的外殿长十八公尺。

现代译王上6:17 大堂有十八公尺长。

当代译王上6:17 在至圣所前面的是外殿,那地方长十八公尺。

思高本王上6:17 至圣所前的外殿,长四十肘。

文理本王上6:17 内殿前之室、长四十肘、

修订本王上6:17 殿,就在内殿的前面,长四十肘。

KJV 英王上6:17 And the house, that is, the temple before it, was forty cubits long.

NIV 英王上6:17 The main hall in front of this room was forty cubits long.

和合本王上6:18 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着野瓜和初开的花。

拼音版王上6:18 Diàn lǐ yídiǎn shítou dōu bú xiǎnlù, yígaì yòng xiāng bǎi mù zhē bì. shàngmian kè zhe ye guā hé chū kāi de huā.

吕振中王上6:18 殿内的香柏木都雕刻着匏瓜和初开的花∶全都是香柏木,没有一点石头可看得见。

新译本王上6:18 殿的内部都贴上香柏木,上面刻有匏瓜和初开的花朵,全部都是香柏木,一块石头都看不见。

现代译王上6:18 香柏木板都刻着葫芦和花朵的图样。整个圣殿内部都用香柏木装嵌,使殿墙的石头不显露出来。

当代译王上6:18 殿里的香柏木全刻上野瓜和初开花朵的图案;一点石头也没有显露出来。

思高本王上6:18 殿内的香柏木板上,都刻有匏瓜和初开的花:全部都是香柏木,看不到一块石头。

文理本王上6:18 室内之壁、俱以香柏盖之、雕以匏瓜花蕊之形、其石弗露、

修订本王上6:18 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香柏木上刻着野瓜和绽开的花。

KJV 英王上6:18 And the cedar of the house within was carved with knops and open flowers: all was cedar; there was no stone seen.

NIV 英王上6:18 The inside of the temple was cedar, carved with gourds and open flowers. Everything was cedar; no stone was to be seen.

和合本王上6:19 殿里预备了内殿,好安放耶和华的约柜。

拼音版王上6:19 Diàn lǐ yùbeì le neì diàn, hǎo ānfàng Yēhéhuá de yuē guì.

吕振中王上6:19 在殿中、他从里面豫备了一间内殿,好将永恒主的约柜放在那里。

新译本王上6:19 他在殿中预备了内殿,好把耶和华的约柜安放在那里。

现代译王上6:19 他在圣殿里的后部造了一间内堂;上主的约柜安放在那里。

当代译王上6:19 圣殿的深处是用来安放主的约柜的,

思高本王上6:19 殿堂内部设又内殿,为安放上主的约柜。

文理本王上6:19 室中备至圣所、以置耶和华约匮、

修订本王上6:19 他在殿的中间预备内殿,在那里安放耶和华的约柜。

KJV 英王上6:19 And the oracle he prepared in the house within, to set there the ark of the covenant of the LORD.

NIV 英王上6:19 He prepared the inner sanctuary within the temple to set the ark of the covenant of the LORD there.

和合本王上6:20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墙面都贴上精金。又用香柏木做坛,包上精金。

拼音版王上6:20 Neì diàn cháng èr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zhǒu, gāo èr shí zhǒu, qiáng miàn dōu tiē shàng jīng jīn. yòu yòng xiāng bǎi mù zuò tán, bāo shàng jīng jīn.

吕振中王上6:20 内殿(传统加∶前面)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用精金包上;他也用香柏木作(传统∶墙)一座祭坛。

新译本王上6:20 内殿长九公尺,宽九公尺,高九公尺;内部都贴上精金,用香柏木做的坛也贴上精金。

现代译王上6:20 这内堂有九公尺长,九公尺宽,九公尺高,都是用纯金贴的。香坛用香柏木板包住。

当代译王上6:20 那地方的长、宽和高都是九公尺。内部全贴上纯金,香柏木造的祭坛也包上金。

思高本王上6:20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全都贴上纯金;他又用香柏木做了一个祭坛,

文理本王上6:20 内殴长二十肘、广二十肘、高二十肘、盖以精金、以香柏作坛、盖以精金、

修订本王上6:20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都贴上纯金。他又用香柏木做坛。

KJV 英王上6:20 And the oracle in the forepart was twenty cubits in length, and twenty cubits in breadth, and twenty cubits in the height thereof: and he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and so covered the altar which was of cedar.

NIV 英王上6:20 The inner sanctuary was twenty cubits long, twenty wide and twenty high. He overlaid the inside with pure gold, and he also overlaid the altar of cedar.

和合本王上6:21 所罗门用精金贴了殿内的墙,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用金包裹。

拼音版王上6:21 Suǒluómén yòng jīng jīn tiē le diàn neì de qiáng, yòu yòng jīn liànzi guà zaì neì diàn qián mén shān, yòng jīn bāoguǒ.

吕振中王上6:21 所罗门用精金包上殿的里面;又在内殿前面用金链子横着;也用金子包内殿。

新译本王上6:21 殿的内部所罗门都贴上精金,把金炼挂在内殿的前面,内殿也都贴上精金。

现代译王上6:21 圣殿内部都用金子贴的,有金钩子挂在内堂进口;这进口也是用金子贴的。

当代译王上6:21 於是,圣殿的内部就全都贴上了纯金,又用金链拦着进至圣所的地方。

思高本王上6:21 放在内殿前,全都包上金。

文理本王上6:21 室中、所罗门悉以精金盖之、内殿之前、间以金索、亦盖以金、

修订本王上6:21 所罗门用纯金贴殿内,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内殿也贴上金子。

KJV 英王上6:21 So Solomon overlaid the house within with pure gold: and he made a partition by the chains of gold before the oracle; and he overlaid it with gold.

NIV 英王上6:21 Solomon covered the inside of the temple with pure gold, and he extended gold chains across the front of the inner sanctuary, which was overlaid with gold.

和合本王上6:22 全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完,内殿前的坛也都用金包裹。

拼音版王上6:22 Quán diàn dōu tiē shàng jīnzi, zhídào tiē wán. neì diàn qián de tán, ye dōu yòng jīn bāoguǒ.

吕振中王上6:22 他把整个的殿都包上金子、直到整个的殿全都作完。属于内殿的整个祭坛也都包上金子。

新译本王上6:22 他把整个的殿都贴上金子,直到整个的殿都贴完;在内殿的坛,整个都贴上了金子。

现代译王上6:22 整个圣殿内部都是用金子贴的,像至圣所里面的香坛一样。

当代译王上6:22 整座圣殿都贴上了纯金;安放在内殿前面的整座祭坛也都包上了纯金。

思高本王上6:22 整个殿宇都贴上金,贴满了整个殿宇。

文理本王上6:22 室之四周、咸盖以金、内殿之坛、亦盖以金、

修订本王上6:22 整个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满;内殿前的整个坛,也都包上金子。

KJV 英王上6:22 And the whole house he overlaid with gold, until he had finished all the house: also the whole altar that was by the oracle he overlaid with gold.

NIV 英王上6:22 So he overlaid the whole interior with gold. He also overlaid with gold the altar that belonged to the inner sanctuary.

和合本王上6:23 他用橄榄木做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内殿。

拼音版王上6:23 Tā yòng gǎnlǎn mù zuò liǎng gè Jīlùbǎi, gè gāo shí zhǒu, ān zaì neì diàn.

吕振中王上6:23 他用橄榄木作两个基路伯在内殿,各高十肘。

新译本王上6:23 在内殿,他用橄榄木做了两个基路伯,各高四公尺四公寸。

现代译王上6:23 他把两个用橄榄木做的基路伯安放在至圣所,每一个有四公尺四公寸高。

当代译王上6:23 至圣所里面放着两个高四公尺半,用橄榄木造的基路伯;

思高本王上6:23 内殿 又用橄榄木作了两个革鲁宾,每个高十肘。

文理本王上6:23 以橄榄木作基路伯二、各高十肘、在于内殿、

修订本王上6:23 他在内殿里用橄榄木做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

KJV 英王上6:23 And within the oracle he made two cherubims of olive tree, each ten cubits high.

NIV 英王上6:23 In the inner sanctuary he made a pair of cherubim of olive wood, each ten cubits high.

和合本王上6:24 这一个基路伯有两个翅膀,各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

拼音版王上6:24 Zhè yī gè Jīlùbǎi yǒu liǎng gè chìbǎng, gè cháng wǔ zhǒu, cóng zhè chìbǎng jiān dào nà chìbǎng jiān gōng yǒu shí zhǒu.

吕振中王上6:24 一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长五肘,那基路伯的另一个翅膀也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有十肘。

新译本王上6:24 第一个基路伯一边的翅膀长两公尺两公寸,另一边的翅膀也是两公尺两公寸;由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四公尺四公寸。

现代译王上6:24 两个基路伯一样大小、一样形状,都有两只翅膀;每只翅膀两公尺两公寸长。所以,从一只翅膀的尖端到另一翅膀的尖端是四公尺四公寸。

当代译王上6:24 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张开两个各两公尺两公寸长的翅膀,两个翅膀伸展开来,翅尖相距共四公尺四公寸。

思高本王上6:24 革鲁宾的一个翅膀长五肘,革鲁宾的另一个翅膀也长五肘,从一个翅膀尖到另一个翅膀尖,共十肘。

文理本王上6:24 此翮长五肘、彼翮亦长五肘、由此之末、达彼之末、共长十肘、

修订本王上6:24 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长五肘,另一个翅膀长五肘,从一个翅膀尖到另一个翅膀尖共有十肘;

KJV 英王上6:24 And five cubits was the one wing of the cherub, and five cubits the other wing of the cherub: from the uttermost part of the one wing unto the uttermost part of the other were ten cubits.

NIV 英王上6:24 One wing of the first cherub was five cubits long, and the other wing five cubits--ten cubits from wing tip to wing tip.

和合本王上6:25 那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像都是一样。

拼音版王上6:25 Nà yī gè Jīlùbǎi de liǎng gè chìbǎng ye shì shí zhǒu, liǎng gè Jīlùbǎi de chǐcùn, xíngxiàng dōu shì yíyàng.

吕振中王上6:25 那另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都是一样的尺寸、一样形状。

新译本王上6:25 第二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四公尺四公寸长。两个基路伯的大小和样式都是一样的。

现代译王上6:25 两个基路伯一样大小、一样形状,都有两只翅膀;每只翅膀两公尺两公寸长。所以,从一只翅膀的尖端到另一翅膀的尖端是四公尺四公寸。

当代译王上6:25 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张开两个各两公尺两公寸长的翅膀,两个翅膀伸展开来,翅尖相距共四公尺四公寸。

思高本王上6:25 另一个革鲁宾也是十肘两个革鲁宾,有一样的尺寸,有一样的形状。

文理本王上6:25 其二基路伯之翮、亦长十肘、两基路伯、其长短形式皆同、

修订本王上6:25 第二个基路伯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状都一样。

KJV 英王上6:25 And the other cherub was ten cubits: both the cherubims were of one measure and one size.

NIV 英王上6:25 The second cherub also measured ten cubits, for the two cherubim were identical in size and shape.

和合本王上6:26 这基路伯高十肘,那基路伯也是如此。

拼音版王上6:26 Zhè Jīlùbǎi gāo shí zhǒu, nà Jīlùbǎi ye shì rúcǐ.

吕振中王上6:26 这一个基路伯高十肘,那一个基路伯也是这样。

新译本王上6:26 第一个基路伯高四公尺四公寸,第二个基路伯也是一样。

现代译王上6:26 两个基路伯一样大小、一样形状,都有两只翅膀;每只翅膀两公尺两公寸长。所以,从一只翅膀的尖端到另一翅膀的尖端是四公尺四公寸。

当代译王上6:26 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张开两个各两公尺两公寸长的翅膀,两个翅膀伸展开来,翅尖相距共四公尺四公寸。

思高本王上6:26 一个革鲁宾高十肘,另一个革鲁宾也是如此。

文理本王上6:26 其一高十肘、其二亦然、

修订本王上6:26 这一个基路伯高十肘,第二个基路伯也是如此。

KJV 英王上6:26 The height of the one cherub was ten cubits, and so was it of the other cherub.

NIV 英王上6:26 The height of each cherub was ten cubits.

和合本王上6:27 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里。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

拼音版王上6:27 Tā jiāng liǎng gè Jīlùbǎi ān zaì neì diàn lǐ. Jīlùbǎi de chìbǎng shì zhāng kāi de, zhè Jīlùbǎi de yī gè chìbǎng ái zhe zhèbiān de qiáng, nà Jīlùbǎi de yī gè chìbǎng ái zhe nàbiān de qiáng, lǐbiān de liǎng gè chìbǎng zaì diàn zhōngjiān bǐcǐ xiāng jiē.

吕振中王上6:27 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殿的尽内部;使基路伯的翅膀张开着∶这一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一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挨着。

新译本王上6:27 他把两个基路伯安放在内殿里面,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一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接到这边的墙壁,另一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接到另一边的墙壁,他们另外的两个翅膀在殿的中间彼此相接。

现代译王上6:27 他们并排安放在至圣所;这样,他们伸开的翅膀在厅堂中间互相接触,而另外两只翅膀碰到两边的墙。

当代译王上6:27 他们的翅膀彼此相接,相接点正好是至圣所的中央,另一个翅膀的尖端就挨着墙壁。

思高本王上6:27 两个革鲁宾都安放在内殿,革鲁宾的翅膀是伸开的:这个革鲁宾的一个翅膀靠着这边的墙,那个革鲁宾的一个翅膀靠着那边的墙, 面的两个翅膀,在殿中央相接。

文理本王上6:27 置二基路伯于内室、各张其翮、其一之翮、及于此墙、其二之翮、及于彼墙、当室之中、二者之翮、彼此相接、

修订本王上6:27 他把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中间。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第二个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向内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

KJV 英王上6:27 And he set the cherubims within the inner house: and they stretched forth the wings of the cherubims, so that the wing of the one touched the one wall, and the wing of the other cherub touched the other wall; and their wings touched one another in the midst of the house.

NIV 英王上6:27 He placed the cherubim inside the innermost room of the temple, with their wings spread out. The wing of one cherub touched one wall, while the wing of the other touched the other wall, and their wings touched each other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

和合本王上6:28 又用金子包裹二基路伯。

拼音版王上6:28 Yòu yòng jīnzi bāoguǒ èr Jīlùbǎi.

吕振中王上6:28 他又用金子包上两个基路伯。

新译本王上6:28 他又把这两个基路伯贴上金子。

现代译王上6:28 这两个基路伯都是用金子包裹的。

当代译王上6:28 这两个基路伯也是包金的。

思高本王上6:28 两个革鲁宾全包上金。

文理本王上6:28 以金饰基路伯、

修订本王上6:28 二基路伯都包上金子。

KJV 英王上6:28 And he overlaid the cherubims with gold.

NIV 英王上6:28 He overlaid the cherubim with gold.

和合本王上6:29 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

拼音版王上6:29 Neì diàn, waì diàn zhōuwéi de qiáng shàng dōu kè zhe Jīlùbǎi, zōng shù, hé chū kāi de huā.

吕振中王上6:29 在殿的里间和外间所有四围的墙上,他都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之花的刻像。

新译本王上6:29 内殿和外殿周围的墙壁上,他都刻上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朵的雕刻。

现代译王上6:29 大堂和内堂的墙都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花朵。

当代译王上6:29 内殿和外殿周围的墙壁都刻上了基路伯、棕树和初开花果的图案,

思高本王上6:29 内殿与外殿四周墙壁,都刻有革鲁宾、棕树和花朵初开的形状。

文理本王上6:29 内殿外殿、其墙四周、皆雕基路伯、与棕树花蕊之形、

修订本王上6:29 殿周围的墙上全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绽开的花,内外都是如此。

KJV 英王上6:29 And he carved all the walls of the house round about with carved figures of cherubims and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within and without.

NIV 英王上6:29 On the walls all around the temple, in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rooms, he carved cherubim,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和合本王上6:30 内殿、外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

拼音版王上6:30 Neì diàn, waì diàn de dì bǎn dōu tiē shàng jīnzi.

吕振中王上6:30 殿里间和外间的地板、他都贴上金子。

新译本王上6:30 内殿和外殿的地板上也都贴上金子。

现代译王上6:30 地板也是用金子贴的。

当代译王上6:30 地板也是铺金的。

思高本王上6:30 内殿和外殿的地板,都 上金。

文理本王上6:30 内殿外殿之地板、悉以金盖之、

修订本王上6:30 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内外都是如此。

KJV 英王上6:30 And the floor of the house he overlaid with gold, within and without.

NIV 英王上6:30 He also covered the floors of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rooms of the temple with gold.

和合本王上6:31 又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口有墙的五分之一。

拼音版王上6:31 Yòu yòng gǎnlǎn mù zhìzào neì diàn de mén shān, ménméi, ménkuàng. ménkǒu yǒu qiáng de wǔ fēn...zhīyī.

吕振中王上6:31 他又用橄榄木作内殿出入处的门扇、挨墙柱、门柱,是五边形的。

新译本王上6:31 内殿的入口,他用橄榄木做了门扇、门楣和五根门柱。

现代译王上6:31 至圣所的进口有两扇橄榄木做的门。门楣是尖形的拱,

当代译王上6:31 走进至圣所的门,无论是门本身、门楣和门柱都是橄榄木造的,门柱是五角形的。

思高本王上6:31 内殿的门,是用橄榄木作的,门柱和门框,为五角形。

文理本王上6:31 以橄榄木作内殿之门扉、及楣与橛、其门当壁之中、五分得一、

修订本王上6:31 他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入口、门楣和五边形的门柱。

KJV 英王上6:31 And for the entering of the oracle he made doors of olive tree: the lintel and side posts were a fifth part of the wall.

NIV 英王上6:31 For the entrance of the inner sanctuary he made doors of olive wood with five-sided jambs.

和合本王上6:32 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贴上金子。

拼音版王上6:32 Zaì gǎnlǎn mù zuò de liǎng mén shān shàng kè zhe Jīlùbǎi, zōng shù, hé chū kāi de huā, dōu tiē shàng jīnzi.

吕振中王上6:32 关于这两个橄榄木作的门扇、他是在上头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之花的刻像的;他都包上金子;都在基路伯和棕树的浮雕上安下金子。

新译本王上6:32 他在橄榄木做的两门上,雕刻上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朵。他又在基路伯和棕树上包上了金子。

现代译王上6:32 门上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花朵;这门和基路伯以及棕树都是用金子包裹的。

当代译王上6:32 两道用橄榄木造的门都刻上基路伯、棕树和初开花朵的图案,然后再铺上金。

思高本王上6:32 橄榄木的两门扇上,刻有革鲁宾、棕树和花朵初开的形像。花上包金,革鲁宾和棕树上贴金。

文理本王上6:32 橄榄木所制之门扉二、以金盖之、上刻基路伯、与棕树花蕊之形、俱饰以金、

修订本王上6:32 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绽开的花,都贴上金子。基路伯和棕树上也洒上金子。

KJV 英王上6:32 The two doors also were of olive tree; and he carved upon them carvings of cherubims and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and spread gold upon the cherubims, and upon the palm trees.

NIV 英王上6:32 And on the two olive wood doors he carved cherubim,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and overlaid the cherubim and palm trees with beaten gold.

和合本王上6:33 又用橄榄木制造外殿的门框,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

拼音版王上6:33 Yòu yòng gǎnlǎn mù zhìzào waì diàn de ménkuàng, ménkǒu yǒu qiáng de sì fēn...zhīyī.

吕振中王上6:33 这样、他也用橄榄木为殿堂作门柱,是四边形的。

新译本王上6:33 他又照样为外殿的门,用橄榄木做了四根门柱。

现代译王上6:33 大堂的进口是长方形的橄榄木门框。

当代译王上6:33 外殿的四角形门柱也是用橄榄木造的,

思高本王上6:33 外殿的门和门柱也是橄榄木作的,为四角形;

文理本王上6:33 以橄榄木制外殿门橛、其门当壁之中、四分得一、

修订本王上6:33 他又为外殿的入口,用橄榄木制造门柱,是四边形的。

KJV 英王上6:33 So also made he for the door of the temple posts of olive tree, a fourth part of the wall.

NIV 英王上6:33 In the same way he made four-sided jambs of olive wood for the entrance to the main hall.

和合本王上6:34 用松木做门两扇:这扇分两扇,是摺叠的;那扇分两扇,也是摺叠的。

拼音版王上6:34 Yòng sōng mù zuò mén liǎng shān. zhè shān fēn liǎng shān, shì zhé dié de. nà shān fēn liǎng shān. ye shì zhé dié de.

吕振中王上6:34 那用松木作的两个门∶其一个门的两扇是摺叠的;那另一个门的两扇(传统∶帷子)也是摺叠的。

新译本王上6:34 用松木做的两扇门,这一扇有两叶,是迭合在一起的,那一扇也有两叶,也是迭合在一起的。

现代译王上6:34 两扇摺门是松木制成的,

当代译王上6:34 两道门就是松木造的。每一道门都分为两片,是摺叠的;

思高本王上6:34 李扇门都是用柏木作的:这一扇有两叶可以摺叠,那一扇也有两叶可以摺叠。

文理本王上6:34 二扉乃松木为之、各分为二、可以折叠、

修订本王上6:34 他用松木做两扇门。这一扇有两叶摺叠,第二扇也有两叶摺叠。

KJV 英王上6:34 And the two doors were of fir tree: the two leaves of the one door were folding, and the two leaves of the other door were folding.

NIV 英王上6:34 He also made two pine doors, each having two leaves that turned in sockets.

和合本王上6:35 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用金子贴了。

拼音版王上6:35 Shàngmian kè zhe Jīlùbǎi, zōng shù, hé chū kāi de huā, dōu yòng jīnzi tiē le.

吕振中王上6:35 上面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之花,都包上金子,很妥贴地安在那雕刻物之上。

新译本王上6:35 他又在上面刻上了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朵;又在雕刻上紧贴上金子。

现代译王上6:35 上面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花朵;它们都用金子均匀地包裹着。

当代译王上6:35 刻上基路伯、棕树和初开花朵的图案以后就铺上金。

思高本王上6:35 门上刻有革鲁宾、棕树和花朵初开的形像,雕刻以後,全贴上金。

文理本王上6:35 其上雕基路伯、与棕树花蕊之形、以金饰之、

修订本王上6:35 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绽开的花,雕刻物都均匀地贴上金子。

KJV 英王上6:35 And he carved thereon cherubims and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and covered them with gold fitted upon the carved work.

NIV 英王上6:35 He carved cherubim, palm trees and open flowers on them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hammered evenly over the carvings.

和合本王上6:36 他又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筑内院。

拼音版王上6:36 Tā yòu yòng zaó chéng de shítou sān céng, xiāng bǎi mù yī céng jiànzhù neì yuàn.

吕振中王上6:36 他又用砍削好了的石头三层配一层修好的香柏梁木去建造内院。

新译本王上6:36 他又用凿好了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造内院。

现代译王上6:36 他在圣殿的前面建造内院,四周的墙是每叁层石头隔一层香柏木的梁造成的。

当代译王上6:36 圣殿内院的墙是由叁层雕琢过的石头和一层香柏木造的。

思高本王上6:36 内院的墙,叁层是用好的石头,一层是用香柏木建造的。

文理本王上6:36 内院以雕石三层、香柏一层建之、

修订本王上6:36 他又用三层凿成的石头、香柏木一层建造内院。

KJV 英王上6:36 And he built the inner court with three rows of hewed stone, and a row of cedar beams.

NIV 英王上6:36 And he built the inner courtyard of three courses of dressed stone and one course of trimmed cedar beams.

和合本王上6:37 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

拼音版王上6:37 Suǒluómén zaì wèi dì sì nián Xīfú yuè, lì le Yēhéhuá diàn de gēnjī.

吕振中王上6:37 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他立了永恒主之殿的根基。

新译本王上6:37 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奠定了耶和华殿的根基。

现代译王上6:37 圣殿奠基是在所罗门作王的第四年二月,就是西弗月。

当代译王上6:37 主的圣殿在所罗门王四年二月奠基,

思高本王上6:37 第四年,「齐夫」月,奠定了上主殿宇的基础;

文理本王上6:37 所罗门四年西弗月立耶和华室基、

修订本王上6:37 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

KJV 英王上6:37 In the fourth year w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laid, in the month Zif:

NIV 英王上6:37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mple of the LORD was laid in the fourth year, in the month of Ziv.

和合本王上6:38 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

拼音版王上6:38 Dào shí yī nián bù lè yuè, jiù shì bā yuè, diàn hé yīqiè shǔ diàn de dōu àn zhe yàngshì zàochéng. tā jiàn diàn de gōngfu gōng yǒu qī nián.

吕振中王上6:38 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他就把殿造完了,都按一切说明一切计画。他用了七年工夫去建造它。

新译本王上6:38 第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圣殿各部分都按照计划完工了。所罗门共享了七年的时间建造圣殿。

现代译王上6:38 所罗门在位的第十一年八月,就是布勒月,圣殿完全依照所计划的样式建造完成。所罗门用了七年的时间完成建造圣殿的工程。

当代译王上6:38 经过了七年的时间才建造完成。

思高本王上6:38 第十一年,「步耳」月【即八月,】上主的殿各部分全依照计划完成;建殿的工作共费时七年。

文理本王上6:38 越至十一年布勒月、即八月、建室已竣、遵式以造、凡历七年、

修订本王上6:38 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共用了七年。

KJV 英王上6:38 And in the eleventh year, in the month Bul, which is the eighth month, was the house finished throughout all the parts thereof, and according to all the fashion of it. So was he seven years in building it.

NIV 英王上6:38 In the eleventh year in the month of Bul, the eighth month, the temple was finished in all its details according to its specifications. He had spent seven years building i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