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耶和华的使者在波金
1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
2 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
3 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
4 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
5 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注: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
约书亚去世
6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
7 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
8 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
9 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
10 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
11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
12 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
13 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
14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15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
16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17 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
18 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
19 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
20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他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21 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
22 为要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23 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
提要:1耶和华的使者在波金指责百姓. 6约书亚死后新的世代的败坏. 14上帝的怒气向他们发作,同时也施与怜悯. 20为要试验以色列人,迦南人被留下.

耶和华的使者在波金

士2:1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
【本会注释】
  使者。下面五节归于第一章更为贴切。这些内容紧扣第一章中征服和定居的讲述。作者从中阐释为什么选民不能够完全征服此地。这五节的主题是斥责以色列人参与到与他们混居的外族异教宗教活动,并将其与真神敬拜的形式混合。以色列人没有毁坏异教的祭坛,反而在他们面前敬拜。
  很难探知作者在此所说的“耶和华的使者”是谁。“使者”的字面意思就是“信使”,这句话“耶和华的使者”可能是指上帝所使用的给以色列传讲他信息的一个先知(该1:13),但也可能是指上帝本身,上帝有时也以此称谓相称(见出23:20,23;33:2). 事实是信息不是通过“耶和华如此说”的表述方式引入,这成了后来先知的习惯,暗指这个使者是上帝自己。第一人称的使用也支持了此观点。
  从吉甲。吉甲曾作为各支派的暂时营部(书4:19;9:6;10:6 等). 在约旦河西岸耶利哥与河之间的营中,神秘的“元帅”出现在约书亚的面前(书5:13-15). 那元帅就是基督(《祖知》第四十五章)。这有可能,但无法肯定同一个访客在此出现。
  波金。字面意思为“哭泣者”给予此名的经历被记载下来(见4节,五节)。今天没有地方叫这个名,圣经上也未在别处记载此名。七十士译本在“波金”后面加了注解,“到伯特利”事件可能发生在伯特利,但事实是他们在那儿献祭(5节),这暗示此地最大可能是示罗,那时在这里搭建了会幕。经文提到一次盛会,有可能这些活动与盛大的宗教聚会有关联,如逾越节或庆贺丰收的节日。这些活动的地点或许是在示罗或它附近的小村落。
  “对……说”。这个誓约在创12:7;13:14-16;15:18;26:3;28:13.

  所立的约。见出 34:10-16.


士2:2 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

【本会注释】
  不可与……立约。见出34:12. 士师记第一章的记载清楚表明,以色列人已与巴勒斯坦的许多异教居民立了约。以色列人可能申辩说这些约是强加于他们的,因为他们无力把本地居民从其坚固的阵地赶出去。
  拆毁他们的祭坛。见出34:13 这些“祭坛”是巴勒斯坦盛行的特别的石柱造的。与当地居民的社会交往是以色列丧失信心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借由这种方式参与围绕异教祭坛,神树和神柱的庆宴活动。一旦这层隔离被打破,背道之风就像洪水一般在他们之中蔓延开来。在一个极短时间里,他们的媾合严重破坏了至高的宗教原则。同样的恶果在今天也一样发生。上帝已发出警告:“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上帝为敌了。”(雅4:4).

  为何这样行呢?。使者开始讲论上帝已为他的百姓所做的事,他将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下拯救出来,并在应许之地使他们得以兴起。现在疑问陡然升起,他们为回报上帝作了什么?显然在宗教的背道上是不知感恩,竟然在几年时间就这样胆大妄为。以色列公然在上帝特别命令的重大的事情上违背他,他们已破坏了所立的约,故此,上帝就不能在此约上应验他的那部分。


士2:3 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作你们的网罗。’”

【本会注释】
  我又说。上帝已经发出先前的警告(见民33:55;书23:13). 现在那个威胁已显露出来。上帝要收回他在出23:31和其它地方作出的有条件的应许。
  必作……网罗。对异教神灵的崇拜必将导致极大的堕落,它将招致整个国家的毁灭(见出23:33;34:12;申7:16;书23:13)。

  赶逐迦南地居民的失败,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惩罚。淫欲和堕落不仅切断了上帝的恩典,而且罪本身的恶果也会带来报应和惩罚。上帝常常以恶报恶来施行惩罚(见《祖知》第七十二章)。


士2:4 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

士2:5 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
【本会注释】
  波金。见本章一节,使者严厉的斥责致使百姓放声而哭。羞愧的哭泣只是部分的悔改。从那以后这个名字使人想到了失望和耻辱的眼泪。这个地方以及发生的事件让我们联想到今日耶路撒冷的哭墙。就像希伯来人在波金的这段经历,今天很多人在悔改的宣讲下被感化,但在新的环境中他们的心又会变得刚硬。
  这是值得注意的,这些犯错的人如何在这个使者的讲道中很快被感动。上帝的道有能力使人感动和悔改,一个被感动的人可能会为他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潸然泪下,懊悔哭泣。“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5:4)。然而,如果将此地起名叫“悔改”可能会更好的向人们昭示这种哀愁的情感。这就是上帝后来期待的体验。这种期待在保罗的话中有很好的表述:“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宗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要靠信心和顺从,也是一个情操和情感的体验。

约书亚去世

士2:6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
【本会注释】

  从前约书亚。作者通过讲述以色列各支派首次在巴勒斯坦坚守阵地的努力,以及上帝对他们顺服命令的失败的指责,作者也提供了历史背景,阐释上帝为什么要兴起士师。现在,作者转向本书主题,即展示压迫和拯救交替时期,上帝如何将以色列人从重压下拯救出来,使他们从偶像崇拜回转到对上帝和他律法的忠心顺服。在开始这压迫和拯救的起伏不定的历史之前,作者将其叙事故事与约书亚记紧密联系。六至十节是一个扼要重述,回顾约书亚的死,及简短补充直至波金的经历这段历史。


士2:7 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

【本会注释】
  事奉耶和华。对上帝为他们所行之事的干预的记忆,使以色列人那时还能忠于他们的信仰。
  约书亚。认识到一个敬虔的领袖达到如何深远的影响是件好事。约书亚在以色列的分量和影响力,足以让百姓忠诚于他们对耶和华的承诺。

  长老。长老是家庭或族群的首领。他们在社会和宗教事务上拥有权威,摩西曾说明,长老在维护习俗和宗教的忠诚上起领导作用。他们去世后,宗教背道之风迅速蔓延。这段叙述帮助我们认识到,不仅是伟大有名的领袖会发挥好的影响力,那些基层领导者也同样对宗教生活有垂范的作用。


士2:8 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

【本会注释】

  一百一十岁。此处不是说约书亚示剑集会后活了多久,他的死可能发生在那之后不久,因为他在召集各支派的长老,族长开会时,已是“年纪老迈”(书23:1,2)。召集会议时可能他意识到死亡临近了。讲述者讲到聚集散了以后,就说约书亚死了(书24:29),由此说明,他在那时以后活了很短时间。


士2:9 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

【本会注释】

  亭拿·希烈。字面意思是“太阳的部分”。约书亚记19:50 和24:30的亭拿·西拉,意为“额外的部分”(希烈heres和西拉serah两单词的首尾两字母顺序颠倒)。这里不明确哪一个是正确拼写。该镇取名亭拿,因为它位于一个大家熟知的多山地区希烈(见士1:35),后者地名的添加被认为是为了避免与其它名叫亭拿的混淆。此地现在叫Khirbet Tibneh,位于中部高原的伯特利西北九又四分之三英里(15.6公里)处。


士2:10 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本会注释】
  别的世代。这是已在迦南地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随从于迦南人社会和宗教联合的偶像崇拜的堕落影响。这一代孩子正大量的收割他们父辈所栽种的恶果。
  不知道耶和华。他们不知道上帝全能工作的经历,他们因周围的环境遭受败坏的影响,就未培植出独立的品格力量。约书亚和以前的长老们支撑了他们软弱的信心。当他们死后,这些支撑也随即消失,百姓因没有坚定的信仰根基而跌倒。
  所有基督徒要很好地省察他们信心的根基,检验他们的个人经历是否与上帝有直接的关系,还是仅仅基于他人的影响,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除非以前所发生的不是真的,否则他们会遭遇与这第二代以色列人同样的命运。而且,基督徒应牢牢记住以色列所忘记的事,即是上帝在过去的护佑引领。“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除非我们忘记了过去历史中,上帝引领我们的道路,和他的教导。”(怀传196页)。

以色列离弃耶和华

士2:11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
【本会注释】
  巴力。这是希伯来单词ba'`al(巴力)的复数形式,是“丈夫”,“男子”,“雇主”,“主人”的变体表达形式。该词也使用于异教的神灵。那时巴力是迦南地最普遍的神灵崇拜,巴力是一个农业富产丰收的神。人们认为他能赐予降雨,并有促使动植物生长的能力。巴力在许多地方被崇拜,并且以不同的外形出现。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呼巴力,如巴力-毗珥,巴力-黑门,巴力-西布等。在迦南人的神话传说中,巴力是死神(Mot)的敌手。他由姐妹亚拿(Anath)和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两个女神协助,有时巴力与叙利亚的暴风雨神哈大(Hadad)同等。因为迦南是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地区,不同名称的巴力崇拜是崇拜的至高形式。希伯来作家有时用巴力代表异教的一切神灵,此例或许就是这样。

  以色列人必定早已知道这种崇拜的可怕后果,以及参与这种敬拜招致的最终惩罚。他们几乎不知道巴力-毗珥的那段经历,以色列人因拜巴力招致灾祸,使二万四千人被夺去了生命(民25:3-9)。


士2:12 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

【本会注释】
  离弃……耶和华。他们的罪不仅在于离弃与他们立约的上帝,还在于他们对把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拯救出来的上帝根本不知感恩。在这种奴役下,他们绝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自由。他们缺少对真神上帝的敬拜,因他们缺少对他和他所施行的拯救的认识。上帝为祂百姓所做的工作要求他们也要忠诚于祂。

  列国的神。不仅仅是与他们在迦南同住的人的神祗,而且也包括四围列国的神。一旦人们离弃上帝,似乎就会无限度的走向悖逆的歧途。


士2:13 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

【本会注释】
  Baal巴力。见十一节注释。

  亚斯他录。是Ashtoreth的复数形式。在巴比伦这个女神被称作以斯塔(Ishtar)。她是性爱,生殖和丰产的女神。在拉斯夏拉碑文(Ras Shamra tablets)中,她似乎也是战争和追击的女神。对她的崇拜遍及从摩押(在摩押的石碑上发现她的名字)到巴比伦王国的整个近东地区。在亚伯拉罕的日子,迦南就有对她的崇拜(创14:5),扫罗的军装被非利士人放在她的庙里,作为战利品(撒上31:10),所罗门在全盛时期也遵从她(王上11:5).考古学家在希伯来人和迦南人的住地发现众多的女性雕像,这被认为是对她作为母神角色的表现形式。旧约中称为巴力和亚斯他录之名的,几乎成了适用于所有巴勒斯坦假神和女神的同义词。希伯来语中,没有专门的“女神”一词,亚斯他录显然用于表述这一概念。


士2:14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本会注释】

  抢夺他们的人。该词是概述性的词汇,是指迦南各外族及其边境周围袭击,侵略,压迫或者以其它方式骚扰以色列的民族。此处所用的希伯来单词与埃及人所讲的贝多因抢夺者相同,他们在边境四处袭扰。


士2:15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

【本会注释】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他们无论何时去争战或采取任何军事行动,都会遭受挫败,因为上帝不再与他们同在。胜利可以这样解释:它是上帝道义的影响力,在以色列人犯罪的行为中做出了评判。并且确定他们在背道的事上顽梗不化,这就是上帝允许外邦人得胜,从而惩罚他不顺从的百姓的原因之一。而上帝的这些目的是有益的,他的惩罚是纠正以色列人向他回转。


士2:16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本会注释】

  士师。他们的经历使他们的名字与“拯救者”同义。他们是上帝在特别的情形下呼召的勇士或领袖(见介绍部分)。惩罚过后,上帝要给以色列人一个缓解的时期,拣选一个有能力的领袖人物,他能够击退强敌。后来的经历会显示,百姓是否从他们的宗教背道的后果中汲取教训。


士2:17 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

【本会注释】
  不听从。希伯来人在敌人手中被打败,随之而来的欺压并未有效的教导他们顺从上帝。上帝努力拯救他们,同时也允许灾害侵袭他们。借着士师的工作,上帝减轻了他们的痛苦,但他发现百姓仍然顽梗。

  行了邪淫。这是圣经中对宗教背道一个常用的比喻。由于在近东所敬拜的异教神祗在其寺庙中往往伴随着淫乱的行淫活动,这里不仅仅是比喻,也是指真实的行为。


士2:18 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

【本会注释】

  耶和华后悔了。耶和华为他们遭受的欺压而忧伤。这里翻译为“后悔”一词的基本意思是“忧伤”,“同情”,“怜悯”。不是指上帝改变了主意。上帝为他们好而允许惩罚他们。当惩罚带来效果时,上帝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即对受欺压者施行拯救。上帝的目的是让他们在经受苦难中得以改变。目标达到后,所受的欺压就被移开或减轻,这与他的初衷是一致的。


士2:19 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

【本会注释】
  他们就转去。他们又转回到以前的背道,停止敬拜上帝,转而敬拜外邦人的神,从事败坏的偶像崇拜。士师记的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引出他的论题,即上帝允许罪的结果招致的困难临到他的百姓,使他们看到自己所行之道的邪恶。这些困难会使他们哀恸并悔改,于是上帝兴起了一个拯救者。在这个缓解时期,他为以色列人提供了一个真实悔改的试验。士师死后,忘恩负义的百姓不久又落入了罪恶的老路。这种见解使士师记不只是一部历史,更是一部历史的哲学。作者感兴趣的不仅只是叙述定居迦南后所发生的事情,宣教的观点胜于历史的叙述。他想要读者看到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他说希伯来人进入迦南后的时期,大体上就是这样,他们经历动荡不定,灾祸连连。一度获得自由,接着又陷于外族的奴役或遭受外族侵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百姓从上帝转去,他又努力使他们回转,让灾祸临到。换句话说,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圣手在促使历史走向他希望的结局。士师记的作者是首批真正的历史学家之一。他为未来的子孙后代寻求记录这些事件的意义。
  比他们列祖更甚。罪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增长迅速。疏忽容让一点,就会很快抵挡不住,全部人生都被毁灭。

  不断绝。这句话的原文意思是“他们的行为毫不改变”。他们丝毫不愿放弃恶劣的行为和习惯,内心没有真正被改变。如果他们的确接受了一个新灵,他们的灵命就会像一棵树发出新枝剪掉枯叶一样,除去恶行激发出新的活力。


士2:20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他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怒气。这一段落描述上帝对罪的恨恶。怒气不是情绪冲动,而是上帝对罪恶之恨恶的表达,这是基于上帝圣洁品格之根本的一种痛恨。人的怒气是一股烈火,带着冲动和自私的情绪燃烧;上帝的怒气是从公义和仁慈的永恒原则中迸发出来的。倘若上帝是无尽的良善和圣洁,并且他全然知道罪给他创造的世界带来的痛苦命运,难道他关注罪将最终导致的毁灭厄运的感叹不比恨恶和义愤的情绪更甚吗?与此同时,上帝也寻求拯救罪人的途径,以免他们在纯洁的烈火中被烧灭。(结33:11;彼后3:9)。

  违背我的约。上帝的不喜悦不是无缘无故的。事实是百姓参与并同意了在西奈所立的约中要遵守的义务,他们却公然忽视与上帝立约时要遵守的明确的义务,就是禁止崇拜一切别的神。


士2:21 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

【本会注释】

  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他们唯有靠耶和华的帮助才能得胜。以色列人因拜别的神破坏了与上帝所立约中的这一项,所以耶和华就再没有义务保证把当地居民赶出去的应许得以应验(出23:27,31)。


士2:22 为要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本会注释】
  试验以色列人。要求以色列人离开这些异教民族崇拜的对象的目的,不是为查验以色列人是否对他们自己的信仰保持信心。“因为上帝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雅1:13).更确切地说,是以色列人自始就没有信心,上帝就将外邦民族作为磨炼以色列人的工具,惩罚他们,教训他们为背道所付出的代价,上帝借着这样的磨难,努力使他的百姓回心转意。这是此处“试验”一词的内涵。意思是“磨炼”,有让他们经受磨炼的意思,以唤醒百姓回到对上帝忠诚的选民的位置上来。
  许多人在各个时代都有相似的经历。他们在苦难和失望期间离弃对上帝持守的重大责任。这些经历不是为要向上帝显示人的品格,因为他知道人心,但他愿意“试验”他们的真实灵性状况。
  虽然以色列人在此期间不断重蹈覆辙,经历失败,但这样的磨炼也不是完全的失败,借着外邦民族有益的工作,这种惩罚在一些希伯来人的生活中起到了改变的果效。严厉和一贯的惩罚无疑使他们感到,犯罪之路是一条哀伤的道路。借用班扬的一句话,即上帝修造的“羊肠小道”比“君王大道”更崎岖艰险。以色列人多次被“绝望巨人”俘虏之后,常常乐于再回到他们过去的老路上去。这些惩罚给以色列民以充分的教导,使他们在撒母耳时期似乎灵性有了一些提高。到士师时代后期,撒母耳作士师时展现出来,我们这时听到的背道之事较以前少了。更进一步来说,以色列所有的支派因此被紧密的团结起来。到撒母耳时期,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国家明晰可辨。

  谨守遵行我的道。人都会自然的倾向于“各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申12:8;参士17:6;21:25)。此话在几个世纪的士师治理时期和后来的君王时代被以色列人所应证。人所行的事通常是“在自己的眼中看为正”(箴21:2). 结果“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赛53:6).


士2:23 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

【本会注释】
  留下各族。品格发展过程中必然遭遇阻碍,这对以色列人学会如何在败坏的环境中过一种圣洁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正确对待,持续不断的与邪恶势力斗争就会培植出对上帝真正的信心,故此,上帝在以色列各支派固守他们产业先前的努力中,没有使其全然兴盛。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上帝没有让约书亚完全控制所有的迦南地区。耶和华帮助以色列人尽可能多的赶出迦南人,以便为各支派提供定居之地。他的计划是让百姓人数增多,并学到顺从和信心的功课,得到力量把残留的迦南人赶出去。以色列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下的历史中,至少要完成这个目标。

一、卷名

  约书亚逝世以后治理以色列人的官长称为士师,《士师记》因此而得名。摩西在下达有关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后政权的指示时,曾命令:“你要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士师)和官长。”(申16:18)所以在摩西和约书亚去世,不能再行使立法和执法职权后,就有士师设立,构成最高行政机构。士师记记载了约书亚去世后开始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统治以色列人的是士师。

  士师的职权超过摩西律法所规定审判官的民事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由上帝所直接选召,从事伟大事工的(士3:15;士4:16;士6:12等)。他们负责挣脱外国的奴役,而不单是担任民事的官长。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蒙召施行大事,是因为普遍的背道和逼迫所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已使得普通的程序变得全无用处。士师中最杰出的人物乃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民众或宗教的向导,称他们为将军或指挥官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不过,每一位士师在“拯救”了百姓之后,就在其余生统治他们。所以在写书之时,“士师”的称呼似乎是最合适的。几世纪以后在迦太基,政治领袖也被称为“士师”。他们的种族和语言体系与希伯来人是一样的。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士师记》是谁写的。根据古代犹太传统说法,该书为撒母耳所著(见《塔木德》)。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测。这种说法虽然与许多事实相符,但其他的因素却与之相左。《士师记》的作者很喜欢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士21:25;参士18:1;士19:1)。有人认为这暗示作者可能赞成君主制,因为他似乎在说:“这些事情本是不可容忍的,只是当时没有国王在以色列中维持秩序,各人才得以任意而行。”因为撒母耳是反对在以色列设王的,所以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话不可能是他所写。

  本书内证指出《士师记》大约写作的时期。“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表明该书写于扫罗担任国王以后。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它写于大卫作王之前,至少是在他作王的初期。士1:12中说耶布斯人还没有被赶出耶路撒冷,而是住在便雅悯人中间“直到今日”。圣经历史指出,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至少在锡安在保障里,直到大卫在希伯仑统治七年后夺取耶路撒冷(撒下5:6-9;代上11:4-9)。所以士师记可能写于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以前的头七年作王时期内。

 

三、历史背景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士师记》所记载的各处事件在近东历史中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士师记》所包括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1400-B.C.1050年。准确的日期只有在确定出埃及的年代后才能确定。可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互相矛盾的学说中断定是非。关于这一点,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88-196页,卷二124-126页。

  亚玛拿泥版和其他碑文表明当地的迦南人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已住在那里好多世纪了。他们有悠久的文明,在米索不大米和埃及大帝国的影响之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百姓在一些小君主的统治之下,这些君主又归属于法老。尽管这样,他们自己又不断地互相残杀,习于争战。然而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他们或多或少地在一个领袖之下联合起来。在山上,他们有城堡防守,在平原,他们有铁车可战,正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当时文明的遗迹所表明的。希伯来人进入以后,艺术和建筑似乎很快地衰落下去,但在属灵真理方面,从而在道德和人生哲学方面,希伯来人对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优势。迦南人在近东以经商著称(后来希伯来语中的“迦南人”意指“商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很发达。

  以色列人对上帝缺乏必要的信心,未能把迦南人都赶走。经过头几年的战争以后,他们在迦南人旁边住了下来,在这段时期中,希伯来人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统一的民族,有时两三个支派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士师记第五章底波拉的歌表明,即使是大难临头,也无法把所有的支派都联合起来。支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士8:1-3;士12:1-6;士20:1-48),这部分是由于迦南人一系列的城堡把全地分隔开来,使以色列人之间缺乏交流所致。

  希伯来人本来以游牧为主,不久以后,他们向原来迦南的居民学习了农作方法。迦南的宗教是以确保土地肥沃的仪式为中心的。有许多庆典是尊崇农神,为他们所赐的丰收,许多希伯来人在接受农作方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与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宗教。

 

四、主题

  本卷书记载了希伯来人从约书亚逝世直到君主制产生的撒母耳时代这段时期中的各个史实。从特殊的意义上讲,约书亚是蒙拣选实行和完成摩西所开创的工作。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在缺乏摩西权威性指示和约书亚实际管理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地管理和试图巩固他们新得来的家乡。

  在此以前,希伯来人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下。他们经历了第一次被奴役,然后是长期地在旷野流浪,最后还经历了征战和艰险。约书亚书主要是他们的自传,记录了征战的最后几个阶段。士师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往后的历史,描述了他们在由一个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业民族转化的过程中所应付的挑战。

  我们一打开《士师记》,就会处身于一种强烈的战争的气氛下,进入备战的环境之中。各支派在约书亚的率领之下进行联合的军事行动过后,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从约旦河流域上来的各支派前去攻占本要他们去征服的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兵嚣的铿锵声,一仗接着一仗。铁车沿着河谷飞驶;山边挤满了武装的人员。有战牛和胜利的歌声传出。那些狠狠打击以色列敌人的人成了英雄。希伯来人虽然攻占了山区,却未能把迦南人从平原赶走。

  战争的喧声消散以后,迦南人仍然占领着从东到西的一系列堡垒。从希烈山经亚雅仑,沙宾,比录,基列耶琳至耶路撒冷。另一系列的堡垒从地中海经多珥,夏罗设,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至约旦河,把北面的以萨迦,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同中部迦南的各个支派分隔开来。坚固的堡垒仍在迦南人手中,阻隔了通往约旦河的富绕的耶斯列各。上述两堡垒横断于迦南地,使以色列各支派实际上无法交流和统一。由于这些未攻占的城堡把他们彼此隔开,他们在遭到进攻时只能十分困难地结成部分的同盟对付敌人,守住他们在敌人中所夺取的土地。

  敌对民族的不断进犯给希伯来人带来了战争和奴役。北有米索不大米人,南有摩押人,东有米甸和亚摩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由于背道和拜偶象削弱了忠于信仰给他们带来的民族团结的纽带,希伯来人无法抵抗外来的杀戳。但是,奴役之苦导致了悔改,使百姓重新敬拜上帝。上帝为怜悯他们,就会兴起一位拯救者或“士师”打摔奴役之轭,治理百姓至死。这就是本卷书的题材。

  《士师记》的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是:百姓的罪和背离真宗教招惹了上帝的不悦。为使他们转离罪恶,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他们。只有当他们真正悔改并归回上帝,苦难才得离开。他们真心悔改以后,上帝就兴起人来或安排环境,使他们得到解救。士师记对这段历史的编排是要说明以下重要的论点:公义会使一个民族兴旺;罪恶会给一个民族带来耻辱;恶伴侣会毁掉良好的动机和教养;道德的堕落会导致民族的衰弱;有关选民以色列人的事务受上帝旨意的直接照看;民族的罪会招惹上帝的惩罚;上帝惩罚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真心悔改,惩罚就会撤消;拯救的来到决非单靠人力,而是来自受上帝的灵所感劝的力量和热情。士师记的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这些管理原则说明了为什么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会有背道和奴役,悔改和拯救交替进行。

  《士师记》的作者在叙史时所仔细阐明的这些论点,把《士师记》从单纯的历史记录提高到历史的神圣哲理的地位。这位受灵感的作者所关心的不只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所阐发的教训,即使是粗读士师记,也会看出作者是要说明上帝的手出现在以色列民在新家乡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之中。结果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祂引导以色列人的经历,使他们从经验中体验到他们唯一的幸福和安全在于事奉祂。

  本书还有一个次要的题旨是:以色列人的苦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他们外邦邻居的坏影响。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当地拜偶象的居民是引诱以色列人落入试探的因素,上帝为什么不把迦南人和亚摩利人都赶出去,从而防止祂百姓背道呢?作者显然在本卷书的一个地方解答了这个问题(士3:1-4)。他在这里说明上帝知道苦难在塑造品格中的价值。所以上帝把迦南人留了下来,试验以色列人是否会事奉祂。

  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在上帝的引导和祝福下,一批弱小的部族竟能在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他们的英雄是怎样名扬四海的,他们如何在各种势力和影响之中忠于上帝,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士师记》很明显地分成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历史总序(1:1-2:5),叙述了约书亚把土地分给各个支派后,部分征服该地的经过。各支派只进攻分给他们的那一块土地。如果遇到强大的抵抗,有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尽管以色列人作出了努力,他们只是部分地占领了划给他们的土地。作者的叙述表明百姓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和忠诚。这样,他告诉读者以色列人所遭苦难,以及迦南人被允许留在该地的原因。以色列人和余下迦南人的关系构成了以后各章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士师的原因。

  第二个序言(2:6-3:6)概述了历史,其目的是要表明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背道。他们陷入拜偶象的罪,招致了上帝的惩罚。当他们悔改以后,上帝就接二连三地差遣士师拯救他们。

  作者在阐明了他的主题以后,就记录了在十二位士师(士3:7-16:31)之下各支派的历史。这是一部不断重演的犯罪的历史,也是上帝的恩典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施行拯救的历史。在十二位士师之中,六位的事迹讲得比较详细,六位只是简要地提到。亚比米勒篡权的插曲在士师记中详细记载,为的是警告百姓拣选一位不遵行上帝旨意之君王的危险(见申17:15)。

  《士师记》最后有二个附录,描述了士师初期的两件事。第一件(17,18章)讲的是米迦拜偶像以及但人把他的偶像放在北方的圣所中,直到亚利死的日子。第二个插曲记载了便雅悯人在基比亚的丑行,以及其他支派对这个支派的报应。他们因支持犯罪的基比亚人,几遭灭绝。《士师记》最后记载了大家为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不致灭绝。

 

五、纲要

(一)历史总序:开头的情况 士1:1-2:25

  1、各支派努力巩固他们在巴勒斯坦所分之地 士1:1-36

    1) 犹太人和基尼人  士1:1-20

    2) 便雅悯人  士1:21

    3) 玛拿西和以法莲人士1:22-29

    4) 西布伦人  士1:30

    5) 亚设人  士1:31,32

    6) 拿弗他利人士1:33

    7) 但人在南方的士1:34-36

  2、他们失败的原因 士2:1-5

(二)主题序言:作者总结并解释当时希伯来的历史 士2:6-3:6

  1、与约书亚书有联系的历史开头语  士2:2-10

  2、作者对他将开始叙述之历史的解释  士2:11-3:6

(三)士师的故事  士3:7-16:31

  1、俄陀聂推翻北方侵略者的压迫(米索不大米人)士3:7-11

  2、以笏把百姓从东南面的侵略者(摩押人)手里救出来 士3:12-30

  3、珊迦 士3:31

  4、底波拉和巴拉推翻北方迦南人的压迫  士4:1-5:31

  5、基甸  士6:1-8:32

    1) 击退东面的米甸人  士6:1-8:21

    2) 基甸以后的事  士8:22-32

  6、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篡权  士8:33-9:57

  7、陀拉  士10:1,2

  8、睚珥  士10:3-5

  9、耶弗他  士10:6-12:7

    1) 粉碎东面来的亚摩利人的入侵  士10:6-11:33

    2) 牺牲自己的女儿  士11:34-40

    3) 耶弗他作士师期间支派间的冲突  士12:1-7

  10、以比赞  士12:8-10

  11、以伦  士12:11,12

  12、押顿  士12:13-15

  13、参孙出生及以后的事 士13:1-16:31

(四)两个附录:士师统治时期发生的两件事  士17:1-21:25

  1、米迦拜偶象的起因以及他的偶象置于但人(北方的)圣所的经过  士17:1-18:31

    1) 造偶象  士17:1-6

    2) 背道的利未人当祭司  士17:7-13

    3) 在但人移民过程中,偶象转到了但(拉亿)士18:1-31

  2、便雅悯人的恶行及其可怕后果  士19:1-21:25

    1) 基比亚的便雅悯人凌辱利未人的妾至死  士19:1-28

    2) 其他支派惩罚便雅悯人  士19:29-20:48

    3) 设法避开各支派所发的誓言,使便雅悯支派不至灭绝  士21:1-25

和合本士2:1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

拼音版士2:1 Yēhéhuá de shǐzhe cóng Jíjiǎ shàng dào bō jīn, duì Yǐsèliè rén shuō, wǒ shǐ nǐmen cóng Aijí shàng lái, lǐng nǐmen dào wǒ xiàng nǐmen lièzǔ qǐshì yīngxǔ zhī dì. wǒ yòu shuō, wǒ yǒng bù feìqì yǔ nǐmen suǒ lì de yuē.

吕振中士2:1 永恒主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即∶『哭泣者』的意思),说∶「我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带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的地;我又说∶『我永远不违犯我的约、同你们立的约;

新译本士2:1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来,说:“我曾经把你们从埃及领上来,带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的地方;我曾说过:‘我永不废弃我与你们所立的约;

现代译士2:1 上主的天使从吉甲到波金,对以色列人民说:「我领你们离开埃及,带你们到我许诺给你们祖先的土地。我曾经说过,我绝不废除跟你们订立的约;

当代译士2:1 主的使者从吉甲来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带你们离开埃及,领你们进入我曾经向你们的祖先起誓要赐给你们的地方,又保证永不毁约。

思高本士2:1 上主的使者从基耳加耳上到波津说:「我使你们由埃及上来,领你们进入了我向你们祖先所誓许的地方;我曾说过:我永不废弃我与你们所立的盟约,

文理本士2:1 耶和华之使者自吉甲上至波金、曰、我使尔出埃及、携至所誓尔祖之地、曾言与尔之约、永久不废、

修订本士2:1 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说:"我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带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曾说:'我永不废弃我与你们的约。

KJV 英士2:1 And an angel of the LORD came up from Gilgal to Bochim, and said, I made you to go up out of Egypt, and have brought you unto the land which I sware unto your fathers; and I said, I will never break my covenant with you.

NIV 英士2:1 The angel of the LORD went up from Gilgal to Bokim and said, "I brought you up out of Egypt and led you into the land that I swore to give to your forefathers. I said, 'I will never break my covenant with you,

和合本士2:2 你们也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为何这样行呢?

拼音版士2:2 Nǐmen ye bùke yǔ zhè dì de jūmín lì yuē, yào chāihuǐ tāmende jìtán. nǐmen jìng méiyǒu tīng cóng wǒde huà. wèihé zhèyàng xíng ne.

吕振中士2:2 你们呢、也不可和这地的居民立约;他们的祭坛你们要拆毁。』你们竟没有听我的话;为什么你们这样行呢?

新译本士2:2 你们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你们作的是什么呢?

现代译士2:2 你们绝不可跟当地的居民缔结任何条约。你们要拆毁他们的祭坛。可是,你们没有照我的话做,偏偏做了我不允许的事。

当代译士2:2 你们切不可跟这里的居民缔结盟约,而且还要毁掉他们的祭坛;可是,为甚麽你们不听从我的吩咐呢?

思高本士2:2 你们也不可与这地方的居民结约,且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但你们没有听从我的声音;你们这是作的什麽事?

文理本士2:2 勿与斯土之民立约、必毁其坛、而尔不听我言、果何为哉、

修订本士2:2 你们不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要拆毁他们的祭坛。'你们竟没有听从我的话。你们为何这样做呢!

KJV 英士2:2 And ye shall make no league with the inhabitants of this land; ye shall throw down their altars: but ye have not obeyed my voice: why have ye done this?

NIV 英士2:2 and you shall not make a covenant with the people of this land, but you shall break down their altars.' Yet you have disobeyed me. Why have you done this?

和合本士2:3 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 神必作你们的网罗。’”

拼音版士2:3 Yīncǐ wǒ yòu shuō, wǒ bì bú jiāng tāmen cóng nǐmen miànqián gǎn chū. tāmen bì zuò nǐmen lē xià de jīngjí. tāmende shén bì zuò nǐmen de wǎngluó.

吕振中士2:3 因此我又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撵出去;他们必成了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必饵诱你们入于网罗。』」

新译本士2:3 因此我又说:‘我必不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走,他们要作你们的敌人,他们的神要作你们的网罗。’”

现代译士2:3 所以,我告诉你们,你们往前推进的时候,我不把那地的居民赶走。他们要成为你们的仇敌〔希伯来文是:肋下〕;他们的神明要诱你们陷入罗网。」

当代译士2:3 因此,我决不会赶走这里的居民,他们必给你们带来烦恼,他们的神祗也要成为你们的罗网。”

思高本士2:3 为此我现在说:我必不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走,他们为你们将是陷阱,他们的神要成为你们的罗网。」

文理本士2:3 故我又曰、必不逐斯民于尔前、彼将为尔胁下之棘、其神将为尔擭、

修订本士2:3 因此我说:'我必不将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他们必作你们肋下的荆棘,他们的神明必成为你们的圈套。'"

KJV 英士2:3 Wherefore I also said, I will not drive them out from before you; but they shall be as thorns in your sides, and their gods shall be a snare unto you.

NIV 英士2:3 Now therefore I tell you that I will not drive them out before you; they will be thorns in your sides and their gods will be a snare to you."

和合本士2:4 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百姓就放声而哭。

拼音版士2:4 Yēhéhuá de shǐzhe xiàng Yǐsèliè zhòngrén shuō zhè huà de shíhou, bǎixìng jiù fàng shēng ér kū.

吕振中士2:4 永恒主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话的时候,人民就放声而哭。

新译本士2:4 耶和华的使者对以色列众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众人就放声大哭。

现代译士2:4 天使说完这话,以色列人民都哭起来,

当代译士2:4 众人听了使者的话,就放声大哭,

思高本士2:4 当上主的使者对全以色列子民说这话时,百姓便放声大哭,

文理本士2:4 耶和华之使者向以色列众言此、民遂大声号哭、

修订本士2:4 耶和华的使者向以色列众人说这些话的时候,百姓放声大哭。

KJV 英士2:4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angel of the LORD spake these words unto all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 people lifted up their voice, and wept.

NIV 英士2:4 When the angel of the LORD had spoken these things to all the Israelites, the people wept aloud,

和合本士2:5 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众人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

拼音版士2:5 Yúshì gei nà dìfang qǐmíng jiào bō jīn ( jiù shì kū de yìsi ). zhòngrén zaì nàli xiàng Yēhéhuá xiànjì.

吕振中士2:5 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即∶『哭泣者』的意思);众人在那里也向永恒主献祭。

新译本士2:5 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他们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

现代译士2:5 因此那地方叫波金〔希伯来语的意思是:哭泣者〕。他们在那里向上主献祭。

当代译士2:5 他们给那地起名叫波金(就是哭泣的意思),又在那里向主献祭。

思高本士2:5 因此给那地方起名叫波津。他们在那里给上主奉献了祭献。

文理本士2:5 名其地曰波金、在彼献祭于耶和华、○

修订本士2:5 于是他们给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并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

KJV 英士2:5 And they called the name of that place Bochim: and they sacrificed there unto the LORD.

NIV 英士2:5 and they called that place Bokim. There they offered sacrifices to the LORD.

和合本士2:6 从前约书亚打发以色列百姓去的时候,他们各归自己的地业,占据地土。

拼音版士2:6 Cóng qián Yuēshūyà dǎfa Yǐsèliè bǎixìng qù de shíhou, tāmen gè guī zìjǐ de dì yè, zhān jū dì tǔ.

吕振中士2:6 约书亚把人民送走了以后,以色列人各归自己的地业,去占领那地。

新译本士2:6 约书亚遣散了众人,以色列人就各归自己承受的地业,要占有那地。

现代译士2:6 约书亚解散以色列人民;他们就各去占据自己分得的土地。

当代译士2:6 约书亚打发以色列人走了以后,他们便各自去占领分配得来的地方。

思高本士2:6 若苏厄遣散了百姓,以色列子民就各到自己应得的产业去,为占领那地方。

文理本士2:6 昔约书亚遣民、以色列人各归其业、据有斯土、

修订本士2:6 约书亚解散百姓,以色列人回到自己的地业,占各自的地。

KJV 英士2:6 And when Joshua had let the people g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nt every man unto his inheritance to possess the land.

NIV 英士2:6 After Joshua had dismissed the Israelites, they went to take possession of the land, each to his own inheritance.

和合本士2:7 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

拼音版士2:7 Yuēshūyà zaì shì hé Yuēshūyà sǐ hòu, nàxiē jiàn Yēhéhuá wèi Yǐsèliè rén suǒ xíng dà shì de zhǎnglǎo hái zaì de shíhou, bǎixìng dōu shìfèng Yēhéhuá.

吕振中士2:7 尽约书亚在世的日子、又尽那些看见永恒主为以色列人所行一切大事的长老、尽那些比约书亚后死的长老在世的日子、人民都是始终事奉永恒主的。

新译本士2:7 约书亚在世的时候,以及他去世以后,那些见过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大事的众长老还在的日子,众人都事奉耶和华。

现代译士2:7 约书亚在世的时候,以色列人民都事奉上主;他死后,那些亲眼看见上主为以色列所行一切奇事的长老们还在世的时候,以色列人民仍然事奉上主。

当代译士2:7 从约书亚在生之日至他死后,那些目睹主为以色列人所行的奇事的长老还在世的时候,民众都始终如一地事奉主。

思高本士2:7 当若苏厄在世时,和他去世後,那些见过上主为以色列所行的大事的长老们还在的时日,百姓都事奉上主。

文理本士2:7 约书亚存日、以色列人奉事耶和华、约书亚卒后、长老尚在时、亦然、以斯长老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也、

修订本士2:7 约书亚在世的日子和他死了以后,那些见过耶和华为以色列所做一切大事的长老还在世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

KJV 英士2:7 And the people served the LORD all the days of Joshua, and all the days of the elders that outlived Joshua, who had seen all the great works of the LORD, that he did for Israel.

NIV 英士2:7 The people served the LORD throughout the lifetime of Joshua and of the elders who outlived him and who had seen all the great things the LORD had done for Israel.

和合本士2:8 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

拼音版士2:8 Yēhéhuá de púrén, nèn de érzi Yuēshūyà, zhēng yī bǎi yī shí suì jiù sǐ le.

吕振中士2:8 永恒主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死了;那是他是一百一十岁。

新译本士2:8 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在一百一十岁的时候就死了。

现代译士2:8 上主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一百一十岁的时候死了;

当代译士2:8 主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逝世时是一百一十岁;

思高本士2:8 上主的仆人,农的儿子若苏厄一百一十岁时去了世。

文理本士2:8 耶和华仆、嫩之子约书亚卒、年百有十岁、

修订本士2:8 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死了,那时他一百一十岁。

KJV 英士2:8 And Joshua the son of Nun, the servant of the LORD, died, being an hundred and ten years old.

NIV 英士2:8 Joshua son of Nun, the servant of the LORD, died at the age of a hundred and ten.

和合本士2:9 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

拼音版士2:9 Yǐsèliè rén jiāng tā zàng zaì tā dì yè de jìng neì, jiù shì zaì Yǐfǎlián shān dì de Tíngná xī liè, zaì jiā shí shān de beibiān.

吕振中士2:9 以色列人将他埋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在以法莲山地、亭拿希烈、迦实山的北边。

新译本士2:9 以色列人把他埋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以法莲山地,在迦实山北面的亭拿.希烈。

现代译士2:9 他被安葬在自己的土地,在迦实山北边以法莲山区的亭拿西拉。

当代译士2:9 以色列人把他葬在他自己的地业内,就是在迦实山以北、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烈。

思高本士2:9 人们把他埋在他地业的境内,即在厄弗辣因山地,加阿士山北面的提默纳赫勒斯。

文理本士2:9 葬于其业之界、即亭拿希列、在以法莲山地、迦实冈北、

修订本士2:9 以色列人把他葬在他自己地业的境内,以法莲山区的亭拿.希烈,在迦实山的北边。

KJV 英士2:9 And they buried him in the border of his inheritance in Timnathheres, in the mount of Ephraim,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hill Gaash.

NIV 英士2:9 And they buried him in the land of his inheritance, at Timnath Heres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north of Mount Gaash.

和合本士2:10 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拼音版士2:10 Nà shìdaì de rén ye dōu guī le zìjǐ de lièzǔ. hòulái yǒu biéde shìdaì xīngqǐ, bù zhīdào Yēhéhuá, ye bù zhīdào Yēhéhuá wèi Yǐsèliè rén suǒ xíng de shì.

吕振中士2:10 那一代的人也都被收殓归他们列祖;他们之后,有另一代的人起来、不认识永恒主,也不知道永恒主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新译本士2:10 那一代的人都归到他们的列祖那里以后,有另一代的人兴起来了;他们不认识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现代译士2:10 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后,下一代的人却忘记了上主,以及他为以色列人民所做的一切事。

当代译士2:10 与他同一代的人也相继去世;到了第二代,人民已经不认识主,也不知道主曾经为他们的祖先做过些甚麽事。

思高本士2:10 当那一代人都归於他们的祖先以後,在他们之後,兴起了另一代,他们不认识上主,也不知道上主为以色列所行的事迹。

文理本士2:10 斯代之人、咸归其祖、又兴一代、不知耶和华、及其为以色列人所行之事、○

修订本士2:10 那世代的人也都归到自己的列祖。后来兴起的另一世代不认识耶和华,也不知道他为以色列所做的事。

KJV 英士2:10 And also all that generation were gathered unto their fathers: and there arose another generation after them, which knew not the LORD, nor yet the works which he had done for Israel.

NIV 英士2:10 After that whole generation had been gathered to their fathers, another generation grew up, who knew neither the LORD nor what he had done for Israel.

和合本士2:11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

拼音版士2:11 Yǐsèliè rén xíng Yēhéhuá yǎn zhōng kàn wéi è de shì, qù shìfèng zhū bā lì,

吕振中士2:11 以色列人行了永恒主所看为坏的事、去服事众巴力(即∶外国人的神);

新译本士2:11 以色列人行了耶和华看为恶的事,去事奉众巴力;

现代译士2:11 后来,以色列人民得罪上主,开始去拜巴力。

当代译士2:11 从此以后,以色列人便常做出主认为恶的事,并且敬拜假神巴力。

思高本士2:11 以色列子民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事奉了巴耳诸神。

文理本士2:11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所恶、崇事巴力、

修订本士2:11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

KJV 英士2:11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id evil in the sight of the LORD, and served Baalim:

NIV 英士2:11 Then the Israelites did evil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and served the Baals.

和合本士2:12 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

拼音版士2:12 Lí qì le lǐng tāmen chū Aijí dì de Yēhéhuá tāmen lièzǔ de shén, qù kòu baì bié shén, jiù shì sìwéi liè guó de shén, re Yēhéhuá fānù.

吕振中士2:12 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永恒主、他们列祖的上帝,去随从别的神、四围别族之民的神,去跪拜他们,来惹永恒主发怒。

新译本士2:12 他们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去跟从别的神,就是他们周围各族的神,敬拜他们,惹耶和华发怒。

现代译士2:12 他们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的上主—他们祖先的上帝,去拜别的神,就是他们周围各国的人所拜的神明。他们拜这些神明,激怒了上主。

当代译士2:12 他们背弃了领他们离开埃及的主,叩拜邻邦的神祗,因而惹动主的怒气。

思高本士2:12 他们离弃了上主他们祖先的天主,即领他们出离埃及地的天主,而随从了别的神,叩拜他们四周各民族的神,因此触怒了上主。

文理本士2:12 违弃耶和华、其祖之上帝、即导之出埃及者、而从四周诸族之神、向之跪拜、激耶和华怒、

修订本士2:12 他们离弃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去随从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明,向它们叩拜,惹耶和华发怒。

KJV 英士2:12 And they forsook the LORD God of their fathers, which brought them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and followed other gods, of the gods of the people that were round about them, and bowed themselves unto them, and provoked the LORD to anger.

NIV 英士2:12 They forsook the LORD, the God of their fathers, who had brought them out of Egypt. They followed and worshiped various gods of the peoples around them. They provoked the LORD to anger

和合本士2:13 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

拼音版士2:13 Bìng lí qì Yēhéhuá, qù shìfèng bāLìhé Yàsītālù.

吕振中士2:13 他们离弃永恒主,去服事巴力(即∶外国人的神)和亚斯他录(原文∶卖)。

新译本士2:13 他们离弃了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

现代译士2:13 他们离弃上主,去拜巴力和亚斯她录。

当代译士2:13 他们离弃了主,转去敬拜巴力和亚斯她录。

思高本士2:13 他们背离了上主,而事奉巴耳和阿市托勒特。

文理本士2:13 违弃耶和华、而崇事巴力、暨亚斯他录、

修订本士2:13 他们离弃了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

KJV 英士2:13 And they forsook the LORD, and served Baal and Ashtaroth.

NIV 英士2:13 because they forsook him and served Baal and the Ashtoreths.

和合本士2:14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拼音版士2:14 Yēhéhuá de nùqì xiàng Yǐsèliè rén fā zuò, jiù bǎ tāmen jiāo zaì qiǎngduó tāmende rén shǒu zhōng, yòu jiāng tāmen fù yǔ sìwéi chóudí de shǒu zhōng, shènzhì tāmen zaì chóudí miànqián zaì bùnéng zhàn lì dé zhù.

吕振中士2:14 永恒主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把他们交在抢掠的人手中,这些人就抢掳他们;他又把他们交付(原文∶卖)于他们四围的仇敌的手中,以致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也站不住。

新译本士2:14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掠的人手中,他们就抢掠他们;他又把他们完全交在他们四围的仇敌手中,以致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现代译士2:14 因此,上主向以色列发烈怒,把他们交在掠夺他们的人手里,交给四周的敌人,使以色列人不能再抵抗敌人。

当代译士2:14 主就向他们大大发怒,把他们交在掳掠的人手中,让他们任人掳掠,又使他们饱受四周仇敌的压制,不能翻身。

思高本士2:14 於是上主对以色列大发忿怒,把他们交在强盗手中,叫强盗抢掠他们;将他们卖给四周的敌人,使他们不能抵抗他们的敌人;

文理本士2:14 耶和华怒以色列族、付于虏者之手、鬻于四周之敌、使不能御之、

修订本士2:14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发作,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把他们交给四围仇敌的手中,以致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也不能站立得住。

KJV 英士2:14 And the anger of the LORD was hot against Israel, and he delivered them into the hands of spoilers that spoiled them, and he sold them into the hands of their enemies round about, so that they could not any longer stand before their enemies.

NIV 英士2:14 In his anger against Israel the LORD handed them over to raiders who plundered them. He sold them to their enemies all around, whom they were no longer able to resist.

和合本士2:15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

拼音版士2:15 Tāmen wúlùn wǎng héchu qù, Yēhéhuá dōu yǐ zāihuò gōngjī tāmen, zhēng rú Yēhéhuá suǒ shuō de huà, yòu rú Yēhéhuá xiàng tāmen suǒ qǐ de shì. tāmen biàn jíqí kùnkǔ.

吕振中士2:15 无论他们出军到哪里去,永恒主的手总是加害他们,正如永恒主所说过的,又如永恒主向他们所起誓过的;他们便非常困苦。

新译本士2:15 他们无论去哪里,耶和华的手总是加害他们,好像耶和华说过的,又像耶和华对他们起誓过的;他们就非常困苦。

现代译士2:15 他们每次出战,上主都照自己所发的誓敌对他们。他们面临极大的苦难。

当代译士2:15 正如主曾向他们起誓所说的:他们无论到哪里去,主也不会放过他们。他要使他们处处碰壁,四面受敌;他们都要陷在水深火热的凄惨境况之中。

思高本士2:15 他们无论去那里,上主的手总是加害他们,犹如上主所说的,犹如上主向他们所起的誓,使他们受极大的痛苦。

文理本士2:15 无论何往、耶和华以灾祸击之、如其誓言、民极困苦、

修订本士2:15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的手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就极其困苦。

KJV 英士2:15 Whithersoever they went out,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against them for evil, as the LORD had said, and as the LORD had sworn unto them: and they were greatly distressed.

NIV 英士2:15 Whenever Israel went out to fight,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against them to defeat them, just as he had sworn to them. They were in great distress.

和合本士2:16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拼音版士2:16 Yēhéhuá xīngqǐ shì shī, shì shī jiù zhengjiù tāmen tuōlí qiǎngduó tāmen rén de shǒu.

吕振中士2:16 永恒主兴起了士师来,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之人的手。

新译本士2:16 耶和华兴起了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掠他们的人的手。

现代译士2:16 於是,上主为以色列人指派士师来领导他们,解救他们脱离侵略者。

当代译士2:16 然而,主却兴起士师拯救他们,使他们免受掳掠;

思高本士2:16 上主虽兴起民长,拯救他们脱离强盗的手;

文理本士2:16 耶和华兴起士师、拯民于虏者之手、

修订本士2:16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之人的手。

KJV 英士2:16 Nevertheless the LORD raised up judges, which delivered them out of the hand of those that spoiled them.

NIV 英士2:16 Then the LORD raised up judges, who saved them out of the hands of these raiders.

和合本士2:17 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叩拜别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离他们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们列祖顺从耶和华的命令。

拼音版士2:17 Tāmen què bù tīng cóng shì shī, jìng suícóng kòu baì bié shén, xíng le xié yín, sù sù de piānlí tāmen lièzǔ suǒ xíng de dào, bù rú tāmen lièzǔ shùncóng Yēhéhuá de mìnglìng.

吕振中士2:17 但是连他们的士师、他们也不听从,竟变节去服事而跪拜别的神;他们迅速地偏离了他们列祖听从永恒主命令所走的道路,而不照样地行。

新译本士2:17 但他们连士师也不听从,竟与别的神行了奸淫,敬拜他们;他们迅速偏离了他们列祖所行、听从耶和华命令的道路,他们没有照样行。

现代译士2:17 但是以色列人民不听从他们的士师,叛离上主,去拜别的神明。他们的祖先遵行了上主的命令,但是这新的一代很快就拒绝了。

当代译士2:17 可是,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的话,很快便离开了他们祖先所行的路,不肯顺从主的命令,反而去敬拜外邦的神,就像一个不贞的女子一样。

思高本士2:17 但他们仍不肯听从他们的民长,反而与外邦的神行淫,顶礼叩拜,迅速地离开了他们祖先所走的服从上主命令的路,没有照样行事。

文理本士2:17 乃民不听士师、徇欲而从他神、向之跪拜、速违厥祖所行之道、不效其从耶和华之命、

修订本士2:17 然而,他们却不听从士师,竟随从别神而行淫,向它们叩拜。他们列祖所行的道,所听从耶和华的命令,他们都速速偏离了,并不照样遵行。

KJV 英士2:17 And yet they would not hearken unto their judges, but they went a whoring after other gods, and bowed themselves unto them: they turned quickly out of the way which their fathers walked in, obeying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LORD; but they did not so.

NIV 英士2:17 Yet they would not listen to their judges but prostituted themselves to other gods and worshiped them. Unlike their fathers, they quickly turned from the way in which their fathers had walked, the way of obedience to the LORD'S commands.

和合本士2:18 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扰害,就哀声叹气,所以耶和华后悔了。

拼音版士2:18 Yēhéhuá wèi tāmen xīngqǐ shì shī, jiù yǔ nà shì shī tóng zaì. shì shī zaì shì de yīqiè rìzi, Yēhéhuá zhengjiù tāmen tuōlí chóudí de shǒu. tāmen yīn shòu qīyē rǎo haì, jiù āi shēng tàn qì, suǒyǐ Yēhéhuá hòuhuǐ le.

吕振中士2:18 永恒主为他们兴起了士师,又和那士师同在;尽那士师在世的日子、永恒主总是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因他们在压迫者欺压者底下所发出的哀哼声,永恒主就怜恤他们。

新译本士2:18 耶和华为他们兴吉士师的时候,耶和华就与那士师同在;那士师在世的日子,耶和华总是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因为他们在压迫和苦害他们的人底下发出哀声,耶和华就怜悯他们。

现代译士2:18 每当上主指派士师给他们,上主就跟那士师同在,在他活着的年日救人民脱离仇敌。上主因他们受苦、受欺压的哀声而怜悯他们,

当代译士2:18 人民受到敌人的压迫和苦待而呻吟不已,主看见他们的景况,就怜悯他们,为他们兴起士师,把他们从敌人手中拯救出来。在这段期间之内,主常与士师同在;

思高本士2:18 当上主给他们兴起民长时,上主与民长同在,在民长一生的岁月中,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因为上主听见了他们受压迫欺凌发出的叹息,而怜悯了他们;

文理本士2:18 耶和华既为兴起士师、则偕之拯民于敌手、至终其世、盖耶和华见民受人虐迫而哀叹、乃回其意、

修订本士2:18 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耶和华与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耶和华因他们受欺压迫害所发出的哀声,就怜悯他们。

KJV 英士2:18 And when the LORD raised them up judges, then the LORD was with the judge, and delivered them out of the hand of their enemies all the days of the judge: for it repented the LORD because of their groanings by reason of them that oppressed them and vexed them.

NIV 英士2:18 Whenever the LORD raised up a judge for them, he was with the judge and saved them out of the hands of their enemies as long as the judge lived; for the LORD had compassion on them as they groaned under those who oppressed and afflicted them.

和合本士2:19 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

拼音版士2:19 Jízhì shì shī sǐ hòu, tāmen jiù zhuǎn qù xíng è, bǐ tāmen lièzǔ gèng shén, qù shìfèng kòu baì bié shén, zǒng bú duàn jué wán geng de è xíng.

吕振中士2:19 但是那士师死了以后,他们就转而变坏、比他们祖宗更坏,去随从而事奉跪拜别的神、总不放下他们的坏行为和刚愎的行径。

新译本士2:19 可是士师死了以后,他们就转而行恶,比他们的列祖更厉害,去随从别的神,事奉和敬拜他们,总不放弃他们的恶行和顽梗的行径。

现代译士2:19 可是,一旦那士师死了,人民就故态复萌,过腐败的生活,并且比前一代的人更可恶。他们去服事别的神,拜别的神,不放弃邪恶顽抗的行为。

当代译士2:19 然而,士师去世以后,他们又故态复萌,转去叩拜其他神祗,比他们的祖先更甚。他们执迷不悟,不肯弃绝恶行。

思高本士2:19 可是民长一去世,他们又转而行恶,行为比他们的祖先更坏,去追随外神,事奉叩拜他们,总不放弃他们祖先的恶行和顽抗的行为。

文理本士2:19 迨士师没后、民仍转而行恶、较甚于祖、从事他神、而跪拜之、不改其行、与其顽梗、

修订本士2:19 但士师一死,他们又转去行恶,比他们祖宗更坏,去随从别神,事奉叩拜它们,总不放弃他们的恶习和顽梗的行为。

KJV 英士2:19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judge was dead, that they returned, and corrupted themselves more than their fathers, in following other gods to serve them, and to bow down unto them; they ceased not from their own doings, nor from their stubborn way.

NIV 英士2:19 But when the judge died, the people returned to ways even more corrupt than those of their fathers, following other gods and serving and worshiping them. They refused to give up their evil practices and stubborn ways.

和合本士2:20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他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拼音版士2:20 Yúshì Yēhéhuá de nùqì xiàng Yǐsèliè rén fā zuò. tā shuō, yīn zhè mín wéibeì wǒ fēnfu tāmen lièzǔ suǒ shǒu de yuē, bù tīng cóng wǒde huà,

吕振中士2:20 于是永恒主向以色列人发怒,说∶「这国的人对我的约、我所吩咐他们祖宗守的、既越犯了,不听我的声音,

新译本士2:20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说:“因为这国的人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现代译士2:20 於是上主就又向以色列发怒,说:「既然这人民废弃了我命令他们祖先遵守的约,不听从我,

当代译士2:20 因此,主向他们大大发怒,说:“这人民违背了我跟他们祖先所立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思高本士2:20 因此上主对以色列大发忿怒说:「因为这百姓违犯了我与他们祖先缔结的盟约,没有听从我的声音;

文理本士2:20 耶和华怒以色列人曰、斯民乃背我命其祖所守之约、不听我言、

修订本士2:20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发作,说:"因为这国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当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KJV 英士2:20 And the anger of the LORD was hot against Israel; and he said, Because that this people hath transgressed my covenant which I commanded their fathers, and have not hearkened unto my voice;

NIV 英士2:20 Therefore the LORD was very angry with Israel and said, "Because this nation has violated the covenant that I laid down for their forefathers and has not listened to me,

和合本士2:21 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

拼音版士2:21 Suǒyǐ Yuēshūyà sǐ de shíhou suǒ shèngxia de gè zú, wǒ bì bú zaì cóng tāmen miànqián gǎn chū,

吕振中士2:21 我必不再把约书亚死那时候所遗留下的列国人从他们面前赶出,

新译本士2:21 因此,约书亚死后仍剩下来的列国,我也不再从他们面前赶走,

现代译士2:21 我也不把约书亚死的时候还留在这地的各族赶出去。

当代译士2:21 因此,我不会把在约书亚去世时还没有赶走的外族人驱逐出去,

思高本士2:21 为此,若苏厄死後所剩下的民族,我也不再由他们面前,驱逐任何一个,

文理本士2:21 故约书亚卒时所遗诸族、我必不复逐之、

修订本士2:21 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国,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任何一个,

KJV 英士2:21 I also will not henceforth drive out any from before them of the nations which Joshua left when he died:

NIV 英士2:21 I will no longer drive out before them any of the nations Joshua left when he died.

和合本士2:22 为要借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拼音版士2:22 Wéi yào jiè cǐ shìyàn Yǐsèliè rén, kàn tāmen ken zhào tāmen lièzǔ jǐn shǒu zūnxíng wǒde dào bù ken.

吕振中士2:22 为的是要藉着这些国的人来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不肯谨守永恒主的道路、而遵行它,像他们祖宗谨守遵行的样子。」

新译本士2:22 为要借着他们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不肯谨守遵行耶和华的道路,像他们的列祖一样谨守。”

现代译士2:22 我要用他们来考验以色列人民,看他们是否像他们祖先一样遵行我的道路。」

当代译士2:22 却要藉此试验他们是否愿意像他们的祖先一样,遵行我的道。”

思高本士2:22 为试验以色列是否谨守遵行上主的道路,有如他们的祖先所遵行的一样。」

文理本士2:22 以试以色列族效其列祖、遵行耶和华之道否、

修订本士2:22 为要藉此考验以色列是否肯谨守遵行耶和华的道,像他们列祖一样地谨守。"

KJV 英士2:22 That through them I may prove Israel, whether they will keep the way of the LORD to walk therein, as their fathers did keep it, or not.

NIV 英士2:22 I will use them to test Israel and see whether they will keep the way of the LORD and walk in it as their forefathers did."

和合本士2:23 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

拼音版士2:23 Zhèyàng Yēhéhuá liú xià gè zú, bú jiāng tāmen sù sù gǎn chū, ye méiyǒu jiāofù Yuēshūyà de shǒu.

吕振中士2:23 这样、永恒主就留下这些国的人,不将他们迅速地赶出,也不把他们交在约书亚手里。

新译本士2:23 这样,耶和华留下这些国的民,不迅速把他们赶走,也不把他们交在约书亚手里。

现代译士2:23 因此,上主准许那些民族留在这块土地上,没有把他们交给约书亚,也没有在约书亚死后赶他们出去。

当代译士2:23 主果然让这些外族人居留下来,没有立刻把他们赶走,也不让以色列人去剿灭他们。

思高本士2:23 因此,上主保留了那些民族,没有迅速驱逐他们,也没有把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中。

文理本士2:23 耶和华遂留此诸族、不速逐之、亦不付于约书亚手、

修订本士2:23 耶和华留下那些国家,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不把他们交在约书亚的手中。

KJV 英士2:23 Therefore the LORD left those nations, without driving them out hastily; neither delivered he them into the hand of Joshua.

NIV 英士2:23 The LORD had allowed those nations to remain; he did not drive them out at once by giving them into the hands of Joshua.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