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基甸安抚以法莲人. 4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拒绝救济基甸军队. 10 西巴和撒慕拿被捉住. 13 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被灭. 18基甸为弟兄的死复仇,杀死西巴和撒慕拿. 22 基甸拒绝管理. 24 基甸的以弗得导致偶像崇拜.28 米甸人被制伏. 29 基甸的儿子及他的死. 33 以色列人的偶像崇拜和忘恩负义.
制服米甸人
我们可以在这个故事中找到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与其他北方各支派一样。以法莲在反抗米甸人肆意掠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作为;与其他北方各支派一样,他们仅在敌人逃跑时才有足够的勇气投入战斗。今天有许多人与此多么相似,他们对别人勇敢的计划评头论足,并置身局外袖手旁观,直到事情明显有成功的把握时,才投机取巧抢占功劳。这种态度我们应当给以谴责。
士8:2 基甸对他们说:“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
士8:3 上帝已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基甸说了这话,以法莲人的怒气就消了。
士8:4 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到约但河过渡,虽然疲乏,还是追赶。
虽然疲乏,还是追赶。虽然基甸和跟随他的人在追击米甸军队争战中又累又饿,但他们在约旦河没有停歇下来,而是直接过河,继续追赶敌人。他们竭尽全力,乘胜追击。就如我们属灵的争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懈怠。许多基督徒属灵的得胜就是因为他们“虽然疲乏,还是追赶”的精神。
士8:5 基甸对疏割人说:“求你们拿饼来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疲乏了;我们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
西巴和撒慕拿。这两个人名可能是意味深长的双关语。西巴意思是“献祭”或“献祭的牺牲”。撒慕拿的意思可能是“停止保护”。
士8:6 疏割人的首领回答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你的军兵吗?”
疏割人的首领。这些首领的职责和作用见十四节。这些首领拒绝为基甸的人提供食物,且要为他们的怯懦和对基甸的嘲弄承担罪责。他们看见一万五千米甸人经过时,可能会想:“这一点人如何能抵抗这么多的敌人呢?我们会因帮助追赶者而落到米甸人的手里招致耻辱和惩罚吧。”因此,他们就只顾自己的小利,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而将民族大义和对同胞的怜悯之情抛之脑后。他们作了实利主义的榜样,宁愿侍奉外邦的暴君也不愿冒险亏损自己一点。此外,他们的吝啬也使他们舍不得给这三百人提供食物。
士8:7 基甸说:“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就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你们。”
打伤你们。基甸以此恐吓来回答首领的讥笑。他知道如何安抚以法莲人,而他们也能有所帮助。他把疏割的首领看作叛国者,威胁他们要招报应。
士8:8 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是这样说;毗努伊勒人也与疏割人回答他的话一样。
毗努伊勒。原文字义就是“上帝之面”。这里就是雅各与天使摔跤的地方(创32:22,30)。它在雅博河的浅滩附近,可能是从疏割逆流而上数英里。
士8:9 他向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我必拆毁这楼。”
这楼。或许是用作防御工事的一个塔楼和危险时期的避难所。在墙内很可能是用石头修筑的,毗努伊勒的首领感到很安全,不怕米甸人和基甸的攻击,所以他们轻蔑地拒绝帮助以色列人。基甸因他们拒绝帮助,就威胁要回来拆毁这楼,尽管他们现在心安理得的并且无礼地拒绝他的呼吁。
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并跟随他们的军队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军所剩下的;已经被杀约有十二万拿刀的。
加各。我们不知道此地的位置,可能在叙利亚沙漠边缘难以到达的火山岩地区。
士8:11 基甸就由挪巴和约比哈东边,从住帐棚人的路上去,杀败了米甸人的军兵,因为他们坦然无惧。
约比哈·迦得的一座城(民32:35)即现在叫做Jubeihât的遗址,在安曼东北6.5英里(10.4公里)的地方,疏割东南大约18.5英里(29.6公里)处。
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惊散全军。
惊散全军。米甸人可能以为他们已逃到了安全之地,远离受到攻击的威胁,在惊慌失措之后试图重振旗鼓。他们沿着逃跑过来的路线设立岗哨,警惕希伯来人的靠近。但是基甸及跟随他的人却巧妙地迂回包抄,出其不意的从营地东侧攻击米甸人。这一突然降临,出乎米甸人意料,他们试图再次逃脱,但勇敢的希伯来人击杀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捉住这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米甸人中其余的一小部分可能逃到沙漠里去了。
士8:13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由希列斯坡从阵上回来,
由希列斯坡。这一句有的译为“日头升起以前”。“由希列斯坡”的翻译更为妥当,因为此处的希伯来单词cheres,不是平常所指的“日头”,圣经这里是用作地名。这句话的重要性在于说明,基甸回到疏割,故意走与离开时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了使两个首领意想不到,避免他们逃走。
士8:14 捉住疏割的一个少年人,问他:“疏割的首领长老是谁?”他就将首领长老七十七个人的名字写出来。
士8:15 基甸到了疏割,对那里的人说:“你们从前讥诮我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跟随你的疲乏人吗?’现在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
士8:16 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原文作指教)疏割人;
责打。原文是指教。用荆条和刺棘击打他们给以惩罚。对长老所行的惩罚也是为了给两个首领一次有效的教训,以免他们再傲慢自大,对同胞以色列人漠不关心。
士8:17 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楼,杀了那城里的人。
以色列新士师的这些强硬措施,或许是必要的警告方式,它告诉以色列各城邑中的百姓缺乏爱国心所导致的可能后果。给疏割和毗努伊勒所施的惩罚产生了有效的作用,至少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那些孤立的以色列城邑的独立行为。促使以色列人在将来受到侵略时,组成联合阵线共同抵抗敌人。
士8:18 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式?”回答说:“他们好象你,各人都有王子的样式。”
你们……所杀的人。我们完全不清楚这场争战或屠杀的详情。似乎基甸有好几个弟兄在早期米甸人的掠袭中在他泊山附近被俘,并被这两个王杀死。这是第一次暗示,基甸要他们偿还罪债。
士8:19 基甸说:“他们是我同母的弟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从前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我如今就不杀你们了。”
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报血仇的律法要求基甸把这两个王治死(民35:16-19)。以免他们的犯罪危害更多的人。
士8:20 于是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他们。”但益帖因为是童子,害怕,不敢拔刀。
杀他们。古时候,死于未成年的少年或妇女之手被看作是奇耻大辱(见士9:54)。
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基甸就起来,杀了西巴和撒慕拿,夺获他们骆驼项上戴的月牙圈。
月牙圈。希伯来字saharonim,意思是“小月亮”或“月牙”赛3:18中这个单词也译为“月牙圈”。今天的贝多因人的骆驼项上仍然挂有月牙圈。在这两个王的骆驼项上戴的月牙圈可能是金的。
士8:22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
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因为基甸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使以色列人赢得了巨大的胜利,来自各个支派的人组成军队,他们向基甸提议,推举他作他们的王,并可承袭父传子的世袭王位制度。这个提议是以色列各支派团结在一个君主政体下的日益增长的愿望的表达。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更有效地相互支持共抵外侮。他们从周围的邻国可以看到团结努力的价值,就是一个能干的君王诞生出来。这种愿望不断地成长壮大,直到扫罗时代成功地形成了君王制度。
士8:23 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
基甸的高风亮节表现在他拒绝作王。这项提议一定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试探,这往往需要有比打败敌人更大的力量来抵御权力的诱惑。但基甸在那一刻立稳了脚跟,他的话使他可敬地戴上了英雄业绩的冠冕。
士8:24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
以实玛利人。以实玛利和米甸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创25:2)这两个名字在经文中常常互换,因为他们近亲血族关系,并且居住在同一地区,在那里相互通婚并长期融合。
士8:25 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
情愿给你。经历七年的被掠夺后,从米甸人的压制下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是一件幸事,对基甸的拥戴之情也逐渐坚定起来,以色列人欣然同意他们拯救者的要求,把这些最贵重的战利品交给他。
士8:26 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
耳坠。原文希伯来字netiphot.就是“坠子”是挂在耳垂上的坠子。
士8:27 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基甸的历史警示人们,良好的用心更需要做出值得称道的行动。而且,人的地位越高,他邪恶榜样的影响力就越深远;因此,越是伟人就越需要效法上帝的样式把握生命中的行为举止。只有上帝的律法是唯一准绳。尽管基甸有失败的经历,但在使徒的希伯来书中因他早期的信心,依然得到称赞(来11:32)。
士8:28 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
许多妻子。这些妻妾说明了基甸的富有和权力。多妻制仅在统治者或极富裕的家庭采用。基甸家庭的描述在这里(30,31节)为以后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背景(第九章)。
士8:31 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与他起名叫。希伯来原文是“他给他名字”。这里所用的句子频繁采用后来生活中的父家姓氏(王下17:34;尼9:7;但5:12)。因此,有人认为亚比米勒意思是“一个王的父亲”,这是基甸观察到这个孩子的雄心和自负的性格时取的名字。该名可能也有“我父亲是王”的意思。所以,该名也可能是母亲取的,因爱慕虚荣,让所有的人记住这个孩子父亲是强有力的士师基甸。亚比米勒被证实是基甸的一个不足称道的儿子,因为他有他父亲的勇气和精力,但却没有他的德行。
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俄弗拉。见士 6:11。
士8:33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
巴力·比利土。原文字义“立约的主”。同样的神祗被叫作“比利土神”意思是“立约的神”(士9:46)。示剑有一座庙供奉这个神灵(士9:4)。我们不清楚“立约的主”这个名是否是指统管迦南城邑缔结盟约的神,或是指在巴力和他的崇拜者之间有一个约。还是说在示剑的迦南居民与以色列新来者之间所立的约。两个民族的联盟常常由一个共同的崇拜契合在一起。在以后时期中像这样的政教联合常常把以色列人引向偶像崇拜。以色列人被禁止(士2:2)与外邦民族结成联盟。在以色列人中背道的第一个征兆之一,就是倾向把他们与外邦邻居之间的藩篱挪开。似乎让步是立约关系中必需的,而这种让步常常是单边的;就是以色列太频繁地放弃他的信心。
士8:34 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基甸的错误在于,他认为设立对以弗得的崇拜能够使百姓保持对耶和华的忠诚,这是极为荒唐的作法。他死后,以色列人既没有思想他,也没有思想上帝对他们施行的拯救。
士8:35 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一、卷名
约书亚逝世以后治理以色列人的官长称为士师,《士师记》因此而得名。摩西在下达有关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后政权的指示时,曾命令:“你要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士师)和官长。”(申16:18)所以在摩西和约书亚去世,不能再行使立法和执法职权后,就有士师设立,构成最高行政机构。士师记记载了约书亚去世后开始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统治以色列人的是士师。
士师的职权超过摩西律法所规定审判官的民事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由上帝所直接选召,从事伟大事工的(士3:15;士4:16;士6:12等)。他们负责挣脱外国的奴役,而不单是担任民事的官长。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蒙召施行大事,是因为普遍的背道和逼迫所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已使得普通的程序变得全无用处。士师中最杰出的人物乃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民众或宗教的向导,称他们为将军或指挥官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不过,每一位士师在“拯救”了百姓之后,就在其余生统治他们。所以在写书之时,“士师”的称呼似乎是最合适的。几世纪以后在迦太基,政治领袖也被称为“士师”。他们的种族和语言体系与希伯来人是一样的。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士师记》是谁写的。根据古代犹太传统说法,该书为撒母耳所著(见《塔木德》)。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测。这种说法虽然与许多事实相符,但其他的因素却与之相左。《士师记》的作者很喜欢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士21:25;参士18:1;士19:1)。有人认为这暗示作者可能赞成君主制,因为他似乎在说:“这些事情本是不可容忍的,只是当时没有国王在以色列中维持秩序,各人才得以任意而行。”因为撒母耳是反对在以色列设王的,所以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话不可能是他所写。
本书内证指出《士师记》大约写作的时期。“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表明该书写于扫罗担任国王以后。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它写于大卫作王之前,至少是在他作王的初期。士1:12中说耶布斯人还没有被赶出耶路撒冷,而是住在便雅悯人中间“直到今日”。圣经历史指出,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至少在锡安在保障里,直到大卫在希伯仑统治七年后夺取耶路撒冷(撒下5:6-9;代上11:4-9)。所以士师记可能写于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以前的头七年作王时期内。
三、历史背景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士师记》所记载的各处事件在近东历史中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士师记》所包括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1400-B.C.1050年。准确的日期只有在确定出埃及的年代后才能确定。可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互相矛盾的学说中断定是非。关于这一点,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88-196页,卷二124-126页。
亚玛拿泥版和其他碑文表明当地的迦南人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已住在那里好多世纪了。他们有悠久的文明,在米索不大米和埃及大帝国的影响之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百姓在一些小君主的统治之下,这些君主又归属于法老。尽管这样,他们自己又不断地互相残杀,习于争战。然而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他们或多或少地在一个领袖之下联合起来。在山上,他们有城堡防守,在平原,他们有铁车可战,正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当时文明的遗迹所表明的。希伯来人进入以后,艺术和建筑似乎很快地衰落下去,但在属灵真理方面,从而在道德和人生哲学方面,希伯来人对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优势。迦南人在近东以经商著称(后来希伯来语中的“迦南人”意指“商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很发达。
以色列人对上帝缺乏必要的信心,未能把迦南人都赶走。经过头几年的战争以后,他们在迦南人旁边住了下来,在这段时期中,希伯来人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统一的民族,有时两三个支派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士师记第五章底波拉的歌表明,即使是大难临头,也无法把所有的支派都联合起来。支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士8:1-3;士12:1-6;士20:1-48),这部分是由于迦南人一系列的城堡把全地分隔开来,使以色列人之间缺乏交流所致。
希伯来人本来以游牧为主,不久以后,他们向原来迦南的居民学习了农作方法。迦南的宗教是以确保土地肥沃的仪式为中心的。有许多庆典是尊崇农神,为他们所赐的丰收,许多希伯来人在接受农作方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与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宗教。
四、主题
本卷书记载了希伯来人从约书亚逝世直到君主制产生的撒母耳时代这段时期中的各个史实。从特殊的意义上讲,约书亚是蒙拣选实行和完成摩西所开创的工作。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在缺乏摩西权威性指示和约书亚实际管理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地管理和试图巩固他们新得来的家乡。
在此以前,希伯来人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下。他们经历了第一次被奴役,然后是长期地在旷野流浪,最后还经历了征战和艰险。约书亚书主要是他们的自传,记录了征战的最后几个阶段。士师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往后的历史,描述了他们在由一个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业民族转化的过程中所应付的挑战。
我们一打开《士师记》,就会处身于一种强烈的战争的气氛下,进入备战的环境之中。各支派在约书亚的率领之下进行联合的军事行动过后,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从约旦河流域上来的各支派前去攻占本要他们去征服的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兵嚣的铿锵声,一仗接着一仗。铁车沿着河谷飞驶;山边挤满了武装的人员。有战牛和胜利的歌声传出。那些狠狠打击以色列敌人的人成了英雄。希伯来人虽然攻占了山区,却未能把迦南人从平原赶走。
战争的喧声消散以后,迦南人仍然占领着从东到西的一系列堡垒。从希烈山经亚雅仑,沙宾,比录,基列耶琳至耶路撒冷。另一系列的堡垒从地中海经多珥,夏罗设,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至约旦河,把北面的以萨迦,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同中部迦南的各个支派分隔开来。坚固的堡垒仍在迦南人手中,阻隔了通往约旦河的富绕的耶斯列各。上述两堡垒横断于迦南地,使以色列各支派实际上无法交流和统一。由于这些未攻占的城堡把他们彼此隔开,他们在遭到进攻时只能十分困难地结成部分的同盟对付敌人,守住他们在敌人中所夺取的土地。
敌对民族的不断进犯给希伯来人带来了战争和奴役。北有米索不大米人,南有摩押人,东有米甸和亚摩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由于背道和拜偶象削弱了忠于信仰给他们带来的民族团结的纽带,希伯来人无法抵抗外来的杀戳。但是,奴役之苦导致了悔改,使百姓重新敬拜上帝。上帝为怜悯他们,就会兴起一位拯救者或“士师”打摔奴役之轭,治理百姓至死。这就是本卷书的题材。
《士师记》的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是:百姓的罪和背离真宗教招惹了上帝的不悦。为使他们转离罪恶,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他们。只有当他们真正悔改并归回上帝,苦难才得离开。他们真心悔改以后,上帝就兴起人来或安排环境,使他们得到解救。士师记对这段历史的编排是要说明以下重要的论点:公义会使一个民族兴旺;罪恶会给一个民族带来耻辱;恶伴侣会毁掉良好的动机和教养;道德的堕落会导致民族的衰弱;有关选民以色列人的事务受上帝旨意的直接照看;民族的罪会招惹上帝的惩罚;上帝惩罚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真心悔改,惩罚就会撤消;拯救的来到决非单靠人力,而是来自受上帝的灵所感劝的力量和热情。士师记的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这些管理原则说明了为什么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会有背道和奴役,悔改和拯救交替进行。
《士师记》的作者在叙史时所仔细阐明的这些论点,把《士师记》从单纯的历史记录提高到历史的神圣哲理的地位。这位受灵感的作者所关心的不只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所阐发的教训,即使是粗读士师记,也会看出作者是要说明上帝的手出现在以色列民在新家乡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之中。结果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祂引导以色列人的经历,使他们从经验中体验到他们唯一的幸福和安全在于事奉祂。
本书还有一个次要的题旨是:以色列人的苦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他们外邦邻居的坏影响。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当地拜偶象的居民是引诱以色列人落入试探的因素,上帝为什么不把迦南人和亚摩利人都赶出去,从而防止祂百姓背道呢?作者显然在本卷书的一个地方解答了这个问题(士3:1-4)。他在这里说明上帝知道苦难在塑造品格中的价值。所以上帝把迦南人留了下来,试验以色列人是否会事奉祂。
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在上帝的引导和祝福下,一批弱小的部族竟能在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他们的英雄是怎样名扬四海的,他们如何在各种势力和影响之中忠于上帝,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士师记》很明显地分成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历史总序(1:1-2:5),叙述了约书亚把土地分给各个支派后,部分征服该地的经过。各支派只进攻分给他们的那一块土地。如果遇到强大的抵抗,有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尽管以色列人作出了努力,他们只是部分地占领了划给他们的土地。作者的叙述表明百姓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和忠诚。这样,他告诉读者以色列人所遭苦难,以及迦南人被允许留在该地的原因。以色列人和余下迦南人的关系构成了以后各章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士师的原因。
第二个序言(2:6-3:6)概述了历史,其目的是要表明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背道。他们陷入拜偶象的罪,招致了上帝的惩罚。当他们悔改以后,上帝就接二连三地差遣士师拯救他们。
作者在阐明了他的主题以后,就记录了在十二位士师(士3:7-16:31)之下各支派的历史。这是一部不断重演的犯罪的历史,也是上帝的恩典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施行拯救的历史。在十二位士师之中,六位的事迹讲得比较详细,六位只是简要地提到。亚比米勒篡权的插曲在士师记中详细记载,为的是警告百姓拣选一位不遵行上帝旨意之君王的危险(见申17:15)。
《士师记》最后有二个附录,描述了士师初期的两件事。第一件(17,18章)讲的是米迦拜偶像以及但人把他的偶像放在北方的圣所中,直到亚利死的日子。第二个插曲记载了便雅悯人在基比亚的丑行,以及其他支派对这个支派的报应。他们因支持犯罪的基比亚人,几遭灭绝。《士师记》最后记载了大家为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不致灭绝。
五、纲要
(一)历史总序:开头的情况 士1:1-2:25
1、各支派努力巩固他们在巴勒斯坦所分之地 士1:1-36
1) 犹太人和基尼人 士1:1-20
2) 便雅悯人 士1:21
3) 玛拿西和以法莲人士1:22-29
4) 西布伦人 士1:30
5) 亚设人 士1:31,32
6) 拿弗他利人士1:33
7) 但人在南方的士1:34-36
2、他们失败的原因 士2:1-5
(二)主题序言:作者总结并解释当时希伯来的历史 士2:6-3:6
1、与约书亚书有联系的历史开头语 士2:2-10
2、作者对他将开始叙述之历史的解释 士2:11-3:6
(三)士师的故事 士3:7-16:31
1、俄陀聂推翻北方侵略者的压迫(米索不大米人)士3:7-11
2、以笏把百姓从东南面的侵略者(摩押人)手里救出来 士3:12-30
3、珊迦 士3:31
4、底波拉和巴拉推翻北方迦南人的压迫 士4:1-5:31
5、基甸 士6:1-8:32
1) 击退东面的米甸人 士6:1-8:21
2) 基甸以后的事 士8:22-32
6、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篡权 士8:33-9:57
7、陀拉 士10:1,2
8、睚珥 士10:3-5
9、耶弗他 士10:6-12:7
1) 粉碎东面来的亚摩利人的入侵 士10:6-11:33
2) 牺牲自己的女儿 士11:34-40
3) 耶弗他作士师期间支派间的冲突 士12:1-7
10、以比赞 士12:8-10
11、以伦 士12:11,12
12、押顿 士12:13-15
13、参孙出生及以后的事 士13:1-16:31
(四)两个附录:士师统治时期发生的两件事 士17:1-21:25
1、米迦拜偶象的起因以及他的偶象置于但人(北方的)圣所的经过 士17:1-18:31
1) 造偶象 士17:1-6
2) 背道的利未人当祭司 士17:7-13
3) 在但人移民过程中,偶象转到了但(拉亿)士18:1-31
2、便雅悯人的恶行及其可怕后果 士19:1-21:25
1) 基比亚的便雅悯人凌辱利未人的妾至死 士19:1-28
2) 其他支派惩罚便雅悯人 士19:29-20:48
3) 设法避开各支派所发的誓言,使便雅悯支派不至灭绝 士21:1-25
和合本士8:1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人争战,没有招我们同去,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与基甸大大地争吵。
拼音版士8:1 Yǐfǎlián rén duì Jīdiàn shuō, nǐ qù yǔ Mǐdiàn rén zhēng zhàn, méiyǒu zhāo wǒmen tóng qù, wèishénme zhèyàng dāi wǒmen ne. tāmen jiù yǔ Jīdiàn dàdà de zhēng chǎo.
吕振中士8:1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和米甸人交战,没有招我们一同去,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和基甸极力吵闹。
新译本士8:1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人争战的时候,没有召我们同去,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与他激烈地争辩起来。
现代译士8:1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打米甸人时,为甚麽不召我们?你为甚麽这样待我们?」他们痛责基甸。
当代译士8:1 这事以后,以法莲的族长对基甸非常不满,质问他说:“为甚麽你攻打米甸人的时候不召我们同去呢?”
思高本士8:1 那时厄弗辣因人对基德红说:「你去攻打米德杨时,没有召叫我们,你为什麽这样对待我们?」他们激烈的与他争吵。
文理本士8:1 以法莲人谓基甸曰、尔与米甸人战、而不招我、何待我如是、遂切责之、
修订本士8:1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争战,没有召我们同去,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和基甸激烈地争吵。
KJV 英士8:1 And the men of Ephraim said unto him, Why hast thou served us thus, that thou calledst us not, when thou wentest to fight with the Midianites? And they did chide with him sharply.
NIV 英士8:1 Now the Ephraimites asked Gideon, "Why have you treated us like this? Why didn't you call us when you went to fight Midian?" And they criticized him sharply.
和合本士8:2 基甸对他们说:“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
拼音版士8:2 Jīdiàn duì tāmen shuō, wǒ suǒ xíng de qǐnéng bǐ nǐmen suǒ xíng de ne. Yǐfǎlián shí qǔ shèngxia de pútào bù qiáng guō yà bǐ Yǐxiè suǒ zhāi de pútào ma.
吕振中士8:2 基甸对他们说∶「我现在所行的怎能比得上你们呢?以法莲摘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割取的么?
新译本士8:2 基甸对他们说:“我所行的怎能比得上你们呢?在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是比在亚比以谢收摘的葡萄更好吗?
现代译士8:2 基甸告诉他们:「我所能做到的比不上你们所做的;你们以法莲人所捡拾的葡萄比我们亚比以谢人的上等葡萄好得多呢!
当代译士8:2 基甸回答说:“上帝让你们擒获俄立和西伊伯两名米甸人的大将,我所做的有哪一件能与这事相比呢?你们最后所立的大功,比我们起初所做的更重要啊。”基甸这麽一说,以法莲人的怒气就平息了。
思高本士8:2 他回答他们说:「我所行的怎能比得上你们呢?厄弗辣因所拾的不比阿彼厄则尔所收的葡萄更好吗?
文理本士8:2 基甸曰、我之所为、岂能比尔之所为、以法莲所采之遗果、讵不胜于亚比以谢所敛之葡萄乎、
修订本士8:2 基甸对他们说:"我现在所做的怎么与你们所做的相比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族所摘的葡萄吗?
KJV 英士8:2 And he said unto them, What have I done now in comparison of you? Is not the gleaning of the grapes of Ephraim better than the vintage of Abiezer?
NIV 英士8:2 But he answered them, "What have I accomplished compared to you? Aren't the gleanings of Ephraim's grapes better than the full grape harvest of Abiezer?
和合本士8:3 神已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基甸说了这话,以法莲人的怒气就消了。
拼音版士8:3 Shén yǐ jiāng Mǐdiàn rén de liǎng gè shǒulǐng éLìhé xī yī bǎi jiāo zaì nǐmen shǒu zhōng. wǒ suǒ xíng de qǐnéng bǐ nǐmen suǒ xíng de ne. Jīdiàn shuō le zhè huà, Yǐfǎlián rén de nùqì jiù xiāo le.
吕振中士8:3 上帝已把米甸的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能行什么来跟你们相比呢?」基甸说了这话,以法莲人气就消了。
新译本士8:3 神已经把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的手里了;我所行的怎能与你们相比呢?”基甸说了这话,他们的怒气就平息了。
现代译士8:3 上帝把米甸人的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里;我所做的怎能跟你们相比呢?」他们听到基甸这话就不再生气了。
当代译士8:3 基甸回答说:“上帝让你们擒获俄立和西伊伯两名米甸人的大将,我所做的有哪一件能与这事相比呢?你们最后所立的大功,比我们起初所做的更重要啊。”基甸这麽一说,以法莲人的怒气就平息了。
思高本士8:3 天主将米德杨的首领敖勒布和则厄布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能行的怎能与你们相比?」为了他这番话,他们对他的怒气,就平息了。
文理本士8:3 上帝以米甸二伯俄立西伊伯、付于尔手、尔之所为、我焉能及、基甸言此、以法莲人之怒遂息、
修订本士8:3 上帝已把米甸的两个领袖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做的怎能与你们所做的相比呢?"基甸说了这话,他们对他的怒气就消了。
KJV 英士8:3 God hath delivered into your hands the princes of Midian, Oreb and Zeeb: and what was I able to do in comparison of you? Then their anger was abated toward him, when he had said that.
NIV 英士8:3 God gave Oreb and Zeeb, the Midianite leaders, into your hands. What was I able to do compared to you?" At this, their resentment against him subsided.
和合本士8:4 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到约旦河过渡,虽然疲乏,还是追赶。
拼音版士8:4 Jīdiàn hé gēnsuí tāde sān bǎi rén dào Yuēdànhé guòdù, suīrán pí fá, háishì zhuīgǎn.
吕振中士8:4 基甸来到约但河过渡,他和跟随他的那三百人都过了渡,虽很疲乏,还追赶着。
新译本士8:4 基甸来到约旦河,就过了河;他和与他在一起的三百人虽然都很疲乏,仍然追赶敌人。
现代译士8:4 基甸率领那叁百人来到约旦河,渡过河;虽然他们都很疲倦,仍然继续追击敌人。
当代译士8:4 其后,基甸就率领他的叁百人渡过约旦河。他们虽然疲乏,却仍然继续追杀敌人。
思高本士8:4 基德红来到约但河,就渡过河;他与跟随他的叁百人,虽然都疲倦,仍继续追赶。
文理本士8:4 基甸与从者三百人、至约但济河、虽困惫、而仍追敌、
修订本士8:4 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来到约旦河,渡了过去;他们虽然疲乏,还是追赶。
KJV 英士8:4 And Gideon came to Jordan, and passed over, he, and the three hundred men that were with him, faint, yet pursuing them.
NIV 英士8:4 Gideon and his three hundred men, exhausted yet keeping up the pursuit, came to the Jordan and crossed it.
和合本士8:5 基甸对疏割人说:“求你们拿饼来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疲乏了。我们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
拼音版士8:5 Jīdiàn duì Shūgē rén shuō, qiú nǐmen ná bǐng lái gei gēnsuí wǒde rén chī, yīnwei tāmen pí fá le. wǒmen zhuīgǎn Mǐdiàn rén de liǎng gè wáng Xībā hé sǎ mù ná.
吕振中士8:5 基甸对疏割人说∶「请把几个饼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很疲乏,我呢、又在追赶着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
新译本士8:5 基甸对疏割人说:“求你们把几个饼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疲乏了,我还要继续追赶米甸人和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
现代译士8:5 他们到了疏割,基甸对城里的居民说:「请给我的兵士一些面包,他们太累了。我正在追击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
当代译士8:5 基甸疲於追赶西巴和撒慕拿两个米甸王因而缺乏食物,就向疏割人商借军粮;
思高本士8:5 他向稣苛特人说:「请你们给跟随我的人几个饼吃,因为他们疲倦了,我还愿意追赶米德杨的两个王子则巴黑和匝耳慕纳。」
文理本士8:5 基甸谓疏割人曰、我追米甸二王西巴撒慕拿、从者困惫、请给以饼、
修订本士8:5 基甸对疏割人说:"请你们拿几块饼来给跟随我的百姓,因为他们疲乏了。我正在追击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
KJV 英士8:5 And he said unto the men of Succoth, Give, I pray you, loaves of bread unto the people that follow me; for they be faint, and I am pursuing after Zebah and Zalmunna, kings of Midian.
NIV 英士8:5 He said to the men of Succoth, "Give my troops some bread; they are worn out, and I am still pursuing Zebah and Zalmunna, the kings of Midian."
和合本士8:6 疏割人的首领回答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你的军兵吗?”
拼音版士8:6 Shūgē rén de shǒulǐng huídá shuō, Xībā hé sǎ mù ná yǐjing zaì nǐ shǒu lǐ, nǐ shǐ wǒmen jiāng bǐng gei nǐde jūn bīng ma.
吕振中士8:6 疏割的首领说∶「是不是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现在已在你手中、我们就该将饼给你的军队吃呢?」
新译本士8:6 疏割人的首领回答:“西巴和撒慕拿现在不是已经在你的手里吗?我们应该把饼送给你的军队吃吗?”
现代译士8:6 但是疏割的首领说:「我们何必供食物给你的军队呢?你还没有抓到西巴和撒慕拿呢!」
当代译士8:6 可是,疏割的领袖却回答说:“纵然我们借了军粮给你们,难道你们就能擒获这两个米甸王吗?”
思高本士8:6 稣苛特人的头目回答说:「难道则巴黑和匝耳慕纳的手已在你的掌握中,我们就该把饼送给你的军队吗?」
文理本士8:6 疏割牧伯曰、西巴撒慕拿之手、岂在尔手、而使我以饼给尔军乎、
修订本士8:6 疏割人的领袖回答说:"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现在已经在你手里,因此我们该将饼送给你的军队吗?"
KJV 英士8:6 And the princes of Succoth said, Are the hands of Zebah and Zalmunna now in thine hand, that we should give bread unto thine army?
NIV 英士8:6 But the officials of Succoth said, "Do you already have the hands of Zebah and Zalmunna in your possession? Why should we give bread to your troops?"
和合本士8:7 基甸说:“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就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你们。”
拼音版士8:7 Jīdiàn shuō, Yēhéhuá jiāng Xībā hé sǎ mù ná jiāo zaì wǒ shǒu zhī hòu, wǒ jiù yòng yedì de jīng tiaó hé zhǐ jí dá shāng nǐmen.
吕振中士8:7 基甸说∶「好,永恒主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那时候,我就要把你们的肉跟野地里的荆条和枳棘踹在一起。」
新译本士8:7 基甸说:“好吧,耶和华把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里的时候,我就必用野地的荆棘鞭打你们的身体。”
现代译士8:7 基甸说:「好吧!上主把西巴和撒慕拿交给我以后,我要用旷野的荆棘打你们。」
当代译士8:7 基甸对他们说:“你们瞧吧!在主把他们交在我们手中的时候,我就必定回来,用荒野的荆棘鞭打你们。”
思高本士8:7 基德红说:「好罢! 几时上主把则巴黑和匝耳慕纳交在我手中,我必要用茨条和荆棘鞭挞你们的身体。」
文理本士8:7 基甸曰、迨耶和华以西巴撒慕拿、付于我手、我必以旷野之荆棘、扑尔之体、
修订本士8:7 基甸说:"好吧!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必用旷野的荆棘和枳条鞭打你们。"
KJV 英士8:7 And Gideon said, Therefore when the LORD hath delivered Zebah and Zalmunna into mine hand, then I will tear your flesh with the thorns of the wilderness and with briers.
NIV 英士8:7 Then Gideon replied, "Just for that, when the LORD has given Zebah and Zalmunna into my hand, I will tear your flesh with desert thorns and briers."
和合本士8:8 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是这样说;毗努伊勒人也与疏割人回答他的话一样。
拼音版士8:8 Jīdiàn cóng nàli shàng dào Pínǔyīlè, duì nàli de rén ye shì zhèyàng shuō. Pínǔyīlè rén ye yǔ Shūgē rén huídá tāde huà yíyàng.
吕振中士8:8 基甸从那里上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这样说;毗努伊勒人回答他、也像疏割人所回答他的一样。
新译本士8:8 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也向他们说了同样的话;毗努伊勒人回答他也像疏割人回答的一样。
现代译士8:8 基甸往前走,来到比努伊勒,向那里的人提出同样的要求。那里的人所回答的跟疏割人一样。
当代译士8:8 基甸又上毗努伊勒借粮,也同样遭受拒绝。
思高本士8:8 以後由那里上去,到了培奴耳,也向他们说了同样的话;培奴耳人回答他也像稣苛特人一样。
文理本士8:8 由此而上、至毗努伊勒、亦如是以请、其人所答、如疏割人、
修订本士8:8 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提出同样的请求;毗努伊勒人给他的答覆跟疏割人的答覆一样。
KJV 英士8:8 And he went up thence to Penuel, and spake unto them likewise: and the men of Penuel answered him as the men of Succoth had answered him.
NIV 英士8:8 From there he went up to Peniel and made the same request of them, but they answered as the men of Succoth had.
和合本士8:9 他向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我必拆毁这楼。”
拼音版士8:9 Tā xiàng Pínǔyīlè rén shuō, wǒ píng píngān ān huí lái de shíhou, wǒ bì chāihuǐ zhè lóu.
吕振中士8:9 他也向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时,就要拆毁这谯楼。」
新译本士8:9 他亦对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我必拆毁这座望楼。”
现代译士8:9 因此基甸对他们说:「我会平平安安地回来,那时候,我要拆毁这座城堡!」
当代译士8:9 基甸一怒之下就对他们说:“事成以后,我必定回来拆毁这座城堡。”
思高本士8:9 他也对培奴耳人说:「当我平安回来时,我必拆毁这座碉堡。」
文理本士8:9 基甸谓之曰、我平安而归时、必毁此台、○
修订本士8:9 他也对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必拆毁这城楼。"
KJV 英士8:9 And he spake also unto the men of Penuel, saying, When I come again in peace, I will break down this tower.
NIV 英士8:9 So he said to the men of Peniel, "When I return in triumph, I will tear down this tower."
和合本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并跟随他们的军队,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军所剩下的;已经被杀约有十二万拿刀的。
拼音版士8:10 Nàshí Xībā hé sǎ mù ná, bìng gēnsuí tāmende jūnduì dōu zaì jiā gè, yuē yǒu yī wàn wǔ qiā rén, jiù shì dōngfāngrén quán jūn suǒ shèngxia de. yǐjing beì shā yuē yǒu shí èr wàn ná dāo de.
吕振中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并跟随他们的军兵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营一共所留下的;至于倒毙的就有十二万人是能拔刀的。
新译本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正在加各,与他们在一起的军队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营剩下的,因为有十二万持刀的已经倒下了。
现代译士8:10 当时,西巴和撒慕拿跟他们的军队在加各。整个旷野部族只剩下残兵一万五千人,已经有十二万人阵亡。
当代译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带着一万五千残兵来到加各。他们的军队所剩下的就只有这麽多,因为有十二万人已经被歼灭了。
思高本士8:10 那时则巴黑和匝耳慕纳正在卡尔科尔,他们的军队约有一万五千人,这是全部东方子民所剩下的军队,因为已有十二万持刀的被击毙了。
文理本士8:10 当时东方执刃之军旅、陨者十有二万、所遗一万五千、从西巴撒慕拿在加各、
修订本士8:10 那时西巴和撒慕拿,以及跟随他们的军队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是东边的人全军所剩下的,因为拿刀战死的约有十二万人。
KJV 英士8:10 Now Zebah and Zalmunna were in Karkor, and their hosts with them, about fifteen thousand men, all that were left of all the hosts of the children of the east: for there fell an hundred and twenty thousand men that drew sword.
NIV 英士8:10 Now Zebah and Zalmunna were in Karkor with a force of about fifteen thousand men, all that were left of the armies of the eastern peoples; a hundred and twenty thousand swordsmen had fallen.
和合本士8:11 基甸就由挪巴和约比哈东边,从住帐棚人的路上去,杀败了米甸人的军兵,因为他们坦然无惧。
拼音版士8:11 Jīdiàn jiù yóu nuó bā hé yuē bǐ hā dōngbiān, cóng zhù zhàngpéng rén de lù shàng qù, shā baì le Mǐdiàn rén de jūn bīng, yīnwei tāmen tǎnrán wú jù.
吕振中士8:11 基甸就从一条路上去;这条路是通到那些奉命屯扎在挪巴和约比哈东边的帐棚的;基甸击败了米甸人的军营,那军营正自坦然无惧地不警备着。
新译本士8:11 基甸就从挪巴和约比哈东面,顺着住帐棚的人的路上去;在敌军以为安全而不戒备的时候,击败了敌军。
现代译士8:11 基甸沿着挪巴和约比哈东面旷野边缘的道路前进,突击他们的军队。
当代译士8:11 基甸取道挪巴和约比哈的东边,经过当地人的帐棚,出其不意地突袭米甸人。
思高本士8:11 基德红从诺巴黑和约革波哈东面,顺着住帐棚人的路上去,当敌人自以为安全的时候,袭击了军营,
文理本士8:11 敌营方宴然、基甸由挪巴约比哈东、从居幕者之道、往而击之、
修订本士8:11 基甸从挪巴和约比哈的东边,从住帐棚人的路上去,趁米甸的军兵以为安全的时候攻击他们。
KJV 英士8:11 And Gideon went up by the way of them that dwelt in tents on the east of Nobah and Jogbehah, and smote the host: for the host was secure.
NIV 英士8:11 Gideon went up by the route of the nomads east of Nobah and Jogbehah and fell upon the unsuspecting army.
和合本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惊散全军。
拼音版士8:12 Xībā hé sǎ mù ná taópǎo. Jīdiàn zhuīgǎn tāmen, zhuō zhù Mǐdiàn de èr wáng Xībā hé sǎ mù ná, jīng sǎn quán jūn.
吕振中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了米甸那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使他们的军兵惊惶狼狈。
新译本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使全军都惊惶。
现代译士8:12 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逃跑了;基甸追赶他们,俘掳了他们,使他们全军溃散。
当代译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仓皇逃走,却被基甸追上,捉住他们,然后把米甸人全军一举歼灭。
思高本士8:12 则巴黑和匝耳慕纳落荒而逃,基德红在後面追赶,捉住了那两个米德杨王子则巴黑和匝耳慕纳,并使全军覆没。
文理本士8:12 米甸二王西巴撒慕拿遁、基甸追而擒之、溃其全军、
修订本士8: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米甸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使他们全军溃散。
KJV 英士8:12 And when Zebah and Zalmunna fled, he pursued after them, and took the two kings of Midian, Zebah and Zalmunna, and discomfited all the host.
NIV 英士8:12 Zebah and Zalmunna, the two kings of Midian, fled, but he pursued them and captured them, routing their entire army.
和合本士8:13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由希列斯坡从阵上回来,
拼音版士8:13 Yuē a shī de érzi Jīdiàn yóu xī liè sī pō cóng zhèn shàng huí lái,
吕振中士8:13 约亚施的儿子基甸由希列斯坡从战阵上回来,
新译本士8:13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从战场沿着希列斯的山坡回来,
现代译士8:13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从战场回来,经过希列斯隘口的时候,
当代译士8:13 事后,基甸取道希列斯的山坡回去。
思高本士8:13 约阿士的儿子基德红,从战场沿赫勒斯斜坡回来,
文理本士8:13 约阿施子基甸、自希列斯阪战场而返、
修订本士8:13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从战场,沿着希列斯斜坡回来,
KJV 英士8:13 And Gideon the son of Joash returned from battle before the sun was up,
NIV 英士8:13 Gideon son of Joash then returned from the battle by the Pass of Heres.
和合本士8:14 捉住疏割的一个少年人,问他:“疏割的首领长老是谁?”他就将首领长老七十七个人的名字写出来。
拼音版士8:14 Zhuō zhù Shūgē de yī gè shàonián rén, wèn tā, Shūgē de shǒulǐng zhǎnglǎo shì shuí. tā jiù jiāng shǒulǐng zhǎnglǎo qī shí qī gèrén de míngzi xie chūlai.
吕振中士8:14 捉住了疏割的一个青年人,问他疏割的首领长老是谁;他就把疏割的首领和长老七十七个人的名字写出来给他。
新译本士8:14 捉住了疏割人中的一个青年人,查问他;他就把疏割的首领和长老的名字写给他,共七十七人。
现代译士8:14 捉到一个疏割的青年,审询他。他给基甸写下疏割首领和长老的名单,共七十七人。
当代译士8:14 在那里,他掳获了一个疏割的少年,让他供出该城七十七个领袖的名字。
思高本士8:14 捉住了稣苛特的少年人,查问他。这少年人就给他写下稣苛特的首领和长老的名字,共七十七人。
文理本士8:14 擒疏割一少者讯之、遂书疏割牧伯长老之名、凡七十七人、
修订本士8:14 捉住疏割人的一个少年,查问他。他就为基甸写下疏割的领袖和长老的名字,共七十七人。
KJV 英士8:14 And caught a young man of the men of Succoth, and enquired of him: and he described unto him the princes of Succoth, and the elders thereof, even threescore and seventeen men.
NIV 英士8:14 He caught a young man of Succoth and questioned him, and the young man wrote down for him the names of the seventy-seven officials of Succoth, the elders of the town.
和合本士8:15 基甸到了疏割,对那里的人说:“你们从前讥诮我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跟随你的疲乏人吗?’现在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
拼音版士8:15 Jīdiàn dào le Shūgē, duì nàli de rén shuō, nǐmen cóng qián jīqiào wǒ shuō, Xībā hé sǎ mù ná yǐjing zaì nǐ shǒu lǐ, nǐ shǐ wǒmen jiāng bǐng gei gēnsuí nǐde pí fá rén ma. xiànzaì Xībā hé sǎ mù ná zaì zhèlǐ.
吕振中士8:15 基甸到了疏割人那里,就说∶「你们从前指着西巴和撒慕拿讥骂我说∶『是不是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现在已在你手中、我们就该将饼给你那些疲乏的人吃呢?』现在你看,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呢!」
新译本士8:15 基甸到了疏割人那里,就说:“你看,西巴和撒慕拿,你们为了他们曾经讥笑我说:‘西巴和撒慕拿现在不是在你的手里吗?我们应该把饼送给你那些疲乏的人吃吗?’”
现代译士8:15 基甸到疏割,对城里的人说:「还记得你们曾经拒绝帮助我吗?你们说我没捉到西巴和撒慕拿,所以不把食物给我疲乏的军队。现在你们看,他们就在这里!」
当代译士8:15 基甸回到疏割去,对那里的人说:“你们从前讥诮我,认为我永远捉不到西巴和撒慕拿;我们饥饿疲倦的时候,你们又不肯供应粮食。看清楚吧,西巴和撒慕拿就在这里!”
思高本士8:15 基德红遂往稣苛特人那里去说:「看! 这是则巴黑和匝耳慕纳,你们为了他们曾讥笑我说:难道则巴黑和匝耳慕纳的手已在你掌握中,我们就该把饼送给你疲倦的人吗?」
文理本士8:15 至疏割、语其人曰、昔尔讥我云、西巴撒慕拿之手、岂在尔手、而使我以饼给尔之惫卒乎、试观其人在此、
修订本士8:15 基甸到了疏割人那里,说:"你们从前讥笑我说:'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现在已经在你手里,因此我们该将饼送给跟随你的疲乏的人吗?'看哪,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
KJV 英士8:15 And he came unto the men of Succoth, and said, Behold Zebah and Zalmunna, with whom ye did upbraid me, saying, Are the hands of Zebah and Zalmunna now in thine hand, that we should give bread unto thy men that are weary?
NIV 英士8:15 Then Gideon came and said to the men of Succoth, "Here are Zebah and Zalmunna, about whom you taunted me by saying, 'Do you already have the hands of Zebah and Zalmunna in your possession? Why should we give bread to your exhausted men?'"
和合本士8:16 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原文作“指教”)疏割人;
拼音版士8:16 Yúshì zhuō zhù nà chéng neì de zhǎnglǎo, yòng yedì de jīng tiaó hé zhǐ jí zé dá ( yuánwén zuò zhǐjiào ) Shūgē rén.
吕振中士8:16 就把那城的长老跟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拿了来,用荆条和枳棘把疏割人教训了一顿(或译∶把疏割人踹在荆条枳棘中);
新译本士8:16 于是拿住那城的长老,又拿起野地的荆棘,用荆棘把疏割人教训了一顿;
现代译士8:16 於是基甸用旷野的荆棘惩罚疏割的首领;
当代译士8:16 说完了,就捉住城中的领袖,用荒野的荆棘责打他们;
思高本士8:16 他於是捉住那城的长老,用旷野 的茨条和荆棘惩罚了稣苛特居民。
文理本士8:16 遂执邑中长老、以旷野之荆棘惩疏割人、
修订本士8:16 于是他拿住城内的长老,用旷野的荆棘和枳条责打疏割人。
KJV 英士8:16 And he took the elders of the city, and thorns of the wilderness and briers, and with them he taught the men of Succoth.
NIV 英士8:16 He took the elders of the town and taught the men of Succoth a lesson by punishing them with desert thorns and briers.
和合本士8:17 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楼,杀了那城里的人。
拼音版士8:17 Yòu chāi le Pínǔyīlè de lóu, shā le nà chéng lǐ de rén.
吕振中士8:17 又拆毁了毗努伊勒的谯楼,杀死了那城里的人。
新译本士8:17 又拆毁了毗努伊勒的望楼,杀死了那城里的人。
现代译士8:17 他也拆毁了比努伊勒的城堡,杀了城里的人。
当代译士8:17 他又到毗努伊勒去,拆毁他们的城堡,杀了当地的居民。
思高本士8:17 以後又把培奴耳的碉堡拆毁,杀戮了城内的居民。
文理本士8:17 毁毗努伊勒之台、杀其邑人、
修订本士8:17 他又拆了毗努伊勒的城楼,杀了城里的人。
KJV 英士8:17 And he beat down the tower of Penuel, and slew the men of the city.
NIV 英士8:17 He also pulled down the tower of Peniel and killed the men of the town.
和合本士8:18 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式?”回答说:“他们好像你,各人都有王子的样式。”
拼音版士8:18 Jīdiàn wèn Xībā hé sǎ mù ná shuō, nǐmen zaì tā pō shān suǒ shā de rén shì shénmeyàng shì. huídá shuō, tāmen hǎoxiàng nǐ, gèrén dōu yǒu wáng zǐ de yàngshì.
吕振中士8:18 基甸对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在哪里?」他们说∶「你什么样子,他们也什么样子;每一个都像王子的丰姿。」
新译本士8:18 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你们在他泊山上所杀的人,是什么模样的人?”他们回答:“他们像你一样,每一个都像王子的模样。”
现代译士8:18 基甸审问西巴和撒慕拿:「你们在他泊杀死的人是甚麽样子?」他们说:「他们很像你,个个都像王子。」
当代译士8:18 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是怎样的人呢?”他们回答说:“那些人看来好像王子一样,与你没有分别。”
思高本士8:18 然後询问则巴黑和匝耳慕纳说:「你们在大博尔山上杀戮的那些人是怎样的人呢?」他们答说:「他们像你们一样,个个都像君王的儿子。」
文理本士8:18 问西巴撒慕拿曰、尔在他泊、所杀之人若何、曰、似尔、俱有王子之状、
修订本士8:18 基甸对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他们很像你,个个都有王子的样子。"
KJV 英士8:18 Then said he unto Zebah and Zalmunna, What manner of men were they whom ye slew at Tabor? And they answered, As thou art, so were they; each one resembled the children of a king.
NIV 英士8:18 Then he asked Zebah and Zalmunna, "What kind of men did you kill at Tabor?" "Men like you," they answered, "each one with the bearing of a prince."
和合本士8:19 基甸说:“他们是我同母的弟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从前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我如今就不杀你们了。”
拼音版士8:19 Jīdiàn shuō, tāmen shì wǒ tóng mǔ de dìxiōng, wǒ zhǐ zhe yǒngshēng de Yēhéhuá qǐshì, nǐmen cóng qián ruò cún liú tāmende xìngméng, wǒ rújīn jiù bù shā nǐmen le.
吕振中士8:19 基甸说∶「他们是我的弟兄,跟我同母生的;我指着永活的永恒主来起誓∶假使你们从前让他们的活着,我现在就不杀死你们了。」
新译本士8:19 基甸说:“他们是我的兄弟,是我母亲的儿子;我指着永活的耶和华起誓,如果你们从前让他们存活,我现在就不杀你们了。”
现代译士8:19 基甸说:「他们是我的兄弟,跟我同一个母亲生的。我发誓,你们没杀了他们,我就不杀你们。」
当代译士8:19 基甸惊叫起来:“他们一定是我的兄弟了,我起誓要杀掉你们,因为你们杀了我的兄弟;如果你们不是杀了我的兄弟,今天我就不会杀你们了。”
思高本士8:19 基德红说:「他们是我的兄弟,是我母亲的儿子:上主永在:如果你保留了他们不死,我也就不杀你们。」
文理本士8:19 曰、是我同母兄弟也、我指耶和华之生而誓、尔若存其命、我亦不杀尔、
修订本士8:19 基甸说:"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我母亲的儿子。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我就不杀你们了。"
KJV 英士8:19 And he said, They were my brethren, even the sons of my mother: as the LORD liveth, if ye had saved them alive, I would not slay you.
NIV 英士8:19 Gideon replied, "Those were my brothers, the sons of my own mother. As surely as the LORD lives, if you had spared their lives, I would not kill you."
和合本士8:20 于是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他们。”但益帖因为是童子,害怕不敢拔刀。
拼音版士8:20 Yúshì duì tāde zhǎngzǐ yì tie shuō, nǐ qǐlai shā tāmen. dàn yì tie yīnwei shì tóngzǐ, haìpà, bú4 gǎn bá dāo.
吕振中士8:20 就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死他们。」但是那少年人因为还年少,害怕,没能拔出刀来。
新译本士8:20 于是对他的长子益帖说:“起来,把他们杀了吧。”但是那孩子不敢拔刀,只是害怕,因为他还是个孩子。
现代译士8:20 於是基甸对他的长子益帖说:「去把他们杀了!」但是益帖犹豫,没有拔刀,因为他还很年轻。
当代译士8:20 於是,基甸就命令长子益帖动手,但因为他年纪还轻,所以不敢杀人。
思高本士8:20 他遂对自己的长子耶特尔说:「起来,杀死他们! 」但是这孩童害怕,拔不出刀来,因为年纪还小。
文理本士8:20 遂谕长子益帖曰、尔起杀之、惟孺子不拔剑、以尚幼而惧故也、
修订本士8:20 他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他们!"但是这少年害怕,不敢拔刀,因为他还是个少年。
KJV 英士8:20 And he said unto Jether his firstborn, Up, and slay them. But the youth drew not his sword: for he feared, because he was yet a youth.
NIV 英士8:20 Turning to Jether, his oldest son, he said, "Kill them!" But Jether did not draw his sword, because he was only a boy and was afraid.
和合本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基甸就起来,杀了西巴和撒慕拿,夺获他们骆驼项上戴的月牙圈。
拼音版士8:21 Xībā hé sǎ mù ná shuō, nǐ zìjǐ qǐlai shā wǒmen ba. yīnwei rén rúhé, lìliang ye shì rúhé. Jīdiàn jiù qǐlai, shā le Xībā hé sǎ mù ná, duó huò tāmen luòtuo xiàng shàng daì de yuè yá quān.
吕振中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掉我们吧;因为人作样,他的勇力也怎样」;基甸就起来,将西巴和撒慕拿杀死,并且取下他们骆驼脖子上的月牙圈。
新译本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亲自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怎样,他的力量也怎样。”于是基甸起来,把西巴和撒慕拿杀了,拿了他们骆驼颈项上的月牙圈。
现代译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对基甸说:「你亲自下手杀我们吧!你才有这力气。」於是基甸杀了他们,把他们骆驼颈子上的装饰品拿走。
当代译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对基甸说:“我们宁愿死在一个男子汉的手下。”基甸便亲手杀了他们,还夺去他们骆驼颈上的饰物。
思高本士8:21 因此,则巴黑和匝耳慕纳说:「你亲自起来杀死我们罢! 因为人怎样,他的力量也怎样。」基德红就起来杀了则巴黑和匝耳慕纳,拿去他们骆驼颈上的月牙环。
文理本士8:21 西巴撒慕拿曰、尔起杀我、盖人若何、其力亦如之、基甸遂起杀之、取其驼项之新月环、○
修订本士8:21 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如何,力量也如何。"基甸就起来,杀了西巴和撒慕拿,取了他们骆驼颈项上的月牙圈。
KJV 英士8:21 Then Zebah and Zalmunna said, Rise thou, and fall upon us: for as the man is, so is his strength. And Gideon arose, and slew Zebah and Zalmunna, and took away the ornaments that were on their camels' necks.
NIV 英士8:21 Zebah and Zalmunna said, "Come, do it yourself. 'As is the man, so is his strength.'" So Gideon stepped forward and killed them, and took the ornaments off their camels' necks.
和合本士8:22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
拼音版士8:22 Yǐsèliè rén duì Jīdiàn shuō, nǐ jì jiù wǒmen tuōlí Mǐdiàn rén de shǒu, yuàn nǐ hé nǐde ér sūn guǎnlǐ wǒmen.
吕振中士8:22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拯救了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管理我们,你的儿子孙子也管理我们。」
新译本士8:22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然拯救我们脱离了米甸人的手,求你和你的子孙统治我们。”
现代译士8:22 后来,以色列人民对基甸说:「请作我们的统治者;你和你的子子孙孙都作我们的统治者,因为你救我们脱离了米甸人。」
当代译士8:22 事后,以色列人要求基甸,说:“请你作我们的王吧!你既然救了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我们都愿意归服在你和你子孙的统治之下。”
思高本士8:22 事後,以色列人便对基德红说:「你既然从米德杨手中拯救了我们,请你和你的子孙作我们的君王! 」
文理本士8:22 以色列人谓基甸曰、尔既救我脱于米甸人手、尔及子孙当治我侪、
修订本士8:22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然救我们脱离米甸的手,愿你治理我们,你的儿子孙子也治理我们。"
KJV 英士8:22 Then the men of Israel said unto Gideon, Rule thou over us, both thou, and thy son, and thy son's son also: for thou hast delivered us from the hand of Midian.
NIV 英士8:22 The Israelites said to Gideon, "Rule over us--you, your son and your grandson--because you have saved us out of the hand of Midian."
和合本士8:23 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
拼音版士8:23 Jīdiàn shuō, wǒ bù guǎnlǐ nǐmen, wǒde érzi ye bù guǎnlǐ nǐmen, wéiyǒu Yēhéhuá guǎnlǐ nǐmen.
吕振中士8:23 基甸对他们说∶「我不管理你们,我儿子也不管理你们,只有永恒主管理你们。」
新译本士8:23 基甸回答他们:“我不统治你们,我的子孙也不统治你们,唯有耶和华统治你们。”
现代译士8:23 基甸说:「我不作你们的统治者;我的儿子也不作你们的统治者。上主要统治你们。」
当代译士8:23 基甸回答说:“我和我的儿子都不会作你们的王,主才是你们的王;但我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耳环都给我。”原来米甸人本属以实玛利族,他们都是戴金耳环的。
思高本士8:23 基德红回答他们说:「我不作你的君王,我的子孙也不作你们的君王,唯有上主是你们的君王。」
文理本士8:23 基甸曰、我不治尔、我子亦不治尔、治尔者乃耶和华也、
修订本士8:23 基甸对他们说:"我不治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治理你们,耶和华会治理你们。"
KJV 英士8:23 And Gideon said unto them, I will not rule over you, neither shall my son rule over you: the LORD shall rule over you.
NIV 英士8:23 But Gideon told them, "I will not rule over you, nor will my son rule over you. The LORD will rule over you."
和合本士8:24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
拼音版士8:24 Jīdiàn yòu duì tāmen shuō, wǒ yǒu yī jiàn shì qiú nǐmen, qǐng nǐmen gèrén jiāng suǒ duó de er huán gei wǒ. yuánlái chóudí shì Yǐshímǎlì rén, dōu shì daì jīn er huán de. )
吕振中士8:24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可有一个要求要求你们;你们各人请将所掠得的金环给我;[原来仇敌都带金环,因为他们是以实玛利人]。
新译本士8:24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个要求:请把你们各人夺得的耳环给我。”原来敌人都戴金耳环,因为他们是以实玛利人。
现代译士8:24 他又说:「我只要求你们一件事,请把你们每个人夺来的耳环交给我。」(米甸人像其他旷野的居民一样,都戴金耳环。)
当代译士8:24 基甸回答说:“我和我的儿子都不会作你们的王,主才是你们的王;但我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耳环都给我。”原来米甸人本属以实玛利族,他们都是戴金耳环的。
思高本士8:24 基德红又向他们说:「我只向你们要求一件事:请将每人掠夺的金环给我。」原来依市玛耳人都有金环。
文理本士8:24 又曰、我有所求、各以所获耳环予我、盖敌乃以实玛利人、有金耳环、
修订本士8:24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把所夺的耳环给我。"因敌人都戴金耳环,他们是以实玛利人。
KJV 英士8:24 And Gideon said unto them, I would desire a request of you, that ye would give me every man the earrings of his prey. (For they had golden earrings, because they were Ishmaelites.)
NIV 英士8:24 And he said, "I do have one request, that each of you give me an earring from your share of the plunder." (It was the custom of the Ishmaelites to wear gold earrings.)
和合本士8:25 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
拼音版士8:25 Tāmen shuō, wǒmen qíngyuàn gei nǐ. jiù pū kāi yī jiàn waìyī, gèrén jiāng suǒ duó de er huán diū zaì qí shàng.
吕振中士8:25 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掠得的金环丢在里面。
新译本士8:25 他们回答:“我们愿意给你。”于是铺开一件外衣,各人把夺得的耳环丢在上面。
现代译士8:25 民众回答:「我们很乐意给你。」他们就摊开一件外衣,每个人把夺来的耳环丢在上面。
当代译士8:25 “好的!”他们同声答应。他们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就把夺回来的金耳环都放在上面,总值约一千七百块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王袍以及骆驼颈上的金链。
思高本士8:25 他们答说:「我们情愿给你。」於是 开一件外衣,每人把所掠夺的金环掷在上面。
文理本士8:25 众曰、我乐与之、遂铺其衣、各以所获耳环、掷于其中、
修订本士8:25 以色列人说:"我们情愿送给你!"他们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上面。
KJV 英士8:25 And they answered, We will willingly give them. And they spread a garment, and did cast therein every man the earrings of his prey.
NIV 英士8:25 They answered, "We'll be glad to give them." So they spread out a garment, and each man threw a ring from his plunder onto it.
和合本士8:26 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
拼音版士8:26 Jīdiàn suǒ yào chūlai de jīn er huán zhòng yī qiā qī bǎi Shekèlè jīnzi. cǐ waì hái yǒu Mǐdiàn wáng suǒ daì de yuè huán, er zhuì, hé suǒ chuān de zǐse yīfu, bìng luòtuo xiàng shàng de jīn liànzi.
吕振中士8:26 基甸所要求的金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身上的月牙圈、耳坠、和紫红色衣服;另外又有骆驼脖子上的链子。
新译本士8:26 基甸所要的金耳环,共重约二十公斤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身上的月牙圈、耳坠和紫红色的衣服,另外还有骆驼颈项上的链子。
现代译士8:26 基甸收集了大约二十公斤重的金耳环,另外还有米甸王穿戴的装饰品、项链,和紫色衣服,还有骆驼颈上的项圈。
当代译士8:26 “好的!”他们同声答应。他们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就把夺回来的金耳环都放在上面,总值约一千七百块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王袍以及骆驼颈上的金链。
思高本士8:26 他所要的金环共有一千七百「协刻耳」重;此外尚有月牙环、耳环和米德杨王所穿的紫红衣,及他们骆驼颈上的项链。
文理本士8:26 基甸所索之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此外又得米甸王所佩之月环垂环、所衣之绛衣、及其驼项之索、
修订本士8:26 基甸所要求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牙圈、耳环,和所穿的紫色衣服,以及骆驼颈项上的链子。
KJV 英士8:26 And the weight of the golden earrings that he requested was a thousand and seven hundred shekels of gold; beside ornaments, and collars, and purple raiment that was on the kings of Midian, and beside the chains that were about their camels' necks.
NIV 英士8:26 The weight of the gold rings he asked for came to seventeen hundred shekels, not counting the ornaments, the pendants and the purple garments worn by the kings of Midian or the chains that were on their camels' necks.
和合本士8:27 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拼音版士8:27 Jīdiàn yǐ cǐ zhìzào le yī gè Yǐfúdé, shèlì zaì ben chéng é Fú lā. hòulái Yǐsèliè rén baì nà Yǐfúdé xíng le xié yín. zhè jiù zuò le Jīdiàn hé tā quán jiā de wǎngluó.
吕振中士8:27 基甸将这些金子造了一个神谕像,安置在他本城俄弗拉;以色列众人都变了节在那里去服事(原文∶行邪淫)那神谕像;这就害了基甸和他全家入于网罗。
新译本士8:27 基甸用这些金子做了一个以弗得,安置在他的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众人都在那里随从以弗得行了邪淫,因此这就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现代译士8:27 基甸用这些金子做了一个偶像,放在他的家乡俄弗拉。后来所有的以色列人离弃上帝,到那里去拜那偶像〔希伯来文是:以弗得〕;这就成了基甸和他家人的陷阱。
当代译士8:27 基甸用这些金子造了一件大祭司所穿的以弗得,把它安放在自己的家乡俄弗拉;但不久全以色列都敬拜这东西,基甸和他一家便在不知不觉之中使以色列陷入罗网。
思高本士8:27 基德红用这些金子造了一个「厄弗得」安置在他本城敖弗辣。以色列众人都到那里行邪淫,因此这个「厄弗得」便成了基德红及其家族的罗网。
文理本士8:27 基甸用之作圣衣、置于己邑俄弗拉、以色列人徇欲拜之、成为基甸与其家之机槛、
修订本士8:27 基甸以此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他的本城俄弗拉。全以色列就在那里拜这以弗得行淫,这就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圈套。
KJV 英士8:27 And Gideon made an ephod thereof, and put it in his city, even in Ophrah: and all Israel went thither a whoring after it: which thing became a snare unto Gideon, and to his house.
NIV 英士8:27 Gideon made the gold into an ephod, which he placed in Ophrah, his town. All Israel prostituted themselves by worshiping it there, and it became a snare to Gideon and his family.
和合本士8:28 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
拼音版士8:28 Zhèyàng, Mǐdiàn rén beì Yǐsèliè rén zhìfú le, bù gǎn zaì tái tóu. Jīdiàn hái zaì de rìzi, guó zhōng taìpíng sì shí nián.
吕振中士8:28 这样,米甸人就在以色列人面前被制伏,不能再抬起头来;这样基甸在世的日子、地方太平四十年。
新译本士8:28 这样,米甸人在以色列人面前就被制伏了,不能再抬起头来;基甸在世的日子,国中太平了四十年。
现代译士8:28 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击败,不再威胁他们。境内太平四十年,直到基甸去世。
当代译士8:28 这事之后,米甸人受制於以色列人,再也不能翻身;基甸在生之日,境内安享太平四十年。
思高本士8:28 米德杨在以色列子民前面屈服,再没有抬起头来。基德红在世时,境内平安了四十年。
文理本士8:28 米甸人服于以色列人、不复昂首、基甸在日、其地绥安、历四十年、○
修订本士8:28 这样,米甸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再也不能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这地太平四十年。
KJV 英士8:28 Thus was Midian subdued before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o that they lifted up their heads no more. And the country was in quietness forty years in the days of Gideon.
NIV 英士8:28 Thus Midian was subdued before the Israelites and did not raise its head again. During Gideon's lifetime, the land enjoyed peace forty years.
和合本士8:29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
拼音版士8:29 Yuē a shī de érzi yé lù bā lì huí qù, zhù zaì zìjǐ jiā lǐ.
吕振中士8:29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去住在自己家里。
新译本士8:29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
现代译士8:29 基甸退休回乡,住在家里。
当代译士8:29 基甸返回故乡居住,
思高本士8:29 约阿士的儿子耶鲁巴耳回去,安居在自己家中。
文理本士8:29 约阿施子耶路巴力归居己第、
修订本士8:29 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
KJV 英士8:29 And Jerubbaal the son of Joash went and dwelt in his own house.
NIV 英士8:29 Jerub-Baal son of Joash went back home to live.
和合本士8:30 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
拼音版士8:30 Jīdiàn yǒu qī shí gè qīn shēng de érzi, yīnwei tā yǒu xǔduō de qī.
吕振中士8:30 基甸有七十个儿子、都是他亲生的,因为他有许多妻子。
新译本士8:30 基甸有七十个儿子,都是他亲生的,因为他有很多妻子。
现代译士8:30 他有七十个儿子,因为他的妻妾很多。
当代译士8:30 娶了许多妻妾,生了七十个儿子。
思高本士8:30 基德红有七十个儿子,都是他亲生的,因为他有很多妻子。
文理本士8:30 基甸妻室众多、生子七十、
修订本士8:30 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妻子。
KJV 英士8:30 And Gideon had threescore and ten sons of his body begotten: for he had many wives.
NIV 英士8:30 He had seventy sons of his own, for he had many wives.
和合本士8:31 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拼音版士8:31 Tāde qiè zhù zaì Shìjiàn, ye gei tā shēng le yī gè érzi. Jīdiàn yǔ tā qǐmíng jiào Yàbǐmǐlè.
吕振中士8:31 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给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新译本士8:31 他在示剑的妾,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给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现代译士8:31 他在示剑也有一个妾;她生了一个儿子,基甸给他取名亚比米勒。
当代译士8:31 此外,在示剑有一个妾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亚比米勒。
思高本士8:31 他在舍根的妾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阿彼默肋客。
文理本士8:31 其妾在示剑、亦生一子、基甸命名亚比米勒、
修订本士8:31 他在示剑的妾也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给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KJV 英士8:31 And his concubine that was in Shechem, she also bare him a son, whose name he called Abimelech.
NIV 英士8:31 His concubine, who lived in Shechem, also bore him a son, whom he named Abimelech.
和合本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拼音版士8:32 Yuē a shī de érzi Jīdiàn, niánjì lǎomaì ér sǐ, zàng zaì yà bǐ Yǐxiè zú de é Fú là, zaì tā fùqin yuē a shī de fùnmù lǐ.
吕振中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得享长寿而死,埋葬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就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
新译本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寿数满足而死,埋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现代译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寿终正寝,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当代译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老寿终,葬在亚比以谢的俄弗拉,就是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思高本士8:32 约阿士的儿子基德红寿终正寝,埋在阿彼厄则尔的敖弗辣,他父亲约阿士的坟墓 。
文理本士8:32 约阿施子基甸寿高而卒、葬于父约阿施之墓、在亚比以谢族之俄弗拉、○
修订本士8:32 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KJV 英士8:32 And Gideon the son of Joash died in a good old age, and was buried in the sepulchre of Joash his father, in Ophrah of the Abiezrites.
NIV 英士8:32 Gideon son of Joash died at a good old age and was buried in the tomb of his father Joash in Ophrah of the Abiezrites.
和合本士8:33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 神。
拼音版士8:33 Jīdiàn sǐ hòu, Yǐsèliè rén yòu qù suícóng zhū bā lì xíng xié yín, yǐ bā lì Bǐlì tǔ wèi tāmende shén.
吕振中士8:33 基甸一死,以色列人又变了节去服事(原文∶行邪淫)众巴力(即∶外国人的神),并且以巴力比利土(即∶护约主)为他们的神。
新译本士8:33 基甸死了以后,以色列人又转去随从众巴力,行邪淫,并且以巴力.比利土作他们的神。
现代译士8:33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民又离弃上帝,去拜巴力。他们认巴力比利土作他们的神明,
当代译士8:33 可是,基甸一死,以色列人便故态复萌,恢复敬拜巴力和巴力比利土,把它们奉作神灵。
思高本士8:33 基德红死後,以色列子民又去跟从巴耳诸神行邪淫,立巴耳贝黎特当做他们的天主。
文理本士8:33 基甸既没、以色列人转而徇欲从诸巴力、立巴力比利土为其神、
修订本士8:33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而行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明。
KJV 英士8:33 And it came to pass, as soon as Gideon was dead, that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urned again, and went a whoring after Baalim, and made Baalberith their god.
NIV 英士8:33 No sooner had Gideon died than the Israelites again prostituted themselves to the Baals. They set up Baal-Berith as their god and
和合本士8:34 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 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拼音版士8:34 Yǐsèliè rén bù jìniàn Yēhéhuá tāmende shén, jiù shì zhengjiù tāmen tuōlí sìwéi chóudí zhī shǒu de,
吕振中士8:34 以色列人不怀念着永恒主他们的上帝、就是曾经援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新译本士8:34 以色列人忘记了耶和华他们的 神,就是曾经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那位;
现代译士8:34 不再敬拜上主—那位曾经救他们脱离四周仇敌的上帝。
当代译士8:34 虽然主曾经拯救他们脱离四围的敌人,以色列人却不以他为他们的上帝,
思高本士8:34 以色列子民忘记了上主他们的天主,曾从四周所有的敌人手中救了他们,
文理本士8:34 不忆其上帝耶和华、救之脱于四周敌人手者、
修订本士8:34 以色列人不记得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就是那位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KJV 英士8:34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remembered not the LORD their God, who had delivered them out of the hands of all their enemies on every side:
NIV 英士8:34 did not remember the LORD their God, who had rescued them from the hands of all their enemies on every side.
和合本士8:35 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拼音版士8:35 Ye bú zhào zhe yé lù bā lì, jiù shì Jīdiàn xiàng tāmen suǒ shī de ēnhuì hòu dāi tāde jiā.
吕振中士8:35 他们也不照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厚爱、而好待他的家。
新译本士8:35 也没有照着基甸向以色列人所施的一切恩惠,恩待耶路.巴力,就是基甸的家。
现代译士8:35 他们也不因基甸为以色列人所做的好事而善待他的家。
当代译士8:35 也不纪念基甸为他们所做的事而厚待他的家人。
思高本士8:35 也没有恩待耶鲁巴耳即基德红的家,以报答他施於以色列的恩惠。
文理本士8:35 亦不依耶路巴力即基甸、所施于彼之恩、而厚遇其家、
修订本士8:35 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以色列所施的恩惠善待他的家。
KJV 英士8:35 Neither shewed they kindness to the house of Jerubbaal, namely, Gideon, according to all the goodness which he had shewed unto Israel.
NIV 英士8:35 They also failed to show kindness to the family of Jerub-Baal (that is, Gideon) for all the good things he had done for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