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米迦的偶像
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3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 
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提要:1米迦起先偷拿的又归还给他母亲的银子,作了神像,5米迦装饰神堂.7米迦雇了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米迦的偶像

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本会注释】
  以法莲山地。见士2:9 和3:27。米迦家的准确地点我们不能确定。只知道可能在通向巴勒斯坦中部山区沿大路旁的以法莲地的某个地方。
  米迦。该希伯来字的名词形式mikayehu只在这里和第四节出现,该叙事故事的其它地方是使用的简写形式mikah这个名字的完整形式的意思是“谁像上帝[耶和华]”因此简写形式意思就是“谁像”。
  十七章一开始,有两个叙述士师记前面各章历史的附录,故事直到这里都是围绕背道,压迫和拯救这个中心展开。士师记其余五章包括发生在士师时代初期的两个事件,都是讲述这个时代的以色列人任意而行,肆意枉法的情况。

  十七章和十八章讲述米迦一生发生的事件,以及展示但支派从他们分得之地往巴勒斯坦北部临近拿弗他利之地的迁移,但人分得的地原是在大海和以法莲南界之间。该故事分为三部分:(1) 米迦偶像崇拜的由来(17:1-6);(2)背道利未人如何成为他偶像崇拜的祭司(士17:7-13);(3)神像如何在但人的迁移中被带到新的迁居地。这里描述的事件可能发生在跟随约书亚的长老时期(士2:6-10;见士18:29)。


士17: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本会注释】
  一千一百。其价值评估见士16:5注释。
  被人拿去。即被偷了。
  咒诅。显然这个母亲是一个与她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有钱的寡妇,她发现她的银子被偷了,就对失窃的钱和偷盗者发出可怕的咒诅,她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米迦是偷银子的贼。她可能咒诅了这个银子在第三节中,她将这笔钱搁在一边用于制造偶像,禁止作其他用途使用。按照迷信说法,如果不想遭到他们祈求的神灵报复的话,贼也忌讳使用这笔钱。
  告诉了我。米迦听到对贼的这可怕的诅咒,可能立即就心绪不安。在那时人们相信咒语的能力是巨大和真实的。
  我拿去了。米迦承认自己偷拿了母亲的银子,可能是希望减轻良心的自责,以及避免诅咒临到自己身上。

  赐福与你。古时人们相信受到的诅咒不会被收回,米迦的母亲以耶和华所赐的福气来消除诅咒的影响,以驱邪避害。


士17:3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

【本会注释】
  献给耶和华。强烈地诅咒是因为被偷银子是应许献给“耶和华”的,她所说的不完全清楚,“我现在已把它献给耶和华”作为对归还的感恩,或“我已在银子被偷以前这样作了”。这两种意思都有可能。
  这个母亲和儿子是希伯来上帝的崇拜者,但他们的崇拜较之于其他以色列人已有堕落的趋向,他们为耶和华制造形像,直接地违背了第二条诫命。

  雕刻一个像。我们不太清楚雕刻的像和铸成的像是否代表两种不同的偶像,或雕刻的像是用来装饰铸成的银像的。神像常常由一般的金属刻成后表面镀上更昂贵的金属。这种神像从巴勒斯坦的米吉多城得以复原,现陈列于芝加哥大学的东方学院博物馆。然而,这两个神像在士18:17中清楚地分开罗列出来,在士18:20,30只提到一个。


士17: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士17: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本会注释】
  神堂。希伯来文可以翻译为“上帝的殿”(见士18:31)。意思是米迦在家中筑起了一个神堂或神殿。
  以弗得。以弗得的描述见士8:27;出28:6。以弗得由祭司在求告上帝时穿戴于身。
  家中的神像。供奉在家里的偶像(创31:19,34等;见创31:19)。他们也用作占卜的工具(结21:21;迦10:2)。这些神像中一些是人的形象(撒上19:13-17)。
  分派。该希伯来短语的字面意思是“装满手”,这种表达出自重新献上归于上帝的祭司手捧祭物的习俗。

  一个儿子。米迦已完全背道,不仅因为他制造偶像和自己的神堂,而更严重的是在神堂中立他的一个儿子为祭司。这种行为直接违背了摩西律法的要求。


士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本会注释】
  没有王。这时没有大家认可的国家管理机构,也没有出现一个使以色列实现国家统一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君王。

  任意而行。无政府状态的混乱蔓延盛行,以色列人任意而行,不遵守上帝律法的教导,他们被警告,不可这样任意妄为的行事(申12:8)。作者将这些警示的话语放在故事中,以解释摩西律法被无限制的违背,其程度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这句表述为我们提供了证据,即作者是在一个强有力的君王统治时期写作士师记的,这位君王已平定了他王国的各种混乱和不法状况。


士17: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本会注释】
  一个少年人。这似乎有点蹊跷,这个背道的利未人可能是摩西的孙子(见士18:30)。
  犹大族的。原文是“犹大的伯利恒的”这样叫这个地方是为了区别西布伦的伯利恒(书19:15;见士12:8)。
  利未人。这段记叙没有讲述他如何成了犹大家庭中的一个利未人,他的母亲可能来自一个支派,而他父亲可能是其他支派的,犹大的伯利恒可能是那时利未人的中心(见8节;19:1,18),尽管这个地方在约书亚记21:4- 41所列之利未人的城市中并没有提及。

  寄居。希伯来语该单词的意思就是暂时的居住。


士17: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本会注释】

  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由于背道盛行,以色列人都不愿尽义务以什一供养利未人,而利未人不像其他支派那样分得土地,所以他们没有地可以靠着自养。显然这个利未正游离四方寻找一个地方供职居住。


士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士17: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本会注释】
  为父。这是一个表尊敬的称谓,通常给予先知和地位显赫的官员(创45:8;王下2:12;5:13;6:21等)。

  十舍客勒。其实按年支付的现钱是很少的,但除此外,米迦还要提供衣食和住宿。


士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士17: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本会注释】

  作祭司。让这个利未人供祭司的职分,米迦或许取消了他儿子的祭司职位(见5节)。


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本会注释】
  因我有一个。米迦把获得一个利未人看作是一次幸运,虽然在他家里神堂供职这项工作,他的一个儿子经过训练就分派作了祭司,但现在他需要一位专业的,至少是被召在圣所专职侍奉的祭司来供这个职分。利未人的事职给了一项保证,即耶和华会因此而赐福与他。很明显,他在敬拜的方式上已不知不觉地违背了上帝的诫命。

一、卷名

  约书亚逝世以后治理以色列人的官长称为士师,《士师记》因此而得名。摩西在下达有关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后政权的指示时,曾命令:“你要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士师)和官长。”(申16:18)所以在摩西和约书亚去世,不能再行使立法和执法职权后,就有士师设立,构成最高行政机构。士师记记载了约书亚去世后开始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统治以色列人的是士师。

  士师的职权超过摩西律法所规定审判官的民事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由上帝所直接选召,从事伟大事工的(士3:15;士4:16;士6:12等)。他们负责挣脱外国的奴役,而不单是担任民事的官长。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蒙召施行大事,是因为普遍的背道和逼迫所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已使得普通的程序变得全无用处。士师中最杰出的人物乃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民众或宗教的向导,称他们为将军或指挥官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不过,每一位士师在“拯救”了百姓之后,就在其余生统治他们。所以在写书之时,“士师”的称呼似乎是最合适的。几世纪以后在迦太基,政治领袖也被称为“士师”。他们的种族和语言体系与希伯来人是一样的。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士师记》是谁写的。根据古代犹太传统说法,该书为撒母耳所著(见《塔木德》)。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测。这种说法虽然与许多事实相符,但其他的因素却与之相左。《士师记》的作者很喜欢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士21:25;参士18:1;士19:1)。有人认为这暗示作者可能赞成君主制,因为他似乎在说:“这些事情本是不可容忍的,只是当时没有国王在以色列中维持秩序,各人才得以任意而行。”因为撒母耳是反对在以色列设王的,所以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话不可能是他所写。

  本书内证指出《士师记》大约写作的时期。“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表明该书写于扫罗担任国王以后。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它写于大卫作王之前,至少是在他作王的初期。士1:12中说耶布斯人还没有被赶出耶路撒冷,而是住在便雅悯人中间“直到今日”。圣经历史指出,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至少在锡安在保障里,直到大卫在希伯仑统治七年后夺取耶路撒冷(撒下5:6-9;代上11:4-9)。所以士师记可能写于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以前的头七年作王时期内。

 

三、历史背景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士师记》所记载的各处事件在近东历史中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士师记》所包括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1400-B.C.1050年。准确的日期只有在确定出埃及的年代后才能确定。可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互相矛盾的学说中断定是非。关于这一点,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88-196页,卷二124-126页。

  亚玛拿泥版和其他碑文表明当地的迦南人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已住在那里好多世纪了。他们有悠久的文明,在米索不大米和埃及大帝国的影响之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百姓在一些小君主的统治之下,这些君主又归属于法老。尽管这样,他们自己又不断地互相残杀,习于争战。然而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他们或多或少地在一个领袖之下联合起来。在山上,他们有城堡防守,在平原,他们有铁车可战,正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当时文明的遗迹所表明的。希伯来人进入以后,艺术和建筑似乎很快地衰落下去,但在属灵真理方面,从而在道德和人生哲学方面,希伯来人对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优势。迦南人在近东以经商著称(后来希伯来语中的“迦南人”意指“商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很发达。

  以色列人对上帝缺乏必要的信心,未能把迦南人都赶走。经过头几年的战争以后,他们在迦南人旁边住了下来,在这段时期中,希伯来人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统一的民族,有时两三个支派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士师记第五章底波拉的歌表明,即使是大难临头,也无法把所有的支派都联合起来。支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士8:1-3;士12:1-6;士20:1-48),这部分是由于迦南人一系列的城堡把全地分隔开来,使以色列人之间缺乏交流所致。

  希伯来人本来以游牧为主,不久以后,他们向原来迦南的居民学习了农作方法。迦南的宗教是以确保土地肥沃的仪式为中心的。有许多庆典是尊崇农神,为他们所赐的丰收,许多希伯来人在接受农作方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与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宗教。

 

四、主题

  本卷书记载了希伯来人从约书亚逝世直到君主制产生的撒母耳时代这段时期中的各个史实。从特殊的意义上讲,约书亚是蒙拣选实行和完成摩西所开创的工作。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在缺乏摩西权威性指示和约书亚实际管理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地管理和试图巩固他们新得来的家乡。

  在此以前,希伯来人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下。他们经历了第一次被奴役,然后是长期地在旷野流浪,最后还经历了征战和艰险。约书亚书主要是他们的自传,记录了征战的最后几个阶段。士师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往后的历史,描述了他们在由一个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业民族转化的过程中所应付的挑战。

  我们一打开《士师记》,就会处身于一种强烈的战争的气氛下,进入备战的环境之中。各支派在约书亚的率领之下进行联合的军事行动过后,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从约旦河流域上来的各支派前去攻占本要他们去征服的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兵嚣的铿锵声,一仗接着一仗。铁车沿着河谷飞驶;山边挤满了武装的人员。有战牛和胜利的歌声传出。那些狠狠打击以色列敌人的人成了英雄。希伯来人虽然攻占了山区,却未能把迦南人从平原赶走。

  战争的喧声消散以后,迦南人仍然占领着从东到西的一系列堡垒。从希烈山经亚雅仑,沙宾,比录,基列耶琳至耶路撒冷。另一系列的堡垒从地中海经多珥,夏罗设,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至约旦河,把北面的以萨迦,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同中部迦南的各个支派分隔开来。坚固的堡垒仍在迦南人手中,阻隔了通往约旦河的富绕的耶斯列各。上述两堡垒横断于迦南地,使以色列各支派实际上无法交流和统一。由于这些未攻占的城堡把他们彼此隔开,他们在遭到进攻时只能十分困难地结成部分的同盟对付敌人,守住他们在敌人中所夺取的土地。

  敌对民族的不断进犯给希伯来人带来了战争和奴役。北有米索不大米人,南有摩押人,东有米甸和亚摩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由于背道和拜偶象削弱了忠于信仰给他们带来的民族团结的纽带,希伯来人无法抵抗外来的杀戳。但是,奴役之苦导致了悔改,使百姓重新敬拜上帝。上帝为怜悯他们,就会兴起一位拯救者或“士师”打摔奴役之轭,治理百姓至死。这就是本卷书的题材。

  《士师记》的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是:百姓的罪和背离真宗教招惹了上帝的不悦。为使他们转离罪恶,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他们。只有当他们真正悔改并归回上帝,苦难才得离开。他们真心悔改以后,上帝就兴起人来或安排环境,使他们得到解救。士师记对这段历史的编排是要说明以下重要的论点:公义会使一个民族兴旺;罪恶会给一个民族带来耻辱;恶伴侣会毁掉良好的动机和教养;道德的堕落会导致民族的衰弱;有关选民以色列人的事务受上帝旨意的直接照看;民族的罪会招惹上帝的惩罚;上帝惩罚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真心悔改,惩罚就会撤消;拯救的来到决非单靠人力,而是来自受上帝的灵所感劝的力量和热情。士师记的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这些管理原则说明了为什么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会有背道和奴役,悔改和拯救交替进行。

  《士师记》的作者在叙史时所仔细阐明的这些论点,把《士师记》从单纯的历史记录提高到历史的神圣哲理的地位。这位受灵感的作者所关心的不只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所阐发的教训,即使是粗读士师记,也会看出作者是要说明上帝的手出现在以色列民在新家乡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之中。结果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祂引导以色列人的经历,使他们从经验中体验到他们唯一的幸福和安全在于事奉祂。

  本书还有一个次要的题旨是:以色列人的苦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他们外邦邻居的坏影响。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当地拜偶象的居民是引诱以色列人落入试探的因素,上帝为什么不把迦南人和亚摩利人都赶出去,从而防止祂百姓背道呢?作者显然在本卷书的一个地方解答了这个问题(士3:1-4)。他在这里说明上帝知道苦难在塑造品格中的价值。所以上帝把迦南人留了下来,试验以色列人是否会事奉祂。

  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在上帝的引导和祝福下,一批弱小的部族竟能在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他们的英雄是怎样名扬四海的,他们如何在各种势力和影响之中忠于上帝,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士师记》很明显地分成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历史总序(1:1-2:5),叙述了约书亚把土地分给各个支派后,部分征服该地的经过。各支派只进攻分给他们的那一块土地。如果遇到强大的抵抗,有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尽管以色列人作出了努力,他们只是部分地占领了划给他们的土地。作者的叙述表明百姓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和忠诚。这样,他告诉读者以色列人所遭苦难,以及迦南人被允许留在该地的原因。以色列人和余下迦南人的关系构成了以后各章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士师的原因。

  第二个序言(2:6-3:6)概述了历史,其目的是要表明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背道。他们陷入拜偶象的罪,招致了上帝的惩罚。当他们悔改以后,上帝就接二连三地差遣士师拯救他们。

  作者在阐明了他的主题以后,就记录了在十二位士师(士3:7-16:31)之下各支派的历史。这是一部不断重演的犯罪的历史,也是上帝的恩典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施行拯救的历史。在十二位士师之中,六位的事迹讲得比较详细,六位只是简要地提到。亚比米勒篡权的插曲在士师记中详细记载,为的是警告百姓拣选一位不遵行上帝旨意之君王的危险(见申17:15)。

  《士师记》最后有二个附录,描述了士师初期的两件事。第一件(17,18章)讲的是米迦拜偶像以及但人把他的偶像放在北方的圣所中,直到亚利死的日子。第二个插曲记载了便雅悯人在基比亚的丑行,以及其他支派对这个支派的报应。他们因支持犯罪的基比亚人,几遭灭绝。《士师记》最后记载了大家为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不致灭绝。

 

五、纲要

(一)历史总序:开头的情况 士1:1-2:25

  1、各支派努力巩固他们在巴勒斯坦所分之地 士1:1-36

    1) 犹太人和基尼人  士1:1-20

    2) 便雅悯人  士1:21

    3) 玛拿西和以法莲人士1:22-29

    4) 西布伦人  士1:30

    5) 亚设人  士1:31,32

    6) 拿弗他利人士1:33

    7) 但人在南方的士1:34-36

  2、他们失败的原因 士2:1-5

(二)主题序言:作者总结并解释当时希伯来的历史 士2:6-3:6

  1、与约书亚书有联系的历史开头语  士2:2-10

  2、作者对他将开始叙述之历史的解释  士2:11-3:6

(三)士师的故事  士3:7-16:31

  1、俄陀聂推翻北方侵略者的压迫(米索不大米人)士3:7-11

  2、以笏把百姓从东南面的侵略者(摩押人)手里救出来 士3:12-30

  3、珊迦 士3:31

  4、底波拉和巴拉推翻北方迦南人的压迫  士4:1-5:31

  5、基甸  士6:1-8:32

    1) 击退东面的米甸人  士6:1-8:21

    2) 基甸以后的事  士8:22-32

  6、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篡权  士8:33-9:57

  7、陀拉  士10:1,2

  8、睚珥  士10:3-5

  9、耶弗他  士10:6-12:7

    1) 粉碎东面来的亚摩利人的入侵  士10:6-11:33

    2) 牺牲自己的女儿  士11:34-40

    3) 耶弗他作士师期间支派间的冲突  士12:1-7

  10、以比赞  士12:8-10

  11、以伦  士12:11,12

  12、押顿  士12:13-15

  13、参孙出生及以后的事 士13:1-16:31

(四)两个附录:士师统治时期发生的两件事  士17:1-21:25

  1、米迦拜偶象的起因以及他的偶象置于但人(北方的)圣所的经过  士17:1-18:31

    1) 造偶象  士17:1-6

    2) 背道的利未人当祭司  士17:7-13

    3) 在但人移民过程中,偶象转到了但(拉亿)士18:1-31

  2、便雅悯人的恶行及其可怕后果  士19:1-21:25

    1) 基比亚的便雅悯人凌辱利未人的妾至死  士19:1-28

    2) 其他支派惩罚便雅悯人  士19:29-20:48

    3) 设法避开各支派所发的誓言,使便雅悯支派不至灭绝  士21:1-25

和合本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拼音版士17:1 Yǐfǎlián shān dì yǒu yī gèrén míng jiào Mǐjiā.

吕振中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新译本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现代译士17:1 有一个人名叫米迦,住在以法莲山区。

当代译士17:1 以法莲山区住了一个名叫米迦的人。

思高本士17:1 厄弗辣因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加,

文理本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人名米迦、

修订本士17:1 以法莲山区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KJV 英士17:1 And there was a man of mount Ephraim, whose name was Micah.

NIV 英士17:1 Now a man named Micah from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和合本士17: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拼音版士17:2 Tā duì mǔqin shuō, nǐ nà yī qiā yī bǎi Shekèlè yínzi beì rén ná qù, nǐ yīncǐ zhòuzǔ, bìngqie gàosu le wǒ. kàn nǎ. zhè yínzi zaì wǒ zhèlǐ, shì wǒ ná qù le. tā mǔqin shuō, wǒ ér a, yuàn Yēhéhuá cì fú yǔ nǐ.

吕振中士17:2 他对他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锭银子、被人拿走的、你咒诅了,你并且咒诅的话说出来、给我听见了;看哪,那银子在我这里呢;是我拿走了。」他母亲说∶「愿我儿蒙永恒主祝福。」

新译本士17:2 他对自己的母亲说:“你那十二公斤银子被人拿去了,关于这事你曾说了咒诅的话,我也亲自听见了。看哪!那些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愿我儿蒙耶和华赐福。”

现代译士17:2 他对母亲说:「有人偷了你一千一百块银子,我听见你咒诅那小偷。你看,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的。」他母亲说:「我儿,愿上主赐福给你!」

当代译士17:2 一天,他对母亲说:“那一次,你失去了一千一百块银子,你还因此在我面前发出咒诅;妈妈,我实在告诉你,那些钱是我偷的。”他的母亲回答说:“你能坦白承认这事,我也不追究你了,愿主赐福给你。”

思高本士17:2 他、

文理本士17:2 谓其母曰、尔银一千一百被窃、因而咒诅、且告于我、其银在此、我取之矣、母曰、愿耶和华锡嘏我子、

修订本士17:2 他对母亲说:"你的一千一百块银子被人拿走了,为此你发咒起誓,也说给我听。看哪,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的。"他母亲说:"愿我儿蒙耶和华赐福!"

KJV 英士17:2 And he said unto his mother, The eleven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that were taken from thee, about which thou cursedst, and spakest of also in mine ears, behold, the silver is with me; I took it. And his mother said, Blessed be thou of the LORD, my son.

NIV 英士17:2 said to his mother, "The eleven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that were taken from you and about which I heard you utter a curse--I have that silver with me; I took it." Then his mother said, "The LORD bless you, my son!"

和合本士17:3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

拼音版士17:3 Mǐjiā jiù bǎ zhè yī qiā yī bǎi Shekèlè yínzi huán tā mǔqin. tā mǔqin shuō, wǒ fēn chū zhè yínzi lái wèi nǐ xiàn gei Yēhéhuá, hǎo diāokè yī gè xiàng, zhù chéng yī gè xiàng. xiànzaì wǒ háishì jiāo gei nǐ.

吕振中士17:3 米迦就把那一千一百锭银子还给他母亲;他母亲说∶「我把这银子分别为圣献与永恒主,由我亲手为我儿奉献,去制造一座雕像、一座铸像;现在,我再给你好啦。」

新译本士17:3 米迦就把那十二公斤银子归还给他母亲;他母亲说:“我把这些银子从我手中分别为圣,为我的儿子归给耶和华,好做一个雕像,一个铸像;现在,我要还给你。”

现代译士17:3 米迦就把一千一百块银子还给母亲。他母亲说:「为了挽回我儿子该受的咒诅,我诚心把银子献给上主,雕刻一尊木头偶像,外面用银子包裹。现在我把这些银子交给你。」

当代译士17:3 於是,他就把钱全数还给母亲。“我要拨出一些银子来铸一个像,为你献给主。”他母亲说。

思高本士17:3 对自己的母亲说:「有人拿去你那一千一百银钱,对这事你曾起过誓,我也亲自听见你说:我要亲手把这项银钱奉献给上主,为我儿做一尊神像。看,银钱在这 ,是我拿了;如今还给你! 」他的母亲就说:「愿我儿蒙上主祝福! 」於是米加就把一千一百银钱还给他的母亲。

文理本士17:3 其子以银一千一百反其母、母曰、我已以此银、为吾子献于耶和华、以造雕像及铸像、故仍反于尔、

修订本士17:3 米迦把这一千一百块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把这银子分别为圣,亲手献给耶和华,为我儿子造一尊雕刻的像,以及一尊铸成的像。现在我把银子交给你。"

KJV 英士17:3 And when he had restored the eleven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to his mother, his mother said, I had wholly dedicated the silver unto the LORD from my hand for my son, to make a graven image and a molten image: now therefore I will restore it unto thee.

NIV 英士17:3 When he returned the eleven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to his mother, she said, "I solemnly consecrate my silver to the LORD for my son to make a carved image and a cast idol. I will give it back to you."

和合本士17: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拼音版士17:4 Mǐjiā jiāng yínzi huán tā mǔqin, tā mǔqin jiāng èr bǎi Shekèlè yínzi jiāo gei yín jiàng, diāokè yī gè xiàng, zhù chéng yī gè xiàng, ānzhì zaì Mǐjiā de wū neì.

吕振中士17:4 米迦把那银子还给他母亲;他母亲取了二百锭银子,交给银匠去制造一座雕像、一座铸像;那像就在米迦屋里。

新译本士17:4 米迦把银子还给他母亲以后,他母亲取出二千三百克银子交给银匠,制造一个雕像和一个铸像,都放在米迦的家里。

现代译士17:4 米迦把银子还给母亲,母亲拿两百块银子给一个银匠,要他用木头雕刻一尊偶像,外面用银子包裹。这偶像就放在米迦的家里。

当代译士17:4 她把其中五分之一的银子交给银匠铸成神像,放在米迦的家里。米迦为神像盖了神龛,又制造了一件以弗得和家宅神像,还指派他的一个儿子作为祭司。

思高本士17:4 当他把银钱还给他的母亲以後,她的母亲便拿出两百银子给了银匠,请他制造一尊神像,安放在米加的家 。

文理本士17:4 子复以银反母、母取二百、以予金工、使造雕像及铸像、置于米迦室、

修订本士17:4 米迦把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把二百块银子交给银匠,去造一尊雕刻的像,以及一尊铸成的像,安置在米迦的房子里。

KJV 英士17:4 Yet he restored the money unto his mother; and his mother took two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and gave them to the founder, who made thereof a graven image and a molten image: and they were in the house of Micah.

NIV 英士17:4 So he returned the silver to his mother, and she took two hundred shekels of silver and gave them to a silversmith, who made them into the image and the idol. And they were put in Micah's house.

和合本士17: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拼音版士17:5 Zhè Mǐjiā yǒu le shén táng, yòu zhìzào Yǐfúdé hé jiā zhōng de shénxiàng, fēn paì tā yī gè érzi zuò jìsī.

吕振中士17:5 米迦这人有一间神堂;他又制造了神谕像和家神像,给他的一个儿子授与圣职做他的祭司。

新译本士17:5 米迦这人有一间神庙,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且立了他的一个儿子作祭司。

现代译士17:5 米迦有了自己的神庙,又造了一些偶像和一件以弗得,指定他的一个儿子作祭司。

当代译士17:5 她把其中五分之一的银子交给银匠铸成神像,放在米迦的家里。米迦为神像盖了神龛,又制造了一件以弗得和家宅神像,还指派他的一个儿子作为祭司。

思高本士17:5 於是米加为这尊神像盖了一座神庙。又做了「厄弗得」和「忒辣芬,」委派自己的一个儿子充任司祭。

文理本士17:5 米迦有神室、遂作圣衣与家神、区别一子、为其祭司、

修订本士17:5 米迦这个人有了神堂,又造了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派他的一个儿子作祭司。

KJV 英士17:5 And the man Micah had an house of gods, and made an ephod, and teraphim, and consecrated one of his sons, who became his priest.

NIV 英士17:5 Now this man Micah had a shrine, and he made an ephod and some idols and installed one of his sons as his priest.

和合本士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拼音版士17:6 Nàshí Yǐsèliè zhōng méiyǒu wáng, gèrén rènyì ér xíng.

吕振中士17:6 当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凭着自己所看为对的去行。

新译本士17:6 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

现代译士17:6 当时以色列还没有王,人人随自己喜欢的去做。

当代译士17:6 那时,以色列没有王,所以,各人都凭着自己的爱恶而行。

思高本士17:6 当时在以色列没有君王,各人任意行事。

文理本士17:6 时、以色列无王、人各任意而行、○

修订本士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照自己眼中看为对的去做。

KJV 英士17:6 In those days there was no king in Israel, but every man did that which was right in his own eyes.

NIV 英士17:6 In those days Israel had no king; everyone did as he saw fit.

和合本士17: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拼音版士17:7 Yóudà de Bólìhéng yǒu yī gè shàonián rén, shì Yóudà zú de Lìwèi rén, tā zaì nàli jìjū.

吕振中士17:7 有一个青年人属于犹大的伯利恒、出于犹大家族;他是个职业『利未人』,在那里寄居着。

新译本士17:7 有一个犹大伯利恒的青年人,是属犹大家族的;他本是个利未人,在那里寄居。

现代译士17:7 同时,犹大的伯利恒城有一个年轻的利未人;

当代译士17:7 有一个来自犹大伯利恒的年轻利未人,想找个地方居住,刚好就来到以法莲山区米迦的家。

思高本士17:7 当时有一个少年,他是个肋未人,从猷大白冷,即从猷大支派来到那里作客。

文理本士17:7 有少者利未人、居于犹大伯利恒、

修订本士17:7 犹大的伯利恒有一个年轻人,是犹大族的人。他是利未人,寄居在那里。

KJV 英士17:7 And there was a young man out of Bethlehemjudah of the family of Judah, who was a Levite, and he sojourned there.

NIV 英士17:7 A young Levite from Bethlehem in Judah, who had been living within the clan of Judah,

和合本士17: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拼音版士17:8 Zhè rén líkāi Yóudà de Bólìhéng chéng, yào zhǎo yī gè ke zhù de dìfang. xíng lù de shíhou, dào le Yǐfǎlián shān dì, zǒu dào Mǐjiā de jiā.

吕振中士17:8 这人出城、离开犹大的伯利恒,要看能找着什么地方、就寄居在什么地方;当进行路程的时候,他来到以法莲山地米迦的住宅。

新译本士17:8 这人离开犹大的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以寄居的地方;途中,他到了以法莲山地,米迦的家那里。

现代译士17:8 他离开伯利恒,想找别的地方住。他旅行到以法莲山区,到米迦的家里。

当代译士17:8 有一个来自犹大伯利恒的年轻利未人,想找个地方居住,刚好就来到以法莲山区米迦的家。

思高本士17:8 这人离开猷大白冷,想找一个可寄居的地方;当他旅行的时候,来到厄弗辣因山地,米加的家旁,

文理本士17:8 离犹大伯利恒邑、觅地以居、行抵以法莲山地、至于米迦家、

修订本士17:8 这人离开犹大的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他来到以法莲山区米迦的家,还要往前走。

KJV 英士17:8 And the man departed out of the city from Bethlehemjudah to sojourn where he could find a place: and he came to mount Ephraim to the house of Micah, as he journeyed.

NIV 英士17:8 left that town in search of some other place to stay. On his way he came to Micah's house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和合本士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拼音版士17:9 Mǐjiā wèn tā shuō, nǐ cóng nǎli lái. tā huídá shuō, cóng Yóudà de Bólìhéng lái. wǒ shì Lìwèi rén, yào zhǎo yī gè ke zhù de dìfang.

吕振中士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对米迦说∶「我是个职业『利未人』,属于犹大的伯利恒;我出来旅行,看能找着什么地方,就寄居在什么地方。」

新译本士17:9 米迦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他回答米迦:“我是个利未人,是从犹大的伯利恒来的,我来要找一个可以寄居的地方。”

现代译士17:9 米迦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回答:「我是利未人,从犹大的伯利恒来;我在找地方住。」

当代译士17:9 “你是从甚麽地方来的呢?”米迦问道。他回答说:“我是从犹大伯利恒来的利未人,我来是要找个地方暂住的。”

思高本士17:9 米加问他说:「你从那里来?」他回答说:「我是个肋未人,由猷大白冷来,想找一个可寄居的地方。」

文理本士17:9 米迦曰、尔奚自、曰、我利未人、自犹大伯利恒来、欲觅地而居、

修订本士17:9 米迦对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犹大的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KJV 英士17:9 And Micah said unto him, Whence comest thou? And he said unto him, I am a Levite of Bethlehemjudah, and I go to sojourn where I may find a place.

NIV 英士17:9 Micah asked him, "Where are you from?" "I'm a Levite from Bethlehem in Judah," he said, "and I'm looking for a place to stay."

和合本士17: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拼音版士17:10 Mǐjiā shuō, nǐ keyǐ zhù zaì wǒ zhèlǐ, wǒ yǐ nǐ wéi fù, wèi jìsī. wǒ mei nián gei nǐ shí Shekèlè yínzi, yī tào yīfu hé dù rì de shíwù. Lìwèi rén jiù jìn le tāde jiā.

吕振中士17:10 米迦对他说∶「你可以和我同住,做我的师父、我的祭司;我每年给你十锭银子、一套衣服,和养生之物」。那职业『利未人』就进去;

新译本士17:10 米迦对他说:“你与我住在一起吧,作我的师父和祭司;我每年给你一百一十四克银子、一套衣服和食用。”利未人就进了米迦的家。

现代译士17:10 米迦说:「你就住在我这里吧!你作我的顾问和祭司;我每年给你十块银子,也供给你一些衣服和一些食物。」〔希伯来文多一句:於是那利未人进去了〕

当代译士17:10 米迦听了就建议说:“留在我这里吧,你可以作我家的祭司啊。我每年可以给你十块银子、所需的衣服,还负责你的膳食。”於是那青年便答应留下来。米迦待他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思高本士17:10 米加就对他说:「你住在我这 罢! 作我的师傅和司祭,我每年给你十块银钱,还照管你的吃穿。」米加挽留那肋未人,

文理本士17:10 米迦曰、可偕我居、为我之父与祭司、岁给十金、衣服一袭、供尔之馔、利未人遂入室、

修订本士17:10 米迦说:"你就住在我这里吧!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每年给你十块银子和一套衣服,以及生活所需的食物。"利未人就来了。

KJV 英士17:10 And Micah said unto him, Dwell with me, and be unto me a father and a priest, and I will give thee ten shekels of silver by the year, and a suit of apparel, and thy victuals. So the Levite went in.

NIV 英士17:10 Then Micah said to him, "Live with me and be my father and priest, and I'll give you ten shekels of silver a year, your clothes and your food."

和合本士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拼音版士17:11 Lìwèi rén qíngyuàn yǔ nà rén tóng zhù. nà rén kàn zhè shàonián rén rú zìjǐ de érzi yíyàng.

吕振中士17:11 他情愿和那人同住;那人看这青年人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

新译本士17:11 他同意与那人同住;那人看待这青年人好像自己的一个儿子一样。

现代译士17:11 这年轻的利未人答应留在米迦家里,米迦待他像自己的儿子。

当代译士17:11 米迦听了就建议说:“留在我这里吧,你可以作我家的祭司啊。我每年可以给你十块银子、所需的衣服,还负责你的膳食。”於是那青年便答应留下来。米迦待他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思高本士17:11 他遂同意住在米加那里,他看待这少年好似自己的儿子。

文理本士17:11 乐与同居、米迦视之若子、

修订本士17:11 利未人愿意和这人同住;他待这年轻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KJV 英士17:11 And the Levite was content to dwell with the man; and the young man was unto him as one of his sons.

NIV 英士17:11 So the Levite agreed to live with him, and the young man was to him like one of his sons.

和合本士17: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拼音版士17:12 Mǐjiā fēn paì zhè shàonián de Lìwèi rén zuò jìsī, tā jiù zhù zaì Mǐjiā de jiā lǐ.

吕振中士17:12 米迦给这『利未人』授与圣职,这青年人就做他的祭司,在米迦家里。

新译本士17:12 米迦立了这利未青年作他的祭司,住在米迦的家里。

现代译士17:12 米迦派他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家里。

当代译士17:12 又任命这青年作他个人的祭司。

思高本士17:12 米加又委任了这肋未人,这人遂作了他的司祭,住在米加家中。

文理本士17:12 米迦区别之、乃为其祭司、居于米迦家、

修订本士17:12 米迦授这年轻的利未人祭司的职任,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KJV 英士17:12 And Micah consecrated the Levite; and the young man became his priest, and was in the house of Micah.

NIV 英士17:12 Then Micah installed the Levite, and the young man became his priest and lived in his house.

和合本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拼音版士17:13 Mǐjiā shuō, xiànzaì wǒ zhīdào Yēhéhuá bì cì fú yǔ wǒ, yīn wǒ yǒu yī gè Lìwèi rén zuò jìsī.

吕振中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永恒主必使我得福了,因为我有个『利未人』做我的祭司。』

新译本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善待我,因为有一个利未人作我的祭司。”

现代译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有一个利未人作我的祭司了,上主一定会使我顺利发达!」

当代译士17:13 米迦拥有自己的祭司,就高兴地说:“我有了一位利未人祭司,主一定会赐福给我了。”

思高本士17:13 於是米加说:「如今我知道上主必施恩於我,因为有位肋未人作了我的司祭。」

文理本士17:13 米迦曰、今有利未人为祭司、我知耶和华必锡嘏于我、

修订本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恩待我,因为我有利未人作我的祭司。"

KJV 英士17:13 Then said Micah, Now know I that the LORD will do me good, seeing I have a Levite to my priest.

NIV 英士17:13 And Micah said, "Now I know that the LORD will be good to me, since this Levite has become my pries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