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存留的迦南各族
1 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
2 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
3 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
4 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
5 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6 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神。
俄陀聂
7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 神,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
8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
9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10 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
11 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以笏
12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
13 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
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15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
16 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
17 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
18 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
19 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
20 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 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21 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
22 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
23 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
24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
25 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
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经过凿石之地,逃到西伊拉。
27 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
28 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
29 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
30 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
珊迦
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提要:1 留下来试验以色列的民族. 6他们经与外族交往参与拜偶像. 8俄陀聂把他们从古珊·利萨田手中救出. 12以笏把他们从伊矶伦手中救出. 31珊迦把他们从非利士手中救出.


存留的迦南各族
士3:1 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这几族。作者完成了整个士师时期的历史阐述以后。现在,笔锋一转,开始列举留在迦南的与以色列争斗的不同民族。同时他也加注了,迦南人为何留下来的另外理由。及展示以色列人与外邦人社会和宗教如何迅速融合(一至六节)。


士3:2 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
【本会注释】

  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的战事。以色列的后代既不知道战争的恐怖也不了解上帝为他们的祖先所施行大能的拯救工作。他们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中长大。他们转离他们父辈信靠的上帝,因他们的父辈是上帝从强敌之手中解救出来的。上帝打算借着存留在迦南和其周围的民族,不断的强调他大能的拯救以及外邦神的无能的教训。经过相继发生的战争,以色列的年轻一代从痛苦的经历学习到:他们唯有在其父辈的上帝的帮助下,才能与这些人数众多而又好战的民族争战并征服他们。


士3:3 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

【本会注释】

  首领。该词的希伯来单词是 seren,在圣经中用于这些非利士城邑的统治者,但有一个例外(王上7:30 )。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利士语的单词或名称,因它一般只用于称谓这些统治者,所以别的地方没有出现过。非利士邦国共有五个主要的中心:迦萨,亚实突,以革伦,迦特和亚实基伦(撒上6:16-18). 其中三个被犹大侵占(士1:18),但显然后来又失守。
  一切迦南人。就是留在迦南各地的迦南人,当然他们的很多领地都已被侵占了。
  希未人。见约书亚记11:3. 希未人在别处的记载都与巴勒斯坦的中心城市相关,如在示剑(创34:2)和基遍(书9:7)。考古学家尚不能明确地确认希未人。有些迹象显示希未人属哈里特人或何利人的一个分支(见书 9:3)。
  黎巴嫩山。这里描述希未人是居住在黑门山周围(在巴勒斯坦北部)直到哈马口。后者在圣经中常常是指迦南北部的边界。哈马城本身在黑门山以北约140英里的奥伦特斯河上,而它的领地却延伸至城南的数英里的地方。
  哈马口。见民34:8注释。


士3:4 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
【本会注释】
  试验以色列人。见士2:22,23注释。


士3:5 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本会注释】
  亚摩利人。见士1:35,36注释。
  比利洗人。见士1:4注释。
  耶布斯人。见士1:21注释。


士3:6 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神。
【本会注释】
  娶他们的女儿。创世记中记载了信仰上帝与不信仰上帝的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认为在地上盛行的这个习俗是他们衰败和先前招致洪水的一个因素(创6:2- 4)。耶和华严厉禁止与不信的迦南民族联姻(申7:3),但百姓却常常忽视这样的原则。这种联姻的结果从所罗门的经历中显而易见(王上11:1-8)。类似悲剧性结果的危险今天仍然存在。信徒与非信徒的婚姻中,信徒的信仰被破坏是非常普遍的事。这几乎没有例外(见林后6:14-17)。


俄陀聂
士3:7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

【本会注释】

  亚舍拉。希伯来单词asheroth 或它的单数形式asherah。翻译的英文单词“groves” 表达不出该词的意思(见王下23:6)。一个“亚舍拉”几乎不能搬出耶和华的殿。这些亚舍拉明显是木柱或树桩,其中一个通常立在异教神坛旁边作为敬拜的对象。可能是被当作住地的神灵(见申16:21;王下17:10)。这些偶像在迦南圣殿中很普遍,在希伯来人的崇拜中逐渐被使用。我们读到一个例子,就是在基甸家乡巴力的坛(士6:25),其它的在撒玛利亚,耶路撒冷和伯特利(王下13:6;23:6,15)。他们似乎是出自迦南人的一个有名的女神亚斯他录的名字,在拉斯夏拉碑文中,她被描绘为众神之母,并常常被称为大海女神,至于树桩和木柱如何成为她的象征,就不得而知了。


士3:8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
【本会注释】
  祂就把他们交在……手中。即上帝允许他们被打败并臣服于外族,只有通过纳贡来保留其领地的民。
  士师记从这里才开始实质性的叙事故事。至此,本书通过两段序言(士1:1至2:5及2:6至3:7)讲解历史背景以及声明这样的原则:百姓的罪招致受外族的压迫,但上帝经一个“士师”来施行拯救,为以色列人接受他们的命定提供进一步的机会。士师俄陀聂的故事与其他士师的故事一样,阐明了这一真理。
  古珊·利萨田。历史记录中没有有关迦南被一个名叫古珊·利萨田的美索不达米亚王侵占的资料信息。此称谓意思是“双重邪恶的古珊”。“利萨田”可能是以色列人加的,以表达他们对他的厌恶之情。侵略来自东北方,出自希伯来语'Aram Naharayim,意思是“两条河的阿拉姆”。这是对幼发拉底河上游和Khābûr河之间地区的普遍称谓,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所有地区,由于那时这个地区是被米坦尼王统治,所以古珊·利萨田可能就是一个米坦尼王。


士3:9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本会注释】
  呼求耶和华。百姓固执任性过后,美梦化为泡影,终于转向他们的上帝。他们幡然醒悟:偶像崇拜使他们走上了悖逆之道。因为这样的醒悟,他们又转回到他们父辈的上帝那里。有人作了这样适当的评论:痛苦使得那些在上帝面前从未祈求的人苦苦地向他呼求,这就是上帝试验的目的,百姓在他们困苦时期转向仰赖耶和华。真诚的求助从来不会落空,虽然不是每一次的苦难都被转离,但对那些爱上帝并完全顺服于他的人,上帝要叫爱他的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他们得益处(罗8:28)。然而尽管如此,到了某个时候,虽然人会“向我哀求,我却不听”(耶11:11)。因此,我们当趁耶和华相近的时候求告他(赛55:6)。今天就是救恩临到的日子。
  兴起一位拯救者。当以色列人在危难中向上帝呼求的时候,他听到呼声,就为他们兴起了一位民族的拯救者,就是迦勒兄弟的儿子俄陀聂(士1:13)。


士3:10 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灵。上帝不仅只是在新约时期保留圣灵的特别沛降的恩赐,同样也在古时通过沛降圣灵来装备他的仆人去完成工作。俄陀聂就是一个真正杰出的士师,他没有轻率和不敬的行为。不像其他士师,虽然能率领以色列百姓赢得胜利,但也往往落入失误,哀伤和悲惨结局的阴影之中。
  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当耶和华的灵沛降在俄陀聂的身上时,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然后出去争战。这表明他在与敌作战前,在百姓中行事正确。所有敌人中最败坏的就是罪,首先需要战胜罪恶这个敌人,才能寄希望战胜外来的敌人。
  出去争战。即使耶和华的灵沛降在我们身上,我们也不能坐等胜利的果实。那些有上帝的灵与之同在的人也需要行动,耶和华的灵是一切良善和巨大成就的始发者,但他的工作要借着人来成就。
  他便胜了。我们不知道这次战争的细节,但那一定是十分激烈,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而此时,耶和华又再次帮助以色列人,使他们赢得了胜利的冠冕。
士3:11 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以笏
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又行……恶的事。信心坚定的士师俄陀聂去世以后,以色列人又渐渐随从偶像崇拜的风气。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会里的一个好人可能存在的状况。一个公义正直的领袖是一个国家拥有的最大的福分之一,不仅仅是他作出的决策,更是因为他生活的榜样对他人所发挥的影响力。现今的世界需要像俄陀聂这样的人──被圣灵充满──将他的民带回到上帝的面前。
  耶和华使……强盛。这是第二轮压迫时期的开始,俄陀聂死后,以色列民又回到了罪恶的道路上,上帝允许外族再次压迫希伯来人使其受益。
  伊矶伦。摩押人与希伯来人是近亲(创19:36-38)。之前这两族人从未在战争中积极相助。伊矶伦自己与亚扪人(他们的国在摩押的北部)和亚玛力人(迁移到南方的贝多因人)结盟。伊矶伦首次发动的进攻是攻打棕树城的耶利哥(见士1:16),结果征服了耶利哥城和便雅悯附近的领地。可能约在60年以后,希伯来人又毁坏了耶利哥城,该城后来要么被重建,要么就是在其城郊新建起来的一个城。


士3:13 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
士3: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士3:15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

【本会注释】
  以笏。以色列人在服事了这个外族王18年以后,对他们的处境极为厌倦,他们再次认识到所遭遇的苦难源于他们宗教的背道,他们带着某种程度的悔悟呼求耶和华的帮助,虽然他们背信弃义,但上帝却又通过从便雅悯支派中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来作出回应。第一个士师出自最重要的犹大支派,此时犹大在反对外族压迫的斗争中看来已没有了拥护者。至少耶和华使用了来自最小支派的一个人,这个支派首当其冲掀起了反抗摩押人压迫的浪潮。
  左手便利的。耶和华拣选的拯救者以笏被描绘成左撇子(原文字面意思是“右手受限制”)。这个事实与后面讲述的相关,即左撇子会把佩剑拴挂在常人习惯另外一侧,这有助于隐藏武器。
  礼物。很可能是每年交纳的贡品,交纳实物,所以需要很多以色列人护送,以防路上遭遇强盗抢劫。


士3:16 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
【本会注释】
  肘。这里使用的希伯来单词“肘”,在旧约的其他地方没有发现。所以非常难以确定这个长度单位究竟有多长,从其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它大约是一英尺长。


士3:17 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
【本会注释】
  极其肥胖。在叙事故事的高潮中紧接着附加说明了这个重要的事实。


士3:18 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
【本会注释】
  打发走了。以笏献完他们送来的礼物以后,就打发一同来的人回家了。他们走到一个安全距离以外后,以笏就回来执行他危险的任务,记载中没有说明摩押王居所的地点,背景表明它是在从吉甲跨过约旦河的一个摩押小镇上。


士3:19 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
【本会注释】
  凿石。原文字义为“雕像”或“雕刻的石碑”。这些可能是刻字的石界碑或是由摩押人在吉甲附近建立的异教神庙,这都被以色列人视为偶像崇拜。“凿石”的翻译应追溯到犹太的塔古姆(Targum),它将这一希伯来单词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或许是为了避免产生以笏在偶像周围逗留的推测,或那些是约书亚立起来的石碑的推测(书4:20)。此纪念碑没有用“雕刻的石碑”,或许他们只不过是常见的里程碑而已。
  在古珊的奴役下(士第3章)

注解:压迫者是古珊利萨田;拯救者是底壁的俄佗聂;没有提到地名。箭头所示为入侵方向;范围不详。在伊矶伦的奴役下(士第3章)


注解:摩押王伊矶伦起码入侵了流便和便雅悯。便雅悯人以笏刺杀了伊矶伦,在以法莲揭竿起义。箭头所示为入侵方向;范围不详。在耶宾的奴役下(士第4章)


注解:夏琐王耶宾欺压北以色列。基低斯的巴拉被底波拉召到以法莲,在基顺击败仇敌。西西拉逃跑途中在撒拿音被基尼人所杀。箭头所示为入侵方向;范围不详。

 机密事。或“机密的消息”这个借口很有效,王就毫无迟疑的接受了,因为以笏已献了礼物,王可能以为他还要泄露一些有关以色列的秘密情报。很可能王已得知以笏已打发他的同伴先离开了,就自然地推断以笏这样做是为了不被他们察觉。
  回避吧。该希伯来单词是一个象声词,相当于英语的hush或ssh 伊矶伦向他侍立的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以笏不敢要求宫廷侍从退离,因此他可能在所有的人面前表现出要告诉秘密的样子。当然,王不想秘密情报泄露给他人,所以他就发出这样的声音让他的侍从们退下去。


士3:20 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上帝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本会注释】
  凉楼。希伯来原文字义“楼上凉快的房屋”。现代阿拉伯语仍然以同样的名字称这样的房屋。它是附加的一层,通常竖立在房屋一角屋顶平台的第三层,像建筑物竖立的一个塔,它上部和各面都有格窗,热天通气散热,非常舒适。
  看来故事中的一些细节疏漏了,王命令他的侍从离开后,退到了他的秘室,并叫以笏来到那里,也可能以笏的第一句话(19节)是通过使者传到王那里的。
  上帝的命。以笏的这个表述是一个巧妙的计策,使他可以与王靠得更近,此话一出,王立即起身表示对神谕的敬意。


士3:21 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
【本会注释】
  左手。很自然的情形是,用左手有助于防止王怀疑他从衣袍下拔匕首。强大的力量刺穿了王的肚腹,以至于整个剑都看不见了。王极其肥胖,因骄奢淫逸的生活使得他大腹便便,无力防卫。


士3:22 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
士3:23 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

【本会注释】
  游廊。此处使用的希伯来单词“游廊”在旧约中只出现了一次。出自一个意思为“排列”的单词,可能意思是“柱廊”,由此可见它是指建筑物的一部分。
  将楼门尽都关锁。很可能奴仆们都退离到宫廷的另外区域,然而,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看见了以笏离开那屋,因为他们回到了王所在的那间屋,发现门已锁了,就认为王想独处而不受干扰。


士3:24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
【本会注释】

  大解。原文是“盖住他的腿”,这是解便的一种文雅说法,在撒上24:3也有相同的表达。因为如此,所以侍从们自然对王的门被锁住的事犹豫不决。


士3:25 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
士3: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经过凿石之地,逃到西伊拉;

【本会注释】
  逃跑。王的侍从的犹豫不决和等待给了以笏先逃跑的足够时间,很可能,王宫在约旦河附近,以笏很快就可以逃到河对岸的安全地带。
  西伊拉。我们不知道该地的位置。似乎是在以法莲山地附近。


士3:27 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
【本会注释】
  以法莲山地。以笏实际上是便雅悯支派的人,他没有回到附近自己的支派,这一点好像有点蹊跷。或许是摩押有强大的守军在那里,或许是他觉得便雅悯人太胆小不能响应他的号召去争战;以法莲支派是各支派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响应战斗号令非常迅速的。


士3:28 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但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
【本会注释】
  约旦河的渡口。渡口在吉甲附近耶利哥东面,这一行动是为了防止摩押派援兵过来,也可以切断摩押人在约旦河以色列人这一侧的驻军的逃跑路线。


士3:29 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
【本会注释】
  没有一人逃脱。所以摩押驻军的精兵强将被突起的希伯来人全部迅速的消灭了。


士3:30 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
【本会注释】

  摩押就被……制服了。摩押人在约旦河以色列人一侧的力量被击垮,从此后对以色列人不再具有任何威胁了。


珊迦
士3: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珊迦。显然珊迦是接着走上前台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表现在非利士南部抗击非利士人的局部战争中。可能他与底波拉和巴拉在北部攻打迦南人是同一时期。四章一节讲述到底波拉和巴拉在以笏死后实施拯救,但没有提及珊迦。底波拉之歌有暗示珊迦是同时代的人的意思(士5:6)。这个事实进一步说明珊迦并没有包含在按年代顺序编排的叙事故事中,根本没有关于他被差遣的年代记录。在非利士人的压迫和奴役下,他在所处的地方使用精湛的武艺帮助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拯救者和民族英雄当之无愧,但他并没有被称作以色列的士师。
  珊迦的名字作为一个外族的名字出现,被认为可能是何利人或赫人。这个外族名字可能因他的母亲是嫁给了何利人或迦南人的以色列人。作者已看到异族通婚是一个普遍现象。他父亲名叫亚拿,是外邦神的名字,通常认为希伯来人不太可能起这样的名,除非其父母是背弃上帝的人。
  赶牛的棍子。是驱赶牛的一种工具,约有8英尺长,以便人在把犁耕地时也能触及到牛。一端是金属尖角,另一端有刮犁头的凿型刀刃,这种棍能有效地当作矛枪使用。这样简陋的牛棍兵器在上帝的赐福下,其效用胜过了没有上帝赐福的“歌利亚的剑”。上帝有时选择通过这种不可能的方法,显示出他大能的工作。

一、卷名

  约书亚逝世以后治理以色列人的官长称为士师,《士师记》因此而得名。摩西在下达有关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后政权的指示时,曾命令:“你要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士师)和官长。”(申16:18)所以在摩西和约书亚去世,不能再行使立法和执法职权后,就有士师设立,构成最高行政机构。士师记记载了约书亚去世后开始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统治以色列人的是士师。

  士师的职权超过摩西律法所规定审判官的民事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由上帝所直接选召,从事伟大事工的(士3:15;士4:16;士6:12等)。他们负责挣脱外国的奴役,而不单是担任民事的官长。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蒙召施行大事,是因为普遍的背道和逼迫所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已使得普通的程序变得全无用处。士师中最杰出的人物乃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民众或宗教的向导,称他们为将军或指挥官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不过,每一位士师在“拯救”了百姓之后,就在其余生统治他们。所以在写书之时,“士师”的称呼似乎是最合适的。几世纪以后在迦太基,政治领袖也被称为“士师”。他们的种族和语言体系与希伯来人是一样的。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士师记》是谁写的。根据古代犹太传统说法,该书为撒母耳所著(见《塔木德》)。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测。这种说法虽然与许多事实相符,但其他的因素却与之相左。《士师记》的作者很喜欢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士21:25;参士18:1;士19:1)。有人认为这暗示作者可能赞成君主制,因为他似乎在说:“这些事情本是不可容忍的,只是当时没有国王在以色列中维持秩序,各人才得以任意而行。”因为撒母耳是反对在以色列设王的,所以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话不可能是他所写。

  本书内证指出《士师记》大约写作的时期。“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表明该书写于扫罗担任国王以后。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它写于大卫作王之前,至少是在他作王的初期。士1:12中说耶布斯人还没有被赶出耶路撒冷,而是住在便雅悯人中间“直到今日”。圣经历史指出,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至少在锡安在保障里,直到大卫在希伯仑统治七年后夺取耶路撒冷(撒下5:6-9;代上11:4-9)。所以士师记可能写于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以前的头七年作王时期内。

 

三、历史背景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士师记》所记载的各处事件在近东历史中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士师记》所包括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1400-B.C.1050年。准确的日期只有在确定出埃及的年代后才能确定。可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互相矛盾的学说中断定是非。关于这一点,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88-196页,卷二124-126页。

  亚玛拿泥版和其他碑文表明当地的迦南人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已住在那里好多世纪了。他们有悠久的文明,在米索不大米和埃及大帝国的影响之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百姓在一些小君主的统治之下,这些君主又归属于法老。尽管这样,他们自己又不断地互相残杀,习于争战。然而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他们或多或少地在一个领袖之下联合起来。在山上,他们有城堡防守,在平原,他们有铁车可战,正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当时文明的遗迹所表明的。希伯来人进入以后,艺术和建筑似乎很快地衰落下去,但在属灵真理方面,从而在道德和人生哲学方面,希伯来人对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优势。迦南人在近东以经商著称(后来希伯来语中的“迦南人”意指“商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很发达。

  以色列人对上帝缺乏必要的信心,未能把迦南人都赶走。经过头几年的战争以后,他们在迦南人旁边住了下来,在这段时期中,希伯来人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统一的民族,有时两三个支派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士师记第五章底波拉的歌表明,即使是大难临头,也无法把所有的支派都联合起来。支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士8:1-3;士12:1-6;士20:1-48),这部分是由于迦南人一系列的城堡把全地分隔开来,使以色列人之间缺乏交流所致。

  希伯来人本来以游牧为主,不久以后,他们向原来迦南的居民学习了农作方法。迦南的宗教是以确保土地肥沃的仪式为中心的。有许多庆典是尊崇农神,为他们所赐的丰收,许多希伯来人在接受农作方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与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宗教。

 

四、主题

  本卷书记载了希伯来人从约书亚逝世直到君主制产生的撒母耳时代这段时期中的各个史实。从特殊的意义上讲,约书亚是蒙拣选实行和完成摩西所开创的工作。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在缺乏摩西权威性指示和约书亚实际管理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地管理和试图巩固他们新得来的家乡。

  在此以前,希伯来人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下。他们经历了第一次被奴役,然后是长期地在旷野流浪,最后还经历了征战和艰险。约书亚书主要是他们的自传,记录了征战的最后几个阶段。士师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往后的历史,描述了他们在由一个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业民族转化的过程中所应付的挑战。

  我们一打开《士师记》,就会处身于一种强烈的战争的气氛下,进入备战的环境之中。各支派在约书亚的率领之下进行联合的军事行动过后,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从约旦河流域上来的各支派前去攻占本要他们去征服的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兵嚣的铿锵声,一仗接着一仗。铁车沿着河谷飞驶;山边挤满了武装的人员。有战牛和胜利的歌声传出。那些狠狠打击以色列敌人的人成了英雄。希伯来人虽然攻占了山区,却未能把迦南人从平原赶走。

  战争的喧声消散以后,迦南人仍然占领着从东到西的一系列堡垒。从希烈山经亚雅仑,沙宾,比录,基列耶琳至耶路撒冷。另一系列的堡垒从地中海经多珥,夏罗设,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至约旦河,把北面的以萨迦,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同中部迦南的各个支派分隔开来。坚固的堡垒仍在迦南人手中,阻隔了通往约旦河的富绕的耶斯列各。上述两堡垒横断于迦南地,使以色列各支派实际上无法交流和统一。由于这些未攻占的城堡把他们彼此隔开,他们在遭到进攻时只能十分困难地结成部分的同盟对付敌人,守住他们在敌人中所夺取的土地。

  敌对民族的不断进犯给希伯来人带来了战争和奴役。北有米索不大米人,南有摩押人,东有米甸和亚摩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由于背道和拜偶象削弱了忠于信仰给他们带来的民族团结的纽带,希伯来人无法抵抗外来的杀戳。但是,奴役之苦导致了悔改,使百姓重新敬拜上帝。上帝为怜悯他们,就会兴起一位拯救者或“士师”打摔奴役之轭,治理百姓至死。这就是本卷书的题材。

  《士师记》的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是:百姓的罪和背离真宗教招惹了上帝的不悦。为使他们转离罪恶,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他们。只有当他们真正悔改并归回上帝,苦难才得离开。他们真心悔改以后,上帝就兴起人来或安排环境,使他们得到解救。士师记对这段历史的编排是要说明以下重要的论点:公义会使一个民族兴旺;罪恶会给一个民族带来耻辱;恶伴侣会毁掉良好的动机和教养;道德的堕落会导致民族的衰弱;有关选民以色列人的事务受上帝旨意的直接照看;民族的罪会招惹上帝的惩罚;上帝惩罚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真心悔改,惩罚就会撤消;拯救的来到决非单靠人力,而是来自受上帝的灵所感劝的力量和热情。士师记的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这些管理原则说明了为什么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会有背道和奴役,悔改和拯救交替进行。

  《士师记》的作者在叙史时所仔细阐明的这些论点,把《士师记》从单纯的历史记录提高到历史的神圣哲理的地位。这位受灵感的作者所关心的不只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所阐发的教训,即使是粗读士师记,也会看出作者是要说明上帝的手出现在以色列民在新家乡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之中。结果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祂引导以色列人的经历,使他们从经验中体验到他们唯一的幸福和安全在于事奉祂。

  本书还有一个次要的题旨是:以色列人的苦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他们外邦邻居的坏影响。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当地拜偶象的居民是引诱以色列人落入试探的因素,上帝为什么不把迦南人和亚摩利人都赶出去,从而防止祂百姓背道呢?作者显然在本卷书的一个地方解答了这个问题(士3:1-4)。他在这里说明上帝知道苦难在塑造品格中的价值。所以上帝把迦南人留了下来,试验以色列人是否会事奉祂。

  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在上帝的引导和祝福下,一批弱小的部族竟能在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他们的英雄是怎样名扬四海的,他们如何在各种势力和影响之中忠于上帝,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士师记》很明显地分成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历史总序(1:1-2:5),叙述了约书亚把土地分给各个支派后,部分征服该地的经过。各支派只进攻分给他们的那一块土地。如果遇到强大的抵抗,有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尽管以色列人作出了努力,他们只是部分地占领了划给他们的土地。作者的叙述表明百姓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和忠诚。这样,他告诉读者以色列人所遭苦难,以及迦南人被允许留在该地的原因。以色列人和余下迦南人的关系构成了以后各章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士师的原因。

  第二个序言(2:6-3:6)概述了历史,其目的是要表明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背道。他们陷入拜偶象的罪,招致了上帝的惩罚。当他们悔改以后,上帝就接二连三地差遣士师拯救他们。

  作者在阐明了他的主题以后,就记录了在十二位士师(士3:7-16:31)之下各支派的历史。这是一部不断重演的犯罪的历史,也是上帝的恩典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施行拯救的历史。在十二位士师之中,六位的事迹讲得比较详细,六位只是简要地提到。亚比米勒篡权的插曲在士师记中详细记载,为的是警告百姓拣选一位不遵行上帝旨意之君王的危险(见申17:15)。

  《士师记》最后有二个附录,描述了士师初期的两件事。第一件(17,18章)讲的是米迦拜偶像以及但人把他的偶像放在北方的圣所中,直到亚利死的日子。第二个插曲记载了便雅悯人在基比亚的丑行,以及其他支派对这个支派的报应。他们因支持犯罪的基比亚人,几遭灭绝。《士师记》最后记载了大家为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不致灭绝。

 

五、纲要

(一)历史总序:开头的情况 士1:1-2:25

  1、各支派努力巩固他们在巴勒斯坦所分之地 士1:1-36

    1) 犹太人和基尼人  士1:1-20

    2) 便雅悯人  士1:21

    3) 玛拿西和以法莲人士1:22-29

    4) 西布伦人  士1:30

    5) 亚设人  士1:31,32

    6) 拿弗他利人士1:33

    7) 但人在南方的士1:34-36

  2、他们失败的原因 士2:1-5

(二)主题序言:作者总结并解释当时希伯来的历史 士2:6-3:6

  1、与约书亚书有联系的历史开头语  士2:2-10

  2、作者对他将开始叙述之历史的解释  士2:11-3:6

(三)士师的故事  士3:7-16:31

  1、俄陀聂推翻北方侵略者的压迫(米索不大米人)士3:7-11

  2、以笏把百姓从东南面的侵略者(摩押人)手里救出来 士3:12-30

  3、珊迦 士3:31

  4、底波拉和巴拉推翻北方迦南人的压迫  士4:1-5:31

  5、基甸  士6:1-8:32

    1) 击退东面的米甸人  士6:1-8:21

    2) 基甸以后的事  士8:22-32

  6、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篡权  士8:33-9:57

  7、陀拉  士10:1,2

  8、睚珥  士10:3-5

  9、耶弗他  士10:6-12:7

    1) 粉碎东面来的亚摩利人的入侵  士10:6-11:33

    2) 牺牲自己的女儿  士11:34-40

    3) 耶弗他作士师期间支派间的冲突  士12:1-7

  10、以比赞  士12:8-10

  11、以伦  士12:11,12

  12、押顿  士12:13-15

  13、参孙出生及以后的事 士13:1-16:31

(四)两个附录:士师统治时期发生的两件事  士17:1-21:25

  1、米迦拜偶象的起因以及他的偶象置于但人(北方的)圣所的经过  士17:1-18:31

    1) 造偶象  士17:1-6

    2) 背道的利未人当祭司  士17:7-13

    3) 在但人移民过程中,偶象转到了但(拉亿)士18:1-31

  2、便雅悯人的恶行及其可怕后果  士19:1-21:25

    1) 基比亚的便雅悯人凌辱利未人的妾至死  士19:1-28

    2) 其他支派惩罚便雅悯人  士19:29-20:48

    3) 设法避开各支派所发的誓言,使便雅悯支派不至灭绝  士21:1-25

和合本士3:1 耶和华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那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的以色列人,

拼音版士3:1 Yēhéhuá liú xià zhè jǐ zú, wéi yào shìyàn nà bú céng zhīdào yǔ Jiānán zhēng zhàn zhī shì de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士3:1 以下这些国的人就是永恒主所留下,为要藉着他们来试验以色列人,一切不曾经验过迦南任何战事的人,

新译本士3:1 这些国的人是耶和华留下的,为要借着他们来试验以色列人,就是所有没有经验过迦南任何战争的人;

现代译士3:1 上主留下一些民族在这块土地上,要考验那些没有经历迦南战事的以色列人。

当代译士3:1 主为了要试炼那些从没有经历过迦南战事的以色列人,使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事,就给他们留下几个外族,

思高本士3:1 这是上主为考验那些不晓得客纳罕一切战事的以色列人,所留下来的民族,

文理本士3:1 耶和华留此诸族、是欲试以色列人未知迦南战事者、

修订本士3:1 耶和华留下这些国家,为要考验所有未曾经历迦南任何战役的以色列人,

KJV 英士3:1 Now these are the nations which the LORD left, to prove Israel by them, even as many of Israel as had not known all the wars of Canaan;

NIV 英士3:1 These are the nations the LORD left to test all those Israelites who had not experienced any of the wars in Canaan

和合本士3:2 好叫以色列的后代又知道又学习未曾晓得的战事。

拼音版士3:2 Hǎo jiào Yǐsèliè de hòudaì yòu zhīdào yòu xuéxí wèicéng xiǎodé de zhàn shì.

吕振中士3:2 不过是要叫以色列后代、至少那些从未经验战事的、经验经验战事,好得教导而已。

新译本士3:2 好使以色列人的后代,那些以前没有经验过这些战争的人,知道学习争战。

现代译士3:2 他的目的是要教以色列的每一代打仗,尤其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

当代译士3:2 主为了要试炼那些从没有经历过迦南战事的以色列人,使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事,就给他们留下几个外族,

思高本士3:2 叫以色列子民的後代,至少那些以前不晓得这些战事的人,知道和学习作战。

文理本士3:2 使以色列后代知习前所未悉之武事、所留诸族如左、

修订本士3:2 只是为了要以色列人的后代认识战争,教导他们,尤其那些未曾认识这些事的人。

KJV 英士3:2 Only that the generations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might know, to teach them war, at the least such as before knew nothing thereof;

NIV 英士3:2 (he did this only to teach warfare to the descendants of the Israelites who had not had previous battle experience):

和合本士3:3 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并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

拼音版士3:3 Suǒ liú xià de jiù shìfēi lì shì de wǔ gè shǒulǐng hé yīqiè Jiānán rén, Xīdùn rén, bìng zhù Lìbānèn shān de Xīwèirén, cóng bā lì hēi men shān zhídào Hāmǎkǒu.

吕振中士3:3 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个霸主、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和住利巴嫩山的希未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

新译本士3:3 他留下的就是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和所有迦南人、西顿人,以及住在黎巴嫩山上的希未人,从巴力.黑门山直到哈马口。

现代译士3:3 留下的有非利士五个城的首领和所有迦南人、西顿人,以及住在巴力黑门山到哈马隘口之间黎巴嫩山区的希未人。

当代译士3:3 计有:五个非利士王、所有的迦南人、西顿人,住在黎巴嫩山区、从巴力黑们山直到哈马口一带的希未人。

思高本士3:3 这些民族就是培勒舍特人的五个酋长,一切客纳罕人、漆冬人和住在黎巴嫩山上,即从巴耳赫尔孟山直到哈玛特关口的希威人。

文理本士3:3 非利士之五伯、迦南人、西顿人、居利巴嫩山之希未人、自巴力黑们山、至哈马道、

修订本士3:3 留下的有非利士的五个领袖,所有的迦南人,西顿人,以及从巴力.黑门山到哈马口,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

KJV 英士3:3 Namely, five lords of the Philistines, and all the Canaanites, and the Sidonians, and the Hivites that dwelt in mount Lebanon, from mount Baalhermon unto the entering in of Hamath.

NIV 英士3:3 the five rulers of the Philistines, all the Canaanites, the Sidonians, and the Hivites living in the Lebanon mountains from Mount Baal Hermon to Lebo Hamath.

和合本士3:4 留下这几族,为要试验以色列人,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借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不肯。

拼音版士3:4 Liú xià zhè jǐ zú, wéi yào shìyàn Yǐsèliè rén, zhīdào tāmen ken tīng cóng Yēhéhuá jiè Móxī fēnfu tāmen lièzǔ de jièmìng bù ken.

吕振中士3:4 他们在那里,这是要藉着他们来试验以色列人,好知道他们肯不肯听从永恒主的诫命、就是永恒主由摩西经手所吩咐他们祖宗的。

新译本士3:4 他们留在那里,为要借着他们试验以色列人,要知道他们是否听从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诫命。

现代译士3:4 上主留下这些民族是要考验以色列人,看看他们是否服从上主藉着摩西颁布给他们祖先的诫命。

当代译士3:4 主留下这几个外族是要试炼以色列人,看他们是否愿意遵从主藉着摩西向他们祖先颁布的诫命。

思高本士3:4 他们留在那里是为考验以色列人,看他们是否听从上主藉梅瑟吩咐他们祖先的那些诫命。

文理本士3:4 所以留此、为试以色列人遵耶和华藉摩西谕其祖之诫否、

修订本士3:4 他们是为了要考验以色列,好知道他们是否肯听从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命令。

KJV 英士3:4 And they were to prove Israel by them, to know whether they would hearken unto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LORD, which he commanded their fathers by the hand of Moses.

NIV 英士3:4 They were left to test the Israelites to see whether they would obey the LORD'S commands, which he had given their forefathers through Moses.

和合本士3:5 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拼音版士3:5 Yǐsèliè rén jìng zhù zaì Jiānán rén, Hèrén, Yàmólìrén, Bǐlìxǐrén, Xīwèirén, Yēbùsīrén zhōngjiān,

吕振中士3:5 于是以色列人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新译本士3:5 以色列人就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现代译士3:5 於是以色列人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当中;

当代译士3:5 可是,以色列人不单没有消灭他们,反而跟这些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杂居共处,

思高本士3:5 以色列子民就住在客纳罕人、赫特人、阿摩黎人、培黎齐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中间,

文理本士3:5 于是以色列人居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中、

修订本士3:5 以色列人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

KJV 英士3:5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welt among the Canaanites, Hittites, and Amorites, and Perizzites, and Hivites, and Jebusites:

NIV 英士3:5 The Israelites lived among the Canaanites, Hittites, Amorites, Perizzites, Hivites and Jebusites.

和合本士3:6 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 神。

拼音版士3:6 Qǔ tāmende nǚér wèi qī, jiāng zìjǐ de nǚér jià gei tāmende érzi, bìng shìfèng tāmende shén.

吕振中士3:6 娶他们的女儿为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且服事他们的神。

新译本士3:6 他们娶他们的女儿作妻子,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且事奉他们的神。

现代译士3:6 他们跟这些人通婚,拜他们的神明。

当代译士3:6 彼此通婚,并且敬拜他们的假神。

思高本士3:6 竟然娶了他们的女子为妻,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事奉了他们的神。

文理本士3:6 取其女为妻、以女嫁其子、崇事其神、○

修订本士3:6 娶他们的女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事奉他们的神明。

KJV 英士3:6 And they took their daughters to be their wives, and gave their daughters to their sons, and served their gods.

NIV 英士3:6 They took their daughters in marriage and gave their own daughters to their sons, and served their gods.

和合本士3:7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 神,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

拼音版士3:7 Yǐsèliè rén xíng Yēhéhuá yǎn zhōng kàn wéi è de shì, wàngjì Yēhéhuá tāmende shén, qù shìfèng zhū bāLìhé yà she lā,

吕振中士3:7 以色列人行了永恒主所看为坏的事,忘了永恒主他们的上帝,去服事众巴力(即∶外国人的神)和亚舍拉神木,

新译本士3:7 以色列人行了耶和华看为恶的事,忘记了耶和华他们的 神,去事奉众巴力和亚舍拉。

现代译士3:7 以色列人民忘记了上主—他们的上帝;他们得罪他,去拜巴力和亚舍拉。

当代译士3:7 以色列人做主认为恶的事,忘记他们的主上帝,敬拜假神巴力和亚舍拉。

思高本士3:7 以色列子民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忘却了上主他们的天主,而事奉了巴耳诸神和阿舍辣诸女神;

文理本士3:7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所恶、忘其上帝耶和华、而崇事诸巴力、暨木偶、

修订本士3:7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

KJV 英士3:7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id evil in the sight of the LORD, and forgat the LORD their God, and served Baalim and the groves.

NIV 英士3:7 The Israelites did evil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they forgot the LORD their God and served the Baals and the Asherahs.

和合本士3:8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

拼音版士3:8 Suǒyǐ Yēhéhuá de nùqì xiàng Yǐsèliè rén fā zuò, jiù bǎ tāmen jiāo zaì Meisuǒbùdámǐyà wáng gǔ shān lì sà tián de shǒu zhōng. Yǐsèliè rén fúshì gǔ shān lì sà tián bā nián.

吕振中士3:8 因此永恒主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把他们交付于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了古珊利萨田八年。

新译本士3:8 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把他们完全交在两河之间的亚兰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了古珊.利萨田八年。

现代译士3:8 於是上主向以色列发怒,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古珊利萨田王手中。他们服事了古珊利萨田八年。

当代译士3:8 主因此非常愤怒,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叫他们饱受奴役达八年之久。

思高本士3:8 因此上主对以色列大发忿怒,将他们交在厄东王雇商黎沙塔殷手中,以色列子民遂服事了雇商黎沙塔殷八年。

文理本士3:8 故耶和华怒以色列人、付之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手、事之八年、

修订本士3:8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发作,把他们交给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

KJV 英士3:8 Therefore the anger of the LORD was hot against Israel, and he sold them into the hand of Chushanrishathaim king of Mesopotamia: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erved Chushanrishathaim eight years.

NIV 英士3:8 The anger of the LORD burned against Israel so that he sold them into the hands of Cushan-Rishathaim king of Aram Naharaim, to whom the Israelites were subject for eight years.

和合本士3:9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拼音版士3:9 Yǐsèliè rén hū qiú Yēhéhuá de shíhou, Yēhéhuá jiù wèi tāmen xīngqǐ yī wèi zhengjiù zhe jiù tāmen, jiù shì Jiālè xiōngdi Jīnàsī de érzi 'Etuóniè.

吕振中士3:9 以色列人向永恒主哀呼,永恒主就为以色列人兴起了一位拯救者来拯救他们,就是迦勒的兄弟、那比他小的、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新译本士3:9 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哀求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以色列人兴起一位拯救者拯救他们,就是迦勒的弟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现代译士3:9 后来他们呼求上主,上主就派一个人来解救他们。这个人是俄陀聂;他是迦勒的弟弟基纳斯的儿子。

当代译士3:9 但是,当他们向主呼求的时候,主就为他们兴起一位名叫俄陀聂的拯救者,他是迦勒的弟弟基纳斯的儿子。

思高本士3:9 当以色列子民向上主呼吁时,上主给以色列子民兴起了一个拯救他们的救星,即加肋布的弟弟刻纳次的儿子敖特尼耳。

文理本士3:9 以色列人吁耶和华、耶和华为之兴起救者、即迦勒弟基纳斯子俄陀聂以拯之、

修订本士3:9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为以色列人兴起一位拯救者来救他们,就是迦勒的弟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KJV 英士3:9 And when the children of Israel cried unto the LORD, the LORD raised up a deliverer 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ho delivered them, even Othniel the son of Kenaz, Caleb's younger brother.

NIV 英士3:9 But when they cried out to the LORD, he raised up for them a deliverer, Othniel son of Kenaz, Caleb's younger brother, who saved them.

和合本士3:10 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

拼音版士3:10 Yēhéhuá de líng jiàng zaì tā shēnshang, tā jiù zuò le Yǐsèliè de shì shī, chū qù zhēng zhàn. Yēhéhuá jiāng Meisuǒbùdámǐyà wáng gǔ shān lì sà tián jiāo zaì tā shǒu zhōng, tā biàn shēng le gǔ shān lì sà tián.

吕振中士3:10 永恒主的灵感动他,他就作士师来拯救以色列;他出去交战,永恒主将亚兰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的手就强过古珊利萨田。

新译本士3:10 耶和华的灵临到他身上,他就治理以色列人;他出去作战,耶和华把亚兰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的能力就胜过了古珊.利萨田。

现代译士3:10 上主的灵临到他,他就作以色列人民的士师。俄陀聂出去打仗;上主把美索不达米亚王交在他手中,使他打胜仗。

当代译士3:10 主的灵降在俄陀聂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他领兵出战,主就帮助他打败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

思高本士3:10 上主的神降在他身上,他作了以色列的民长,出去作战;上主把厄东王雇商黎沙塔殷交在他手中,他的能力胜过了雇商黎沙塔殷。

文理本士3:10 耶和华之神临之、为以色列士师出战、耶和华以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付于其手、使之获胜、

修订本士3:10 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他出去争战,耶和华将亚兰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的手战胜了古珊.利萨田。

KJV 英士3:10 And the Spirit of the LORD came upon him, and he judged Israel, and went out to war: and the LORD delivered Chushanrishathaim king of Mesopotamia into his hand; and his hand prevailed against Chushanrishathaim.

NIV 英士3:10 The Spirit of the LORD came upon him, so that he became Israel's judge and went to war. The LORD gave Cushan-Rishathaim king of Aram into the hands of Othniel, who overpowered him.

和合本士3:11 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拼音版士3:11 Yúshì guó zhōng taìpíng sì shí nián. Jīnàsī de érzi 'Etuóniè sǐ le.

吕振中士3:11 于是地方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新译本士3:11 于是国中太平了四十年。后来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现代译士3:11 於是这地方太平四十年,直到俄陀聂死了。

当代译士3:11 从此以后,国内安享太平四十年。但在俄陀聂逝世之后,

思高本士3:11 於是四境平安了四十年。

文理本士3:11 其地绥安、历四十年、基纳斯子俄陀聂卒、○

修订本士3:11 于是这地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

KJV 英士3:11 And the land had rest forty years. And Othniel the son of Kenaz died.

NIV 英士3:11 So the land had peace for forty years, until Othniel son of Kenaz died.

和合本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

拼音版士3:12 Yǐsèliè rén yòu xíng Yēhéhuá yǎn zhōng kàn wéi è de shì, Yēhéhuá jiù shǐ Móyē wáng Yījīlún qiángshèng, gōngjī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了永恒主所看为坏的事,永恒主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来攻击以色列人,

新译本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了耶和华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起来,欺压以色列人,因为他们行了耶和华看为恶的事。

现代译士3:12 以色列人民又得罪上主。因此,上主使摩押王伊矶伦比以色列强盛。

当代译士3:12 以色列人又重蹈覆辙,做主认为恶的事;於是,上帝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起来,攻击以色列人。

思高本士3:12 以色列子民又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上主就强化摩阿布王厄革隆去打以色列,因为他们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

文理本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所恶、耶和华因此、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以攻以色列、

修订本士3:12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使摩押王伊矶伦强大,攻击以色列,因为他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KJV 英士3:12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id evil again in the sight of the LORD: and the LORD strengthened Eglon the king of Moab against Israel, because they had done evil in the sight of the LORD.

NIV 英士3:12 Once again the Israelites did evil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and because they did this evil the LORD gave Eglon king of Moab power over Israel.

和合本士3:13 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占据棕树城。

拼音版士3:13 Yījīlún zhāo jù Yàmén rén hé Yàmǎlì rén, qù gōngdǎ Yǐsèliè rén, zhān jū zōng shù chéng.

吕振中士3:13 伊矶伦聚集了亚扪人和亚玛力人,来攻击以色列人,大家占据了棕树城。

新译本士3:13 伊矶伦集合了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前来击败了以色列人,占领了棕树城。

现代译士3:13 伊矶伦王联合亚扪人和亚玛力人,打败以色列人,攻下了棕树城耶利哥。

当代译士3:13 伊矶伦联同亚扪人和亚玛力人进攻以色列人,占据了棕树城(即耶利哥),

思高本士3:13 他联合了阿孟子民和阿玛肋克人,前来击败以色列,占据了棕树城;

文理本士3:13 遂集亚扪亚玛力二族、往攻以色列、据棕树城、

修订本士3:13 伊矶伦召集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到他那里,他就去攻打以色列,占据了棕树城。

KJV 英士3:13 And he gathered unto him the children of Ammon and Amalek, and went and smote Israel, and possessed the city of palm trees.

NIV 英士3:13 Getting the Ammonites and Amalekites to join him, Eglon came and attacked Israel, and they took possession of the City of Palms.

和合本士3: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拼音版士3:14 Yúshì Yǐsèliè rén fúshì Móyē wáng Yījīlún shí bā nián.

吕振中士3: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了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新译本士3: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了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现代译士3:14 以色列人服事了伊矶伦十八年。

当代译士3:14 因此以色列人就在摩押王伊矶伦手中受奴役十八年。

思高本士3:14 以色列遂服事了摩阿布王厄革隆十八年。

文理本士3:14 以色列人事摩押王伊矶伦、十有八年、

修订本士3:14 于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

KJV 英士3:14 S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erved Eglon the king of Moab eighteen years.

NIV 英士3:14 The Israelites were subject to Eglon king of Moab for eighteen years.

和合本士3:15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

拼音版士3:15 Yǐsèliè rén hū qiú Yēhéhuá de shíhou, Yēhéhuá jiù wèi tāmen xīngqǐ yī wèi zhengjiù zhe, jiù shì Biànyǎmǐn rén Jīlā de érzi yǐ hù. tā shì zuǒshǒu biàn lì de. Yǐsèliè rén tuō tā sòng lǐwù gei Móyē wáng Yījīlún.

吕振中士3:15 以色列人向永恒主哀呼,永恒主就为他们兴起了一位拯救者、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一个能用左手的人。以色列人由他经手送贡物给摩押王伊矶伦。

新译本士3:15 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哀求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是一个用左手的人。以色列人派他把贡物送给摩押王伊矶伦。

现代译士3:15 后来以色列人呼求上主,上主就差派一个人来解救他们。这个人是以笏;他是便雅悯族人基拉的儿子,习惯用左手。以色列人派以笏向摩押王伊矶伦进贡。

当代译士3:15 然而,当他们呼求主的时候,主就给他们兴起一个名叫以笏的人拯救他们。以笏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他是个用左手的人。以色列人派他把礼物进贡给摩押王伊矶伦。

思高本士3:15 当以色列子民向上主呼吁时,上主给他们兴起了一位拯救者,就是本雅明人革辣的儿子厄胡得,他是左右手能兼用的人;以色列子民便派他给摩阿布王厄革隆献贡物。

文理本士3:15 以色列人吁耶和华、耶和华为之兴起救者、即便雅悯人基拉之子以笏、其人左手较捷、以色列人藉之进贡摩押王伊矶伦、

修订本士3:15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个惯用左手的人。以色列人托他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

KJV 英士3:15 But when the children of Israel cried unto the LORD, the LORD raised them up a deliverer, Ehud the son of Gera, a Benjamite, a man lefthanded: and by him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ent a present unto Eglon the king of Moab.

NIV 英士3:15 Again the Israelites cried out to the LORD, and he gave them a deliverer--Ehud, a left-handed man, the son of Gera the Benjamite. The Israelites sent him with tribute to Eglon king of Moab.

和合本士3:16 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

拼音版士3:16 Yǐ hù dá le yī bǎ liǎng rèn de jiàn, cháng yī zhǒu, daì zaì yòu tuǐ shàngyī fú lǐmiàn.

吕振中士3:16 以笏打了一把刀,是双刃的,长一短肘,装束在右腿上长衣底下。

新译本士3:16 以笏做了一把两刃的剑,长半公尺,缚在右腿上,在衣服底下。

现代译士3:16 以笏打了一把两刃的剑,半公尺长,把它绑在右腿上,藏在衣服里面,

当代译士3:16 他预先把一口长约半公尺、两刃的利剑藏在右腿的衣服里。

思高本士3:16 厄胡得预备了一把一肘长的双刃刀,插在右腿衣服底下,

文理本士3:16 以笏铸两刃之剑、长一肘、系右股衣内、

修订本士3:16 以笏打造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短肘,绑在右腿上衣服里面。

KJV 英士3:16 But Ehud made him a dagger which had two edges, of a cubit length; and he did gird it under his raiment upon his right thigh.

NIV 英士3:16 Now Ehud had made a double-edged sword about a foot and a half long, which he strapped to his right thigh under his clothing.

和合本士3:17 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原来伊矶伦极其肥胖。

拼音版士3:17 Tā jiāng lǐwù xiàn gei Móyē wáng Yījīlún, yuánlái Yījīlún jíqí féi pàng.

吕振中士3:17 他把贡物呈献给摩押王伊矶伦;伊矶伦原是个极胖的人。

新译本士3:17 他把贡物呈献给摩押王伊矶伦;伊矶伦原是个非常肥胖的人。

现代译士3:17 然后带着礼物去见伊矶伦这个大胖子。

当代译士3:17 他带着贡物去谒见伊矶伦。伊矶伦是一个非常肥胖的人。

思高本士3:17 来到摩阿布王厄革隆前献贡物──厄革隆原是极肥胖的人。

文理本士3:17 进贡摩押王伊矶伦、其王肥甚、

修订本士3:17 他把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伊矶伦是个很肥胖的人。

KJV 英士3:17 And he brought the present unto Eglon king of Moab: and Eglon was a very fat man.

NIV 英士3:17 He presented the tribute to Eglon king of Moab, who was a very fat man.

和合本士3:18 以笏献完礼物,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

拼音版士3:18 Yǐ hù xiàn wán lǐwù, biàn jiāng tái lǐwù de rén dǎfa zǒu le,

吕振中士3:18 以笏呈献完了贡物,便将抬贡物的平民打发走。

新译本士3:18 以笏献完了贡物,就把抬贡物的众人打发走了。

现代译士3:18 以笏献礼物给他以后,叫抬礼物的人都回家。

当代译士3:18 以笏献上了贡物之后,就打发抬贡物的人先行离去,

思高本士3:18 献完贡物以後,就把抬贡物的人打发走,

文理本士3:18 进贡已毕、遣舁者去、

修订本士3:18 以笏献完礼物的时候,就把抬礼物的人送走。

KJV 英士3:18 And when he had made an end to offer the present, he sent away the people that bare the present.

NIV 英士3:18 After Ehud had presented the tribute, he sent on their way the men who had carried it.

和合本士3:19 自己却从靠近吉甲凿石之地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左右侍立的人都退去了。

拼音版士3:19 Zìjǐ què cóng kàojìn Jíjiǎ zuò shí zhī dì huí lái, shuō, wáng a, wǒ yǒu yī jiàn jī mì shì zòu gào nǐ. wáng shuō, huí bì ba. yúshì zuǒyòu shì lì de rén dōu tuì qù le.

吕振中士3:19 自己却从靠近吉甲的众雕像那里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要奏告你。」王说∶「回避(原文∶肃静)。」于是左右站班的人都从他面前退出去。

新译本士3:19 自己却从靠近吉甲的众雕像那里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的事要对你说。”王说:“暂不要说。”侍立左右的人都离开他出去了。

现代译士3:19 他自己在吉甲附近的雕石处转回来,回到伊矶伦那里,对他说:「陛下,我有一件机密的事奉告你。」於是王命令他的左右:「你们走开吧!」他们就都回避了。

当代译士3:19 自己却从吉甲附近雕刻神像的矿场折回王宫,对王说:“启奏陛下,微臣有机密情报要向陛下禀告。”王就下令全部侍从退避一刻。

思高本士3:19 自己却由基耳加耳柱像那里退回,说:「王呀! 我有机密事要对你说。」王说:「退下! 」於是侍立左右的人都退去。

文理本士3:19 以笏至吉甲偶像处而返、告曰、王欤、我有密事奏尔、王曰、肃静、侍者咸出、

修订本士3:19 但他自己却从靠近吉甲的雕像那里转回来,说:"王啊,我有一件机密的事要奏告你。"王说:"回避吧!"于是所有侍立在他左右的人都退去了。

KJV 英士3:19 But he himself turned again from the quarries that were by Gilgal, and said, I have a secret errand unto thee, O king: who said, Keep silence. And all that stood by him went out from him.

NIV 英士3:19 At the idols near Gilgal he himself turned back and said, "I have a secret message for you, O king." The king said, "Quiet!" And all his attendants left him.

和合本士3:20 以笏来到王面前,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奉 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拼音版士3:20 Yǐ hù lái dào wáng miànqián. wáng dúzì yī rén zuò zaì liáng lóu shàng. yǐ hù shuō, wǒ fèng shén de méng bàogào nǐ yī jiàn shì. wáng jiù cóng zuòwei shàng zhàn qǐlai.

吕振中士3:20 以笏来到王那里;王正独自坐在他凉爽的房顶屋子。以笏说∶「我有上帝的话要报告你」;王从座位上站起来。

新译本士3:20 以笏来到王那里;王独自一人坐在凉楼上。以笏说:“我有 神的话要告诉你。”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现代译士3:20 那时,王单独坐在屋顶上的凉楼里;以笏走进前,对他说:「我有从上帝来的信息要奉告你。」王站了起来。

当代译士3:20 当时只有王独自在楼房里乘凉,以笏走到王面前,对他说:“我从上帝得了谕旨,要向陛下禀告。”王一听见,就立刻肃然起立;

思高本士3:20 厄胡得来到他跟前,他正独自坐在凉台上的房子 ;厄胡得说:「我有神谕告诉你! 」王就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

文理本士3:20 王在楼上、独坐凉室、以笏诣之曰、我奉上帝命、有言告尔、王遂起、

修订本士3:20 以笏来到王那里,那时他独自一人坐在阴凉的顶楼。以笏说:"我有上帝的话向你报告。"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KJV 英士3:20 And Ehud came unto him; and he was sitting in a summer parlour, which he had for himself alone. And Ehud said, I have a message from God unto thee. And he arose out of his seat.

NIV 英士3:20 Ehud then approached him while he was sitting alone in the upper room of his summer palace and said, "I have a message from God for you." As the king rose from his seat,

和合本士3:21 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

拼音版士3:21 Yǐ hù biàn shēn zuǒshǒu, cóng yòu tuǐ shàng bá chū jiàn lái, cī rù wáng de dù fù,

吕振中士3:21 以笏便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刀来,戳入王的肚子;

新译本士3:21 以笏就伸出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腹中;

现代译士3:21 以笏用左手拔出藏在右腿上的剑,刺进王的肚子;

当代译士3:21 以笏随即用左手拔出藏在右腿上的剑,刺进王的肚腹中,

思高本士3:21 厄胡得遂伸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刀来,刺入他的腹部,

文理本士3:21 以笏伸其左手、拔剑于右股际、以刺王腹、

修订本士3:21 以笏伸出左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

KJV 英士3:21 And Ehud put forth his left hand, and took the dagger from his right thigh, and thrust it into his belly:

NIV 英士3:21 Ehud reached with his left hand, drew the sword from his right thigh and plunged it into the king's belly.

和合本士3:22 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

拼音版士3:22 Lián jiàn bǎ dōu cī jìn qù le. jiàn beì féi ròu jiá zhù, tā méiyǒu cóng wáng de dù fù bá chūlai, qie chuān tōng le hòu shēn.

吕振中士3:22 连刀柄也跟刀身进去;脂肪把刀身夹住;他没有把刀从王肚子里拔出来;连粪也流出来了。

新译本士3:22 连剑柄与剑身都刺进去了,肥肉把剑身夹住,因此他没有把剑从王的肚腹里拔出来;接着他就从窗户爬了出去。

现代译士3:22 整把剑连刀带柄都刺进去了,肥肉夹住了剑,剑穿过后背。以笏把剑留在王的肚子里,

当代译士3:22 甚至剑柄也插了进去;因为剑给肥肉夹住,以笏没有把剑拔出来,

思高本士3:22 柄和刀都刺了进去,脂肪遂包住了刀子,他没有从肚子 把刀抽出来;

文理本士3:22 剑柄亦入、其刃为脂所蔽、不拔之出、乃洞穿之、

修订本士3:22 剑柄连同剑刃都刺进去了,肥肉夹住了剑刃。他没有把剑从王的肚腹拔出来,粪便就流出来了。

KJV 英士3:22 And the haft also went in after the blade; and the fat closed upon the blade, so that he could not draw the dagger out of his belly; and the dirt came out.

NIV 英士3:22 Even the handle sank in after the blade, which came out his back. Ehud did not pull the sword out, and the fat closed in over it.

和合本士3:23 以笏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

拼音版士3:23 Yǐ hù jiù chū dào yóu láng, jiāng lóu mén jǐn dōu guān suǒ.

吕振中士3:23 以笏出来到走廊,将房顶屋子的门都关起来,把王关在里面,并且闩上。

新译本士3:23 以笏出到走廊,把凉楼上的门关起来,上了锁。

现代译士3:23 然后出去,把门都关好,锁上,

当代译士3:23 他踏出走廊,把楼房的门都锁起来就走了。

思高本士3:23 厄胡得出来到了走廊,把凉台上的门关上,上了锁。

文理本士3:23 以笏出至廊庑、扃键楼门、

修订本士3:23 以笏出到门廊,把王关在楼门里面,就上了锁。

KJV 英士3:23 Then Ehud went forth through the porch, and shut the doors of the parlour upon him, and locked them.

NIV 英士3:23 Then Ehud went out to the porch; he shut the doors of the upper room behind him and locked them.

和合本士3:24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

拼音版士3:24 Yǐ hù chūlai zhī hòu, wáng de púrén dào le, kànjian lóu mén guān suǒ, jiù shuō, tā bì shì zaì lóu shàng dà jie.

吕振中士3:24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来到,一看,只见房顶屋子的门都闩上,就说∶王必是在凉屋内室里大便。

新译本士3:24 以笏出来以后,王的仆人才来到;他们看见凉楼上的门锁着,就说:“王一定是在凉楼上大解。”

现代译士3:24 离开那里。侍从来,看见门都锁着,以为王在里面大解。

当代译士3:24 以笏走了以后,王的仆役看见楼门紧锁,就以为王正在大解。

思高本士3:24 他出去之後,王臣前来,看见凉台的房门关着,就说:「他一定在凉台上的内室 便溺。」

文理本士3:24 既出、王仆至、见楼门上键、曰、王必在内室更衣、

修订本士3:24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就来了。他们观看,看哪,楼门锁住,就说:"他必是在阴凉的房间里大解。"

KJV 英士3:24 When he was gone out, his servants came; and when they saw that, behold, the doors of the parlour were locked, they said, Surely he covereth his feet in his summer chamber.

NIV 英士3:24 After he had gone, the servants came and found the doors of the upper room locked. They said, "He must be relieving himself in the inner room of the house."

和合本士3:25 他们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

拼音版士3:25 Tāmen deng fán le, jiàn réng bù kāi lóu mén, jiù ná yàoshi kāi le, búliào, tāmende zhǔrén yǐ sǐ, dǎo zaì dì shàng.

吕振中士3:25 赶等得慌了,见他仍然没有打开房顶屋子的门,就拿钥匙来开;哎呀,他们的主上早已倒在地上死了。

新译本士3:25 他们等到发慌了,见他还不打开凉楼的门,就拿钥匙来开;不料,看见他们的主人早已倒在地上死了。

现代译士3:25 他们等了很久,王还没有开门,就拿钥匙开了门。他们的主人竟躺在地上,死了。

当代译士3:25 他们等了很久,可是门还没有打开,他们焦急起来,就拿钥匙开门;不料一看之下,发现他们的主人已经倒毙地上。

思高本士3:25 待他们等烦了,看见没有人来开凉台上的门,他们就拿钥匙把门开了,见他们的主子躺在地上死了。

文理本士3:25 俟久而门不启、则惶愧、取钥启之、见主已死、偃仆于地、

修订本士3:25 他们等得不耐烦,看哪,楼门仍然不开,就拿钥匙打开楼门,看哪,他们的主人已经倒在地上死了。

KJV 英士3:25 And they tarried till they were ashamed: and, behold, he opened not the doors of the parlour; therefore they took a key, and opened them: and, behold, their lord was fallen down dead on the earth.

NIV 英士3:25 They waited to the point of embarrassment, but when he did not open the doors of the room, they took a key and unlocked them. There they saw their lord fallen to the floor, dead.

和合本士3: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经过凿石之地,逃到西伊拉。

拼音版士3:26 Tāmen dān yán de shíhou, yǐ hù jiù taópǎo le, jīngguò zuò shí zhī dì, taó dào xī yī lā.

吕振中士3: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逃跑了;他经过众雕像那里,朝着西伊拉逃跑。

新译本士3: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已经逃跑了;他经过众雕像那里,逃到西伊拉去。

现代译士3:26 以笏趁着那些侍从在等候的时候溜走了。他经过雕石处,逃到西伊拉。

当代译士3:26 他们迟疑的时候,以笏早已由矿场那边逃往西伊拉去了。

思高本士3:26 在他们犹豫的时候,厄胡得已经逃走,绕过柱像,而逃往色依辣。

文理本士3:26 迟疑之际、以笏已遁、过偶像处、逃于西伊拉、

修订本士3:26 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他经过雕像那里,逃到西伊拉。

KJV 英士3:26 And Ehud escaped while they tarried, and passed beyond the quarries, and escaped unto Seirath.

NIV 英士3:26 While they waited, Ehud got away. He passed by the idols and escaped to Seirah.

和合本士3:27 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

拼音版士3:27 Dào le, jiù zaì Yǐfǎlián shān dì chuī jiǎo. Yǐsèliè rén suí zhe tā xià le shān dì, tā zaì qiántou yǐn lù,

吕振中士3:27 既已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号角;以色列人从山地和他一同下来,他在他们前面领路;

新译本士3:27 他去到以后,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与他一同从山地上下来,他走在他们前头,

现代译士3:27 到以法莲山区的西伊拉以后,他吹号召集以色列人上阵。他率领以色列人民下山,

当代译士3:27 到了那里,他便在以法莲的山地吹角,召集人民。众人就跟随以笏下山去,

思高本士3:27 他到了那里,就在厄弗辣因山地吹号角,以色列子民就同他由山地下来,他在他们前面,

文理本士3:27 至则吹角于以法莲山地、以色列人随之而下、以笏导之、

修订本士3:27 他到了那里,就在以法莲山区吹角。以色列人跟随他从山区下来,他在他们前面引路,

KJV 英士3:27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he was come, that he blew a trumpet in the mountain of Ephraim,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nt down with him from the mount, and he before them.

NIV 英士3:27 When he arrived there, he blew a trumpet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and the Israelites went down with him from the hills, with him leading them.

和合本士3:28 对他们说:“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

拼音版士3:28 Duì tāmen shuō, nǐmen suí wǒ lái, yīnwei Yēhéhuá yǐjing bǎ nǐmen de chóudí Móyē rén jiāo zaì nǐmen shǒu zhōng. yúshì tāmen gēn zhe tā xià qù, bǎshǒu Yuēdànhé de dùkǒu, bùróng Móyē yī rén guō qù.

吕振中士3:28 对他们说∶「你们在我后面追赶着,因为永恒主已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里了。他们就跟着他下去,把守约但河的渡口、拦截摩押人,不容一个过去。

新译本士3:28 对他们说:“你们跟随我,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他们就跟随他下去,攻取约旦河的渡口,拦截摩押人,不让一个过去。

现代译士3:28 命令他们说:「跟我来!上主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了。」他们就跟以笏下山,占领约旦河渡口;他们不准任何人渡河。

当代译士3:28 以笏对他们说:“快去击杀摩押人吧!因为主已经把你们的仇敌交在你们手中了。”於是众人就跟着他去到约旦河边,把守着来往摩押的渡口,不许任何摩押人渡河。

思高本士3:28 对他们说:「你们紧跟着我,因为上主把你们的仇敌摩阿布人已交於你们手中! 」他们遂跟他下去,占据了摩阿布对面的约但河渡口,不许一人渡过。

文理本士3:28 曰、尔其从我、耶和华以尔敌摩押人付于尔手、众遂从之、据约但津、不容摩押一人济、

修订本士3:28 对他们说:"紧跟着我!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交在你们手中。"于是他们跟着他下去,占据了摩押对面约旦河的渡口,不准一人过去。

KJV 英士3:28 And he said unto them, Follow after me: for the LORD hath delivered your enemies the Moabites into your hand. And they went down after him, and took the fords of Jordan toward Moab, and suffered not a man to pass over.

NIV 英士3:28 "Follow me," he ordered, "for the LORD has given Moab, your enemy, into your hands." So they followed him down and, taking possession of the fords of the Jordan that led to Moab, they allowed no one to cross over.

和合本士3:29 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

拼音版士3:29 Nàshí jī shā le Móyē rén yuē yǒu yī wàn, dōu shì qiángzhuàng de yǒng shì, méiyǒu yī rén taótuō.

吕振中士3:29 那时他们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肥壮的、都是有力气的人,没有一个逃脱。

新译本士3:29 那时他们击杀了约有一万摩押人,都是强壮的、勇猛的人,没有一人逃脱。

现代译士3:29 那一天,他们杀了摩押精兵一万人,连一个也没有逃脱。

当代译士3:29 那一次他们杀了约一万名强悍善战的摩押勇士。

思高本士3:29 就在那个时候,他们击杀了摩阿布人约有一万,都是壮丁和兵士,没有一个人逃脱。

文理本士3:29 杀摩押人以万计、皆壮勇之士、无一逃者、

修订本士3:29 那时,他们击杀了约一万摩押人,都是强壮的勇士,连一个也没有逃脱。

KJV 英士3:29 And they slew of Moab at that time about ten thousand men, all lusty, and all men of valour; and there escaped not a man.

NIV 英士3:29 At that time they struck down about ten thousand Moabites, all vigorous and strong; not a man escaped.

和合本士3:30 这样,摩押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国中太平八十年。

拼音版士3:30 Zhèyàng, Móyē jiù beì Yǐsèliè rén zhìfú le. guó zhōng taìpíng bā shí nián.

吕振中士3:30 就在那一天、摩押就在以色列人手下被制伏了。于是地方太平八十年。

新译本士3:30 这样,从那天起,摩押就在以色列人的手下被制伏了,于是国中太平了八十年。

现代译士3:30 那天,以色列人打败了摩押。於是这地方太平八十年。

当代译士3:30 以色列人便这样把摩押制服了,此后,他们安享太平达八十年。

思高本士3:30 从那天起,摩阿布驱服於以色列手下;境内平安了十八年。

文理本士3:30 当时摩押服于以色列人、其地绥安、历八十年、

修订本士3:30 那日,摩押在以色列手下制伏了。于是这地太平八十年。

KJV 英士3:30 So Moab was subdued that day under the hand of Israel. And the land had rest fourscore years.

NIV 英士3:30 That day Moab was made subject to Israel, and the land had peace for eighty years.

和合本士3: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拼音版士3:31 Yǐ hù zhī hòu, yǒu Yàná de érzi shān jiā, tā yòng gǎn niú de gùnzi dá sǐ liù bǎi Fēilìshì rén. tā ye jiù le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士3: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棍子击杀了非利士人六百人∶他也拯救了以色列人。

新译本士3: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棒击杀了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拯救了以色列人。

现代译士3:31 以笏以后,亚拿的儿子珊迦作士师。他用一根赶牛的刺棒打死了六百个非利士人,解救了以色列。

当代译士3:31 在以笏之后还有一位名叫珊迦的士师,他是亚拿的儿子。他曾经用一根赶牛的棍子击毙了六百名非利士人,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险境。

思高本士3:31 在他以後,有阿纳特的儿子沙默加尔,他以赶牛棒击杀了六百培肋舍人,拯救了以色列。

文理本士3:31 厥后、有亚拿子珊迦、以牛杖杀非利士人六百、亦拯以色列人、

修订本士3:31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拯救了以色列。

KJV 英士3:31 And after him was Shamgar the son of Anath, which slew of the Philistines six hundred men with an ox goad: and he also delivered Israel.

NIV 英士3:31 After Ehud came Shamgar son of Anath, who struck down six hundred Philistines with an oxgoad. He too saved Israel.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