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 过了些日子,到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他的妻说:“我要进内室见我的妻。”他岳父不容他进去,
2 说:“我估定你是极其恨她,因此我将她给了你的陪伴。她的妹子不是比她还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吧!”
3 参孙说:“这回我加害于非利士人不算有罪。” 
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狐狸(注:或作“野狗”),将狐狸尾巴一对一对地捆上,将火把捆在两条尾巴中间。
5 点着火把,就放狐狸进入非利士人站着的禾稼,将堆集的禾捆和未割的禾稼,并橄榄园尽都烧了。
6 非利士人说:“这事是谁做的呢?”有人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因为他岳父将他的妻给了他的陪伴。”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妇人和她的父亲。
7 参孙对非利士人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必向你们报仇才肯罢休。”
8 参孙就大大击杀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了。他便下去,住在以坦磐的穴内。
参孙击败非利士人
9 非利士人上去安营在犹大,布散在利希。
10 犹大人说:“你们为何上来攻击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他向我们怎样行,我们也要向他怎样行!”
11 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磐的穴内,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你向我们行的是什么事呢?”他回答说:“他们向我怎样行,我也要向他们怎样行!”
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说:“你们要向我起誓,应承你们自己不害死我。”
13 他们说:“我们断不杀你,只要将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于是用两条新绳捆绑参孙,将他从以坦磐带上去。
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都迎着喧嚷。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臂上的绳就像火烧的麻一样,他的绑绳都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15 他见一块未乾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以击杀一千人。
16 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用驴腮骨杀了一千人。”
17 说完这话,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了。那地便叫拉末利希。
18 参孙甚觉口渴,就求告耶和华说:“你既藉仆人的手施行这么大的拯救,岂可任我渴死,落在未受割礼的人手中呢?” 
19 神就使利希的洼处裂开,有水从其中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复原,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那泉直到今日还在利希。
20 当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提要:1参孙见他妻子被岳父拒绝. 3参孙用狐狸尾巴捆着火把烧了非利士人的禾稼. 6参孙的妻子和妻子的父亲被非利士人烧死. 7 参孙击杀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 9参孙被犹大人捆绑交给非利士人. 14 参孙用驴腮骨击杀一千人. 18上帝在利希为参孙涌出泉水隐·哈歌利 .


士15:1 过了些日子,到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他的妻,说:“我要进内室见我的妻。”他岳父不容他进去,

【本会注释】
  割麦子的时候。在那个地区割麦子是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本章四、五节关于烧禾稼的事提到了这个季节。
  一支山羊羔。在这种场合带一支山羊羔作礼品已成了风俗习惯(见创38:17)。

  内室。即妇女的住处,虽然这个妇女是另外一个男子的妻子,但她仍然住在她父亲的家里。


士15:2 说:“我估定你是极其恨她,因此我将她给了你的陪伴。她的妹子不是比她还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吧!”

【本会注释】
  恨她。这父亲认为他女儿背叛参孙以后,参孙无暇顾及自己,因此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另一个男子。父亲断定参孙因身陷危险之中,还没有回来,他已把他女儿遗弃了。

  她的妹子。因为父亲已备置好嫁妆,现在他把小女儿许配给参孙,他非常知道参孙的力气,就充满焦虑和恐惧的寻求从困境中解脱的方法。他惟恐参孙回来后对他作出不仁义的事情。


士15:3 参孙说:“这回我加害于非利士人不算有罪。”

【本会注释】

  不算有罪。这个句子可以译为“这回我对待非利士人是无罪的”。这是参孙一生的一个重要时刻。一般来说,参孙会报复这个焦虑不安的父亲或背信弃义的妻子,但他可能认为,他们向他所做的事是由于非利士人的施压,他们恨他是因为他是以色列人。在那次事件中,他决心借着打击非利士人的暴政找出结症。非利士人已招致麻烦,在烧灭非利士人禾稼的火光中,参孙觉得真挚地投入到反抗非利士人的战斗中是无可指责的。


士15: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狐狸(或作:野狗),将狐狸尾巴一对一对地捆上,将火把捆在两条尾巴中间,

【本会注释】

  狐狸。该希伯来单词既指狐狸,也指野狗。因为狐狸不食死尸,在诗63:10中野狗被认为是吃死尸的。参孙捉住的可能是野狗,因为野狗是群集生活,比狐狸容易捕捉。在一年中割麦子的季节(1节),在长时间的旱季结束时麦子生长出来,田地干燥易燃。参孙可能是在夜晚执行他的计划,这样他的行动不易被察觉,也不会有人在场灭火。


士15:5 点着火把,就放狐狸进入非利士人站着的禾稼,将堆集的禾捆和未割的禾稼,并橄榄园尽都烧了。

【本会注释】

  并橄榄园。低矮的葡萄树和干燥的橄榄树干容易燃烧,参孙没有完全意识到火势的蔓延程度,大火烧尽后,富饶的庄稼变成了一片数英里的焦土。


士15:6 非利士人说:“这事是谁做的呢?”有人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因为他岳父将他的妻给了他的陪伴。”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妇人和她的父亲。

【本会注释】
  有人说。或许是亭拿人,或是稍后过来的人,也可能是希伯来人自己提供了这个情况,说是参孙点燃了大火。他不仅要单独对付非利士人,而且还要应付懒散的并公然反对他的自己的百姓,因他们想要与非利士人合作,而不是加入到摆脱外来的辖制的争战中去。

  用火烧了妇人。虽然非利士人把他们的怒气发泄在这招惹是非的妇人和他家人的身上,但这一行为也是对参孙本人的有意侮辱。他们野蛮地报复这个妇人,她曾是参孙关心和希望重回到他身边的女人。


士15:7 参孙对非利士人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必向你们报仇才肯罢休。”

【本会注释】

  这样行。参孙实际上是说,“你们若再这样行[对毫无防御能力的妇女采取这种卑劣的报复行为],我就会进一步报复你们”。


士15:8 参孙就大大击杀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了。他便下去,住在以坦磐的穴内。

【本会注释】
  连腿带腰。我们不清楚这个比喻的由来,这是一个谚语,表示“完全地”或“全部彻底地”。我们也不知道参孙击杀的是哪一群非利士人,但很可能是那些用火烧死他妻子和她父亲的非利士人。
  穴内。原文字义是“裂缝”或“隙口”(见赛2:21;57:5)。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难以到达的巨大悬崖中的洞穴。这样一个位置解释了本节的表述“下去”和13节中的表述“将他从以坦磐带上去”。
  以坦。没有人知道这个洞穴的地点,圣经中提到两个名叫以坦的城邑:(1)Khirbet el-Khôkh在伯利恒西南,离提哥亚不远(代下11:6),也在`Ain `Atan附近,那里有“所罗门的池”供水给伯利恒。(2)一个尚未确认的地方,在犹大南部西缅支派分得的地(代上4:32)。可是,这里提到的洞穴尚未确认是在哪一个以坦。

参孙击败非利士人

士15:9 非利士人上去安营在犹大,布散在利希。
【本会注释】
  安营在犹大。参孙是但支派的人,但这个支派已从犹大支派的地中接受产业。非利士人在战斗部署中,上去抵抗希伯来人,以报复参孙造成的可怕的破坏。

  利希。字面意思是“腮骨”。作者在参孙遇到的一系列事件之后对该地点作了一点叙述(见19节)。我们不知道利希所在的地点。那些赞同以坦在伯利恒附近的学者,认为利希在那一带。但赞同以坦在琐拉附近的学者,认为利希在琐拉和亭拿之间。


士15:10 犹大人说:“你们为何上来攻击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他向我们怎样行,我们也要向他怎样行。”

【本会注释】
  你们为何上来……?。犹大支派显然安心于为奴的生活,由此,当非利士人散布于这个地方时,他们似乎显得十分诧异。毕竟参孙不是他们支派的人,所以犹大人也就未表现出对非利士人的任何愤恨。

  捆绑参孙。很明显,非利士人并未计划与所有的希伯来人争战,只是寻找参孙而已。他们带来了足够的军兵,以便自我保护,应对所受到的一切意外的攻击。


士15:11 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磐的穴内,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你向我们行的是什么事呢?”他回答说:“他们向我怎样行,我也要向他们怎样行。”

【本会注释】
  三千。犹大人知道参孙过人的力气,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派了如此众多的兵力包围参孙,以防他逃走。即使这样他们在没有确定参孙不会伤害同胞的情况下,也不敢靠近他。

  你不知道吗?。犹大人责备参孙对非利士人统治的反抗,也责备他藏匿在犹大的地界,使他们也陷入了危险之中。这种责备以及他们把参孙交给非利士人的精心准备,说明犹大已跌入了衰退。他们曾在战争中强大无比,如今却因道德的衰败而力量衰微。宗教的衰弱伴随着爱国精神的丧失。如果这三千人像基甸的三百人那样站在参孙一边,那将是何等强大的力量啊?


士15: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说:“你们要向我起誓,应承你们自己不害死我。”

【本会注释】

  起誓。参孙并不惧怕非利士人,他相信时机来到时上帝会帮助他打败他们。然而,他对自己的族亲心存疑心,要求他们起誓,保证不会加害于他,免得他被迫把他们也消灭了。


士15:13 他们说:“我们断不杀你,只要将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于是用两条新绳捆绑参孙,将他从以坦磐带上去。

【本会注释】

  两条新绳。见士16:11。他们可能使用了最结实的绳索来捆绑参孙,因为他们知道他的巨大力气。


士15: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都迎着喧嚷。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臂上的绳就象火烧的麻一样,他的绑绳都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本会注释】

  迎着喧嚷。非利士人的敌人被捆绑着,现在正由他本国的人拖到他们营地,这一消息传到非利士营地的时候,他们就欣喜若狂,迎着他喧嚷,急切地想要报仇。


士15:15 他见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以击杀一千人。

【本会注释】

  未干的驴腮骨。即从刚刚死去的驴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潮湿的”或“新鲜的”驴腮骨。因此它不易折断和破碎,当参孙挣脱捆绑他的绳索时,他很快扫视周围,寻找武器,在敌人还在狂喜叫喊的时候,就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非利士人惊慌四散,但在他们逃散到开阔的安全之地以前,已有一千人被击杀在这势不可挡的参孙面前。


士15:16 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用驴腮骨杀了一千人。

【本会注释】
  参孙说。参孙用一首胜利的诗歌来庆祝这场非凡的杀戮,这首诗以下面押韵的形式出现:
  “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
  用驴腮骨杀了一千人。”

  这首诗也展现出有趣的诙谐双关语,这种希伯来的文风形式,是无法翻译的。驴腮骨的“驴”和成堆的“堆”的读音在原文中是相同的。


士15:17 说完这话,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了。那地便叫拉末利希。

【本会注释】

  拉末·利希。即是“腮骨山”的意思。


士15:18 参孙甚觉口渴,就求告耶和华说:“你既藉仆人的手施行这么大的拯救,岂可任我渴死、落在未受割礼的人手中呢?”

【本会注释】
  甚觉口渴。这一地区极为炎热,尤其是收割季节既炎热又缺水。显然,这时参孙几乎是精疲力竭,他害怕非利士人会很快重新集结或增派援兵来攻击他,若他们在此时发现他,他将无力抵抗。在这种情况下,上帝试图教育参孙认识这样的道理,离开上帝的救助他就不能拯救以色列脱离凶恶。这场伟大的胜利应归功于上帝的帮助。参孙自身拥有的力气甚至不能使自己从战场脱身,以至于陷入死亡的境地,除非上帝伸出援助的圣手。

  求告耶和华。当参孙处在巨大困难中的时候,就借着祷告求告上帝。只是在这次的危机时刻和他面临死亡时的相似情况下(士16:28),记载了参孙向上帝的祷告。每次耶和华都回应了他的祷告。他若更具属灵心智的话,本可以成为一个大有能力的属灵领袖,但他祷告的生命却如此缺乏,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他只是因恐惧死亡的临近,才求告上帝,结果他成了灵性方面的侏儒。在身处危难时求告上帝固然是件好事,但遗憾的是有很多的人在身处顺境的日子就忽略了祂的存在。


士15:19 上帝就使利希的洼处裂开,有水从其中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复原;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那泉直到今日还在利希。

【本会注释】
  洼处。即在地上的一个凹陷的圆形坑洞,类似一个研钵的型状。希伯来文的这个字有它的定冠词,所以我们须译为“这个洼处”。
  利希。原文字义为“在腮骨”或“在利希”。英王钦定本圣经此处译为“在腮骨”,可能认为上帝使洼处裂开的地方,就是参孙用驴腮骨作武器的地方,所以洼处在腮骨,许多人都这样解释本节。显然,英王钦定本的译者是这样理解的。然而,在本节的结尾的叙述是,这个“洼处”“在利希”。因为这种希伯来文的表述方式与本节开始翻译的“在腮骨”是一致的,翻译的选择必须根据经文的上下文内容来决定,似乎采用专有名词即“利希”更加合理。所以这个句子的翻译应该是:“上帝就使利希的洼处裂开”。
  类似的事例,即人在干渴穷乏时上帝施以甘露,供给泉水的神迹见创21:18,19;出 17:6 赛 41:17,18。
  有水从其中涌出来。上帝借着在洼处底部开一条裂缝行使了一个神迹,泉水从其中涌流出来,泉水使参孙精神振作,因此就能够立刻回到家中。

  隐·哈歌利。原文意思是“呼召者的泉”。参孙给这泉水取这个名,是因为当他极度干渴困乏时,为水而求告耶和华,它就涌流出来。


士15:20 当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本会注释】
  作以色列的士师。参孙没有治理所有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而只是治理他所在地区的希伯来人。民众可能授予这位英勇善战的英雄一种含糊不清的特权。
  当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意思是非利士人四十年的压迫时期(见128页)。
  二十年。很明显,参孙在南部希伯来人中作领袖的二十年是接近非利士人四十年压迫时期的尾声,因为参孙出生于这个压迫时期的早期(《祖知》第五十四章)。希伯来人不参与参孙反抗非利士人的斗争,而屈从于他们的统治,这一事实说明,参孙的治理权限可能仅局限在他所在的很小的地区范围。

一、卷名

  约书亚逝世以后治理以色列人的官长称为士师,《士师记》因此而得名。摩西在下达有关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后政权的指示时,曾命令:“你要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士师)和官长。”(申16:18)所以在摩西和约书亚去世,不能再行使立法和执法职权后,就有士师设立,构成最高行政机构。士师记记载了约书亚去世后开始的历史,在这段时期中统治以色列人的是士师。

  士师的职权超过摩西律法所规定审判官的民事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由上帝所直接选召,从事伟大事工的(士3:15;士4:16;士6:12等)。他们负责挣脱外国的奴役,而不单是担任民事的官长。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蒙召施行大事,是因为普遍的背道和逼迫所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已使得普通的程序变得全无用处。士师中最杰出的人物乃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民众或宗教的向导,称他们为将军或指挥官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他们的功绩主要是军事方面的。不过,每一位士师在“拯救”了百姓之后,就在其余生统治他们。所以在写书之时,“士师”的称呼似乎是最合适的。几世纪以后在迦太基,政治领袖也被称为“士师”。他们的种族和语言体系与希伯来人是一样的。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士师记》是谁写的。根据古代犹太传统说法,该书为撒母耳所著(见《塔木德》)。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测。这种说法虽然与许多事实相符,但其他的因素却与之相左。《士师记》的作者很喜欢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士21:25;参士18:1;士19:1)。有人认为这暗示作者可能赞成君主制,因为他似乎在说:“这些事情本是不可容忍的,只是当时没有国王在以色列中维持秩序,各人才得以任意而行。”因为撒母耳是反对在以色列设王的,所以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话不可能是他所写。

  本书内证指出《士师记》大约写作的时期。“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表明该书写于扫罗担任国王以后。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它写于大卫作王之前,至少是在他作王的初期。士1:12中说耶布斯人还没有被赶出耶路撒冷,而是住在便雅悯人中间“直到今日”。圣经历史指出,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至少在锡安在保障里,直到大卫在希伯仑统治七年后夺取耶路撒冷(撒下5:6-9;代上11:4-9)。所以士师记可能写于大卫夺取耶路撒冷以前的头七年作王时期内。

 

三、历史背景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士师记》所记载的各处事件在近东历史中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士师记》所包括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1400-B.C.1050年。准确的日期只有在确定出埃及的年代后才能确定。可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互相矛盾的学说中断定是非。关于这一点,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88-196页,卷二124-126页。

  亚玛拿泥版和其他碑文表明当地的迦南人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已住在那里好多世纪了。他们有悠久的文明,在米索不大米和埃及大帝国的影响之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百姓在一些小君主的统治之下,这些君主又归属于法老。尽管这样,他们自己又不断地互相残杀,习于争战。然而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他们或多或少地在一个领袖之下联合起来。在山上,他们有城堡防守,在平原,他们有铁车可战,正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当时文明的遗迹所表明的。希伯来人进入以后,艺术和建筑似乎很快地衰落下去,但在属灵真理方面,从而在道德和人生哲学方面,希伯来人对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优势。迦南人在近东以经商著称(后来希伯来语中的“迦南人”意指“商人”)。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很发达。

  以色列人对上帝缺乏必要的信心,未能把迦南人都赶走。经过头几年的战争以后,他们在迦南人旁边住了下来,在这段时期中,希伯来人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统一的民族,有时两三个支派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士师记第五章底波拉的歌表明,即使是大难临头,也无法把所有的支派都联合起来。支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士8:1-3;士12:1-6;士20:1-48),这部分是由于迦南人一系列的城堡把全地分隔开来,使以色列人之间缺乏交流所致。

  希伯来人本来以游牧为主,不久以后,他们向原来迦南的居民学习了农作方法。迦南的宗教是以确保土地肥沃的仪式为中心的。有许多庆典是尊崇农神,为他们所赐的丰收,许多希伯来人在接受农作方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与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宗教。

 

四、主题

  本卷书记载了希伯来人从约书亚逝世直到君主制产生的撒母耳时代这段时期中的各个史实。从特殊的意义上讲,约书亚是蒙拣选实行和完成摩西所开创的工作。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在缺乏摩西权威性指示和约书亚实际管理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地管理和试图巩固他们新得来的家乡。

  在此以前,希伯来人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下。他们经历了第一次被奴役,然后是长期地在旷野流浪,最后还经历了征战和艰险。约书亚书主要是他们的自传,记录了征战的最后几个阶段。士师记记载了以色列人往后的历史,描述了他们在由一个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业民族转化的过程中所应付的挑战。

  我们一打开《士师记》,就会处身于一种强烈的战争的气氛下,进入备战的环境之中。各支派在约书亚的率领之下进行联合的军事行动过后,开始分散了开来。他们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从约旦河流域上来的各支派前去攻占本要他们去征服的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兵嚣的铿锵声,一仗接着一仗。铁车沿着河谷飞驶;山边挤满了武装的人员。有战牛和胜利的歌声传出。那些狠狠打击以色列敌人的人成了英雄。希伯来人虽然攻占了山区,却未能把迦南人从平原赶走。

  战争的喧声消散以后,迦南人仍然占领着从东到西的一系列堡垒。从希烈山经亚雅仑,沙宾,比录,基列耶琳至耶路撒冷。另一系列的堡垒从地中海经多珥,夏罗设,米吉多,他纳,以伯莲至约旦河,把北面的以萨迦,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同中部迦南的各个支派分隔开来。坚固的堡垒仍在迦南人手中,阻隔了通往约旦河的富绕的耶斯列各。上述两堡垒横断于迦南地,使以色列各支派实际上无法交流和统一。由于这些未攻占的城堡把他们彼此隔开,他们在遭到进攻时只能十分困难地结成部分的同盟对付敌人,守住他们在敌人中所夺取的土地。

  敌对民族的不断进犯给希伯来人带来了战争和奴役。北有米索不大米人,南有摩押人,东有米甸和亚摩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由于背道和拜偶象削弱了忠于信仰给他们带来的民族团结的纽带,希伯来人无法抵抗外来的杀戳。但是,奴役之苦导致了悔改,使百姓重新敬拜上帝。上帝为怜悯他们,就会兴起一位拯救者或“士师”打摔奴役之轭,治理百姓至死。这就是本卷书的题材。

  《士师记》的作者所揭示的主题是:百姓的罪和背离真宗教招惹了上帝的不悦。为使他们转离罪恶,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他们。只有当他们真正悔改并归回上帝,苦难才得离开。他们真心悔改以后,上帝就兴起人来或安排环境,使他们得到解救。士师记对这段历史的编排是要说明以下重要的论点:公义会使一个民族兴旺;罪恶会给一个民族带来耻辱;恶伴侣会毁掉良好的动机和教养;道德的堕落会导致民族的衰弱;有关选民以色列人的事务受上帝旨意的直接照看;民族的罪会招惹上帝的惩罚;上帝惩罚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真心悔改,惩罚就会撤消;拯救的来到决非单靠人力,而是来自受上帝的灵所感劝的力量和热情。士师记的作者告诉我们,上帝的这些管理原则说明了为什么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会有背道和奴役,悔改和拯救交替进行。

  《士师记》的作者在叙史时所仔细阐明的这些论点,把《士师记》从单纯的历史记录提高到历史的神圣哲理的地位。这位受灵感的作者所关心的不只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所阐发的教训,即使是粗读士师记,也会看出作者是要说明上帝的手出现在以色列民在新家乡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之中。结果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祂引导以色列人的经历,使他们从经验中体验到他们唯一的幸福和安全在于事奉祂。

  本书还有一个次要的题旨是:以色列人的苦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了他们外邦邻居的坏影响。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当地拜偶象的居民是引诱以色列人落入试探的因素,上帝为什么不把迦南人和亚摩利人都赶出去,从而防止祂百姓背道呢?作者显然在本卷书的一个地方解答了这个问题(士3:1-4)。他在这里说明上帝知道苦难在塑造品格中的价值。所以上帝把迦南人留了下来,试验以色列人是否会事奉祂。

  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在上帝的引导和祝福下,一批弱小的部族竟能在一个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他们的英雄是怎样名扬四海的,他们如何在各种势力和影响之中忠于上帝,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士师记》很明显地分成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历史总序(1:1-2:5),叙述了约书亚把土地分给各个支派后,部分征服该地的经过。各支派只进攻分给他们的那一块土地。如果遇到强大的抵抗,有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尽管以色列人作出了努力,他们只是部分地占领了划给他们的土地。作者的叙述表明百姓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对上帝缺乏信心和忠诚。这样,他告诉读者以色列人所遭苦难,以及迦南人被允许留在该地的原因。以色列人和余下迦南人的关系构成了以后各章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士师的原因。

  第二个序言(2:6-3:6)概述了历史,其目的是要表明约书亚逝世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背道。他们陷入拜偶象的罪,招致了上帝的惩罚。当他们悔改以后,上帝就接二连三地差遣士师拯救他们。

  作者在阐明了他的主题以后,就记录了在十二位士师(士3:7-16:31)之下各支派的历史。这是一部不断重演的犯罪的历史,也是上帝的恩典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施行拯救的历史。在十二位士师之中,六位的事迹讲得比较详细,六位只是简要地提到。亚比米勒篡权的插曲在士师记中详细记载,为的是警告百姓拣选一位不遵行上帝旨意之君王的危险(见申17:15)。

  《士师记》最后有二个附录,描述了士师初期的两件事。第一件(17,18章)讲的是米迦拜偶像以及但人把他的偶像放在北方的圣所中,直到亚利死的日子。第二个插曲记载了便雅悯人在基比亚的丑行,以及其他支派对这个支派的报应。他们因支持犯罪的基比亚人,几遭灭绝。《士师记》最后记载了大家为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不致灭绝。

 

五、纲要

(一)历史总序:开头的情况 士1:1-2:25

  1、各支派努力巩固他们在巴勒斯坦所分之地 士1:1-36

    1) 犹太人和基尼人  士1:1-20

    2) 便雅悯人  士1:21

    3) 玛拿西和以法莲人士1:22-29

    4) 西布伦人  士1:30

    5) 亚设人  士1:31,32

    6) 拿弗他利人士1:33

    7) 但人在南方的士1:34-36

  2、他们失败的原因 士2:1-5

(二)主题序言:作者总结并解释当时希伯来的历史 士2:6-3:6

  1、与约书亚书有联系的历史开头语  士2:2-10

  2、作者对他将开始叙述之历史的解释  士2:11-3:6

(三)士师的故事  士3:7-16:31

  1、俄陀聂推翻北方侵略者的压迫(米索不大米人)士3:7-11

  2、以笏把百姓从东南面的侵略者(摩押人)手里救出来 士3:12-30

  3、珊迦 士3:31

  4、底波拉和巴拉推翻北方迦南人的压迫  士4:1-5:31

  5、基甸  士6:1-8:32

    1) 击退东面的米甸人  士6:1-8:21

    2) 基甸以后的事  士8:22-32

  6、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篡权  士8:33-9:57

  7、陀拉  士10:1,2

  8、睚珥  士10:3-5

  9、耶弗他  士10:6-12:7

    1) 粉碎东面来的亚摩利人的入侵  士10:6-11:33

    2) 牺牲自己的女儿  士11:34-40

    3) 耶弗他作士师期间支派间的冲突  士12:1-7

  10、以比赞  士12:8-10

  11、以伦  士12:11,12

  12、押顿  士12:13-15

  13、参孙出生及以后的事 士13:1-16:31

(四)两个附录:士师统治时期发生的两件事  士17:1-21:25

  1、米迦拜偶象的起因以及他的偶象置于但人(北方的)圣所的经过  士17:1-18:31

    1) 造偶象  士17:1-6

    2) 背道的利未人当祭司  士17:7-13

    3) 在但人移民过程中,偶象转到了但(拉亿)士18:1-31

  2、便雅悯人的恶行及其可怕后果  士19:1-21:25

    1) 基比亚的便雅悯人凌辱利未人的妾至死  士19:1-28

    2) 其他支派惩罚便雅悯人  士19:29-20:48

    3) 设法避开各支派所发的誓言,使便雅悯支派不至灭绝  士21:1-25

和合本士15:1 过了些日子,到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他的妻说:“我要进内室见我的妻。”他岳父不容他进去,

拼音版士15:1 Guō le xiē rìzi, dào gē maìzi de shíhou, Cānsūn daì zhe yī zhǐ shānyánggāo qù kàn tāde qī, shuō, wǒ yào jìn neì shì jiàn wǒde qī. tā yuèfù bùróng tā jìn qù,

吕振中士15:1 过了些日子,到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望他妻子;他说∶「我要进卧房去找我妻子」;妻子的父亲却不让他进去。

新译本士15:1 过了些日子,到收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他的妻子;他心里说:“我要进内室去见我的妻子。”但是他妻子的父亲不让他进去。

现代译士15:1 过了些日子,在收割麦子的季节,参孙带一只小山羊去看他妻子。参孙对他岳父说:「我要进卧房去找我妻子。」他岳父不准他进去,

当代译士15:1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在割麦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小山羊作礼物,去探望他的妻子。他想进内室去见她,但他的岳父却不让他进去。

思高本士15:1 过了一些日子,正是收割麦子的时期,叁松带了一只小山羊去看他的妻子;他说:「我要到内室去亲近我的妻子。」但是妻子的父亲不让他进去,

文理本士15:1 厥后、时值麦秋、参孙携一山羊之羔探妻、曰、吾欲入室见之、妻父不许、

修订本士15:1 过了些日子,在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小山羊去探望他的妻子,说:"我要进内室到我妻子那里。"他岳父不许他进去。

KJV 英士15:1 But it came to pass within a while after, in the time of wheat harvest, that Samson visited his wife with a kid; and he said, I will go in to my wife into the chamber. But her father would not suffer him to go in.

NIV 英士15:1 Later on, at the time of wheat harvest, Samson took a young goat and went to visit his wife. He said, "I'm going to my wife's room." But her father would not let him go in.

和合本士15:2 说:“我估定你是极其恨她,因此我将她给了你的陪伴。她的妹子不是比她还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吧!”

拼音版士15:2 Shuō, wǒ gū déng nǐ shì jíqí hèn tā, yīncǐ wǒ jiāng tā gei le nǐde péibàn. tāde meìzi bú shì bǐ tā hái meilì ma. nǐ keyǐ qǔ lái daìtì tā ba.

吕振中士15:2 父亲说∶「我心里估定说∶你一定极恨她,因此我将她给了你的一个陪伴;她的小妹子不是比她俊美么?那尽可以归你来代替她呀。」

新译本士15:2 她父亲说:“我以为你非常恨她,所以我把她给了你的一个同伴;她的妹妹不是比她更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啊。”

现代译士15:2 对他说:「我确定你恨她,所以把她嫁给你的伴郎了。她妹妹比她漂亮,你可以娶她。」

当代译士15:2 参孙的岳父说:“我以为你真的非常恨她,所以我已把她改嫁给你的男傧相了。她的妹子不是比她更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啊。”

思高本士15:2 且说:「我以为你一定厌恶了她,所以我将她嫁给你的一个同伴;她的妹妹不是比她更美丽吗?你可娶而代之。」

文理本士15:2 曰、我意尔憾之甚、故嫁于尔伴侣、其妹较彼不尤美乎、可娶以代、

修订本士15:2 他岳父说:"我以为你极其恨她,因此我把她给了你的同伴。她妹妹不是比她更美丽吗?你可以娶来代替她!"

KJV 英士15:2 And her father said, I verily thought that thou hadst utterly hated her; therefore I gave her to thy companion: is not her younger sister fairer than she? take her, I pray thee, instead of her.

NIV 英士15:2 "I was so sure you thoroughly hated her," he said, "that I gave her to your friend. Isn't her younger sister more attractive? Take her instead."

和合本士15:3 参孙说:“这回我加害于非利士人不算有罪。”

拼音版士15:3 Cānsūn shuō, zhè huí wǒ jiā haì yú Fēilìshì rén bú suàn yǒu zuì.

吕振中士15:3 参孙对他们说∶「这回我若加害于非利士人,我对他们是不算为有罪的。」

新译本士15:3 参孙对他们说:“这次如果我加害非利士人,就可以不必负责了。”

现代译士15:3 参孙说:「这一次我要好好地对付非利士人!」

当代译士15:3 参孙愤然叫道:“将来我怎样对付非利士人,你也不能怪我啊!”

思高本士15:3 叁松对他们说:「我若加害培肋舍特人,这一次我可不负责任。」

文理本士15:3 参孙语众曰、今我加害于非利士人、亦无尤焉、

修订本士15:3 参孙对他们说:"这一次我若加害非利士人,就不算是我的错了。"

KJV 英士15:3 And Samson said concerning them, Now shall I be more blameless than the Philistines, though I do them a displeasure.

NIV 英士15:3 Samson said to them, "This time I have a right to get even with the Philistines; I will really harm them."

和合本士15: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狐狸(或作“野狗”),将狐狸尾巴一对一对地捆上,将火把捆在两条尾巴中间。

拼音版士15:4 Yúshì Cānsūn qù zhuō le sān bǎi zhǐ húli ( huò zuò ye gǒu ), jiāng húli weiba yī duì yī duì dì kún shàng, jiāng huǒbǎ kún zaì liǎng tiaó weiba zhōngjiān,

吕振中士15: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狼,取了火把来,将狼尾巴对尾巴捆上,将一枝火把插在两条尾巴中间。

新译本士15: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狐狸,又拿了火把来,把狐狸尾巴对尾巴缚在一起,又把一枝火把插在两条尾巴中间。

现代译士15:4 他捉了叁百只狐狸,把狐狸的尾巴一对对地结在一起,插上一支火把,

当代译士15:4 於是,他出去捉了叁百头狐狸,把它们的尾巴一对一对连系起来,将火把绑在两条尾巴中间,

思高本士15:4 於是叁松去捉了叁百只狐狸,又拿火把来,把狐狸的尾和尾结在一起,将火把插在两尾中间,

文理本士15:4 遂往执野犬三百、以尾相系、束炬于二尾间、

修订本士15:4 于是参孙去捉了三百只狐狸,把它们的尾巴一对一对地绑住,再将火把绑在两条尾巴中间。

KJV 英士15:4 And Samson went and caught three hundred foxes, and took firebrands, and turned tail to tail, and put a firebrand in the midst between two tails.

NIV 英士15:4 So he went out and caught three hundred foxes and tied them tail to tail in pairs. He then fastened a torch to every pair of tails,

和合本士15:5 点着火把,就放狐狸进入非利士人站着的禾稼,将堆集的禾捆和未割的禾稼,并橄榄园尽都烧了。

拼音版士15:5 Diǎn zhe huǒbǎ, jiù fàng húli jìnrù Fēilìshì rén zhàn zhe de hé jià, jiāng duī jí de hé kún hé wèi gē de hé jià, bìng gǎnlǎn yuán jǐn dōu shāo le.

吕振中士15:5 他将火把点着,就放狼进入非利士人站着的庄稼,将堆积的禾捆、站着的禾稼、以及葡萄园、橄榄园、尽都烧了。

新译本士15:5 他点着了火把,就放狐狸进入非利士人的禾田里,把堆积的禾捆,和未割的禾稼,以及橄榄园都烧了。

现代译士15:5 然后点火,把狐狸放进非利士人的麦田里。这样,他把割好的和还没割的麦子都烧了,连橄榄园也烧了。

当代译士15:5 然后就燃起火把,任由狐狸在非利士人的田里乱跑,将田里的谷物禾捆、葡萄园和橄榄园都烧毁了。

思高本士15:5 点着火把,将狐狸放入培肋舍特人的庄田内,把堆集的麦捆,立着的庄稼,葡萄园和橄榄园都烧了。

文理本士15:5 炬既燃、放火入非利士人之禾稼、凡束而堆积者、与未刈者、暨橄榄园、悉为所焚、

修订本士15:5 他点着火把,把狐狸放进非利士人直立的庄稼,把堆积的禾捆和直立的庄稼,葡萄园、橄榄园全都烧了。

KJV 英士15:5 And when he had set the brands on fire, he let them go into the standing corn of the Philistines, and burnt up both the shocks, and also the standing corn, with the vineyards and olives.

NIV 英士15:5 lit the torches and let the foxes loose in the standing grain of the Philistines. He burned up the shocks and standing grain, together with the vineyards and olive groves.

和合本士15:6 非利士人说:“这事是谁做的呢?”有人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因为他岳父将他的妻给了他的陪伴。”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妇人和她的父亲。

拼音版士15:6 Fēilìshì rén shuō, zhè shì shì shuí zuò de ne. yǒu rén shuō, shì Tíngná rén de nǚxù Cānsūn, yīnwei tā yuèfù jiāng tāde qī gei le tāde péibàn. yúshì Fēilìshì rén shàng qù, yòng huǒshào le fùrén hé tāde fùqin.

吕振中士15:6 非利士人说∶「这是谁作的呢?」有人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因为他岳父将他的妻子给了他的一个伴郎。」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妇人和她的父亲(有古卷加∶的房屋)。

新译本士15:6 非利士人问:“这是谁作的呢?”有人回答:“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作的,因为他岳父把他的妻子给了他的同伴。”于是非利士人上去,放火烧了那女子和她的父亲。

现代译士15:6 非利士人调查谁放火,发现是参孙干的,因为他岳父(亭拿人)把他妻子嫁给了他的伴郎。於是非利士人到他岳父家,放火烧那女人,也烧他岳父的家〔或译:把那女子和她全家的人都烧死〕。

当代译士15:6 “这是哪一个干的好事啊?”非利士人质问说。有人回答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干的。因为他岳父把他的妻子改嫁给别人,他怀恨在心,就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众人听了,就立刻去拿住参孙的岳父和妻子,把他们活活烧死。

思高本士15:6 培肋舍特人问说:「是谁作了这事?」有人说:「是提默纳人的女婿叁松,因为他的岳父把他的妻子嫁给了他的一个同伴。」培肋舍特人就上去,放火烧了那女子和她的父家。

文理本士15:6 非利士人问曰、行此者谁、或曰、亭拿人之婿参孙、因以其妻适伴侣故也、非利士人遂至、以火焚女及其父、

修订本士15:6 非利士人说:"这事是谁做的呢?"有人说:"是亭拿人的女婿参孙做的,因为他岳父把他的妻子给了他的同伴。"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女子和她的父亲。

KJV 英士15:6 Then the Philistines said, Who hath done this? And they answered, Samson, the son in law of the Timnite, because he had taken his wife, and given her to his companion. And the Philistines came up, and burnt her and her father with fire.

NIV 英士15:6 When the Philistines asked, "Who did this?" they were told, "Samson, the Timnite's son-in-law, because his wife was given to his friend." So the Philistines went up and burned her and her father to death.

和合本士15:7 参孙对非利士人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必向你们报仇才肯罢休。”

拼音版士15:7 Cānsūn duì Fēilìshì rén shuō, nǐmen jìrán zhèyàng xíng, wǒ bì xiàng nǐmen bàochóu cái ken ba xiū.

吕振中士15:7 参孙对非利士人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总要在你们身上报仇才肯罢休。」

新译本士15:7 参孙对他们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必在你们身上报仇,然后才肯罢休。”

现代译士15:7 参孙对他们说:「你们既然这麽蛮横,我发誓,不报此仇绝不罢休!」

当代译士15:7 参孙说:“你们既然这样做,我就非向你们寻仇不可了。”

思高本士15:7 叁松向他们说:「你们既然这样作,我必向你们报复,然後 罢休。」

文理本士15:7 参孙曰、尔既行是、我必复仇而后已、

修订本士15:7 参孙对他们说:"你们既然这么做,我必向你们报仇才肯罢休。"

KJV 英士15:7 And Samson said unto them, Though ye have done this, yet will I be avenged of you, and after that I will cease.

NIV 英士15:7 Samson said to them, "Since you've acted like this, I won't stop until I get my revenge on you."

和合本士15:8 参孙就大大击杀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了。他便下去,住在以坦磐的穴内。

拼音版士15:8 Cānsūn jiù dàdà jī shā tāmen, lián tuǐ daì yào dōu kǎn duàn le. tā biàn xià qù, zhù zaì Yǐtǎn pán de xué neì.

吕振中士15:8 参孙就打到他们四脚朝天,大行杀戮;他便下去,住在以坦磐巉岩的罅隙里。

新译本士15:8 参孙击打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了,那是一场极大的杀戮;然后他下去,住在以坦盘石的穴中。

现代译士15:8 参孙大肆屠杀,杀死了许多人。后来他到以坦,住在那里的岩石洞里。

当代译士15:8 参孙在盛怒之下就向他们狂施屠杀;事后,他就逃到以坦磐石去,躲在一个洞穴里。

思高本士15:8 叁松遂打击他们,腿腰乱砍,大杀一阵;然後下去住在厄坦的一个石穴内。

文理本士15:8 遂击非利士人、大行杀戮、尸相枕籍、后往以坦岩穴居焉、○

修订本士15:8 参孙狠狠击杀他们,把他们连腿带腰都砍了。过后,他就下去,住在以坦岩的石洞里。

KJV 英士15:8 And he smote them hip and thigh with a great slaughter: and he went down and dwelt in the top of the rock Etam.

NIV 英士15:8 He attacked them viciously and slaughtered many of them. Then he went down and stayed in a cave in the rock of Etam.

和合本士15:9 非利士人上去安营在犹大,布散在利希。

拼音版士15:9 Fēilìshì rén shàng qù ān yíng zaì Yóudà, bù sǎn zaì lì xī.

吕振中士15:9 非利士人上去,扎营在犹大,在利希(即∶『腮骨』的意思)四散侵掠。

新译本士15:9 非利士人上去,在犹大安营,在利希散开。

现代译士15:9 非利士人到了犹大,在那里扎营,攻打利希城。

当代译士15:9 因此,非利士人也派大军往犹大去,在利希一带扎营。

思高本士15:9 培肋舍特人上去,在犹大扎营,进袭肋希。

文理本士15:9 非利士人上、建营于犹大、布于利希、

修订本士15:9 非利士人上去,安营在犹大,侵犯利希。

KJV 英士15:9 Then the Philistines went up, and pitched in Judah, and spread themselves in Lehi.

NIV 英士15:9 The Philistines went up and camped in Judah, spreading out near Lehi.

和合本士15:10 犹大人说:“你们为何上来攻击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他向我们怎样行,我们也要向他怎样行!”

拼音版士15:10 Yóudà rén shuō, nǐmen wèihé shàng lái gōngjī wǒmen ne. tāmen shuō, wǒmen shàng lái shì yào kúnbǎng Cānsūn. tā xiàng wǒmen zenyàng xíng, wǒmen ye yào xiàng tā zenyàng xíng.

吕振中士15:10 犹大人说∶「你们为葚么上来攻打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他怎样待我们,我们也怎样待他。」

新译本士15:10 犹大人说:“你们为什么上来攻打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要报复他向我们所行的。”

现代译士15:10 犹大人问他们:「你们为甚麽上来攻打我们呢?」他们说:「我们来捉参孙;他怎样待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待他。」

当代译士15:10 犹大人问他们说:“你们到这里来干甚麽呢?”非利士人回答说:“捉拿参孙,向他寻仇。”

思高本士15:10 犹大问说:「你们为什麽上来攻打我们?」他们答说:「我们上来是为拘捕叁松,要报复他对我们所行的。」

文理本士15:10 犹大人曰、尔来攻我、曷故、曰、我来欲缚参孙、以其所行于我者加乎其身、

修订本士15:10 犹大人说:"你们为何上来攻击我们呢?"他们说:"我们上来是要捆绑参孙,照他向我们所做的对待他。"

KJV 英士15:10 And the men of Judah said, Why are ye come up against us? And they answered, To bind Samson are we come up, to do to him as he hath done to us.

NIV 英士15:10 The men of Judah asked, "Why have you come to fight us?" "We have come to take Samson prisoner," they answered, "to do to him as he did to us."

和合本士15:11 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磐的穴内,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你向我们行的是什么事呢?”他回答说:“他们向我怎样行,我也要向他们怎样行!”

拼音版士15:11 Yúshì yǒu sān qiā Yóudà rén xià dào Yǐtǎn pán de xué neì, duì Cānsūn shuō, Fēilìshì rén xiá zhì wǒmen, nǐ bù zhīdào ma. nǐ xiàng wǒmen xíng de shì shénme shì ne. tā huídá shuō, tāmen xiàng wǒ zenyàng xíng, wǒ ye yào xiàng tāmen zenyàng xíng.

吕振中士15:11 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巉岩的罅隙里,对参孙说∶「非利士人怎样辖制我们、难道你不知道么?你对我们这样行、是什么意思?」参孙对他们说∶「他们怎样待我,我就怎样待他们。」

新译本士15:11 于是有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盘石的穴中去,对参孙说:“非利士人统治我们,你不知道吗?你为什么向我们行这事呢?”参孙对他们说:“他们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们。”

现代译士15:11 因此,有叁千犹大人到以坦的岩石洞找参孙,对他说:「难道你不晓得非利士人是我们的统治者吗?你把我们害惨了!」参孙回答:「我只照他们待我的待他们呀!」

当代译士15:11 於是,有叁千犹大人便下到以坦磐石的洞穴去找参孙,质问参孙说:“你明明知道非利士人是我们的统治者,你为甚麽要连累我们呢?”参孙回答说:“我这样做只是以牙还牙罢了。”

思高本士15:11 於是有叁千犹大人到厄坦石穴那里,对叁松说:「难道你不知道培肋舍特人统治我们吗?你为什麽作连累我们的事?」他回答说:「他们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们。」

文理本士15:11 有犹大人三千、至以坦岩穴、谓参孙曰、岂不知我为非利士人所辖乎、何行此以累我耶、曰、以其所行于我者、行之于彼也、

修订本士15:11 于是,三千犹大人下到以坦岩的石洞里,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你向我们做的是什么事呢?"他说:"他们向我怎样做,我也要向他们怎样做。"

KJV 英士15:11 Then three thousand men of Judah went to the top of the rock Etam, and said to Samson, Knowest thou not that the Philistines are rulers over us? what is this that thou hast done unto us? And he said unto them, As they did unto me, so have I done unto them.

NIV 英士15:11 Then three thousand men from Judah went down to the cave in the rock of Etam and said to Samson, "Don't you realize that the Philistines are rulers over us? What have you done to us?" He answered, "I merely did to them what they did to me."

和合本士15: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说:“你们要向我起誓,应承你们自己不害死我。”

拼音版士15:12 Yóudà rén duì tā shuō, wǒmen xià lái shì yào kúnbǎng nǐ, jiāng nǐ jiāo zaì Fēilìshì rén shǒu zhōng. Cānsūn shuō, nǐmen yào xiàng wǒ qǐshì, yīng chéng nǐmen zìjǐ bù haì sǐ wǒ.

吕振中士15: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对他们说∶「你们要向我起誓不将我杀掉才行。」

新译本士15: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要捆绑你,把你交在非利士人手里。”参孙对他们说:“你们要向我发誓,你们不亲自杀害我。”

现代译士15:12 他们告诉他:「我们到这里来,要捆绑你,把你交给非利士人。」参孙说:「你们要跟我发誓,你们不下手杀我。」

当代译士15:12 “我们要捉拿你,把你交给非利士人。”犹大人说。参孙答道:“好吧,但是你们要答应不亲手杀我啊。”他们说:“我们不会杀你,我们只要将你绑起来交给非利士人就成了。”於是,犹大人用两根新绳子把他捆绑起来带到利希。

思高本士15:12 他们就向他说:「我们下来是为拘捕你,把你交在培肋舍特人手中。」叁松向他们说:「你们要对我发誓,不杀害我! 」

文理本士15:12 犹大人曰、我来欲缚尔、付于非利士人手、参孙曰、与我誓约、尔不亲击我、

修订本士15:12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把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参孙说:"你们要向我起誓,你们自己不杀害我。"

KJV 英士15:12 And they said unto him, We are come down to bind thee, that we may deliver thee into the hand of the Philistines. And Samson said unto them, Swear unto me, that ye will not fall upon me yourselves.

NIV 英士15:12 They said to him, "We've come to tie you up and hand you over to the Philistines." Samson said, "Swear to me that you won't kill me yourselves."

和合本士15:13 他们说:“我们断不杀你,只要将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于是用两条新绳捆绑参孙,将他从以坦磐带上去。

拼音版士15:13 Tāmen shuō, wǒmen duàn bú shā nǐ, zhǐyào jiāng nǐ kúnbǎng jiāo zaì Fēilìshì rén shǒu zhōng. yúshì yòng liǎng tiaó xīn shéng kúnbǎng Cānsūn, jiāng tā cóng Yǐtǎn pán daì shàng qù.

吕振中士15:13 他们告诉他说∶「不,我们只要将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罢了;我们断不害死你。」他们就用两条新的粗绳子捆绑参孙,从巉岩里给带上去。

新译本士15:13 他们告诉他说:“我们不会杀害你,我们只要把你捆绑住,交在非利士人手里,我们决不杀死你。”于是他们用两条新绳子把参孙捆绑起来,从盘石的穴里把他带上来。

现代译士15:13 他们说:「好的,我们只把你绑起来,交给他们;我们不杀你。」於是他们用两根新的绳子把参孙绑起来,带他出岩石洞。

当代译士15:13 “我们要捉拿你,把你交给非利士人。”犹大人说。参孙答道:“好吧,但是你们要答应不亲手杀我啊。”他们说:“我们不会杀你,我们只要将你绑起来交给非利士人就成了。”於是,犹大人用两根新绳子把他捆绑起来带到利希。

思高本士15:13 他们回答说:「一定不;我们只把你绑好,交在他们手中,决不杀你。」他们於是用两条新绳把他捆起,从石穴 把他拉上来。

文理本士15:13 曰、否、祇缚尔付于其手、必不杀尔、遂以新索二缚之、由岩携之而上、

修订本士15:13 他们说:"我们绝不杀你,只把你捆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于是他们用两条新绳绑住参孙,把他从以坦岩带上去。

KJV 英士15:13 And they spake unto him, saying, No; but we will bind thee fast, and deliver thee into their hand: but surely we will not kill thee. And they bound him with two new cords, and brought him up from the rock.

NIV 英士15:13 "Agreed," they answered. "We will only tie you up and hand you over to them. We will not kill you." So they bound him with two new ropes and led him up from the rock.

和合本士15: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都迎着喧嚷。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臂上的绳就像火烧的麻一样,他的绑绳都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拼音版士15:14 Cānsūn dào le lì xī, Fēilìshì rén dōu yíng zhe xuān nāng. Yēhéhuá de líng dàdà gǎndòng Cānsūn, tā bei5 shàng de shéng jiù xiàng huǒshào de má yíyàng, tāde bǎng shéng dōu cóng tā shǒu shàng tuō luō xià lái.

吕振中士15:14 参孙来到利希(即∶『腮骨』的意思),非利士人就呐喊起来迎着他;永恒主的灵大大激动参孙,他手臂上的粗绳子就像火烧的麻一样,绑他的绳子都从他手上成了灰般掉下来。

新译本士15:14 参孙来到利希,非利士人就吶喊着出来迎接他,耶和华的灵大大临到参孙身上,他臂上的绳子就像被火烧的麻一样,他的捆绑都从他的手上落下来。

现代译士15: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迎着他跑去,对他大声喊叫。上主的大能突然临到他,使他强壮;他一挣扎,捆绑着他手臂的绳子就像被火烧过的麻线一样断了。

当代译士15:14 非利士人看见犹大人带着参孙来到,就高声喧哗、叫喊。主的灵又降在参孙身上,绑着他的绳子就像麻线似的,从他的手腕脱落下来。

思高本士15:14 他来到肋希,培肋舍特人呐喊着出来迎他;那时上主的神突然降在他身上,他手臂上的绳索,好像着火的细麻一样,绑他的绳子从他的手上落下。

文理本士15:14 既至利希、非利士人呼而迎之、参孙大为耶和华之神所感、臂上之索、如经火之麻、脱于其手、

修订本士15: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对着他喊叫。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手臂上的绳子就像着火的麻一样,绑他的绳子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KJV 英士15:14 And when he came unto Lehi, the Philistines shouted against him: and the Spirit of the LORD came mightily upon him, and the cords that were upon his arms became as flax that was burnt with fire, and his bands loosed from off his hands.

NIV 英士15:14 As he approached Lehi, the Philistines came toward him shouting. The Spirit of the LORD came upon him in power. The ropes on his arms became like charred flax, and the bindings dropped from his hands.

和合本士15:15 他见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以击杀一千人。

拼音版士15:15 Tā jiàn yī kuaì wèi gān de lü sāi gú, jiù shēnshǒu shí qǐlai, yòng yǐ jī shā yī qiā rén.

吕振中士15:15 他看见一块未乾未脆的驴腮骨,就伸手捡起来,用来击杀千人。

新译本士15:15 他找着一块新鲜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击杀了一千人。

现代译士15:15 他找到一根还没乾的驴腮骨,捡起来,用它杀了一千人。

当代译士15:15 他挥动一块从地上拾起、还没有乾的驴腮骨,杀了一千个非利士人。

思高本士15:15 他找到一块鲜驴腮骨,伸手拿起来,击杀了一千人。

文理本士15:15 参孙见驴之新颊骨、伸手取之、击人以千计、

修订本士15:15 他找到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它杀了一千人。

KJV 英士15:15 And he found a new jawbone of an ass, and put forth his hand, and took it, and slew a thousand men therewith.

NIV 英士15:15 Finding a fresh jawbone of a donkey, he grabbed it and struck down a thousand men.

和合本士15:16 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用驴腮骨杀了一千人。”

拼音版士15:16 Cānsūn shuō, wǒ yòng lü sāi gú shārén chéng duī, yòng lü sāi gú shā le yī qiā rén.

吕振中士15:16 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一堆一堆;我用驴腮骨击杀了千人。」

新译本士15:16 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我用驴腮骨击杀了一千人。”

现代译士15:16 参孙作诗说:我用一根驴腮骨杀了一千人;我用一根驴腮骨使尸首堆叠〔跟希伯来语驴发音相近〕。

当代译士15:16 参孙沉吟地说:“杀人一堆堆,用这驴腮骨,千人被我所杀,全凭这驴腮骨。”

思高本士15:16 然後叁松喊说:「用驴腮骨杀的一堆一堆,用驴腮骨杀了一千。」

文理本士15:16 曰、我以驴颊骨行戮、积尸成垒、我以驴颊骨杀人、其数盈千、

修订本士15:16 参孙说: "用驴腮骨, 一堆又一堆; 用驴腮骨, 我杀了一千人。"

KJV 英士15:16 And Samson said, With the jawbone of an ass, heaps upon heaps, with the jaw of an ass have I slain a thousand men.

NIV 英士15:16 Then Samson said, "With a donkey's jawbone I have made donkeys of them. With a donkey's jawbone I have killed a thousand men."

和合本士15:17 说完这话,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了。那地便叫拉末利希。

拼音版士15:17 Shuō wán zhè huà, jiù bǎ nà sāi gú cóng shǒu lǐ pāo chū qù le. nà dì biàn jiào là mò lì xī.

吕振中士15:17 说完这话,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于是那地便叫做拉末利希(即∶『腮骨高地』的意思)。

新译本士15:17 说完了,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因此那地方就叫拉末.利希(“拉末.利希”意即“腮骨的山”)。

现代译士15:17 他说完了就把驴腮骨扔掉。那地方就叫拉末利希〔希伯来语的意思是:腮骨冈〕。

当代译士15:17 参孙沉吟地说:“杀人一堆堆,用这驴腮骨,千人被我所杀,全凭这驴腮骨。”

思高本士15:17 当他说完这话,就顺手把腮骨抛弃了;因此那地名叫辣玛肋希。

文理本士15:17 言毕、手掷颊骨、其地遂名拉末利希、

修订本士15:17 说完这话,就把那腮骨从手里抛出去。因此,那地叫作拉末.利希。

KJV 英士15:17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he had made an end of speaking, that he cast away the jawbone out of his hand, and called that place Ramathlehi.

NIV 英士15:17 When he finished speaking, he threw away the jawbone; and the place was called Ramath Lehi.

和合本士15:18 参孙甚觉口渴,就求告耶和华说:“你既借仆人的手施行这么大的拯救,岂可任我渴死,落在未受割礼的人手中呢?”

拼音版士15:18 Cānsūn shén jué kǒu ke, jiù qiúgào Yēhéhuá shuō, nǐ jì jiè púrén de shǒu shīxíng zhème dà de zhengjiù, qǐ ke rén wǒ ke sǐ, luō zaì wèi shòu gēlǐ de rén shǒu zhōng ne.

吕振中士15:18 参孙非常口渴,就呼求永恒主说∶「你既将这么大的拯救交在你仆人手中,难道你如今要任我渴死,落在没受割礼的人手中么?」

新译本士15:18 参孙非常口渴,就呼求耶和华说:“你既然借着你仆人的手施行这么大的拯救,现在我怎可以渴死,落在未受割礼的人手中呢?”

现代译士15:18 后来,参孙非常口渴;他呼求上主说:「你使你的仆人大胜敌人;现在你要我渴死、落在那些野非利士人的手里吗?」

当代译士15:18 事后,他觉得非常口渴,便向主祷告说:“你今天既然藉着我为以色列人施行了这样奇妙的拯救,难道你会让我渴死,任由这些异教徒鱼肉吗?”

思高本士15:18 此後,他非常口渴,呼吁上主说:「你藉你仆人的手得了这次大胜利;如今我却要渴死,陷於这些没有割损的人手中。」

文理本士15:18 参孙渴甚、吁耶和华曰、尔藉仆手、大施拯救、今将渴死、而陷未受割者之手、

修订本士15:18 参孙非常口渴,就求告耶和华说:"你既藉仆人的手施行这么大的拯救,现在我要渴死,落在未受割礼的人手中吗?"

KJV 英士15:18 And he was sore athirst, and called on the LORD, and said, Thou hast given this great deliverance into the hand of thy servant: and now shall I die for thirst, and fall into the hand of the uncircumcised?

NIV 英士15:18 Because he was very thirsty, he cried out to the LORD, "You have given your servant this great victory. Must I now die of thirst and fall into the hands of the uncircumcised?"

和合本士15:19 神就使利希的洼处裂开,有水从其中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复原,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那泉直到今日还在利希。

拼音版士15:19 Shén jiù shǐ lì xī de wā chù liè kāi, yǒu shuǐ cóng qízhōng yǒng chūlai. Cānsūn hē le jīng shén fù yuán. yīncǐ nà quán míng jiào yǐn hā gē lì, nà quán zhídào jīnrì hái zaì lì xī.

吕振中士15:19 上帝就使利希的臼状洼地裂开,就有水从那里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便复了原;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即∶『呼求者的水泉』的意思);那泉到今日还在利希。

新译本士15:19 于是 神在利希使一洼地裂开,就有水从那里涌出来;参孙喝了,就恢复精神,活力充足;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隐.哈歌利”意即“呼求者之泉”),那泉直到今日还在利希。

现代译士15:19 上帝使利希的地裂开,涌出泉水。他喝了以后,精神复原。因此,那水泉叫隐哈歌利〔希伯来语的意思是:呼求者之泉〕,到今天还在利希。

当代译士15:19 於是,主就叫水从一个裂开的地洞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就恢复过来。他把那水泉命名为“隐哈歌利(祷告者的泉)”。直到今天,那水泉仍然存留在利希。

思高本士15:19 天主遂在肋希使一洼地裂开,涌出水来;他喝了水,精神恢复,无异再生;因此那泉称作「呼吁泉,」至今还在肋希。

文理本士15:19 上帝裂利希之洼处、有水涌出、饮之、精神顿复而苏、故其泉名曰隐哈歌利、在于利希、至今犹存、

修订本士15:19 上帝就使利希的洼地裂开,从中涌出水来。参孙喝了,精神恢复。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直到今日它仍在利希。

KJV 英士15:19 But God clave an hollow place that was in the jaw, and there came water thereout; and when he had drunk, his spirit came again, and he revived: wherefore he called the name thereof Enhakkore, which is in Lehi unto this day.

NIV 英士15:19 Then God opened up the hollow place in Lehi, and water came out of it. When Samson drank, his strength returned and he revived. So the spring was called En Hakkore, and it is still there in Lehi.

和合本士15:20 当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拼音版士15:20 Dāng Fēilìshì rén xiá zhì Yǐsèliè rén de shíhou, Cānsūn zuò Yǐsèliè de shì shī èr shí nián.

吕振中士15:20 当非利士人的日子、参孙作了士师二十年、来拯救以色列。

新译本士15:20 在非利士人统治的日子,参孙治理以色列人二十年。

现代译士15:20 非利士人统治期间,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当代译士15:20 参孙在以色列任士师二十年;可是,在这期间,以色列人还是受到非利士人的辖制。

思高本士15:20 他在培肋舍特人统治以色列的时日内,作以色列民长二十年。

文理本士15:20 非利士人辖以色列族时、参孙为士师、历二十年、

修订本士15:20 在非利士人辖制的时候,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KJV 英士15:20 And he judged Israel in the days of the Philistines twenty years.

NIV 英士15:20 Samson led Israel for twenty years in the days of the Philistine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