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

2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3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

4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 神了!”

5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

6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7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

8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9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10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11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12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注: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

13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

14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15甚至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得他的影儿照在甚么人身上。

16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

17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

18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

19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

20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

21使徒听了这话,天将亮的时候就进殿里去教训人。大祭司和他的同人来了,叫齐公会的人和以色列族的众长老,就差人到监里去,要把使徒提出来。

22但差役到了,不见他们在监里,就回来禀报说:

23“我们看见监牢关得极妥当,看守的人也站在门外,及至开了门,里面一个人都不见!”

24守殿官和祭司长听见这话,心里犯难,不知这事将来如何。

25有一个人来禀报说:“你们收在监里的人,现在站在殿里教训百姓。 ”

26于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带使徒来,并没有用强暴,因为怕百姓用石头打他们。

27带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会前。大祭司问他们说:

28“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

29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 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30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 神已经叫他复活。

31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注:或作“他就是 神高举在自己的右边”),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

32我们为这事作见证, 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

33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

34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在公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

35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

36从前丢大起来,自夸为大,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全都散了,归于无有。

37此后,报名上册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起来,引诱些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38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

39若是出于 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 神了。”

40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

41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

42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鶪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提要

1 在彼得责备亚拿尼亚和他的妻子撒非喇欺哄圣灵,被圣灵击杀之后,12 其他的使徒们也行了许多神迹,14 信而归主的人不断增加:17 使徒再一次被捕入狱,19 然而,有一位天使领他们出来,要他们向众人讲生命之道:21 听了这话,使徒进圣殿里教训人,29 他们在公会前,33 他们又一次面临杀身的危险,由于受人敬重之律法师迦玛列的劝解,犹太公会没有制死他们,40 但是他们被犹太公会打了:但他们心里欢喜,因为他们荣耀了上帝,从而每日不住的教训人。


亚拿尼亚和撒非喇

徒5:1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

【本会注释】

有一个人。亚拿尼亚和他妻子撒非喇的贪婪(徒5:1-11),与巴拿巴的慷慨奉献(徒4:36,37)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诚实可靠的讲述者才会说到有关亚拿尼亚以及他的妻子撒非喇的故事。正如十二位使徒中间有一位叛徒犹大一样,尽管早期教会纯洁、热心侍奉主,它还是发现两位信徒喜爱吝啬,不喜爱慷慨捐输,喜爱假冒伪善、不喜爱诚实正直。作者路加以沉着、冷静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故事,使读者因为这件清晰的事实受到教育,内心受到触动。

名叫亚拿尼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高尚的”。这乃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名字,当大数城的扫罗初次悔改时,就是一位称呼亚拿尼亚的人接待了他(徒23:2;24:1)。这个名字相当于旧约圣经中的希伯来名字“哈拿尼雅”,见耶28:1;但1:6,7。

撒非喇。“撒非喇”这个名字大概象征亚拉姆语中的shappira',“美丽”,然而,有些人认为这个名字乃是来源与希腊文的sappheiros,“一颗蓝宝石”。

田产。见徒2:45注释。那是田地的价银(见徒5:3)。


徒5:2 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本会注释】

私自留下几分。希腊文的扣留写作nosphizō,这里使用的意思是“为自己留出一部分”。在圣经多2:10 中,这个动词翻译为“私拿”,“盗取”。在七十士译本中(书7:1)用这个词来描述亚干的罪恶。亚拿尼亚仅仅把他所变卖的价银留下几份并不为过,其本身也不是罪。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强迫他去变卖田产,并且交给教会。亚拿尼亚自己心里愿意捐输,并且也没有人责令他一定要上交定量的钱财。钱财乃是属于他自己的,奉献全部或者奉献一部分,都由他自己决定。然而,亚拿尼亚仅仅拿了一部分钱财,却说那是他所有的价银。这乃是欺骗。这也是故意说谎。

前面一章中,作者路加提到了巴拿巴自我牺牲的精神,他将自己的田地卖了,把价银放在使徒脚前,这一定得到了教会的赞许。显然,亚拿尼亚心想自己也能得到教会同样的赞许,但是在自己的牺牲上一定要小一些。获得这种赞许的欲望十分强烈,以致他愿意获得贪婪之外部分的成功。然而他强烈贪婪的欲望却战胜了自己本应该具有的诚实。亚拿尼亚变卖田产的推动力乃是出于上帝的圣灵;但是自己又产生扣留几份的贪婪欲望,这乃是出于那恶者。他的这种行为乃是试图侍奉上帝,同时又侍奉玛门。罪在某些方面像先知的仆人基哈西一样(见王下5:20-27注释),亚拿尼亚亲眼看到了上帝的圣灵在带领着早期教会,并且出现了卓越的进步与发展,他也曾看到五旬节圣灵沛降后所有的神迹奇事,在这种背景之下,他故意欺骗圣灵,这种罪比起基哈西的罪行更为可憎,所带来的刑罚也要更为严酷。

他的妻子。撒非喇显然是她丈夫的自愿帮凶。他们这样冒犯圣灵乃是共同计划好的。


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

【本会注释】

彼得。当时教会的代言人。

为什么。如果亚拿尼亚心里愿意,他满可以抵御试探。“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离开你们逃跑了。”(雅4:7)

撒但充满了你的心。使徒彼得指明这罪的根源乃是来自那恶者。使徒彼得辨别亚拿尼亚以及他的妻子撒非喇所行之事而具有的智慧,乃是辨别诸灵的圣灵恩赐(林前2:14;12:10)。可悲的的是,亚拿尼亚使自己的心向撒但敞开,知道魔鬼让他的心里充满了贪婪、欺骗的思想。

圣灵。就是那位引领信徒进入一切真理的灵(约16:13),然而,亚拿尼亚却试图欺哄真理的圣灵(见约14:17,26;16:13注释)。但最终却归于徒劳。


徒5: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

【本会注释】

田地还没有卖。没有任何人强迫亚拿尼亚去变卖他的田产;只是期望他能诚诚实实地将他许愿给上帝的田产收益如数奉献。这里使徒彼得的话暗示当时的教会没有强迫任何信徒交纳钱财归为公用,然而,如果某人应许要奉献,那么他必须要诚实地将自己所应许的那一份献上。亚拿尼亚所行的每一步都是自由做主的,自己认为怎样最好就可以怎么做。他私自扣留的那一份可能仅仅是一小部分;他如果诚实行事,可以坦然地留下更多地的田产。但是为了试图获得慷慨捐输的好名声,他放弃了诚实的牺牲,以致犯了亵渎圣灵的罪。

心里起这意念。直译是“做出这样的行为”。这表明是在亚拿尼亚这一边慎重考虑起了此种意念。这并不是瞬间屈服与试探的事情,而是亚拿尼亚心里接受了此种计划,一个绝对违反良心的计划,最终发展成了实际邪恶的行为。撒但进入了他的心生出了这种念头,但是亚拿尼亚却一直没有将其从心里根除。

欺哄上帝。这里不是说亚拿尼亚没有向他的同胞们说谎,而是说,他所犯的罪主要是欺哄了上帝。一切的罪恶最终都是在敌对上帝,尽管这罪也严重地影响别人。先祖大卫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他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诗51:4)。亚拿尼亚即无视神圣之上帝,同时也认为他可以施诡计欺骗上帝,正如欺骗他的同胞一样简单。无论是那一个原因,他都已经犯罪得罪上帝了,使徒彼得正是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使用“上帝”一词,启发我们明白圣经中有关圣灵的一些真理。在徒5:3中,清楚说明亚拿尼亚的罪乃是“欺哄圣灵”,但是在这里使徒彼得又说是“欺哄上帝”了。这一点可以说明圣灵以及上帝之间所存在的联合一致,同时也警告基督徒亵渎圣灵、假冒伪善的可憎性(见太12:31注释)。


徒5:5 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

【本会注释】

断了气。希腊文ekpsucho',“终止呼吸”,在医学文献中可以找到这个措辞。死亡并非是一种巧合。在使徒彼得对他们罪行的谴责以及罪人的死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对于亚拿尼亚死亡原因的疑点都可以用他妻子撒非喇的死来解明(第7-10节),在揭发亚拿尼亚的欺骗之后,彼得就预言了撒非喇的死。比较旧约圣经中上帝对拿达、亚比户的审判(利10:2),以及亚干(书7:20-26);见代下22:82注释。比较太27:50注释。

这乃是一个恐怖的审判,但关于这件事,我们并不需要感到惊讶。亚拿尼亚和撒非喇都是新成立之教会中的成员。他们都来亲近上帝。无疑,他们夫妻二人也都品尝到了救恩所带给他们的属天恩赐。或许他们也曾经领受了一些圣灵的恩赐。但是,如今他们随从另外一个灵犯了亵渎、欺哄上帝圣灵的罪。如果在教会建立的初期不严厉、明显地处理这样的罪,这种欺骗的行为势必会在教会中继续破坏使徒们的工作。在这里,上帝提出对于教会中存在的巨大的危险和邪恶,他要伸手干涉,采取措施。这次经历留给我们后人一个教训:“如果一个人出席一个大会或者宗教崇拜,充满热情地唱到,‘我一切所有的都献在祭坛之上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之时,他就是在干犯同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一样的罪。”──乔·坎贝尔·摩根。

都甚惧怕。作者路加经常把神迹奇事与看见之人的惧怕联系在一起记录(见路1:12,65;5:26;7:16;8:37;徒2:43;19:17)。但是这里的惧怕显然不仅仅是徒2:43中所记载的敬畏心理。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很可能会有一些不诚实的个人,对于这些人,一定会有一种恐惧感。对于其余那些诚实的信徒来说,也一样加深他们对于上帝的敬畏,上帝要辩白他的义。这种恐惧是非常直接、迅速的。在撒非喇听到她丈夫的死讯之前,这消息在信徒中间已经散布开了。这种恐惧,对于教会中那些没有完全诚心奉献自己财产之人乃是一种威慑。


徒5:6 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本会注释】

少年人。直译是“较年轻的人”。

把他包裹。大概当时他穿着长袍。为死人包裹尸布乃是当时的风俗习惯,随之便带到城墙之外迅速埋葬。在犹太人中,凡是触摸死尸之人,在触摸那天起要不洁净七天(见民19:11注释)。这一点,再加上为了避免涂抹昂贵香膏之程序的欲望,就要求迅速埋葬。

埋葬了。我们通过拉撒路死后的处理方法(见约11:38注释),以及耶稣死后所做的处理(见太27:60注释)可以明白,死人要被安放在洞里或者坟墓中,并且要用一块大石头封口。因此,埋葬亚拿尼亚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有关犹太人葬礼仪式的注意事项,见徒8:2注释。


徒5: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

【本会注释】

约过了三个小时。直译是“中间的间隔大约有三个小时”,可能一直到了第二次祷告的时辰。三个小时的间隔时间,这足够处理和埋葬亚拿尼亚的尸体了,但是关于亚拿尼亚的死讯,当时还没有传到他妻子撒非喇的耳中。

进来。撒非喇进的屋子,正是使徒彼得以及其他会众刚才见证她丈夫死亡并经击杀的场所。


徒5: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本会注释】

彼得对她说。可以翻译为“向她说”。使徒彼得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抓获同谋者的陷阱,而是在给撒非喇一个机会,使她可以显明自己的悔改。它完全可以避免不犯与她丈夫一样的过犯,但是她却走了同她丈夫一样的道路,欺哄圣灵。如今她有机会藉着悔改认罪的心顺着良心办事。她滥用了前面的一次机会;现在又失败了。

你告诉我。使徒彼得直率、坦白的提问似乎在警告撒非喇,他们的罪行已经暴露了,但是撒非喇依然坚持说了她与自己的丈夫商议好的可怕谎言。她自如地回答说,“是的,就是这些”。使徒彼得可能向撒非喇提到了亚那尼亚带来银子的数量。


徒5: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本会注释】

同心。他们夫妻二人的这种罪恶极其可憎,因为他们这样做乃是预先谋算好的。

试探主的灵。这里是指“试验”,或者“测验”上帝的圣灵是否真的能够洞悉人们内心的隐私。这里所表达的“主的灵”,大概是使用了其旧约圣经中的意思,正如“耶和华的灵”(参王下2:16;赛61:1等)。在新约圣经中,此种结合并不多见,只有在本节和林后3:17出现过。

也要把你抬出去。使徒彼得讲话不但像是法官,而且也像一名先知。圣灵已经为他们夫妻二人判刑。在这个案例中,彼得预先宣判了审判结果,而且仅仅宣判不久就执行了死刑。对彼得来说,他所具有的洞察之恩赐已经向他显明,他已听到那些埋葬亚拿尼亚的少年人的脚步,他们很快就会返回来,并且向对待亚拿尼亚一样埋葬撒非喇。


徒5:10 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本会注释】

立刻。撒非喇的死同他的丈夫一样迅速。

断了气。见第5节注释。

见她已经死了。应验了使徒彼得的预言。

埋…她。对于这夫妇二人的双重悲剧,教会并没有执行葬礼仪式,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可能要对死者采取一些措施(参路23:55,56)。


徒5:11 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本会注释】

都甚惧怕。见第5节注释。

全教会。除了徒2:47模棱两可的表达之外,这是《使徒行传》中第一次提到“全教会”一词。它表明教会乃是在有组织的状况之下发展。见太18:17注释。亚拿尼亚以及他的妻子撒非喇令人吃惊的暴死,使基督教界以及其领袖产生了新的重要意义。

听见…的人。这些乃是指那些教会以外的人,但是他们听到了在教会成员中所显出的大能。


使徒大行神迹奇事

徒5:12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罗门的廊下。

【本会注释】

主藉着使徒的手。这大概是仅仅存在于希伯来人中表达代理之含义的方法(参出35:29;利8:36等)。但是在新约圣经中,基督的手乃显明,它们是主所行之神迹的工具(见可6:2,5;路4:40等)。对基督门徒的应许乃是:“手按病人,病人就好了”(可16:18)。因此,本章所表达的神迹奇事丝毫没有夸张,尽管徒5:15中提到人们相信不藉着使徒的手也能将疾病医好。

神迹奇事。见可16:17,18;约14:12;徒2:22注释。正在奉行基督使命的同时,早期教会奇迹般的诞生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悲剧之后,教会又施行了许多医治以及祝福的神迹。

行了许多。相当于“有许多……被施行”,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事情。

同心合意。见徒1:14;4:24注释。作者路加在强调信徒们团结合一之时,颇为满足。由于这里提到了所罗门的廊子,本句话可能是指通常有使徒们主持的祷告时辰,大约在上午9:00和下午3:00 。

所罗门的廊下. 见约10:23以及徒3:2;11注释。对教师来说,这个地方比较容易聚集听众。然而,我们没有证据说明当时的基督徒已经把这个廊子作为他们通常崇拜的唯一场所(参徒3:11)。


徒5:13 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

【本会注释】

其余的人。此处,对第12节以及13节中信与不信之人作了对比。解经家建议对这段应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这里“其余的人”与本节最后提到之“百姓”的表面对比暗示出这里提到的“其余的人”可能是指上级、统治阶层的人。

没有一个敢。由于惧怕遭到像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同样的命运,所以阻止了许多不愿意全身心跟从基督之人。

贴近。希腊文kollaō,意思“牢牢地系在一起”。比较徒9:26注释。

。这是强调,虽然有许多人惧怕,但在另一方面,使徒还是博得“百姓”的尊重。

尊重他们。译作“对他们[即使徒们]表现出十分的尊重”更好。


徒5:14 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本会注释】

越发增添。相当于“不断的增添”。几乎每天都有悔改归主之人。

归主。按照希腊文的文法规则,这些词可以附属于“不断地增添”,或者“相信的人”,在“主里面的信徒”。

连男带女。这里特殊提到了女信徒,说明当时有大批的女信徒归入教会。关于作者路加对于妇女的突出论述,也见路8:2注释。在司提反殉道之后,随之而来的迫害中也有许多妇女受害,路加记述了这一点(徒8:3)。


徒5:15 甚至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得他的影儿照在什么人身上。

【本会注释】

甚至。事实上,本节经文是在继续论述第12节的内容,那些插入的句子是为了附加说明。

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比较可1:32-34。门徒们仅仅在公众场合,以及众多家庭中医治病人是不够的;许多病人的亲戚把他们抬出去,放到大街上,这样他们就会很快引起使徒们的注意。整个这项神奇的医病工作依然在最为拥挤的公众场合进行。不单单是整个耶路撒冷城中的人,而且城周围的乡镇、山村中的居民都聚集前来(徒5:16),自然,有关使徒们卓越的表现以及教会信徒的消息散布到了各处,在拯救世人灵魂的收割上,获得了好收成。

他的影子。这里专门提到了使徒彼得,也许他在医治病人的事上占了很大的工作比例。然而,在第12节提到所有的使徒都确实行了许多神迹。被医治之人大有信心,不是在乎彼得以及他的同伴们有什么能力,而是在主,就是使徒们所代表的主。


徒5:16 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

【本会注释】

从耶路撒冷…来。耶路撒冷四围城邑的居民把他们的病人带来,但是没有说一定要把他们带进耶路撒冷。这节经文可能包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使徒们可以走访为数众多的“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

缠磨。这个希腊文的动词在这里翻译为“缠磨”,在新约圣经中,这种用法只有在本节以及路6:18使用过,但是这个词经常被希腊的医学作者们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因此,仅仅这一个词就可以证明作者路加是一名医生,他在这里使用了这个词。

污鬼。见太12:43,44注释。耶稣基督赐给门徒们能力,使他们可以赶除这样的污鬼(见太10:1)。耶稣派出去的那七十位门徒已经实施过这样的大能(路10:17),无疑,耶稣亲自拣选的十二位使徒也行过相似的神迹。但是如今,藉着圣灵充满的大能大力,他们在施行“更大的事”,就是耶稣应许门徒们将来要做的工作(约14:12;可16:17)。

全都得了医治。比较太8:16;12:15;《历》第二十四章有关耶稣基督医病赶鬼之工,所有的结果与门徒们医病的结果相似。有许多全家的人,甚至有些整个的团体都从疾病中得以解脱,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多么卓越非凡啊!基督教会的名声,以及教会的领袖的大名都传到了更远更广的地区。


使徒受迫害

徒5:17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

【本会注释】

大祭司。即亚那(见徒4:6注释)。大祭司们企图再次迫害使徒们的作法,与云集到使徒跟前求得医治的群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他的一切同人。比较徒4:6的记载,这里也许使用了更全面广泛的表达:“并有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见徒4:6注释)。反对的势力获得了时间聚集更大的队伍。

教门。希腊文hairesis,“原则”,随后有“观点”的意思,由于其含义的引申就成了“党派”或者“派系”。这个词的英文写作“heresy,”,是“异端”的意思,但是它在起先并不包括此种令人不快的含义,但时间不久就被一些宗教权威加进了此种含义。在徒15:5;26:5,应用了hairesis一词,以一种无损的方式来形容法利赛人在徒24:5;28:22中,它应用于拿撒勒教党(基督徒),是用一种毁谤的方式。

撒都该人。见徒4:1注释。

满心忌恨。这里的忌恨,希腊文zēlos,是英文中的“zeal,”,热情,但它还有贬义,正如这里所说的意思“嫉妒”,或者“怨恨”。这两种含义均可以应用在本文中。这里说明了一种党派强烈爆发的感觉。那些跟从拿撒勒人耶稣之人,可能心中有一种担忧。在犹太官长的心中有一种忌恨,因为上一次未受到刑罚的使徒们如今又在教训百姓。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大概都曾经历过此种愤恨。但是撒都该人尤其感到气愤,因为使徒们在传扬将来还要有生命──这正是撒都该人竭力反对的教义。法利赛人在这一点上同意使徒们的观点并不能取悦撒都该人(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1-53页)。


徒5:18 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

【本会注释】

下手拿住。撒都该人的一些头领被彻底激怒了,他们起来将使徒们──可能那十二位使徒全都包括在内──抓走了。这里同样可以说明,虽然作者路加通常仅仅提到使徒彼得的讲论,很少强调使徒约翰的行动,事实上,其他的使徒在公众活动中也是十分活跃的。

收在外监。本句话的希腊文en tērēsei dēmosia,它可译作“当着公众的面下在了监狱里”,也可译作“下在一个公众的监狱里”。后来,犹太人的法师们使用“dēmosia”一词作为“监狱”的意思,他们赞成后一种译文。


徒5:19 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

【本会注释】

。这里强调了与第18节的鲜明对照,是一个转折词。那些撒都该教门的人将使徒们囚在了监狱里,但是上帝的使者却释放了他们。看起来,这里似乎是一种神圣的庇护在抵挡撒都该人的行为,因为他们教训人说“没有天使和鬼魂”(徒23:8)。

使者。作者路加显然是在记录这里出现了一种超自然的能力。那些不愿意接受这种观点的人,但是他们依然希望保持此种历史记录,认为这里所说的“使者”是热心、大有勇气的门徒;而且使徒们,因为被拯救出监狱的时候是在晚上,由于天黑,也由于他们被释放的兴奋心情,他们错误的描述拯救他们的是一位天使。但是我们没有可能再用充分的解释法解释作者路加的话,最好的解释就是它是一次神奇的拯救。犹太人的教法师迦玛列出于人性的帮助,之后一个小时,坦白清楚的加以了记述(第34-39节)。但是本章有关他们被释放所做的坦白描述显明了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尽管在几个小时之后,使徒们再次被下在监狱里(第26节),上帝已经示范了他的大能大力,使徒们在其后的行动上显明他们得到了上天来的安慰,上帝给予撒都该人机会,使他们明白自己是在抵挡上天神圣的能力。当然,上帝的天使乃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1:14)。

夜间。相当于“在夜里”。

开了监门。对于上帝的使者来说,无论是多么牢固的监门,都能轻而易举地打开。上帝的使者带着使徒们在众狱卒周密的看管之下安然脱逃,或者是因为监狱里漆黑一片,也可能因为那些狱卒的眼被“蒙蔽”了(参徒12:6,7)。天使带走使徒之后,监门又自然上了锁,他们离开监狱之后,一切防御措施正如天使来之时一样,丝毫没有破门救人的迹象(参徒5:23)。

领他们出来。比较徒12:10。


徒5:20 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

【本会注释】

站在。天使指示他们去站在殿里,这种思想乃是要他们去公众场合,大胆传扬基督。因为圣殿乃是当时群众云集最多的地方。他们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被捕入狱的(徒3:1,11;4:1-3)。

这生命的道。这里使用的形容词“这”有重大意义。它是指使徒们所极力倡导的生命──在耶稣基督里的生命。这生命开始于现时的世界,并且能一直涌到永生(参约17:3)。这种教义对于撒都该人来说尤其难以接受,也决不能接受,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有复活。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3页。


徒5:21 使徒听了这话,天将亮的时候就进殿里去教训人。大祭司和他的同人来了,叫齐公会的人,和以色列族的众长老,就差人到监里去,要把使徒提出来

【本会注释】

使徒听了这话。说明使徒们立即的顺从,毫不迟延。

天将亮的时候。相当于“大约黎明的时候”。犹太人的律法遗传集《米示孥》中表明,圣殿早晨的献祭仪式是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开始的(《赎罪日》3.1,宋西诺版《他勒目》第131页;《连续献祭》3.2,宋西诺版《他勒目》第18页)。

教训人。这乃是公会中的撒都该人禁止使徒们做的,因为他们不相信死人复活(徒4:17,18)。这些傲慢的宗教领袖被加利利这些未受过教育,未经认可的小民所传讲的教训大大激怒了,因为他们讲说基督从死里复活,他们还见证这位耶稣就是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又从死里复活的那一位。但是这些使徒乃是在奉行神圣的使命。教会必须要实施教训人的使命,教会也要将主耶稣基督的福音传扬给罪恶病态的世界。它永远都决不能无视这项任务。

大祭司…来了。即他们来到公会的议院,要商议如何处置正关在监牢里的使徒。这个时候,公会还没有得知上帝的使者已经奇迹般地将使徒们从监牢里救了出来。

同人。有关注释见第17节注释。

公会。这就是指犹太教公会,它代表犹太最高宗教以及司法的参议院(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7页)。显然,摆在这些宗教领袖面前的案例十分重要,原来的会议也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宗教领袖赴会。教法师迦玛列出席这场会议表明不仅仅撒都该人参加,而且有法利赛人以及其他被邀参加之人(见第34节)。

众长老。希腊文gerousia,斯巴达党派中的长者,或者老资格之人的称呼。这个词用在耶路撒冷犹太教公会中(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7页)。这里的长老是指一队宗教官员,他们因为年龄以及经验而德高望重,专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出谋划策。这里大概与徒22:5提到的“众长老”相吻合。

。希腊文是desmōtērion,“一个扣留捆绑之人的地方”。这个词与第18节所使用的词不同,可能是指使徒在被捕后立即就被捆绑。


徒5:22 但差役到了,不见他们在监里,就回来禀报说:

【本会注释】

差役。希腊文是hupēretai,直译是大型划船上的“底舱划手”;后来用来表达“仆人”,接着有用来指代犹太公会手下的“差役”。也见路4:20;徒4:1注释。

不见他们。表面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使徒们是从监狱里逃了出来(见第19,23节注释)。


徒5:23 “我们看见监牢关得极妥当,看守的人也站在门外;及至开了门,里面一个人都不见。”

【本会注释】

我们看见监牢关得极妥当。如果天使进监狱时打开了牢门,那么他带着使徒离开的时候一定又锁上了它们。那些在牢门的狱卒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犯人逃脱了。比较使徒彼得的获救(徒12:6-10),但这种获救与使徒保罗以及西拉在腓立比喧闹并戏剧性的脱逃经历形成对比(腓16:25-30)。


徒5:24 守殿官和祭司长听见这话,心里犯难,不知这事将来如何。

【本会注释】

守殿官。见路22:4;徒4:1注释。

祭司长。祭司长大概就是24位神职人员的首领,不能与前面提到的大祭司相混淆。

这话。即公会那位差役带回来的报告。

犯难。他们犯难并非没有原因。犹太领袖镇压的工夫全部都白费了,上帝施行神迹解救了这些人所抓获的受害者,基督教的道路又一次得以发展、普及。


徒5:25 有一个人来禀报说:“你们收在监里的人,现在站在殿里教训百姓。”

【本会注释】

有一个人来禀报。这人来禀报的时候,可能已经天亮了好一段时间了。这时,犹太公会的成员都已经聚集齐了,然而,他们依然不知道使徒们发生的事情。与此同时,有关使徒们所发生之事的新闻已经传了出去,现在才报告给犹太公会。

你们收在监里的人。这句话对于犹太人的领袖来说,几乎是一句嘲讽的话:是你们把这些人下在了监狱里,但是如今他们正在圣殿里忙着教训人,就是教训你们禁止他们教训的道理。

站在。这里直译为“站在圣殿里教训人”,与天使吩咐他们的命令是相符的(第20节)。使徒们的行为正像那些明白自己必须要做某种工作之人一样,就是一种曾经暂时被干涉的工作,但是他们尽可能迅速的不畏干涉回来继续从事这工。正是他们对百姓所做的讲论大大激怒了撒都该人。使徒们仅仅侍奉、保持他们新近发现的信仰,他们可以使之不受到任何干扰。但是他们曾经领受了使命,并且有一种力量在牵着他们去做这工作。他们必须传播他们的信仰。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信仰中的财宝,要忍受迫害,与忍受自己良心上的负罪感相比较,此种迫害要好的多。因为他们的亮光不能隐藏在“斗底下”(太5:15)。


徒5:26 于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带使徒来,并没有用强暴,因为怕百姓用石头打他们。

【本会注释】

守殿官和差役。见徒4:1;5:22注释。

并没有用强暴。使徒们树立了一个不抵抗、默许的榜样,即使大众的好感很明显趋向与他们这一方,他们也可能会很容易掀起一次混乱,但他们依然默不作声。他们近来所施行的诸多神迹奇事,以及他们自己理想的公共生活,赢得了众多新近加入教会之人的支持。在他们不反抗的态度中,他们效学了自己的主当年所树立的榜样。他们如今安然的来到犹太公会前,面对的是国家最高的领袖人物,这正是一个决好传扬福音信息的机会,不然,这些人可能永远也不会听到这救人的信息。

怕百姓。比较太21:26,46注释。因为有丰富的证据可以证明当时百姓、信徒对使徒们的爱戴。

用石头打他们。显然,如果犹太的祭司用石头打使徒的话,百姓也已经准备好要用石头打那些祭司了。


徒5:27 带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会前;大祭司问他们说:

【本会注释】

大祭司问他们说。根据作者记载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出,犹太公会避免提起使徒们被释放这个话题。他们即不相信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干涉了这事,也不提出意见反对这事。他们表现的态度不是惊讶,因为他们已经拒绝相信有伟大的神迹──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从死里复活就是一件神迹。


徒5:28 “我们不是严严的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

【本会注释】

严严地禁止你们。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译文“我们曾用禁令命令你们”。这种表达是一个普通希伯来方言的回音,说明作者路加可能给出了一个按照字面意思的问题解释,最初插入亚拉姆语。控告只是征对使徒彼得和约翰(徒4:18),但是却禁止十二位使徒都不可以这样做。使徒们宣称,他们不会顺从这些犹太官长们的禁令,并且还要继续放胆传扬(徒4:19,20,31)。他们在顺从更高的权威,就是他们的主(太28:19,20;徒1:8)。

不可奉这名教训人。比较徒3:16;4:17注释。这乃是使徒重大的冒犯。因为犹太人的官长们已经告戒他们不可以在提起这个名。就是耶稣基督的名,这些人知道是他们将主钉在了十字架上,如今使徒们在传扬他已经复活,并且他的跟随者们在施行大能的神迹奇事,这一切都不容否认。这个名,以及集于这个名的活动,正是撒都该人攻击的要点。

充满了耶路撒冷。这里乃是从他们敌人的口里不由说出的见证,说明使徒们大有信心地工作,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基督命令中的第一个部分(参徒1:8),就是将福音传遍耶路撒冷。

道理。相当于“教训”,在太7:28,同样的词在起先翻译为“教训”。但是在当代的概念中来说,一般提到“教训”,我们会立刻想起一种教义的实质和意义,正如提前4:16所说明的。

想要。相当于“你们想要”。这并不是真实的,使徒彼得想要他们获得救恩,并不是要钉他们的罪。

这人的血。他们避免提起耶稣的名字。可能是害怕嘲讽,因为他们蔑视这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加利利人,或者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负罪感,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在钉死耶稣的事上所应负的责任,也许是由于恐惧,因为看到这个拿撒勒人的名字所具有的大能大力。使徒彼得先前曾经毫不犹豫地指责他们将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徒2:36;3:13-15;4:10),这就使他们的嘲讽成为空虚,使他们的恐惧变地合情合理。他们如今处于这样的位置是应得的,这些宗教大法官们将会受到严惩;但是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犯人的位置上,正在等待着指控。当年在他们的耳中一定在响着一种恐怖的呐喊,他们在巡抚彼拉多的审判大厅里喊叫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27:25)。他们已经将“流这人血”的罪归在了他们自己头上。


徒5:29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本会注释】

彼得和众使徒。这里说“彼得和众使徒”并不是暗示彼得被排除在使徒之外,也不是说彼得的位分要高于其他使徒。无疑,在前面叙述的场景中,他是最为活跃的一位使徒,他的名字和个性自然就在叙述中显得突出一些。

顺从上帝,…是应当的。相当于“必须要顺从上帝”,包括一个道德上的强制的意义(参徒1:16)。使徒彼得和约翰先前还曾当着犹太官长的面,有过一段更为清晰的陈述(徒4:19),他们强调了自己要顺从上帝为至上,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他们顺从他们的主,也不顾及会有何种后果。他们有耶稣留给他们的伟大使命,他们要努力做主的见证人,传扬这福音(徒1:8),后来,上帝的天使也曾清晰地命令他们去做这工作(徒5:20)。耶稣已经放下一个原则,既要顺从恺撒也要顺从上帝。“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21)。但是作为一名基督徒,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太6:24;路16:13)。因为只有一个主能接受最终的效忠,这个主就是上帝。这个基本的原则,在彼得的话中表露地十分清晰。正如犹太公会的领袖不愿意屈尊听到耶稣的名字一样,使徒彼得也没有在这项原则中提到这些官长的名字。他仅仅说到了“人”,尽管他正站在这些有权威之人面前。他认为犹太公会的成员曾经一度做为上帝的代理,但是如今,他们忽略了他们对与上帝应尽的责任。

路德在沃尔姆斯会议上这样宣称:“我的良心被上帝的话虏获了,我即不能也不愿意放弃,因为违背自己的良心即不安全也不正确。上帝帮助我。阿门”(引于施威伯特,《路德与其时代》第505页)。这些是一些崇高的话,同时表明了一个崇高的原则,显明了一个高尚的经验。愿今日的基督徒能仿效、追随。


徒5:30 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上帝已经叫他复活。

【本会注释】

我们祖宗的上帝。这里,使徒们并没有把自己与以色列人分离。他们都在侍奉同样的一位主,正如犹太公会声称所侍奉的(参徒3:13)。

复活。关于这个词可能有两种解释。它可能是指上帝赐给道成肉身之耶稣作为礼物(参徒3:22),或者指上帝使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行动(参徒10:40;13:37)。这两种解释都是颇有道理的。

你们杀害。在希腊文中“你们”是一个语势较强的词,使他们的行为与主所做的形成鲜明对比。“杀害”一词,清楚地表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罪,应该归给犹太人,因为正是这些人执行了这个事实。

挂在。这句话直译是“你们将他挂在木头上,杀害了他”这种表达描述了当时罗马执行死刑的模式,并不是犹太人。这个措辞在七十士译本中的申21:23有记载,但是那里的记载使用的意思较广,包括这种挂起来的刑罚模式,以及将某人钉在尖桩上的意思。然而,依照犹太人的规定,他们仅仅可以将已经死了的人挂起来(申21:22,23;书10:26)。这里“挂在木头上”这种表达使徒彼得也曾再次使用过(徒10:39),其他在新约圣经中就没有再次出现。然而,在彼得描述赎罪的道理之时(彼前2:24),他使用了“木头”,就是指“十字架”:“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见徒16:24注释;参加3:13。

但是罪人,寻求他们上帝的罪人,知道这罪不应该强加于犹太人和罗马人身上,而应该是自己的罪,是自己的罪将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基督,本来是无罪的一位,却因为我们成为罪,藉着这无价的、奇异的恩典,我们这该死的罪人可以藉着他获得上帝的义(林后5:21)。


徒5:31 上帝且用右手将他高举(或作:他就是上帝高举在自己的右边),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高举。希腊文hupsoō,这个词在约3:14;12:32使用过;其中说明了“举起”的意思,在腓2:9 以及七十士译本中的赛52:13,都使用了“高举”的意思。使徒彼得曾经指明两种定义(参徒2:33注释),如今他开始使用第二个定义。

且用右手。或作“在上帝的右边”(见徒2:33注释)。右手是圣经中一个普遍的术语,表明权威和大能(参出15:6)。

作君王。见徒3:15注释。这个至高的君主头衔与救恩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基督期望能够支配人类,这样他就可以做人类的救主。除非让基督来支配我们,不然我们无法使他作为我们的救主,如果让基督来管理我们生活的话,他将会拯救我们。他的这两个职分是不能分割的。

救主。关于这个头衔的含义见太1:21注释。

将悔改的心…赐给。标明了使徒们、施洗约翰、以及耶稣基督教训的基础(见太3:2;4:17注释)。对于使徒时代各样教训的记载,更能显明一个获得赦免的完整启示──藉着救主为人类所做的牺牲。

赦罪的恩。相当于“赦免罪恶”(见徒2:38注释)。悔改乃是获得赦免的必要步骤。赦免乃是一个父上帝与子联合的恩赐(见可2:7-11注释)。一位公义、圣洁的上帝无法接受一个罪人,除非这个罪人藉着信心认识耶稣基督乃是担当我们罪恶的那一位(彼前2:24),并且接受他作为我们个人的救主(罗3:23-26)。藉着耶稣基督担当人类罪恶的工作,悔改之人的罪恶就可以得蒙宽恕、赦免(见约1:29),在主的眼里,他就算为义。


徒5:32 我们为这事作见证;上帝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

【本会注释】

见证。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这里省略了“他的”,却添加上了“在他里面”,或者“对他”。见徒1:8注释。“这事”是指伟大的救恩之事实──死亡、埋葬、以及耶稣基督的复活──正如徒5:30,31所叙述的一样。

圣灵。当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他宣称圣灵要“为我作见证”(约15:26;见约16:13,14注释)。这圣灵也要使众使徒“想起”“一切的事”(约14:26),并且要给他们启发,使他们明白基督在地上的经历,如何应验了先知的预言。然而,五旬节沛降在使徒身上的圣灵至今还在见证基督。圣灵也见证主耶稣复活,因着圣灵,众信徒从心里相信这事。见徒4:33注释。

上帝赐给。使徒们明白他们所拥有的圣灵乃是来自天上的父(见徒14:26;15:26;徒1:4注释)。

顺从之人。这圣灵不仅仅赐给使徒,而且也给所有忠心跟随上帝指引之人,并因而顺从主。受造物对创造者的顺从,乃是与上帝之间理所应当的基本关系和基础,天上的天使都顺从上帝(诗103:20,21),他们是出于爱,不是出于惧怕,也不是由于法律的规条(《福山》第五章)。人也要顺从上帝(诗103:17,18;传12:13),但是要出于爱(约14:15)。顺从要胜于任何所献的祭(撒上15:22)。真理(罗2:8),正确的教义(罗6:17),以及福音(帖后1:8;彼前4:17)要顺从。永远的救恩,是主出于恩典白白赐给我们,但我们要凭着信心领受(弗2:5,8),这救恩只临到那些顺从的人,就是那些顺从上帝旨意的人(来5:9).比较徒5:29。真正的顺从乃是由乐意遵守上帝全部的诫命而显明的(约一5:3)。


徒5:33 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

【本会注释】

极其恼怒。希腊文diariō,“锯成碎片”,就是说十分恼怒,正如徒7:54,除第33节之外,这节经文也是圣经新约中唯一使用这个动词的章节。他们的恼怒也为使徒大胆的谴责作了强有力的见证。

想要。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第10页)有读作“期望”。他们已经在流耶稣血的事上担了深重的罪孽,如今,他们又企图杀害耶稣主要的几个随从,就是那十二位使徒的性命。

杀。他们希望将使徒制于死地,因为他们不听从犹太公会,并且还谴责公会的人害死了基督。


徒5:34 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在公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

【本会注释】

但。相当于“然而”(参第13节注释)。

法利赛人。与大祭司的党派形成对比,因为他们都是撒都该人(第17节)这两个宗教团体相互敌对。

迦玛列。这个名字来源与希伯来文Gamli'el,“我的报酬是上帝”。迦玛列乃是犹太教著名的圣经注释家希勒尔的孙子(见本注释第五册第97页),而且单单凭迦玛列自己,也是一名相当有声望的教师,并且是一位卓越的法利赛人。似乎希勒尔的称号就落在了迦玛列的肩上,大约从公元25—50年,他一直在法利赛派中显示出自己的领袖风范。有人声称他是耶路撒冷伟大公会中的四位主席之一,这一点似乎没有太大根据,因为当时的最高官职总是有大祭司来担任的,一直到公元70年都是如此(见第27节)。然而,我们不难看出,迦玛列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而且受到犹太人的广泛敬重。他是第一位获得教法师头衔的人。这可以充分说明本国同胞对他的尊敬。犹太的传统记载显明,他乃是一位完美的法利赛人,一位希利学派的杰出代表,比较与此学派对立的煞买学派,希利学派要更宽大一些,并且不像煞买派如此注重法律。使徒保罗曾经有特权在他的门下受教(徒22:3)。这位教师的影响力大概可以用他著名学生们的发展得以描述。迦玛列被称为是Haz-Zaqen,就是“长者”,为了与他的孙子“年幼者”区分开,他的孙子在公元90年颇为活跃。

教法师。即教师。

使徒。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第10页)读作“这些人”,这样就与教法师迦玛列劝戒中所使用的词完全吻合。迦玛列希望,在他与犹太公会的这些同伴们商讨关于怎样处理使徒之时,把这些人,就是使徒暂时带出公会,以便可以毫无拘束地商讨此事。在商讨如何处理被告人之时,要求被告人暂时出离公会的事情似乎非常普通(参徒4:15)。在使徒被带到外面之后,关于公会里面发生的这些事情,作者路加大概是通过公会的一些成员获知,例如犹太官员尼哥底母(《述》第十一章),或者是由于圣灵直接的启示。


徒5:35 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哪。一个熟悉并且带有劝说性的演说措辞,通常用于面对同辈的演说(参徒2:22)。比较当使徒彼得在徒4:8的演讲方法,以及用词。

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或作“要谨慎小心”。这不是在警告犹太人迫近的危险,而是在暗示,在他们行动之前要三思。比较主耶稣所使用的同样用语(太6:1;7:15;10:17),以及使徒保罗(提前1:4;4:13;多1:14)。


徒5:36 从前丢大起来,自夸为大;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全都散了,归于无有。

【本会注释】

丢大。可能是希腊文人名Theodorus的缩写式,“上帝的礼物”。关于这个名字,除了圣经上有记载以外,唯一有记载的非宗教参考资料就是约瑟夫的著作。他说丢大带领人民起义,自称为先知,并且说服“大队人”跟从他。他应许要分开约旦河,给他们开一条简易的通道。巡抚卡斯比伍·法丢斯(公元44或者45年),立即镇压了这次叛乱,俘获并且处死了其首领,并且把他的人头送到了耶路撒冷(《犹太掌故》第二十章5.1)。

现在,根据作者路加所引用教法师迦玛列的话,丢大要先于加利利的犹大(第37节),犹大在“报名上册”的时候发起的叛变,那是在公元6年,或者7年的事。因此,我们不可能认为路加与约瑟夫记述的是同一个事件。个别几个学者认为,约瑟夫在这一点上存在错误,这里也没有正当有效的理由可以谴责路加的事实记载错误。路加引用迦玛列的话,说有四百人跟从丢大,约瑟夫的记载有所不同,他说“有大队人”跟着那位假先知。有些人认为这两位作者记述的乃是不同的两个事件。


徒5:37 此后,报名上册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起来,引诱些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本会注释】

此后。即在丢大的反叛之后。

加利利的犹大。有这么一次叛乱,约瑟夫(《犹太掌故》第十八章.1.1)称为高隆尼特,就是加利利东部的一个乡村。但是在另一段记载中(同上第二十卷.5.2;《犹太战记》第二章.8.1 [118])他称此人为加利利人,因此,在这一点上路加和约瑟夫之间并不存在争议。犹大的起义,旨在使以色列从当时的罗马帝国统治中解脱,获得自由,在此类反叛中这是比较严重的一次。这次运动禁止人民向恺撒纳税。在争取自由的同时可能还使用了某些武器。这次战争被描述为反叛性战争。叛军首领犹大以及他的部下同法利赛人有联系,尽管犹大的运动被击跨了,首领也被杀了,然而,却为奋锐教,或者称为奋锐党,奠定了基础(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4,55页)。

报名上册。相当于“人口普查”。见路2:1注释。这次人口普查同路2:2提到的并不是同一次。犹大的反叛在这之后七年(约瑟夫《犹太掌故》第十八章.1.1;参本注释第五册第241页)。当时叛军首领犹大宣称,这次征税就是奴隶制的开始,并且呼吁全国人民捍卫自由。

灭亡。约瑟夫没有记载犹大的最终命运以及他的党羽,但这里表明,教法师迦玛列似乎知道他的结局,然而,在本节中他只粗略地叙述了一下,并没有把详情说出来。


徒5:38 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

【本会注释】

任凭他们。教法师迦玛列的劝戒已经足够逻辑。敌对以使徒们为首的这种宗教运动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希望。如果没有必要,那么何必浪费精力呢?如果无可救药,那么又何必面对此种冒险呢?

必要败坏。译作“必被颠覆”更恰当。这个词同时也强调了下一节,就是本整39节中同样一个动词的重复。


徒5:39 若是出于上帝,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上帝了。”

【本会注释】

出于上帝。犹太教法师迦玛列典型的建议,至少为使徒工作的神圣发源地留出了空间。

攻击上帝了。希腊文是theomachoi,“上帝的攻击者”。


徒5:40 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

【本会注释】

公会的人听从了他。公会中的撒都该人可能更希望使徒受到严重的刑罚,他们十分恼火,因为不相信死人复活,但当时在公会的还有许多法利赛人,并且迦玛列作为中间人,提出了建议,众人表示接受。

便叫了使徒来。即使徒又被叫到审判大厅。

把他们打了。可能打了他们39鞭(见申25:1-3;林后11:24注释),这种刑罚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显然,犹太公会认为使徒理应受到刑罚,也许因为他们违背了徒4:18的命令,或者因为他们在圣殿里讲论,扰乱了圣殿的宁静秩序(徒5:25),也有可能是因为使徒从监狱里逃跑了出来──或许这三个原因全都包括。这次似乎是早期教会第一次肉体上的苦难。

不可…讲道。同徒4:18的禁令是相同的,为了使众使徒牢记教训,犹太公会用鞭子抽打了使徒。

奉耶稣的名。见徒2:38;3:6,16;4:12注释。犹太人的领袖已经开始惧怕藉着这个名所有的超自然能力。


徒5:41 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

【本会注释】

他们离开公会。这里标明,众使徒并未被下在监里,而是被释放获得自由。

心里欢喜。这里显明了耶稣讲论的八福中最后一福的精神,记载在太5:11,12。与常人的情感相比,他们倒是欢喜受这样的苦;事实上,他们感觉因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乃是一种荣誉。这种精神也鼓舞了继他们之后无数的殉道者。耶稣的十二位使徒并非对受这样的待遇毫无准备。他们一定还记得主当年警告他们的话,记载在圣经太10:17-20。


徒5:42 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本会注释】

每日。或作“天天”。

在殿里。这里显明了他们的胆量。他们又返回到殿里,先前他们正是在这里两次被捕(徒3:11;4:3;5:26)。

在家里。希腊文kat' oikon,“挨家挨户”,“在家里”,或者是“私下的”。这里可能是讲,当时有许多基督徒聚会是在家中。

不住地。在他们见证的工作中,并不需要催促。

教训…传讲。强调这工作的连续性。这里的“传”,直译是“传福音”,正如徒8:4,12,25;罗10:15。

耶稣是基督。直译是“这位基督耶稣”。他们不住地讲论弥赛亚就是拿撒勒人耶稣。这也是早期教会中,持续不变向众人传扬的内容。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5:1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

拼音版徒5:1 Yǒu yī gèrén, míng jiào Yàná ní yà, tóng tāde qīzi sā fēi lá, maì le tián chǎn.

吕振中徒5:1 但是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变卖了田产,

新译本徒5:1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妻子撒非拉,把田产卖了。

现代译徒5:1 另外有一个人,叫亚拿尼亚;他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一些田产。

当代译徒5:1 但另外有一个名叫亚拿尼亚的信徒,他和妻子撒非喇也把田产卖了。

思高本徒5:1 有一个人,名叫阿纳尼雅, 同他的妻子撒斐辣卖了一块田地。

文理本徒5:1 有亚拿尼亚者、与妻撒非喇鬻产、

修订本徒5:1 有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同他的妻子撒非喇,卖了田产,

KJV 英徒5:1 But a certain man named Ananias, with Sapphira his wife, sold a possession,

NIV 英徒5:1 Now a man named Ananias, together with his wife Sapphira, also sold a piece of property.

和合本徒5:2 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拼音版徒5:2 Bǎ jià yín sīzì liú xià jī fèn, tāde qīzi ye zhīdào, qíyú de jī fèn, ná lái fàng zaì méntǔ jiǎo qián.

吕振中徒5:2 却从价钱中私拿几分[妻子也与知其事],而把一部分拿来,放在使徒脚旁。

新译本徒5:2 他私底下把钱留了一部分,妻子也知道这件事。他把其余的一部分带来,放在使徒的脚前。

现代译徒5:2 他留下一部份钱,把剩下的交给使徒;这事他的妻子也同意。

当代译徒5:2 可是作丈夫的却私自留下一部分钱,然后才把其馀的拿去交给使徒,还诈说这是全数了。这件事他的妻子也清楚地知道。

思高本徒5:2 他扣留了一部分价钱,妻子也表同意,就带了一部份去放在宗徒脚前。

文理本徒5:2 私留值金数分、妻亦知之、其余数分、携置使徒足前、

修订本徒5:2 把钱私自留下一部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部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KJV 英徒5:2 And kept back part of the price, his wife also being privy to it, and brought a certain part, and laid it at the apostles' feet.

NIV 英徒5:2 With his wife's full knowledge he kept back part of the money for himself, but brought the rest and put it at the apostles' feet.

和合本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

拼音版徒5:3 Bǐdé shuō, Yàná ní Yàwèishénme Sādàn chōngmǎn le nǐde xīn, jiào nǐ qī hǒng Shènglíng, bǎ tiándì de jià yín sīzì liú xià jī fèn ne.

吕振中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即∶魔鬼之名)充满了你的心,以致你撒谎骗圣灵,从园地的价钱私拿几分呢?

新译本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灵,私底下把卖地的钱留了一部分呢?

现代译徒5:3 彼得对他说:「亚拿尼亚,为甚麽让撒但控制了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灵,把卖田产所得来的钱留下一部份呢?

当代译徒5:3 彼得责备亚拿尼亚说:“亚拿尼亚,为甚麽存着魔鬼的心,欺骗圣灵,私自留下一些卖地的钱呢?

思高本徒5:3 伯多禄说道:「阿纳尼雅!为什麽撒殚充满了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神,扣留了田地的价钱呢?

文理本徒5:3 彼得曰、亚拿尼亚乎、胡为撒但充尔心、致欺圣神、私留田值耶、

修订本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灵,把卖田地的钱私自留下一部分呢?

KJV 英徒5:3 But Peter said, Ananias, why hath Satan filled thine heart to lie to the Holy Ghost, and to keep back part of the price of the land?

NIV 英徒5:3 Then Peter said, "Ananias, how is it that Satan has so filled your heart that you have lied to the Holy Spirit and have kept for yourself some of the money you received for the land?

和合本徒5: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 神了!”

拼音版徒5:4 Tiándì hái méiyǒu maì, bù shì nǐ zìjǐ de má. jì maì le, jià yín bù shì nǐ zuò zhǔ má. nǐ zenme xīn qǐ zhè yìniàn ne. nǐ bù shì qī hǒng rén, shì qī hǒng shén le.

吕振中徒5:4 地还留着,所留的不是你的么?既已卖了,不是在你权内么?为什么你心里起意去作这事呢?你不是撒谎骗人,乃是骗上帝阿!」

新译本徒5: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然卖了,所得的钱不是由你作主吗?你为什么存心这样作呢?你这不是欺骗人,而是欺骗 神。”

现代译徒5:4 田产没有卖出,是你的,卖了以后,钱也是你的;你为甚麽存心这样做呢?你不是欺骗人,是欺骗上帝!」

当代译徒5:4 田产没有卖的时候,是属於你的。既然卖了,所得的钱你也可以随意运用。为甚麽偏偏存这样的坏念头呢?你不是欺骗我们,你是欺骗上帝!”

思高本徒5:4 田地留下不卖,不是还是你的吗?既卖了,价钱不是还属於你权下吗?为什麽你心中打算了这事?你不是欺骗人,而是欺骗天主!」

文理本徒5:4 田未鬻、非属尔乎、既鬻、非由尔乎、尔心奚生此念哉、非欺人、乃欺上帝耳、

修订本徒5: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钱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会想这样做呢?你不是欺骗人,是欺骗上帝!"

KJV 英徒5:4 Whiles it remained, was it not thine own? and after it was sold, was it not in thine own power? why hast thou conceived this thing in thine heart? thou hast not lied unto men, but unto God.

NIV 英徒5:4 Didn't it belong to you before it was sold? And after it was sold, wasn't the money at your disposal? What made you think of doing such a thing? You have not lied to men but to God."

和合本徒5:5 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

拼音版徒5:5 Yàná ní yà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pú dào duàn le qì. tīngjian de rén dōu shén jùpà.

吕振中徒5:5 亚拿尼亚听见了这些话,就仆倒,断了气;所有听见的人都大起敬畏的心。

新译本徒5:5 亚拿尼亚一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所有听见的人都十分害怕。

现代译徒5:5 亚拿尼亚一听见这话,就倒下去,死了;听见这事的人都很害怕。

当代译徒5:5 亚拿尼亚一听见这些话,就仆在地上死了。有几个青年把他包裹起来,抬出去埋葬了。那些听见这件事的人都惊惶失色。

思高本徒5:5 阿纳尼雅一听这话,就跌倒断了气。凡听见的人,都十分害怕。

文理本徒5:5 亚拿尼亚闻此言、仆而气绝、闻者皆大惧、

修订本徒5:5 亚拿尼亚一听见这些话,就仆倒,断了气;所有听见的人都非常惧怕。

KJV 英徒5:5 And Ananias hearing these words fell down, and gave up the ghost: and great fear came on all them that heard these things.

NIV 英徒5:5 When Ananias heard this, he fell down and died. And great fear seized all who heard what had happened.

和合本徒5:6 有些少年人起来,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拼音版徒5:6 Yǒu xiē shàonián rén qǐlai, bǎ tā bāoguǒ tái chū qù máizàng le.

吕振中徒5:6 少年人们便起来,把他包裹好了,抬出去埋葬。

新译本徒5:6 有几个青年人来把他包好,抬出去埋了。

现代译徒5:6 有些年轻人进来,把他的尸体裹起来,抬出去埋葬了。

当代译徒5:6 亚拿尼亚一听见这些话,就仆在地上死了。有几个青年把他包裹起来,抬出去埋葬了。那些听见这件事的人都惊惶失色。

思高本徒5:6 年轻人就起来,把他裹起,抬去埋葬了。

文理本徒5:6 诸少者遂起殓之、舁出而葬焉、○

修订本徒5:6 有些年轻人起来,把他裹好,抬出去埋葬了。

KJV 英徒5:6 And the young men arose, wound him up, and carried him out, and buried him.

NIV 英徒5:6 Then the young men came forward, wrapped up his body, and carried him out and buried him.

和合本徒5: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这事。

拼音版徒5:7 Yuē guō le sān xiǎoshí, tāde qīzi jìnlái, hái bù zhīdào zhè shì.

吕振中徒5:7 约隔了三个钟头,他妻子还不知道所经过的、进来了。

新译本徒5:7 大约三小时之后,亚拿尼亚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现代译徒5:7 约过了叁个钟头,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已经发生了的事。

当代译徒5:7 大概过了叁小时,他的妻子也进来了。她还不知道发生甚麽事,

思高本徒5:7 大约隔了叁个时辰,他的妻子进来了,还不知所发生的事。

文理本徒5:7 逾一时有半、其妻入、尚不知其事、

修订本徒5:7 约过了三小时,他的妻子进来,还不知道所发生的事。

KJV 英徒5:7 And it was about the space of three hours after, when his wife, not knowing what was done, came in.

NIV 英徒5:7 About three hours later his wife came in, not knowing what had happened.

和合本徒5: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银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拼音版徒5:8 Bǐdé duì tā shuō, nǐ gàosu wǒ, nǐmen maì tiándì de jià yín, jiù shì zhèxie má. tā shuō, jiù shì zhèxie.

吕振中徒5:8 彼得应时对他说∶「告诉我,你们卖掉园地、是不是这么些?」她说∶「是的,这么些。」

新译本徒5:8 彼得问她:“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钱,就是这么多吗?”她说:“是的,就是这么多。”

现代译徒5:8 彼得对她说:「告诉我,你们卖田产的钱都在这里吗?」她回答:「是的,都在这里。」

当代译徒5:8 於是彼得问她:“你们卖田的钱,就是这麽多吗?”“是呀!”

思高本徒5:8 伯多禄问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价钱就是这麽多吗?」她说:「是,就是这麽多。」

文理本徒5:8 彼得谓之曰、告我、尔鬻田之值、止此数乎、曰、然、此数耳、

修订本徒5:8 彼得对她说:"你告诉我,你们卖田地的钱就是这些吗?"她说:"就是这些。"

KJV 英徒5:8 And Peter answered unto her, Tell me whether ye sold the land for so much? And she said, Yea, for so much.

NIV 英徒5:8 Peter asked her, "Tell me, is this the price you and Ananias got for the land?" "Yes," she said, "that is the price."

和合本徒5: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拼音版徒5:9 Bǐdé shuō, nǐmen wèishénme tóngxīn shìtan zhǔ de líng ne. máizàng nǐ zhàngfu zhī rén de jiǎo, yǐ dào ménkǒu, tāmen ye yào bǎ nǐ tái chū qù.

吕振中徒5:9 彼得对她说∶「你们为什么同谋来试探主的灵呢?你看,那埋葬你丈夫的人的脚已经到门口,他们就要把你抬出去了。」

新译本徒5: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串同试探主的灵呢?你看,埋你丈夫的人的脚,已经到了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现代译徒5:9 彼得就说:「你们为甚麽串通来试探主的灵呢?你看,埋葬你丈夫的人就在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当代译徒5:9 “你们夫妇两人为甚麽串同欺骗圣灵呢?”彼得说:“那些葬你丈夫的人现在又来到门口了,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思高本徒5:9 伯多禄便说:「你们为什麽共谋试探主的神呢?看,埋葬你丈夫者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去。 」

文理本徒5:9 彼得曰、尔曹胡为协同试主之神乎、葬尔夫者之足已及门、亦将舁尔出矣、

修订本徒5:9 彼得对她说:"你们为什么同谋来试探主的灵呢?你看,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KJV 英徒5:9 Then Peter said unto her, How is it that ye have agreed together to tempt the Spirit of the Lord? behold, the feet of them which have buried thy husband are at the door, and shall carry thee out.

NIV 英徒5:9 Peter said to her, "How could you agree to test the Spirit of the Lord? Look! The feet of the men who buried your husband are at the door, and they will carry you out also."

和合本徒5:10 妇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少年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拼音版徒5:10 Fùrén lìkè pú dào zaì Bǐdé jiǎo qián, duàn le qì. nàxiē rén jìnlái, jiàn tā yǐjing sǐ le, jiù tái chū qù, mái zaì tā zhàngfu pángbiān.

吕振中徒5:10 那妇人立时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青年人们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抬出去,埋葬在她丈夫旁边。

新译本徒5:10 她立刻就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青年人进来,发现她死了,把她也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现代译徒5:10 她立刻倒在彼得脚前,死了。那些年轻人进来,看见她已经死了,就把她抬出去,葬在她丈夫的旁边。

当代译徒5:10 撒非喇也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死了。那些青年一进来,看见她也死了,便照样把她抬出去,葬在她丈夫的旁边。

思高本徒5:10 她立刻跌倒在他脚前,也断了气。年轻人进来,见她死了,就抬去埋葬在她丈夫旁边。

文理本徒5:10 妇即仆其足前而气绝、少者入、见其已死、舁之出、葬于夫侧、

修订本徒5:10 她立刻仆倒在彼得脚前,断了气。那些年轻人进来,见她已经死了,就把她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边。

KJV 英徒5:10 Then fell she down straightway at his feet, and yielded up the ghost: and the young men came in, and found her dead, and, carrying her forth, buried her by her husband.

NIV 英徒5:10 At that moment she fell down at his feet and died. Then the young men came in and, finding her dead, carried her out and buried her beside her husband.

和合本徒5:11 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

拼音版徒5:11 Quán jiàohuì, hé tīngjian zhè shì de rén, dōu shén jùpà.

吕振中徒5:11 整个教会、以及所有听见这些事的人、都大起敬畏的心。

新译本徒5:11 全体会众和所有听见这事的人,都很害怕。

现代译徒5:11 全教会和其他听见这事的人都很害怕。

当代译徒5:11 整个教会和其他听见这件事的人,都非常战兢。

思高本徒5:11 全教会和一切听见这些事的人,都十分害怕。

文理本徒5:11 全会及凡闻之者、皆大惧、○

修订本徒5:11 全教会和所有听见这些事的人都非常惧怕。

KJV 英徒5:11 And great fear came upon all the church, and upon as many as heard these things.

NIV 英徒5:11 Great fear seized the whole church and all who heard about these events.

和合本徒5:12 主借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

拼音版徒5:12 Zhǔ jiè shǐtú de shǒu, zaì mínjiān xíng le xǔduō shénjī qí shì, ( tāmen ( huò zuò xìn de rén ) tóngxīn héyì de zaì Suǒluómén de láng xià.

吕振中徒5:12 许多神迹奇事、藉着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出来。众人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罗门廊之下。

新译本徒5:12 主借着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都同心聚集在所罗门廊下,

现代译徒5:12 使徒们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所有信徒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廊下聚集。

当代译徒5:12 使徒们常常在圣殿的所罗门走廊那里聚会,并且在人民中行了无数的神迹。

思高本徒5:12 宗徒们在百姓中行了许多徵兆,显了许多奇迹。 众信徒都同心合意地聚在撒罗满廊下,

文理本徒5:12 由使徒之手、多行奇兆异迹于民间、众皆一心在所罗门之廊、

修订本徒5:12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他们都同心合意地聚集在所罗门的廊下。

KJV 英徒5:12 And by the hands of the apostles were many signs and wonders wrought among the people; (and they were all with one accord in Solomon's porch.

NIV 英徒5:12 The apostles performed many miraculous signs and wonders among the people. And all the believers used to meet together in Solomon's Colonnade.

和合本徒5:13 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

拼音版徒5:13 Qíyú de rén, méiyǒu yī gè gǎn tiē jìn tāmen. bǎixìng què zūnzhòng tāmen.

吕振中徒5:13 会外的人没有一个敢接近使徒的;人民却尊重他们。

新译本徒5:13 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接近他们,可是民众都很敬重他们。

现代译徒5:13 虽然一般民众尊重他们,但是信徒以外的人都不敢接近他们。

当代译徒5:13 其馀的人对他们都生了敬畏的心,不敢和他们太接近;然而人民却极敬重他们。

思高本徒5:13 其他的人没有一个敢与他们接近的;但是百姓都夸赞他们。

文理本徒5:13 其余无敢附之者、然民尊崇之、

修订本徒5:13 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接近他们,百姓却尊重他们。

KJV 英徒5:13 And of the rest durst no man join himself to them: but the people magnified them.

NIV 英徒5:13 No one else dared join them, even though they were highly regarded by the people.

和合本徒5:14 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

拼音版徒5:14 Xìn ér guī zhǔ de rén yuèfā zēngtiān, lián nán daì nǚ hen duō ).

吕振中徒5:14 信主的人越发增加,一群一群的人、不但有男的,也有女的。

新译本徒5:14 信主的男男女女越来越多,

现代译徒5:14 当时信主的人逐渐增加,男女都有。

当代译徒5:14 信主的人数不断增加,男女都有。

思高本徒5:14 信主的人越来越增加,男女的人数极其众多。 15.

文理本徒5:14 信而归主者益增、男女俱众、

修订本徒5:14 信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都很多,

KJV 英徒5:14 And believers were the more added to the Lord, multitudes both of men and women.)

NIV 英徒5:14 Nevertheless, more and more men and women believed in the Lord and were added to their number.

和合本徒5:15 甚至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得他的影儿照在甚么人身上。

拼音版徒5:15 Shènzhì yǒu rén jiāng bìngrén tái dào jiē shàng, fàng zaì chuáng shàng, huò rùzi shàng, zhǐwang Bǐdé guō lái de shíhou, huòzhe dé tāde yǐngér zhào zaì shénme rénshēn shàng.

吕振中徒5:15 甚至有人将病人也抬出来到大街上,放在小床上或铺盖上,让彼得来的时候、至少那影儿也可以荫庇着他们一些人。

新译本徒5:15 甚至有人把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小床和褥子上,好让彼得经过时,他的身影可以落在一些人身上。

现代译徒5:15 由於使徒们行了许多神迹,有人把病人抬到街上来,放在床上、担架上,希望彼得走过的时候,他的影子会投在他们一些人身上。

当代译徒5:15 有些人甚至用软床和担架把病人抬到街上,希望彼得走过时,他的影子可以投在他们身上,这样他们的病就会好了。

思高本徒5:15 候,至少他的影子能遮在一些人身上。

文理本徒5:15 至有舁病者出于衢、置之床榻、冀彼得过、或有受其影之荫者、

修订本徒5:15 甚至有人将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好让彼得走过来的时候,或者影子投在一些人身上。

KJV 英徒5:15 Insomuch that they brought forth the sick into the streets, and laid them on beds and couches, that at the least the shadow of Peter passing by might overshadow some of them.

NIV 英徒5:15 As a result, people brought the sick into the streets and laid them on beds and mats so that at least Peter's shadow might fall on some of them as he passed by.

和合本徒5:16 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

拼音版徒5:16 Hái yǒu xǔduō rén, daì zhe bìngrén, hé beì wūguǐ chánmo de, cōng Yēlùsǎleng sìwéi de chéngyì lái, quándōu dé le yīzhì.

吕振中徒5:16 还有耶路撒冷四围城市一群一群的人也聚拢来,带着病人和被污灵缠磨的,他们都得治好。

新译本徒5:16 耶路撒冷周围城市的人,也带着病人和受污灵缠扰的,蜂拥而来,结果病人全都医好了。

现代译徒5:16 还有一大卫人带着病人和污灵附身的人从耶路撒冷附近的市镇来;这些病人都得到了医治。

当代译徒5:16 还有人连群结队,从耶路撒冷附近各地,把病人和被鬼附着的带来,结果所有的病人都治好了。

思高本徒5:16 还有许多耶路撒冷四周城市的人,抬着病人和被邪魔所缠扰的人,齐集而来,他们都得了痊愈。

文理本徒5:16 又有多人携病者、及邪鬼所难者、自耶路撒冷四周之邑而集、皆得医焉、○

修订本徒5:16 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灵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镇来,他们全都得了医治。

KJV 英徒5:16 There came also a multitude out of the cities round about unto Jerusalem, bringing sick folks, and them which were vexed with unclean spirits: and they were healed every one.

NIV 英徒5:16 Crowds gathered also from the towns around Jerusalem, bringing their sick and those tormented by evil spirits, and all of them were healed.

和合本徒5:17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

拼音版徒5:17 Dàjìsī hé tāde yīqiè tóng rén, jiù shì Sādūgāi jiào mén de rén, dōu qǐlai, mǎn xīn jìhèn.

吕振中徒5:17 大祭司和所有同着他的人、就是撒都该派的人、都起来,满心妒忌,

新译本徒5:17 大祭司和他的同党撒都该人,满心忌恨,

现代译徒5:17 大祭司和他的党羽,就是当地的撒都该人,对使徒非常嫉妒,因此决定采取行动。

当代译徒5:17 大祭司和他的同党撒都该教徒看见这情形,妒火如焚,

思高本徒5:17 大司祭和他的一切同人,即撒杜塞党人,都起来,嫉恨填胸,

文理本徒5:17 惟大祭司与其同人、即撒都该党、

修订本徒5:17 于是,大祭司采取行动,他和他所有一起的人,就是撒都该派的人,满心忌恨,

KJV 英徒5:17 Then the high priest rose up, and all they that were with him, (which is the sect of the Sadducees,) and were filled with indignation,

NIV 英徒5:17 Then the high priest and all his associates, who were members of the party of the Sadducees, were filled with jealousy.

和合本徒5:18 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

拼音版徒5:18 Jiù xià shǒu ná zhù shǐtú, shōu zaì waì jiàn.

吕振中徒5:18 下手拿住使徒,把他们放在公众拘留所里。

新译本徒5:18 于是下手拿住使徒,把他们押在公共拘留所里。

现代译徒5:18 他们下手逮捕使徒,把他们囚禁在拘留所里。

当代译徒5:18 於是把使徒拘捕,关在监里。

思高本徒5:18 下手拿住宗徒,把他们押在公共拘留所内。

文理本徒5:18 心满嫉恨、起而着手于使徒、置之外狱、

修订本徒5:18 就下手拿住使徒,把他们押在公共拘留所内。

KJV 英徒5:18 And laid their hands on the apostles, and put them in the common prison.

NIV 英徒5:18 They arrested the apostles and put them in the public jail.

和合本徒5:19 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

拼音版徒5:19 Dàn zhǔ de shǐzhe, yè jiān kāi le jiān mén, lǐng tāmen chūlai,

吕振中徒5:19 但是主的一个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说∶

新译本徒5:19 夜间有一位天使,打开监门,把他们领出来,说:

现代译徒5:19 但是当夜,主的天使打开监门,把使徒领了出来,对他们说:

当代译徒5:19 当天晚上,有一位天使把狱门打开了,领他们出来,

思高本徒5:19 夜间,有上主的天使打开了监狱的门, 领他们出来说:

文理本徒5:19 主之使夜启狱门、携之出、

修订本徒5:19 但在夜间主的使者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说:

KJV 英徒5:19 But the angel of the Lord by night opened the prison doors, and brought them forth, and said,

NIV 英徒5:19 But during the night an angel of the Lord opened the doors of the jail and brought them out.

和合本徒5:20 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

拼音版徒5:20 Shuō, nǐmen qù zhàn zaì diàn lǐ, bǎ zhè shēngmìng de dào, dōu jiǎng gei bǎixìng tīng.

吕振中徒5:20 「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新生命之一切事(或译∶话),都向人民讲。」

新译本徒5:20 “你们去,站在殿里,把一切有关这生命的话,都讲给众民听。”

现代译徒5:20 「你们去,站在圣殿里,向人民宣讲有关这新生命的道理。」

当代译徒5:20 说:“你们要到圣殿去,把这永生的喜讯,传给人民。”

思高本徒5:20 「你们去,站在圣殿 ,把一切有关生命的话,讲给百姓听。 」

文理本徒5:20 曰、往立于殿、以此维生之言、悉语于民、

修订本徒5:20 "你们去,站在圣殿里,把这生命的一切话讲给百姓听。"

KJV 英徒5:20 Go, stand and speak in the temple to the people all the words of this life.

NIV 英徒5:20 "Go, stand in the temple courts," he said, "and tell the people the full message of this new life."

和合本徒5:21 使徒听了这话,天将亮的时候就进殿里去教训人。大祭司和他的同人来了,叫齐公会的人和以色列族的众长老,就差人到监里去,要把使徒提出来。

拼音版徒5:21 Shǐtú tīng le zhè huà, tiān jiāng liàng de shíhou, jiù jìn diàn lǐ qù jiàoxun rén. Dàjìsī hé tāde tóng rén lái le, jiào qí gōnghuì de rén, hé Yǐsèliè zú de zhòng zhǎnglǎo, jiù chāi rén dào jiānlǐ qù, yào bǎ shǐtú tíchū lái.

吕振中徒5:21 他们听了这话,天未亮就进殿去教训人。大祭司和同着他的人就来,叫齐了议院和以色列人的全体耆老,差遣人到监狱里,要把使徒提出来。

新译本徒5:21 使徒听完了,就在黎明的时候,进到殿里去施教。大祭司和他的同党来到了,就召齐了公议会,就是以色列人的众长老,派人到监牢去带使徒出来。

现代译徒5:21 使徒听从这话,在天快亮的时候进了圣殿,开始教导人。大祭司和他的党羽召集议会里所有的犹太长老举行全体会议,然后下令到监狱里把使徒提出来。

当代译徒5:21 使徒遵从命令,在黎明的时候,已经来到圣殿里面,准备教导众人。但另一方面,大祭司和他们的同党,一早就把所有的议员和以色列的长老召集到议院里,跟着派人去把使徒押来受审。

思高本徒5:21 他们领了命,天一亮就进入圣殿施教。大司祭和他的同人来召开公议会,即以色列子民全长老议会,差人去监 把宗徒们提出来。

文理本徒5:21 使徒闻之、昧爽入殿训诲、大祭司与其同人至、召集议会、及以色列之诸族长、遣人往狱、引使徒来、

修订本徒5:21 使徒听了这话,天将亮的时候就进圣殿里去教导人。大祭司和他一起的人来了,叫齐议会的人和以色列人的众长老,然后派人到监牢里去把使徒提出来。

KJV 英徒5:21 And when they heard that, they entered into the temple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taught. But the high priest came, and they that were with him, and called the council together, and all the senate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sent to the prison to have them brought.

NIV 英徒5:21 At daybreak they entered the temple courts, as they had been told, and began to teach the people. When the high priest and his associates arrived, they called together the Sanhedrin--the full assembly of the elders of Israel--and sent to the jail for the apostles.

和合本徒5:22 但差役到了,不见他们在监里,就回来禀报说:

拼音版徒5:22 Dàn chāiyì dào le, bú jiàn tāmen zaì jiānlǐ, jiù huí lái bǐng bào shuō,

吕振中徒5:22 差役到了,却不见他们在监里;就回来报告说∶

新译本徒5:22 差役到了监里,找不到他们,回来报告说:

现代译徒5:22 但是狱警到达的时候,发现使徒们不在监狱里,就回议会报告说:

当代译徒5:22 警卫来到监狱时,发现使徒已不见了,就回去禀告:

思高本徒5:22 差役来到,在监狱中没有找到他们,便回去报告,

文理本徒5:22 隶至、不见其在狱、反命曰、

修订本徒5:22 但差役到了,不见他们在监里,就回来禀报,

KJV 英徒5:22 But when the officers came, and found them not in the prison, they returned, and told,

NIV 英徒5:22 But on arriving at the jail, the officers did not find them there. So they went back and reported,

和合本徒5:23 “我们看见监牢关得极妥当,看守的人也站在门外,及至开了门,里面一个人都不见!”

拼音版徒5:23 Wǒmen kànjian jiàn laó guān dé jí tuǒdàng, kānshǒu de rén ye zhàn zaì mén waì, jízhì kāi le mén, lǐmiàn yī gèrén dōu bù jiàn.

吕振中徒5:23 「我们看见监狱关得极妥当,守卫兵在各门外站着;赶到开了门,里面却一个人也没见着。」

新译本徒5:23 “我们发现监门紧闭,狱卒也守在门外;等到开了门,里面连一个人也找不到。”

现代译徒5:23 「我们到了监狱,看见监门牢牢地锁住,狱警都守在门外;但我们开了监门,发现里面连一个人也没有!」

当代译徒5:23 “我们去到的时候,只见监门紧锁,守卫都站在门外,但打开门一看,里面却空无一人!”

思高本徒5:23 说:「我们确实看见监狱关锁的非常牢固,卫兵也站在门前,但一打开, 面没有找到一个人。」

文理本徒5:23 我侪见狱禁闭悉固、守者立于门、启时、内不见人、

修订本徒5:23 说:"我们看见监牢关得很紧,警卫也站在门外,但打开门来,里面一个人都不见。"

KJV 英徒5:23 Saying, The prison truly found we shut with all safety, and the keepers standing without before the doors: but when we had opened, we found no man within.

NIV 英徒5:23 "We found the jail securely locked, with the guards standing at the doors; but when we opened them, we found no one inside."

和合本徒5:24 守殿官和祭司长听见这话,心里犯难,不知这事将来如何。

拼音版徒5:24 Shǒu diàn guān hé Jìsīzhǎng tīngjian zhè huà, xīnli fàn nàn, bù zhì zhè shì jiānglái rúhé.

吕振中徒5:24 守殿官和祭司长听见了这些报告的话,心里很为难,不知这事情要怎样变化。

新译本徒5:24 圣殿的守卫和祭司长听了这些话,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这件事将来会怎样。

现代译徒5:24 圣殿的警卫官和祭司长们听见这报告,非常惊异,不知道使徒们遇到了甚麽事。

当代译徒5:24 大祭司和守殿官听后,都瞠目结舌;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

思高本徒5:24 圣殿警官和司祭长一听这些话,十分纳闷, 不知发生了什麽事。

文理本徒5:24 殿司及大祭司与祭司诸长闻之、甚为烦难、不知事将若何、

修订本徒5:24 守殿官和祭司长听了这些话,心里困惑,不知这事将来如何。

KJV 英徒5:24 Now when the high priest and the captain of the temple and the chief priests heard these things, they doubted of them whereunto this would grow.

NIV 英徒5:24 On hearing this report, the captain of the temple guard and the chief priests were puzzled, wondering what would come of this.

和合本徒5:25 有一个人来禀报说:“你们收在监里的人,现在站在殿里教训百姓。”

拼音版徒5:25 Yǒu yī gèrén lái bǐng bào shuō, nǐmen shōu zaì jiānlǐ de rén, xiànzaì zhàn zaì diàn lǐ jiàoxun bǎixìng.

吕振中徒5:25 有一个人来,向他们报告说∶「你看,你们放在监里的人、在站在殿里教训人民呢!」

新译本徒5:25 忽然有人来报告说:“你们押在监里的那些人,正站在殿里教导众民呢!”

现代译徒5:25 这时候,有一个人进来报告:「你们拘禁在监狱里的人正站在圣殿里教导民众呢!」

当代译徒5:25 又有人来报告说:“你们锁在监里的人,正在圣殿里教导人哪!”

思高本徒5:25 忽有一个人来向他们报告说:「看,你们押在监狱 的人,站在圣殿 ,教训百姓。 」

文理本徒5:25 或来告曰、尔置于狱者、立于殿训民矣、

修订本徒5:25 有一个人来禀报说:"你们押在监里的人,现在站在圣殿里教导百姓。"

KJV 英徒5:25 Then came one and told them, saying, Behold, the men whom ye put in prison are standing in the temple, and teaching the people.

NIV 英徒5:25 Then someone came and said, "Look! The men you put in jail are standing in the temple courts teaching the people."

和合本徒5:26 于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带使徒来,并没有用强暴,因为怕百姓用石头打他们。

拼音版徒5:26 Yúshì shǒu diàn guān hé chāiyì qù daì shǐtú lái, bìng méiyǒu yòng qiángbào. yīnwei pà bǎixìng yòng shítou dǎ tāmen.

吕振中徒5:26 于是守殿官同差役去,把使徒带来,并没有用暴力,因为怕人民,恐怕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

新译本徒5:26 于是守卫和差役去带使徒来,不过没有用暴力,因为怕众民用石头打他们。

现代译徒5:26 於是那警卫官领着手下去,把使徒们带来。他们没有使用暴力,因为怕人民用石头打他们。

当代译徒5:26 守殿官和警卫马上赶去,再把使徒抓回来。这次一点也不敢动粗,生怕触怒人民会用石头打他们。

思高本徒5:26 圣殿警官就同差役去把他们领来,但未用武力,因为怕百姓用石头砸他们。

文理本徒5:26 殿司及隶往引之来、而不用强、盖惧其民以石击之也、

修订本徒5:26 于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带使徒来,并没有用暴力,因为怕百姓用石头打他们。

KJV 英徒5:26 Then went the captain with the officers, and brought them without violence: for they feared the people, lest they should have been stoned.

NIV 英徒5:26 At that, the captain went with his officers and brought the apostles. They did not use force, because they feared that the people would stone them.

和合本徒5:27 带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会前。大祭司问他们说:

拼音版徒5:27 Daì dào le, biàn jiào shǐtú zhàn zaì gōnghuì qián, Dàjìsī wèn tāmen shuō,

吕振中徒5:27 既把使徒带到了,就叫他们站在议院中。大祭司诘问他们说∶

新译本徒5:27 既然带来了,就叫他们站在公议会前。大祭司问他们:

现代译徒5:27 他们把使徒们带来后,叫他们站在议会面前。大祭司开始审问他们。

当代译徒5:27 到了议院,大祭司就盘问他们:

思高本徒5:27 他们把宗徒领来之後, 叫他们站在公议会中,大司祭便审问他们,

文理本徒5:27 引至、立之于公会前、大祭司问之曰、

修订本徒5:27 他们把使徒带来了,就叫他们站在议会前。大祭司问他们,

KJV 英徒5:27 And when they had brought them, they set them before the council: and the high priest asked them,

NIV 英徒5:27 Having brought the apostles, they made them appear before the Sanhedrin to be questioned by the high priest.

和合本徒5:28 “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

拼音版徒5:28 Wǒmen bù shì yán yáo de jìnzhǐ nǐmen, bùke fèng zhè míng jiàoxun rén má. nǐmen dǎo bǎ nǐmen de dàolǐ chōngmǎn le Yēlùsǎleng, xiǎng yào jiào zhè rén de xuè guī dào wǒmen shēnshang.

吕振中徒5:28 「我们再三地嘱咐了你们、不可奉这个名教训人。你看,你们倒把你们的教训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引这人的血债归到我们身上来呢!」

新译本徒5:28 “我们严厉地吩咐过你们,不准再奉这名施教。看,你们却把你们的道理传遍了耶路撒冷,想要把流这人的血的责任推到我们身上。”

现代译徒5:28 他说:「我们严严地禁止过你们,不得藉着这个人的名教导人,你们反而把你们那一套道理传遍耶路撒冷,而且想把杀这个人的血债归在我们身上!」

当代译徒5:28 “我们不是警告过你们,不许再奉这耶稣的名字去教导人民吗?你们竟敢违命,照旧在耶路撒冷各处传道。还想把杀那人的责任,推在我们身上!”

思高本徒5:28 说:「我们曾严厉命令你们,不可用这名字施教。你们看,你们却把你们的道理传遍了耶路撒冷,你们是有意把这人的血,引到我们身上来啊!」

文理本徒5:28 我侪非严戒尔曹、勿以斯名训诲乎、尔乃以尔教遍布耶路撒冷、欲以斯人之血归我侪也、

修订本徒5:28 说:"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导人吗?看,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

KJV 英徒5:28 Saying, Did not we straitly command you that ye should not teach in this name? and, behold, ye have filled Jerusalem with your doctrine, and intend to bring this man's blood upon us.

NIV 英徒5:28 "We gave you strict orders not to teach in this name," he said. "Yet you have filled Jerusalem with your teaching and are determined to make us guilty of this man's blood."

和合本徒5:29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说:“顺从 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拼音版徒5:29 Bǐdé hé zhòng shǐtú huídá shuō, shùncóng shén, bù shùncóng rén, shì yīngdāng de.

吕振中徒5:29 彼得和使徒们回答说∶「我们应当服从上帝的权柄,而不服从人呀。

新译本徒5:29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服从 神过于服从人,是应当的。

现代译徒5:29 彼得和其他的门徒回答:「我们必须服从上帝,不是服从人。

当代译徒5:29 彼得和使徒申辩说:“我们先要服从的是上帝而不是人。

思高本徒5:29 伯多禄和宗徒们回答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

文理本徒5:29 彼得与诸使徒对曰、我侪顺从上帝过于人、宜也、

修订本徒5:29 彼得和众使徒回答:"我们必须顺从上帝,胜于顺从人。

KJV 英徒5:29 Then Peter and the other apostles answered and said, We ought to obey God rather than men.

NIV 英徒5:29 Peter and the other apostles replied: "We must obey God rather than men!

和合本徒5:30 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 神已经叫他复活。

拼音版徒5:30 Nǐmen guà zaì mùtou shàng shāhaì de Yēsū, wǒmen zǔzong de shén yǐjing jiào tā fùhuó.

吕振中徒5:30 你们下毒手而挂在木架上的耶稣,要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

新译本徒5:30 你们挂在木头上亲手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先的 神已经使他复活了。

现代译徒5:30 你们所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我们祖先的上帝已经使他复活。

当代译徒5:30 你们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我们祖先的上帝已经使他复活了。

思高本徒5:30 我们祖先的天主复活了你们下毒手悬在木架上的耶稣。

文理本徒5:30 我列祖之上帝已起耶稣、即尔所悬于木而杀之者、

修订本徒5:30 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上帝已经使他复活了。

KJV 英徒5:30 The God of our fathers raised up Jesus, whom ye slew and hanged on a tree.

NIV 英徒5:30 The God of our fathers raised Jesus from the dead--whom you had killed by hanging him on a tree.

和合本徒5:31 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或作“他就是 神高举在自己的右边”),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

拼音版徒5:31 Shén qie yòng yòushǒu jiāng tā gāo jǔ, ( huò zuò tā jiù shì shén gāo jǔ zaì zìjǐ de yòubiān ) jiào tā zuò jūnwáng, zuò jiù zhǔ, jiāng huǐgǎi de xīn, hé shè zuì de ēn, cìgei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徒5:31 这一位、上帝高举起来在自己右边、做大领袖(或译∶开创者;或译∶人君),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

新译本徒5:31 神把他高举在自己的右边,作元首作救主,把悔改的心赐给了以色列人,使他们罪得赦免。

现代译徒5:31 上帝高举他,使他在自己的右边作领袖,作救主,为要给以色列人有悔改的机会,让他们的罪得到赦免。

当代译徒5:31 上帝又把他高提到自己的右边,立他为君王和救主,好使以色列人悔改,得到赦免的恩。

思高本徒5:31 天主以右手举扬了他, 叫他做首领和救主,为赐给以色列人悔改和罪赦。

文理本徒5:31 且以其右手、举之为君、为救主、以改悔及罪之赦、赐以色列民、

修订本徒5:31 上帝把他高举在自己的右边,使他作元帅,作救主,使以色列人得以悔改,并且罪得赦免。

KJV 英徒5:31 Him hath God exalted with his right hand to be a Prince and a Saviour, for to give repentance to Israel, and forgiveness of sins.

NIV 英徒5:31 God exalted him to his own right hand as Prince and Savior that he might give repentance and forgiveness of sins to Israel.

和合本徒5:32 我们为这事作见证, 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

拼音版徒5:32 Wǒmen wéi zhè shì zuò jiànzhèng. shén cìgei shùncóng zhī rén de Shènglíng, ye wéi zhè shì zuò jiànzhèng.

吕振中徒5:32 我们呢、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上帝对服从他权柄的人所赐的圣灵也作见证。」

新译本徒5:32 我们为这些事作证, 神赐给顺从的人的圣灵也为这些事作证。”

现代译徒5:32 我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人;上帝对服从他的人所赐的圣灵也跟我们一同作证。」

当代译徒5:32 我们就是这些事实的证人;同样,上帝赐给服从他的人的圣灵,也是这样作证。”

思高本徒5:32 我们就是这些事的证人,并且天主给那些服从他的人所赏的圣神,也为此事作证。 」

文理本徒5:32 我侪为此事之证、上帝所赐于顺从者之圣神亦然、○

修订本徒5:32 我们是这些事的见证人;上帝赐给顺从的人的圣灵也为这些事作见证。"

KJV 英徒5:32 And we are his witnesses of these things; and so is also the Holy Ghost, whom God hath given to them that obey him.

NIV 英徒5:32 We are witnesses of these things, and so is the Holy Spirit, whom God has given to those who obey him."

和合本徒5:33 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

拼音版徒5:33 Gōnghuì de rén tīngjian jiù jíqí nǎonù, xiǎng yào shā tāmen.

吕振中徒5:33 会众听了,心如刀割,就起意要杀掉使徒。

新译本徒5:33 公议会的人听了,非常恼怒,就想要杀他们。

现代译徒5:33 议会的议员听见了这话,非常恼怒,决定要杀害使徒们。

当代译徒5:33 他们听了,怒气冲天,真打算把使徒杀掉。

思高本徒5:33 他们一听这话, 大发雷霆, 想要杀害他们。

文理本徒5:33 众闻之、忿极、欲杀之、

修订本徒5:33 议会的人听了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

KJV 英徒5:33 When they heard that, they were cut to the heart, and took counsel to slay them.

NIV 英徒5:33 When they heard this, they were furious and wanted to put them to death.

和合本徒5:34 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在公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

拼音版徒5:34 Dàn yǒu yī gè Fǎlìsaìrén, míng jiào jiā mǎ liè, shì zhòng xìng suǒ jìngzhòng de jiào fǎ shī, zaì gōnghuì zhòng zhàn qǐlai, fēnfu rén bǎ shǐtú zànqie daì dào waìmiàn qù.

吕振中徒5:34 但议院中有一个人站起来,是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民所敬重的教法师。他吩咐把使徒暂时带到外边,

新译本徒5:34 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民众所尊敬的律法教师。他在公议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时带出去,

现代译徒5:34 可是,他们中间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一向受人尊敬的法律教师;他在议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们带出去,

当代译徒5:34 但一位名叫迦玛列的法利赛人(他是个德高望重的律法专家)站起来,叫人把使徒暂且押到外面,

思高本徒5:34 有一个法利塞人,名叫加玛里耳,是众百姓敬重的法学士,他在公议会中站起来,命这些人暂时出去。

文理本徒5:34 有法利赛人迦玛列者、乃律师、庶民所尊者也、立于公会中、命使徒姑退、

修订本徒5:34 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律法教师,他在议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

KJV 英徒5:34 Then stood there up one in the council, a Pharisee, named Gamaliel, a doctor of the law, had in reputation among all the people, and commanded to put the apostles forth a little space;

NIV 英徒5:34 But a Pharisee named Gamaliel, a teacher of the law, who was honored by all the people, stood up in the Sanhedrin and ordered that the men be put outside for a little while.

和合本徒5:35 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

拼音版徒5:35 Jiù duì zhòngrén shuō, Yǐsèliè rén nǎ, lún dào zhèxie rén, nǐmen yīngdāng xiǎoxīn zenyàng bànlǐ.

吕振中徒5:35 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对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要怎样办理。

新译本徒5:35 然后对大家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应当小心处理这些人!

现代译徒5:35 然后向议员发言:「以色列同胞们,你们处理这些人的事必须谨慎!

当代译徒5:35 然后说:“各位弟兄,我们应当慎重处理这些人。

思高本徒5:35 他便向议员们说:「诸位以色列人!你们对这些人,应小心处理!

文理本徒5:35 语众曰、以色列人乎、尔宜自慎、何以处此数人、

修订本徒5:35 然后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对于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处理。

KJV 英徒5:35 And said unto them, Ye men of Israel, take heed to yourselves what ye intend to do as touching these men.

NIV 英徒5:35 Then he addressed them: "Men of Israel, consider carefully what you intend to do to these men.

和合本徒5:36 从前丢大起来,自夸为大,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全都散了,归于无有。

拼音版徒5:36 Cōng qián diū dà qǐlai, zì kuā wéi dà. fù cōng tāde rén yuē yǒu sì bǎi. tā beì shā hòu, fù cōng tāde quánbù sǎn le, guīyú wú yǒu.

吕振中徒5:36 从前丢大起来,自称为有数的人物,小数的人、约有四百、倾向着他。他被杀掉,所有附从他的人都四散,归于无有。

新译本徒5:36 从前有个丢大,自命不凡,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一被杀,跟从他的人尽都星散,一败涂地。

现代译徒5:36 前些时候,杜达起来,自吹自擂,约有四百人附从了他。他终於被杀,附从的人作鸟兽散,乱事归於消灭。

当代译徒5:36 还记得不久以前那个名叫丢大的人吗?他自命不凡,吸引了差不多四百个附从者;但他被杀之后,这些盲从附和的人,从此就销声匿迹,各散东西了。

思高本徒5:36 因为在不久以前,特乌达起来,说自己是个大人物,附和他的人数约有四百;他被杀了,跟从他的人也都散了,归於乌有。

文理本徒5:36 先是有丢大者起、自矜为大、附之者约四百人、彼见杀、从者皆散、归于乌有、

修订本徒5:36 从前杜达出现,自命不凡,附从他的人数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人全都散了,归于无有。

KJV 英徒5:36 For before these days rose up Theudas, boasting himself to be somebody; to whom a number of men, about four hundred, joined themselves: who was slain; and all, as many as obeyed him, were scattered, and brought to nought.

NIV 英徒5:36 Some time ago Theudas appeared, claiming to be somebody, and about four hundred men rallied to him. He was killed, all his followers were dispersed, and it all came to nothing.

和合本徒5:37 此后,报名上册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起来,引诱些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拼音版徒5:37 Cǐ hòu bàomíng shàng cè de shíhou, yòu yǒu Jiālìlì de Yóudà qǐlai, yǐnyòu xiē bǎixìng gēn cóng tā, tā ye mièwáng, fù cóng tāde rén ye dōu sì sǎn le.

吕振中徒5:37 这些人以后、当户口登记的日子、加利利人犹大起来,引诱了人民跟着他;那个人也灭亡,所有附从他的人都被赶散了。

新译本徒5:37 这人之后,在户口登记的时候,又有一个加利利人犹大,拉拢人们来跟从他。后来他也丧命,跟从他的人也就烟消云散了。

现代译徒5:37 以后又有加利利的犹大在户口调查的时候起来,也引诱了好些人跟从他;他也被杀,附从他的人也被赶散。

当代译徒5:37 后来,又有那个加利利人犹大,在户口登记期间,鼓动群众造反。他死后,那一夥人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思高本徒5:37 此後,加里肋亚人犹达,当户口登记的日子,起来引诱百姓随从他;他丧亡了,跟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文理本徒5:37 厥后登籍时、有加利利犹大者起、诱民从之、彼既亡、从者亦尽散焉、

修订本徒5:37 此后,登记户籍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出现,引诱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KJV 英徒5:37 After this man rose up Judas of Galilee in the days of the taxing, and drew away much people after him: he also perished; and all, even as many as obeyed him, were dispersed.

NIV 英徒5:37 After him, Judas the Galilean appeared in the days of the census and led a band of people in revolt. He too was killed, and all his followers were scattered.

和合本徒5:38 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

拼音版徒5:38 Xiànzaì wǒ quàn nǐmen búyào guǎn zhèxie rén, rènpíng tāmen bā, tāmen suǒ móu de, suǒ xíng de, ruò shì chūyú rén, bìyào baìhuaì.

吕振中徒5:38 就是如今、我也告诉你们,避开这些人,任凭他们吧。因为这个计谋、这个作为、若是出于人,自会覆灭;

新译本徒5:38 至于目前的事,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由他们吧!因为这计划或这行动,如果是出于人意,终必失败;

现代译徒5:38 对於现在这件事,我告诉你们,不要跟他们作对,由他们去吧!如果他们所计划、所做的是出於人,一定失败;

当代译徒5:38 所以,像现在这种情形,我劝大家还是不要管他们,任凭他们好了。他们的行动如果是出於己意,终有一天会被推翻;

思高本徒5:38 对现今的事,我奉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由他们去罢!因为,若是这计划或工作是由人来的,必要消散;

文理本徒5:38 今我语尔、宜远斯人、姑听之、盖斯谋斯为、若由于人、必见倾毁、

修订本徒5:38 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所为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

KJV 英徒5:38 And now I say unto you, Refrain from these men, and let them alone: for if this counsel or this work be of men, it will come to nought:

NIV 英徒5:38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case I advise you: Leave these men alone! Let them go! For if their purpose or activity is of human origin, it will fail.

和合本徒5:39 若是出于 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 神了。”

拼音版徒5:39 Ruò shì chūyú shén, nǐmen jiù bùnéng baìhuaì tāmen. kǒngpà nǐmen dào shì gōngjī shén le.

吕振中徒5:39 若是出于上帝,你们就不能覆灭他们,恐怕倒要见为攻击上帝了!」

新译本徒5:39 如果是出于 神,你们就不能破坏他们,恐怕你们是与 神作对了。”他们接受了他的劝告,

现代译徒5:39 如果是出於上帝,你们就不能够击败他们。你们所做的,恐怕是在攻击上帝了!」议会接纳迦玛列的意见,

当代译徒5:39 但如果是出於上帝的话,你们非但不可能消灭他们,并且恐怕会犯上攻击上帝的罪呢!”

思高本徒5:39 但若是从天主来的,你们不但不能消灭他们,恐怕你们反而成了与天主作对的人。」他们都赞成他的意见。

文理本徒5:39 若由上帝、尔不能倾毁之、恐尔或与上帝战争也、

修订本徒5:39 若是出于上帝,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上帝了。" 议会的人被他说服了,

KJV 英徒5:39 But if it be of God, ye cannot overthrow it; lest haply ye be found even to fight against God.

NIV 英徒5:39 But if it is from God,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stop these men; you will only find yourselves fighting against God."

和合本徒5:40 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

拼音版徒5:40 Gōnghuì de rén tīng cóng le tā, biàn jiào shǐtú lái, bǎ tāmen dǎ le, yòu fēnfu tāmen bùke fèng Yēsū de míng jiǎng dào, jiù bǎ tāmen shìfàng le.

吕振中徒5:40 会众听从了迦玛列,便把使徒叫来,打了一顿,嘱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就给释放了。

新译本徒5:40 就传使徒进来,鞭打一顿,禁止他们奉耶稣的名传讲,就把他们释放了。

现代译徒5:40 於是把使徒叫进来,鞭打他们,又命令他们不得再藉着耶稣的名讲道,然后释放他们。

当代译徒5:40 议院终於接纳了他的意见,就把使徒召回来,打了一顿。并再次警告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传道,才放了他们。

思高本徒5:40 他们遂把宗徒们叫来,鞭打了以後,命他们不可再因耶稣的名字讲道,遂释放了他们。

文理本徒5:40 众从之、召使徒至、扑之、命勿以耶稣之名为言、遂释之、

修订本徒5:40 就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然后把他们释放了。

KJV 英徒5:40 And to him they agreed: and when they had called the apostles, and beaten them, they commanded that they should not speak in the name of Jesus, and let them go.

NIV 英徒5:40 His speech persuaded them. They called the apostles in and had them flogged. Then they ordered them not to speak in the name of Jesus, and let them go.

和合本徒5:41 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

拼音版徒5:41 Tāmen líkāi gōnghuì, xīnli huānxǐ. yīnwei beì suàn shì peì wéi zhè míng shòu rǔ.

吕振中徒5:41 他们就从议院前走开,心里欢喜可以算作配为这名受侮辱的。

新译本徒5:41 使徒欢欢喜喜从公议会里出来,因为他们算是配得为主的名受辱。

现代译徒5:41 使徒离开议会,为了配得为耶稣的名受凌辱,心里非常愉快。

当代译徒5:41 使徒离开议院,一路上都欢喜快乐,因为主认为他们配得上为他的缘故受辱,他们才会受到这种凌辱。

思高本徒5:41 他们喜喜欢欢地由公议会前出来,因为他们配为这名字受侮辱。

文理本徒5:41 使徒去公会而喜、以其为斯名受辱、主视之为宜也、

修订本徒5:41 他们欢欢喜喜地离开议会,因他们算配为这名受辱。

KJV 英徒5:41 And they departed from the presence of the council, rejoicing that they were counted worthy to suffer shame for his name.

NIV 英徒5:41 The apostles left the Sanhedrin, rejoicing because they had been counted worthy of suffering disgrace for the Name.

和合本徒5:42 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拼音版徒5:42 Tāmen jiù mei rì zaì diàn lǐ, zaì jiā lǐ, bù zhù de jiàoxun rén, chuán Yēsū shì Jīdū.

吕振中徒5:42 他们每日在殿里在家中、不停地教训人,传耶稣是上帝所膏立者这福音。

新译本徒5:42 他们天天在殿里并在各人的家中,不断地施教,传讲耶稣是基督。

现代译徒5:42 他们仍然天天在圣殿里和个人的家庭里不停地教导人,传扬有关基督耶稣的福音。

当代译徒5:42 以后,他们仍然紧守岗位,不单每日在圣殿里,并且还挨家逐户不断地教导人,传扬“耶稣是救主”的福音。

思高本徒5:42 他们每天不断在圣殿内,或挨户施教,宣讲基督耶稣的福音。

文理本徒5:42 于是日日在殿、及在诸家、训诲不息、宣耶稣为基督焉、

修订本徒5:42 他们就每日在圣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导人,传耶稣是基督的福音。

KJV 英徒5:42 And daily in the temple, and in every house, they ceased not to teach and preach Jesus Christ.

NIV 英徒5:42 Day after day, in the temple courts and from house to house, they never stopped teaching and proclaiming the good news that Jesus is the Chris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