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2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3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4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

5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 神。

6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

7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8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那样做。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9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

10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

11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12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13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

14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15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地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16彼得不住地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他,就甚惊奇。

17彼得摆手,不要他们做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18到了天亮,兵丁扰乱得很,不知道彼得往哪里去了。

19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看守的人,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凯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20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21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

22百姓喊着说:“这是 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23希律不归荣耀给 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

24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25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提要

1 希律王迫害基督徒,杀害了使徒雅各,而且也将使徒彼得下在了监狱里;由于教会众信徒的祈祷,上帝的使者将彼得从监狱里拯救了出来。20 由于希律王的自高自大,他将应该归给上帝的荣耀来荣耀自己,他被上帝的天使击打就悲惨的死了。24 希律王死之后,上帝的道就能自由传扬,而且日见兴旺。


雅各和彼得遭受迫害

徒12: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本会注释】

那时。这里所记载的事件一定是在亚基帕希律一世死之前不久发生的(见第20-23节)。由于他是死于公元44年,本章前半部分所发生的事件可以被推算为先于公元44年的前一年或者当年的前几个月。

希律王。亚基帕希律一世是阿里斯托比里和伯俄尼斯的儿子,希律大帝和哈斯摩年(即马可比)公主玛郦尼的孙子,也是希罗底的兄弟,这个人在施洗约翰的故事中出现过(见本注释第五册第40页)。他是以一名政治家的名字命名的,那人是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的总督。公元前七年,在他的父亲被沦为希律大帝(他的爷爷)所怀疑的受害人之后,(见本注释第五册第42页),他被送往罗马,作为一名人质,同时也是为了使他与这场密谋没有牵连。在那里他成了喀利古拉和革老丢的密友,而且这两个人后来都作了罗马的皇帝。当希律安提帕与希律亚基帕的妹妹希罗底结婚后,亚基帕被封为加利利省会提比利亚市场的监管人,但是他不久便与安提帕发生争执,随后去了罗马。在罗马,他引起了当时罗马皇帝提比留的不悦,因为他表达了自己迫切的愿望,希望他的朋友喀利古拉成为皇帝。他被提比留皇帝囚禁在监狱里,直到提比留死后才获得释放。当喀利古拉接续提比留的王位之后,他封给了他的朋友亚基帕荣誉,给了他四分领地,腓力作以士利买和特拉可尼地方的分封王,吕撒聂作亚比利尼分封王(路3:1),喀利古拉也封了亚基帕王位。当希律安提帕被撤职之后(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5页),亚基帕也同样继承了其领土。对于希律王统治时期的概略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9,234页。

下手。相当于“下手于”。

苦害。这里是指,“伤害”,或作“折磨”。由于亚基帕担心自己不被人认为他是一名虔诚的犹太人,所以他很容易便被犹太人怂恿去加害于基督徒。因此,他开始了对于教会的逼迫,“毁坏信徒们的房屋和财产”(参《述》第十五章)。


徒12: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本会注释】

杀了…雅各。犹太公会认为使徒犯了亵渎和讲说异端的罪,他们会宣判用石头把他砸死。正如施洗约翰的案例一样(太14:10),对于使徒雅各之死的描述显明他的死乃是由一名本国的统治者宣布的判决,这些人使用了罗马的刑罚来处死了使徒雅各(参太20:23)。为什么希律选择使徒雅各作为第一个牺牲者,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但是由于雅各宣扬福音,他可能依然保持着在福音书中,同彼得和约翰一样的显著地位(他们当年是主最爱的三个门徒)。大概是由于他天性的激烈性情,以致被列为杀害对象之中,因为他被称为雷子(可3:17)。一本著作中,优西比乌从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保存了下来(《教会史》第二章第9页)记载,使徒雅各的控告者们看到在雅各临死之时依然坚定信仰和心存忍耐,他们就悔改了。

使徒雅各在耶稣升天之后的十三年中,履行了自己短暂的福音使命。在十二位使徒中间,雅各是第一名殉道者,然而,他的兄弟约翰可能是使徒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用刀。用刀执行死刑乃是罗马政府的刑法规定,根据米示孥(《犹太公会》 7.3,宋西诺版《他勒目》第354页)的记载,此种刑罚有时也被犹太人使用,用来执行犯人。


徒12:3 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本会注释】

犹太人喜欢这事。讨犹太人喜欢也正是希律亚基帕的目的。约瑟夫曾说明了这一点。比较亚基帕和希律安提帕,约瑟夫说,后者“与希腊人的友好关系要超过与犹太人的关系”。但是希律亚基帕“却一点也不像”安提帕(见《犹太掌故》 第十九章.7.3)。

在《米示孥》中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情(Sotah 7.8;宋西诺版《他勒目》第202页),这件事情说明了王对于百姓之称赞与指责的敏感。在安息年的一个住棚节,亚基帕王正在读律法。当他读到申17:15:“你总要立耶和华你上帝所拣选的人为王,必从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为王”之时,他的眼睛充溢着泪水,他想到自己是以土买血统。百姓看到他在哭泣,仅仅纪念他是哈斯摩年家系,大声喊着说,“我们的弟兄就是你,我们的弟兄就是你”,这样希律王的心得到了安慰。

亚基帕这样做主要为了讨好那些犹太人的高级领袖,这个故事暗示了一个大的改变,与先前喜爱使徒们的感觉不同了,通过徒2:47;5:26我们可以很清楚看明他们对于使徒的态度,但如今却起了很大的变化。无疑,这种变化是由于教会中信徒人数飞速上升所引起的。

去捉拿。直译是“增加去捉拿”,这里是指捉拿彼得和雅各。此种表达乃是普通希伯来文措辞的一个接近性译文。

彼得。使徒彼得,他在十二为使徒中是一名出色的人物,乃是希律很自然要抓捕的对象。

除酵的日子。这种表达是指整个逾越节,通过路22:1可以看明:“除酵节,又名逾越节近了”。


徒12:4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

【本会注释】

收在监里。把彼得作为一名囚犯,关在监狱里,直到过完了逾越节再把他提出来。

四班兵丁。这里的四班人是指由每班四个兵丁组成,他们来换班不停地看守犯人。可能有两个兵丁与囚犯捆在一起,另外两名在站在外面看守(见第10节注释)。分派四班共十六个兵丁来轮班看守使徒彼得,显然,他们在不停地转来转去,进行巡视。

逾越节。希腊文pascha,“逾越节”。正像以上所提到的,这里并不是仅仅指节日的某一天,而是包括整个节日的过程。使徒彼得大概是在逾越节开始时被囚禁在了监狱里(逾越节的晚餐是在尼散月15日开始前的晚上吃),王的意思是在节日过后,就是尼散月21日,对彼得进行判决和刑罚。

后来,人们用“复活节”代替了逾越节。“复活节”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挪威的Eôstre,春天的女神,为了纪念这位女神,这个节日在每年的春分时节举行庆祝。现在的“复活节”仅仅表达基督教节日,用来代替了逾越节。它首先出现在基督教历史时是在公元二世纪,被人作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来庆祝。罗马的主教鼓励庆祝这个节日要总是在星期天(优西比乌《教会史》 第五章第23-25页),无疑这也是因为他们每周都遵守星期天的原因。见本册注释第50页。

提出来。直译是“领他出来”,领出来是为要进行定罪,正如巡抚彼拉多将耶稣带出来进行审判一样(约19:13)。


徒12:5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上帝。

【本会注释】

彼得被囚在监里。这里至少暗示了彼得已经在监狱里囚禁了几天了。

切切地。希腊文ektenōs,描述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之时,也使用了同样的词(路22:44)。这次在彼前4:8 翻译为“切实”,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迫切的强度。教会当时普遍的情形就是一群信徒聚集在一个私人的住宅迫切祈祷(徒12:1),因为基督徒公开的崇拜聚会很危险,那时亚基帕希律正在实施迫害,正如在基督教初建立的时日一样。


彼得获救出狱

徒12:6 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

【本会注释】

将要提他出来。这里乃是另外一个时间段的证据,是在彼得被囚禁与他将要在所定的日子被处死那一刻之间的时段。

前一夜。或作“正是在那天晚上”。

彼得…睡觉。这里乃是灵感以及对使徒彼得信心的挑战,使我们看到了使徒遇到这样的事情依然能有平静的睡眠,正如诗人所罗门所说“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见诗127:2),彼得并没有被将要来的苦难和恐惧吓倒,而无法入睡。

看守的人。或作“守卫”,这里可能是指另外两位没有和囚犯捆在一起的士兵。


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本会注释】

一个使者。相当于“一名天使”。

站在旁边。希腊文ephistēmi,在描述天使向牧羊人显现时,也使用了同样的动词(路2:9)。

有光照耀。正如当年“主的荣光四面照着”那些牧羊人一样,如今上帝天使的临格将天庭的荣耀带到了黑暗的监牢。

。希腊文oikēma,“住所”,“单人房间”。雅典人使用这个措辞来委婉地表达“监狱”。

拍醒了他。或作“唤醒了他”。这个动词表明上帝的天使将彼得从睡梦中叫醒,但是天使没有必要帮助彼得站起来。

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彼得分别被铁链捆在两名轮班的士兵中间。尽管这铁链从他的踝部以及手腕上脱落下来,但是那些守卫的士兵对这些事情毫无知觉,并没有惊醒。


徒12:8 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那样做。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本会注释】

束上带子。当躺下睡觉时,彼得会很自然将自己的外衣放在一边,也必定会解开束腰的带子,并且将鞋子放在一边。在行路之前束上带子乃是一项必要的预备(见出12:11;王下4:29)。

外衣。希腊文himation,是指外面穿的罩衣,或者是指披风,它与里衣相对照(见本注释第五册第47页)。

跟着我来。天使并没有对彼得做什么解释,他仅仅使彼得从脚镣和手铐中得以解脱,彼得跟着天使的行为更显明了他的信心,同时这也是一个十分有力的证据。


徒12:9 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

【本会注释】

不知道。对于彼得来说,这种情形显然是与记载在徒10章中,他所见的异象十分相似。他一定认为当自己醒来之时,会发现自己依然被铁链捆在两名士兵中间,正如先前他在房顶上祷告是所见的异象一样。


徒12:10 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

【本会注释】

监牢。希腊文phulakē,“警卫”。这里所说的“第一层并第二层守卫”可能是指监牢中那些守卫在里门附近的士兵们,或者是在不远的一个门前的士兵,也可能是指那些同彼得链在一起的士兵和其他守卫在门口的士兵(见第4节注释)。也许,彼得是被安置在一个内部的地牢里面,因此,他们出来时需要通过两个庭院。

来到临街。毫无疑问,监牢本身就是在城里面。监牢可能设在安提阿塔(见本注释第五册第225页;参以下“出来”注释)。

那门自己开了。说明丝毫没有借助人的力量(参利25:5)。这个门肯定是由一个眼睛看不到的天使打开的。

作者路加这种简洁而且几乎不经意的记述神迹的方法,对于他所记载的事情乃是一个真实准确的见证。

出来。有一些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第10页)写到了以下的译文,“他们出来下了七级台阶,然后走过一条街”。尽管这种译文不能算为最初的译文,但是它暗示了对于耶路撒冷比我们现在所了解地更多细节。这可能是以某种著作为基础,说明彼得被囚禁在安东尼娅塔里,这座塔可能是由一段台阶进入的(见徒21:34,35,40)。

一条街。希腊文rhumē,这个词即可以指街道也可以指胡同。

天使便离开他去了。当超自然的能力没有必要伴随之时,他就允许彼得独自进行以下逃脱的行动。


徒12:11 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本会注释】

彼得醒悟过来。当解救彼得的天使离开之后,彼得发现自己已经不在监牢了,而是独自在夜晚充斥着凉爽空气的大街上。

主。使徒彼得无疑会想到那位及时拯救他的主。

救我。正像先前一样(徒5:19),彼得所跟随三年的主差派天使来拯救他。如今,他获得释放,自然也不会疑惑事情的真实性。


徒12:12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本会注释】

想了一想。或作“理解”,“领会”。起先,使徒彼得认为自己被天使从监狱里拯救出来“好像是在做梦”(诗126:1),但是最终他的思想抓住了这奇妙的真理,并且开始行动了。这里的动词说明他意识到了自己被拯救出来之后所处的环境;他瞥了一下整个的情形,就意识到自己下一步应该做的事情。

马利亚。这里的马利亚与巴拿巴是亲戚(见西4:10,那里提到马可是巴拿巴“姐姐家的儿子”,可是这种表达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更偏向于“巴拿巴的表弟”之译文)。由于这里没有提及马可的父亲,可以推断马利亚已经是一名寡妇。像巴拿巴一样(见徒4:36,37),显然马利亚拥有一定的财产,因为他有能力提供一间足够大的房子用来服务教会,作为聚会以及祈祷的场所。

约翰。由于称呼马可为他的“儿子”(彼前5:13),可能这个年轻人是通过彼得相信了基督。拉丁名字Marcus说明了与罗马人和罗马犹太人的一些关联。

有好些人聚集祷告。直译是“聚集在一起祷告”。可能此种在马利亚家中的聚集很频繁。在使徒彼得被天使拯救出监牢的那一刻,他们正在切切地祷告(见第5节),祈求主能施行拯救,因为他们意识到教会正处在危机之中。


徒12:13 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

【本会注释】

彼得敲。当上帝的使者为彼得开监牢的门,并把他拯救出来之后,这超自然的能力就离开去从事另一件更大的需要。但是仅仅在拯救彼得这个神迹之后的几分钟,彼得就必须要亲自敲房子的门,以便能够像平时一样进屋子里去。

外门。希腊文pulōn,见太26:71注释。

一个使女。希腊文paidiskē,“一个年轻的女孩”,或者是指“一个女仆”。

出来探听。这里暗示了一种危险感──这种危险是由于希律亚基帕热心于犹太教而起来迫害基督教信徒所致。扫罗先前也曾进入信徒各家,并且连男带女统统带到下在监里(徒8:3),如今很可能会发生同样的危险。因此,使女罗大在没有得知是谁在敲门之前是不会开门的。

罗大。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希腊名字,“玫瑰”。在这次经历中,并没有落记罗大这个人,圣经中也有一些为人共知的仆人。正像十字架上的强盗,给耶稣洗脚的马利亚,以及无名的寡妇,就是那位将一点点钱投进圣殿奉献箱的寡妇,在19世纪时,罗大这个名字已经为每一个圣经读者所熟识了。


徒12:14 听见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本会注释】

彼得的声音。无疑,这位年轻妇女所具有的基督之爱,一位十字架下热心、勇敢的信徒,使他在有机会之时就认真听彼得的声音,她知道彼得的声音。再者,使徒彼得的话语中带有一点加利利方言的腔调,在耶稣受难的那一夜,这曾一个使女认出彼得的声音(太26:73)。

就欢喜。这里不是因为缺乏信心,由于这种纯粹的喜悦,使女罗大忘记了给彼得开门。他曾和弟兄们分享了心中的焦虑,也为了彼得的益处祈祷。罗大要告诉弟兄们有关彼得逃脱的好消息,这种热切愿望使她的思想乱了顺序,忘记了给彼得开门。同样,作者路加记载了耶稣的门徒们在主复活之后的夜晚,当他们认出是主之后,“他们正喜的不敢信”(路24:41)。


徒12:15 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的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本会注释】

你是疯了!。当使女罗大将使徒彼得在门口的消息报告给众弟兄时,他们没有相信她的话。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上帝应允了他们的祈求。因此,他们总结说,这位年轻的使女一定是疯了。

极力地说。这里是指坚决的断言,极有信心、把握的话语。

他的天使。在圣经的希伯来书(来1:14)中,那个犹太人有关天使的坚定信念用一个问题来描述,“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犹太人相信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位实施保护的天使,当这位天使显现时,他会装扮成人的样式。在写于《圣经》新旧约之间的时期,犹太人发展了复杂的天使学。


徒12:16 彼得不住的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他,就甚惊奇。

【本会注释】

不住地敲门。使徒彼得敲门请求进入的恒心与信徒们祈求主使彼得获得释放是一样的。

就甚惊奇。他们很难找到一种更好的说明,他们有些勉强,因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是虔诚人也很难相信他们的祈祷如此准确、如此具体的得到了答复。当使徒彼得站在他们跟前时,他们几乎不敢承认这就是真正的彼得。然而,耶稣基督曾告诉一切跟从他的人一条最可靠的保证,他们信心的祈祷会成就(约14:13,14)。


徒12:17 彼得摆手,不要他们作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本会注释】

领他出监。当彼得从监狱被解救出来之后,就剩下他独自一人,他这样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第11节)。如今他见证是主派天使来救他出监牢。

告诉。希腊文apaggellō,“带去信息”,或者是“捎话”,“声明”。

雅各。这里的雅各无疑是指主持耶路撒冷有关割礼之会议的那位,也正是他为耶路撒冷会议所商讨的事情定了决议(徒15:13)。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能在耶路撒冷教会是一名首席长老,因此彼得希望雅各立刻得知他被拯救出监牢的消息很自然。

这位雅各很可能是阿尔法斯的儿子,或者是耶稣的弟兄雅各。当主在世上的时候,耶稣的弟兄们并不相信他,直到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也就是在十二位使徒被选之后许多年,他们才相信。关于这位雅各,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在西庇太的儿子使徒雅各殉道之后,使徒保罗便使用了一种表达来称呼这位雅各:“主的兄弟雅各”(加1:19;参加2:9)。这里使徒彼得所说的雅各应该是“主的兄弟”。优西比乌(《教会史》第二章第23页;洛俄伯版,第一册第171页)称这位雅各为耶路撒冷教会的主教,而且引用了公元二世纪犹太基督教作家赫格西濮的《论文集》(公元180年)中有关雅各的记载,尽管这些记载可能不是十分准确,但它们也许含有一些事实:“从主的时代到我们今天,他一直被所有的人称为“义”,因此有好些人都起名叫雅各,他从他母腹之中就是圣洁的。他没有喝过任何清酒和浓酒,也没有吃过肉食;从来没有剃过头;他没有给自己头上膏过油,他没有进过浴室。只有他允许进入圣所,因为他没有像别人一样穿戴羊毛,而是穿戴着亚麻布的衣裳,而且他常常独自进圣殿跪在那里祈求主赦免人民的罪恶,因此,他的双膝变的僵硬,就像骆驼,因为他总是这样崇拜上帝,不停地跪拜、祈求主赦免人民的罪恶”。“根据传统记载,他被带到圣殿的顶点,当他拒绝否认基督,坚持他对于耶稣的信心之时,就被人从殿顶上扔了下来,然后用石头砸,被人制于死地(见本注释第五卷第71页)。根据约瑟夫的记载(《犹太掌故》第二十章9.1),这位雅各是被石头砸死的。见《雅各书》的概论。

往别处去了。使徒彼得又往其他地方去,乃是在遵循主给予他们十二位使徒的命令(太10:23)。但是我们无法得知彼得逃到了那里。有一些罗马天主教的作者坚持认为他到了罗马,彼得在那里建立了教会之后,就又返回到了耶路撒冷,去参加那里的会议,就是记载在徒15章的会议。还有一些人认为彼得去了安提阿教会,这种推测的可能性也不大,只有在耶路撒冷会议之后才有彼得到安提阿的记载(除非加2:1-10 同徒11:30所描述的是同一件事;见徒15章附注,注1;参加2:12)。也有可能去了一些临近的城市,例如吕大和约帕,这些地方都能满足彼得避难的条件。使徒彼得所逃到的地方没有加以记载,说明这一点对于作者路加的记述来说相对次要一些。


徒12:18 到了天亮,兵丁扰乱得很,不知道彼得往哪里去了。

【本会注释】

兵丁扰乱得很。那些同使徒彼得链在一起的兵丁一定在他们醒来的一刻就发现彼得已经不见了,而且他们知道,因为彼得的逃跑,自己的性命一定是保不住了。

对于彼得的行动,本章的经文记载就在这里告了一个段落。使徒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书信中,对于彼得的行踪有所记载(加1:18;2:7,8,11,14)。彼得在他所写的两卷书信中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仅仅给予了一点点提示(彼前1:1;5:12,13;彼前1:14)。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灵感的记载提到有关使徒彼得的事情。传说中有许多说法,但是其中的宣称必须根据其本身的价值给予取舍。在杰罗姆对于优西比乌《年代表》的解释中说,使徒彼得在罗马传扬福音达25年之久,这样的话,似乎彼得就没有机会参加耶路撒冷关于探讨割礼的会议了(徒15);而且彼得到安提阿教会也显然是在开完耶路撒冷会议之后去的(加2:11-14;见徒15章附注);彼得本人也提示他曾在亚细亚的西北部做福音工作(彼前1:1;参优西比乌《教会史》第三章第1页)。根据徒8-12章的记述,这一切一定都发生在公元44年彼得被释放之后。


徒12:19 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看守的人,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该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本会注释】

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直译是“他们要被带走”,这就是指把他们带去服刑。在四福音书中记述耶稣的受难以及被钉十字架时也使用了同样的动词“带到……去”(太26:57;27:2,31;可14:53;路23:26)。公元529年公布的一条罗马法令中说到:“对于囚犯的监管以及照料,这些事务移交给了监狱里的狱卒负责,他们必不能认为行一些卑鄙、可耻的行为依然有靠山,自己不用承受责任,如果一名囚犯,不管是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手段逃脱,狱卒就应该承受这位逃脱之囚犯应该受的相同刑罚”(《犹斯丁年法典》第九章.4.4;在S. P. 司各脱翻译的《民法》,第十四册第364页)。无疑,这一条规定已经在法律中存在了很久,至少它一直被使用,如果狱卒所监管的犯人逃跑他们就要受到这条规定的制裁。在腓立比,当狱卒认为自己所监管的囚犯都逃跑之时,他就要拔刀自杀,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忍受法律中的刑罚(徒16:27)。比较徒27:42。

下该撒利亚去。亚基帕,不是罗马的官员,那时在该撒利亚当朝,因为约瑟夫说,亚基帕从罗马皇帝革老丢那里获得权利,可以统治犹大和撒玛利亚,除了这些地区以外,他还在喀利古拉的统治之下(《犹太掌故》第十九章8.2)。


希律亚基帕的死

徒12: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本会注释】

恼怒。或作“被激怒了”,“心中处在敌对的状态”,暗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恼怒之感。

推罗和西顿。这两个腓尼基的城市,它们是海上工业的所在地,并不受希律亚基帕的管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个城市是自治的,尽管在名义上它们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也许是因为亚基帕希律对于贝瑞特斯(贝鲁特)的人民不满(贝鲁特另外一个腓尼基海港,在西顿北面不远),以致他的怒气也波及了居住在推罗和西顿这两个古老城市的居民。约瑟夫曾经对于亚基帕在贝鲁特所建造的壮丽大厦作过描述(同上7.5;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9页)。显然,希律亚基帕的不满本身乃是要干涉、妨碍推罗和西顿繁荣的商业贸易。

他们…来。这里是指他们加入了一个普通的大使馆,并且从这两个城镇派了一些人作为代表,用他们来求和以平息希律的怒气。

伯拉斯都。除了这里的记述之外,对于这个人我们一无所知。这里的头衔“内侍臣”曾在碑铭上发现过,而且在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时期十分普遍。通过皇家的使用,它被带到了欧洲法庭。照字面意义上讲,它的意思是说一种负责照例皇帝卧室的官职,任命为一种高职秘书。可能从这两个城镇来的代表使用贿赂的手段维护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求和。我们不必由这字句中理解说亚基帕希律真的要对推罗和西顿发动战争,他只是对这两个地方显出敌对的态度。见王上5:11;结27:17,这里显明,在历史上这两个地方的商业需要乃是通过整个以色列地不断供给的。

从王的地土得粮。希律所管辖的范围非常广(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9,234页),如果希律喜悦另外一个海港,而转移了推罗和西顿的交通,这样就严重地冲垮了那里的商业贸易。


徒12: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

【本会注释】

在所定的日子。约瑟夫说(《犹太掌故》第十九章8.2),这是一个约定好的日子,要举行一个欢宴,在这欢宴上要为恺撒的安全宣誓。

坐。有关这个事件的图解描述见约瑟夫《犹太掌故》第十八章第6-8页;第十九章8.2。见本章附注,注1。

讲论一番。或者是说一篇受欢迎的讲论。


徒12:22 百姓喊着说:“这是上帝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本会注释】

百姓。希腊文dēmos,“人群”;这些异教平民百姓聚集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只有作者路加使用这个词,而且他每次使用时都用来表达非犹太人场合。

上帝的声音。可能是异教徒对于皇帝的崇拜,并不是指上天的生灵(见第21节注释)。


徒12:23 希律不归荣耀给上帝,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

【本会注释】

罚他。在第7节,一位上帝的使者拍醒了使徒彼得并且把他从监狱里拯救了出来。这里,主的使者用击打的方式,击打之后希律便丧命了。被神圣的使者所击打常常是在暗示一种严重的判决(见撒上25:38;王下19:35;徒23:3)。

不归荣耀给上帝。这里的几个词不是必然地意味着亚基帕希律仅仅没有将属于上帝的荣耀归于主,惟独荣耀主。将荣耀归给上帝总是要包括某种行为的,合乎其境况,这样会将荣耀归给上帝。有些时候,这意味着对于自己软弱以及罪过的忏悔,正如在书7:19的记载(参约9:24注释)。

被虫所咬。约瑟夫,在他有关此类的记载中,没有为这种特殊的疾病命名。作者路加更多的细节描述大概可以反映他的专业性,尽管有人拿不准,“被虫所咬”被认为是对于一种疾病的专业性描述。这里乃是一个上天的审判。被虫子咬死常常被古人认为是一种上天的惩罚,因为其可恶的品行。在历史上有几个关于此类例证的记载:妃尔太,古利奈的皇后(希罗多德《史记》第四章第205页);安提阿哥四世,就是伊皮法尼(马加比后书9:5-10)。希律(约瑟夫《犹太掌故》 第十七章6.5);以及加利流,他是罗马皇帝戴可里先迫害时期教会的敌人,公元303-313年(拉克单丢《论迫害者的死亡方式》第33页)。还有关于西班牙的腓利二世之死,他也是被虫所咬而死。亚基帕希律死于公元44年,正是他统治的第七年,死时53岁。

气就断了。见徒5:5注释。


徒12:24 上帝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本会注释】

上帝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见徒6:7;19:20;见徒11:24注释。耶稣基督在解明撒种的比喻时说明“种子就是上帝的道”(路8:11),同样,这位教会的历史学家路加也告诉了我们这道就如同一粒种子:当勤奋地将这个种子撒播之后,就会生长并且结出果实。这些话描述了一个不断的扩展。亚基帕的死,因为他是迫害者的头领,使福音的使者可以自由传扬他们的大好信息,并且他们很快就开始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


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本会注释】

巴拿巴和扫罗…回来。这里是指他们二人办完供给之事以后,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徒11:27-30),到安提阿教会他们正在做工的外邦皈依者中间(见下面“从耶路撒冷”注释;也见本章附注,注2)。

从耶路撒冷。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译文,“到耶路撒冷”,按照这个解释,这里似乎是指巴拿巴和扫罗从安提阿──他们的工作园地,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正在返回耶路撒冷。然而,显然大部分希腊原文的编著者通过查考上下文,他们认为徒12:25 就是徒11:27-30的结束,他们同意将这里翻译为金雅各英文圣经版本中的译文“从耶路撒冷”。然而,有人提出建议,这里可以用同样的句子来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只要调换这里“到耶路撒冷”和“当他们完成了他们供给之事”的顺序就可以。未加标点符号的希腊原文承认这个译文,直译是“巴拿巴和扫罗返回来,完成了他们在耶路撒冷的供给之事”。

办完了他们…的工作。这里的工作或作“事务”、“执事”,“帮助”。这个希腊文与徒11:29翻译的“捐项”是一个意思。巴拿巴和扫罗完成了安提阿教会的这项委托。

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参第12节注释。选择约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与巴拿巴有亲戚关系(西4:10),但同时也显明了约翰本人热忱地参与这项招呼外邦人悔改的工作。见徒13:5,13;15:37-39;以及提后4:11。显然,在这之前他一直居住在耶路撒冷。

第十二章附注

注1  比较作者路加和约瑟夫的叙述,似乎那些从推罗和西顿来的代表们也在那些呼喊“这是上帝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的人群中间,可能他们还起了一个煽动性的作用,正如约瑟夫的记载,他们当时还附加了一句:“愿你怜悯我们”。这就显出了使徒彼得拒绝外邦人哥尼流的跪拜,说明自己也是凡人一事与亚基帕希律在该撒利亚接受那些群众亵渎性的谄媚话之鲜明对比。在以下细节中,约瑟夫的记载与作者路加一致:(1)在那些向希律亚基帕说谄媚奉承话的人群中间,有些人的目的主要是想试图重新获得希律王的爱戴(2)那天是一个“所定的日子”(3)希律穿着朝服,坐在位上(4)在那些奉承谄媚的话中,有人称希律是上帝(5)但是希律并没有责备奉承之人(6)然后希律立刻被上帝的使者击打,被人抬到了他的宫殿中。约瑟夫还补充到:“亚基帕承认这个速速临到他的刑罚是来自上帝,是在谴责他竟然接受如此亵渎性的谗言,所有的人中,只有他立刻被制死。

根据约瑟夫叙述的后半部分,其中说到剧烈的疼痛迅速蔓延,在新约圣经的论述中记载了亚基帕希律是被虫所咬,对于叙利亚王安提阿哥四世(即伊皮法尼)之死的叙述,与亚基帕希律的死乃是相同的特征,可能也是相同的疾病,还有以下分别的描述:“无不监察的上帝,就是那位以色列人的上帝,用一种致命而且眼睛看不到的手段刑罚了他;这话刚刚一出他的口,就有无法治愈的疼痛临到了他的肠道,以及他的内脏,使他受到痛苦的折磨……这些虫子乃是从这个无信仰之人的身体中成群地涌出来的”(马加比后书9:5,9;参R. H. 查里斯,《旧约圣经坎经与伪经》,第一册第144页)。约瑟夫,明显是认同亚基帕,没有描述了这种疾病开头在外表上的表现,也忽略不讲这个死亡故事的令人作呕的细节,因为在他心中,希律是一个伟大的王。圣经给出了一个更位详细的叙述,因为《使徒行传》作者的主题乃是要强调此种罪恶的严重性和可怕性,正如约瑟夫告诉我们的一样,亚基帕知道自己是被上帝刑罚了。有关约瑟夫和路加的叙述有许多相同之处,虽然有些地方存在了细小的偏差,但可以很容易解释清楚,约瑟夫的记载必定可以认为是对于路加记载的历史精确性和慎重性的一个贡献。

注2  在徒十二章结尾的一段描述引起了问题,保罗和巴拿巴所听到的饥荒(徒11:27-30)发生在彼得被囚禁之前还是之后呢?或者说发生在亚基帕希律一世死之前还是之后呢?由于徒12章的最后一节经文明显是徒11:27-30开始描述的叙述结论。根据年代表的记载,这个问题已经解明了,亚基帕希律一世的死发生在这场大饥荒之前,似乎作者路加并没有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记述。

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路加并不总是试图严格地按照年代顺序对事件进行描述,在他的福音书中也是如此。在他的福音书中,作者路加(路1:1-3)提到了“好些人”,这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从他们的记载中,他选择,由于他“从起头就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那些事件为早期基督教会历史提供了某些阶段的连续性记载。在他对于某个人物的活动进行详细叙述之后(正如使徒彼得,主要是在徒1-12章对他进行了记述),或者是对于某个地区的发展给予一幅连贯性图画之后(正如福音在巴勒斯坦,见徒11:18),然后,路加又返回去,并且开始记述另外一个阶段或者人物,随后,一直到另外一个合理的高潮或结论(参the transition,徒11:18,19)。有时年代顺序对于作者路加来说并不比其他一些顺序的安排更重要,例如比较主题或者地理位置来说就要逊色一些。这种态度也正是他所处之时代的文学特色,正如旧约圣经一样(见创25:19;27:1;35:29;出16:33,35;18:25注释)。

“当那些日子”(徒11:27)以及“那时”(见徒12:1)之类的表达在本书中使用,正如在福音书中经常出现一样,这仅仅是在使用一种固定的时间过度表达法,并没有必要指出具体的年代和时间。徒12:1-24所记载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发生在徒11章26节和27的叙述中间;徒12:25逻辑性地继续叙述徒11:30的事情结果。这里提到的“供给之事”(徒12:25)显然是指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带着“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们”的捐项送到了耶路撒冷(徒11:29)。因此,这场大饥荒可能是在使徒彼得被天使拯救出监牢之后发生的,也是在他离开耶路撒冷城之后,同时也在公元44年希律亚基帕死之后。

按照他以上历史的描述方法,作者路加提到了在安提阿教会发起将福音传扬给外邦人的工作。在叙述的最后,那里的男主角巴拿巴和扫罗被派往耶路撒冷,要他们把外邦人捐献给犹太众弟兄的款项带去交给众长老,以应付要来的饥荒。由于叙述场景的转移,作者路加返回去开始记述耶路撒冷所发生的事情(徒12:1),使读者能够了解在安提阿教会进展的同时,耶路撒冷都发生了什么。他叙述了希律亚基帕对教会的迫害,包括使徒雅各的殉道以及使徒彼得的被囚,也叙述了迫害者希律的可怕下场。然后,路加又返回来,继续叙述安提阿教会的事情,在徒11章末他记述到了教会派巴拿巴和保罗到耶路撒冷,如今谈到教会按手在他们二人头上,打发他们出去做福音工作(徒13:1-3)。但是作者首先要提到保罗和巴拿巴“办完了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徒12:25),来到了安提阿教会。他同时也利用这次机会介绍了一个新人物,约翰马可(本章的第12节以经附带提到过住在耶路撒冷这家人),因为这个年轻人要随同两位长者巴拿巴和保罗出发,事实上路加是在记述(徒13:4 到14:27)使徒保罗的第一次传道旅程。

对于这个饥荒事件如此微小的叙述置换,考虑到作者路加组织题材的习惯性方法,这一点置换完全合理,其中并不包括任何对于这两个事件的严重重编或者接合现象(见徒15章附注,注1)。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12: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拼音版徒12:1 Nàshí, Xīlǜ wáng shǒu xià kǔhaì jiàohuì zhōng jǐ gèrén.

吕振中徒12:1 约当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属教会的几个人。

新译本徒12: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的几个人,

现代译徒12:1 约在这时候,希律王下手迫害教会的一些会友。

当代译徒12:1 就在这个时候,希律王到处残害信徒,

思高本徒12:1 在那个时期,黑落德已下手磨难教会中的一些人,

文理本徒12:1 当时、希律王措手虐待会中数人、

修订本徒12:1 约在那时候,希律王下手苦待教会中的一些人,

KJV 英徒12:1 Now about that time Herod the king stretched forth his hands to vex certain of the church.

NIV 英徒12:1 It was about this time that King Herod arrested some who belonged to the church, intending to persecute them.

和合本徒12: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拼音版徒12:2 Yòng dāo shā le Yuēhàn de gēge Yǎgè.

吕振中徒12:2 用刀杀掉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新译本徒12: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现代译徒12:2 他把约翰的哥哥雅各杀了。

当代译徒12:2 也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思高本徒12:2 用剑杀了若望的哥哥雅各伯。

文理本徒12:2 斩约翰之兄弟雅各、

修订本徒12: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KJV 英徒12:2 And he killed James the brother of John with the sword.

NIV 英徒12:2 He had James, the brother of John, put to death with the sword.

和合本徒12:3 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拼音版徒12:3 Tā jiàn Yóutaìrén xǐhuan zhè shì, yòu qù zhuōná Bǐdé. nàshí zhēng shì chú jiào de rìzi.

吕振中徒12:3 他见这事叫犹太人喜欢,便加作了一件∶连彼得也捉拿了。那时候是除酵的日子。

新译本徒12:3 他见这事博得了犹太人的欢心,就在除酵节期间,再次捉拿彼得。

现代译徒12:3 他知道犹太人喜欢他这样做,又去拘捕彼得。(这事发生在无酵节期间。)

当代译徒12:3 他见自己这样做既能大大地得到犹太人的欢心,於是又在除酵节拘捕了彼得,

思高本徒12:3 他一看到犹太人喜欢,便命人连伯多禄也加以拘捕,时正值无酵节日;

文理本徒12:3 见犹太人悦之、又执彼得、时乃除酵之日、

修订本徒12:3 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也去拿住彼得。那时候正是除酵节期间。

KJV 英徒12:3 And because he saw it pleased the Jews, he proceeded further to take Peter also. (Then were the days of unleavened bread.)

NIV 英徒12:3 When he saw that this pleased the Jews, he proceeded to seize Peter also. This happened during the Feast of Unleavened Bread.

和合本徒12:4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

拼音版徒12:4 Xīlǜ ná le Bǐdé shōu zaì jiānlǐ, jiāofù sì bān bīng dīng kānshǒu, mei bān sì gèrén, yìsi yào zaì Yúyuèjié hòu, bǎ tā tíchū lái, dàng zhe bǎixìng bàn tā

吕振中徒12:4 既将彼得逮住了,便放在监里,交给每组四人的四组兵看守,有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上来在民众面前办他。

新译本徒12:4 捉到了,就把他关在监里,交给四班士兵看守,每班四个人,打算过了逾越节,把他提出来交给民众。

现代译徒12:4 他抓到彼得后,把他关在监狱里,交给四班警卫看守,每班有四名兵士。希律计划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众审他。

当代译徒12:4 把他关在监里,由十六名卫兵轮流看守,等除酵节一过,就当众惩办他。

思高本徒12:4 把他拿住以後,就押在监狱中,交由四班兵士──每班四人──看守,愿意在逾越节後,给百姓提出来。

文理本徒12:4 下之于狱、付卒四班守之、每班四人、意欲逾越节后、曳出以与民、

修订本徒12:4 希律捉了彼得,押在监里,交给四班士兵看守,每班四个人,企图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

KJV 英徒12:4 And when he had apprehended him, he put him in prison, and delivered him to four quaternions of soldiers to keep him; intending after Easter to bring him forth to the people.

NIV 英徒12:4 After arresting him, he put him in prison, handing him over to be guarded by four squads of four soldiers each. Herod intended to bring him out for public trial after the Passover.

和合本徒12:5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 神。

拼音版徒12:5 Yúshì Bǐdé beì qiú zaì jiānlǐ. jiàohuì què wéi tā qiè qiè de dǎogào shén.

吕振中徒12:5 于是彼得被看守在监里;教会却为他迫切地祷告上帝。

新译本徒12:5 彼得就这样被拘留在监里;但教会却为他迫切地祈求 神。

现代译徒12:5 因此,彼得在监狱里受到严密的监视;教会的弟兄姐妹为着他恳切向上帝祷告。

当代译徒12:5 但另一方面,彼得被捕之后,教会的弟兄姊妹迫切地为他祈祷。

思高本徒12:5 伯多禄就被看管在监狱中,而教会恳切为他向天主祈祷。

文理本徒12:5 彼得既系狱、教会为之切祈上帝、

修订本徒12:5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祷告上帝。

KJV 英徒12:5 Peter therefore was kept in prison: but prayer was made without ceasing of the church unto God for him.

NIV 英徒12:5 So Peter was kept in prison, but the church was earnestly praying to God for him.

和合本徒12:6 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

拼音版徒12:6 Xīlǜ jiāngyào tí tā chūlai de qián yī yè, Bǐdé beì liǎng tiaó tieliàn suǒ zhe, shuì zaì liǎng gè bīng dīng dāngzhōng. kānshǒu de rén ye zaì mén waì kānshǒu.

吕振中徒12:6 希律将要把他提出来的前一夜,彼得睡在两个兵当中,被两条锁才捆绑着;门前的守卫兵们又看守着监牢。

新译本徒12:6 希律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锁炼锁住,睡在两个士兵中间,还有卫兵守在门前。

现代译徒12:6 希律要把彼得提出来公审的前一夜,彼得睡在两名警卫中间,有两条铁链锁住他,门外又有警卫把守卫。

当代译徒12:6 行刑的前夕,彼得被人用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卫兵中间,门外警卫森严。

思高本徒12:6 及至黑落德将要提出他的时候, 那一夜伯多禄被两道锁链缚着,睡在两个士兵中,门前还有卫兵把守监狱。

文理本徒12:6 希律将曳之出、是夜、彼得系于二链、寝二卒中、守者亦于狱门外守焉、

修订本徒12:6 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士兵当中;门前还有警卫看守。

KJV 英徒12:6 And when Herod would have brought him forth, the same night Peter was sleeping between two soldiers, bound with two chains: and the keepers before the door kept the prison.

NIV 英徒12:6 The night before Herod was to bring him to trial, Peter was sleeping between two soldiers, bound with two chains, and sentries stood guard at the entrance.

和合本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拼音版徒12:7 Hūrán yǒu zhǔ de yī gè shǐzhe, zhàn zaì pángbiān, wū lǐ yǒu guāng zhàoyào. tiānshǐ pāi Bǐdé de leì páng, pāi xǐng le tā, shuō, kuaì kuaì qǐlai. nà tieliàn jiù cóng tā shǒu shàng tuō luò xià lái.

吕振中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个天使站在旁边,有光照在狱室里。天使拍着彼得的肋旁,叫醒了他,说∶「赶快起来!」彼得的锁才就从他手上掉下来。

新译本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位使者出现,屋就光芒四射。天使拍拍彼得的肋旁,唤醒他,说:“快起来!”他手上的锁炼就脱落了。

现代译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位天使站在那里;有一道光射进牢房。天使拍一拍彼得的肩膀,把他叫醒了,说:「快点起来!」那铁链立刻从彼得手上掉下。

当代译徒12:7 忽然,监仓内充满了亮光,有一位天使站在彼得身旁,拍他的肋旁,把他弄醒,催他起来;铁链就立刻断落下来。

思高本徒12:7 忽然,主的一位天使显现,有一道光,照亮了房间,天使拍着伯多禄的肋膀,唤醒他说:「快快起来!」锁链遂从他手上落下来。

文理本徒12:7 主之使立于旁、光耀于室、拍彼得胁、寤之曰、速起、链遂脱其手、

修订本徒12:7 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显现,牢房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叫醒了他,说:"快起来!"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KJV 英徒12:7 And, behold, the angel of the Lord came upon him, and a light shined in the prison: and he smote Peter on the side, and raised him up, saying, Arise up quickly. And his chains fell off from his hands.

NIV 英徒12:7 Suddenly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and a light shone in the cell. He struck Peter on the side and woke him up. "Quick, get up!" he said, and the chains fell off Peter's wrists.

和合本徒12:8 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那样做。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拼音版徒12:8 Tiānshǐ duì tā shuō, shù shàng daìzi. chuān shàng xié. tā jiù nàyàng zuò. tiānshǐ yòu shuō, pī shàng waìyī gēn zhe wǒ lái.

吕振中徒12:8 天使对他说∶「束着带子,着上鞋!」彼得就这样作。天使又对他说;「披上外衣,跟着我!」

新译本徒12:8 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这样作了。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我走!”

现代译徒12:8 天使对他说:「系上带子,把鞋子穿好。」彼得照他的话做了。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我来。」

当代译徒12:8 天使再催促彼得说:“束上腰带,穿好鞋子,披上外衣,赶快跟我来!”

思高本徒12:8 天使向他说:「束上腰,穿上你的鞋!」他都照办了。天使吩咐他说:「披上你的外氅,跟我来罢!」

文理本徒12:8 天使谓之曰、束带纳履、彼得如其言、又曰、披衣从我、

修订本徒12:8 天使对他说:"束上腰带,穿上鞋子。"他就照着做了。天使又对他说:"披上外衣,跟我来。"

KJV 英徒12:8 And the angel said unto him, Gird thyself, and bind on thy sandals. And so he did. And he saith unto him, Cast thy garment about thee, and follow me.

NIV 英徒12:8 Then the angel said to him, "Put on your clothes and sandals." And Peter did so. "Wrap your cloak around you and follow me," the angel told him.

和合本徒12:9 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

拼音版徒12:9 Bǐdé jiù chūlai gēn zhe tā, bù zhīdào tiānshǐ suǒ zuò shì zhēn de, zhǐ dàng jiàn le yìxiàng.

吕振中徒12:9 彼得就出来,直跟着;不知道那由天使作的是真的,只当是看见了异象。

新译本徒12:9 他就出来跟着天使走,但他不知道天使所作的事是真的,还以为是见了异象。

现代译徒12:9 彼得跟着他走出监狱,却不知道天使所做的是真有其事,以为是看见了异象。

当代译徒12:9 彼得就跟着天使走出囚室,懵然不知这都是真事,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思高本徒12:9 他就出来跟着走,还不知道天使所行的是实在的事,只想是见了异像。

文理本徒12:9 遂出从之、不识天使所行为真、以为见异象也、

修订本徒12:9 彼得就出来跟着他走,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以为见了异象。

KJV 英徒12:9 And he went out, and followed him; and wist not that it was true which was done by the angel; but thought he saw a vision.

NIV 英徒12:9 Peter followed him out of the prison, but he had no idea that what the angel was doing was really happening; he thought he was seeing a vision.

和合本徒12:10 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

拼音版徒12:10 Guō le dì yī céng, dì èr céng jiàn laó, jiù lái dào lín jiē de tie mén. nà mén zìjǐ kāi le. tāmen chūlai, zǒu guō yī tiaó jiē, tiānshǐ biàn líkāi tā qù le.

吕振中徒12:10 他们经过了第一守卫站、以及第二守卫站,来到通城去的鉄门,那门自然然给他们开了。他们就出来,往前走过一条街,天使随即离开他去了。

新译本徒12:10 他们经过第一、第二两个岗位,来到通往城内的铁门,那门自动给他们开了。他们出来,往前走了一条街,天使立刻离开了他。

现代译徒12:10 他们通过了第一重和第二重的警卫岗位,最后来到通往城里去的一道铁门,门自动地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突然,天使离开了彼得。

当代译徒12:10 他一路穿过两重的守卫,最后来到临街的那道大铁门,那门竟自动打开了!天使带着彼得顺利地走过一条街之后,便离开了他。

思高本徒12:10 他们经过第一道岗,又第二道,来到通到城的铁门前,铁门就自动地给他们开了;他们便出去,往前走了一条街,忽然天使离开他,不见了。 1

文理本徒12:10 既过守所二重、至达邑之铁门、其门自启、乃出、经行一衢、天使忽去之、

修订本徒12:10 他们经过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监牢,就来到往城内的铁门,那门就自动给他们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忽然天使离开他去了。

KJV 英徒12:10 When they were pas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ward, they came unto the iron gate that leadeth unto the city; which opened to them of his own accord: and they went out, and passed on through one street; and forthwith the angel departed from him.

NIV 英徒12:10 They passed the first and second guards and came to the iron gate leading to the city. It opened for them by itself, and they went through it. When they had walked the length of one street, suddenly the angel left him.

和合本徒12:11 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拼音版徒12:11 Bǐdé xǐngwù guō lái, shuō, wǒ xiànzaì zhēn zhīdào zhǔ chāiqiǎn tāde shǐzhe, jiù wǒ tuōlí Xīlǜ de shǒu, hé Yóutaì bǎixìng yīqiè suǒ pànwàng de.

吕振中徒12:11 彼得心里明白过来,说∶「如今我真地知道主差遣他的天使出来,救拔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民众所期待的一切事。」

新译本徒12:11 彼得清醒过来,说:“现在我确实知道,主差他的天使来,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人所期望的一切。”

现代译徒12:11 这时候,彼得才明白过来,就说:「现在我知道这是真的;主差遣他的天使,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人要加给我的一切灾害。」

当代译徒12:11 彼得才如梦初醒,自言自语说:“一定是主派天使来,救我脱离希律王和犹太人的魔掌。”

思高本徒12:11 伯多禄这 清醒过来,说:「现今我实在知道主派了他的天使来,救我脱免黑落德的手和犹太人民所希望的事。 」

文理本徒12:11 彼得乃悟曰、今我真知主遣其使、拯我脱希律手、与犹太民所冀者也、

修订本徒12:11 彼得清醒过来,说:"现在我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人所期待的一切。"

KJV 英徒12:11 And when Peter was come to himself, he said, Now I know of a surety, that the LORD hath sent his angel, and hath delivered me out of the hand of Herod, and from all the expect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Jews.

NIV 英徒12:11 Then Peter came to himself and said, "Now I know without a doubt that the Lord sent his angel and rescued me from Herod's clutches and from everything the Jewish people were anticipating."

和合本徒12:12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拼音版徒12:12 Xiǎng le yī xiǎng, jiù wǎng nà chēnghu mǎ kè de Yuēhàn tā mǔqin Mǎlìyà jiā qù. zaì nàli yǒu hǎoxiē rén jùjí dǎogào.

吕振中徒12:12 他看透了情势,就往马可之约翰的母亲马利亚家里;在那里有好些人集合着祷告。

新译本徒12:12 他明白了之后,就到约翰(别名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家里去;有许多人聚集在那里祷告。

现代译徒12:12 他看清楚这个情势,就往约翰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家里去;有好些人聚集在那里祷告。

当代译徒12:12 於是他连忙跑向约翰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家里去,在那里经常有很多人聚会祈祷。

思高本徒12:12 他既明白过来,就往若望──号称马尔谷──的母亲玛利亚的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祈祷。

文理本徒12:12 思维间、至约翰称马可者之母马利亚家、多人聚集祈祷、

修订本徒12:12 他明白了,就到那称为马可的约翰的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已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KJV 英徒12:12 And when he had considered the thing, he came to the house of Mary the mother of John, whose surname was Mark; where many were gathered together praying.

NIV 英徒12:12 When this had dawned on him, he went to the house of Mary the mother of John, also called Mark, where many people had gathered and were praying.

和合本徒12:13 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

拼音版徒12:13 Bǐdé qiāo waì mén, yǒu yī gè shǐnǚ, míng jiào luó dà chūlai tàn tīng.

吕振中徒12:13 彼得敲了门廊的门;有个使女名叫罗大、上前来细听,

新译本徒12:13 彼得敲了大门,有一个名叫罗大的使女,出来应门。

现代译徒12:13 彼得敲了外门,就有一个名叫罗大的婢女应声出来。

当代译徒12:13 彼得急急敲门,有一个叫罗大的使女,跑来应门。

思高本徒12:13 他敲大门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洛德的使女过来听。

文理本徒12:13 彼得叩外门、有女名罗大、出而听之、

修订本徒12:13 彼得敲外门时,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应门,

KJV 英徒12:13 And as Peter knocked at the door of the gate, a damsel came to hearken, named Rhoda.

NIV 英徒12:13 Peter knocked at the outer entrance, and a servant girl named Rhoda came to answer the door.

和合本徒12:14 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拼音版徒12:14 Tīngjian shì Bǐdé de shēngyīn, jiù huānxǐ de gù bùdé kāi mén, pǎo jìn qù gàosu zhòngrén shuō, Bǐdé zhàn zaì mén waì.

吕振中徒12:14 认得彼得的声音,由于欢喜的缘故、没有开门,却跑进去报告说彼得站在门前。」

新译本徒12:14 她认出是彼得的声音,欢喜到顾不得开门,就跑进去报告,说彼得站在门外。

现代译徒12:14 她认出是彼得的声音,大喜过望,顾不得开门就跑回去告诉大家,说彼得站在门外。

当代译徒12:14 但当她一认出彼得的声音,就喜出望外,竟然忘了开门,匆匆跑进去告诉大家说:“彼得回来了!”

思高本徒12:14 她一认出是伯多禄的声音,喜的没有开门,就跑进去报告说:伯多禄站在大门前。

文理本徒12:14 识彼得声而喜、门不及启、趋入、言彼得立于门外、

修订本徒12:14 认出是彼得的声音,欢喜得顾不了开门,就跑进去报信,说彼得站在门外。

KJV 英徒12:14 And when she knew Peter's voice, she opened not the gate for gladness, but ran in, and told how Peter stood before the gate.

NIV 英徒12:14 When she recognized Peter's voice, she was so overjoyed she ran back without opening it and exclaimed, "Peter is at the door!"

和合本徒12:15 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地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拼音版徒12:15 Tāmen shuō, nǐ shì fēng le. shǐnǚ jílì de shuō, zhēn shì tā. tāmen shuō, bì shì tāde tiānshǐ.

吕振中徒12:15 大家对她说∶「你疯了!」使女却极力地说有这样的事。他们就说∶「那必是他的护卫天使了。」

新译本徒12:15 大家说:“你疯了!”她却坚持地说这是真的。他们说:“一定是他的天使。”

现代译徒12:15 他们说:「你发疯了!」那婢女坚持真有这回事。他们就说:「那一定是他的天使。」

当代译徒12:15 “你疯了吗?”“是真的!”“是他的天使来报噩耗吧!”他们仍然不信,因为他们认定他一定已经遭害了。

思高本徒12:15 他们都对她说:「你疯了!」她却坚持说:实在是这样。他们反说:「是他的天使。 」

文理本徒12:15 众曰、尔狂矣、女力言之、众曰、然则其天使耳、

修订本徒12:15 他们对她说:"你疯了!"使女坚持真有其事。他们说:"那是他的天使。"

KJV 英徒12:15 And they said unto her, Thou art mad. But she constantly affirmed that it was even so. Then said they, It is his angel.

NIV 英徒12:15 "You're out of your mind," they told her. When she kept insisting that it was so, they said, "It must be his angel."

和合本徒12:16 彼得不住地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他,就甚惊奇。

拼音版徒12:16 Bǐdé bù zhù de qiāomén. tāmen kāi le mén, kànjian tā, jiù shén jīngqí.

吕振中徒12:16 彼得继续地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彼得,就很惊奇。

新译本徒12:16 彼得继续敲门;他们打开了,一见是他,就非常惊讶。

现代译徒12:16 这时候,彼得不停地敲门。他们开了门,看见果然是他,都很惊奇。

当代译徒12:16 那时,彼得还在焦急地敲门。他们终於把门开了,赫然看见彼得果真站在门前。他们的诧异,实在是笔墨所不能形容!

思高本徒12:16 伯多禄还不住的敲门;他们一开门,看见是他,便惊呆了。

文理本徒12:16 彼得叩之不已、众启而见之、则骇异、

修订本徒12:16 彼得不停地敲门;他们开了门,一见是他,就很惊奇。

KJV 英徒12:16 But Peter continued knocking: and when they had opened the door, and saw him, they were astonished.

NIV 英徒12:16 But Peter kept on knocking, and when they opened the door and saw him, they were astonished.

和合本徒12:17 彼得摆手,不要他们做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拼音版徒12:17 Bǐdé bǎi shǒu, búyào tāmen zuò shēng, jiù gàosu tāmen zhǔ zenyàng lǐng tā chū jiàn. yòu shuō, nǐmen bǎ zhè shì gàosu Yǎgè, hé zhòng dìxiōng. yúshì chū qù wǎng bié chù qù le.

吕振中徒12:17 彼得摆手叫他们别出声,就向他们叙说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要把这些事向雅各和弟兄们报告。」就出来,往别处去了。

新译本徒12:17 彼得作了一个手势,要他们安静,然后对他们述说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些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就离开那里,到别的地方去了。

现代译徒12:17 他做手势,叫他们安静下来,向他们解释主怎样带他出了监狱。彼得又吩咐他们把消息告诉雅各和弟兄们,然后离开,往别的地方去了。

当代译徒12:17 彼得摆手示意他们不要扬声,然后向大家详述主领他出狱的经过,又吩咐他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其他的弟兄。交待完了,便离开那里,躲到一处较安全的地方去了。

思高本徒12:17 伯多禄摆手叫他们不要作声,遂给他们述说上主怎样领他出了监狱,且说:「你们要把这些事报告给雅各伯和弟兄们。」他便出去,往别的地方去了。

文理本徒12:17 彼得摇手使勿言、遂以主如何引己出狱告之、又曰、宜以此事告于雅各、及诸兄弟、遂出而他往、

修订本徒12:17 彼得做个手势,要他们不作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要把这些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然后,他离开往别处去了。

KJV 英徒12:17 But he, beckoning unto them with the hand to hold their peace, declared unto them how the Lord had brought him out of the prison. And he said, Go shew these things unto James, and to the brethren. And he departed, and went into another place.

NIV 英徒12:17 Peter motioned with his hand for them to be quiet and described how the Lord had brought him out of prison. "Tell James and the brothers about this," he said, and then he left for another place.

和合本徒12:18 到了天亮,兵丁扰乱得很,不知道彼得往哪里去了。

拼音版徒12:18 Dào le tiān liàng, bīng dīng rǎoluàn dé hen, bú zhīdào Bǐdé wǎng nàli qù le.

吕振中徒12:18 到了天亮,士兵中起了不小的骚动,不知道彼得怎么样了。

新译本徒12:18 天亮的时候,士兵们非常慌乱,不知彼得出了什么事。

现代译徒12:18 天亮的时候,警卫们乱成一团,不知道彼得出了甚麽事。

当代译徒12:18 黎明时分,监里的守卫发现彼得失了踪。监内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思高本徒12:18 天一亮,在士兵中,起了不小的骚乱,不知伯多禄出了什麽事。

文理本徒12:18 及旦、众卒不知彼得何往、不胜惊扰、

修订本徒12:18 到了天亮,士兵中起了不少骚动,不知道彼得到哪里去了。

KJV 英徒12:18 Now as soon as it was day, there was no small stir among the soldiers, what was become of Peter.

NIV 英徒12:18 In the morning, there was no small commotion among the soldiers as to what had become of Peter.

和合本徒12:19 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看守的人,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凯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拼音版徒12:19 Xīlǜ zhǎo tā, zhǎo bú zhe, jiù shenwèn kānshǒu de rén, fēnfu bǎ tāmen lá qù shā le. hòulái Xīlǜ líkāi Yóutaì, xià Gāisālíyà qù, zhù zaì nàli.

吕振中徒12:19 希律急地寻找他,找不着,就审问守卫兵们,发命令拉去杀了。希律便离开犹太、下该撒利亚,暂时住着。

新译本徒12:19 希律搜索他,却找不到,就审问卫兵,下令把他们带出去处死。后来希律离开犹太,到该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现代译徒12:19 希律下令搜查,可是不见彼得的踪迹;他就审讯警卫,把他们拉去砍了。这事以后,希律离开犹太,去凯撒利亚,在那里住了一些时候。

当代译徒12:19 希律王闻讯大惊,立刻派人四出搜捕,结果一无所获。大怒之下,他亲自查办看守彼得的卫兵,把他们都处决了。后来希律王离开犹太,到凯撒利亚去暂时住在那里。

思高本徒12:19 黑落德遂搜寻他,搜寻不到,就审讯卫兵,下令把他们处决了。

文理本徒12:19 希律索之不获、勘守卒、命杀之、遂去犹太、往该撒利亚居焉、○

修订本徒12:19 希律找他,找不着,就审问警卫,下令带走他们处死。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凯撒利亚去,住在那里。

KJV 英徒12:19 And when Herod had sought for him, and found him not, he examined the keepers, and commanded that they should be put to death. And he went down from Judaea to Caesarea, and there abode.

NIV 英徒12:19 After Herod had a thorough search made for him and did not find him, he cross-examined the guards and ordered that they be executed. Then Herod went from Judea to Caesarea and stayed there a while.

和合本徒12: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拼音版徒12:20 Xīlǜ nǎonù Tuīluó Xīdùn de rén. tāmen nà yī kuaì dìfang, shì cóng wáng de dì tǔ dé liáng, yīncǐ jiù tuō le wáng de neì shì chén Bólā sī dōu de qíng, yī xīn lái qiú hé.

吕振中徒12:20 希律跟推罗西顿的人斗气;他们却同心合意地来见他,先向王的内侍伯拉斯都说情,然后求和求,因为他们的地区是从王的国境得供养的。

新译本徒12:20 当时希律对推罗和西顿人怀怒在心。这两地的人因为他们的地区都需要从王的领土得到粮食,就先拉拢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然后同心地去见希律,要向他求和。

现代译徒12:20 希律向泰尔和西顿的人民大发脾气,所以,他们推派代表团去见希律。他们先得到宫廷总管伯拉斯都的同情,然后去向希律求和,因为他们需要从王的辖区获得粮食的供应。

当代译徒12:20 希律王在凯撒利亚时,推罗城和西顿城联袂派代表晋谒,因为这两个城要倚靠他的加利利省供应食粮。但希律王一向对这两个城没有好感,代表只好贿赂他的秘书长伯拉斯都,为他们安排这一次晋谒的机会。

思高本徒12:20 那时,黑落德向提洛和漆冬发了大怒;二城的人商量好,来见他,并贿赂了管王卧房的布拉斯托去求和,因为他们那一方当由君王这 获得食粮。

文理本徒12:20 希律素怒推罗西顿人、但二邑之人赖王土得养、故同心诣之、结纳王之近臣伯拉斯都、而乞和焉、

修订本徒12:20 希律向推罗和西顿的人发怒。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土地供应粮食的,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大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

KJV 英徒12:20 And Herod was highly displeased with them of Tyre and Sidon: but they came with one accord to him, and, having made Blastus the king's chamberlain their friend, desired peace; because their country was nourished by the king's country.

NIV 英徒12:20 He had been quarreling with the people of Tyre and Sidon; they now joined together and sought an audience with him. Having secured the support of Blastus, a trusted personal servant of the king, they asked for peace, because they depended on the king's country for their food supply.

和合本徒12: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

拼音版徒12:21 Xīlǜ zaì suǒ déng de rìzi, chuān shàng chaó fù, zuò zaì wèi shàng, duì tāmen jiǎnglùn yī pān.

吕振中徒12:21 在指定的日子、希律穿上王服,坐在公座台上,向他们作民众的演讲。

新译本徒12:21 到了定好的日期,希律穿上王服,坐在高台上,向他们演讲。

现代译徒12:21 在特定的日子,希律穿上他的王服,坐在王位上,向人民训话。

当代译徒12:21 那天,希律王穿上灿烂夺目的王袍,坐在宝座上,向大家致词。

思高本徒12:21 黑落德在约定的日子,披戴君王的礼服,坐在宝座上向他们演讲。

文理本徒12:21 希律于所定之期、衣王服、升公座而谕之、

修订本徒12: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演讲。

KJV 英徒12:21 And upon a set day Herod, arrayed in royal apparel, sat upon his throne, and made an oration unto them.

NIV 英徒12:21 On the appointed day Herod, wearing his royal robes, sat on his throne and delivered a public address to the people.

和合本徒12:22 百姓喊着说:“这是 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拼音版徒12:22 Bǎixìng hǎn zhe shuō, zhè shì shén de shēngyīn, bú shì rén de shēngyīn.

吕振中徒12:22 民众喊叫说∶「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哪!」

新译本徒12:22 群众大声说:“这是 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现代译徒12:22 他们呼喊说:「这不是凡人的声音,而是神明的声音!」

当代译徒12:22 致词完毕,群众齐声高呼:“这真是上帝在说话,不是凡人!”

思高本徒12:22 人民便呼喊说:「这不是人的声音,而是神的声音。 」

文理本徒12:22 民呼曰、此神之声、非人之声也、

修订本徒12:22 民众一直喊着:"这是神明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KJV 英徒12:22 And the people gave a shout, saying, It is the voice of a god, and not of a man.

NIV 英徒12:22 They shouted, "This is the voice of a god, not of a man."

和合本徒12:23 希律不归荣耀给 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

拼音版徒12:23 Xīlǜ bù guī róngyào gei shén, suǒyǐ zhǔ de shǐzhe lìkè fá tā. tā beì chóng suǒ yǎo, qì jiù jué le.

吕振中徒12:23 主的使者立时击打希律,因为他不将荣耀归与上帝,他被虫子咬,就气绝了。

新译本徒12:23 他不归荣耀给 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击打他,他被虫咬,就断了气。

现代译徒12:23 主的天使立刻击打希律,因为他没有把荣耀归给上帝。他被虫咬而死。

当代译徒12:23 希律王听了,沾沾自喜,妄占上帝的荣耀,於是,主的使者立刻惩罚希律,使他被虫咬,不治而死。

思高本徒12:23 立刻有上主的天使打击了他,因为他没有归光荣於天主。 他为 子所吃,遂断了气。

文理本徒12:23 希律不归荣上帝、主之使即击之、为虫所蚀而气绝、○

修订本徒12:23 希律不归荣耀给上帝,所以主的使者立刻击打他,他被虫咬,就断了气。

KJV 英徒12:23 And immediately the angel of the Lord smote him, because he gave not God the glory: and he was eaten of worms, and gave up the ghost.

NIV 英徒12:23 Immediately, because Herod did not give praise to God, an angel of the Lord struck him down, and he was eaten by worms and died.

和合本徒12:24 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拼音版徒12:24 Shén de dào rì jiàn xīngwàng, yuèfā guǎng chuán.

吕振中徒12:24 但是上帝之道却一直兴旺,日益广传。

新译本徒12:24 神的道日渐兴旺,越发广传。

现代译徒12:24 上帝的道继续扩展,日见兴旺。

当代译徒12:24 到这时候,上帝的福音日见兴旺,愈传愈广。

思高本徒12:24 天主的道却逐渐发扬广大。

文理本徒12:24 于是上帝之道、兴而弥广、巴拿巴与扫罗役事既毕、自耶路撒冷而返、约翰称马可者偕之、

修订本徒12:24 上帝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

KJV 英徒12:24 But the word of God grew and multiplied.

NIV 英徒12:24 But the word of God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spread.

和合本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拼音版徒12:25 Bā ná bā hé Sǎoluó, bàn wán le tāmen gōngjǐ de shì, jiù cóng Yēlùsǎleng huí lái, daì zhe chēnghu mǎ ke de Yuēhàn tóng qù.

吕振中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供应信徒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有古卷作∶『就回耶路撒冷去』但此句或可译∶『在耶路撒冷供给的事办完了,就回来』),带着称马可的约翰同行。

新译本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完成了送交捐项的任务,就带著名叫马可的约翰,从耶路撒冷回来。

现代译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完成任务以后,离开耶路撒冷回去〔另有些古卷作:就回到耶路撒冷去〕;他们带着约翰马可同行。

当代译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完成任务,将赈济款项送交耶路撒冷之后,就带了一位称约翰马可的青年人回到安提阿去。

思高本徒12:25 巴尔纳伯和扫禄完成了任务,就带着号称马尔谷的若望从耶路撒冷回去了。

文理本徒12:25

修订本徒12:25 巴拿巴和扫罗完成了供给的事,就回到耶路撒冷,带著称为马可的约翰同去。

KJV 英徒12:25 And Barnabas and Saul returned from Jerusalem, when they had fulfilled their ministry, and took with them John, whose surname was Mark.

NIV 英徒12:25 When Barnabas and Saul had finished their mission, they returned from Jerusalem, taking with them John, also called Mark.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