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 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

2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3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 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

4站在旁边的人说:“你辱骂 神的大祭司吗?”

5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6保罗看出大众一半是撒都该人,一半是法利赛人,就在公会中大声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7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论起来,会众分为两党。

8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9于是大大地喧嚷起来。有几个法利赛党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恶处,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怎么样呢?”

10那时大起争吵,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

11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12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13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

14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起了一个大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什么。

15现在你们和公会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带下保罗到你们这里来,假作要详细察考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来到跟前就杀他。”

16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

17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少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

18于是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少年人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

19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

20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带下保罗到公会里去,假作要详细查问他的事。

21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预备好了,只等你应允。”

22于是千夫长打发少年人走,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23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凯撒利亚去;

24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去。”

25千夫长又写了文书,

26大略说:革老丢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

27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

28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

29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

30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注:有古卷在此有“愿你平安!”)

31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

32第二天让马兵护送,他们就回营楼去。

33马兵来到凯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便叫保罗站在他面前。

34巡抚看了文书,问保罗是哪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

35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要细听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

提要

1 由于使徒保罗为自己辩护,2 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命令旁边站着的人打保罗的嘴。7 保罗的控告者之间其了争竞。11上帝鼓励保罗。14 有四十多名犹太人埋伏要杀害保罗。20 保罗的外甥向千夫长陈述了犹太人的计划。27千夫长将保罗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


徒23:1 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

【本会注释】

定睛看着。希腊文atenizō,“某人的眼盯着”,“坚定地看着”,“认真地看着”(见徒1:10;7:55;见路4:20;22:56;见徒13:9注释)。作者路加常常使用这个词来表达某个人的面部表情,表明以下将要诚挚地说一些话。这里用来表达使徒保罗的面部表情是十分合适的,因为保罗专心地凝视着这些犹太人中最有地位的官员,保罗上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会是在二十五年前。无疑,在这些人中,已经有许多人退位,还有许多人加入。但是保罗可能认识其中的一些人(见徒23:5注释)。

弟兄们。见徒1:16注释。

都是凭着良心。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包括范围很广的宣称。对于使徒保罗来说,在多年之后与这些犹太教徒以及他们的受害人争辩显然说明了保罗在行为上真实的悔改。他的行为全部是与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律法以及先知相一致的(见徒24:14;28:17)。如果保罗正确的话,那么他的控告者们自然就是错了。使徒保罗常常提到良心的问题(徒24:16;罗2:15;13:5;林前10:25;提前1:5;提后1:3)。


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本会注释】

亚拿尼亚。他是尼比底屋斯的儿子,由卡尔基斯的希律王指定为大祭司(约瑟夫《犹太掌故》第二十章.5.2)。

打他。使徒保罗的声明就等于是在控告犹太公会的假冒伪善。如果保罗的行为是凭着良心的,那么他们的必定不是本着良心了。比较王上22:24;太26:67;路22:63,64。


徒23:3 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上帝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

【本会注释】

上帝要打。有些人认为使徒保罗说话过于草率,第5节的陈述是有意表示歉意的。当年,在众人的激怒之下耶稣依然保持沉默(太26:63;彼前2:23)。然而,可能使徒保罗是藉着灵感说了当时的话,而且没有意识到他说话的对象是一位大祭司(见第5节),保罗可能藉着灵感预示了这位大祭司的命运。在公元66年,就是在说这话七、八年之后,亚拿尼亚被暗杀了(约瑟夫《犹太战记》第二章17.6,9),可能是被西哥瑞杀害的(见本注释第五册第70,73页;见徒21:38注释)。比较耶28:15-17。

你这粉饰的墙。这里是指你是假冒伪善的人(参太23:27)。就像一堵粉饰的墙一样,这位拥有高等审判权利的领袖可能在外面的官衔上披着饰物,但他的内心并不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也不是一位明智的人,作为这样的领袖本应该虔诚明智。

你坐堂。在希腊文中,此处的代词是被强调的:“是你坐堂吗?”。就是说,你这粉饰的墙,你怎么有资格坐堂审问其他人呢?

按律法。这里是指根据法律,就是指犹太人的法律。

违背律法。犹太人的法律中允许打人,但是仅仅允许在经过公正的审问程序之后,证明那人有罪之时才可以打人(申25:1,2;参约7:51)。作为一名先前的犹太公会成员(见《述》第十二、三十八章),使徒保罗知道法律以及合理的司法审问过程,而且声称自己同样有享受公正法律的权力。比较本注释第五册第539页。


徒23:4 站在旁边的人说:“你辱骂上帝的大祭司吗?”

【本会注释】

上帝的大祭司。作为犹太人国内以及宗教的最高长官,这大祭司就被认为是上帝的代表。在旧约圣经时代,法官有时被称为'elohim,直译是“诸神”(见本注释第一册第171页;见诗82:1注释)。


徒23:5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本会注释】

我不晓得。参徒3:17。使徒保罗的陈述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1)由于保罗的视力有缺陷(见徒9:8,18注释)他没有认出亚拿尼亚就是大祭司,(2)保罗没有意识到是大祭司下命令,吩咐人打他,(3)保罗是在说讽刺的话,仿佛在怀疑这位大祭司本不应该下这样的命令,因此间接地挑战这位大祭司所拥有的职权,(4)在保罗说话之前“没有考虑”,尽管他知道下命令的人是大祭司亚拿尼亚。在以上这些解释中,第一种解释似乎最有道理,最有可能是正确的观点。第二种解释,也许还包括了保罗视力的问题,似乎也有可能。最后两种解释似乎与使徒保罗的品行格格不入,在如此严肃的情形之下,保罗不会如此行。

不可毁谤。使徒保罗引用了出22:28的话,那里的希伯来文“'elohim”,“诸神”,用来指代人间的官长(见徒23:4注释)。保罗肯定引用了希伯来文,然而,作者路加却从七十士译本中又转译了过来。保罗在这个观点上的真挚是不容置疑的。福音使者要意识到尊敬那些在上掌权的,尽管这些人滥用职权之时,我们也不能毁谤他们。


徒23:6 保罗看出大众一半是撒都该人,一半是法利赛人,就在公会中大声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本会注释】

保罗看出。由于保罗曾经是犹太公会的一名成员,他当然认识一些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也许,保罗还能识别出具体的一些人是属于这个党派还是属于那个党派。

我是法利赛人。关于法利赛人注释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1,52页;见徒5:34注释。在希腊文中,这里的代词“我”是被强调的词。作为一名基督徒,保罗依然宣称自己是一名法利赛人。犹太公会中的尼哥底母,一名法利赛人,就是主耶稣的一个门徒(约3:1;《述》第十一章)。在使徒们的努力传扬之下,有许多的法利赛人悔改了,皈依了基督教(见徒15:5)。有些圣经学者主张,大部分从犹太教皈依基督教的人都是法利赛人。因为在某些方面,耶稣的教训与法利赛人的教训相似,还有一些人认为,甚至连耶稣自己也是一名法利赛人。基督徒和法利赛人都承认灵感著作的权威,两个教派也都强调公义,并且要与世界分别,他们也都相信复活以及将来的生命。但是这两个教派在获得义的方法上截然不同,这就是基督徒不同于法利赛人的主要地方(见太5:20;可7:5-13;路18:9-14;加2:16-21注释)。因此,使徒保罗可以诚实无伪地说,“我是法利赛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接受法利赛教派的一切信条和规矩。


徒23:7 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论起来,会众分为两党。

【本会注释】

争论起来。显然,使徒保罗在听讼的一开始就作出如此的宣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没有希望可以在犹太公会面前得到公正的听讼,无疑,这些人也显示出他们不配对保罗进行审讯。因此,保罗以提出使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双方发生争执的观点来使这次审讯尽快结束(第7节)。这里所选择的话题──复活的道理──乃是基督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见林前15:12-23),而且,几乎必定可以产生想望得到的结果(见太22:23-33注释)。

分为两党。希腊文schizo',“撕碎”,“劈成碎片”,“劈开[成为碎片]”。


徒23:8 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本会注释】

撒都该人。有关撒都该人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2页;见徒4:1注释。他们承认先祖摩西之著作的权威,但是当提到先知之时,他们存有许多怀疑,而且拒绝旧约圣经中的其他著作,以及一切的传统。他们认为天使只不过是天上荣耀的一个显现,并且否认将来要有真实生命的事实。有人曾说,法利赛人乃是雅典斯多亚哲学学派的配对党派,然而,撒都该人确实是雅典以彼古罗学派的配对党派;从广义上来说,此种说法不无道理(见徒17:18注释)。


徒23:9 于是大大的喧嚷起来。有几个法利赛党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恶处,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怎么样呢?”

【本会注释】

喧嚷。希腊文kraugē,“大声疾呼”,“叫嚷”。这些具有高位令人尊敬的,同时还具有学问的犹太公会议员们已经证明自己乃是与那些没教养的狂徒一样浮躁,一样变化无常,他们竟是如此容易被激动,敏感(见徒22:22,23)。

文士。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读法“有几个文士”。不是法利赛人的所有文士。

争辩。希腊文diamachomai,“猛烈的争竞”。

有什么恶处。比较当年罗马巡抚彼拉多对于主耶稣所做的决定(约18:38;19:4,6)。在这每一个例子中,犹太教的最高法庭总是要试图盲目地处死一个正直的人。

有鬼魂或是天使。不论是灵还是天使,撒都该人一概不信。也许这里是指使徒保罗先前在大马色的路上所见到的异象(徒22:6-10),或者是指在耶路撒冷圣殿中的魂游象外(同上第17-21节)。使徒保罗的见证并没有归于徒然。在此处,这些法利赛人的态度回忆起了当年教法师迦玛列的做法(徒5:33-40)。


徒23:10 那时大起争吵,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

【本会注释】

千夫长。看起来千夫长吕西亚也出席了,他不仅关心公众的秩序,同时也关心一位罗马公民的安全(参徒22:30)。

扯碎了。显然,在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之间引发了身体的争斗,一方要得到保罗,另一方要保护保罗。

吩咐兵丁。考虑到吕西亚的官衔是千夫长,希腊文chiliarchos(见徒22:24注释;参约18:12;徒21:31,32注释),这些驻军大概有1000名,这乃是辅助部队力量最强大,人数最多的。这样的部队乃是由一名千夫长(chiliarchos)统管之下。见徒21:31;27:1注释。为了使徒保罗个人的安全,千夫长就派人将他护送到安东尼亚营楼里(徒22:24注释)。


徒23: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本会注释】

主站在保罗旁边。这里所说的“主”显然是指耶稣基督自己(参徒9:5,6;22:17-21)。当时的景象确实很黑暗,无疑,保罗回想起了当年巡抚彼拉多卑屈龌龊的默许,竟然答应了那些犹太人苦害耶稣基督的愿望。在这个时刻,对于使徒保罗来说,神圣的保证意味着许多许多,可以给他勇气应付面前的苦难以及日后数年要临到他的一切事情。

放心吧。无疑,使徒保罗开始反省过去两天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一定开始疑问自己的智慧,自己定义访问耶路撒冷是否正确(徒20:24),尽管有许多信徒劝阻他,再三警告他不要到耶路撒冷,也告诉了他在那里要发生什么事(同上第22,23节),自己为什么同意并参与了其他犹太基督徒所重视的洁净之礼(见徒21:20-28),以及他在犹太人公会前的表现(徒23:1-10)。他的思想一定也想到了将来。自己为耶稣基督所做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吗?自己要到罗马为主作见证,传扬福音的愿望就这样破灭了吗(徒19:21;罗1:13)?正当他向主吐露心事的时候,主亲自向他显现了,来安慰他并向他作了保证。

也必怎样在罗马。保罗已经计划要访问罗马(见徒19:21)。


杀害保罗的阴谋

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本会注释】

犹太人。根据第13节的叙述,这些犹太人大约有四十名。他们显然是极度热心者,同时也确信自己的密谋必定会成功。比较在马克比时代进行反叛的古犹太祭司玛他提亚进行的谋杀(马加比前书2:24;约瑟夫《犹太掌故》第十二章6.2 [268-278]),以及谋杀大希律的企图,由于大希律建造了竞技场,而且将角斗的游戏引进了耶路撒冷(约瑟夫《犹太掌故》第十五章8.3)。

同谋起誓。希腊文anathematizō,“诅咒”,“宣布可憎”,“对自己立下诅咒[如果自己誓言没有完成的话]”。如果这些犹太人没能达到自己目的的话,他们将会主动将那最为严肃的宗教刑罚加在自己身上。比较希伯来文charam(见撒上15:3注释)。

不吃也不喝。由于他们起了这样的誓,这些自称自许的刺客既表现了自己的狂热也表现了他们迅速刺杀保罗的决心。


徒23:13 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

【本会注释】

四十多人。这个狂热敢死队的阵容意味着使徒保罗的生命面临这极大的危险。


徒23:14 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起了一个大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什么。

【本会注释】

祭司长。这些同谋者以及“大祭司”似乎都不是法利赛人(见第6-9节注释),但他们都是一些狂热之徒。这个国家的领袖已经预备好与任何人合作,不论多么卑鄙无耻,只要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就可以。


徒23:15 现在你们和公会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带下保罗到你们这里来,假作要详细察考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来到跟前就杀他。”

【本会注释】

公会。这里是指犹太公会。似乎这里有必要采取密谋杀害的方法,因为:(1)犹太公会不能,也没有权力执行死刑(见约18:31;徒7:58注释)(2)尽管犹太公会有可以执行死刑的话,似乎对于像保罗这样一位罗马公民,他们仅仅具有一点点,或者是没有权限的(3)即使是他们有这种权限,那些犹太公会中法利赛人的影响可能也会在当时阻止他们的行动,以致他们不可能对使徒保罗作出死刑的判决。

我们。在原文中是被强调的词汇。

预备好了,…杀他。他们可能看出保罗没有到议院来,因此,就不会推测、怀疑是议会中任何成员同谋参与了这次暗杀。保罗若是被暗杀,那么他的死要归咎于那些狂热之徒。也许那四十名有愿在身的犹太阴谋者乃是一些狂热的“短匕手”,或者是凶徒(见徒21:38注释)。此处,正如他的福音书记载的一样,作者路加清楚记述了给福音带来搅扰和阻挠的并不主要是罗马人,而是那些犹太人,他们是最主要的抵挡者(见路23:2,4,14,22)。史学家约瑟夫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杀害希律的密谋(《犹太掌故》第十五章8.1-4),犹太人也密谋杀害了耶稣基督(约7:19;8:40;10:39)。

斐罗证明了对于改教者的暗杀:“一切对于德行热心的的人,他们就获准可以强求立即执行处罚,毫不迟缓,他们不需要将犯罪者带到陪审团面前,也不需要领到公会面前或者任何官员面前,完全凭着那些拥有这些改教者之人的感觉行事,对于邪恶的憎恨以及对于上帝的爱,驱使他们对于这些他们认为不虔诚的人进行毫不留情的处罚。他们会认为这样的机会乃是使他们成了评议员、陪审员、执行官、立法机构的成员、原告、见证人、法律、以及人民,事实上他们是一切,因此他们就没有惧怕和防碍,他们可能会在全方面拥护宗教的安全”(《特殊的法律》第一章9.55;洛俄伯版,第七册第131页)。


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

【本会注释】

保罗的外甥。这是使徒保罗在耶路撒冷城中唯一被记载的亲属。保罗在罗马有亲戚(罗16:7,11),显然,在哥林多也有(同上第21节)。有人称保罗的外甥是在耶路撒冷城读书的,正如先前保罗也在耶路撒冷读书一样(见徒22:3注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保罗的姐姐,或者他的这位外甥是一名基督徒。

就来到。直译是“就来到附近”,可能是“就出席”。有一些解经家认为这里的“来到”是指来到保罗的外甥去“听”,而不是指他去向保罗“汇报”。可能在那些犹太人表述他们密谋的时候,保罗的外甥就在场,或者是偶尔听到了这个计划。

营楼里。保罗被拘禁了起来,显然,使徒依然有权会见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罗马帝国的法律规定了三种监管:(1)对公众监狱中那些普通人进行监管者,(2)上级高官的监管,就是罗马官长或者参议员的个人监管,在这些人要受到审讯之时,他们就要露面,因为他们负有责任,以及(3)部队上的监管人,那些被控告的人被交在士兵的手里,这位监管人就负有全责,他必须要以自己的生命来担保对于犯人的安全监管,这些监管人的左手通常是由一条铁链和囚犯的右手系在一起的。现在,使徒保罗就是在一位部队监管人的手里(见第18节注释)。


徒23:17 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少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

【本会注释】

保罗请。使徒保罗对于上帝的信心,以及对于上帝之保护的信心(见第11节注释)并没有使他闲懒地坐等。保罗意识到他的外甥带来的信息乃是上帝神圣的旨意,并且也发现自己的信心与这消息是相符的,这能使他免于遭受那要来的可怕危险。

少年人。希腊文neanias(见徒20:9注释)。


徒23:18 于是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少年人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

【本会注释】

被囚的。希腊文desmios,“被捆绑的[人]”,“一个俘虏”,“一名囚犯”。这个词并不一定意味着使徒保罗是被铁链捆绑,尽管通常来讲,按照部队羁押的规矩,囚犯是应该被捆绑,并且与他旁边的囚犯捆绑在一起(见徒21:33;23:16注释)。

求。这里的意思是求问。


徒23:19 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

【本会注释】

就拉着他的手。千夫长为了能更加秘密地听到保罗外甥带来的信息,也为了鼓励他能毫无顾及地讲述,就拉着这少年人的手,走到了一旁。这少年人来到吕西亚面前,好似一名罗马公民在被控之时的使者。显然,比较那些犹太的控告者来说,这位“千夫长”更重视这位罗马公民的安全(见第26-33节)。罗马人例行公事地对待保罗,比对待那些犹太人要公平、周到得多。

私下。此处的“私下”一词更主要是在修饰问这个动作,而不是在修饰被叫到一边的动作。


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带下保罗到公会里去,假作要详细查问他的事。

【本会注释】

犹太人。因为他们的领袖都参与了这次的密谋,所以整个犹太民族也被卷了进来。


徒23:21 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预备好了,只等你应允。”

【本会注释】

起誓。或作“诅咒”(见第12-14节注释)。

只等你应允。这里是指这些有愿在身的仇敌,在等待千夫长的赞同,一旦千夫长派人将保罗送下来,到了犹太人埋伏的地方,这些人就要动手杀害保罗(参第15节)。


徒23:22 于是千夫长打发少年人走,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本会注释】

于是千夫长。因为使徒保罗是罗马公民,又因为这些犹太人以及那些不义之人控告他,由于犹太人的领袖们中间产生了内部矛盾和分歧,同时也因为他们显然有意要围困吕西亚对于保罗的保护,使保罗不能受到公正的听讼,正是因为这些事情,这位“千夫长”就愈加喜爱保罗,并且更愿意下决心保护保罗的人身安全。

不要告诉人。如果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得知千夫长吕西亚已经知道他们密谋的话,那么他保护保罗所做的努力就会遭到反对。同样,也为了这个少年人自己的缘故,千夫长嘱咐他不可告诉其他人。

显明。或作“报给”。


保罗被解交腓力斯巡抚

徒23:23 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该撒利亚去;

【本会注释】

步兵二百。这些步兵受命要保护使徒保罗的安全,每一个百夫长负责监管一百名士兵,这两位百夫长是千夫长召来的。

往该撒利亚。罗马政府在巴勒斯坦的驻扎地是该撒利亚,这里通常也是罗马巡抚和政府官员居住的地方(见徒8:40;10:1注释)。这段路程走大路的距离大约是63英里。

长枪手二百。希腊文dexiolaboi,直译是“右[手]拿枪的人”。拉丁文圣经中将这里的希腊文dexiolaboi翻译为lancearii,就是“枪骑兵”的意思。这里的“长枪手”,或者“枪骑兵”是来自当时的一个事实,因为枪通常都是被握在右手里的。这里千夫长派遣了如此庞大的部队──470人──要求他们保护这一个单身囚犯,以防这位罗马公民受到犹大那些起誓之人的暴力、杀害,耶路撒冷的驻军的力量,以及这位犯人的重要,显然,吕西亚打发这些人保护保罗的个人安全。千夫长吕西亚意识到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会想尽办法完成杀害保罗的任务。在这些人中,一定还有许多上帝的天使,主派他们来保护保罗(参王下6:17;但6:22;见太26:53)。

亥初。大约是在晚上9:00或者10:00左右(见徒2:15;3:1注释)。

今夜。为了使旁人看不出使徒保罗也在这些士兵中间,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夜间押送。


徒23:24 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去。”

【本会注释】

预备牲口。预备的这些牲口并不是为队伍中每一个人使用的,而是为使徒保罗,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长官。他的身份乃是一名罗马公民,而且是一名受保护的囚犯,这些给予了保罗一些特权,这些特权与普通犹太人以及普通囚犯所享有的权利截然不同。无疑,在使徒保罗的多次传道旅程中,享受这样的运送,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很奢侈的。

护送。这位囚犯的安全,就是自称为罗马公民的囚犯保罗,他会很安全的,因为这些百夫长,以及护送士兵,以及这些罗马部队从耶路撒冷护送保罗到该撒利亚的行动都是为了保持秩序,并且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全都系在这次行动中。

腓力斯。参本注释第五册第70,234页。腓力斯任职的时间大约是从公元52年到60年。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二章.54;洛俄伯版.,第三卷,第393页)这样描述腓力斯:“考虑到他有如此的后台,所以一切犯罪的行为都是可以宽恕的”,因为他的兄弟是罗马皇帝革老丢的亲信。绥屯纽(《恺撒生平》第五章.28)描述巡抚腓力斯是一个有三个妻子的丈夫,他是连续娶了三位妻子。其中有一位妻子就是土西拉,她是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女儿,因此就成了大希律和马可比的后代(参《希律》;见徒24:24)。尽管起初犹太人起义敌对罗马政府,但是巡抚腓力斯能保持犹大的秩序,他有方法(参徒24:1),尽管他统治时期是暴政、乱政(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二章54)。

巡抚。希腊文hēgemōn(见太27:2注释)。


徒23:25 千夫长又写了文书,

【本会注释】

文书。在徒21:15,18 ,作者路加的叙述中包括他自己也在同保罗上耶路撒冷的队伍中(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63页)。这封文书可能是用拉丁文写的,因为拉丁文是当时的官方交流语,这样的话,作者路加此处的叙述就是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希腊文。


徒23:26 大略说:“革老丢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

【本会注释】

大略。这个词以及“请安”一词反映了当时不错的希腊文化(见路1:3注释;参徒1:1;15:23;雅1:1)。


徒23:27 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

【本会注释】

这人。希腊文anēr,“男人”,区分与女人。这个词暗示了尊敬的程度,也许是因为保罗是罗马人的缘故。

被拿住。希腊文sullambanō,“抓住”,“捉拿”(参太26:55;徒12:3)。

将要被杀害。这封信省略了当地宗教暴动袭击保罗的详细情况,也许是因为千夫长吕西亚对于那些宗教的事情并不知晓,或许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事情迟早都会被巡抚腓力斯听到的(参30节)。

救他出来。这里是指,使徒保罗第一次受到耶路撒冷城中暴动人群袭击的时候(徒21:32)。

得知。或作“知道了”,“被告诉”。千夫长吕西亚如此强调了他的功劳,以便给腓力斯一种印象:是他拯救了保罗,因为他已经知道保罗是罗马公民。事实上,这并不是实情,因为千夫长曾用皮条捆绑保罗要实施刑罚招供(见徒22:25-29)。


徒23:28 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

【本会注释】

要知道。直译是“希望得知”。千夫长吕西亚试图用鞭打的方式获取他想知道的消息(见徒22:24),但是使徒保罗的罗马户籍(第25节)救他免于受刑。


徒23:29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

【本会注释】

因他们律法的辩论。这些事情包括犹太人圣殿的规章制度(见徒21:28注释)以及那些神学问题(徒23:6)。对于千夫长吕西亚来说,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参徒18:15),除非这些犹太人危及到和平问题时,这些罗马官员才视为大事。

他被告。罗马帝国的法律中并没有此类事情的相关规定。使徒保罗在该撒利亚以及在后来的罗马城所享有的宽大待遇,无疑是由于千夫长吕西亚所做的有利汇报。


徒23:30 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有古卷在此有:愿你平安!)”

【本会注释】

立时。通过将犯人立刻解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一事,千夫长吕西亚的行为既暗示了他对于上级官员的恭维,同时也显明他对于犹太人风俗的广博知识。


徒23:31 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

【本会注释】

将保罗夜里。这里是指,他们在晚上离开耶路撒冷,到破晓的时候他们正是在到该撒利亚的路上(见第23节注释)。

安提帕底。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Ras el-`Ain。根据约瑟夫的记载(见《犹太掌故》第十六章5.2.),这个城镇是由大希律在查法耳·塞巴的遗址上建造的(在现今Kefr Saba 的南部地区),并且以他父亲的名字“Antipater”(安提帕特)给这座城命名(见本注释第五册第38页)。“Antipatris”(安提帕底)的意思是“属于安提帕特”。这座城市美丽地坐落在沙伦平原上,不仅树木繁茂而且水流充足。安提帕底正是在从耶路撒冷到该撒利亚的罗马大道上(见耶稣服务时代的巴勒斯坦)。有关在同样位置的古城,可能是旧约时期的亚弗城,参约瑟夫《犹太战记》第一章4.7;第二章19.1;第四章8.1;参马加比前书7:31;以及圣经时代的巴勒斯坦。


徒23:32 第二天,让马兵护送,他们就回营楼去。

【本会注释】

第二天。安提帕底坐落在距离耶路撒冷大约39英里的位置。在清晨出发(见第23节注释)并且同步行的士兵一起行进,使徒保罗的队伍到达安提帕底应该已经是第二天了。

他们科回。考虑到使徒保罗现在已经脱离危险,那些步行的士兵就返回到耶路撒冷了。

营楼。这里是指在耶路撒冷的安东尼亚塔(见徒21:34),那里就是罗马驻军的住所。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一定相当多,营楼也相当大,需要在像这样的混乱时刻派遣特遣部队平息混乱(见本注释第五册第70,71页)。


徒23:33 马兵来到该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便叫保罗站在他面前。

【本会注释】

把文书呈给。特遣队的指挥将文书、犯人、以及其他问题都转交给了巡抚大人。他的使命在没有任何意外地情况下完成了。


徒23:34 巡抚看了文书,问保罗是哪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

【本会注释】

巡抚。原文证据证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这里应该读作“他”。

基利家。见徒6:9;15:41注释。在当时,可能基利家和巴勒斯坦都被包括在罗马省份叙利亚的范围之内。


徒23:35 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要细听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

【本会注释】

我要细听你的事。就是说我要给你一个机会,能够细细地听讼。巡抚腓力斯接受了这个案件的司法权。这些犹太的控告者们并没有随着使徒保罗到达该撒利亚,直到五天之后,他们才来到这里(徒24:1)。

衙门。希腊文praitōrion(见太27:27注释),这个词是来自拉丁文中的praetorium。这些词应用于指代指挥官的帐篷,指罗马皇家护卫队的兵营,正如这里一样,是指一个罗马省份官员的官邸。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23:1 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 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

拼音版徒23:1 Bǎoluó déngjīng kàn zhe gōng de rén, shuō, dìxiōng men, wǒ zaì shén miànqián xíngshì wéirén, dōu shì píng zhe liángxīn, zhídào jīnrì.

吕振中徒23:1 保罗定睛看议院,说∶「同人弟兄们,我凭极纯善的良知在上帝面前做公民、直到这一天。」

新译本徒23:1 保罗定睛看着公议会的各人,说:“各位弟兄,我在 神面前,行事为人一向都是凭着良心的。”

现代译徒23:1 保罗定睛注视议会的人,说:「弟兄们,我生平行事为人,在上帝面前良心清白,直到今天。」

当代译徒23:1 保罗以恳切的眼光注视着议院的人,说:“各位弟兄,我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一向都问心无愧。”

思高本徒23:1 保禄注视公议会说:「诸位仁人弟兄!我在天主前, 作事为人,全凭纯善的良心,直到今天。」

文理本徒23:1 保罗注目视公会曰、兄弟乎、我于上帝前、以良心处世、至于今日、

修订本徒23:1 保罗定睛看着议会的人,说:"诸位弟兄,我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清白的良心,直到今日。"

KJV 英徒23:1 And Paul, earnestly beholding the council, said, Men and brethren, I have lived in all good conscience before God until this day.

NIV 英徒23:1 Paul looked straight at the Sanhedrin and said, "My brothers, I have fulfilled my duty to God in all good conscience to this day."

和合本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拼音版徒23:2 Dàjìsī Yàná ní yà, jiù fēnfu pángbiān zhàn zhe de rén dǎ tāde zuǐ.

吕振中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吩咐旁边站着的人击打他的咀。

新译本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站在他旁边的人打保罗的嘴巴。

现代译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吩咐侍从打保罗的嘴巴。

当代译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一听见这句话,就下令那些站在保罗身旁的人打他的嘴。

思高本徒23:2 大司祭阿纳尼雅却命站在旁边的人打他的嘴。

文理本徒23:2 大祭司亚拿尼亚、命侍立者击其口、

修订本徒23:2 亚拿尼亚大祭司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KJV 英徒23:2 And the high priest Ananias commanded them that stood by him to smite him on the mouth.

NIV 英徒23:2 At this the high priest Ananias ordered those standing near Paul to strike him on the mouth.

和合本徒23:3 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 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

拼音版徒23:3 Bǎoluó duì tā shuō, nǐ zhè fenshì de qiáng. shén yào dǎ nǐ. nǐ zuò táng wéi de shì àn lǜfǎ shenwèn wǒ, nǐ jìng wéibeì lǜfǎ, fēnfu rén dǎ wǒ má.

吕振中徒23:3 于是保罗对他说∶「粉饰的墙,上帝将要击打你了!你,你坐着审判我,是按律法的,竟违背律法命令人击打我阿!」

新译本徒23:3 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啊, 神要击打你!你坐堂要按着律法审问我,现在你竟然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

现代译徒23:3 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上帝要击打你!你坐在那里是要根据法律审判我,而你竟违背法律,吩咐他们打我!」

当代译徒23:3 保罗责备他说:“你不是想审问我吗?你怎麽敢违法叫人打我呢?上帝就要打你这伪君子!”

思高本徒23:3 那时,保禄向他说:「粉白的墙啊!天主将要打击你;你坐下审判我,应按照法律,你竟违反法律,下令打我吗?」

文理本徒23:3 保罗曰、粉饰之墙乎、上帝将击尔、尔坐其位、依律鞫我、乃违律命系我乎、

修订本徒23:3 这时,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上帝要打你!你坐堂是要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命令人打我吗?"

KJV 英徒23:3 Then said Paul unto him, God shall smite thee, thou whited wall: for sittest thou to judge me after the law, and commandest me to be smitten contrary to the law?

NIV 英徒23:3 Then Paul said to him, "God will strike you, you whitewashed wall! You sit there to judge me according to the law, yet you yourself violate the law by commanding that I be struck!"

和合本徒23:4 站在旁边的人说:“你辱骂 神的大祭司吗?”

拼音版徒23:4 Zhàn zaì pángbiān de rén shuō, nǐ rǔmà shén de Dàjìsī má.

吕振中徒23:4 旁边站着的人说∶「上帝的大祭司、你辱骂么?」

新译本徒23:4 站在旁边的人民说:“你敢辱骂 神的大祭司吗?”

现代译徒23:4 侍从说:「你竟侮辱上帝的大祭司!」

当代译徒23:4 站在保罗身旁的人,就骂他说:“你竟敢辱骂上帝的大祭司?”

思高本徒23:4 旁边站着的人说: 「你竟敢辱骂天主的大司祭吗?」

文理本徒23:4 侍立者曰、上帝之大祭司、尔诟之乎、

修订本徒23:4 站在旁边的人说:"你竟敢辱骂上帝的大祭司吗?"

KJV 英徒23:4 And they that stood by said, Revilest thou God's high priest?

NIV 英徒23:4 Those who were standing near Paul said, "You dare to insult God's high priest?"

和合本徒23:5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拼音版徒23:5 Bǎoluó shuō, dìxiōng men, wǒ bú xiǎodé tā shì Dàjìsī. jìng shǎng jì zhe shuō, bùke huǐbàng nǐ bǎixìng de guān zhǎng.

吕振中徒23:5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知道他是大祭司阿;当然?,经上记着说∶『不可说坏话骂你人民的官长阿。』」

新译本徒23:5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知道他是大祭司。经上说:‘不可咒诅你人民的领袖。’”

现代译徒23:5 保罗说:「同胞们,我不知道他是大祭司;圣经说过:『不可毁谤治理人民的长官。』」

当代译徒23:5 保罗听见他是大祭司,便解释说:“我可不知道他是大祭司。我知道圣经曾经说过:‘不可毁谤人民的官长。’”

思高本徒23:5 保禄说:「弟兄们!我原不知道他是大司祭,因为经上记载说:『不可诅咒你百姓的首长。』」

文理本徒23:5 保罗曰、兄弟乎、我不识其为大祭司也、记有之、勿诋尔民之有司、

修订本徒23:5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知道他是大祭司;因为经上记着:'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KJV 英徒23:5 Then said Paul, I wist not, brethren, that he was the high priest: for it is written, Thou shalt not speak evil of the ruler of thy people.

NIV 英徒23:5 Paul replied, "Brothers, I did not realize that he was the high priest; for it is written: 'Do not speak evil about the ruler of your people.'"

和合本徒23:6 保罗看出大众一半是撒都该人,一半是法利赛人,就在公会中大声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拼音版徒23:6 Bǎoluó kàn chū dà zhòng, yī bàn shì Sādūgāi rén, yī bàn shì Fǎlìsaìrén, jiù zaì gōnghuì zhòng dàshēng shuō, dìxiōng men, wǒ shì Fǎlìsaìrén, ye shì Fǎlìsaìrén de zǐsūn. wǒ xiànzaì shòu shenwèn, shì wéi pànwàng sǐ rén fùhuó.

吕振中徒23:6 保罗看出他们有一部分是撒都该人,另有一部分是法利赛人,就在议院中喊着说∶「同人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受审判、是为了盼望死人之复活(或译∶盼望和死人之复活)。」

新译本徒23:6 保罗看出其中一部分是撒都该人,另一部分是法利赛人,就在公议会中大声说:“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是为了盼望死人复活!”

现代译徒23:6 保罗看出这一群人当中有些是撒都该党的人,另有些是法利赛派的人;於是他在议会里高声说:「同胞们,我是一个法利赛人,是法利赛人的儿子。我今天在这里受审问是因为我盼望死人复活!」

当代译徒23:6 保罗发现议院的人分为法利赛和撒都该两派,就高声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是为了盼望‘死人复活’才受害的!”

思高本徒23:6 保禄一看出他们一部份是撒杜塞人,另一部份是法利塞人,就在公议会中喊说:「诸位仁人弟兄!我是法利塞人,是法利塞人的儿子,我是为了希望死者的复活,现在受审。」

文理本徒23:6 保罗知斯会众、半为撒都该人、半为法利赛人、遂于会中呼曰、兄弟乎、我法利赛人也、亦法利赛人之子、今受鞫、乃因死者复起之望也、

修订本徒23:6 保罗看出他们一部分是撒都该人,一部分是法利赛人,就在议会中喊着:"诸位弟兄,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有关死人复活的盼望。"

KJV 英徒23:6 But when Paul perceived that the one part were Sadducees, and the other Pharisees, he cried out in the council, Men and brethren, I am a Pharisee, the son of a Pharisee: of the hope and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I am called in question.

NIV 英徒23:6 Then Paul, knowing that some of them were Sadducees and the others Pharisees, called out in the Sanhedrin, "My brothers, I am a Pharisee, the son of a Pharisee. I stand on trial because of my hope in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和合本徒23:7 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论起来,会众分为两党。

拼音版徒23:7 Shuō le zhè huà, Fǎlìsaìrén hé Sādūgāi rén, jiù zhēnglùn qǐlai, huì zhòng fèn wéi liǎng dǎng.

吕振中徒23:7 他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了纷争;民众也分裂了。

新译本徒23:7 他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起了争论,会众也分裂了,成为两派。

现代译徒23:7 他这话一出口,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吵起来,会众也分成两派。

当代译徒23:7 这句话立刻使这两派人争论起来。

思高本徒23:7 他说了这话,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便起了争辩,会众就分裂了。

文理本徒23:7 言竟、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互起争端、众遂分歧、

修订本徒23:7 说了这话,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争论起来,会众分为两派。

KJV 英徒23:7 And when he had so said, there arose a dissension between the Pharisees and the Sadducees: and the multitude was divided.

NIV 英徒23:7 When he said this, a dispute broke out between the Pharisees and the Sadducees, and the assembly was divided.

和合本徒23:8 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拼音版徒23:8 Yīnwei Sādūgāi rén shuō, méiyǒu fùhuó, ye méiyǒu tiānshǐ, hé guǐ hún, Fǎlìsaìrén què shuō, liǎngyàng dōu yǒu.

吕振中徒23:8 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没有鬼灵;法利赛人却三样都承认的。

新译本徒23:8 原来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没有天使,也没有鬼灵,法利赛人却认定这些都有。

现代译徒23:8 (因为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也不信有天使和神灵,但是法利赛人叁样都信。)

当代译徒23:8 因为撒都该派倡言没有复活、天使和鬼魂,而法利赛人却认为叁样都有。

思高本徒23:8 原来撒杜塞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也没有神灵;法利塞人却样样都承认。

文理本徒23:8 盖撒都该人言、无复起、无天使、无神灵、而法利赛人乃谓皆有之、

修订本徒23:8 因为撒都该人一方面说没有复活,另一方面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承认两方面都有。

KJV 英徒23:8 For the Sadducees say that there is no resurrection, neither angel, nor spirit: but the Pharisees confess both.

NIV 英徒23:8 (The Sadducees say that there is no resurrection, and that there are neither angels nor spirits, but the Pharisees acknowledge them all.)

和合本徒23:9 于是大大地喧嚷起来。有几个法利赛党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恶处,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怎么样呢?”

拼音版徒23:9 Yúshì dàdà de xuān nāng qǐlai. yǒu jǐ gè fǎ lì saì dǎng de Wénshì zhàn qǐlai, zhēng biàn shuō, wǒmen kàn bú chū zhè rén yǒu shénme e chù, tǎngruò yǒu guǐ hún, huò shì tiānshǐ, duì tā shuǒ guò huà, zenmeyàng ne.

吕振中徒23:9 于是起了大喧嚷,有几个法利赛党的经学士站起来力争说∶「我们看不出这个人有什么恶呀;万一有鬼灵或天使对他说过话、可怎么办呢?」

新译本徒23:9 于是众人大嚷大闹,有几个法利赛派的经学家站起来辩论说:“我们看不出这个人作过什么坏事;说不定有灵或天使对他说过话。”

现代译徒23:9 喧嚷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些法利赛派的经学教师站起来,强烈地抗议说:「我们找不出这个人有任何错处!可能真的有神灵或天使向他说话呢!」

当代译徒23:9 争论愈来愈激烈,跟着秩序大乱。有几个法利赛派的律法教师,跳起来高声说:“我们找不出这人有甚麽的错处。或者只是一个天使或鬼魂跟他说过话,那又怎算是错呢!”

思高本徒23:9 於是喧嚷大起,有几个法利塞党的经师起来力争说:「我们在这人身上找不出一点过错来;或者有神灵或天使同他说了话!」

文理本徒23:9 遂大喧哗、法利赛党之士子数人、起而争曰、我不见此人有何恶、或有神灵、或天使、与之言乎、

修订本徒23:9 于是大大地争吵起来;有几个法利赛派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我们看不出这人有什么错处;说不定有鬼魂或者天使对他说过话呢!"

KJV 英徒23:9 And there arose a great cry: and the scribes that were of the Pharisees' part arose, and strove, saying, We find no evil in this man: but if a spirit or an angel hath spoken to him, let us not fight against God.

NIV 英徒23:9 There was a great uproar, and some of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who were Pharisees stood up and argued vigorously. "We find nothing wrong with this man," they said. "What if a spirit or an angel has spoken to him?"

和合本徒23:10 那时大起争吵,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

拼音版徒23:10 Nàshí dà qǐ zhēng chǎo, qiā fú zhǎng kǒngpà Bǎoluó beì tāmen che suì le, jiù fēnfu bīng dīng xià qù, bǎ tā cóng zhòngrén dāngzhōng qiǎng chūlai, daì jìn yíng lóu qù.

吕振中徒23:10 那纷争越来越大,千夫长恐怕保罗给他们扯碎了,就命令士兵下去,将保罗从他们中间抢出来,带进营楼。

新译本徒23:10 争论越来越大,千夫长怕保罗被他们撕碎了,就吩咐士兵下去,把他从人群中抢救出来,带到营楼去。

现代译徒23:10 争吵越来越剧烈,指挥官怕保罗给他们撕碎了,於是命令兵士下去,从人群中把保罗抢出来,带进营房。

当代译徒23:10 这时,形势却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营长恐怕保罗会被他们扯成两半,就派人把他拖出重围,带回军营。

思高本徒23:10 争辩越来越大,千夫长怕保禄被他们撕裂, 便命军队下来,把保禄从他们中间抢出来,带到营 去了。

文理本徒23:10 斯时大起纷争、千夫长恐保罗被众扯裂、命士卒下、由众中夺之出、引之入营、○

修订本徒23:10 那时争辩越来越大,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命令士兵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

KJV 英徒23:10 And when there arose a great dissension, the chief captain, fearing lest Paul should have been pulled in pieces of them, commanded the soldiers to go down, and to take him by force from among them, and to bring him into the castle.

NIV 英徒23:10 The dispute became so violent that the commander was afraid Paul would be torn to pieces by them. He ordered the troops to go down and take him away from them by force and bring him into the barracks.

和合本徒23: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拼音版徒23:11 Dàng yè, zhǔ zhàn zaì Bǎoluó pángbiān shuō, fàngxīn bā, nǐ zenyàng zaì Yēlùsǎleng wéi wǒ zuò jiànzhèng, ye bì zenyàng zaì Luómǎ wéi wǒ zuò jiànzhèng.

吕振中徒23:11 当夜(希腊文作∶翌日晚上),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胆,你怎样为了我在耶路撒冷郑重作见证,也必须怎样在罗马作见证。」

新译本徒23:11 当天晚上,主站在保罗身边,说:“你要壮起胆来,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作见证,也必照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现代译徒23: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你要有勇气!你已经在耶路撒冷为我作了见证,你也必须在罗马作见证。」

当代译徒23:11 当天晚上,主站在保罗身旁安慰他说:“保罗,鼓起勇气吧!现在你在这里怎样为我作证,将来在罗马也要照样作。”

思高本徒23:11 次夜,主显现给保禄说:「你放心罢!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证,也该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证。 」

文理本徒23:11 是夜、主立其旁曰、安尔心、尔既证我于耶路撒冷、亦必如是证于罗马、○

修订本徒23: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KJV 英徒23:11 And the night following the Lord stood by him, and said, Be of good cheer, Paul: for as thou hast testified of me in Jerusalem, so must thou bear witness also at Rome.

NIV 英徒23:11 The following night the Lord stood near Paul and said, "Take courage! As you have testified about me in Jerusalem, so you must also testify in Rome."

和合本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拼音版徒23:12 Dào le tiān liàng, Yóutaìrén tóng móu qǐshì, shuō, ruò bú xiān shā Bǎoluó, jiù bú chī bú hē.

吕振中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订了一个密约,起了誓,非等到杀死保罗、不吃也不喝。

新译本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在一起秘密计谋,并且发誓说,不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现代译徒23:12 第二天一早,犹太人在一起计谋,发誓非杀掉保罗不吃不喝。

当代译徒23:12 到了天亮,有四十多个犹太人聚在一起,密谋杀害保罗。他们起誓说:“不杀保罗,誓不吃喝!”

思高本徒23:12 天一亮,犹太人共商阴谋,发自诅的誓说:「不杀了保禄,决不吃不喝。 」

文理本徒23:12 及旦、犹太人结党誓而自咒曰、不杀保罗、不食不饮、

修订本徒23:12 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KJV 英徒23:12 And when it was day, certain of the Jews banded together, and bound themselves under a curse, saying that they would neither eat nor drink till they had killed Paul.

NIV 英徒23:12 The next morning the Jews formed a conspiracy and bound themselves with an oath not to eat or drink until they had killed Paul.

和合本徒23:13 这样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

拼音版徒23:13 Zhèyàng tóngxīn qǐshì de, yǒu sì shí duō rén.

吕振中徒23:13 订这阴谋的有四十多人。

新译本徒23:13 一同策划这项阴谋的有四十多人。

现代译徒23:13 同谋的有四十多人。

当代译徒23:13 到了天亮,有四十多个犹太人聚在一起,密谋杀害保罗。他们起誓说:“不杀保罗,誓不吃喝!”

思高本徒23:13 发这誓的有四十多人;

文理本徒23:13 同谋者、四十余人、

修订本徒23:13 参与这阴谋的有四十多人。

KJV 英徒23:13 And they were more than forty which had made this conspiracy.

NIV 英徒23:13 More than forty men were involved in this plot.

和合本徒23:14 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起了一个大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什么。

拼音版徒23:14 Tāmen lái jiàn Jìsīzhǎng hé zhǎnglǎo shuō, wǒmen yǐjing qǐ le yī gè dà shì, ruò bú xiān shā Bǎoluó, jiù bú chī shénme.

吕振中徒23:14 这些人去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曾经起了誓,非等到杀死保罗,什么也不吃。

新译本徒23:14 他们来见众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发了誓,不杀保罗,就不吃东西。

现代译徒23:14 他们去见祭司长和长老们,说:「我们已经发了重誓:不杀保罗不吃东西!

当代译徒23:14 这夥人去见大祭司和父老,把计划和誓言告诉他们:

思高本徒23:14 这些人来到司祭长及长老前说:「我们发了自诅的誓,不杀了保禄,什麽也不吃。

文理本徒23:14 乃诣祭司诸长与长老曰、我侪已发重誓、不杀保罗、不进食也、

修订本徒23:14 他们来见祭司长和长老,说:"我们已经发了重誓,若不先杀保罗就什么也不吃。

KJV 英徒23:14 And they came to the chief priests and elders, and said, We have bound ourselves under a great curse, that we will eat nothing until we have slain Paul.

NIV 英徒23:14 They went to the chief priests and elders and said, "We have taken a solemn oath not to eat anything until we have killed Paul.

和合本徒23:15 现在你们和公会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带下保罗到你们这里来,假作要详细察考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来到跟前就杀他。”

拼音版徒23:15 Xiànzaì nǐmen hé gōnghuì yào zhī huì qiā fú zhǎng, jiào tā daì xià Bǎoluó dào nǐmen zhèlǐ lái, jiǎ zuò yào xiángxì chá kǎo tāde shì. wǒmen yǐjing yùbeì hǎo le, bú deng tā lái dào gēnqián jiù shā tā.

吕振中徒23:15 所以你们那方面、连同议院、如今要知会千夫长,叫他将保罗带下来到你们这里,好像要更详确而察考他、的样子;我们呢、在他还未走近之先、早已准备好了可以把他杀掉。」

新译本徒23:15 现在你们和公议会要通知千夫长,带保罗到你们这里来,装作要详细审查他。我们已经预备好了,不等他走近,就把他杀了。”

现代译徒23:15 现在,你们和议会要请求罗马指挥官,把保罗带到这里来,假装要更详细地审查他的事;我们会布置好,在他到达以前杀掉他。」

当代译徒23:15 “请你们和议院出面通知营长,请他明天把保罗押下来,作进一步的审讯,然后让我们好在中途干掉他!”

思高本徒23:15 所以,你们同公议会现在要通知千夫长,带保禄下到你们这 ,你们假装要更详细审讯他的事;我们早准备好,在他来到你们这 以前,就杀掉他。 」

文理本徒23:15 今请偕同公会、告千夫长、明日曳之至尔前、若将详究其情者、我侪已备、于其未至时杀之、

修订本徒23:15 现在你们和议会要通知千夫长,叫他把保罗带到你们这里来,假装要详细调查他的事;我们已经预备好,在他来到这里以前就杀掉他。"

KJV 英徒23:15 Now therefore ye with the council signify to the chief captain that he bring him down unto you to morrow, as though ye would enquire something more perfectly concerning him: and we, or ever he come near, are ready to kill him.

NIV 英徒23:15 Now then, you and the Sanhedrin petition the commander to bring him before you on the pretext of wanting more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his case. We are ready to kill him before he gets here."

和合本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

拼音版徒23:16 Bǎoluó de waìsheng, tīngjian tāmen shè xià máifu, jiù lái dào yíng lóu lǐ gàosu Bǎoluó.

吕振中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了这埋伏的事,就来,进了营楼,报告保罗。

新译本徒23:16 但保罗的外甥听见这项埋伏的诡计,就到营楼去,告诉保罗。

现代译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了这个阴谋,就进营房去告诉保罗。

当代译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到这项毒计,就马上跑去军营通知保罗。

思高本徒23:16 可是,保禄姊妹的儿子,听到了这种诡计,就来到营 ,报告给保禄。

文理本徒23:16 保罗姊妹之子闻其设伏、人营以告保罗、

修订本徒23:16 保罗的外甥听见他们设下埋伏,就来到营楼里告诉保罗。

KJV 英徒23:16 And when Paul's sister's son heard of their lying in wait, he went and entered into the castle, and told Paul.

NIV 英徒23:16 But when the son of Paul's sister heard of this plot, he went into the barracks and told Paul.

和合本徒23:17 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少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

拼音版徒23:17 Bǎoluó qǐng yī ge bǎifūzhǎng lái, shuō, nǐ lǐng zhè shàonián rén qù jiàn qiā fú zhǎng, tā yǒu shì gàosu tā.

吕振中徒23:17 保罗便请了一个百夫长来,说∶「请把这个壮年人带去见千夫长;他有事要报告他。」

新译本徒23:17 保罗请了一个百夫长来,说:“请你带这个青年人去见千夫长,他有事要报告。”

现代译徒23:17 於是保罗请来一个军官,对他说:「请带这个年轻人去见指挥官;他有事向他报告。」

当代译徒23:17 保罗请了一名军官来对他说:“请赶快带这青年去见营长。他有要事奉告!”

思高本徒23:17 保禄就叫来一个百夫长说:「请领这个青年到千夫长那里去, 他有事要向他报告。 」

文理本徒23:17 保罗请一百夫长至曰、引此少者见千夫长、有事告之、

修订本徒23:17 保罗请一个百夫长来,说:"你领这青年去见千夫长,他有事告诉他。"

KJV 英徒23:17 Then Paul called one of the centurions unto him, and said, Bring this young man unto the chief captain: for he hath a certain thing to tell him.

NIV 英徒23:17 Then Paul called one of the centurions and said, "Take this young man to the commander; he has something to tell him."

和合本徒23:18 于是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少年人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

拼音版徒23:18 Yúshì bǎ tā lǐng qù jiàn qiā fú zhǎng shuō, beì qiú de Bǎoluó qǐng wǒ dào Tānàli, qiú wǒ lǐng zhè shàonián rén lái jiàn nǐ. tā yǒu shì gàosu nǐ.

吕振中徒23:18 于是百夫长就拉着那人,带去见千夫长说∶「囚犯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把这个青年人带来见你千夫长,他有事要告诉千夫长。」

新译本徒23:18 百夫长就带保罗的外甥去见千夫长,说:“囚犯保罗请了我去,求我带这个青年人来见你,他有事要向你报告。”

现代译徒23:18 那军官就带这个年轻人去见指挥官,说:「囚犯保罗请我过去,要求我带这个年轻人来见你,因他有事向你报告。」

当代译徒23:18 军官就领他去见营长,说:“那囚犯保罗叫我带这青年来,说有要事禀告。”

思高本徒23:18 於是百夫长就带他到千夫长那里说:「囚犯保禄叫我去,求我把这个青年领到你这 来,他有事要告诉你。 」

文理本徒23:18 遂引诣千夫长曰、、囚者保罗、请我引此少者见尔、有事以告、

修订本徒23:18 于是百夫长把他领去见千夫长,说:"被囚的保罗请我到他那里,求我领这青年来见你;他有事告诉你。"

KJV 英徒23:18 So he took him, and brought him to the chief captain, and said, Paul the prisoner called me unto him, and prayed me to bring this young man unto thee, who hath something to say unto thee.

NIV 英徒23:18 So he took him to the commander. The centurion said, "Paul, the prisoner, sent for me and asked me to bring this young man to you because he has something to tell you."

和合本徒23:19 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

拼音版徒23:19 Qiā fú zhǎng jiù lá zhe tāde shǒu, zǒu dào yī páng, sīxià wèn tā shuō, nǐ yǒu shénme shì gàosu wǒ ne.

吕振中徒23:19 千夫长就拉着那人的手,退到一边,私下查问说∶「你有什么事要报告我?」

新译本徒23:19 千夫长拉着他的手,走到一边,私下问他:“你有什么事要向我报告?”

现代译徒23:19 指挥官就拉着他的手,把他带到一边,问他:「你有甚麽事报告?」

当代译徒23:19 营长就拉着那青年的手,走到一旁,静静地问他:“你有甚麽事情告诉我?”

思高本徒23:19 千夫长拉着他的手,走到一边, 私下询问说:「你有什麽事要向我报告?」

文理本徒23:19 千夫长执其手、至僻处、私问曰、尔欲何事告我乎、

修订本徒23:19 千夫长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问他:"你有什么事告诉我呢?"

KJV 英徒23:19 Then the chief captain took him by the hand, and went with him aside privately, and asked him, What is that thou hast to tell me?

NIV 英徒23:19 The commander took the young man by the hand, drew him aside and asked, "What is it you want to tell me?"

和合本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带下保罗到公会里去,假作要详细查问他的事。

拼音版徒23:20 Tā shuō, Yóutaìrén yǐjing yuēdéng, yào qiú nǐ míngtiān daì xià Bǎoluó dào gōnghuì lǐ qù, jiǎ zuò yào xiángxì cháwèn tāde shì.

吕振中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千夫长明天将保罗带下去到议院,好像要稍微更详确地查问他、的样子。

新译本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好了,要求你明天把保罗带到公议会里去,装作要详细审查他。

现代译徒23:20 他回答:「犹太人已经商量好,要请求你明天把保罗带到议会去,假装要详细地审查他的事。

当代译徒23:20 他说:“那些犹太人议定了一个毒计,在明天会要求你带我舅舅到议院受审。

思高本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约定请求你,明天把保禄带下去,到公议会 ,假装要更详细查问他的事。

文理本徒23:20 曰、犹太人相约、求尔明日曳保罗至公会、若将详诘其情者、

修订本徒23:20 他说:"犹太人已经约定,要求你明天把保罗带到议会去,假装要详细查问他的事。

KJV 英徒23:20 And he said, The Jews have agreed to desire thee that thou wouldest bring down Paul to morrow into the council, as though they would enquire somewhat of him more perfectly.

NIV 英徒23:20 He said: "The Jews have agreed to ask you to bring Paul before the Sanhedrin tomorrow on the pretext of wanting more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him.

和合本徒23:21 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预备好了,只等你应允。”

拼音版徒23:21 Nǐ qiē búyào suícóng tāmen, yīnwei tāmen yǒu sì shí duō rén máifu, yǐjing qǐshì, shuō, ruò bú xiān shā Bǎoluó, jiù bú chī bú hē. xiànzaì yùbeì hǎo le, zhī deng nǐ yīngyún.

吕振中徒23:21 所以请不要顺着他们;因为他们中间有四十多人正在伺伏等着他;这些人曾经起了誓,非等到杀掉保罗、不吃也不喝;如今他们已准备好了,只期望着你应允。」

新译本徒23:21 你不要听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正在埋伏起来等着保罗;他们发了誓,不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答应。”

现代译徒23:21 请你不要答应他们,因为有四十多人要埋伏等着他。他们都发过誓,非杀掉保罗不吃不喝。现在他们都准备好了,只等你决定。」

当代译徒23:21 但请你千万不要让他去呀!因为有四十多个人将会埋伏在半途狙击他。那些人还起了誓说:‘不杀保罗,誓不吃喝!’他们真的甚麽都准备好了,只等你押我舅舅下去就是了!”

思高本徒23:21 所以你切不要听从他们,因为他们中有四十多人埋伏着等待保禄,这些人已发了自诅的誓,非杀掉他,决不吃不喝;现在他们已准备好,只等候你的应允。 」

文理本徒23:21 乞勿从之、盖其中有四十余人、设伏伺之、且誓而自咒、不杀保罗、不食不饮、今已备矣、惟冀尔许之耳、

修订本徒23:21 你切不要随从他们,因为他们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经起誓,若不先杀掉保罗就不吃不喝。现在都预备好了,只等你的允准。"

KJV 英徒23:21 But do not thou yield unto them: for there lie in wait for him of them more than forty men, which have bound themselves with an oath, that they will neither eat nor drink till they have killed him: and now are they ready, looking for a promise from thee.

NIV 英徒23:21 Don't give in to them, because more than forty of them are waiting in ambush for him. They have taken an oath not to eat or drink until they have killed him. They are ready now, waiting for your consent to their request."

和合本徒23:22 于是千夫长打发少年人走,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人你将这事报给我了。”

拼音版徒23:22 Yúshì qiā fú zhǎng dǎfa shàonián rén zǒu, zhǔfu tā shuō, búyào gàosu rén nǐ jiāng zhè shì bàogào wǒ le.

吕振中徒23:22 于是千夫长把那青年人打发走了,嘱咐说∶「不要对什么人洩漏、说你把这些事禀报了我。」

新译本徒23:22 千夫长嘱咐那青年人:“不要告诉人你把这事告诉了我。”然后就打发他走了。

现代译徒23:22 指挥官吩咐他说:「不要让人家知道你已经把这事报告我了,」然后打发他走。

当代译徒23:22 营长听了就叫他回去,再叁叮嘱说:“你向我告密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思高本徒23:22 於是千夫长便打发那青年走了,并吩咐他说:「不要向任何人说你将这事报告给我了。 」

文理本徒23:22 千夫长遣少者去、戒之曰、尔以斯事报我、勿以告人、

修订本徒23:22 于是千夫长打发那青年走,嘱咐他:"不要告诉人,你已将这些事报告我了。"

KJV 英徒23:22 So the chief captain then let the young man depart, and charged him, See thou tell no man that thou hast shewed these things to me.

NIV 英徒23:22 The commander dismissed the young man and cautioned him, "Don't tell anyone that you have reported this to me."

和合本徒23:23 千夫长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亥初往凯撒利亚去;

拼音版徒23:23 Qiā fú zhǎng biàn jiào le liǎng gè bǎifūzhǎng lái, shuō, yùbeì bù bīng èr bǎi, mǎ bīng qī shí, chǎng qiāng shǒu èr bǎi, jīnyè haì chū wǎng Gāisālíyà qù.

吕振中徒23:23 千夫长便叫两个百夫长来,说∶「豫备步兵二百,好走到该撒利亚;还要马兵七十,轻装兵(意难碓定;或译∶长枪手)二百,巡哨到今夜九点钟(希腊文∶第三时辰)」

新译本徒23:23 千夫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两百个步兵,七十个骑兵、两百个长枪手,晚上九点钟往该撒利亚去。

现代译徒23:23 於是,指挥官召来了两个军官,吩咐说:「预备好步兵两百,骑兵七十,长枪手两百,今晚九点钟出发往凯撒利亚去;

当代译徒23:23 那青年离开之后,营长就召了两名军官来,吩咐他们:“快去预备步兵二百名,骑兵七十名、长枪手二百名,并且还要给保罗预备一匹马。今晚九时正出发,护送他到凯撒利亚的腓利斯总那里。”

思高本徒23:23 千夫长遂叫来了两个百夫长说:「预备二百士兵,七十骑兵, 二百长枪手,今夜第叁时辰,往凯撒勒雅去,

文理本徒23:23 遂召百夫长二人曰、备卒二百、骑七十、持戟者二百、今夜亥初、往该撒利亚、

修订本徒23:23 于是,千夫长叫了两个百夫长来,说:"预备步兵二百、骑兵七十、长枪手二百,今夜九点往凯撒利亚去;

KJV 英徒23:23 And he called unto him two centurions, saying, Make ready two hundred soldiers to go to Caesarea, and horsemen threescore and ten, and spearmen two hundred, at the third hour of the night;

NIV 英徒23:23 Then he called two of his centurions and ordered them, "Get ready a detachment of two hundred soldiers, seventy horsemen and two hundred spearmen to go to Caesarea at nine tonight.

和合本徒23:24 也要预备牲口叫保罗骑上,护送到巡抚腓力斯那里去。”

拼音版徒23:24 Ye yào yùbeì shēngkou jiào Bǎoluó qí shàng, hù sòng dào xúnfǔ Féilìsī nàli qù.

吕振中徒23:24 他也吩咐备妥了牲口,好让保罗骑上,护送到一路平安、到总督(原意∶皇省长)腓力斯那里;

新译本徒23:24 也要预备好牲口,好让保罗骑上,护送他安全到达腓力斯总督那里。”

现代译徒23:24 同时要为保罗预备坐骑,护送他到腓力斯总督那里去。」

当代译徒23:24 那青年离开之后,营长就召了两名军官来,吩咐他们:“快去预备步兵二百名,骑兵七十名、长枪手二百名,并且还要给保罗预备一匹马。今晚九时正出发,护送他到凯撒利亚的腓利斯总那里。”

思高本徒23:24 并备妥牲口,叫保禄骑上,把他平安护送到斐理斯总督那里。 」

文理本徒23:24 且备畜、使保罗乘之、护送至方伯腓力斯、

修订本徒23:24 也要预备牲口让保罗骑上,护送到腓力斯总督那里去。"

KJV 英徒23:24 And provide them beasts, that they may set Paul on, and bring him safe unto Felix the governor.

NIV 英徒23:24 Provide mounts for Paul so that he may be taken safely to Governor Felix."

和合本徒23:25 千夫长又写了文书,

拼音版徒23:25 Qiā fú zhǎng yòu xie le wén shū,

吕振中徒23:25 又写了一道文书,大意是这样∶

新译本徒23:25 千夫长写了一封信,大意如下:

现代译徒23:25 指挥官又写好公文,内容如下:

当代译徒23:25 营长又写了一封公函给腓利斯总督,信上写着:

思高本徒23:25 他写了一封这样的信:

文理本徒23:25 又具以书、其略曰、

修订本徒23:25 千夫长又写了公文,大略说:

KJV 英徒23:25 And he wrote a letter after this manner:

NIV 英徒23:25 He wrote a letter as follows:

和合本徒23:26 大略说:革老丢吕西亚请巡抚腓力斯大人安。

拼音版徒23:26 Dà lüè shuō, gé lǎo diū lǚ xī yà, qǐng xúnfǔ Féilìsī dà rén ān.

吕振中徒23:26 「革老丢吕西亚给总督(原意∶皇省长)腓力斯大人请安。

新译本徒23:26 “革老丢.吕西亚问候总督腓力斯大人。

现代译徒23:26 「克劳第吕西亚上书总督腓力斯大人尊前,敬谨请安:

当代译徒23:26 “腓利斯总督:

思高本徒23:26 「喀劳狄里息雅向总督斐理斯钧座请安。

文理本徒23:26 革老丢、吕西亚、请方伯腓力斯大人安、

修订本徒23:26 "克劳第.吕西亚向腓力斯总督大人请安。

KJV 英徒23:26 Claudius Lysias unto the most excellent governor Felix sendeth greeting.

NIV 英徒23:26 Claudius Lysias, To His Excellency, Governor Felix: Greetings.

和合本徒23:27 这人被犹太人拿住,将要杀害,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兵丁下去救他出来。

拼音版徒23:27 Zhè rén beì Yóutaìrén ná zhù, jiāngyào shāhaì, wǒ dé zhì tā shì Luómǎ rén, jiù daì bīng dīng xià qù jiù tā chūlai.

吕振中徒23:27 这个人被犹太人捉拿了,刚要被他们杀掉时,我听说他是罗马人,就带兵到场,救拔出来。

新译本徒23:27 这个人被犹太人捉住,快要遭害的时候,我听说他是罗马公民,就带兵去把他救出来。

现代译徒23:27 犹太人抓住了这个人,正要杀害他,我发现他是罗马公民,就带军队前往抢救。

当代译徒23:27 现有嫌疑犯人一名,是被犹太人捉拿,险些又被他们杀害的。我知道他是罗马的公民,便立刻把他抢救回营,

思高本徒23:27 这人为犹太人拿住,快要被他们杀掉时,我听说他是罗马人,就带军队到场,把他救出。

文理本徒23:27 此人为犹太人所执、将杀之、我闻其为罗马人、率士卒往拯之、

修订本徒23:27 这个人被犹太人拿住,快被杀害时,我得知他是罗马人,就带士兵下去,把他救了出来。

KJV 英徒23:27 This man was taken of the Jews, and should have been killed of them: then came I with an army, and rescued him, having understood that he was a Roman.

NIV 英徒23:27 This man was seized by the Jews and they were about to kill him, but I came with my troops and rescued him, for I had learned that he is a Roman citizen.

和合本徒23:28 因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缘故,我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会去,

拼音版徒23:28 Yīn yào zhīdào tāmen gào tāde yuángù, wǒ jiù daì tā xià dào tāmende gōnghuì qù.

吕振中徒23:28 因为想要确知他们告他的罪状,我就带他下去到他们的议院;

新译本徒23:28 为要知道犹太人控告他的原因,我就带他到他们的公议会那里去。

现代译徒23:28 我想查明他们控告他的理由,因此把他带到他们的议会去。

当代译徒23:28 为了要明白犹太人要杀害他的真相,我就亲自押解他到犹太人的议院里受审;

思高本徒23:28 我想要知道他们所以控告他的缘由,就带他下到他们的公议会去。

文理本徒23:28 欲知讼彼之故、引之至其公会、

修订本徒23:28 因为我要知道他们告他的罪状,就带他下到他们的议会去。

KJV 英徒23:28 And when I would have known the cause wherefore they accused him, I brought him forth into their council:

NIV 英徒23:28 I wanted to know why they were accusing him, so I brought him to their Sanhedrin.

和合本徒23:29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

拼音版徒23:29 Biàn chá zhì tā beì gào, shì yīn tāmen lǜfǎ de biànlùn, bìng méiyǒu shénme gāisǐ gāi bǎng de zuì míng.

吕振中徒23:29 便查知了他被控告、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律法问题,并没有该死或该捆锁的案情。

新译本徒23:29 我发现他被控告,是为了他们律法上的问题,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

现代译徒23:29 我发现他并没有甚麽该死或该囚禁的罪行;他们对他的控告无非牵涉到他们法律上的问题。

当代译徒23:29 结果发现他们控告他的罪状,完全是犹太人宗教信仰的问题,没有值得被判监或处死的罪行。

思高本徒23:29 得知他被控告,是为了他们的法律问题,并没有任何该死或该监禁的罪行。

文理本徒23:29 见所讼者、祇辩论其律、无当死当系之事、

修订本徒23:29 我查知他被告发是因他们律法上的争论,并没有什么该死或该监禁的罪名。

KJV 英徒23:29 Whom I perceived to be accused of questions of their law, but to have nothing laid to his charge worthy of death or of bonds.

NIV 英徒23:29 I found that the accusation had to do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ir law, but there was no charge against him that deserved death or imprisonment.

和合本徒23:30 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就立时解他到你那里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有古卷在此有“愿你平安!”)

拼音版徒23:30 Hòulái yǒu rén bǎ yào haì tāde jì móu gàosu wǒ, wǒ jiù lìshí jie tā dào nǐ nàli qù, yòu fēnfu gào tāde rén, zaì nǐ miànqián gào tā. ( yǒu gǔ juǎn zaì cǐ yǒu yuàn nǐ píngān )

吕振中徒23:30 有人禀报我说、将要有计谋害这个人,我登时打发他到你这里来,嘱咐原告他也在你面前告他(有古卷加∶愿你安康)。」

新译本徒23:30 后来我接到密报,得知害他的阴谋,就立刻把他送到你那里去,并且吩咐原告到你面前来控告他。”

现代译徒23:30 后来有人向我报告犹太人图谋杀害他,我立刻决定把他解到你那里去,同时吩咐各原告到你面前控诉。」

当代译徒23:30 现在我得了密报,知道犹太人准备暗杀他,所以立即护送他到钧座那里,同时我也会通知那些控告他的人,一起到钧座前提出控诉,敬请酌情办理。恭候台安革老丢吕西亚谨启”

思高本徒23:30 有人告知我,将有阴谋陷害他。我便立刻打发他到你这 来,并吩咐原告到你面前控诉他。 祝你安好!」

文理本徒23:30 或以将害斯人之计告我、我即遣诣尔、亦命讼之者、告于尔前、○

修订本徒23:30 后来有人把要害他的计谋告诉我,我立刻把他解到你那里去,又命令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

KJV 英徒23:30 And when it was told me how that the Jews laid wait for the man, I sent straightway to thee, and gave commandment to his accusers also to say before thee what they had against him. Farewell.

NIV 英徒23:30 When I was informed of a plot to be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man, I sent him to you at once. I also ordered his accusers to present to you their case against him.

和合本徒23:31 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夜里带到安提帕底。

拼音版徒23:31 Yúshì bīng dīng zhào suǒ fēnfu tāmende, jiāng Bǎoluó yè lǐ daì dào ān tí pà dǐ.

吕振中徒23:31 于是兵丁照所吩咐他们的,将保罗接走,趁夜带到安提帕底。

新译本徒23:31 于是士兵照着吩咐,把保罗提出来,连夜带到安提帕底。

现代译徒23:31 兵士们执行命令,把保罗带去,连夜解往安提帕底。

当代译徒23:31 军队奉命行事,就在当夜护送保罗到安提帕底。

思高本徒23:31 於是士兵照所命令的,夜间带领保禄到了安提帕特;

文理本徒23:31 士卒奉命、携保罗夜至安提帕底、

修订本徒23:31 于是士兵照所命令他们的,连夜把保罗带到安提帕底。

KJV 英徒23:31 Then the soldiers, as it was commanded them, took Paul, and brought him by night to Antipatris.

NIV 英徒23:31 So the soldiers, carrying out their orders, took Paul with them during the night and brought him as far as Antipatris.

和合本徒23:32 第二天让马兵护送,他们就回营楼去。

拼音版徒23:32 Dì èr tiān, ràng mǎ bīng hù sòng, tāmen jiù huí yíng lóu qù.

吕振中徒23:32 第二天让马兵同他往前走,他们就回营楼来了。

新译本徒23:32 第二天,他们把保罗交给骑兵队护送,就回营楼去了。

现代译徒23:32 第二天,步兵回营,让骑兵护送保罗。

当代译徒23:32 第二天,步兵和枪手折回军营,由骑兵继续护送。

思高本徒23:32 第二天,让骑兵跟保禄同去,别的就回到营 。

文理本徒23:32 次日、骑兵送之、余者归营、

修订本徒23:32 第二天,由骑兵护送保罗,他们就回营楼去。

KJV 英徒23:32 On the morrow they left the horsemen to go with him, and returned to the castle:

NIV 英徒23:32 The next day they let the cavalry go on with him, while they returned to the barracks.

和合本徒23:33 马兵来到凯撒利亚,把文书呈给巡抚,便叫保罗站在他面前。

拼音版徒23:33 Mǎ bīng lái dào Gāisālíyà, bǎ wén shū chéng gei xúnfǔ, biàn jiào Bǎoluó zhàn zaì tā miànqián.

吕振中徒23:33 马兵进了该撒利亚,把文书呈给总督,也引保罗到他面前。

新译本徒23:33 骑兵到了该撒利亚,把信呈上总督,同时把保罗也交给他。

现代译徒23:33 他们到了凯撒利亚,把公文呈给总督,又把保罗交给他。

当代译徒23:33 到了凯撒利亚,就将公函呈上总督,把保罗交给他办理。

思高本徒23:33 他们进了凯撒勒雅,把信呈给总督,并引保禄到他面前。

文理本徒23:33 至该撒利亚、呈书方伯、使保罗立于前、

修订本徒23:33 骑兵来到凯撒利亚,把公文呈给总督,就叫保罗站在他面前。

KJV 英徒23:33 Who, when they came to Caesarea, and delivered the epistle to the governor, presented Paul also before him.

NIV 英徒23:33 When the cavalry arrived in Caesarea, they delivered the letter to the governor and handed Paul over to him.

和合本徒23:34 巡抚看了文书,问保罗是哪省的人。既晓得他是基利家人,

拼音版徒23:34 Xúnfǔ kàn le wén shū, wèn Bǎoluó shì nà sheng de rén, jì xiǎodé tā shì jī lì jiā rén,

吕振中徒23:34 总督念完了文书,问保罗是哪一省人。既查知了他是基利家人,

新译本徒23:34 总督读了信,就问保罗是哪一省的人;知道了他是基利家人,

现代译徒23:34 总督阅读公文,并问保罗是哪一省人,发现他是基利家籍的人,

当代译徒23:34 总督看过公函,又得知保罗是基利家人,就说:

思高本徒23:34 总督读了信,便问保禄是那一省的人; 既查知他是基里基雅人,

文理本徒23:34 方伯览毕、问为何省人、知其属基利家、

修订本徒23:34 总督读了公文,问保罗是哪一省的人;一知道他是基利家人,

KJV 英徒23:34 And when the governor had read the letter, he asked of what province he was. And when he understood that he was of Cilicia;

NIV 英徒23:34 The governor read the letter and asked what province he was from. Learning that he was from Cilicia,

和合本徒23:35 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要细听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

拼音版徒23:35 Jiù shuō, deng gào nǐde rén lái dào, wǒ yào xì tīng nǐde shì, biàn fēnfu rén bǎ tā kānshǒu zaì Xīlǜ de yámen lǐ.

吕振中徒23:35 就说∶「你的原告也来到时,我才要详细听你」。便发命令将保罗看守在希律的王府内。

新译本徒23:35 就说:“等到原告也来了,我才审问你。”于是吩咐人把他拘留在希律的王府里。

现代译徒23:35 就说:「等你的原告到达,我就处理你的案件。」於是他命令把保罗拘禁在希律的公署里。

当代译徒23:35 “待起诉你的人来到之后,我会开庭仔细审讯的。”於是下令把保罗拘留在希律王的王宫里。

思高本徒23:35 便说:「等控告你的人来到,我再听审你。」遂下令把保禄看守在黑落德王府 。

文理本徒23:35 曰、讼尔者至、我将听尔、遂命守之于希律公廨、

修订本徒23:35 就说:"等告你的人来到,我才详细听你。"于是他命令把保罗拘留在希律的衙门里。

KJV 英徒23:35 I will hear thee, said he, when thine accusers are also come. And he commanded him to be kept in Herod's judgment hall.

NIV 英徒23:35 he said, "I will hear your case when your accusers get here." Then he ordered that Paul be kept under guard in Herod's palace.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