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了上边一带地方,就来到以弗所;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

2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

3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约翰的洗。 ”

4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5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6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注:或作“又讲道”)。

7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8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 神国的事,劝化众人。

9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10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

11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12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

13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

14做这事的,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15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

16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

17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

18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

19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

20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21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

22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

23那时,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

24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生意发达。人

25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众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

26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西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

27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西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

28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

29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

30保罗想要进去,到百姓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

31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

32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33有人把亚历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犹太人推他往前,亚历山大就摆手,要向百姓分诉。

34只因他们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大家同声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如此约有两小时。

35那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就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

36这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当安静,不可造次。

37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谤渎我们的女神。

38若是底米丢和他同行的人有控告人的事,自有放告的日子(注:或作“自有公堂”),也有方伯可以彼此对告。

39你们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断定。

40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我们难免被查问。论到这样聚众,我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41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

提要

6 保罗按手,就有圣灵临到那些人身上。9 犹太人毁谤上帝的道,单单所行的神迹奇事就可以坚定这道。13几个念咒赶鬼的犹太人,16 反倒被鬼附在自己身上。19烧掉了行邪术的书。24银匠底米丢,由于贪财,发起了敌对保罗的运动,35最终由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


保罗在以弗所

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了上边一带地方,就来到以弗所;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

【本会注释】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以上对于亚波罗的插入叙述就结束了,下面的记载将再一次回到使徒保罗身上。亚波罗发觉亚该亚地区的哥林多城乃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传道中心,似乎在这个时期,他还将这里作为一个总部。在这期间,使徒保罗继续向西行驶(徒18:23)穿过小亚细亚,要到以弗所。

上边的一带地方。那是很大范围的一个区域(见徒13:50注释)。这些地区都属于内陆。使徒保罗的旅行可能穿过了吕高尼、加拉太、以及他先前就曾拜访过的弗吕家。

就来到以弗所。这里保罗再次访问以弗所城,乃是他先前离开这里之时所说之应许的实现(徒18:21)。

几个门徒。他们被成为“门徒”是因为他们像亚波罗一样,他们学习了一些有关耶稣的知识,藉着这些基础,他们就被引领来听使徒保罗的讲论,保罗会教导他们更多的真理。


徒19:2 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

【本会注释】

你们信的时候。或作“相信的时候”。这里或者是指你们相信的时候,或者是说既然你们信了。保罗称这些人为信徒。由于保罗刚到这里不久,他不知道群众中间这些成员的背景。但是保罗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些人希望拥有属灵的恩赐,也许他们缺乏那些有福音信息在心里之人所表露出来的和平、喜乐、以及光照。

受了圣灵没有。这些门徒们在信仰上所持守的立场与亚波罗十分相似,我们可以很合理地认为,当亚波罗在以弗所的时候,这些人接受了他的讲论。当然,他们可能通过旧约圣经的记载,以及施洗约翰的讲论,已经知道了有关圣灵这个名词(太3:11),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似乎对于圣灵之特性没有丝毫的了解。他们领受了洗礼,作为悔改的一个表号,无疑,他们也开始过一种正直的生活,但是还没有经历“圣灵中”的“公义,和平,和喜乐”(罗14:17)。显然,他们是一些犹太人,并不是外邦人。


徒19:3 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约翰的洗。”

【本会注释】

你们受的是什么。相当于“领受了什么”(见徒2:41;8:38注释)。在新约圣经中,这个措辞的意思是“藉着洗礼来到”,“藉着洗礼进入”,用此来表达他们藉着浸礼这么一个外在的行为表号与上帝亲密联合的关系。藉着浸礼这么一个外在的行为表号。到此为止,这些人的回答显明了他们所领受的指导是不完善的,比较通常受洗时所领受的,他们还不够资格,有所缺乏,同时他们的属灵经历也是不完善的,与他们对于知识的缺乏是一致的。显然,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乏,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具有充分的资格,自然可以属于信徒中的一员。

是约翰的洗。相当于“领了约翰的洗礼”。他们可能是从亚波罗那里领受了这洗礼,是亚波罗在听到百基拉和亚居拉的更详细教导之前所为,或者是从像亚波罗一样的人物那里领受了这洗礼。除了本章的第4节之外,这里乃是新约圣经中最后一次提到施洗的约翰。


徒19:4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本会注释】

是悔改的洗。使徒保罗归纳了施洗约翰的教训──悔改的洗礼以及对于耶稣基督应有的信──但是这些以弗所的信徒对于圣灵的洗以及圣灵的恩赐毫无所知,而且对于在基督里之教义的信心也很薄弱。


徒19:5 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本会注释】

他们听见这话。此处的“这”是由翻译员添加的,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删掉。显然,这些皈依者听到的并不仅仅是耶稣是弥赛亚的陈述,而是藉着旧约圣经的经文作为论据,保罗证明了那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显明在基督里应验了旧约圣经。尽管这里的描述十分简洁,但是他们不一定立刻就悔改相信了,可能需要全面的讲解和教导。

就奉主耶稣的名。相当于“照着这名”。有关这“名”的重要意义见徒3:16;4:12注释。这里乃是一个个别的例子,他们接受了至关重要的真理──这真理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之后就再次领受了受洗。但是这里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频繁的重新领受洗礼。重新领受洗礼越少执行越好,这工作要十分谨慎。要使自己的罪得蒙洁净,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上每天行事为人有基督的样式乃是要藉着基督,靠赖上帝赦免罪恶的恩典(约一1:9;2:1,2),而且要由洗脚礼作为见证,就是那洗去罪恶的表号礼节(约13:4-10)。当一个人受洗归入基督之后,若不是因为明显地背道,偏离信仰,或者是背叛了与基督之关系的标准,就不可再次执行洗礼。除了此种情况之外,像此处的这个例子也是可以再次执行洗礼的。奉耶稣基督的名接受洗礼乃是要发誓进入救恩的约,而且希望这种恩典是持久、永久性的经历。


徒19:6 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或作:又讲道)

【本会注释】

按手。见徒6:6注释。

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这乃是记载在《使徒行传》中,那些奉耶稣基督的名领受洗礼之时而获得的属灵经历。在这个例子中,圣灵降下也是为了预备人做伟大的工作,就是改变这个全部奉献给女神底米丢(等同于罗马人所信奉的守护神黛安娜)的以弗所城,使之成为一个有众多侍奉基督之人的地方,使以弗所成为整个这个地区基督徒生活的中心,以及以后几个世纪的工作。

就说方言。相当于“开始张口说方言”。这就好比五旬节圣灵沛降一样。先前圣灵在耶路撒冷降临,使许多从各国来到耶路撒冷参加五旬节的犹太人受到了影响,接受了所传的福音,此时,要像当年所产生的果效一样,圣灵在这个异教活动的中心降临,也要产生类似的结果,当地百姓对于这种能力的惊叹必定会使他们注意这信息,这样就会吸引一些人归向基督。“因此,他们获得了做福音工作的资格,就如以弗所以及周边的福音使者一样,同时也出去到小亚细亚传扬福音”((怀爱伦《评论与通讯》1911年8月31日)。

又说预言(或作:又讲道)。相当于“开始说预言(或作:开始讲道)”。这意味着一种对于福音传播更加有力的恩赐,实现了旧约圣经中记载的预言,并且能更加有力地传扬福音。在这个时期,预言未来时间的能力对于耶稣基督的事并不会有太大帮助,而且也没有必要用这个词来预定。


徒19:7 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本会注释】

一共约有十二个人。这里的叙述暗示,这十二个人形成了一个组,他们也许一起出席教会的会议,但是在这之前并非如此。


徒19:8 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上帝国的事,劝化众人。

【本会注释】

进会堂。这样作乃是为了保持使徒的习惯(见徒9:20注释)。这三个月中每次进会堂显然主要是在安息日那天,这样做首先是因为保罗是一名认真遵守安息日的信徒(见徒13:14;16:13),而且也是因为保罗在平日里自己亲手劳作谋生(徒18:3;20:34;见帖前2:9;帖后3:8),只有在安息日才能给保罗提供一个决好的机会,使他可以与犹太人接触。

放胆讲道。见徒9:27注释。

一连三个月。这几个简单的叙述词概括了一个繁重劳碌的时期。无疑,使徒保罗继续像以前一样做为一名制造帐篷的工人(参徒20:34),但是,至少在安息日他在会堂里传讲耶稣就是基督,并且提出耶稣基督工作以及他国度中之永久律法的本质。

辩论。正如徒17:2;18:4,19的记述;见徒20:7注释。

劝化。或作“试图说服”。

上帝国。见徒1:6注释。


徒19:9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本会注释】

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或作“有些人生发刚硬的心,就不顺从”。见徒14:2注释。

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这里是指毁谤基督徒和基督教。这些在以弗所煽动混乱的不信之犹太人正如那些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同胞一样。他们可能试图煽动外邦人也来攻击保罗,以此来体现他们对于保罗的憎恨。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总是随时愿意暴动。

保罗就离开他们。这里是指保罗停止了参与那里会堂中的公共崇拜。

叫门徒与他们分离。即保罗要求会堂中的基督徒们退出会堂,对真理感兴趣的犹太人都可以出来。这里乃是第一次记载一个整个的基督徒团体与犹太人的会堂切断关系,从他们中间出来。在公元68-135年犹太人战争期间,基督徒们可能加快了从会堂里退出来的过程,因为在战争期间,与犹太人联合,进到犹太人的会堂不但不安宁,而且事实上在某些地方还十分危险,(见本注释第五册第80页)。

辩论。有些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这里也可以使用以下一种不同的读法,“每天在推喇奴学房里从五时辩论到十时”。一些学者们认为这种读法不能被肯定是不是最初的原文。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里就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观点,因为从五时到十时(大约是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4点)正好是东方国家用来午睡的时间,使徒保罗可能会利用推喇奴学房在一天中没有课时的时候,就是在“业余时间”教导真理。

天天。使徒保罗在以弗所停留的前三个月期间是如何勤奋地教导那里的信徒,多长时间在会堂里讲解一次,我们都无法搞清楚,尽管他必定在每个安息日都到会堂聚会,也许不仅如此,平日里也可能会到那里去。现在,保罗至少开始着手一项比较集中、加强的公众布道,对于这项工作,使徒保罗至少每天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时间。根据推测,保罗可能在推喇奴学房讲论的同时还去工作赚取生活费(见第8节注释)。

学房。希腊文scholē。这个词有一段很有趣的历史。最初这个词是指“闲暇”;随后,这个词用来表达那些有学问之讨论和研究的闲暇时间;后来,正如这里的表达,就成了从事研究学习的场所。最后,这个词成了一个集体措辞,指那些在某个教师门下受教的学生,例如“齐诺学房”。在本节当中,这个词可能是指一个空闲的房子,而且这个房子归私人所有,借给使徒保罗使用,或者是保罗租用了这房子。

推喇奴。有些人可能认为推喇奴是一个著名的人物。关于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记载。他可能是一个哲学教师或者是辩术教师,但是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的话,那么他几乎不可能是一位丝毫没有皈依的外邦人。因为像这样的一位教师,是不会允许他的学房被一个教导新信仰的人使用的,而且这新信仰被某些党派讥笑(见徒17:32)。

因此,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学校,希伯来文写作“Beth-Hammidrash”,使徒保罗的犹太人听众更有可能聚集参加。在这些听众当中,显然有一部分人是犹太人,还有一部分人是希腊人。无疑,在以弗所有足够的犹太人,为了他们的文化教育,有必要开设这样的“学房”,而且这种学房的领袖除了自己的犹太名字之外,必定会随时采用一个外邦名字。因此,这里提到的“推喇奴”有可能是一名犹太人。


徒19:10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

【本会注释】

这样有两年之久。后来,使徒保罗在米利都向以弗所的长老们劝勉之时,他说自己在以弗所教会劝戒众人有“三年之久”(徒20:31)。然而,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并没有矛盾。徒20章提到的“三年”,必定包括这里提到的“两年”以及第8节提到的三个月,还有使徒保罗在进会堂传讲之前的一段时间(见《述》第二十八章)。

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有关“亚细亚”的解释参徒2:9。显然,以弗所成了使徒保罗做工的中心,从这里出发,他还到周边的一些城镇传扬福音。因此,在启示录中提到的一些教会(启2;3)有可能是因为保罗的传讲而建立了的,尽管使徒保罗提到有些人没有见到过他的面(西2:1;参徒18:23)。在以弗所城里新基督教团体的成长,当然,其成员包括犹太人也包括外邦人,已经成了一个显著的事实。奉献给女神亚底米的物品明显减少了,而且有关女神纪念品的出售生意也空前的萧条。作者路加的记述暗示,使徒保罗的听众不仅仅是那些定居在以弗所的居民,而且还有那些拜访这个城市的人群,这些人将保罗所传扬的福音信息传遍了这个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歌罗西的腓利门可能就是保罗在以弗所传扬福音期间接受的信仰(见门第19节)。


士基瓦的儿子们

徒19:11 上帝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本会注释】

行了。在希腊文中,这个动词的时态暗示在使徒保罗停留在以弗所期间,上帝的能力不断地彰显。这并不是藉着一些大有能力的讲论而产生了上帝能力的间歇性显现。

非常的奇事。直译是“大能的[工作],不是[一些]偶然发生的事”,就是指这些事情并不是某天偶然发生的(参徒28:2注释)。此处的英文词汇“神迹”,就是希腊文的名词“dunamis”(见本注释第五册第208页)。是指上帝亲自实行了这奇事;使徒保罗仅仅是一个实行这奇事的工具。

藉保罗的手。这里乃是在字面上对于类似希伯来习惯用语的一个复制,表达的意思是代理(见徒5:12注释)。


徒19:12 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

【本会注释】

从保罗的身上拿手巾或围裙。这里的希腊文“手巾”和“围裙”都是从拉丁文字译过来的。这里的“手巾”(希腊文sudaria)乃是用来擦脸上的汗水;此处所说的“围裙”(希腊文semicinctia)乃是一种很短的围裙,通常都是由一些工匠来穿戴。这里看起来十分奇怪,他简单地几笔描述完保罗连年的福音工作之后,本应该对这件事情进行详细的论述,但是他的叙述依然很简练。可能是因为作者路加是一名医生,以致于他的注意力习惯性的更加关注超自然的医治之能。看起来是有一些真诚的人,正当使徒保罗工作(支搭帐篷)的时候来到使徒跟前,并且藉着保罗所使用的手巾和围裙获得了医治。这些物件所起到的医治作用对照与当年耶稣基督那医治人的衣服(见可5:27,28注释),以及主耶稣用来医治瞎子的泥(见约9:6注释)。要想获得超自然的医治只能,大凡只有两个条件:神圣的能力,以及信心。物质的事情也许会连接那介于神圣之能与人类信心之间的鸿沟,它们仅仅是运用信心的工具。

病就退了。在以弗所城里,正如本章所显示的,驱魔的法术和那些古怪的魔力技巧,以及咒语,都是在百姓面前进行炫耀,这里,上帝似乎亲自实施了神奇的治疗,以此作为特殊的证据,表明无论任何人,只要相信上帝,他们的信心就可以支取上帝的大能。


徒19:13 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

【本会注释】

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或作“巡回的犹太驱魔师”(见修订标准版圣经)。这些冒名顶替者试图藉着使用使徒保罗和耶稣基督的名而使他们自己获得利益。这些犹太人表示自己可以藉着魔法和符咒医治病人(见徒8:9;13:6注释)。犹太人的历史学家约瑟夫,在他记载有关所罗门所谓的驱魔技巧时这样写,“此种治疗至今都是我们中间一种伟大的力量”(见《犹太掌故》第八章2.5 [46];洛俄伯版,第五册第595页)。

向…擅自称主耶稣的名。在很早以前,犹太人的传统记载中就描述了宣称那个无法用言语表达之神灵的名可以获得的惊人结果。他们宣称,先祖摩西就是藉着宣称这个名而杀死了成千上万的埃及法老的士兵,而且他们也认为先知以利沙就是“奉耶和华的名”有母熊出来将那些嘲笑他的四十个孩童撕裂。我们不难理解这些“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由于看到了使徒保罗宣称耶稣的名所产生的结果,所行的奇事,他们也试图藉着宣称“耶稣”的名去医治病人(参徒3:16)。


徒19:14 做这事的,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本会注释】

犹太祭司长。或作“一位犹太人的祭司长”。这表明他可能在选举祭司的24个过程中有一项为首(见太2:4;路3:2注释)。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丢失了自己的职位,但是来到以弗所之后,人们依然称他为祭司长,所以作者路加也如此称呼。

做这事的。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参与了这次活动,他们也奉耶稣的名驱魔,这里的表达只是一句客套话,至少可以给他们外表上的尊敬。


徒19:15 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

【本会注释】

恶鬼回答他们说。这几个念咒赶鬼的犹太驱魔师与那恶鬼面对面,这恶鬼就如同当年主耶稣在加大拉遇到的鬼一样狂暴、凶猛(可5:3,4;参太8:28)。

耶稣我认识。希腊文ton Iēsoun ginōskō,“我认得耶稣”。这里的希腊文“Ginōskō”不仅暗示了各自的知识,而且还显明了这个恶鬼对于权威的认可。

保罗我也知道。希腊文ton Paulon epistamai,“保罗我也熟悉”。此处的希腊文Epistamai可能暗示了恶鬼对于保罗的熟悉,或者知晓此人的情况。

你们却是谁呢。直译是“但是你们,你们是谁呢?”。这被鬼附着的人就与恶鬼参合在了一起(参可5:7-12)。这恶鬼听到主耶稣和使徒保罗的名字显得很敬畏,但是对于这些冒充假装之人,他却不表示丝毫的敬畏。


徒19:16 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

【本会注释】

跳在他们身上。这里是指魔鬼附在了他们身上,正如在加大拉人的例子一样,使受害者更加有能力,超出正常的能力。在这个被鬼附之人发作的时候,这些冒名顶替者就开始惊慌逃窜了。

制伏他们。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读法“制服了他们中间的两个人”。这种不同的读法可能是指在这个事件里,在大祭司的七个儿子中只有两个儿子被鬼附身。然而,在蒲纸文献上的希腊文中,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里的希腊词就应该翻译为“两个”,这个词也有可能是指“一切、所有”(超过了两个)。

赤着身子。这种表达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人的外衣或者是那种宽大的衣服也被撕掉了,他们应该还穿着一种较短的束腰外套(见太5:40注释)。关于这件事情,作者的记载就到此结束。如果作者是在捏造一些非凡的事情,那么,他可能会继续使故事向下发展,到故事高潮的时候,士基瓦的儿子们失败了,然而使徒保罗却医治了这个人。但是作者路加并没有这样记载,他记载的全都是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实。


徒19:17 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

【本会注释】

都知道这事。直译是“传遍了”。无疑,这个故事很快就传遍了当地。祭司长士基瓦的儿子们对于所发生的这次事件,可能没什么可说的。

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这里动词的事态暗示了持续性的赞美、夸耀。此处的记载显明耶稣的名远远高过了那些赶鬼之人曾经使用的任何其他的名。同时也显明,不藉着信心卤莽的使用这个名字,必然会遭至可怕的结果。似乎以弗所城中的百姓从来就没有尊敬这个名,直到他们看到那些亵渎这名之人所遭制的刑罚之后,才尊耶稣的名为大了。


徒19:18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

【本会注释】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可能用来表达他们悔改的全过程,包括洗礼(参第3节)。这些信徒们进行了一番表白,但是,他们的做法显然不是一种完全的经历。他们现在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道德之事忏悔,也许是在他们领受了洗礼之后,在有关一些玄妙习惯礼节上所犯的罪过。在上帝圣灵的感动之下,教会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自省。我们并不清楚这些人的悔罪是否是私下里来到使徒保罗面前或是其他教师面前进行的,还是在公众场合当着会众的面进行的。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正如当年那些来到施洗约翰那里诚心悔改的人一样(见太3:6注释)。他们看出了那恶者可以藉着人错误地使用耶稣基督的名字所做的事情,而且想知道他们称呼自己为基督徒是否也是错误地使用了耶稣的名。他们意识到自己必须承认耶稣基督乃是众人的审判者。他们的良心被唤醒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活跃状态。他们诚心承认自己的罪过,因此他们就来到了耶稣基督赦免以及代求的恩典之下(见约一1:9;2:1)。见《述》第二十七章。


徒19:19 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

【本会注释】

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迷信和法术这些事业或者称之为技术,可以算为以弗所城的专业项目。这些法术师以及占星家到处可见,为数众多,而且在符咒、预言书籍、以及解梦的规则发面开展着活跃的贸易。所谓的“以弗所符咒”或者“以弗所作品”(希腊文Ephesian grammata)就是指保存在丝绸包里的小羊皮纸片,而且在这些纸上写有使人晦涩不明的古老文字。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列出了这些文字(Stromata v.8),尽管这些文字十分模棱两可,很难进行语言分析,但是革利免依然将它们进行了翻译,他说这些文字乃是指黑暗和光明,地球和年,太阳和真理。无疑,它们象征着古老的佛里吉亚人自然宗教的幸存物,这宗教要先于希腊的女神亚底米,而且后来受到其他一些宗教的影响,参进了一些迷信的观念,被合并了。

把书拿来。这里的表达一定是指,这些人将那些纸张,就是那些写有符咒和法术咒语的纸张,还有这些“以弗所的作品”,以及那些一切关于这些“法术”的书籍,都拿了来,堆积在一起。依其申述,这其中的一些“书”可能是古代的遗物,最早的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祖摩西的时代。也许也带来了一些法术,以及护身符之类的书。

焚烧。这里的叙述显明那些虚伪的赶鬼师没有将鬼赶出去,反而鬼却附在了他们身上,制服了他们,然而使徒保罗可能将这些人身上的鬼赶了出去,保罗赶鬼一事与焚烧这些法术书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见第12,16节)。那些“已经信的”人清楚地感觉到了基督教的力量要远远超过那些“法术”的力量。那些符咒,神奇的名字,咒语,以及“信”都被暴光了,显明它们全都是虚伪的主张。因此,那些写有法术咒语的书籍和纸张,以及关于这些内容的论文都被堆积在一起焚烧了。这里的希腊文动词既有可能暗示一种连续性的焚烧,就是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因为总有人往里面仍要烧的书,也可能是指分为几次焚烧。这样的行为必定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他们算计书价。根据作者路加的记载,这些皈依者所做的牺牲不仅仅包括这些书籍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他们潜在的生活收入,因为他们可能是靠着“平素行邪术”来赚取生活费用。

共合五万块钱。许多人估计这些书价值很高,由于这些皈依者所做的生动的焚书事件是当着众希腊人的面,所以作者路加可能想到了的古希腊的银币名称“银钱”。如果这些书籍的价值确实如同众人的估计,那么这50,000块钱要比今天的5,000美元价值稍高一些。然而,按照当时的希腊钱币来计算,由于那时一天的薪水与今天的收入相当,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流通的货币市场价值要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按照美元等价计算出来的数字。这其中的一些书籍无疑是以很高的价值购买的。参本注释第五册第49页。


徒19:20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本会注释】

主的道大大兴旺。直译是“主的道不断地大大兴旺发展”。此处的“大大地”可以理解为“具有超然的力量和大能,没有什么可以抵制此种力量”。

而且得胜。或作“继续巩固”。


以弗所的骚乱

徒19:21 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

【本会注释】

这些事完了。通过在以弗所的传扬,那里有许多人相信了基督,加入了教会。藉着这场惊人的事件,上帝亲自参与了以弗所教会的活动。那些“相信”的人经历了一场改革。在这个城市发生了一场对于邪恶势力,以及邪恶之教训的彻底毁灭,十分壮观,这件事吸引了合城百姓的注意力。如今,在这里的工作已经很好地奠定了基础,使徒保罗感觉自己可以离开以弗所了。

心里定意。在希腊文中,此种表达是模棱两可的;它可能是指保罗自己心里定意,也可能是指保罗被圣灵感动定意要做这事(见徒17:16注释)。

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书信写出了使徒保罗意图的背景。在保罗停留与以弗所的这些年里,他也或多或少与马其顿以及亚该亚的众教会频繁联络,保罗也很有必要为教会担忧、焦虑。他有必要给哥林多教会写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没有保留下来,信中保罗警告哥林多信徒弃绝那些令人厌恶的罪恶以及奸淫的罪(林前5:9-11)。革来氏家中的成员曾经带给使徒保罗信息,提到了哥林多信徒中间有纷争的事;同时保罗也听到关于哥林多教会中的大恶,教会缺乏规矩,甚至犯有严重的奸淫罪,就是乱伦的罪(林前1:115:1;11:18-22)。这些事情需要保罗亲自关注。同时,保罗也希望能再次访问耶路撒冷,并且将外邦教会信徒的乐意捐项带给那些缺乏的巴勒斯坦犹太基督徒(见林前16:1;林后8:1-4)。

往耶路撒冷去。将那些外邦教会信徒的捐项带到耶路撒冷教会。保罗曾经说到“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林前15:32),以及在以弗所有“宽大又有功效的门”为他“开了”(林前16:9)。使徒保罗在以弗所教会已经经历了这些严重的困难,对于他来说这些既是宽大的机会之门,也是致命的威胁。如今,他可以离开了,可以去拜访希腊的众教会并且往耶路撒冷去了。

往罗马去看看。这里乃是第一次记载使徒保罗期盼到罗马城。保罗企图访问罗马(见罗1:13;15:23)显明他存有此种想法已经有许多年了,可能在他第一次听到自己要做外邦人的使徒之时,就开始存有此种想法(徒22:21)。保罗之所以期盼到罗马帝国的首府,显然也是因为自己在罗马城中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是他在其他地方认识的(罗16:1-15)。对于使徒保罗来说,没有在这个帝国的中心──罗马为上帝作见证之前,他的使命还不能划上一个句号。但是他的这些愿望都被挫败了;因此他在书信中写到,他要离开以弗所,因为他坚决定意要到罗马以及西班牙(罗15:28)。


徒19:22 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

【本会注释】

往马其顿去。无疑,这样做是为了众教会中的捐资能够预备妥当,而且还吩咐,正如他在哥林多书信中所写的一样,不要等他到了之后再现凑(林前16:2)。

帮助。希腊文“diakoneō”,“尽力帮助”,“服务”。英文中的名词“执事”就是源自这个动词。参本册注释第25页。

提摩太。在林前4:17提到了提摩太的从保罗那里领受的使命。他首先被派遣到哥林多,去警戒、劝勉那里的信徒,这样就可以减轻保罗本人的一些担子,当保罗访问哥林多时就不至于过度劳累。使徒保罗劝勉哥林多的信徒要乐意接受提摩太,尊敬他(林前16:10)。使徒保罗在信中也提到要提摩太返回到自己这里来(同上第11节),因此,在保罗写哥林多后书的时候,提摩太同保罗在一起(林后1:1)。

以拉都。在哥林多曾经发现过一块石头,是铺地块料,其日期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其上的碑铭说到,“作为对于民选行政官的报答,以拉都自己出资铺[路]”。学者们通常都认为这个以拉都与本节提到的以拉都是同一个人(见罗16:23注释;参提后4:20)。


徒19:23 那时,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

【本会注释】

起的扰乱不小。一种否定式的强调法。

因为这道。参徒9:2。


徒19:24 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

【本会注释】

底米丢。在其他地方没有提到过这个人,“底米丢”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很常见。

。希腊文naoi(单数,naos,见太4:5注释)。通常来讲这个词都翻译为“圣殿、神庙”,总是指里面的庇护之所,人们通常认为那里有神圣能力的临格,因此,这里出现这个词,它的意思就应该包括庇护所,以及女神的神像。在神庙中这些较小的银像(或者是赤土制造的陶器)代表物中,可能还有很小的女神神像。这些女神的小神像即可以摆置在房子里面,同时也可以戴在身上作为装饰。

亚底米。希腊文Artemis(亚底米)。在早期时代,对于女神亚底米的敬拜──最初是亚细亚人的宗教──以以弗所城为中心。当希腊人派侨民到亚细亚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的人已经建立了此种宗教形式,而且,他们还在这种敬拜模式中发现了一些雷同之处,他们还为这个亚细亚的神灵起了一个名字,就是希腊女神亚底米。

亚底米的第四个庙宇虽然富丽堂皇,但是却欠了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许多的债。据说,这个庙宇是在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的那天夜晚,被西罗司达斯放火烧毁的,西罗司达斯是被一种愚蠢的,似乎有些神经质的欲望所驱使,他希望自己的名声不朽,或者藉着这见事情使自己的名字遗臭万年。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时候,这个庙宇得到了重建,比先前更加富丽堂皇,甚至被人称为世界上的七大奇迹之一。庙宇的柱廊、门廊都是由希腊著名的艺术大师进行地绘画和雕刻,装饰地十分华丽。庙宇中有专职的祭司和女祭司,还有一些男孩作为侍者。孩子们被雇佣在神庙中从事一些服务,并且接受那里的教育,而且祭司以及女祭司在60岁之后就可以领到一笔养老金(参提前5:9)。其中有一班祭司,希腊文称这些人为theologoi,他们被指定从事一些注解工作,主要就是翻译、解释教派中的奇事。

在建造这座神庙的时候,收到了大量的捐献,以及广大的支持,这些捐助人都被授予这个城市可以给予的最高的荣誉。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都来朝拜,而且购买了许多用银子、铜、大理石、或者泥土制作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代表着避难所,同时也象征着女神黛安娜的神像也在其中。

亚底米女神神像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具有多个乳房的女性雕像。从腰部以下仅仅是一个正方形的圆柱体,上面装饰着神秘的符号,包括成群的蜜蜂,玉米穗,以及一些奇怪混合着的鲜花。这个神像是用木头雕刻而成,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变地黢黑不堪了。在梵提冈博物馆有这个雕像的复制品,这个神像看起来更像是那些东方人所敬拜的奇怪偶像。也许,它奇丑的外观就是通常人们认为她能力的秘密所在。

几个世纪以来,以弗所城女神庙宇遭受的第一次真正打击就是使徒保罗在这个城市居住期间所做的事情。非常奇怪,下一次打击却是来自狂暴的罗马皇帝尼罗之手,他抢劫了亚底米女神的庙宇,正如他抢劫其他一些希腊和亚细亚的神庙一样(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五章第45页),都是为了用这些艺术财富装饰自己在罗马城用金子打造的房子。后来罗马皇帝他雅奴将精心雕刻的大门作为礼物送给了拜占廷的一个神庙,拜占廷后来就成了今天的君士坦丁堡。

由于基督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对于亚底米女神的敬拜自然就衰退了,而且在不久之后,亚底米的神庙就遭到了大规模地毁坏。当那些野蛮的哥特人大约在公元262年毁坏小亚细亚之时,他们抢劫了黛安娜神庙,几个世纪之后,由土耳其人的进攻彻底实现了这个神庙的毁灭。当帝国成为了基督徒的天下之时,以弗所城中的神庙,和特尔斐的太阳神殿一样,为圣索非亚教堂提供物质服务,这个教堂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帝在君士坦丁堡为了荣耀神圣的智慧而建立的。由于土耳其人的侵略,教会不再像原来一样了,而是成了清真寺。现在却成了博物馆。以弗所城腐化、败退到这样的状况,直到最后一个世纪才知道神庙的遗址。由于一些人的挖掘,最后找到了这个神庙的具体位置,而且在这里发现了许多与其有关的碑铭。

生意。希腊文ergasia,“工作”,“生意”;同时也指“通过手艺创造”利润,财富。在徒16:16,19的记述中,两次使用这个词,提到了那些腓立比的主人门藉着这个被魔鬼附身之使女的胡言乱语赚得“财利”。在以弗所城的这位手工艺人制造了这次动乱,因为他们这一行业赚取金钱的利润受到了冲击,生意萧条。也许银匠底米丢本人──所有暴徒中最为猛烈暴躁的一位──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工作,而是藉着雇佣许多工人,使这些人获得利润,以便能发起这次动乱。女神亚底米一切的肖像和象征物会为这些手工艺人和银匠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徒19:25 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众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

【本会注释】

聚集。银匠底米丢的手艺就是为这些神龛制造偶像,雕刻物品,正如他的职业名称一样,翻译为“银匠”。但是在这些艺术品进行再一次深入的刻画之前,它们必须要经过许多人的手,不断的完善修整,要经手那些手艺较高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最终要对其进行抛光和装饰。这个行业的萧条自然会涉及到许多人。

是倚靠这生意发财。此处译文中的“生意”与第24节译文中的“利润”一此是一个意思,在这两处,它们的意思可能都是指“生意”。底米丢的话天真而又简洁地显明了一个事实:宗教上的变故常常会威胁到他们所属的经济利益,因此就可能导致逼迫。这样的情形大大增加了传福音的难度,然而,福音使者们还是不得不在此种情形之下传播真理。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庙宇和祭司,有他们的神龛和圣所。献祭的礼节和一些节期为工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如果这些礼节和节期被人冷漠,那么,他们赚取钱财的生意自然就会萧条。因此,在早期基督徒时代,当外邦人起来攻击福音的时候,许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经济冲突,因为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影响,所以,就引起了这些人的愤怒,他们就起来攻击真理。


徒19:26 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西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

【本会注释】

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这位银匠提醒众人,他们就是见证人,可以见证在以弗所城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所造之偶像的销路不比从前了,生意日渐萧条,由于基督教的信息以及福音使者遍布远方,信息广泛传扬。

在亚细亚全地。银匠底米丢的讲话,尽管他明显地添加了自己的恐惧,但是确切地说明了第10节的论述,表明使徒保罗的传道工作颇具成效。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可能使徒保罗已经给(如果他们本人没有去的话)歌罗西、老底嘉、以及希拉波立写了书信。在启示录中提到了附近的城市:别迦摩、士每拿、推雅推喇、撒狄、和非拉铁非。福音使者们想方设法将主的福音广泛地传遍了这个地区,就是亚细亚。在普林尼写给罗马皇帝图拉真的书信中(《书信》第十章第96页),大约是在半个世纪之后,他使用了与此处这位银匠相似的表述。他说在本都省,就是以弗所东北地区的众神庙“几乎荒废”,而且献祭崇拜物品的“购买者寥寥无几”。

这保罗。如果正像使徒保罗自己所表述的,自己在外表上确实不易令人信服的话(见林后10:10;加4:13-15),我们可以很容易想像此处银匠底米丢所说的“这保罗”乃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引诱迷惑许多人。这些人并不是被引诱迷惑了,而是不再敬拜他们的女神亚底米,转而敬拜真神上帝。因此他们也就不再购买那些神龛,以及其他与神庙崇拜有关的物品了。

人手所作的,不是神。见徒14:14,15;林前8:4注释。在满怀怒气的情形之下,事实上银匠底米丢犯了一个错误,表达了一种相反的观点──偶像就是神。异教的哲学家们总是坚持认为,那些人手所造的雕像只不过是神的一个象征和理想代表罢了。


徒19:27 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西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

【本会注释】

事业。希腊文meros,“部分”,“角色”,就是指商业部门。第25节中的“生意”一词并不是来自希腊文的Meros。

大女神。这里的形容词“伟大的”(希腊文megas)尤其是用来描述以弗所城中的亚底米神。这个词在以弗所城的许多被发掘之硬币以及奖章上都曾出现过。

要被人轻忽。这里直译应为“可能要被视为虚无”。这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他们惟恐以弗所人开始认为那些众神的代表,就是人手所制作的那些像并不是真神。凭着他一时的热心,银匠底米丢忘记了提出以弗所城书记后来提及的事实(第35节),这些神像被人认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以弗所人负责看守。底米丢仅仅关注在敬拜大女神亚底米的事上,自己的收入问题。事实上,这位以弗所的银匠,不知不觉地成了一名预言以弗所异教信仰厄运的先知。

大女神之威荣…要消灭了。相当于“她(大女神)的伟大将要被毁灭”。这位以弗所人认为的伟大女神,如今正处在威荣被毁的时刻。希腊文中所说的“威荣”常常用来表达上帝的最高权威。

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亚细亚就是一个地方总督所负责监管的省份,这里所说的“普天下”依然是按照旧有的说法,正如路2:1的表达一样,用来指代整个罗马帝国。有大量来自东方以及希腊的丰厚财物,甚至还有罗马百姓的金钱,许多都花费在了这座华丽的神庙。


徒19:28 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

【本会注释】

怒气填胸。银匠底米丢以这样的方式来呼吁以弗所的百姓,为了越来越激发众人的心,他便不断地添加论据。这些呼吁和控告首先技巧性地提到了他们个人的利益,然后有涉及到他们的高傲和迷信。

喊着说。或作“他们开始呼喊”。这里的时态暗示了此处的动作是继续开始,或者是指再三重复的动作。

大哉,…亚底米啊。由于银匠底米丢演说的煽动,这些暴徒们显然将这句话作为了他们的战斗的口号,他们大声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喊,以此显明他们的愤怒越发增强,他们理性的一面都因为群众的情绪而消失了。


徒19:29 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

【本会注释】

满城。显然,全以弗所城的百姓并不是在关注银匠底米丢的个人收入问题,而是为了维护以弗所城多年来所享有的敬拜大女神亚底米之荣耀和威荣。因此,这次由银匠底米丢发起的聚集就形成了暴动,而且全以弗所城的百姓都参与了这次暴动。

该犹和亚里达古。可能这些群众试图要捉拿保罗,但是没有找到,或者是没有拿住他,就捉拿了这两个保罗的同伙。这里提到了在信徒的队伍中有马其顿的两位皈依者,说明使徒保罗先前传道旅程中,在马其顿的福音工作产生了持久的效果。《使徒行传》中的简单记载使得这些附带的说明更加有所含义,即使这些记述是无意的插叙。“该犹”等同于罗马名字“盖屋斯”,是一个很普通的拉丁文名字(见徒20:4;罗16:23;林前1:14;约三第1节)。亚里达古是来自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一名信徒(徒20:4;以及徒27:2),而且他可能已经经历过他现在正在经受的苦难,面对这些群众的暴动(参帖前2:14)。他似乎是使徒保罗去耶路撒冷之时的一名同伴(徒20:4),也许他是作为马其顿众教会派去的一名代表。亚里达古可能曾经与使徒保罗在罗马城一同坐监(西4:10),或许是作为一名陪伴的囚犯,但是更有可能是为了使徒保罗的需要。

保罗同行的。该犹和亚里达古何时曾经作过使徒保罗行程中的同伴我们并不知道。也许这两个人曾经护送保罗从庇哩亚到雅典(徒17:15)。可能在与使徒保罗同行期间,这些人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就是一些没有记载的福音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是保罗停留在以弗所期间,他们在以弗所以外的一些周边地区所开展的。

齐心拥进戏园里去。无疑,这里的戏园是指以弗所城中的圆形剧场。这个剧场的废墟至今依然存在,通过现在的废墟可以表明这个圆形剧场可以容纳24,500人。圣经上没有记载该犹和亚里达古被带进这个戏园之后,这些人又对他们做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让他们领路能找到使徒保罗的藏身之所。参本册注释第353页阐述。


徒19:30 保罗想要进去,到百姓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

【本会注释】

保罗想要进去。或作“保罗企图进去”。由于使徒保罗的热心,他不能忍受让他的同伴独自遭受痛苦折磨的冲击。他已经预备好自己,准备迎见前面的战役了。

门徒却不许他去。由于担心使徒保罗个人的生命安危,这些门徒们不许保罗进到戏园里,因为保罗进到戏园里不但帮不了他的两位朋友,反而自己都会面临丧命的危险。当这些暴徒被激怒之后,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极端暴行。


徒19:31 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

【本会注释】

亚细亚的几位首领。或作“亚细亚的几位首脑”。这个政治头衔是指那些一年一度,从亚细亚省的一些首要城市中选举出来,主持宗教节期和公众竞赛的官员。十位亚细亚首领乃是从众多的城市代表中选出来的,然后地方总督(方伯)再从这十个人中间选出一人,任命为最高长官。每当一些城市举行宗教节期或者公共竞赛的时候,出于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就会到那里去。由于这些首领与戏园以及亚底米女神之崇拜,还有对于皇帝的敬拜都有着密切的联络,他们可能预先得知了这次的暴动和其原因。在林前5:6-8 中,使徒保罗提到了逾越节崇拜的事,一些人认为使徒保罗大概就是在逾越节的时候写了这封书信。由于保罗可能在短短几周之后就离开了哥林多(哥林多后书是使徒保罗在马其顿时所写),而且他在这次动乱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以弗所,到了马其顿(徒20:1),这样,我们可以推测这次的动乱是在逾越节之后不久发生的,是在一个春天。在这个事件中,百姓正在遵守,或者正在期待着这个崇拜亚底米女神的伟大节日,过节的时间是按照她的名字而命名的月份,亚比月(四月至五月)。结果,他们更加怀疑银匠底米丢的控诉了。在每年的这个季节,这些亚细亚的首领也同样应该在以弗所城。

保罗的朋友。使徒保罗对于福音事业的热心和胆量,以及所表现的机智和谦恭明显赢得了一些掌权者的关心和尊敬。对于这里亚细亚的几位首领是如此,还有在其他一些地方的长官,例如士求保罗(徒13:7-12),方伯迦流(徒18:14-17),巡抚非斯都(徒25:9-12),亚基帕王(徒26:28,32),以及百夫长犹流(徒27:3,43)。这里的几位亚细亚首领对于使徒保罗的建议与门徒们所说的一样,虽然这些首领的动机不同与门徒们。他们意识到,如果保罗进到戏园里,不但不会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更加激发这些群众的情绪。

不要冒险。这些友好的官员对于使徒保罗的生命安全是很关心的。


徒19: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本会注释】

喊叫。或作“不住地喊叫”。这些生动的描述标志着有人是亲眼所见了事情的经过。亚里达古和该犹,就是使徒保罗的那两位同伴,后来也到了耶路撒冷(徒20:4),可能是他们向路加叙述了这个故事。

聚集的人。希腊文ekklēsia,一群人“被召集”。按照法律意义来讲,这些聚集在戏园的暴徒们并不是ekklēsia,不是政治性聚集,正如这个词的正规意思所暗示的一样(见太18:17注释;参徒19:39注释)。更确切地讲,此处使用这个措辞乃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组织。

纷纷乱乱。直译为“混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激烈地]”。一群没有思想的暴徒盲目地跟随这些领袖们。

不知道为什么。真是一场悲剧,福音的胜利似乎濒临危险。这里,作者路加记述了当时聚集在戏园里狂呼乱叫的群众中,大部分人都不是确切地知道他们自己为什么要喊叫,为什么混在人群中,这一点真是可笑,荒诞。


徒19:33 有人把亚力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犹太人推他往前,亚力山大就摆手,要向百姓分诉;

【本会注释】

带出来。关于这里的译文,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第10页)另外一种读法──尽管很难翻译──这里最好应该读作,“他们鼓动”。加上此种译文之后,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群众的中的一些人鼓动亚历山大”(修订标准版)。

亚历山大。这位亚历山大也许就是那位在以弗所城里多多地“害”保罗的“铜匠”(提后4:14)。

向百姓分诉。希腊文apologeomai,“证明……是正当的 [在其他人的眼里]”。这次的动乱队伍基本上都是外邦人──银匠底米丢就是一名异教的偶像制造者,而且他对于使徒保罗的控告仅仅对于外邦人们具有重要意义。无疑,他们知道使徒保罗是一名犹太人,那些在以弗所的犹太人也一样拒绝敬拜女神亚底米,很明显,这些犹太人也惟恐以弗所的异教组织形成反对犹太人为大屠杀。同样,在以弗所这些外邦人的思想中,这里铜匠亚历山大所做的“分诉”,也明显是仅仅征对使徒保罗和他的福音队伍而言的,与那些居住在以弗所的犹太人没有关系。


徒19:34 只因他们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大家同声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如此约有两小时。

【本会注释】

认出。或作“觉察到”。亚历山大明显的犹太人特征和着装似乎只能更加激起暴徒们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犹太人恨恶对于偶像的敬拜。有人曾经控告犹太人偷窃庙中之物,并且进行交易运输(见罗2:22注释)。以弗所城书记的话(徒19:37)表明了同样的思想,因此他就可以指出马其顿人亚里达古和该犹并且强调:“这些人没有偷窃庙中之物”。

大家同声喊着说。此时,暴徒们有了一个产生他们动乱的聚焦对象,他们如此喊叫有两个小时之久。从这件事情看来,他们显然不欢迎犹太人;银匠底米丢的演说本来是敌对一位犹太人(使徒保罗)的,如今这种怒气似乎要转向整个以弗所城的犹太人了。


徒19:35 那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就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丢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

【本会注释】

书记。希腊文grammateus,在四福音书中译作“文士”。他是城市记录的管理员,而且在以弗所城里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藉着他,可以向整个城市传达信息,以及答复。他职权的这个部分使他享有了英文中的一个头衔“书记(市镇)”。这个希腊的官衔在以弗所城发现的许多碑铭上出现过,通常是与那些亚细亚领袖有关联的,他们都是以弗所城中的市民,同时也与方伯有关联。这位公众官员所说的话就像银匠底米丢所说的话一样十分谨慎小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煽动力。正像那些亚细亚的首领一样,他看着使徒保罗以及他的福音同伴们,显然生发了一种敬意。他并不是一位狂热之徒,也没有意思要成为一名迫害者。他没有反对群众,但是还企图藉着一种对于他们信奉之宗教表示喜悦的话语来安抚他们。

庙。希腊文neōkoros,直译是“神庙的清扫夫”,经过引申之后,就成了对于某个神或者其神殿的献身者。整个以弗所城都被描写为,在对于女神亚底米的服侍上是神圣的。这里的希腊文neōkoros在亚细亚出土的硬币上就可以发现,用来表达某些城市对于某位神或者皇帝的热爱。以弗所的百姓视女神亚底米为他们的保卫者、守护神。在碑铭上,以弗所城宣称自己乃是亚底米女神的“护理者”,并以此为荣。

从丢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希腊文Diopetēs,“从丢斯[或者是天上]那里落下来的”──这是一个通常用来指代古老而且史前神像的词汇,例如,在雅典城中的智慧女神帕拉斯·雅典娜和特洛伊的守护神帕拉嫡母(古罗马诗人维尔吉《埃涅伊德》第二章第183页)。按照这个词的书面含义,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指一块石陨石,被人用来敬拜,或者用来雕刻为最早的雕像。因此,这里不一定是指女神亚底米的像(见第24节注释),根据古代一些不同作者的记载,这像如果不是用金子制造的话,就是使用了橄榄木,黑檀木,雪松木,或者是葡萄木,但不应该是石头做的。


徒19:36 这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当安静,不可造次。

【本会注释】

。相当于“同……抵触”。以弗所城的书记宣称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刚才所说的话。有关以弗所城中这个早已制定好的礼拜式,这位书记的讲话具有长官的权威性陈述口气,这口气要超过个人对于此种礼拜的热心。

就当安静。或作“应该变的有秩序”,这个词的另外一种形式在本章的35节翻译为“安抚”。

不可造次。直译是“不可匆忙行事”。这个希腊形容词很好的表达了顽固,任性,以及蛮横的喧嚣,事实上这些暴徒没有任何理由,也不会作出什么好事,同样,群众十分冲动,要捉拿那两个没有犯罪的人,对于要捉拿的人他们显然无从下手。


徒19:37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谤讟我们的女神。

【本会注释】

偷窃庙中之物。由于在以弗所的著名神庙中有一个很大的宝物仓库,自然,城里的百姓也知道神庙中的物件有可能会被盗。一切放置在神庙中的物件都要在女神的守护之下,因此这些物件也都归神庙所有;在神庙中偷窃任何物件都算是亵渎圣物。见第34节注释。

我们的女神。按照当时流行的称谓,他们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算做是亚底米女神的公民。通过这里以弗所书记的话可以表明,使徒保罗以及他的福音同伴们每当提到以弗所人所敬拜的女神之时,言语十分谨慎,以免冒犯他们的女神。他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伟大的原则,人手所制作的神不是神,而且还使这句话产生了相应的效果(第26节)。在雅典的时候,尽管使徒保罗因为“看见满城都是偶像”而心里着急(徒17:16),但他还是在克制自己言语要谨慎。


徒19:38 若是底米丢和他同行的人有控告人的事,自有放告的日子(或作:自有公堂),也有方伯可以彼此对告。

【本会注释】

有…事。这里是指,如果底米丢和他同行的任何人有具体的控告,就让他们提出来。如果事情正如这些人所宣称的,那么,必定会有合法的审问和判决。但是,这位铜匠和他的朋友们制造如此的动乱确实没有什么理由。

自有放告的日子(或作:自有公堂)。这里的译文给出了一个大意。此处的希腊文乃是一个复数,即可以表示“自有放告的日子”──就是指有合适的时间可以听讼这些案件──也可以指更好的状况,因为这个动词的时态暗示,即使到现在,也有合法审问的机会“审讯现在还在继续”。在修订标准版圣经中,其意思上使用了“自有公堂”的译文。

方伯。这个词的希腊文anthupatoi,“方伯”(参徒13:7,8,12;18:12,在这些出处,“方伯”也是正确的译文)。亚细亚是一个由地方总督监管的省份(见徒6:9注释)。本节唯一使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这里出现的“方伯”并不是单数,而是一个复数形式,因为通常来讲是一个方伯负责监管一个省份,一度都是这样的规定,因此在以弗所城的书记讲话的时候,只有一个方伯。有以下几种解释:(1)方伯手下的辅佐人(希腊文consiliarii)可能被描述为“代理人”(2)以弗所城的书记可能是在提醒城里的百姓,国家有法律的权威机构,一些误判或者不公正的案件可以在这里获得公正合理的审判,他说的大意就好比是,“方伯们作为帝国的一些代理人。就像我们今天一样,在每一个省份都有这样一个最高长官,因此,没有必要害怕,如果真的受到了伤害,或者受到了什么损失也不必担心,必有人给予公正的判决和赔偿”(3)方伯西兰纳斯就在这个时期被囚禁了起来(参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三章第1页),而且西勒和荷立屋司──这两个人监管亚细亚地区的皇家贸易──可能被认为是这里所说的复数“方伯”(4)可能在这个时候,有其他邻近省份的一些方伯来到了以弗所城,所以书记说到了复数“方伯”,这些邻近的省份可能有基利家,居比路,庇推尼,或者其他一些省份。在以上的四种解释中,第二种解释似乎看起来比较可靠,有理。

对告。希腊文egkaleō,“上诉”,“进行控诉”。以弗所的银匠底米丢以及他的同伙们要向当局提出对于他们所控告之人的正式理由。被告人要对其进行反驳,对于他们各自所提出的理由,双方都要提出自己的证据和证词。


徒19:39 你们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断定。

【本会注释】

你们若问。或作“如果你们寻求任何事情”。

关于其他的事情。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应该是以下读法“更多的”。显然,某些事情可能会被呈到方伯那里进行审问,其他可以照着常例聚集断定。

照常例聚集。传统上讲,这些希腊城市都有自己的公众聚会时间,在这样的聚会中要商讨城里的业务和一些事情。这里,以弗所城里的书记暗示那些暴徒,他们的聚集并不是“合法的”,不属于法定的聚会。根据屈梭多模(《圣经布道》第四十二章,徒19:21,23注释)的记载,这样的聚集每个月有三次。


徒19:40 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我们难免被查问。论到这样聚众,我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本会注释】

被查问。或作“被控告”。

今日的扰乱。相当于“今天的暴动”。

聚众。希腊文sustrophē,“扭曲的群众”,“共谋”,“暴乱”。


徒19:41 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

【本会注释】

便叫众人散去。他可以藉着自己的职位命令人散去。可能他最后的几句话对于当时的听众来说很有分量。如果他们所实施的暴动行为传到了罗马政府,他们本城中的许多利益都将受到缩减。这城里的书记使暴徒们冷静了下来,并且吩咐他们散去,都静静地各回各家了。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了上边一带地方,就来到以弗所;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

拼音版徒19:1 Yà bō luó zaì gē lín duō de shíhou, Bǎoluó jīngguò le shàngbiān yī daì dìfang, jiù lái dào Yǐfúsuǒ. zaì nàli yùjiàn jǐ gè méntǔ.

吕振中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走遍了内地上边的区域,就来到以弗所,遇见几个门徒;

新译本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内地一带,来到以弗所。他遇见几个门徒,

现代译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旅行经过内陆地区,来到以弗所。在那里,他遇见一些信徒,

当代译徒19:1 当亚波罗还在亚该亚的哥林多时,保罗已取道内陆,重回以弗所城。他在那里,遇见几个信徒。

思高本徒19:1 阿颇罗在格林多的时候,保禄走遍了高原地带後, 来到厄弗所,遇见了几个门徒,

文理本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时、保罗经行高原、至以弗所、遇数门徒、

修订本徒19: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了内陆地区,来到以弗所,在那里他遇见几个门徒,

KJV 英徒19:1 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while Apollos was at Corinth, Paul having passed through the upper coasts came to Ephesus: and finding certain disciples,

NIV 英徒19:1 While Apollos was at Corinth, Paul took the road through the interior and arrived at Ephesus. There he found some disciples

和合本徒19:2 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

拼音版徒19:2 Wèn tāmen shuō, nǐmen xìn de shíhou, shòu le Shènglíng méiyǒu. tāmen huídá shuō, méiyǒu, ye wèicéng tīngjian yǒu Shènglíng cì xià lái

吕振中徒19:2 就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对他说∶「没有,我们甚至还没听见过有圣灵赐下来呢!」

新译本徒19:2 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说:“没有,连圣灵赐下来这件事,我们也没有听过。”

现代译徒19:2 就问他们:「你们信主的时候,有没有领受圣灵?」他们回答:「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圣灵这回事。」

当代译徒19:2 保罗问他们说:“你们信耶稣的时候,有没有接受圣灵呢?”“没有呀!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圣灵’下来的事。”

思高本徒19:2 向他们说:「你们信教的时候,领了圣神没有?」他们回答说:「连有圣神,我们都没有听过。」

文理本徒19:2 问之曰、尔信时已受圣神否、对曰、圣神之临、我未尝闻也、

修订本徒19:2 问他们:"你们信的时候领受了圣灵没有?"他们说:"没有,我们连什么是圣灵都没有听过。"

KJV 英徒19:2 He said unto them, Have ye received the Holy Ghost since ye believed? And they said unto him, We have not so much as heard whether there be any Holy Ghost.

NIV 英徒19:2 and asked them, "Did you receive the Holy Spirit when you believed?" They answered, "No, we have not even heard that there is a Holy Spirit."

和合本徒19:3 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约翰的洗。”

拼音版徒19:3 Bǎoluó shuō, zhèyàng, nǐmen shòu de shì shénme xǐ ne. tāmen shuō, shì Yuēhàn de xǐ.

吕振中徒19:3 保罗说∶「那么你们受了洗归于什么呢?」他们说∶「归受了约翰的洗礼。」

新译本徒19:3 保罗问:“那么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约翰的洗礼。”

现代译徒19:3 保罗又问:「那麽,你们受的是甚麽洗礼呢?」他们回答:「是约翰的洗礼。」

当代译徒19:3 “那麽,你们受的是甚麽样的洗礼呢?”“是约翰的洗礼。”

思高本徒19:3 保禄说:「那麽,你们受的是什麽洗,」他们说:「是若翰的洗」

文理本徒19:3 曰、然则尔受之洗、何所归耶、曰、约翰之洗、

修订本徒19:3 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他们说:"是受了约翰的洗。"

KJV 英徒19:3 And he said unto them, Unto what then were ye baptized? And they said, Unto John's baptism.

NIV 英徒19:3 So Paul asked, "Then what baptism did you receive?" "John's baptism," they replied.

和合本徒19:4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拼音版徒19:4 Bǎoluó shuō, Yuēhàn suǒ xíng de shì huǐgǎi de xǐ, gàosu bǎixìng, dàng xìn nà zaì tā yǐhòu yào lái de, jiù shì Yēsū.

吕振中徒19:4 保罗说∶「约翰是用悔改的洗礼施洗的;他告诉人要信那在他以后来的,就是要信那稣。」

新译本徒19:4 保罗说:“约翰施的是悔改的洗礼,他告诉人民当信在他以后要来的那一位,就是耶稣。”

现代译徒19:4 保罗说:「约翰的洗礼是为那些悔改了的人行的;他告诉以色列人民要信在他以后来的那一位,就是耶稣。」

当代译徒19:4 保罗就给他们解释说:“接受约翰的洗礼,是表明真心悔改离罪,归向上帝;而约翰一直都在强调说,那些受了他洗礼的人,还必须相信那位在他以后来的耶稣。”

思高本徒19:4 保禄说:「若翰受的是悔改的洗,他告诉百姓要信在他以後要来的那一位,就是要信耶稣。 」

文理本徒19:4 保罗曰、约翰乃施改悔之洗、告民当信后己而来者、即耶稣也、

修订本徒19:4 保罗说:"约翰所施的是悔改的洗礼,他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那位,就是耶稣。"

KJV 英徒19:4 Then said Paul, John verily baptized with the baptism of repentance, saying unto the people, that they should believe on him which should come after him, that is, on Christ Jesus.

NIV 英徒19:4 Paul said, "John's baptism was a baptism of repentance. He told the people to believe in the one coming after him, that is, in Jesus."

和合本徒19:5 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拼音版徒19:5 Tāmen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fèng zhǔ de míng shòuxǐ.

吕振中徒19:5 他们听了,就受洗礼归于主耶稣的名;

新译本徒19:5 他们听见了,就受洗归入主耶稣的名下。

现代译徒19:5 他们一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领受洗礼。

当代译徒19:5 那几个信徒听明白了以后,立刻就接受了奉主耶稣圣名而施行的洗礼。

思高本徒19:5 他们听了,就因主耶稣之名领了洗。

文理本徒19:5 众闻之、则受洗、归主耶稣之名、

修订本徒19:5 他们听见这话以后,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KJV 英徒19:5 When they heard this, they were baptized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NIV 英徒19:5 On hearing this, they were baptized into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和合本徒19:6 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或作“又讲道”)。

拼音版徒19:6 Bǎoluó àn shǒu zaì tāmen tóu shǎng, Shènglíng biàn jiàng zaì tāmen shēnshang. tāmen jiù shuō fāngyán, yòu shuō yùyán. ( huò zuò yòu jiǎng dào ).

吕振中徒19:6 保罗给他们按手,圣灵便临到他们;他们就卷舌头说话,并传讲神言。

新译本徒19:6 保罗为他们按手,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用各种的语言讲话,并且说预言。

现代译徒19:6 保罗为他们按手,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讲灵语,又宣布上帝的信息。

当代译徒19:6 当保罗给他们按手祈祷时,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并且讲起道来。

思高本徒19:6 保禄给他们覆手,圣神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讲各种语言,也说先知话。

文理本徒19:6 保罗为之按手、圣神临之、遂言诸方言及豫言、

修订本徒19:6 保罗给他们按手,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开始说方言 和说预言。

KJV 英徒19:6 And when Paul had laid his hands upon them, the Holy Ghost came on them; and they spake with tongues, and prophesied.

NIV 英徒19:6 When Paul placed his hands on them, the Holy Spirit came on them, and they spoke in tongues and prophesied.

和合本徒19:7 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拼音版徒19:7 Yígòng yuē yǒu shí èr gèrén.

吕振中徒19:7 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新译本徒19:7 他们一共约有十二人。

现代译徒19:7 他们一共约有十二个人。

当代译徒19:7 这次受洗的信徒一共有十二个。

思高本徒19:7 他们一共约有十二人。

文理本徒19:7 共约十有二人、○

修订本徒19:7 他们约有十二个人。

KJV 英徒19:7 And all the men were about twelve.

NIV 英徒19:7 There were about twelve men in all.

和合本徒19:8 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 神国的事,劝化众人。

拼音版徒19:8 Bǎoluó jìn gōngtáng, fàngdǎn jiǎng dào, yī lián sān ge yuè, biànlùn shén guó de shì, quàn huà zhòngrén.

吕振中徒19:8 保罗进了会堂,一连三个月,放胆讲论,辩论上帝国的事,劝导人相信。

新译本徒19:8 一连三个月,保罗都到会堂里去,放胆宣讲,辩论 神的国的事,劝导人。

现代译徒19:8 一连叁个月,保罗照常到会堂去,大胆地讲道,跟人家辩论上帝国的事,劝人归信。

当代译徒19:8 叁个月来,保罗勇敢地在会堂里传道,与会众讨论关於上帝国里的事,并且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

思高本徒19:8 保禄进了会堂,放胆讲论,一连叁个月,辩论天主之国的事,来劝化人。

文理本徒19:8 保罗入会堂、毅然而言、历三月、以上帝国之事、辩论劝诲、

修订本徒19:8 保罗进会堂,一连三个月放胆讲道,辩论上帝国的事,劝导众人。

KJV 英徒19:8 And he went into the synagogue, and spake boldly for the space of three months, disputing and persuading the things concerning the kingdom of God.

NIV 英徒19:8 Paul entered the synagogue and spoke boldly there for three months, arguing persuasively about the kingdom of God.

和合本徒19:9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拼音版徒19:9 Hòulái yǒu xiē rén, xīnli gāng yìng bù3 xìn, zaì zhòngrén miànqián huǐbàng zhè dào, Bǎoluó jiù líkāi tāmen, ye jiào méntǔ yǔ tāmen fēnlí, biàn zaì tuī lá nú de xué fáng, tiāntiān biànlùn.

吕振中徒19:9 后来有些人刚愎不信,在会众面前诽谤这道路,保罗就离开他们,把门徒分别出来,在推喇奴讲堂里天天辩论。

新译本徒19:9 可是有些人心里刚硬,不受劝化,在群众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开。他每天在推喇奴学院跟人辩论。

现代译徒19:9 他们当中有些人顽固不肯相信,在会众面前公然毁谤主所指示的道路。於是保罗带着信徒离开他们,天天〔另有些古卷作每天从早上十一点到下午四点〕在推喇奴讲堂举行讨论。

当代译徒19:9 可是有些人仍是冥顽不灵,不但拒绝信主,还当众讥讽侮辱上帝的道。保罗只好带着信徒离开他们,转移阵地到推喇奴的学堂,天天在那里与人辩论真理。

思高本徒19:9 但有些人心硬不信,在大众面前辱骂圣道,保禄便离开他们,把门徒分别出来,每天在提郎诺的学校 辩论;

文理本徒19:9 有刚愎弗顺者数人、当众前诋诽此道、保罗乃去之、亦令门徒离之、日在推喇奴之学塾辩论、

修订本徒19:9 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开,就在推喇奴的讲堂天天辩论。

KJV 英徒19:9 But when divers were hardened, and believed not, but spake evil of that way before the multitude, he departed from them, and separated the disciples, disputing daily in the school of one Tyrannus.

NIV 英徒19:9 But some of them became obstinate; they refused to believe and publicly maligned the Way. So Paul left them. He took the disciples with him and had discussions daily in the lecture hall of Tyrannus.

和合本徒19:10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

拼音版徒19:10 Zhèyàng yǒu liǎng nián zhī jiǔ, jiào yīqiè zhù zaì yà xī yà de, wúlùn shì yóu taì rén, shì Xīlà rén, dōu tīngjian zhǔ de dào.

吕振中徒19:10 这事行了两年,以致凡住亚西亚的、都听见主的道,不但有犹太人、也有希利尼人。

新译本徒19:10 这样过了两年,全亚西亚的居民,无论犹太人或希腊人,都听见了主的道。

现代译徒19:10 这样的工作继续了两年,因此所有住在亚细亚省的人,无论犹太人或外邦人,都听见主的道。

当代译徒19:10 保罗这样继续工作了两年之久,使亚西亚全境及附近的居民,无论是犹太人或是希腊人,都听到了福音。

思高本徒19:10 这事进行了两年,以致凡住在亚细亚的人,都听见了主的道理,犹太人希腊人都有。

文理本徒19:10 如是者二年、致居亚西亚之犹太人、希利尼人、悉闻主道、

修订本徒19:10 这样有两年之久,使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

KJV 英徒19:10 And this continued by the space of two years; so that all they which dwelt in Asia heard the word of the Lord Jesus, both Jews and Greeks.

NIV 英徒19:10 This went on for two years, so that all the Jews and Greeks who lived in the province of Asia heard the word of the Lord.

和合本徒19:11 神借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拼音版徒19:11 Shén jiè Bǎoluó de shǒu, xíng le xiē fēicháng de qí shì.

吕振中徒19:11 上帝藉着保罗的手行了非常的异能,

新译本徒19:11 神借着保罗的手,行了一些不平凡的神迹。

现代译徒19:11 上帝藉着保罗行了些奇异的神迹;

当代译徒19:11 上帝又藉着保罗的手,行出惊人的神迹,

思高本徒19:11 天主藉保禄的手,行了一些非常的奇事,

文理本徒19:11 上帝假保罗手、行非常之能事、

修订本徒19:11 上帝藉保罗的手行了些奇异的神迹,

KJV 英徒19:11 And God wrought special miracles by the hands of Paul:

NIV 英徒19:11 God did extraordinary miracles through Paul,

和合本徒19:12 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

拼音版徒19:12 Shènzhì yǒu rén cóng Bǎoluó shēnshang ná shǒujin, huò wéi qún, fàng zaì bìngrén shēnshang, bìng jiù tuì le, e guǐ ye chū qù le.

吕振中徒19:12 甚至连手巾或围巾也从他肌肤上被带走,去放在患病的人身上,疾病就消退,恶灵也出来。

新译本徒19:12 甚至有人把保罗贴身的手巾围巾拿去,放在病人身上,病就好了,邪灵也出来了。

现代译徒19:12 甚至有人把他用过的手巾或围裙拿去放在病人身上,也会使疾病消除,使邪灵从附着的人身上出来。

当代译徒19:12 甚至只要将保罗的手帕或围巾,放在病人身上,病人就会痊愈,甚至鬼怪邪灵也都离开病人,退避而去。

思高本徒19:12 甚至有人拿去他身上的毛巾和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疾病便离开他们,恶魔也出去了。

文理本徒19:12 甚有自其身取巾、或襜衣、加诸病者、病即退、邪鬼亦出、

修订本徒19:12 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走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消除了,邪灵也出去了。

KJV 英徒19:12 So that from his body were brought unto the sick handkerchiefs or aprons, and the diseases departed from them, and the evil spirits went out of them.

NIV 英徒19:12 so that even handkerchiefs and aprons that had touched him were taken to the sick, and their illnesses were cured and the evil spirits left them.

和合本徒19:13 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

拼音版徒19:13 Nàshí, yǒu jǐ gè yóuxíng ge chù, niàn zhòu gǎn guǐ de Yóutaìrén, xiàng nà beì e guǐ fù de rén, shàn zìchēng zhǔ Yēsū de míng, shuō, wǒ fèng Bǎoluó suǒ chuán de Yēsū, chì líng nǐmen chūlai.

吕振中徒19:13 那时有几个来往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也着手向有恶灵在身的人称起主耶稣的名来,说∶「我指着保罗所宣传的耶稣誓逐你们!」

新译本徒19:13 那时,有几个赶鬼的犹太人,周游各处,擅自用主耶稣的名,向身上有邪灵的人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的名,命令你们出来。”

现代译徒19:13 有些到处招摇、驱邪赶鬼的犹太人也想假借主耶稣的名来做这种事。他们对邪灵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的名,命令你们出来。」

当代译徒19:13 就在那时候,有几个到处游行、念咒赶鬼的犹太术士,也乱用耶稣的名字,对着那些被鬼缠身之人依样画葫芦地说:“我藉着保罗所传讲的耶稣,命你出来!”

思高本徒19:13 那时,有几个周游的犹太驱魔者,擅自向附有恶魔的人,呼号主耶稣的名,说:「我因保禄所宣讲的耶稣,命你们出去!」

文理本徒19:13 有犹太术士数人、于邪鬼所附者、擅呼主耶稣名、曰、我藉保罗所宣之耶稣命尔出、

修订本徒19:13 那时,有几个巡回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擅自利用主耶稣的名,向那些被邪灵所附的人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命令你们出来!"

KJV 英徒19:13 Then certain of the vagabond Jews, exorcists, took upon them to call over them which had evil spirits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saying, We adjure you by Jesus whom Paul preacheth.

NIV 英徒19:13 Some Jews who went around driving out evil spirits tried to invoke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over those who were demon-possessed. They would say, "In the name of Jesus, whom Paul preaches, I command you to come out."

和合本徒19:14 做这事的,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拼音版徒19:14 zuò zhè shì de, yǒu Yóutaì Jìsīzhǎng shì jī wǎ de qī gè érzi.

吕振中徒19:14 有一个犹太人士基瓦,是『祭司长』,他的七个儿子就是这样行的。

新译本徒19:14 有一个犹太人士基瓦,是祭司长,他的七个儿子都作这事。

现代译徒19:14 做这种事的是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当代译徒19:14 他们是犹太祭司长士基瓦那七个儿子。

思高本徒19:14 有个犹太司祭长,名叫斯盖瓦,他的七个儿子都作这事。

文理本徒19:14 行此者、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之七子、

修订本徒19:14 做这事的是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KJV 英徒19:14 And there were seven sons of one Sceva, a Jew, and chief of the priests, which did so.

NIV 英徒19:14 Seven sons of Sceva, a Jewish chief priest, were doing this.

和合本徒19:15 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

拼音版徒19:15 e guǐ huídá tāmen shuō, Yēsū wǒ rènshi, Bǎoluó wǒ ye zhīdào. nǐmen què shì shuí ne.

吕振中徒19:15 恶灵却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知道;你们呢、是谁?」

新译本徒19:15 邪灵回答他们:“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是谁?”

现代译徒19:15 但是,邪灵回答他们:「我认识耶稣,也知道保罗是谁;可是,你们是谁?」

当代译徒19:15 鬼魔就反驳他们:“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但你们是甚麽东西?”

思高本徒19:15 恶魔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禄我也熟识; 可是,你们是谁呀?」

文理本徒19:15 邪鬼应之曰、我知耶稣、亦识保罗、尔曹谁也、

修订本徒19:15 但邪灵回答他们:"耶稣我知道,保罗我也认识,你们却是谁呢?"

KJV 英徒19:15 And the evil spirit answered and said, Jesus I know, and Paul I know; but who are ye?

NIV 英徒19:15 One day the evil spirit answered them, "Jesus I know, and I know about Paul, but who are you?"

和合本徒19:16 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

拼音版徒19:16 e guǐ suǒ fù de rén, jiù tiào zaì tāmen shēnshang, shèng le qízhōng èr rén, zhìfú tāmen, jiào tāmen chì zhe shēnzi shòu le shāng, cóng nà fángzi lǐ taó chū qù le.

吕振中徒19:16 有恶灵在身的那个人就扑在他们身上,制伏了两个,胜过他们,以致他们都从那屋子里逃出来,赤着身子,受了伤。

新译本徒19:16 邪灵所附的那人就扑到他们身上,制伏了两人,胜过了他们,使他们赤着身带着伤,从那房子逃了出来。

现代译徒19:16 那个邪灵附身的人就猛烈地袭击他们,制伏了他们。他们都受伤,衣服给撕碎了,狼狈地逃出屋子。

当代译徒19:16 那被鬼缠身的人,旋即扑向其中两个术士,把他们打伤,他们赤着身子,狼狈逃跑了。

思高本徒19:16 於是那个身附恶魔的人,便扑到他们身上,而制服了他们,胜过了他们,以致他们赤着身子,带着伤,从那屋 逃走了。

文理本徒19:16 邪鬼所附之人、遂跃其上、胜而制之、致裸且伤、逃出其室、

修订本徒19:16 被邪灵所附的人就扑到他们身上,制伏他们,胜过他们,使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

KJV 英徒19:16 And the man in whom the evil spirit was leaped on them, and overcame them, and prevailed against them, so that they fled out of that house naked and wounded.

NIV 英徒19:16 Then the man who had the evil spirit jumped on them and overpowered them all. He gave them such a beating that they ran out of the house naked and bleeding.

和合本徒19:17 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

拼音版徒19:17 Fán zhù zaì Yǐfúsuǒ de, wúlùn shì Yóutaìrén, shì Xīlà rén, dōu zhīdào zhè shì, ye dōu jùpà, zhǔ Yēsū de míng cóngcǐ jiù zūn dà le.

吕振中徒19:17 这件事、凡住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他们都起了敬畏的心,主耶稣的名就被尊为大。

新译本徒19:17 所有住在以弗所的犹太人和希腊人,都知道这件事;大家都惧怕,尊主耶稣的名为大。

现代译徒19:17 所有住在以弗所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听见这事,都很害怕;主耶稣的名从此更受尊崇。

当代译徒19:17 以弗所的犹太人和希腊人,风闻这件事,便惊惧不已。耶稣的圣名因此大受尊崇。

思高本徒19:17 凡住在厄弗所的犹太人和希腊人, 知道了这事,就都害怕起来; 主耶稣的名字也传扬开了。

文理本徒19:17 居以弗所之犹太人、希利尼人、皆知之、无不恐惧、而主耶稣之名丕显矣、

修订本徒19:17 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知道这件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更被尊为大了。

KJV 英徒19:17 And this was known to all the Jews and Greeks also dwelling at Ephesus; and fear fell on them all, and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was magnified.

NIV 英徒19:17 When this became known to the Jews and Greeks living in Ephesus, they were all seized with fear, and the name of the Lord Jesus was held in high honor.

和合本徒19:18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

拼音版徒19:18 Nà yǐjing xìn de, duō yǒu rén lái chéngrèn sù shuō zìjǐ suǒ xíng de shì.

吕振中徒19:18 已经信的、有许多人来,承认并报告自己所行的事。

新译本徒19:18 也有许多信了的人,来承认和述说自己行过的事。

现代译徒19:18 有许多信徒开始把他们以往所做过的事公开坦白地承认出来。

当代译徒19:18 许多信了耶稣的人,都前来认罪,公开承认自己的恶行。

思高本徒19:18 信教的人中,有许多来承认, 并报告自己以往所行的事;

文理本徒19:18 多有信者来、自承其咎、且诉其所为、

修订本徒19:18 许多已经信的人来承认并公开自己所行的事。

KJV 英徒19:18 And many that believed came, and confessed, and shewed their deeds.

NIV 英徒19:18 Many of those who believed now came and openly confessed their evil deeds.

和合本徒19:19 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

拼音版徒19:19 Píng sù xíng xiéshù de, ye yǒu xǔduō rén bǎ shū ná lái, duījī zaì zhòngrén miànqián fùnshāo. tāmen suànji shū jià, biàn zhīdào gòng hé wǔ wàn kuaì qián.

吕振中徒19:19 有好些行邪术的人把书卷收集拢来,在众人面前烧掉了。他们算计那价钱,便知道值五万锭银子。

新译本徒19:19 又有许多行巫术的人,把他们的书带来,当众烧掉。他们估计书价,才知道共值五万块银子。

现代译徒19:19 许多行邪术的人带来他们的书,堆在一起,当众焚烧。他们计算这些书的价钱,总共约值五万银币。

当代译徒19:19 其中有些曾经行邪术的人,把所有的巫术书籍都堆在一起,当众焚烧。根据当时的估价,这些书约值五万银圆。

思高本徒19:19 其中有好些曾行过巫术的人,把书籍一起带来,当着众人的面烧毁了;他们估计书价,得知共值五万银币。

文理本徒19:19 素行异术者、多集其书、焚于众前、计值五万金、

修订本徒19:19 又有许多平素行邪术的人把他们的书都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计算书价,得知共值五万块银钱。

KJV 英徒19:19 Many of them also which used curious arts brought their books together, and burned them before all men: and they counted the price of them, and found it fifty thousand pieces of silver.

NIV 英徒19:19 A number who had practiced sorcery brought their scrolls together and burned them publicly. When they calculated the value of the scrolls, the total came to fifty thousand drachmas.

和合本徒19:20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拼音版徒19:20 Zhǔ de dào dàdà xīngwàng érqie déshèng, jiù shì zhèyàng.

吕振中徒19:20 主的道是这样带有权能地兴旺着,得胜着。

新译本徒19:20 这样,主的道大有能力地兴旺起来,而且得胜。

现代译徒19:20 由於这些异常的事,主的道普遍传开,大大兴旺。

当代译徒19:20 上帝的福音,就是这样地大大兴旺起来。

思高本徒19:20 这样,主的道理大为发扬,日渐坚固。

文理本徒19:20 主道炽昌、而获胜、有如此者、○

修订本徒19:20 这样,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普遍传开了。

KJV 英徒19:20 So mightily grew the word of God and prevailed.

NIV 英徒19:20 In this way the word of the Lord spread widely and grew in power.

和合本徒19:21 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

拼音版徒19:21 Zhèxie shì wán le, Bǎoluó xīnli déng yì, jīngguò le Mǎqídùn, yà gāi yà jiù wǎng Yēlùsǎleng qù, yòu shuō, wǒ dào le nàli yǐhòu, ye bìxū wǎng Luómǎ qù kān kàn.

吕振中徒19:21 这些事完了、保罗心灵上定了主意、经过马其顿亚该亚,就要往耶路撒冷去;他说∶「我到了那里以后,必须也看看罗马。」

新译本徒19:21 这些事以后,保罗心里定意要经过马其顿、亚该亚,往耶路撒冷去。他说:“我到了那边以后,也该去罗马看看。”

现代译徒19:21 这些事情过后,保罗决定〔或译:保罗蒙圣灵的指示,决定〕取道马其顿和亚该亚,到耶路撒冷去。他说:「到了那里以后,我也必须访问罗马。」

当代译徒19:21 邪术的事了结之后,保罗决定取道马其顿和亚该亚,回到耶路撒冷。他自己心里打算到了耶路撒冷之后,必须也到罗马走一走。

思高本徒19:21 这些事以後,保禄决意要经过马其顿和阿哈雅往耶路撒冷去,说:「我在到那里以後,也该看看罗马。 」

文理本徒19:21 此事既竟、保罗定意经马其顿、亚该亚、往耶路撒冷、曰、至彼后、我亦必见罗马矣、

修订本徒19:21 这些事过后,保罗心里决定要经过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他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到罗马去看看。"

KJV 英徒19:21 After these things were ended, Paul purposed in the spirit, when he had passed through Macedonia and Achaia, to go to Jerusalem, saying, After I have been there, I must also see Rome.

NIV 英徒19:21 After all this had happened, Paul decided to go to Jerusalem, passing through Macedonia and Achaia. "After I have been there," he said, "I must visit Rome also."

和合本徒19:22 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

拼音版徒19:22 Yúshì cóng bāngzhu tāde rén zhòng, dǎfa Tímótaì, Yǐlā du èr rén, wǎng Mǎqídùn qù. zìjǐ zànshí deng zaì yà xī yà.

吕振中徒19:22 于是差遣服事他、的两个人、提摩太和以拉都、往马其顿去,自己却暂时停留在亚西亚。

新译本徒19:22 于是从服事他的人中,派了提摩太和以拉都两人去马其顿,自己暂时留在亚西亚。

现代译徒19:22 於是他打发他的两个助手—提摩太和以拉都—到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留在亚细亚省。

当代译徒19:22 於是他就派提摩太和以拉都两位同工先往马其顿,自己却暂时留在亚西亚。

思高本徒19:22 就打发他的两位助手,弟茂德和厄辣斯托,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留在亚细亚。

文理本徒19:22 乃遣供事者二人、提摩太、以拉都、往马其顿、己则暂留亚西亚、○

修订本徒19:22 于是他差遣两个助手提摩太和以拉都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留在亚细亚。

KJV 英徒19:22 So he sent into Macedonia two of them that ministered unto him, Timotheus and Erastus; but he himself stayed in Asia for a season.

NIV 英徒19:22 He sent two of his helpers, Timothy and Erastus, to Macedonia, while he stayed in the province of Asia a little longer.

和合本徒19:23 那时,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

拼音版徒19:23 Nàshí, yīnwei zhè dào qǐ de rǎoluàn bú xiǎo.

吕振中徒19:23 约当那时,关于这道路、起了不小的骚动。

新译本徒19:23 那时,因这道起了大扰乱,

现代译徒19:23 就在这时候,为了主的道路,以弗所发生了一件严重的乱事。

当代译徒19:23 就在这时候,传播福音的工作,又惹起了一场风暴。

思高本徒19:23 在那时候,关於主的道,起了不小的骚动。

文理本徒19:23 维时、因斯道大起骚动、

修订本徒19:23 那时,因这道路而起的骚动不小。

KJV 英徒19:23 And the same time there arose no small stir about that way.

NIV 英徒19:23 About that time there arose a great disturbance about the Way.

和合本徒19:24 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 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

拼音版徒19:24 Yǒu yī gè yín jiàng, míng jiào dǐ mǐ diū, shì zhìzào yà dǐ mǐ shén yín kān de, tā shǐ zhèyàng shǒu yì rén shēngyi fà dá.

吕振中徒19:24 有一个人名叫底米丢,是个银匠,是制造亚底米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的人得了不少的生意。

新译本徒19:24 有一个银匠,名叫低米丢,是制造亚底米女神银龛的。他让技工们作了不少的生意。

现代译徒19:24 有一个名叫底米特的银匠,一向以制造银质的亚底米女神庙模型为业;这行业使许多匠人获得厚利。

当代译徒19:24 起因是在一个名叫底米丢的银匠身上。他是造希腊亚底米女神的神龛的。从事这门手艺的人,一向获利甚丰。

思高本徒19:24 原来有个名叫德默特琉的银匠,制造阿尔特米的银龛,使工匠们获利不少。

文理本徒19:24 盖有银工底米丢者、素制亚底米银龛、使为此者事业增益、

修订本徒19:24 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从事这手艺的人生意发达。

KJV 英徒19:24 For a certain man named Demetrius, a silversmith, which made silver shrines for Diana, brought no small gain unto the craftsmen;

NIV 英徒19:24 A silversmith named Demetrius, who made silver shrines of Artemis, brought in no little business for the craftsmen.

和合本徒19:25 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众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

拼音版徒19:25 Tā jùjí tāmen hé tóngxíng de gōngrén, shuō, zhòng wèi, nǐmen zhīdào wǒmen shì yǐkào zhè shēngyi fà cái.

吕振中徒19:25 他集合了他们、以及四围这种手艺的工人,说∶「同人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财是由这个生意而发的。

新译本徒19:25 他把这些人和同业的工人聚集起来,说:“各位,你们知道,我们是靠这生意赚钱的。

现代译徒19:25 底米特召集了这些工人和所有的同业,对他们说:「各位,你们知道我们的繁荣是靠这一行业的。

当代译徒19:25 他召集了手下的工人和同业说:“各位都知道我们是靠这一行发财,

思高本徒19:25 他把他们和同业的工人集合起来说:「同人们!你们知道:我们是靠这手艺发财的。

文理本徒19:25 乃集诸工、与之同业者曰、诸君、我侪以此业获利、尔所知也、

修订本徒19:25 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诸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的。

KJV 英徒19:25 Whom he called together with the workmen of like occupation, and said, Sirs, ye know that by this craft we have our wealth.

NIV 英徒19:25 He called them together, along with the workmen in related trades, and said: "Men, you know we receive a good income from this business.

和合本徒19:26 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西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 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

拼音版徒19:26 Zhè Bǎoluó búdàn zaì Yǐfúsuǒ, ye jīhū zaì yà xī yà quán dì, yǐnyòu míhuò xǔduō rén, shuō, rén shǒu suǒ zuò de bú shì shén, zhè shì nǐmen suǒ kànjian suǒ tīngjian de.

吕振中徒19:26 你们看,你们听,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全亚西亚、这个保罗都唆诱了带坏了好大群的人,说∶『那些用人手作的并不是神。』

新译本徒19:26 现在你们看见了,也听见了,这个保罗不单在以弗所,而且几乎在整个亚西亚,说服了,也带坏了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都不是神。’

现代译徒19:26 现在你们已经听见,也看到这个保罗在搞些甚麽。他说:『人手所造的神都不是神。』这话已经使以弗所和几乎全亚细亚省的许许多多人相信了。

当代译徒19:26 可是现在不单只以弗所人,甚至连亚西亚全境的人也相信了那个保罗传的道理,说甚麽人手所造的不是真神。

思高本徒19:26 你们看见,也听到:这个保禄,不仅在厄弗所,而且几乎在整个亚细亚劝服了许多人,说:『人手制造的,并不是神。 』

文理本徒19:26 惟此保罗劝导多人、使之转移、谓人手所作者非神、不第于以弗所、亦几遍亚西亚、尔亦闻且见之矣、

修订本徒19:26 你们看到,也听见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细亚全地,引诱迷惑了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明。'

KJV 英徒19:26 Moreover ye see and hear, that not alone at Ephesus, but almost throughout all Asia, this Paul hath persuaded and turned away much people, saying that they be no gods, which are made with hands:

NIV 英徒19:26 And you see and hear how this fellow Paul has convinced and led astray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here in Ephesus and in practically the whole province of Asia. He says that man-made gods are no gods at all.

和合本徒19:27 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 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西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 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

拼音版徒19:27 Zhèyàng, bù dú wǒmen zhè shì yè, beì rén miǎoshì, jiù shì dà nǚ shén yà dǐ mǐ de miào, ye yào beì rén qīng hū, lián yà xī yà quán dì, hé pǔ tiān xià, suǒ jìngbaì de dà nǚ shén zhī wēi róng, ye yào xiāo miè le.

吕振中徒19:27 这样,不但我们这工业有陷于不名誉的危险,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被算为无物了,并且连全亚西亚和天下所敬拜的、她的威荣也将要消损了。」

新译本徒19:27 这样,不只我们这一行要给人鄙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会给人撇弃,连全亚西亚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女神也要垮台,威荣尽都失掉了。”

现代译徒19:27 看来我们这一行业有蒙受恶名的危险。不但这样,连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轻视,一向在亚细亚省和普天下受崇拜的女神的尊荣也要遭受破坏!」

当代译徒19:27 这样下去,不但我们的行业会大受影响,连亚底米女神庙也会遭人轻看。最怕的是,亚西亚全地的人和举世都尊崇的女神,也会因此面目无光,威名尽丧了!”

思高本徒19:27 这不但使我们这分行业,有遭人唾弃的危险,而且连伟大女神阿尔特米的庙,也要被视为无物,甚至整个亚细亚和天下所敬拜的女神的尊威,也将被消灭。 」

文理本徒19:27 如是、不特我业危殆、为人所轻、即大女神亚底米之殿、亦归乌有、且遍亚西亚、及天下所拜者、其显赫将黜矣、

修订本徒19:27 这样,不仅我们这行业陷入被藐视的危险,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看,连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女神的威望也受损害了。"

KJV 英徒19:27 So that not only this our craft is in danger to be set at nought; but also that the temple of the great goddess Diana should be despised, and her magnificence should be destroyed, whom all Asia and the world worshippeth.

NIV 英徒19:27 There is danger not only that our trade will lose its good name, but also that the temple of the great goddess Artemis will be discredited, and the goddess herself, who is worshiped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of Asia and the world, will be robbed of her divine majesty."

和合本徒19:28 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

拼音版徒19:28 Zhòngrén tīngjian, jiù nùqì tián xiōng, hǎn zhe shuō, dà zāi Yǐfúsuǒ rén de yà dǐ mǐ a.

吕振中徒19:28 他们听见,就满心暴怒,喊着说∶「伟大呀,以弗所人的亚底米!」

新译本徒19:28 他们听了,怒气冲冲喊着说:“以弗所人的女神,伟大的亚底米啊!”

现代译徒19:28 众一听见这些话就狂怒起来,大嚷说:「以弗所的亚底米女神多麽伟大啊!」

当代译徒19:28 大家听后,怒气填胸,一时情绪激昂,高声狂叫:“以弗所人的女神万岁!”

思高本徒19:28 他们听了,满怀怒气,喊着说: 「大哉!厄弗所人的阿尔特米!」

文理本徒19:28 众闻之、怒甚、呼曰、大哉、以弗所人之亚底米也、

修订本徒19:28 众人听见,就怒气冲冲,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

KJV 英徒19:28 And when they heard these sayings, they were full of wrath, and cried out, saying, Great is Diana of the Ephesians.

NIV 英徒19:28 When they heard this, they were furious and began shouting: "Great is Artemis of the Ephesians!"

和合本徒19:29 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

拼音版徒19:29 Mǎn chéng dōu hōng dòng qǐlai. zhòngrén ná zhù Bǎoluó tóngxíng de Mǎqídùn rén, gāi yóu, hé yà lǐ dá gǔ, qíxīn yōng jìn xì yuán lǐ qù.

吕振中徒19:29 那城里满了纷乱;他们就抓住保罗的旅伴、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同心合意齐心地冲进戏园。

新译本徒19:29 全城骚动起来,他们捉住了保罗的旅伴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冲进了剧场。

现代译徒19:29 於是骚动蔓延全城。暴民抓住跟保罗同行的两个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一齐冲进戏院里去。

当代译徒19:29 全城即时陷入混乱状态。群众抓住保罗的两个同伴,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把他们拥进剧场。

思高本徒19:29 於是满城混乱起来,他们捉住了保禄的旅伴马其顿人加约及阿黎斯塔苛,一起冲到剧场。

文理本徒19:29 举邑扰攘、执保罗之同行者、马其顿人该犹、亚里达古、同心拥入剧场、

修订本徒19:29 于是满城都骚动起来。众人抓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冲进剧场。

KJV 英徒19:29 And the whole city was filled with confusion: and having caught Gaius and Aristarchus, men of Macedonia, Paul's companions in travel, they rushed with one accord into the theatre.

NIV 英徒19:29 Soon the whole city was in an uproar. The people seized Gaius and Aristarchus, Paul's traveling companions from Macedonia, and rushed as one man into the theater.

和合本徒19:30 保罗想要进去,到百姓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

拼音版徒19:30 Bǎoluó xiǎng yào jìn qù, dào bǎixìng nàli, méntǔ què bú xǔ tā qù.

吕振中徒19:30 保罗有意思要进去到民众中间,门徒却不容许他。

新译本徒19:30 保罗想要到人群当中去,门徒却不许。

现代译徒19:30 保罗想走到群众前面,但是信徒们不让他进去。

当代译徒19:30 保罗想进去营救,信徒都拦住不许他去。

思高本徒19:30 保禄愿意,进去会见民众,可是门徒们不让他去;

文理本徒19:30 保罗欲入见众、门徒不许、

修订本徒19:30 保罗想要进到民众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

KJV 英徒19:30 And when Paul would have entered in unto the people, the disciples suffered him not.

NIV 英徒19:30 Paul wanted to appear before the crowd, but the disciples would not let him.

和合本徒19:31 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

拼音版徒19:31 Hái yǒu yà xī yà jǐ wèi shǒulǐng, shì Bǎoluó de péngyou, dǎfa rén lái quàn tā, búyào mào xiǎn dào xì yuán lǐ qù.

吕振中徒19:31 还有几个亚西亚长、是跟保罗做朋友的、也打发人来见他,劝他不要自己投入戏园。

新译本徒19:31 还有几位亚西亚的首长,是保罗的朋友,派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剧场里去。

现代译徒19:31 还有亚细亚省的几位领袖,是保罗的朋友,也派人去劝阻保罗,叫他别冒险到戏院里去。

当代译徒19:31 那地方有几个显要人物,原是保罗的好友,他们闻讯,也即派人劝保罗,切不可冒险进入剧场。

思高本徒19:31 还有几位亚细亚的首长,是他的朋友,也打发人到他那里,劝他不要冒险到剧场去。

文理本徒19:31 亚西亚官长数人、保罗友也、亦遣人劝之、勿冒险而入、

修订本徒19:31 连亚细亚的几位官员,是保罗的朋友,也打发人来劝他不要冒险到剧场里去。

KJV 英徒19:31 And certain of the chief of Asia, which were his friends, sent unto him, desiring him that he would not adventure himself into the theatre.

NIV 英徒19:31 Even some of the officials of the province, friends of Paul, sent him a message begging him not to venture into the theater.

和合本徒19: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拼音版徒19:32 Jùjí de rén, fēnfēn luàn luàn, yǒu hǎnjiào zhège de, yǒu hǎnjiào nàge de, dà bàn bú zhīdào wèishénme jùjí.

吕振中徒19:32 当时有的喊这个,有的喊那个;那个会集纷纷乱乱,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聚拢来。

新译本徒19:32 那时大家叫这个喊那个,乱成一团,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聚集的原因。

现代译徒19:32 这时候,整个会场乱哄哄的,有的喊这个,有的喊那个,多数的人不晓得他们聚在那里是干甚麽的。

当代译徒19:32 这时候,在剧场里面群众喧嚷叫嚣,纷乱不堪,其实当中大半人都是盲从附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那儿干甚麽。

思高本徒19:32 当时众人乱叫乱嚷,的确是一个混乱的集会,大多数都不知道为了什麽而聚会。

文理本徒19:32 因群众纷乱、喧哗不一、强半不知何为而集也、

修订本徒19:32 聚集的人乱成一团,有的喊这个,有的喊那个,大半不知道为了什么聚集。

KJV 英徒19:32 Some therefore cried one thing, and some another: for the assembly was confused; and the more part knew not wherefore they were come together.

NIV 英徒19:32 The assembly was in confusion: Some were shouting one thing, some another. Most of the people did not even know why they were there.

和合本徒19:33 有人把亚历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犹太人推他往前,亚历山大就摆手,要向百姓分诉。

拼音版徒19:33 Yǒu rén bǎ yà lì shān dà cóng zhòngrén zhōng daì chūlai, Yóutaìrén tuī tā wǎng qián, yà lì shān dà jiù bǎi shǒu, yào xiàng bǎixìng fēnsù.

吕振中徒19:33 有人把亚力山大从群众中蜂拥出来,犹太人又推他往前;亚力山大就摆手,想要对民众分诉。

新译本徒19:33 犹太人把亚历山大推到前面,群众中有人把这事的因由告诉他。亚历山大作了一个手势,要向民众申辩。

现代译徒19:33 犹太人把亚历山大推向前去,有些人以为这件事该由他负责。於是亚历山大做个手势,要发言向群众分诉。

当代译徒19:33 这时,有些犹太人将亚历山大从人群中推举出来,代他们发言。亚历山大就举手示意请大家安静下来。他刚开口说话,

思高本徒19:33 群众中有些人推举出亚历山大来,犹太人就推他上前;亚历山大就挥了挥手,要想向民众分辩。

文理本徒19:33 犹太人簇拥亚力山大、或曳之出众前、亚力山大摇手、欲自诉于民、

修订本徒19:33 犹太人把亚历山大推出去,人群中有人怂恿他,他就做手势,要向民众申诉。

KJV 英徒19:33 And they drew Alexander out of the multitude, the Jews putting him forward. And Alexander beckoned with the hand, and would have made his defence unto the people.

NIV 英徒19:33 The Jews pushed Alexander to the front, and some of the crowd shouted instructions to him. He motioned for silence in order to make a defense before the people.

和合本徒19:34 只因他们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大家同声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如此约有两小时。

拼音版徒19:34 Zhǐ yīn tāmen rèn chū tā shì Yóutaìrén, jiù dàjiā tóng shēng hǎn zhe shuō, dà zāi Yǐfúsuǒ rén de yà dǐ mǐ a. rúcǐ yuē yòu liǎng xiǎoshí

吕振中徒19:34 他们一认出他是犹太人,众人中就发出一样的声音、约有两个钟头,喊着说∶「伟大呀,以弗所人的亚底米!」

新译本徒19:34 大家一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异口同声高呼:“以弗所人的女神,伟大的亚底米啊!”喊了约有两个钟头。

现代译徒19:34 可是,当大家认出他是犹太人,就一齐呼喊:「以弗所的亚底米女神多麽伟大啊!」这样一直呼喊两个钟头。

当代译徒19:34 却给群众认出他是个犹太人。於是又再高呼口号:“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女神万岁!”这样狂喊了足足有两个钟头。

思高本徒19:34 可是众人一认出他是犹太人来,就都同声呼喊:「大哉!厄弗所人的阿尔特米!」约两小时之久。

文理本徒19:34 众识其为犹太人、同声呼曰、大哉、以弗所人之亚底米也、如此者约一时、

修订本徒19:34 但他们一认出他是犹太人,大家就异口同声喊着:"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约喊了两小时。

KJV 英徒19:34 But when they knew that he was a Jew, all with one voice about the space of two hours cried out, Great is Diana of the Ephesians.

NIV 英徒19:34 But when they realized he was a Jew, they all shouted in unison for about two hours: "Great is Artemis of the Ephesians!"

和合本徒19:35 那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就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

拼音版徒19:35 Nà chéng lǐ de shū jì, ān fǔ le zhòngrén, jiù shuō, Yǐfúsuǒ rén nǎ, shuí bú zhīdào Yǐfúsuǒ rén de chéng, shì kānshǒu dà yà dǐ mǐ de miào, hé cóng diū sī nàli luō xià lái de xiàng ne.

吕振中徒19:35 书记官叫群众安静了之后,就说∶「以弗所人哪,有什么人不知道以弗所城是亚底米和天降像的守殿者呢?

新译本徒19:35 后来,书记官安抚群众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你们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又是看守宙斯那里降下的神像的呢?

现代译徒19:35 最后,那城里的书记官把群众安抚下来。他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城是守护大亚底米女神庙和那块从天上降下来的圣石的?

当代译徒19:35 最后,政府当局的秘书出面调停说:“各位以弗所市民,谁不知道我们这城就是亚底米女神庙的看护者?谁不晓得她的神像是宙斯神从天赐下来,而不是人手造的?

思高本徒19:35 书记官使群众安静下来,说:「厄弗所人啊!谁不知道厄弗所人的城,是伟大阿尔特米的庙,和那从天降下的神像的看守者呢?

文理本徒19:35 司书抚众曰、以弗所人乎、孰不知我邑、乃守大亚底米之殿、及自丢斯所降之像乎、

修订本徒19:35 城里的书记官安抚了群众后,说:"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像的守护者呢?

KJV 英徒19:35 And when the townclerk had appeased the people, he said, Ye men of Ephesus, what man is there that knoweth not how that the city of the Ephesians is a worshipper of the great goddess Diana, and of the image which fell down from Jupiter?

NIV 英徒19:35 The city clerk quieted the crowd and said: "Men of Ephesus, doesn't all the world know that the city of Ephesus is the guardian of the temple of the great Artemis and of her image, which fell from heaven?

和合本徒19:36 这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当安静,不可造次。

拼音版徒19:36 Zhè shì jì shì bó bú dǎo de, nǐmen jiù dàng ānjìng, bùke zào cì.

吕振中徒19:36 这些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该平心静气,别卤莽妄为才是。

新译本徒19:36 这些事既然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应当平心静气,不可轻举妄动。

现代译徒19:36 既然没有人能否认这些事,你们就应该安静下来,不可有卤莽的行动。

当代译徒19:36 既然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你们就应该平心静气,不可轻举妄动。

思高本徒19:36 这些事既不能反驳, 你们就该镇静,不要冒昧从事。

文理本徒19:36 此事既不能诘、则宜静息、毋造次、

修订本徒19:36 既然这些事是驳不倒的,你们就要安静下来,不可妄动。

KJV 英徒19:36 Seeing then that these things cannot be spoken against, ye ought to be quiet, and to do nothing rashly.

NIV 英徒19:36 Therefore, since these facts are undeniable, you ought to be quiet and not do anything rash.

和合本徒19:37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谤渎我们的女 神。

拼音版徒19:37 Nǐmen bǎ zhèxie rén daì lái, tāmen bìng méiyǒu tōuqiè miào zhòng zhī wù, ye méiyǒu bàng wǒmen de nǚ shén.

吕振中徒19:37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既不是劫庙的,又不是亵渎我们女神的。

新译本徒19:37 你们带来的这些人,既没有行劫庙宇,也没有亵渎我们的女神。

现代译徒19:37 你们把这些人带到这里来,可是,他们并没有盗取庙中的东西,也没有亵渎我们的女神。

当代译徒19:37 你们捉来的两个人,既没有偷过庙里的东西,也没有亵渎我们的女神。

思高本徒19:37 你们带来的这些人,既不是亵圣者,也没有出言侮辱我们的女神;

文理本徒19:37 况此人非攘殿物、非讟我女神、而尔曳之至此耶、

修订本徒19:37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亵渎我们的女神。

KJV 英徒19:37 For ye have brought hither these men, which are neither robbers of churches, nor yet blasphemers of your goddess.

NIV 英徒19:37 You have brought these men here, though they have neither robbed temples nor blasphemed our goddess.

和合本徒19:38 若是底米丢和他同行的人有控告人的事,自有放告的日子(或作“自有公堂”),也有方伯可以彼此对告。

拼音版徒19:38 Ruò shì dǐ mǐ diū hé tā tóngxíng de rén, yǒu kònggào rén de shì, zì yǒu fàng gào de rìzi. ( huò zuò zì yǒu gōng táng ) ye yǒu fāng bó, keyǐ bǐcǐ duì gào.

吕振中徒19:38 底米丢和他同行手艺的人若有案件告人,法庭都常开着,又有院省长,他们尽可对告。

新译本徒19:38 如果低米丢和同他一起的技工要控告谁,大可以告上法庭,或呈交总督;让他们彼此控告好了。

现代译徒19:38 如果底米特和他的同业要控告甚麽人,自有规定的开庭日子和听诉讼的官长,他们可以对质。

当代译徒19:38 如果底米丢和他的同业要控告谁,大可以到法庭提出控诉,由控辩两方面互相提出证据,交给法官审察。

思高本徒19:38 所以,如果德默特琉和他同业的工匠,有什麽案件反对某人,有诉讼期,又有总督在,他们尽可彼此对告。

文理本徒19:38 若底米丢与所偕之工匠兴讼、自有听讼之期、亦有方伯、彼此质成可也、

修订本徒19:38 如果底米丢和他同行的手艺人有控告的事,自有公堂,也有省长,他们可以彼此控告。

KJV 英徒19:38 Wherefore if Demetrius, and the craftsmen which are with him, have a matter against any man, the law is open, and there are deputies: let them implead one another.

NIV 英徒19:38 If, then, Demetrius and his fellow craftsmen have a grievance against anybody, the courts are open and there are proconsuls. They can press charges.

和合本徒19:39 你们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断定。

拼音版徒19:39 Nǐmen ruò wèn biéde shì, jiù keyǐ zhào chánglì jùjí duàndìng.

吕振中徒19:39 但你们若究问什么余外的事,那就可以在合法的集会里解决。

新译本徒19:39 如果还有其他的事件,可以在合法的集会里,谋求解决。

现代译徒19:39 如果有其他的事,也可以在合法的会议中解决。

当代译徒19:39 倘若你们还有其他的要求,也可以在市议会上要求解决。

思高本徒19:39 但你们若还要求什麽馀外的事,可以在法定的集会 解决。

文理本徒19:39 尔曹若问他事、可于法律会堂断之、

修订本徒19:39 你们若有别的事请求,可以在合法的集会里解决。

KJV 英徒19:39 But if ye enquire any thing concerning other matters, it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 lawful assembly.

NIV 英徒19:39 If there is anything further you want to bring up, it must be settled in a legal assembly.

和合本徒19:40 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我们难免被查问。论到这样聚众,我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拼音版徒19:40 Jīnrì de jiǎorǎo, ben shì wúyuánwúgù, wǒmen nánmiǎn beì cháwèn. lún dào zhèyàng jù zhòng, wǒmen ye shuō bù chū suǒyǐ rán lái.

吕振中徒19:40 关于今天的事、我们实在有被告为搅动乱事的危险,因为是无缘无故的。关于这事、这个闹事的集合、我们也不能指出理由来。」

新译本徒19:40 今天的动乱,本来是无缘无故的,我们可能有被控告的危险;关于这次的骚动,我们实在无法解释。”

现代译徒19:40 像今天的暴动,我们难免要被追究责任的。这一切的纷扰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也说不出甚麽理由来。」

当代译徒19:40 今天这件事实在没有来由的,而且很可能会被罗马政府当局指为暴动,那时就百辞莫辩了。”

思高本徒19:40 关於今天的事,我们实在有被控作乱的危险,因为这本是无缘无故的;我们对这事,对这次集会,也不能指出理由来。」他说了这些话, 把集会遣散了。

文理本徒19:40 盖我侪今日无故扰乱、恐因之被鞫、而无辞以解也、

修订本徒19:40 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的,有被控告的危险。这次的骚动,我们也说不出理由来。"

KJV 英徒19:40 For we are in danger to be called in question for this day's uproar, there being no cause whereby we may give an account of this concourse.

NIV 英徒19:40 As it is, we are in danger of being charged with rioting because of today's events. In that case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account for this commotion, since there is no reason for it."

和合本徒19:41 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

拼音版徒19:41 Shuō le zhè huà, biàn jiào zhòngrén sǎn qù.

吕振中徒19:41 说了这些话,才把那会集解散了。

新译本徒19:41 说了这些话,就把群众解散了。

现代译徒19:41 说了这些话,他就把群众解散了。

当代译徒19:41 说完了,就叫群众散去。

思高本徒19:41 他说了这些话, 把集会遣散了。

文理本徒19:41 言毕、则散其众、

修订本徒19:41 他说完这些话,就叫众人散会。

KJV 英徒19:41 And when he had thus spoken, he dismissed the assembly.

NIV 英徒19:41 After he had said this, he dismissed the assembly.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