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

2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3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4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

5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6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7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8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9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10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 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11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坡里。

12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13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14有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 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15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注:或作“你们若以为我是忠心侍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16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

17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

18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

19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首领,

20又带到官长面前说:“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

21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22众人就一同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

23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

24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

25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

26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

27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

28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29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

30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

31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32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33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34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神,都很喜乐。

35到了天亮,官长打发差役来说:“释放那两个人吧!”

36禁卒就把这话告诉保罗,说:“官长打发人来叫释放你们。如今可以出监,平平安安地去吧!”

37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

38差役把这话回禀官长。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

39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40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走了。

提要

1使徒保罗为提摩太实行割礼,7 耶稣的灵召呼他从这城到那城,14 使吕底亚悔改归主,16 从一个使女身上赶除说预言的巫鬼。19因为赶除污鬼一事,使徒保罗和西拉被鞭打并被囚禁在监狱里。26 监狱的门开了。30 狱卒悔改,37他们二人出了监牢。


提摩太跟保罗、西拉同工

徒16:1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利尼人。

【本会注释】

保罗来到。希腊文katantaō,“到了”,“到达了”某个地方。有关这个词的异常使用法参徒15:41。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在“他”与“来到”之间还有一个“也”字。这样可能会起到强调的作用,说明从徒15:41 到16:1的连贯性。两章之间,就是15章和16章之间最好能在徒15章的35和36节之间为界限。

特庇,又到路司得。这里使徒保罗继续拜访他们先前所建立的众教会(徒15:36)。参徒14:6,那里与这里的地理顺序正好相反。这里,使徒保罗和西拉自然首先来到了特庇(见使徒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经过基利家到这个地区,保罗和他的同伴一定经过了著名的山口,基利家山口,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带着他的士兵长途跋涉穿越这里。

在那里。我们不能确定这里是指路司得还是指特庇。大部分人的观点认为这里是说路司得,但是有些人却以徒20:4为基础,坚持认为是指特庇(见徒14:6注释)。但是至少提摩太是来自特庇和路司得地区,这一点是很清楚的,而且在那里的众教会中算是一名多结果子的信徒。

提摩太。这是一个常用的希腊名字,说“敬畏上帝”。提摩太可能是由于使徒保罗所做的工才悔改的,就是当保罗在第一次传道旅程拜访路司得和特庇的时候(见徒14:6注释)。因此,保罗可以实实在在地称他为“我所亲爱的儿子”(林前4:17)并且“因信主做我真儿子的提摩太”(提前1:2)。他是一个年轻人(提前4:12;见《述》第二十章),可能还没有超过18或20岁,因为大约在十几年之后,保罗依然称他为年轻人,见提前4:12。但是在使徒保罗离开路司得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有关年代表见本册注释第100,102页),提摩太成了一名受众人称赞的信徒,而且他对于宗教的热爱被使徒称之为“无伪之信”(见提后1:5)。他从小的时候就学习了旧约圣经(提后3:15)。路司得以及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徒16:2),这个事实表明提摩太与这两个教会接触很多,自己总是忙于这两个教会的工作。使徒保罗给他写信,信中似乎显明提摩太的身体状况不太理想,可能在日后严峻的福音工作中,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提前5:23)。信中也显明保罗对提摩太的感情很深(提后1:4),然而,依然靠着基督的力量面对艰难和责任(见林前16:10)。提摩太被称为使徒保罗的同工(罗16:21),并且是保罗第二次以及第三次传道旅程的同伴,至少陪伴保罗远到特罗亚(徒20:4,5)。通过林前4:17 我们得知,他是使徒保罗派给哥林多的使者,而且在林后1:1,他同保罗一起向哥林多教会问候。同时,他也是保罗和帖撒罗尼迦教会间的使者(帖前3:2,6),并且当使徒保罗第一次被囚禁在罗马的时候,他也在罗马陪伴,因为在腓立比书中提到了他(腓1:1;2:19),还有歌罗西书(西1:1),腓立门书(第1节)。来13:23提到提摩太曾经被抓进监狱,但是他在什么地方被捉拿、是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原因并没有记述。优西比乌(《教会史》第三章.4.5)称提摩太为以弗所教会的第一个主教。有人称提摩太在以弗所平民的手下被害殉道。

信主之犹太妇人。直译是“某个妇人,一个有信心 [或者是“相信”] 的犹太人”。有很细微的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第10页)表明这里在“妇人”二字后面还有“寡妇”一词。如果提摩太的父亲已经去世,再加上他大概在信仰上所存在的不同,就可以说明友尼基在提摩太的教导上占有的突出位置。这个妇人的名字叫友尼基(希腊文Eunikē,“大大征服”,或者“凯旋”)。显然,提摩太的外祖母罗以和母亲友尼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提后1:5),而且很谨慎地给予提摩太基督徒的教育,都是以她们各人所领受的圣经知识为基础(提后3:15)。

父亲。这里有关提摩太父亲的信仰,作者路加没有清楚的记述。仅仅说明他是一名“希腊人”,这可能能说明他是一个异教外邦人,这样他与友尼基的婚姻就不能被犹太人所承认;或者,他可能是一名“敬畏上帝”的外邦人(见徒10:2注释)。无论如何,很明显,提摩太的父亲不是一名彻底的改教者,因为他的儿子提摩太并没有领受割礼。


徒16:2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本会注释】

称赞他。在描述百夫长哥尼流以及亚拿尼亚的时候也使用了同样的词(徒10:22;徒22:12)。提摩太有如此的声誉,就更加鼓励了保罗拣选这个年轻人做为他的同伴。

弟兄。这里是指在那个地区众教会的基督教信徒。使徒保罗第一次拜访这里大概是在三、四年之前(徒14:6,7),在这期间,这里新建立的宗教团体已经得到了发展,而且教会中热心信徒提摩太的品行也众所周知。路司得教会与以哥念之间的来往十分方便,因为它们之间只有20英里的距离。


徒16:3 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利尼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本会注释】

保罗要带他同去。显然,使徒保罗希望提摩太能够代替先前约翰马可的位置,充当他的一名“助手”(见徒13:5注释),而且开始了他“传道的职分”(提后4:5)。使徒保罗看出了提摩太将会成为一名十分有用的福音同伴,但同时也意识到,除非提摩太领受割礼,不然他不但不会帮使徒的忙,反而会给使徒带来麻烦。

就给他施行了割礼。可能是使徒保罗本人为提摩太执行了这个礼节。这似乎是使徒保罗第一次与自己尊敬提多的行为相矛盾,因为保罗曾经拒绝为提多执行割礼(见加2:3注释),同时也与自己通常所讲论有关受不受割礼的教训相违背(见林前7:18,19;加5:2-6注释)。但是在提摩太和提多的事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提多是一个希腊人,如果保罗为提多执行了割礼,就意味着这位外邦使徒要屈服于自己没有准备要屈服的原则。提摩太的混血出身使他成为一名犹太人,因为希伯来法典中提到,由犹太母亲所生的孩子就要被称为犹太人(《他勒目》Yebamoth45b,宋西诺版第297页)。要是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犹太人的话,他必定会按着传统在自己出生第八天的时候领受割礼(利12:3),但是由于父母在宗教上的区别,无疑防碍了他领受割礼。

如今,年轻人提摩太将要加入公共的福音工作中来,而且会与犹太人亲密接触。如果他没有领受割礼,他就成了犹太人困难的源头,犹太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恶劣的犹太人,并不能作为一名基督徒,作别人好的领导。因此,使徒保罗这里的行为并没有与犹太人所教训的相违背,因为犹太人教训说割礼乃是属灵的必须,救恩的基本条件,保罗为这个满是犹太人背景的青年实行了割礼,正是为了不冒犯犹太人。这与保罗自己所讲的哲学观点也是一致的(见林前9:20注释),这也正是作者路加记载保罗为提摩太行割礼的原因──“只因那地的犹太人”。


徒16:4 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

【本会注释】

条规。希腊文dogmata,“观点”,“判断”,“教令”,来自希腊动词dokeō,“提出观点”。这里所提到的“规条”乃是耶路撒冷会议时所做出的决议(见徒15:22-31注释)。使徒保罗将会议做出的这些决议(在徒15:30称为“书信”)交付给他先前建立的众教会。使徒们将这些规条给外邦的信徒,以便作为他们的指南并要求遵守。在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引起犹太基督徒漠视的地方,赐给外邦人的自由,犹太的基督徒并不享有。然而,对于外邦人来说,他们心里认为耶路撒冷会议的这项决议就是一个宪章,通过这个宪章,外邦人可以在犹太教徒对他们进行蔑视的任何情况下,以此作为他们的立场。同样的规条也帮助许多外邦人决定加入基督教会,使他们明白自己不必在烦琐的礼节上负重担。


徒16:5 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本会注释】

坚固。这个教会脱离了婴孩时代,正要预备有大的长进,这些传道人也在坚固信徒们的信心,为要使他们发展壮大。

人数天天加增。那阻碍外邦人加入教会高而明显的障碍已经被挪开了,因此基督徒的人数天天增加。但是这里的记载可能不仅仅是指信徒人数的增加,同时也是指教会团体数量的增加。在本节中没有给予更多的说明。在三个世纪之后,当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一个教会就包括全城的信徒,形成了许多个团体。在乡村周围的团体也包括在这个“教会”里,效学了希腊和罗马城邦制度的风格。当时城里中心团体的首长老就成了主教,他在教会和政府中都有相当重的职责。在使徒保罗的时代,以及其后的两个多世纪,就是在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基督徒们并不拥有教堂。见本册注释第26,38页。


马其顿的呼声

徒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本会注释】

他们就经过。原文证据证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的读法,“但是他们经过”,而不是,“如今他们已经穿过”。第5,6节的希腊文格式暗示,这里按照叙述方式,两节经文应该分开段。一段情节已经结束,另一个要开始。这与以下的译文存在关系。

弗吕家。这里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一个不明确地区(见使徒保罗传道旅程)。这个名字具有民族意义,而不具有政治意义,而且在这个时期并没有表明这个地方是罗马的省份。福音信息可能已经由当年参加耶路撒冷五旬节的人传扬到了这里。弗吕家人对于基督徒有一个特殊的兴趣,因为这里后来合并了吕可斯谷、歌罗西和老底嘉的众教会。见本章附注。

加拉太。这里是属于高卢的地盘(希腊文Galatai)。高卢人很大的一个分支向西迁移到了欧洲,并且占领了一些地区,就称为高卢,大概就是现在的法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另外一个高卢人的分支向南进军涌入希腊进入小亚细亚,在那里他们定居在了国家的中心区域,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弗吕家人。然而,加拉太人后来被罗马人征服,在公元前25年,就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恺撒的统治时期,他们的疆土成了罗马的省份(见本注释第五册第23页)。居民们讲说凯尔特人的方言语调,与西欧的高卢人所说的相似,并且保留了急噪的性情,以及善变的倾向,这也就是凯尔特气质。他们欣然采用了弗吕家人的宗教,就是对于伟大的大地女神西布莉的狂欢放荡之崇拜,在她的众神庙中发现了被阉割的祭司们为她服务(见加5:12注释)。这种崇拜的主要场所就是批丝尼司镇。

在加4:13-15(见该处注释),使徒保罗提到了他对加拉太的访问,他可能在那里停留了时间,因为他好象患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可能是眼睛之类的痛苦。有许多解经家理解保罗的陈述是关于“肉体上的刺”(林后12:7;参徒9:18),把这“刺”描述为一种眼的疾病。可能这一点导致使徒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停留,他先前并没有计划停留很久。在使徒患病期间,加拉太人就有机会显示他们自己对于保罗异乎寻常的专注和热爱。保罗在信中写到,如果加拉太人的眼睛可以代替保罗眼睛的话,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保罗,这样就可以减轻使徒的痛苦。他们认为有像使徒保罗这样的一个人在他们中间乃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们接纳保罗“如同上帝的使者,如同耶稣基督”。当保罗后来得知加拉太人被犹太人的教师迷惑偏离正路之后,这些热情接待他的记忆只能使自己的痛苦更加难忍,使徒就责备他们去从别的福音。

禁止。相当于“圣灵禁止”的现在完成进行时,暗示在他们刚刚离开以哥念地区,在他们进入弗吕家之前,圣灵随即就阻止了他们。见本章附注。

圣灵。圣灵是如何指示保罗,是在他内心里提示,还是藉着夜间的异象,或者是藉着那些有预言恩赐之人(参徒21:4),作者并没有说清楚(参徒2:4;8:29,39;13:2注释)。但是使徒保罗确切地知道,上帝藉着圣灵禁止他们进入亚细亚,然后又禁止进到庇推尼(徒16:7),他们就没有去任何一个被圣灵禁止的地区。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就在亚细亚以外的地区,被禁止去的众多城市中有以弗所、士每拿、以及撒狄,这些地方都有众多的犹太团体,而且是偶像敬拜的中心场所。这样的城市一定对使徒保罗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他依然彻底顺从了圣灵的命令。因此,这些福音使者就到了西北海岸,也不知道自己下一个做工的地方是哪里。

在亚细亚。见徒2:9注释;见本章附注。


徒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本会注释】

每西亚。见本章附注。

想要。一种古代的表达法,“试图”(参徒9:26)。

庇推尼。庇推尼坐落在使徒保罗路线的北部,包括一些较大的城镇,例如尼科美底亚和尼西亚,并且在这里居住的犹太人口也十分可观。自然,使徒保罗以及他的同人希望能在这里做福音工作。但主的旨意却有其他计划,顺从的仆人们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北行驶,而是遵照主的旨意向西而行(见本章附注)。圣经上并没有记载他们在这次旅程途中所做的任何工作,可能他们仅仅穿过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乡村。

。原文证据证明(见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读法“耶稣的灵”。这里坚定地表明这灵与圣父以及圣子的关系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称为上帝的灵,或者基督的灵,也可以称为耶稣的灵(参罗8:9注释)。

不许。这里是指耶稣的灵不允许他们如此行。可能这个时候使徒彼得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以及庇推尼”做工,因为使徒彼得所写的前书就是寄给这些地区悔改信徒的(彼前1:1)。彼得这次传道工作可能是他在安提啊教会“装假”事件之后发生的(加2:11-16)。因此,有些人认为以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使徒保罗在弗吕家做工之时,就是去欧洲的路上,巴拿巴,就是“也随伙装假”的那位(加2:13)正在居比路传扬福音(徒15:39),使徒彼得很可能恰好在以上提到的这些地区传扬辅音,包括北加拉太,圣灵也正是禁止保罗进入这些地区。在这个时候,保罗和彼得之间存在的分歧和解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这两位上帝伟大的使者可能为了避免更多误解带来的痛苦,所以他们尽量不在“福音使命的园地”中相见;这样使徒保罗就可以说“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罗15:20)。然而,这里圣灵阻止他们到庇推尼和亚细亚传道的主要原因是上帝的旨意,可能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将福音传到欧洲。


徒16:8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本会注释】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这里是指他们没有在每西亚传道。通常来讲,每西亚被认为是亚细亚的一部分,因为圣灵阻止他们在亚细亚传道,所以他们就越过了每西亚(见本章附注)。

下到。他们从山里出去。

特罗亚。最终他们旅行到了这个爱琴海的海岸上,他们向西观望就是爱琴海的海水。亚历山大特罗亚镇,这样命名是为了向亚历山大大帝表示敬意。当时它是罗马的一个殖民地,这里也是一个自由城市。古老的特洛伊城遗址就坐落在特洛亚以北几英里处。但是显然,使徒保罗对于荷马所记述的古希腊围城故事没有太大兴趣。如今,占据他思想的问题是关乎如何传扬耶稣基督是救主的最好方法,这样居住在特罗亚的居民就能找到永久的生命。无疑,在使徒保罗的祈祷中表达了此种思想,因此主就给了他们异象,第9节的异象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此处没有记载其他关于使徒保罗这个时期在这里所作的其他福音工作,但是圣经经文给予大量的证据,说明后来在这里建立了教会(见徒20:5-12;林后2:12,13;提后4:13注释).


徒16:9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本会注释】

异象。希腊文horama,“被看到的”,因此引申为“一个异象”。作者路加在《使徒行传》一书中共使用希腊文Horama11次,在其他地方仅仅使用过一次(太17:9)。有关“异象”见徒2:17注释。比较在徒22:17-21中所记的使徒保罗早期的异象。

马其顿。起先这里是古希腊北部的一个国家。很快这里就由非力普(公元前359-336年)并其后的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公元前336-323年)。然而,在公元前142年,它就成了罗马的一个省份,而且一直到使徒保罗的时代依然保持此种地位(见本注释第五册23-28页)。这里的许多富饶城镇中居住着大批的犹太人团体,这就给基督徒福音传播提供了决好的基础。有些人奇怪使徒保罗是如何知道他在异象中所见的就是马其顿人。在那人自己的回答中──他说到“请你们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另外一种回答是,作者路加没有必要性地给出一个关于此异象的完整记录,而是仅仅记载了异象的主要内容,删节了其中的许多细节,只记载了大体轮廓。

。希腊文parakaleō,直译是“叫到某人这边”,因此引申为“召集”,“演说”,“恳求”。这个词显明在这人的呼吁中有紧急的含义。见太5:4注释。

过到。希腊文diabainō,直译是“通过”,或者“穿过”。

帮助。希腊文boētheō,“答应[那些在危险中之人]的呼求”,因此引申为“援助”,“帮助”。

我们。这个人提到了整个马其顿的百姓。从更为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个马其顿人的呼喊应该代表更为广阔的范围,应该站在整个欧洲代表那里的百姓,他正在召唤使徒保罗进入那片广阔的园地,在那里传扬福音信息。这乃是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许多欧洲的未来都取决于使徒保罗对于这个呼召的反应。欧洲应该尽情地感激这位勇敢的使徒,面对这个召唤保罗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了临到他的这请求。迄今为止,他到亚细亚和庇推尼传道的愿望已经被上帝的圣灵禁止了(见第6,7节注释);虽然那些愿望没有实现,但是现在有一个整片的洲在向他呼唤,当然,他不能失去看明上帝禁止他到那些地方传扬福音之旨意的机会,保罗欣然接受了马其顿的呼唤。

马其顿的呼声,以及那些不认识基督之人的呼喊,已经驱使不计其数的福音工人离开自己的家,带着福音的信息来到许多陌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在不舒适、孤独、疾病、已经死亡的阴影之下作工,毫无怨言,甘心情愿。此种自我牺牲的服侍给教会带来了力量。当他们闭耳不听马其顿呼声的时候,那属灵的软弱就要乘虚而入了。这个呼声并不可能是那些有需要之人发出的,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属灵的归宿。但是他们的需要说明了一种对于基督徒的迫切呼吁,这会催促,就像使徒保罗一样,使人来拯救那些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已经被迷惑而将亡的人。


徒16:10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上帝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本会注释】

随即。因为这个呼吁十分紧急,使徒保罗立即要做准备到马其顿去。由于前不久圣灵阻止他们去亚细亚传道,无疑,他现在要比平时更加迫切要将基督告诉其他人。

我们。这是《使徒行传》第一次提到“我们”(第10-17节)。其他的段落出现在徒20:5 到21:18;27:1到28:16。大部分是在表达旅程,而且推断在那些场合中,作者路加是使徒保罗的旅行同伴(见本注释第四册663页)。当一种记述提到了第三人称,而且又突然出现了第一人称代名词的时候,这推论是很清楚的,作者成了所记载之事件中的一个演员。大部分解经家总结认为,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见概论)参加了在特罗亚的传道行程,而不是假设地站在西拉或者提摩太的立场上写的。由于作者路加没有提到自己的悔改经历,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这发生在他们在特罗亚汇合之前。由于他将自己包括在以下的表达中“上帝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路加一定也被算为福音使者中的一员。

想要。相当于“寻找”。他们可能是寻找穿过爱琴海到欧洲的方法。

往…去。直译是“出去”,或者“往前、向外”,是指从亚细亚进入马其顿,马其顿是传道之人当时还未涉足之地。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在保罗时代,亚细亚和欧洲之间并不存在区别。希腊文化涵盖了两地,产生一个公认的模式。

召我们。希腊文sumbibazō(见徒9:22注释)。sumbibazō在此可译为“作出决定”。这些福音使者使用神圣的理由帮助决定上帝对于他们的旨意是什么。


吕底亚归主

徒16:11 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波利。

【本会注释】

开船。这里英文中的“loosing”(松弛的,离开的),其意义与海上航行有关联,是指松开系在码头的系船索。关于作者航海知识更多的语气见徒27章附注。

一直行。希腊文euthudromeō,“行一条直的路线”,而且,作为一个有关海上事物的词汇意思是,“顺风行驶”。他们行走“直的路线”暗示了使徒保罗以及他的同伴是顺风行驶的。水流一定是与他们逆行的,因为它是从希里斯波特向南流,而且还流向东边的撒摩特喇和大陆之间。从特罗亚开船到腓立比,这段航行大约有125英里,需要五天时间(徒20:6)。

撒摩特喇。这是坐落在爱琴海北部的一个岛屿,与色雷斯海岸相对,大约在特罗亚到尼亚波利色雷斯港的半路。可能他们在各个港口住了一宿,那也是当时的风俗。

尼亚波利。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指“新镇”,这个名字十分普通,希腊各地都有这个名字。这里要比以下两个著名的同名城市存活的时间更为长久:“Naples”(拿坡里)就是意大利的一个地方,以及“Nablus”(纳布卢斯)属于巴勒斯坦。此处提到的这个城镇被认为属于色雷斯地区,但是它却扮演着腓立比海港的角色,腓立比就坐落在这里西北方向10英里处。尼亚波利曾经被认为是现在的卡洼拉,在那里有罗马的沟渠,圆柱型建筑,以及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碑铭,见证了这个现在已经成为废墟之城市先前的重要性。这里是伊歌那田大路东边的终点,就是连接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的大路。


徒16:12 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本会注释】

从那里。在尼亚波利,他们可能离了所乘坐的船,经过陆地到了他们的目的地腓立比。

腓立比。最初是以Krenides闻名,“小源泉之所”,这个城市由马其顿王国的腓立普重建(公元前359-336年),这位腓立普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并且以他的荣誉给这个城市命名。在尼亚波利和腓立比之间有许多连绵不断的山脉,在这些山里有丰富的黄金和银子。

这一方的头一个城。本节经文所做的表达提出了一些难题。因为腓立比城并不是罗马帝国马其顿省四个分支任何一处的首府(见第9节注释),那些首要的城市有暗非波利,帖撒罗尼迦,培拉和派剌哥尼亚。而且在希腊文中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这里作者路加可能仅仅是说腓立比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城市,并不意味着这里是一个正式的官方首府。此处的希腊形容词prōtos,“最早的、一流的、第一的”,这里翻译为“头一个”,经常能在非首府的城市硬币上看到。同样,他也可能在使用希腊文meris,译为“部分”或者“地区”,“边界地方”,这样的话它就是边疆地区的头一个城,既是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从旅行者从色雷斯入境的第一个城。这恰好就是腓立比城的准确位置,这里有罗马部队驻守,作为罗马的边区前哨,因为色雷斯地方有许多不安宁的部族。

驻防城。在公元前42年,屋大维和安东尼战败布鲁特斯和卡西屋司之后,腓立比就成了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在亚克兴角战役之后,公元前31年,这个地位就得到了坚固,而且这个城市的全称,正如在发现的古币上所写:奥古斯都·朱利安的腓立比殖民地。一个罗马帝国的“驻防城”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殖民地,其概念仅有一点点关联。它是被征服之领土的一部分,那里的百姓被指派为罗马公民,这些人通常是老兵。这些人在罗马皇帝的统治之下被派出去,而且行征到他们的目的地,就像一支部队一样,去重新再造与罗马公民并社会生活相等物。这些殖民地常常在边疆地区作为保护,也作为当地省份官长的检查人。殖民地居民的名字就保留在罗马部族的名单上。他们使用拉丁语,但是使用罗马货币制度。通常,他们的首席官长们是由他们的本城所指定的,而且与它所在位置的省份政府是脱离的,独立的。按照此种方法,这个驻防城就与罗马紧密的联系起来。这些驻防城有时被人描述为“一个帝国的壁垒”(西塞罗《De Lege Agraria》第二章27.73;洛俄伯版,《演讲》第三册第449页》或者被称为“正如它本身一样,是一个复制的缩小模型”,就是罗马人的缩小模型(奥鲁司·迦比纽《阁楼的夜晚》第十六章13.9;洛俄伯版,第三册第181页)。因此,这殖民地具有的强烈的罗马精神氛围。这样,在这个马其顿城市,使徒保罗,他本人就是罗马公民,直接就可以与这个繁荣昌盛的罗马皇家组织地区进行接触。

几天。见徒9:19注释。这里的表达似乎表明他们停留的天数不超过一个星期,因为在徒16:13所提到的安息日是他们第一次来腓立比。


徒16:13 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本会注释】

当安息日。使徒保罗、西拉、和提摩太,以及路加乃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土地。他们在这里已经有几天时间了,但是当安息日来临之时,他们自然会希望与犹太人一起敬拜上帝,而且也可以向犹太人传扬自己所拥有的救恩信息(参徒13:14)。

出城门。他们可能在城中找过会堂,结果没有找到,就去了一个在河边暂时的崇拜场所。或者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本来知道会堂或者聚会的场所就在城外。

河边。希腊文para potamon,“在河的旁边”,这里肯定指的是加格斯河(Gangites)的溪流,这水流进斯特律蒙河(Strymon)。

祷告。希腊文proseuchē,“祈祷”,或者在这里可能是指“祷告的地方”(见马可比三书7:20;参徒1:14;16:16注释)。如果在腓立比没有会堂的话,那么这不多几个犹太人就可能在河边设立了自己的崇拜场所,在这里,他们能执行他们仪式性的洗涤(参拉8:15,21;诗137:1)。古罗马讽刺作家犹文拿里(《讽刺》第三章.13,14;洛俄伯版,第33页)记载,这种礼节乃是古罗马宗教的一个腐化例子:“这个神圣的泉源和树林以及神殿被犹太人终止了”。相关的记载也在相同作者文章中的另外一行中发现(同上.296;洛俄伯版.,第55页):“说,你的立场在那里?我可以在哪一个祈祷之所[proseuchē] 找到你呢?”。此类的场地或者祷告的场所通常都是圆形的,而且没有屋顶。此种方法的实施和使用一直延续到特土良的时代,特土良提到了犹太人在水边祈祷(河边的祈祷之所)的事情(Ad Nationes第一章13)。

坐下。这个动作乃是犹太教师们的共同习惯(见本注释第五册第57,58页)。

讲道。或作“开始讲”。这里所使用的希腊动词表明这四位工人都向当地的信徒传扬了福音。

那聚会的妇女。这里的话或许可以更好地翻译为,“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妇女”,或作“聚集的妇女”。有人已经观察到本章前几节中所记载的一句话“马其顿人”(第9节),这里证明他们是一队虔诚的犹太人妇女。有一些传道人在此处找到借口来忽视他们的使命,但是使徒保罗和他的同伴们并没有轻易停止履行自己的任务。只有妇女聚集在一起,来到这个祷告敬拜的地方,这一点可以说明几乎当地犹太人口中所有的男人都缺席了,都没有来参加祷告敬拜。这也可以解释当地确实缺乏会堂,因为没有团体可以建立起来成为组织,至少要由10位男士组成。使徒保罗他们这队福音使者寻找到的这些女信徒中可能有一些是改教者,例如女信徒吕底亚(见第14节注释)。此种妇女天性就会欢迎犹太人中的陌生人,希望他们给予指导。在当时的马其顿,妇女们似乎比惯常她们这个性别拥有更大的自由。


徒16:14 有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上帝。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本会注释】

吕底亚。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这是一个十分流行的女孩名字。但是,正像许多奴隶以及自由民阶级的妇女一样,她也按照居住地起初的名字命名,这里是古老的吕底亚王国,曾是马其顿的殖民地。

卖紫色布匹的妇人。见路16:19注释。这里说到她是一名售卖紫色布的商人,而不是他的丈夫,说明她从事自己的商业买卖,可能她还是一名比较富有的人。

推雅推喇。这里是亚细亚省吕底亚的一个城市。有人发现这里曾经是马其顿的殖民地,这是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君主政体征服的结果。这个名字包括在启示录一书中所记载的七教会里面(启1:11;2:18-29)。正如许多其他小亚细亚的城镇一样,这个城市以自己的染色工业而闻名,可以与推罗以及米利都相匹敌。在这个地区发现的碑铭显明,在推雅推喇有一个染紫色布之人的行业协会,吕底亚可能就属于协会中的一员。

敬拜上帝。见徒10:2注释。

听见了。相当于“正在听”,这里是指她已经听了一会儿了。

主就开导她的心。主呼召这些传道人到马其顿来传扬福音信息,他们丝毫没有浪费时间,一直在旅行他们的伟大使命。如今,上帝与他们的努力合作,开导这位妇人的心,这位妇人也是听众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作者路加认出了此种属灵合作的必要性;他知道他们的讲论如果没有上帝的圣灵在人心里运行,就必归于徒然。

叫她留心听保罗的话。直译是“注意”,“留意”。主开导了吕底亚的心为了使她能专注于保罗所传扬的信息。上下文显明她接受了这真理。


徒16:15 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们若以为我是忠心事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本会注释】

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可能这个受洗的地方就在他们“祷告的地方”附近的河里。参太3:6;徒8:38。没有必要认为这次洗礼是在安息日举行的。事实上,这里所说的“她听见了”(见第14节注释),从语法上来讲允许有一个教导的时间,而且这里乃是在这些传道人和吕底亚第一次聚会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为她执行了洗礼。这里所说“她一家领了洗”不能证明使徒也给婴孩进行了洗礼。吕底亚的“一家”可能包括一些奴仆和其他用人(参徒10:2;16:32,33注释)。这些人大概也是皈依者(见徒10:2注释)。对于这些人,犹太教曾经是他们“训蒙的师傅”,引领他们到基督那里(见加3:24)。友阿爹和循都基,以及其他腓立比中“曾与保罗在福音上一同劳苦”的妇女们(见腓4:2,3注释),可能也在第13节这些“妇女”之中。这队人组成了使徒保罗在欧洲所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会。藉着他们可爱的盛情,以及对于信仰的稳固信念,再加上使徒保罗所施的影响,这里赢得了特殊的场所。

求。希腊文parakaleō,“乞求”(见第9节注释)。按照希腊文的时态,这里表明她一直在求,直到使徒答应她的乞求。

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这里希腊文的句式结构期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这些传道者承认了他信心的真实,而且给她执行了洗礼。如果她适合接受那个蒙福的礼节,难道她不适合做这些福音使者的女主人吗?

住。就像当年跟从耶稣的两个门徒一样(约1:37-39),吕底亚渴望能留住这些教师,因为她发现这些人所讲的道理对于她新近打开的心大有帮助。这四位福音使者可能是自己劳作供给自己的生活──保罗以制造帐篷为业(见徒18:3;帖前2:9;帖后3:8等注释),作者路加可能作为一名医生。如今,吕底亚催促他们到家里做客。

。希腊文parabiazomai,“强迫”,“以乞求的方法强留”。这里的“我们”说明作者路加的家不在腓立比,不同于一些人的看法。


在腓立比被囚

徒16:16 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

【本会注释】

往那祷告的地方去。见第13节注释。这种表达可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去教堂”相比较。以下的事件可能发生在一个安息日,就是在第13节提到的安息日之后,同时还在第一批悔改之人领洗之后(第15节),也在这些福音使者的工作在腓立比城传开之后。

使女。希腊文paidiskē,是指年轻的女仆。

巫鬼所附。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第10页)以下读法,“一个巫鬼的灵”。在希腊神话中巫鬼就是指龙或者蛇,这巨蛇被阿波罗杀死,据称,当时人们认为这巨蛇乃是在希腊古都特尔斐保护神喻的,在阿波罗杀死这巨蛇之后,随即他就被人奉为皮提亚的阿波罗神。在古城特尔斐敬拜巨蛇乃是作为智慧的象征。古希腊传记作家和哲学家普卢塔克(大约死于公元120年),他本人就是皮提亚阿波罗神庙的祭司,他说到“巫鬼(就是巨蛇)”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专门应用于那些被人认为具有超凡能力的人,他们会使用腹语术(口技)(《预言的中止》第9页)。这里,作者路加使用这个不寻常的形容词暗示了或许是腓立比的百姓就用这样一个词来称呼这个使女,或者是路加本人在她疯狂的扭动和尖声的呼叫中意识到这一切与希腊古城特尔斐中女祭司的技巧相似。显然,腓立比的百姓相信这个使女拥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能力,而且无疑她的疯狂呼叫被人认为并且也接受为神喻。这个使女的主人利用她所谓的灵感获得经济利益,而且用这个使女回答一切询问她之人的问话。

她主人们。这里是指这位使女共同的拥有者,这些人发现了这使女具有奇怪的能力,并且利用她来为他们获取利益。

大得财利。见第19节注释。

用法术。希腊文manteuomai,“占卜”,“预言”,在新约圣经中只有这里出现过这个词。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词总是用来形容行法术(申18:10;撒上28:8;结13:6等)。这里可以使用相同的含义:“假装能预言未来”。


徒16:17 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

【本会注释】

跟随。这个词的希腊文katakoloutheō,“尾随其后”,“紧紧跟随”。这个使女紧紧地跟着这些福音使者,并且不停地大声喊叫(参第18节)。比较耶稣当年在公众面前遇到的巫鬼以及邪灵(路4:33-37;8:26-36)。

我们。这是本部分叙述中最后一次出现这个包含性代词。一直到徒20:5才再次使用这个词,在徒20章使徒保罗返回到了腓立比。这样看来,似乎作者路加停留在腓立比城,可能在那个地区传扬福音,一直到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路过这里的时候,再次加入他们的行列。这样才能使作者路加在腓立比有大约七年的停留(见本注释第102页),当然,在这期间他可能在腓立比周围的许多地区做了多次旅行。

至高上帝。希腊文ho theos ho hupsistos,直译是“上帝,至高[者]”。为了便于对这个头衔的正确理解,我们有必要在心中知道这个希腊词“hupsistos”的正确使用和它的正确含义。这个词是一个诗歌词汇意思是“最高的”,或者“至高的”,常常用来指地位和等级。它的宗教内涵可以与希伯来文的术语学联系起来。迦南人有一个神,就是天穹之神,他们称之为`Elyon,“至高”。这个头衔也同样应用于耶和华,以色列人的上帝(见创14:18注释)。希腊文中使用hupsistos,等同于迦南人使用的`Elyon,用来表达宙斯,就是他们自己所敬拜之众神的首领。当他们用来与犹太人的宗教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使用了hupsistos,用来代表耶和华,犹太人的上帝。这就是为什么在七十士译本中使用了这个词(创14:18-22;民24:16;申32:8;撒下22:14等)。由于犹太人分散之后所做的传道工作,这个头衔变地众所周知,百姓用这个词来表达神明,但是他们仅仅吸收了犹太人教训的一部分,并没有全部接受他们的宗教。在黑海以北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发现的一些碑铭上有同样的使用方法,这些碑铭写于公元一世纪,这样就与使徒保罗是同一个时代,充分证明对于希腊文hupsistos的使用。

在此处这个例子中,希腊文hupsistos的头衔是由这个被鬼附着的使女口中说出来的。由于这个使女被称为“巫鬼所附”(见徒16:16注释),那么,她所说的话需要被认为是敌对异教背景的。因此,她说到了“至高上帝”,可能她是在指普通异教概念中那位含糊不清的神明,对于异教徒来说,这个神负责著名的希腊万神殿。然而,她的话所表达的确实是伟大的真理。这位使女所跟随的基督徒们也确实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关于几分相似的例子比较可1:24;5:7注释。

救人的道。见约14:6;见徒4:12注释,这些章节中显明只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人之道。在这位使女被黑暗蒙蔽的心中期望获得“救人的道”,但是在她里面的魔鬼却对抗这“道”,她的话防碍了使徒们的福音工作。


徒16:18 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

【本会注释】

一连多日。可能她接连几个安息日都如此行,正当保罗以及同人往祷告的地方去,她就开始在魔鬼的驱使下说话(见第16节),她继续利用每次机会如此行,天天如此。

保罗就心中厌烦。见徒4:2注释。这里乃表明一个限度,即使是一名基督徒,在上帝的工作受到阻碍之时,也仅仅会被动地忍耐。

鬼。在这个使女背后的真正主使,就是指使她行“法术”(第16节)的那一位在这里得到证实。有关被巫鬼或者邪灵所附身的讨论,见可1章附注。

吩咐。这里使徒保罗效学了他主耶稣的榜样,就是当年耶稣在格拉森赶鬼的榜样(见路8:29;见可5:7注释)。

奉耶稣基督的名。见徒3:6,16注释。

那鬼当时就出来了。这里应验了耶稣基督的应许(可16:17)。那恶灵无法抗拒这命令;他立即就顺服了这命令(参可9:26;见太15:28;可1:31;约4:53注释)。关于魔鬼从这位使女身上被赶出来的事,就记载到这里了,但是我们不能相信她以后会回到先前的无知和不信,或者更糟。但是,我们却可以大胆地认为她成了一名基督徒(见《述》第二十一章),并且与其他妇女一起找到了避难之所,与使徒一同在福音上“劳苦”(腓4:3)。


徒16:19 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首领;

【本会注释】

得利。希腊文ergasia(见徒19:24,25注释)。人们可能会容忍奇怪的宗教或者一些哲学家的想入非非,但是他们决不能容忍有人干涉或威胁他们的商业(参徒19:23-28注释)。在早期教会的许多次逼迫中,都是以此种情形为背景的。

没有了。这里出现了与上一节“出来”的同样希腊动词,强调这两件事都是相同的动作;这个人的商业以及那个使女说预言的恶灵都消失了。

保罗和西拉。使徒保罗和西拉二人乃是这个福音团体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人,而且他们两个人都是犹太人(参第20节)。作者路加和提摩太之所以逃脱了,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一幅外邦人的长相(见本注释第五册第664页;第1节)。

。希腊文helkō,“拖[强迫]”,在徒21:30;以及雅2:6也曾经使用过。.

市上。希腊文agora(见太11:16注释)。这里的市场与罗马的城镇广场相似,是一个中心场所,不仅仅是社会和商业生活的中心,也是一个政治管理中心。

首领。希腊文archontes,“司令员”,“领袖”,“统治者”;通常来讲它指“权威人物”。在下一节中说明了这些成员。


徒16:20 又带到官长面前说:“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

【本会注释】

官长。希腊文stratēgoi,“公民的指挥员”,或者“政府官员”。罗马称此类官员的头衔为duumviri,或者praetorēs。他们是这里罗马殖民地的首要公民官员。通常这样的官员有两位。他们有权力对犯法之人进行惩罚。在腓立比发现的碑铭显明,这城的百姓错误地使用希腊文的stratēgoi来表达罗马的说法duumviri。这里顺便坚定了作者路加所使用之词汇的精准度。

原是犹太人。此种情形乃是早期教会许多受迫害之基督徒的特征。当他们暴露对于基督徒的憎恨之时,与此同时,这些异教信徒常常把他们所痛恨的人认为是犹太人。因此,这些被控告的人就受到了两倍的折磨,一是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二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如果罗马皇帝革老丢已经宣布了将犹太人驱逐出罗马的法令(见徒18:2注释;见本册注释第98页),那么,作为罗马殖民地的腓立比城无疑已经接到了皇帝的法令(见徒16:12,13注释),而且还会加重他们对于犹太人的控告。

骚扰。希腊文ektarassō,是这个动词的加强格式,在徒17:8翻译为“惊慌”。在17章第6节显示了此种打搅和骚乱,在第6节记载基督的福音使者们被人控告为“搅乱天下的”。


徒16:21 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本会注释】

传。相当于“宣称”,或者“公众宣讲”。

规矩。这些奴隶主的控告不但提到了保罗的讲论,而且还提到了犹太人的礼节和社会惯例,他们相信了使徒保罗所倡导的(见徒15:1注释)。

不可行的。他们允许犹太人坚持自己的信仰,但是禁止他们使罗马公民成为犹太教徒。

我们罗马人。腓立比人,作为罗马殖民地的居民,他们有资格称自己为罗马公民,那些仅仅是希腊城市居民之人,就像帖撒罗尼迦以及哥林多,并不可以使用此种称谓(见本册注释第94页;见第12节注释)。


徒16:22 众人就一同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

【本会注释】

众人就一同起来。这是为了同情利益受到威胁的当地人,因为这位使女的病蒙了医治。

剥了他们的衣裳。这里是指扯掉了使徒保罗和西拉的衣裳,以便可以对他们进行鞭打。

。希腊文rhabdizō,“用棍打”,来自希腊文的rhabdos,“一个棍”,表明了特有的罗马式刑罚。当地的stratēgoi,官长(见第20节注释),他们旁边有侍从,这些人被称为扈从,每一个扈从都随身携带着一捆木棍,作为他们职业的象征。这些木棍就是用来刑罚这几位福音使者的。有可能作者路加曾经看到过执行此类残酷刑罚。保罗曾经在其他的两个场合忍受同样的苦难(见林后11:25)。有人发问说:保罗当时为什么不宣称自己是罗马公民的身份,这样就可以避免忍受此种可耻、疼痛的刑罚,就像后来他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一样呢(徒22:25)?有些人怀疑,他所说的罗马公民身份是否有真实的根据。其他一些人认为他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刑罚,但只能保护他自己,那样的话同伴西拉就要留下来忍受酷刑,自己却逃脱。有可能西拉也是一名罗马公民(见徒16:37注释)。可能暴徒们的混乱嘈杂使人听不到他的呼吁(见第37节注释)。


徒16:23 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

【本会注释】

打了许多棍。犹太人规定此类的刑罚不得超过39棍(见申25:3;林后11:24注释),但是罗马的惯例是依照当地长官所做的审判。使徒保罗说他们先前曾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帖前2:2)。

下在监里。这样做就会预防这些基督徒继续传扬福音教训人。在第35节显明,当地的长官计划是把他们扣押在监狱里一夜,然后把他们释放驱逐出腓立比城。

禁卒。希腊文desmophulax,直译是“监狱监护人”;这不仅仅是指一个监狱的看门人,而是一种职位,可能是此人先前当过士兵。


徒16:24 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

【本会注释】

内监。罗马的监狱常常有外监和内监两个部分。最先是他们的守卫室,从这里可以通进去光线和空气。距离这里很远的地方是内监,当内监的门关闭时,光线和空气就被堵在外面。在此种监狱中的情形十分恐怖,而且犯人要忍受可怕的刑罚。

木狗。希腊文xulon,“木头”,“木料”。在新约圣经中,希腊文xulon也是用来指“树”(路23:31;启2:7;22:2,14),树木可以做成的器具有“绞刑架”,和“十字架”(徒5:30;10:39;13:29;加3:13;彼前2:24),还有“仗”或者“棍”(太26:47等)。此处这个词是指木狗,这是一种刑具,一种木头做的框架,上面有许多孔,犯人的头、手、和脚要被塞进去,这样就可以使犯人处在一种最为难受的姿态。在伯13:27;33:11的论述中,似乎很久以前东方就存在此种刑罚。使徒保罗和西拉的脚都被紧扣,身体的其他部位仰在地上,痛苦难忍。


徒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上帝,众囚犯也侧耳而听。

【本会注释】

在半夜。由于睡觉似乎不大可能,使徒保罗和西拉以虔诚的行动度过黑夜。

祷告,唱诗。或作“祈祷,他们也在唱诗”,因为希腊文中表达了一个连续性的动作,而不是分开的两个动作。这些福音使者所养成的坚实的虔诚习惯战胜克服了最为令人气馁的环境。尽管被关在一所阴暗肮脏的监牢里,并且被锁链束缚,这样他们无法跪下祈祷,但他们依然赞美所敬拜的上帝。当时的赞美可能就是祈祷的诗篇,但是不论他们当时唱的是什么,特土良的话说的不错:“尽管肉体被关了起来,尽管身体受到了束缚,对于心灵来说一切都是打开着的……。当自己的心专注与天之时,感觉不到自己腿上的锁链”(《殉道者》第2页;《前尼西亚时期的教父》第三册第694页)。

赞美上帝。他们乃至高上帝的仆人,他们现在正因为主的缘故受苦,他们由衷地赞美他的圣名。然而,上帝却给他们安慰和力量,那些不敬畏上帝之人不能理解。

听。相当于“正倾听”。这些监狱中的囚犯以及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那些罪犯们,他们原先从来没有在这么一个地方听到如此的声音,因为常常在这里听到的乃是疯狂的咒骂以及肮脏的嘲笑。


徒16:26 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

【本会注释】

地大震动。这乃是神圣能力干涉的彰显(参太28:2;启16:18;参徒4:31),上帝的天使来拯救他大有信心的仆人(《述》第二十一章)。此种地震的剧变影响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监狱里,而是整个城都能感觉地到,当地震与这些基督徒囚犯之间的关系被解明的时候,自然就能制约当地这些官长以及那些百姓的心。

监门立刻全开。这场地震的剧烈程度很强,很有必要描述其影响。监狱的地基都已经被摇动了,这些监门可能全部都开了(参徒5:19;12:10注释)。

锁链。或作“脚链。束缚”。囚犯们都被锁链束缚着不能脱身,当然,这些锁链都牢牢地固定在监狱的墙壁上。当时地震的力量很大,足以使这些锁链断开,因此这些囚犯们就得到了释放。当时应该还有上帝天使的工作(见《述》第二十一章),尽管这里不象徒5:19;12:7所记载的一样,没有提到天使的工作,但我们不难想像到这一点。


徒16:27 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

【本会注释】

禁卒。见第23节注释。

一醒。由于突来的地震使这位狱卒突然从睡梦中醒来。或许是因为他睡觉的地方可以立刻看到监狱的门是否安全,或者是因为地震的缘故,他顾不上查看自己所监管的囚犯是否已经逃跑。

拔刀要自杀。相当于“将要自杀”。狱卒心里清楚,根据罗马的法律,如果自己所监管的囚犯逃脱,那么他要负上的代价就是自己的性命(见徒12:19注释)。在此种情形之下,自杀似乎是更可取的。异教正统世界中的一些人认为这样的自杀是合理的,甚至是值得赞许的。


徒16:28 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本会注释】

保罗大声呼叫说。在阴暗肮脏的内监里,使徒保罗可以通过外面的光看到这位狱卒的大体轮廓。保罗察觉到了这位因看到眼前景象而恐怖之人的意图,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并且希望能阻止他自杀。尽管他自己也在忍受着相当的痛苦,但是保罗想到了其他人的得救问题。他很焦虑,不希望看到这位将他带进可恶监牢的人在绝望中死去。

不要伤害自己。使徒保罗的声音足够阻止这位狱卒那伤害自己的手。至少可以证明其中有一个囚犯没有逃跑!使徒保罗的信息甚至更为可靠──没有一个逃脱的。其他的囚犯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要逃脱,认为没有逃脱的可能。由于使徒保罗如此镇静的榜样,他们也留了下来。


徒16:29 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的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

【本会注释】

叫人拿灯来。相当于“派人取灯来”,可能他要数点自己所监管的囚犯。

跳进去。或作“冲进去”。

战战兢兢地。直译是“变得恐惧”。这场突来的非凡事件之演变使他刚硬的心破碎了,心中充满了恐惧。

俯伏。狱卒可能曾经听到过那位被鬼所附之使女的喊叫:“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第17节)。他知道,官长们吩咐他严禁看守这两个人(第23节),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他们不是一般的囚犯,现在,他们虽然有机会逃跑,但他们却没有如此行,这就更使狱卒认为这二人并非常人。


徒16:30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

【本会注释】

领他们出来。狱卒带他们离开了那黑暗的监狱,也离开了其他的囚犯。这一点是可允许的,尽管官长吩咐他严禁看守(第23节),因为他们已经证明自己没有逃脱的意思。

二位先生。希腊文kurioi,是一种尊称。Kurios(单数)通常翻译为“主”,而且在本章31节,使徒保罗和西拉也使用了同样的词来形容主耶稣(见徒9:5注释)。

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可能这里狱卒所问的问题,连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一定要谨慎不要将他的问题曲解,不要参进现代的意义。但是在上帝圣灵的影响之下,狱卒提出了一种崇高的感觉,就是自己灵命的饿需要,连同他其他所有的恐惧,如今,他十分惧怕站在公义的上帝面前。恐惧的结果居然打开了畏惧神圣果效的门路。当心灵被恐惧所笼罩之时,它并不会停滞一处对恐惧进行分类。但是此种惧怕需求一种确实的平安,同时也唤醒了对于永远之救恩的期望。把这个问题与扫罗当年在大马色路上的问题相比较(徒9:6)。这位异教狱卒几乎不知道他这个问题具有何等的效能,将来可以引导无数的其他人寻找到永久的生命。


徒16: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本会注释】

他们说。这里作者路加使用了“他们”一词,这两位福音使者异口同声回答了狱卒的问题。

。当时的环境并不允许他们进行深刻神学理论的讨论。这位恐惧战兢的狱卒现在仅仅需要一个简洁的救恩方向之指导。他的情形可以与当年在十字架上的那个强盗相比较(见路23:39-43注释)。这些基督徒囚犯十分巧妙地满足了这位急需救恩之狱卒的需要。他们将基督教的教训瞬间变成一个简洁的表述,以致这位伤心沮丧的人可以随时握住它。这样的表述并不代表他们所传扬福音的全部范围。然而,在这个时刻,他们给这位可怜的哀求者留下了真理的印象,救恩取决于个人对于耶稣基督拯救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信心。有关相信基督耶稣之教训的重要性的讨论见太9:28;约1:7,12;3:18;徒10:43注释。

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里表明了一种极其肯定的回答,没有丝毫疑惑,而是满有信心确信的话语。使徒以及他的同伴已经知道这种规则乃真实可靠。他们因着信主耶稣基督享有了救恩,因此,也向其他的罪人保证,只要藉着相信耶稣基督,都能够获得救恩,得蒙拯救。这样的应许延伸到了这位狱卒的“一家”,就是说他家中的成员都将要接受并相信耶稣基督。


徒16: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本会注释】

他们…讲。在用一句话回答了这位狱卒的紧急问话之后,如今他们开始详细阐述基督的信息(参徒8:5,12;10:36-38注释)。

他和他全家的人。这位狱卒仅仅使自己领受救恩并不能满足;他想要其他人也享有此种神圣的恩惠。因此,他与上帝的仆人合作,召集了他全家的成员,以致他们都能学习此种生活的方式。多么不凡的一个团体,多么奇怪的一个聚会场所,多么蒙祝福的结果啊!


徒16:33 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本会注释】

把他们带去。这为狱卒一悔改就给出自己改变心意的明显证据。这位顽固的异教狱卒居然成了一个满有同情心的基督徒,热切希望正在受难的这两位福音使者获得安宁。他自己没有权力释放囚犯,但是他做了自己容易做到的事情,他给他们洗了被鞭打的伤口,以减轻痛苦。如此柔和的照顾和服侍乃是他悔改的一个实际证明。

都受了洗。显然,使徒保罗和西拉给予狱卒的回答乃是全面、广泛的。而且被狱卒全家全心全意地接受了,因此他们期盼能领受洗礼。刚才是狱卒给两位囚犯洗伤口,如今,同他所亲爱的人一起,由使徒给他们洗除罪的污秽。这种互惠的服侍乃是真基督徒的友谊。我们猜想在监狱的范围内有一个池子或者蓄水池可以给他们施行洗礼,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见太3:6注释。

立时。他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在午夜到黎明之间(第25,35节)的短暂时间里,发生了以下许多事件,起先监狱里起了地震,众囚犯的锁链都被松开了,狱卒问了使徒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保罗给予了解答,于是那人悔改,随后受了洗。


徒16:34 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上帝,都很喜乐。

【本会注释】

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这位刚刚悔改的信徒显明了自己体贴关切的好客精神。他将两位福音使者从可怕的监狱中领回了出来,并且将他们带回了他自己家里。

摆上饭。直译是“摆上一个桌子”,这乃是希腊文中通常给人提供饭食的一种表达法。使徒保罗和西拉可能没有顾得上吃他摆的饭,一直到天将亮的时候才吃,当时,食物对于这些经历了痛苦折磨的两位福音使者来说,自然要比平时更受欢迎。但是他们首先想到的乃是这些没有悔改之人的属灵需要;他们自己肉体的需要作为次要考虑的事情。

喜乐。希腊文agalliao',“高兴[强烈地],”,一种极其快乐的表达。这里使用了“他和全家”,可能他们带着喜乐的想法以及对于信仰的思潮,或者两者都有,全家都喜乐并相信了。

信了上帝。这位狱卒彻底相信了,他的信是断然、坚决地,而且表现出无法形容的喜乐,心中期待着同基督一起的新生活。

本章描绘了一幅欧洲的基督徒工作刚刚开展之时的鲜活图画。这里所记载的悔改工作十分生动,而且具有广泛的不同性质。这些悔改的人中有吕底亚,她是来自亚洲的移民者,显然她是一名富有并文雅的妇女。可能还有那个曾经被鬼附身的使女,使徒保罗将她从鬼魔的手里拯救了出来(见第18节注释)。如今这位监狱里的狱卒也悔改了,显然他是一名外邦人而且是一个罗马公民,属于那种刚硬不肯接受福音并悔改的类型,这些人通常被认为是最不可能接受福音的人。在这个混合的悔改人群组织中包括着未来福音的应许和凯旋,因着这些人,福音将会在整个欧洲大陆传扬开来。


徒16:35 到了天亮,官长打发差役来,说:“释放那两个人吧。”

【本会注释】

官长。见第20节注释。

差役。希腊文rhabdouchoi,“扛棍的人”,就是指罗马的一种职分,被称为扈从(参第22节注释)。这些人极有可能是那些鞭打使徒保罗和西拉的人。

释放那两个人吧。腓立比的官长为什么要释放这两位福音使者,这里并没有提到。那些官长可能认为鞭打他们的刑罚就足够了,或许他们感觉自己的行动太轻率了,因为没有进行正常的审讯,也没有盘问这些人的背景如何就进行了刑罚。可能那次地震也警告了当地的官长。圣灵也可能使他们心中感觉自己做错了事,十分难受。不论如何,他们如今希望尽快释放这两位囚犯,并且要尽可能暗暗地释放他们。


徒16:36 禁卒就把这话告诉保罗说:“官长打发人来叫释放你们,如今可以出监,平平安安的去吧。”

【本会注释】

禁卒。见第23节注释。

把这话告诉保罗。相当于“向保罗报告了这些话”。这位狱卒心中肯定充满这大喜乐,期盼使徒保罗和西拉能立刻趁机出监,获得释放。

平平安安地。可能这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法,但是对于这位新近成为信徒的狱卒,可能还有其他附加的含义。


徒16:37 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

【本会注释】

保罗却说。这些话保罗没有当着官长说,而是对官长派来的差役说的。他的回复形成了对于当地官长不公正行政行为的一个简单控告,因为每一个字都有法律上的重大意义。

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这里是指公开地刑罚了他和西拉。无疑,他们被捆绑在某种刑具上,希腊文palus,或者是被绑在一种鞭打用的柱子上,当着镇上百姓的面打了他们。根据赖斯·娃里瑞拉,公元前509年,以及莱斯·波西亚(公元前248年)的说法,罗马公民可以免受此类卑劣的刑罚。西西里的长官卫利斯破坏了此项法律,接着就受到了西塞罗给予他的最为严厉的控告和指责:“捆绑罗马公民乃是一种罪行,鞭打罗马公民则是令人憎恶的行为”(《驳卫利斯》 第五章66.170;洛俄伯版,《卫利斯演说集》第二册第655页)。“我是罗马人”这样的陈述,通常带有一种权力,可以制止那些罗马省份中行政长官的不合理暴行。

并没有定罪。或作“没有经过审讯”。没有经过正式的审讯。暴徒们强拉硬扯将这两位福音使者拖到了官长面前,没有机会防护的机会(第22节)。这两位囚犯──福音使者,还没有经过审讯,也没有找出他们有什么罪就遭到了他们的痛打。

是罗马人。那个被鬼所附之使女的主人也是同样的主张为基础的(第21节)。这里使徒保罗说西拉也是一名罗马公民。谎称自己是罗马公民乃是严重的罪。这里使徒保罗对于当地权贵的做法只有那些十分虔诚,有上帝的圣灵带领的基督徒才可以行。使徒保罗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批准了那些被控告的基督徒好战的自我防御。

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腓立比的那些官长们在公众面前对并没有定罪的人进行了刑罚,犯了严重的错误。如今使徒保罗坚持要那些官长亲自来弥补他们的不公。藉着如此行,保罗希望能确保使他们更好地对待腓立比城中刚刚皈依的信徒,这其中有许多人都可能是罗马公民。不是因为保罗的名誉受到侮辱,而是因为上帝的福音面临危险。


徒16:38 差役把这话回禀官长。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

【本会注释】

他们…,就害怕了。只要是好的动机,而且没有定罪,就对一个罗马公民进行错误的刑罚,按照当时的法律这些官长会被免职、降级、或者就再没有能力去承担其他负有责任的职位。这就使我们清楚明白这些官长们过分迫切的努力,乃是希望能够暗地里解决这个问题,偷偷释放这些福音使者,使自己脱离困境,遮掩自己的过失。忽视被害人公民户籍的借口并不能足以防护自己,因为这种做法被列为违法行为的范围之内。他们仅仅可以希望劝说保罗和西拉去接受这种暗地里的解决方式,因为这些官长已经对他们做了不公的判断。他们几乎不知道这些福音使者不自私的品格受到了他们暴虐的对待。


徒16:39 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本会注释】

。希腊文parakaleō,“恳求、乞求”(见第9节注释)。在有的圣经中对这一点更是强调,翻译为“道歉”(修订标准版圣经)。

领他们出来。为了矫正自己的错误,腓立比的官长们私下从监狱里释放了保罗和西拉。

请。希腊文erōtaō,“请”,“问”。但是在这个词中还包括乞求、恳求的意思。这里所使用动词的形式暗示了当地官长们乞求使徒保罗以及西拉暗暗地离开腓立比。


徒16:40 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走了。

【本会注释】

二人出了监。使徒保罗和西拉指明当地长官的严重错误,并且为他们所传扬的福音做了公众辩护之后,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二位福音使者显出了模范性的宽宏大量。他们没有妄自尊大,阻碍命令,而是暗暗地接受了当地长官的要求。

往吕底亚家里去。通过这里的叙述可以显明吕底亚的家乃是一个弟兄们聚会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上帝的福音使者歇脚的地方。这两位福音使者可能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直至身体缓解一些之后才出发,开始更远的旅程。

见了弟兄们。这里所说的“弟兄们”包括吕底亚家中的成员,同时也包括那位狱卒。

劝慰他们一番。或作“劝戒、忠告了一番”。使徒保罗以及同伴西拉在自己经受苦难并逐渐康复的过程中,依然把他们带进教会的信徒,作为心中最为挂念的对象。

就走了。由于这里的叙述是第三人称形式,显然,作者路加当时停留在腓立比。提摩太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特殊给予叙述。他可能同作者路加在一起,因为到徒17:14之后,提摩太就再没有在《使徒行传》中出现,第17章,也就是他最后一次在本书中出现之时,是和西拉在庇哩亚。从另一方面来讲,路加可能伴随使徒保罗和西拉继续做更远的传道旅行。

在徒20:5的叙述中,作者路加有一次出现在了当时的场面,在那里又一次提到了“我们”(见徒16:10注释)。看起来他极有可能停留在腓立比附近(徒20:6),直到使徒保罗在第三次传道旅程时又一次通过马其顿。这两位基督徒工人可能分开的时间有六年之久(参本册注释第102页)。我们可以大胆地相信作者路加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致力于马其顿地区的福音工作,因为那里特别需要,同时,他也在腓立比教会给予了有力的引导。腓立比教会的质量远远不在责备的范围,通过使徒保罗所写给他们的书信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一点。对于保罗的传道旅程,这个教会自然给予了很大支持,而且竭尽全力以热情接待的实际行为报答使徒(腓4:14-18,亦可能林后11:9)。

第十六章附注

作者路加在徒16:6-8的叙述引起了两个关系相当密切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使徒保罗穿过亚细亚中部的路线,第二个就涉及到了加拉太众教会的身份。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两种结果,一个是北加拉太观点,另一个是南加拉太观点。南加拉太观点的主要提倡者威廉牧·拉姆斯阁下坚持认为使徒保罗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书信,乃是写给保罗第一次传道旅程时在南加拉太所建立的众教会。J. B.莱特福,克索坡·雷克,以及其他一些人相信,这封书信乃是写给使徒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时在北加拉太所建立之众教会的,正如在第6-8节的叙述。对于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可能并不十分确定,对在本段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研究查考,可能会使这里的观点理解起来更为清楚:

1.“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第6节)。希腊文Phrugia kai Galatikē chōra,直译是“弗吕家和加拉太地区”。关于这几个希腊词的意义引起了许多争论,至今,众学者们依然持有分歧的观点。然而,语法结构和原文证据的分量似乎说明,此处作者路加的叙述是指两个密切相连的地区—弗吕家,以及另外一个定义不太明确但有加拉太人居住的地区。弗吕家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当时有大量的弗吕家侵略者们川流不息地从巴尔干半岛涌入,征服了小亚细亚西部的一部分希泰族人,并且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民族区域。至于在一千年之后,公元前278年,高卢人从北部进入了小亚细亚,并且扫除了弗吕家所遗留的一切,从而为建立后来称为加拉太的地区奠定了基础(见第6节注释)。在作者路加的时代,罗马省份加拉太南北方向横跨小亚细亚的中部,而且根据这个词的某些真实含义,它包括一些非加拉太的地区。作者路加不是指这个政治分界线,他不会使用这里的希腊词汇chōra,对这个词很不严谨地使用以表示“地带”,“国家”,和“地区”,这个词不是用来指明具体政治区域的专业词汇。因此,似乎在使徒们拜访特庇、路司得、以哥念、以及其他吕高尼城市之后(徒16:1-4;参徒14:6;参使徒保罗的第二次传道旅程),使徒保罗的传道队伍向西行驶来到了弗吕家,向北到了一个被当地称为加拉太的地区。在这两个地区,他们将向那些异教居民们传扬大好的福音信息,因此建立了信徒组织,也就组建发展了加拉太众教会(《述》第二十章)。参使徒保罗的传道旅程。

2.“亚细亚”。关于这个词语,有多种可能的译文,但是,在此处只有可能被翻译为以下两种:(1)罗马的省份亚细亚,这个省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末端;(2)那个省份的沿海地区,就是爱琴海的东海岸,在那里有许多希腊城市,例如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以及老底家(参启1-3章)。当我们试图要决定作者路加的记述是指这两个中的哪一个之时,我们遇到了叙述中的一个语法点,它需要得到清楚的了解。通过研究徒16:6的希腊文格式,可以理解为它是暗示使徒保罗和他同伴们到了弗吕家和加拉太地区,因为上帝的圣灵禁止他们在亚细亚传扬福音(见第6节注释)。这样的话,使徒们拜访了已经建立了许多教会的城市地区,上帝的圣灵禁止他们到亚细亚传道的事情乃是发生在他们离开这些地区之前,并且说明这里所使用的“加拉太”一词是指一个不同的地区。按照此处的译文,他们可能计划穿过先前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区直接到亚细亚。根据这种观点来讲,这里提到的“亚细亚”就应该是指罗马的省份亚细亚,因为它的边界在使徒们刚刚拜访之教会的附近(第1,2,4节)。另一种解释:他们接下来穿过亚细亚省要到特罗亚(第8节),大概可以由圣灵之指引的解释说明,当时圣灵禁止他们在亚细亚传扬真理(第6节),但是并没有禁止他们穿过这个地区。从另一方面来讲,希腊最东边的城市老底嘉也在这些旅行者的附近(见使徒保罗的传道旅程),使徒保罗可能抱有此种想法计划访问那个地区。因为他受到语言的限制,他常规的计划似乎是在讲希腊文的地区传道,而不是他自己不懂当地语言,只能尝试通过翻译的方式来传扬福音的方法。此外,不论他们下面所走的确切的路线是如何,值此之际,他们一定没有穿过这些希腊城市,因此以上的第二种解释给出了可被接受的译文。徒2:9,10的记述支持此种观点,因为在徒第2章清楚写到亚细亚和弗吕家是分开的两个不同地区,尽管罗马的省份亚细亚显然包括部分的弗吕家。因此,这些外邦的福音使者旅行了神圣的禁令,也许他们穿过罗马省份亚细亚的东部边界线,没有停留也没有传扬福音,或许他们没有经过那些人口密集的希腊城市地区,就是爱琴海岸延伸到内陆的地区。

3.“每西亚”(第7节)。这里是小亚细亚西北顶端的海角,北邻达达尼尔海峡和坡罗本提斯(马尔马拉海),西邻爱琴海。它在亚细亚省的界限之内。作者路加使用这个希腊词汇kata tēn Musian,可以译为,“在每西亚的对面”,显明他们只是到了每西亚附近的地方,事实山他们没有真的进到每西亚。这一点就与使徒保罗希望进到庇推尼的叙述和谐一致了,庇推尼是每西亚的东邻。这样就可以说明保罗他们的传福音队伍来自东边的弗吕家和加拉太地区,在庇推尼和每西亚交界处的附近,如今他们企图首先到庇推尼传道。然而,耶稣的灵又一次干涉了他们,禁止他们到那里传扬福音,因此,这个福音队伍向西行驶,经过每西亚南面的边界线,最后到达了一个重要的海港特罗亚。

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加拉太人的问题上。那些坚持南加拉太观点的人相信,在保罗第一次传道旅程期间,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以及特庇作工,在这些城里以及周围地区建立了许多教会,这些教会中的信徒可以很合理地被称为“加拉太人”,因为这些地区都坐落在罗马省份加拉太的疆界之内。但是这个观点很难与作者路加谨慎的语言描述相一致。他提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见徒13:14注释);他也避免记述以哥念坐落在任何行政地区(徒13:51;14:1);而且他明确提到路司得和特庇乃是属于吕高尼的城市(徒14:6)。他没有在提到其中任何一个城市属于加拉太省。从另一方面来讲,他在使徒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的时候着重介绍了“加拉太”,而且显然与先前提到的那些地区作了区分。正如作者已经说明的一样,保罗离开吕高尼到了弗吕家,弗吕家也是一个与加拉太区分开的地区(徒16:6;18:23),尽管这个地区可能与加拉太有密切关系。因此,这里所说的“加拉太的各教会”(加1:2)似乎是在使徒保罗离开弗吕家之后建立的那些教会,而且是在他到达每西亚和庇推尼边界之前。

有些人提倡北加拉太观点,这样保罗的旅程就一定会到达加拉太省的北部地区,在首府城市安塞勒(现今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这样的形成有可能,但是似乎没有必要。可以很合理地认为保罗的工作开展到了庇推尼稍稍靠南的地区。这就使我们接受了修改版本的北加拉太理论。关于这个问题在观点上的分歧对于《使徒行传》一书的完整性并不重要。不论如何,对于这些教会,就是保罗这封热情激昂的加拉太书信所全面的众多教会,对于它们坐落的位置尽可能得出一个清楚的观点是十分有利的。

随着使徒到达特罗亚之后,关于他所行驶的路线就又一次显的清楚了。使徒保罗第二次传道旅程的主要并最有收获的一部分正摆在他前面,欧洲将要听到并接受这福音。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16:1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利尼人。

拼音版徒16:1 Bǎoluó lái dào tè bì, yòu dào lù sī dé. zaì nàli yǒu yī gè méntǔ, míng jiào Tímótaì, shì xìn zhǔ zhī Yóutaì fùrén de érzi, tā fùqin què shì Xīlà rén.

吕振中徒16:1 保罗也抵达了特庇和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一个信徒犹太妇人的儿子,父亲是希利尼人。

新译本徒16:1 保罗来到了特庇,又到了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一个信主的犹太妇人的儿子,父亲却是希腊人。

现代译徒16:1 保罗来到特庇和路司得。在路司得有一个信徒,名叫提摩太;他的母亲是犹太人,也是信徒,父亲是希腊人。

当代译徒16:1 保罗和西拉从特庇城来到路司得城。城里有个少年信徒名叫提摩太,他母亲是信主的犹太人,父亲是希腊人。

思高本徒16:1 保禄来到了德尔贝和吕斯特辣。 在那里有个门徒,名叫弟茂德,是一个信主的犹太妇人的儿子,父亲却是希腊人,

文理本徒16:1 保罗至特庇、又适路司得、在彼有门徒提摩太者、犹太信妇之子、其父希利尼人也、

修订本徒16:1 后来,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的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

KJV 英徒16:1 Then came he to Derbe and Lystra: and, behold, a certain disciple was there, named Timotheus, the son of a certain woman, which was a Jewess, and believed; but his father was a Greek:

NIV 英徒16:1 He came to Derbe and then to Lystra, where a disciple named Timothy lived, whose mother was a Jewess and a believer, but whose father was a Greek.

和合本徒16:2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拼音版徒16:2 Lù sī dé hé yǐ gē niàn de dìxiōng, dōu chēngzàn tā.

吕振中徒16:2 他是路司得以哥念的弟兄所称赞的。

新译本徒16:2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们都称赞他。

现代译徒16:2 在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们都称赞提摩太。

当代译徒16:2 路司得和以哥念二城的弟兄姊妹,对提摩太赞不绝口。

思高本徒16:2 在吕斯特辣及依科尼雍的弟兄们都称扬他。

文理本徒16:2 为路司得以哥念诸兄弟所誉、

修订本徒16:2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KJV 英徒16:2 Which was well reported of by the brethren that were at Lystra and Iconium.

NIV 英徒16:2 The brothers at Lystra and Iconium spoke well of him.

和合本徒16:3 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利尼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拼音版徒16:3 Bǎoluó yào daì tā tóng qù, zhǐ yīn nàxiē dìfang de Yóutaìrén, dōu zhīdào tā fùqin shì Xīlà rén, jiù gei tā xíng le gēlǐ.

吕振中徒16:3 保罗愿意这个人同他出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的缘故、就拉他去行割礼;因为他们都知道他父亲是希利尼人。

新译本徒16:3 保罗有意要他一同出去,但为了那些地方的犹太人,就给他行了割礼,因为他们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

现代译徒16:3 保罗要带他一起走,就替他行了割礼,因为这一带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的父亲是希腊人。

当代译徒16:3 保罗也打算带提摩太去传福音。他为了尊重当地的犹太人,就给提摩太行了割礼,因为他们都知道提摩太的父亲是希腊人。

思高本徒16:3 保禄愿意他随自己同去,为了那些地方的犹太人的缘故,带他去行了割损礼,因为众人都知道他的父亲是希腊人。

文理本徒16:3 保罗欲携之同往、以该处之犹太人故、为之行割、盖皆知其父为希利尼人也、

修订本徒16:3 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KJV 英徒16:3 Him would Paul have to go forth with him; and took and circumcised him because of the Jews which were in those quarters: for they knew all that his father was a Greek.

NIV 英徒16:3 Paul wanted to take him along on the journey, so he circumcised him because of the Jews who lived in that area, for they all knew that his father was a Greek.

和合本徒16:4 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

拼音版徒16:4 Tāmen jīngguò gè chéng, bǎ Yēlùsǎleng shǐtú hé zhǎnglǎo suǒ déng de tiaó guī, jiāo gei méntǔ zūnshǒu.

吕振中徒16:4 使徒经过那些城,把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所决定的规例、交给门徒遵守。

新译本徒16:4 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所定的规条,交给门徒遵守。

现代译徒16:4 他们经过那些村镇,把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们所定下的规例交给他们,吩咐他们遵守。

当代译徒16:4 两人走遍各城,把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所定下的规条,交给当地的信徒,并教导他们遵守。

思高本徒16:4 当他们经过各城时,就将宗徒和长老在耶路撒冷所议定的规条,交给他们遵守;

文理本徒16:4 遂经诸邑、以耶路撒冷使徒长老所定之命、授门徒守之、

修订本徒16:4 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决定的规条交给门徒遵守。

KJV 英徒16:4 And as they went through the cities, they delivered them the decrees for to keep, that were ordained of the apostles and elders which were at Jerusalem.

NIV 英徒16:4 As they traveled from town to town, they delivered the decisions reached by the apostles and elders in Jerusalem for the people to obey.

和合本徒16:5 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拼音版徒16:5 Yúshì zhòng jiàohuì xìnxīn yuèfā jiāngù, rén shǔ tiāntiān jiā zēng.

吕振中徒16:5 于是众教会在信仰上日益坚固,人数天天增加。

新译本徒16:5 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

现代译徒16:5 因此,各教会在信心方面得以坚固,人数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当代译徒16:5 这样,他们不但巩固了各地教会信徒的信心,还使信徒人数大大增加。

思高本徒16:5 於是各处教会信德稳固,数目天天增加。

文理本徒16:5 于是诸会之信益坚、人数日增、○

修订本徒16:5 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

KJV 英徒16:5 And so were the churches established in the faith, and increased in number daily.

NIV 英徒16:5 So the churches were strengthened in the faith and grew daily in numbers.

和合本徒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拼音版徒16:6 Shènglíng jìrán jìnzhǐ tāmen zaì yà xī yà jiǎng dào, tāmen jiù jīngguò Fú lǚ jiā, jiā lá taì yī daì dìfang.

吕振中徒16:6 使徒既被圣灵拦阻在亚细亚讲道,就走过弗吕家加拉太地区。

新译本徒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传道,他们就走遍弗吕家、加拉太地区。

现代译徒16:6 他们取道弗吕家和加拉太地区,因为圣灵不准许他们在亚细亚省传布信息。

当代译徒16:6 他们经过弗吕家和加拉太一带地方的时候,圣灵阻止他们到亚西亚传福音。

思高本徒16:6 圣神既阻止他们在亚细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夫黎基雅和迦拉达地区,

文理本徒16:6 经行弗吕家加拉太地、且圣神禁其宣道于亚西亚也、

修订本徒16:6 因为圣灵禁止他们在亚细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KJV 英徒16:6 Now when they had gone throughout Phrygia and the region of Galatia, and were forbidden of the Holy Ghost to preach the word in Asia,

NIV 英徒16:6 Paul and his companions traveled throughout the region of Phrygia and Galatia, having been kept by the Holy Spirit from preaching the word in the province of Asia.

和合本徒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拼音版徒16:7 Dào le mei xī yà de biānjiè, tāmen xiǎng yào wǎng bì tuī ní qù, Yēsū de líng què bù xǔ.

吕振中徒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尝试着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不容许;

新译本徒16:7 他们来到每西亚边境,想要去庇推尼,耶稣的灵也不许。

现代译徒16:7 当他们到了每西亚边界时,想进入庇推尼省,可是耶稣的灵禁止他们,

当代译徒16:7 他们便来到每西亚的边界,正要进到庇推尼境的时候,圣灵又加以拦阻。

思高本徒16:7 到了米息雅附近,想往彼提尼雅去;可是耶稣的神不许他们去,

文理本徒16:7 至每西亚境、欲往庇推尼、耶稣之神不许、

修订本徒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KJV 英徒16:7 After they were come to Mysia, they assayed to go into Bithynia: but the Spirit suffered them not.

NIV 英徒16:7 When they came to the border of Mysia, they tried to enter Bithynia, but the Spirit of Jesus would not allow them to.

和合本徒16:8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拼音版徒16:8 Tāmen jiù yuèguò mei xī yà, xià dào tè luó yà qù.

吕振中徒16:8 他们便从每西亚旁边过去,下到特罗亚。

新译本徒16:8 他们经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

现代译徒16:8 於是他们绕过〔或译:经过〕每西亚,到特罗亚去。

当代译徒16:8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来到特罗亚城。

思高本徒16:8 遂绕过米息雅,下到了特洛阿。

文理本徒16:8 乃越每西亚、下特罗亚、

修订本徒16:8 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特罗亚去。

KJV 英徒16:8 And they passing by Mysia came down to Troas.

NIV 英徒16:8 So they passed by Mysia and went down to Troas.

和合本徒16:9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拼音版徒16:9 Zaì yè jiàn yǒu yìxiàng xiàn yǔ Bǎoluó. yǒu yī gè Mǎqídùn rén, zhàn zhe qiú tā shuō, qǐng nǐ guō dào Mǎqídùn lái bāngzhu wǒmen.

吕振中徒16:9 夜间有异象现给保罗看见;有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过来马其顿、援助我们吧!」

新译本徒16:9 夜间有一个异象向保罗显现: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现代译徒16:9 当天晚上,保罗得到一个异象,在异象中他看见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恳求他说:「请你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当代译徒16:9 当天晚上,保罗在异象中看见有一个马其顿人,向他苦苦哀求:“请快来马其顿帮帮我们吧!”

思高本徒16:9 夜间保禄见了一个异象,有个马其顿人站着,请求他说:「请往马其顿去,援助我们罢!」

文理本徒16:9 保罗夜见异象、有马其顿人、立而求之曰、请过马其顿助我侪、

修订本徒16:9 夜间,有异象向保罗显现。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来,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KJV 英徒16:9 And a vision appeared to Paul in the night; There stood a man of Macedonia, and prayed him, saying, Come over into Macedonia, and help us.

NIV 英徒16:9 During the night Paul had a vision of a man of Macedonia standing and begging him, "Come over to Macedonia and help us."

和合本徒16:10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 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拼音版徒16:10 Bǎoluó jì kànjian zhè yìxiàng, wǒmen suí jì xiǎng yào wǎng Mǎqídùn qù, yǐwéi shén zhào wǒmen chuánfúyin gei nàli de rén tīng.

吕振中徒16:10 保罗既看见那异象,我们随即想法子要往马其顿去,推断这是上帝呼召我们去向他们传福音。

新译本徒16:10 保罗见了这异象,我们就认定是 神呼召我们去传福音给他们,于是立刻设法前往马其顿。

现代译徒16:10 保罗一有了这个异象,我们立刻准备往马其顿去,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呼召我们去传福音给当地的人。

当代译徒16:10 保罗肯定了这是上帝给我们的呼召(译注:本书作者此时加入保罗的行列),要我们到马其顿去传福音,於是就立刻动身。

思高本徒16:10 保禄既见了这异象, 我们便推知是天主召叫我们给他们宣传福音,便立即设法往马其顿去。

文理本徒16:10 保罗见此异象、遂图往马其顿、诚以主召我侪宣福音于彼也、○

修订本徒16:10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就立即设法往马其顿去,认为上帝呼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

KJV 英徒16:10 And after he had seen the vision, immediately we endeavoured to go into Macedonia, assuredly gathering that the Lord had called us for to preach the gospel unto them.

NIV 英徒16:10 After Paul had seen the vision, we got ready at once to leave for Macedonia, concluding that God had called us to preach the gospel to them.

和合本徒16:11 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坡里。

拼音版徒16:11 Yúshì cóng tè luó yà kāi chuán, yīzhí xíng dào sā mó tè lā, dì èr tiān dào le ní yà bō lì.

吕振中徒16:11 于是我们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走到撒摩特喇,翌日到了尼亚波利,

新译本徒16:11 我们从特罗亚开船,直航撒摩特拉,第二天到达尼亚波利,

现代译徒16:11 我们坐船从特罗亚出发,直开撒摩特喇,第二天到尼亚坡里。

当代译徒16:11 我们从特罗亚开船,一直驶到撒摩特喇岛。第二天继续前进,到了尼亚坡里才登岸。

思高本徒16:11 我们从特洛阿开船,一直航到撒摩辣刻, 第二天到了乃阿颇里,

文理本徒16:11 自特罗亚扬帆、径至撒摩特喇、次日至尼亚波利、

修订本徒16:11 我们从特罗亚开船,直行驶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坡里;

KJV 英徒16:11 Therefore loosing from Troas, we came with a straight course to Samothracia, and the next day to Neapolis;

NIV 英徒16:11 From Troas we put out to sea and sailed straight for Samothrace, and the next day on to Neapolis.

和合本徒16:12 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拼音版徒16:12 Cóng nàli lái dào Féilìbǐ, jiù shì Mǎqídùn zhè yī fāng de tóu yī gè chéng. ye shì Luómǎ de zhù fáng chéng. wǒmen zaì zhè chéng lǐ zhù le jǐ tiān.

吕振中徒16:12 从那里到了腓立比。腓立比是马其顿区域的头一个城,是个罗马的退伍兵城;我们在这城里逗留了几天。

新译本徒16:12 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地区的首要城市,是罗马的殖民地。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现代译徒16:12 从那里我们往内地走,来到马其顿第一区的一个城市〔另有些古卷作:马其顿区的主要城市或:马其顿一带,一个行政区的主要城市〕腓立比;这城也是罗马的殖民区。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天。

当代译徒16:12 不久,我们便抵达腓立比城。腓立比是马其顿的一个大城市,也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我们就在那里住了几天。

思高本徒16:12 从那里到了斐理伯,这是马其顿一区的首城,罗马的殖民地。我们就在这城 住了几天。

文理本徒16:12 遂适腓立比、乃马其顿一方之首邑、罗马新疆也、我侪居此数日、

修订本徒16:12 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带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KJV 英徒16:12 And from thence to Philippi, which is the chief city of that part of Macedonia, and a colony: and we were in that city abiding certain days.

NIV 英徒16:12 From there we traveled to Philippi, a Roman colony and the leading city of that district of Macedonia. And we stayed there several days.

和合本徒16:13 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拼音版徒16:13 Dàng ānxīrì, wǒmen chū chéng mén, dào le hé biān, zhīdào nàli yǒu yī gè dǎogào de dìfang, wǒmen jiù zuò xià duì nà jùhuì de fùnǚ jiǎng dào.

吕振中徒16:13 安息之日、我们走出城门,到了河边,我们以为是个(有古卷作∶一个被认为)祷告地方;既已坐下,便对聚拢来的妇女讲论。

新译本徒16:13 安息日我们出了城门,来到河边,以为那里是个祈祷的地方。我们坐下,对聚集的妇女讲论。

现代译徒16:13 安息日,我们出城到了河边,心里想,那里可能有一个犹太人祷告的地方。我们坐下,向聚集在那里的妇女们讲道。

当代译徒16:13 安息日那天,我们到城外的河边去,因为经常有犹太人在那里聚会祷告。当时已经有些妇女聚集在那里,我们便向她们讲道。

思高本徒16:13 安息日,我们出了城门,到了河边,我们知道那里有个祈祷所。我们遂坐下向聚集的妇女讲话。

文理本徒16:13 值安息日、出邑门至河滨、知有祈祷所、乃坐、而与会集之妇女言、

修订本徒16:13 在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来对那些聚会的妇女讲道。

KJV 英徒16:13 And on the sabbath we went out of the city by a river side, where prayer was wont to be made; and we sat down, and spake unto the women which resorted thither.

NIV 英徒16:13 On the Sabbath we went outside the city gate to the river, where we expected to find a place of prayer. We sat down and began to speak to the women who had gathered there.

和合本徒16:14 有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 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拼音版徒16:14 Yǒu yī gè maì zǐse bù diǎn de fùrén, míng jiào lǚ dǐ yà, shì tuī yǎ tuī lā chéng de rén, sùlái jìngbaì shén. tā tīngjian le, zhǔ jiù kāi dǎo tāde xīn, jiào tā liú xīn tīng Bǎoluó suǒ jiǎng de huà.

吕振中徒16:14 有一个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一个卖紫色布的,素来敬拜上帝;她直听着;主敞开她的心,叫她注意保罗所讲的。

新译本徒16:14 有一位敬畏 神的妇女,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拉城卖紫色布的商人,她一直在听,主开启她的心,使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

现代译徒16:14 听众中有一个从推雅推喇城来的妇人,名叫吕底亚,以贩卖紫色布疋为业。她一向敬拜上帝;主敞开了她的心,使她留心聆听保罗所讲的话。

当代译徒16:14 听众中有个卖紫色布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为人非常虔诚。上帝开启她的心,她便欣然接受了保罗所传的福音。

思高本徒16:14 有个敬畏天主的女人,名叫里狄雅,是提雅提辣城卖紫红布的,她一直在听;主开明了她的心,使她接受保禄所讲的话。

文理本徒16:14 有妇名吕底亚、乃推雅推喇邑人、售紫布为业、素拜上帝者也、彼听之、主启其心、专向保罗所言、

修订本徒16:14 有一个卖紫色布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上帝。她在听着,主就开导她的心,使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KJV 英徒16:14 And a certain woman named Lydia, a seller of purple, of the city of Thyatira, which worshipped God, heard us: whose heart the Lord opened, that she attended unto the things which were spoken of Paul.

NIV 英徒16:14 One of those listening was a woman named Lydia, a dealer in purple cloth from the city of Thyatira, who was a worshiper of God. The Lord opened her heart to respond to Paul's message.

和合本徒16:15 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们若以为我是忠心侍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拼音版徒16:15 Tā hé tā yī jiā, jì lǐng le xǐ, biàn qiú wǒmen shuō, nǐmen ruò yǐwéi wǒ shì zhēn xìn zhǔ de, ( huò zuò nǐmen ruò yǐwéi wǒ shì zhōngxīn shìfèng zhǔ de ) qǐng dào wǒ jiā lǐ lái zhù. yúshì jiàng liú wǒmen.

吕振中徒16:15 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就求我们说∶「你们若以我为真信主的,就请进我家来住。」便强留我们。

新译本徒16:15 她和她一家受了洗以后,就请求说:“你们若认为我是对主忠实的,就请到我家来住。”于是她强留我们。

现代译徒16:15 她和她一家的人都受洗礼。随后,她请求我们:「如果你们认为我是真心信主,请到我家里来住。」於是她坚决地把我们留下。

当代译徒16:15 吕底亚和家人接受洗礼之后,极力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去住。她说:“如果你们认为我是真心信主的话,就请到舍下小住。”她终於说服了我们。

思高本徒16:15 她同她一家领了洗,便请求说:「你们若认为我是忠於主的人,就请到我家去住。」遂强邀我们去了。

文理本徒16:15 妇举家受洗、求我侪曰、若以我为忠于主者、则入居我家、遂强留我侪、○

修订本徒16:15 她和她一家都领了洗,就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心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她坚决请我们留下。

KJV 英徒16:15 And when she was baptized, and her household, she besought us, saying, If ye have judged me to be faithful to the Lord, come into my house, and abide there. And she constrained us.

NIV 英徒16:15 When she and the members of her household were baptized, she invited us to her home. "If you consider me a believer in the Lord," she said, "come and stay at my house." And she persuaded us.

和合本徒16:16 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

拼音版徒16:16 Hòulái, wǒmen wǎng nà dǎogào de dìfang qù. yǒu yī gè shǐnǚ yíng zhe miàn lái, tā beì wū guǐ suǒ fù, yòng fǎshù, jiào tā zhǔrén dé dà cái lì.

吕振中徒16:16 后来我们往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有巫觋的灵在身,迎着面而来;她行占卜术、使她主人们得了许多生意。

新译本徒16:16 有一次,我们到祈祷的地方去的时候,一个被巫鬼附着的婢女迎面而来;她行占卜使主人们发了大财。

现代译徒16:16 有一天,我们到那祷告的地方去,一个女奴迎着我们走来。这个女奴有邪灵附身,能够占卜将来的事,因此替她主人赚了好多钱。

当代译徒16:16 一天,我们又到河边去参加祈祷会。途中遇到一个被鬼缠着的女奴,她用邪术占卜,骗了不少的钱。

思高本徒16:16 当我们往祈祷所去时,有个附占卜之神的女孩,向我们迎面走来;她行占卜,使她的主人们大获利润。

文理本徒16:16 后适祈祷所、遇一婢为卜筮之鬼所凭、以其术大利厥主、

修订本徒16:16 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时,有一个被占卜的灵附身的使女迎面走来,她使用法术使她的主人们发了大财。

KJV 英徒16:16 And it came to pass, as we went to prayer, a certain damsel possessed with a spirit of divination met us, which brought her masters much gain by soothsaying:

NIV 英徒16:16 Once when we were going to the place of prayer, we were met by a slave girl who had a spirit by which she predicted the future. She earned a great deal of money for her owners by fortune-telling.

和合本徒16:17 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

拼音版徒16:17 Tā gēnsuí Bǎoluó hé wǒmen, hǎn zhe shuō, zhèxie rén shì zhìgāo shén de púrén, duì nǐmen chuánshuō jiù rén de dào.

吕振中徒16:17 这个女人跟随着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他们把拯救之道路传布给你们。」

新译本徒16:17 她跟着保罗和我们,喊叫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向你们传讲得救的道路。”

现代译徒16:17 她一路跟着保罗和我们,大喊说:「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要对你们宣布那得救的道路!」

当代译徒16:17 她整天跟着我们,大喊大叫:“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是来宣讲得救的方法的呀!”

思高本徒16:17 她跟着保禄和我们,喊叫说:「这些人是至高者天主的仆人,他们来给你们宣布得救的道路。 」

文理本徒16:17 随保罗及我侪、呼曰、斯人乃至高上帝之仆、以拯救之道宣于尔曹、

修订本徒16:17 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对你们传讲救人的道路。"

KJV 英徒16:17 The same followed Paul and us, and cried, saying, These men are the servants of the most high God, which shew unto us the way of salvation.

NIV 英徒16:17 This girl followed Paul and the rest of us, shouting, "These men are servants of the Most High God, who are telling you the way to be saved."

和合本徒16:18 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

拼音版徒16:18 Tā yī lián duō rì zhèyàng hǎnjiào, Bǎoluó jiù xīn zhòng yànfán, zhuǎn shēn duì nà guǐ shuō, wǒ fèng Yēsū Jīdū de míng, fēnfu nǐ cóng tā shēnshang chūlai. nà guǐ dāngshí jiù chūlai le.

吕振中徒16:18 她一连许多日都这样喊叫。保罗很讨厌,就转身对那鬼灵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嘱咐你从她身上出来。」就在那一刻、鬼灵便出来了。

新译本徒16:18 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觉得厌烦,就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命令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就立刻出来了。

现代译徒16:18 她一连好几天这样喊叫;保罗觉得不胜其烦,就转过身来,对那邪灵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命令你从她身上出去!」那邪灵立刻出去了。

当代译徒16:18 一连几天,她都是这样。保罗觉得不胜其烦,就转过身来,斥责那鬼:“我奉耶稣基督的圣名,命令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就立时逃走了。

思高本徒16:18 她这样行了多日,保禄就厌烦了,转身向那恶神说:「我因耶稣基督之名,命你从她身上出去。」那恶神即刻便出去了。

文理本徒16:18 如是者多日、保罗厌之、反身谓其鬼曰、我以耶稣基督名、命尔出彼、鬼即出、○

修订本徒16:18 她一连好几天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灵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灵立刻出来了。

KJV 英徒16:18 And this did she many days. But Paul, being grieved, turned and said to the spirit, I command thee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to come out of her. And he came out the same hour.

NIV 英徒16:18 She kept this up for many days. Finally Paul became so troubled that he turned around and said to the spirit,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I command you to come out of her!" At that moment the spirit left her.

和合本徒16:19 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首领,

拼音版徒16:19 Shǐnǚ de zhǔrén men, jiàn dé lì de zhǐwang méiyǒu le, biàn jiū zhù Bǎoluó hé Xīlā, lá tāmen dào shì shàng qù jiàn shǒulǐng.

吕振中徒16:19 使女的主人们见他们作生意的指望丢失了,便拉住保罗和西拉,拖到广场上的官吏面前,

新译本徒16:19 她的主人们看见发财的希望完了,就揪住保罗和西拉,拉到市中心去见官长,

现代译徒16:19 那女奴的主人知道他们的财源从此断绝,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把他们拖到广场上见官,

当代译徒16:19 她的主人们眼见财路断绝了,就怒气冲冲地揪住保罗和西拉,把他们拿到广场去见官,

思高本徒16:19 她的主人们见自己获利的指望已去,便揪住保禄和息拉,拉到街市上去见首领;

文理本徒16:19 婢之主见其获利之望已失、则执保罗西拉、曳入市、见有司、

修订本徒16:19 使女的主人们见发财的指望没有了,就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官;

KJV 英徒16:19 And when her masters saw that the hope of their gains was gone, they caught Paul and Silas, and drew them into the marketplace unto the rulers,

NIV 英徒16:19 When the owners of the slave girl realized that their hope of making money was gone, they seized Paul and Silas and dragged them into the marketplace to face the authorities.

和合本徒16:20 又带到官长面前说:“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

拼音版徒16:20 Yòu daì dào guān zhǎng miànqián shuō, zhèxie rén yuán shì Yóutaìrén, jìng sāo rǎo wǒmen de chéng,

吕振中徒16:20 把他们带交官长,说∶「这些人是犹太人,骚扰我们的城,

新译本徒16:20 又带到裁判官面前,说:“这些人是犹太人,扰乱我们的城市,

现代译徒16:20 带他们到罗马官长面前,指控说:「这些人是犹太人,竟来扰乱我们的城。

当代译徒16:20 控告他们说:“这两个犹太人,来到这里扰乱治安。

思高本徒16:20 又带他们到官长前说:「这些是犹太人,他们扰乱我们的城市,

文理本徒16:20 解于上宪曰、此犹太人也、大扰我邑、

修订本徒16:20 又带他们到行政官长们面前,说:"这些骚扰我们城的,他们是犹太人,

KJV 英徒16:20 And brought them to the magistrates, saying, These men, being Jews, do exceedingly trouble our city,

NIV 英徒16:20 They brought them before the magistrates and said, "These men are Jews, and are throwing our city into an uproar

和合本徒16:21 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拼音版徒16:21 Chuán wǒmen Luómǎ rén suǒ bùke shòu, bùke xíng de guīju.

吕振中徒16:21 传布我们罗马人所不可接受不可行的规矩。」

新译本徒16:21 传我们罗马人不准接受、不准实行的规例。”

现代译徒16:21 他们提倡违法的规矩,是我们罗马人所不能接受、不能实行的!」

当代译徒16:21 他们所宣传的,是罗马法律所禁止的奇风异俗。”

思高本徒16:21 竟传布我们罗马人所不能接受,也不能遵行的规例。 」

文理本徒16:21 宣我罗马人不宜受不宜行之规、

修订本徒16:21 竟传布我们罗马人所不可接受、不可遵守的规矩。"

KJV 英徒16:21 And teach customs, which are not lawful for us to receive, neither to observe, being Romans.

NIV 英徒16:21 by advocating customs unlawful for us Romans to accept or practice."

和合本徒16:22 众人就一同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

拼音版徒16:22 Zhòngrén jiù yītóng qǐlai gōngjī tāmen. guān zhǎng fēnfu bō le tāmende yīshang, yòng gùn dǎ.

吕振中徒16:22 群众一齐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就撕破他们的衣裳,发命令用棍子打。

新译本徒16:22 群众一齐起来攻击他们,裁判官就剥去他们的衣服,下令用棍子打他们。

现代译徒16:22 众也附和着攻击他们,官长就吩咐剥了他们的衣服,鞭打他们。

当代译徒16:22 顿时间群情汹涌,法官下令把他们衣服脱下,施行笞刑。

思高本徒16:22 群众齐来攻击他们,官长就撕下了他们的衣服,下令用棍殴打。

文理本徒16:22 群众起而攻之、上宪命褫其衣、杖之、

修订本徒16:22 群众就一齐起来攻击他们。官长们吩咐撕开他们的衣裳,用棍子打;

KJV 英徒16:22 And the multitude rose up together against them: and the magistrates rent off their clothes, and commanded to beat them.

NIV 英徒16:22 The crowd joined in the attack against Paul and Silas, and the magistrates ordered them to be stripped and beaten.

和合本徒16:23 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

拼音版徒16:23 Dǎ le xǔduō gùn, biǎn jiāng tāmen xià zaì jiānlǐ, zhǔfu jìn zú yán jǐn kānshǒu.

吕振中徒16:23 鞭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着监狱的妥妥当当地看守着。

新译本徒16:23 打了很多棍,就把他们放在监牢里,吩咐狱吏严密看守。

现代译徒16:23 兵士们狠狠地把保罗和西拉打了一顿后,把他们关进牢里,并命令看守的人严密看管。

当代译徒16:23 他们被打到皮开肉绽之后,才关进监里,并且有狱卒严密看守。

思高本徒16:23 打了许多棍之後,就把他们押在监 ,吩咐狱警小心看守;

文理本徒16:23 杖甚、则下之狱、命狱吏固守之、

修订本徒16:23 打了许多棍,就把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狱警严紧看守。

KJV 英徒16:23 And when they had laid many stripes upon them, they cast them into prison, charging the jailor to keep them safely:

NIV 英徒16:23 After they had been severely flogged, they were thrown into prison, and the jailer was commanded to guard them carefully.

和合本徒16:24 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

拼音版徒16:24 Jìn zú lǐng le zhèyàng de méng, jiù bǎ tāmen xià zaì jiānlǐ, liǎng jiǎo shàng le mù gǒu.

吕振中徒16:24 看监狱的领了这样的嘱咐,便将他们下在内监,把他们的两脚妥妥当当地上了木狗。

新译本徒16:24 狱吏领了命令,就把他们押入内监,两脚拴了木狗。

现代译徒16:24 看守领命,把他们关在内监,两脚上了足枷。

当代译徒16:24 狱卒受了上头的命令,把他们关进内牢,严密看守,还加上脚镣,以防万一。

思高本徒16:24 狱警领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又在他们的脚上带上木枷。

文理本徒16:24 狱吏受命、下之内狱、以木桎其足、

修订本徒16:24 狱警领了这样的命令,就把他们下在内监,两脚拴在木架上。

KJV 英徒16:24 Who, having received such a charge, thrust them into the inner prison, and made their feet fast in the stocks.

NIV 英徒16:24 Upon receiving such orders, he put them in the inner cell and fastened their feet in the stocks.

和合本徒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

拼音版徒16:25 Yuē zaì bàn yè, Bǎoluó hé Xīlā, dǎogào chàng shī zànmei shén, zhòng qiúfàn ye cè er ér tīng.

吕振中徒16:25 大约在半夜里,保罗和西拉直祷告唱诗颂赞上帝,囚犯们直注意听着。

新译本徒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祈祷歌颂 神,囚犯们都侧耳听着。

现代译徒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在祷告、唱诗颂赞上帝,其他的囚犯都侧耳听着。

当代译徒16:25 保罗和西拉半夜起来,祈祷唱诗赞美上帝,其他的囚犯都侧耳倾听。

思高本徒16:25 约在半夜时分,保禄和息拉祈祷赞颂天主,囚犯都侧耳静听。

文理本徒16:25 夜半、保罗西拉载祷载咏、颂美上帝、诸囚倾听、

修订本徒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正在祷告,唱诗赞美上帝,众囚犯也侧耳听着的时候,

KJV 英徒16:25 And at midnight Paul and Silas prayed, and sang praises unto God: and the prisoners heard them.

NIV 英徒16:25 About midnight Paul and Silas were praying and singing hymns to God, and the other prisoners were listening to them.

和合本徒16:26 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

拼音版徒16:26 Hūrán dì dà zhèndòng, shènzhì jiàn laó de dìjī dōu yáodòng le. jiàn mén lìkè quán kāi, zhòng qiúfàn de suǒliàn ye dōu sōng kāi le.

吕振中徒16:26 蓦然间起了大地震,甚至监狱的根基都摇动了,所有的门立时开了,大家的锁众囚犯的锁才也都松掉了。

新译本徒16:26 忽然发生了大地震,以致监牢的地基都摇动起来,所有的监门立刻开了,囚犯的锁炼都松了。

现代译徒16:26 忽然有剧烈的地震,连监狱的地基也摇动了;一下子所有的监门都开了,囚犯的锁着也都掉落。

当代译徒16:26 突然间地大震动,整座监狱的地基都动摇起来;监牢里所有的门都被震开,连囚犯的枷锁都脱落了。

思高本徒16:26 忽然地震大作,甚至监狱地基都摇动了,所有的门立时开了,众人的锁链也解开了。

文理本徒16:26 地忽大震、狱基动摇、诸门顿启、囚之械系尽解、

修订本徒16:26 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解开了。

KJV 英徒16:26 And suddenly there was a great earthquake, so that the foundations of the prison were shaken: and immediately all the doors were opened, and every one's bands were loosed.

NIV 英徒16:26 Suddenly there was such a violent earthquake that the foundations of the prison were shaken. At once all the prison doors flew open, and everybody's chains came loose.

和合本徒16:27 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

拼音版徒16:27 Jìn zú yī xǐng, kànjian jiàn mén quán kāi, yǐwéi qiúfàn yǐjing taó zǒu, jiù bá dāo yào zì shā.

吕振中徒16:27 看监狱的一睡醒了,看见监门全开着,以为囚犯都逃脱了,就拔了刀,要自杀。

新译本徒16:27 狱吏醒过来,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都已经逃脱了,就拔出刀来想要自刎。

现代译徒16:27 看守醒了过来,看见监门都敞开,以为所有的囚犯都逃掉了,就拔出刀来,想要自杀。

当代译徒16:27 狱卒从梦中惊醒,看见监门尽开,以为囚犯一定跑光了,就想拔刀自刎。

思高本徒16:27 狱警醒来,见监门全开着,以为囚犯都已逃走,就拔出剑来,想要自杀。

文理本徒16:27 狱吏寤、见狱门启、拔刀将自杀、意诸囚已逃也、

修订本徒16:27 狱警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

KJV 英徒16:27 And the keeper of the prison awaking out of his sleep, and seeing the prison doors open, he drew out his sword, and would have killed himself, supposing that the prisoners had been fled.

NIV 英徒16:27 The jailer woke up, and when he saw the prison doors open, he drew his sword and was about to kill himself because he thought the prisoners had escaped.

和合本徒16:28 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拼音版徒16:28 Bǎoluó dàshēng hūjiào shuō, búyào shānghaì zìjǐ, wǒmen dōu zaì zhèlǐ.

吕振中徒16:28 保罗大声呼喊说∶「别杀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新译本徒16:28 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现代译徒16:28 保罗一看见,大声呼喊:「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当代译徒16:28 保罗见状,大声喝止:“不要自寻短见,我们都在这里!”

思高本徒16:28 保禄大声喊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还都在这 。 」

文理本徒16:28 保罗大声呼曰、毋自戕、我侪咸在、

修订本徒16:28 保罗大声呼叫:"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

KJV 英徒16:28 But Paul cried with a loud voice, saying, Do thyself no harm: for we are all here.

NIV 英徒16:28 But Paul shouted, "Don't harm yourself! We are all here!"

和合本徒16:29 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

拼音版徒16:29 Jīn zú jiào rén ná dēng lái, jiù tiào jìn qù, zhàn zhàn jìng jìng de, fǔfú zaì Bǎoluó Xīlā miànqián.

吕振中徒16:29 看监狱的要了灯光,就蹦跳冲进去,战战兢兢,拜倒在保罗西拉面前;

新译本徒16:29 狱吏叫人拿了灯来,就冲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和西拉面前,

现代译徒16:29 看守叫人拿灯来,冲了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和西拉脚前。

当代译徒16:29 狱卒连忙叫人拿灯过来,战战兢兢地走进内牢,伏在保罗和西拉面前,又恭恭敬敬地带他们出来,

思高本徒16:29 狱警要来了灯,就跑进去,战栗发抖地俯伏在保禄和息拉面前,

文理本徒16:29 狱吏索火跃入、战栗伏于保罗西拉前、

修订本徒16:29 狱警叫人拿灯来,就冲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和西拉面前。

KJV 英徒16:29 Then he called for a light, and sprang in, and came trembling, and fell down before Paul and Silas,

NIV 英徒16:29 The jailer called for lights, rushed in and fell trembling before Paul and Silas.

和合本徒16:30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

拼音版徒16:30 Yòu lǐng tāmen chūlai shuō, èr wèi xiānsheng, wǒ dàng zenyàng xíng cáinéng déjiù.

吕振中徒16:30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希腊文作∶主),我应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

新译本徒16:30 随后领他们出来,说:“先生,我应该作什么才可以得救?”

现代译徒16:30 接着,他领他们出来,问说:「两位先生,我该做甚麽才能够得救呢?」

当代译徒16:30 然后问:“先生,我该怎样做,才能得救?”

思高本徒16:30 然後领他们出来说:「先生, 我当作什麽 可得救?」

文理本徒16:30 导之出、曰、主、我当何为而得救、

修订本徒16:30 然后狱警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必须做什么才可以得救?"

KJV 英徒16:30 And brought them out, and said, Sirs, what must I do to be saved?

NIV 英徒16:30 He then brought them out and asked, "Sirs, what must I do to be saved?"

和合本徒16: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拼音版徒16:31 Tāmen shuō, dàng xìn zhǔ Yēsū, nǐ hé nǐ yī jiā dōu bì déjiù.

吕振中徒16:31 他们说∶「信主耶稣、就可以得救,你和你一家。」

新译本徒16: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人都必定得救。”

现代译徒16:31 他们说:「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人就会得救。」

当代译徒16:31 “你们要相信主耶稣基督,一家人就必定得救。”

思高本徒16:31 他们说:「你信主耶稣罢!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 」

文理本徒16:31 曰、信主耶稣、尔与尔家必得救矣、

修订本徒16: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KJV 英徒16:31 And they said, Believe on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thou shalt be saved, and thy house.

NIV 英徒16:31 They replied, "Believe in the Lord Jesus, and you will be saved--you and your household."

和合本徒16: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拼音版徒16:32 Tāmen jiù bǎ zhǔ de dào, jiǎng gei tā hé tā quán jiā de rén tīng.

吕振中徒16:32 他们就把主(有古卷作∶上帝)的道讲给他、同所有在他家里的人听。

新译本徒16: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现代译徒16:32 两人又向他和他全家的人讲解主的道。

当代译徒16:32 保罗和西拉就向狱卒全家传讲上帝的道。

思高本徒16:32 他们就给他和他家所有的人,讲了主的圣道。

文理本徒16:32 遂以主道语之、及凡在其家者、

修订本徒16: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KJV 英徒16:32 And they spake unto him the word of the Lord, and to all that were in his house.

NIV 英徒16:32 Then they spoke the word of the Lord to him and to all the others in his house.

和合本徒16:33 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拼音版徒16:33 Dàng yè jiù zaì nàshíhòu, jìn zú bǎ tāmen daì qù, xǐ tāmende shāng. tā hé shǔ hū tāde rén, lìshí dōu shòu le xǐ.

吕振中徒16:33 就在当夜那一点钟,看监狱的便将使徒带到一边,洗他们的鞭伤,他和所有属他的人立时就受了洗礼。

新译本徒16:33 就在当夜的那个时候,狱吏领他们去洗伤,狱吏和他家人都受了洗,

现代译徒16:33 当夜,就在那个时候,看守把他们带去洗涤伤口;他和他的一家立刻都受了洗礼。

当代译徒16:33 狱卒又为两人洗涤伤口。他和一家老少即时受了洗礼。

思高本徒16:33 当夜在那时刻,狱警就带他们去洗伤,他和他的亲人也都领了洗;

文理本徒16:33 是夜是时、狱吏携二人濯其伤、与其家人即受洗焉、

修订本徒16:33 当夜,就在那时候,狱警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他所有的家人立刻都受了洗。

KJV 英徒16:33 And he took them the same hour of the night, and washed their stripes; and was baptized, he and all his, straightway.

NIV 英徒16:33 At that hour of the night the jailer took them and washed their wounds; then immediately he and all his family were baptized.

和合本徒16:34 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 神,都很喜乐。

拼音版徒16:34 Yúshì jìn zú lǐng tāmen shàng zìjǐ jiā lǐ qù, gei tāmen bǎi shàng fàn, tā hé quán jiā, yīnwei xìn le shén, dōu hen xǐlè.

吕振中徒16:34 又领使徒上家里去,摆上饭席,他和全家都因信了上帝而欢乐。

新译本徒16:34 就带他们到家里,摆上饭食,他和全家因信了 神就大大喜乐。

现代译徒16:34 他请保罗和西拉上自己的家,让他们吃了东西。他和全家满有喜乐,因为他们都信了上帝。

当代译徒16:34 他又兴高采烈地招待两人回家吃饭,庆祝全家信主。

思高本徒16:34 遂又领他们到自己家 ,摆了宴席;他和全家因信了天主,都满心喜欢。

文理本徒16:34 遂延之入室、为之具餐、既信上帝、举家喜甚、○

修订本徒16:34 于是狱警领他们上自己的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的人,因为信了上帝,都满心喜乐。

KJV 英徒16:34 And when he had brought them into his house, he set meat before them, and rejoiced, believing in God with all his house.

NIV 英徒16:34 The jailer brought them into his house and set a meal before them; he was filled with joy because he had come to believe in God--he and his whole family.

和合本徒16:35 到了天亮,官长打发差役来说:“释放那两个人吧!”

拼音版徒16:35 Dào le tiān liàng, guān zhǎng dǎfa chāiyì lái shuō, shìfàng nà liǎng gèrén bā.

吕振中徒16:35 到了天亮,官长差遣衙役来说∶「释放那些人。」

新译本徒16:35 到了天亮,裁判官派法警来,说:“放了这些人!”

现代译徒16:35 第二天一早,罗马的官长派警官去说:「把那两个人放了吧!」

当代译徒16:35 第二天早上,官府派衙差来,吩咐狱卒放人。

思高本徒16:35 到了天亮,官长打发侍卫来说:「释放那些人!」

文理本徒16:35 及旦、上宪遣隶曰、释此二人、

修订本徒16:35 到了天亮,官长们打发差役来,说:"释放那两个人吧。"

KJV 英徒16:35 And when it was day, the magistrates sent the serjeants, saying, Let those men go.

NIV 英徒16:35 When it was daylight, the magistrates sent their officers to the jailer with the order: "Release those men."

和合本徒16:36 禁卒就把这话告诉保罗,说:“官长打发人来叫释放你们。如今可以出监,平平安安地去吧!”

拼音版徒16:36 Jìn zú jiù bǎ zhè huà gàosu Bǎoluó shuō, guān zhǎng dǎfa rén lái jiào shìfàng nǐmen. rújīn keyǐ chū jiàn, píng píngān ān de qù bā.

吕振中徒16:36 看监狱的就把这些话告诉保罗说∶「官长差遣人来,叫释放你们呢。那你们如今就出监,安心(有古卷无『安心』)去吧。」

新译本徒16:36 狱吏就把这话告诉保罗,说:“裁判官派人来释放你们,现在可以出来,平平安安地去吧!”

现代译徒16:36 看守就对保罗说:「官长有令释放你和西拉,你们现在可以出狱,安心地去吧。」

当代译徒16:36 狱卒转告保罗、西拉,可以自行离去。

思高本徒16:36 狱警就将这话报告给保禄说: 「官长打发人来释放你们,所以现在你们出来, 平安去罢!」

文理本徒16:36 狱吏以斯言告保罗曰、上宪遣人释尔、今可出、安然而去、

修订本徒16:36 狱警就把这些话告诉保罗:"官长们打发人来,要释放你们,现在可以出监,平平安安去吧。"

KJV 英徒16:36 And the keeper of the prison told this saying to Paul, The magistrates have sent to let you go: now therefore depart, and go in peace.

NIV 英徒16:36 The jailer told Paul, "The magistrates have ordered that you and Silas be released. Now you can leave. Go in peace."

和合本徒16:37 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

拼音版徒16:37 Bǎoluó què shuō, wǒmen shì Luómǎ rén, bìng méiyǒu dìng zuì, tāmen jiù zaì zhòngrén miànqián dǎ le wǒmen, yòu bǎ wǒmen xià zaì jiānlǐ. xiànzaì yào sīxià niǎn wǒmen chū qù má, zhè shì bù xíng de. jiào tāmen zìjǐ lái lǐng wǒmen chū qù bā.

吕振中徒16:37 保罗却对他们说∶「我们本是罗马人,又是没受定罪的;他们在公众面前打了我们,给下在监里;如今要私下里把我们撵出去阿?绝对不行!不,他们要亲自来,领我们出去!」

新译本徒16:37 保罗对他们说:“我们是罗马人,还没有定罪,他们就公开打我们,又放在监里;现在要私下赶我们出去吗?不行!他们应当亲自来,领我们出去!”

现代译徒16:37 可是,保罗对警官说:「我们是罗马公民,并没有被定罪,他们却当众鞭打我们,又把我们关进牢里。现在他们想把我们偷偷地送走;这是不行的!叫罗马官长亲自来领我们出去吧!」

当代译徒16:37 不料保罗却说:“没那麽容易,我们是罗马公民,他们不经审讯就当众鞭打,又把我们关进牢里。现在却想偷偷打发我们离开。我们不走!除非他们亲自来请我们出去。”

思高本徒16:37 可是保禄向他们说:「我们是罗马人,还没有定罪,就公开鞭打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 ;现在却要秘密地赶我们出去吗?绝对不可!他们得亲自来领我们出去!」

文理本徒16:37 保罗曰、我侪罗马人也、未定罪、而于众前扑之、且下狱、今欲私出我乎、必不可、宜自来引我出也、

修订本徒16:37 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竟在公众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赶我们出去吗?这不行!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

KJV 英徒16:37 But Paul said unto them, They have beaten us openly uncondemned, being Romans, and have cast us into prison; and now do they thrust us out privily? nay verily; but let them come themselves and fetch us out.

NIV 英徒16:37 But Paul said to the officers: "They beat us publicly without a trial, even though we are Roman citizens, and threw us into prison. And now do they want to get rid of us quietly? No! Let them come themselves and escort us out."

和合本徒16:38 差役把这话回禀官长。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

拼音版徒16:38 Chāiyì bǎ zhè huà huí bǐng guān zhǎng. guān zhǎng tīngjian tāmen shì Luómǎ rén, jiù haìpà le.

吕振中徒16:38 衙役把这些话回报告官长们。官长们听说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

新译本徒16:38 法警把这番话回报裁判官,裁判官听说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起来,

现代译徒16:38 警官把这些话报告官长。他们一听见保罗和西拉是罗马公民,心里害怕,

当代译徒16:38 衙差回报官长。官长一听见保罗和西拉都是罗马公民,就怕得要死,

思高本徒16:38 侍卫就把这话报告给官长,官长一听他们是罗马人, 就害怕起来,

文理本徒16:38 隶以此言覆上宪、上宪闻其为罗马人、则惧、

修订本徒16:38 差役把这些话回禀官长们;官长们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

KJV 英徒16:38 And the serjeants told these words unto the magistrates: and they feared, when they heard that they were Romans.

NIV 英徒16:38 The officers reported this to the magistrates, and when they heard that Paul and Silas were Roman citizens, they were alarmed.

和合本徒16:39 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拼音版徒16:39 Yúshì lái quàn tāmen, lǐng tāmen chūlai, qǐng tāmen líkāi nà chéng.

吕振中徒16:39 便来劝他们,领他们出监,请求他们离开那城。

新译本徒16:39 于是来请求他们,领他们出监之后,就请他们离开那城。

现代译徒16:39 就到监狱里向他们道歉,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当代译徒16:39 连忙到狱中,低声下气地请求他们离狱,又央求他们离开腓立比。

思高本徒16:39 遂来向他们说好话,领出後,请求他们离开那城。

文理本徒16:39 遂来谢焉、引之出、请去其邑、

修订本徒16:39 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KJV 英徒16:39 And they came and besought them, and brought them out, and desired them to depart out of the city.

NIV 英徒16:39 They came to appease them and escorted them from the prison, requesting them to leave the city.

和合本徒16:40 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走了。

拼音版徒16:40 `Er rén chū le jiàn, wǎng lǚ dǐ yà jiā lǐ qù. jiàn le dìxiōng men, quànwèi tāmen yī fān, jiù zǒu le.

吕振中徒16:40 二人从监里出来,进吕底亚家里;见了弟兄,就鼓励他们;然后出行。

新译本徒16:40 两人出了监,就到吕底亚的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勉他们一番,就离开了。

现代译徒16:40 保罗和西拉出了监门,就往吕底亚的家去,在那里见到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然后离开。

当代译徒16:40 他们回到吕底亚家中,再一次劝勉信徒之后,才动身离开。

思高本徒16:40 二人出了监狱,就进了里狄雅的家,会见了弟兄们,鼓励一番後,便起程走了。

文理本徒16:40 二人出狱、入吕底亚室、见兄弟而慰之、乃去、

修订本徒16:40 二人出了监牢,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离开了。

KJV 英徒16:40 And they went out of the prison, and entered into the house of Lydia: and when they had seen the brethren, they comforted them, and departed.

NIV 英徒16:40 After Paul and Silas came out of the prison, they went to Lydia's house, where they met with the brothers and encouraged them. Then they lef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