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使徒和在犹太的众弟兄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 神的道。

2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礼的门徒和他争辩说:

3“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

4彼得就开口把这事挨次给他们讲解,说:

5“我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从天缒下,直来到我跟前。

6我定睛观看,见内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兽、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7我且听见有声音向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8我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洁净的物从来没有入过我的口。’

9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说:‘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10这样一连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11正当那时,有三个人站在我们所住的房门前,是从凯撒利亚差来见我的。

12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注:或作“不要分别等类”)。同着我去的,还有这六位弟兄,我们都进了那人的家。

13那人就告诉我们,他如何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屋里,说:‘你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

14他有话告诉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15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16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17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 神呢?”

18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 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19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

20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注:有古卷作“也向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21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22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

23他到了那里,看见 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24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25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

26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27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28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

29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30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

提要

1 使徒彼得因为进外邦人的家,而受到耶路撒冷一些门徒们的谴责,5 彼得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挨次给他们讲解,18 众人听完彼得的话,就不言语了,接受了彼得的观点,19 福音传到了腓尼基、居比路、和安提阿,教会派巴拿巴去坚定那里的信徒。26 门徒们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的。27 安提阿教会中的信徒,在犹太的弟兄们遭遇大饥荒之时,纷纷照各人的力量捐钱,并且托付巴拿巴和扫罗将这些救济品送到耶路撒冷。


向耶路撒冷教会报告

徒11:1 使徒和在犹太的众弟兄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上帝的道。

【本会注释】

在犹太。或作“整个犹太”。上下文暗示了,当使徒彼得逗留在该撒利亚时,他与外邦人哥尼流来往的消息已经广泛传开了,可能首先传到了约帕和吕大,后来又传到了耶路撒冷。

外邦人。外邦人领受上帝的道这件事,必定震惊了当时的耶路撒冷教会。据我们所知,这是那些没有领受割礼的外邦人第一次领受基督教的洗礼,并且正式加入教会。


徒11:2 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礼的门徒和他争辩说:

【本会注释】

上了耶路撒冷。那时的耶路撒冷依然是教会的总部(见徒8:14注释)。

奉割礼的。这里没有指明这些奉割礼的人是一班特殊的犹太基督徒,因为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在所有的基督徒中,不是犹太人就是那些皈依的信徒。因此,这里所说的奉割礼之人提出的抗议可能是来自整个教会。然而,作者路加的叙述乃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时日所写,那时这里的“奉割礼之人”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派别,而且他们在基督教中所产生的乃是引起分裂的影响。因此,路加在这里的描述一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见第3节注释。

那些天生的犹太人,即没有听到使徒彼得所见的异象,也没有见到上帝的圣灵沛降在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朋友身上,这样,他们对于彼得行为的职责是可以原谅的。当这些人听到事情的经过之后,他们就满足了(见第18节),但是有许多其他地方的犹太基督徒,继续为这件事情进行争论(见徒15:1;加2:11-14)。

争辩。希腊文diakrinō,“分别”,“怀疑”,“犹豫”;“表现出不同”,“进行区别”,“反对”,“对付”(见徒10:20;11:12;15:9)。这里是指他们与彼得分开,形成敌对势力,来与彼得进行争辩。这些辩论人坚持认为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区别依然是要保留的。这就是说,基督徒仅仅可以与那些已经成为犹太教皈依者、并且顺从犹太人各项礼节之人来往。哥尼流还没有受到该撒利亚犹太人的接纳(见徒10:2注释),而且教会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犹太化观点会趋向与拒绝接受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加入教会团体。此种偏见在犹太人中间滋生,一代又一代,他们都遵守各项犹太人烦琐的礼节,而且根深蒂固,现在他们关于是否允许外邦人加入教会的事与彼得辩论并不难理解。整个犹太民族没有在短时期内对于外邦人的感觉进行一个基本的改变。

顺便叙述一下,这里众信徒轻易就可以对于彼得的行为进行谴责,证明彼得并没有被认为是教会的首领,也没有被认为是“众使徒的首领”,这一点确实是真实可靠的。


徒11:3 “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

【本会注释】

进入。见徒10:28注释。

未受割礼之人。这里的此种描述,正如犹太人所使用的,是用来讥笑、嘲讽的最基本因素。事实上,从这些人话语中,显明了他们对于彼得此种做法相敌对的强有力感受。与使徒彼得一同吃饭的人没有被称为外邦人,而是称为“未受割礼之人”,这几个字乃是虔诚犹太人口中用来大肆谴责的词。

和他们一同吃饭。使徒彼得同这些人吃饭,对于这些人来说,预备饭菜时,吃哪种食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吃并不重要──然而,这些事情对于犹太人却十分重要。这里的控告就是真正的论点。比较当年法利赛人对于耶稣基督的控告(路5:30;15:1,2等)。犹太人对于同外邦人吃饭的态度可以通过以下犹太教《圣经》的一段记载显明,它可能写于公元前三世纪末:

“你,我的儿子雅各,要纪念我的话,

并且要遵守你父亚伯拉罕的诫命:

要使你们与那些民族分开,

不可同他们吃饭。”(22:16;R. H. 查里斯,《旧约坎经与伪经》第二卷第46页)


徒11:4 彼得就开口把这事挨次给他们讲解说:

【本会注释】

彼得开口…挨次给他们讲解。相当于“彼得开始向他们阐明这件事”。起先似乎徒十一章对于徒十章事件的逐字叙述,与作者路加在文学上的文章有些不大一致。有些解经家提供了一种解释:作者路加的第一次叙述是得自他在该撒利亚见到的信徒,然而后来的叙述却是来自那些耶路撒冷信徒,而且他们类似的叙述使这个事件更加真实可靠。路加在叙述使徒保罗先前在去大马色途中的经历时,也使用了同样的叙述方法(徒9;22;26章),留出了略微的不同,独立叙述,以便加强证据,正如有许多见证人一样,往往这样的叙述更加有力、可靠。

有关这个故事更详细注释参第5-17,见徒10:9-48。在对于徒11:5-17注释中,仅仅关注这些观点,在徒10章没有涉及到。叙述上的几种变化,如徒10;11,事实上没有什么重要性。


徒11:5 “我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好象一块大布,系着四角,从天缒下,直来到我跟前。”

【本会注释】

直来到我跟前。彼得的回忆中显出了生动的感触,他描述这块大布“来到我跟前”,就是指朝着彼得过来;这块系着四角的大布不仅仅从天而降,而且还移到了彼得跟前。


徒11:6 我定睛观看,见内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兽、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本会注释】

我定睛。或作“我沉思”。这里乃是另外一个鲜活的细节。这里彼得回忆了热情、迫切的凝视,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异象。


徒11:7 我且听见有声音向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徒11:8 我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洁净的物从来没有入过我的口。’

徒11:9 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说:上帝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本会注释】

你不可当作俗物。这个从天而来的警告,直接打消了彼得对于人的判断和偏见,不是指动物的洁净与不洁净(见徒10:28注释)。


徒11:10 这样一连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本会注释】

就都收回天上去了。比较徒10:16对同一件事的描述,这里的记载要稍微详细一些。


徒11:11 正当那时,有三个人站在我们所住的房门前,是从该撒利亚差来见我的。

【本会注释】

我们所住的。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第10页)在将此处译作“我所住折”还是译作“我们所住的”(包括了彼得的六个同伴)有分歧。


徒11:12 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或作:不要分别等类)。同着我去的,还有这六位弟兄;我们都进了那人的家,

【本会注释】

圣灵吩咐我。彼得做这事乃是藉着上帝圣灵的引导,使徒彼得没有同这些“奉割礼的门徒”争辩。如今这些同彼得争辩之人,乃是在与上帝的圣灵指引彼得所做的事争辩。

不要疑惑。原文证据可能(参本册注释第10页)表明了对于这些话的删节。

还有这六位弟兄。这六位弟兄曾随同彼得一路到该撒利亚,而且使徒彼得也把他们带到了耶路撒冷,这六个人的陈述将会支持彼得的论述,表明事情的真实可靠,他们也会向耶路撒冷教会阐明自己所目睹的一切。


徒11:13 那人就告诉我们,他如何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屋里,说:你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

徒11:14 他有话告诉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本会注释】

得救。这些词在徒10:4-6天使向百夫长哥尼流所说的话中并没有提到,但是这里却做了暗示。哥尼流期望获得救恩,在天使答复他祈祷之时,告诉他要派人去请一位能给他讲解的人,哥尼流心里相信藉着所请的这个人,必定能指给自己获得救恩的方法。


徒11:15 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象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本会注释】

我一开讲。上帝的圣灵已经预备好了,一旦每一位参与的人在心理以及精神上做了预备要鉴赏将发生的事之时,圣灵就要降在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身上。无疑,彼得讲论的开场白(徒10:34-43)就引导他的听众到了这件事上。因此,当这些人预备好接受主时,上帝的圣灵也一样预备好给这些人祝福。

正像当初。这里所说的“当初”乃是指五旬节圣灵沛降。彼得这些辩护的言辞乃是说给这些在耶路撒冷的使徒以及信徒们的,因为他们也一样领受了五旬节的圣灵恩赐。这里彼得证明他在该撒利亚所目睹的一切,正如当初他们在五旬节所经历的一样。


徒11:16 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本会注释】

我就想起。上帝的圣灵提醒他们,使他们想起当年耶稣对他们的教导是多么令人愉快的经历啊!这也是他们的主耶稣基督所应许要发生的事情(见约14:26)。

主的话。这里所说的特殊应许乃是指记载在徒1:5有关领受上帝圣灵的洗礼所说的。当圣灵沛降之后,似乎在门徒们看来,这应许仅仅是给他们的。如今,使徒彼得看到一个更宽广的观点,原来上帝圣灵的恩赐也赐给那些外邦人。由于他们已经得蒙上帝的悦纳,领受了圣灵的洗礼,因此,既然在上帝那里已经通过了,何况在人呢,彼得就允许他们领受水的洗礼。


徒11:17 上帝既然给他们恩赐,象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上帝呢!”

【本会注释】

。直译是“相等的”。这些外邦人也像犹太的基督头一样,同样被上帝的圣灵所接纳。

信。直译是“相信了”,是明确的、坚决的。它涉及到“他们”,同样也涉及“我们”。因此这两个例子是相同的,正如在第15节的记述。如同使徒彼得以及其他使徒在领受圣灵的恩赐之前,怀有的信心一样,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朋友都存有此种获取圣灵恩赐的信心(见徒10:35注释)。在他们的例子中,信心的测验很多,为要使他们领受更大的恩赐,并且使他们为犹太人接受、领受洗礼、加入教会,这一点很明显。

我是谁。这句话逐字读作“我,我是谁?能抵挡上帝吗?”这里彼得是说,我怎能拦阻上帝呢?


徒11:18 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上帝,说:“这样看来,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本会注释】

众人…就不言语,只归荣耀与上帝。或作“众人闭口不言语了,开始不住地归荣耀与上帝”。这里出现两个希腊文动词在时态上的不同,说明众人首先“闭口不言语了”,然后他们开始不住地赞美上帝,归荣耀给主。然而,重要的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这里应该使用“归荣耀”不是“不住地归荣耀与上帝”,有关“闭口不言语”的时态,没有不同之处。百夫长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朋友领受了上帝圣灵的浇灌,显然,这个事实对于不久要发生在使徒保罗和那些犹太人之间的争论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见徒15章;加2章)。上帝的圣灵藉着使徒彼得的手,在允许外邦人加入教会的事上迈出了第一步,因而,众位使徒以及其他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们也给予了正式的批准。

给外邦人。犹太人自认为他们很清高,对自己的地位、身份评价很高,仿佛上帝的祝福仅仅是为他们谋划的,对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怀有恶意。“你为了我们的缘故创造了世界,”这是在以斯得拉书中的记载。“至于其他的那些人民……你曾说,他们算什么,不过像是口中的吐沫……这些外邦人……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以斯得拉二书6:55-57)。他们所期望的弥赛亚乃是要拯救犹太人,并且要使他们成为一个辉煌的民族,同时他们期望中的弥赛亚还要灭绝其他一切的种族,或者把那些人掳掠到犹大做奴隶。为了使教会中正在发展基督徒从这种傲慢、自大中解脱,上帝的圣灵在哥尼流以及他的家人和朋友身上实行了一次非凡的显现。

由于看到了百夫长哥尼流的这次经历,教会所学得的教训乃是:上帝已经指明他拆毁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隔断的墙”(弗2:14)。使徒保罗知道基督的福音必须要完成这个拆墙的工作。耶稣基督的死已经废止了那些典型的传统礼节。基督那赦罪的恩典以及神圣的大能,分给相信的人并且使其能遵守律法,使律法所定的罪从这些罪人身上挪开了(罗8:1-4)。由于犹太人和外邦人都从中受益,白白领受恩典,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区别:人人都被定了罪;但是所有相信的人都得蒙了拯救(加3:27-29 西3:10,11)。不论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都与上帝和好,并且与天父合而为一了(弗2:11-22)。

这就是如今所要揭示的“奥秘”(弗3:1-12)。上帝的恩典曾经在以色列的众人身上。但是他们没有认出上帝的旨意乃是要他们把这福音也传扬给外邦的各个民族。如今,在基督里一切都是清晰的。外邦人将会进入“上帝里的奥秘”,就是义的奥秘(弗3:9),其中包括在伟大救赎计划中的一切。

悔改得生命。上帝赐给人悔改的心。信心乃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礼物(罗12:3),悔改乃是随之而来的(罗2:4;提后2:25)。藉着上帝的圣灵,上帝不但给这些外邦人悔改的机会,而且也给他们悔改的经历。改变他们的内心(参耶24:7;结11:19;36:26),悔改并且得到赦免,因而接纳了他们。确实如此,彼得怎能拦阻上帝呢?


安提阿的教会

徒11:19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

【本会注释】

四散的。这里乃是在继续描述徒8:1-4所发生的事情。在谈论执事腓利向撒玛利亚人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扬真理的叙述时,插入了一些离题的段落,扫罗和基利家人,使徒彼得和百夫长哥尼流以及其家人。这些离题段落为以下的叙述奠定了基础,提到了希腊人悔改信福音的事。

遭患难。在这次迫害中,扫罗也扮演着一个非常活跃的角色(见徒8:1;9:1,2)。

因司提反。在这位殉道者死后,正如徒8:1-4 的记载,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耶路撒冷城中基督徒的疯狂迫害。这次残酷的迫害驱散了城中的许多信徒。执事腓利来到撒玛利亚以及该撒利亚传扬福音。其他一些人到了腓尼基,到了推罗、西顿、以及多利买的一些城邑,也可能对于以后建立教会大有帮助,这一点记载在徒21:3-7;27:3。通过这次的逼迫,在居比路为巴拿巴和扫罗后来的工作预备了道路(见徒13:4-13),参早期教会的逼迫以及扩展。

直走到腓尼基。这个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其中包括推罗和西顿(见本注释第二册第67-69页)。

居比路。见徒13:4注释。

安提阿。这里是第一次提到初期教会与叙利亚首都安提阿之间的联系。除了当时的罗马、亚历山大、以及以弗所之外,安提阿是罗马帝国中最大的城市,同时,它也是一个基督教领袖的中心。也许在尼哥拉,“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徒6:5),回转后开始宣扬他新的信仰。基督教在这里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坐落在奥荣帝河,大约距离西流西亚港有15英里(20千米),安提阿大约是在公元前300年,由西流斯一世尼可达创建,而且以他父亲的名字“Antiochus”命名,渐渐地这里的财富以及重要性成为了亚细亚的领导城市。世界上在赞赏他们的作家和文学。其中有阿基司,西塞罗曾经有过著名的演说。犹文拿里意识到了安提阿人对于罗马人的生活和品味具有影响,便宣称:“我们的糟粕中有哪些是源自希腊的?叙利亚的奥伦提斯河携着它的方言和礼节,它的长笛和竖琴弦,涌入台伯河(按:意大利中部河流,流过罗马市)”(《讽刺》第三章第62-64页;洛俄伯版,第37页)。

安提阿居住着大批的犹太人,为了向他们表示敬意,希律大帝建造了一座大理石柱廊贯穿全城。安提阿是叙利亚的罗马长官,或者说是巡抚的司令部。基督教建立在安提阿比在耶路撒冷和该撒利亚更容易接近希腊文化。而且在这里你会遇到异教中那些最为诱惑人、最为下贱的崇拜形式。那里的小树林中流行着对于月桂树女神达佛涅奢艳的、偶像崇拜似的敬拜。基督教会能在安提阿立足,并且使这里成为重要总部之一乃是一项惊人的成就。

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或作“除了犹太人不向任何人讲”。当然,这件事情发生在百夫长哥尼流悔改皈依之前,或者说发生在彼得给哥尼流受洗这件事传开之前,而且这些人可能是因为耶路撒冷的逼迫而四散的门徒。他们没有得到通知,正如彼得,已经是执行耶稣基督留给他们预言性的命令:将福音传扬“直到地极”的时候了(徒1:8)。这里记载犹太人出去传道的事情,显然是要与前面彼得将福音传给外邦人哥尼流,以及下面要记述的福音工作形成对比。


徒11:20 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作:也向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本会注释】

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就这些人来说,加上他们更加习惯于漂流四海的背景,比起那些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是对于外邦人存有强烈偏见的犹太民族,要更容易和外邦人融合在一起。然而,这些人都是谁我们今天只能对其进行猜测:可能其中包括古利奈人路求,在徒13:1他被列为先知之列;也可能还有古利奈人西门,有理由考虑是他,他也是主的一个门徒(见太27:32注释;见可15:21)。究竟是谁创建了安提阿教会,至今还是一个谜。

安提阿。见第19节注释。

。此处这个希腊文动词的时态暗示,他们开始说话,并且不住地向这些人传扬耶稣。

希利尼人。原文证据主要分为(参本册注释第10页)两种读法:“Hellēnistai,”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或者范围更广一些,“讲希腊文的人”,以及“Hellēnai,”希腊血统的人──或者,在新约圣经中要模糊一些,是指外邦人──根据这些证据,我们更有支持前一种说法的倾向。如果我们接受Hellēnistai,正如金雅各版本圣经所做的一样,那么我们一定认为重点是在传道士身上,代替了向大批犹太人传讲(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是叙利亚人,讲的是亚拉姆语),尤其向那些讲希腊文的犹太人以及改教者传扬福音。如果这样的话,他们随从了司提反的脚踪,为使徒保罗间接地预备了道路;因为这些Hellēnestai乃是(正如一个身体)介于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与Hellēnai之间的,Hellēnai是外邦人。

然而,总之,其他的证据支持Hellēnai的读法,就是指希腊人(外邦人)。有以下几个原因支持此种说法:(1)由于Hellēnistai(说希利尼话的人)是犹太人,作者路加自然会把他们列到本章19节中的犹太人中,因此,就与本章的第20节产生不了对比。作者路加不大可能是说这些在安提阿做工的人乃是向Hellēnistai(希腊犹太人)传扬福音,因为在耶路撒冷教会中已经有大批这样的人了(见徒6:1),可能这些希腊人和居比路的教师们都是希腊犹太人。但是,如果他们开始向那些Hellēnai,就是在安提阿的希腊血统之人(外邦人),传扬真理的话,作者路加给予特殊的记述也是合乎情理的(2)犹太人与Hellēnai的对比是十分明显的(见徒14:1;18:4),如果这个希腊文Hellēnai(希腊血统的人)是正确答案的话,这里就是一个十分显著的进步。后来的记述清楚地表明,外邦的基督徒出现在叙利亚的安提阿教会(见徒15:1,28-31;参《述》第十六、十九章)(3)再者,如果这些是Hellēnai,在他们悔改之时,他们可能不全部是异教的敬拜偶像之人。也许,就像哥尼流一样,有些这样的人以及开始敬畏上帝了(见徒10:2注释),并且还参与会堂中的崇拜(参哥林多书,徒18:4)。

本章所记载的这些Hellēnai(希腊血统的人)的悔改,是在百夫长哥尼流之前还是之后,我们无法得知──因为这些数据不足以提供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似乎这些人留在安提阿,向希利尼人以及其他犹太人传扬福音有好几个月之久,在哥尼流的事情之后,居比路和古利奈人来到安提阿,开始着力传讲福音,打破福音传向外邦人的障碍。

。见徒10:36注释。


徒11:21 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本会注释】

主。此处的表达在旧约圣经中十分常见,用来描述上帝对世界上所发生之事件的直接干涉。见出14:31:“以色列人看见耶和华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希伯来文是yad,“手”] ,就敬畏耶和华”。比较埃及那些术士所做的陈述:“这是上帝的手段(手)”(出8:19)。这些表达使上帝对人深切关注的真理显得如此清晰。

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这里更一步记载了教会中在人数上比较突出的增长。见徒2:47;4:4;5:14;6:7;8:6,12;见徒9:31;11:24注释。


徒11:22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

【本会注释】

这风声。或作“有关这些事情的报告”,这些事就是指安提阿教会中那些皈依者。如果,很有这样的可能,这些皈依的人是外邦人的话,这次耶路撒冷教会欣然接受他们悔改的消息,无疑是由于教会中已经接受了外邦人的百夫长哥尼流。

耶路撒冷教会。见徒8:14注释。

逼迫和发展,大约公元34-45年

1. 司提反殉道后,基督徒遭患难四散(徒11:19-21)。

2. 从居比路和古利奈来的门徒在安提阿向外邦人传道(徒11:19,20)。

3. 巴拿巴奉差去安提阿(徒11:22-24)。

4. 巴拿巴到大数带保罗去安提阿(徒11:25,26)。

5. 在这里,第一次称门徒们为“基督徒”(徒11:26)。

6. 希律杀了雅各,监禁彼得;彼得获救(徒12:1-19)。

7. 希律去到该撒利亚在那死去(徒12:19-23)。

8. 从耶路撒冷来的亚迦布和其他先知发出将有饥荒的警告(徒11:27,28)。

9. 巴拿巴和保罗带着饥荒的捐项送到住在犹太的弟兄(徒11:29,30)。

10. 保罗和巴拿巴带着约翰·马可回到安提阿(徒12:25)。

就打发巴拿巴去。教会打发巴拿巴去是为要加强安提阿教会的工作,同时也给予耶路撒冷教会的正式批准和指导,正如先前使徒彼得和约翰被分派到撒玛利亚一样(徒8:14)。教会选定巴拿巴也许是因为他对于在安提阿教会开展的工作十分关注,能够产生共鸣。他是扫罗的朋友,巴拿巴曾经将扫罗介绍给住在耶路撒冷的几位门徒(徒9:27),他也一定清楚保罗对于外邦人悔改归主的坚定信念和期望。因此,扫罗也一定希望得到这个机会与自己同工。由于那些传道者中有居比路人,巴拿巴也是居比路人,这一点更使他有资格前去。

走到安提阿为止。可能在巴拿巴去安提阿的途中,同时也拜访了一些其他的教会。


徒11:23 他到了那里,看见上帝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本会注释】

上帝所赐的恩。有关注释见罗3:24注释。

就欢喜。巴拿巴在这个新的工作中,就是要求他加以批准的这个安提阿教会看到了令他欢喜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教会中加入了众多信徒的事实乃是一个令他深感欢喜的源头。事实上,整个的基督徒经历以及程序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丝毫不减少的喜乐。

劝勉众人。或作“开始劝勉众人”。这种时态可以理解为,它在暗示一个连续性动作的开始。

立定心志。巴拿巴期望这些人能如此说,就像诗人大卫一样,“我心坚定”(诗57:7;诗108:1)。

恒久靠主。对于耶稣基督一定要恒久地忠贞,要在他里面“立定心志‘正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巴拿巴看到了上帝的恩典在安提阿教会信徒身上运行的结果,但是他知道,正如每一位虔诚的牧师所明了的,就是人的意志、意愿,或许是因为缺少意愿,会挫败这种恩典。礼拜天教会所宣称的“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是极其荒谬、虚假的;人放弃信仰或者倒退,并且与人的意志联合,决不会完成使人圣化的工作。


徒11:24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本会注释】

好人。或作“正直人”(见路18:18,19)。用这个词来形容巴拿巴,确实是一种极高的赞扬,无疑也表达了作者路加对于巴拿巴的个人看法。路加一定很谨慎地将这种崇高的推荐加到了他的记载中,因为在本书以下的几章里,作者不久就要记述巴拿巴与路加的好朋友以及同工,大数人扫罗所起的争论,而且因为争论,二人分开去传道(徒15:39)。

被圣灵充满。一名像巴拿巴这样品行的人,他在安提阿教会的希利尼犹太人中非常突出,不论对于那城中的犹太人还是希利尼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作者也用同样的资质、措辞来形容司提反(徒6:5)。在司提反殉道之后,教会随之而来的迫害,导致了许多人到安提阿来传扬真理。在这些人中,一定有一些希利尼人,他们曾一度很活跃,从而导致了司提反的死。

有许多人。直译是“一大群人”,暗示了与本章21节因为作工所带来人数剧增的关系。耶路撒冷教会对于所做之工作的赞成与支持,正如巴拿巴的欢喜快乐以及鼓励所流露的,他名字的意思也正是“劝慰子”,自然会增强那些迫切之工人们为耶稣基督做工的热心。


徒11:25 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

【本会注释】

他又往大数去。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它预示了扫罗将会赞成参与在安提阿教会所有的这些工作,并且也显明了巴拿巴的信心,他相信扫罗是协助做这工作的合适人选。同样也暗示了,自从扫罗离开耶路撒冷教会以后,他一直借助书信或者信使与教会保持联系。有人推断,使徒保罗可能逗留在大数以及周围地区,在那里传扬福音,并且在基利家的周边城镇中宣扬(见本册注释第101,102页;见徒15:41注释)。

去找扫罗。直译是“去寻找扫罗”。主曾经在大马色的路上向扫罗显现,并且他被称为主所“拣选的器皿”(徒9:15),要将耶稣基督的名传给外邦人听,如今,巴拿巴邀请他加入向安提阿教会之外邦人传扬福音的新工作。无疑,在听到上帝在那里所实行的大能之后,扫罗欣然接受了巴拿巴的邀请。


徒11:26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本会注释】

足有一年。这里不同于先前的例子,它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长度。扫罗曾经在大马色以及耶路撒冷传道,但是生命都遇到了威胁。然而,在安提阿教会,保罗的工作没有受到搅扰,而且有很多做工的机会,这些正适合保罗做工的满腔热诚。

和教会一同聚集。或作“在教会中”。不是在教会的会堂中──那里的教会直到公元三世纪才拥有会堂──而是在众教友中间。那些与信徒们有趣的会面,使许多人迅速接受了福音信息,与众弟兄们联合在一起加入了教会,成为了一个身体。

教训了许多人。见第21,24节注释。

称为基督徒。相当于“受到基督徒的称号”。罗马皇帝优利安,称为背教者(公元361-363年),说明了在他的年代,安提阿人民嗜好按着各人的特点起一些嘲讽式的绰号。在基督教初露峥嵘时,同样的嗜好也盛行一时。基督徒这个词的第一个音节是来自希腊文的Christos,“基督”,然而,这个词的结尾基本上是拉丁文,此类词汇还有Pompeiani,是指庞培的追随者,以及其他一些党派的名字。同样,在新约圣经的福音书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词,希律党(《希律党》;太22:16),这个名字显然是在反映罗马的一个党派。也可能,基督徒这个名字是异教徒为了嘲笑众信徒而取的,有点像路德会这个词,正是信奉路德之人的敌人们在十五世纪之后用来嘲笑而使用的。

显然,基督的门徒们并没有亲自为自己起这个名字;由于使用这个名字乃是在暗示那些跟从弥赛亚和耶稣基督之人,自然,这个名字不是由犹太人起给他们的。用一种新的措辞来形容这些信徒,其原因是十分明显的。当越来越多的外邦皈依者加入安提阿教会之时,先前的任何名字都不能包括、形容这个世界性的整体。他们不仅仅再是那些拿撒勒人和加利利人了,也不局限于希利尼人,在安提阿教会信徒的眼中,教会中的这些信徒似乎是一个奇怪的大混合。因此就有了这个混合性的措辞“基督徒”,这是一个以拉丁词尾为基础的希腊文,似乎这样更适合这个世界性的人群。在后来的时日,这个先前被人辱骂的名字,却成了信徒们的荣耀:“若为做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上帝”(彼前4:16)。

然而,传统记载声称这个名字来源于安提阿教会中的第一位主教优奥帝斯。优奥帝斯之后的继任者依格那丢频繁地使用这个词。


徒11:27 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本会注释】

当那些日子。见徒12章附注,注2。

有几位先知从…到。这里实现了先知约珥的预言,使徒彼得曾经在五殉节的讲论之时引用此预言(徒2:17),说明在早期教会要有先知出现(见徒13:1,2;弗2:20)。然而,我们不能从新约圣经的记载中收集到一些清楚的描述可以说明这里所说的“先知”究竟是什么职责。他们是一些具有属灵恩赐的人,他们有时参与传扬、讲解上帝的话语,有时他们具有预言未来将要发生之事件的大能,正如亚迦布在这里所做的(见徒13:1;15:32;19:6;21:9,10;罗12:6;林前12:10,28,29;13:2;14:6,29-37)。显然,这里先知的使命乃是在耶路撒冷教会批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赞成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开展工作。


徒11:28 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

【本会注释】

亚迦布。这位先知同后来记载在该撒利亚的那位先知是同一个人(徒21:10,11)。

藉着圣灵指明。比较徒21:11的叙述。

大饥荒。这里所提到的大饥荒可能就是约瑟夫记载的那次(《犹太掌故》第二十章2.5),他说到了底格里斯河以东亚底比尼的王后海伦娜,在她拜访耶路撒冷时,曾帮助那里的人民从亚历山大获得粮食,从居比路获得干无花果。这次饥荒也是耶稣基督在太24:7所说预言的部分实现。有关这次饥荒在新约年代表中的位置参本册注释第98,100页;徒12章附注,注1。

天下。希腊文oikoumenē,这个词是指住在地上的居民。在路2:1;4:5,以及新约圣经的其他地方,用来指当时的罗马帝国。

革老丢。原文证据表明(参本册注释第10页)对于“恺撒”的省略。罗马皇帝革老丢的王朝从公元4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54年,在这个时期令人难忘,因为在这期间国家频繁发生饥荒(罗马历史学家绥屯纽《革老丢生平》第十八章第2页;塔西图《编年史》第十二章第43页)。


徒11:29 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本会注释】

于是门徒。这里是指安提阿教会的信徒。

照着各人的力量。显然教会实施了募捐活动,而且这次募捐是在先知预言之后就随即开展的,并不是在饥荒开始之后。显然,扫罗和巴拿巴在鼓动外邦人慷慨捐助的事上一定很积极。这是第一次由外邦人的捐项来供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罗15:25,26),而且在后来使徒保罗的工作中这一点十分突出(参徒24:17;林前16:1;林后9;Gal.2:10),而且使徒认为这是教会中犹太人以及外邦人的一种联合。在耶路撒冷教会中,那些先前的皈依者在凡物公用上所表现的慷慨磊落(徒2:45),以及他们后来所遭致的迫害(徒8:1),可能使他们比其他大部分人都遭致了贫穷的压力。因此,当这次饥荒来临之时,显明他们对于众教会很大程度上的依赖,就是那些没有受到饥荒威胁的众教会。在这件事上,安提阿教会为其他的教会树立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榜样。


徒11:30 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

【本会注释】

众长老。希腊文presbuteroi,“上年纪的[人]”,也就引申为“长老”,“宗教领袖”。这里是第一次在基督教会中注明此类职位。他们可能不是指教会中的使徒,因为在徒15:2,4,6对于使徒和长老是分别记述的。因此,他们在教会组织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这里的措辞“长老”,以及这个职位在教会中负责的范围也相当广,不论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的生活,他们都负责。埃及的纸草记载显明这些“众长老”在当地村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当时有人向他们呼吁有关租赁田地以及缴税的问题(见J. H. 牟尔顿以及G. 米利根,《希腊本新约圣经词汇》第535页)。在亚细亚,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社团的成员,而且在埃及,用来表达圣殿中的祭司(见A.戴斯曼,《圣经研集》,第156,233页)。在犹太人生活中,“长老”(或者是协作希腊文的presbuteros,它们同意)是用来指派当地会堂领袖的人,正如在狄奥多土的碑铭上显示的一样(见徒6:9注释)。它也被普通信徒(希伯来文写作. zeqenim)用来形容犹太公会(见徒4:5注释)。因此,这个词用在早期基督教中,乃是指这些人的职位在当地教会负有主要责任。除了这些对于当地教会负有的责任之外,除了他们对于当地教会所负有的种种责任之外,耶路撒冷教会中长老的职位或多或少与犹太公会中的zeqenim职分有些相似,由于他们,连同使徒,正如在徒15章的记载,有权力管理他们所在之团体之外的信徒组织。在此处的例子中,安提阿教会中的信徒慷慨捐输,将这些款项托付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带到耶路撒冷交给那里的长老,以救济那些需要的信徒。

在初期教会,长老也被称为episkopos,“监督”,这个希腊词翻译为英文就是指“主教”。尽管按照历史记载,至少是从公元三世纪开始,这两个措辞“宗教领袖”(长老)以及“主教”才开始代表教会中两个不同的职分,但是根据新约圣经中有关使徒时代的证据表明,使徒时代,这两个措辞是指相同的职位(参提前3:2-7以及多1:5-9;见徒20:28注释;参腓1:1)。罗马的革利免(约公元96年)似乎是在使这两个词平等(《写给哥林多的信》第44页),以及屈梭多模(大约公元407年)宣称,“在先前,长老们被称为监督[或者说是主教]和基督的大臣[或者是执事],监督就是指长老”(《哥林多书信讲演》第1页,在米聂著的《革瑞卡教父学》第六十二册第183栏)。

根据雅各的书信记载,教会长老的职责中包括拜访病人,要为病人恢复健康献上代祷,也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那病人,以致能康复(雅5:14)。有关教会中长老以及主教职位发展注释见本册注释第26,38-43页。

一、卷名

自古以来,该卷书就被称为《使徒行传》,但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个标题。在现存最早的纸莎草抄本45号和西奈抄本中,该卷卷名仅为“行传”,而未提到“使徒”。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该卷书并未记载使徒的全部历史。有几章描写了彼得和约翰的工作,其余的章节则记载了保罗的悔改和传道工作,直到他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所以该书并没有完整地记叙任何一位使徒的工作,也没有讲到大多数的使徒。在十二个使徒中,只有彼得,约翰和雅各在叙述中占有主要地位。书中大量篇幅用来记述保罗。他虽然身为使徒,但不是原来的门徒之一。所以采用“行传”为卷名已足够了。

公元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声称记述使徒生平和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称为“行传”。也许是为了把正典的“行传”与这些仿制的外传区别开来,才将该卷书定名为“使徒行传”。


二、作者

《使徒行传》的序言(徒1:1-4)清楚地说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

早期教会从未真正怀疑过该卷书的正典地位。它很快就在新约的著作中获得一个可靠的位置。


三、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奥古斯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继位者中强者可以在其上建造,弱者也无法摧毁它。即使统治者懦弱又专制,罗马公民仍然享受着罗马文明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在《使徒行传》中所述及的时期中(公元31-63年),作皇帝的是提比略(14-37),卡利古拉(37-41),克劳狄(41-54)和尼禄(54-68)。其中提比略和克劳狄运用他们的才能,为其辽阔的属地谋利,卡利古拉和尼禄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统治者这样的盛衰无定,罗马帝国继续处在有利于福音传播的状况之中。相对稳定的政府,共同的行政制度,罗马的司法体系,日益扩大的公民权利,由训练有素的军队所维持的和平,伸展到当时世界每个角落的道路,以及差不多大家都懂的语言(希腊语)──这一切因素都有利于使徒的工作。

这个新的宗教起先得益于与犹太教的联系。上帝所拣选的这个民族散布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其基本信仰最终被罗马人所容忍。基督教作为原来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这种宽容。后来犹太教失了宠。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皈依犹太教的人被赶出罗马城(徒18:2)。强烈的犹太人民族意识导致巴勒斯坦的起义和灾难性的战争(公元66-70),结果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毁灭。随着犹太教地位的恶化,基督教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了。这个宗教没有法律地位,其成员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麻烦,如公元64年罗马城的大火,就很容易把基督教当作替罪羊。随之而来的迫害就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为后世经常所仿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加搜集了早期教会的历史,写下了《使徒行传》。


四、主题

路加说他的“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他以清晰的属灵眼光看出,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就是这个“开头”。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记录耶稣在升天之后藉着早期的教会所行的事,这段历史就不完整。所以他着手继续记叙基督藉着祂的门徒所做的工作。他以徒1:8作为使徒们开展活动的主题,有次序地进行叙述。门徒们遵照主的命令,先在耶路撒冷,接着在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见证。路加在记叙他们行踪的时候,自然也进行这样的划分。他的书就这样记叙了基督教在地域上的发展过程。

他还记录了另一重大的进展。教会原来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可是如果它继续留在犹太教排外性宗教的限制范围内,就无法完成普世性的使命。它必须摆脱这种排外精神。路加概述了教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摆脱犹太教的限制,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直到保罗能够说福音已“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西1:23)。路加记载了成千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祭司,很早就接受了福音(徒6:7)。逼迫使腓利把福音传给撒玛利亚人和部分犹太化的埃提阿伯(埃塞俄比亚)人(徒8)。他述说彼得如何传道给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他强调了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怎样第一次向非犹太人传道(徒11章);在打开了门户以后,保罗和他的同工又是怎样向大批外邦人传道的(徒13,14章),他们又是怎样在彼得和雅各的帮助下,确认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遵守犹太教的仪文(徒15章)。在《使徒行传》的最后,他生动地描写了福音传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徒16-28章)。他看见基督教成为一个主要由外邦人所信奉的宗教。

路加特别适合于记载这一段的历史。据认为他原是外邦人,非常关心向非犹太人传道。他蒙拣选撰写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故事,这是多么恰当啊!

《使徒行传》的作者充分认识到在幼小的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圣灵的作用,从耶稣“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徒1:2)时起,圣灵一直显现作为教会领袖及其同工的顾问。在五旬节的奇迹中,“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不久以后,信徒们也“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徒4:31)。选举出来的七位执事也“被圣灵充满”(徒6:3),其中最突出的是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徒6:5)。在往后的叙述中圣灵继续充当向导──在扫罗被拣选时(徒9:17),在接受外邦人加入教会之际(徒10:44-47),在巴拿巴和保罗奉派传道时(徒13:2-4),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徒15:28),以及在保罗的传道行程中(徒16:6,7)。《使徒行传》可以说是部分记录了圣灵藉着使徒及其同工所成就的工作。


五、纲要

(一)序言 徒1:1-11

1、路加的“前书”──路1:1

2、传福音的使命 徒1:2-8

3、基督升天 徒1:9-11

(二)在耶路撒冷的传道工作 徒1:12-7:60

1、等候圣灵的能力 徒1:12-26

1)使徒回到耶路撒冷 徒1:12,13

2)祈祷 徒1:14

3)犹大之死 徒1:15-20

4)选马提亚代替犹大 徒1:21-26

2、圣灵的大能 徒2:1-47

1)圣灵下降 徒2:1-13

2)彼得讲道 徒2:14-36

3)讲道的效果 徒2:37-41

4)初期教会的热心和发展 徒2:42-47

3、医治瘸子 徒3:1-4:31

1)奉基督的名行医病的神迹 徒3:1-11

2)彼得的演讲 徒3:12-26

a.对犹太人的指责 徒3:12-18

b.呼吁悔改 徒3:19-26

3)彼得和约翰被捕 徒4:1-4

4)使徒的受审和获释 徒4:5-22

5)教会的颂赞 徒4:23-31

4、早期的基督教团体 徒4:32-6:7

1)共享财物的团体 徒4:32-5:11

a.信徒们共享他们的财产 徒4:32-37

b.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欺骗和死亡徒5:1-11

2)当局的迫害 徒5:12-40

a.医病的神迹 徒5:12-16

b.使徒的被捕,逃脱和再被捕徒5:17-28

c.彼得的辨护 徒5:29-32

d.迦玛列呼吁释放使徒 徒5:33-40

3)挨家传道 徒5:41,42

4)设立执事 徒6:1-7

5、司提反的被捕和牺牲 徒6:8-7:60

1)七执事之一司提反的传道 徒6:8-10

2)司提反被捕和受审 徒6:11-7:53

a.被捕 徒6:11-14

b.司提反脸发光 徒6:15

c.司提反的辨护 徒7:1-53

3)司提反的牺牲 徒7:54-60

(三)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传道工作 徒8:1-12:23

1、因逼迫而教会分散 徒8:1-4

2、腓利,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 徒8:1-4

1)腓利成功的传道工作 徒8:5-13

2)彼得斥责西门贿买圣灵之罪 徒8:14-25

3、腓利继续传道 徒8:26-40

1)腓利和埃提阿伯太监 徒8:26-39

2)腓利在亚锁都和该撒利亚 徒8:40

4、扫罗悔改 徒9:1-31

1)逼迫人的大数人扫罗 徒9:1,2

2)基督向扫罗显现,扫罗悔改 徒9:3-17

3)扫罗受洗,和他最初的传道 徒9:18-22

4)犹太人密谋杀害扫罗 徒9:23,24

5)与巴拿巴逃回耶路撒冷,回到大数 徒9:25-30

6)教会暂得平安 徒9:31

5、彼得后来的传道工作 徒9:32-10:48

1)医病的神迹 徒9:32-42

a.医好以尼雅的瘫痪 徒9:32-35

b.令多加复活 徒9:36-42

2)哥尼流的悔改 徒9:43-10:48

a.哥尼流蒙指示派人去约帕找彼得 徒9:43-10:8

b.彼得见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异象 徒10:9-16

c.彼得前往该撒利亚指教哥尼流 徒10:17-43

d.哥尼流及其亲友受洗 徒10:44-48

6、福音传给外邦人 徒11:1-30

1)彼得在使徒面前为他传福音给外邦人辩护 徒11:1-18

2)福音传给巴勒斯坦境外的犹太人 徒11:19-21

3)巴拿巴和保罗在安提阿 徒11:22-26

4)安提阿的基督徒救济犹大地的饥荒 徒11:27-30

7、对雅各和彼得的迫害 徒12:1-23

1)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囚禁和处死 徒12:1,2

2)彼得被囚和神奇地蒙救 徒12:3-19

3)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徒12:20-23

(四)保罗第一次传道行程 徒12:24-14:28

1、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 徒12:24,25

2、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所委派 徒13:1-3

3、外出传道 徒13:4-14:28

1)居比路 徒13:4-12

2)别加,约翰马可的离去 徒13:13

3)彼西底的安提阿 徒13:14-50

4)以哥念 徒13:51-14:5

5)路司得 徒14:6-19

6)特庇,经尹彼西底回来 徒14:20-23

7)回到安提阿 徒14:24-28

(五)耶路撒冷会议 徒15:1-35

1、与犹太教师的纠纷 徒15:1,5

2、派代表赴会 徒15:1-4

3、讨论 徒15:6-18

4、决议 徒15:19-29

5、决议在安提阿宣布 徒15:30-33

6、西拉,保罗和巴拿巴留在安提阿 徒15:34,35

(六)保罗第二次传道行程 徒15:36-18:22

1、保罗和巴拿巴分手 徒15:36-39

2、保罗和西拉动身前往基利家 徒15:40,41

3、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召 徒16:1-3

4、在加拉太的传道工作 徒16:4-10

1)照看众教会 徒16:4,5

2)圣灵不许他们前往亚西亚和庇推尼讲道 徒16:6,7

3)在特罗西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徒16:8-11

5、福音传到欧洲 徒16:11-18:17

1)腓立比 徒16:11-40

2)帖撒罗尼迦 徒17:1-9

3)庇哩亚 徒17:10-14

4)雅典 徒17:15-34

5)哥林多 徒18:1-17

a.保罗的工作 徒18:1-5

b.被赶出会堂 徒18:6-11

c.迦流的干预 徒18:12-17

6、回安提阿 徒18:18-22

(七)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 徒18:23-21:17

1、在加拉太和弗吕家传道 徒18:23

2、亚波罗在以弗所和哥林多 徒18:24-28

3、保罗为受过约翰之洗的人重新施洗 徒19:1-7

4、在以弗所传道 徒19:8-41

5、在马其顿和希腊传道 徒20:1-5

6、在特罗亚第一日的聚会 徒20:6-12

7、在米利都会见以弗所诸长老 徒20:13-38

8、前往耶路撒冷 徒21:1-17

(八)保罗被捕和受审 徒21:18-26:32

1、保罗向使徒汇报,在圣殿行洁净之礼 徒21:18-26

2、骚乱 徒21:27-32

3、保罗被扣押 徒21:33-39

4、保罗在众人前为自己辩护 徒21:4-22:22

5、保罗第一次被囚 徒22:22-26:32

1)被扣押要举行听审 徒22:22-30

2)在公会前辩护 徒23:1-10

3)保罗见异象 徒23:11

4)犹太人密谋害保罗 徒23:12-22

5)保罗被送往该撒利亚 徒23:23-35

6)在腓力斯手下被扣押 徒24:1-27

7)保罗向非斯都申请上诉该撒 徒25:1-12

8)非斯都与希律亚基帕二世商量 徒25:1-12

9)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辩护 徒26:1-29

10)他的无辜得到证实 徒26:30-32

(九)到罗马和被囚 徒27:1-28:31

1、航程 徒27:1-28:16

1)从该撒利亚到每拉 徒27:1-5

2)从每拉到佳澳 徒27:6-12

3)从革哩底到失事 徒27:13-44

a.风景 徒27:13-20

b.保罗对最后安全的保证 徒27:21-26

c.沉船 徒27:27-44

4)在马耳他上岸 徒28:1-10

5)到达罗马 徒28:11-16

2、保罗在罗马的犹太人面前辩护 徒28:17-29

3、保罗在罗马两年 徒28:30,31

和合本徒11:1 使徒和在犹太的众弟兄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 神的道。

拼音版徒11:1 Shǐtú hé zaì Yóutaì de zhòng dìxiōng, tīngshuō waìbāngrén ye lǐngshòu le shén de dào.

吕振中徒11:1 使徒和那些在犹太中的弟兄就听说外国人也接受了上帝之道。

新译本徒11:1 使徒和在犹太的弟兄们,听说外族人也接受了 神的道。

现代译徒11:1 使徒和在犹太全境的弟兄们听见了有些外邦人也接受上帝的道这件事。

当代译徒11:1 外族人信主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使徒和犹太全境的信徒耳中。

思高本徒11:1 宗徒和在犹太的弟兄听说了, 连外邦人也接受了天主的圣道。

文理本徒11:1 使徒与在犹太之兄弟、闻异邦人亦受上帝道、

修订本徒11:1 使徒和在犹太的众弟兄听到外邦人也领受了上帝的道。

KJV 英徒11:1 And the apostles and brethren that were in Judaea heard that the Gentiles had also received the word of God.

NIV 英徒11:1 The apostles and the brothers throughout Judea heard that the Gentiles also had received the word of God.

和合本徒11:2 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礼的门徒和他争辩说:

拼音版徒11:2 Jízhì Bǐdé shàng le Yēlùsǎleng, nàxiē fèng gēlǐ de méntǔ hé tā zhēng biàn shuō,

吕振中徒11:2 彼得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奉割礼的人和他争辩说∶

新译本徒11:2 彼得上到耶路撒冷的时候,那些守割礼的人与他争论,

现代译徒11:2 因此,当彼得到了耶路撒冷的时候,主张外邦人也必须领受割礼的人批评他说:

当代译徒11:2 彼得一回到耶路撒冷,严守割礼的犹太信徒马上质问他:

思高本徒11:2 及至伯多禄上到耶路撒冷,那些受割损的人非难他

文理本徒11:2 及彼得上耶路撒冷、奉割礼者与之争曰、

修订本徒11:2 等到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礼的信徒和他争辩,

KJV 英徒11:2 And when Peter was come up to Jerusalem, they that were of the circumcision contended with him,

NIV 英徒11:2 So when Peter went up to Jerusalem, the circumcised believers criticized him

和合本徒11:3 “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

拼音版徒11:3 Nǐ jìnrù wèi shòu gēlǐ zhī rén de jiā, hé tāmen yītóng chī fàn le.

吕振中徒11:3 「你进了没有受割礼的人家里,和他们一同吃饭呀!」

新译本徒11:3 说:“你竟然到未受割礼的人那里,跟他们一起吃饭!”

现代译徒11:3 「你竟在没有受割礼的外邦人家里作客,甚至跟他们一起吃饭!」

当代译徒11:3 “彼得,你怎麽可以去探访外族人,又跟那些没有受割礼的人同住同吃呢?”

思高本徒11:3 说:「你竟进了未受割损人的家,且同他们吃了饭!」

文理本徒11:3 尔入未受割者之室、与之共食耶、

修订本徒11:3 说:"你竟进入未受割礼之人当中,和他们一同吃饭!"

KJV 英徒11:3 Saying, Thou wentest in to men uncircumcised, and didst eat with them.

NIV 英徒11:3 and said, "You went into the house of uncircumcised men and ate with them."

和合本徒11:4 彼得就开口把这事挨次给他们讲解,说:

拼音版徒11:4 Bǐdé jiù kāikǒu, bǎ zhè shì ái cì gei tāmen jiǎngjie shuō,

吕振中徒11:4 彼得开始按着次序对他们叙陈说∶

新译本徒11:4 彼得就按着次序向他们讲解,说:

现代译徒11:4 彼得就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一一向他们解释。

当代译徒11:4 彼得就仔细地向他们解释:

思高本徒11:4 伯多禄便开始按次解释说:「

文理本徒11:4 彼得乃依次述其事曰、

修订本徒11:4 彼得就开始把这事逐一向他们解释,说:

KJV 英徒11:4 But Peter rehearsed the matter from the beginning, and expounded it by order unto them, saying,

NIV 英徒11:4 Peter began and explained everything to them precisely as it had happened:

和合本徒11:5 “我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从天缒下,直来到我跟前。

拼音版徒11:5 Wǒ zaì yuē pà chéng lǐ dǎogào de shíhou, hún yóu xiàng waì, kànjian yìxiàng, yǒu yī wù jiàng xià, hǎoxiàng yī kuaì dà bù, jì zhe sì jiǎo, cóng tiān shàng zhuì xià, zhí lái dào wǒ gēnqián.

吕振中徒11:5 「我在约帕城里祷告、魂游象外的时候、看见一个异象∶有一件器物降下来,像一块大床单,系着四角,由天上放下,来到我跟前。

新译本徒11:5 “我在约帕城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见到异象:有一件东西,好像一块大布,绑着四角,从天上降下来,一直来到我面前。

现代译徒11:5 他说:「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我得到一个异象。我看见有一件东西从天上降下来,好像一大块布,布的四角绑住,停落在我身边;

当代译徒11:5 “有一天,我在约帕城祈祷的时候,看见一个异象:有一大块像布的东西,吊着四个角,从天上降到我的面前。

思高本徒11:5 我在约培城祈祷的时候,在神魂超拔中见了一个异像:由天上降下一个器皿,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从天缒下,一直来到我面前。

文理本徒11:5 我在约帕祈祷、神游象外、异象中见一器、如大布系四角、自天缒至我前、

修订本徒11:5 "我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块好像大布的东西降下,四角吊着从天缒下,直来到我跟前。

KJV 英徒11:5 I was in the city of Joppa praying: and in a trance I saw a vision, A certain vessel descend, as it had been a great sheet, let down from heaven by four corners; and it came even to me:

NIV 英徒11:5 "I was in the city of Joppa praying, and in a trance I saw a vision. I saw something like a large sheet being let down from heaven by its four corners, and it came down to where I was.

和合本徒11:6 我定睛观看,见内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兽、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拼音版徒11:6 Wǒ déngjīng guānkàn, jiàn neì zhòng yǒu dì shàng sì zú de shēngchù, hé yeshòu, kūnchóng, bìng tiān shàng de fēiniǎo.

吕振中徒11:6 我定睛一看,正察看时、就看见地上的四足动物、走兽、昆虫、和空中的飞鸟。

新译本徒11:6 我定睛观察,看见里面有地上的四足牲畜、走兽,还有昆虫和天空的飞鸟。

现代译徒11:6 我仔细观看,里面有飞禽走兽,又有爬虫。

当代译徒11:6 我定睛看的时候,发现里面全是飞禽、走兽,还有爬虫。

思高本徒11:6 我往 面定睛细看,见有地上的四足兽、野兽、爬 和天空的飞鸟。

文理本徒11:6 我注目视之、内有地上四足之畜、及野兽、昆虫、飞鸟、

修订本徒11:6 我定睛观看,见内中有地上四脚的牲畜、野兽、爬虫和天上的飞鸟。

KJV 英徒11:6 Upon the which when I had fastened mine eyes, I considered, and saw fourfooted beasts of the earth, and wild beasts, and creeping things, and fowls of the air.

NIV 英徒11:6 I looked into it and saw four-footed animals of the earth, wild beasts, reptiles, and birds of the air.

和合本徒11:7 我且听见有声音向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拼音版徒11:7 Wǒ qie tīngjian yǒu shēngyīn xiàng wǒ shuō, Bǐdé, qǐlai, zǎi le chī.

吕振中徒11:7 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彼得,你起来,宰来吃。』

新译本徒11:7 我也听见有声音对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现代译徒11:7 接着,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当代译徒11:7 跟着,又有声音吩咐我:‘把这些都宰了吃吧!’

思高本徒11:7 我也听到有声音向我说:伯多禄!起来,宰了, 吃罢!

文理本徒11:7 且闻声曰、彼得起、杀而食之、

修订本徒11:7 我还听见有声音对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KJV 英徒11:7 And I heard a voice saying unto me, Arise, Peter; slay and eat.

NIV 英徒11:7 Then I heard a voice telling me, 'Get up, Peter. Kill and eat.'

和合本徒11:8 我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洁净的物从来没有入过我的口。’

拼音版徒11:8 Wǒ shuō, Zhǔ a, zhè shì bùke de. fán sú ér bú jiéjìng de wù, cónglái méiyǒu rù guō wǒde kǒu.

吕振中徒11:8 我说∶『主阿,千万不可!因为俗污或不洁净之物、从来就没有进过我的口。』

新译本徒11:8 我说:‘主啊,千万不可,因为俗物或不洁的东西,从来没有进过我的口。’

现代译徒11:8 我说:『主啊,绝对不可!任何凡俗不洁的东西,我都没有吃过。』

当代译徒11:8 我却反对说:‘主啊!这可不行!我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些不圣洁的俗物!’

思高本徒11:8 我却答说:主,绝对不可!因为污秽和不洁之物总没有进过我的口。

文理本徒11:8 我曰、主、不然、俗物及不洁者、未尝入我口也、

修订本徒11:8 我说:'主啊,绝对不可!凡污俗或不洁净的东西从来没有进过我的口。'

KJV 英徒11:8 But I said, Not so, Lord: for nothing common or unclean hath at any time entered into my mouth.

NIV 英徒11:8 "I replied, 'Surely not, Lord! Nothing impure or unclean has ever entered my mouth.'

和合本徒11:9 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说:‘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拼音版徒11:9 Dì èr cì, yǒu shēngyīn cóng tiān shǎng shuō, shén suǒ jiéjìng de, nǐ bùke dàng zuò sú wù.

吕振中徒11:9 声音第二次从天上回答说∶『上帝所洁净的、你别当作俗污了。』

新译本徒11:9 第二次又有声音从天上回答:‘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现代译徒11:9 从天上来的声音又说:『上帝认为洁净的,你不可当作污秽。』

当代译徒11:9 但那声音叫我别违抗上帝,因为上帝已经洁净的,就是‘圣物’了。

思高本徒11:9 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答道:天主称为洁净的,你不可称为污秽!

文理本徒11:9 复有声自天曰、上帝所洁者、勿以为俗也、

修订本徒11:9 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回答:'上帝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污俗的。'

KJV 英徒11:9 But the voice answered me again from heaven, What God hath cleansed, that call not thou common.

NIV 英徒11:9 "The voice spoke from heaven a second time, 'Do not call anything impure that God has made clean.'

和合本徒11:10 这样一连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拼音版徒11:10 Zhèyàng yī lián sān cì, jiù dōu shōu huí tiān shàng qù le.

吕振中徒11:10 这样有三次,一切就都向天上拉回上去。

新译本徒11:10 这样一连三次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拉回天上去了。

现代译徒11:10 这样一连叁次。最后,那件东西就被收回天上去了。

当代译徒11:10 这异象一连出现叁次后,那块大布和里面的东西才收回天上去。

思高本徒11:10 这事竟一连发生了叁次。以後,那一切又撤回天上去了。

文理本徒11:10 如是者三、则皆复曳于天、

修订本徒11:10 这样一连三次,然后一切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KJV 英徒11:10 And this was done three times: and all were drawn up again into heaven.

NIV 英徒11:10 This happened three times, and then it was all pulled up to heaven again.

和合本徒11:11 正当那时,有三个人站在我们所住的房门前,是从凯撒利亚差来见我的。

拼音版徒11:11 Zhèngdāng nàshí, yǒu sān gèrén zhàn zaì wǒmen suǒ zhù de fáng mén qián, shì cóng Gāisālíyà chāi lái jiàn wǒde.

吕振中徒11:11 登时就有三个人站在我(有古卷作∶我们)所在的房屋前边,是从该撒利亚奉差来见我的。

新译本徒11:11 就在那个时候,有三个从该撒利亚派到我这里来的人,站在我住的房子门前。

现代译徒11:11 刚好在这时候,奉派从凯撒利亚来找我的叁个人到了我居住那家的门口。

当代译徒11:11 就在那时候,有叁个人刚刚来到我那里,他们专程来是请我去凯撒利亚的。

思高本徒11:11 正在那时,忽有叁个人,来到我们所住的家门前,他们是从凯撒勒雅被派来见我的。

文理本徒11:11 适有三人、遣自该撒利亚诣我、立我寓所之前、

修订本徒11:11 正当那时,有三个从凯撒利亚差来见我的人,站在我们所住的屋子门前。

KJV 英徒11:11 And, behold, immediately there were three men already come unto the house where I was, sent from Caesarea unto me.

NIV 英徒11:11 "Right then three men who had been sent to me from Caesarea stopped at the house where I was staying.

和合本徒11:12 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或作“不要分别等类”)。同着我去的,还有这六位弟兄,我们都进了那人的家。

拼音版徒11:12 Shènglíng fēnfu wǒ hé tāmen tóng qù, búyào yíhuò. ( huò zuò búyào fēnbié deng leì ) tóng zhe wǒ qù de, hái yǒu zhè liù wèi dìxiōng. wǒmen dōu jìn le nà rén de jiā.

吕振中徒11:12 灵告诉我要和他们一同去(有古卷加∶一点也不要分别;有古卷加∶一点也不要疑惑)。还有这六位弟兄也和我一同去;我们都进入那人家里。

新译本徒11:12 圣灵吩咐我跟他们一起去,一点也不要疑惑。这六位弟兄也跟我一起去,我们就进了那人的家。

现代译徒11:12 圣灵指示我跟他们一道去,不必犹疑。从约帕来的六个弟兄也跟我一道去。我们都到了哥尼流家里。

当代译徒11:12 圣灵叫我不必怀疑,又催我跟他们去。就是这样,我和六位弟兄一同到了哥尼流的家去。

思高本徒11:12 圣神吩咐我应与他们同去,不必疑惑。同我一起去的,还有这六个弟兄,我们就进了那人的家。

文理本徒11:12 圣神命我同往、勿区别、此兄弟六人偕行、咸入其人之室、

修订本徒11:12 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还有这六位弟兄也跟我一起去,我们进了那人的家。

KJV 英徒11:12 And the Spirit bade me go with them, nothing doubting. Moreover these six brethren accompanied me, and we entered into the man's house:

NIV 英徒11:12 The Spirit told me to have no hesitation about going with them. These six brothers also went with me, and we entered the man's house.

和合本徒11:13 那人就告诉我们,他如何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屋里,说:‘你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

拼音版徒11:13 Nà rén jiù gàosu wǒmen, tā rúhé kànjian yī wèi tiānshǐ, zhàn zaì tā wū lǐ, shuō, nǐ dǎfa rén wǎng yuē pà qù, qǐng nà chēnghu Bǐdé de Xīmén lái.

吕振中徒11:13 他向我们报告、他怎样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屋里说∶『你要差遣人往约帕去、邀请那称为彼得的西门来;

新译本徒11:13 他告诉我们,他怎样看见天使站在他家里说:‘派人到约帕去,请那个名叫彼得的西门来,

现代译徒11:13 哥尼流告诉我们,他怎样看见一个天使站在他的屋子里,对他说:『你要打发人到约帕去,邀请一个名叫西门彼得的人来。

当代译徒11:13 哥尼流告诉我,天使曾向他显现,又叫他派人去约帕请我。

思高本徒11:13 那人告诉了我们:他怎样看见天使站在他的屋内,说:你要打发人到约培去,邀请号称伯多禄的西满来。

文理本徒11:13 彼告我侪、曾见天使立于其室、曰、当遣人往约帕、请西门称彼得者、

修订本徒11:13 那人就告诉我们,他如何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家里,说:'你派人往约帕去,请那称为彼得的西门来,

KJV 英徒11:13 And he shewed us how he had seen an angel in his house, which stood and said unto him, Send men to Joppa, and call for Simon, whose surname is Peter;

NIV 英徒11:13 He told us how he had seen an angel appear in his house and say, 'Send to Joppa for Simon who is called Peter.

和合本徒11:14 他有话告诉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拼音版徒11:14 Tā yǒu huà gàosu nǐ, keyǐ jiào nǐ hé nǐde quán jiā déjiù.

吕振中徒11:14 他必将话语对你说;你就可以因这些话语而得救,你和你全家。』

新译本徒11:14 他有话要告诉你,使你和你全家都可以得救。’

现代译徒11:14 他有话要对你说,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当代译徒11:14 天使还说我会把耶稣的福音告诉他,使他全家得救。

思高本徒11:14 他有话对你讲,使你和你全家得救。

文理本徒11:14 彼将以言告尔、俾尔与全家、藉之得救、

修订本徒11:14 他有话要告诉你,因这些话你和你的全家都可以得救。'

KJV 英徒11:14 Who shall tell thee words, whereby thou and all thy house shall be saved.

NIV 英徒11:14 He will bring you a message through which you and all your household will be saved.'

和合本徒11:15 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拼音版徒11:15 Wǒ yī kāi jiǎng, Shènglíng biàn jiàng zaì tāmen shēnshang, zhèng xiàng dàng chū jiàng zaì wǒmen shēnshang yíyàng.

吕振中徒11:15 我正开始讲的时候,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新译本徒11:15 我一开始讲话,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现代译徒11:15 当我开始讲话的时候,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正如当初降临在我们身上一样。

当代译徒11:15 后来,在他家里,我刚开始讲上帝的福音时,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跟当初降在我们身上的情形一模一样。

思高本徒11:15 以後,在我开始讲话时,圣神就降在他们身上,有如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文理本徒11:15 我甫言时、圣神临之、如初临于我侪然、

修订本徒11:15 我一开始讲话,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KJV 英徒11:15 And as I began to speak, the Holy Ghost fell on them, as on us at the beginning.

NIV 英徒11:15 "As I began to speak, the Holy Spirit came on them as he had come on us at the beginning.

和合本徒11:16 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拼音版徒11:16 Wǒ jiù xiǎngqǐ zhǔ de huà shuō, Yuēhàn shì yòng shuǐ shīxǐ, dàn nǐmen yào shòu Shènglíng de xǐ.

吕振中徒11:16 我就想起主的话,他怎样说∶『约翰施洗是用水的,但你们呢、却要在圣灵里受洗。』

新译本徒11:16 我就想起主所说的话:‘约翰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现代译徒11:16 於是我记起主曾经说过:『约翰用水施洗,但你们要领受圣灵的洗礼。』

当代译徒11:16 我立即想起主的话:‘约翰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礼”。’

思高本徒11:16 我就想起了主所说的话:若翰固然用水施了洗,但你们却要因圣神受洗。

文理本徒11:16 我遂忆主言曰、约翰固以水施洗、惟尔曹将受洗于圣神焉、

修订本徒11:16 我就想起主的话如何说:'约翰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在圣灵里受洗。'

KJV 英徒11:16 Then remembered I the word of the Lord, how that he said, John indeed baptized with water; but ye shall be baptized with the Holy Ghost.

NIV 英徒11:16 Then I remembered what the Lord had said: 'John baptized with water, but you will be baptized with the Holy Spirit.'

和合本徒11:17 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 神呢?”

拼音版徒11:17 Shén jìrán gei tāmen ēncì, xiàng zaì wǒmen xìn zhǔ Yēsū Jīdū de shíhou, gei le wǒmen yíyàng, wǒ shì shuí, néng lánzǔ shén ne.

吕振中徒11:17 这样,上帝既将相同之白白的恩给了他们,像我们信服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上帝么!」

新译本徒11:17 神既然把同样的恩赐给他们,像给我们这些信了主耶稣基督的人一样,我是谁,我能够阻止 神吗?”

现代译徒11:17 很显然地,上帝把这恩赐也赐给这些外邦人,如同我们信了主耶稣基督时,他赐给我们的一样。我是谁,能够阻挡上帝的工作吗?」

当代译徒11:17 既然上帝要把圣灵赐给那些像我们一样信主的外族人,我又怎能拦阻上帝呢?”

思高本徒11:17 所以,如果天主赐给了他们同样的恩惠,如同给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人一样,我是什麽人,能阻止天主呢?」

文理本徒11:17 夫上帝既以恩赐予之、一如我侪在信主耶稣基督之时、我何人斯、能阻上帝耶、

修订本徒11:17 既然上帝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上帝吗?"

KJV 英徒11:17 Forasmuch then as God gave them the like gift as he did unto us, who believed on the Lord Jesus Christ; what was I, that I could withstand God?

NIV 英徒11:17 So if God gave them the same gift as he gave us, who believed in the Lord Jesus Christ, who was I to think that I could oppose God?"

和合本徒11:18 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 神,说:“这样看来, 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拼音版徒11:18 Zhòngrén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bù yányǔ le. zhǐ guī róngyào yǔ shén, shuō, zhèyàng kàn lái, shén ye cì ēn gei waìbāngrén, jiào tāmen huǐgǎi dé shēngmìng le.

吕振中徒11:18 众人听了这些话,都静默不言,只将荣耀归与上帝说∶「这样看来,上帝把悔改以得生命的恩也给了外国人了。」

新译本徒11:18 众人听见这些话,就默然无声,把荣耀归给 神,说:“这样看来, 神也把悔改的心赐给外族人,使他们得生命。”

现代译徒11:18 他们听见了这话,就不再批评,都颂赞上帝说:「上帝把因悔改而得生命的机会也赐给外邦人了!」

当代译徒11:18 大家听了,疑云顿散,同声赞美上帝说:“这样真好,上帝把悔改得永生的机会同样也赐给外族人了!”

思高本徒11:18 众人听了这话, 平静下来,并光荣天主说:「原来天主也恩赐外邦人悔改,为得生命。 」

文理本徒11:18 众闻之默然、归荣上帝、曰、上帝亦赐异邦人改悔、而得生矣、○

修订本徒11:18 众人听见这些话,就不说话了,只归荣耀给上帝,说:"这样看来,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使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KJV 英徒11:18 When they heard these things, they held their peace, and glorified God, saying, Then hath God also to the Gentiles granted repentance unto life.

NIV 英徒11:18 When they heard this, they had no further objections and praised God, saying, "So then, God has granted even the Gentiles repentance unto life."

和合本徒11:19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

拼音版徒11:19 Nàxiē yīn sī tí fǎn de shì zāo huànnàn sì sǎn de méntǔ, zhí zǒu dào féi ní jī, hé jū bǐ lù, bìng ān tí a. tāmen bú xiàng biérén jiǎng dào, zhǐ xiàng Yóutaìrén jiǎng.

吕振中徒11:19 当时那些因司提反的事所引起的苦难而四散的人走遍那地方,直到腓尼基、居比路和安提阿,不对别人、只对犹太人讲道。

新译本徒11:19 那些因司提反事件遭受苦难而四散的门徒,一直走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安提阿;他们不对别人传讲,只对犹太人传讲。

现代译徒11:19 这时候,信徒们因司提反被杀事件所引起的迫害而分散到各地去;有的远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他们只把信息传给犹太人。

当代译徒11:19 司提反殉道后,信徒就纷纷离开耶路撒冷,躲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岛、安提阿各地。他们只向犹太人传福音。

思高本徒11:19 在斯德望受害时,那些由於窘难而四散的人,经过各地,来到了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约基雅,他们只向犹太人讲道。

文理本徒11:19 因司提反遭难、而四散者、行至腓尼基、居比路、安提阿、第传道于犹太人而已、

修订本徒11:19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而四处分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

KJV 英徒11:19 Now they which wer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persecution that arose about Stephen travelled as far as Phenice, and Cyprus, and Antioch, preaching the word to none but unto the Jews only.

NIV 英徒11:19 Now those who had been scattered by the persecution in connection with Stephen traveled as far as Phoenicia, Cyprus and Antioch, telling the message only to Jews.

和合本徒11:20 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作也向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拼音版徒11:20 Dàn neì zhōng yǒu jū bǐ lù, hé Gǔlìnaì rén, tāmen dào le ān tí a, ye xiàng Xīlà rén chuán jiǎng zhǔ Yēsū. ( yǒu gǔ juǎn zuò ye xiàng shuō Xīlà huà de Yóutaìrén chuán jiǎng zhǔ Yēsū )

吕振中徒11:20 但他们中间却有几个居比路和古利奈的人、这些人到了安提阿,也对希利尼人讲论,将主稣稣这福音传出来。

新译本徒11:20 但其中有些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来到安提阿,也对希腊人传讲主耶稣。

现代译徒11:20 但是,另有一些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他们也向外邦人传讲有关主耶稣的福音。

当代译徒11:20 不过,有些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城之后,也向希腊人宣讲主的道。

思高本徒11:20 但其中有些塞浦路斯和基勒乃人到了安提约基雅,也向希腊人讲道,宣传主耶稣的福音。

文理本徒11:20 中有居比路古利奈数人至安提阿、亦语于希利尼人、宣主耶稣、

修订本徒11:20 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的福音。

KJV 英徒11:20 And some of them were men of Cyprus and Cyrene, which, when they were come to Antioch, spake unto the Grecians, preaching the LORD Jesus.

NIV 英徒11:20 Some of them, however, men from Cyprus and Cyrene, went to Antioch and began to speak to Greeks also, telling them the good news about the Lord Jesus.

和合本徒11:21 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拼音版徒11:21 Zhǔ yǔ tāmen tóng zaì, xìn ér guī zhǔ de rén jiù hen duō le.

吕振中徒11:21 主的手与他们同在,信而转向了主的人、数目很大。

新译本徒11:21 主的手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多起来。

现代译徒11:21 主的能力跟他们同在;有许许多多的人信了,归向主。

当代译徒11:21 上帝的大能与他们同工,使不少外族人都悔改归信主。

思高本徒11:21 主的手同他们在一起,信而归主的人,数目很多。

文理本徒11:21 主之手偕之、信而归主者甚众、

修订本徒11:21 主的手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数很多。

KJV 英徒11:21 And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with them: and a great number believed, and turned unto the Lord.

NIV 英徒11:21 The Lord's hand was with them, and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believed and turned to the Lord.

和合本徒11:22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

拼音版徒11:22 Zhè fēngshēng chuán dào Yēlùsǎleng jiàohuì rén de er zhōng, tāmen jiù dǎfa Bāná bā chū qù, zǒu dào ān tí a wéizhǐ.

吕振中徒11:22 关于他们的事的传言、已经到了耶路撒冷教会的人耳中,会众就差遣巴拿巴出去,直到安提阿。

新译本徒11:22 这事传到耶路撒冷教会的耳中,他们就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

现代译徒11:22 这消息传到了耶路撒冷的教会,他们就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

当代译徒11:22 耶路撒冷教会的人,接到这项消息后,就派巴拿巴去安提阿,帮助初信的人。

思高本徒11:22 这事传到了耶路撒冷教会的耳中,就打发巴尔纳伯到安提约基雅去。

文理本徒11:22 在耶路撒冷之会、风闻此事、遂遣巴拿巴往安提阿、

修订本徒11:22 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的人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

KJV 英徒11:22 Then tidings of these things came unto the ears of the church which was in Jerusalem: and they sent forth Barnabas, that he should go as far as Antioch.

NIV 英徒11:22 News of this reached the ears of the church at Jerusalem, and they sent Barnabas to Antioch.

和合本徒11:23 他到了那里,看见 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拼音版徒11:23 Tā dào le nàli, kànjian shén suǒ cì de ēn, jiù huānxǐ, quànmiǎn zhòngrén, lìdéng xīnzhì, héng jiǔ kào zhǔ.

吕振中徒11:23 巴拿巴到了那里,看见上帝的恩,就欢喜,又鼓励众人以心中的定志紧依附着主。

新译本徒11:23 他到了那里,看见 神所施的恩,就很欢喜,劝勉众人坚心靠主。

现代译徒11:23 巴拿巴到达的时候,看见上帝赐福给那边的人,就很高兴;他劝勉他们,要大家专心一意地信靠主。

当代译徒11:23 他到达以后,看见上帝在他们身上所施的恩典和奇妙作为,就万分高兴;并且恳切地劝勉他们,要他们立定心志,永远忠心跟随主。

思高本徒11:23 他一来到,看见天主所赐的恩惠就很喜欢,并劝勉众人要决心坚定於主。

文理本徒11:23 既至、见上帝之恩、则喜、劝众坚心、恒在于主、

修订本徒11:23 他到了那里,看见上帝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要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KJV 英徒11:23 Who, when he came, and had seen the grace of God, was glad, and exhorted them all, that with purpose of heart they would cleave unto the Lord.

NIV 英徒11:23 When he arrived and saw the evidence of the grace of God, he was glad and encouraged them all to remain true to the Lord with all their hearts.

和合本徒11:24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拼音版徒11:24 Bā ná bā yuán shì gè hǎo rén, beì Shènglíng chōngmǎn, dà yǒu xìnxīn. yúshì yǒu xǔduō rén guī fú le zhǔ.

吕振中徒11:24 因为巴拿巴是个好人,充满着圣灵和信心,就有好大群人归服于主。

新译本徒11:24 巴拿巴是个好人,满有圣灵和信心,于是许多人归了主。

现代译徒11:24 巴拿巴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有坚强的信心。於是有许多人信了主。

当代译徒11:24 巴拿巴不但为人和蔼可亲,而且被圣灵充满,又大有信心。於是,归主的人愈来愈多了。

思高本徒11:24 因为他是好人,充满圣神和信德,如此有许多人归附了主。

文理本徒11:24 盖巴拿巴、善人也、充乎圣神与信、而归主者益增、

修订本徒11:24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满有圣灵和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KJV 英徒11:24 For he was a good man, and full of the Holy Ghost and of faith: and much people was added unto the Lord.

NIV 英徒11:24 He was a good man, full of the Holy Spirit and faith, and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were brought to the Lord.

和合本徒11:25 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

拼音版徒11:25 Tā yòu wǎng dà shǔ qù zhǎo Sǎoluó,

吕振中徒11:25 他出发往大数去寻找扫罗;

新译本徒11:25 后来他到大数去找扫罗,

现代译徒11:25 后来,巴拿巴到大数去找扫罗,

当代译徒11:25 他又亲自到大数城去找扫罗。

思高本徒11:25 以後,他往塔尔索去找扫禄;

文理本徒11:25 巴拿巴往大数访扫罗、遇之、则携至安提阿、

修订本徒11:25 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

KJV 英徒11:25 Then departed Barnabas to Tarsus, for to seek Saul:

NIV 英徒11:25 Then Barnabas went to Tarsus to look for Saul,

和合本徒11:26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拼音版徒11:26 Zhǎo zhe le, jiù daì tā dào ān tí a qù. tāmen zú yǒu yī nián de gōngfu, hé jiàohuì yītóng jùjí, jiàoxun le xǔduō rén. méntǔ chēngwèi Jīdū tú, shì cóng ān tí a qǐ shǒu.

吕振中徒11:26 找着了,就带到安提阿去。二人在教会中聚集在一起、竟有一整年,教训了好大群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最先是在安提阿起的。

新译本徒11:26 找到了,就带他来安提阿。足足有一年,他们一同在教会聚集,教导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

现代译徒11:26 找到了,就带他到安提阿。有一整年的时间,两人跟教会的会友相聚,教导许多人。信徒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

当代译徒11:26 找到了之后,便和他一同回安提阿去。一年之久,他们同心合力兴旺教会,并且教导了许多初信的人。信徒被人称为“基督徒”,就是在安提阿城开始的。

思高本徒11:26 找着以後,便领他回到安提约基雅。他们一整年在那教会中共同工作,教导了许多人;在安提约基雅最先称门徒为「基督徒」。

文理本徒11:26 与会众偕集者一年、训诲多人、门徒之称基督徒、自安提阿始也、○

修订本徒11:26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和教会一同聚集,教导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

KJV 英徒11:26 And when he had found him, he brought him unto Antioch. 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a whole year they assembled themselves with the church, and taught much people. And the disciples were called Christians first in Antioch.

NIV 英徒11:26 and when he found him, he brought him to Antioch. So for a whole year Barnabas and Saul met with the church and taught great numbers of people. The disciples were called Christians first at Antioch.

和合本徒11:27 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拼音版徒11:27 Dàng nàxiē rìzi, yǒu jǐ wèi xiānzhī cóng Yēlùsǎleng xià dào ān tí a.

吕振中徒11:27 当那些日子、有几个神言传讲师从耶路撒冷下安提阿。

新译本徒11:27 那时,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现代译徒11:27 在这时候,有几个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安提阿去。

当代译徒11:27 当时,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来到安提阿,

思高本徒11:27 在那时候,有些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约基雅。

文理本徒11:27 是时有先知数人、自耶路撒冷至安提阿、

修订本徒11:27 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KJV 英徒11:27 And in these days came prophets from Jerusalem unto Antioch.

NIV 英徒11:27 During this time some prophets came down from Jerusalem to Antioch.

和合本徒11:28 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借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

拼音版徒11:28 Neì zhòng yǒu yī wèi, míng jiào yà jiā bù zhàn qǐlai, jiè zhe Shènglíng, zhí míngtiān xià jiāng yǒu dà jīhuāng. zhè shì dào gé lǎo diū nián jiàn guǒrán yǒu le.

吕振中徒11:28 其中有一个、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必有大饥荒;这事在革老丢年间果然发生了。]

新译本徒11:28 其中有一个名叫亚迦布的站起来,借着圣灵指出天下将要有大饥荒;这事在革老丢时期果然发生了。

现代译徒11:28 其中有一个人叫亚迦布;他得到圣灵的指示,站起来预言天下将有严重的饥荒(这事到克劳第在位年间果然发生。)

当代译徒11:28 其中一位名叫亚迦布。他在一次聚会中得到了圣灵的启示,预言以色列全地将有严重的饥荒。后来,这事果然在革老丢王在位时应验了。

思高本徒11:28 其中一个名叫阿加波的,因神示起来预言在普世上将有大饥荒,这饥荒就在喀劳狄时发生了。

文理本徒11:28 中有亚迦布者、感于圣神而起、示天下将有大饥、至革老丢时、果应之、

修订本徒11:28 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示普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在克劳第年间果然实现了。

KJV 英徒11:28 And there stood up one of them named Agabus, and signified by the Spirit that there should be great dearth throughout all the world: which came to pass in the days of Claudius Caesar.

NIV 英徒11:28 One of them, named Agabus, stood up and through the Spirit predicted that a severe famine would spread over the entire Roman world. (This happened during the reign of Claudius.)

和合本徒11:29 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拼音版徒11:29 Yúshì méntǔ déng yì, zhào gèrén de lìliang juān qián, sòng qù gōngjǐ zhù zaì Yóutaì de dìxiōng.

吕振中徒11:29 于是门徒中、按着优裕的程度、各人规定作赈的款项,送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新译本徒11:29 于是门徒决定按着各人的力量捐款,好送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现代译徒11:29 於是信徒决定每人按照自己的能力,捐钱救济住在犹太的弟兄们。

当代译徒11:29 信徒们决定各尽所能,捐输财物,救济住在犹太境内的弟兄姊妹;

思高本徒11:29 门徒遂决定,每人按力捐献,把救济物资送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文理本徒11:29 门徒定意各量其力、施济犹太之兄弟、

修订本徒11:29 于是门徒决定,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KJV 英徒11:29 Then the disciples, every man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determined to send relief unto the brethren which dwelt in Judaea:

NIV 英徒11:29 The disciples,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decided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brothers living in Judea.

和合本徒11:30 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

拼音版徒11:30 Tāmen jiù zhèyàng xíng, bǎ juān xiàng tuō Bāná bā hé Sǎoluó, sòng dào zhòng zhǎnglǎo nàli.

吕振中徒11:30 这件事他们果真地实行了,由巴拿巴扫罗经手,送到长老那里。

新译本徒11:30 他们就这样行了,由巴拿巴和扫罗经手送到长老们那里。

现代译徒11:30 他们就这样做了,托巴拿巴和扫罗把捐款带给教会的长老们。

当代译徒11:30 捐款收集后,马上委托巴拿巴和扫罗将赈济款项送交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

思高本徒11:30 他们都照辨了,由巴尔纳伯和扫禄经手,送到长老那里。

文理本徒11:30 于是托巴拿巴扫罗之手、寄于诸长老焉、

修订本徒11:30 他们就这样做了,托巴拿巴和扫罗的手送到众长老那里。

KJV 英徒11:30 Which also they did, and sent it to the elders by the hands of Barnabas and Saul.

NIV 英徒11:30 This they did, sending their gift to the elders by Barnabas and Saul.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