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赎愆祭的条例
1 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注:或作“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
2 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无论是不洁的死兽,是不洁的死畜,是不洁的死虫,他却不知道,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
3 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4 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5 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
6 并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只羊羔,或是一只山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罪祭。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
7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8 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
9 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这是赎罪祭。
10 他要照例献第二只为燔祭。至于他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11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就要因所犯的罪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12 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自己的一把来作为记念,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 
13 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和素祭一样。’”
1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5 “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
16 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17 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
18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19 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提要:1 人因隐瞒他所知之事而犯罪,2 因摸不洁之物而犯罪,4 或因起誓而犯罪。6 献羊为赎愆祭,7 以鸟为赎愆祭,11 以细面为赎愆祭。14 因渎圣而献的赎愆祭,17 因无知之罪而献的赎愆祭。


1 “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或作: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

 【本会注释】

  若有人。在希伯来语圣经中,第1-13节是与第4章连在一起的,显然因为它们涉及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赎罪祭。但它们的性质略有不同,是介乎赎罪祭和赎愆祭的情形,兼有两者的特性和称呼。

  发誓的声音。或“公开发誓”。背景在法庭,召集证人前来作证。拒绝作证就算有罪。有时作证是令人不快、我们想要避免的义务,但非得履行不可。

  在讲述事实时,我们不可主观猜测他人的动机,从而论断我们的弟兄。我们切应实事求是,而不可凭推测。相关的证据,可能会揭示通往真相的道路,也可能是完全误导的。人人都应当谨慎,不要下没有根据的结论。

  例如一些教友看见一位执事在安息日穿着日常的衣服,拉着少量的柴火经过会堂。后来他参加了聚会,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他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怀疑。因为这见事是公开犯的,他也没有表现出悔过的迹象。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的事实都是没有疑问的。他也不否认他所做过的事。证人和被指控的人都认可所发生的事情。他表面上干犯了安息日。这时他解释说:

  那天早上他觉得需要去探访一个寡妇和她的两个小孩,想领他们参加安息日学。一到她家,就发现母亲病了,家中已断了柴火。他就回家换了衣服,拉了少量的柴火送到那需要的家庭。证人们看到了,却不知道事情的背景,就下结论说他做了安息日所不该做的事情。

  证人应说出实情,全部的实情,而且只讲实情。他不可发挥,不可加添,不可删减,也不可以论断行为的动机。如果更严格地遵循这个原则的话,就会避免许多冤屈和不幸。


2 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无论是不洁的死兽,是不洁的死畜,是不洁的死虫,他却不知道,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

 【本会注释】

  古时的百姓没有我们现代的医学知识。他们不知道接触某些疾病就会成为带菌者。所以唯一安全的原则就是避免接触看上去可疑的物体。否则就可能导致疾病的流行。作为一条卫生的措施,这个原则依然有效。

  摩西的法律当然主要是针对道德和仪文的“不洁”的。但同时其中有许多规定对人的心灵和身体都是很重要的。由于百姓尚无法充分理解或欣赏这些规定在身体方面的价值,这种价值虽然有暗示,却往往没有明说。“不洁”的原文tame在旧约圣经中只用于摩西律法中的“不洁”。在第1和第4节中,显然是指道德责任方面的。由于第2和第3节中的“不洁”与第1和第4节中的“不洁”归在一起,所以实质上也一定是指道德责任方面的。在摩西的法典中,“不洁”主要是指道德或仪文上的罪,但有时也有可能指身体上的“不洁”。


3 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本会注释】

  一个人可能是出于无知,所以他的行为被认为是可以原谅的。虽然他无知,但作为传染源,还是可能对他人造成威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不是完全无辜的,必须得到一个教训,给他自己和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无知的人不必负完全的罪责,除非他是故意这么做的,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认识。

  有些人故意闭眼不看亮光,安慰自己说,只要看不见,就不必负责。但在审判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为所知道的事情向上帝交帐,也要为只要付出努力就会知道的事情交帐。


4 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本会注释】

  不是指一般的交谈,而是指严肃地承诺做或是不做某件事。签订合同或和约必须双方达成协议。人们常常通过发誓来确认这种协议。如果有一方忘记了他用誓约确认的承诺,或故意不履行时,“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言而无信是当今很显著的一种罪行,似乎越来越多。基督徒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人很容易随从世俗的方式,疏忽上帝所设立的标准。


5 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

 【本会注释】

  指他犯了罪,并且知道了。笼统的认罪是不够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承认具体的罪。


6 并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只羊羔,或是一只山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罪祭。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

 【本会注释】

  用一只母绵羊羔或山羊羔。按常规的方式奉献,由祭司为献祭者赎罪。


7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本会注释】

  上帝同情那些太穷而无法奉献常规祭物的人。犯罪的人把两只鸟带到祭司那里,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8 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

9 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这是赎罪祭。

10 他要照例献第二只为燔祭。至于他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11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就要因所犯的罪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本会注释】

  有罪的人可能穷得连斑鸠或雏鸽都献是起。但最穷的人至少也能带一小点细面来。上面不要加油或乳香,否则就成为素祭了。不加油或乳香,依然是赎罪祭。

  祭司取一把细面烧在坛上,与“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方式相同。上帝再一次说,这是“赎罪祭”,免得它被当作素祭。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情况:没有血的赎罪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赎罪祭在其他情况下是从来不摆在坛上的。上帝再一次说:“这是赎罪祭,” 是为了强调。我们当如何解释上帝这里所许可的仪式上差别呢?

  据来9:22,“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这是规则。《利未记》5:11-13提供了一个例外。“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来9:22),但不是全部。本节无血的赎罪祭使赎罪生效解释了这个“差不多”。

  的确,如果没有基督的血,罪就无法得到赦免。否则基督的死就是徒然的了。但在预表中,有时赦免和洁净可以不用立即流血就能生效。


12 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自己的一把来作为纪念,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

13 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和素祭一样。”

1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5 “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圣物”指初熟之物,什一,礼物和其他属于上帝崇事的物品。这里的“过犯”包括扣留或缩减,少于所应支付的。为这个罪所应献的供物是“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但还是不够的;有过错的人要“另外加五分之一”。这个规定是为了制止故意的扣留圣物,即使是暂时的。如果对所涉及的数量有疑问,祭司就要做出评估。在补齐差额以后,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第16节)。


16 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17 “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

 【本会注释】

  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很相似(第14-16节),但所针对的是“不可行的什么事”。这些事虽然没有特别提到,却让上帝不悦。

  上帝所指的是原则而不是细节。十条诫命涉及基本的原则。“不可偷盗”的诫命没有说什么是不可拿的。它是笼统性的。它没有说“不可偷盗大东西”;也没有说“不可偷盗小东西”。它只是说“不可偷盗”。同样,上帝本来可以详加阐述我们面前的这个实例。如果这样,有人就会认为提到的事情要比没有提到的事情更严重一些。所以上帝把所有的过犯都包括在这句“任何不可行的什么事”里。没有人能以无知为理由进行辩解。这句话虽然有些难解,却是很公正的。


18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本会注释】

  无知是需要悔过的。无知一般不认为是过犯。上帝同情无知的人,我们也应当这样。但我们也要尽力弥补自己的缺欠。


19 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一、卷名

  《利未记》主要记载祭司制度。祭司是由利未人担任的,《利未记》的卷名因此而来。古代希伯来学者取该卷书的第一个词,称之为 Wayiqra,现代犹太学者保留了这个名称。《塔木德》称之为“祭司法典”或“祭祀法典”。副标题“摩西的第三卷书”希伯来原著中是没有的,而是几世纪以后加上去的。

二、作者

  《创世记》的作者摩西,无疑也是《利未记》的作者,有人把《利未记》看作是托名摩西的作品,这种学说自相矛盾,不值一谈。自古以来,犹太人和基督徒都认为《利未记》为摩西所作,只是到了现代才有人对其作者身份提出疑问。
  《利未记》是耶稣所说“摩西的律法”(路24:44)中的一部分。在治疗麻疯病人的故事中,祂明确地把《利未记》同摩西联系在一起(见太8:4;路5:14;利14:13,4,10)。祂对不信的犹太人所说的话意义深长:“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约5:46,47)这里提到摩西“写”书,称他所写的为“他的书”。在原文中“书”是复数,说明不止一卷书。如果耶稣所指的不是一般所公认的“摩西的书”,那又会指什么呢?

三、历史背景

  《利未记》所涉及的时间仅30天。《出埃及记》的结尾记载了会幕建立起来,并准备奉献。会幕是“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出40:17)完工的。而《利未记》以后的《民数记》则是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民1:1)记起的。中间的时间刚好一个月。在这个月中,摩西得到了《利未记》中的指示。该书所记载的事件也发生在这一个月。

  在西乃山颁布律法以后,紧接着就建造会幕。以色列人从山顶密布的乌云中听到上帝的声音。“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来12:21)在《利未记》中,以色列人要再次听见上帝的声音,不是从山上,而是从藏有律法和施恩座的圣所之中。上帝在基路伯之间,就是赎罪的地方显示自己。圣所既代表律法又代表恩典。律法和恩典在这里相遇,救赎在这里成就。也是在这里,上帝发出了《利未记》的圣训。

四、主题

  《利未记》主要讲述祭司制度和圣所的崇祀。它没有包括上帝就这些问题赐给以色列人的全部指示,因为其中有许多重要部分记在《民数记》中。然而《利未记》阐述了崇拜大部分的基本原则,所以很重要,值得特别研究。

  人类始祖堕落以后就有了献祭。然而《利未记》的仪式对于一切祭牲所代表的救主有了更加明确的显示。经常象征性地把血抹在坛的四角,溅在幕前,或供奉在至圣所约柜前,使百姓充分认识到罪和牺牲之间的关系。在每日的仪式中,献祭的人把手放在祭牲头上承认自己的罪。还有正规的祭司制度建立起来,服务于上帝和人之间。早晚的献祭,个人的燔祭和赎罪祭,大祭司一年一度进入至圣所上帝面前,这一切都彰显了罪的转移,调停,和解和救赎等原则。从这些规则和教训中,人们可以看到救主的调停工作。祂把罪承担在自己身上,为我们而牺牲。因祂所受的鞭伤,我们得到医治。《利未记》是福音的预示。凡要一路跟随“羔羊”的人应当把研究《利未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圣所的崇祀显然都是象征性的,因而也是暂时性的,因为在公牛和山羊的血与赦罪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祭牲都是象征性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它们预示了将来美好的事物,所以意义重大。只要有正确地理解,就能把人带到上帝面前。它们告诉我们罪的严重性,认罪的必要,律法的尊严,上帝的圣洁,祂对于堕落人类的大爱,以及要站立在祂面前所必需的准备。

  也许其中最重要的教训是有关圣洁的教训。这确实是《利未记》每一章所涉及的伟大主题。祭司必须圣洁,他们的生活必须无可指摘;他们的食物必须清洁,甚至他们的衣服也必须是圣洁的象征。所献的祭牲必须纯全没有瑕疵。圣所本身必须圣洁,用具必须圣洁。祭牲献给祭司的部位必须圣洁,甚至圣所的场地也是神圣的,不得有任何的玷污。与会幕有关的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必须有严格认真的洁净,作为上帝所要求属灵上清洁的象征。上帝一再申明的命令是“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4,45;利19:2;利20:7,26)。这种圣洁的象征就是上帝命令摩西为大祭司“用精金”制作“圣冠上的牌”,上面按刻图书之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出39:30)

  《利未记》处在摩西五经的当中,前面是《创世记》和《出埃及记》,后面是《民数记》和《申命记》。正如圣所是以色列人崇拜的中心,照样,《利未记》也处在有关崇拜之训示的当中。它是雏形的福音。有了它,就能更好地理解新约圣经。没有它,四福音和使徒书信有些部分就难以理解。基督担任祭司和大祭司,作为上帝的羔羊;作为我们的罪牲;作被杀的祭物,血溅在祭坛的四周;作天上降下来的粮;作世上的光;作芬芳的香──这些以及其他许多暗喻,若没有《利未记》的光照,就无法充分明白。保罗在撰写《希伯来书》,论述基督徒信心的道理时,大量引用了《利未记》。今日的以色列人当然也不能忽视这卷书。有关赎罪工作,赎罪日,洁净圣所,基督担任我们的大祭司在天上的圣所中供职,有关审判和基督再来,有关律法和安息日的真义──既然这一切的道理是宗教和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必须传给世界的信息,那么,在传扬真理的工作中应当把《利未记》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利未记》的训言里彰示了福音。”(《证言》卷六392页)

  有时有人问,为什么上帝设立献祭的制度,要求流血?上帝憎恨罪恶,深知其后果。祭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以色列人也憎恨罪恶。祂本来只须劝告祂的子民不要犯罪,因为罪极其可恶,应予以杜绝。可是让他们亲眼看见罪的后果,会给他们留下更深更久的印象,使他们认识到罪的后果就是死。在伊甸园中,因着亚当犯罪,上帝曾这样做,让一只羔羊被杀。由罪人自己执行死刑,难道不会使他更深刻地体会罪的后果?上帝也许问道:在帮助人认识罪恶之严重性的事上,凡能够做的,我还有什么没有做的呢?“我为我葡萄园所作的之外,还有什么可作的呢?”(赛5:4)

  然而以色列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曲解了上帝的计划。他们没有把祭牲的死看作罪恶可憎本质,以及需要离弃罪恶的证据,反而逐渐把祭牲看作是为他们犯罪的特权所付的代价。所以上帝派先知告诉他们,祂不再要他们献祭。“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羊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欢。”(赛1:11)

  祂藉着阿摩司说, “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摩5:22)弥迦问:“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跑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上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接着他自己回答说:“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6-8)

  这是旧约圣经,也是新约圣经的至理名言。可见我们仍能从上帝当初所规定的仪式中学到许多宝贵的教训。研究《利未记》会获得很大的收获。

五、纲要

(一)有关祭祀和礼拜的律法 利1:1-10:20
 1、几种主要的祭 利1:1-7:38
 1)燔祭 利1:1-17
 2)素祭 利2:1-16
 3)平安祭 利3:1-17
 4)赎罪祭 利4:1-15
 5)赎愆祭 利5:1-6:7
 6)燔祭的条例 利6:8-13
 7)素祭的条例 利6:14-18
 8)大祭司的素祭 利6:19-23
 9)赎罪祭的条例 利6:24-30
 10)赎愆祭的条例 利7:1-7
 11)燔祭和素祭当归祭司的份 利7:8-10
 12)平安祭的条例 利7:11-21
 13)禁食血和脂油 利7:22-27
 14)平安祭当归祭司的份 利7:28-34
 15)结语 利7:35-38
 2、使圣幕,亚伦及其儿子成圣;他们首次献祭 利8:1-9:24
 1)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 利8:1-9
 2)用膏油抹圣幕 利8:10,11
 3)为亚伦和他的儿子献赎罪祭 利8:12-17
 4)为亚伦和他儿子献燔祭 利8:18-21
 5)献公绵羊 利8:22-30
 6)亚伦和他儿子留在圣所七天 利8:31-36
 7)亚伦和他儿子首次为自己献祭 利9:1-14
 8)为百姓献祭 利9:15-23
 9)上帝降火悦纳 利9:24
 3、亚伦的两个儿子犯罪,以及有关饮食的指示 利10:1-20
 1)亚伦的两个儿子犯罪被杀 利10:1-7
 2)禁用清酒,浓酒和不洁净之物 利10:8-11
 3)吃圣物的条例 利10:12-15
 4)摩西责备亚伦不吃赎罪祭 利10:16-20
(二)洁净的条列 利11:1-15:33
1、洁净和不洁净动物的区别 利11:1-47
2、人、衣服和房屋洁净的条例 利12:1-15:33
 1)因生育而致的不洁 利12:1-8
 2)因麻疯病而致的不洁 利13:1-14:57
 a.染疾之人 利13:1-46
 b.染疾之人的衣服 利13:47-59
 c.染疾之人的洁净 利14:1-32
 d.染疾之人的房屋 利14:33-53
 3)个人的不洁 利15:1-33
 a.男人的不洁 利15:1-18
 b.女人的不洁 利15:18-33
(三)洁净圣所和其他条例  利16:1-17:16
 1、赎罪日 利16:1-34
 1)亚伦进入圣所 利16:1-4
 2)亚伦为百姓献赎罪祭和燔祭, 并为两只山羊拈阉利16:5-10
 3)为自己和本家献赎罪祭, 并把血和香带进至圣所利16:11-14
 4)宰杀主的羊,为圣所和至圣所行赎罪之礼利16:15-17
 5)用公羊和公山羊的血为燔祭坛行赎罪之礼 利16:18,19
 6)把双手按在罪羊头上,把以色列人一切的罪都转移到它身上,然后将它送到旷野去 利16:20-22
 7)更衣,洗身,为自己和百姓献祭,将公牛在营外焚烧 利16:23-28
 8)遵守七月初十赎罪日作为永远的定例利16:29-31
 9)守为安息日;为圣所,祭坛,祭司和百姓行洁净之礼 利16:32-34
 2、关于献祭地点的规定 利17:1-9
 3、禁止吃血 利17:10-14
 4、关于洁净的其他规定 利17:15,16
(四)道德法律的民法 利18:1-20:27
 1、伦常的罪 利18:1-30
 1)以色列人不可随从迦南人,而当遵守上帝的律例 利18:1-5
 2)违法的婚姻 利18:6-18
 3)违法的淫欲 利18:19-30
 2、若干道德戒例与仪式献祭方面的规定 利19:1-20:27
(五)有关祭司,其资格,权利和义务的其他规定。利21:1-22:33
(六)安息日和节期:逾越节,五旬节,赎罪节,住棚节。利23:1-44
(七)圣所崇祀的其他条例 利24:1-9
(八)亵渎的罪 利24:10-16,23
(九)有关侵犯人身及财产之罪的法律 利24:17-22
(十)安息年 利25:1-55
(十一)遵守安息日和上帝其他诫命的福气,以及不顺从的咒诅 利26:1-46
(十二)其他律例 利27:1-34
 1、许愿 利27:1-25
 1)关于被许之人 利27:1-8
 2)供物不可更换,外加五分之一 利27:9-13
 3)将房屋或田地分别为圣 利27:14-25
 2、当献之物 利27:26-34
 1)头生的牲畜和当献之物 利27:26-29
 2)十分之一归主为圣 利27:30-34


圣所崇祀提要

燔 祭

性质:就个人而言是自愿的,但在某些大众的场合和个人的情况下则是规定要献的。利1:3

献祭场合

祭 物

1、通常是甘心的(利1:3)

1、一般用来献祭的任何雄性洁净动物(利1:)

2、每天(出29:38-42;尼28:3-8)

2、两只一岁的羊羔

3、在奉献的礼节中(出29:15-18;利18:18-21;民7,8)

3、公牛犊,公绵羊,公羊羔

4、在特殊的日子和节期上

4、在特殊的日子和节期上

1)安息日(民28:9,10)

1)再加两只公羊羔

 2)月朔(民28:11-14)

 2)两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七只公羊羔

3)无酵节(民28:17-25)

 3)每天两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七只公羊羔

 4)摇捆日(利23:10-14)

4)一只一岁的公绵羊羔

 5)五旬节 (利23:17-21;民28:16-31)

 5)为了这日子,献公牛犊二只,公绵羊一只,公羊羔七只;为了收成的粮食献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二只,公羊羔七只

 6)七月初一(民29:1-6)

6)除了当月的祭以外,再献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公羊羔七只

 7)赎罪日(利16:;民29:7-11)

7)为祭司献公绵羊一只(利16:3),为百姓献公绵羊一只(利16:5),为这节日献公牛赎一只,公绵羊一只,公羊羔七只(民29:7-11)

 8)住棚节(民29:12-34)

 8)第一天13只公牛犊,2只公绵羊,14只公羊羔,以后每天减少一只公牛犊直至第7日7只公牛犊,2只公绵羊,14只公羊羔

 9)住棚节的第八天(民29:35-38)

 9)公牛一只,公绵羊一只,公羊羔七只

5、为洁净

5、为洁净

 1)出生(利12:)

1)羊羔,雏鸽或斑鸠

 2)麻疯(利14:)

 2)羊羔,雏鸽或斑鸠

 3)漏症(利15:13-15,25-30)

 3)雏鸽或斑鸠

6、许拿耳人的愿(民6:)

6、许拿细耳人的愿

 

 1)偶然违愿:雏鸽和斑鸠

 

 2)期满:公羊羔

7、与穷人的赎罪祭同献(利5:7-10)

7、雏鸽或斑鸠

8、合众因无知而犯罪时与赎罪祭同献(民15:22-26)

8、公牛犊

与燔祭伴献之物

通常:盐(利2:13)
      素祭(民15:2-12)
         每一只绵羊羔或山羊羔要调和1/10伊法细面,1/4欣油和1/4欣酒。
        每一只公绵羊要调和2/10伊法细面,1/3欣油 1/3欣酒。
        每一只公牛犊要调和3/10伊法细面,1/2欣油,1/2欣酒,乳香  (利2:1,2) 
安息日:每只羊羔要调和2/10伊法细面(平时的2倍)油适量,1/4欣酒(与平时一样) (利23:13)
出生洁净之礼:没有特别规定
麻疯洁净之礼: 3/10伊法细面,加上油或1/10伊法细面加上油。
漏症洁净之礼:    无

献燔祭的手续
公牛、绵羊或山羊  (利1:3-13)
    1、献祭者按手在祭牲头上,宰杀祭牲。
    2、祭司把血洒在坛周围。
    3、献祭者剥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用水洗净燔祭牲的内脏和腿。
    4、祭司点火,架柴,把切成块的燔祭牲摆在火上。
    5、把祭牲全然烧在坛上。
斑鸠和雏鸽 (利1:14-17)
    1、祭司掀下鸟头, 把鸟烧在坛上。
     2、鸟血要流在坛的旁边。
    3、除掉鸟的嗉子和翎毛。
    4、把鸟撕开,但不要撕断。
    5、祭物在坛上完全烧掉。

祭物的处置:
    血       洒在坛的周围 (利1:5,11,15)
    脂油      不要分开  (利1:8,12)
    摇祭       无
    整个身体    烧在坛上  (利1:9,13,17)
    皮      给祭司    (利7:8)
    嗉子和翎毛  丢在倒灰在地方 (利1:16)


平 安 祭

性质:一般是自愿的。包括为还愿,感谢或是甘心献的(利19:5;利17:15,16)。祭物献给上帝,同时由祭司和百姓聚餐分食(利3:11;利7:14,31-33;利7:15-18;利19:5-8;申27:7;申12:17,18)。

目的:赎罪──“蒙悦纳”。利1:4

献祭场合

祭物

1、甘心献的,或是为还愿(利19:5;利7:16)

1、任何适于献祭的洁净动物,公母都行(利3:)

2、在奉献的礼节中(出29:19-28;利8:22;利9:4;民7)

2、公绵羊(利8:22);公牛和公绵羊(利9:4);公牛,公绵羊,公山羊,公羊羔(民7)

3、在五旬节与饼一同献上(利23:17-20)

3、两只公绵羊羔(利23:20)

4、还拿细耳人的愿(民6:14,17,18)

4、公绵羊(民6:14)

规则:要蒙悦纳,祭牲的肢体必须完整,但甘心祭可以用肢体有余的,或是缺少的(利22:21-24)

与平安祭伴献之物
  为感谢献上帝的(利7:12-14) 调油的无酵饼; 抹油的无酵饼;油煎饼;存酵之饼,一部分作为举祭归给洒平安祭的祭司。为还愿或是作甘心祭:
  每只绵羊羔调和1/10伊法细面,1/4欣油和1/4欣酒
  每只公绵羊调和2/10伊法细面,1/3欣油和1/3欣酒
  每只公牛调和1/10伊法细面, 1/2欣油和1/2欣酒
所有的供物都要用盐调和。(利2:13)

献平安祭的手续  (见利3:)
    1、献祭者把手放在祭牲头上。
    2、献祭者宰杀祭牲。
    3、祭司把血洒在坛的周围。
    4、献祭者在上帝面前摇祭牲的胸,右腿和脂油。(利 7:29-32)
    5、祭司把脂油烧在坛上。
    6、把剩下的吃掉。(见祭物的处置)

祭物的处置
    血:   洒在祭坛周围 (利3:2等)
    脂油等: 烧在坛上 (利3:3-5; 7:31)
    摇祭:  胸和右腿归祭司 (利7:29-36)
    其余部分:由献祭者吃掉 (申27:7; 12:17,18)
    规则:  感恩祭必须当天吃掉,为还愿或是作甘心祭也可以在第二天吃,但不可以再拖延了。(利7:16-18)


赎 罪 祭

 

性质:在误犯罪时,以及在特殊场合为全会众赎这样的罪,需献赎罪祭(利4:2;民15:12-29)

目的:为赎罪(利4:35;民15:24)

献祭场合

祭物

1、一般情况──人“误犯罪”时(利4:2;民15:12-29)

 1)祭司(利4:3-12)

 2)会众(利4:13-21)

 3)官长(利4:22-26)

 4)平民(利4:27-35)

需献赎罪祭的特殊疑难场合:

1)伪证(利5:1)

2)因触摸死尸而不洁(利5:2)

3)摸了别人的污秽(利5:3)

4)冒失发誓(利5:4)

1、一般情况──人“误犯罪”时
 1)公牛犊(利4:3-12)
 2)公牛犊(利4:13-21),山羊(民15:24)
 3)公山羊(利4:22-26)
 4)母山羊或母绵羊羔(利4:27-35)
  若力量不够可用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利5:7),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力量若还不够,可用细面1/10伊法为赎罪祭,不作素祭(利5:11,12)。

2、在奉献的礼节中
 1)亚伦和他儿子(出29:10-14,36,37;利8:2-3等)
 2)族长(民7:)
 3)利未人(民8:)

2、在奉献的礼节中
 1)公牛
 2)公山羊
 3)公牛

3、在特殊的日子
 1)月朔(民28:15)
 2)吃无酵饼的节日(民28:17-24)
 3)五旬节(利23:19;民19:30)
 4)七月初一日(民29:5)
 5)赎罪日(利16;民29:11)
 6)住棚节(民29:16-34)
 7)住棚节第八天(民29:38)

3、在特殊的日子
 1)公山羊(民28:15)
 2)每天一只公山羊(民28:22-24)
 3)为这日子献公山羊(民28:30),
  为饼献上公山羊 (利23:18,19)
 4)公山羊(民29:5)
 5)赎罪祭以外再献一只公山羊(民29:11)
 6)每天献公山羊(民29:16-34)
 7)公山羊(民29:38)

4、为洁净而献
 1)出生(利12:6,8)
 2)麻疯(利14:10,19,22)
 3)漏症(利15:14,15,29,30)

4、为洁净而献
 1)雏鸽(利12:6,8)
 2)母羊羔或雏鸽(利14:10,19,22)
 3)雏鸽(利15:14,15,29,30)

5、为拿细耳人的愿
 1)意外的违愿(民6:10,11)
 2)满了离俗的日子(民6:14-16)

5、为拿细耳人的愿
 1)雏鸽(民6:10,11)
 2)母羊羔(民6:14-16)

伴献之物:    盐  (利2:13)

献赎罪祭的手续
    祭司和会众 (利4:)
       1、按手在祭牲头上 
       2、宰杀祭牲
       3、血弹在圣所的幔子上,抹在金坛的四角
       4、剩下的血倒在燔祭坛的脚那里
       5、脂油,腰子等烧在坛上
       6、整个祭牲,包括皮和内脏搬到营外烧掉
    官长和平民  (利4:) 
       1、按手在祭牲头上
       2、宰杀祭牲
       3、血抹在燔祭坛在四周
       4、剩下在血倒在祭坛在脚那里
       5、脂油等烧在坛上
       6、肉由祭司吃掉(利6:25-29;10:16-20)平时献赎罪祭显然按照一般规则
          (至于赎罪节的赎罪祭,见“特殊仪式”部分)

祭物的处置
    血:
  1、祭司和会众──弹在幔子上,抹在金坛的四角,剩下的倒掉(利4:6,7,16-18)
  2、官长和平民──抹在燔祭坛的四角,剩下的倒掉(利4:25,30,34)
  脂油等: 烧在坛上 (利4:8-10,19,26,35)
   摇祭: 无 
     肉:
 1、祭司和会众──在营外烧掉 (利4:12,21)
    2、官长和平民──由祭司吃掉 (利6:25-29)
     皮:
 1、祭司和会众──同整个祭牲一起烧掉 (利4:12,21)
     2、官长和平民──没有规定,可以假定它归祭司
   规则:
      “凡赎罪祭,若将血带进会幕,在圣所赎罪,那肉都不可吃,必用火焚烧”(利6:30)


赎 愆 祭

性质:为已知的罪而献

目的:赎罪(利5:16)

献祭场合

祭物

1、为已知的罪(利6:2,3)

1、公绵羊(利6:6)

2、在圣物上误犯了罪(利5:15)(在疑难情况下用赎愆祭)

2、公绵羊(利5:15)

3、与已许配人的婢女行淫(利19:20-22)

3、公绵羊(利19:20-22)

4、为麻疯病行洁净之礼(利14:12-18)

4、公羊羔(利14:10,13等)

5、意外违拿细耳人的愿(民6:9-12)

5、公羊羔(民6:12)

伴献之物:    盐  (利2:13) 

献赎愆祭的手续

除了血以外,与赎罪祭相同 (利7:1-7)

血洒在坛的周围,而不是抹在坛的四角(利7:2)


素 祭

性质:不流血的,与流血的祭同献。

献祭场合

祭物

1、与常规的、特殊的和个人的燔祭同献(民15:2-12,28,29)

1、细面(利2:1-2),油煎饼(利2:7)

2、与所有的平安祭同献(民15:3;利7:11-14)

2、无酵的面饼(利2:4),轧了的禾穗子(利2:14-16)

3、特殊场合
 1)大祭司的素祭(利6:20-23)
 2)陈设饼(利24:5-9)
 3)摇捆(利23:10-14)
 4)初熟的面饼(利23:16,17)
 5)审判疑案(民5:15)
 6)拿细耳人(民6:15)

3、无酵的薄饼(利2:4),大麦饼(民5:15)

规则:素祭不可有酵,因为酵和蜜不可献在坛上(利2:11)

例外:五旬节作为初熟之物献的面饼,以及为感恩献上的面饼要有酵,但不可烧在坛上(利2:12;7:12,13;23:17-20)

伴献之物

    盐 (利2:13)         油 (利2:2-7;民15:4-11)
    酒 (民15:4-11)      乳香 (利2:2; 24;7)   

献素祭的手续

    一般情况下 (利2:)
   1、把祭物带给祭司
   2、由祭司烧掉─把浇在油上的细面和所有的乳香,或部分加油的饼。
   3、剩下的归祭司。

大祭司的素祭: 全部烧掉 (利6:23)  

陈设饼:    放在圣所的桌上一星期,旁边放净乳香 (利24:5-8)

作举祭禾捆和新穗子: 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利3:11)

祭物的处置

    面粉:  通常烧一把在坛上,其余归祭司。(利7:10) 
    面饼:  一部分烧在坛上。(利2:9) 其余归给献祭的祭司。(利7:9) 
     陈设饼:归给祭司。(利24:5-9)
    作举祭的有酵饼: 为感恩献上的归给祭司, 其他的归奉献的人。(利7:13,14;申27:7)
    初熟麦子作的饼: 归给祭司  (利23:20)  


逾  越  节

性质: 特定的。作为记号和纪念 (出13:9,10)

目的: 纪念从埃及地被拯救出来  (出12:12,13)

献祭时间: 正月(亚笔月)十四(出12:2,6)

祭  牲  : 公羊羔(山羊和绵羊均可。出2:5)

伴献之物: 苦菜(出12:8),无酵饼(出12:8),葡萄酒( 犹太传统,历代愿望653页)

献祭手续: 1、于亚笔月十四日挑选祭牲
     2、在十四日黄昏宰杀
     3、把血涂在门框和门楣上
     4、烤熟整只动物
     5、与苦菜同吃 
     6、剩下的用火焚烧

处  置:
     血: 涂在门框和门楣上
     肉: 由献的人和朋友吃掉
     剩下的: 烧掉 


性  质:   特定的
目  的:  与祷告同献在上帝面前  (诗141:2; 启8:3)

奉献时间:  1.早晚  (出30:7,8)
      2.赎罪日  (利16:12,13)
      3.特殊场合  (民16:46,47)
规定的原料: 用各种香料调制  (出30:34-38)

伴献之物: 无  

手续:    烧在上这帝面前 


特  殊  仪  式

赎  罪  日

经文:  利16; 23:27-32; 民29:7-10; 出30:10
供献:  每日的燔祭; 为祭司献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 为百姓献两只公绵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为那日子献一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 七只公羊羔为燔祭,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手续:
   1、大祭司穿着圣衣, 完成日常早晨的供奉后, 用水洗身,换上白衣。
   2、把公牛带到上帝面前,按手在牛头上。
   3、带来两只公山羊,拈阄确定哪一只归耶和华,哪一只归阿撒泻勒。
   4、宰杀公牛,留下血。
   5、把香炉和香料带到至圣所,把香放在火炭上。
   6、回到外院取公牛的血,带进至圣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
   7、回到外院,宰杀归于耶和华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带到至圣所,弹在施恩座 上面和前面,好象弹公牛的血一样。
   8、回到圣所,为圣物行赎罪之礼。
   9、回到外院,为坛行赎罪之礼,取些公牛的血和公山羊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并用指头把血弹在坛上七次。
   10、按手在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然后藉所派之人把羊牵到旷野去。
   11、重新穿上圣服,献上赎罪祭的脂油,为自己和百姓献丰燔祭,为那日子献上燔祭,为那日子献上公山羊作为赎罪祭。


拿细耳人的愿

经文:  民6:1-21                                
意外违愿:  
当献之物: 两只斑鸠,一只作燔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公羊羔作赎愆祭。
  手续:
   1、在得洁净的第一日和第七日剃头。
      2、在第八日把两只斑鸠给祭司,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3、牵来一只公羊羔作赎愆祭。
      4、先前的日子归于徒然。
还愿:
  当献之物:一只公羊羔作燔祭,一只母羊羔作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作平安祭,并一筐无酵调油的细面饼和抹油和无酵薄饼,并同献的素祭和奠祭。
  手续:
   1、献赎罪祭       4、剃下头发并烧掉
      2、献燔祭          5、摇祭
      3、献平安祭   


麻疯洁净之礼

经 文:     利 14:1-32 

初步仪式
   当献之物:两只活鸟、香柏木、朱红色线、牛膝草、活水
  手续:
    1、把一只鸟宰在活水的瓦器中。
    2、把另一只鸟和香柏木,朱红色线,牛膝草一同蘸于宰在活水上的鸟血中,在患者身上洒七次。
    3、放走活鸟
    4、第七日患者剃头洗澡。
    5、第八日回来完成仪式并献祭。
   (以上仪式亦适用于洁净染疾之宅, 见利14:48-53)
主要仪式
  当献之物:一只公羊羔为赎愆祭,一只公羊羔为燔祭,一只母羊羔为赎罪祭,调油的细面3/10伊法为素祭,一罗革油。
  手续:
    1、宰杀赎愆祭牲和那一罗革油一同地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2、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之人在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
    3、在耶和华面前弹油七次。
    4、把油抹在求洁净的人涂过血的右耳垂,右拇指和右脚大拇指上。
    5、把油抹在那求洁净之人的头上。
    6、献赎罪祭。
    7、献燔祭和素祭。
(若是贫穷,只须献一只公羊羔作赎愆祭,一只斑鸠作赎罪祭,一只斑鸠作燔祭就够了。)


除污秽的水(红母牛仪式)

经文:  民19: 
目的:  洁净因摸尸体, 人的骨头或坟墓而致的不洁。   
准备工作:  (任何洁净的人都可执行, 但须有祭司监督)
         1、把红母牛牵到营外。
         2、宰杀红母牛。   
         3、祭司用指头蘸血向会幕面前弹七次。
         4、把母牛全部焚烧。
         5、祭司把香柏木, 牛膝草和红色线丢在火中。
         6、由洁净的人收起母牛的灰,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
  手续:   (任何洁净的人都可执行)
         1、把灰和活水调和。
         2、把水洒在涉及的房屋或帐棚里。
         3、把水洒在不洁净的人身上。
         4、第三天和第七天洒水在不洁净的人身上。
         5、不洁净的人在第七日洗澡, 到晚上就洁净了。


生子成洁之例

经文:   利12: 
隔离:   生儿子, 七天加33天; 生女儿,14天加66天
当献之物: 一只羊羔作燔祭,一只斑鸠作赎罪祭, 若是贫穷,两只斑鸠就行了──一只作燔祭,一只作赎罪祭。


患漏症洁净之例

经文:   利15: 
当献之物: 二只斑鸠, 一只作燔祭, 一只作赎罪祭。
手续: 1、从痊愈之日起计算七天。
         2、在第七天洗澡。
         3、在第八天带二只斑鸠给祭司。
         4、一只作赎罪祭, 一只作燔祭。


疑妻行淫试验之法

经文:      民5:11-31
当献之物:  大麦面1/10伊法
适用场合:  怀疑妻子不贞时
手续: 1、把供物带到祭司面前。
         2、祭司把圣水盛在瓦器里,又用帐幕的地上取点尘土放在水中调成苦水。
         3、祭司宣布行淫的咒诅,写在纸上, 将写的字抹在苦水里。
         4、在耶和华面前摇素祭,取出一把烧在坛上。
         5、妇人喝下这水。
         6、如果她是清白的,就平安无事,如有罪,咒诅就实现。


察究凶杀疑案之例

  经文:      申21:1-9
  当献之物:  未曾耕地, 未曾负轭的母牛犊。
  手续:  1、从被杀之人量到最近的城。
           2、那城的长老把母牛犊牵到未曾耕种的山谷去。
           3、打折母牛犊的颈项。
           4、祭司走前来。
           5、众长老 在母牛犊以上洗手。
           6、长老宣告自己的清白。


节期和圣会

安息日
  经文:   出20:8-11  民28:9,10
  时间:   每周的第七日为圣日
  供献:   二只公羊羔为燔祭, 这是除了常献的燔祭之外的

月朔
  经文:   民28:11-15
  时间:   每月初一 
  供献:   两只公牛犊, 一只公绵羊,  七只公羊羔为燔祭,加上适量的素祭和奠祭; 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逾越节 
  经文:   出12; 利23:5; 民9:1-14; 民28:16 申16:1-7
  时间:   正月(亚笔月)十四
  供献:   逾越节的羊羔

无酵节 
  经文:   出12:15-20;13:5-9; 利23:6-8; 民28:17-25;申16:8
  时间:   亚笔月十五至廿一
  供献:   每日献公牛犊二只, 公绵羊一只, 公羊羔七只为燔祭,再加上适量的素祭; 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节期的安息日: 第一日和第七日当有圣会, 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摇捆的仪式
  经文:   利23:10-14
  时间:   亚笔月十六日, 即无酵节第二日。
  供献:   一捆大麦, 在耶和华面前摇, 一岁的公绵羊及适量的素祭。“无论是饼, 是烧的子粒, 是新穗子,你们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们献给上帝的供物带来的那一天,才可以吃。(利23:14)

五旬节
  经文:   利23:15-21; 民28:26-31; 申 16:9-11
  时间:   献禾捆为摇祭后50天
  供献:   二个摇祭的饼, 以及──
    1、当那日子要献公牛犊二只, 公绵羊一只, 公羊羔七只为燔祭加上适量的素祭; 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民28:26-30)
    2、为摇祭的饼献羊羔七只, 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二只为燔祭, 加上适量素祭, 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二只公绵羊为平安祭。(利23:15-21)
  节期的安息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吹角日
  经文:   利23:24,25; 民29:1-6
  时间:   七月初一
  供献:   一只公牛犊, 一只公绵羊,七只公羊羔为燔祭, 同献适量的素祭;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些都是在月朔的祭和常献的燔祭之外的。
  节期的安息日:这日当有圣会, 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赎罪日
  经文:   利16; 23:27-32; 民 29:7-10
  时间:   七月初十
  供献:   (见前面赎罪日特殊仪式项)
  节期安息日: 这日当有圣会,“刻苦己心”,什么劳碌的工也不可做。

住棚节
  经文:   利23:34-43; 民 29:12-34; 申16:13-15
  时间:   七月十五至廿一日
  供献:   第一天13只公牛犊, 2只公绵羊, 14 只公羊羔为燔祭,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以后每天减一只公牛犊,直到最后一天献7只公牛犊, 14只公羊羔, 2只公绵羊为燔祭,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
  节期的安息日:这天当有圣会, 什么劳碌的工都可做。

住棚节第八天
  经文:   利23:36,39; 民29:35-38
  时间:   七月廿二日
  供献:   公牛一只, 公羊一只, 公羊羔七只作燔祭, 公山羊一只为赎罪祭。
  节期的安息日: 这日当有严肃会, 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和合本利5:1 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或作“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

拼音版利5:1 Ruò yǒu rén tīngjian fā shì de shēngyīn ( huò zuò ruò yǒu rén tīngjian jiào rén fā shì de shēngyīn ), tā ben shì jiànzhèng, què bù bǎ suǒ kànjian de, suǒ zhīdào de shuō chūlai, zhè jiù shì zuì, tā yào dāndāng tāde zuìniè.

吕振中利5:1 「倘若有人犯罪、听见誓嘱或是誓求的声音,虽能做见证──无论是看见什么、或是知道什么──却不说出来,他就要担当他的罪罚。

新译本利5:1 “如果有人犯罪:他听见发誓的声音(“发誓的声音”或译:“传召作证的声音”,或“发咒语的声音”);他本是证人,却不肯把看见或知道的说出来,他就要担当自己的罪责。

现代译利5:1 下列是必须献赎罪祭的事例。如果有人被传唤到法庭上作证而不肯把他所看见、所知道的说出来,他就有罪,必须承担罪责。

当代译利5:1 “无论是谁,要是不肯就自己所知所见的在案中作证,这人便是有罪的。

思高本利5:1 若有人听了诅咒的誓言,能为所见所知的事作证而不肯声明,就犯了罪,应负罪咎;

文理本利5:1 如人或闻或知其事、能为其证、既闻召为确证、而不以告、于是有罪、必任厥咎、

修订本利5:1 "若有人犯了罪,就是听见了誓言,他本来可以作证,却不把所看见、所知道的说出来,必须担当他的罪孽。

KJV 英利5:1 And if a soul sin, and hear the voice of swearing, and is a witness, whether he hath seen or known of it; if he do not utter it, then he shall bear his iniquity.

NIV 英利5:1 "'If a person sins because he does not speak up when he hears a public charge to testify regarding something he has seen or learned about, he will be held responsible.

和合本利5:2 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无论是不洁的死兽,是不洁的死畜,是不洁的死虫,他却不知道,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

拼音版利5:2 Huò shì yǒu rén mó le bú jié de wù, wúlùn shì bú jié de sǐ shòu, shì bú jié de sǐ xù, shì bú jié de sǐ chóng, tā què bù zhīdào, yīncǐ chéng le bú jié, jiù yǒu le zuì.

吕振中利5:2 或是有人触着什么不洁净的东西,无论是不洁净的兽的尸体,或是不洁净的牲口的尸体,或是不洁净的昆虫的尸体,他都茫然不知,那么他就不洁净,他有了罪责。

新译本利5:2 或人摸了什么不洁净的东西,无论是不洁净野兽的尸体,或是不洁净牲畜的尸体,或是不洁净昆虫的尸体,当时并不留意,他因为成了不洁净,就有罪了;

现代译利5:2 如果有人无意中摸到礼仪上定为不洁净的东西,例如野兽、家畜、爬虫的尸体,他就不洁净了;他一发觉自己所做的,就算有罪。

当代译利5:2 无论是谁,要是触摸到不洁之物,就如上帝不许作为食物的动物、家畜或昆虫的尸体,即使他自己起初不知道,他也是有罪的。

思高本利5:2 或有人误触了什麽不洁之物,不论是不洁野兽的尸体,或是不洁家畜的尸体,或是不洁昆 的尸体,而未发觉,以後发觉自己成为不洁的,因而有罪;

文理本利5:2 如扪野兽六畜昆虫不洁之尸、以致自污、而不自知、则为有罪、

修订本利5:2 若有人摸了任何不洁之物,无论是野兽的不洁尸体,家畜的不洁尸体,或是群聚动物的不洁尸体,他虽不察觉,也是不洁净,就有罪了。

KJV 英利5:2 Or if a soul touch any unclean thing, whether it be a carcase of an unclean beast, or a carcase of unclean cattle, or the carcase of unclean creeping things, and if it be hidden from him; he also shall be unclean, and guilty.

NIV 英利5:2 "'Or if a person touches anything ceremonially unclean--whether the carcasses of unclean wild animals or of unclean livestock or of unclean creatures that move along the ground--even though he is unaware of it, he has become unclean and is guilty.

和合本利5:3 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拼音版利5:3 Huò shì tā mó le biérén de wūhuì, wúlùn shì rǎn le shénme wūhuì, tā què bù zhīdào, yī zhīdào le jiù yǒu le zuì.

吕振中利5:3 或是有人触着人的不洁净,无论他所染上的不洁净是什么样的不洁净,他都茫然不知;一知道了,他就有了罪责。

新译本利5:3 或有人摸了人的污秽,他没有留意玷污了什么污秽;他一知道,就有罪了。

现代译利5:3 如果有人无意中摸到任何出自人体的污秽东西,无论那是甚麽,他就不洁净了;他一发觉自己所做的,就算有罪。

当代译利5:3 倘若有人摸到别人排泄的任何不洁之物,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但当他发觉的时候也要算为有罪。

思高本利5:3 或有人误摸了人的不洁,任何能玷污人的不洁,而未发觉,以後发觉,就有了罪;

文理本利5:3 如扪人之不洁、而不自知、无论所污若何、迨及知之、则为有罪、

修订本利5:3 或是他摸了人的不洁之物,就是任何使人成为不洁的不洁之物,他虽不察觉,但一知道,就有罪了。

KJV 英利5:3 Or if he touch the uncleanness of man, whatsoever uncleanness it be that a man shall be defiled withal, and it be hid from him; when he knoweth of it, then he shall be guilty.

NIV 英利5:3 "'Or if he touches human uncleanness--anything that would make him unclean--even though he is unaware of it, when he learns of it he will be guilty.

和合本利5:4 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拼音版利5:4 Huò shì yǒu rén zuǐlǐ mào shī fā shì, yào xíng è, yào xíng shàn, wúlùn rén zaì shénme shì shàng mào shī fā shì, tā què bù zhīdào, yī zhīdào le jiù yào zaì zhè qízhōng de yī jiàn shàng yǒu le zuì.

吕振中利5:4 或是有人咀里冒失发誓、要作恶或行善,无论那人所冒失起誓的是什么,他都茫然不知;一知道了,他就在这些事的一件上有了罪责。

新译本利5:4 或有人嘴唇轻率发誓,无论是出于恶意或是出于好意,他没有留意起了什么誓;他一知道,就有罪了。

现代译利5:4 如果有人无意中随便发誓,无论是好是坏,他一发觉他所做的,就算有罪。

当代译利5:4 倘若有人不经思考,草率起誓,不论他起的誓是出於善意还是恶意,而当时他自己也不察觉,但后来发觉到自己的愚昧,他就算为有罪。

思高本利5:4 或有人出言轻易发了誓,或怀恶意,或怀善意,人无论在什麽事上轻易发了誓,当时未发觉,而以後发觉自己在某些事上有了罪;

文理本利5:4 如人造次发誓、行善行恶、而不自知、无论所誓何若、迨及知之、则为有罪、

修订本利5:4 若有人随口发誓,或出于恶意,或出于善意,这人无论在什么事上随意发誓,虽不察觉,但一知道,就在这其中的一件事上有罪了。

KJV 英利5:4 Or if a soul swear, pronouncing with his lips to do evil, or to do good, whatsoever it be that a man shall pronounce with an oath, and it be hid from him; when he knoweth of it, then he shall be guilty in one of these.

NIV 英利5:4 "'Or if a person thoughtlessly takes an oath to do anything, whether good or evil--in any matter one might carelessly swear about--even though he is unaware of it, in any case when he learns of it he will be guilty.

和合本利5:5 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

拼音版利5:5 Tā yǒu le zuì de shíhou, jiù yào chéngrèn suǒ fàn de zuì,

吕振中利5:5 他在这些事的一件上觉得有了罪责时,就要承认他所犯的罪,

新译本利5:5 如果他在任何一件事上犯了罪,就要承认自己所犯的罪;

现代译利5:5 人有罪就必须认罪。

当代译利5:5 倘若有人犯了以上任何一种罪,他就要承认自己的罪,

思高本利5:5 那麽几时他发觉自己在上述某件事上有了罪,就该承认自己所犯的罪,

文理本利5:5 以上数罪、若犯其一、则当自认其罪、

修订本利5:5 当他在这其中的一件事上有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

KJV 英利5:5 And it shall be, when he shall be guilty in one of these things, that he shall confess that he hath sinned in that thing:

NIV 英利5:5 "'When anyone is guilty in any of these ways, he must confess in what way he has sinned

和合本利5:6 并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只羊羔,或是一只山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罪祭。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

拼音版利5:6 Bìng yào yīn suǒ fàn de zuì, bǎ tāde shú qiā jì shēng jiù shì yáng qún zhōng de mǔ yáng, huò shì yī zhǐ yánggāo, huò shì yī zhǐ shānyáng qiā dào Yēhéhuá miànqián wéi shú zuì jì. zhìyú tāde zuì, jìsī yào wèi tā shú le.

吕振中利5:6 并为了所犯的罪把他的赔罪物、就是羊群中母的,或是一只绵羔羊、或是一只多毛母山羊、带到永恒主面前、作为解罪祭∶他的罪祭司要这样为他行消除礼。

新译本利5:6 他要为所犯的罪,把赎愆祭带到耶和华面前当作赎罪祭,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绵羊羔或山羊;祭司就为他的罪行赎罪。

现代译利5:6 他必须为赔偿所犯的罪带一只母绵羊或母山羊,献给上主作赎罪祭。祭司要为他的罪行赎罪礼。

当代译利5:6 也要献上一只母羊羔或母山羊给主,作为赎愆祭。祭司要为他献上赎罪祭,使他的罪得赦免。

思高本利5:6 为赔补所犯的罪,应由羊群中取一只母羊或绵羊,或山羊,献给上主作赎罪祭,司祭应为他的罪行赎罪礼。

文理本利5:6 因其所犯之罪、必携牝羊、或羔羊或山羊、以为补过赎罪之祭、献于耶和华、祭司代为赎罪、

修订本利5:6 并要为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一只母绵羊或母山羊,献给耶和华为赎罪祭,祭司要为他的罪赎了他。

KJV 英利5:6 And he shall bring his trespass offering unto the LORD for his sin which he hath sinned, a female from the flock, a lamb or a kid of the goats, for a sin offering;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 concerning his sin.

NIV 英利5:6 and, as a penalty for the sin he has committed, he must bring to the LORD a female lamb or goat from the flock as a sin offering;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tonement for him for his sin.

和合本利5:7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拼音版利5:7 Tāde lìliang ruò bù gòu xiàn yī zhǐ yánggāo, jiù yào yīn suǒ fàn de zuì, bǎ liǎng zhǐ bānjiū huò shì liǎng zhǐ chú gē daì dào Yēhéhuá miànqián wéi shú qiā jì, yī zhǐ zuò shú zuì jì, yī zhǐ zuò Fánjì.

吕振中利5:7 「他若手头紧、彀不着献一只小羊,他就要为了他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永恒主面前做赔罪物∶一只作为解罪祭,一只作燔祭。

新译本利5:7 “他的经济能力若是不够献一只羊,他就要为所犯的罪,带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到耶和华面前作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现代译利5:7 如果有人买不起一只羊,他必须为赔偿所犯的罪带两只斑鸠或鸽子到上主面前,一只作赎罪祭,另一只作烧化祭。

当代译利5:7 如果这人负担不起一只羊,他可以献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作为赎愆祭;一只作为赎罪祭,另一只作为燔祭。

思高本利5:7 如果他的财力不足备办一只羊,为赔补所犯的罪,应献给上主两只班鸠或两只雏鸽:一只做为赎罪祭,一只做为全燔祭。

文理本利5:7 如其资财、不足备羔、则必缘其所犯之罪、携⒒虺攵⒁枰突啊⒁晃曜镏馈⒁晃芗馈�

修订本利5:7 "若他的力量不够献一只绵羊,就要为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献给耶和华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KJV 英利5:7 And if he be not able to bring a lamb, then he shall bring for his trespass, which he hath committed, two turtle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unto the LORD; one for a sin offering, and the other for a burnt offering.

NIV 英利5:7 "'If he cannot afford a lamb, he is to bring two 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to the LORD as a penalty for his sin--one for a sin offering and the other for a burnt offering.

和合本利5:8 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

拼音版利5:8 Bǎ zhèxie daì dào jìsī nàli, jìsī jiù yào xiān bǎ nà shú zuì jì xiànshang, cóng niǎo de jǐngxiàng shàng jiū xià tóu lái, zhǐshì bùke bǎ niǎo sī duàn,

吕振中利5:8 他要把这些物品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作为解罪祭的供献上,从鸟的脖子上揪下头来,可不要完全分开。

新译本利5:8 他要把牠们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献上作为赎罪祭的一只,把鸟的头从颈项上扭断,只是不可撕断。

现代译利5:8 他要把鸟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先献赎罪祭。他要拧断鸟的脖子,但不可撕离了它的头,

当代译利5:8 祭司要把先交来的一只鸟献上作赎罪祭,他要扭断它的颈,却不可以使它身首分离。

思高本利5:8 将它们交给司祭;司祭应先奉献那作赎罪祭的一只,掐住脖子扭断它的头,却不可分离;

文理本利5:8 携至祭司、祭司先献其一、为赎罪之祭、扭去其首、弗剖其体、

修订本利5:8 他要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先把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扭断它的头,但不把鸟撕断。

KJV 英利5:8 And he shall bring them unto the priest, who shall offer that which is for the sin offering first, and wring off his head from his neck, but shall not divide it asunder:

NIV 英利5:8 He is to bring them to the priest, who shall first offer the one for the sin offering. He is to wring its head from its neck, not severing it completely,

和合本利5:9 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这是赎罪祭。

拼音版利5:9 Ye bǎ xiē shú zuì jì shēng de xuè tán zaì tán de pángbiān, shèngxia de xuè yào liú zaì tán de jiǎo nàli, zhè shì shú zuì jì.

吕振中利5:9 他要把解罪祭的一点儿血弹在祭坛边,剩下的血要让流在祭坛脚那里∶这是解罪祭。

新译本利5:9 然后他要把赎罪祭牲的一些血,弹在祭坛旁边,其余的血要在祭坛脚那里挤出来;这是赎罪祭。

现代译利5:9 然后把一些血洒在祭坛旁边,剩下的都倒在祭坛的座上。这是赎罪祭。

当代译利5:9 然后他要把祭牲的一些血洒在祭坛边,其馀的血都要流在坛底下——这便是赎罪祭。

思高本利5:9 然後取些赎罪祭牺牲的血, 在祭坛壁上,其馀的血都挤在祭坛脚旁:这是赎罪祭。

文理本利5:9 取血少许、洒于坛旁、沥余血于坛基、是为赎罪之祭、

修订本利5:9 祭司要把一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祭坛的边上,其余的血要倒在坛的底座上;这是赎罪祭。

KJV 英利5:9 And he shall sprinkle of the blood of the sin offering upon the side of the altar; and the rest of the blood shall be wrung out at the bottom of the altar: it is a sin offering.

NIV 英利5:9 and is to sprinkle some of the blood of the sin offering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altar; the rest of the blood must be drained out at the base of the altar. It is a sin offering.

和合本利5:10 他要照例献第二只为燔祭。至于他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拼音版利5:10 Tā yào zhàolì xiàn dì èr zhǐ wèi Fánjì. zhìyú tā suǒ fàn de zuì, jìsī yào wèi tā shú le, tā bì meng shèmiǎn.

吕振中利5:10 第二只他要按照典章、献为燔祭;他所犯的罪祭司要这样为他行消除礼,他就蒙赦免。

新译本利5:10 第二只作为燔祭的鸟,要按照燔祭的规则献上,祭司为他的罪行赎罪,他就蒙赦免。

现代译利5:10 接着,他要依照条例献上另一只鸟作烧化祭。祭司要为这个人所犯的罪献上赎罪祭,他就蒙赦免。

当代译利5:10 第二只鸟要依照燔祭规例献上;这样,祭司便为他赎了罪,他的罪也就得到赦免。

思高本利5:10 至於第二只:照全燔祭的仪式献作全 祭。司祭这样为他所犯的罪行赎罪礼,他方可获得罪赦。

文理本利5:10 后复献其一、以为燔祭、循其常例、祭司代为赎罪、乃蒙赦宥、

修订本利5:10 他要依照条例献第二只鸟为燔祭。祭司要为他所犯的罪赎了他,他就蒙赦免。

KJV 英利5:10 And he shall offer the second for a burnt offering, according to the manner: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 for his sin which he hath sinned, and it shall be forgiven him.

NIV 英利5:10 The priest shall then offer the other as a burnt offering in the prescribed way and make atonement for him for the sin he has committed, and he will be forgiven.

和合本利5:11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就要因所犯的罪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拼音版利5:11 Tāde lìliang ruò bù gòu xiàn liǎng zhǐ bānjiū huò shì liǎng zhǐ chú gē, jiù yào yīn suǒ fàn de zuì daì gōngwù lái, jiù shì xì miàn yīfǎ shí fèn...zhīyī wèi shú zuì jì, bùke jiā shàng yóu, ye bùke jiā shàng rǔxiāng, yīnwei shì shú zuì jì.

吕振中利5:11 「他若手头紧、彀不着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他就要为了所犯的罪把他的供物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的十分之一、作为解罪祭;可不要放上油,也不要加上乳香,因为这是解罪祭。

新译本利5:11 “他的经济能力若是不够献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就要为所犯的罪,带来一公斤的细面作赎罪祭的供物;供物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这是赎罪祭。

现代译利5:11 如果有人买不起两只斑鸠或鸽子,他可以为自己所犯的罪献上一公斤的细面粉作赎罪祭,但不可加上橄榄油或乳香,因为这是赎罪祭,不是素祭。

当代译利5:11 倘若这人负担不起斑鸠或雏鸽,他就应当以二点二公升的细面作赎罪祭,但祭物却不可混入橄榄油或香料,因为这是赎罪祭。

思高本利5:11 如果他的财力连两只班鸠或两只雏鸽也不能备办,为赔补所犯的罪,应献十分之一「厄法」细面,作赎罪祭祭品,上面不可倒油,也不可放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文理本利5:11 如其资财、不足备⒒虺搿⒃蛳紫该嬉练ㄊ种弧⑽曜镏馈⑽鹬糜汀⑽鸺尤橄恪⒏俏曜镏馈�

修订本利5:11 "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就要为所犯的罪把供物,就是十分之一伊法细面,献上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这是赎罪祭。

KJV 英利5:11 But if he be not able to bring two turtle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then he that sinned shall bring for his offering the tenth part of an ephah of fine flour for a sin offering; he shall put no oil upon it, neither shall he put any frankincense thereon: for it is a sin offering.

NIV 英利5:11 "'If, however, he cannot afford two 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he is to bring as an offering for his sin a tenth of an ephah of fine flour for a sin offering. He must not put oil or incense on it, because it is a sin offering.

和合本利5:12 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自己的一把来作为纪念,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

拼音版利5:12 Tā yào bǎ gōngwù daì dào jìsī nàli, jìsī yào qǔ chū zìjǐ de yī bǎ lái zuòwéi jìniàn, àn xiàn gei Yēhéhuá huǒ jì de tiaólì shāo zaì tán shàng, zhè shì shú zuì jì.

吕振中利5:12 他要把物品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从细面取出一把来、做表样,熏在祭坛上、在献与永恒主的火祭之上∶这是解罪祭。

新译本利5:12 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从其中取出一把,作为象征,放在祭坛耶和华的火祭上面焚烧;这是赎罪祭。

现代译利5:12 他要把细面粉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拿一把面粉,作为全部献上的象徵,放在祭坛上烧,作火祭献给上主。这是赎罪祭。

当代译利5:12 祭司要在其中取出一把面作为代表,放在坛上焚烧,就像其他献给主的火祭一样;这便是赎罪祭。

思高本利5:12 将祭品交给司祭,司祭就取出一把面,放在祭坛上与献给上主的火祭一同焚烧,为获得记念:这是赎罪祭。

文理本利5:12 携至祭司、祭司取其一撮、以为记志、焚之于坛、在耶和华火祭之上、是为赎罪之祭、

修订本利5:12 他要把细面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满满的一把,作为纪念,按照献火祭给耶和华的条例把它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

KJV 英利5:12 Then shall he bring it to the priest, and the priest shall take his handful of it, even a memorial thereof, and burn it on the altar, according to the offerings made by fire unto the LORD: it is a sin offering.

NIV 英利5:12 He is to bring it to the priest, who shall take a handful of it as a memorial portion and burn it on the altar on top of the offerings made to the LORD by fire. It is a sin offering.

和合本利5:13 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和素祭一样。’”

拼音版利5:13 Zhìyú tā zaì zhè jǐ jiàn shì zhōng suǒ fàn de zuì, jìsī yào wèi tā shú le, tā bì meng shèmiǎn. shèngxia de miàn dōu guīyǔ jìsī, hé sù jì yíyàng.

吕振中利5:13 他在这几件事之中所犯的任一项罪,祭司要这样为他行消除礼,他就蒙赦免。剩下的面要给祭司、像素祭一样。」

新译本利5:13 祭司为他所犯的任何一样罪赎罪,他就蒙赦免。其余的祭物要归给祭司,好像素祭一样。”

现代译利5:13 祭司要为这个人所犯的罪献上赎罪祭,他就蒙赦免。剩下的面粉按素祭的条例归给祭司。

当代译利5:13 这样,祭司便为这人赎了罪,他的罪便得到了赦免。馀下的面都要归给祭司,就像献素祭所做的一样。”

思高本利5:13 司祭这样为他所犯的罪过行赎罪礼,他方可获得罪赦。剩下的,如素祭一样,应归於司祭。」

文理本利5:13 若犯以上数罪之一、祭司代为赎罪、乃蒙赦宥、祭物之余、悉归祭司、若素祭然、○

修订本利5:13 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任何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就蒙赦免。剩下的都归给祭司,和素祭一样。"

KJV 英利5:13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 as touching his sin that he hath sinned in one of these, and it shall be forgiven him: and the remnant shall be the priest's, as a meat offering.

NIV 英利5:13 In this way the priest will make atonement for him for any of these sins he has committed, and he will be forgiven. The rest of the offering will belong to the priest, as in the case of the grain offering.'"

和合本利5:1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拼音版利5:14 Yēhéhuá xiǎoyù Móxī shuō,

吕振中利5:14 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新译本利5:14 耶和华对摩西说:

现代译利5:14 上主向摩西颁布以下的条例。

当代译利5:14 主又对摩西说:

思高本利5:14 上主训示梅瑟说:「

文理本利5:14 耶和华谕摩西曰、

修订本利5:14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KJV 英利5:14 And the LORD spake unto Moses, saying,

NIV 英利5:14 The LORD said to Moses:

和合本利5:15 “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

拼音版利5:15 Rén ruò zaì Yēhéhuá de shèngwù shàng wù fàn le zuì, yǒu le guò fàn, jiù yào zhào nǐ suǒ gū de, àn shèng suǒ de Shekèlè ná yínzi, jiàng shú qiā jì shēng jiù shì yáng qún zhōng yī zhǐ méiyǒu cánji de gōng miányáng qiā dào Yēhéhuá miànqián wèi shú qiā jì.

吕振中利5:15 「若有人在永恒主的圣物上不忠实,误(或译∶不知不觉)犯了罪,他就要照你所估定的银两、按圣所的舍客勒、将他的解罪责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完全没有残疾的公绵羊、带到永恒主面前为解罪责祭,

新译本利5:15 “如果有人在耶和华的圣物上不忠实,无意犯了罪,他就要依照你按着圣所衡量银子标准所估的银价,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作赎愆祭。

现代译利5:15 如果有人无意中没有把应该归给上主的圣物献上,他必须为赔偿所犯的罪带一只没有残缺的公绵羊来,献给上主作赎过祭。羊的价值要按照圣所的标准决定。

当代译利5:15 “倘若有人不慎玷污了主的圣物,他就应当按圣所的规定献上一只毫无残疾的公绵羊作赎愆祭。

思高本利5:15 若有人有了过犯,不慎冒犯了上主的圣物,为赔补自己的过失,应从羊群中取一只无瑕的公绵羊,依照你的估价,按圣所的币制折合银子,献与上主作赎过祭。

文理本利5:15 如人于献耶和华之圣物、偶有差失、致获罪愆、则必献补过之祭于耶和华、即牡绵羊之一、纯全无疵、循圣所权衡、依尔所估之价、几舍客勒、以补其过、

修订本利5:15 "若有人在耶和华的圣物上无意中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献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给耶和华为赎愆祭,或依圣所的舍客勒所估定的银子,作为赎愆祭。

KJV 英利5:15 If a soul commit a trespass, and sin through ignorance, in the holy things of the LORD; then he shall bring for his trespass unto the LORD a ram without blemish out of the flocks, with thy estimation by shekels of silver, after the shekel of the sanctuary, for a trespass offering:

NIV 英利5:15 "When a person commits a violation and sins unintentionally in regard to any of the LORD'S holy things, he is to bring to the LORD as a penalty a ram from the flock, one without defect and of the proper value in silver, according to the sanctuary shekel. It is a guilt offering.

和合本利5:16 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拼音版利5:16 Bìngqie tā yīn zaì shèngwù shàng de chā cuò yào chánghuán, Lìngwaì jiā wǔ fèn...zhīyī, dōu gei jìsī. jìsī yào yòng shú qiā jì de gōng miányáng wèi tā shú zuì, tā bì meng shèmiǎn.

吕振中利5:16 并为了在圣物上的罪要偿还,另外加上五分之一、给祭司;祭司要用解罪责祭的公绵羊为他行消除礼,他就蒙赦免。

新译本利5:16 他要补偿他在圣物上所亏欠的,另加五分之一,交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就蒙赦免。

现代译利5:16 他必须偿还他没有付出的部份,另外加上百分之二十。他要把这些交给祭司;祭司要为他的罪献上公绵羊作赎过祭,他就蒙赦免。

当代译利5:16 他也理应为他所玷污了的圣物作出赔偿,另外再加罚五分之一;他要把这些带到祭司面前,祭司要为他献上公绵羊作为赎愆祭后,这人的罪便得到赦免。

思高本利5:16 为赔偿他对圣物所犯的过失,应还另加五分之一,交给司祭。司祭应用赎过祭的公绵羊为他行赎罪礼,他方可获得罪赦。

文理本利5:16 于圣物之差失、必偿所缺、加五分之一、携至祭司、祭司取羊、代为赎罪、乃蒙赦宥、○

修订本利5:16 他要为在圣物上的疏忽赔偿,另外加五分之一,把这些都交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就蒙赦免。

KJV 英利5:16 And he shall make amends for the harm that he hath done in the holy thing, and shall add the fifth part thereto, and give it unto the priest: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 with the ram of the trespass offering, and it shall be forgiven him.

NIV 英利5:16 He must make restitution for what he has failed to do in regard to the holy things, add a fifth of the value to that and give it all to the priest, who will make atonement for him with the ram as a guilt offering, and he will be forgiven.

和合本利5:17 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

拼音版利5:17 Ruò yǒu rén fàn zuì, xíng le Yēhéhuá suǒ fēnfu bùke xíng de shénme shì, tā suīrán bù zhīdào, háishì yǒu le zuì, jiù yào dāndāng tāde zuìniè.

吕振中利5:17 「若有人在永恒主所吩咐不可行的事上犯了罪,去行其一件,他虽不知道,还是有罪责,他必须担当他的罪罚。

新译本利5:17 “如果有人犯了罪,行了一件耶和华吩咐不可行的事;他虽然不清楚,仍是有罪,他就要担当自己的罪责。

现代译利5:17 如果有人无意中犯了罪,违反上主的禁令,他就有罪,必须承担罪责。

当代译利5:17 如果有人做了主吩咐不可做的事,即使他自己不知道,他仍算为有罪;这人应当按照摩西所估定的价值,献上一只毫无残疾的公绵羊作为赎愆祭。祭司要为他不慎所犯的过错赎罪,这人的罪便得到赦免。

思高本利5:17 若有人犯了罪,不慎做了上主诫命所不许做的事,有了过犯,应负罪债,

文理本利5:17 如人犯罪、干耶和华之命、为所不当为、虽出无意、亦为有过、必任其咎、

修订本利5:17 "若有人犯罪,在任何事上犯了一条耶和华所吩咐的禁令,他虽不察觉,仍算有罪,必须担当自己的罪孽。

KJV 英利5:17 And if a soul sin, and commit any of these things which are forbidden to be done by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LORD; though he wist it not, yet is he guilty, and shall bear his iniquity.

NIV 英利5:17 "If a person sins and does what is forbidden in any of the LORD'S commands, even though he does not know it, he is guilty and will be held responsible.

和合本利5:18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拼音版利5:18 Ye yào zhào nǐ suǒ gū déng de jià, cóng yáng qún zhōng qiā yī zhǐ méiyǒu cánji de gōng miányáng lái, gei jìsī zuò shú qiā jì. zhìyú tā wù xíng de nà cuò shì, jìsī yào wèi tā shú zuì, tā bì meng shèmiǎn.

吕振中利5:18 他要把羊群中一只完全没有残疾的公绵羊带到祭司那里、照你所估定的价做解罪责祭;为了他所误作的错事、而不知道的、祭司要这样为他行消除礼,他就蒙赦免。

新译本利5:18 他要依照你的估价,从羊群中把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来,给祭司作赎愆祭。祭司为他赎罪,那不清楚的无心之失,就蒙赦免。

现代译利5:18 他必须带一只没有残缺的公绵羊到祭司那里作赎过祭。羊的价值要按照圣所的标准决定。祭司要为他行赎罪礼,他就蒙赦免。

当代译利5:18 如果有人做了主吩咐不可做的事,即使他自己不知道,他仍算为有罪;这人应当按照摩西所估定的价值,献上一只毫无残疾的公绵羊作为赎愆祭。祭司要为他不慎所犯的过错赎罪,这人的罪便得到赦免。

思高本利5:18 他应照你的估价,从羊群中取一只无瑕的公绵羊,交给司祭做赎过祭。司祭这样为他不慎而误犯的过失,替他行赎罪礼,他才可获得罪赦:

文理本利5:18 必以牡绵羊之一、纯全无疵、依尔所估之价、携至祭司、祭司缘其无知而犯之过、代为赎罪、乃蒙赦宥、

修订本利5:18 他要牵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或照你所估定的价值,给祭司作赎愆祭。祭司要为他赎他因不知道而无意中所犯的罪,他就蒙赦免。

KJV 英利5:18 And he shall bring a ram without blemish out of the flock, with thy estimation, for a trespass offering, unto the priest: and the priest shall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 concerning his ignorance wherein he erred and wist it not, and it shall be forgiven him.

NIV 英利5:18 He is to bring to the priest as a guilt offering a ram from the flock, one without defect and of the proper value. In this way the priest will make atonement for him for the wrong he has committed unintentionally, and he will be forgiven.

和合本利5:19 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拼音版利5:19 Zhè shì shú qiā jì, yīn tā zaì Yēhéhuá miànqián shízaì yǒu le zuì.

吕振中利5:19 这是解罪责祭;他在永恒主面前实在有了过失。」

新译本利5:19 这是赎愆祭,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罪。”

现代译利5:19 这是为了他冒犯上主所献上的赎过祭。

当代译利5:19 这赎愆祭是必需的,因为他在主面前确实是有罪的。”

思高本利5:19 这是赎过祭,是他应向上主献的赎过祭。」

文理本利5:19 此乃补过之祭、缘其人在耶和华前、实有罪戾也、

修订本利5:19 这是赎愆祭;因他确实得罪了耶和华。"

KJV 英利5:19 It is a trespass offering: he hath certainly trespassed against the LORD.

NIV 英利5:19 It is a guilt offering; he has been guilty of wrongdoing against the LOR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