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2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8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9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

10求鱼,反给他蛇呢?

11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15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16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17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18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19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20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21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22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

23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24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25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26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27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

28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29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提要:1基督结束他的山上宝训,责备轻率的论断,6禁止将圣物丢给狗,7劝勉人要祷告,13劝人进窄门,15防备假先知,21不要成为听道的,而要成为行道的:24要像房子造在磐石上,26而不是造在沙土上。


不要论断人

太7:1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本会注释】

不要论断。耶稣在这里特别指的是论断别人的动机,而不是指论断别人对或错的行为。唯有上帝才有能力判断人们的动机,因为事实上唯有他才能读懂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见来4:12;《历》第三十一章)。既这样看到人们的内心,上帝就爱罪人,同时他却痛恨罪恶。人们只能认出“外貌”(撒上16:7)而看不到内心,所以不可避免会犯错误。耶稣在这里指的并不是基督徒藉以区分对与错的那种优良的识别判断力(启3:18;参《证》第五册原文第233页),而是指挑剔、尖锐、通常都不公平的批评。


太7: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本会注释】

怎样论断。请比较可4:24;路6:38。我们用什么量器给别人,也必用什么量器给我们,因为不公平挑起的是不公平。有甚于此,一个人对其同胞的不公平还会招致神圣的审判,就像耶稣在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中所教导的一样(太18:23-35)。我们可以谴责犯罪的行为,但是要像上帝一样,我们必须始终准备饶恕犯罪的人。我们可以怜悯犯罪的人而决不宽恕他已经犯下的罪行。


太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本会注释】

为什么看见。请比较路6:41。我们的谚语:“那些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该扔石头”(自己有弱点就不要说别人的坏处)有相似的意思。还有一个阿拉伯谚语是这么说的:“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横梁呢”?

刺。希腊文karphos,仅仅是一个“屑片”或“尖片”或干木屑、糠等。无论多么小,在眼中都会非常刺激难受。当然,“刺”代表较小的过错。好挑剔的人总是容易察觉别人的任何一种过错,无论那过错多么微不足道。

梁木。希腊文dokos,一根原木,或“厚板”,一块用于建造房屋的木材。


太7: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本会注释】

怎能对你弟兄说。请比较路6:42。

容我去掉。提供这种服务并不是出于要帮助别人的愿望,而是要唤起人注意那儿有根刺的事实,并且使人想到提供这种服务的人是有智慧和技巧的。

梁木。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犯过多少次错误以及自己的弱点,假冒为善的人对犯错的弟兄变得不耐烦了。所谓的基督徒们多么经常对别人所已经采取的或认定的方针表示深感愤慨,后来的事件却显明他们自己就有他们所控告别人的那些罪恶啊。把那个犯奸淫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的法利赛人就是这样(约8:3-11;《历》第五十章),西门论断马利亚时也是这样(路7:36-39;《历》第五十一章)。基督徒若发现自己的弟兄有过错,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考虑到自己也可能受试探,并且可能会在那一点上跌倒,或者将来可能会那样做(加6:1)。


太7:5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本会注释】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好批评、好挑剔的人总是一个假冒为善的人,并且他的批评有几分是为了给他自己的假冒为善披上一件外衣。见对太6:2的注释。

看得清楚。只有当一个人为了帮助其犯错的弟兄,如果有需要就准备并乐于亲自受苦时,他才能“看得清楚”去帮助弟兄(见《福山》第六章)。在人际关系的领域中,帮助别人看到并除掉他们品格和生活中的缺点乃是最精巧的工作,打算做这事的人需要最清晰最具辨识力的眼力。


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本会注释】

不要把……给。基督从别人的生活和品格中较小的或假想的错误转到了基督徒们对那些明显地并且完全地处在错误中、丝毫不愿脱离罪恶之人的态度。

圣物。很可能指带到圣殿奉献作神圣用途的祭物或牺牲。《米示孥》说:“我们不可允许赎回已奉献的[动物]以便将它们给狗吃”(Temurah6.5,宋西诺版,第224页;参《他勒目》Behoroth15a,宋西诺版,第105页)。福音工作者不可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只以福音当作辩论与讥笑之对象的人”身上(见《福山》第六章;《证》第三册原文第450页)。

狗。在东方各地,直到今天狗都是城镇的食腐动物,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是半野生动物。对犹太人来说,狗也是一种在仪文上不洁净的动物,并且因为它在家里的价值很小,就被看作全然可鄙的(见对伯30:1的注释)。

珍珠。希腊文margaritae,英文名Margaret(玛格丽特)就来自于此。耶稣在这里可能想到小粒的珍珠,大小和颜色都与谷粒相似,起先可能会被猪错认为饲料。


祈求就得到

太7:7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本会注释】

祈求。讲完了天国的崇高理想(太5:21至7:6),耶稣现在转到他这次演讲的剩余部分,论到天国公民们借以使这些高尚的恩典成为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的手段(太7:7-12)。他把自己的听众带到了岔路口,唤起他们注意这个事实:在他国中的公民身份包括伟大的个人牺牲(太7:13,14;参路14:27-33),并且不该被欠考虑地接受。他警告人防备他们虚假的宗教领袖们的哲学和劝告,那些人乃是披着羊皮的狼(太7:15-20),并且以一个最恳切的呼吁结束,要求人按照天国的原则生活(第21-27节)。

基督既看出罪人靠自己不可能使自己的生活与神圣律法的原则和谐一致,就把他的听众们指向了基督徒生活的能力之源。天国公民们所需的一切,祈求就能得到。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所无法做到的,在人的努力与神圣的能力联合时就能完成。那些祈求的人不会失望(第9-11节)。上帝并不省下上天的恩赐;他并不以人们彼此相待的方式对待人(第1-6节),而是仁慈宽厚同情怜悯的。


太7:8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太7:9 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

【本会注释】

有谁。在听众中,没有一位父亲有一刻是那么无情残忍的。既然人们在自己人性的不完全中都不会考虑这种行径,他们在天上的父就更不可能这样做了。


太7:10 求鱼,反给他蛇呢?

太7:11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本会注释】

岂不更。基督在教训中经常使用抛砖引玉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从人间父母的爱引申到天父无限伟大的爱(见太6:30)。耶稣先说到最好的人性,然后把人们指向上帝无比伦比的伟大品格。

把好东西给。孩子们来要东西时一般不会遭到禁止。我们来到那“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的给予者面前不需要一点犹豫(雅1:17)。


太7: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本会注释】

所以。见对太7:7的注释;参路6:31。基督徒对待同胞的方式就是其信仰真实性的决定性试验(约壹4:20;参太25:31-46)。

该黄金律总结了十诫的第二块法版上的各项义务,乃是要爱我们的邻舍这个伟大原则的另一种陈述(见太19:16-19;22:39,40;参约壹4:21)。只有那些使黄金律成为其生活与实践的律法的人,才能指望蒙允许进入荣耀之国。我们对同胞的态度乃是我们对上帝之态度的无误指针(见约壹3:14-16)。

出自其他时期其他文化渊博的思想家们,曾发现并说出过该黄金律中所表达的崇高真理,然而,一般是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说出的。例如,这些话据说是在耶稣之前的那个世代最受人尊敬的拉比希列说的:“你所恨恶的,不要对你的邻舍做;这就是全部的律法,其余是它的解释”(《他勒目》Shabbath31a,宋西诺版,第140页)。该黄金律还出现在旁经多比雅书中(4:15):“不要对任何一个你所憎恨的人做那事”,也出现在《阿立斯体亚之信》里(摩西·哈达主编并翻译,第181页):“正像你不愿恶事临到你,而愿参与所有好事一样,你也该照样对待那些使你屈从和冒犯你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将一个消极的训导改变成了一个积极的原则。这里存在着基督教与所有伪宗教体系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是真基督教和那存在于宗教形式却否认至关重要的福音能力的基督教之间的本质差别。黄金律拿掉了最大的自私,我们所愿意人待我们的,而将之改变成了最大的无私,我们所要待别人的。这乃是基督教的荣耀。这就是那些跟从基督并带有他名号之人所活出来的基督的生活(见对太5:48的注释)。

这就是律法。基督断然否认了在黄金律中所阐明的原则是个新原则;它乃是律法-藉着摩西赐给百姓的(摩西五经)和先知书的真本质;换句话说,就是全部旧约圣经的精华(见对太5:17;路24:44的注释)。凡将爱的律法只归于新约圣经,而将旧约圣经降级为应该遗忘不能再用的宗教体系的人,就使自己成了一个批判夫子的人,他明确地宣布过,他来一点儿也没想改变在“律法或先知”中所提出的伟大原则(见对太5:17,18;路24:27,44的注释)。整个山上宝训,从太5:20到7:11,都是这个伟大真理的例证。既已说过他来并不是要废掉摩西和众先知的教训,基督就藉着使律法为大为尊详细阐明了他对律法的态度(见赛42:21)。


要进窄门

太7:13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本会注释】

你们要进。在第13和14节,耶稣正式邀请他的听众接受他的原则作为他们生活的行事方针,并且给他们指出了开始的道路以及从哪儿开始。他就是那“门”(约10:7,9)和那条“道路”(约14:6)。凡愿意进入天国的人,愿意“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的人,都必须通过他进去;别无他路(约10:7-10)。请比较路13:24。

窄。希腊文stenos,“狭窄的”。不可将“窄”与“直”混淆。门位于路的开端,而不是末端。门是窄的,经过它对沿路的旅程来说是必要的。古时的城门在日落时关闭,因为城往往位于山岗或陡岩的顶部,所以向上通往城门的路往往是窄的。凡想要在关门前进去的人必须“努力”,通过坚忍的努力上行回家的路,才能及时“进去”(见路13:24)。

路是大的。这种“两条路”的观念是经常出现的(见申11:26;30:15;耶21:8;参诗第一篇)。


太7:14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本会注释】

因为。重要的原文证据可以被引用(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支持读作“多么”。

门是窄的。请比较太19:24。门的窄小要求进门的人舍己。

小的。来自希腊文thlibō,“压缩”,“挤榨”,所以是一条压缩的或狭窄的路,就像两个高岩之间的隘路一样,与“大”路或容易的路形成对照。

找着的人也少。他们不想找着它的简单原因,也是无论谁都可以进去的原因(见启22:17)。

两种果树


太7:15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本会注释】

假先知。请比较太24:5,11,24;可13:22。一位真先知乃是代表上帝讲话的人。所以,一个假先知就是假装代表上帝讲话的人,实际上他说的只是他自己乖谬的心生出的乖谬的想法(参赛30:10;耶14:13-15;23:16,17,21,25,30-32,38;29:8,9;结13:2,3,10,11)。请比较耶利米与他那个时代的假先知们的经历(耶第27-29章)。

假先知们是那些声称人们可以从宽门大路进来的人。他们是“贼”,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要偷窃、杀害、毁坏(约10:7-10)。关于使徒们警告要防备假先知,见徒20:28-31;帖后2:3,7;彼后2;约壹2:18,19。

披着羊皮。这些“狼”只是外表像“羊”。他们的心并没有改变,而只是外表改变了,当然,其目的是要欺骗羊并哄骗他们进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为的是用更大的安逸吞吃他们。上帝的子民经常被描绘为羊,而上帝被描绘为他们的牧者(诗23:1,2;78:52;80:1;100:3;赛40:11;赛53:6;结34:10-19;约10:1-16等)。

残暴的。希腊文harpax,“掠夺的、贪婪的”。这些“狼”不仅心地邪恶,而且反对真理,也反对那些坚持真理的人。他们的目的是要给羊带来伤害,以便给自己带来利益。贪求利润和权柄,他们就比第6节的“狗”或“猪”更危险。见对弥3:5-11的注释。

狼。请比较番3:3;太10:16;约10:12。


太7:16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本会注释】

可以认出。希腊文epiginoskō,“完全认识”。比喻改变了,“羊”并不是全然没有保护的—他们里面有能力藉着狼行事的作风察觉出“狼”来。这些假先知们提出的动人声明并不是其真品格的证据。他们的恭维话和高尚的表白并不是他们真面目的有效试验,他们的异能也是靠不住的(第22节)。“可以认出他们来”这句话可以被当作一个应许,凡认识他们牧者的声音的羊(约10:4)必不会被“狼”的恭维话所欺骗(见《证》第五册原文第233页)。那些真爱主并且完全顺服他旨意的人,只要日复一日藉着上帝的道和他已赐下的勉言顺从上帝对他们的心灵说话的声音,就不需要担心被领入歧途(《善》第三十七章;《证》第八册原文第298页)。在摆在人们前面的伟大的考验时辰,只有那些认识真理并且爱真理的人才能安然反对撒但的欺骗(何4:6;帖后2:9,10;《证》第六册原文第401页)。请比较太12:33-35;路6:43-45。

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请比较雅3:11,12。


太7:17 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本会注释】

这样,凡好树。请比较太12:33,34。

好果子。即,有好的外观,好的风味,而且尝起来好滋味的果子。它在各方面都是吸引人的。在加5:22,23中给出了圣灵的果子。

坏。希腊文sapros,“腐臭的”“腐朽的”。同一个词在太13:48中被译为“不好的”。

坏果子。情欲的事(属肉体的行为)被列在加5:19-21。请比较以赛亚关于主的葡萄园的比喻中的“野葡萄”(赛5:1-7),以及耶24:2,8中坏到不能吃的无花果。


太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本会注释】

好树。请比较路6:43。一个品格健全的人会自动地在其言行中将那品格表现出来。


太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本会注释】

砍下来。施洗约翰曾说过“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见对太3:10的注释)。在后来的比喻中,基督再次使用了砍下无用的树的比喻(路13:6-9)。

丢在火里。见对太3:10的注释。在末日的火里,坏果子,或“行为”会被“烧尽”(彼后3:10-12)。


太7:20 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本会注释】

所以。或“因而”。

凭着他们的果子。见对第16节的注释。引入结果子的树及其果子的那个比喻的导言在比喻的结尾这里重复,是为了强调。

遵主旨得进天国


太7:21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本会注释】

凡……不能都。“不”和“唯独”这两个词突出了,仅仅是讲论上帝旨意的人和实际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之间的强烈对比。仅仅自称信仰是毫无价值的。假装认识上帝然而却违背他诫命的人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壹2:4),不拘表面迹象有多相反。

主啊,主啊。称呼基督为“主”就是自称信仰他确实是弥赛亚,并且暗示说话的人已经承担了门徒的角色。

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即,一学到上帝的旨意就遵行的人。对上帝的信心必定伴随着行为,或者那行为只是一种形式。确实,“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7),然而同样确实的是,没有伴随着真诚而活泼之信心的行为也是“死的”(来11:6)。那些不知道上帝旨意的人不必为它负责(路12:47,48),但是那些已经听过上帝对他们的心讲话的声音,然而却坚持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人,“他们的罪无可推诿了”(约15:22)并且处在自以为是的危险中。


太7:22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

【本会注释】

必有许多人对我说。在这里,耶稣第一次直接提到了他将在“那日”作为所有人的审判官显现的事实(参太26:64)。在最后的审判大日,那些这样称呼基督为主的人乃是作为自称的基督徒这样做的。他们在今生曾假装是他的跟从者,但却被称在天平上,显出了亏欠。

那日。最后的审判大日(参太25:32,33,41)。“那日子”或“主的日子”经常被旧约的众先知提到(见赛2:11,17;珥2:1;3:14;摩5:18,20;番1:15;参玛3:17;4:1;路10:12;帖后1:10;提后4:8)。

奉你的名传道。在希腊文中,这个问句的形式暗示那些讲话的人指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他们在说:“我们确实奉你的名传过道,难道不是吗?”如果这种声称显然没有事实支持的话,他们就不会在宇宙伟大的审判者面前这样做了。这乃是他们的自负和自欺的量度。仿佛他们在向审判者抗议说他的决定不公平一样,而且他不能待他们像对待背教的叛徒一样。他们一直在奉他的名传道,难道不是吗?但他们却忘记了,基于人的遗传貌似真实的敬拜上帝是枉然的。

赶鬼。大概在所有的异能中,这是最难的了(见对可1:23的注释),所以就可以代表所有可以提到的其他异能了,“就是鬼也服了”他们,这事对他们来说似乎是最重要的(路10:17)。见对马可福音第一章的附注。

许多异能。甚至可能包括实际的异能(参《善》第三十四、三十六章),行出来作为证据,声称证明上帝与他们同在并且赞同他们的教训(见启13:13,14;帖后2:9,10)。根据圣经,显然可以看出,行异能本身并不是神能运行的确证。今时和永远最大的神迹异能就是生命依照神圣的形象而改变(见《历》第四十四章)。对于那些自称是先知的人,凭着他们的生活就可以试验他们(见对太7:16的注释),而不是凭着他们所声称的异能。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8,209页。


太7:23 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本会注释】

明明地告诉。希腊文homologeō,在这里的意思是“坦白地宣布”。

我从来不认识你们。或,根据这个希腊动词的词形,译为:“我决不承认你[或,“变得与你熟识”]。这就证明他们所传的教训和所行的异能与上帝的旨意或他的能力并不和谐一致。

离开我去吧。请比较太25:41。罪导致最终并且完全与上帝隔绝。

作恶。希腊文anomia,“不法”或“与律法缺乏一致”。作恶的人是“不法的”,因为他们不肯使他们的生活与天国律法中所阐明的完美模范相一致—而“罪就是违背律法”(约壹3:4)。在橄榄山上,基督说过,在末后的日子,“不法的事”anomia,会增多(太24:12),几十年后,保罗说那“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了(帖后2:7)。


两种基础

太7:24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本会注释】

所以。山上宝训的结论和呼吁是以一种双重比喻的形式提出的。请比较路6:47-49。

听见。基督在这里肯定不仅指的是听见。那些听见这些话的人显然掌握了它们的意思,至少到了这种程度,如果他们选择去行的话,他们有足够的亮光去行,所以上帝面前是有责任的(见对第21节的注释)。

就去行的。见对第21节的注释;参太5:19。如果听见一条神圣的命令,却没有将之付诸行动,乃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既然听到了,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之采取相应行动的责任。“上帝的儿女”们是那些随从圣灵引导的人(罗8:14)。顺从使基督的话转变成个人的品格。见对约5:24的注释。

好比。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读作“他会被比作”。

房子。即,品格的“房子”。

在磐石上。主耶稣基督就是那“磐石”,基督徒个人和基督教会作为一个品格建造者的团体要被建造在其上(见对太16:18的注释)。根据路6:48,建造者“深深地挖地”,以便有一个坚实的根基。要建造得稳固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建造一座房子而不费力去打一个坚实的根基就简单多了。


太7:25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本会注释】

雨淋。请注意文风突转,用简略的话语描写暴风雨—一种生动的文学方法。

风。试探和考验的“风”(《历》第三十一章),可能特别指异教之风,倾向于使人离开信心的坚固根基(弗4:14)。

房子总不倒塌。那“与管辖这幽暗世界恶魔”争战,而“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的人是有福的(弗6:12,13)。那当人生的暴风雨结束时,靠着基督的恩典,其品格已经挡住“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弗6:16)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灵魂抛锚在基督徒伟大的盼望之上(来6:19;多2:13;参来10:35),他不会跌倒。

根基立在磐石上。即,在基督的“话”上,这里特别指山上宝训(第24节)的话。基督的话永不能废去(太24:35),却要永远立定(赛40:8;彼前1:25)。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徒4:12)。


太7:26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本会注释】

凡不去行的。现在以消极的形式重复这个比喻,为的是强调—重复是耶稣教训的一个常见特征。这两个例子的不同只在于根基;其他的一切大概都是一样的。显然这里所描绘的人知道的更多(见对第24节的注释)。

一个无知的人。“无知”是因为他做的不如知道该做的多。请比较那个没有穿婚宴礼服的人(太22:11-13)和那五个愚拙的童女(太25:2,3)。

在沙上。转耳不听福音的人乃是在自我的流沙上建造,在自己的努力上建造(《福山》第六章),并且在人的理论和发明上建造(《历》第三十一章)。


太7:27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本会注释】

雨淋。在晴朗的天气中看起来那么安全诱人的干沙,在大雨中却变成了狂暴的急流。

房子就倒塌了。见对第25节的注释。

倒塌得很大。请比较那些以谎言为避所之人的倒塌(见赛28:16-18),以及那些用未泡透的灰建造品格之墙的人的倒塌(参结13:10-16)。


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本会注释】

讲完了。关于对耶稣之教训的反应,与此相似的记录见可1:22;路4:31,32。

这些话。那记载在太5-7中的话。

教训。希腊文didachē,“教导”(见对可1:21,22的注释)。百姓感到惊奇,他的教训与文士们在会堂里的教训那么不同。


太7:29 因为他教训他们,正象有权柄的人,不象他们的文士。

【本会注释】

有权柄。一点儿也没有教条武断,他是基于自己的权柄,而不是像拉比们教训人时那样靠着引用律法先前的解释者们的话。请注意在福音书中常用的这一表达方式:“我实在告诉你们”(见对太5:18的注释),及其搭档:“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1:15)。

文士。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读作“他们的文士”,意思这些在场的人亲耳听过的那些人(参路5:30中“他们的”词条的注释)。文士们的教训是教条独断的,并且是基于古人的遗传。在基督的讲道中有赐生命的能力,在他阐明的真理中也有赐生命的能力,与文士教训的僵死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对比。也可以引用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支持加上“和法利赛人”。


对第七章的附注

在犹太拉比学者们的著作中,会发现许多与耶稣的山上宝训以及他在别处所做的宗教和道德教训的相似之处。问题是:它们彼此之间互相依赖到什么程度呢?现代的犹太学者们主张,耶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那个时代的各学派的犹太遗传。T. Tal宣布,在新约圣经中阐明的道德教训显然毫无例外地都在《他勒目》里,而且,《他勒目》就是福音书从中借用道德教训的来源(Een Blik in Talmoed en Evangelie,Amsterdam,1881)。一位更近一些时候的犹太学者提出的主张是,“在福音书中,没有一条道德教训不是要么与旧约全书、次经类似,要么与接近耶稣时代的他勒目和米大士文献类似的。”(约瑟夫·克劳斯,《拿撒勒的耶稣》[赫伯特·单比翻译],第384页)。他进一步说,“耶稣几乎没有引进任何在根本上与犹太教无关的道德教训。这种极其相似性看上去几乎就像福音书仅仅是编自《他勒目》和《米大士》中所含有的内容似的”(同上,第388,389页)。许多基督教的注释者们,虽然不像上述的犹太学者们走的那么极端,但也提出了许多拉比文学方面的类似之处,给人的印象是,耶稣教导的只不过是犹太人心中已经熟悉的东西。见本册注释原文第96-100页。

确实存在显著的类似,这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耶稣却不一定是从拉比文献中提取出自己的道德教训的。关于新约圣经和犹太文献之间最详尽的对照,可能就是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 aus Talmud und Midrasch(新约与他勒目和米大士的对比的注释)-Strack和Billerbeck的长达4,102页的不朽巨著了。因为这两位作者无疑是这个主题的领导性权威,所以注意他们的观察和总结是饶有趣味的。这些都包含在对山上宝训所作评论的结语(本册注释第一册原文第470-474页)。他们提到,除了一次例外(希列的话,见对太7:12的注释),山上宝训中的话因与拉比们所说的话有相似之处,而被归到其名下的那些拉比们,按名来说都属于那些在耶稣的时代之后的犹太拉比教师们。反对这点的意见是,不时有人争论说许多话虽然带有后来作者的名字,却有更早的起源,所以它们有可能是耶稣取材的来源。然而,Strack和Billerbeck却主张这一已充分确立的规则:以某位作者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话实际上属于那位作者,除非有证据证明那句话有更早的可靠来源。

当这个规则被用于山上宝训中的话时,马上就可以显然看出其中大多数都必须归于耶稣,因为他是在那些拉比文学被归于的学者们之先的。不可否认这些话中有些可能更为古老,但反对者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耶稣在每一情况下所说的话实际上早有人说过了。

让我们查考一下这个问题的另一面。耶稣的话在多大程度上已经成了拉比文献中的一些话的来源呢?Strack和Billerbeck提到的证据是,生活在公元100年左右的年长的坦拿学者们,对耶稣的一些教训很熟悉。例如,太5:17的话曾在迦玛列第二(约公元年90)和一位基督徒之间的讨论中被提出来(《他勒目》Shabbath116a,116b,宋西诺版,第571页)。我们无法估计耶稣对犹太人思想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那时会堂和教会的关系相当密切。下文是对这种状况的一个评价:“据说,虽然可能从未经过证实,耶稣的批评意见在后来当人们忘记了它的起源时,就在犹太法典的发展中,如形成《米示孥》和《他勒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H. D. A. Major,T. W. Manson,和C. J. Wright,《耶稣的使命和信息》,第304页)。

当想到与此相称地,很少有拉比们现存的话不是起源于圣经经文或至少是依靠一句经文的时候,在这些话和耶稣所说的那些话之间发现类似就不足为奇了,耶稣乃是赐下旧约圣经的那位。就虔诚人来说,历代以来他们都使自己处于默示了这些著作的圣灵的感化之下,以致他们的话反映了上天的亮光。实际上,被观察到的这个事实也说明了,为何在启示宗教之外的哲人们:例如孔子和柏拉图,常常提出崇高的理想。耶稣乃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参《历》第五十一章)。

虽然在耶稣的话和犹太学者们的那些话之间的类似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却有重要的差别,就如Strack和Billerbeck所指出的。后来再没有犹太学者像耶稣那样留下了这许多宗教和道德上话语。最重要的,后来再没有犹太学者随从耶稣的目标,尽管有所有那些类似,这在里却存在着主要的差别。耶稣直接打击了靠行为得救的法利赛人的教义,并且大胆的教导说律法主义的义是不足的。同时,他向百姓显明了一条通向更高的义的新路。拉比文献给出了压倒性的证据证明犹太人的宗教,就如拉比们所详细说明的,乃是一种自我救赎的宗教。另一方面,基督教的信仰却并非关锁在道德真理与教训的一种特别集成之中,而唯独在耶稣、他的位格和他的工作中。

耶稣所做教训的属灵意义不应只由它们伟大的道德原则来衡量。其中许多属灵意义已经在旧约圣经中,或以不同的程度在受上天亮光所照亮之人的话语中阐明了。但从来没有人像基督那样说话的,并且是以一种博得注意的权威说的。使我们的主截然不同的事实是他是神,而别的教师们却是人。他来不仅是要告诉人们他们该如何生活,而是要赐给他们能力去过这种生活。他不仅来向人表明罪是邪恶的,义才是人生的真目标,而且来涂抹过去的罪并从天上将义赐给人。这在人类教师是做不到的。他们最多不过把人指向一条更好的道路。而耶稣乃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天父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30)。

耶稣乃是那“真光”(约1:9)。他是众光之源,而不是他人之光的反射者(见对约1:9;5:35的注释)。所有的良善和使人高尚的事都源于他并通向他。

一、卷名

现存最早的希腊文本采用“马太福音”的卷名,钦定本用“圣马太福音”,后来的大部分文本中则没有“圣”字。标准希腊文圣经采用“马太圣福音”的卷名,只是在以后的文本里出现。在圣经中,“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也就是从耶稣的生平和教训所发出来的救恩的好消息。“福音”原来不是指圣经的文字本身,但是新约成书之后,这个词也用来指一卷或四卷福音书。


二、作者

古代的基督教作者始终一致认为四福音中的第一卷为门徒马太所著。书中的内证表明本书作者显然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马太就是这样的人(太9:9;参可2:14)。他在蒙召成为门徒以前是一位税吏,可以推测他习惯于保存文字记录,这种才干在写历史时是很有价值的。他提到自己在宴席上时十分谦虚(太9:10;参路5:29),就象约翰(约21:24)也许还有马可(可14:51-52)提到自己时一样,由此间接证实他是作者。

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三39),公元140左右,希拉波立的巴比亚斯说:“马太用希伯来语写下了主的话,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也是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五8),半个世纪以后的伊里奈乌说:“马太在希伯来人中间用希伯来语发表了他的福音,当时彼得和保罗正在罗马传道,建立教会。”根据上述讲法和以后的作者们类似的言论,一些人认为马太福音原来是用亚兰语(即巴亚斯和伊里奈乌所说的希伯来语)写的,后来翻译成希腊语。但是这种看法一般人不接受。关于写作时间的证据很不充分。当时在犹太人中间,有许多“作品”只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可以认为,巴比亚斯所提到耶稣“言论”的著作可能是口头形式而非文学形式,而伊里奈乌的“福音”也可能是一种口传的形式。而认为我们今天所用的马太福音原文是希腊语的理由有下面三个:

1、马太福音的希腊文本并没有表现出翻译作品的特点。所谓的亚兰语表达方式在其他福音书中也有,很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用希腊语写作时用亚兰语进行思考。启示录中就有许多亚兰语的习语性用法。

2、语言和语体的统一性清楚表明这卷书原来就是希腊语写的。

3、马太福音在语言上与马可福音的希腊语特别相似,与路加福音的文字亦有相同,故似乎可以排除希腊文本是译作的可能性。


三、历史背景

在基督整个一生中,巴勒斯坦处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军队在庞培的统帅下于公元前64-63年征服了这一地区,将它划归罗马叙利亚行省。犹太人在罗马人来到之前曾享受过80年左右的政治独立,所以对外国行政和军事当局的存在和统治深恶痛绝。罗马元老院任命大希律(公元前37-4年)为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的王,使犹太人受苦更深了。

可以理解,犹太全国人民渴望得到独立,这种愿望实际上影响了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旧约圣经中有关弥赛亚预言的日子和解释所持的看法,又使这种愿望带上了宗教的色彩。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是他们不顺从上帝命令的直接结果。上帝曾藉着摩西和众先知把不顺从所带来的痛苦警告他们。

犹太人很自然地希望从罗马人和希律王双重的重轭下解放出来。常常有自称的弥赛亚兴起,要用刀剑恢复犹太人的权利,为他们伸冤。犹太人很乐意相信,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是应许一位政治上的弥赛亚,不仅把以色列从外国人的压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征服地上的各国。政治的野心就这样曲解了弥赛亚的盼望。由于拿撒勒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这些不现实的企望,他们的民族骄傲就阻碍了他们承认祂为众先知所见证的一位。


四、主题

四福音每一卷的主题都是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典范的生活、公开传道、代人受死、复活和升天。四福音都成为新约正典的一部分决非偶然。在叙述基督生平的过程中,它们各自起着特殊的作用。就上帝的儿子在地上的传道工作而言,即使是与耶稣最亲近的人,也很难弄清祂奇妙一生每一细节的意义。为了给将来的世代留下一幅耶稣生活和工作的完整画面,圣灵分别任命和引导四个人记录基督生平,也许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他们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各自省去了其他作者讲到的某些事件,并加进他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细节。

就象有四个画家坐下来画耶稣的肖像,每一个人都从不同的位置画,主体虽是一位,画面却不一样。四幅画结合起来看,对耶稣的认识就比一幅画更加全面。四位传道者所合成的画面使我们能看清基督一生的真实面目。凡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关救主的知识,都已经向我们显明了。

在圣灵的引导下,每一位作者所选择的素材,都按照他所认为最适于表达主题的方式编排起来。所以他往往略去了别人所说过的事情,结果我们有时难以把基督生平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按事件先后顺序确定每一件事的位置。“圣经中并不一定有完整的顺序和表面上的统一。基督的神迹就没有按准确的顺序叙述。”(怀氏文稿1886年24号)

每一位作者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基督介绍给他的读者,与他叙述基督生平的目标保持一致。马太和路加侧重表现祂作为人子的一面。马可则强调祂的神性,指出祂是上帝的儿子。马太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犹太人,是来成就向列祖所发应许的一位。路加指出祂是亚当的后裔(路3:38),因而是全人类的救主。马可完全肯定祂的神性,只说祂是上帝的儿子(可1:1)。约翰强调耶稣的人性(约1:14)决不会贬低这样的事实:从道的绝对意义上讲,祂就是上帝(约1:1-3)。

马太福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们救主的讲道和其他言论。他表现基督为伟大的教师。他的福音里六个讲章记得比较详细,而其他福音书则只简要提到,或根本没有讲。它们是:

1、福山宝训 太5-7章;

2、对门徒的训言 太10章;

3、海边讲道全部由比喻组成 太13章;

4、论谦卑和人际关系 太18章;

5、论伪善 太23章;

6、论基督再来 太24,25章。

马太福音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看出马太在写作时考虑到他的读者是什么人。他的读者似乎主要是犹太藉的基督徒和不信的犹太人。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劝后者相信耶稣为预言中的弥赛亚,并坚固前者的信心。马太福音特地指出耶稣是旧约的表号所指的对象,这些表号在祂身上得到了应验。在这方面马太福音比其他三个福音书合起来讲得还多。他说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它(太5:17)。他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开国之父和最杰出的君王,大卫的子孙。

导致犹太人拒绝耶稣的,是他们对于弥赛亚的身份和祂国度的性质所抱错误的观念。他们梦想中的弥赛亚是一位能领导国家取得独立,并在世界称霸的大君。可是他们却不理解弥赛亚是公义的王,领导他们战胜自己生活中的罪恶,实现属灵上的真正的自由。犹太人不能把旧约中关于弥赛亚要受苦段落与预言祂荣耀统治的段落协调起来,结果他们忽视了前者,误解了后者(见《历代愿望》30,212,257,777页)。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些表面上矛盾的段落似乎是无法解释之谜。他们专门找那些有关祂荣耀之国的经文,根本不考虑祂恩典的国度,和进入祂荣耀之国的先决条件。马太似乎觉得有责任说明得胜的弥赛亚同时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他证明耶稣真是以色列王和应许赐给大卫的“苗裔”,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研究马太福音时必须记住的另一个事实是:马太福音叙述基督生平不是按照年代,而是按逻辑和讲题的顺序。在按排耶稣生活和传道主要阶段时的确有一个总的年代程序。但在某一阶段内的事件就不一定按时间编排。事实上马太比其他福音书的作者更加偏离严格的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目的是编排耶稣的生活和传道经历,为他的写作指导思想服务。他不是年代学家按顺序记事。他是历史学家,根据选民历史更大的背景反映这些事件的意义。


五、纲要

(一)降生,婴儿和童年时期 太1:1-2:23

1、耶稣降生 太1:1-25

2、耶稣的童年 2:1-23

(二)为传道工作作准备,公元27年 太3:1-4:11

1、施洗约翰的工作 太3:1-12

2、受洗 太3:13-17

3、受试探 太4:1-11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到公元30年逾越节 太4:12-15:20

1、在加利利早期的传道工作 太4:12-25

2、福山宝训 太5:1-8:1

3、耶稣制服疾病、自然界和魔鬼的能力 8:2-9:34

4、论传道法 太9:35-11:1

5、施洗约翰派来的代表 太11:2-30

6、与法利赛人的矛盾 太12:1-50

7、海边讲道:天国的比喻 太13:1-52

8、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结束 太13:53-15:20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太15:21-18:35

1、在加利利边境传道 太15:21-39

2、与法利赛人的矛盾加深 太16:1-12

3、展望十字架 太16:13-17:27

4、人际关系的谦卑 18:1-35

(五)在毗利亚的工作,公元30-31年秋天到春天 太19:1-20:34

1、在毗利亚传道和医病 太19:1-20:16

2、最后一次前往邪路撒冷 太20:17-34

(六)在耶路撒冷最后的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太21:1-27:6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太21:1-23:39

2、有关基督再来的训言 太24:1-25:46

3、被捕和受审 太26:1-27:31

4、被钉和埋葬 太27:32-6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太28:1-20

和合本太7:1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拼音版太7:1 Nǐmen búyào lùnduàn rén, miǎndé nǐmen beì lùnduàn.

吕振中太7:1 「你们别论断人了,免得你们被论断。

新译本太7:1 “不可判断人,免得你们被判断。

现代译太7:1 「不要评断人,上帝就不审断你们。

当代译太7:1 耶稣又教导他们说:“不要批评别人,免得反被批评;

思高本太7:1 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

文理本太7:1 勿议人、免见议、

修订本太7:1 "你们不要评断别人,免得你们被审判。

KJV 英太7:1 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

NIV 英太7:1 "Do not judge, or you too will be judged.

和合本太7: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拼音版太7:2 Yīnwei nǐmen zenyàng lùnduàn rén, ye bì zenyàng beì lùnduàn. nǐmen yòng shénme liángqì liáng gei rén, ye bì yòng shénme liángqì liáng gei nǐmen.

吕振中太7: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照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新译本太7:2 你们怎样判断人,也必怎样被判断;你们用什么标准衡量人,也必照样被衡量。

现代译太7:2 因为,你们怎样评断人,上帝也要照样审断你们;你们用甚麽量器来量,上帝也要用同样的量器量给你们。

当代译太7:2 因为你们用甚麽标准批评别人,自己也会同样被批评;你们用甚麽尺度来衡量别人,也要照样被衡量。

思高本太7:2 因为你们用什麽来判断,你们也要受什麽判断。 你们用什麽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麽尺度量给你们。

文理本太7:2 尔以何议议人、则见议亦如是、尔以何度度人、则见度亦如是、

修订本太7:2 因为你们怎样评断别人,也必怎样被审判;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KJV 英太7:2 For with what judgment ye judge, ye shall be judged: and with what measure ye mete, it shall be measured to you again.

NIV 英太7:2 For in the same way you judge others, you will be judged, and with the measure you use, it will be measured to you.

和合本太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拼音版太7:3 Wèishénme kànjian nǐ dìxiōng yǎn zhōng yǒu cì, què bù xiǎng zìjǐ yǎn zhōng yǒu liángmù ne.

吕振中太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察看你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新译本太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现代译太7:3 你为甚麽只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管自己眼中的大梁呢?

当代译太7:3 为甚麽你看见弟兄眼中的木屑,却忽略了自己眼中的大梁呢?

思高本太7:3 为什麽你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

文理本太7:3 胡为视尔兄弟目中有草芥、而不觉己目中有梁木乎、

修订本太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KJV 英太7:3 And why beholdest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thy brother's eye, but considerest not the beam that is in thine own eye?

NIV 英太7:3 "Why do you look at the speck of sawdust in your brother's eye and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plank in your own eye?

和合本太7: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拼音版太7:4 Nǐ zìjǐ yǎn zhōng yǒu liángmù, zen néng duì nǐ dìxiōng shuō, róng wǒ qùdiào nǐ yǎn zhōng de cì ne.

吕振中太7:4 你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从你眼中去掉木屑』呢?而你自己眼中却有梁木呢!

新译本太7: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弟兄说:‘让我除掉你眼中的木屑’呢?

现代译太7:4 你眼中有大梁,怎能对你的弟兄说:『让我来去掉你眼中的木屑』呢?

当代译太7:4 你既然有大梁在自己眼中,又怎可对弟兄说:‘让我除去你眼中的木屑吧!’

思高本太7:4 或者,你怎麽能对你的兄弟说:让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来, 而你眼中却有一根大梁呢?

文理本太7:4 尔目中有梁木、何以语兄弟曰、容我去尔目中之草芥乎、

修订本太7: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让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KJV 英太7:4 Or how wilt thou say to thy brother, Let me pull out the mote out of thine eye; and, behold, a beam is in thine own eye?

NIV 英太7:4 How can you say to your brother, 'Let me take the speck out of your eye,' when all the time there is a plank in your own eye?

和合本太7:5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拼音版太7:5 Nǐ zhè jiǎmàowéishànderén, xiān qùdiào zìjǐ yǎn zhōng de liángmù, ránhòu cáinéng kàn de qīngchu, qùdiào nǐ dìxiōng yǎn zhōng de cì.

吕振中太7:5 假冒为善的人哪,先从你眼中去掉梁木吧,然后你才能看清楚,可以从你弟兄眼中去掉木屑。

新译本太7:5 伪君子啊!先除掉你眼中的梁木,才可以看得清楚,去除掉弟兄眼中的木屑。

现代译太7:5 你这伪善的人,先把你眼中的大梁移去,才能看得清楚怎样把你弟兄眼中的木屑挑出来。

当代译太7:5 你这伪君子啊!先除掉自己眼中的大梁,让视线清晰后,才替弟兄清除眼中的木屑吧!

思高本太7:5 假善人哪,先从你眼中取出大梁,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文理本太7:5 伪善者乎、先去尔目中之梁木、方可了然、以去兄弟目中之草芥也、○

修订本太7:5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好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KJV 英太7:5 Thou hypocrite, first cast out the beam out of thine own eye; and then shalt thou see clearly to cast out the mote out of thy brother's eye.

NIV 英太7:5 You hypocrite, first take the plank out of your own eye, and then you will see clearly to remove the speck from your brother's eye.

和合本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拼音版太7:6 Búyào bǎ shèngwù gei gǒu, ye búyào bǎ nǐmen de zhēnzhū diū zaì zhū qián, kǒngpà tā jiàntà le zhēnzhū, zhuǎn guo lái yǎo nǐmen.

吕振中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头,恐怕它们把珍珠践踏在脚下,转过来而撕裂你们。

新译本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免得牠们用脚把珍珠践踏,又转过来猛噬你们。

现代译太7:6 「不要把神圣的东西丢给狗,它们会转过头来咬你们;不要把珍珠扔给猪,它们会把珍珠践踏在脚底下。」

当代译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珍珠丢在猪前,因为猪会把珍珠践踏糟蹋,而狗则会转过头来,向你们狂噬。

思高本太7:6 你们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珠宝投在猪前,怕它们用脚践踏了珠宝,而又转过来咬伤你们。

文理本太7:6 勿以圣物予犬、勿以珍珠委豕、恐彼践之、转而噬尔、○

修订本太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面前,恐怕它们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KJV 英太7:6 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

NIV 英太7:6 "Do not give dogs what is sacred; do not throw your pearls to pigs. If you do, they ma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hen turn and tear you to pieces.

和合本太7:7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拼音版太7:7 Nǐmen qíqiú, jiù gei nǐmen. xúnzhǎo, jiù xún jiàn. kòu mén, jiù gei nǐmen kāi mén.

吕振中太7:7 「求,就给你们;寻找,就找着;敲门,就给你们开。

新译本太7:7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现代译太7:7 「你们祈求,就得到;寻找,就找到;敲门,就给你们开门。

当代译太7:7 凡祈求的,必有所得;寻找的,必有所见;叩门的,必给他开门。

思高本太7:7 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

文理本太7:7 求则予尔、寻则遇之、叩门则为尔启之、

修订本太7:7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找到;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KJV 英太7:7 Ask, and it shall be given you; seek, and ye shall find; knock, and it shall be opened unto you:

NIV 英太7:7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

和合本太7:8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拼音版太7:8 Yīnwei fán qíqiú de

吕振中太7:8 因为凡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找着;敲门的,就给他开。

新译本太7:8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现代译太7:8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到;寻找的,就找到;敲门的,门就开了。

当代译太7:8 因为凡祈求的,一定得着;寻找的,必有发现;叩门的,必给他开门。

思高本太7:8 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

文理本太7:8 盖凡求者得也、寻者遇也、叩者启也、

修订本太7:8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找到;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KJV 英太7:8 For every one that asketh receiveth; and he that seeketh findeth; and to him that knocketh it shall be opened.

NIV 英太7:8 For everyone who asks receives; he who seeks finds; and to him who knocks,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和合本太7:9 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

拼音版太7:9 Nǐmen zhōngjiān, shuí yǒu érzi qiú bǐng, fǎn gei tā shítou ne.

吕振中太7:9 你们中间有什么人,他儿子向他求饼,反把石头递给他呢?

新译本太7:9 你们中间哪一个人,儿子向他要饼,反给他石头;

现代译太7:9 你们当中有谁,儿子要面包,却拿石头给他?

当代译太7:9 你们作父亲的,谁会在儿子要饼时给他石头,

思高本太7:9 或者,你们中间有那个人,儿子向他求饼,反而给他石头呢?

文理本太7:9 尔中孰有子求饼而予之石、

修订本太7:9 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

KJV 英太7:9 Or what man is there of you, whom if his son ask bread, will he give him a stone?

NIV 英太7:9 "Which of you, if his son asks for bread, will give him a stone?

和合本太7:10 求鱼,反给他蛇呢?

拼音版太7:10 Qiú yú, fǎn gei tā shé ne.

吕振中太7:10 或是求鱼,反把蛇递给他呢?

新译本太7:10 要鱼,反给他蛇呢?

现代译太7:10 要鱼,却拿蛇给他?

当代译太7:10 要鱼时给他毒蛇呢?

思高本太7:10 或者求鱼,反而给他蛇呢

文理本太7:10 求鱼而予之蛇乎、

修订本太7:10 求鱼,反给他蛇呢?

KJV 英太7:10 Or if he ask a fish, will he give him a serpent?

NIV 英太7:10 Or if he asks for a fish, will give him a snake?

和合本太7:11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拼音版太7:11 Nǐmen suīrán bù hǎo, shàngqie zhīdào ná hǎo dōngxi gei érnǚ, hékuàng nǐmen zaì tiān shang de fù, qǐbù gèng bǎ hǎo dōngxi gei qiú tāde rén ma.

吕振中太7:11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晓得把好赠品给你们的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要把好的给求他的人么?

新译本太7:11 你们虽然邪恶,尚且知道把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难道不更把好东西赐给求他的人吗?

现代译太7:11 你们虽然邪恶,还晓得拿好东西给自己的儿女,你们在天上的父亲岂不更要把好东西赐给向他祈求的人吗?

当代译太7:11 你们虽然不好,还懂得把好的东西给儿女;你们的天父,不更会把好的东西赐给向他祈求的人吗?

思高本太7:11 你们纵然不善, 尚且知道把好的东西给你们的儿女, 何况你们在天之父, 岂不更将好的赐与求 的人?

文理本太7:11 尔曹虽不善、尚知以嘉物予子、况尔在天之父、岂不更如此以嘉物予求之者乎、

修订本太7:11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他岂不更要把好东西赐给求他的人吗?

KJV 英太7:11 If ye then, being evil, know how to give good gifts unto your children, how much more shall your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give good things to them that ask him?

NIV 英太7:11 If you, then, though you are evil, know how to give good gifts to your children, how much more will your Father in heaven give good gifts to those who ask him!

和合本太7: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拼音版太7:12 Suǒyǐ wúlùn hé shì, nǐmen yuànyì rén zenyàng daì nǐmen, nǐmen ye yào zenyàng daì rén. yīnwei zhè jiù shì lǜfǎ hé xiānzhī de dàolǐ.

吕振中太7:12 所以无论如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就是律法和神言人道理的总纲。

新译本太7:12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

现代译太7:12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这就是摩西法律和先知教训的真义。」

当代译太7:12 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就先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教训。

思高本太7:12 所以,凡你们愿意别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

文理本太7:12 凡欲人如何施诸己、亦宜如是施诸人、此即律法与先知也、○

修订本太7: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想要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KJV 英太7:12 Therefore all things whatsoever ye would that men should do to you, do ye even so to them: for this is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NIV 英太7:12 So in everything,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for this sums up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和合本太7:13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拼音版太7:13 Nǐmen yào jìn zhǎi mén. yīnwei yǐndào mièwáng, nà mén shì kuān de, lù shì dà de, jìn qù de rén ye duō.

吕振中太7:13 「你们要由窄门进入;因为引到灭亡的,那门阔,那路宽(有古卷∶因为引到灭亡的路既阔又宽绰),由它而进的人多;

新译本太7:13 “你们当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现代译太7:13 「你们要从窄门进去;因为那通向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好走的,朝着这方向走的人很多。

当代译太7:13 你们要进窄的门,因为通往灭亡的门阔大,路宽敞,走这条路的人也多;

思高本太7:13 你们要从窄门进去,因为宽门和大路导入丧亡; 但有许多的人从那里进去。

文理本太7:13 当入窄门、盖引而之亡者、其门也阔、其路也宽、入之者众、

修订本太7:13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通往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KJV 英太7:13 Enter ye in at the strait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way, that leadeth to destruction, and many there be which go in thereat:

NIV 英太7:13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road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 and many enter through it.

和合本太7:14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拼音版太7:14 Yǐndào yǒngshēng, nà mén shì zhǎi de, lù shì xiǎo de, zhǎo zháo de rén ye shǎo.

吕振中太7:14 因为引到生命的,那门窄,那路狭隘(有古卷∶因为引到生命的路既窄又狭隘),找着的人少。」

新译本太7:14 但引到生命的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现代译太7:14 那通向生命的门是多麽窄,路是多麽难走,找到的人很少。」

当代译太7:14 但通往永生的门窄小,路狭隘,找到的人也少。

思高本太7:14 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麽窄,路是多麽狭! 找到它的人的确不多。

文理本太7:14 引而之生者、其门也窄、其路也狭、得之者寡、○

修订本太7:14 通往生命的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KJV 英太7:14 Because strait is the gate, and narrow is the way, which leadeth unto life, and few there be that find it.

NIV 英太7:14 But small is the gate and narrow the roa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only a few find it.

和合本太7:15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拼音版太7:15 Nǐmen yào fángbeì jiǎ xiānzhī. tāmen dào nǐmen zhèlǐ lái, waìmiàn pī zhe yángpí, lǐmiàn què shì cánbào de láng.

吕振中太7:15 「你们要注意提防假的神言人;那种人到你们这里来,打扮得像羊,里面却是勒索的狼。

新译本太7:15 “提防假先知!他们披着羊皮到你们当中,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现代译太7:15 「你们要提防假先知。他们来到你们面前,外表看来像绵羊,里面却是凶狠的豺狼。

当代译太7:15 你们要提防假先知。他们外表驯如羔羊,但骨子里却像豺狼,凶残成性。

思高本太7:15 你们要提防假先知! 他们来到你们跟前,外披羊毛,内 却是凶残的豺狼。

文理本太7:15 谨防伪先知、其就尔也、外饰若羊、内则贪狼、

修订本太7:15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

KJV 英太7:15 Beware of false prophets, which come to you in sheep's clothing, but inwardly they are ravening wolves.

NIV 英太7:15 "Watch out for false prophets. They come to you in sheep's clothing, but inwardly they are ferocious wolves.

和合本太7:16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拼音版太7:16 Píng zhe tāmende guǒzi, jiù keyǐ rèn chū tāmen lái. jīngjí shang qǐnéng zhāi pútào ne. jíli lǐ qǐnéng zhāi wúhuāguǒ ne.

吕振中太7:16 从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来。荆棘里哪能收取葡萄呢?蒺藜里哪能收取无花果呢?

新译本太7:16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里怎能摘到葡萄?蒺藜里怎能摘到无花果呢?

现代译太7:16 你们能够从他们的行为认出他们。荆棘不能结葡萄,蒺藜也不能结无花果。

当代译太7:16 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你们就可以辨别出来了。荆棘怎能结出葡萄呢?蒺藜哪能长出无花果呢?

思高本太7:16 你们可凭他们的果实辨别他们:荆棘上岂能收到葡萄? 或者蒺藜上岂能收到无花果?

文理本太7:16 是可因其果识之、荆棘中岂摘葡萄乎、蒺藜中岂采无花果乎、

修订本太7:16 岂能在荆棘上摘葡萄呢?岂能在蒺藜里摘无花果呢?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KJV 英太7:16 Ye shall know them by their fruits. Do men gather grapes of thorns, or figs of thistles?

NIV 英太7:16 By their fruit you will recognize them. Do people pick grapes from thornbushes, or figs from thistles?

和合本太7:17 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拼音版太7:17 Zhèyàng, fán hǎo shù dōu jiē hǎo guǒzi, wéidú huaì shù jiē huaì guǒzi.

吕振中太7:17 照样子,凡是好树都结好果子,而坏树却结恶果子。

新译本太7:17 照样,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

现代译太7:17 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

当代译太7:17 同样,好树只会结好的果实而不会结坏果;坏树只会结坏的果实而不会结好果。

思高本太7:17 这样,凡是好树都结好果子; 而坏树都结坏果子;

文理本太7:17 善树结善果、恶树结恶果、

修订本太7:17 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而坏树结坏果子。

KJV 英太7:17 Even so every good tree bringeth forth good fruit; but a corrupt tree bringeth forth evil fruit.

NIV 英太7:17 Likewise every good tree bears good fruit, but a bad tree bears bad fruit.

和合本太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拼音版太7:18 Hǎo shù bùnéng jiē huaì guǒzi, huaì shù bùnéng jiē hǎo guǒzi.

吕振中太7:18 好树不能生恶果子,坏树也不能生好果子。

新译本太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

现代译太7:18 好树不结坏果子;坏树也不结好果子。

当代译太7:18 同样,好树只会结好的果实而不会结坏果;坏树只会结坏的果实而不会结好果。

思高本太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

文理本太7:18 善树不能结恶果、恶树不能结善果、

修订本太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

KJV 英太7:18 A good tree cannot bring forth evil fruit, neither can a corrupt tree bring forth good fruit.

NIV 英太7:18 A good tree cannot bear bad fruit, and a bad tree cannot bear good fruit.

和合本太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拼音版太7:19 Fán bù jiē hǎo guǒzi de shù, jiù kǎn xià lái, diū zaì huǒ lǐ.

吕振中太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都被砍下来,丢在火里。

新译本太7:19 凡是不结好果子的树,就被砍下来,丢在火中。

现代译太7:19 不结好果子的树都得砍下,扔在火里。

当代译太7:19 不结好果实的树,都要砍下来,丢在火里。

思高本太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要砍倒,投入火中。

文理本太7:19 凡不结善果者、即斫之、委于火、

修订本太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KJV 英太7:19 Every tree that bringeth not forth good fruit is hewn down, and cast into the fire.

NIV 英太7:19 Every tree that does not bear good fruit is cut down and thrown into the fire.

和合本太7:20 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拼音版太7:20 Suǒyǐ píng zhe tāmende guǒzi, jiù keyǐ rèn chū tāmen lái.

吕振中太7:20 所以从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来。

新译本太7:20 因此你们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现代译太7:20 所以,从他们的行为,你们能够认出假先知来。」

当代译太7:20 看果实就可以分出树的好坏了。

思高本太7:20 所以,你们可凭他们的果子辨别他们。

文理本太7:20 故因其果而识之、

修订本太7:20 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KJV 英太7:20 Wherefore by their fruits ye shall know them.

NIV 英太7:20 Thus, by their fruit you will recognize them.

和合本太7:21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拼音版太7:21 Fán chēnghu wǒ zhǔ a, zhǔ a de rén, bùnéng dōu jìn tiānguó. wéidú zūnxíng wǒ tiān fù zhǐyì de rén, cáinéng jìn qù.

吕振中太7:21 「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实行我天上之父的旨意的,才能进入。

新译本太7:21 “不是每一个对我说:‘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入天国,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现代译太7:21 「那些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并不都能进天国;只有实行我天父旨意的才能进去。

当代译太7:21 并不是所有称呼我说‘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入天国,只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思高本太7:21 不是凡向我说『主啊! 主啊!』的人,就能进入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

文理本太7:21 凡称我曰、主也主也者、未必尽入天国、惟遵我父之旨者而已、

修订本太7:21 "不是每一个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天国;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KJV 英太7:21 Not every one that saith unto me, Lord, Lord, shall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heaven; but he that doeth the will of my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NIV 英太7:21 "Not everyone who says to me, 'Lord, Lord,' will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but only he who does the will of my Father who is in heaven.

和合本太7:22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

拼音版太7:22 Dāng nà rì bì yǒu xǔduō rén duì wǒ shuō, Zhǔ a, zhǔ a, wǒmen bú shì fèng nǐde míng chuán dào, fèng nǐde míng gǎn guǐ, fèng nǐde míng xíng xǔduō yìnéng ne.

吕振中太7:22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要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讲过神言,奉你的名赶过鬼,奉你的名行过许多异能么?』

新译本太7:22 到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难道我们没有奉你的名讲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过许多神迹吗?’

现代译太7:22 在末日来临的时候,许多人要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曾奉你的名传上帝的信息,也曾奉你的名赶许多鬼,行许多奇迹!』

当代译太7:22 在审判的那一天,很多人会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曾经奉你的名传道、赶鬼和行神迹吗?’

思高本太7:22 到那一天有许多人要向我说:『主啊! 主啊! 我们不是因你的名字说过预言,因你的名字驱过魔鬼,因你的名字行过许多奇迹吗?』

文理本太7:22 彼日、多人将语我云、主也、主也、我非以尔名宣道、以尔名逐鬼、以尔名广行异能乎、

修订本太7:22 在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

KJV 英太7:22 Many will say to me in that day, Lord, Lord, have we not prophesied in thy name? and in thy name have cast out devils? and in thy name done many wonderful works?

NIV 英太7:22 Many will say to me on that day, 'Lord, Lord, did we not prophesy in your name, and in your name drive out demons and perform many miracles?'

和合本太7:23 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拼音版太7:23 Wǒ jiù míng míng de gàosu tāmen shuō, wǒ cónglái bú rènshi nǐmen, nǐmen zhèxie zuò è de rén, líkāi wǒ qù ba.

吕振中太7:23 那时我必公然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行不法事的人哪,离开我去吧!』

新译本太7:23 但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现代译太7:23 那时候,我要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走开吧!』」

当代译太7:23 然而我要斥责他们说:‘走开!我根本不认识你们这些败类。’

思高本太7:23 那时我必要向他们声明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吧!

文理本太7:23 我将告之曰、我未尝识尔、作不法者其去我、

修订本太7:23 我要向他们宣告:'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给我走开!'"

KJV 英太7:23 And then will I profess unto them, I never knew you: depart from me, ye that work iniquity.

NIV 英太7:23 Then I will tell them plainly, 'I never knew you. Away from me, you evildoers!'

和合本太7:24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拼音版太7:24 Suǒyǐ fán tīngjian wǒ zhè huà jiù qù xíng de, hǎobǐ yī ge cōngming rén, bǎ fángzi gaì zaì pánshí shang.

吕振中太7:24 「所以凡听我这些话而实行的,好比一个精明的人,把他的房子建造在磐石上。

新译本太7:24 “所以,凡听见我这些话又遵行的,就像聪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子盖在盘石上。

现代译太7:24 「所以,所有听我这些话而实行的,就像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当代译太7:24 听从我教训又实行的人,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房子建在磐石上。

思高本太7:24 所以,凡听了我这些话而实行的,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

文理本太7:24 凡闻我言而行之者、譬诸智人、建屋磐上、

修订本太7:24 "所以,凡听了我这些话又去做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KJV 英太7:24 Therefore whosoever heareth these sayings of mine, and doeth them, I will liken him unto a wise man, which built his house upon a rock:

NIV 英太7:24 "Therefore everyone who hears these words of mine and puts them into practice is like a wise man who built his house on the rock.

和合本太7:25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拼音版太7:25 Yǔ lín, shuǐ chōng, fēng chuī, zhuàng zhe nà fángzi, fángzi zǒng bù dǎotā. yīnwei gēnjī lì zaì pánshí shang.

吕振中太7:25 霖雨降,河流来,大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不倒坏;因为它立了根基在磐石上。

新译本太7:25 雨淋、水冲、风吹,摇撼那房子,房子却不倒塌,因为建基在盘石上。

现代译太7:25 纵使风吹,雨打,水冲,房子也不倒塌,因为它的基础立在磐石上。

当代译太7:25 任由风吹雨打,洪水冲击,房子仍屹立不倒,因为它的根基稳固;

思高本太7:25 雨淋,水冲,风吹,袭击那座房屋,它并不坍塌,因为基础是建在磐石上。

文理本太7:25 雨降潦行、风吹冲屋、而不倾覆、因基磐上也、

修订本太7:25 风吹,雨打,水冲,撞击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KJV 英太7:25 And the rain descended, and the floods came, and the winds blew, and beat upon that house; and it fell not: for it was founded upon a rock.

NIV 英太7:25 The rain came down, the streams rose, and the winds blew and beat against that house; yet it did not fall, because it had its foundation on the rock.

和合本太7:26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拼音版太7:26 Fán tīngjian wǒ zhè huà bú qù xíng de, hǎobǐ yī gé wúzhī de rén, bǎ fángzi gaì zaì shā tǔ shang.

吕振中太7:26 凡听我这些话而不实行的,好比一个愚拙的人,把他的房子建造在沙土上。

新译本太7:26 凡听见我这些话却不遵行的,就像愚蠢的人,把自己的房子盖在沙土上。

现代译太7:26 可是,那听见我这些话而不实行的,就像一个愚蠢的人

当代译太7:26 但听了我的教训不去实行的,就好像一个愚蠢人把房子建在沙堆上。

思高本太7:26 凡听了我这些话而不实行的,就好像一个愚昧人, 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

文理本太7:26 凡闻我言而不行者、譬诸愚人、建屋沙上、

修订本太7:26 凡听了我这些话而不去做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KJV 英太7:26 And every one that heareth these sayings of mine, and doeth them not, shall be likened unto a foolish man, which built his house upon the sand:

NIV 英太7:26 But everyone who hears these words of mine and does not put them into practice is like a foolish man who built his house on sand.

和合本太7:27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拼音版太7:27 Yǔ lín, shuǐ chōng, fēng chuī, zhuàng zhe nà fángzi, fángzi jiù dǎotā le. bìngqie dǎotā dé hen dà.

吕振中太7:27 霖雨降,河流来,大风吹,碰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坏;其倒坏是很大的!」

新译本太7:27 雨淋、水冲、风吹,摇撼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厉害。”

现代译太7:27 把房子盖在沙土上,一遭受风吹,雨打,水冲,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多麽惨重!」

当代译太7:27 因为经不起风、雨、洪水的冲击,一下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得很厉害。”

思高本太7:27 雨淋,水冲,风吹,袭击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的很惨。」

文理本太7:27 雨降潦行、风吹撞屋、遂以倾覆、宜倾覆者大也、○

修订本太7:27 风吹,雨打,水冲,撞击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厉害。"

KJV 英太7:27 And the rain descended, and the floods came, and the winds blew, and beat upon that house; and it fell: and great was the fall of it.

NIV 英太7:27 The rain came down, the streams rose, and the winds blew and beat against that house, and it fell with a great crash."

和合本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拼音版太7:28 Yēsū jiǎng wán le zhèxie huà, zhòngrén dōu xīqí tāde jiàoxun.

吕振中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群众都因他的教训而惊骇;

新译本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群众都惊奇他的教训。

现代译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群众对他的教训都感到十分惊奇;

当代译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番话,大家都感到异常惊讶。

思高本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群众都惊奇 的教训,因为 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的人,不像他们的经师.

文理本太7:28 耶稣言竟、众奇其训、

修订本太7:28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对他的教导都感到惊奇,

KJV 英太7:28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Jesus had ended these sayings, the people were astonished at his doctrine:

NIV 英太7:28 When Jesus had finished saying these things, the crowds were amazed at his teaching,

和合本太7:29 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拼音版太7:29 Yīnwei tā jiàoxun tāmen, zhèng xiàng yǒu quánbǐng de rén, bú xiàng tāmende Wénshì.

吕振中太7:29 因为他教训他们,像有权柄的,不像他们的经学士。

新译本太7:29 因为耶稣教导他们,像一个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经学家。

现代译太7:29 因为耶稣跟他们的经学教师不同,他的教训带有权威。

当代译太7:29 因为他的教训具有权威,不像他们的律法教师。

思高本太7:29 因为 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的人,不像他们的经师.

文理本太7:29 以其训人若操权者、非若士子也、

修订本太7:29 因为他教导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KJV 英太7:29 For he taught them as one having authority, and not as the scribes.

NIV 英太7:29 because he taught as one who had authority, and not as their teachers of the law.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