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2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3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4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5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6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7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8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9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10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注:有古卷在此有

11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13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14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16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18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19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20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21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22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23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24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25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26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29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30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31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32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33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34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35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提要:1基督警告他的门徒们要谦卑驯良:7要避免绊倒人,并且不要轻视小孩子们,15教导我们当我们的弟兄得罪我们时,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21并且应当如何再三地饶恕他们:23他通过一个国王与仆人算帐的比喻说明了这个道理,32那恶仆受了刑罚,因他没有对自己的同胞表示怜恤。


天国里谁为大

太18:1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本会注释】

当时。[谦卑,和好与饶恕,太18:1-35= 可9:33-50=路9:46-5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 马太记在这里的指示是在发生纳圣殿税那件事的同一天给出的(见《历》第四十八章)。关于这个场合的环境和紧接在它之前发生的事件,见对太17:24的注释。近来在加利利旅行的时候发生的门徒们之间的争论,导致耶稣此时给了他们这个指示(见可9:30;《历》第四十八章),那场争论显然在他们进入迦百农时达到了高潮。耶稣近来明显地提到要再去耶路撒冷(见太16:21),他们已经将近一年半不在那里了(见对约7:2的注释),这使门徒们心中重新兴起了错误的盼望(见对太16:21;路4:19的注释),希望耶稣现在会设立他的国度(见对太14:22的注释)。

显而易见,第18章整章的讲道都是在一个时间给出的。与在山上宝训中的情况一样(见对太5:2的注释),不同的福音书作者每一位都提到了别人没有提到的部分。除了较小的变化以外(见可9:38-41,49,50),马可的记述与马太的相当类似。对于这次讲道,在马太和马可都记载了的地方,马可的记载倾向于稍微比马太的记载更加完全充分。但马太福音中却有很长的一部分(见太18:10-35)是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没有的。路加只是很简短地记载了这次讲道,可是他在别处却记载了耶稣在别的地方给出的类似的教训。所以马太的记载是最完全的。整篇讲道很可以被冠名为“如何处理教会中兴起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使耶稣必需讲这篇道的大问题乃是那十二个人互相之间严重的个性冲突,这是一个要保持该团体团结合一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关于信徒们之间保持团结的重要性,见对约17:11,22,23的注释。

门徒进前来。在他们返回迦百农时,门徒们曾设法向耶稣隐藏他们的竞争精神(见《历》第四十八章)。他明白他们的想法,但那时什么都没对他们说。现在,在他们回来之后不久,就有了一个机会与他们一起处理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马太和马可对于当时这个问题,怎么被提出来的说法有所不同。马太说是门徒发起了这场讨论,而马可说是耶稣做的(见可9:33)。然而,这两个记述可以这样达到和谐一致:当彼得离开去为税银钓鱼时(见对太17:27的注释),耶稣开始与留在他身边的那11个门徒谈起了这个问题,很可能就在彼得的家里(见对太17:24的注释),但他们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在彼得回来后,那十二个人中的一个斗胆问了耶稣,那个他们彼此之间私下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见《历》第四十八章。

谁。直译是,“那么谁”?似乎很可能“那么”这个词(希腊文ara)把这个问题跟耶稣先前当彼得不在时提出的问题连接起来了。约六个月后,雅各和约翰通过他们的母亲,请求耶稣使他们在他的国里居显要位置(见对太20:20的注释)。在耶稣荣入耶路撒冷并断言了他乃圣殿之主以后,就在耶稣被卖的那个晚上,又引起了在天国中谁为大的问题(见对路22:24的注释)。门徒们看自己是该国的最高长官。他们想象的天国中的级别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了首位,甚至排斥了耶稣所告诉他们的,他受难与死亡的事。先入之见有效地使他们的心思与真理隔绝了。

天国。关于基督之国的真实本质,见对太4:17;5:2的注释。关于犹太人对这个主题持有的错误观念,见对路4:19的注释。


太18:2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本会注释】

叫一个小孩子来。救主将这个小孩子“抱起来”(见可9:36;《历》第四十八章)。

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本会注释】

回转。希腊文strephō,“转动”或“回转,转向”;所以指一个人的行动方针,“改变主意”。在圣经的用法中,strephō相当于希伯来词shub,通常在旧约圣经中用来表示“转”向主(见结33:11;见对耶3:12;结14:6;18:30的注释)。他们对上帝神圣恩典之国的本质的无知,引起了门徒之间的争论,并导致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见太18:1;《历》第四十八章)。但还有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起因—他们还没有真正地“回转”(见《历》第四十八章)。除非他们“回转”来跟从基督,沿着他来到这个世界所走上的道路行(见腓2:6-8),否则他们的愿望就必变得越来越与那恶者的愿望一致(见约8:44)。所以,耶稣现在努力向他们的心中反复灌输一种理解真伟大的原则(见对可9:35的注释)。门徒们如果学不会这个原则,就永远不能进入天国,更不要说在天国享受高职了。

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门徒们所怀藏的竞争的精神使他们变得孩子般的幼稚了,但耶稣却号召他们变得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关于耶稣个人对小孩子们的态度,见对可10:13-16的注释。

断不得进。在希腊文中有一个双重否定,强调的是绝对不可能。门徒们对基督努力传授给他们的这个教训认识的多么不完全,可以从数月后发展的两种情形显然看出来(见太20:20-28;路22:24-30)。


太18:4 所以,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本会注释】

自己谦卑。见对太11:29的注释。关于在别的场合,基督就谦卑作为一种品格特性的价值所给出的指示,见太23:8-12;路14:11;18:14。

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见对可9:35的注释。


太18:5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本会注释】

小孩子。在孩童某些可赞美的特性和天国里真“伟大”之人的牲征之间,耶稣继续给予比较,在天国里,唯一的伟大乃是品格的伟大。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当然包括实际的小孩子,但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天国里还是“小孩子”的人,即,不成熟的基督徒(见林前3:1,2;弗4:15;来5:13;彼后3:18;《历》第四十八章)。这些“小孩子”是那些信靠耶稣的人(太18:6)。

为我的名。见对太10:40-42的注释。即,“因我的缘故”,或“作为我的一个代表”。

接待我。马太在这里的叙述省略了耶稣讲道的一部分。这部分是为回答约翰提出的一个问题而讲的,约翰问到对没有直接与基督联合的间接信徒应该采取的态度(见对可9:38-41的注释)。


拒绝一切罪的诱惑

太18:6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本会注释】

跌倒。希腊文skandalizō,直译是,“诱骗”(见对太5:29的注释)。在这里,耶稣主要指的是任何会引起弟兄们之间不团结的事。保罗劝诫成熟的基督徒,不可做任何会使不成熟的基督徒绊倒的事(林前8:9-13)。

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见对第5节的注释。可能耶稣想到了他自己的某些门徒,他们还是“小孩子”,会受到别的某些人的专横态度的伤害。

大磨石。希腊文mulos onikos,直译是,“一块驴磨石”,即,一块那么大的磨石,甚至要驴子才能转得动它。关于较小的或手推的磨石,见对太24:41的注释。


太18:7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本会注释】

绊倒。即,“绊倒人的事”(见对太5:29的注释)。

是免不了的。即,“它是必然的”或“它是不可避免的”,绊倒的时刻必然会临到。在上帝的意图和计划中,“绊倒人”并不是“必要的”,但只是因为不可能避免,人们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见《历》第四十八章;参路17:1)。

那绊倒人的人有祸了。即,那通过言传身教使别人去犯错或劝阻别人跟从耶稣的脚踪的人有祸了。


太18:8 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本会注释】

你的一只脚叫你跌倒。关于这句话的比喻性质,见对太5:29,30的注释。从由于别人的话语或榜样被绊倒的场合(太18:5-7),耶稣现在转到了一个人自己本身的邪恶习惯和倾向。“只要保留一个罪不改,就足以败坏自己的品格,并迷惑他人”(《历》第四十八章;见对约14:30的注释)。

永火。见对太5:22;25:41的注释,请比较可9:43。


太18:9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本会注释】

地狱的火。见对太5:22的注释。在这里,马太的叙述省略了耶稣的讲道中基于涉及“火”与“盐”的一个例证的(见对可9:49;太5:13的注释)。


迷失的羊

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有古卷在此有

【本会注释】

小子。相关的注释,见对第5节的注释。

他们的使者。请比较诗103:20,21;来1:14。

见我天父的面。在希伯来的习惯用法中,“见某人的面”意思是接近某人(见创43:3,5;44:23)。天使们“常”接近天父的面乃是对最软弱的基督徒的保证,就连对他生在地上最小的儿女们的福利,天父都怀有热切的关怀(见对赛57:15的注释)。


太18:11 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本会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在保留还是省略这节经文之间有分歧。

拯救。见对太1:21;约3:16的注释。

失丧的人。见对路19:10的注释。


太18:12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本会注释】

走。见对路15:4-7的注释。在实施对人类的拯救中,上帝已经采取了主动。救恩并不存在于人寻找上帝,而是存在于上帝寻找人。人类的推理:看宗教不过是企图找到心灵的平安,并解决存在问题的奥秘,发现生活中的难题和不确定之事的解决办法而已。确实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对这些事情有一种渴望,但人自己决不能找到上帝。基督教信仰的荣耀在于它知道一位那么关心人甚至放下一切别的事为要“寻找并拯救失丧的人”的上帝(路19:10)。

往山里去。这是一幅牧羊人与他的羊夏季在高地的牧场露营的画面。

迷路。希腊文planaō,“走入歧途”,“迷路”或“带入错误之中”。英文词“planet”(行星)就来自于一个相关的希腊词planētes÷,意思是“一个流浪者”(见犹13)。太阳系的行星被称作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在显然“固定的”群星中“流浪”着。


太18:13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本会注释】

若是找着了。有可能上帝为人的利益付出的努力会被人拒绝。


太18:14 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本会注释】

不愿意。上帝“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他的旨意是“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小子。见对第5,6节的注释。


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

太18: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本会注释】

而且。耶稣在这里开始了新一部分的指示,但在思想上与前一部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第12-14节的关系尤为密切。在迷羊的比喻中,耶稣侧重于天父对“这小子里”(第14节)“走迷了路”的一个的深切关心(见对第12节的注释)。现在他进而论述(第15-20节)基督徒对曾伤害过自己的同道信徒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得罪。希腊文hamartanō,直译是,“没打中目标”;所以是“犯错”,“作恶”或“犯罪”。“犯错”的“弟兄”显然与那只“迷路的羊”一样(见对第12节的注释)。

去指出。见对利19:17,18的注释。请比较加6:1。这不只是一个英明的告诫;而是一个命令。“因为我们所能制止的罪恶,若是置之不问,我们就要为那罪负责,正如同自己犯了一样”(《历》第四十八章)。

只有你和他。传播“你弟兄”可能做过的事,会使接近他更加困难,或许甚至成为不可能的事。在此,我们在处理个人关系时,比其他方面更有特权应用黄金律(见对太7:12的注释)。对于一个错误的行为,越少公开越好。

得了你的弟兄。有人曾说除掉我们的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他们作朋友。感化力这种才干乃是一种神圣的托付,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在审判日交帐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见对太5:9的注释)。


太18:16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本会注释】

若不听。即,如果他不承认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不改变自己的行动方针,不尽可能地改正过去的错误。

一两个人。那“一两个人”大概是与发生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所以就更能表达不偏不倚地看法,劝勉那犯错的弟兄。万一那犯错的弟兄疏忽听从他们的劝谏,他们就可以作见证证明为他的利益所付出的努力,也证明该案例的事实。

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见对申17:6;19:15的注释。根据希伯来律法,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只凭一个人的见证受刑罚。最好还要记住,每一争执都有两面,在做出最终决定前,必需公平地两面听讼。


太18:17 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象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本会注释】

教会。希腊文ekklēsia,来自ek,“外面”和kaleō,“呼召”。最初,ekklēsia的意思是指召集市民考虑市政问题。在七十士译本中,希腊词sunagōgē,“犹太集会或会堂,”ekklēsia一般都用来指以色列人的“集会”或“圣会”。因为sunagōgē变得特别指犹太人的宗教集会,就可以料到基督徒们可能更喜欢用ekklēsia指他们的聚会。在基督教用法中,ekklēsia的意思既可以指敬拜的场所也可以指敬拜者的团体,不论有没有聚在一起。在这里“教会”指的是当地参与集体权力的信徒团体,而不是太16:18中的普世教会。

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或,“像外邦和和税务员一样。”犯错的教友既拒绝了教会的忠告,就使自己断绝了与教会的交情(《历》第四十八章)。这并不意味着他应该被蔑视、遭躲避、或被忽视。现在应该为犯错的教友像为任何一个非教友一样付出努力。在为这样一个使自己与教会断绝关系的人作工时,教友们应该小心,不要以这样一种方式与他联合,以致看起来好像他们与他的观点相同或者与他的恶行有份似的。


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本会注释】

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见对太16:19的注释。在这里,“捆绑”和“释放”的权柄被委托给了“教会”(见对太18:17的注释)。即使在这里,天庭对地上决议的批准,也只有该决议与天庭的原则相和谐的时候才得批准。凡处理犯错弟兄的人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所面对的是那些灵魂永远的命运,而且他们工作的效果是存到永远的(见《历》第四十八章)。


太18:19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本会注释】

我又告诉你们。第19,20节说的是第18节的普遍原则的一个明确的应用。

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见对第16节的注释。

同心合意地。在被卖的那一夜,耶稣的代求中再三强调了教友们联合一致行动的重要性(见约17:11,21-23)。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特别要在对犯错的弟兄所采取的方针上“同心合意”(见太18:16-18)。

事。希腊文pragma,“一个事实”,“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这里暗示某件必须要做的事。


太18:20 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本会注释】

奉我的名。见对太10:18,42的注释;参林前5:4。根据《米示孥》(Aboth3.2,《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7页),“但是[当]两个人坐在一起,并且他们之间[谈论]律法书上的话的时候,就有上帝的临格住在他们中间”(见对创3:24的注释)。当然,太18:20的话在一般的意义上也是真实的,可在是本章的上下文中(见第16-19节),它主要指教会以其职权处理犯罪的教友。


不饶恕人的恶仆

太18:21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本会注释】

那时彼得进前来。彼得想当然地承担了门徒代言人的角色(见对太16:16的注释),他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提建议一个行动方针(见对太14:28;16:16,22;17:4的注释等)。

几次呢。第18章的许多内容都直接地或间接地,致力于讲授基督徒对待犯罪弟兄的态度,特别是针对个人的冒犯。彼得不言而喻地接受了耐心地对待他“弟兄”的意见,但是想知道他必须这样做多久才能有自由采取一种更为严厉的态度并且要求赔偿。

到七次可以吗。有些人基于对摩1:3的错误解释,提出拉比们将一个人应该饶恕另一个人的次数限定为三次。彼得很清楚事实上基督总是以一种比文士们更宽广的意义解释律法(见对太5:17,18的注释),所以他在这里就尝试预料基督可能会推荐的忍耐程度,七一般被认为是表示完全的数字(见《路》第十九章)。但是饶恕一个人“七次”,仅此而已,就会是一种机械似的饶恕。

饶恕,不管是出于上帝还是出于人,远远不止是一种司法行动;它乃是在有冲突的地方恢复和平(见罗5:1)。但是饶恕甚至不仅如此—它还包括努力去使那犯错的弟兄本人回转。


太18:22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本会注释】

到七十个七次。希腊原文有点含糊不清,意思要么可能是“七十个七次”,要么是“七十七次”(参创4:24)。当然,这数字本身并不重要,只是象征性的。二者中每一个数字都与这里所教导的真理和谐,即饶恕并不是一个数学问题或法律规则,而是一种态度。凡内心怀藏着将来某个时间就不饶恕了这种想法的人,即使可能履行了饶恕的形式,也远没有给予真正的饶恕。如果人心被饶恕的精神激励,那么他第八次饶恕一个悔改的人就像第一次饶恕一样,要不就是第491次饶恕那个人像第八次饶恕一样。真饶恕并不限于次数;而且,有价值的并不是行为,而是引起那种行为的精神。“谁也不能使不饶恕人的精神辩明为正当的”(《路》第十九章)。


太18:23 天国好象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本会注释】

所以。[不饶恕人的仆人,太18:23-35。关于比喻,见本注释第203-207页。] 第18章余下的内容由一个比喻构成,意在说明真饶恕的精神。

一个王。因为这个比喻代表主怎样对待我们,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胞的方式,所以比喻中的“王”不是别人,正是基督。

算帐。即,算帐的目的是要清算并结束他们的帐目。比喻中的“仆人们”乃是政府官员。


太18:24 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本会注释】

有人带了一个。只有高级官员才有可能欠他的主人总额这么巨大的银子,像这个仆人所欠的一样。

一千万银子。原文是“一万他连得”,约为213,840公斤(213.8公吨)银子,足够雇佣10,000个劳工18年的工价(见本册注释原文第49页)。


太18: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本会注释】

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在古时,实际上直到相当近的一些时候,在西方的一些地区,欠债的人还会被送到监牢里。在东方国家,欠债的人及其家属都会被债主卖作奴隶。在这种情况下,欠债的人和他的家属都要被卖掉了。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一个希伯来人可以自卖或被债主出卖,但只能被“卖”一段有限的时间(见对出22:3;利25:39,47的注释)。而且,法律规定还保护这样的人免受苛刻的待遇(见对出21:2,20;申15:12,15,16的注释)。应该记住,比喻原是要教导一个中心的真理,比喻的许多细节或多或少都是随带事件,加添上去的目的只是要使故事圆满(见《路》第十九章)。比喻中论到那仆人要被卖作奴隶的内容,不可被解释为意思是说上帝会把任何一个人卖作奴隶。关于耶稣用比喻施教及这些比喻的解释,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


太18:26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本会注释】

俯伏。见对太2:11的注释。

拜。见对太8:2;15:25的注释。


太18: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本会注释】

免了他的债。象征性地,“债”代表控告我们的罪恶记录。就像比喻中的欠债人一样,我们全然无力偿还那债务。但是当我们真悔改时,上帝就免了我们的债。请比较两个欠债人的比喻(见对路7:41,42的注释)。


太18:28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本会注释】

遇见一个。并没有说明他是去找那个人还是偶然遇见的,因为与这比喻的教训无关。

十两银子。见对第24节的注释。十两银子是一百“便士”,或一百罗马denarii十两银子乃是一大笔债务,因为一denarius代表一个普通劳工一整天的工价(见对太20:2的注释)。然而,比起第一比债务来,这第二笔就显得不过是九牛一毛了。

还我。在希腊文中,被译为“还”的这个词处于强调位置。


太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本会注释】

俯伏。见第26节;见对太2:11的注释。


太18: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本会注释】

他不肯。这个无情的债主强硬地要求还债。这种无情几乎难以想象。他的自私使他眼瞎看不到自己所欠的巨额债务,并且阻止他感戴他自己的债主,也就是给予他伟大怜恤的王,导致了他毫无怜悯地对待与自己同作仆人的人。

下在监里。见对第25节的注释。


太18:31 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本会注释】

就甚忧愁。“众同伴”可能习惯于用主人开支中的一小部分来中饱私囊,为避免被主人,即被王发现,显然觉得第一个仆人的行为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告诉。即,他们充分而详细地说明了这事的详情。


太18:32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太18:33 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象我怜恤你吗?’

太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本会注释】

主人就大怒。请注意对比当王自己被得罪时所表现出的同情。王能耐心地忍受更大的损失,因为这对他来说那是一个次要的问题;但不公正地对待他的一个臣民却引起了他的义怒。

掌刑的。来自一个意思是“拷打”的动词(见对可5:7的注释)。

等他还清了。见对第25节的注释。


太18: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本会注释】

也要这样。凡不肯饶恕别人的人,从而就抛弃了自己蒙饶恕的希望。这个比喻的伟大教训乃在于此—那个无情而残忍的人对他的同胞与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上帝对我们之间的巨大反差。在我们开始去控告别人之前,或者要求别人偿还我们的“合法债务”时,我们确实应该先好好考虑一下,上帝在相似的环境下如何对待了我们,如果境遇颠倒过来,我们会愿意别人怎样待我们(见对太6:12,14,15的注释)。鉴于上帝对我们的无限仁慈怜悯,我们应该照样对别人表示仁慈怜悯。

从心里。彼得回答的缺憾(见对第21,22节的注释)在于他说的那种饶恕并非发自内心的,而是想要靠行为获得义的一种律法上、死板的“饶恕”。要领会因爱上帝和爱同胞而激发的内心的顺从的新概念,对彼得来说多难啊!这完成了耶稣对彼得所提问题的回答(第21节),这个回答也间接了涵盖了“天国里谁是最大的?”问题(第1节)。“最大的”就是“从心里”反映他天父的仁慈怜悯并“也要这样”对待其同胞的人。这才是我们与同胞交往之品格的真实量度。

就如耶稣在山上宝训中强调宣布的,那决定一个行为的性质的乃是激励那行为的动机。因而,表面上的好行为,当以获得人们的尊重为目的行出来时,在上天看来就没有价值了(太6:1-7)。饶恕的话语,虽然是重要的,但在上帝看来并不是首要的。反之,乃是心中的态度给了饶恕的话语丰富的意义,否则那些话语就没有意义。由环境或不可告人的目的激发的饶恕,可能会欺骗被饶恕的人,但却欺骗不了那看人内心的主(撒上16:7)。真诚的饶恕乃是基督徒完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见对太5:48的注释)。

一、卷名

现存最早的希腊文本采用“马太福音”的卷名,钦定本用“圣马太福音”,后来的大部分文本中则没有“圣”字。标准希腊文圣经采用“马太圣福音”的卷名,只是在以后的文本里出现。在圣经中,“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也就是从耶稣的生平和教训所发出来的救恩的好消息。“福音”原来不是指圣经的文字本身,但是新约成书之后,这个词也用来指一卷或四卷福音书。


二、作者

古代的基督教作者始终一致认为四福音中的第一卷为门徒马太所著。书中的内证表明本书作者显然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马太就是这样的人(太9:9;参可2:14)。他在蒙召成为门徒以前是一位税吏,可以推测他习惯于保存文字记录,这种才干在写历史时是很有价值的。他提到自己在宴席上时十分谦虚(太9:10;参路5:29),就象约翰(约21:24)也许还有马可(可14:51-52)提到自己时一样,由此间接证实他是作者。

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三39),公元140左右,希拉波立的巴比亚斯说:“马太用希伯来语写下了主的话,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也是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五8),半个世纪以后的伊里奈乌说:“马太在希伯来人中间用希伯来语发表了他的福音,当时彼得和保罗正在罗马传道,建立教会。”根据上述讲法和以后的作者们类似的言论,一些人认为马太福音原来是用亚兰语(即巴亚斯和伊里奈乌所说的希伯来语)写的,后来翻译成希腊语。但是这种看法一般人不接受。关于写作时间的证据很不充分。当时在犹太人中间,有许多“作品”只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可以认为,巴比亚斯所提到耶稣“言论”的著作可能是口头形式而非文学形式,而伊里奈乌的“福音”也可能是一种口传的形式。而认为我们今天所用的马太福音原文是希腊语的理由有下面三个:

1、马太福音的希腊文本并没有表现出翻译作品的特点。所谓的亚兰语表达方式在其他福音书中也有,很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用希腊语写作时用亚兰语进行思考。启示录中就有许多亚兰语的习语性用法。

2、语言和语体的统一性清楚表明这卷书原来就是希腊语写的。

3、马太福音在语言上与马可福音的希腊语特别相似,与路加福音的文字亦有相同,故似乎可以排除希腊文本是译作的可能性。


三、历史背景

在基督整个一生中,巴勒斯坦处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军队在庞培的统帅下于公元前64-63年征服了这一地区,将它划归罗马叙利亚行省。犹太人在罗马人来到之前曾享受过80年左右的政治独立,所以对外国行政和军事当局的存在和统治深恶痛绝。罗马元老院任命大希律(公元前37-4年)为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的王,使犹太人受苦更深了。

可以理解,犹太全国人民渴望得到独立,这种愿望实际上影响了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旧约圣经中有关弥赛亚预言的日子和解释所持的看法,又使这种愿望带上了宗教的色彩。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是他们不顺从上帝命令的直接结果。上帝曾藉着摩西和众先知把不顺从所带来的痛苦警告他们。

犹太人很自然地希望从罗马人和希律王双重的重轭下解放出来。常常有自称的弥赛亚兴起,要用刀剑恢复犹太人的权利,为他们伸冤。犹太人很乐意相信,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是应许一位政治上的弥赛亚,不仅把以色列从外国人的压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征服地上的各国。政治的野心就这样曲解了弥赛亚的盼望。由于拿撒勒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这些不现实的企望,他们的民族骄傲就阻碍了他们承认祂为众先知所见证的一位。


四、主题

四福音每一卷的主题都是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典范的生活、公开传道、代人受死、复活和升天。四福音都成为新约正典的一部分决非偶然。在叙述基督生平的过程中,它们各自起着特殊的作用。就上帝的儿子在地上的传道工作而言,即使是与耶稣最亲近的人,也很难弄清祂奇妙一生每一细节的意义。为了给将来的世代留下一幅耶稣生活和工作的完整画面,圣灵分别任命和引导四个人记录基督生平,也许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他们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各自省去了其他作者讲到的某些事件,并加进他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细节。

就象有四个画家坐下来画耶稣的肖像,每一个人都从不同的位置画,主体虽是一位,画面却不一样。四幅画结合起来看,对耶稣的认识就比一幅画更加全面。四位传道者所合成的画面使我们能看清基督一生的真实面目。凡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关救主的知识,都已经向我们显明了。

在圣灵的引导下,每一位作者所选择的素材,都按照他所认为最适于表达主题的方式编排起来。所以他往往略去了别人所说过的事情,结果我们有时难以把基督生平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按事件先后顺序确定每一件事的位置。“圣经中并不一定有完整的顺序和表面上的统一。基督的神迹就没有按准确的顺序叙述。”(怀氏文稿1886年24号)

每一位作者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基督介绍给他的读者,与他叙述基督生平的目标保持一致。马太和路加侧重表现祂作为人子的一面。马可则强调祂的神性,指出祂是上帝的儿子。马太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犹太人,是来成就向列祖所发应许的一位。路加指出祂是亚当的后裔(路3:38),因而是全人类的救主。马可完全肯定祂的神性,只说祂是上帝的儿子(可1:1)。约翰强调耶稣的人性(约1:14)决不会贬低这样的事实:从道的绝对意义上讲,祂就是上帝(约1:1-3)。

马太福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们救主的讲道和其他言论。他表现基督为伟大的教师。他的福音里六个讲章记得比较详细,而其他福音书则只简要提到,或根本没有讲。它们是:

1、福山宝训 太5-7章;

2、对门徒的训言 太10章;

3、海边讲道全部由比喻组成 太13章;

4、论谦卑和人际关系 太18章;

5、论伪善 太23章;

6、论基督再来 太24,25章。

马太福音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看出马太在写作时考虑到他的读者是什么人。他的读者似乎主要是犹太藉的基督徒和不信的犹太人。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劝后者相信耶稣为预言中的弥赛亚,并坚固前者的信心。马太福音特地指出耶稣是旧约的表号所指的对象,这些表号在祂身上得到了应验。在这方面马太福音比其他三个福音书合起来讲得还多。他说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它(太5:17)。他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开国之父和最杰出的君王,大卫的子孙。

导致犹太人拒绝耶稣的,是他们对于弥赛亚的身份和祂国度的性质所抱错误的观念。他们梦想中的弥赛亚是一位能领导国家取得独立,并在世界称霸的大君。可是他们却不理解弥赛亚是公义的王,领导他们战胜自己生活中的罪恶,实现属灵上的真正的自由。犹太人不能把旧约中关于弥赛亚要受苦段落与预言祂荣耀统治的段落协调起来,结果他们忽视了前者,误解了后者(见《历代愿望》30,212,257,777页)。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些表面上矛盾的段落似乎是无法解释之谜。他们专门找那些有关祂荣耀之国的经文,根本不考虑祂恩典的国度,和进入祂荣耀之国的先决条件。马太似乎觉得有责任说明得胜的弥赛亚同时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他证明耶稣真是以色列王和应许赐给大卫的“苗裔”,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研究马太福音时必须记住的另一个事实是:马太福音叙述基督生平不是按照年代,而是按逻辑和讲题的顺序。在按排耶稣生活和传道主要阶段时的确有一个总的年代程序。但在某一阶段内的事件就不一定按时间编排。事实上马太比其他福音书的作者更加偏离严格的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目的是编排耶稣的生活和传道经历,为他的写作指导思想服务。他不是年代学家按顺序记事。他是历史学家,根据选民历史更大的背景反映这些事件的意义。


五、纲要

(一)降生,婴儿和童年时期 太1:1-2:23

1、耶稣降生 太1:1-25

2、耶稣的童年 2:1-23

(二)为传道工作作准备,公元27年 太3:1-4:11

1、施洗约翰的工作 太3:1-12

2、受洗 太3:13-17

3、受试探 太4:1-11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到公元30年逾越节 太4:12-15:20

1、在加利利早期的传道工作 太4:12-25

2、福山宝训 太5:1-8:1

3、耶稣制服疾病、自然界和魔鬼的能力 8:2-9:34

4、论传道法 太9:35-11:1

5、施洗约翰派来的代表 太11:2-30

6、与法利赛人的矛盾 太12:1-50

7、海边讲道:天国的比喻 太13:1-52

8、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结束 太13:53-15:20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太15:21-18:35

1、在加利利边境传道 太15:21-39

2、与法利赛人的矛盾加深 太16:1-12

3、展望十字架 太16:13-17:27

4、人际关系的谦卑 18:1-35

(五)在毗利亚的工作,公元30-31年秋天到春天 太19:1-20:34

1、在毗利亚传道和医病 太19:1-20:16

2、最后一次前往邪路撒冷 太20:17-34

(六)在耶路撒冷最后的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太21:1-27:6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太21:1-23:39

2、有关基督再来的训言 太24:1-25:46

3、被捕和受审 太26:1-27:31

4、被钉和埋葬 太27:32-6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太28:1-20

和合本太18:1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拼音版太18:1 Dāngshí méntǔ jìn qián lái, wèn Yēsū shuō, tiānguó lǐ shuí shì zuì dà de.

吕振中太18:1 当那时候,门徒上耶稣跟前来,说∶「那么在天国里谁是最大的呢?」

新译本太18:1 那时,门徒前来问耶稣:“天国里谁是最大的呢?”

现代译太18:1 那时候,门徒来问耶稣:「在天国里谁最伟大?」

当代译太18:1 这时,门徒们来到耶稣跟前,问他说:“在天国里,谁的地位最高呢?”

思高本太18:1 就在那时刻,门徒来到耶稣跟前说:「在天国 究竟谁是最大的?」

文理本太18:1 维时、门徒诣耶稣曰、在天国孰为大、

修订本太18:1 当时,门徒前来问耶稣:"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KJV 英太18:1 At the same time came the disciples unto Jesus, saying, Who is the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NIV 英太18:1 At that time the disciples came to Jesus and asked, "Who is the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和合本太18:2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拼音版太18:2 Yēsū biàn jiào yī ge xiǎo háizi lái, shǐ tā zhàn zaì tāmen dāngzhōng,

吕振中太18:2 耶稣便叫了一个小孩子来,让他站在他们当中,

新译本太18:2 耶稣叫了一个小孩子站在他们当中,说:

现代译太18:2 耶稣叫了一个小孩子来,让他站在他们中间,

当代译太18:2 耶稣叫了一个小孩子来站在他们当中,然后说:

思高本太18:2 耶稣就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中间,

文理本太18:2 耶稣呼一孩提来、立之众中、曰、

修订本太18:2 耶稣叫一个小孩子来,让他站在他们当中,

KJV 英太18:2 And Jesus called a little child unto him, and set him in the midst of them,

NIV 英太18:2 He called a little child and had him stand among them.

和合本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拼音版太18:3 Shuō,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nǐmen ruò bú huízhuǎn, biànchéng xiǎo háizi de yàngshì, duàn bùdé jìn tiānguó.

吕振中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像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以进天国。

新译本太18:3 “我实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一定不能进天国。

现代译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子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

当代译太18:3 “我确实地告诉你们,除非你们变得像孩童那样纯真,否则就不能进天国。

思高本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决不能进天国。

文理本太18:3 我诚语汝、若不转移如孩提、不得入天国也、

修订本太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绝不能进天国。

KJV 英太18:3 And said, Verily I say unto you, Except ye be converted, and become as little children, ye shall not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heaven.

NIV 英太18:3 And he said: "I tell you the truth, unless you change and become like little children, you will never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和合本太18:4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拼音版太18:4 Suǒyǐ fán zìjǐ qiābēi xiàng zhè xiǎo háizi de, tā zaì tiānguó lǐ jiù shì zuì dà de.

吕振中太18:4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个小孩子的,他在天国就是最大的。

新译本太18:4 所以,凡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是最大的。

现代译太18:4 像这个小孩子那样谦卑的,在天国里就是最伟大的。

当代译太18:4 凡真正谦逊像小孩的人,他在天国里会成为最大。

思高本太18:4 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

文理本太18:4 故自谦如此孩提者、于天国为大也、

修订本太18:4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KJV 英太18:4 Whosoever therefore shall humble himself as this little child, the same is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NIV 英太18:4 Therefore, whoever humbles himself like this child is the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和合本太18:5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拼音版太18:5 Fán wéi wǒde míng, jiēdaì yī ge xiàng zhè xiǎo háizi de, jiù shì jiēdaì wǒ.

吕振中太18:5 「凡为我名的缘故接待一个这样的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新译本太18:5 凡因我的名接待一个这样的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现代译太18:5 为了我而接待这样一个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当代译太18:5 有人为了我的缘故,接待这样的一个门徒,就是接待我了。

思高本太18:5 「无论谁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 就是收留我;

文理本太18:5 凡以我名接一如是孩提者、即接我、

修订本太18:5 凡为我的名接纳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纳我。"

KJV 英太18:5 And whoso shall receive one such little child in my name receiveth me.

NIV 英太18:5 "And whoever welcomes a little child like this in my name welcomes me.

和合本太18:6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拼音版太18:6 Fán shǐ zhè xìn wǒde yī ge xiǎozi diēdǎo de, dào bù rú bǎ dà mòshí shuān zaì zhè rén de jǐngxiàng shang, chén zaì shēn hǎi lǐ.

吕振中太18:6 凡使这些信我的微小者之一个绊跌的,就使一块驴牵的磨石挂在他的脖子上,沉在海洋里,对于他还有益。

新译本太18:6 但无论谁使一个信我的小弟兄犯罪,倒不如拿一块大磨石拴在他的颈项上,把他沉在深海里。

现代译太18:6 「任何人使信徒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离弃了我,倒不如用大磨石拴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淹死在深海。

当代译太18:6 但不论是谁,如果使一个这样微小的门徒失足犯罪,他的刑罚就比用大石头挂在颈项沉下深海里更重。

思高本太18:6 但无论谁,使这些信我的小孩子中的一个跌倒, 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颈上,沉在海的深处更好。

文理本太18:6 凡陷信我小子之一者、宁以巨磨悬其颈、沈于深海、

修订本太18:6 "凡使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个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KJV 英太18:6 But whoso shall offend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which believe in me, it were better for him that a millstone were hanged about his neck, and that he were drowned in the depth of the sea.

NIV 英太18:6 But if anyone causes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who believe in me to sin, it would be better for him to have a large millstone hung around his neck and to be drowned in the depths of the sea.

和合本太18:7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拼音版太18:7 Zhè shìjiè yǒu huò le, yīnwei jiāng rén bàn dào. bàn dào rén de shì shì miǎn bú le de, dàn nà bàn dào rén de yǒu huò le.

吕振中太18:7 「因了绊跌的事,世界有祸阿!绊跌的事是不能不来的;但绊跌的事由他而来的,那人有祸阿!

新译本太18:7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充满使人犯罪的事。这些事是免不了的,但那使人犯罪的有祸了!

现代译太18:7 这世界竟有使人离弃我的事,多麽悲惨啊!这样的事固然会发生,但是那造成这种事的人要遭殃了!

当代译太18:7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里面的陷阱和网罗太多。虽然引人犯罪的事是免不了,但那些故意令人犯罪的人有祸了,

思高本太18:7 世界因了恶表是有祸的,恶表固然免不了要来,但立恶表的那人是有祸的。

文理本太18:7 祸哉斯世、以其陷人故也、夫陷人于罪、事所必有、但陷人者祸矣、

修订本太18:7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它使人跌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KJV 英太18:7 Woe unto the world because of offences! for it must needs be that offences come; but woe to that man by whom the offence cometh!

NIV 英太18:7 "Woe to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things that cause people to sin! Such things must come, but woe to the man through whom they come!

和合本太18:8 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拼音版太18:8 Tǎngruò nǐ yī zhǐ shǒu, huò shì yī zhǐ jiǎo, jiào nǐ diēdǎo, jiù kǎn xià lái diūdiào. nǐ quē yī zhī shǒu, huò shì yī zhi jiǎo, jìnrù yǒngshēng, jiàng rú yǒu liǎng shǒu liǎng jiǎo, beì diū zaì yǒng huǒ lǐ.

吕振中太18:8 假使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使你绊跌,把它砍下来,丢掉吧;你残废或瘸腿进入生命,比有两只手或两只脚而被丢在永世的火里倒好呢。

新译本太18:8 如果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丢掉;你一只手或一只脚进永生,总比有两只手或两只脚被投进永火里好。

现代译太18:8 「如果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使你犯罪,把它砍下来,扔掉。缺手缺脚而得永恒的生命,比手脚齐全而被扔进永不熄灭的烈火中好多了。

当代译太18:8 如果你们的手或你们的脚使你犯罪,就不如乾脆把它砍掉!因为失去手或脚进入永生,总比四肢健全,而被丢进永远烈火中来得好。

思高本太18:8 为此,倘若你的手,或你的脚使你跌倒,砍下它来,从你身上扔掉,为你或残或瘸进入生命,比有双手双脚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

文理本太18:8 倘尔一手一足陷尔、则斫而弃之、宁残与跛入于生、胜于二手二足委永火、

修订本太18:8 如果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使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扔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比有两手两脚被扔进永火里还好。

KJV 英太18:8 Wherefore if thy hand or thy foot offend thee, cut them off, and cast them from thee: it is better for thee to enter into life halt or maimed, rather than having two hands or two feet to be cast into everlasting fire.

NIV 英太18:8 If your hand or your foot causes you to sin cut it off and throw it away.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enter life maimed or crippled than to have two hands or two feet and be thrown into eternal fire.

和合本太18:9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拼音版太18:9 Tǎngruò nǐ yī zhī yǎn jiào nǐ diēdǎo, jiù bǎ tā wā chūlai diūdiào. nǐ zhǐyǒu yī zhī yǎn jìnrù yǒngshēng, jiàng rú yǒu liǎng zhī yǎn beì diū zaì dìyù de huǒ lǐ.

吕振中太18:9 假使你的一只眼使你绊跌,把它剜出来,丢掉吧;你独眼进入生命,比有两只眼而被丢在火烧的地狱(或译∶垃圾坑;希腊文∶欣嫩子谷)里倒好呢。

新译本太18:9 如果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就把它挖出来丢掉;你一只眼睛进永生,总比有两只眼睛被投进地狱的火里好。

现代译太18:9 如果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把它挖出来,扔掉。只有一只眼而得永恒的生命,比双眼齐全被扔进地狱的火里好多了。」

当代译太18:9 假如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就剜掉它吧!尽管独眼进入永生,总胜过双目健全,被丢进地狱的火焰里去。

思高本太18:9 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从你身上扔掉,为你有一只眼进入生命,比有双眼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

文理本太18:9 倘尔一目陷尔、则抉而弃之、宁一目入于生、胜于二目委火狱、

修订本太18:9 如果你一只眼使你跌倒,就把它挖出来扔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比有两只眼被扔进地狱的火里还好。"

KJV 英太18:9 And if thine eye offend thee, pluck it out, and cast it from thee: it is better for thee to enter into life with one eye, rather than having two eyes to be cast into hell fire.

NIV 英太18:9 And if your eye causes you to sin, gouge it out and throw it away.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enter life with one eye than to have two eyes and be thrown into the fire of hell.

和合本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有古卷在此有

拼音版太18:10 Nǐmen yào xiǎoxīn, bùke qīng kàn zhè xiǎozi lǐ de yī ge. wǒ gàosu nǐmen, tāmende shǐzhe zaì tiān shang, cháng jiàn wǒ tiān fù de miàn. ( yǒu gǔ juǎn zaì cǐ yǒu)

吕振中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些微小者之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守护天使在天上时常观见我天上之父的面呢。

新译本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要轻视这些小弟兄中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常见到我天父的面。

现代译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我告诉你们,在天上,他们的天使常常侍立在我天父的面前。

当代译太18:10 你们千万不要轻视这样一个微小的门徒。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时常参见我的天父。

思高本太18:10 你们小心,不要轻视这些小子中的一个,因为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在天之父的面。

文理本太18:10 慎勿轻视此小子之一、

修订本太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些小子中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

KJV 英太18:10 Take heed that ye despise not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for I say unto you, That in heaven their angels do always behold the face of my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NIV 英太18:10 "See that you do not look down on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For I tell you that their angels in heaven always see the face of my Father in heaven.

和合本太18:11 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拼音版太18:11 Rénzǐ lái wéi yào zhengjiù shīsàng de rén

吕振中太18:11 (有古卷加∶因为人子来,是要拯救失掉的人)

新译本太18:11 (有些抄本有第11节:“人子来,是要拯救失丧的人。”)

现代译太18:11 〔有些古卷加11节:因为人子来目的是要拯救失丧的人。〕

当代译太18:11 我到世界来,为要拯救迷途的人。

思高本太18:11 【因为人子来是为救那丧亡了的。】

文理本太18:11 我语汝、其使在天、当觐我父之颜也、

修订本太18:11

KJV 英太18:11 For the Son of man is come to save that which was lost.

NIV 英太18:11 [The Son of Man came to save what was lost.]

和合本太18:12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拼音版太18:12 Yī gèrén ruò yǒu yī bǎi zhī yáng, yī zhī zǒu mí le lù, nǐmen de yìsi rúhé. tā qǐbù piē xià zhè jiǔ shí jiǔ zhī, wǎng shān lǐ qù zhǎo nà zhī mí lù de yáng ma.

吕振中太18:12 你们以为怎样?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其中有一只走迷了路,难道他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在山上,去找那只迷路的么?

新译本太18:12 你们认为怎样?有一个人,他有一百只羊,如果失了一只,他会不把九十九只留在山上,去寻找那迷失的吗?

现代译太18:12 「你们试想,假如一个人有一百只羊,其中的一只迷失了,难道他不撇下九十九只在山野间,去寻找那只迷失的羊吗?

当代译太18:12 试想,如果有一个人拥有一百只羊,其中有一只走迷了路,他会怎样办呢?难道不会暂时把那九十九只撇在山上,赶快去找那只迷途的羊吗?

思高本太18:12 他们以为如何? 如果一个人有一百只羊,其中一只迷失了路,他岂不把那九十九只留在山上,而去寻找那只迷失了路的吗?

文理本太18:12 设人有百羊、而亡其一、尔意若何、岂不姑舍九十九羊于山、往觅其亡者乎、

修订本太18:12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其中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见如何?他岂不留下这九十九只在山上,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KJV 英太18:12 How think ye? if a man have an hundred sheep, and one of them be gone astray, doth he not leave the ninety and nine, and goeth into the mountains, and seeketh that which is gone astray?

NIV 英太18:12 "What do you think? If a man owns a hundred sheep, and one of them wanders away, will he not leave the ninety-nine on the hills and go to look for the one that wandered off?

和合本太18:13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拼音版太18:13 Ruò shì zhǎo zhe le,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tā wéi zhè yī zhī yáng huānxǐ, bǐ wéi nà méiyǒu mí lù de jiǔ shí jiǔ zhī huānxǐ hái dà ne.

吕振中太18:13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了这一只来欢喜,比为了那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欢喜还要大呢。

新译本太18:13 我实在告诉你们,他若找到了,就为这一只羊欢喜,胜过为那九十九只没有迷失的。

现代译太18:13 我告诉你们,他找到了这一只迷失的羊一定非常高兴,比他有那九十九只没有迷失的羊高兴多了!

当代译太18:13 我敢肯定地说,如果找到了,他从这只羊身上所获得的快乐,一定比那九十九只没有迷失的羊来得大。

思高本太18:13 如果他幸运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比为那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更觉欢喜;

文理本太18:13 若遇之、我诚语汝、其为此一羊而喜、胜于为九十九之未亡者矣、

修订本太18:13 若是找到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KJV 英太18:13 And if so be that he find it, verily I say unto you, he rejoiceth more of that sheep, than of the ninety and nine which went not astray.

NIV 英太18:13 And if he finds it, I tell you the truth, he is happier about that one sheep than about the ninety-nine that did not wander off.

和合本太18:14 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拼音版太18:14 Nǐmen zaì tiān shang de fù, ye shì zhèyàng bú yuànyì zhè xiǎozi lǐ shīsàng yī ge.

吕振中太18:14 同样的,这些微小者之一个若失掉了,这在你们(有古卷∶我)天上的父面前,也不是他的旨意呀。

新译本太18:14 照样,你们在天上的父是不愿意这些小弟兄中有一个失丧的。

现代译太18:14 同样,你们的天父〔有些古卷作:我的天父〕不愿意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迷失。」

当代译太18:14 同样,你们的天父,也绝不愿失掉一个微小的门徒。

思高本太18:14 同样,使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丧亡,决不是你们在天之父的意愿。」 

文理本太18:14 如是、亡此小子之一、非尔天父意也、○

修订本太18:14 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失去这些小子中的一个。"

KJV 英太18:14 Even so it is not the will of your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that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should perish.

NIV 英太18:14 In the same way your Father in heaven is not willing that any of these little ones should be lost.

和合本太18: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拼音版太18:15 Tǎngruò nǐde dìxiōng dé zuì nǐ, nǐ jiù qù chèn zhe zhǐyǒu tā hé nǐ zaì yī chù de shíhou, zhī chū tāde cuò lái. tā ruò tīng nǐ, nǐ biàn dé le nǐde dìxiōng.

吕振中太18:15 「倘若你弟兄犯了罪(有古卷∶得罪了你),你要去,当你和他独在的时候使他自知有罪;他若听你,你便赢得了你弟兄。

新译本太18:15 “如果你的弟兄犯了罪(“犯了罪”有些抄本作“得罪你”),你趁着和他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要去指出他的过失来。如果他肯听,你就得着你的弟兄。

现代译太18:15 「假使你的弟兄得罪你〔另有些古卷作:你的弟兄犯罪〕,你就去见他,指出他的错误;只是要在他跟你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才这样做。假如他听了你的劝告,你便赢得你的弟兄。

当代译太18:15 如果有一位弟兄开罪了你,你要找个机会跟他单独在一起,诚恳地指出他的错处。如果他肯接受劝告,承认错误,你就得了一位弟兄;

思高本太18:15 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独处的时候,规劝他;如果他听从了你,你便赚得了你的兄弟;

文理本太18:15 倘兄弟获罪于尔、则于彼独处时谪之、若听、则得尔兄弟矣、

修订本太18:15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你要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就赢得了你的弟兄;

KJV 英太18:15 Moreover if thy brother shall trespass against thee, go and tell him his fault between thee and him alone: if he shall hear thee, thou hast gained thy brother.

NIV 英太18:15 "If your brother sins against you, go and show him his fault, 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 If he listens to you, you have won your brother over.

和合本太18:16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拼音版太18:16 Tā ruò bú tīng, nǐ jiù Lìngwaì daì yī liǎng gèrén tóng qù, yào píng liǎng sān gèrén de kǒu zuò jiànzhèng, jù jù dōu ke déng zhún.

吕振中太18:16 他若不听,你要另外带着一个人或两个人同你去,使句句话、凭着两个或三个见证人亲口说出,得以成立。

新译本太18:16 如果他不肯听,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好使一切话,凭两三个证人的口,可以确定。

现代译太18:16 假使他不听,你就约请其他一两个人一起去;这样每一句指责的话都有两叁个人可以作证。

当代译太18:16 但如果他的态度傲慢,不肯听从,你便要多带一两位弟兄去见他,让双方的谈话,有两叁个人作证。

思高本太18:16 但他如果不听,你就另带上一个或两个人,为叫任何事情,凭两个或叁个见证人的口供,得以成立。

文理本太18:16 弗听、则携一二人偕往、致以二三证者之口、其言咸定矣、

修订本太18:16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个或两个人同去,因为'任何指控都要凭两个或三个证人的口述才能成立'。

KJV 英太18:16 But if he will not hear thee, then take with thee one or two more, that in the mouth of two or three witnesses every word may be established.

NIV 英太18:16 But if he will not listen, take one or two others along, so that 'every matter may be established by the testimony of two or three witnesses.'

和合本太18:17 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拼音版太18:17 Ruò shì bú tīng tāmen, jiù gàosu jiàohuì. ruò shì bú tīng jiàohuì, jiù kàn tā xiàng waìbāngrén hé shuìlì yíyàng.

吕振中太18:17 他若不听他们,你要告诉教会;倘若连教会他也不听,你就拿他当外国人和收税人得啦。

新译本太18:17 如果他再不听,就告诉教会;如果连教会他也不听,就把他看作教外人和税吏吧。

现代译太18:17 如果他仍然不听,就把这件事的始末向教会报告。他对教会也不听从的话,你就把他当作外人或税棍看待好了。」

当代译太18:17 如果他仍执迷不悟,就当向教会报告。假如他连教会也不管,你就乾脆把他当作不信上帝的人,或贪官污吏一样看待好了。

思高本太18:17 若是他仍不听从他们,你要告诉教会;如果他连教会也不听从,你就将他看作外邦人或税吏。

文理本太18:17 又弗听、则告于会、弗听会、则视之犹异邦人与税吏可也、

修订本太18:17 他若是不听他们,就去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把他看作外邦人和税吏。

KJV 英太18:17 And if he shall neglect to hear them, tell it unto the church: but if he neglect to hear the church, let him be unto thee as an heathen man and a publican.

NIV 英太18:17 If he refuses to listen to them, tell it to the church; and if he refuses to listen even to the church, treat him as you would a pagan or a tax collector.

和合本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拼音版太18:18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fán nǐmen zaì dì shang suǒ kúnbǎng de, zaì tiān shang ye yào kúnbǎng. fán nǐmen zaì dì shang suǒ shìfàng de, zaì tiān shang ye yào shìfàng.

吕振中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禁止(或译∶捆绑)的,在天上也必被禁止(或译∶捆绑);凡你们在地上准许(或译∶释放),在天上也必蒙准许(或译∶释放)。」

新译本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被捆绑;你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被释放。

现代译太18:18 「所以,我告诉你们,你们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们在地上所准许的,在天上也要准许。

当代译太18:18 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你们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你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思高本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束 的,在天上也要被束 ; 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 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文理本太18:18 我诚语汝、凡尔系于地者、在天亦系之、释于地者、在天亦释之、

修订本太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KJV 英太18:18 Verily I say unto you, Whatsoever ye shall bind on earth shall be bound in heaven: and whatsoever ye shall loose on earth shall be loosed in heaven.

NIV 英太18:18 "I tell you the truth, whatever you bind on earth will be bound in heaven, and whatever you loose on earth will be loosed in heaven.

和合本太18:19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拼音版太18:19 Wǒ yòu gàosu nǐmen, ruò shì nǐmen zhōngjiān yǒu liǎng gèrén zaì dì shang, tóngxīn héyì de qiú shénme shì, wǒ zaì tiān shang de fù, bì wéi tāmen chéngquán.

吕振中太18:19 我还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两个人在地上、对他们所要求的一切事同心合意,我在天上的父就必给他们作成。

新译本太18:1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当中若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为什么事祈求,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现代译太18:19 「我再告诉你们,你们在地上,如果有两个人同心合意地祈求,无论求甚麽,我的天父一定为你们成全。

当代译太18:19 我又告诉你们,信徒当中,如果有两个人同心合意地祈求一件事,无论这件事是甚麽,天父必成全他们。

思高本太18:19 我实在告诉你们:若你们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无论为什麽事祈祷, 我在天之父,必要给他们成就,

文理本太18:19 我又语汝、倘尔二人同心、在地祈求、无论何事、我在天之父必成之、

修订本太18:19 我又实在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KJV 英太18:19 Again I say unto you, That if two of you shall agree on earth as touching any thing that they shall ask, it shall be done for them of my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NIV 英太18:19 "Again, I tell you that if two of you on earth agree about anything you ask for, it will be done for you by my Father in heaven.

和合本太18:20 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拼音版太18:20 Yīnwei wúlùn zaì nàli, yǒu liǎng sān gèrén fèng wǒde míng jùhuì, nàli yǒu wǒ zaì tāmen zhōngjiān.

吕振中太18:20 因为无论哪里、两个或三个人奉我的名聚集,在那里、我就在他们中间。」

新译本太18:20 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我就在他们中间。”

现代译太18:20 因为,无论在甚麽地方,有两叁个人奉我的名聚集,我就在他们中间。」

当代译太18:20 因为只要有两、叁个人奉我的名聚会,我就在他们当中。”

思高本太18:20 因为那里有两个或叁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 」

文理本太18:20 盖二三人奉我名随在而集、我亦在其中矣、○

修订本太18:20 因为,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哪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KJV 英太18:20 For where two or three are gathered together in my name, there am I in the midst of them.

NIV 英太18:20 For where two or three come together in my name, there am I with them."

和合本太18:21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拼音版太18:21 Nàshí Bǐdé jìn qián lái, duì Yēsū shuō, Zhǔ a, wǒ dìxiōng dé zuì wǒ, wǒ dāng raóshù tā jǐ cì ne. qī cì keyǐ ma.

吕振中太18:21 那时彼得上前来,对耶稣说∶「主阿,我弟兄得罪了我,我饶恕他、要几次呢?到七次么?」

新译本太18:21 那时,彼得前来问耶稣:“主啊,如果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要饶恕他多少次?七次吗?”

现代译太18:21 那时候,彼得来问耶稣:「主啊,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该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够吗?」

当代译太18:21 彼得问耶稣说:“主啊,如果有人得罪了我,我该饶恕他多少次呢?七次够了吗?”

思高本太18:21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啊! 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 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

文理本太18:21 时、彼得就之曰、主、兄弟获罪于我、我恕之、当几何次、至七次乎、

修订本太18:21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够吗?"

KJV 英太18:21 Then came Peter to him, and said, Lord, how oft shall my brother sin against me, and I forgive him? till seven times?

NIV 英太18:21 Then Peter came to Jesus and asked, "Lord, how many times shall I forgive my brother when he sins against me? Up to seven times?"

和合本太18:22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拼音版太18:22 Yēsū shuō, wǒ duì nǐ shuō, bú shì dào qī cì, nǎi shì dào qī shí ge qī cì.

吕振中太18:22 耶稣对他说∶「我告诉你,不但到七次,乃要到七十个七次。

新译本太18:22 耶稣对他说:“我告诉你,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

现代译太18:22 耶稣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或译:七十七次〕。

当代译太18:22 “不够!应该有七十个七次。”耶稣就用比喻说:

思高本太18:22 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 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

文理本太18:22 耶稣曰、我所谓非仅于七、乃七十乘七也、

修订本太18:22 耶稣说:"我告诉你,不是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

KJV 英太18:22 Jesus saith unto him, I say not unto thee, Until seven times: but, Until seventy times seven.

NIV 英太18:22 Jesus answered, "I tell you, not seven times, but seventy-seven times.

和合本太18:23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拼音版太18:23 Tiānguó hǎoxiàng yī ge wáng, yào hé tā púrén suàn zhàng.

吕振中太18:23 故此天国好比一个做王的人,想要同他的奴仆算账。

新译本太18:23 因此,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的仆人算账,

现代译太18:23 因为天国好比以下的故事:有一个君王要跟他的臣仆结帐。

当代译太18:23 “天国正像一个国王要跟他的仆人清算帐目。

思高本太18:23 为此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要同他的仆人算账。

文理本太18:23 是故天国犹王者、与其仆会计、

修订本太18:23 因为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KJV 英太18:23 Therefore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likened unto a certain king, which would take account of his servants.

NIV 英太18:23 "Therefore,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king who wanted to settle accounts with his servants.

和合本太18:24 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拼音版太18:24 Cái suàn de shíhou, yǒu rén daì le yī ge qiàn yī qiāwàn yínzi de lái.

吕振中太18:24 开始算的时候,有一个欠六千万日工钱(希腊文∶一万他兰得)的被带了来,到他面前。

新译本太18:24 刚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下六千万银币的人来。

现代译太18:24 他开始算帐的时候,有人把一个欠了他好几万块金币的臣仆带到他面前来。

当代译太18:24 侍卫押着一个欠了一千万圆的人进来。

思高本太18:24 他开始算账的时候, 给他送来一个欠他一万「塔冷通」的,

文理本太18:24 计时、有曳负千万金者至、

修订本太18:24 他开始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万他连得的仆人来。

KJV 英太18:24 And when he had begun to reckon, one was brought unto him, which owed him ten thousand talents.

NIV 英太18:24 As he began the settlement, a man who owed him ten thousand talents was brought to him.

和合本太18: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拼音版太18:25 Yīnwei tā méiyǒu chánghuán zhī wù, zhǔrén fēnfu bǎ tā hé tā qīzi érnǚ, bìng yīqiè suǒyǒude dōu maì le chánghuán.

吕振中太18:25 因为没有可偿还的,主人就发命令叫他把自己、连妻子带儿女都卖了做奴仆,并卖所有的一切、来偿还。

新译本太18:25 他没有钱偿还,主人就下令叫人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以及一切所有的都卖掉,用来偿还。

现代译太18:25 因为这个人没有钱还债,王就下令把他卖了作奴隶,连同他的妻子、儿女,和一切所有的也得卖掉,好偿还债务。

当代译太18:25 因为这个人没法清还债款,国王就下令把他卖作奴隶,连他的妻儿,产业也要全部卖清来还债。

思高本太18:25 因他没有可还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儿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变卖来还债。

文理本太18:25 既无可偿、主命鬻其身与妻孥、及其所有以偿、

修订本太18: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下令把他和他妻子儿女,以及一切所有的都卖了来偿还。

KJV 英太18:25 But forasmuch as he had not to pay, his lord commanded him to be sold, and his wife, and children, and all that he had, and payment to be made.

NIV 英太18:25 Since he was not able to pay, the master ordered that he and his wife and his children and all that he had be sold to repay the debt.

和合本太18:26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拼音版太18:26 Nà púrén jiù fǔfú baì tā shuō, Zhǔ a, kuānróng wǒ, jiānglái wǒ dōu yào huánqīng.

吕振中太18:26 那奴仆就俯伏拜他说∶『主阿,宽容我吧,一切我都要还你』。

新译本太18:26 那仆人就跪下拜他,说:‘请宽容我,我会把一切还给你的。’

现代译太18:26 那仆人在王面前跪下来,哀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会把一切债务都还清的。』

当代译太18:26 那仆人伏地拜他,恳求他说:‘求求陛下开恩!请给我一个限期。我必定设法清还。’

思高本太18:26 那仆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说:主啊! 容忍我吧! 一切我都要还给你。

文理本太18:26 仆伏而拜曰、主、宽我、我将尽偿、

修订本太18:26 那仆人就俯伏向他叩头,说:'宽容我吧,我都会还你的。'

KJV 英太18:26 The servant therefore fell down, and worshipped him, saying, Lord, have patience with me, and I will pay thee all.

NIV 英太18:26 "The servant fell on his knees before him. 'Be patient with me,' he begged, 'and I will pay back everything.'

和合本太18: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拼音版太18:27 Nà púrén de zhǔrén, jiù dòng le cí xīn, bǎ tā shìfàng le, bìngqie miǎn le tāde zhaì.

吕振中太18:27 那奴仆的主人动了怜悯的心,就释放他,免了他的债款。

新译本太18:27 主人动了慈心,把那仆人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现代译太18:27 王动了慈心,免了他的债,并且把他释放了。

当代译太18:27 国王可怜他,不但释放了他,而且免了他全部的债。

思高本太18: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心把释放了,并且也赦免了他的债。

文理本太18:27 主怜而释之、免其债、

修订本太18: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KJV 英太18:27 Then the lord of that servant was moved with compassion, and loosed him, and forgave him the debt.

NIV 英太18:27 The servant's master took pity on him, canceled the debt and let him go.

和合本太18:28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拼音版太18:28 Nà púrén chūlai, yùjiàn tāde yī ge tóngbàn, qiàn tā shí liǎng yínzi, biàn jiū zhe tā, qiā zhù tāde hóulóng, shuō, nǐ bǎ suǒ qiàn de huǎn wǒ.

吕振中太18:28 但那仆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一百日工钱(希腊文∶『第那流』∶罗马银币)的,便抓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所欠的,都要还!』

新译本太18:28 那仆人出来,遇见一个欠了他一百个银币的仆人,就抓住他,扼着他的喉咙,说:‘把你欠我的钱还给我。’

现代译太18:28 「那个仆人出来后,遇见一个一起当差的同伴。这个同伴欠他几块钱,他就抓住他,掐住他的喉咙,说:『把欠我的钱还给我!』

当代译太18:28 可是,这人一出大门,遇见另一个仆人,就威逼他还所欠的二千圆。这人揪住那同伴的衣襟,扼着他的咽喉,连声喝令他立刻还债。

思高本太18:28 那仆人正出去时,遇见一个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咙说:还你欠的债!

文理本太18:28 仆出、遇同侪负其十金、执之、扼其吭曰、尔所负者偿之、

修订本太18:28 那仆人出来,遇见一个欠他一百个银币的同伴,就揪着他,扼住他的喉咙,说:'把你所欠的还我!'

KJV 英太18:28 But the same servant went out, and found one of his fellowservants, which owed him an hundred pence: and he laid hands on him, and took him by the throat, saying, Pay me that thou owest.

NIV 英太18:28 "But when that servant went out, he found one of his fellow servants who owed him a hundred denarii. He grabbed him and began to choke him. 'Pay back what you owe me!' he demanded.

和合本太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拼音版太18:29 Tāde tóngbàn jiù fǔfú yāngqiú tā, shuō, kuānróng wǒ ba, jiānglái wǒ bì huánqīng.

吕振中太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求他说∶『宽容我吧,我要还你』。

新译本太18:29 那和他一同作仆人的就跪下求他,说:‘请宽容我,我会还给你的。’

现代译太18:29 他的同伴跪下来,哀求他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会还清的!』

当代译太18:29 那同伴双膝跪下,苦苦地哀求:‘饶了我吧!我一定尽快奉还的。’

思高本太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说:容忍我吧! 我必还给你。

文理本太18:29 同侪伏而求曰、宽我、我将偿尔、

修订本太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我会还你的。'

KJV 英太18:29 And his fellowservant fell down at his feet, and besought him, saying, Have patience with me, and I will pay thee all.

NIV 英太18:29 "His fellow servant fell to his knees and begged him, 'Be patient with me, and I will pay you back.'

和合本太18: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拼音版太18:30 Tā bù ken, jìng qù bǎ tā xià zaì jiānlǐ, deng tā huǎn le suǒ qiàn de zhaì.

吕振中太18:30 他却不肯,反而去,设法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新译本太18:30 他却不肯,反而把他带走,关在监里,等他把所欠的还清。

现代译太18:30 但是他不肯,反而把他下在监狱里,等他还清欠款。

当代译太18:30 这人却丝毫不肯放松,竟将那欠他债的人关进牢里,声明若不还清债项,休想出来。

思高本太18:30 可是他不愿意,且把他下在监 ,直到他还清了欠债。

文理本太18:30 弗许、下之狱、俟偿所负、

修订本太18:30 他不肯,却把他下在监里,直到他还了所欠的债。

KJV 英太18:30 And he would not: but went and cast him into prison, till he should pay the debt.

NIV 英太18:30 "But he refused. Instead, he went off and had the man thrown into prison until he could pay the debt.

和合本太18:31 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拼音版太18:31 Zhòng tóngbàn kànjian tā suǒ zuò de shì, jiù shén yōuchóu, qù bǎ zhè shì dōu gàosu le zhǔrén.

吕振中太18:31 同做奴仆的见了所经过的事,就极其忧愁;去把所经过的一切事都给主人讲明。

新译本太18:31 其他的仆人看见这事,非常难过,就去向主人报告这一切事情。

现代译太18:31 其他的同伴看见这事的经过都很悲愤;他们去见王,把这事的始末向他报告。

当代译太18:31 目睹这一切事的人都悲愤不平,一起去把这件事告诉国王。

思高本太18:31 他的同伴看见所发生的事,非常悲愤,遂去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主人。

文理本太18:31 诸同侪见之、忧甚、以其所行赴诉于主、

修订本太18:31 同伴们看见他所做的事就很悲愤,把这一切的事都告诉了主人。

KJV 英太18:31 So when his fellowservants saw what was done, they were very sorry, and came and told unto their lord all that was done.

NIV 英太18:31 When the other servants saw what had happened, they were greatly distressed and went and told their master everything that had happened.

和合本太18:32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拼音版太18:32 Yúshì zhǔrén jiào le tā lái, duì tā shuō, nǐ zhè è núcai, nǐ yāngqiú wǒ, wǒ jiù bǎ nǐ suǒ qiàn de dōu miǎn le.

吕振中太18:32 于是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恶奴才,因你求了我,那全部的债我都免了你;

新译本太18:32 于是主人叫他来,对他说:‘你这个恶仆,你求我,我就免了你欠我的一切。

现代译太18:32 於是王叫那个仆人来,对他说:『你这个恶奴,只因你向我要求,我免了你所有的债,

当代译太18:32 国王立刻把仆人召来,怒斥他说:‘你这狠心的奴才!你只向我哀求一下,我就饶了你。

思高本太18:32 於是主人把那仆人叫来,对他说:恶仆! 因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债;

文理本太18:32 主召之曰、恶哉仆也、尔所负者、求我则尽免之、

修订本太18:32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KJV 英太18:32 Then his lord, after that he had called him, said unto him, O thou wicked servant, I forgave thee all that debt, because thou desiredst me:

NIV 英太18:32 "Then the master called the servant in. 'You wicked servant,' he said, 'I canceled all that debt of yours because you begged me to.

和合本太18:33 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拼音版太18:33 Nǐ bú yīngdāng liánxù nǐde tóngbàn xiàng wǒ liánxù nǐ ma.

吕振中太18:33 你岂不应当怜恤和你同做奴仆的,像我怜恤你么?』

新译本太18:33 难道你不应该怜悯你的同伴,好像我怜悯你一样吗?’

现代译太18:33 你不该宽容你的同伴,像我宽容你一样吗?』

当代译太18:33 难道你不应该饶恕你的同伴吗?’

思高本太18:33 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

文理本太18:33 不当矜恤同侪、犹我矜恤尔乎、

修订本太18:33 你不应该怜悯你的同伴,像我怜悯你吗?'

KJV 英太18:33 Shouldest not thou also have had compassion on thy fellowservant, even as I had pity on thee?

NIV 英太18:33 Shouldn't you have had mercy on your fellow servant just as I had on you?'

和合本太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拼音版太18:34 Zhǔrén jiù dà nù, bǎ tā jiāo gei zhǎng xíng de, deng tā huánqīng le suǒ qiàn de zhaì.

吕振中太18:34 主人发怒,就把他送交司刑官,等他偿还所欠的一切债。

新译本太18:34 于是主人大怒,把他送去服刑,等他把所欠的一切还清。

现代译太18:34 王十分忿怒,把他关进监狱里受刑,等他还清全部的债。」

当代译太18:34 国王大怒,就下令把他交给行刑的人,直到他还清全部的债务。

思高本太18:34 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给刑役,直到他还清所欠的一切。

文理本太18:34 主怒、付之司刑、俟其尽偿所负、

修订本太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司刑的,直到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KJV 英太18:34 And his lord was wroth, and delivered him to the tormentors, till he should pay all that was due unto him.

NIV 英太18:34 In anger his master turned him over to the jailers to be tortured, until he should pay back all he owed.

和合本太18: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拼音版太18:35 Nǐmen gèrén ruò bú cóng xīnli raóshù nǐde dìxiōng, wǒ tiān fù ye yào zhèyàng dāi nǐmen le.

吕振中太18:35 你们若不从心里各人饶恕他的弟兄,我天父也必这样待你们。」

新译本太18:35 如果你们各人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这样待你们。”

现代译太18:35 耶稣说:「如果你们每一个人不肯从心里饶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当代译太18:35 如果你们不肯甘心乐意地宽恕人,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思高本太18:35 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 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文理本太18:35 尔众不诚恕兄弟、则我天父亦将如是施诸尔、

修订本太18: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

KJV 英太18:35 So likewise shall my heavenly Father do also unto you, if ye from your hearts forgive not every one his brother their trespasses.

NIV 英太18:35 "This is how my heavenly Father will treat each of you unless you forgive your brother from your hear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