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2“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3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4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5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6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7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8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9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10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11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12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13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4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15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

16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 神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

17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18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

19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

20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21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 神。”

22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23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24“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25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26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27末后,妇人也死了。

28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29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 神的大能。

30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31论到死人复活, 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32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

33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34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

35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

36“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41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

42“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 是大卫的子孙。”

43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

44‘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45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46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提要:1国王儿子的婚筵的比喻。9外邦人蒙召。12对没有穿婚筵礼服之人的惩罚。15应该纳税给该撒。23基督驳倒了撒都该人关于复活的观点:34回答了律法师,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且是最大的:41并且向法利赛人提出了关于弥赛亚的问题。


喜筵的比喻

太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本会注释】

对他们说。[没穿婚筵礼服的人,太22:1-14。关于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 请比较路14:16-24。关于导致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环境,见对太21:12,23,28,33的注释。毋庸置疑,第22章只不过是第21章的继续,所以也是描绘在被钉十字架之前星期二那天发生的事件。

婚筵的比喻与大筵席的比喻有许多相同之处(路14:16-24)。有些批评圣经的学者已经作出结论说,那些相似之处指明这两个比喻基本上是一个比喻。他们的结论否认了基督有权利在不同的场合讲同一个故事并且改变其细节以适合他在每个场合所要教导之真理的需要。

下述不同点似乎清楚地表明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比喻:(1)大筵席的比喻是在一个法利赛人的家里给出的;而婚筵的比喻是在圣殿的院子里给出的。(2)第一个筵席是一个普通人摆设的;而第二个筵席是一位君王摆设的。(3)第一个筵席只是一个社交场合;而第二个筵席却是为了向王的儿子表示敬意。(4)在第一个筵席中,重点放在那些拒绝邀请之人的浅薄的藉口;而在第二个筵席中,侧重于受邀赴筵的客人必要的准备。(5)在第一个筵席中,提供了藉口;而在第二个筵席中,没有给出任何藉口。(6)在第一个筵席中,没有表现出对信使们的关心;而在第二个筵席中,却说明有些信使被虐待并杀害了。(7)在第一个筵席中,加在那些拒绝赴约之人的惩罚就只是不让他们得尝筵席;而在第二个筵席中,那些拒绝赴席的人被除灭了。

又。这种说法意味着该比喻是与第21章中记载的别的比喻在同一个场合给出的,就如它在马太福音中的背景所表明的。如果像批评者们所主张的,该比喻实际上属于路加在大筵席的比喻中所给出的背景,那么用这个词似乎就不适合了。


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本会注释】

天国。见对太3:2;4:17;5:2;路4:19的注释。

一个王。在这里,指父上帝。

娶亲。希腊文gamoi,直译是,“婚筵”。筵席的喜庆乃是犹太人一个常见的象征,表示弥赛亚国度的特权与喜乐(见对太8:11;路14:15的注释)。在东方国家,这种筵席可能要持续几天(见士14:17;见对斯1:4,5;约2:1的注释)。

他儿子。即,基督(见对太25:1的注释)。关于基督作为上帝儿子的注释,见对路1:35的注释,关于基督作为人子的注释,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见约第一章的附注。


太22:3 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本会注释】

打发仆人去。请注意客人们已经被邀请或“被召”了。直到今天,东方国家的风俗都是通过派遣私人信使提醒宾客们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邀请来尊荣他们(见对路14:17的注释)。

请。给犹太人最初的邀请已经由旧约时代的众先知们给出了(见对太21:34;路14:16的注释)。该比喻的第一个呼召和给犹太人的第二次邀请,是由施洗约翰、并由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给出的(见对路14:17的注释)。

那些被召的人。在这个比喻中,指犹太人。在希腊短语中呈现的头韵可以译为:“去召那些被召的[人]”。

席。见对第2节的注释。

不肯来。这个拒绝的画面指犹太人拒绝福音,特别是指他们的领袖(见对太21:38的注释;《路》第二十四章)。耶稣后来用这些话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你们不愿意”(见太23:37)。就连现在以色列的领袖们都不仅自己不肯进来,而且还千方百计地阻止别人进来(见对太23:13的注释)。


太22:4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本会注释】

又。该比喻的这第二次的召请乃是对犹太民族的第三次邀请。王渴望受邀的宾客们能来赴他的筵席。虽然受到了痛苦的失望和极大的羞辱,但他还是愿意饶恕他们的无礼并且忘记他们的侮辱。不久以后他发兵并“除灭那些凶手”(第7节)的事实,表明要是他愿意,就能强迫那些受邀的人来赴席。上帝可以强迫人接受福音的邀请,但他没有那样做。每一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选择予以接受或拒绝。

别的仆人。该比喻的这第二次呼召是在基督被钉十字架、复活、并升天后由门徒们给出的。门徒们在出去“到地极”之前,要先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作工(徒1:8)。

筵席。希腊文ariston,要么是指“早餐”,要么是指“午宴”(见对路14:12的注释)。在这里,它显然指的是午宴。依照约瑟夫(《生活》54)所说,犹太人的传统至少在安息日是在第六个小时或正午吃“正餐”,或ariston。

预备好了。即,“天国近了”(见对太3:2的注释)。在这里,耶稣指的是在他第一次降临时设立的神圣恩典之国(见对太4:17;5:2的注释)。


太22: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本会注释】

不理。他们甚至都不费心给出个理由(见对路14:18的注释)。

买卖。希腊文emporia,“商业”,“贸易”,“买卖”;来自emporos,“商人。”


太22:6 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本会注释】

其余的。或“其余者”,即,不满足于仅仅是不理邀请的某些人。

拿住仆人。这主要是指犹太人逼迫早期的基督徒们(见徒8:1-4)。

把他们杀了。在犹太人逼迫早期的基督徒时,司提反是第一个阵亡的(见徒6:9-15;7:54-60)。那十二个人中首先殉道的雅各,也受害于犹太领袖们的仇恨(见徒12:1-3)。


太22:7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本会注释】

发。希伯来人的叙事风格经常遵循主题的次序而不是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74页;见对创25:19;出16:33的注释等)。

兵。直译是,“数群士兵”,而不是大“军”。

烧毁他们的城。无疑暗指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陷落(见太24:15;路21:20;本册注释原文第77页)。


太22:8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本会注释】

喜筵已经齐备。有些人似乎难于理解经上说王花时间除灭了他的敌人之后(见第7节),喜筵仍旧“齐备”。但是在东方,筵席经常持续许多天(见对第2节的注释),并且因为没有宾客来吃王的筵席,所以筵席还是“齐备”的,即使已经过了指定的喜筵时间。

所召的人。见对第3节的注释。

不配。即,在上帝看来不蒙悦纳(见太10:11,13)。


太22:9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本会注释】

所以你们要往。该比喻的这第三个呼召,相当明显地代表对外邦人怜悯的呼召。

大路上。即,主干道。


太22: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本会注释】

不论善恶。显而易见,喜筵大厅代表地上的教会,因为在天上不会有善的又有恶的。


太22:11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本会注释】

王进来。大筵席的比喻(路14:16-24)完全没有任何段落与太22:11-14的内容相似。

观看宾客。他进来看是不是一切进行的都很好,并且特别要看他的仆人们从大路上召聚来的是什么宾客。他对宾客的视察代表审判的过程,决定谁可以留下谁不可以留下。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它代表查案审判的工作(见《路》第二十四章;见对启14:6,7的注释)。

礼服。这专用的婚筵礼服乃是国亲自提供的。一个充满了适当盛装的宾客的喜筵大厅对王和这个场合来说都是一种尊荣。一个着装不当的人会给主人带来羞辱并且给喜筵带来一种不谐之音。

婚筵礼服代表“基督的义”(《路》第二十四章)。所以,拒绝这礼服就等于拒绝拥有使人有资格成为上帝儿女的品格。像该比喻中的宾客一样,我们自己并没有合适的衣服可穿。只有当我们依靠耶稣基督的功劳,穿上他完美的义的时候,我们在伟大的上帝面前才是可蒙悦纳的。这就是基督徒们受劝要去买的“白衣”(见启3:18;参启19:8)。

没有穿婚筵礼服的人代表自称是基督徒却不感到品格需要改变的人。这个宾客显然只对吃王的恩宴感兴趣。他并不真正地感激所给予他的特权。王的尊荣和这个场合的重要性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忘了之所以摆设这喜筵乃是为了尊荣王的儿子,从而也尊荣王自己。他穿的多么好都不切题,因为他拒绝了唯一能使他有资格坐在王的席上享受喜筵和婚庆的慷慨供应的事。


太22: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本会注释】

朋友。王巧妙地接近了这个令人不快地宾客,并且给了他充足的机会为自己的做法辩护。显然如果这个人的现状并不是他自己的错误,或者如果是因王宫仆役们的疏忽他被漏掉了,那么王就准备饶恕这个人。

无言可答。希腊文phimoō,“封住……的嘴”;所以象征:“使不能说话”。显而易见是这个宾客自己的错误,因为要是他无辜的话,毋庸置疑地,他就会赶紧发言为自己辩护。他是故意犯错的;他已经拒绝了提供给他的礼服,可能认为自己的衣服比它更好。他可能穿着一件昂贵的新衣,急于让与他同作宾客的人看见并且羡慕。


太22:13 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本会注释】

把他丢在。人们被排斥在天国之外乃是自己所作错误选择的结果。那五个愚拙的童女也是这样(见对太25:11,12的注释)。比喻中的这个人只有依靠王室的邀请才能进入婚筵大厅,但他被退场唯独应该由他自己负责。没有人能救自己,但人却能给自己带来罪责。反之,上帝能将人“拯救到底”(来7:25),但他并不武断地定任何一个人的罪,也不拒绝人进入天国。

外边的黑暗。见太8:12;25:30。这是被遗忘、永远与上帝分离、湮灭的黑暗。比喻中的黑暗与婚筵厅灿烂的光明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在那里。即,在那个地方,在“外边的黑暗”里。

哀哭切齿。见对太8:12的注释。


太22: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本会注释】

被召的人多。耶稣在这里所说的真理也在不同的场合说过(见太20:16;路13:23,24)。福音的呼召是对所有愿意接受它的人的。“凡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22:17)。任何一个渴望救恩之水的人都有特权接受这邀请:“到我这里来喝”(约7:37)。在山上宝训中,耶稣应许凡“饥渴慕义的人……必得饱足”(太5:6)。

选上的人少。这个真理并不是基于该比喻本身特定的一点,而是与它有关的一个一般性结论。该比喻只是暗示不肯来付筵的宾客“多”。耶稣在这里说的只是相当少的人乐于接受王仁慈宽厚的邀请并进入宴会厅。同样地,在山上宝训中,耶稣清楚地说过,比较而言,只有“很少的人”找到了得救的路,而“许多人”都进入了“引向灭亡”的“大”路(见太7:13,14)。


纳税给该撒的问题

太22:15 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纳税给该撒,太22:15-22=可12:13-17=路20:20-26。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商议。在钉十字架前的星期二这天,他们已是第二次聚会商议了(见对太21:23的注释)。

陷害。希腊文pagideuō,“诱捕”,“诱陷”,或“缠住”。这是对犹太领袖们所怀意图的生动形象的描述。


太22:16 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

【本会注释】

他们的门徒。法利赛人的“门徒”是比较年轻的人,犹太领袖们很可能希望基督认不出他们来。法利赛人担心如果他们亲自到耶稣面前提问,他就会立即察觉他们的阴谋,因为他就算没有都见过他们全部人但肯定见过大部分的。这些陌生人看起来人人都是诚实的年轻人,想要真诚地寻求对于当时犹太人来说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见对第17节的注释)。路加说到法利赛人的这些门徒是“奸细”(见对路20:20的注释)。三年来,犹太议会派出的奸细几乎到处跟随耶稣(见对太19:3;路11:54的注释)。

希律党的人。希律党是一个犹太政党,支持希律安提帕家族(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4页)。法利赛人是热心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既反对希律又反对该撒,而希律家的党羽却是通敌卖国者。在政治领域他们是苦毒的仇敌,但他们却联合起来反对耶稣了,就像他们曾反对施洗约翰一样(见对可6:14的注释)。在这个场合,希律党的人准备作耶稣回答的见证人,如果他作出了不忠于政府的最轻微的暗示,就准备控告他。

我们知道。他们假装的诚实实际上是一个欺骗的企图。他们希望藉着阿谀奉承使耶稣放松警惕。

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他们因此公开承认了耶稣是公平不偏待人的(参徒10:34)。


太22:17 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

【本会注释】

你的意见如何。这些奸细想要耶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是他赞同纳税给罗马的话,他们就认为可以把这个当作他反对上帝律法的证据提出来,法利赛人声称上帝的律法禁止纳税给外国的权势。这样他就会丧失大众的喜爱,不再欢呼他是弥赛亚。要是耶稣禁止纳税,他就会在罗马当局面前被描述为一个叛国者和一个造反者。这两种回答中,不管哪种,法利赛人都指望获益。但是耶稣使他们大失所望,不肯附和这两种进退维谷的建议中的任何一种。他回答说,这不是要么这个要么那个的问题,而是两个都要的问题。

可以不可以。即,是不是与犹太律法的原则相一致。法利赛人认为不一致,而希律党人认为一致。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顺从罗马当局的人是不是一个好犹太人的问题。

纳税。希腊文kēnsos,(见对太17:25的注释)。这很可能是罗马的人头税,向那些直接隶属罗马管辖的领土征收。付这种税特别使犹太人感到烦恼,不是因为它过度繁重,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屈服于外国权势的象征,并且是一种痛苦的提醒,使他们想起自己丧失了自由。面对着耶稣的爆炸性政治问题是:“我们应该顺从罗马呢还是应该为我们的独立战斗呢?”


太22:18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

【本会注释】

恶意。马可说到他们的“假意”(可12:15),而路加说到“他们的诡诈”(路20:23)。这三个词都适当地形容了促使他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

试探我。即,“使我受试验”(见对太6:13的注释)。耶稣告诉想要欺骗他的人,他十分清楚他们曾那么精明地为他铺设的陷阱。

假冒为善的人。见对太6:2的注释。


太22:19 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

【本会注释】

钱。希腊文nomisma,直译是,“由律法或惯例批准的任何事”;所以是“钱”。同样地,现今我们说到钱币是“法定货币”。罗马的税必须用罗马钱币支付。当地的官长们蒙允许发行他们自己的铜币,但罗马保留了铸造银币的权利。

一个银钱。见对太20:2的注释。


太22:20 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本会注释】

像。希腊文eikōn,“形像,”“形状”或“肖像”;从这个词洐生出了英文词“icon”(肖像)和“iconoclastic”(破坏偶像的)。与带有皇帝肖像的罗马硬币形成对比,犹太人硬币带有橄榄树、棕树等等的形像,这似乎对犹太人来说更符合第二条诫命的吩咐。

号。希腊文epigraphē,“题字”或“称号”。


太22:21 他们说:“是该撒的。”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本会注释】

归给。或,“归还”。那时所通用的“上税的钱”(见第19节)带有该撒的肖像,所以必需由他铸造并属于他。犹太人拥有这种钱并使用它作为合法的支付手段,这事本身就证明他们无论多么勉强不愿意,还是承认了该撒的权威和权限。所以该撒有权利要求属于他的东西。

该撒的物。因此,耶稣阐明了决定基督徒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基督徒不应不理政府对自己的正当要求,因为有些东西是“该撒的物”。

上帝的物。上帝的权威是至上的;所以基督徒至上的忠诚应归于上帝。基督徒与“凡掌权的”合作乃是因为它们是“上帝所命的”(罗13:1)。所以,纳税给该撒并不像法利赛人所声称的那样是违背上帝律法的(见对太22:17的注释)。但是有些“事”是该撒无权干涉的(见对徒5:29的注释)。上帝的权限是绝对的普遍的,而该撒的权限是从属的有限的。


太22:22 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本会注释】

他们就希奇。法利赛人曾指望得到一个是或否的回答,并没有想到别的回答可以脱离他们提出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他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作了周密的计划,他们还是比不上耶稣。


复活的问题

太22:23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本会注释】

那天。[婚姻与复活,太22:23-33=可12:18-17=路20:27-3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即,星期二,就是本章中所记载的前述事件发生的同一天(见对太21:23;22:1,15的注释),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星期二。

撒都该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2页。虽然他们声称相信圣经,但他们实际上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怀疑论。他们相信上帝就像他们相信该撒一样,但是他们否认他以任何方式特别关心人类的事务。他们否认天使的存在,否认复活,否认来生,并且否认圣灵在人们生活中的运行(见徒23:8)。撒都该人佯装比他们的同胞更加聪明通达,并且轻视法利赛人所强调的严格拘泥于律法和传统。

撒都该人当时来找耶稣的目的是要用他们所储藏的问题中的一个来使他为难,那个问题一直使相信复活的法利赛人感到窘迫。他们预期耶稣不会比法利赛人更能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复活的事。见徒23:8。


太22:24 “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本会注释】

夫子。直译是,“老师”。

摩西说。撒都该人基本上引用的是利未记的婚姻律法(见对申25:5,6的注释)。依照这个律法,如果一个妇人没有生孩子就成了寡妇,她已故丈夫的弟弟就要娶她。这一新的结合所生的头一个儿子要被认为是她第一个丈夫的儿子,以便为他留名,并继承他的产业。


太22:25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本会注释】

七。一个通常表示完全的数字。


太22: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太22:27 末后,妇人也死了。

太22:28 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本会注释】

哪一个的妻子呢。这个问题并不像纳税给该撒的问题那样装有政治炸药(见对第17节的注释)。它只是纯理论的神学领域的问题。然而,如果基督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就会给百姓对他持有的崇高评价一个沉重的打击(见太21:46)。


太22:29 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上帝的大能。

【本会注释】

错了。希腊文planaō(见对太18:12的注释)。撒都该人证明受过教育的人可以像没有学问的人一样无知,一样沉湎于错误之中。撒都该人虽然在他们自己的哲学方面是精明的,但他们在这个主题上的信息却并不完全,并且至少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没有考虑到──“上帝的大能”。耶稣进一步说明,虽然旧约没有明确教导复活的道理,就像有些人有些人所想的那样,但旧约始终隐藏着这个道理。

不明白圣经。据说撒都该人骄傲地认为自己比法利赛人对圣经的研究更准确,但耶稣在这里却断言尽管自吹认识上帝的道,他们却是极度无知的。根据不完全的信息,基于臆测推理的神学概念,肯定会把那些凭借这种空想的办法到达真理彼岸的人引入迷途。现今的基督徒应该当心,免得他们也“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

上帝的大能。直译是,“上帝的dunamis”(见对路1:35的注释)。撒都该人忘记了一位强大到足以使人从死里复活的上帝也有智慧和能力在完美的新地上重新设立一个完美的秩序。而且,所有得救的人都会对万有荣耀的新秩序感到满意和快乐,即使他们在今生无法完全了解来生将要展示的(见林前2:9)。


太22:30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象天上的使者一样。

【本会注释】

人也不娶。显然,在那里不需要婚姻,因为会盛行一种不同的生活秩序。

像天上的使者一样。天使们是受造的生灵,不是生出来的生灵。“新世界生儿育女之说绝与‘更确的预言’无份”(《医》第五编)。


太22:31 论到死人复活,上帝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本会注释】

你们没有念过吗。请注意这些话中所含有的责备(见对太21:42的注释)。


太22:32 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

【本会注释】

亚伯拉罕的上帝。成为死人的上帝有什么尊荣呢?当上帝在燃烧的荆棘前向摩西显现时,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已经死了。如果不是预期复活,为什么上帝会把自己看成是先祖们的上帝呢?亚伯拉罕凭着信心在这相同的预期中“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有人提出说,耶稣的引文来自摩西五经(出3:6,16),因为撒都该人只相信摩西的书是灵感之言。


太22:33 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本会注释】

希奇。见对太7:28的注释。

他的教训。直译是,“他的教导”。


最大的诫命

太22:34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听见。[最大的诫命,太22:34-40=可12:28-34=路20:39,40。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 关于提出最大的诫命这个问题的环境的注释,见对太21:23,28,33;22:1,15,23;可12:28的注释。

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直译是,“封住了撒都该人的嘴”(见对第12节的注释)。虽然法利赛人可能对他们神学上的宿敌被“堵住了口”感到高兴,但是他们也嫉妒耶稣胜利地止息了那些仇敌的声音。法利赛人还没有放弃诱捕耶稣的希望,所以现在就邀请他们中的一个成员最后一次来尝试使救主说出一些可以被解释为反对律法的话(见对太5:17的注释)。

聚集。见对第15节的注释。


太22:35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

【本会注释】

一个律法师。一个饱学了犹太教的民事和宗教律法的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5页)。这个特别的“律法师”是“一个”法利赛人(第34节),大多数文士都是法利赛人。

试探耶稣。或,“试验他”。虽然是法利赛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要“试探耶稣”,但是很可能实际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个人只是“试验”他。无论促使人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始动机可能是什么,这个律法师本人都似乎是正直诚实的(见对可12:28,32-34的注释)。显然,他并没有亲自敌对耶稣。


太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本会注释】

夫子。直译是,“老师”(见对路10:25的注释)。

最大的诫命。虽然这个问题涉及到基本原则,但它不过可能是拉比们想对律法的所有诫命按照轻重等级进行编排而激起的问题。在两条诫命看起来有冲突的地方,被认为是“更大”的诫命就要优先遵守,并且解除了人违反那两条诫命中“较小”诫命的责任(此外见对太5:19的注释)。在这里,“大”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最大”。法利赛人高举摩西十诫的头四条诫命,认为比后六条诫命更为重要,结果在实践信仰的问题上就失败了。


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

【本会注释】

爱上帝。耶稣引用的经文来自申6:5(见对路10:27的注释)。一个人在能有力量并且靠着基督的恩典开始顺从上帝律法的训令之前,心中必须先有爱(参罗8:3,4)。没有爱的顺从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在有爱存在的地方,人就能自动地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与上帝在他的诫命中表达的旨意和谐一致(见对约14:15;15:10的注释)。

尽心。基督在这里列举一个人生命的不同部分的目的,只是要以另一种方式说明对上帝的爱如果真的存在,就会充满生命的每个方面。


太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太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本会注释】

相仿。象上面所说的,即在爱的大原则基础上,也像爱上帝对每一个人予以关注与合作。

爱人。见对太5:43;19:19;路10:27-29的注释。耶稣在这里的引文来自利19:18,在那里“邻舍”指的是以色列同胞。然而,耶稣把“邻舍”的定义扩展到了包括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见路10:29-37)。爱上帝和爱人的律法决不是新的。然而,耶稣第一个把申6:4,5和利19:18的思想结合了起来作为“人所当尽的本分”,虽然弥迦也非常接近这种思想(见对弥6:8的注释)。

如己。人类的本性倾向于把自我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在对上帝和对同胞的关系中所负有的义务。要完全无私地对待自己的同胞,一个人就必须先爱上帝超过一切。这是一切正确行为的真实基础。


太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本会注释】

律法和先知。一个常见的希伯来成语,指全部旧约圣经(见对路24:44的注释)。换句话说,耶稣断言旧约圣经或多或少只不过是这里所列举的两大原则—爱上帝和爱人的说明。关于那“律法师”对耶稣所作声明的回答,见对可12:32的注释。


基督与大卫的关系

太22:41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使批评他的人沉默,太22:41-46=可12:35-37=路20:41-44。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到现在,看起来似乎由祭司组成的一个大团体已经聚集来听耶稣可能说什么(见对太21:23,28,33;22:1,15,23,34的注释)。马可提到耶稣还是在圣殿里教训人(可12:35)。

耶稣问他们。要使耶稣控告自己有罪的所有三个企图(见对第15,23,34节的注释)都已经失败了。现在耶稣扭转局面开始问想要控告他的人了。


太22:42 “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

【本会注释】

论到基督。即,论到那“受膏者”,或“弥赛亚”(见对太1:1的注释)。在这里耶稣用了“基督”这个词,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称号。犹太人承认弥赛亚(基督)的预言,但无疑地却否认耶稣就是弥赛亚。

大卫的子孙。见对太1:1的注释。


太22:43 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

【本会注释】

怎么还。耶稣现在使批评者们面对一个他们显然无法解决的逆论,一个像耶稣以前提出的难题那样,使他们无法回答的两难推理(见太21:25,27)。

在圣灵里。即,“靠着灵感”。马可说的是:“被圣灵感动”(可12:36)。


太22:44 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本会注释】

对我主。耶稣在这里引用的经文来自诗篇(见路20:42;见对诗110:1;参徒2:34;来1:13的注释)。


太22:45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本会注释】

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孙子呢。换句话说,如果大卫称弥赛亚为“主”,暗示弥赛亚比大卫本人年长,那么弥赛亚怎么还是大卫的“子孙”因而比大卫年轻呢?对耶稣所提问题的唯一答案乃是,那要作为弥赛亚来到的一位,在他道成肉身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作为大卫的“主”,弥赛亚不是别的,正是上帝的儿子;作为大卫的“子孙”,弥赛亚是人子(见对太1:1的注释)。显然犹太领袖们没有准备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对弥赛亚怀有错误的观念(见对路4:19的注释)。他们若不承认拿撒勒的耶稣就是弥赛亚,上帝的儿子,就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在问这个问题时,耶稣就使法利赛人和文士们与他在世上使命的中心思想面对面对了,因为如果真诚地聪明地面对了这个问题,就会导致承认他的弥赛亚身份。


太22:46 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本会注释】

没有一个人能。犹太领袖们发现进一步向耶稣提问题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使他面对的每一个难题,他都回敬给了他们,并且在这样做时证明了他们对圣经的无知,不胜任作百姓的属灵领袖。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场合中,耶稣使他们面对了一个令他们困窘的问题(参太21:23-27)。每次要使耶稣丢脸的企图都证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卷名

现存最早的希腊文本采用“马太福音”的卷名,钦定本用“圣马太福音”,后来的大部分文本中则没有“圣”字。标准希腊文圣经采用“马太圣福音”的卷名,只是在以后的文本里出现。在圣经中,“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也就是从耶稣的生平和教训所发出来的救恩的好消息。“福音”原来不是指圣经的文字本身,但是新约成书之后,这个词也用来指一卷或四卷福音书。


二、作者

古代的基督教作者始终一致认为四福音中的第一卷为门徒马太所著。书中的内证表明本书作者显然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马太就是这样的人(太9:9;参可2:14)。他在蒙召成为门徒以前是一位税吏,可以推测他习惯于保存文字记录,这种才干在写历史时是很有价值的。他提到自己在宴席上时十分谦虚(太9:10;参路5:29),就象约翰(约21:24)也许还有马可(可14:51-52)提到自己时一样,由此间接证实他是作者。

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三39),公元140左右,希拉波立的巴比亚斯说:“马太用希伯来语写下了主的话,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也是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五8),半个世纪以后的伊里奈乌说:“马太在希伯来人中间用希伯来语发表了他的福音,当时彼得和保罗正在罗马传道,建立教会。”根据上述讲法和以后的作者们类似的言论,一些人认为马太福音原来是用亚兰语(即巴亚斯和伊里奈乌所说的希伯来语)写的,后来翻译成希腊语。但是这种看法一般人不接受。关于写作时间的证据很不充分。当时在犹太人中间,有许多“作品”只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可以认为,巴比亚斯所提到耶稣“言论”的著作可能是口头形式而非文学形式,而伊里奈乌的“福音”也可能是一种口传的形式。而认为我们今天所用的马太福音原文是希腊语的理由有下面三个:

1、马太福音的希腊文本并没有表现出翻译作品的特点。所谓的亚兰语表达方式在其他福音书中也有,很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用希腊语写作时用亚兰语进行思考。启示录中就有许多亚兰语的习语性用法。

2、语言和语体的统一性清楚表明这卷书原来就是希腊语写的。

3、马太福音在语言上与马可福音的希腊语特别相似,与路加福音的文字亦有相同,故似乎可以排除希腊文本是译作的可能性。


三、历史背景

在基督整个一生中,巴勒斯坦处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军队在庞培的统帅下于公元前64-63年征服了这一地区,将它划归罗马叙利亚行省。犹太人在罗马人来到之前曾享受过80年左右的政治独立,所以对外国行政和军事当局的存在和统治深恶痛绝。罗马元老院任命大希律(公元前37-4年)为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的王,使犹太人受苦更深了。

可以理解,犹太全国人民渴望得到独立,这种愿望实际上影响了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旧约圣经中有关弥赛亚预言的日子和解释所持的看法,又使这种愿望带上了宗教的色彩。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是他们不顺从上帝命令的直接结果。上帝曾藉着摩西和众先知把不顺从所带来的痛苦警告他们。

犹太人很自然地希望从罗马人和希律王双重的重轭下解放出来。常常有自称的弥赛亚兴起,要用刀剑恢复犹太人的权利,为他们伸冤。犹太人很乐意相信,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是应许一位政治上的弥赛亚,不仅把以色列从外国人的压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征服地上的各国。政治的野心就这样曲解了弥赛亚的盼望。由于拿撒勒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这些不现实的企望,他们的民族骄傲就阻碍了他们承认祂为众先知所见证的一位。


四、主题

四福音每一卷的主题都是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典范的生活、公开传道、代人受死、复活和升天。四福音都成为新约正典的一部分决非偶然。在叙述基督生平的过程中,它们各自起着特殊的作用。就上帝的儿子在地上的传道工作而言,即使是与耶稣最亲近的人,也很难弄清祂奇妙一生每一细节的意义。为了给将来的世代留下一幅耶稣生活和工作的完整画面,圣灵分别任命和引导四个人记录基督生平,也许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他们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各自省去了其他作者讲到的某些事件,并加进他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细节。

就象有四个画家坐下来画耶稣的肖像,每一个人都从不同的位置画,主体虽是一位,画面却不一样。四幅画结合起来看,对耶稣的认识就比一幅画更加全面。四位传道者所合成的画面使我们能看清基督一生的真实面目。凡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关救主的知识,都已经向我们显明了。

在圣灵的引导下,每一位作者所选择的素材,都按照他所认为最适于表达主题的方式编排起来。所以他往往略去了别人所说过的事情,结果我们有时难以把基督生平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按事件先后顺序确定每一件事的位置。“圣经中并不一定有完整的顺序和表面上的统一。基督的神迹就没有按准确的顺序叙述。”(怀氏文稿1886年24号)

每一位作者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基督介绍给他的读者,与他叙述基督生平的目标保持一致。马太和路加侧重表现祂作为人子的一面。马可则强调祂的神性,指出祂是上帝的儿子。马太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犹太人,是来成就向列祖所发应许的一位。路加指出祂是亚当的后裔(路3:38),因而是全人类的救主。马可完全肯定祂的神性,只说祂是上帝的儿子(可1:1)。约翰强调耶稣的人性(约1:14)决不会贬低这样的事实:从道的绝对意义上讲,祂就是上帝(约1:1-3)。

马太福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们救主的讲道和其他言论。他表现基督为伟大的教师。他的福音里六个讲章记得比较详细,而其他福音书则只简要提到,或根本没有讲。它们是:

1、福山宝训 太5-7章;

2、对门徒的训言 太10章;

3、海边讲道全部由比喻组成 太13章;

4、论谦卑和人际关系 太18章;

5、论伪善 太23章;

6、论基督再来 太24,25章。

马太福音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看出马太在写作时考虑到他的读者是什么人。他的读者似乎主要是犹太藉的基督徒和不信的犹太人。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劝后者相信耶稣为预言中的弥赛亚,并坚固前者的信心。马太福音特地指出耶稣是旧约的表号所指的对象,这些表号在祂身上得到了应验。在这方面马太福音比其他三个福音书合起来讲得还多。他说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它(太5:17)。他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开国之父和最杰出的君王,大卫的子孙。

导致犹太人拒绝耶稣的,是他们对于弥赛亚的身份和祂国度的性质所抱错误的观念。他们梦想中的弥赛亚是一位能领导国家取得独立,并在世界称霸的大君。可是他们却不理解弥赛亚是公义的王,领导他们战胜自己生活中的罪恶,实现属灵上的真正的自由。犹太人不能把旧约中关于弥赛亚要受苦段落与预言祂荣耀统治的段落协调起来,结果他们忽视了前者,误解了后者(见《历代愿望》30,212,257,777页)。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些表面上矛盾的段落似乎是无法解释之谜。他们专门找那些有关祂荣耀之国的经文,根本不考虑祂恩典的国度,和进入祂荣耀之国的先决条件。马太似乎觉得有责任说明得胜的弥赛亚同时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他证明耶稣真是以色列王和应许赐给大卫的“苗裔”,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研究马太福音时必须记住的另一个事实是:马太福音叙述基督生平不是按照年代,而是按逻辑和讲题的顺序。在按排耶稣生活和传道主要阶段时的确有一个总的年代程序。但在某一阶段内的事件就不一定按时间编排。事实上马太比其他福音书的作者更加偏离严格的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目的是编排耶稣的生活和传道经历,为他的写作指导思想服务。他不是年代学家按顺序记事。他是历史学家,根据选民历史更大的背景反映这些事件的意义。


五、纲要

(一)降生,婴儿和童年时期 太1:1-2:23

1、耶稣降生 太1:1-25

2、耶稣的童年 2:1-23

(二)为传道工作作准备,公元27年 太3:1-4:11

1、施洗约翰的工作 太3:1-12

2、受洗 太3:13-17

3、受试探 太4:1-11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到公元30年逾越节 太4:12-15:20

1、在加利利早期的传道工作 太4:12-25

2、福山宝训 太5:1-8:1

3、耶稣制服疾病、自然界和魔鬼的能力 8:2-9:34

4、论传道法 太9:35-11:1

5、施洗约翰派来的代表 太11:2-30

6、与法利赛人的矛盾 太12:1-50

7、海边讲道:天国的比喻 太13:1-52

8、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结束 太13:53-15:20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太15:21-18:35

1、在加利利边境传道 太15:21-39

2、与法利赛人的矛盾加深 太16:1-12

3、展望十字架 太16:13-17:27

4、人际关系的谦卑 18:1-35

(五)在毗利亚的工作,公元30-31年秋天到春天 太19:1-20:34

1、在毗利亚传道和医病 太19:1-20:16

2、最后一次前往邪路撒冷 太20:17-34

(六)在耶路撒冷最后的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太21:1-27:6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太21:1-23:39

2、有关基督再来的训言 太24:1-25:46

3、被捕和受审 太26:1-27:31

4、被钉和埋葬 太27:32-6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太28:1-20

和合本太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拼音版太22:1 Yēsū yòu yòng bǐyù duì tāmen shuō,

吕振中太22:1 耶稣又应时用比喻对他们说∶

新译本太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现代译太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当代译太22:1 耶稣又用另一个比喻对他们说:

思高本太22:1 耶稣又开口用比喻对他们说:

文理本太22:1 耶稣又设喻语众曰、

修订本太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KJV 英太22:1 And Jesus answered and spake unto them again by parables, and said,

NIV 英太22:1 Jesus spoke to them again in parables, saying:

和合本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拼音版太22:2 Tiānguó hǎobǐ yī ge wáng, wèi tā érzi bǎishè qǔqīn de yánxí.

吕振中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做王的人,为儿子办婚筵,

新译本太22:2 “天国好像一个王,为儿子摆设婚筵。

现代译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国王为自己的儿子预备婚宴。

当代译太22:2 “天国正像一个国王为儿子筹备婚宴。

思高本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国王,为自己的儿子办婚宴。

文理本太22:2 天国犹人君为子设婚筵、

修订本太22:2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宴席。

KJV 英太22:2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unto a certain king, which made a marriage for his son,

NIV 英太22:2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king who prepared a wedding banquet for his son.

和合本太22:3 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拼音版太22:3 Jiù dǎfa púrén qù qǐng nàxiē beì zhào de rén lái fù xí. tāmen què bù ken lái.

吕振中太22:3 差遣他的奴仆去叫被请的人来赴婚筵;他们却不愿意来。

新译本太22:3 他派仆人去叫被邀请的人来参加婚筵。但他们不肯来。

现代译太22:3 他派遣仆人去催促他所邀请的客人来参加婚宴,可是他们不愿意来。

当代译太22:3 他发了请柬,同时又派仆人上门邀请宾客,可是,客人都不肯赴宴。

思高本太22:3 他打发仆人去召被请的人来赴宴,他们却不愿意来。

文理本太22:3 遣仆召所请者赴筵、而不至、

修订本太22:3 他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邀的人来赴宴,他们却不肯来。

KJV 英太22:3 And sent forth his servants to call them that were bidden to the wedding: and they would not come.

NIV 英太22:3 He sent his servants to those who had been invited to the banquet to tell them to come, but they refused to come.

和合本太22:4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拼音版太22:4 Wáng yòu dǎfa biéde púrén shuō, nǐmen gàosu nà beì zhào de rén, wǒde yánxí yǐjing yùbeì hǎo le, niú hé féi chù yǐjing zǎi le, gèyàng dōu qíbeì. qǐng nǐmen lái fù xí.

吕振中太22:4 他又差遣别的奴仆,说∶『要告诉那些被请的人说∶看哪,我的筵席(同词∶早饭)我已经豫备好了;我的公牛和肥畜已经宰了,百物齐备了,来赴婚筵吧!』

新译本太22:4 他再派另一些仆人去,说:‘你们告诉被邀请的人,我已经预备好了筵席,公牛和肥畜已经宰了,一切都预备妥当。来参加婚筵吧!’

现代译太22:4 他再派遣另一批仆人出去,吩咐他们告诉客人:『我的筵席已经摆好了,公牛和肥畜都宰了,一切俱备,请你们来赴宴。』

当代译太22:4 国王只好再叁地派仆人去请,而且告诉客人说:‘筵席已经摆开,牛羊都宰了,一切都预备妥当,只待你们光临。’

思高本太22:4 又派其他的仆人去,说:你们对被请的人说:看,我已预备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杀了,一切都齐备了,你们来赴婚宴吧!

文理本太22:4 复遣他仆曰、告所请者、我餐已具、牛与肥畜已宰、百物俱备、可就筵矣、

修订本太22:4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去告诉那被邀的人,我的宴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宴。'

KJV 英太22:4 Again, he sent forth other servants, saying, Tell them which are bidden, Behold, I have prepared my dinner: my oxen and my fatlings are killed, and all things are ready: come unto the marriage.

NIV 英太22:4 "Then he sent some more servants and said, 'Tell those who have been invited that I have prepared my dinner: My oxen and fattened cattle have been butchered, and everything is ready. Come to the wedding banquet.'

和合本太22: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拼音版太22:5 Nàxiē rén bù lǐ jiù zǒu le. yī ge dào zìjǐ tián lǐ qù. yī ge zuò mǎimaì qù.

吕振中太22:5 那些人却不理,走了∶一个到自己的田里去,一个作他的生意去;

新译本太22:5 但那些人却不理会就走了;有的去耕田,有的去作买卖,

现代译太22:5 可是,那些被邀请的客人还是不加理会,各忙各的:一个到田里去,一个去看自己的铺子,

当代译太22:5 那些客人却仍是不理会,各人都忙着自己的事:一个去种田;一个去做买卖;

思高本太22:5 他们却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 去了, 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

文理本太22:5 彼乃不顾而去、一往于田、一往于肆、

修订本太22: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KJV 英太22:5 But they made light of it, and went their ways, one to his farm, another to his merchandise:

NIV 英太22:5 "But they paid no attention and went off--one to his field, another to his business.

和合本太22:6 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拼音版太22:6 Qíyú de ná zhù púrén, língrǔ tāmen, bǎ tāmen shā le.

吕振中太22:6 其余的抓住了他的奴仆,凌辱了,杀了。

新译本太22:6 其余的抓住王的仆人,凌辱他们,并且把他们杀了。

现代译太22:6 其馀的抓住那些仆人,拳打脚踢,把他们杀了。

当代译太22:6 其馀的竟然抓住国王的仆人,把他们羞辱一番之后,便杀了他们。

思高本太22:6 其馀的竟拿住他的仆人凌辱後杀死了。

文理本太22:6 其余执仆、辱而杀之、

修订本太22:6 其余的抓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KJV 英太22:6 And the remnant took his servants, and entreated them spitefully, and slew them.

NIV 英太22:6 The rest seized his servants, mistreated them and killed them.

和合本太22:7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拼音版太22:7 Wáng jiù dà nù, fā bīng chúmie nàxiē xiōngshǒu, shāo huǐ tāmende chéng.

吕振中太22:7 王就发怒,打发他的军兵、去杀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新译本太22:7 王就发怒,派兵消灭那些凶手,焚毁他们的城。

现代译太22:7 国王大为震怒,派兵去除灭那些凶徒,烧毁他们的城市。

当代译太22:7 这一下可触怒了国王,他就派军队去把凶手剿灭,焚烧了他们的城。

思高本太22:7 国王於是动了怒,派自已军队消灭了那些杀人的凶手,焚毁了他们的城市。

文理本太22:7 君怒、遣军歼此凶、焚其邑、

修订本太22:7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KJV 英太22:7 But when the king heard thereof, he was wroth: and he sent forth his armies, and destroyed those murderers, and burned up their city.

NIV 英太22:7 The king was enraged. He sent his army and destroyed those murderers and burned their city.

和合本太22:8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拼音版太22:8 Yúshì duì púrén shuō, xǐ yán yǐjing qíbeì, zhǐshì suǒ zhào de rén bú peì.

吕振中太22:8 随后就对他的奴仆说∶『婚筵是已经齐备了,被请的人呢、却配不上。

新译本太22:8 然后对仆人说:‘婚筵已经预备好了,只是被邀请的人不配。

现代译太22:8 然后他对仆人说:『我的筵席已经摆好,但是先前所邀请的人不配享受。

当代译太22:8 然后,他对仆人说:‘婚筵已预备好了,然而我起初邀请的客人,配不上这分荣誉。

思高本太22:8 然後对仆人说:婚宴已经齐备了,但是被请的人都不配。

文理本太22:8 语仆曰、婚筵已备、惟所请者不堪、

修订本太22:8 于是王对仆人说:'喜宴已经齐备,只是所邀的人不配。

KJV 英太22:8 Then saith he to his servants, The wedding is ready, but they which were bidden were not worthy.

NIV 英太22:8 "Then he said to his servants, 'The wedding banquet is ready, but those I invited did not deserve to come.

和合本太22:9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拼音版太22:9 Suǒyǐ nǐmen yào wǎng chàlù kǒu shang qù, fán yùjiàn de, dōu zhào lái fù xí.

吕振中太22:9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去,凡所遇见的、都请来赴婚筵。』

新译本太22:9 所以你们要到大路口,凡遇见的,都请来参加婚筵。’

现代译太22:9 现在你们到大街上去,把碰到的人统统请来赴宴。』

当代译太22:9 所以你们要到街头巷尾,把所有见到的人,都给我请来吧!’

思高本太22:9 如今你们到各路口去,凡是你们所遇到的,都请来赴婚宴。

文理本太22:9 可往通衢、凡所遇者、悉召赴筵、

修订本太22:9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邀来赴宴。'

KJV 英太22:9 Go ye therefore into the highways, and as many as ye shall find, bid to the marriage.

NIV 英太22:9 Go to the street corners and invite to the banquet anyone you find.'

和合本太22: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拼音版太22:10 Nàxiē púrén jiù chū qù dào dà lù shang, fán yùjiàn de, bú lùn shàn è dōu zhào jù le lái. yánxí shang zuò mǎn le kè.

吕振中太22:10 那些奴仆就出去到大路上,凡所遇见的,无论恶的善的,都聚集了来;婚筵上就满了坐席的人。

新译本太22:10 “那些仆人就走到街上,把所有遇见的,不论好人坏人,都招聚了来,婚筵上就坐满了人。

现代译太22:10 於是仆人到街上去,把看到的人,无论好坏都请来,使喜堂上坐满了客人。

当代译太22:10 仆人们连忙出去,把遇到的,不分好坏都请回来,一下子礼堂就满了人。

思高本太22: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到的,无论坏人好人,都召集了来,婚宴上就满了坐席的人。

文理本太22:10 仆出途间、集所遇善者恶者、宾满婚筵焉、

修订本太22: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招聚了来,宴席上就坐满了客人。

KJV 英太22:10 So those servants went out into the highways, and gathered together all as many as they found, both bad and good: and the wedding was furnished with guests.

NIV 英太22:10 So the servants went out into the streets and gathered all the people they could find, both good and bad, and the wedding hall was filled with guests.

和合本太22:11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拼音版太22:11 Wáng jìnlái guānkàn bīnkè, jiàn nàli yǒu yī ge méiyǒu chuān lǐfú de.

吕振中太22:11 「王进来视察坐席的人,看见一个没有穿婚筵礼服的人在那里,

新译本太22:11 王进来与赴筵的人见面,看见有一个人没有穿着婚筵的礼服,

现代译太22:11 「国王出来会客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没有穿喜宴的礼服,

当代译太22:11 国王便出来巡视在座的客人,发觉有一个没有穿礼服,

思高本太22:11 国王进来巡视坐席客人,看见在那里有一个没有穿婚宴礼服的人,

文理本太22:11 君入视宾、见一不衣礼服者、

修订本太22:11 王进来见宾客,看到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KJV 英太22:11 And when the king came in to see the guests, he saw there a man which had not on a wedding garment:

NIV 英太22:11 "But when the king came in to see the guests, he noticed a man there who was not wearing wedding clothes.

和合本太22: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拼音版太22:12 Jiù duì tā shuō, péngyou, nǐ dào zhèlǐ lái, zenme bù chuān lǐfú ne. nà rén wú yán ke dá.

吕振中太22:12 就对他说∶『同伴哪,你没有婚筵礼服,怎么进这里来呢?』那人闭口无言。

新译本太22:12 就对他说:‘朋友,你没有婚筵的礼服,怎能进到这里来呢?’他就无话可说。

现代译太22:12 就问他:『朋友,你到这里来怎麽不穿礼服呢?』那个人一言不答。

当代译太22:12 国王就问他说:‘朋友,你既然来到这里参加御筵,为甚麽不穿礼服呢?’这人无话可说,

思高本太22:12 便对他说:朋友, 你怎麽到这 来,不穿婚宴礼服? 那人默默无语。

文理本太22:12 谓之曰、友乎、不衣礼服、胡为乎来、其人默然、

修订本太22: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KJV 英太22:12 And he saith unto him, Friend, how camest thou in hither not having a wedding garment? And he was speechless.

NIV 英太22:12 'Friend,' he asked, 'how did you get in here without wedding clothes?' The man was speechless.

和合本太22:13 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拼音版太22:13 Yúshì wáng duì shǐhuan de rén shuō, kún qǐ tāde shǒu jiǎo lái, bǎ tā diū zaì waìbiān de hēiàn lǐ. zaì nàli bìyào āikū qièchǐ le.

吕振中太22:13 于是王对仆役们说∶『把他捆起来,脚和手,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有哀哭和切齿。』

新译本太22:13 于是王对侍从说:‘把他的手和脚都绑起来,丢到外面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

现代译太22:13 国王就吩咐仆人:『把他的手脚都绑起来,扔到外面的黑暗里。在那里,他要哀哭,咬牙切齿。』」

当代译太22:13 国王很不高兴,便吩咐左右说:‘把他绑起来,丢到外面的黑暗里去,任他切齿哀哭吧!’”

思高本太22:13 国王遂对仆人说:你们捆起他的手和脚来,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 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

文理本太22:13 君命役曰、缚其手足、投于幽暗、在彼有哀哭切齿矣、

修订本太22:13 于是王对侍从说:'捆起他的手脚,把他扔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他要哀哭切齿了。'

KJV 英太22:13 Then said the king to the servants, Bind him hand and foot, and take him away, and cast him into outer darkness; there shall be weeping and gnashing of teeth.

NIV 英太22:13 "Then the king told the attendants, 'Tie him hand and foot, and throw him outside, into the darkness, where there will be weeping and gnashing of teeth.'

和合本太22: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拼音版太22:14 Yīnwei beì zhào de rén duō, xuǎn shang de rén shǎo.

吕振中太22:14 因为被请(或译∶蒙召)的人多,蒙拣选的人少。」

新译本太22: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现代译太22:14 最后,耶稣说:「被邀请的人多,但被选上的人少!」

当代译太22:14 耶稣又说:“被邀请的人多,选上的人却少。”

思高本太22:14 因为被召的人多,被选的人少。」

文理本太22:14 盖蒙召者多、见选者少也、○

修订本太22: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KJV 英太22:14 For many are called, but few are chosen.

NIV 英太22:14 "For many are invited, but few are chosen."

和合本太22:15 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

拼音版太22:15 Dāngshí, Fǎlìsaìrén chū qù shāngyì, zenyàng jiù zheYēsū de huà xiànhaì tā.

吕振中太22:15 当时法利赛人就去商议、怎样可以就着话语使耶稣入陷阱,

新译本太22:15 法利赛人就去商量,怎样找耶稣的话柄来陷害他。

现代译太22:15 法利赛人出去,彼此商议要怎样从耶稣的话找把柄来陷害他。

当代译太22:15 法利赛人气忿忿地离开了他,计划要怎样陷害耶稣。

思高本太22:15 那时,法利塞人去商讨怎样在言谈上叫耶稣入圈套。

文理本太22:15 法利赛人出、谋即其言以罔之、

修订本太22:15 于是,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找话柄来陷害耶稣,

KJV 英太22:15 Then went the Pharisees, and took counsel how they might entangle him in his talk.

NIV 英太22:15 Then the Pharisees went out and laid plans to trap him in his words.

和合本太22:16 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 神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

拼音版太22:16 Jiù dǎfa tāmende méntǔ, tóng Xīlǜ dǎng de rén, qù jiàn Yēsū shuō, fūzǐ, wǒmen zhīdào nǐ shì chéngshí rén, bìngqie chéng chéngshí shí chuán shén de dào, shénme rén nǐ dōu bú xùn qíngmian, yīnwei nǐ bú kàn rén de waìmào.

吕振中太22:16 便差遣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人来见耶稣,说∶「先生,我们晓得你很真诚;你以真诚教授上帝的道路;什么人你都不在乎,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

新译本太22:16 他们派了自己的门徒和希律党的人一同去问耶稣:“老师,我们知道你为人诚实,照着真理把 神的道教导人,不顾忌任何人,因为你不徇情面。

现代译太22:16 他们差派了自己的徒弟,会同希律党党徒去见耶稣,问他:「老师,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人;不管人怎麽想,你总是忠实地把上帝的道教导人,因为你不看情面。

当代译太22:16 他们派了自己的门徒,跟希律党人,一齐去问耶稣:“老师,我们知道你是大公无私的,并且是诚诚实实地传上帝的道;你也不徇情面,不以外貌断人,

思高本太22:16 他们遂派自己的门徒和黑落德党人到 跟前说:「师傅,我们知道你是真诚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顾忌任何人,因为你不看人的情面。

文理本太22:16 遂遣其徒、同希律党就之曰、夫子、我知尔乃诚者、且以诚宣上帝道、亦不徇人、盖不以貌取人也、

修订本太22:16 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人去见耶稣,说:"老师,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并且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无论谁你都一视同仁,因为你不看人的面子。

KJV 英太22:16 And they sent out unto him their disciples with the Herodians, saying, Master, we know that thou art true, and teachest the way of God in truth, neither carest thou for any man: for thou regardest not the person of men.

NIV 英太22:16 They sent their disciples to him along with the Herodians. "Teacher," they said, "we know you are a man of integrity and that you teach the way of G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uth. You aren't swayed by men, because you pay no attention to who they are.

和合本太22:17 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拼音版太22:17 Qǐng gàosu wǒmen, nǐde yìjiàn rúhé. nà shuì gei Gāisǎ, keyǐ bùke yǐ.

吕振中太22:17 那么请告诉我们,你以为怎样;纳丁税给罗马皇帝该撒可以不可以?」

新译本太22:17 请把你的意见告诉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不可以呢?”

现代译太22:17 请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向罗马皇帝凯撒纳税是否违背我们的法律呢?」

当代译太22:17 那麽,请告诉我们,纳税给凯撒,对不对呢?”

思高本太22:17 如今请你告诉你们:你以为如何?给凯撒纳税,可以不可以?」

文理本太22:17 纳税于该撒宜否、尔意若何、请告我、

修订本太22:17 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合不合法?"

KJV 英太22:17 Tell us therefore, What thinkest thou? Is it lawful to give tribute unto Caesar, or not?

NIV 英太22:17 Tell us then, what is your opinion? Is it right to pay taxes to Caesar or not?"

和合本太22:18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

拼音版太22:18 Yēsū kàn chū tāmende è yì, jiù shuō, jiǎmàowéishànderén nǎ, wèishénme shìtan wǒ.

吕振中太22:18 耶稣觉出他们的恶意来,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

新译本太22:18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虚伪的人,为什么试探我呢?

现代译太22:18 耶稣知道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甚麽想陷害我?

当代译太22:18 耶稣看出了他们的恶意,就说:“你们这些伪君子,为甚麽用计探我呢?

思高本太22:18 耶稣看破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善人, 你们为什麽要试探我?

文理本太22:18 耶稣识其恶、曰、伪善者乎、何试我耶、

修订本太22:18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

KJV 英太22:18 But Jesus perceived their wickedness, and said, Why tempt ye me, ye hypocrites?

NIV 英太22:18 But Jesus, knowing their evil intent, said, "You hypocrites, why are you trying to trap me?

和合本太22:19 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

拼音版太22:19 Ná yī ge shàng shuì de qián gei wǒ kàn. tāmen jiù ná yī ge yínqián lái gei tā.

吕振中太22:19 把纳丁税的法币给我看看。」他们拿个『一日工钱』币(希腊文∶第那流∶罗马银币)来给他。

新译本太22:19 拿纳税的钱币给我看看。”他们就拿了一个银币给他。

现代译太22:19 拿一个纳税用的银币给我看吧!」他们给他一个银币。

当代译太22:19 拿一个钱币来给我看。”他们就给他一个银币。

思高本太22:19 拿一个税币给我看看!」他们便递给 一块「德纳」。

文理本太22:19 以税金示我、遂取一金与之、

修订本太22:19 拿一个纳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币来给他。

KJV 英太22:19 Shew me the tribute money. And they brought unto him a penny.

NIV 英太22:19 Show me the coin used for paying the tax." They brought him a denarius,

和合本太22:20 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拼音版太22:20 Yēsū shuō, zhè xiàng hé zhè hào shì shuí de.

吕振中太22:20 耶稣就问他们说∶「这个像这个标号是谁的?」

新译本太22:20 耶稣问他们:“这是谁的像,谁的名号?”

现代译太22:20 耶稣问他们:「这上面的像和名号是谁的?」

当代译太22:20 耶稣对他们说:“这里刻的是谁的像?谁的名号?”

思高本太22:20 耶稣对他们说:「这肖像和名号是谁的?」

文理本太22:20 耶稣曰、是像与号为谁、

修订本太22:20 耶稣问他们:"这像和这名号是谁的?"

KJV 英太22:20 And he saith unto them, Whose is this image and superscription?

NIV 英太22:20 and he asked them, "Whose portrait is this? And whose inscription?"

和合本太22:21 他们说:“是该撒的。”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

拼音版太22:21 Tāmen shuō, shì Gāisǎ de. Yēsū shuō, zhèyàng, Gāisǎ de wù dāng guī gei Gāisǎ, shén de wù dāng guī gei shén.

吕振中太22:21 他们说∶「该撒的。」于是耶稣对他说∶「那就把该撒的东西纳给该撒,把上帝的东西纳给上帝吧。」

新译本太22:21 他们回答:“凯撒的。”他就对他们说:“凯撒的应当归给凯撒, 神的应当归给 神。”

现代译太22:21 他们回答:「是凯撒的。」於是耶稣对他们说:「那麽,把凯撒的东西给凯撒,把上帝的东西给上帝。」

当代译太22:21 “凯撒。”“那麽,属於凯撒的东西,应该给凯撒;属於上帝的东西,应该给上帝。”

思高本太22:21 他们对 说:「凯撒的」。耶稣对他们说:「那麽,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

文理本太22:21 曰、该撒、曰、然则以该撒之物纳该撒、以上帝之物纳上帝矣、

修订本太22:21 他们说:"是凯撒的。"于是耶稣说:"这样,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KJV 英太22:21 They say unto him, Caesar's. Then saith he unto them, 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

NIV 英太22:21 "Caesar's," they replied. Then he said to them, "Give to Caesar what is Caesar's, and to God what is God's."

和合本太22:22 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拼音版太22:22 Tāmen tīngjian jiù xīqí, líkāi tā zǒu le.

吕振中太22:22 他们听见都希奇,便离开他走了。

新译本太22:22 他们听了,十分惊奇,就离开他走了。

现代译太22:22 他们听见这话,十分惊讶,就离开他走了。

当代译太22:22 他们听见这个答覆,大感意外,只好离开他走了。

思高本太22:22 他们听了大为惊异,遂离开 走了。 

文理本太22:22 众闻而奇之、遂去、○

修订本太22:22 他们听了十分惊讶,就离开他走了。

KJV 英太22:22 When they had heard these words, they marvelled, and left him, and went their way.

NIV 英太22:22 When they heard this, they were amazed. So they left him and went away.

和合本太22:23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拼音版太22:23 Sādūgāi rén cháng shuō méiyǒu fùhuó de shì. nà tiān, tāmen lái wèn Yēsū shuō,

吕振中太22:23 当那一天,有说没有复活之事的撒都该人上耶稣跟前来,诘问他,

新译本太22:23 撒都该人向来认为没有复活的事。那一天,他们前来问耶稣:

现代译太22:23 同一天,有些不相信复活这回事的撒都该人来见耶稣,问他:

当代译太22:23 同一天,又有几个不相信复活的撒都该人来了,想用问题难倒耶稣,

思高本太22:23 在那一天,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来到 跟前,问 说:

文理本太22:23 是日撒都该人、即言无复起者、就而问曰、

修订本太22:23 那天,撒都该人来见耶稣。他们说没有复活这回事,于是问耶稣:

KJV 英太22:23 The same day came to him the Sadducees, which say that there is no resurrection, and asked him,

NIV 英太22:23 That same day the Sadducees, who say there is no resurrection, came to him with a question.

和合本太22:24 “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拼音版太22:24 Fūzǐ, Móxī shuō, rén ruò sǐ le, méiyǒu háizi, tā xiōngdi dāng qǔ tāde qī, wèi gēge shēng zǐ lì hòu.

吕振中太22:24 说∶「先生,摩西说过∶『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弟弟该续娶他的妻子,为他哥哥树立后裔』。

新译本太22:24 “老师,摩西说:‘如果一个人死了,没有儿女,他的弟弟应该娶他的妻子,为哥哥立后。’

现代译太22:24 「老师,摩西教导我们,一个人死了,没有孩子,他的弟弟必须娶寡嫂为妻,替哥哥传宗接代。

当代译太22:24 他们说:“老师,摩西的律法规定,如果一个人死了,遗下妻子,没有儿女,他的兄弟便当娶这个寡妇,替哥哥立后,传宗接代。

思高本太22:24 「师傅,梅瑟说:谁若死了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就应娶他的女人为妻,给他哥哥立嗣。

文理本太22:24 夫子、摩西云、人无子而死、其弟当娶其妻、生子以嗣兄、

修订本太22:24 "老师,摩西说:'某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弟弟该娶他的妻子,为哥哥生子立后。'

KJV 英太22:24 Saying, Master, Moses said, If a man die, having no children, his brother shall marry his wife, and raise up seed unto his brother.

NIV 英太22:24 "Teacher," they said, "Moses told us that if a man dies without having children, his brother must marry the widow and have children for him.

和合本太22:25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拼音版太22:25 Cóng qián zaì wǒmen zhèlǐ, yǒu dìxiōng qī rén. dì yī ge qǔ le qī, sǐ le, méiyǒu háizi, piē xià qīzi gei xiōngdi.

吕振中太22:25 在我们这里曾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后裔,遗留他的妻子给他弟弟;

新译本太22:25 从前我们这里有兄弟七人,头一个结了婚,没有孩子就死了,留下妻子给他的弟弟。

现代译太22:25 从前,我们这里有兄弟七人,老大结了婚,死了,没有孩子,留下寡妇给他弟弟;

当代译太22:25 假如一家有七兄弟,大哥结了婚,没有孩子就死了,他的妻子便与老二结婚,

思高本太22:25 在我们中曾有兄弟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子嗣就死了,遗下妻子给他的弟弟;

文理本太22:25 我中有兄弟七人、长者娶而死、无嗣、遗妻与弟、

修订本太22:25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兄弟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弟弟。

KJV 英太22:25 Now there were with us seven brethren: and the first, when he had married a wife, deceased, and, having no issue, left his wife unto his brother:

NIV 英太22:25 Now there were seven brothers among us. The first one married and died, and since he had no children, he left his wife to his brother.

和合本太22: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拼音版太22:26 Dì èr dì sān zhídào dì qī ge, dōu shì rúcǐ.

吕振中太22: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这样。

新译本太22:26 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第七个都是这样。

现代译太22:26 老二、老叁也是这样,一直到老七,情形相同。

当代译太22:26 不幸这老二也没有生孩子便去世了,这寡妇又与老叁结婚……这样下去,七兄弟都先后和这个女人结过婚,并没有生孩子便死了。

思高本太22:26 连第二个与第叁个,直到第七个都是这样。

文理本太22:26 其二其三至其七、皆然、

修订本太22: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KJV 英太22:26 Likewise the second also, and the third, unto the seventh.

NIV 英太22:26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to the second and third brother, right on down to the seventh.

和合本太22:27 末后,妇人也死了。

拼音版太22:27 Mòhòu, fùrén ye sǐ le.

吕振中太22:27 尽末后、那妇人也死了。

新译本太22:27 最后,那女人也死了。

现代译太22:27 最后,那个女人也死了。

当代译太22:27 最后这女人也死了,

思高本太22:27 最後,那妇人也死了。

文理本太22:27 厥后妇亦死、

修订本太22:27 后来,那妇人也死了。

KJV 英太22:27 And last of all the woman died also.

NIV 英太22:27 Finally, the woman died.

和合本太22:28 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拼音版太22:28 Zhèyàng dāng fùhuó de shíhou, tā shì qī gèrén zhōng, nà yī ge de qīzi ne. yīnwei tāmen dōu qǔ guo tā.

吕振中太22:28 这样,在复活的生活中,她要做七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他们都娶过她呀!」

新译本太22:28 那么,复活的时候,她是这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现代译太22:28 请问,在复活的日子,她算是哪一个人的妻子呢?他们都娶过她的!」

当代译太22:28 那麽到复活那天,她该是谁的妻子呢?因为七兄弟都跟她结婚了。”

思高本太22:28 那麽,在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人中那一个的妻子? 因为都曾娶过她。」

文理本太22:28 至复起时、妇于七人中、为谁之妻乎、盖皆纳之矣、

修订本太22:28 那么,在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KJV 英太22:28 Therefore in the resurrection whose wife shall she be of the seven? for they all had her.

NIV 英太22:28 Now then, at the resurrection, whose wife will she be of the seven, since all of them were married to her?"

和合本太22:29 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 神的大能。

拼音版太22:29 Yēsū huídá shuō, nǐmen cuò le. yīnwei bù míngbai Shèngjīng, ye bù xiǎodé shén de dà néng.

吕振中太22:29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错了,是因为你们不明白经典,也不晓得上帝的能力。

新译本太22:29 耶稣回答他们:“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 神的能力。

现代译太22:29 耶稣回答他们:「你们错了!你们不明白圣经,也不知道上帝的权能。

当代译太22:29 耶稣说:“你们错了。你们既不明白圣经,也不知道上帝的能力。

思高本太22:29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错了,不明了经书,也不明了天主的能力,

文理本太22:29 耶稣曰、尔误矣、以不识经、及上帝之能故也、

修订本太22:29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知道上帝的大能。

KJV 英太22:29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Ye do err, not knowing the scriptures, nor the power of God.

NIV 英太22:29 Jesus replied, "You are in error because you do not know the Scriptures or the power of God.

和合本太22:30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拼音版太22:30 Dāng fùhuó de shíhou, rén ye bù qǔ ye bú jià, nǎi xiàng tiān shang de shǐzhe yíyàng.

吕振中太22:30 在复活的生活中,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新译本太22:30 复活的时候,人们也不娶也不嫁,而是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现代译太22:30 在死人复活的时候,他们要跟天上的天使一样,也不娶也不嫁。

当代译太22:30 因为到复活的时候,人人都要像天使一样,再没有婚姻的关系了。

思高本太22:30 因为复活的时候,也不娶也不嫁,好像在天上的天使一样。

文理本太22:30 盖复起时、不娶不嫁、如天使然、

修订本太22:30 在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而是像天上的天使一样。

KJV 英太22:30 For in the resurrection they neither marry, nor are given in marriage, but are as the angels of God in heaven.

NIV 英太22:30 At the resurrection people will neither marry nor be given in marriage; they will be like the angels in heaven.

和合本太22:31 论到死人复活, 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拼音版太22:31 Lùn dào sǐ rén fùhuó, shén zaì jīng shang xiàng nǐmen suǒ shuō de, nǐmen méiyǒu niàn guo ma.

吕振中太22:31 关于死人的复活,上帝对你们所讲的、说∶

新译本太22:31 关于死人复活的事, 神对你们讲过:‘我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你们没有念过吗? 神不是死人的 神,而是活人的 神。”

现代译太22:31 关於死人复活的事,你们没有念过上帝告诉你们的话吗?

当代译太22:31 难道你们没有念过圣经里关於死人复活的事吗?

思高本太22:31 关於死人复活,你们不曾念过天主对你们所说

文理本太22:31 论死者复起、上帝所谕于尔者、尔岂未读乎、

修订本太22:31 论到死人复活,上帝向你们所说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KJV 英太22:31 But as touching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have ye not read that which was spoken unto you by God, saying,

NIV 英太22:31 But about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have you not read what God said to you,

和合本太22:32 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

拼音版太22:32 Tā shuō, wǒ shì Yàbólāhǎn de shén, Yǐsā de shén, Yǎgè de shén. shén bú shì sǐ rén de shén, nǎi shì huó rén de shén.

吕振中太22:32 『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你们没有诵读过么?上帝并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呀。」

新译本太22:32 - - -

现代译太22:32 上帝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这意思是说,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

当代译太22:32 上帝对你们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是以撒的上帝,是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

思高本太22:32 『我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的话吗? 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

文理本太22:32 曰、吾乃亚伯拉罕之上帝、以撒之上帝、雅各之上帝、是上帝非死者之上帝、乃生者之上帝也、

修订本太22:32 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

KJV 英太22:32 I am the God of Abraham, and the God of Isaac, and the God of Jacob? God is not the God of the dead, but of the living.

NIV 英太22:32 'I am the God of Abraham, the God of Isaac, and the God of Jacob'? He is not the God of the dead but of the living."

和合本太22:33 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拼音版太22:33 Zhòngrén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xīqí tāde jiàoxun.

吕振中太22:33 群众听见了,就因他的教训而惊骇。

新译本太22:33 群众听了他的教训,就十分诧异。

现代译太22:33 众听到这样的教训,都觉得惊奇。

当代译太22:33 大家听到他的教训都感到震惊。

思高本太22:33 民众听了,就都惊讶 的道理。

文理本太22:33 众闻之、奇其训、○

修订本太22:33 众人听见这话,对他的教导非常惊讶。

KJV 英太22:33 And when the multitude heard this, they were astonished at his doctrine.

NIV 英太22:33 When the crowds heard this, they were astonished at his teaching.

和合本太22:34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

拼音版太22:34 Fǎlìsaìrén tīngjian Yēsū dǔ zhù le Sādūgāi rén de kǒu, tāmen jiù jùjí.

吕振中太22:34 但是法利赛人听见耶稣笼住了撒都该人的口,就聚集在一处;

新译本太22:34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使撒都该人无话可说,就聚集在一起。

现代译太22:34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就聚集在一起。

当代译太22:34 法利赛人听闻耶稣驳倒撒都该人,就开会商量对策。

思高本太22:34 法利塞人听说耶稣使撒杜塞人闭口无言,就聚在一起;

文理本太22:34 法利赛人闻耶稣使撒都该人语塞、遂集、

修订本太22:34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在一起。

KJV 英太22:34 But when the Pharisees had heard that he had put the Sadducees to silence, they were gathered together.

NIV 英太22:34 Hearing that Jesus had silenced the Sadducees, the Pharisees got together.

和合本太22:35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

拼音版太22:35 Neì zhòng yǒu yī gèrén shì lǜfǎshī, yào shìtan Yēsū, jiù wèn tā shuō,

吕振中太22:35 其中有一个人(有古卷加∶律法师)诘问耶稣,试探他说∶

新译本太22:35 他们中间有一个律法家,试探耶稣说:

现代译太22:35 其中一个法律教师想用一个问题来陷害耶稣。

当代译太22:35 其中有位律法教师,想出了一条难题,於是便来探问耶稣说:

思高本太22:35 他们中有一个法学士试探他,发问说:

文理本太22:35 中有为律师者、问而试之曰、

修订本太22:35 其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

KJV 英太22:35 Then one of them, which was a lawyer, asked him a question, tempting him, and saying,

NIV 英太22:35 One of them, an expert in the law, tested him with this question:

和合本太22:36 “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拼音版太22:36 Fūzǐ, lǜfǎ shang de jièméng, nà yī tiaó shì zuì dà de ne.

吕振中太22:36 「先生,律法上哪一条诫命最大呀?」

新译本太22:36 “老师,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是最重要的呢?”

现代译太22:36 他问:「老师,在摩西法律当中,哪一条诫命是最重要的?」

当代译太22:36 “老师,请问摩西的诫命中,哪一条最重要呢?”

思高本太22:36 「师傅,法律中那条诫命是最大的?」

文理本太22:36 夫子、律中之诫孰为大、

修订本太22:36 "老师,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KJV 英太22:36 Master, which is the great commandment in the law?

NIV 英太22:36 "Teacher, which is the greatest commandment in the Law?"

和合本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拼音版太22:37 Yēsū duì tā shuō, nǐ yào jìnxīn, jìn xìng, jìn yì, aì zhǔ nǐde shén.

吕振中太22:37 耶稣对他说∶「要用你完全的心、完全的性命、完全的精神(或译∶理性)、爱主你的上帝。

新译本太22:37 他回答:“你要全心、全性、全意爱主你的 神。

现代译太22:37 耶稣说:「『你要全心、全情、全意爱主—你的上帝。』

当代译太22:37 耶稣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

思高本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

文理本太22:37 曰、当尽心、尽性、尽意、爱主尔之上帝、

修订本太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

KJV 英太22:37 Jesus said unto him, Thou shalt love the Lord thy God with all thy heart, and with all thy soul, and with all thy mind.

NIV 英太22:37 Jesus replied: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和合本太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拼音版太22:38 Zhè shì jièméng zhōng de dì yī, qie shì zuì dà de.

吕振中太22:38 这是最大的,又是第一要紧的诫命。

新译本太22:38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条诫命。

现代译太22:38 这是第一条最重要的诫命。

当代译太22:38 这是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诫命。

思高本太22:38 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

文理本太22:38 此诫之首而大者、

修订本太22:38 这是最大的,且是第一条诫命。

KJV 英太22:38 This is the first and great commandment.

NIV 英太22:38 This is the first and greatest commandment.

和合本太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拼音版太22:39 Jī/qí cì ye xiāngfǎng, jiù shì yào aìren rú jǐ.

吕振中太22:39 其次的也跟这个相仿佛∶要爱你的邻舍如同你自己。

新译本太22:39 第二条也和它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

现代译太22:39 第二条也一样重要:『你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

当代译太22:39 其次的也与此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

思高本太22:39 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文理本太22:39 其次爱邻如己亦犹是、

修订本太22:39 第二条也如此,就是要爱邻如己。

KJV 英太22:39 And the second is like unto it,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

NIV 英太22:39 And the second is like it: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和合本太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拼音版太22:40 Zhè liǎng tiaó jièméng, shì lǜfǎ hé xiānzhī yīqiè dào lǐ de zǒnggāng.

吕振中太22:40 这两条诫命、就是全律法和神言人的教训所依据(希腊文∶悬挂)的。」

新译本太22:40 全部律法和先知书,都以这两条诫命作为根据。”

现代译太22:40 摩西全部的法律和先知的教训都是以这两条诫命为根据的。」

当代译太22:40 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教训,全都包括在这两条诫命中了。”

思高本太22:40 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

文理本太22:40 全律及先知、统于此二诫也、○

修订本太22:40 这两条诫命是一切律法和先知书的总纲。"

KJV 英太22:40 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hang all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NIV 英太22:40 All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hang 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和合本太22:41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

拼音版太22:41 Fǎlìsaìrén jùjí de shíhou, Yēsū wèn tāmen shuō,

吕振中太22:41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诘问他们说∶

新译本太22:41 法利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耶稣问他们:

现代译太22:41 法利赛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耶稣问他们:

当代译太22:41 趁着法利赛人聚在那里,耶稣就问他们:

思高本太22:41 法利塞人聚集在一起时, 耶稣问他们

文理本太22:41 法利赛人集时、耶稣问曰、

修订本太22:41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

KJV 英太22:41 While the Pharisee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Jesus asked them,

NIV 英太22:41 While the Pharisee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Jesus asked them,

和合本太22:42 “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

拼音版太22:42 Lùn dào Jīdū, nǐmen de yìjiàn rúhé. tā shì shuí de zǐsūn ne. tāmen huídá shuō, shì Dàwèi de zǐsūn.

吕振中太22:42 「关于基督(即∶被膏者),你们以为怎样?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对他说,「大卫的。」

新译本太22:42 “你们对基督的看法怎样?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大卫的子孙。”

现代译太22:42 「你们对基督的看法怎样?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他是大卫的子孙。」

当代译太22:42 “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大卫王的子孙。”

思高本太22:42 说:「关於默西亚,你们以为如何? 是谁的儿子?」他们回答说:「达味的。」

文理本太22:42 尔意基督若何、伊谁之裔乎、

修订本太22:42 "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后裔呢?"他们说:"是大卫的。"

KJV 英太22:42 Saying, What think ye of Christ? whose son is he? They say unto him, The son of David.

NIV 英太22:42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hrist? Whose son is he?" "The son of David," they replied.

和合本太22:43 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

拼音版太22:43 Yēsū shuō, zhèyàng, Dàwèi beì Shènglíng gǎndòng, zenme hái chēng tā wéi zhǔ. shuō,

吕振中太22:43 耶稣对他们说,「那么大卫在圣灵感动中怎么还称他为主,说∶

新译本太22:43 耶稣就说:“那么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会称他为主呢?他说:

现代译太22:43 耶稣说:「那麽,为甚麽圣灵感动大卫称呼他为『主』呢?大卫说:

当代译太22:43 “那麽,为甚麽大卫受圣灵感动写圣经的时候,称他为‘主’呢?大卫说过:

思高本太22:43 耶稣对他们说:「怎麽达味因圣神的感动,称 为主说:

文理本太22:43 曰、大卫之裔也、曰、然则大卫何以感于圣神、称之为主耶、

修订本太22:43 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

KJV 英太22:43 He saith unto them, How then doth David in spirit call him Lord, saying,

NIV 英太22:43 He said to them, "How is it then that David, speaking by the Spirit, calls him 'Lord'? For he says,

和合本太22:44 ‘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拼音版太22:44 Zhǔ duì wǒ zhǔ shuō, nǐ zuò zaì wǒde yòubiān, deng wǒ bǎ nǐ chóudí, fàng zaì nǐde jiǎo xià.

吕振中太22:44 『主对我主说了∶你坐在我右边,等我处置你仇敌在你脚下』呢?

新译本太22:44 ‘主对我的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现代译太22:44 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屈服在你脚下。

当代译太22:44 ‘上帝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伏在你的脚下。’

思高本太22:44 『上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文理本太22:44 其言云、主语我主曰、坐我右、俟我以尔敌置尔足下、

修订本太22:44 '主对我主说: 你坐在我的右边, 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脚下?'

KJV 英太22:44 The LORD said unto my Lord, Sit thou on my right hand, till I make thine enemies thy footstool?

NIV 英太22:44 "'The Lord said to my Lord: "Sit at my right hand until I put your enemies under your feet." '

和合本太22:45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拼音版太22:45 Dàwèi jì chēng tā wèi zhǔ, tā zenme yòu shì Dàwèi de zǐsūn ne.

吕振中太22:45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新译本太22:45 “大卫既然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现代译太22:45 如果大卫称他为『主』,基督又怎麽会是大卫的子孙呢?」

当代译太22:45 那麽既然大卫称他为‘主’,他的身分又怎能是大卫的子孙呢?”

思高本太22:45 那麽,如果达味称 为王, 怎会是达味的儿子?」

文理本太22:45 夫大卫既称之为主、则如何为大卫之裔乎、

修订本太22:45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后裔呢?"

KJV 英太22:45 If David then call him Lord, how is he his son?

NIV 英太22:45 If then David calls him 'Lord,' how can he be his son?"

和合本太22:46 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拼音版太22:46 Tāmen méiyǒu yī gèrén néng huídá yī yán. cóng nà rì yǐhòu, ye méiyǒu rén gǎn zaì wèn tā shénme.

吕振中太22:46 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一句话。从那一天起,再也没有人敢诘问他了。

新译本太22:46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从那天起,也没有人敢再问他。

现代译太22:46 没有人能够说一句话来回答耶稣的问题。从那天起,没有人敢再向他提出难题了。

当代译太22:46 他们都哑口无言,不能回答耶稣的问题。自此以后,再没有人敢用问题来刁难耶稣了。

思高本太22:46 没有人能回答 一句话。从那天以後,没有谁再敢问 。

文理本太22:46 众无辞以对、自是无敢复问者、

修订本太22:46 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句话,从那日以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KJV 英太22:46 And no man was able to answer him a word, neither durst any man from that day forth ask him any more questions.

NIV 英太22:46 No one could say a word in reply, and from that day on no one dared to ask him any more question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