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2“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3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

4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

5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6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

7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8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

9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10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11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12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

13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记念。”

14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

15“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16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17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

18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19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20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

21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22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

23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

24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25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26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27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28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29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30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31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32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33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34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35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36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37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38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40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41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

42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43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44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45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注:“吧”或作“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46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47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48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

49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

50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

51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52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53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54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55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

56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57拿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

58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59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

60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

61“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 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

62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

63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 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 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64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65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66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他是该死的。”

67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

68“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69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夥的。”

70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71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

72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73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74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75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提要:1官长们共谋反对基督。6膏他头的女人。14犹大卖主。17基督吃逾越节:26设立圣餐礼:36在园中祷告:47被一个亲吻出卖了,57被带到该亚法面前,69被彼得否认。


祭司长图谋杀害耶稣

太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本会注释】

这一切的话。[卖主的阴谋,太26:1-5,14-16=可14:1,2,10,11=路22:1-6=约12:10,11。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受难周”。] 即,记载在第24和25章的关于他应许再来的兆头的讲道和那些比喻。


太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本会注释】

过两天。第1节的话把这个关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被卖和被钉十字架的预言放在了记载在第24和25章(见对太24:1的注释)的讲道之后。并不确定这是在星期二的晚上还是在星期三。注释者们想到星期四晚上的被卖和根据西方算法的“两天”,一般把这句话放在星期二晚上。然而,所说的这两天可能会更短。例如,根据新约圣经的术语学,“过三天”和“第三天”是相等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1页),“过两天”可能应该以同样的意义理解。出卖发生在星期四的晚上,依照犹太人的计算方法,就说明基督是在星期三说这些话的。在公元31年尼散月的14日,逾越节的羔羊被杀的那天,落在星期五(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逾越节。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被交。希腊文paradidōmi,“让给”或“交出”。耶稣详细说明了他被拘捕的时间。


太26:3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

【本会注释】

那时……聚集。无法肯定地说马太在这里是不是严格遵循了时间先后顺序,从而想要说明祭司和长老们的聚集发生在逾越节的“两天”前,也无法确定他是不是按主题叙述的事。他可能只是把耶稣的话(第2节)放在了记载祭司和长老们的聚集之前(第4,5节)。马太已经按主题而不是按时间顺序分组了基督生平事件的事实(见对太8:2;12:1;13:1;26:6的注释等),使得确定他是不是在这里也这样做的成了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马太使用tote,“那时”这个词约有90次(比所有其他新约圣经作者使用的总和还多),但不一定是在严格的时间先后关系上表示这个词引出的事件是紧接在这个词之前的事件发生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74页。

可以注意到,在西门家的筵席记载在本章下面的内容中(第6-13节),显然发生在前一个安息日,很可能在晚上(约12:1,2,12,13;见《历》第六十二章[deipnon,“晚餐”这个词通常指傍晚的进餐,如约13:2;见对路14:12的注释])。按时间顺序,它应该被记载在太21章的叙述之前(见对太26:5的注释)。在这里提到的祭司和长老们的聚集似乎发生在同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见《历》第六十二章),并且犹大是从西门家的晚餐出去提议卖他的主的(第14,15节;《历》第六十二章)。所以,极其可能的是,记载在第3-15节中的事件发生在前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但是马太把它们放在了这里,因为它们对记述耶稣的被卖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促使犹太领袖们这次聚集的直接诱因的论述,见《历》第六十二章。这似乎是犹大第一次与犹太领袖们秘密会面(《历》第六十二章)。他显然在星期四晚上最后的晚餐前第二次与他们会过面(《历》第七十六章),可能是在星期二的晚上。

祭司长。这里提到的人无疑是公会,即犹太人的国家政务会的成员。几周以前,拉撒路复活后不久,公会曾决定要在第一个有利的时机处死耶稣(约11:47-53;《历》第五十九章)。现在,大众情绪对他的支持使得这问题更加紧迫了(《历》第六十二章)。关于“祭司长”这种表达方式的意思,见对太2:4的注释。鉴于七个前任大祭司那时还在世的事实,可能他们就是在这里被提到是“祭司长”的人。

文士。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5页。原文证据证明(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应该省略这个词。

院里。耶稣后来曾在这里出现在亚拿和该亚法面前(见第58节),很可能与圣殿区域毗邻或者就在里面。(见“基督时代的耶路撒冷”)

该亚法。见对路3:2的注释。


太26:4 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

【本会注释】

商议。他们第一次关于耶稣的严肃磋商曾发生在两年前(约5:16;《历》第二十一章)。另一次这种会议曾在最近举行,紧接在拉撒路复活之后(《历》第六十二章;约11:47-53)。太26:4的这次商议显然是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一个星期六晚上举行的(见对第3节的注释),而接下来的另一次发生在星期二的早上(《历》第七十四章)。

用诡计。尤其是因为拉撒路的复活,大众越来越支持耶稣,这使得犹太领袖们充满了恐惧(《历》第六十二章)。受难周前几日发生的事件只是加剧了百姓的感情,认为国家已经在耶稣身上发现了众先知曾预言的那位领导者,并且法利赛人以真实的困惑惊呼道:“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他去了”(约12:19;《历》第六十三、六十五章)。一个危机即将来临,如果他们不除掉他,他们自己肯定就会败亡。他们感到自己必须迅速而秘密地采取行动。此外,大众支持耶稣作弥赛亚王的一次起义(见《历》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五章)也肯定会带来罗马当局对该国更强有力的压迫。在另一方面,公开逮捕耶稣可能会触发大众支持他的起义。


太26:5 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本会注释】

当节的日子不可。聚集到耶路撒冷庆祝标志着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初次蒙拯救的事件的逾越节的大众的情绪,强烈地支持宣布耶稣为弥赛亚王(见对第4节的注释)。犹太领袖们想,在这些群众离开该城之前,对付耶稣不会安全。但是,当他们商议到这一点时,犹大带来的一个建议显然改变了他们的计划(第14,15节)。似乎马太在这里插入了发生在伯大尼的西门家的筵席(第6-13节),同时祭司和法利赛人在耶路撒冷该亚法的院里开会,为的是说明计划的改变。犹大在这次筵席上受了责备之后,就直接到了该亚法的院子里,并且在那里计划出卖耶稣。

生乱。见对第4节的注释。这大概是耶稣受难的前一个星期六晚上(见对第3节的注释)。接下来的一天证明了当耶稣荣入耶路撒冷时,大众极其欢迎他,示威欢呼弥赛亚(见对太21:1-11的注释;《历》第六十三章)。无疑地,当祭司们出去到橄榄山顶迎接耶稣时,他们感到自己最担心的事即将实现了(见《历》第六十三、六十四章)。


珍贵的香膏

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

【本会注释】

伯大尼。[西门的筵席,太26:6-13=可14:3-9=路7:36-50=约12:1-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见“在耶路撒冷传道的末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受难周”,第231,233页。] 关于这次筵席的时间,见《历》第六十二章。注释者们一般都否认路7:36-50的筵席与马太在这里记载(马可和约翰也记载了)的是同一次筵席,并且把它归到了一年半以前的加利利的传道。关于为何本注释相信这是四位福音书作者都记述了的筵席的原因,见对路第七章的附注。

西门。一个法利赛人(路7:36-40),耶稣曾治好了他的可怕的大麻风。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门徒,曾公开地使自己与耶稣的跟从者们联合,但是并没有完全相信他就是弥赛亚(《历》第六十二章;路7:39)。这次筵席是为向耶稣表示敬意而举行的。拉撒路是一位荣誉宾客,马大伺候,曾受西门引诱陷到罪里并且曾被耶稣赶出七个鬼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也在场(《历》第六十二章;见对路第七章的附注)。

大麻风。倒不是他当时有大麻风,因为那样的话就会不准他交际了(见对可1:40的注释)。耶稣曾在从前的某个时间治好了他的大麻风,作为报答,他就摆设了这次筵席表达他对耶稣所做之事的感激(《历》第六十二章)。


太26:7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本会注释】

一个女人。这是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约12:1-3;见对路第七章的附注)。

一玉瓶。见对路7:37的注释。依照可14:3,那“瓶”被打碎了,以便里面的东西可以释放出来。

极贵的。即,“昂贵的”,从前认为有“宝贵的”一词的意思。

香膏。希腊文muron,“软膏”。马可说明它是甘松(真哪哒)香膏(见对路7:37的注释)。

在他的头上。马太和马可都说到马利亚膏了耶稣的头,而路加和约翰都提到膏了耶稣的脚。乍看起来这可能似乎福音记录中的矛盾之处;然而,并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相信既膏了头也膏了脚(参诗133:2)。

坐。直译是,“斜倚”(见对可2:15的注释)。


太26:8 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

【本会注释】

门徒。依照约12:4,5,抗议是从犹大开始的。别的门徒显然加入了他的批评,很可能是在桌边交头接耳小声说的。

枉费。犹大怨恨的事是没有把香膏卖了钱放在公共金库里,那样他个人就能用到它了,“因他是个贼”(约12:6)。


太26:9 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本会注释】

卖许多钱。依照可14:5,香膏的估计价值超过300便士。按实际的银子来说,300便士重约125金衡盎司,或3.89千克(见本册注释原文第49页)。但是一便士是常人一天的工价(见太20:2注释);所以300便士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年收入。

穷人。说这话的人犹大(见对第8节的注释)十分清楚犹太律法规定那些生活比较富裕的人有明确的责任照顾穷人(申15:7-11等),而且关心他们的需要被看作是值得嘉奖的。见对太5:3的注释。


太26:10 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本会注释】

看出。即,耶稣知道了。见对可2:8的注释。


太26:11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本会注释】

常有穷人。耶稣并不质疑我们对穷人的责任,他只是宣布还有义务是超过这个责任的。

不常。就连耶稣最亲密的伙伴都没有意识到下一周会产生什么!只有马利亚似乎朦朦胧胧地明白了那摆在前面的是什么(见《历》第六十二章)。当耶稣面对着那摆在前面的危机时刻时,她热切渴望去做“她所能的”(可14:8)受到了他的高度评价。


太26:12 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

【本会注释】

为我安葬。马利亚最初的意图是把真哪哒香膏用在安葬耶稣的身体上(《历》第六十二章;参可16:1),但是显然上帝的灵反而感动马利亚把它用在了这个场合。


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本会注释】

实在。见对太5:18的注释。

这福音。耶稣清楚地预期了他的“福音”(见对可1:1的注释)会传到各处(另见太24:14)。那些断言耶稣从来没有打算建立一种宗教的人最好思量思量这句话。

作个纪念。或,“纪念她”(修正标准译本)。马利亚的奉献行动反映了曾激励耶稣来到这个黑暗世界的同样的精神(腓2:6-8)。

犹大出卖耶稣


太26:14 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

【本会注释】

加略人犹大。关于犹大的传略,见对可3:19的注释(参《历》第716-722页)。

去见。关于这件事与本章开头列出的那些事的关系,见对第3,5节的注释。约一年前在迦百农会堂里的讲道(约6:22-65)曾经成为犹大历史上的转折点(《历》第七十六章)。虽然表面上他仍属于那十二个人,但是他心里已经离弃了耶稣。既然耶稣在西门的筵席上称赞马利亚的奉献行动,也就是间接地谴责了犹大自己的态度,这刺激了犹大采取行动(《历》第六十二、七十六章)。马利亚至爱耶稣的行为竞惹起了犹大最不忠诚的行为,这是多么奇怪啊!犹大在那恶者的授意下,去了“祭司长”那里(路22:3)。


太26:15 “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本会注释】

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当犹大卖他的主时,私人利益在他心里是至高的。实际上,私人利益已经成了他全部生命的支配性动机。

我把他交给你们。犹大的提议解决了耶路撒冷领袖们进退维谷的难题。他们想要止息耶稣的声音,但因惧怕百姓就不敢采取行动(见对第5节的注释)。他们的难题在于怎样拘捕耶稣而不惹起大众支持他的起义。见对第16节的注释。

三十块钱。希腊文arguria,据认为这里指的是舍客勒,在基督的时代相当于希腊的statēres(见对太17:24,27的注释)和推罗的tetradrachma。statēr重0.458金衡盎司,或14.245克,约为一个普通工人4天的工价。所以,“三十块钱”就约为120天的工价。三十舍客勒银子乃是一个奴隶的传统价格(出21:32)。请比较亚11:12的预言。


太26:16 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本会注释】

机会。希腊文eukairia,“一个有利的时间”,即,适合该国官长们的要求的时间(见对第4,5节的注释)。犹大提供了祭司们反对耶稣的图谋中缺少的一个环节—“趁众人不在眼前的时候”(路22:6;参可14:1,2)拘捕耶稣的一种便利的方法(可14:11)。无怪乎祭司和长老们“听见就欢喜”(可14:11)。


和门徒同度逾越节

太26:17 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

【本会注释】

第一天。[预备逾越节,太26:17-19=可14:12-16=路22:7-13。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马可另外说到“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节羊羔的那一天”(可14:12)。路加确认那天是“须宰逾越羊羔”的时候。指定“除酵节的第一天”为宰逾越节羊羔的日子有点非同寻常。通常尼散月14日是宰逾越节羊羔的日子,而尼散月15日是除酵节的第一天(利23:5,6;见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105页)。因为逾越节和除酵节紧密相关,所以这两个名称有时可以互用,整个节期可以被称为这两个名称中的任何一个(见《他勒目》Pesahim5a,宋西诺版,第15-17页;参约瑟夫《犹太掌故》ii.15.1[315-317])。目前这件事发生在星期四。关于这件事和逾越节的关系,以及对观福音书作者们与约翰关于逾越节日子的表面上的分歧,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除酵节。见对出12:8;利23:6;民28:17;申16:3,8的注释;见本册注释第一册原文第709页;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108页。

门徒来。家长有责任预备庆祝逾越节,就像他应负责家庭的所有其他宗教事务一样。在某种意义上,他乃是家庭的祭司。门徒们在属灵上既“与耶稣是一家人”(《历》第三十七章),自然就向他求问他们该怎么预备逾越节。他们来找耶稣的时候显然是在尼散月13日,星期四的早上(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因为他们是在同一天晚上庆祝逾越节的(见太26:17,20;14:12,16-18;路22:7,8,13-15)。

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显然,即使是最接近基督的门徒们(路22:8;参《历》第三十章)也至少在细节上还不知道耶稣计划怎样预备逾越节的晚餐。所以,看来显然犹大也不会知道。自从他在前一个星期六晚上第一次与公会联系以来(见对太26:3,5的注释),特别是自从他第二次,就是很可能发生在星期二晚上的那次与他们联系以来,(《历》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六章),犹大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出卖基督(见对第16节的注释)。有些人曾提出说,这种状况可以说明的事实是,耶稣等到最后一刻才预备逾越节晚餐。然而,即使在那时,他给彼得和约翰的指示也是那种他们两个和那十二个人中别的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庆祝逾越节的指示。直到同一天稍微有点晚的时候,当彼得和约翰回来时,门徒们才都知道了他们要去哪儿,当耶稣与他的门徒们在楼上共度安静时光时,犹大没有什么时间制定把耶稣出卖给犹太领袖的计划。耶稣之所以采取这些防范措施,可能是因为他决定不让任何事干扰那个神圣的场合,就是他最后一次与那十二个人同在的时候,因为他有最重要的指示要给他们。

逾越节。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太26:18 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本会注释】

进城去。似乎那晚,即星期三的晚上耶稣是在耶路撒冷外面过夜的。从星期五到星期二,他曾在伯大尼过夜,很可能是在拉撒路家里(《历》第六十二章;见对太21:17的注释)。星期二晚上他住在橄榄山上(见《历》第七十三、七十四章)。经上没有告诉我们星期三和星期三晚上他在哪儿过的(见对太21:17;26:12的注释)。犹大很可能是在星期二那天第二次去见了犹太领袖们,完成了出卖他夫子的安排,并且允诺在他的一个退隐之处做这事(《历》第七十一、七十六章;见对第4节的注释)。耶稣知道犹大反对他的秘密阴谋,还有人提出说他可能故意地改变了住所以便反对犹大的计划(见约6:64)。

某人。希腊文deina,“某一个人”,“某某”,对不愿直呼其名之人的称呼。耶稣并没有说出他心里想的那个人的名字,而是给了那两个奉差的门徒一个记号,当他们遇见他时可以认出他来。基于徒12:12(参徒1:13),传统认为约翰·马可的父亲就是那间房子的主人,而且在他家里的那间楼房一度成了十二使徒和教会在耶路撒冷的总部。见对可14:51的注释。

夫子说。这些话暗示房主与耶稣熟识并且待他很友好。或许,像伯大尼的西门(《历》第六十二章),尼哥底母(约19:39;《历》第十九章),和亚历马太的约瑟一样(太27:57),这个人已经是耶稣的一个门徒了。

我的时候。在耶稣传道的早期,他曾说过的事实是他的“时候”或“时辰”还没有到(见约2:4;7:6,8,30;参约8:20)。耶稣说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指他的传道结束、他的死亡要发生的时候还没有到。既然他被卖的日子近在眼前了,他就用充满了巨大内涵的话说他的“时候”快到了。后来,就在那天晚上,他说:“时候到了”(约17:1)。

在你家里。在耶稣的时代,逾越节是在耶路撒冷城庆祝的,那里所有的住宅都要布置的可供参加这个节期的朝圣者们使用。有一段时间,为了保持与在创立第一个逾越节时所给出的指示一致(出12:22),参加逾越节筵席的人需要留在吃筵席的地方直到早上。参加逾越节的旅客人数越来越多,最终使得有必要将逾越节的筵席撤到了紧邻耶路撒冷的一个有限的、细致规定了的地区的住房内。


太26:19 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本会注释】

预备逾越节。预备工作很可能包括下列事项:寻找屋里的酵,清扫屋子,布置一张桌子,一些睡椅或坐垫,以及就餐用具。虽然经上没有明确说到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们所吃晚餐有关的羔羊,但是他们会没有一只羊羔庆祝逾越节的筵席似乎令人质疑(见可14:12,16,17,18;路22:7,8,13-15)。所以,彼得和约翰会买一只羊羔,宰了它,并且烤了它。他们还会预备无酵饼,苦菜,调味料和葡萄汁。这些预备工作无疑占用了那天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很可能直到傍晚彼得和约翰才回来。


太26:20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

【本会注释】

到了晚上。[过逾越节,太26:20=可14:17,18a=路22:14-16。主要的注释在:路加福音。] 这是在星期四的晚上,尼散月14日开头的几个时辰(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太26:21 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本会注释】

正吃的时候。[揭露出卖者,太26:12-25=可14:18b-21=路22:21-23=约13:21-3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 福音书作者马太和马可都没有提到洗门徒的脚的事(约13:1-17)。而且,在他们的叙述中,马太和马可都保留了圣餐的命令和对背叛者的鉴定。在路加福音中的记述更加接近时间选择顺序,至于犹大,在他离开离开楼上的房间之前,也在耶稣设立圣餐时吃了饼喝了葡萄汁(《历》第七十二章)。

依照《米示孥》(见Pesahim10,《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532-623页),逾越节筵席的仪式如下:(1)家长或组长一起庆祝晚餐,混合第一杯葡萄汁,并将它递给别人,宣布对那日和对葡萄汁的祝福。(2)然后他就履行洗手的仪式。(3)将桌子展开。摆设逾越节的筵席,由逾越节的羔羊、无酵饼、苦菜、生菜和别的蔬菜以及被称作charoseth的风味酱构成,这种酱是由杏仁、枣、无花果、葡萄干、辛香料和醋构成的。在这个场所,蔬菜是作为开胃食品吃的。(4)然后就沿席传递饮用第二杯酒,家长解释逾越节的意义。(5)歌唱逾越节赞美诗篇的第一部分,由诗113和114构成。(6)然后与会人员就开始吃逾越节的筵席。家长祝谢,掰开无酵饼,并分给每个宾客一部分。然后就吃逾越节的羔羊。(7)传递饮用第三杯葡萄汁,并且宣布对筵席的祝福。(8)传递饮用第四杯葡萄汁,之后全体一起唱赞美诗篇的第二部分,由诗115至118构成。

实在。见对太5:18的注释。

你们中间有一个人。根据福音记录所说,这是耶稣第一次清楚地宣布了那十二个人中的一个要成为他的叛徒。所有人都震惊了,但是还没有一个人怀疑到是犹大。然而,犹大却开始认识到耶稣看穿了他黑暗的秘密就像一本展开的书一样。依照《历》第七十二章,耶稣的五句话以下述渐进的次序揭露了那反叛者:(1)“你们不都是洁净的”(约13:11)这句话是在洗脚的时候说的。(2)下一句话:“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13:18),是当门徒们在餐桌旁就位时说的。(3)过了一会儿,说了太26:21的宣告:“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4)“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第23节),这句话很可能是在晚餐时某个时刻说的。(5)最后的承认:“你说的是”(第25节)是在晚餐结束时说的,促使犹大立刻离开了房间。请比较诗41:9。

卖。希腊文paradidōmi,“交给,”“交出。”在此之前,至少有四个场合,耶稣曾提到过他的被卖(见太17:22;20:18;26:2;约6:64,70,71)。


太26:22 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的问他说:“主,是我吗?”

【本会注释】

主,是我吗。在希腊文中的问句形式暗示期望得到一个否定的回答,就好像他们说的是:“不是我,主啊,是吗?”就犹大来说,这种问句自然是虚张声势地说出来的。


太26:23 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

【本会注释】

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见对第21节的注释。耶稣说这句话是为了回答约翰向他提出的一个问题(约13:26-26),但是犹大并没有听到那个问题(《历》第七十二章)。吃逾越节的筵席是用手的。这里提到的“盘子”是charoseth,或者是用无酵饼和苦菜来蘸的酱(见对太26:21的注释)。

就是他。在古时,违反好客的权利标志着一个人完全超出了值得尊敬的范围之外。在东方国家,即使在今天人都会避免和愿意占别人便宜的人同桌吃饭,甚至会避免和他不愿意当作朋友的人同桌吃饭。


太26:24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本会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去世。希腊文hupagō,死亡的一个温和的同义词。

正如经上指着。耶稣很可能指的是诗22和赛53的内容。

有祸了。灵感之言预言过犹大的阴谋,这一事实决不会免除他个人在这件事中的责任。上帝并没有预定他去卖他的夫子。犹大的决定乃是他深思熟虑的选择。

不生在世上倒好。请比较太18:6。


太26:25 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本会注释】

犹大。见对可3:19的注释。犹大没有听见耶稣说到他就是叛徒的话(见对太26:23的注释)。在别的门徒们询问“是我吗?”的混乱中,他保持了沉默,现在他的沉默使他惹人注意了(《历》第七十二章)。

你说的是。见对第21节的注释。这种确认是一种间接的,可能有点模棱两可地说“是”的方式(参第64节)。别的门徒们,可能除了约翰以外(见约13:25-27),都没有领会耶稣最后对犹大所说话语的意思(见约13:28)。但是犹大完全认识到耶稣洞悉了他的秘密,于是就立即去第三次与犹太领袖们协商了(约13:31;《历》第七十二章)。

设立圣餐


太26: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本会注释】

他们吃的时候。[主的晚餐,太26:26-29=可14:22-25=路22:17-2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 即,逾越节的晚餐。

耶稣拿起饼来。显然是一些无酵饼。

祝福。有些人曾提出说,耶稣可能说了犹太人的祝福语:“主我们的上帝,使大地生产出粮食的普世的君王啊,你是应当称颂的。”

拿着吃。身体怎样从实际的食物得到营养,灵魂也怎样在基督说出的真理里得到属灵的营养。

这是我的身体。有些照字面解释耶稣这句比喻性的话的人,显然忘记了他经常比喻性地说到自己。例如,耶稣说过:“我就是门”(约10:7),和“道路”(约14:6)。但是没有人认为他因而就把自己变成了一扇门或一条路。根据路22:20,显然可以看出耶稣是比喻性地说到“饼”的(参林前11:25),“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如果那饼实际的变成了他真实的身体,那么照同样的方法,“杯”就必须实际上变成“新约”。在“这是我的身体”里的“是”字是在“代表”的意义上使用的,就像它在可4:15-18;路12:1;加4:24中的意思一样。


太26:27 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本会注释】

杯。这是在庆祝逾越节时使用的杯。杯中盛的是纯净的葡萄汁(见《历》第七十二章),没有发酵的,很可能按照犹太人的习惯兑过水了。我们不知道在古时,人们用来在逾越节前约六个月葡萄收获期制作的葡萄汁无酵保存到逾越节时的办法。然而,现今在古代东方的某些地区,这是通过将新鲜的葡萄汁部分脱水,在一种半果冻状态保存的。必需补充水分以便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可以用葡萄干制成葡萄汁。.

祝谢了。见对第26节的注释。

你们都喝了它吧。英文的翻译模糊了耶稣实际所说话语的意思:“喝这个吧,你们所有人”。“都”这个词指的是门徒们,而不是葡萄汁。没有人要传递它。


太26:28 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本会注释】

这是我的血。饼怎样代表耶稣的身体,葡萄汁也照样代表他和血(见对第26节的注释)。

约。耶稣洒在髑髅地的血批准了新约或者说使新约生效了,正如牛血曾代表旧约的生效一样(出24:5-8;来9:15-23;参加3:15)。如果耶稣不代死,救赎计划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现实。即使那些在旧约时代的人也是依靠那要来的牺牲得救的(来9:15)。当他们在信心里向前仰望时,他们就得救了,正如现今的人藉着向后仰望基督的死得到救恩一样。关于“新约”本质的进一步论述,见对来8:8-11的注释。

为多人流出来。清楚地肯定了基督之死的代赎性质(参赛53:4-6,8,10-12)。路加福音说到:“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即,为你们的利益流出来的(太22:20)。另请比较太20:28。

得赦。希腊文aphesis,“释放”,“饶恕”,“赦免”,来自动词aphiēmi,“打发”,“开除”,“饶恕”(见对太6:12的注释)。这个词在纸莎草文献中表示从被掳得“释放”的意思,和豁免债务或惩罚的意思。在这里,“赦免”的意思更可取(见约3:16;参太20:28)。


太26:29 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本会注释】

我不再喝。“从今以后”这个词暗示耶稣确实在这个场合喝了那杯。当门徒们要喝这杯,“记念”耶稣,“直等到他来”时(林前11:25,26),他自己要克制不喝直到他与他们在他父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

直到那日子。可能耶稣在这里指的是“羔羊之婚筵”(启19:9)。最后的晚餐如何与使救赎计划成为可能的大事密切相关,羔羊的婚筵也如何与庆祝那计划的胜利有关。

新。这并不是指与发酵的酒形成对照的新酒,而是指天国里每件事都将成为“新的”这个事实(启21:5)。

我父的国。喝圣餐的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11:26)。在上帝这方面,这乃是一个保证,天国最终会成为一个现实,在我们这方面,出于对应许的信心,相信这事必定实现。主所设立的圣餐礼意味深长地将第一次降临和第二次降临连接了起来。圣餐礼计划是要在门徒们心中活泼地保持基督再来的盼望,也将他的代死活画在面前(见林前11:25,26;参《历》第七十二章)。


太26:30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本会注释】

唱了诗。[退到客西马尼园,太26:30=可14:26=路22:3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 通常在逾越节筵席结束的时候唱诗篇115至118篇。关于耶稣在楼房里和去客西马尼的路上给门徒们的勉言的记录,见约第十四至十七章。

橄榄山。被称为橄榄山是因为它山坡上的橄榄树林。约瑟夫用这个名字提到过它(《犹太掌故》vii.9.2[202];xx.8.6;《犹太战记》ii.3[70]等)。橄榄山这个名字一般应用于主体跨越了汲沦谷的一座山的西面部分,汲沦谷在耶路撒冷的东边。橄榄山北边的最高峰达到了2,723英尺(830米)。比耶路撒冷城中的圣殿区域高出约300英尺(91.5米)。见对太21:1;24:1的注释。据认为在提多毁坏耶路撒冷郊外所有木材之前,橄榄山上布满了橄榄园,无花果树园,桃金娘和其他灌木。伯大尼在耶路撒冷城东约2英里(3.2千米),位于橄榄山的东南山坡。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3页的插图页面。


预言彼得不认主

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本会注释】

跌倒。[对彼得和十个门徒的警告,太26:31-35=可14:27-31=路22:31-38(=约13:36-3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 希腊文skandalizō(见对太5:29的注释)。耶稣在他和门徒们开始从耶路撒冷下到汲沦溪去往橄榄山的途中说了这些警告和训诫的话(《历》第七十三章)。然而,请注意,约13:36-38的警告是在那间楼房中给出的。

今夜。时间很可能在午夜前一或更多个小时,在尼散月14日早期的时辰(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1)。

经上记着说。耶稣引用的是亚13:7。

羊。耶稣将这个预言应用到了在一个小时或更久之后,他被捕时门徒们的逃跑上了(第56节)。


太26:32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本会注释】

我复活以后。面对着被卖、定罪和死亡,耶稣带着确信说到了他的复活。主在这里与门徒们所做的在加利利重聚的明确约定,原可以在马上就要摆在他们面前的痛苦的失望时辰中,成为一个鼓励之源,但他们显然忘了它(见对第33节的注释)。


太26:33 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本会注释】

彼得。彼得常常作门徒们的发言人(见太14:28;16:16,22;17:4,24)。然而,此时,他似乎完全是代表自己发言的,因为感到自己比同道的门徒们优越。记载在太26:31,32中的耶稣的话显然没有产生效果。他冲动的回答是他的典型特征(见对可3:16的注释),但却是欠考虑的。


太26:34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本会注释】

实在。相关的注释,见对太5:18的注释。

今夜。见对第31节的注释。根据约13:38的记载,耶稣和十二个门徒还在那间楼房里时,就说过这个警告;此时,在他们去客西马尼的路上,主再次给出了这个警告(《历》第七十三章)。四部福音书都记录了这个预言及其应验。

鸡叫以先。马可福音说的是:“鸡叫两遍以先”(可14:30)。“鸡叫”是表示清早的常见说法。例如,《米示孥》(Tamid1.2,《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页)解释说,“任何一个想要将灰从坛上除掉的人,惯常要在监管人来到之前很早起来并沐浴。监管人什么时候来呢?他不一定在同一个时刻来;有时他正好在鸡叫时来,有时早一点有时晚一点。”关于鸡叫与夜间的更次的关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0页。


太26:35 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本会注释】

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彼得的意思固然很好,但他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请比较路得对忠于拿俄米的高尚表白(得1:16,17),以及她在实践那表白方面的令人钦佩的忠诚。

都是这样。门徒们对不久就要发展的会使他们离弃耶稣而为自己逃命的境遇知道的多么少啊(可14:50)。


在客西马尼祷告

太26:36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本会注释】

耶稣同门徒来到。[客西马尼,太26:36-56=可14:32-52=路22:40-53=约18:1-12。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

客西马尼。来自一个亚兰词,意思是“油榨”。救主曾经常到这里来默想、祈祷和休息,也经常在这里过夜(路22:39;约18:2;《历》第七十四章)。在被钉十字架之前,这里很可能就是他在星期二和星期三晚上的退休之处(见路21:37;见对太21:17;24:1,3;26:17,18的注释)。

这个园子在圣经时代的确切位置已不为人知。这个安静的地点很可能位于橄榄山较低山坡的某处(见对太21:1;26:30的注释),从圣殿走直接穿过汲沦谷就到了,从耶路撒冷城步行约有10分钟的路程。现今一般给访问者指出的地点乃是基于一个传统说法,这个传统无法追溯到比公元三百年的君士坦丁一世更早的时候。据许多的注释者和在巴勒斯坦的旅行者们的意见,起初的客西马尼位于该山坡上更高的某处。见本注释第513页的插图页面。

你们坐在这里。门徒中八个人受命留在近处,很可能就在园门口里面。


太26:37 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本会注释】

就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比别的门徒享有与耶稣更加亲密联合的特权。在复活睚鲁的女儿时他们曾与他同在(路8:51),登山变像时也与他同在(太17:1)。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刻,耶稣渴望人类的友谊,渴望志趣相投之人的同情和理解。

忧愁起来,极其难过。见对第38节的注释。


太26:38 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本会注释】

我心里。相当于一个常见的希伯来习语,意思是“我”(见对诗16:10;太10:28的注释)。

甚是忧伤。对我们来说,要理解当耶稣进入客西马尼园时,那压在他身上的深切的忧伤、神秘的悲痛是不可能的。那突然压倒他的奇异的悲伤使门徒们感到困惑。此时神人二性的上帝的儿子,人子(见对太1:1;可2:10;路1:35的注释),正在遭受一种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剧烈的悲痛。那苦难部分是身体上的,但只是基督作为世人罪恶的背负者所受苦难的可见反映而已。

关于救主在客西马尼园所受的苦难,以及撒但在那里压在他身上的试探的注释,见《历》第七十四章(参对太4:1-11;路2:40,52;来2:17的注释;见怀爱伦对太26:36-46,42的补充材料;见对约第一章的附注)。

几乎要死。在我们的救主背负了全世界的罪担时,我们作为有罪的人要理解我们救主所遭受的极度痛苦的强度是不可能的(见对路22:43的注释)。

和我一同警醒。这是一个在与黑暗权势的斗争中对人类的同情与友谊的恳求。“警醒”的直译是,“保持醒着”,但是在这里它的意思是为一个目的保持清醒,而且那个目的是要与耶稣一同守夜。


太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本会注释】

他就稍往前走。路加补充说,距门徒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路22:41)。他是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都看得见听得见的范围之内;他们看见了天使(路22:43),也听到了他的声音(《历》第七十四章)。

祷告。关于耶稣祷告生活的注释,见对可1:35;3:13;路6:12的注释。

父。见对太6:9的注释。

这杯。“杯”是一种常见的圣经表达方式,指人生的经验,无论好坏(见对太20:22的注释)。

然而。尽管有这一切的苦难和撒但压在他心上的凶猛试探,耶稣还是毫无疑问毫不踌躇地顺从了天父的旨意。他对上帝旨意完全的顺从为我们去效法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榜样。

照你的意思。见对太6:10;路2:49的注释;见来5:8。


太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本会注释】

来到门徒那里。似乎耶稣是来寻求人性的同性和友谊的。

睡着了。他们一度保持了清醒,并且与他一起祷告,但是过了一会之后,一种令人麻痹的恍惚临到了他们。要是他们坚持祷告的话,本可以甩掉它。见对太24:42,44的注释。

对彼得说。彼得曾过度夸口说他即使下监去死都会陪伴耶稣(见对第33,35节的注释)。现在,他显然甚至都不能保持警醒,更不要说更加困难的壮举了。

怎么样。希腊文houtōs,“这样”或“如此”。在这个感叹词中,表达了当耶稣发现他在地上最亲密的朋友们都太困了不能与他一起祷告“片时”时,所感到的强烈失望,这个词一半是责备一半是失望。

片时。这可能暗示基督在客西马尼园度过了大约一个小时。


太26:41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本会注释】

警醒祷告。关于基督徒要保持“警醒”都包含什么的注释,见对太24:42的注释。关于基督预备对付试探的方式,见《证》第二册原文第200-215页—他禁食,从事最热切的祷告,并将自己全然交给上帝。关于有效祷告的注释,见对太6:5-13;路11:1-9;18:1-8的注释。

入了迷惑。见对太6:13的注释。

心灵。即,心智的高级能力。请比较保罗在罗7:15至8:6中叙述的经验。

愿意。希腊文prothumos,“甘心情愿的”,“倾向……的”,“有……倾向的”。在那晚早些时候,他们曾给出心灵愿意的证据(见第33-35节)。

肉体。即,受感官激励的本性的倾向和愿望。新约圣经作者们一般用“肉体”指人的较低本性,表现为各种的情欲和占有欲(见罗8:3等)。

软弱。耶稣并没有给“肉体”是“软弱的”找藉口,而是阐明这种软弱是需要“警醒祷告”的原因。在这种危机时刻门徒们多次睡着了-这种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事乃是基督特别在这里提到的软弱(见对第40节的注释)。


太26:42 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本会注释】

这杯若不能。这句话在希腊文中的句型假定这种建议要么无法完成要么不会被完成。


太26:43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本会注释】

眼睛困倦。也在变像山上一样(路9:32;见《历》第四十六章)。


太26:44 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本会注释】

第三次。现在危机时刻来到了,那时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都岌岌可危。


太26:45 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作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本会注释】

睡觉安歇。不清楚为什么耶稣会告诉门徒们“现在你们睡觉安歇吧”,然后,显然没有间断地告诉他们说:“起来,我们走吧”(第46节)。有人提出说,这是对他们多次睡着了的一个间接的责备,一句反话,暗示警醒祷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然而,在这样一种场合说反话似乎相当不合适,有些人提出可能应该译为:“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吗?”(修正标准译本)。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卖。直译是,“交出”(见对路6:16的注释)。

手里。约伯曾一度被交在撒但手里,条件是要保留他的性命(伯2:6)。然而,现在耶稣却被交给了完全处于魔鬼控制之下的人们,就像他曾使之恢复了心智与身体健康的被鬼附的人一样(见《历》第二十七、三十三章;参《历》第七十八章)。


太26:46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本会注释】

我们走吧。耶稣没有隐藏或寻求逃避即将逮捕他的暴徒们,而是走出去迎接他们。他原可以不退到犹大知道他通常的退休之处去(路22:39;约18:2;见对太26:36的注释;参《历》第七十四、七十六章),他也可以在他的仇敌们来到之前离开。但是即使在他听到了他们走近的脚步声的时候,他也没有离开。


耶稣被捕

太26:47 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本会注释】

犹大。那叛徒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耶稣(约18:2)。他们曾作过安排,要在“他去默想并祷告的一个地方”拿住他(《历》第七十六章),而客西马尼正是他经常为这个目的去访问的地方,有时还在那里过夜(见《历》第七十四章)。犹大的任务是当耶稣在这样一个安静而偏僻的退休之处时带领官长们到他那里,并向捕快们确定他的身份(见徒1:16)。

那十二个门徒里的。加上这一额外的评论无疑是为了使犹大卖主行为的可憎本质更加鲜明(见对第21,23节的注释)。它加强了犹大背叛的可憎性。

许多人。在这群混杂的群众中,有大祭司本人,由许多领袖陪同着(见《历》第七十四章),还有一些法利赛人(约18:3),圣殿的卫兵,他们是犹太人(约18:12;参《历》第七十四章),以及一队罗马士兵(见《历》第七十四章)。另外,还有一群庸俗的乌合之众组成的暴徒,他们中有些人无疑是流氓恶棍,是来目睹刺激场面兴风作浪的(见《历》第七十四章)。

棒。或,“棍棒”。

从祭司长那里。这个行动是由犹太公会的权威执行的,犹太公会是由“祭司长文士并长老”组成的(参可14:43)。

约翰(约18:6)记载的事实是,当暴徒的领袖接近耶稣时,一个超自然的能力使他们都倒在了地上。那位最近曾在救主因极度痛苦倒在地上时支持了他的天使(路22:43)显然置身于基督和暴徒们之间(见《历》第七十四章)。神圣能力与荣耀的这一显现的目的,似乎是要向那些来逮捕耶稣的人证明,他们即将要做的事是上天不认可的。他们是在与上帝对抗。当耶稣治好了马勒古被削掉的耳朵时,就给暴徒们提供了第二个神能的启示(路22:51;约18:10)。


太26:48 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

【本会注释】

一个暗号。希腊文sēmeion。马可用的是sussēmon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很常见,表示预先商量好的一个信号。在夜晚,在一大群人中,犹太人担心他们可能逮错了人,而且他们寻求逮捕的耶稣也可能逃脱。或许他们还担心会有一场争斗。

亲嘴。古时一个常见的问安方式,在世界的某些地方甚至现今也是这样(见路7:45;徒20:37;林前16:20;帖前5:26;彼前5:14等)。无疑,门徒以这种方式向他的夫子问安是特别适合的。见箴27:6。

拿住他。这可能暗示犹大无意帮助实际抓捕耶稣,通过确认耶稣身份的亲嘴,他以为自己所履行的这部分交易不会被人认为应该对之后发生的事负什么责任。有些人曾提出了这种意思:“安全地拿住他”,即,不伤害他。


太26:49 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

【本会注释】

亲嘴。希腊文kataphileō,显然是phileō,“亲嘴”的加强形式,所以是“热情地亲嘴”。这个词的时态表明持续的动作。请比较“一再与他亲嘴”这一措辞(《历》第七十四章)。


太26:50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

【本会注释】

朋友。希腊文hetairos,“同志”,“伙伴”,“伴侣”。只有马太记载了耶稣的这个反应。Hetairos有时被用来称呼一个不知其名的人。耶稣可能故意地避免用犹大私人的名字,为的是使人注意那叛徒假装的友谊。

你为什么来。更可说是:“你为什么在这里?”依照路加所说,耶稣问犹大:“你用亲嘴卖人子吗?”(路22:48)。


太26:51 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本会注释】

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即,彼得(约18:10)。马太,马可和路加都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写福音书时彼得还在世。可能他们的目的是不使他—在所有可能读到福音记录的人面前—由于直接提醒这一草率行动而感到困窘。约翰在彼得去世之后许多年才写了约翰福音,所以就提到了他。

拔出刀来。彼得曾错误地分析了耶稣所说话语的意思,以为他实际有意要门徒们用武器自卫(见路22:38)。彼得此时表现的被误导的热心对上帝现今的见证人们乃是一个警告,不要在此刻他们所承担的促进天国的利益中采取激烈的欠考虑的行动。

仆人。约翰个人与大祭司熟识(见约18:15),确认这个仆人是马勒古(第10节)。马勒古可能是那些“下手拿住耶稣”的人之一(太26:50)。

削掉了他一个耳朵。彼得很可能打算削掉那人的头。可能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砍下的刀偏离了。只有路加记载了那被削掉的耳朵神奇的恢复了(见对路22:51的注释)。


太26:52 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本会注释】

收刀入鞘吧。耶稣的这些话充分说明了他先前说的话(见路22:36,38)不应被解释为赞成使用武力促进他国度的影响。在耶稣受审期间,他说过:“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约18:36)。只有当基督徒们错误地相信基督的国是今世的国度时,他们才会诉诸武力去护卫他们所认为是该国的利益。彼得的卤莽行为很容易就会被犹太领袖们解释为耶稣和他的门徒们是一帮危险的革命者,而这种控告原可以作为反对他的有效证据强加给他,说明他的死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但是就福音记录的进展来说,并没有提到这件不幸的事。要不是那仆人的耳朵立刻被治好了,事情可能就会是另外的样子了。

凡动刀的。那些寻求诉诸武力的人,迟早会发现他们在受残酷无情之人的支配。而且,因为上天并不赞成诉诸武力,所以当那些自称是上帝仆人的人在违反天庭的原则时,就休想指望得到神圣的保护和援助。福音的大能乃是爱的大能。用武力或其他迂回的手段赢得的胜利最多不过是暂时性的,并且最后会导致更大的损失,是眼前所获得的利益无涯弥补的。关于一个背道的宗教组织曾诉诸于使用刀剑的经验,见对但7:25;启13:10的注释。


太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本会注释】

求我父。耶稣依赖的是由天使带给他的他父慈爱与眷顾的保证(见路22:43)。耶稣被人拿住乃是出于他自己的选择。他并不是无助的;他本不必要经历这一痛苦的经验,除非他选择这样做。

十二营。关于罗马军团的注释,见对可5:9的注释。


太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本会注释】

经上。耶稣很可能想到了诗22和赛53这种预言他的死的经文。


太26:55 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

【本会注释】

强盗。希腊文lēstēs,“强盗”,“拦路强盗”。为了逮捕一个“强盗”不必使用这群暴徒这样的武力。Lēstēs在约10:1,8;18:40;林后11:26中被译为“强盗”。犹太领袖们对耶稣采取的行动好像他是一个像巴拉巴那样的人,是一个“铁石心肠的恶棍”(见《历》第七十七章)。

棒。或,“棍棒”。

天天坐在殿里。耶稣指出的事实是,他的行为否认了他们暗含的说他是一个必须用武力和暴力捕获的铁石心肠的恶棍的控告。他并没有在暗中行事,而是在每个人面前工作的(见约18:19-21)。对于控告他秘密图谋反对犹太当局和罗马当局,他没有作任何辩解。

拿我。当局没有作任何努力公开逮捕耶稣的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反对他。秘密逮捕证明了他们的行动并不是出于诚实,而且他们知道自己的动机是错误的。


太26:56 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本会注释】

经上的话。例如,诗22和赛53。

离开他。耶稣要求门徒们不被打扰(约18:8)。祭司和官长们曾应许不干涉信从耶稣的人(见《历》第七十八章)。门徒们仍与耶稣在一起,直到他们看明他无意救自己脱离暴徒们。如果他确实不抵抗,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希望呢?他们不愿意遭受基督即将遭受的经历。门徒中曾最激烈地断言自己忠诚的彼得(太26:33-35),向别的门徒提议各自逃命(见《历》第七十四章)。


耶稣在公会里受审

太26:57 拿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

【本会注释】

把他带到。[在公会面前的夜间受审,太26:57-75=可14:53-72=路22:54-65=约18:25-2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 耶稣是在午夜被抓的(见《历》第七十五、七十九章)。他的受审由两个阶段构成,先是在犹太宗教当局面前受教会的审问,第二个阶段是在彼拉多和希律面前受民事审问。他受了两次预审,一次只在亚拿面前,另一次是在亚拿和该亚法面前(参《历》第七十五、七十九章),并且两次在犹太公会前被提审,先是在晚上,后是在白天(参《历》第七十五、七十九章)。他两次出现在彼拉多面前(参《历》第七十七、七十九章),一次出现在希律面前,就是在两次再现在彼拉多面前之间的时候(参《历》第七十七、七十九章)。关于在审问并给耶稣定罪的这些阶段中的每个阶段的意图的论述,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2。

该亚法。见对路3:2的注释。该亚法约在公元18-36年担任大祭司的职分,是由本丢·彼拉多的前任,瓦勒留·格雷图指定的(约瑟夫《犹太掌故》xviii.2.2)。见路3:1,2的年表,希律家庭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文士和长老。犹太公会由这两群人和祭司们组成。这三类人都被列在了马可福音的对观段落中(可14:53)。关于文士,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5页;见对太2:4;可1:22的注释。

聚会。即,为了夜审耶稣,约在早上3点钟的时候,这次聚会故意没有邀请凡是对耶稣友好的公会会员,或者至少有兴趣给耶稣一个公平的听证会的会员(见对第66节的注释)。


太26:58 彼得远远的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本会注释】

彼得跟着。约翰也这要做了(见约18:15)。门徒们在明白了耶稣不会反抗的那一刻都离弃了他(太26:56)。但是这两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了镇静,并且跟着那群暴徒到了大祭司的院子。其他的门徒们显然胆子比较小。

远远地。或,“在远处”(修正标准译本)。彼得缺乏足够的勇气公开和耶稣站在一起,但勉强证明比大多数与他同作门徒的人更加勇敢。

院子。希腊文aulē,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的无顶的“院子”。该词在纸莎草文献中经常以这种意义出现。这种院子是完全由四围的建筑物或者一面墙围起来的。见对第71节的注释。

进到。彼得是依照约翰的请求得到允许进去的,约翰与大祭司家熟识(见约18:16)。

坐。他也曾站着取暖(约18:25)。

到底。彼得想要亲自知道在审讯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以及会作出什么判决。


太26:59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

【本会注释】

祭司长。很可能是大祭司该亚法和前任大祭司亚拿,以及其他从前曾担任过这个职分还在世的人。见对路3:2;太2:4的注释。

全公会。即,除了对耶稣友好的公会会员之外,他们曾被蓄意排除在捕获耶稣并给他定罪的计划之外,所以在这个场合就没有召集他们(见对第66节的注释)。这个“公会”乃是犹太大议会,通常由71位会员组成,当时是最高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67页)。

寻找。或“在寻找”。该希腊动词的时态暗示,犹太领袖们在寻找他们想要的那种见证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大的困难,而且他们还不得不继续寻找一段时间。

假见证。犹太公会曾打发奸细跟踪耶稣两年之久,以便把他所说所行的一切都汇报给他们(见《历》第二十一、七十五章)。但是这些奸细并没有带回任何有益于领袖们的邪恶意图的信息。关于奉差去捉拿耶稣的一群人的汇报,见约7:32,45-48。关于对我们的主进行非法审讯,以及犹太领袖们担心他们可能得不到对他的定罪的论述,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2。

要治死他。这是早已决定了的。但是他们没有反对耶稣的理由,就和他们没有理由可以不喜欢他几乎一样,并且他们在匆忙中没有时间去编造一个理由。他们希望能通过证明说他亵渎的控告使他在国人面前丢脸,也希望在罗马人面前以煽动暴乱的罪控告他(见《历》第七十五章)。他们无疑希望立即处理掉这个案件,并把耶稣交在罗马人手里,在那儿控告他煽动叛乱的罪,他不会有机会藉着他朋友们的干涉逃跑。犹太人反对他声称是上帝的儿子,他们想,罗马人会反对他作犹太人的王。


太26:60 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

【本会注释】

得不着实据。他们甚至都不能找到证词一致的假见证。他们曾一直在寻找立案的证据,但是显然他们的努力证明是毫无结果的。依照《米示孥》,所有证人都必须被仔细盘问以便验证他们所说话语的正确度,当证人彼此矛盾时,他们的证据就变为无效(Sanhedrin5.1,2,《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55,256页)。这些假证人的证言显然在交互询问时失效了。

两个假证人。这些证人的证词看起来要一致,并且根据摩西律法(申17:6;19:15),他们所汇报的要被假定为真实的。审判官—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犹太公会—有责任尽力断的公正(申25:1)。他们要殷勤地仔细盘问证人,以便决定证人们所说的是真是假(申19:16-19)。但是在这里却是以色列的最高法庭密谋策划赞成假证人的伪证,直接违反了摩西律法(见出23:1),也违背了摩西十诫的第九条诫命(出20:16)。即使是最后这两个证人,实际上在基本要点方面也是各不相合(可14:59),他们的证词是含糊并且矛盾的。然而,大祭司假装要接受他们的证词(太26:62),尽管他十分清楚并不能据此判耶稣的罪。这一点在他进一步的行为中暴露出来了(第62,63节)。


太26:61 “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上帝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

【本会注释】

这人。一种轻蔑的提到耶稣的方式。“人”这个词是补充上去的。

拆毁这殿。证人们显然提到的是耶稣在他传道的早期说过的一句话(见约2:19,21;参太24:2;可13:1,2;徒6:14)。但这不过是通过把这句话提出来脱离其背景,以便使它看起来是公开侮辱圣殿。然而,在严格的、法律的意义上,即使这也不能定耶稣该死的罪。

三日内又建造起来。耶稣指的是身体的殿(参林前3:16,17;6:19,20),并且特别指的是他自己的复活(见约2:19,21)。关于“三日”这种表达方式,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


太26:62 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

【本会注释】

大祭司就站起来。他十分清楚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耶稣,于是就气势汹汹地假装有一个理由。


太26:63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

【本会注释】

耶稣却不言语。或“保持沉默”。他坚持拒绝讲话。这一特征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经成了预言的主题(赛53:7)。

我指着……叫你起誓。该亚法要求耶稣在一个誓言之下回答现在向他提出的问题。尽管有所有那些假见证,犹太公会还是没有理由反对耶稣。该亚法希望能使耶稣控告自己有罪。这也是不合法的。一个人不能因自己的证词被定罪(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2;见对第59节的注释)。

永生上帝。该亚法假装在上帝的法庭面前审问基督。

基督。即,弥赛亚(见对太1:1的注释)。耶稣曾避免直接声称是弥赛亚,或基督,可能部分是因为大众普遍幻想弥赛亚是要领导犹太人武装起义反对罗马的。耶稣禁止他的门徒们对人说他是基督(太16:20)。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向耶稣提出这个问题了(见约10:24)。

上帝的儿子。见对路1:35的注释。耶稣一般提到自己是“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那当称颂者的儿子”这种表达方式(可14:61)是一种婉转曲折的说法,一般用来避免说出上帝的圣名。见对约第一章的附注。


太26:64 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本会注释】

你说的是。相当于“是”。马可福音(可14:62)记载的是:“我是”。当要求起誓时,耶稣并没有拒绝作证;实际上,那恰好是他要证明的。显然,太5:34的指示并不适用于法庭上的宣誓。在这里耶稣就记载在太10:32中的指示给那十二个人作出了一个榜样。

然而。希腊文plēn,“此外”或“但是”。

你们要看见。耶稣指向了将来,那时,他作为宇宙的最高审判者,必要显现“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请比较启1:7。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大祭司曾使用了“上帝的儿子”这种措辞,但是耶稣在他的回答中,照常提到自己是“人子”。

右边。后来新约圣经作者们经常说到耶稣在上帝右边(徒2:33;7:55;弗1:20;西3:1;来1:3;8:1;10:12;12:2;彼前3:22)。见对诗16:8;路1:11的注释。

权能者。在这里用来代替上帝的圣名Yahweh(见本册注释第一册原文第171,172页)。


太26:65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本会注释】

撕开衣服。即,作为对耶稣所谓的亵渎话感到控制不住的义怒的标志(见第64节)。摩西律法禁止大祭司撕裂自己的衣服(利10:6;21:10),理由是他的衣服代表耶稣基督完全的品格(《历》第七十五章)。该亚法因而就在他佯装要护卫的律法面前被那律法定了罪,使自己不具备担任大祭司圣职的资格(《历》第七十五章)。然而,犹太拉比的规条却允许一个人听到亵渎话时撕裂自己的衣服(《他勒目》Mo`ed Katan26a,宋西诺版,第165,166页;参《米示孥》Sanhedrin7.5,《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378页)。

僭妄。见对可2:7的注释。在犹太人中,如果一个人使自己与上帝同等就被认为是僭妄亵渎的(约10:29-33),该亚法不肯承认拿撒勒人耶稣与任何一个别的人有什么不同。要是他只是一个人的话,他作出记载在太26:64中的声明就是一种僭妄的行为了。耶稣曾在一个誓言之下声称自己是弥赛亚,并且同意了“上帝的儿子”这个称号(见第63,64节)。犹太公会知道耶稣在最高的意义上作这种声称已经有两年了(见《历》第二十一章;约5:17,18;参约10:29-36)。


太26:66 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他是该死的。”

【本会注释】

你们的意见如何。该亚法现在让在场的公会会员们去表决作出决定。他要求他们作为坐在该地的最高审判席上的法官们对这事作出判决。

该死的。死是摩西律法对亵渎罪的惩罚(利24:15,16)。但是耶稣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依照公认的拉比定义都没有犯亵渎罪(见对太26:65的注释)。这是一个非法的表决,因为它是在晚上举行的(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注2)。即使表决了,所做的判决也没有法律支持直到它被罗马批准了才生效(见《历》第七十五章;参约瑟夫《犹太战记》ii.8.1[117,118])。

依照可14:64:“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即,所有在场人员。只是尼哥底母,亚历马太的约瑟,以及其他为人所知是支持耶稣的或者至少会心里愿意尽责而公正地对待他的人都没有被召来开会(见《历》第七十五章)。路加(路23:51)明确说到约瑟并不同意处死耶稣。尼哥底母在以前的场合曾阻止过给耶稣定罪(约7:50,51;参《历》第五十九、七十五章)犹太领袖们认为像约瑟和尼哥底母这样的人是有偏见的,因为他们支持基督。那些领袖们的抉择是,忘掉他们自己反对基督才是有偏见的。


太26:67 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

【本会注释】

吐唾沫在他脸上。这是先知以赛亚曾经预言过的(见赛50:6)。马可和路加补充说耶稣被蒙着眼(可14:65;路22:64)。在太26:67,68中提到的侮辱行为发生在夜审结束之后,在一间卫兵室里(见《历》第七十五章),与公会开会的房间毗连,耶稣在那里等候正式的日审(见对第57节的注释)。


太26:68 “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本会注释】

基督啊。他们以一种奚落的方式使用这一称号,嘲笑耶稣对大祭司的严肃请求所作的回复(第63,64节)。


彼得三次不认主

太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本会注释】

彼得在外面坐着。关于彼得进了院子,见对第58节的注释。他正坐在进行审讯的房间外面的院子里。依照可14:66,院子比会议室的地面要低一些。

院子。即,宫院(见对第58节的注释)。马可(可14:67),路加(路22:55)和约翰(约18:18,25)都提到了彼得在院子里烤火取暖。

一个使女。这是那个曾经允许彼得进来的看门的使女(约18:16,17;《历》第七十五章)。


太26:70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本会注释】

彼得却不承认。彼得显然已经把耶稣在几个小时前给他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了(见对第31-35节的注释)。他希望自己不被认出来,甚至加入了粗俗嘲笑耶稣的一伙人中(见《历》第七十五章)。这是彼得的第一次否认。经上的记录表明彼得的三次否认都是在公会前初审耶稣时作出的,发生在约早上3:00至5:00之间。在该年的这个季节,处于耶路撒冷的纬度约在4:00的时候就会看见黎明的第一线曙光,太阳会在约5:30的时候升起。

我不知道。不同的福音书作者们就彼得所表达的想法来说是一致的,但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回答形式(可14:68;路22:57;约18:17)。见对第三章的附注3,注2。


太26:71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本会注释】

门口。希腊文pulōn,“大门”或“门廊”。在这里pulōn可能指的是从院子通到街上的过道,所以是在门里边的。彼得可能担心要是他的身份被发现,可能就会被拘捕。

又有一个使女。第二个指证彼得的人。


太26:72 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本会注释】

不承认并且起誓。他第二次的否认比第一次更强烈。


太26:73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本会注释】

过了不多的时候。依照路22:59,在前两次否认和第三次否认之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旁边站着的人。约翰(约18:26)说明第三次控告彼得的人是大祭司的一个仆人,马勒古的一个亲属,彼得曾削掉马勒古的耳朵。彼得立即认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如果他被认出自己就是曾袭击马勒古的那个人,就有危险被当作一个谋杀未遂的人强拉到法庭。

口音。显然指彼得的加利利口音,或发音(见可14:70)。加利利人的语调比犹太地人的语调宽广粗放,耶路撒冷人无疑带着一种很强的优越感听外省人较粗俗的言谈。加利利人的喉音据说不像犹太地人的喉音那么平滑流畅。

露出来了。古英语中表示“出卖”的意思。希腊文的字面意义是:“使……显然”。


太26:74 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本会注释】

发咒。这直接违反了耶稣在山上宝训中所规定的说话要纯洁简单的原则(见对太5:33-37的注释)。彼得的假誓并不能保证他所说话语的真实性,并且基督所警告的正是这一罪恶。目前,彼得比正在作假见证反对耶稣的人好不了多少。


太26:75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本会注释】

彼得想起。实在太明显了,彼得忘记了耶稣多次的警告,先是在那间楼房里说的,后又在去客西马尼的路上说的(见对第34节的注释)。他犯错的根源乃在于他的自信和自夸(第35节)。现在,他想起来的太晚了。无意间,他已经应验耶稣的话。谦卑并且乐意听从良好的忠告往往是使人免犯大错的最好保护。

他就出去。即,出了他在两到三个小时前曾进入的院子。依照路22:61,耶稣在彼得匆忙离开时向彼得的方向瞥了一眼。彼得在漫无目地踉跄前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到了客西马尼园中,正在他的夫子不久之前曾俯伏在地的同一地点(见《历》第七十五章)。

痛哭。或,“突然大哭”。要是彼得像他现在为自己的背叛之言洒泪一样认真地听从了耶稣的告诫“要警醒祷告”(第41节)的话,他就决不会说出那些不忠的话了。但是虽然对彼得来说,似乎肯定丧失了一切—包括他自己—救主的爱却在他悲惨的经验中托着他并把他带到了安全的境地。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无论处在多么黑暗的时辰,无论经历多么令人懊恼失败的痛苦经验,耶稣之爱的亮光都能使我们坚强并拯救我们。见《历代愿望》第四十章。


对第二十六章的附注

注1 四部福音书都一致同意耶稣和他的门徒们是在钉十字架前的晚上庆祝最后的晚餐的,安息日他埋葬在坟墓里,星期天清早就复活了。然而,虽然对观福音书称钉十字架之前的最后的晚餐是“逾越节的筵席”,但是照约翰福音所说,犹太人是在钉十字架之后的晚上庆祝逾越节的筵席的。因而约翰的话与对观福音书的话看起来就有矛盾了。

大多数好批评的注释者都用肤浅的意见否认了这一表面上的分歧,他们认为显然要么是约翰错了,要么是对观福音书的作者们错了。但是那些相信圣经的灵感之言的人却拒绝这种解释,反而提出一个解决这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方案。为了聪明地评价这些解决方案,首先就有必要回顾一下与逾越节的时间和预表意义有关的圣经的和世俗的资料,以及与最后的晚餐和钉十字架有关的时间因素。

逾越节的时间.—逾越节的羔羊是在尼散月14日下午晚些时候被杀的,在常规的献晚祭的时间之后,然后在日落后同一个晚上,也就是尼散月15日开头的几个小时,与无酵饼同吃(出12:6-14,29,33,42,51;13:3-7;民9:1-5;33:3;申16:1-7;约瑟夫《犹太掌故》ii,14.6;iii,10.5;vi,4.8[311,312;248,249;109,110];《犹太战记》v.3.1[98,99]; vi.9.3[423];斐罗De septenario,第18部分;《米示孥》Pesahim5.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87页)。尼散月15日是一个仪文上的安息日,也标志着除酵节的开始(出12:8,18,34,39;利23:5,6;民28:16,17;申16:3,4,8;《犹太掌故》iii.10.5[249];参ii.15.2[318])。在尼散月16日,这次筵席后第二天,就在圣殿里举行初熟的第一捆麦穗的摇捆仪式(见利23:10-14;《犹太掌故》iii.10.5[250,251])。“逾越节”这个词起初只应用于尼散月14日,但是在基督的时代它有时也被用于除酵节(《犹太掌故》ii,14.6;vi.4.8;xiv.2.1[311-313;109-111;21];xvii,9.3;《犹太战记》ii,1.3;v.3.1[10;99])。显然,除酵节这个词也照样用来包括逾越节(路22:7;徒12:3,4;参徒20:6)。

那种意在给出我们的主传道期间的基督纪元的每一个满月的图表,对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帮助,因为所有这些图表都是基于现代犹太人的逾越节时间的计算方法。现今并不知道基督时代的犹太人如何调整他们的阴历与阳历一致,据信是有学问的所有那些陈述却各不相合。所以不可能以绝对的确定性决定我们的主传道期间任何一年的逾越节可能出现在那周乃至那月的日子。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见第二册原文第100-105页;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250-264页。

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时间,一个值得注意的对圣经资料的曲解就是星期三钉十字架理论,这种理论假定:(1)能以绝对的精确性决定钉十字架那年逾越节满月那天按基督纪元计算的日子是哪天(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58页),(2)希伯来人的成语性词语“三日三夜”指整整72小时(见本注释第一册原文第182页;第二册原文第136,137页;本注释第五册原文第248-251页),(3)太28:1的希腊文(见对该处的注释)将复活归到了安息日下午。这种理论不带有任何合理的学术标志,并且完全与圣经词语的意义不符。所以是站不住脚的。

有些人曾假定出12:6的“在黄昏的时候”这种说法的字面意义是:“在两个黄昏之间”,表示尼散月14日开始日落的时刻,或者从日落到天黑之间的那段时间。虽然有些现代的注释者采纳了这种理论,但是仔细查考别的圣经章节,约瑟夫和斐罗的著作,以及Pesahim的论文(见《米示孥》Pesahim,4.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43页;5.1,10,《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87,325页;《他勒目》Pesahim58a,宋西诺版,第287-290页;以及上文引用的其他参考资料),却没有任何清楚地证据支持这种理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65页。

逾越节的预表意义.—逾越节的羔羊预表基督,“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是要为我们“被杀献祭”的(林前5:7)。同样地,除酵节所摇的捆也预表“基督从死里复活,……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23)。

最后的晚餐和钉十字架.—下述时间先后次序的说法在福音书的叙述中要么是清楚的要么是内含的,都相当普遍地被圣经学者们接受了:

a.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发生在“预备逾越节的日子”,即,在尼散月14日(约19:14;参《他勒目》Pesahim58a,宋西诺版,第288页;Sanhedrin43a,宋西诺版,第281页;出12:6;参《善》第二十二章)。

b.基督之死发生在星期五下午(可15:42至16:2;路23:54至24:1;约19:31,42,20:1),约在献晚祭的时候(《历》第七十八章;参《善》第二十二章)。

c.因而,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年,尼散月14日,指定杀逾越节羔羊的那一天落在星期五;预备逾越节的日子与预备每周安息日的日子巧合了(约19:14;参第31,42节;约20:1)。因此,除酵节的第一个仪文的安息日,尼散月15日,就与每周的安息日巧合了(利23:6-8;参可15:42至16:2;路23:5至24:1)。

d.最后的晚餐发生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前的那个晚上(太26:17,20,26,34,47;可14:12,16,17;22:7,8,13-15;约13:2,4,30;14:31;18:1-3,28;19:16;参《历》第七十一章;《善》第二十二章),即,在尼散月14日开头的几个小时(见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101页),因此是在星期四晚上。

e.对观福音书的记述称最后的晚餐是逾越节的晚餐(太26:17,20;可14:12,16,17;路22:7,8,13-15;参《历》第七十一、七十二章;《善》第二十二章)。

f.约翰的记述将犹太人正式庆祝逾越节的晚餐放在了最后的晚餐24小时之后,所以是在钉十字架之后星期五的晚上,在按周计算的安息日开头的几个小时(约18:28;19:14,31;参《历》第八十章),所以是在尼散月15日。

g.在最后的晚餐时(约13:1),在审讯期间(太26:5;可14:2;约18:28;19:14;参《历》第七十六、七十七章),以及在去髑髅地的途中(参《历》第七十八章),正式庆祝逾越节显然还在将来。

h.耶稣被葬在坟墓里过了安息日(太27:59至28:1;可15:43至16:1;路23:54至24:1;约19:38至20:1),是在尼散月15日。

i.耶稣在尼散月16日,星期日一清早就从坟墓里复活了(太28:1-6;可16:1-6;路24:1-6;约20:1-16;见对可15:42,46的注释;参《善》第二十二章;《历》第八十一章)。

对于这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根据前述内容,让我们来查考一下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的逾越节的时间问题。保守派的注释者们一般寻求基于下述四个假定解决这个问题:

a.当提到最后的晚餐时,对观福音书的作者们形容的不是逾越节的筵席,而是在它之前24小时的一次仪文上的筵席。依照这个假定,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尼散月14日落在星期五,而约翰所说的逾越节是正式的逾越节筵席。

b.约翰提到的“逾越节”并不是逾越节的筵席,而是一次仪文上的筵席,与除酵节有关。依照这个假定,星期五是尼散月15日,前一个晚上的最后的晚餐就是在常规的时间正式庆祝逾越节的晚餐。这种解释与前一种相反。

c.在对观福音书中,最后的晚餐是一次真正的逾越节筵席,即使只是由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庆祝的,比约翰提到的逾越节正式的筵席提前了24小时,从而也就比其他犹太人庆祝逾越节的时间提前了24小时。依照这种假定,星期五在尼散月14日。

d.在基督的时代,关于日历的计算,各宗派有所不同,至于尼散月14日和16日是不是应该与一周的某些日子联系起来,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在连续的两天庆祝逾越节,即,双重庆祝。依照这种假定,一个宗教派系(法利赛人和别的保守派)就会认为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的尼散月14日落在星期四,而另一个派系(波埃都斯人撒都该人和其他自由派)会认为它落在星期五。因此,推测起来,基督和门徒们是同第一群人庆祝逾越节的—对观福音书的“逾越节”──而犹太领袖们是在下一晚庆祝它的—约翰福音的“逾越节”。这种假定与前一假定的不同点在于它认为基督和门徒们并不是单独庆祝逾越节的。

对于使约翰福音和对观福音书涉及最后的晚餐的时间与逾越节的关系的话协调起来的各种尝试的更为详尽的论述,读者可以查阅下述资料:Grace Amadon,“古 犹太历法”,《圣经文学杂志》,第61册,第4分,1942,第227-280页;C. K.Barrett,《圣约翰所述福音》,第38-41页;J. H. Bernard,《国际评注》,关于圣约翰,第一册,第cvi-cviii页;D. Chwolson,Das Letzte Passamahl Christi und der Tag Seines Todes;《国际标准圣经百科全书》,文章“新约年表”;J. K;Klausner,《拿撒勒人耶稣》,Herbert Danby译,第326-329页;A. T. Robertson,《新约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关于太26:17;约18:28;H. L. Strack和Paul Billerbeck,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第二册第812,813页(见第82,102,265页著书目录的注释)。关于所涉及的日历的详尽论述,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64页。

评估所提议的解决方案.—对该问题的这四种提议的解决方案可以作如下评估:

a.认为最后的晚餐是在正规的逾越节筵席之前的一次初步的仪式上的筵席这种观点,假定对观福音书是在一种提供方便的意义上使用“逾越节”这个词的。虽然可以同意对观福音书可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逾越节”这个词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但是却有证据强烈反对这种提供方便的用法:(1)这种观点所依赖的假定是,在基督的日子可能庆祝过这种初步的仪式上的筵席。(2)这些经文在其上下文中更为自然显而易见的理解(见列于本册注释原文第534页的参考资料,第e段)指向的结论是,对观福音书作者们一贯地并且再三地说到最后的晚餐就是“逾越节”的筵席。(3)马可福音(可14:12)和路加福音(路22:7)的意见都是,最后的晚餐前一天乃是“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节羔羊的那一天”(见可14:12),似乎会排除任何可能性,对观福音书的“逾越节”不是别的,正是真正的逾越节筵席(参《历》第七十一、七十二章;《早》属灵的恩赐;《善》第二十二章)。门徒们显然理所当然地认为星期四就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即,应该宰杀并烤逾越节羔羊的日子(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

b.认为约18:28;19:14的“逾越节”是一个与除酵节有关的仪式上的筵席,比尼散月15日正式的逾越节筵席晚24小时这种观点,假定约翰是在一种提供方便的意义上使用“逾越节”这个词的。要支持这种观点,可能就要注意在新约时代,由约瑟夫所反映的通常用法(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一般将逾越节这个词应用于逾越节和除酵节的联合庆祝。但是尽管可以同意约翰可能是在这种提供方便的意义上使用“逾越节”这个词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还是有证据强烈地反对他会在所引证的经文中这么做:(1)在新约圣经中任何一个别的地方都没有清楚地在这种意义上使用“逾越节”这个词。(2)约翰福音论到逾越节的话在其上下文中更为自然显而易见的理解指向的结论是,该使徒所指逾越节的筵席乃是正式庆祝逾越节的筵席,至少是犹太领袖们通常承认的庆祝筵席。(3)犹太领袖们急于结束审讯并想在该筵席之前立即处死耶稣,以免案件耽延到筵席之后,似乎排除了筵席早已开始的任何可能性(太26:3-5;可14:1,2,参《历》第七十五章)。(4)犹太人的律法,就如后来编成法典的《米示孥》和《他勒目》中的律法,禁止在节日审讯涉及死刑的案件(《米示孥》Bezah5.2,《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185页;Sanhedrin4.1,版之《他勒目》,第185页),或购买细麻裹尸布以及可能用来膏抹耶稣尸体的香料(可15:46;路23:56;然而,见《米示孥》Shabbath23.5,版之《他勒目》,第771页)。违反这些规定—如果它们在早期有效的话,似乎很可能这样,并且确实被人听从了,然而,无法予以证实(见注2)—似乎就会排除耶稣的被捕、受审和被钉十字架发生在尼散月15日,就是除酵节的第一天和仪文的安息日那天的可能性。(5)膏抹耶稣尸体的预备工作(路23:54至24:1),例如妇女们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天做的预备工作会被认为是作工,这种工作似乎在仪文的安息日也是不适宜做的(利23:7;然而,见《米示孥》Shabbath23.5,版之《他勒目》,第771页)。(6)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天日落的时候,妇女们“便遵着诫命安息了”(路23:56),显然指的是第四诫的安息日。(7)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假定耶稣被钉十字架是在尼散月15日,除酵节的第一天,那么复活就会落在尼散月17日,或者说第三天。但是奉献初熟的果子,预表我们主的复活,却发生在第二天,或者说尼散月16日(见利23:10-14;林前15:20,23;《善》第二十二章;《历》第八十一章)。于是,依照这种观点所说,复活就不会发生在摇捆的仪文预表所要求的时间了。(8)在犹太文献中,“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19:14)一贯地应用于尼散月14日,从未像这种观点所要求的应用于尼散月15日(见《米示孥》Pesahim4.1,5,6,《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43,268,271页)。(9)“逾越节虽然是数千年来一样地被人遵守[换句话说,在尼散月15日开头的几个小时(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但此节所预指的主已经被恶人的手杀害[尼散月14日晚些时候]而躺在约瑟的坟墓里”(《历》第八十章;参《善》第二十二章)。

c.认为最后的晚餐虽然是真正的逾越节筵席,但却发生在犹太人通常举行庆祝之前24小时的观点,假定这种做法是可能的。这种观点不像前一个观点,并没有考虑这个事实:耶稣被钉十字架这事的发生应验了逾越节的羔羊在尼散月14日被杀所提供的预表。诚然,基督不可能在通常的时间吃逾越节的筵席,而且,因为他本身就是逾越节真正的羔羊,所以要在照常宰杀逾越节羔羊的时间被杀。似乎更为重要的是,比起他吃逾越节筵席应该与正式吃那筵席的时间同时发生,他的死更应该与逾越节羔羊的死同时发生(第533,534页;《善》第二十二章)。所以,他吃逾越节的筵席应该早于规定的正常时间,因为宰杀羔羊和奉献初熟果子的这些预表应当“不但在事实上,而且也在时间上”得到应验(《善》第二十二章)。然而,这种观点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很难明白耶稣和门徒们怎样鹤立鸡群地比通常的时间提前一天庆祝逾越节。请注意:(1)毫无历史证据证明曾有任何一个人提前吃逾越节的筵席。逾越节的羔羊是在指定的时间(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33页)在圣殿被宰杀的(《米示孥》Pesahim5.5-7,《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323,324页),就现有记录所一贯表明的,除了在尼散月14日下午晚些时候之外,别的时候并不提供宰杀逾越节羔羊的服务(关于一次例外,见民9:6-11)。(2)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门徒们显然承认星期四是应当适当地预备逾越节的日子(见太26:17;路22:7),并且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星期四晚上就是吃逾越节筵席的正确时间。他们是不是曾经讨论过这个主题,耶稣是不是曾告诉他们庆祝的时间会成为一个例外,要在星期四晚上而不是星期五晚上庆祝,或者他们是不是认为星期四晚上就是正式庆祝的时间,我们都不得而知。对观福音书作者们并没有说到耶稣和门徒们在星期四晚上吃逾越节的筵席有什么不同寻常的。

d.认为有双重庆祝逾越节的观点乃是根据一个或另一个不同的臆测。这些臆测中可能最似是而非的一个假定,对观福音书中的“逾越节”是由法利赛人和其他保守派犹太人庆祝的逾越节,而约翰所说的逾越节是更为自由主义的波埃都斯人和撒都该人以及其他赞成他们对圣经的解释的人所遵守的逾越节。(基督时代的波埃都斯人和撒都该人众所周知都主张利23:11的“安息日”指的是每周的安息日而不是仪文的安息日。)那些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推测,在像公元31年这样的年头,他们假定,如果尼散月16日会正常地落在每周的安息日,撒都该人就会提倡调整犹太的阴历,使尼散月16日落在那周的第一日。这就可能准许引起双重庆祝逾越节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实际上曾这样做过。无论如何,在使对观福音书的“逾越节”和约翰福音的逾越节都有效时,对于不同的福音书作者表面上矛盾的话,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结论.—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现今并不知道古犹太人的做法,这看来是我们不能清楚地使约翰福音和对观福音书中的话协调起来的原因。然而,根据所有可以得到的证据,但不接受这四种提议的解释中的任何一种,本注释提出了与最后的晚餐、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及逾越节有关的下述事件顺序的可能性:

a.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不管是因为犹太教自由主义和保守派分子之间相争的结果,还是因为别的不可知因素,当时可能存在双重庆祝逾越节的情况。

b.基督和门徒们,与其他保守派的犹太人是在星期四晚上,尼散月14日正式庆祝最后的晚餐的,而且最后的晚餐就是真正庆祝逾越节的筵席。

c.耶稣约在献晚祭的时候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逾越节的羔羊在星期五尼散月14日被杀。

d.在耶稣被钉十字架那年,官方庆祝逾越节是在星期五的晚上,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

e.耶稣在按周来说的安息日在坟墓里安息,该安息日在那一年与仪文的安息日,或者说按年来说的安息日,尼散月15日,除酵节的第一天巧合。

f.耶稣在星期日,尼散月16日的清早从坟墓里复活,该日是在圣殿里摇捆预表耶稣复活的日子。

可幸的是,为了有利于我们藉着“已经被杀献祭的”“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得救,不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林前5:7)。

注2 关于怎么对付耶稣,该国的领袖们已经作出了决议;他们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可以证明他们的行动是正当的似是而非的证据。他们已经抱定决心要定他死罪,但却不知道怎么能这样做还可以维持表面上的合法性。当公会聚集时,领袖们的心思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担心他们肆无忌惮的计划可能会失败。他们担心:(1)越来越站在耶稣那边反对他们的百姓(见约12:19),可能会努力援救他;(2)在处理这事的过程中的耽延,特别是审讯延期到逾越节以后,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抵抗的大众支持耶稣的反应;(3)他们自己的成员中可能会有人发言为他辩护,就像以前的场合一样(见对太26:66的注释),并且要求公义;(4)尽管他们付出了一切的努力,他们还是有可能会达不到给耶稣定罪的目的;(5)该亚法可能不能将这个案件进行到底作出一个结论;(6)可能会有查验耶稣在安息日行神迹的性质的尝试;(7)耶稣可能会激起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各持己见的冲突,从而使公会分裂,像保罗在后来的场合所作的一样(徒23:6-10),那样就会使得起诉这个案件成为不可能;(8)耶稣可能会揭露他们私人生活的可憎方面,而且可能会揭露他们起诉他所使用的非法手段。在审讯的过程中,耶稣还使他们有理由极其害怕最后的审判大日。见《历》第七十五章。

要定罪并处死耶稣,有两个必需的基本步骤:(1)在犹太公会前进行宗教审讯(见对第57节的注释),以便使反对他的行动根据犹太人的律法可以看起来是正当的,(2)在彼拉多面前进行民事审讯(见对第57节的注释),以便获得罗马当局的批准执行死刑。在犹太公会前反对耶稣,首选的控告就是告他亵渎,尤其是他声称是上帝的儿子,据此可以判他死刑。在罗马当局面前反对他,首选的控告就是煽动暴乱和起义。该审讯共有七个阶段(见《历》第七十九章),四个阶段是在宗教当局面前,三个是在民事当局面前。关于这七次听讼和审讯,每一次的目的、性质、和结果如下:

1.在亚拿面前初步听讼.(见对约18:13-24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五章。)亚拿(见对路3:2的注释)约在公元7-14年任大祭司。他被尊为该国有影响力的政界元老,并且人们“看他的指示犹如上帝的命令一般”(《历》第七十五章)。因为耶稣深孚众望,所以敌人就认为有必要在表面上合法的处置他。犹太公会已经决定要除掉耶稣(约5:16,18;7:19;8:37,40;11:53;参太12:14;可3:6;约10:31,39),但是,在努力了两年要起诉他之后(见《历》第二十一、七十五章),他们还是没能制定一个藉以完成他们的意图的计划。所以就认为权宜之计还是请亚拿亲自审问一下耶稣,如果可能的话,以便获得可以首选来反对他的控告。这次初步的听讼约发生在星期五早上1:00点到2:00点之间。亚拿彻底失败了,并且被耶稣所作回答的深刻逻辑性弄得哑口无言(约18:23;《历》第七十五章)。

2.在亚拿和该亚法面前初步听证.(见《历》第七十五、七十九章。)在拘捕了耶稣之后,亚拿和该亚法召集了经过仔细挑选的一群公会会员(见对第59节的注释)立即开会,希望能在支持耶稣为耶稣讲话的他的朋友们面前,并且在能给他们处死耶稣的决定带来反对的民意的势力面前证明耶稣有罪。依照《历代愿望》所说(第七十五章),当被精选的公会成员们正集合时,亚拿和该亚法作了第二次的努力,他们企图诱使耶稣给出可以控告他有罪的证据,以便将之用在审讯中,但仍旧一无所得。作为大祭司,该亚法按职权也是公会的会长,所以会主持这次审讯,但是他比较缺乏经验(见《历》第七十五章),使他们担心他可能不能迫使这个案件达成一个决定。福音作者们没有提到预备初次在犹太公会前进行审讯的这第二次非正式听讼,这次听讼发生在约早上2:00点至3:00点之间(见《历》第七十五章)。

3.在犹太公会前的夜审.(见对太26:57-75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五章。)依照犹太人的律法,法庭应该在白天审判死刑案件。《米示孥》这样说到这个规定:“民事诉讼在白天审讯,在晚上定案。但是死罪的控告必须在白天审讯,在白天定案”(《犹太公会》32a [第200页])。犹太领袖们害怕如果他们保持羁押耶稣的话,民众们会企图营救他。他们还想起了以前企图除掉耶稣的努力曾被某些有影响力的公会成员阻止(见对第66节的注释)。因此他们决定解决这个案件,并在任何人有机会为耶稣辩护之前,将他交给罗马人监管。这次审讯发生在约早上3:00点到4:00点之间。在是年的这个季节,耶路撒冷地区约在4:00点钟破晓。这次审讯导致了意见一致的死亡判决(见对第66节的注释),但是要使之合法,这判决必须在白天被确认(见上述来自《犹太公会》32a的陈述)。

4.在犹太公会前的日审.(见对路22:66-71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五章。)犹太人的律法禁止在晚上举行可能涉及死刑的案件的审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在晚上发布死罪案件的判决(见注3)。所以,犹太公会在晚上全体一致达成的决议,为要保持合法性的外表,就必须在白天重新确认。犹太公会在日出之后不久就做了这事。他们定耶稣有该死的罪,并且同意将他交给罗马当局去执行死刑。

5.初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见对路23:1-5;约18:28-38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七章。)彼拉多早上很早就起来了,约在6:00点钟或不久以后。他在调查中亲自知道了这个案件的事实,并且开始相信耶稣是清白的。要不是因为犹太人明显的仇恨,他就会释放他了。既知道耶稣是从加利利来的,就把他打发到希律安提帕那里去了,希律那时在耶路撒冷,很可能是来参加逾越节的。

6.在希律安提帕面前听讼.(见对路23:6-12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七章。)虽然逮捕发生在耶路撒冷,但耶稣却是加利利人,而希律安提帕是罗马分封的加利利和比哩亚的傀儡王(见对路3:1,2的注释),可以审理这个案件并作出判决。他相信耶稣是无辜的,起先有心放了他,但却推辞没有作出判决,而是把他送回到彼拉多那里。这次听讼发生在星期五早上约7:00点钟的时候。

7.第二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见对太27:15-31;约18:39-40;19:1-16的注释;参《历》第七十七章。)这位犹太和撒玛利亚的罗马地方长官寻求用各种办法释放耶稣,但都是徒然的。当犹太人威胁说要使他对这个案件的处理成为赞同罗马当局的问题时,彼拉多就屈服于他们要在十字架上钉死耶稣的要求了。这次的审讯可能开始于约上午8:00的时候,结束于上午9:00之前(可15:25)。

对耶稣进行的审问在很多方面都违反了犹太人的律法,如后来编成法典的《米示孥》,《米示孥》是下至公元2世纪末的犹太口头传统的合集。这部合集的某些部分反映的传统晚于耶稣的时代。但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律法在耶稣的时代已经生效了。违背这些律法说明审讯他的行为是违反公义的。

下文是米示孥审判法的部分清单:

1.涉及死刑的控告必须在白天审理(Sanhedrin4.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00页;见《历》第七十五章)。对于民事案件也是这样。

2.死刑案件的判决必须在白天宣判。“死罪的控告必须在白天审讯并且在白天定案”(Sanhedrin,4.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00页)。

3.在死罪案中不顺利的判决必须推迟到所有证据都已听证完毕之后的那天。“死罪的控告可以在同一天以一个顺利的判决定案,但是不顺利的判决只可次日再做”(同上)。

4.因为在死罪案中不顺利的判决必须推迟到听证结束后那天,所以不可在星期五或宗教节期的前一日审理这种案件。“所以在安息日的前夕或节期不进行审讯”(同上)。

5.证词互相矛盾的证人要丧失作证资格并且对他们的证词不予接受。如果证人“彼此矛盾……他们的证据就是无效的”(同上5.2[第256页])。

6.该亚法据以要求死刑的亵渎罪的控告(第65,66节)是无效的。依照同上7.5(第378页)所说,“只有当亵渎者说出了[那神圣的]名字本身时,才能受惩罚”,即说出Yahweh雅威(Jehovah耶和华),并且对于亵渎罪的惩罚是绞死(同上6.4[第300页])或者用石头打死(同上7.4[第359页])。耶稣并没有使用上帝的圣名(见对第64节的注释)。

7.至少在一个人被定罪为要用石头打死的情况下,要给证人们每个机会为这人自己的利益作证:“要在法庭门口设置一个人,他手中拿着一面信号旗,并且要在远处但能看见他的地方安置一个骑马的人,然后,如果一个人说:‘我[还]有些对他有利的事要说,’他[发信号的人]就挥动信号旗,骑马的人就跑去阻止他们。即使他本人说:‘我有些事要为自己辩白,’倘或他的主张有实质内容的话,无论如何他也要被带回来,甚至四到五次。如果在那时他们发现他是无辜的,就要释放他;但是如果发现他不是无辜的,他就要被公布被石头打死。一个传令官会在他前面[呼喊]:某某,某某人的儿子,即将被石头打死,因为他犯了如此这般的罪行,并且某某是他的证人。无论谁知道任何有利于他的事,让他来说明”(同上6.1[第275,281页])。在对耶稣的审讯中,显然这些规定都被忽视了。没能传唤辩护证人是无可推诿的。

在审讯耶稣时其他违反犹太刑事法典之处是:

1.在一群精选的审判者面前审讯乃是因为对被告的偏见,故意地把对他友好的审判成员排除在外(参《历》第七十五章)。

2.在合法的受审并发现有罪之前就把他当作一个被定罪的罪犯对待了(参《历》第七十五章)。依照犹太律法,直到证明一个人有罪之前,他都要被认为是清白的(见《历》第七十五章)。“民事诉讼可以被公开,要么因无罪开释,要么定罪”(Sanhedrin4.1[第199页])。

3.死刑是根据他自己的证词(见《历》第七十五章)。

一、卷名

现存最早的希腊文本采用“马太福音”的卷名,钦定本用“圣马太福音”,后来的大部分文本中则没有“圣”字。标准希腊文圣经采用“马太圣福音”的卷名,只是在以后的文本里出现。在圣经中,“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也就是从耶稣的生平和教训所发出来的救恩的好消息。“福音”原来不是指圣经的文字本身,但是新约成书之后,这个词也用来指一卷或四卷福音书。


二、作者

古代的基督教作者始终一致认为四福音中的第一卷为门徒马太所著。书中的内证表明本书作者显然是一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马太就是这样的人(太9:9;参可2:14)。他在蒙召成为门徒以前是一位税吏,可以推测他习惯于保存文字记录,这种才干在写历史时是很有价值的。他提到自己在宴席上时十分谦虚(太9:10;参路5:29),就象约翰(约21:24)也许还有马可(可14:51-52)提到自己时一样,由此间接证实他是作者。

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三39),公元140左右,希拉波立的巴比亚斯说:“马太用希伯来语写下了主的话,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也是根据尤西比乌所记(《教会史》卷五8),半个世纪以后的伊里奈乌说:“马太在希伯来人中间用希伯来语发表了他的福音,当时彼得和保罗正在罗马传道,建立教会。”根据上述讲法和以后的作者们类似的言论,一些人认为马太福音原来是用亚兰语(即巴亚斯和伊里奈乌所说的希伯来语)写的,后来翻译成希腊语。但是这种看法一般人不接受。关于写作时间的证据很不充分。当时在犹太人中间,有许多“作品”只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可以认为,巴比亚斯所提到耶稣“言论”的著作可能是口头形式而非文学形式,而伊里奈乌的“福音”也可能是一种口传的形式。而认为我们今天所用的马太福音原文是希腊语的理由有下面三个:

1、马太福音的希腊文本并没有表现出翻译作品的特点。所谓的亚兰语表达方式在其他福音书中也有,很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用希腊语写作时用亚兰语进行思考。启示录中就有许多亚兰语的习语性用法。

2、语言和语体的统一性清楚表明这卷书原来就是希腊语写的。

3、马太福音在语言上与马可福音的希腊语特别相似,与路加福音的文字亦有相同,故似乎可以排除希腊文本是译作的可能性。


三、历史背景

在基督整个一生中,巴勒斯坦处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军队在庞培的统帅下于公元前64-63年征服了这一地区,将它划归罗马叙利亚行省。犹太人在罗马人来到之前曾享受过80年左右的政治独立,所以对外国行政和军事当局的存在和统治深恶痛绝。罗马元老院任命大希律(公元前37-4年)为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的王,使犹太人受苦更深了。

可以理解,犹太全国人民渴望得到独立,这种愿望实际上影响了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旧约圣经中有关弥赛亚预言的日子和解释所持的看法,又使这种愿望带上了宗教的色彩。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是他们不顺从上帝命令的直接结果。上帝曾藉着摩西和众先知把不顺从所带来的痛苦警告他们。

犹太人很自然地希望从罗马人和希律王双重的重轭下解放出来。常常有自称的弥赛亚兴起,要用刀剑恢复犹太人的权利,为他们伸冤。犹太人很乐意相信,旧约中弥赛亚的预言是应许一位政治上的弥赛亚,不仅把以色列从外国人的压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征服地上的各国。政治的野心就这样曲解了弥赛亚的盼望。由于拿撒勒人耶稣没有满足他们这些不现实的企望,他们的民族骄傲就阻碍了他们承认祂为众先知所见证的一位。


四、主题

四福音每一卷的主题都是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典范的生活、公开传道、代人受死、复活和升天。四福音都成为新约正典的一部分决非偶然。在叙述基督生平的过程中,它们各自起着特殊的作用。就上帝的儿子在地上的传道工作而言,即使是与耶稣最亲近的人,也很难弄清祂奇妙一生每一细节的意义。为了给将来的世代留下一幅耶稣生活和工作的完整画面,圣灵分别任命和引导四个人记录基督生平,也许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他们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各自省去了其他作者讲到的某些事件,并加进他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细节。

就象有四个画家坐下来画耶稣的肖像,每一个人都从不同的位置画,主体虽是一位,画面却不一样。四幅画结合起来看,对耶稣的认识就比一幅画更加全面。四位传道者所合成的画面使我们能看清基督一生的真实面目。凡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关救主的知识,都已经向我们显明了。

在圣灵的引导下,每一位作者所选择的素材,都按照他所认为最适于表达主题的方式编排起来。所以他往往略去了别人所说过的事情,结果我们有时难以把基督生平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按事件先后顺序确定每一件事的位置。“圣经中并不一定有完整的顺序和表面上的统一。基督的神迹就没有按准确的顺序叙述。”(怀氏文稿1886年24号)

每一位作者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基督介绍给他的读者,与他叙述基督生平的目标保持一致。马太和路加侧重表现祂作为人子的一面。马可则强调祂的神性,指出祂是上帝的儿子。马太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犹太人,是来成就向列祖所发应许的一位。路加指出祂是亚当的后裔(路3:38),因而是全人类的救主。马可完全肯定祂的神性,只说祂是上帝的儿子(可1:1)。约翰强调耶稣的人性(约1:14)决不会贬低这样的事实:从道的绝对意义上讲,祂就是上帝(约1:1-3)。

马太福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们救主的讲道和其他言论。他表现基督为伟大的教师。他的福音里六个讲章记得比较详细,而其他福音书则只简要提到,或根本没有讲。它们是:

1、福山宝训 太5-7章;

2、对门徒的训言 太10章;

3、海边讲道全部由比喻组成 太13章;

4、论谦卑和人际关系 太18章;

5、论伪善 太23章;

6、论基督再来 太24,25章。

马太福音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看出马太在写作时考虑到他的读者是什么人。他的读者似乎主要是犹太藉的基督徒和不信的犹太人。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劝后者相信耶稣为预言中的弥赛亚,并坚固前者的信心。马太福音特地指出耶稣是旧约的表号所指的对象,这些表号在祂身上得到了应验。在这方面马太福音比其他三个福音书合起来讲得还多。他说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它(太5:17)。他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开国之父和最杰出的君王,大卫的子孙。

导致犹太人拒绝耶稣的,是他们对于弥赛亚的身份和祂国度的性质所抱错误的观念。他们梦想中的弥赛亚是一位能领导国家取得独立,并在世界称霸的大君。可是他们却不理解弥赛亚是公义的王,领导他们战胜自己生活中的罪恶,实现属灵上的真正的自由。犹太人不能把旧约中关于弥赛亚要受苦段落与预言祂荣耀统治的段落协调起来,结果他们忽视了前者,误解了后者(见《历代愿望》30,212,257,777页)。对于犹太人来说,这些表面上矛盾的段落似乎是无法解释之谜。他们专门找那些有关祂荣耀之国的经文,根本不考虑祂恩典的国度,和进入祂荣耀之国的先决条件。马太似乎觉得有责任说明得胜的弥赛亚同时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他证明耶稣真是以色列王和应许赐给大卫的“苗裔”,也是受苦的弥赛亚,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研究马太福音时必须记住的另一个事实是:马太福音叙述基督生平不是按照年代,而是按逻辑和讲题的顺序。在按排耶稣生活和传道主要阶段时的确有一个总的年代程序。但在某一阶段内的事件就不一定按时间编排。事实上马太比其他福音书的作者更加偏离严格的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目的是编排耶稣的生活和传道经历,为他的写作指导思想服务。他不是年代学家按顺序记事。他是历史学家,根据选民历史更大的背景反映这些事件的意义。


五、纲要

(一)降生,婴儿和童年时期 太1:1-2:23

1、耶稣降生 太1:1-25

2、耶稣的童年 2:1-23

(二)为传道工作作准备,公元27年 太3:1-4:11

1、施洗约翰的工作 太3:1-12

2、受洗 太3:13-17

3、受试探 太4:1-11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到公元30年逾越节 太4:12-15:20

1、在加利利早期的传道工作 太4:12-25

2、福山宝训 太5:1-8:1

3、耶稣制服疾病、自然界和魔鬼的能力 8:2-9:34

4、论传道法 太9:35-11:1

5、施洗约翰派来的代表 太11:2-30

6、与法利赛人的矛盾 太12:1-50

7、海边讲道:天国的比喻 太13:1-52

8、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结束 太13:53-15:20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太15:21-18:35

1、在加利利边境传道 太15:21-39

2、与法利赛人的矛盾加深 太16:1-12

3、展望十字架 太16:13-17:27

4、人际关系的谦卑 18:1-35

(五)在毗利亚的工作,公元30-31年秋天到春天 太19:1-20:34

1、在毗利亚传道和医病 太19:1-20:16

2、最后一次前往邪路撒冷 太20:17-34

(六)在耶路撒冷最后的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太21:1-27:6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太21:1-23:39

2、有关基督再来的训言 太24:1-25:46

3、被捕和受审 太26:1-27:31

4、被钉和埋葬 太27:32-6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太28:1-20

和合本太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拼音版太26:1 Yēsū shuō wán le zhè yīqiè de huà, jiù duì méntǔ shuō,

吕振中太26:1 耶稣讲完了这一切话,就对他的门徒说;

新译本太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话,就对门徒说:

现代译太26:1 耶稣讲完了这段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

当代译太26:1 耶稣说完了这番教训后,对门徒说:

思高本太26:1 耶稣讲完了这一切话, 便对 的门徒说:

文理本太26:1 耶稣言竟、谓门徒曰、

修订本太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KJV 英太26:1 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Jesus had finished all these sayings, he said unto his disciples,

NIV 英太26:1 When Jesus had finished saying all these things, he said to his disciples,

和合本太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拼音版太26:2 Nǐmen zhīdào guò liǎng tiān shì Yúyuèjié, Rénzǐ jiāngyào beì jiāo gēi rén, déng zaì shízìjià shang.

吕振中太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就逾越节了;人子将要被解送去钉十字架了。」

新译本太26:2 “你们知道两天之后就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现代译太26:2 再过两天就是逾越节,人子将被出卖,被钉在十字架上。」

当代译太26:2 “两天后就是逾越节,到时我要被人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

思高本太26:2 「你们知道:两天以後就是逾越节,人子要被解送,被钉在十字架上。」

文理本太26:2 越二日乃逾越节、尔所知也、人子将见付、钉十架矣、

修订本太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出卖,钉在十字架上。"

KJV 英太26:2 Ye know that after two days is the feast of the passover, and the Son of man is betrayed to be crucified.

NIV 英太26:2 "As you know, the Passover is two days away--and the Son of Man will be handed over to be crucified."

和合本太26:3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

拼音版太26:3 Nàshí, Jìsīzhǎng hé mínjiān de zhǎnglǎo, jùjí zaì Dàjìsī chēngwèi Gāiyàfǎ de yuàn lǐ.

吕振中太26:3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称为该亚法的大祭司院子里,

新译本太26:3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该亚法的官邸,

现代译太26:3 那时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在大祭司该亚法的府邸里聚会,

当代译太26:3 他说这话的时候,祭司长和犹太的领袖们正在大祭司该亚法的府第里,

思高本太26:3 那时,司祭长和民间长老,都聚集在名叫盖法的大司祭的庭院内,

文理本太26:3 时、祭司诸长、及民间长老、集于大祭司该亚法院、

修订本太26:3 那时,祭司长和百姓的长老聚集在那称为该亚法的大祭司的院里。

KJV 英太26:3 Then assembled together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scribes, and the elders of the people, unto the palace of the high priest, who was called Caiaphas,

NIV 英太26:3 Then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elders of the people assembled in the palace of the high priest, whose name was Caiaphas,

和合本太26:4 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

拼音版太26:4 Dàjiā shāngyì, yào yòng guǐjì ná zhù Yēsū shā tā.

吕振中太26:4 一同计议,要用诡计抓住耶稣,杀他。

新译本太26:4 商议怎样用诡计逮捕耶稣,把他杀害。

现代译太26:4 一同计划要秘密地逮捕耶稣,把他杀死。

当代译太26:4 召开秘密会议,商量怎样去逮捕和除掉耶稣。

思高本太26:4 共同议决要用诡计捉拿耶稣,加以杀害。

文理本太26:4 谋以诡计执耶稣杀之、

修订本太26:4 大家商议要设计捉拿耶稣,把他杀掉。

KJV 英太26:4 And consulted that they might take Jesus by subtilty, and kill him.

NIV 英太26:4 and they plotted to arrest Jesus in some sly way and kill him.

和合本太26:5 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拼音版太26:5 Zhǐshì shuō, dāng jié de rìzi bùke, kǒngpà mínjiān shēng luàn.

吕振中太26:5 但是他们说∶「当节期中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新译本太26:5 不过他们说:“不可在节期下手,免得引起民众暴动。”

现代译太26:5 可是他们说:「我们不可在节期中进行这件事,免得激起民众的暴动。」

当代译太26:5 他们都认为不适宜在过节下手,因为可能引起百姓暴动。

思高本太26:5 但是他们说:「不可在庆节期内,免得民间发生暴动」。

文理本太26:5 惟曰、毋于节期、恐民生乱、○

修订本太26:5 可是他们说:"不可在过节的日子,恐怕百姓生乱。"

KJV 英太26:5 But they said, Not on the feast day, lest there be an uproar among the people.

NIV 英太26:5 "But not during the Feast," they said, "or there may be a riot among the people."

和合本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

拼音版太26:6 Yēsū zaì Bódàní zhǎngdà má fēng de Xīmén jiā lǐ,

吕振中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在患麻疯属之病的西门家里;

新译本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在患痲风的西门家里的时候,

现代译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那患麻疯病的西门家里;

当代译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村患过麻疯病的西门家里做客。

思高本太26:6 耶稣正在伯达尼癞病人西满家 时,

文理本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癞者西门家、

修订本太26:6 耶稣在伯大尼的痲疯病人西门家里,

KJV 英太26:6 Now when Jesus was in Bethany, in the house of Simon the leper,

NIV 英太26:6 While Jesus was in Bethany in the home of a man known as Simon the Leper,

和合本太26:7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拼音版太26:7 Yǒu yī ge nǚrén, názhe yī yù píng jí guì de xiānggāo lái, chèn Yēsū zuòxí de shíhou, jiāo zaì tāde tóu shang.

吕振中太26:7 有一个女人上他跟前来,拿着一玉瓶贵重的香膏,当耶稣坐席的时候,倒在他头上。

新译本太26:7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瓶珍贵的香膏,前来把它浇在耶稣的头上。

现代译太26:7 有一个女人带来一只玉瓶,盛满了珍贵的香油。耶稣在吃饭的时候,那女人把香油倒在耶稣头上。

当代译太26:7 有一个女子,趁着耶稣在座的时候,把一瓶用玉瓶盛载非常珍贵的香膏,倒在他的头上。

思高本太26:7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贵重的香液来到耶稣跟前,倒在正坐席的耶稣的头上。

文理本太26:7 有妇以玉瓶盛至贵之膏就之、于席间沃其首、

修订本太26:7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KJV 英太26:7 There came unto him a woman having an alabaster box of very precious ointment, and poured it on his head, as he sat at meat.

NIV 英太26:7 a woman came to him with an alabaster jar of very expensive perfume, which she poured on his head as he was reclining at the table.

和合本太26:8 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

拼音版太26:8 Méntǔ kànjian, jiù hen bù xǐyuè, shuō, hé yòng zhèyàng de wǎngfeì ne.

吕振中太26:8 门徒看见,就恼怒说∶「这样的浪费有什么用处?

新译本太26:8 门徒看见了,就很生气,说:“为什么这样浪费呢?

现代译太26:8 门徒看见了这事,很不高兴,说:「为甚麽这样浪费?

当代译太26:8 门徒看见了,很生气地说:“真浪费,

思高本太26:8 门徒们见了就不满意说:「为什麽这样浪费?

文理本太26:8 门徒见之不悦、曰、恶用此靡费为哉、

修订本太26:8 门徒看见就很不高兴,说:"何必这样浪费呢!

KJV 英太26:8 But when his disciples saw it, they had indignation, saying, To what purpose is this waste?

NIV 英太26:8 When the disciples saw this, they were indignant. "Why this waste?" they asked.

和合本太26:9 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拼音版太26:9 Zhè xiānggāo keyǐ maì xǔduō qián, zhōujì qióngrén.

吕振中太26:9 这能卖许多钱,给穷人呀!」

新译本太26:9 这香膏可以卖很多钱,赒济穷人。”

现代译太26:9 这香油可以卖不少钱来救济穷人呢!」

当代译太26:9 这瓶香膏价钱不少,用来救济穷人多好!”

思高本太26:9 这香液原可卖得许多钱,施舍给穷人。 」

文理本太26:9 此膏可鬻多金、以济贫也、

修订本太26:9 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KJV 英太26:9 For this ointment might have been sold for much, and given to the poor.

NIV 英太26:9 "This perfume could have been sold at a high price and the money given to the poor."

和合本太26:10 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拼音版太26:10 Yēsū kàn chū tāmende yìsi, jiù shuō, wèishénme nán wèi zhè nǚrén ne. tā zaì wǒ shēnshang zuò de, shì yī jiàn mei shì.

吕振中太26:10 耶稣觉得了,就对他们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对我身上作了一件美事了。

新译本太26:10 耶稣知道了,就说:“为什么难为这个女人呢?她为我作了一件美事。

现代译太26:10 耶稣知道了,就对他们说:「何必为难这女人呢?她对我所做的是一件美好的事。

当代译太26:10 耶稣看出他们的心意,便说:“不要为难她,因为她为我做了件美好的事。

思高本太26:10 耶稣知道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麽叫这个女人难受? 她在我身上原是作了一件善事。

文理本太26:10 耶稣知其意、曰、何为难此妇乎、彼所行者善也、

修订本太26:10 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KJV 英太26:10 When Jesus understood it, he said unto them, Why trouble ye the woman? for she hath wrought a good work upon me.

NIV 英太26:10 Aware of this, Jesus said to them, "Why are you bothering this woman? She has done a beautiful thing to me.

和合本太26:11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拼音版太26:11 Yīnwei cháng yǒu qióngrén nǐmen tóng zaì. zhǐshì nǐmen bù cháng yǒu wǒ.

吕振中太26:11 因为穷人同你们在一起,是你们所常有的;至于我呢、你们却不常有;

新译本太26:11 你们常常有穷人跟你们在一起,然而却不常有我。

现代译太26:11 因为常常会有穷人跟你们在一起,但是我不能跟你们常在一起。

当代译太26:11 穷人经常和你们在一起,周济他们的机会很多,可是,我在你们中间的时候却不多了。

思高本太26:11 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至於我,你们却不常有。

文理本太26:11 盖尔恒有贫者偕、不恒有我也、

修订本太26:11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但是你们不常有我。

KJV 英太26:11 For ye have the poor always with you; but me ye have not always.

NIV 英太26:11 The poor you will always have with you, but you will not always have me.

和合本太26:12 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

拼音版太26:12 Tā jiāng zhè xiānggāo jiāo zaì wǒ shēnshang, shì wèi wǒ ānzàng zuò de.

吕振中太26:12 她将这香膏倒在我身体上,是为了豫备安葬我的事而作的。

新译本太26:12 她把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了安葬我而作的。

现代译太26:12 她把这香油倒在我身上是为我的安葬做准备。

当代译太26:12 她把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的安葬做的。

思高本太26:12 她把这香液倒在我身上,原是为安葬我而作的。

文理本太26:12 彼倾此膏于我躬、乃为我葬而行之、

修订本太26:12 她把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作准备的。

KJV 英太26:12 For in that she hath poured this ointment on my body, she did it for my burial.

NIV 英太26:12 When she poured this perfume on my body, she did it to prepare me for burial.

和合本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记念。”

拼音版太26:13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pǔ tiān zhī xià, wúlùn zaì shénme dìfang chuán zhè Fúyin, ye yào shùshuō zhè nǚrén suǒ xíng de, zuò ge jìniàn.

吕振中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在全世界、这福音无论宣传到什么地方,这女人所作的总要被传讲,来纪念她。」

新译本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福音无论传到世界上什么地方,这女人所作的都要传讲,来记念她。”

现代译太26:13 我告诉你们,普天之下,这福音无论传到甚麽地方,人人都要述说她所做的事,来记念她。」

当代译太26:13 我确实地告诉你们,无论福音传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这女人所做的事,都会被人传为美谈,永远被纪念。”

思高本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全世界,这福音无论传到那里,必要述说她所作的事,来记念她。」

文理本太26:13 我诚语汝、普天之下、凡宣福音之地、必述此妇所行、以为之记、○

修订本太26:13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都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来记念她。"

KJV 英太26:13 Verily I say unto you, Wheresoever this gospel shall be preached in the whole world, there shall also this, that this woman hath done, be told for a memorial of her.

NIV 英太26:13 I tell you the truth, wherever this gospel is preached throughout the world, what she has done will also be told, in memory of her."

和合本太26:14 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

拼音版太26:14 Dāngxià, shí èr méntǔ lǐ, yǒu yī ge chēngwèi Jiālǜe rén Yóudà de, qù jiàn Jìsīzhǎng shuō,

吕振中太26:14 那时十二人中的一个、那称为加略人之犹大的、去见祭司长,

新译本太26:14 那时,十二门徒中的一个,就是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说:

现代译太26:14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他去见祭司长,

当代译太26:14 事后,十二个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独自跑去见祭司长,说:

思高本太26:14 随後,那十二人中之一, 名叫犹达斯依斯加略的,去见司祭长,

文理本太26:14 时、十二徒之一、加略人犹大、诣祭司诸长曰、

修订本太26:14 当时,十二使徒中有一个叫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

KJV 英太26:14 Then one of the twelve, called Judas Iscariot, went unto the chief priests,

NIV 英太26:14 Then one of the Twelve--the one called Judas Iscariot--went to the chief priests

和合本太26:15 “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拼音版太26:15 Wǒ bǎ tā jiāo gei nǐmen, nǐmen yuànyì gei wǒ duōshào qián. tāmen jiù gei le tā sān shí kuaì qián.

吕振中太26:15 说∶「你们愿意给我什么,我就把他送交给你们?」他们就秤了三十锭银子给他。

新译本太26:15 “如果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什么呢?”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银子。

现代译太26:15 说:「如果我把耶稣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甚麽?」他们拿叁十块银币给他。

当代译太26:15 “如果我把耶稣交给你们,你们肯出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叁十块银币。

思高本太26:15 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什麽?」他们约定给他叁十块银钱。

文理本太26:15 尔欲予我几何、我以彼付尔、遂权金三十而予之、

修订本太26:15 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给了他三十块银钱。

KJV 英太26:15 And said unto them, What will ye give me, and I will deliver him unto you? And they covenanted with him for thirty pieces of silver.

NIV 英太26:15 and asked, "What are you willing to give me if I hand him over to you?" So they counted out for him thirty silver coins.

和合本太26:16 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拼音版太26:16 Cóng nàshíhòu, tā jiù zhǎo jīhuì, yào bǎ Yēsū jiāo gei tāmen.

吕振中太26:16 从那时、他就找机会好把耶稣送交给他们。

新译本太26:16 从那时起,他就找机会把耶稣交给他们。

现代译太26:16 从那时候起,犹大找机会要出卖耶稣。

当代译太26:16 从那时起,犹大就寻找机会出卖耶稣。

思高本太26:16 从此他便寻找机会,要把耶稣交出。

文理本太26:16 自是犹大寻机付之、○

修订本太26:16 从那时候起,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KJV 英太26:16 And from that time he sought opportunity to betray him.

NIV 英太26:16 From then on Judas watched for an opportunity to hand him over.

和合本太26:17 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

拼音版太26:17 Chújiàojié de dì yī tiān, méntǔ lái wèn Yēsū shuō, nǐ chī Yúyuèjié de yánxí, yào wǒmen zaì nàli gei nǐ yùbeì.

吕振中太26:17 除酵节的头一天,门徒上耶稣跟前来说∶「你愿意我们在哪里给你豫备吃逾越节的筵席呢?」

新译本太26:17 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前来问耶稣:“你要我们在哪里为你预备逾越节的晚餐呢?”

现代译太26:17 无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你要我们在哪里为你预备逾越节的晚餐?」

当代译太26:17 犹太人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老师,你要我们到哪里替你预备过逾越节的晚餐呢?”

思高本太26:17 无酵节的第一天,门徒前来对耶稣说:「你愿意我们在那里,给你预备吃逾越节晚餐?」

文理本太26:17 除酵节首日、门徒就耶稣曰、欲我何处为尔备逾越节筵乎、

修订本太26:17 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你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吃逾越节的宴席呢?"

KJV 英太26:17 Now the first day of the feast of unleavened bread the disciples came to Jesus, saying unto him, Where wilt thou that we prepare for thee to eat the passover?

NIV 英太26:17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east of Unleavened Bread, the disciples came to Jesus and asked, "Where do you want us to make preparations for you to eat the Passover?"

和合本太26:18 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拼音版太26:18 Yēsū shuō, nǐmen jìn chéng qù, dào mǒu rén nàli, duì tā shuō, fūzǐ shuō, wǒde shíhou kuaì dào le. wǒ yǔ méntǔ yào zaì nǐ jiā shǒu Yúyuèjié

吕振中太26:18 耶稣说∶「你们往城里去,找某某人,对他说∶『老师说,我的时机近了;我同我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新译本太26:18 他说:“你们到城里去见某人,对他说,老师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要到你那里和我的门徒守逾越节。’”

现代译太26:18 耶稣回答:「你们进城去见某某人,对他说:『老师说:我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和我的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当代译太26:18 “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老师说他的时候到了,他要与门徒在你家中过逾越节。’”

思高本太26:18 耶稣说:「你们进城去见某人,对他说:师傅说:我的时候近了,我要与我的门徒在你那里举行逾越节。 」

文理本太26:18 曰、尔入城、诣某语之曰、师云、我时迩矣、将偕门徒守节于尔家、

修订本太26:18 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老师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要和我的门徒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KJV 英太26:18 And he said, Go into the city to such a man, and say unto him, The Master saith, My time is at hand; I will keep the passover at thy house with my disciples.

NIV 英太26:18 He replied, "Go into the city to a certain man and tell him, 'The Teacher says: My appointed time is near. I am going to celebrate the Passover with my disciples at your house.'"

和合本太26:19 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拼音版太26:19 Méntǔ zūn zhe Yēsū suǒ fēnfu de jiù qù yùbeì le Yúyuèjié de yánxí

吕振中太26:19 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他们的去作,豫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新译本太26:19 门徒照耶稣的指示去作,预备好了逾越节的晚餐。

现代译太26:19 门徒就依照耶稣的吩咐去安排逾越节的晚餐。

当代译太26:19 门徒照着吩咐,把晚餐预备妥当。

思高本太26:19 门徒就照耶稣吩咐他们的作了,预备了逾越节晚餐。 

文理本太26:19 门徒如命而备节筵、

修订本太26:19 门徒遵照耶稣所吩咐的去预备了逾越节的宴席。

KJV 英太26:19 And the disciples did as Jesus had appointed them; and they made ready the passover.

NIV 英太26:19 So the disciples did as Jesus had directed them and prepared the Passover.

和合本太26:20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

拼音版太26:20 Dào le wǎnshang, Yēsū shí èr ge méntǔ zuòxí.

吕振中太26:20 到了傍晚,耶稣就同十二门徒(有古卷作∶那十二个人)坐席;

新译本太26:20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门徒一同吃晚餐。

现代译太26:20 傍晚,耶稣跟十二个门徒坐席。

当代译太26:20 傍晚,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吃晚餐的时候,他说:

思高本太26:20 到了晚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坐席。

文理本太26:20 既暮、耶稣偕十二徒席坐、

修订本太26:20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使徒坐席。

KJV 英太26:20 Now when the even was come, he sat down with the twelve.

NIV 英太26:20 When evening came, Jesus was reclining at the table with the Twelve.

和合本太26:21 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拼音版太26:21 Zhèng chī de shíhou, Yēsū shuō,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nǐmen zhōngjiān yǒu yī gèrén yào maì wǒ le.

吕振中太26:21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把我送官。」

新译本太26:21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现代译太26:21 用饭的时候,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当代译太26:21 “我坦白地告诉你们,你们有一个人要卖我。”

思高本太26:21 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

文理本太26:21 食间曰、我诚语汝、尔中一人、将卖我矣、

修订本太26:21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KJV 英太26:21 And as they did eat, he said, Verily I say unto you, that one of you shall betray me.

NIV 英太26:21 And while they were eating, he said, "I tell you the truth, one of you will betray me."

和合本太26:22 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

拼音版太26:22 Tāmen jiù shén yōuchóu, yī ge yī ge de wèn tā shuō, Zhǔ, shì wǒ ma.

吕振中太26:22 他们极其忧愁,便一个一个地对他说∶「难道是我么,主呀?」

新译本太26:22 他们就很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主啊,是我吗?”

现代译太26:22 门徒非常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主啊,不是我吧?」

当代译太26:22 他们都非常忧愁,相继焦急地追问耶稣,说:“主,不是我吧!”

思高本太26:22 他们非常忧闷,开始各自对 说:「主,难道是我吗?」

文理本太26:22 众忧甚、递相问曰、主、我乎、

修订本太26:22 他们就非常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主,该不是我吧?"

KJV 英太26:22 And they were exceeding sorrowful, and began every one of them to say unto him, Lord, is it I?

NIV 英太26:22 They were very sad and began to say to him one after the other, "Surely not I, Lord?"

和合本太26:23 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

拼音版太26:23 Yēsū huídá shuō, tóng wǒ zhàn shǒu zaì pánzi lǐ de, jiù shì tā yào maì wǒ.

吕振中太26:23 耶稣回答说∶「是同我蘸手在碗里的、那人要把我送官。

新译本太26:23 他回答:“那和我一同把手蘸在盘子里的人,他要出卖我。

现代译太26:23 耶稣回答:「跟我一起在碟子里蘸饼吃的那个人要出卖我。

当代译太26:23 “那跟我一同在盘子蘸饼吃的,就是出卖我的人。

思高本太26:23 耶稣回答说:「那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盘子 的人要出卖我。

文理本太26:23 曰、与我濡手于盂者、即卖我者也、

修订本太26:23 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要出卖我的。

KJV 英太26:23 And he answered and said, He that dippeth his hand with me in the dish, the same shall betray me.

NIV 英太26:23 Jesus replied, "The one who has dipped his hand into the bowl with me will betray me.

和合本太26:24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拼音版太26:24 Rénzǐ bìyào qùshì, zhèng rú jīng shang zhǐ zhe tā suǒ xie de, dàn maì Rénzǐ de rén yǒu huò le. nà rén bù shēng zaì shìshang dào hǎo.

吕振中太26:24 人子固然必须去,照指着他所记的;但是那人、人子由他而被送官的、有祸阿!那人若不生下来,对于他倒好。」

新译本太26:24 正如经上指着人子所说的,他固然要离世,但出卖人子的那人有祸了!他没有生下来倒好。”

现代译太26:24 正如圣经所说,人子要受害,可是那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他没有出生倒好!」

当代译太26:24 虽然我要照着圣经里的预言受害,但那出卖我的人有祸了,他不生在这世上还好!”

思高本太26:24 人子固然要按照指着他所记载的而去,但是出卖人子的那人却是有祸的,那人若是没有生,为他更好。 」

文理本太26:24 人子将逝、如经所载、惟卖人子者祸矣、其人不生为幸、

修订本太26:24 人子要去了,正如经上所写有关他的;但出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没有出生倒好。"

KJV 英太26:24 The Son of man goeth as it is written of him: but woe unto that man by whom the Son of man is betrayed! it had been good for that man if he had not been born.

NIV 英太26:24 The Son of Man will go just as it is written about him. But woe to that man who betrays the Son of Man! It would be better for him if he had not been born."

和合本太26:25 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拼音版太26:25 Maì Yēsū de Yóudà wèn tā shuō, Lābǐ, shì wǒ ma. Yēsū shuō, nǐ shuō de shì.

吕振中太26:25 把耶稣送官的犹大应时对耶稣说∶「难道是我么,老师(希腊文∶拉比)?」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

新译本太26:25 那出卖耶稣的犹大说:“拉比,是我吗?”他说:“这是你说的。”

现代译太26:25 出卖耶稣的犹大也开口问:「老师,不是我吧?」耶稣说:「你自己说了。」

当代译太26:25 最后,叛徒犹大也问他说:“老师,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对。”

思高本太26:25 那要出卖 的犹达斯也开口问耶稣说:「辣彼,难道是我吗?」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

文理本太26:25 卖之者犹大问曰、夫子、我乎、曰、尔言之矣、

修订本太26:25 出卖耶稣的犹大回答他说:"拉比,该不是我吧?"耶稣说:"你自己说了。"

KJV 英太26:25 Then Judas, which betrayed him, answered and said, Master, is it I? He said unto him, Thou hast said.

NIV 英太26:25 Then Judas, the one who would betray him, said, "Surely not I, Rabbi?" Jesus answered, "Yes, it is you."

和合本太26: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拼音版太26:26 Tāmen chī de shíhou, Yēsū ná qǐ bǐng lái, zhùfú, jiù bò kāi, dìgei méntǔ, shuō, nǐmen ná zhe chī, zhè shì wǒde shēntǐ.

吕振中太26: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着饼,祝颂,擘开,给予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新译本太26: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现代译太26:26 他们吃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先献上感谢的祷告,然后掰开,分给门徒,说:「你们拿来吃;这是我的身体。」

当代译太26:26 耶稣在吃餐的时候拿起一块饼,祝福和感谢之后,便擘开分给门徒,说:“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思高本太26:26 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 这是我的身体。 」

文理本太26:26 食间、耶稣取饼、祝而擘之、予门徒曰、取而食之、斯乃我身、

修订本太26: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KJV 英太26:26 And as they were eating, Jesus took bread, and blessed it, and brake it, and gave it to the disciples, and said, Take, eat; this is my body.

NIV 英太26:26 While they were eating, Jesus took bread, gave thanks and broke it, and gave it to his disciples, saying, "Take and eat; this is my body."

和合本太26:27 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拼音版太26:27 Yòu ná qǐ bēi lái, zhù xiè le, dìgei tāmen, shuō, nǐmen dōu hē zhège.

吕振中太26:27 他又拿着杯,祝谢了,给予他们,说∶「你们大家都要喝;

新译本太26:27 耶稣又拿起杯来,祝谢了就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吧,

现代译太26:27 接着,他拿起杯来,向上帝感谢后,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吧;

当代译太26:27 接着又举起杯,祝福和感谢之后,又传给门徒,说:“你们喝吧,

思高本太26:27 然後,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吧!

文理本太26:27 又取杯、谢而予之曰、尔皆饮之、

修订本太26:27 他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KJV 英太26:27 And he took the cup, and gave thanks, and gave it to them, saying, Drink ye all of it;

NIV 英太26:27 Then he took the cup, gave thanks and offered it to them, saying, "Drink from it, all of you.

和合本太26:28 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拼音版太26:28 Yīnwei zhè shì wǒ lì yuē de xie, wèi duō rén liú chūlai, shǐ zuì dé shè.

吕振中太26:28 因为这是我的血,盟约的血,为许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免的。

新译本太26:28 这是我的血,是为立约的,为许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现代译太26:28 这是我的血,是印证上帝跟人立约的血,为了使许多人的罪得到赦免而流的。

当代译太26:28 这是我为许多人的罪流出的血,目的是使他们的罪得赦,同时,也是上帝和人立约的血。

思高本太26:28 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

文理本太26:28 斯乃我血、即盟约之血、为众而流、以赦罪者也、

修订本太26:28 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许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KJV 英太26:28 For this is my blood of the new testament, which is shed for many for the remission of sins.

NIV 英太26:28 This is my blood of the covenant, which is poured out for many for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和合本太26:29 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拼音版太26:29 Dàn wǒ gàosu nǐmen, cóng jīn yǐhòu, wǒ bú zaì hē zhè pútàozhī, zhídào wǒ zaì wǒ fù de guó lǐ, tóng nǐmen hē xīn de nà rìzi.

吕振中太26:29 但我告诉你们,从现在起、我决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总得等到那日、我同你们喝它、新的、在我父国里。」

新译本太26:29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必不再喝这葡萄酒,直到我和你们在我父的国里喝新酒的那一天。”

现代译太26:29 我告诉你们,我绝不再喝这酒,直到我跟你们在我父亲的国度里喝新酒的那一天。」

当代译太26:29 我告诉你们,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跟你们共饮新杯的那一天为止,我不会再喝这葡萄酒。”

思高本太26:29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後,我不再喝这葡萄汁了,直到在我父的国 那一天,与你们同喝新酒。 」

文理本太26:29 我语汝、今而后、我不复饮葡萄之汁、待他日我偕尔饮新者于我父国矣、○

修订本太26:29 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与你们同喝新的那日子。"

KJV 英太26:29 But I say unto you, I will not drink henceforth of this fruit of the vine, until that day when I drink it new with you in my Father's kingdom.

NIV 英太26:29 I tell you, I will not drink of this fruit of the vine from now on until that day when I drink it anew with you in my Father's kingdom."

和合本太26:30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拼音版太26:30 Tāmen chàng le shī, jiù chūlai wǎng Gǎnlǎnshān qù.

吕振中太26:30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到橄榄山去。

新译本太26:30 他们唱完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现代译太26:30 他们唱了一首诗,就出来,到橄榄山去。

当代译太26:30 他们唱了一首诗,就起程往橄榄山去。

思高本太26:30 他们唱了圣咏,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文理本太26:30 既咏诗、遂出、往橄榄山、○

修订本太26:30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KJV 英太26:30 And when they had sung an hymn, they went out into the mount of Olives.

NIV 英太26:30 When they had sung a hymn, they went out to the Mount of Olives.

和合本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拼音版太26:31 Nàshí, Yēsū duì tāmen shuō, jīnyè nǐmen wéi wǒde yuángù, dōu yào diēdǎo. yīnwei jīng shang jì zhe shuō, wǒ yào jī dá mùrén, yáng jiù fēnsàn le.

吕振中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天晚上你们众人都必因着我而绊跌;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群的羊就分散了。』

新译本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天晚上,你们因我的缘故都要后退,因为经上记着:‘我要击打牧人,羊群就分散了。’

现代译太26:31 后来,耶稣对门徒说:「今天晚上,你们都要为我的缘故离弃我;因为圣经说:『上帝要击杀牧人,羊群就分散了。』

当代译太26:31 耶稣告诉门徒说:“今天晚上,你们全部都要背弃我。因为圣经上说:‘上帝击打牧人,羊就分散。’

思高本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都要为我的缘故跌倒,因为经上记载:『我要打击牧人,羊群就要四散。 』

文理本太26:31 耶稣谓其徒曰、此夜尔曹皆将弃我、记有之、我击牧者、而羊散矣、

修订本太26:31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 '我要击打牧人, 羊就分散了。'

KJV 英太26:31 Then saith Jesus unto them, All ye shall be offended because of me this night: for it is written, I will smite the shepherd, and the sheep of the flock shall be scattered abroad.

NIV 英太26:31 Then Jesus told them, "This very night you will all fall away on account of me, for it is written: "'I will strike the shepherd, and the sheep of the flock will be scattered.'

和合本太26:32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拼音版太26:32 Dàn wǒ fùhuó yǐhòu, yào zaì nǐmen yǐ xiān wǎng Jiālìlì qù.

吕振中太26:32 但我得才活起来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新译本太26:32 我复活以后,要比你们先到加利利去。”

现代译太26:32 但是我复活以后,要比你们先到加利利去。」

当代译太26:32 不过我复活之后,会比你们先到加利利去。”

思高本太26:32 但是我复活後,要在你们以先到加利肋亚去。」

文理本太26:32 但我复起后、将先尔往加利利、

修订本太26:32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之前往加利利去。"

KJV 英太26:32 But after I am risen again, I will go before you into Galilee.

NIV 英太26:32 But after I have risen, I will go ahead of you into Galilee."

和合本太26:33 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拼音版太26:33 Bǐdé shuō, zhòngrén suīrán wèi nǐde yuángù diēdǎo, wǒ què yǒng bú diēdǎo.

吕振中太26:33 彼得应时对耶稣说∶「众人虽会因着你而绊跌,我总不绊跌。」

新译本太26:33 彼得对他说:“就算所有的人都因你的缘故后退,我却永不后退。”

现代译太26:33 彼得对耶稣说:「即使其他的人都离弃你,我绝不离弃你!」

当代译太26:33 彼得坚决地说:“就算人人都背叛你,但我永远也不会背叛你!”

思高本太26:33 伯多禄却回答 说:「既便众人都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决不会跌倒。 」

文理本太26:33 彼得曰、众虽弃尔、我终不尔弃、

修订本太26:33 彼得回答他说:"即使众人为你的缘故跌倒,我也绝不跌倒。"

KJV 英太26:33 Peter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Though all men shall be offended because of thee, yet will I never be offended.

NIV 英太26:33 Peter replied, "Even if all fall away on account of you, I never will."

和合本太26:34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拼音版太26:34 Yēsū shuō, wǒ shízaì gàosu nǐ, jīnyè jī jiào yǐ xiān, nǐ yào sān cì bú rèn wǒ.

吕振中太26:34 耶稣对彼得说∶「就在今天晚上,鸡叫以前,我就要三次否认我了。」

新译本太26:34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晚上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

现代译太26:34 耶稣对彼得说:「我告诉你,今天晚上,鸡叫以前,你会叁次不认我。」

当代译太26:34 “彼得,我确实地告诉你,今晚鸡啼以前,你会叁次不认我。”

思高本太26:34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前,你要叁次不认我。」

文理本太26:34 耶稣曰、我诚语汝、此夜鸡未鸣、尔将三言不识我矣、

修订本太26:34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

KJV 英太26:34 Jesus said unto him, Verily I say unto thee, That this night, before the cock crow, thou shalt deny me thrice.

NIV 英太26:34 "I tell you the truth," Jesus answered, "this very night, before the rooster crows, you will disown me three times."

和合本太26:35 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拼音版太26:35 Bǐdé shuō, wǒ jiù shì bìxū hé nǐ tóng sǐ, ye zǒng bùnéng bù rèn nǐ. zhòng méntǔ dōu shì zhèyàng shuō.

吕振中太26:35 彼得对耶稣说∶「我就使必须跟你同死,也决不否认你。」众门徒也都这样说。

新译本太26:35 彼得对他说:“就算必须与你一同死,我也决不会不认你。”门徒也都这样说。

现代译太26:35 彼得回答:「即使我必须跟你同死,我也不会不认你!」其他的门徒也都这样说。

当代译太26:35 “不会的!就算要我跟你一块死,我也不会不认你!”彼得答,其馀的门徒也异口同声地附和着。

思高本太26:35 伯多禄对 说:「即便我该你一起死,我也决不会不认你。」众门徒也都这样说了。 

文理本太26:35 彼得曰、我即与尔偕亡、必不言不识尔、众门徒言亦如之、○

修订本太26:35 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绝不会不认你。"所有的门徒都是这样说。

KJV 英太26:35 Peter said unto him, Though I should die with thee, yet will I not deny thee. Likewise also said all the disciples.

NIV 英太26:35 But Peter declared, "Even if I have to die with you, I will never disown you." And all the other disciples said the same.

和合本太26:36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拼音版太26:36 Yēsū tóng méntǔ lái dào yī ge dìfang, míng jiào Kèxīmǎní, jiù duì tāmen shuō, nǐmen zuò zaì zhèlǐ, deng wǒ dào nàbiān qù dǎogào.

吕振中太26:36 那时耶稣同他们来到一个园地、叫客西马尼,就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里去祷告。」

新译本太26:36 耶稣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我要到那边去祷告。”

现代译太26:36 耶稣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他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坐,我去那边祷告。」

当代译太26:36 耶稣和门徒到了客西马尼园。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坐一会儿,我到前面去祈祷。”

思高本太26:36 随後,耶稣同他们来到一个名叫革责玛尼的庄园 ,便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 ,等我到那边去祈祷。 」

文理本太26:36 耶稣偕门徒至一处、名客西马尼、谓之曰、坐此、待我往彼祈祷、

修订本太26:36 耶稣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他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我到那边去祷告。"

KJV 英太26:36 Then cometh Jesus with them unto a place called Gethsemane, and saith unto the disciples, Sit ye here, while I go and pray yonder.

NIV 英太26:36 Then Jesus went with his disciples to a place called Gethsemane, and he said to them, "Sit here while I go over there and pray."

和合本太26:37 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拼音版太26:37 Yúshì daì zhe Bǐdé, hé Xībìtaì de liǎng ge érzi tóng qù, jiù yōuchóu qǐlai, jíqí nánguò.

吕振中太26:37 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到一边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新译本太26:37 他带了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一起去,心里忧愁难过,

现代译太26:37 於是他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一起去。他开始忧愁难过,

当代译太26:37 他怀着痛苦忧伤的心情,带了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再向前走。

思高本太26:37 遂带了伯多禄和载伯德的两个儿子同去, 开始忧闷恐怖起来,

文理本太26:37 遂携彼得及西庇太二子、忧戚惨怛、

修订本太26:37 于是他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他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KJV 英太26:37 And he took with him Peter and the two sons of Zebedee, and began to be sorrowful and very heavy.

NIV 英太26:37 He took Peter and the two sons of Zebedee along with him, and he began to be sorrowful and troubled.

和合本太26:38 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拼音版太26:38 Biàn duì tāmen shuō, wǒ xīnli shén shì yōushāng, jīhū yào sǐ. nǐmen zaì zhèlǐ denghòu, hé wǒ yītóng jǐngxǐng.

吕振中太26:38 便对他们说∶「我的心很是忧困、几乎要死∶你们停留在这里,同我儆醒着。」

新译本太26:38 对他们说:“我的心灵痛苦得快要死了;你们留在这里,与我一同警醒吧。”

现代译太26:38 对他们说:「我的心非常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跟我一起警醒吧!」

当代译太26:38 就说:“我心里难过得要死,你们留在这里,同我在一起警醒。”

思高本太26:38 遂对他们说:「我的心灵忧闷得要死,你们留在这 同我一起醒寤吧 !」

文理本太26:38 曰、我心忧甚、濒死矣、尔曹留此、偕我儆醒、

修订本太26:38 就对他们说:"我心里非常忧伤,几乎要死;你们留在这里,和我一同警醒。"

KJV 英太26:38 Then saith he unto them, My soul is exceeding sorrowful, even unto death: tarry ye here, and watch with me.

NIV 英太26:38 Then he said to them, "My soul is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to the point of death. Stay here and keep watch with me."

和合本太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拼音版太26:39 Tā jiù shāo wǎng qián zǒu, fǔfú zaì dì dǎogào shuō, wǒ fù a, tǎngruò kexíng, qiú nǐ jiào zhè bēi líkāi wǒ. ránér búyào zhào wǒde yìsi, zhǐyào zhào nǐde yìsi.

吕振中太26:39 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能,就叫这杯离开我吧;然而不要照我所愿的,只要照你所愿的。」

新译本太26:39 他稍往前走,把脸俯伏在地上,祷告说:“我的父啊!可能的话,求你使这杯离开我;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现代译太26:39 他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祷告说:「我的父亲哪,若是可以,求你不要让我喝这苦杯吧!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当代译太26:39 他独自再稍往前走,就伏在地上祷告:“父亲啊!如果可以的话,请你把这个苦杯拿去。可是,不要依照我的意思,只要依照你自己的旨意。”

思高本太26:39 稍微前行,就俯首至地祈祷说:「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 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 」

文理本太26:39 少进、俯伏祈祷曰、我父欤、若或能之、则令此杯去我、然非从我所欲、乃从尔所欲也、

修订本太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如果可能,求你使这杯离开我。然而,不是照我所愿的,而是照你所愿的。"

KJV 英太26:39 And he went a little farther, and fell on his face, and prayed, saying, O my Father, if it be possible, let this cup pass from me: nevertheless not as I will, but as thou wilt.

NIV 英太26:39 Going a little farther, he fell with his face to the ground and prayed, "My Father, if it is possible, may this cup be taken from me. Yet not as I will, but as you will."

和合本太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拼音版太26:40 Lái dào méntǔ nàli, jiàn tāmen shuì zhe le, jiù duì Bǐdé shuō, zenmeyàng, nǐmen bùnéng tóng wǒ jǐngxǐng piànshí ma.

吕振中太26:40 他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就对彼得说∶「你们竟这样没有力量同我儆醒么?

新译本太26:40 耶稣回到门徒那里,看见他们都睡着了,就对彼得说:“你们连一个小时也不能同我警醒吗?

现代译太26:40 他回到那叁个门徒那里,发现他们都睡着了,就对彼得说:「你们不能跟我一起警醒一个钟头吗?

当代译太26:40 耶稣回到叁个门徒那里,发觉他们都睡着了,他就说:“彼得,彼得,难道你们不能跟我一同警醒一会儿吗?

思高本太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便对伯多禄说:「你们竟不能同我醒寤一个时辰吗?

文理本太26:40 遂就门徒见其寝、谓彼得曰、尔曹不能偕我儆醒片时乎、

修订本太26:40 他回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一小时吗?

KJV 英太26:40 And he cometh unto the disciples, and findeth them asleep, and saith unto Peter, What, could ye not watch with me one hour?

NIV 英太26:40 Then he returned to his disciples and found them sleeping. "Could you men not keep watch with me for one hour?" he asked Peter.

和合本太26:41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拼音版太26:41 Zǒng yào jǐngxǐng dǎogào, miǎndé rù le míhuò. nǐmen xīnlíng gùrán yuànyì, ròutǐ què ruǎnfuò le.

吕振中太26:41 要儆醒,要祷告,免得入了试诱(或译∶叫你们不进入试诱);心灵固然切愿着,肉体却软弱。」

新译本太26:41 应当警醒、祷告,免得陷入试探;你们心灵虽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的。”

现代译太26:41 要警醒祷告,免得陷入诱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的。」

当代译太26:41 你们要警醒祷告,免得陷入魔鬼的圈套。你们的心灵虽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

思高本太26:41 醒寤祈祷吧! 免陷於诱惑;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

文理本太26:41 儆醒祈祷、免入诱惑、心固愿之、而身弱耳、

修订本太26:41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陷入试探。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KJV 英太26:41 Watch and pray, that ye enter not into temptation: the spirit indeed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NIV 英太26:41 "Watch and pray so that you will not fall into temptation.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body is weak."

和合本太26:42 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拼音版太26:42 Dì èr cì yòu qù dǎogào shuō, wǒ fù a, zhè bēi ruò bùnéng líkāi wǒ, bìyào wǒ hē, jiù yuàn nǐde zhǐyì chéngquán.

吕振中太26:42 他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阿,这杯若不能离开我,非我喝它不行,就愿你的旨意成全。」

新译本太26:42 他又再次走开,祷告说:“我的父啊!如果这杯不能离开我,一定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

现代译太26:42 第二次耶稣再去祷告说:「父亲哪,若是这苦杯不可以离开我,一定要我喝下,愿你的旨意成全吧!」

当代译太26:42 他再去祷告说:“父亲啊!如果我非喝这杯不可,就请你完成你的旨意。”

思高本太26:42 第二次再去祈祷说:「我父! 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全你的意愿吧!」

文理本太26:42 复进、祷曰、我父欤、若此杯不能去我、我必饮之、愿尔旨成焉、

修订本太26:42 他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须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

KJV 英太26:42 He went away again the second time, and prayed, saying, O my Father, if this cup may not pass away from me, except I drink it, thy will be done.

NIV 英太26:42 He went away a second time and prayed, "My Father, if it is not possible for this cup to be taken away unless I drink it, may your will be done."

和合本太26:43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拼音版太26:43 Yòu lái jiàn tāmen shuì zhe le, yīnwei tāmende yǎnjing kùnjuàn.

吕振中太26:43 又来,见他们睡着,因为他们的眼睛发沉。

新译本太26:43 他再回来的时候,看见门徒睡着了,因为他们十分疲倦。

现代译太26:43 他再回到门徒那里,看见他们又睡着了;他们连眼睛也睁不开。

当代译太26:43 他回来的时候,见门徒正睡得烂熟,因为他们实在疲倦,连眼睛也睁不开。

思高本太26:43 又回来,见他们仍然睡着,因为他们的眼睛很是沈重。

文理本太26:43 又至、见门徒仍寝、以其目倦也、

修订本太26:43 他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KJV 英太26:43 And he came and found them asleep again: for their eyes were heavy.

NIV 英太26:43 When he came back, he again found them sleeping, because their eyes were heavy.

和合本太26:44 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拼音版太26:44 Yēsū yòu líkāi tāmen qù le. dì sān cì dǎogào, shuō de huà háishì yǔ xiānqián yíyàng.

吕振中太26:44 便离开他们,又去,第三次祷告,又说了一样的话。

新译本太26:44 他又离开他们,第三次去祷告,说的也是同样的话。

现代译太26:44 耶稣再离开他们,第叁次去祷告,所说的跟先前的一样。

当代译太26:44 耶稣又再次离开他们,第叁次向上帝作同样的祷告。

思高本太26:44 再离开他们,第叁次去祈祷,又说了同样的话。

文理本太26:44 去之、再进、三祷、言亦如之、

修订本太26:44 耶稣又离开他们,第三次去祷告,说的话跟先前一样。

KJV 英太26:44 And he left them, and went away again, and prayed the third time, saying the same words.

NIV 英太26:44 So he left them and went away once more and prayed the third time, saying the same thing.

和合本太26:45 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作“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拼音版太26:45 Yúshì lái dào méntǔ nàli, duì tāmen shuō, xiànzaì nǐmen réngrán shuìjiào ānxiē ba. ( ba huò zuò ma ) shíhou dào le, Rénzǐ beì maì zaì zuì rén shǒu lǐ le.

吕振中太26:45 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今后你们还睡觉么?安歇么?看哪,钟点近了!人子被送交在罪人手里了!

新译本太26:45 然后,他回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你们还在睡觉休息吗?看哪,时候到了,人子要被交在罪人的手里了。

现代译太26:45 然后他又回到门徒那里,说:「你们还在睡觉、还在休息吗?看哪,人子被出卖在罪人手中的时候到了。

当代译太26:45 最后,他回来把门徒叫醒,说:“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要睡觉休息吗?我被卖给坏人的时候到了!

思高本太26:45 然後回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睡下去吧! 休息吧! 看,时候到了,人子就要被交於罪人手 。

文理本太26:45 后就门徒、语之曰、今寝且安、时迩矣、人子见卖于恶人手矣、

修订本太26:45 然后他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在睡觉安歇吗?看哪,时候到了,人子被出卖在罪人手里了。

KJV 英太26:45 Then cometh he to his disciples, and saith unto them, Sleep on now, and take your rest: behold, the hour is at hand, and the Son of man is betrayed into the hands of sinners.

NIV 英太26:45 Then he returned to the disciples and said to them, "Are you still sleeping and resting? Look, the hour is near, and the Son of Man is betrayed into the hands of sinners.

和合本太26:46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拼音版太26:46 Qǐlai, wǒmen zǒu ba. kàn nǎ, maì wǒde rén jìn le.

吕振中太26:46 起来,我们走罢!看哪,把我送官的人近了!」

新译本太26:46 起来,我们走吧!出卖我的人来了。”

现代译太26:46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出卖我的人来了!」

当代译太26:46 起来!我们该走了。你们看,那个出卖我的已经来了!”

思高本太26:46 起来,我们去吧! 看,那出卖我的已来近了。 」

文理本太26:46 起而偕行、卖我者近矣、○

修订本太26:46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出卖我的人快来了。"

KJV 英太26:46 Rise, let us be going: behold, he is at hand that doth betray me.

NIV 英太26:46 Rise, let us go! Here comes my betrayer!"

和合本太26:47 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拼音版太26:47 Shuōhuà zhī jiān, nà shí èr ge méntǔ lǐ de Yóudà lái le, bìng yǒu xǔduō rén, daì zhe dāo bàng, cóng Jìsīzhǎng hé mínjiān de zhǎnglǎo nàli, yǔ tā tóng lái.

吕振中太26:47 耶稣说着话的时候,那十二人中的一个、犹大、来了;有一大群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跟他一同来。

新译本太26:47 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十二门徒中的犹大,带着一大群拿着刀棒的人来到,他们是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派来的。

现代译太26:47 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来了。有一大卫人带着刀棒跟他一起来;他们是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派来的。

当代译太26:47 话还没有完,十二个门徒中的犹大,已带着一群佩刀提棍的人,迎面而来。原来他们奉了祭司长和犹太领袖们的命令,前来捉拿耶稣。

思高本太26:47 还在说话的时候,看!那十二人中之一的犹达斯来了;同他一起的,还有许多带着刀剑棍棒的群众,是由司祭长和民间的长老派来的。

文理本太26:47 言时、十二徒之一犹大、偕群众以刃与梃、自祭司诸长及民间长老而来、

修订本太26:47 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来了,还有一大群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百姓的长老那里跟他同来。

KJV 英太26:47 And while he yet spake, lo, Judas, one of the twelve, came, and with him a great multitude with swords and staves, from the chief priests and elders of the people.

NIV 英太26:47 While he was still speaking, Judas, one of the Twelve, arrived. With him was a large crowd armed with swords and clubs, sent from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elders of the people.

和合本太26:48 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

拼音版太26:48 Nà maì Yēsū de, gei le tāmen yī ge ànhào, shuō, wǒ yǔ shuí qīnzuǐ, shuí jiù shì tā. nǐmen keyǐ ná zhù tā.

吕振中太26:48 把耶稣送官的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跟谁亲咀,谁就是他;你们要抓住他。」

新译本太26:48 出卖耶稣的人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跟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抓住他。”

现代译太26:48 那出卖耶稣的人先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去亲谁,谁就是你们所要的人,你们就抓他。」

当代译太26:48 作奸细的犹大和他们已预先把暗号约好:“我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你们把他抓起来吧。”

思高本太26:48 那出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口亲谁,谁就是,你们拿住 。 」

文理本太26:48 卖师者与以号曰、我接吻者是也、可执之、

修订本太26:48 那出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亲谁,谁就是。你们把他抓住。"

KJV 英太26:48 Now he that betrayed him gave them a sign, saying, Whomsoever I shall kiss, that same is he: hold him fast.

NIV 英太26:48 Now the betrayer had arranged a signal with them: "The one I kiss is the man; arrest him."

和合本太26:49 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

拼音版太26:49 Yóudà suí jì dào Yēsū gēnqián shuō, qǐng Lābǐ ān. jiù yǔ tā qīnzuǐ.

吕振中太26:49 犹大随即上耶稣跟前来,说∶「老师(希腊文∶拉比)你好阿!」便热切地和他亲咀。

新译本太26:49 他立刻前来对耶稣说:“拉比,你好。”跟着就与他亲嘴。

现代译太26:49 犹大一到,立刻走到耶稣跟前,说:「老师,你好,」然后亲了他。

当代译太26:49 犹大毫不迟疑地走到耶稣面前,假意问安,然后就吻耶稣。

思高本太26:49 犹达斯一来到耶稣跟前,就说:「辣彼,你好。」就口亲了 。

文理本太26:49 即就耶稣曰、夫子安、遂吻接之、

修订本太26:49 犹大立刻进前来对耶稣说:"拉比,你好!"就跟他亲吻。

KJV 英太26:49 And forthwith he came to Jesus, and said, Hail, master; and kissed him.

NIV 英太26:49 Going at once to Jesus, Judas said, "Greetings, Rabbi!" and kissed him.

和合本太26:50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

拼音版太26:50 Yēsū duì tā shuō, péngyou, nǐ lái yào zuò de shì, jiù zuò ba. yúshì nàxiē rén shang qián, xià shǒu ná zhù Yēsū.

吕振中太26:50 耶稣对他说∶「同伴哪,你为什么在这里?」于是他们上前来,下手逮耶稣,抓住他。

新译本太26:50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快作吧!”于是那些人上前来,动手拿住耶稣,逮捕了他。

现代译太26:50 耶稣说:「朋友,你想做的,赶快做吧〔或译:你来做甚麽〕!」於是,那些人上前,抓住耶稣,把他绑起来。

当代译太26:50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要做的事,快动手吧。”那些人立刻一拥而上,抓住耶稣。

思高本太26:50 耶稣却对他说:「朋友,你来做的事,就做吧!」於是他们上前, 向耶稣下手,拿住了 。

文理本太26:50 耶稣曰、友乎、尔来所欲为者为之、众遂前、执耶稣、

修订本太26:50 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抓住耶稣。

KJV 英太26:50 And Jesus said unto him, Friend, wherefore art thou come? Then came they, and laid hands on Jesus, and took him.

NIV 英太26:50 Jesus replied, "Friend, do what you came for."Then the men stepped forward, seized Jesus and arrested him.

和合本太26:51 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拼音版太26:51 Yǒu gēnsuí Yēsū de yī gèrén, shēnshǒu bá chū dāo lái, jiāng Dàjìsī de púrén kǎn le yī dāo, xiāo diào le tā yī ge erduo.

吕振中太26:51 跟随耶稣的有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击打了大祭司的奴仆,削掉他的一个耳朵。

新译本太26:51 有一个与耶稣在一起的人,伸手拔出刀来,砍了大祭司的仆人一刀,削掉他的一只耳朵。

现代译太26:51 跟耶稣在一起的人中,有一个拔出刀来,向大祭司的奴仆砍去,把他的一只耳朵削掉。

当代译太26:51 有一个门徒在旁,见情势不对,就拔出佩刀,砍掉大祭司一个仆人的耳朵。

思高本太26:51 有同耶稣在一起的一个人,伸手拔出自己的剑,砍了大司祭的仆人一剑,削去了他的一个耳朵。

文理本太26:51 偕耶稣者一人、拔刃击大祭司仆、削其一耳、

修订本太26:51 忽然,有一个和耶稣一起的人伸手拔出刀来,把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只耳朵。

KJV 英太26:51 And, behold, one of them which were with Jesus stretched out his hand, and drew his sword, and struck a servant of the high priest's, and smote off his ear.

NIV 英太26:51 With that, one of Jesus' companions reached for his sword, drew it out and struck the servant of the high priest, cutting off his ear.

和合本太26:52 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拼音版太26:52 Yēsū duì tā shuō, shōu dāo rù qiào ba. fán dòng dāo de, bì sǐ zaì dāo xià.

吕振中太26:52 当下耶稣对他说∶「把你的刀收回原处;因为凡拿刀的必由刀而丧命。

新译本太26:52 耶稣对他说:“把你的刀收回原处!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现代译太26:52 耶稣对他说:「把刀收起来;因为凡动刀的,一定在刀下丧命。

当代译太26:52 耶稣立刻制止他,说:“收回你的刀!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思高本太26:52 耶稣遂对他说:「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因为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

文理本太26:52 耶稣曰、韬尔刃、凡执刃者、必亡于刃、

修订本太26:52 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KJV 英太26:52 Then said Jesus unto him, Put up again thy sword into his place: for all they that take the sword shall perish with the sword.

NIV 英太26:52 "Put your sword back in its place," Jesus said to him, "for all who draw the sword will die by the sword.

和合本太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拼音版太26:53 Nǐ xiǎng wǒ bùnéng qiú wǒ fù, xiànzaì wèi wǒ chāiqiǎn shí èr yíng duō tiānshǐ lái ma.

吕振中太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而他现在不派十二团多的天使到我面前来么?

新译本太26:53 你以为我不能求我的父,他就马上给我派十二营以上的天使下来吗?

现代译太26:53 难道你不知道我可以向我父亲求援,而他会立刻调来十二营多的天使吗?

当代译太26:53 难道你不晓得,我可以请求父派大队天使来保护我吗?

思高本太26:53 你想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给我调动十二军以上的天使吗?

文理本太26:53 尔意我不能祈我父、为我遣十二营有余之天使乎、

修订本太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比十二营还多的天使来吗?

KJV 英太26:53 Thinkest thou that I cannot now pray to my Father, and he shall presently give me more than twelve legions of angels?

NIV 英太26:53 Do you think I cannot call on my Father, and he will at once put at my disposal more than twelve legions of angels?

和合本太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拼音版太26:54 Ruò shì zhèyàng, jīng shang suǒ shuō, shìqing bìxū rúcǐ de huà, zenme yìngyàn ne.

吕振中太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能应验呢?」

新译本太26:54 如果这样,经上预言这事必须发生,怎能应验呢?”

现代译太26:54 如果我这样做,圣经上所说、事情必须这样发生的那些话又怎能实现呢?」

当代译太26:54 如果我这样做,圣经的预言又怎能实现呢?”

思高本太26:54 若这样,怎能应验经上所载应如此成就的事呢?」

文理本太26:54 若然、则经所云、此事必有者、何以得应乎、

修订本太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发生的话怎么应验呢?"

KJV 英太26:54 But how then shall the scriptures be fulfilled, that thus it must be?

NIV 英太26:54 But how then would the Scriptures be fulfilled that say it must happen in this way?"

和合本太26:55 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

拼音版太26:55 Dāngshí, Yēsū duì zhòngrén shuō, nǐmen daì zhe dāo bàng, chūlai ná wǒ, rútóng ná qiángdào ma. wǒ tiāntiān zuò zaì diàn lǐ jiàoxun rén, nǐmen bìng méiyǒu ná wǒ.

吕振中太26:55 当那时候耶稣对群众说∶「你们出来,带着刀棒要捉拿我,如同拿强盗么?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抓住我呀!

新译本太26:55 那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把我当作强盗捉拿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导人,你们却没有逮捕我。

现代译太26:55 接着,耶稣向那一群人说:「你们带着刀剑棍棒出来抓我,把我当作强盗吗?我天天坐在圣殿里教导人,你们并没有下手。

当代译太26:55 他转过身来,对抓住他的人说:“你们把我当作强盗,要佩刀提棍才敢来捉我吗?我天天在圣殿里教导人,你们为甚麽不来抓我呢?

思高本太26:55 在那时,耶稣对群众说:「你们带着刀剑棍棒出来拿我,如同对付强盗。我天天坐在圣殿内施教,你们没有拿我。」

文理本太26:55 遂语众曰、尔以刃与梃来执我、若捕盗乎、我日坐于殿训诲、尔不我执、

修订本太26:55 就在那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抓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圣殿里教导人,你们并没有抓我。

KJV 英太26:55 In that same hour said Jesus to the multitudes, Are ye come out as against a thief with swords and staves for to take me? I sat daily with you teaching in the temple, and ye laid no hold on me.

NIV 英太26:55 At that time Jesus said to the crowd, "Am I leading a rebellion, that you have come out with swords and clubs to capture me? Every day I sat in the temple courts teaching, and you did not arrest me.

和合本太26:56 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拼音版太26:56 Dàn zhè yīqiè de shì chéngjiù le, wèi yào yìngyàn xiānzhī shū shang de huà. dāngxià méntǔ dōu líkāi tā taó zǒu le.

吕振中太26:56 但这全部的事发生了,是要应验神言人所写的呀。」那时众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新译本太26:56 但这整件事的发生,是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那时,门徒都离开他逃跑了。

现代译太26:56 不过,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要实现先知在圣经上所说的话。」这时候,所有的门徒都离弃他逃跑了。

当代译太26:56 不过你们这样做,正应验了圣经的预言。”那时候,门徒已全部逃光了。

思高本太26:56 这一切都发生了,是为应验先知所记载的。於是门徒都撇下 逃跑了。 

文理本太26:56 但此事悉成、以应先知之经焉、门徒皆离之而奔、○

修订本太26:56 但这整件事的发生,是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那时,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KJV 英太26:56 But all this was done, that the scriptures of the prophets might be fulfilled. Then all the disciples forsook him, and fled.

NIV 英太26:56 But this has all taken place that the writings of the prophets might be fulfilled." Then all the disciples deserted him and fled.

和合本太26:57 拿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

拼音版太26:57 Ná Yēsū de rén, bǎ tā daì dào Dàjìsī Gāiyàfǎ nàli qù. Wénshì hé zhǎnglǎo, yǐjing zaì nàli jùhuì.

吕振中太26:57 抓住耶稣的人把他带走,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经学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集了。

新译本太26:57 那些逮捕了耶稣的人,把他押去见大祭司该亚法。那时经学家和长老已经聚集在那里了。

现代译太26:57 那些抓了耶稣的人把耶稣带到大祭司该亚法的府邸去。在那里,经学教师和长老正在聚会。

当代译太26:57 他们把耶稣押到大祭司该亚法的府第。律法教师和犹太领袖都齐集等候。

思高本太26:57 那些拿住耶稣的人,将耶稣带到大司祭盖法前;经师和长老已聚集在那里。

文理本太26:57 执耶稣者曳至大祭司该亚法所、士子长老已集、

修订本太26:57 抓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集。

KJV 英太26:57 And they that had laid hold on Jesus led him away to Caiaphas the high priest, where the scribes and the elders were assembled.

NIV 英太26:57 Those who had arrested Jesus took him to Caiaphas, the high priest, where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and the elders had assembled.

和合本太26:58 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拼音版太26:58 Bǐdé yuǎn yuǎn de gēn zhe Yēsū, zhídào Dàjìsī de yuànzi, jìn dào lǐmiàn, jiù hé chāiyì tóng zuò, yào kàn zhè shì dàodǐ zenyàng.

吕振中太26:58 彼得从远处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同差役坐着,要看结局怎样。

新译本太26:58 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官邸。他进到里面,和差役坐在一起,要看事情怎样了结。

现代译太26:58 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到了大祭司的院子。彼得进院子去,跟警卫坐在一起,要看这事怎样了结。

当代译太26:58 那时,彼得一直都远远地跟在后面,进到大祭司的院子里。他混在卫兵当中,与他们一同坐下,想知道他们打算如何处置耶稣。

思高本太26:58 伯多禄远远跟着耶稣,直到大司祭的庭院,他也进到 面,坐在差役中观看结局。

文理本太26:58 彼得远随耶稣、至大祭司院、入与诸隶同坐、欲观其竟、

修订本太26:58 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警卫同坐,要看结局怎样。

KJV 英太26:58 But Peter followed him afar off unto the high priest's palace, and went in, and sat with the servants, to see the end.

NIV 英太26:58 But Peter followed him at a distance, right up to the courtyard of the high priest. He entered and sat down with the guards to see the outcome.

和合本太26:59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

拼音版太26:59 Jìsīzhǎng hé quán Gōnghuì, xúnzhǎo jiǎ jiànzhèng, kònggào Yēsū, yào zhìsǐ tā.

吕振中太26:59 祭司长和全议院直寻假见证告耶稣,好治死他;

新译本太26:59 祭司长和公议会全体都想找假证供来控告耶稣,好把他处死;

现代译太26:59 祭司长和全议会设法找假证据控告耶稣,要置他於死地;

当代译太26:59 当时,大祭司和全议院的人正开会议,忙着捏造一些假证供来诬告耶稣,定他死罪。

思高本太26:59 司祭长和全公议会寻找相反耶稣的假证据,要把 处死。

文理本太26:59 祭司诸长及全公会、求妄证、攻耶稣以死之、

修订本太26:59 祭司长和全议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处死他。

KJV 英太26:59 Now the chief priests, and elders, and all the council, sought false witness against Jesus, to put him to death;

NIV 英太26:59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whole Sanhedrin were looking for false evidence against Jesus so that they could put him to death.

和合本太26:60 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

拼音版太26:60 Suī yǒu hǎoxiē rén lái zuò jiǎ jiànzhèng, zǒng dé bú zhaó shíjù. mòhòu yǒu liǎng gèrén qián lái shuō,

吕振中太26:60 却找不着,虽则有许多假证人上前来。后来有两个人上前来,

新译本太26:60 虽然有许多人前来作假证供,却找不着证据。最后有两个人前来说:

现代译太26:60 虽然有很多人诬告他,但是拿不出证据来。最后,有两个人上前指称:

当代译太26:60 虽然有很多假证人砌词诬告他,仍然找不到半点真凭实据可以定他死罪。

思高本太26:60 虽然有许多假见证出庭,但没有找出什麽。最後有两个人上前来,说:

文理本太26:60 虽多妄证者至、亦未得其据、后有二人进曰、

修订本太26:60 虽然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找不到实据。最后有两个人前来,

KJV 英太26:60 But found none: yea, though many false witnesses came, yet found they none. At the last came two false witnesses,

NIV 英太26:60 But they did not find any, though many false witnesses came forward. Finally two came forward

和合本太26:61 “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 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

拼音版太26:61 Zhège rén céng shuō, wǒ néng chāihuǐ shén de diàn, sān rì neì yòu jiànzào qǐlai.

吕振中太26:61 说∶「这个人曾经说过∶『我能拆毁上帝的殿堂,三日之间把它建造起来。』」

新译本太26:61 “这人说过:‘我可以拆毁 神的圣所,三日之内又把它建造起来。’”

现代译太26:61 「这个人说过:『我能够拆毁上帝的圣殿,叁天内又把它重建起来。』」

当代译太26:61 最后有两个人上来高声说:“他曾经说过:‘我能拆毁圣殿,叁天内又把它重建起来。’”

思高本太26:61 「这人曾经说过:我能拆毁天主的圣殿,在叁天内我能把它重建起来。 」

文理本太26:61 此人曾言能毁上帝殿、三日建之、

修订本太26:61 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上帝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

KJV 英太26:61 And said, This fellow said, I am able to destroy the temple of God, and to build it in three days.

NIV 英太26:61 and declared, "This fellow said, 'I am able to destroy the temple of God and rebuild it in three days.'"

和合本太26:62 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

拼音版太26:62 Dàjìsī jiù zhàn qǐlai, duì Yēsū shuō, nǐ shénme dōu bù huídá ma. zhèxie rén zuò jiànzhèng gào nǐde shì shénme ne.

吕振中太26:62 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这些人作见证告你什么呢?」

新译本太26:62 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为什么不回答?这些人作证,控告你的是什么呢?”

现代译太26:62 大祭司站起来,问耶稣:「这些人对你的控告,你没有甚麽答辩吗?」

当代译太26:62 大祭司立刻站起来问耶稣:“你对他们控告你的罪名,有甚麽答辩?”

思高本太26:62 大司祭就站起来,对 说:「这些人作证反对你的事,你什麽也不回答吗?」

文理本太26:62 大祭司起、问耶稣曰、尔无所答乎、斯人所证者何耶、

修订本太26:62 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这些人作证告你的事,你什么都不回答吗?"

KJV 英太26:62 And the high priest arose, and said unto him, Answerest thou nothing? what is it which these witness against thee?

NIV 英太26:62 Then the high priest stood up and said to Jesus, "Are you not going to answer? What is this testimony that these men are bringing against you?"

和合本太26:63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 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 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拼音版太26:63 Yēsū què bù yányǔ. Dàjìsī duì tā shuō, wǒ zhǐ zhe yǒngshēng shén, jiào nǐ qǐshì gàosu wǒmen, nǐ shì shén de érzi Jīdū bú shì.

吕振中太26:63 耶稣却不作声。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活的上帝誓嘱你,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上帝所膏立者不是。」

新译本太26:63 耶稣却不作声。大祭司又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的 神要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不是基督、 神的儿子。”

现代译太26:63 耶稣默不作声。大祭司再一次对他说:「我指着永生上帝的名命令你发誓告诉我们,你是不是基督、上帝的儿子?」

当代译太26:63 耶稣还是一声不响。大祭司再对他说:“我奉上帝的名命令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不是救主基督,是不是上帝的儿子?”

思高本太26:63 耶稣却不出声。於是大司祭对 说:「我因生活的天主, 起誓命你告诉我们:你是不是默西亚,天主之子?」

文理本太26:63 耶稣不答、大祭司曰、我指维生上帝、令尔誓而告我、尔果上帝子基督否、

修订本太26:63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命令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不是基督-上帝的儿子?"

KJV 英太26:63 But Jesus held his peace. And the high priest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I adjure thee by the living God, that thou tell us whether thou be the Christ, the Son of God.

NIV 英太26:63 But Jesus remained silent. The high priest said to him, "I charge you under oath by the living God: Tell us if you are the Christ, the Son of God."

和合本太26:64 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拼音版太26:64 Yēsū duì tā shuō, nǐ shuō de shì. ránér wǒ gàosu nǐmen, hòulái nǐmen yào kànjian Rénzǐ, zuò zaì nà quánnéng zhe de yòubiān, jià zhe tiān shang de yún jiànglín.

吕振中太26:64 耶稣对他说∶「我指着永活的上帝誓嘱你,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上帝所膏立者不是。」

新译本太26:64 耶稣回答:“这是你说的;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现代译太26:64 耶稣回答:「这是你说的。但是我告诉你们,此后,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全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当代译太26:64 “你说的对,我就是!但我告诉你们,将来你们要看见我坐在全能上帝的右边,驾着云从天而降。”

思高本太26:64 耶稣他说:「你说的是。并且,我告诉你们:从此你们将要看见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边,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

文理本太26:64 耶稣曰、尔言之矣、且吾语汝、此后、尔曹将见人子坐有权者之右、乘云而来也、

修订本太26:64 耶稣对他说:"你自己说了。然而,我告诉你们, 此后你们要看见人子 坐在权能者的右边, 驾着天上的云来临。"

KJV 英太26:64 Jesus saith unto him, Thou hast said: nevertheless I say unto you, Hereafter shall ye see the Son of man sitting on the right hand of power, and coming in the clouds of heaven.

NIV 英太26:64 "Yes, it is as you say," Jesus replied. "But I say to all of you: In the future you will see the Son of Man sitting at the right hand of the Mighty One and coming on the clouds of heaven."

和合本太26:65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拼音版太26:65 Dàjìsī jiù sī kāi yīfu shuō, tā shuō le jiànwàng de huà, wǒmen hébì zaì yòng jiànzhèng rén ne. zhè jiànwàng de huà, xiànzaì nǐmen dōu tīngjian le.

吕振中太26:65 祭司长就撕开衣裳说∶「他说了僭妄的话了;我们还需要见证人么?你看,如今你们听见僭妄的话了;

新译本太26:65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亵渎的话,我们还要什么证人呢?你们现在听见了这亵渎的话,

现代译太26:65 大祭司一听见这话,撕裂了自己的衣服,说:「他侮辱了上帝!我们再也不需要证人了。你们都听见他侮辱了上帝;

当代译太26:65 大祭司登时气愤得撕裂衣服,高声叫着:“简直是亵渎,我们还须要甚麽证据呢?你们现在亲耳听见他亵渎上帝,

思高本太26:65 大司祭遂撕裂自己衣服说:「他说了亵渎的话。何必还需要见证呢? 你们刚才听到了这亵渎的话,

文理本太26:65 大祭司自裂其衣、曰、僭妄哉若人、何用他证、尔已闻其僭妄矣、

修订本太26:65 大祭司就撕裂衣服,说:"他说了亵渎的话,我们何必再要证人呢?现在你们已经听见他这亵渎的话了。

KJV 英太26:65 Then the high priest rent his clothes, saying, He hath spoken blasphemy; what further need have we of witnesses? behold, now ye have heard his blasphemy.

NIV 英太26:65 Then the high priest tore his clothes and said, "He has spoken blasphemy! Why do we need any more witnesses? Look, now you have heard the blasphemy.

和合本太26:66 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他是该死的。”

拼音版太26:66 Nǐmen de yìjiàn rúhé. tāmen huídá shuō, tā shì gāisǐ de.

吕振中太26:66 你们以为怎样?」他们回答说∶「他应该死。」

新译本太26:66 认为怎样呢?”他们回答:“他是该死的。”

现代译太26:66 你们认为怎样?」他们回答:「他该死!」

当代译太26:66 你们认为他该怎样?”“判他死刑!”

思高本太26:66 你们以为该怎样?」他们回答说:「他该死。」

文理本太26:66 尔意若何、佥曰、是宜死、

修订本太26:66 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他该处死。"

KJV 英太26:66 What think ye? They answered and said, He is guilty of death.

NIV 英太26:66 What do you think?" "He is worthy of death," they answered.

和合本太26:67 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

拼音版太26:67 Tāmen jiù tǔ tuòmo zaì tā liǎn shang, yòng quántou dá tā. ye yǒu yòng shǒuzhǎng dá tāde, shuō,

吕振中太26:67 便吐唾才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有人给他一个耳刮子,(或译∶用刑杖打他)

新译本太26:67 于是他们吐唾沫在他的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人用掌掴他,说:

现代译太26:67 他们吐口水在他脸上,又用拳头打他。那些打他耳光的人

当代译太26:67 这班人诸多侮辱耶稣,吐唾沫在他脸上,挥拳打他。还有人一边掴他耳光,一边侮辱他:

思高本太26:67 众人遂即向 脸上吐唾 ,用拳头打 ;另有一些人也用巴掌打 ,说:

文理本太26:67 遂唾其面、拳击之、有手批之者曰、

修订本太26:67 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打他耳光的,

KJV 英太26:67 Then did they spit in his face, and buffeted him; and others smote him with the palms of their hands,

NIV 英太26:67 Then they spit in his face and struck him with their fists. Others slapped him

和合本太26:68 “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拼音版太26:68 Jīdū a, nǐ shì xiānzhī, gàosu wǒmen dá nǐde shì shuí.

吕振中太26:68 说∶「基督阿,对我们说豫言吧!打你的是谁?」

新译本太26:68 “基督啊,向我们说预言吧!是谁打你呢?”

现代译太26:68 说:「基督啊!你是个先知。说说看,是谁打你?」

当代译太26:68 “救主基督,你既是先知,猜猜谁在打你?”

思高本太26:68 「默西亚,你猜猜是谁打你?」

文理本太26:68 基督乎、试言击尔者谁、○

修订本太26:68 说:"基督啊,向我们说预言吧!打你的是谁?"

KJV 英太26:68 Saying, Prophesy unto us, thou Christ, Who is he that smote thee?

NIV 英太26:68 and said, "Prophesy to us, Christ. Who hit you?"

和合本太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夥的。”

拼音版太26:69 Bǐdé zaì waìmiàn yuànzi lǐ zuò zhe, yǒu yī ge shǐnǚ qián lái shuō, nǐ sùlái ye shì tóng nà Jiālìlì rén Yēsū yī huǒ de.

吕振中太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上他跟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加利利人耶稣一夥的呀!」

新译本太26:69 彼得坐在外面的院子里,有一个婢女走过来对他说:“你也是和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现代译太26:69 彼得在外面的院子里坐着;有大祭司的一个婢女走过来,说:「你跟那加利利人耶稣是一夥的。」

当代译太26:69 当时,彼得还坐在院子里,有一个婢女经过看见他,便对他说:“你也是跟那个加利利人耶稣一夥的。”

思高本太26:69 伯多禄在外面庭院 坐着,有一个使女来到他跟前说:「你也是同那加利肋亚人耶稣一起的。」

文理本太26:69 彼得坐于院、有婢前曰、尔亦偕加利利人耶稣也、

修订本太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进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起的。"

KJV 英太26:69 Now Peter sat without in the palace: and a damsel came unto him, saying, Thou also wast with Jesus of Galilee.

NIV 英太26:69 Now Peter was sitting out in the courtyard, and a servant girl came to him. "You also were with Jesus of Galilee," she said.

和合本太26:70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拼音版太26:70 Bǐdé zaì zhòngrén miànqián què bú chéngrèn, shuō, wǒ bù zhīdào nǐ shuō de shì shénme.

吕振中太26:70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否认说∶「你说什么,我不知道阿。」

新译本太26:70 彼得却当众否认,说:“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现代译太26:70 彼得在大家面前否认了。他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些甚麽,」

当代译太26:70 “我不晓得你在说甚麽。”彼得连忙否认说。

思高本太26:70 他当着众人否认说:「我不知道 的是什麽。 」

文理本太26:70 彼得于众前弗承、曰、我不知尔云何也、

修订本太26:70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KJV 英太26:70 But he denied before them all, saying, I know not what thou sayest.

NIV 英太26:70 But he denied it before them all. "I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he said.

和合本太26:71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

拼音版太26:71 Jì chū qù, dào le ménkǒu, yòu yǒu yī ge shǐnǚ kànjian tā, jiù duì nàli de rén shuō, zhège rén ye shì tóng Násǎlè rén Yēsū yī huǒ de.

吕振中太26:71 他出去到了门廊,另有一个使女的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

新译本太26:71 他出到门口,又有一个婢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人是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现代译太26:71 然后走出去,到了院子的门口。又有一个婢女看见了他,向站在那里的人说:「这个人跟拿撒勒的耶稣是同夥的。」

当代译太26:71 正当他走出门口要离开那里,另一个婢女看见就对旁边的人说:“这个人是跟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

思高本太26:71 他出去到了门廊,另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人是同那纳匝肋人耶稣一起的。」

文理本太26:71 出至院门、又一婢见之、语同在者曰、彼亦偕拿撒勒人耶稣者、

修订本太26:71 他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起的。"

KJV 英太26:71 And when he was gone out into the porch, another maid saw him, and said unto them that were there, This fellow was also with Jesus of Nazareth.

NIV 英太26:71 Then he went out to the gateway, where another girl saw him and said to the people there, "This fellow was with Jesus of Nazareth."

和合本太26:72 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拼音版太26:72 Bǐdé yòu bù chéngrèn, bìngqie qǐshì shuō, wǒ bù rèn dé nàge rén.

吕振中太26:72 彼得又否认,并带着起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

新译本太26:72 彼得再次否认,并且发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

现代译太26:72 彼得再次否认,发誓说:「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人!」

当代译太26:72 “我可以起誓,我不认识他。”彼得又加以否认。

思高本太26:72 他又发誓否认说:「我不认识这个人。」

文理本太26:72 彼得又弗承、且誓曰、我不识其人也、

修订本太26:72 彼得又不承认,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KJV 英太26:72 And again he denied with an oath, I do not know the man.

NIV 英太26:72 He denied it again, with an oath: "I don't know the man!"

和合本太26:73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拼音版太26:73 Guò le bù duō de shíhou, pángbiān zhàn zhe de rén qián lái, duì Bǐdé shuō, nǐ zhēn shì tāmen yī dǎng de. nǐde kǒuyīn bǎ nǐ lù chūlai le.

吕振中太26:73 过了一会儿,旁边站着的人上前来,对彼得说∶「真实地、你也是他们中间的人;因为你的口音把你显得明明白白了。」

新译本太26:73 过了一会,站在那里的人前来对他说:“你的确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因为一听你的口音就认出来了。”

现代译太26:73 过了一会儿,旁边站着的人上来,对彼得说:「你跟他们确是一夥的;你的口音露出了马脚。」

当代译太26:73 再过了一会儿,旁观的人都走近彼得那里,说:“你满腔都是加利利口音,一定与他同党。”

思高本太26:73 过了一会,站在那里的人前来对伯多禄说:「的确,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因为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

文理本太26:73 少顷、旁立者前语彼得曰、尔诚其党、尔方言可证矣、

修订本太26:73 过了不久,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的确是他们一伙的,你的口音把你显露出来了。"

KJV 英太26:73 And after a while came unto him they that stood by, and said to Peter, Surely thou also art one of them; for thy speech bewrayeth thee.

NIV 英太26:73 After a little while, those standing there went up to Peter and said, "Surely you are one of them, for your accent gives you away."

和合本太26:74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拼音版太26:74 Bǐdé fā zhòu qǐshì de shuō, wǒ bú rèn dé nàge rén. lìshí jī jiù jiào le.

吕振中太26:74 这时彼得就极力咒诅自己并且起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立刻地鸡就叫了。

新译本太26:74 彼得就发咒起誓说:“我不认识那一个人。”立刻鸡就叫了。

现代译太26:74 彼得再一次赌咒说:「我不认识那个人。如果我说的不是实话,上帝会惩罚我!」就在这时候,鸡叫了。

当代译太26:74 彼得急得起毒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就在那时候,鸡啼了。

思高本太26:74 伯多禄就开始诅咒发誓说:「我不认识这个人。 」立刻鸡就叫了。

文理本太26:74 彼得诅且誓曰、我不识其人也、鸡即鸣、

修订本太26:74 彼得就赌咒发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刻鸡就叫了。

KJV 英太26:74 Then began he to curse and to swear, saying, I know not the man. And immediately the cock crew.

NIV 英太26:74 Then he began to call down curses on himself and he swore to them, "I don't know the man!" Immediately a rooster crowed.

和合本太26:75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拼音版太26:75 Bǐdé xiǎngqǐ Yēsū suǒ shuō de huà, jī jiào yǐ xiān, nǐ yào sān cì bú rèn wǒ. tā jiù chū qù tòngkū.

吕振中太26:75 彼得想起了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前,你就要三次否认我了」;便出去痛哭。

新译本太26:75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现代译太26:75 彼得这才想起耶稣的话:「鸡叫以前,你会叁次不认我。」他就走出去,忍不住痛哭起来。

当代译太26:75 彼得猛然记起耶稣曾对他说:“在鸡叫以前,你会叁次不认我。”他就跑了出去,伤心痛哭。

思高本太26:75 伯多禄就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来:「鸡叫以前,你要叁次不认我。」他一到了外面,就伤心痛哭起来。

文理本太26:75 彼得忆耶稣所言、鸡未鸣、尔将三言不识我、乃出而痛哭、

修订本太26:75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KJV 英太26:75 And Peter remembered the word of Jesus, which said unto him, Before the cock crow, thou shalt deny me thrice. And he went out, and wept bitterly.

NIV 英太26:75 Then Peter remembered the word Jesus had spoken: "Before the rooster crows, you will disown me three times." And he went outside and wept bitterly.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