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 约柜。6 带基路伯的施恩座。10 桌子和上面的器具。17 灯台,灯盏及其用具。25 香坛。29 膏油和馨香的净香。
1 比撒列用皂荚木做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本会注释】
本章记录了出25:10-39;30:1-5, 23-25, 34, 35指示的实施。参上述经文。比撒列委任别人去完成大部分的任务。但他为自己保留了制作约柜及其基路伯和施恩座的工作。这无疑是因为约柜是圣所中最重要的物品,为上帝临格之处。他要让它成为自己的杰作。
2 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3 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4 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5 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6 用精金做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7 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8 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9 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10 他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11 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12 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13 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14 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15 他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16 又用精金做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17 他用精金做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18 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19 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0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
21 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2 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23 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24 他用精金一他连得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25 他用皂荚木做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
26 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27 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28 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29 又按做香之法做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
一、卷 名
象五经的其他四卷一样,犹太人根据希伯来原文第一个词组为本卷命名,即We'eleh shemth(意为 “ 名字记在下面 ” )。 “ 出埃及记”在希腊语中意为“出来”(即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英文本转译自武加大拉丁文译本,而武加大译本则译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出埃及”一词表明了该卷圣经的主题。副标题“摩西的第二卷书”在希伯来文本中原来是没有的。这是后加的。
二、作 者
关于《出埃及记》的作者问题,是与摩西五经其他各卷,特别与是《创世记》密切相关的,因为《出埃及记》是《创世记》的续篇。《出埃及记》在证实五经的作者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中的某些语句指明《出埃及记》若干段落肯定系摩西所著。例如摩西奉命要把与亚玛力人之仗“写在书上”(出17:14)。这里与民33:2一起证明摩西有记日记的习惯。从出24:4中可以看出,是摩西把出20:21-23:33中的命令写了下来,就是“约书”(出24:7)。根据出34:27,是摩西写下了出34:11-26中的启示。《出埃及记》本身的证据就证明了摩西是其中历史和其他记录的作者。除了摩西以外,五经中没有提到其他任何人撰写其中的任何部分。
本卷的第一部分多次使用埃及词语,并准确地描述埃及的生活和习俗,这有力地证明作者曾在埃及受过教育,非常熟悉该国及其文化。自约瑟的时代以来,没有其他的希伯来人能胜任记录出埃及故事的重任。看来只有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学问”(徒7:22)。然而最有力的证据是在新约圣经中。在可12:26中,基督引用了出3:6,说这话出自“摩西的书”(见《善恶之争》434页)。上述这三个方面(《出埃及记》本身的直接见证,作者在埃及受过教育的间接证据,以及基督的见证)都保证了犹太传统所言《出埃及记》为摩西所著的准确性。
三、历史背景
摩西的第一卷书《创世记》,概述了上帝选民的历史,从世界的创造直到先祖时代的结束,跨越了许多世记。《出埃及记》的头两章是《创世记》的延续,包括了80年左右的时间,而《出埃及记》的其余部分所包括的时间仅一年左右。
虽然没有考古的证据使我们能对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各阶段历史作详细叙述,然而约瑟和雅各是在喜克索斯时代进入埃及,这一点似乎是有充分的证据。这些闪米特族的统治者对待与他们在种族上有关系的希伯来人很友好。约瑟就是在他们手下升至高位,名声大振的。尽管他们实施仁政,为臣民谋利益,可是他们毕竟是外来的入侵者和统治者,当地埃及人憎恨他们。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统治了150年左右(约公元前1730-1580)。当时曾有一位上埃及的埃及人王子、喜克索斯人的附庸叫赛克尼纳的起来造反。有关这次造反的记录出现在后来的传说中。王子恢复埃及独立的努力有没有成功,传说中没有提到。他的木乃伊显示出头部受过重伤,这一点默默地证明他也许在与喜克索斯人作战时惨遭杀害。
真正争取自由的斗争是从赛克尼纳的儿子和继承者卡摩斯开始的。他成功地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上埃及和中埃及,把他们的势力限制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地区。然而卡摩斯没能活着看见克索斯人全部被驱逐出去。这个业迹由他的弟弟雅赫摩斯来完成。雅赫摩斯打败了所憎恨的敌人,迫使他们在首都阿瓦利斯投降。阿瓦利斯陷落以后,喜克索斯人失去了他们在埃及的最后一个堡垒,只得撤退到巴勒斯坦南部的沙鲁险。三年以后沙鲁险也被雅赫摩斯攻克,结果喜克索斯人退到北方去了。他们的势力就此告终,从而在历史中消失了。
底比斯的统治者在成功地打败了喜克索斯人以后,就成了整个埃及无可争议的君主。作为第十八王朝的君主,他们不仅解放了埃及,而且征服了努比亚和巴勒斯坦,建立了一个富裕强盛的帝国。这些“不认识约瑟”(出1:8)的统治者很自然地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歌珊地的外来民族希伯来人。当地的埃及人信不过他们,因为他们是在喜克索斯人统治下迁居这里的。他们在种族上与喜克索斯人有关系,并得到他们的厚爱。
第十八王朝诸王的年代表尚未完全确定。以下年代虽以最可靠的证据为依据,仍只能算大致上准确。雅赫摩斯以后是阿蒙霍特普一世(公元前1546-1525)。他曾率军出征南方和西方。他的儿子图特摩斯一世(公元前1525-1508)把父亲向叙利亚的进军推进到幼发拉底河。他是第一个下令利用亚洲籍奴隶建造庙宇的国王。这里所指的可能就是希伯来人。继承他王位的是他软弱的儿子图特摩斯二世(公元前1508-1504)。他死后,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哈特谢普苏特和平地统治埃及22年(公元前1504-1482)。她可能就是摩西的养母,因为摩西40岁以前生活在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二世和哈特谢普苏特统治下。根据本文注释所采用的圣经年表,摩西逃离埃及是在图特摩斯三世全权统治开始以前的数年。
在哈特谢普苏特开始统治在时侯,曾发生一场祭司的革命,强迫她接受外甥图特摩斯三世在联合执政。后来她突然消失了,可能由于暴力,也可能由于自然的原因。哈特谢普苏特既然有可能是收养摩西的公主,祭司发动这场革命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摩西不肯成为祭司阶层的一员(见《先祖与先知》245页)。图特摩斯三世(B.C.1482-1450)取得了全部统治以后,就马上率军出征巴勒斯坦,在米尼多打败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诸王的联军。通过武力的威慑和连年的出征,他的亚洲帝国建立起来了。他象他祖父一样,下令用亚洲籍奴隶来建造庙宇。摩西可能就是在他手下逃亡的。图特摩斯之后由他儿子阿蒙霍特普二世继位(B.C.1450-1425),开始对国外属地实行精心策划的恐怖政策,其特征与《出埃及记》中的法老甚是相符。因着圣经以外的文献所没有提到的某种缘故,继承他王位的不是王储,而是他的另一个儿子图特摩斯四世(B.C.1425-1412)。王储的消失可能是降在埃及的第十灾中所有头生的都被杀之故。
这就是《出埃及记》里生动描述的戏剧性事件的历史背景。圣经以外的同时代的文献没有提到出埃及一事,因为埃及人从来不记录对他们不利的事件。
四、主 题
摩西撰写出埃及记的主要目的就是叙述上帝奇妙地拯救祂的选民摆脱奴役,以及祂仁慈地屈尊与他们立约。他们屡次的背信弃义以及地上最强大国家的反对,都无法阻挠上帝对于他们的计划。这就是象一根金线那样贯穿于整卷书的主题。《出埃及记》的故事值得青年人思考,能巩固老年人的信心,要求我们今日信靠上帝的领导,邀请我们谦卑地追随祂所指引的路。
五、纲 要
(一) 出埃及 出1:1-15:21
1、在埃及地居留 出1:1-22
1) 雅各众子的名字 出1:1-6
2)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增长和受压迫 出1:7-22
2、摩西担任领袖的准备 出2:1-4:31
1)摩西的诞生,蒙保守,青年时代。 出2:1-10
2)打死人,逃亡,居留在米甸 出2:11-22
3)法老之死,出埃及时机成熟 出2:23-25
4)摩西蒙召 出3:1-4:17
5)摩西回埃及 出4:18-31
3、十大灾难和出离埃及 出5:1-13:16
1)摩西和亚伦第一次见法老 出5:1-18
2)上帝再次应许拯救以色列人 出5:19-6:12
3)流便,西缅和利未族谱 出6:13-26
4)摩西和亚伦第二次见法老 出6:27-7:13
5)第一灾: 水变成血 出7:14-25
6)第二灾: 青蛙 出8:1-15
7)第三灾: 虱灾 出8:16-19
8)第四灾: 蝇灾 出8:20-32
9)第五灾: 畜疫之灾 出9:1-7
10)第六灾: 疮灾 出9:8-12
11)第七灾: 雹灾 出9:13-35
12)第八灾: 蝗灾 出10:1-20
13)第九灾; 黑暗之灾 出10:21-29
14)宣布第十灾,设立逾越节 出11:1-12:28
15)第十灾:杀尽一切头生的 出12:29-30
16)出离埃及 出12:31-42
17)关于逾越节和首生的指示 出12:43-13:16
4、从埃及到西奈 出13:17-19:2
1)过红海 出13:17-14:31
2)摩西之歌 出15:1-21
3)玛拉与以琳 出15:22-27
4)在旷野中的鹌鹑和吗哪 出16:1-36
5)玛撒和米利巴 出17:1-7
6)在利非订打败亚玛力人 出17:8-16
7)叶忒罗来访 出18:1-27
8)到达西奈 出19:1,2
(二)以色列人在西奈 出19:3-40:38
1、颁布十诫 出19:3-20:21
1)上帝临格 出19:3-25
2)十诫 出20:1-17
3)以色列人恐惧战惊 出20:18-21
2、约书 出20:22-23:33
1)关于祭坛的律例 出2:22-26
2)希伯来奴隶的权利 出21:1-11
3)关于生命和财产的律例 出21:12-22:17
4)关于各种罪恶的律例 出22:18-20
5)帮助穷人之例 出22:21-27
6)各种律例 出22:28-23:33
3、确立圣约 出24:1-18
4、有关会幕和其中物件的指示 出25:1-31:17
1)为会幕奉献 出25:1-9
2)约柜 出25:10-22
3)陈设饼之桌 出25:23-30
4)灯台 出25:31-40
5)幕幔和幕板 出26:1-37
6)燔祭坛 出27:1-8
7)院子 出27:9-19
8)灯油 出27:20,21
9)圣衣 出28:1-43
10)任命祭司的规则 出29:1-37
11)每日早晚的祭 出29:38-46
12)香坛 出30:1-10
13)赎罪之例 出30:11-16
14)浴盆 出30:17-21
15)膏油 出30:22-33
16)圣香 出30:34-38
17)比撒利和亚何利亚伯被召 出31:1-11
18)告诫守安息日 出31:12-17
5、以二法版赐摩西 出31:18
6、背道和重新立约 出32:1-34:35
1)金牛犊 出32:1-33:11
2)摩西的恳求和成功 出33:12-23
3)新的石版 出34:1-35
7、会幕及其物件的建造 出35:1-40:38
1)又一次劝民守安息日 出35:1-3
2)献给会幕的礼物 出35:4-29
3)任命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 出35:30-36:7
4)造幕幔和幕板 出36:8-38
5)造法柜 出37:1-9
6)造陈设饼桌 出37:10-16
7)造灯台 出37:17-24
8)造香坛 出37:25-28
9)膏油和香 出37:29
10)造燔祭坛 出38:1-7
11)造浴盆 出38:8
12)立幕院 出38:9-20
13)百姓奉献之数核计 出38:21-31
14)做圣衣 出39:1-31
15)摩西视察工程,立起会幕 出39:32-40:38
和合本出37:1 比撒列用皂荚木作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拼音版出37:1 Bǐsāliè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jǔ, cháng èr zhǒu bàn, kuān yī zhǒu bàn, gāo yī zhǒu bàn.
吕振中出37:1 比撒列用皂荚木作一个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新译本出37:1 比撒列用皂荚木做了一个柜,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高六十六公分,
现代译出37:1 比撒列用金合欢木造了约柜,柜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高六十六公分。
当代译出37:1 比撒列用皂荚木造了一个柜,它的长度是一百一十公分,宽度六十六公分,高度六十六公分。
思高本出37:1 贝匝肋耳用皂荚木做了一个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文理本出37:1 比撒列以皂荚木作匮、长二肘有半、广一肘有半、高一肘有半、
修订本出37:1 比撒列用金合欢木做一个柜子,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KJV 英出37:1 And Bezaleel made the ark of shittim wood: two cubits and a half was the length of it, and a cubit and a half the breadth of it, and a cubit and a half the height of it:
NIV 英出37:1 Bezalel made the ark of acacia wood--two and a half cubits long, a cubit and a half wide, and a cubit and a half high.
和合本出37:2 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拼音版出37:2 Lǐ waì bāo shàng jīng jīn, sìwéi xiāng shàng jīn yá bian,
吕振中出37:2 他用净金内外包它;四围给它作上金牙边。
新译本出37:2 用纯金把柜里外都包裹了,替柜的四周做了金牙边,
现代译出37:2 他用纯金把柜的里外都包裹上,周围镶着金边。
当代译出37:2 这柜子里外都铺上纯金,柜边全部镶上了金花边。
思高本出37:2 外包上了纯金,周围做了金花边。
文理本出37:2 内外包以精金、其上四周、饰以金缘、
修订本出37:2 里里外外包上金子,四围镶上金边。
KJV 英出37:2 And he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within and without, and made a crown of gold to it round about.
NIV 英出37:2 He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both inside and out, and made a gold molding around it.
和合本出37:3 又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拼音版出37:3 Yòu zhù sì gè jīn huán, ān zaì jǔ de sì jiǎo shàng, zhèbiān liǎng huán, nàbiān liǎng huán.
吕振中出37:3 又给它铸造四个金环在柜的四脚上,这一旁面两个环,那一旁面两个环。
新译本出37:3 又铸造了四个金环,安放在柜的四脚上,这一边两个环,那一边两个环。
现代译出37:3 他又做了四个扛抬用的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一边两个。
当代译出37:3 他又用金造了四个环,安在柜的四个脚上,每边两个;
思高本出37:3 铸了四个金环,安在四个脚上:这边两个,那边两个。
文理本出37:3 铸金环四、置于四足、左右各二、
修订本出37:3 他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柜子的四脚上;这边两个环,那边两个环。
KJV 英出37:3 And he cast for it four rings of gold, to be set by the four corners of it; even two rings upon the one side of it, and two rings upon the other side of it.
NIV 英出37:3 He cast four gold rings for it and fastened them to its four feet, with two rings on one side and two rings on the other.
和合本出37:4 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
拼音版出37:4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liǎng gēn gàng, yòng jīn bāoguǒ.
吕振中出37:4 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
新译本出37:4 又用皂荚木做了两根柜杠,包上黄金。
现代译出37:4 他用金合欢木做了两根杠子,用金包裹,
当代译出37:4 他用皂荚木造了两根担杆子,外面包上金,
思高本出37:4 又用皂荚木做了杠 ,包上了金。
文理本出37:4 以皂荚木作杠、包之以金、
修订本出37:4 他用金合欢木做了两根杠,包上金子,
KJV 英出37:4 And he made staves of shittim wood,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NIV 英出37:4 Then he made poles of acacia wood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和合本出37:5 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拼音版出37:5 Bǎ gàng chuān zaì jǔ páng de huán neì, yǐbiàn tái jǔ.
吕振中出37:5 他把杠穿在柜旁面的环内,以便抬柜。
新译本出37:5 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可以抬柜。
现代译出37:5 穿过柜两边的金环。
当代译出37:5 然后把杆子穿过金环,方便把柜抬起来。
思高本出37:5 将杠 穿入约柜边的环内,作抬柜之用。
文理本出37:5 贯于匮旁之环、用以舁匮、○
修订本出37:5 又把杠穿过柜旁的环,以便抬柜。
KJV 英出37:5 And he put the staves into the rings by the sides of the ark, to bear the ark.
NIV 英出37:5 And he inserted the poles into the rings on the sides of the ark to carry it.
和合本出37:6 用精金作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拼音版出37:6 Yòng jīng jīn zuò shī ēn zuò, cháng èr zhǒu bàn, kuān yī zhǒu bàn.
吕振中出37:6 他用净金作除罪盖,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新译本出37:6 又用纯金做施恩座,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
现代译出37:6 他用纯金做一个柜盖,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
当代译出37:6 他又用纯金造施恩座,座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
思高本出37:6 又用纯金做了赎罪盖,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文理本出37:6 以精金作施恩座、长二肘有半、广一肘有半、
修订本出37:6 他用纯金做了一个柜盖,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KJV 英出37:6 And he made the mercy seat of pure gold: two cubits and a half was the length thereof, and one cubit and a half the breadth thereof.
NIV 英出37:6 He made the atonement cover of pure gold--two and a half cubits long and a cubit and a half wide.
和合本出37:7 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拼音版出37:7 Yòng jīnzi chuí chū liǎng gè Jīlùbǎi lái, ān zaì shī ēn zuò de liǎng tóu,
吕振中出37:7 他用金子作两个基路伯,用锤(或译∶车)的法子来作,在除罪盖的两头,
新译本出37:7 又用黄金做了两个基路伯,是从施恩座的两端用锤锤成的;
现代译出37:7 又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
当代译出37:7 此外,他又用金打成两个基路伯天使像,放在施恩座的两旁。
思高本出37:7 又做了一对金革鲁宾,由赎|罪盖两端用 工做成;
文理本出37:7 以金用旋法作基路伯二、置于施恩座之两旁、
修订本出37:7 他造两个用金子锤出的基路伯,从柜盖的两端锤出它们。
KJV 英出37:7 And he made two cherubims of gold, beaten out of one piece made he them, on the two ends of the mercy seat;
NIV 英出37:7 Then he made two cherubim out of hammered gold at the ends of the cover.
和合本出37:8 这头作一个基路伯,那头作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拼音版出37:8 Zhè tóu zuò yī gè Jīlùbǎi, nà tóu zuò yī gè Jīlùbǎi, èr Jīlùbǎi jiē lián yī kuaì, zaì shī ēn zuò de liǎng tóu.
吕振中出37:8 这头一个基路伯,那头一个基路伯;他把两个基路伯和除罪盖相接连地制造、在盖的两头。
新译本出37:8 这端一个基路伯,那端一个基路伯;他在施恩座的两端做了两个基路伯,和施恩座连在一起。
现代译出37:8 盖的两端各有一个,跟盖连在一起,合成一整块。
当代译出37:8 这两个像跟施恩座是连在一起的。
思高本出37:8 在这端做了一个革鲁宾,在那端做了一个革鲁宾;赎罪盖两端的革鲁宾与赎罪盖连在一起;
文理本出37:8 每旁各一、与施恩座相连、
修订本出37:8 这端一个基路伯,那端一个基路伯;从柜盖的两端锤出两个基路伯。
KJV 英出37:8 One cherub on the end on this side, and another cherub on the other end on that side: out of the mercy seat made he the cherubims on the two ends thereof.
NIV 英出37:8 He made one cherub on one end and the second cherub on the other; at the two ends he made them of one piece with the cover.
和合本出37:9 二基路伯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拼音版出37:9 `Er Jīlùbǎi gāo zhāng chìbǎng, zhēyǎn shī ēn zuò, Jīlùbǎi shì liǎn duì liǎn, chaó zhe shī ēn zuò.
吕振中出37:9 两个基路伯高张着翅膀,用它们的翅膀遮掩着除罪盖;基路伯的脸彼此相对;它们的脸都朝着除罪盖。
新译本出37:9 两个基路伯高展着翅膀,用它们的翅膀遮掩着施恩座,它们的脸彼此相对;基路伯的脸都对着施恩座。
现代译出37:9 两个基路伯面对着面,张开翅膀,覆盖着柜盖。
当代译出37:9 他们在施恩座的两旁,面对着面朝向施恩座,张起翅膀,遮盖施恩座。
思高本出37:9 革鲁宾的翅膀,伸展其上,翅膀遮着赎罪盖;他们的脸彼此相对,面朝赎罪盖。
文理本出37:9 基路伯高展其翮、以覆施恩座、其面向之、彼此相对、○
修订本出37:9 二基路伯的翅膀向上张开,用翅膀遮住柜盖,脸彼此相对;基路伯的脸朝向柜盖。
KJV 英出37:9 And the cherubims spread out their wings on high, and covered with their wings over the mercy seat, with their faces one to another; even to the mercy seatward were the faces of the cherubims.
NIV 英出37:9 The cherubim had their wings spread upward, overshadowing the cover with them. The cherubim faced each other, looking toward the cover.
和合本出37:10 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拼音版出37:10 Tā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yī zhāng zhuōzi, cháng èr zhǒu, kuān yī zhǒu, gāo yī zhǒu bàn,
吕振中出37:10 他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新译本出37:10 他又用皂荚木做了一张桌子,长八十八公分,宽四十四公分,高六十六公分。
现代译出37:10 比撒列用金合欢木造了一张桌子,长八十八公分,宽四十四公分,高六十六公分。
当代译出37:10 他又用皂荚木造了一张桌子,长八十八公分、宽四十四公分、高六十六公分。
思高本出37:10 又用皂荚木做了供桌,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文理本出37:10 以皂荚木作几、长二肘、广一肘、高一肘有半、
修订本出37:10 他用金合欢木做了一张供桌,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KJV 英出37:10 And he made the table of shittim wood: two cubits was the length thereof, and a cubit the breadth thereof, and a cubit and a half the height thereof:
NIV 英出37:10 They made the table of acacia wood--two cubits long, a cubit wide, and a cubit and a half high.
和合本出37:11 又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拼音版出37:11 Yòu bāo shàng jīng jīn, sìwéi xiāng shàng jīn yá bian.
吕振中出37:11 用净金包它,四围又给它作上金牙边。
新译本出37:11 用纯金把桌子包裹,替桌子的四周做了金牙边。
现代译出37:11 他用纯金包裹,并在周围镶上金边。
当代译出37:11 整张桌子都贴上纯金,四围加上金花边。
思高本出37:11 包上了纯金,周围做了金花边,
文理本出37:11 包以精金、四周饰以金缘、
修订本出37:11 把它包上纯金,四围镶上金边。
KJV 英出37:11 And he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and made thereunto a crown of gold round about.
NIV 英出37:11 Then they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and made a gold molding around it.
和合本出37:12 桌子的四围各作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拼音版出37:12 Zhuōzi de sìwéi gè zuò yī zhǎng kuān de héngliáng, héngliáng shàng xiāng zhe jīn yá bian,
吕振中出37:12 他给桌子的四围作一手掌宽的边缘;边缘的四围又作上金牙边。
新译本出37:12 又替桌子的四周做了七十五公厘宽的框子;框子的四周又做了金牙边。
现代译出37:12 桌子的周围要加上七十五公厘宽的边缘,边缘要镶上金边。
当代译出37:12 他又在桌子的四面,各造一根四寸阔的框架,四面的边缘也是镶上了金边。
思高本出37:12 周围做了一掌宽的框子,框子周围,也做了金花边。
文理本出37:12 置枨四周、广约一掌、以金缘之、
修订本出37:12 供桌的四围各做了一掌宽的边缘,边缘镶上金边。
KJV 英出37:12 Also he made thereunto a border of an handbreadth round about; and made a crown of gold for the border thereof round about.
NIV 英出37:12 They also made around it a rim a handbreadth wide and put a gold molding on the rim.
和合本出37:13 又铸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拼音版出37:13 Yòu zhù le sì gè jīn huán, ān zaì zhuōzi sì jiǎo de sì jiǎo shàng.
吕振中出37:13 他给桌子铸造四个金环,将环安在四角上,就是在桌子的四脚上。
新译本出37:13 又替桌子铸造四个金环,把环子安放在桌子四脚的四角上。
现代译出37:13 他做了四个扛抬用的金环,安在桌子四角的脚上。
当代译出37:13 他又造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只脚、靠近框架的角上,方便担杆子穿过,就可以抬起来。
思高本出37:13 又铸了四个金环,将金环安在桌四脚的角上。
文理本出37:13 铸金环四、置于足上四隅、
修订本出37:13 他又铸了四个金环,把环安在四个桌脚的四角上。
KJV 英出37:13 And he cast for it four rings of gold, and put the rings upon the four corners that were in the four feet thereof.
NIV 英出37:13 They cast four gold rings for the table and fastened them to the four corners, where the four legs were.
和合本出37:14 安环子的地方,是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拼音版出37:14 An huánzi de dìfang shì āijìn héngliáng, keyǐ chuān gàng tái zhuōzi.
吕振中出37:14 环子挨近边缘,做穿杠的所在、来抬桌子。
新译本出37:14 环子靠近框子,是穿杠的地方,可以抬桌子。
现代译出37:14 金环靠近边缘,好让扛抬桌子的杠穿过。
当代译出37:14 他又造了四个金环,安在桌子四只脚、靠近框架的角上,方便担杆子穿过,就可以抬起来。
思高本出37:14 环子靠近框子,为穿抬供桌的杠 .。
文理本出37:14 环附其枨、贯杠以舁、
修订本出37:14 环靠近边缘,以便穿杠抬供桌。
KJV 英出37:14 Over against the border were the rings, the places for the staves to bear the table.
NIV 英出37:14 The rings were put close to the rim to hold the poles used in carrying the table.
和合本出37:15 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拼音版出37:15 Tā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liǎng gēn gàng, yòng jīn bāoguǒ, yǐbiàn tái zhuōzi,
吕振中出37:15 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来抬桌子。
新译本出37:15 又用皂荚木做了两根杠,用金子把杠包裹,可以抬桌子。
现代译出37:15 他用金合欢木做了杠子,用金包裹。
当代译出37:15 他又用皂荚木造了两根担杆子,外面同样用金包裹。
思高本出37:15 又用皂荚木做了杠 ,包上金,为抬供桌之用。
文理本出37:15 以皂荚木作杠、包之以金、俾得舁几、
修订本出37:15 他用金合欢木做了两根杠,包上金子,用来抬供桌。
KJV 英出37:15 And he made the staves of shittim wood,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to bear the table.
NIV 英出37:15 The poles for carrying the table were made of acacia wood and were overlaid with gold.
和合本出37:16 又用精金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拼音版出37:16 Yòu yòng jīng jīn zuò zhuōzi shàng de qìmǐn, jiù shì pánzi, tiaógēng, bìng diàn jiǔ de píng hé jué.
吕振中出37:16 又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碟子、跟奠酒的大杯和爵,都是净金的。
新译本出37:16 又用纯金做桌子的器皿,就是盘子、碟子、碗和奠酒用的杯。
现代译出37:16 他又用纯金造桌上的器具,就是盘子、碟子,以及奠酒用的壶和杯。
当代译出37:16 又造了一些碟子、盘子、奠酒用的杯和瓶子等,放在桌子上,这些全部都是用纯金制造的。
思高本出37:16 又用纯金做了供桌上的器物:盘、碟、杯和为奠祭用的爵。
文理本出37:16 以精金作几上器皿、盘匙及灌奠之盂壶、○
修订本出37:16 他又用纯金做了桌上的器具,就是盘、碟,以及浇酒祭的杯和壶。
KJV 英出37:16 And he made the vessels which were upon the table, his dishes, and his spoons, and his bowls, and his covers to cover withal, of pure gold.
NIV 英出37:16 And they made from pure gold the articles for the table--its plates and dishes and bowls and its pitchers for the pouring out of drink offerings.
和合本出37:17 他用精金作一个灯台,这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是接连一块锤出来的。
拼音版出37:17 Tā yòng jīng jīn zuò yī gè dēngtái, zhè dēngtái de zuò hé gàn, yǔ bēi, qiú, huā, dōu shì jiē lián yī kuaì chuí chūlai de.
吕振中出37:17 他用净金作一个灯台,用锤(或译∶车)的法子作那灯台;它的座和干、跟杯、球、花、都接连在一块。
新译本出37:17 他用纯金做了一个灯台,他用锤锤成灯台;灯台的座和干,跟杯、球、花,都是连在一起的。
现代译出37:17 他用纯金造了一座灯台;灯台、座,和柱都用金子筑造;装饰的花朵、花萼、花瓣,都连成为一整块。
当代译出37:17 他又用纯金造了一座灯台,整个灯台的台座、支柱和油杯,以及花瓣、花托都是用一块金打成的。
思高本出37:17 又用纯金做了灯台:灯台同灯座以及灯干,全用 工做成;花朵,即花托和花瓣,都由灯台发出。
文理本出37:17 以精金用旋法作灯台、其座、其梃、其盏、其节、其花、悉连为一、
修订本出37:17 他造一座用纯金锤出的灯台;灯台的座、干、杯、花萼和花瓣,都和灯台接连一块。
KJV 英出37:17 And he made the candlestick of pure gold: of beaten work made he the candlestick; his shaft, and his branch, his bowls, his knops, and his flowers, were of the same:
NIV 英出37:17 They made the lampstand of pure gold and hammered it out, base and shaft; its flowerlike cups, buds and blossoms were of one piece with it.
和合本出37:18 灯台两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拼音版出37:18 Dēngtái liǎng páng chā chū liù gè zhīzǐ, zhè páng sān gè, nà páng sān gè.
吕振中出37:18 灯台两边杈出六个枝子来∶一边三个灯台枝子,另一边三个灯台枝子。
新译本出37:18 灯台的两边伸出六个枝子,这一边有三个灯台枝子,那一边也有三个灯台枝子。
现代译出37:18 灯台两边伸出六根枝子,一边叁根。
当代译出37:18 灯台的支柱两边各伸出叁根分枝;合共是六枝。
思高本出37:18 灯台两面发出了六叉:这面叁叉,那面叁叉。
文理本出37:18 其梃出枝凡六、两旁各三、
修订本出37:18 灯台两旁伸出六根枝子:这边三根,那边三根。
KJV 英出37:18 And six branches going out of the sides thereof; three branches of the candlestick out of the one side thereof, and three branches of the candlestick out of the other side thereof:
NIV 英出37:18 Six branches extended from the sides of the lampstand--three on one side and three on the other.
和合本出37:19 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拼音版出37:19 Zhè páng mei zhī shàng yǒu sān gè bēi, xíngzhuàng xiàng xìng huā, yǒu qiú yǒu huā, nà páng mei zhī shàng ye yǒu sān gè bēi, xíngzhuàng xiàng xìng huā, yǒu qiú yǒu huā. cóng dēngtái chā chūlai de liù gè zhīzǐ dōu shì rúcǐ.
吕振中出37:19 在这边的每一枝上有三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在那边的每一枝上也有三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新译本出37:19 在这一个枝子有三个杯,形状好像杏花,有球、有花;在那一个枝子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好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那里伸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现代译出37:19 每根都有叁朵花,形状像杏花,有萼和瓣。
当代译出37:19 每一根分枝都伸出一个杏花形状的油杯,还有花瓣和花托,所有的分枝都是这样。
思高本出37:19 在一叉上,有像杏花的叁朵花,都有花托和花瓣;在另一叉上也有像杏花的叁朵花,都有花托和花瓣;由灯台发出的六叉都是一样。
文理本出37:19 枝各有盏、状似杏蕊、有节有花、灯之六枝皆然、
修订本出37:19 这边的枝子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花萼有花瓣;那边的枝子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花萼有花瓣。从灯台伸出来的六根枝子都是如此。
KJV 英出37:19 Three bowls made after the fashion of almonds in one branch, a knop and a flower; and three bowls made like almonds in another branch, a knop and a flower: so throughout the six branches going out of the candlestick.
NIV 英出37:19 Three cups shaped like almond flowers with buds and blossoms were on one branch, three on the next branch and the same for all six branches extending from the lampstand.
和合本出37:20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
拼音版出37:20 Dēngtái shàng yǒu sì gè bēi, xíngzhuàng xiàng xìng huā, yǒu qiú yǒu huā.
吕振中出37:20 灯台上有四个杯、作像杏花的样子,有球有花。
新译本出37:20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好像杏花,有球、有花;
现代译出37:20 灯台的柱有四朵花,形状像杏花,有萼和瓣。
当代译出37:20 灯台的支柱上有四个杏花形状的油杯,还有花瓣和花托。灯台共有叁对分枝,每两根分枝下面都有一个油杯。
思高本出37:20 在灯台的直干上,有像杏花的四个花朵,都有花托和花瓣。
文理本出37:20 梃亦有盏凡四、状似杏蕊、有节有花、
修订本出37:20 灯台本身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花萼有花瓣。
KJV 英出37:20 And in the candlestick were four bowls made like almonds, his knops, and his flowers:
NIV 英出37:20 And on the lampstand were four cups shaped like almond flowers with buds and blossoms.
和合本出37:21 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拼音版出37:21 Dēngtái mei liǎng gè zhīzǐ yǐxià yǒu qiú, yǔ zhīzǐ jiē lián yī kuaì, dēngtái chà chū de liù gè zhīzǐ dōu shì rúcǐ.
吕振中出37:21 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又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又两个枝子的下面有球和它相接连∶从灯台杈出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新译本出37:21 从灯台伸出的每两个枝子以下都有一个球,灯台的六个枝子都是这样。
现代译出37:21 叁对枝子的每一对下面有一个萼。
当代译出37:21 灯台的支柱上有四个杏花形状的油杯,还有花瓣和花托。灯台共有叁对分枝,每两根分枝下面都有一个油杯。
思高本出37:21 由灯干发出的每两叉之下,各有一个花朵;从灯干发出的六个叉都是如此。
文理本出37:21 梃所出之六枝、每二枝下、各有一节、六枝皆然、
修订本出37:21 灯台的第一对枝子下面有花萼,灯台的第二对枝子下面有花萼,灯台的第三对枝子下面也有花萼;灯台伸出的六根枝子都是如此。
KJV 英出37:21 And a knop under two branches of the same, and a knop under two branches of the same, and a knop under two branches of the same, according to the six branches going out of it.
NIV 英出37:21 One bud was under the first pair of branches extending from the lampstand, a second bud under the second pair, and a third bud under the third pair--six branches in all.
和合本出37:22 球和枝子是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拼音版出37:22 Qiú hé zhīzǐ shì jiē lián yī kuaì, dōu shì yī kuaì jīng jīn chuí chūlai de.
吕振中出37:22 它们的球和枝子接连在一块,都是一块净金锤(或译∶他兰得)出来的。
新译本出37:22 这些球和枝子都是连在一起的,全都是一块纯金锤成的。
现代译出37:22 花萼、枝子,和灯台都是由一整块纯金钩出来的。
当代译出37:22 整座灯台,包括一切装饰,都是用同一块纯金打成的。
思高本出37:22 这些花朵和灯叉,都从灯台发出,全是用整块纯金 成。
文理本出37:22 其节其枝、俱连为一、以精金用旋法为之、
修订本出37:22 花萼和枝子都和灯台接连一块,全是从一块纯金锤出来的。
KJV 英出37:22 Their knops and their branches were of the same: all of it was one beaten work of pure gold.
NIV 英出37:22 The buds and the branches were all of one piece with the lampstand, hammered out of pure gold.
和合本出37:23 用精金作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拼音版出37:23 Yòng jīng jīn zuò dēngtái de qī gè dēng zhǎn, bìng dēngtái de là jiǎn hé là huā pán.
吕振中出37:23 他作了灯台的七个灯盏和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都是净金的。
新译本出37:23 又用纯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烛剪和蜡花盘碟。
现代译出37:23 他为灯台造了七盏灯,又用纯金造了灯花剪刀和烛盘子。
当代译出37:23 他又用纯金为这座灯台造了七个灯盏,又有蜡剪和盛蜡的碟子。
思高本出37:23 又做了灯台上的七盏灯,以及纯金的灯剪和碟子。
文理本出37:23 灯碗凡七、其剪与盘、造以精金、
修订本出37:23 他用纯金做灯台的七盏灯,以及灯剪和灯盘。
KJV 英出37:23 And he made his seven lamps, and his snuffers, and his snuffdishes, of pure gold.
NIV 英出37:23 They made its seven lamps, as well as its wick trimmers and trays, of pure gold.
和合本出37:24 他用精金一他连得作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拼音版出37:24 Tā yòng jīng jīn yī tā lián de zuò dēngtái hé dēngtái de yīqiè qìjù.
吕振中出37:24 作灯台和这一切器具、他用了一担(或译∶他兰得)净金。
新译本出37:24 他用了三十五公斤纯金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现代译出37:24 他用叁十五公斤的纯金铸造灯台和一切器具。
当代译出37:24 整座灯台和附设的用具,共用了叁十五公斤以上的纯金来制造。
思高本出37:24 为做灯台和一切用具,用了一塔冷通纯金。
文理本出37:24 制灯台与诸器、用精金一他连得、○
修订本出37:24 他用一他连得的纯金做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
KJV 英出37:24 Of a talent of pure gold made he it, and all the vessels thereof.
NIV 英出37:24 They made the lampstand and all its accessories from one talent of pure gold.
和合本出37:25 他用皂荚木作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与坛接连一块。
拼音版出37:25 Tā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xiāngtán, shì sìfāng de, cháng yī zhǒu, kuān yī zhǒu, gāo èr zhǒu, tán de sì jiǎo yǔ tán jiē lián yī kuaì,
吕振中出37:25 他用皂荚木作一座香坛、是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和坛接连一块。
新译本出37:25 他用皂荚木做了一座香坛,长四十四公分,宽四十四公分,是正方形的,高八十八公分;坛的四角是与坛连在一起的。
现代译出37:25 他用金合欢木造一座烧香的坛。坛是四方形的,长四十五公分,宽四十五公分,高九十公分。坛那凸起的四角跟坛连接成一整块。
当代译出37:25 他又用皂荚木造了一座烧香的坛,长宽都是四十四公分,高八十八公分,坛上面四个转角的地方,都竖起一只角,角与坛是连成一块的,
思高本出37:25 以後用皂荚木做了香坛,长一肘,宽一肘,方形,高二肘,四角从坛上突出。
文理本出37:25 以皂荚木作香坛、形制维方、长一肘、广一肘、高二肘、其角与坛相连、
修订本出37:25 他用金合欢木做香坛,长一肘,宽一肘,这坛是正方形的,高二肘。坛的四个翘角与坛接连一块。
KJV 英出37:25 And he made the incense altar of shittim wood: the length of it was a cubit, and the breadth of it a cubit; it was foursquare; and two cubits was the height of it; the horns thereof were of the same.
NIV 英出37:25 They made the altar of incense out of acacia wood. It was square, a cubit long and a cubit wide, and two cubits high--its horns of one piece with it.
和合本出37:26 又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面,并坛的四角包裹,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拼音版出37:26 Yòu yòng jīng jīn bǎ tán de shàngmian yǔ tán de sìmiàn bìng tán de sì jiǎo bāoguǒ, yòu zaì tán de sìwéi xiāng shàng jīn yá bian.
吕振中出37:26 他用净金包它,把它的顶、它四围的边和它的角都包;四围还给它作金牙边。
新译本出37:26 又用纯金把坛包裹,坛顶、坛的四边和坛的四角都包裹,又替坛做了金牙边。
现代译出37:26 他用纯金包裹坛的顶端、四边,和四角,周围镶上金边。
当代译出37:26 然后整座坛包上纯金,四围镶上金花边。
思高本出37:26 又用纯金包了坛、坛的上面、四壁、周围和四角;坛周围做了金花边。
文理本出37:26 上面与四周及角、俱以精金包之、四周施以金缘、
修订本出37:26 他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围,以及坛的四个翘角包上纯金,又在坛的四围镶上金边。
KJV 英出37:26 And he overlaid it with pure gold, both the top of it, and the sides thereof round about, and the horns of it: also he made unto it a crown of gold round about.
NIV 英出37:26 They overlaid the top and all the sides and the horns with pure gold, and made a gold molding around it.
和合本出37:27 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拼音版出37:27 Zuò liǎng gè jīn huán, ān zaì yázi bian yǐxià, zaì tán de liǎng páng, liǎng gēn héng chēng shàng, zuòwéi chuān gàng de yòng chǔ, yǐbiàn tái tán.
吕振中出37:27 又给它作两个金环、在牙边以下、它的两旁面、就是它的两边、做穿杠的所在、根横穿上,用来抬坛。
新译本出37:27 又替坛做了两个金环,安放在牙边以下,坛的两侧,就是坛的两旁,作穿杠的地方,用来抬坛。
现代译出37:27 他又为坛造了两个扛抬用的金环,接在坛两侧的金边下,好让扛抬香坛的杠穿过。
当代译出37:27 他又造了两个金环,镶在坛两边花边的下面,
思高本出37:27 坛两侧花边下,做了两个金环,两面都有,为穿杠 抬坛之用。
文理本出37:27 缘下两旁、作金环二、贯杠以舁、
修订本出37:27 他在坛的两个对侧,金边下面做了两个金环,用来穿杠抬坛。
KJV 英出37:27 And he made two rings of gold for it under the crown thereof, by the two corners of it, upon the two sides thereof, to be places for the staves to bear it withal.
NIV 英出37:27 They made two gold rings below the molding--two on opposite sides--to hold the poles used to carry it.
和合本出37:28 用皂荚木作杠,用金包裹。
拼音版出37:28 Yòng zàojiá mù zuò gàng, yòng jīn bāoguǒ.
吕振中出37:28 他用皂荚木作两根杠,用金包它。
新译本出37:28 用皂荚木做了两根杠,用金包裹。
现代译出37:28 他用金合欢木做杠子,用金子包裹。
当代译出37:28 然后用皂荚木造一条担杆子,包上金,套在两个环子里,方便扛抬。
思高本出37:28 又用皂荚木做了杠 ,包上了金。
文理本出37:28 以皂荚木作杠、包之以金、
修订本出37:28 他又用金合欢木做杠,包上金子。
KJV 英出37:28 And he made the staves of shittim wood,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NIV 英出37:28 They made the poles of acacia wood and overlaid them with gold.
和合本出37:29 又按作香之法作圣膏油和馨香料的净香。
拼音版出37:29 Yòu àn zuò xiāng zhī fǎ zuò shèng gāo yóu hé xīnxiāng liào de jìng xiāng.
吕振中出37:29 他也作圣膏油、和纯净芬芳的香,按作香物者的作法作成的。
新译本出37:29 又按着制香料者的制法,制圣膏油以及芬芳的纯香。
现代译出37:29 他也调制圣油和芬芳的纯香,像调制香水一样。
当代译出37:29 他又制造了一些神圣的膏油和纯净神圣的香。
思高本出37:29 以後又以配制香料的方法,做了为傅礼用的圣油,和为焚香用的纯香料。
文理本出37:29 以芳品制圣膏、与纯洁之香、依调香法而为之、
修订本出37:29 他按配制香料的方法制成圣膏油和芬芳的纯香。
KJV 英出37:29 And he made the holy anointing oil, and the pure incense of sweet spices, according to the work of the apothecary.
NIV 英出37:29 They also made the sacred anointing oil and the pure, fragrant incense--the work of a perfu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