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你当为以色列的王作起哀歌。

2说:‘你的母亲是什么呢?是个母狮子,蹲伏在狮子中间,在少壮狮子中养育小狮子。

3在她小狮子中养大一个,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4列国听见了,就把他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

5母狮见自己等候失了指望,就从他小狮子中又将一个养为少壮狮子。

6他在众狮子中走来走去,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7他知道列国的宫殿,又使他们的城邑变为荒场,因他咆哮的声音,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就都荒废。

8于是四围邦国各省的人来攻击他,将网撒在他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

9他们用钩子钩住他,将他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他放入坚固之所,使他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

10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注:原文作“在你血中”),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

11生出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枝中,而且它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

12但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乾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

13如今栽于旷野乾旱无水之地。

14火也从它枝干中发出,烧灭果子,以至没有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是哀歌,也必用以作哀歌。”

 

提要: 1 用被捉在深坑的少壮狮子作为比喻,为以色列王作哀歌。 10 用被糟蹋的葡萄树为比喻,为耶路撒冷作哀歌。


1 你当为以色列的王作起哀歌,

【本会注释】

哀歌(qinah)。见本注释卷三第19页。

。指约哈斯和约雅斤(见第3,5节注释)。七十士译本的“王”是单数,与第2节的“你的”一致。


2 说:你的母亲是什么呢?是个母狮子,蹲伏在狮子中间,在少壮狮子中养育小狮子。

【本会注释】

母亲代表耶路撒冷(见加4:26),在这里也许代表整个民族。关于狮子的比喻,见创49:9;民23:24;24:9。以色列被比作一头母狮,蹲伏在狮子中间,也就是在外邦国家中间占有一席之地。


3 在它小狮子中养大一个,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本会注释】

少壮狮子。指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也就是被掳到埃及(见第4节)的沙龙(代上3:15;耶22:11;见王下23:30,32注释)。

吃人。约哈斯违背他父亲的改革(王下23:1-25),行上帝的眼中所视为恶的事(王下23:32)。关于吃人的比喻,见结22:25,27。


4 列国听见了就把它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

【本会注释】

听见了。变动一下原文动词的形式,可译为“发出警报”(英文RSV版)。

钩子(chachim)。或“荆棘”,穿在俘虏或动物的鼻孔中,系上绳子,好牵住受害人(见王下19:28;赛37:29;结38:4)。

埃及地。见王下23:33,34;代下36:4。


5 母狮见自己等候失了指望,就从它小狮子中又将一个养为少壮狮子。

【本会注释】

根据第9节的细节,是指约雅斤。没有提他以前当政的约雅敬(王下23:34;24:6)。


6 它在众狮子中走来走去,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本会注释】

吃人。见第3节注释。


7 它知道列国的宫殿,又使他们的城邑变为荒场;因它咆哮的声音,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就都荒废。

【本会注释】

列国的宫殿('almenoth)。直译是“寡妇”。按照直译,这里是指寡妇受伤,应该受到国王的保护。在塔古姆和西奥多希腊语文本里,该词被译为'armenoth(“堡垒”)。


8 于是四围邦国各省的人来攻击它,将网撒在它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

9 他们用钩子钩住它,将它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它放入坚固之所,使它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

【本会注释】

约雅斤当政仅三个月,耶路撒冷就被尼布甲尼撒攻克。他被掳到巴比伦囚禁起来(王下24:8-17)。发出本节的预言时他还在那里。几年以后他被释放(王下25:27-30)。


10 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原文作在你血中),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

【本会注释】

葡萄树。这是一个新的比喻,把以色列比作一棵茂盛的葡萄树。

在你血中(bedamka)。含义不明,难以获得满意的解释。有人解释为“在你的生命中”,“在你的活力中”,把葡萄树的汁比作血。也有人认为原文应为tidmeh,词根是damah(“如”)。见英RSV版和塔古姆文本。七十士译本为“像开花的石榴树”。有二份希伯来语文本为“你的葡萄园”。


11 生出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枝中,而且它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

【本会注释】

枝干(mattoh)。是复数形式。单数是matteh ,用于第12和14节。七十士译本的第11节里是单数。这里如果是复数,就是指国王们;如果是单数,就是指约雅斤。


12 但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

【本会注释】

指约雅斤和一部份百姓被俘掳和驱逐(王下24:10-16)。


13 如今栽于旷野干旱无水之地。

【本会注释】

指巴比伦。比喻中说,葡萄树从肥沃的土壤中被移到干旱贫瘠之地。


14 火也从它枝干中发出,烧灭果子,以致没有坚固的枝干可做掌权者的杖。这是哀歌,也必用以作哀歌。

【本会注释】

火也从它枝干中发出。西底家背叛尼布甲尼撒,导致他出兵犹大境内,占领耶路撒冷,把犹太人掳往巴比伦(王下25:1-17;见结17:11-21注释)。这就是葡萄树和枝子的下场。

这是哀歌。这只是哀歌的一部份。还要为完全的毁灭作哀歌。

一、卷名

在希伯来文中,本卷以其作者命名,“以西结”原意是“蒙上帝支持者”。该名字与古代许多其他圣徒的名字一样,与其人的生活和工作相符。

钦定本和希伯来文本一样,将《以西结书》列于四大先知著作之三。就年代而言,也一定是这样,因为该卷书放在以西结两个伟大同时代人的著作之间。其中耶利米开始说预言要比他早得多,而但以理继续他的预言要晚得多。


二、作者

过去一直没有人对《以西结书》的作者和正典地位提出认真的怀疑。保守的学者和许多考证派的学者仍赞同传统的说法:以西结本人是编写《以西结书》预言的作者。

除了书中所提供的线索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之外,我们无法了解先知个人历史的其他情况。《旧约》其他经卷中没有提到他,新约中也没有直接引用他的作品(除了林后6:17的可能例外),但圣经中,特别是《启示录》中,有多处间接引用他的形象化描述。圣经之外只有约瑟弗斯(《犹太古事史》卷十5:1;6:3;7:2;8:2)和便西拉(《便西拉智训》49:8)提到过他,但没有提供任何重要细节。

以西结自称是“布西的儿子,祭司”(结1:3)。我们不知道布西的情况。以西结被列在“众首领,并大能的勇士”(王下24:14)中,与约雅斤一起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97年,见结1:2注释),表明他可能是耶路撒冷贵族的一员。

我们不大清楚以西结被掳时究竟几岁。有人认为以西结1:1所说“三十年”可能是指他三十岁的时候。据此,他被掳时应是25岁。据约瑟弗斯记载,先知被掳时尚年青(《犹太古事记》卷十603)。他的一个预言是在27年以后,即公元前570或571年发出的(见结29:17注释),这说明他被掳时至少是比较年青的。他担任先知的时间显然还要更长一些。

与独身的耶利米不同(耶16:2),以西结娶有妻室,是他“眼目所喜爱的”(结24:16)。被掳后9年,她突然死去(结24:1),让先知独自应付先知工作的重大考验。


三、历史背景

以西结在约雅斤公元前593/592年被掳后第五年开始作先知(结1:2)。北方以色列国亡国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犹大的灭亡近在眼前。约雅敬第三年(公元前605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前来进攻耶路撒冷(但1:1)后,“巴比伦之囚”就开始了。这一次究竟带走多少俘虏,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其中有以色列的“宗室和贵胄”(但1:3;参王下24:1)。

约雅敬作了十一年的王,落了个不光彩的结局,由他的儿子约雅斤继位(公元前597年)。他只做了三个月的王就被俘了。连同他的一万名臣民,包括以西结在内,被带到巴比伦(王上24:12-16;结1:1,2;结33:21)。

约雅斤的继承者西底家和他的前任一样坏。他在位第11年犹大最后亡国(公元前586年,王下25:1-11)。剩下的百姓被掳走,圣殿被烧,耶路撒冷被毁灭了。剩下“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王下25:12)。青年以西结就是在这动乱的年代蒙召担任先知的,前途黯淡。已经落在耶路撒冷的惩罚,似乎没有使犹大的居民醒悟过来,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背道和邪恶之中。流亡在迦巴鲁河畔的人也没有因“炼过”而接受“管教”(来12:11)。他们继续背逆拜偶像(结2:3;结20:39),不肯彻底悔改。


四、主题

《以西结书》的信息是宣示在痛苦的巴比伦囚虏经验中上帝对于祂子民的旨意。多世纪以来,众先知一直在劝戒警告以色列人,可是他们在背道中越陷越深。到了最后,选民显然无法实现上帝让他们立国的目的,除非通过特别的手段让他们学会顺从上帝并与上帝合作。于是,上帝让他们在逆境中学习他们在顺境中不肯学习的教训。

很奇怪,正是以色列的领袖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国陷入背道之中(见赛3:12;赛9:16;结34:2-19)。起初,上帝的旨意显然只是让领导人被掳(见但1:3-4),广大的人民仍留在犹大,等待经过磨炼的领导人回来引导他们走上帝所选择的道路。如果犹太人肯按上帝的意思服从尼布甲尼撒(见耶27:1-22),耶路撒冷城及其雄伟的圣殿就会完好无损(见耶17:25,27;耶38:17),他们就不必经过一个世纪的耽搁、磨难和失望才从巴比伦回来。可是以色列人顽固地反抗(见耶28:1-14),使他们的苦杯越来越苦,并且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被掳(分别发生在公元前597年和586年)。“铁轭”代替了“木轭”(耶28:13,14)。

但是即使在被掳之中,上帝的公义和慈怜仍结合在一起。上帝作为一名导师惠临祂的子民,让他们认识到叛逆的愚昧和与祂合作的好处,而不是作为一名严厉的法官处罚他们。巴比伦之囚的痛苦经验,与其说是惩罚性的,倒不如说是管教性的。先知耶利米、以西结和但以理奉命传达上天对人的旨意,要人与其合作,耶利米奉命前往留在犹大的犹太人中间,以西结则向已经被掳的人执行相同的使命。但以理是上天派往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使者,向他宣示上帝的旨意,要他配合。苦难的火焰绝不会超过炼尽渣滓所需要的热度。关于但以理在被掳中所起的作用,详见《但以理书》序言。关于被掳期间上帝对于以色列人的总的旨意,见本卷注释29-32页。参但4:17。

《以西结书》很明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结1:1-33:20,记录了以西结对巴比伦附近迦巴鲁河边的流亡者所传的信息。时间大都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失陷以前。第二部分从结33:21-48:35,预言了从被掳之地归回,从而要燃起人们对这件事的希望。上帝的旨意是要通过以西结向被掳的以色列民发出有力的恳劝,使他们最后接受上帝为他们的命运所作的安排。根据新的历史发现,发出这种恳劝的时机特别适宜。《以西结书》的编排体现了典型的福音特色。书中用一系列信息揭露百姓的罪,其目的有两个:一、引导百姓真心悔改;二、表明将来新约中所应许的顺从需要上帝的帮助。一方面由于无知,一方面由于败坏的祭司、假先知和背道的领袖进行的错误说教,以色列人对于上帝的品格和祂对祂子民的旨意产生了十分错误的理解。以西结设法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他希望对上帝的这种新的认识会成为完成所需要之改革的推动力,使百姓接受他们当前的命运。他恳劝他们接受被囚掳的命运,放弃能守住耶路撒冷的无法实现的盼望。他向他们保证,被掳对他们有好处。他一再在恳劝之中详细描述将来光荣的美景。这种光荣是以接受上述条件为前提的。以色列如果愿意听从先知感人的恳劝,她的历史将会何等不同啊!


五、纲要

以西结的预言是根据一个周密的计划编排的。它很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头三十三章的预言至少大部分是耶路撒冷毁灭以前发出的。后结15章是耶路撒冷毁灭以后发出的。第一部分又可分成两个部分:结1-24章是传给以色列,与被掳有关;结25-32是对周围列国的惩罚。

每一个主要部分又可根据“耶和华的话临到我”的插入语而自然划分为几个小部分。这句话在全书出现了29次。以下的纲要依据的就是上述的见解:

(一)关于以色列受惩罚的预言 结1:1─24:27

A、第一部分 结1:1─7:27(第五年四月初五日)

1、以西结蒙召 结1:1-3:11

a、上帝荣耀的异象 结1:1-28

b、上帝交给先知的任务 结2:1-3-11

2、先知活动的开始 结3:12-7:27

a、在迦巴鲁河边的犹豫 结3:12-16

b、犹豫受到责备 结3:17-27

c、用表号显示耶路撒冷被围困 结4:1-17

d、十个表号及其解释 结5:1-17

e、斥责以色列的群山 结6:1-14

f、预言以色列的败落

B、第二部分 结8:1-19:14(第六年六月初五日)

1、在灵里被带到耶路撒冷所见的一系列异象 结8:1-11:25

a、圣殿里的可憎之物 结8:1-18

b、审判的工作 结9:1-11

c、重现活物的异象 结10:1-22

d、斥责百姓的领袖 结11:1-22

2、两个表号 结12:1-20

a、说明西底家试图逃跑和被俘 结12:1-16

b、说明围城之可怕 结12:17-20

3、说明面临之刑罚的原因和紧迫性的谈话 结12:21-14:23

a、必定很快应验 结12:21-28

b、针对男女伪先知的谈话 结13:1-23

c、针对拜偶像者寻求预言的证词 结14:1-23

4、几个比喻 结15:1-19:14

a、葡萄树 结15:1-8

b、被弃之婴孩和淫荡的妇人 结16:1-63

c、二鹰和二枝葡萄树 结17:1-24

d、酸葡萄 结18:1-32

e、狮陷阱 结19:1-9

f、被拔出的葡萄树 结19:10-14

C、第三部分 结20:1-23:49(第七年五月初十日)

1、叙述以色列的背逆 结20:1-49

2、用各种方式描述迫近的惩罚 结21:1-32

a、临到耶路撒冷的刀 结21:1-7

b、刀磨快擦亮为要行杀戮 结21:8-17

c、预言巴比伦王 结21:18-27

d、临到亚扪之刀 结21:28-32

3、历数耶路撒冷之罪,和由此造成的厄运 结22:1-31

a、劝戒首领和百姓 结22:1-16

b、耶路撒冷的可怕命运 结22:17-22

c、没有一个调停者 结22:23-31

4、用一个比喻说明背道的历史 结23:1-49

D、第四部分 结24:1-27(第九年十月初十日)

1、烧开之锅的异象 结24:1-14

2、以西结妻子之死 结24:15-27

(二)关于外邦国家受惩罚的预言 结25:1-32:33

A、第一部分 结25:1-28:26,日子没有标出,可能是在上面D项的信息之后。

1、关于以色列近邻的一系列预言 结25:1-17

a、针对亚扪人的 结25:1-7

b、针对摩押人的 结25:8-11

c、针对以东人的 结25:12-14

d、针对排利士人的 结25:15-17

2、关于推罗的一系列预言 结26:1-28:19

a、预言推罗的陷落 结26:1-21

b、为她哀叹 结27:1-36

c、哀叹其君王 结28:1-10

d、以推罗王喻撒但的来历,历史和命运 结28:11-19

3、针对西顿的预言 结28:20-26

B、第二部分 结29:1-32:32(于不同的日子),关于埃及的预言。

1、第一部分(第十年十月十二日)

a、对法老的惩罚 结29:1-7

b、埃及地的败落 结29:8-12

c、从被掳之地归回的应许 结29:13-16

2、第二部分(二七年正月初一日,插在这里叙述关于埃及的预言)

a、埃及赐给尼布甲尼撒为酬劳 结29:17-20

b、以色列的复兴 结29:21

3、第三部分(没有日期,可能与上述a组同时)埃及和他同伙的败亡结30:1-19

4、第四部分(十一年一月初七日):巴比伦得到加强攻击埃及结30:20-26

5、第五部分(十一年三月初一日):把埃及的荣美和衰落与亚述相比结31:1-18

6、第六部分(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叹埃及 结32:1-16

7、第七部分(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埃及列在其他沦亡的国家中间结32:17-32

(三)关于以色列蒙恩的预言 结33:1-48:35

A、第一部分 结33:1-39:29(十二年十月初五日)

1、以西结新的任务 结33:1-20

2、听到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 结33:21-33

3、斥责以色列的牧者 结34:1-31

4、针对以东的预言 结35:1-15

5、安慰以色列的群山 结36:1-38

a、败落的以色列将要重建 结36:1-15

b、属灵的复兴是新国度的基础 结36:16-38

6、枯骨的异象 结37:1-28

7、针对歌革和玛各的预言 结38:1-39:29

B、第二部分 结40:1-48:35(二十五年,年初月之初七),关于将来复兴的异象。

1、关于圣殿 结40:1-43:27

2、圣殿的仪式 结47:1-47:12

3、土地的分配 结47:13-48:35

以西结预言的年表

约雅斤王的年份(被掳后) 公元前(注1)

注:(1)这里提供两栏公元前年份,是人们对于以西结究竟是采用巴比伦从春到春的年历(大部分与者这样认为),还是采用犹太人从秋到秋的年历尚有争议。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见本注释卷三93,94页;关于一年的两个开始时间见本注释卷二116,117页)。第一栏的年份是以以西结采用从春到春历法,自597年起计算约雅斤被虏年份为前提的。第二栏则假定他采用从秋到秋的历法。

第一年,即公元前597/96年,系亚达月2日约雅斤被掳后差不多一个月或七个月算起;这种算法不包括被掳那一年,如果像《列王纪下》那样包括进去,则要从598/597年算起。这对于从某一事件算起的一系列年份来说,似乎更合理一些,因为不需要在第一年以外再加一年(关于包括原事件在内的算法,即加一年的算法,见本注释卷二136-139页)。有人认为以西结把尼散月一日以后“过了一年”约雅斤被掳计算在内,但这只适于春至春计法而不适于秋至秋计法。(不包括被掳那一年的算法,根据考古的发现,可能是因为把流放中的约雅斤仍然看为一个王。对于在巴比伦的以西结来说,“被掳”的年份仍为约雅斤作王的年份,从加一年算起)。

由于春季算法和秋季算法相隔半年,上面提供了两套可能的年份,因为每一件事按两种算法时发生在同一年(若是在7-12月),有时发生在相邻的两年中(若是发生在1-6月)。

(2)这里所提供的日子仅是每一组预言开始的时候。该组预言中其他预言的时间可能介于该日子与下面的日子之间。

(3)见结32:17注释

(4)这里没有月份。“年初”如按从秋到秋可能是第七月,故这里提供两个年份。

和合本结19:1 你当为以色列的王作起哀歌。

拼音版结19:1 Nǐ dāng wéi Yǐsèliè de wáng zuò qǐ āi gē,

吕振中结19:1 你,你要为以色列的人君举哀唱歌,

新译本结19:1 “你当为以色列的众领袖作一首哀歌,

现代译结19:1 上帝叫我为以色列的两个王子唱这首挽歌:

当代译结19:1 “你要为以色列的领袖唱哀歌,

思高本结19:1 你应为以色列的君王唱一篇哀歌,

文理本结19:1 尔当为以色列牧伯作哀歌、

修订本结19:1 你当为以色列的领袖们唱哀歌,

KJV 英结19:1 Moreover take thou up a lamentation for the princes of Israel,

NIV 英结19:1 "Take up a lament concerning the princes of Israel

和合本结19:2 说:‘你的母亲是什么呢?是个母狮子,蹲伏在狮子中间,在少壮狮子中养育小狮子。

拼音版结19:2 Shuō, nǐde mǔqin shì shénme ne. shì gè mǔ shīzi, dūn fú zaì shīzi zhōngjiān, zaì shǎo zhuàng shīzi zhōng yǎng yù xiǎo shīzi.

吕振中结19:2 说∶你母亲在狮子中间是什么样的母狮阿!她蹲伏在少壮狮子当中,义育她的小狮子。

新译本结19:2 说:‘你的母亲是什么?是狮子群中的母狮,牠卧在少壮狮子群中,养育牠的小狮子。

现代译结19:2 你母亲是母狮,蹲伏在雄狮群中;它在凶猛的幼狮群中把小狮子养大。

当代译结19:2 说:你的母亲像甚麽?就像狮子群中的母狮!她蹲伏在壮狮中,养育幼狮。

思高本结19:2 说:「你的母亲原像什麽?她像群狮中的一只牝狮,卧在壮狮中养大了幼狮。

文理本结19:2 曰、尔母为何、乃牝狮也、蹲于众狮间、抚育其子于稚狮中、

修订本结19:2 说: 你的母亲在狮子中 是怎样的母狮呢? 它蹲伏在少壮狮子中, 养育小狮子。

KJV 英结19:2 And say, What is thy mother? A lioness: she lay down among lions, she nourished her whelps among young lions.

NIV 英结19:2 and say: "'What a lioness was your mother among the lions! She lay down among the young lions and reared her cubs.

和合本结19:3 在她小狮子中养大一个,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拼音版结19:3 Zaì tā xiǎo shīzi zhōng yǎng dà yī gè, chéng le shǎo zhuàng shīzi, xué huì zhuā sì ér chī rén.

吕振中结19:3 她把她的一只小狮子养大起来;成了少壮狮子,学会了抓撕成抓到之物而吃人。

新译本结19:3 牠养大其中一只小狮子,这幼狮成了一只少壮的狮子,学会了撕碎猎物,把人吃掉。

现代译结19:3 它养大一只小狮子成为幼狮;幼狮学会猎取食物,成为吃人的猛兽。

当代译结19:3 她养大了幼狮中的一只,使他成为壮狮。他学会撕碎猎物,甚至吞噬人类。

思高本结19:3 它养大了一只幼小的。它就长成了壮狮,学会了撕裂猎物,吞噬人类。

文理本结19:3 养其一子、成为壮狮、学攫物而噬人、

修订本结19:3 它养大了其中一只小狮子, 成了少壮狮子, 学会抓食, 它就吃人。

KJV 英结19:3 And she brought up one of her whelps: it became a young lion, and it learned to catch the prey; it devoured men.

NIV 英结19:3 She brought up one of her cubs, and he became a strong lion. He learned to tear the prey and he devoured men.

和合本结19:4 列国听见了,就把他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

拼音版结19:4 Liè guó tīngjian le jiù bǎ tā zhuō zaì tāmende kēng zhōng, yòng gōuzǐ lā dào Aijí dì qù.

吕振中结19:4 列国扬声呐喊要逮捕他(传统∶列国听到他),在他们坑中给捉住了;他们用钩子拉他到埃及地。

新译本结19:4 列国听见了,就把牠困在他们的坑中;他们用钩子把牠带到埃及地去。

现代译结19:4 列国听见了,把它诱进深坑;他们用钩子把它拖到埃及。

当代译结19:4 列国的人知道了,便设陷阱把他捉住,用钩把他带到埃及。

思高本结19:4 列国於是下令追捕它,它遂在她们所设的陷阱中被捕,人便用鼻环把它牵到埃及地。

文理本结19:4 列国闻之、陷之以阱、以钩曳至埃及、

修订本结19:4 列国听见了就把它逮住在他们的坑里, 用钩子拉它到埃及地去。

KJV 英结19:4 The nations also heard of him; he was taken in their pit, and they brought him with chains unto the land of Egypt.

NIV 英结19:4 The nations heard about him, and he was trapped in their pit. They led him with hooks to the land of Egypt.

和合本结19:5 母狮见自己等候失了指望,就从他小狮子中又将一个养为少壮狮子。

拼音版结19:5 Mǔ shī jiàn zìjǐ denghòu shī le zhǐwang, jiù cóng tā xiǎo shīzi zhōng yòu jiāng yī gè yǎng wéi shǎo zhuàng shīzi.

吕振中结19:5 母狮见她只是白等候,指望也灭没了,便将她的另一只(传统∶她的一只)小狮子立为少壮狮子。

新译本结19:5 母狮见自己所等候的落空了,所希望的幻灭了,就从牠的小狮子中另取出一只,使牠成为少壮的狮子。

现代译结19:5 母狮等得心焦绝望;它又另养一只小狮子成为幼狮。

当代译结19:5 母狮一直等候,眼见自己的希望幻灭,便另外抚育一头幼狮,使他成为壮狮。

思高本结19:5 母狮见自己所等待的,所希望的落了空,就另取了一只幼狮,使它成为壮狮。

文理本结19:5 牝狮久俟、知失所望、复取一子、养成壮狮、

修订本结19:5 母狮见自己等候, 期望落空, 就从小狮子中取一只, 养为少壮狮子;

KJV 英结19:5 Now when she saw that she had waited, and her hope was lost, then she took another of her whelps, and made him a young lion.

NIV 英结19:5 "'When she saw her hope unfulfilled, her expectation gone, she took another of her cubs and made him a strong lion.

和合本结19:6 它在众狮子中走来走去,成了少壮狮子,学会抓食而吃人。

拼音版结19:6 Tā zaì zhòng shīzi zhōng zǒu lái zǒu qù, chéng le shǎo zhuàng shīzi, xué huì zhuā sì ér chī rén.

吕振中结19:6 这狮在众狮子中走来走去;成了少壮狮子,学会了抓撕所抓到之物而吃人。

新译本结19:6 牠在狮子群中行走;牠已成了一只少壮的狮子,牠学会了撕碎猎物,把人吃掉。

现代译结19:6 长成了的幼狮随着其他的狮子到处徘徊;它也学会猎取食物,成为吃人的猛兽。

当代译结19:6 他挤身於狮群中,学会撕碎猎物,甚至吞噬人类。

思高本结19:6 它在群狮中徘徊,成了壮狮,学会了撕裂猎物,吞噬人类。

文理本结19:6 往来于众狮间、为狮之雄、学攫物而噬人、

修订本结19:6 它在众狮子中徜徉, 长大成为少壮狮子, 学会抓食, 它就吃人。

KJV 英结19:6 And he went up and down among the lions, he became a young lion, and learned to catch the prey, and devoured men.

NIV 英结19:6 He prowled among the lions, for he was now a strong lion. He learned to tear the prey and he devoured men.

和合本结19:7 它知道列国的宫殿,又使他们的城邑变为荒场,因它咆哮的声音,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就都荒废。

拼音版结19:7 Tā zhīdào liè guó de gōngdiàn, yòu shǐ tāmende chéngyì biàn wèi huāng cháng. yīn tā paó xiāo de shēngyīn, biàn dì hé qízhōng suǒyǒude jiù dōu huāng feì.

吕振中结19:7 它蹂躏了列国的(传统∶他的)宫堡,使他们的城市荒废;因他吼叫的声音、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尽都惊骇。

新译本结19:7 牠拆毁了他们的城堡,使他们的城市荒凉;因牠吼叫的声音,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惊恐。

现代译结19:7 它破坏城堡,摧毁城市;它一咆哮,全国的国民都惊慌。

当代译结19:7 他夷平列国的堡垒,毁坏他们的城池,使肥沃的田园顿成废墟,遍地都因他的咆哮而震惊。

思高本结19:7 它把裂物带到自己的穴中,恐吓羊群,那地方和居民对它的吼声,无不惊惧。

文理本结19:7 毁其宫室、墟其城邑、斯地及其所有、因其咆哮而成荒寂、

修订本结19:7 它拆毁他们的宫殿, 使他们的城镇变为废墟; 因它咆哮的声音, 遍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荒废了。

KJV 英结19:7 And he knew their desolate palaces, and he laid waste their cities; and the land was desolate, and the fulness thereof, by the noise of his roaring.

NIV 英结19:7 He broke down their strongholds and devastated their towns. The land and all who were in it were terrified by his roaring.

和合本结19:8 于是四围邦国各省的人来攻击他,将网撒在他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

拼音版结19:8 Yúshì sìwéi bāng guó gè xǐng de rén lái gōngjī tā, jiāng wǎng sǎ zaì tā shēnshang, zhuō zaì tāmende kēng zhōng.

吕振中结19:8 于是四围列国设网罗(同词∶从各省分)来攻击他;将网撒在他身上,在他们坑中给捉住了。

新译本结19:8 于是四围的列国从各地来攻击牠,把他们的网撒在牠身上,把牠困在他们的坑中。

现代译结19:8 列国从四面八方来围攻它;他们张开罗网,把它诱进深坑。

当代译结19:8 於是,列国便从四面围攻他,设罗网捕捉他,他终於掉在陷阱里。

思高本结19:8 於是各国由四周各地追踪它,设下罗网捕捉它,终於在她们的陷阱中被捕。

文理本结19:8 四周列国、咸自各州攻之、张网其上、陷之于阱、

修订本结19:8 于是四围列国 从各省前来攻击它, 把网撒在它身上, 把它逮住在他们的坑里。

KJV 英结19:8 Then the nations set against him on every side from the provinces, and spread their net over him: he was taken in their pit.

NIV 英结19:8 Then the nations came against him, those from regions round about. They spread their net for him, and he was trapped in their pit.

和合本结19:9 他们用钩子钩住他,将他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他放入坚固之所,使他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

拼音版结19:9 Tāmen yòng gōuzǐ gōu zhù tā, jiāng tā fàng zaì lóng zhōng, daì dào Bābǐlún wáng nàli, jiāng tā fàng rù jiāngù zhī suǒ, shǐ tā de shēngyīn zaì Yǐsèliè shān shang bú zaì tīngjian.

吕振中结19:9 他们用钩子给钩住于笼中,带他到巴比伦王那里,将他放进营寨里,使他的声音不再被听到以色列山上。

新译本结19:9 他们把牠放进笼里,用钩子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囚在狱中,使牠的声音在以色列众山上不再听见。

现代译结19:9 他们把它关进笼子,带到巴比伦王那里;他们把它押进监牢,以色列的群山再也听不见它的咆哮。

当代译结19:9 他们用钩子把他钩住,关进笼里,解送到巴比伦囚禁。於是,在以色列的山岭上再也听不见他的吼声。

思高本结19:9 然後给它带上鼻环,把它装在笼中,将他解送到巴比伦王那里,将它囚禁在狱中,免得在以色列的山上再听到它的吼声。

文理本结19:9 拘以钩、置于笼、携至巴比伦王、曳入保障、使其吼声、不复闻于以色列山、○

修订本结19:9 他们又用钩子钩住它,把它放入笼中, 带到巴比伦王那里, 把它押进城堡, 以色列山上就不再听见它的声音。

KJV 英结19:9 And they put him in ward in chains, and brought him to the king of Babylon: they brought him into holds, that his voice should no more be heard upon the mountains of Israel.

NIV 英结19:9 With hooks they pulled him into a cage and brought him to the king of Babylon. They put him in prison, so his roar was heard no longer on the mountains of Israel.

和合本结19:10 你的母亲先前如葡萄树,极其茂盛(原文作“在你血中”),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

拼音版结19:10 Nǐde mǔqin xiānqián rú pútàoshù, jíqí mào shèng ( yuánwén zuò zaì nǐ xuè zhōng ), zāi yú shuǐ páng. yīnwei shuǐ duō, jiù duō jié guǒzi, mǎn shēng zhīzǐ.

吕振中结19:10 你母亲好比葡萄树(传统∶像葡萄树在你血中),移植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条。

新译本结19:10 “‘你的母亲像葡萄园里的一棵葡萄树,栽种在水边;因为水源充足,结果累累、枝叶茂盛。

现代译结19:10 你的母亲像一棵种在溪水旁的葡萄树,因为水源丰富,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当代译结19:10 你的母亲像栽种在园中溪水旁边的葡萄树;因为灌溉充足,所以枝叶繁盛,果实累累。

思高本结19:10 你的母亲像园中的一棵葡萄树,栽植在水旁,因为水多,果实 ,枝叶繁茂。

文理本结19:10 尔母脩长若葡萄树、植于水滨、因其水多、枝茂实繁、

修订本结19:10 你的母亲如葡萄树, 在葡萄园中, 栽于水边,因为水多, 就多结果子,多生枝子;

KJV 英结19:10 Thy mother is like a vine in thy blood, planted by the waters: she was fruitful and full of branches by reason of many waters.

NIV 英结19:10 "'Your mother was like a vine in your vineyard planted by the water; it was fruitful and full of branches because of abundant water.

和合本结19:11 生出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枝中,而且它生长高大,枝子繁多,远远可见。

拼音版结19:11 Shēng chū jiāngù de zhī gān, ke zuò zhǎngquán zhe de zhàng. zhè zhī gān gāo jǔ zaì mào mì de zhī zhōng, érqie tā shēng zhǎng gāo dà, zhīzǐ fán duō, yuǎn yuǎn ke jiàn.

吕振中结19:11 它有刚劲的枝干,可做掌权者之杖;其树身高出于茂密树枝中;因它枝条之繁多,以其高大、它还远远可见。

新译本结19:11 它有粗壮的树枝可作掌权者的杖;它树身高大,超乎其他茂密枝叶之上;因为它树身高大,枝子众多,远远就可以看见。

现代译结19:11 它的枝子坚硬,可作王的权杖;它的枝子向上生长,茁壮茂盛;它的枝子高耸入云,人人可见。

当代译结19:11 它的枝子都很粗壮,可作王的权杖。它的躯干高大,直插云霄,它茂密的枝叶,远远可见。

思高本结19:11 她生出一根粗壮的枝条,可作统治者的权杖,它的躯干高大,超过其他的枝叶。因它身量高大,在密茂的枝叶中,也可以见到。

文理本结19:11 其枝坚强、堪作长者之杖、其干干霄、其叶茂盛、高枝繁多、远处可见、

修订本结19:11 它长出坚固的枝干, 可作统治者的权杖。 这枝干高举在茂密的树枝中, 可见树身高大,枝子繁多。

KJV 英结19:11 And she had strong rods for the sceptres of them that bare rule, and her stature was exalted among the thick branches, and she appeared in her height with the multitude of her branches.

NIV 英结19:11 Its branches were strong, fit for a ruler's scepter. It towered high above the thick foliage, conspicuous for its height and for its many branches.

和合本结19:12 但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其上的果子,坚固的枝干折断枯干,被火烧毁了。

拼音版结19:12 Dàn zhè pútàoshù yīn fèn nù beì bá chū shuāi zaì dì shang. dōng fēng chuī gān qí shang de guǒzi, jiāngù de zhī gān zhé duàn kū gàn, beì huǒshào huǐ le.

吕振中结19:12 但这葡萄树因上帝的烈怒而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给吹乾了;其枝条(传统∶果子)折断下来;它刚劲的枝条枯乾了,火给烧毁了。

新译本结19:12 但这葡萄树因 神的烈怒被拔起,摔在地上;东风使它的果子枯干散掉,粗壮的树枝枯槁,被火吞灭。

现代译结19:12 但是,有忿怒的手把它连根拔起;它被摔在地上,给东风吹乾,枝子折断,果子枯乾,被火烧光。

当代译结19:12 但在烈怒中,它竟被连根拔起,抛在地上。东风吹乾了它的果实,粗壮的枝干因折断而枯乾,被烈火焚烧,

思高本结19:12 但是在狂怒中,它竟被拔出,抛弃在地上,东风吹乾了它的果实,它粗壮的枝干被折断而乾枯,为火所焚烧。

文理本结19:12 因怒见拔、委之于地、东风暵其果、强枝折而枯、为火所焚、

修订本结19:12 但在烈怒中它被拔出,摔在地上; 东风吹干其果子, 那坚固的枝干因折断而枯干, 被火烧毁;

KJV 英结19:12 But she was plucked up in fury, she was cast down to the ground, and the east wind dried up her fruit: her strong rods were broken and withered; the fire consumed them.

NIV 英结19:12 But it was uprooted in fury and thrown to the ground. The east wind made it shrivel, it was stripped of its fruit; its strong branches withered and fire consumed them.

和合本结19:13 如今栽于旷野干旱无水之地。

拼音版结19:13 Rújīn zāi yú kuàngye gàn hàn wú shuǐ zhī dì.

吕振中结19:13 如今被移植于旷野、乾旱焦渴之地。

新译本结19:13 现在它被栽种在旷野,在干旱无水之地。

现代译结19:13 现在它被移植到旷野,种在乾旱无水的地方。

当代译结19:13 现在,它移植到荒野去,在乾旱的地方栽种。

思高本结19:13 现今它被栽植在沙漠中,在那枯燥乾旱的地方。

文理本结19:13 今植于旷野旱干之地、

修订本结19:13 如今这葡萄树移植于旷野, 在干旱无水之地,

KJV 英结19:13 And now she is planted in the wilderness, in a dry and thirsty ground.

NIV 英结19:13 Now it is planted in the desert, in a dry and thirsty land.

和合本结19:14 火也从它枝干中发出,烧灭果子,以至没有坚固的枝干可作掌权者的杖。’这是哀歌,也必用以作哀歌。”

拼音版结19:14 Huǒ ye cóng tā zhī gān zhōng fāchū, shāo miè guǒzi, yǐzhì méiyǒu jiāngù de zhī gān ke zuò zhǎngquán zhe de zhàng. zhè shì āi gē, ye bì yòng yǐ zuò āi gē.

吕振中结19:14 有火从它枝干中发出,烧毁了其树枝和枝条(传统∶果子),以致树上没有刚劲的枝干可做掌权者之杖了。这乃是哀伤之声,已成了流行的哀歌。

新译本结19:14 有火从树枝中的一根发出,吞灭树的果子,以致树上再没有粗壮的树枝,可以作掌权者的杖。’这是一首哀歌,是一首流行的哀歌。”

现代译结19:14 树干着火,烧尽了枝子和果子;它不再有坚硬的枝子,可作王的权杖。这是一首挽歌;这首挽歌一直流传着。

当代译结19:14 但火从其中一枝主干冒出,烧毁了它的嫩枝和果实,并没有留下一根粗壮的树干,可作王的权杖。”这是一首哀歌,也必用以作哀歌。

思高本结19:14 由枝梢上冒出一团火,焚烧了它的枝叶和果实,没有给它留下一根粗壮的枝条,作统治者的权杖。」这是一篇哀歌,可为追悼之用。

文理本结19:14 有火出于其枝、焚毁其果、致无坚强之干、可为长者之杖、此乃哀歌、后必以为哀歌、

修订本结19:14 火从枝干中发出, 烧灭它的枝条和它的果子, 以致不再有坚固的枝干, 可作统治者的权杖。 这是哀伤之歌,成为一首哀歌。

KJV 英结19:14 And fire is gone out of a rod of her branches, which hath devoured her fruit, so that she hath no strong rod to be a sceptre to rule. This is a lamentation, and shall be for a lamentation.

NIV 英结19:14 Fire spread from one of its main branches and consumed its fruit. No strong branch is left on it fit for a ruler's scepter.' This is a lament and is to be used as a lamen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