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们被掳掠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后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耶和华的灵(注: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带到以色列地。

2在 神的异象中带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边有彷佛一座城建立。

3他带我到那里,见有一人,颜色(注:原文作“形状”)如铜,手拿麻绳和量度的竿站在门口。

4那人对我说:“人子啊,凡我所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并要放在心上。我带你到这里来,特为要指示你;凡你所见的,你都要告诉以色列家。”

5我见殿四围有墙,那人手拿量度的竿,长六肘,每肘是一肘零一掌。他用竿量墙,厚一竿,高一竿。

6他到了朝东的门,就上门的台阶,量门的这槛,宽一竿;又量门的那槛,宽一竿。

7又有卫房,每房长一竿,宽一竿,相隔五肘。门槛,就是挨着向殿的廊门槛,宽一竿。

8他又量向殿门的廊子,宽一竿。

9又量门廊,宽八肘;墙柱厚二肘,那门的廊子向着殿。

10东门洞有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都是一样的尺寸;这边的柱子和那边的柱子,也是一样的尺寸。

11他量门口,宽十肘,长十三肘。

12卫房前展出的境界,这边一肘,那边一肘;卫房这边六肘,那边六肘。

13又量门洞,从这卫房顶的后檐到那卫房顶的后檐,宽二十五肘,卫房门与门相对。

14又量(注:原文作“造”)廊子六十肘(注:七十经作“二十肘”)。墙柱外是院子,有廊为界,在门洞两边。

15从大门口到内廊前,共五十肘。

16卫房和门洞两旁柱间并廊子,都有严紧的窗棂,里边都有窗棂,柱上有雕刻的棕树。

17他带我到外院,见院的四围有铺石地,铺石地上有屋子三十间。

18铺石地,就是矮铺石地在各门洞两旁,以门洞的长短为度。

19他从下门量到内院外,共宽一百肘,东面、北面都是如此。

20他量外院朝北的门,长宽若干。

21门洞的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门洞的柱子和廊子与第一门的尺寸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22其窗棂和廊子并雕刻的棕树,与朝东的门尺寸一样。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

23内院有门与这门相对,北面、东面都是如此。他从这门量到那门,共一百肘。

24他带我往南去,见朝南有门。又照先前的尺寸量门洞的柱子和廊子。

25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和先量的窗棂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26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柱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

27内院朝南有门。从这门量到朝南的那门,共一百肘。

28他带我从南门到内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南门。

29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0周围有廊子,长二十五肘,宽五肘。

31廊子朝着外院,柱上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2他带我到内院的东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东门。

33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4廊子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5他带我到北门,就照先前的尺寸量那门,

36就是量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门洞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7廊柱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8门洞的柱旁有屋子和门,祭司(注:原文作“他们”)在那里洗燔祭牲。

39在门廊内,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有两张桌子,在其上可以宰杀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

40上到朝北的门口,这边有两张桌子,门廊那边也有两张桌子。

41门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有四张桌子,共八张。在其上祭司宰杀牺牲。

42为燔祭牲有四张桌子,是凿过的石头做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祭司将宰杀燔祭牲和平安祭牲所用的器皿放在其上。

43有钩子,宽一掌,钉在廊内的四围。桌子上有牺牲的肉。

44在北门旁,内院里有屋子,为歌唱的人而设。这屋子朝南,在南门旁,又有一间朝北(注:“南”原文作“东”)。

45他对我说:“这朝南的屋子是为看守殿宇的祭司;

46那朝北的屋子是为看守祭坛的祭司。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孙,近前来事奉耶和华的。”

47他又量内院,长一百肘,宽一百肘,是见方的。祭坛在殿前。

48于是,他带我到殿前的廊子,量廊子的墙柱。这面厚五肘,那面厚五肘。门两旁,这边三肘,那边三肘。

49廊子长二十肘,宽十一肘。上廊子有台阶,靠近墙柱又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提要: 1 异象的时间,方式和目的。6 描写东门,20 北民,24 南门,32 东门,35 北门。39 八张桌子。44 屋子。48 殿宇的廊子。


1 我们被掳掠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后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耶和华的灵(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带到以色列地。

【本会注释】

二十五年。如果这里的计年方式与全书一样的话,那显然指约雅斤被掳二十五年(见结1:2注释)。本节的“我们”(如结33:21)说明以西结是和约雅斤一同被俘的。

年初(ro'sh hashshanah)。ro'sh 有时译为“首先”,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是指一月份,即尼散月。如果这样,那就是公元前573年4月,或公元前572年4月(取决于以西结采用的是春季年历,还是秋季年历)。但如果以西结指的是年初,并按照始于七月(提市黎月)的犹太民用历来计算被掳,那就是573年10月的赎罪日(见第572页)。值得注意的是,ro'sh hashshanah 在圣经中只出现一次。犹太人至今仍用它指提市黎月一日,即元旦。但这并不能证明当时也是这个意思。所提到的是初十,而不是初一。

十四年。约雅斤被掳第25年就是耶路撒冷陷落第14年,符合上一段所提到的三个可能的日期(见本注释卷三第92、93页)。

第40-48章构成一个连续的特殊预言,展示了新圣殿的细节、全新的土地分配计划,以及从辉煌的殿宇中流出来活水。

这段预言有几个解释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按字面解释的观点。他们认为以西结这里勾画了新以色列的轮廓,并要在将来实现,要么在被掳回归以后不久,要么在晚一些时候。根据这种看法,圣殿的建造,崇拜的建立,土地的分配都会完全按照以西结所描述的细节进行。

二,未来派的观点。他们从圣殿的异象中看到以色列复兴和重新统一的新模式。虽然他们承认异象在被掳回归以后获得小规模的实现,但他们指望到了未来的黄金时代,这个异象得到准确而充分的应验。

三,寓意的观点。他们否认字面上的应验,认为只是在寓意上应验于被掳回归以后不久,或应验在基督徒教会中,或在世界的末日。

现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评述。

关于按字面解释的观点,我们认为不太现实,因为在叙述同一时期的《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等史籍和哈该的预言中,都没有与以西结相似的话语。虽然这些著作描写了以色列人回归和定居,圣殿的重建,却都没有提到以西结的这段预言。建造者也没有表示是在执行以西结的指示。

关于未来派的观点,我们认为,鉴于圣经所阐述新旧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上帝不大可能下令和接纳献动物为祭。

关于寓意的观点,我们认为它对于异象许多细节的解释并不合理,也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主题的引申。

最简单的方法就遵循结38:1的注释所简述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如果百姓忠于职守,圣殿的异象本来是会字字应验的。但因为他们的失败,预言就达不到原来的目的。只有少数人回来了,但他们也没有实现上帝对于他们的旨意。然而异象的一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应验在基督教会里(见结47章),正如后来的灵感作家们所指出那样。

圣殿的异象展示了一幅预言的画面,所以必须运用结1:10的注释所归纳的原则。以西结所见到的只是现实的反映,而不是现实本身,它与现实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但不论两者之间的差距如何,通过与其他有关复兴的预言相比较,我们就会看出先知在这里所描述的是圣殿和首都的真实状况。很难想象这段预言所针对的犹太人会从其他角度去理解它。被掳回归后的圣经作家们从来没有提到这段预言,建造圣殿的人似乎也没有注意这项计划,这可能是因为建造者们完全知道这些应许的条件并没有达到。这些预言也没有暗示在被掳回归以后马上会应验。他们无疑只是将来的目标,是努力的方向。

要是上帝知道祂的圣殿不会建造,祂怎么会如此详细地描述其将来的式样呢?因为上帝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以色列人达到原先祂为他们计划的崇高命份。他们的历史直至那时是一再地失败。上帝现在又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们重新开始。过去的历史不再纪念,也不再追究。上帝邀请以色列民族和百姓个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可以设想,为了使祂的子民把握祂的应许,上帝指示祂的仆人画出一张圣殿的准确蓝图。这圣殿要成为新国家的崇拜中心。上帝过去可能曾笼统地发出这个应许。祂可能只告诉他们将来圣殿要重建。但这种暗示比较含糊。描写建筑和崇拜的细节,说明祂的诚意。共有九章专门描述圣殿及其崇祀,城市和土地重新分配的细节。

这是以西结最后的重要异象(惟有结29:17-21关于埃及的异象要迟一些)。其宏伟庄严的描述,成了他预言的高潮。下面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他的先知生涯:“以西结就像他第一个预言所描述含载暴风的乌云一样,突然出现我们面前。他异象的进程使我们眼花缭乱,就像在飞云之中闪耀的电光一样,直到暴风雨过去,乌云消失,晴空万里,显示辉煌的城邑,圣殿和国度,充满上帝永恒的荣光”(《布道注释》)。


2 在上帝的异象中带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边有彷佛一座城建立。

【本会注释】

至高的山。先知被安置在一个制高点上,好从有利的角度观察异象的细节。

在山上的。KJV版为 “在山边”。

仿佛一座城。圣殿及其庭院有围墙,就像是一座城。关于其大小,见第5节注释。


3 他带我到那里,见有一人,颜色(原文作形状)如铜,手拿麻绳和量度的竿,站在门口。

【本会注释】

一人。没有说明是谁。

麻绳。用来量大的尺寸(见结47:3)。

量度的竿。见启11:1;21:15。用来量小的尺寸(见结40:5注释)。


4 那人对我说:“人子啊,凡我所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并要放在心上。我带你到这里来,特为要指示你;凡你所见的,你都要告诉以色列家。”

【本会注释】

指示这些复杂细节,是为了让以色列人了解上帝为他们所设计的辉煌前景。细节的描写显然是要敦促百姓满足必要的条件,并保证上帝向他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而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见耶29:11)。完整蓝图的展示说明了上帝的诚意。只要百姓尽到自己的本分,祂会履行祂的诺言(见本册注释第29、30页)。


5 我见殿四围有墙。那人手拿量度的竿,长六肘,每肘是一肘零一掌。他用竿量墙,厚一竿,高一竿。

【本会注释】

每肘是一肘零一掌。如果一肘按444.5毫米计算,再加上一掌(1/6肘),以西结的一肘就是518.6毫米。量度的竿是3.12米(见本注释卷一第165页)。

用竿量墙,厚一竿。指庭院围墙的厚度。围墙在第716页的圣殿图上标为 A。这是圣殿建筑和庭院的草图(见该处注解)。

本节说围墙的高和厚是一样的。没有说明长度,但四边的每边长似乎是500肘(约259米,见结42:16注释)。这堵墙围住整个圣殿建筑。它并不高(约3米)。前来敬拜的百姓很容易看见围墙上方圣殿的荣美。


6 他到了朝东的门,就上门的台阶,量门的这槛,宽一竿;又量门的那槛,宽一竿。

【本会注释】

朝东的门。第6-16节描写东门(第716页B)或门楼。这是主门,因为它面朝向圣殿的入口。没有详细描述,因为它的尺寸与北门和南门相同(第716页F,G)。

台阶。圣殿的入口要比周围的地面高。据推测,这个台阶像北门和南门一样,有七级(见第22、26节)。

槛。从外面进去的入口。

宽一竿。和围墙的厚度一样(第5节),即六肘;另一个门口宽肘十肘(第11节)。


7 又有卫房,每房长一竿,宽一竿,相隔五肘。门槛,就是挨着向殿的廊门槛,宽一竿。

【本会注释】

卫房。据第10节,在每个中央通道的两边各有三个卫房。房间的面积约为10平方英尺。

挨着。直译是“从殿宇”,即“朝里的”。可能指门楼通道另一端的门槛,通往廊子(第8节)。


8 他又量向殿门的廊子,宽一竿。

【本会注释】

廊子。或“玄关”(英RSV版)。

殿门。许多手稿和古版省略了本节第一句话,直接进入第9节:“宽一竿。又量门廊”。接受短经文的人认为这个殿门有一个廊子或玄关。接受长经文的人认为有两个廊子。所以画出的图就不一样。关于建筑细节的不确定性,见第716页草图下的注解。


9 又量门廊,宽八肘,墙柱厚二肘;那门的廊子向着殿。

【本会注释】

八肘。约4.3米。究竟指从东到西的廊子,还是指从北到南的廊子,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门廊('elim)。“柱子”,或“侧柱”。


10 东门洞有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都是一样的尺寸;这边的柱子和那边的柱子,也是一样的尺寸。

【本会注释】

卫房。见第7节注释。


11 他量门口,宽十肘,长十三肘。

【本会注释】

门口。即外面的门槛。

长十三肘。这里所量的尺寸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指门廊有屋顶的部份。也有人认为是指边房之间的主通道,可能是没有屋顶的。


12 卫房前展出的境界:这边一肘,那边一肘;卫房这边六肘,那边六肘。

【本会注释】

卫房前面可能有栅栏。通道里可能有一肘宽的障碍,但卫兵可以自由进出,观察门厅。


13 又量门洞,从这卫房顶的后檐到那卫房顶的后檐,宽二十五肘;卫房门与门相对。

【本会注释】

从北到南横过出入口是25肘(约13米)。


14 又量(原文作造)廊子六十肘,墙柱外是院子,有廊为界,在门洞两边。

【本会注释】

有人接受七十士译本 “二十肘”的说法。该译本可能把'elim(廊子)当作'ulam(门廊),但很难解释为何用二十代替六十。按照希伯来的原文,门柱是很高的。


15 从大门口到内廊前,共五十肘。

【本会注释】

五十肘。约26.3米。殿门的长是宽的两倍(第13节)。有一份复原图按一个廊子计算(见第8节注释),所得到的总长度如下:外门槛6肘;三间6肘的卫房,共18肘;二个5肘的空间,共10肘;内院门槛6肘;廊子8肘;侧柱2肘,总计为五50肘。另一份复原图按二个廊子计算,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这些数字。


16 卫房和门洞两旁柱间并廊子,都有严紧的窗棂;里边都有窗棂,柱上有雕刻的棕树。

【本会注释】

严紧的窗棂。直译是“关闭的窗户”,可能指格子型窗户(见王上6:4注释)。这些窗户的精确位置不很清楚。

棕树。所罗门圣殿的雕刻也用了相似的装饰(王上6:29,32)。


17 他带我到外院,见院的四围有铺石地;铺石地上有屋子三十间。

【本会注释】

外院。圣殿有两个院子,内院和外院(分别为第716页图的R和C)。

铺石地。指外院周围的铺石地(第716页D)。

屋子三十间。没有说明这些屋子的大小和位置(第716页E,E,E,E,E,E)。从对称的角度来看,没有圣殿建筑的三边可能各有十间。没有说明这些屋子是成排建造的,还是单独建造的。


18 铺石地,就是矮铺石地在各门洞两旁,以门洞的长短为度。

【本会注释】

以门洞的长短。铺石地似乎和殿门建筑的长度一样宽,约50肘(结40:15)。减去外墙的厚度六肘(第5节),剩下铺石地的宽约44肘。

矮铺石地。这样的表述可能为有别于较高的内院(结41:8)。


19 他从下门量到内院外,共宽一百肘,东面北面都是如此。

【本会注释】

一百肘。约51.8米。指从外院门内入口到内院门外入口的距离(见第23、27节)。


20 他量外院朝北的门,长宽若干。

【本会注释】

第20-22节描述北门(第716页F),和上述(第6-16节)东门(第716页B)。只是补充说通向殿门(第22节)有七个台阶(第716页a)。


21 门洞的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门洞的柱子和廊子,与第一门的尺寸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22 其窗棂和廊子,并雕刻的棕树,与朝东的门尺寸一样。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

23 内院有门与这门相对,北面东面都是如此。他从这门量到那门,共一百肘。

【本会注释】

站在外北门(第716页F)的外院(第17节),可以看见内院的北门和东门(I,H),各自对着100肘(51.8米)以外的外北门或东门。


24 他带我往南去,见朝南有门,又照先前的尺寸量门洞的柱子和廊子。

【本会注释】

第24-27节描写南门(第716页G),和上述的东门和北门是一样的。


25 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和先量的窗棂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26 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柱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

27 内院朝南有门。从这门量到朝南的那门,共一百肘。

【本会注释】

内院南门(第716页J)与北门和东门相对应。


28 他带我从南门到内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南门。

【本会注释】

内院的三个门(第716页H,I,J)与外院的门基本上是一样的。区别是前者有八层台阶(第716页b),而后者只有七层台阶(第716页a)。


29 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0 周围有廊子,长二十五肘,宽五肘。

31 廊子朝着外院,柱上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2 他带我到内院的东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东门。

【本会注释】

第32-37节描写了内院的东门和北门。它们和南门是一样的。


33 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4 廊子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5 他带我到北门,就照先前的尺寸量那门,

36 就是量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门洞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37 廊柱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38 门洞的柱旁有屋子和门;祭司(原文作他们)在那里洗燔祭牲。

【本会注释】

本段和北门的描述相似(第35-37节),故有人认为这里的设备属于北门。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段落,指东门(见第40、44节;结43:17;46:1,2)。


39 在门廊内,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有两张桌子,在其上可以宰杀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

【本会注释】

第39-41节描写八张桌子。祭牲在这里宰杀。关于桌子可能的位置,见第40节的注释(第716页c)。


40 上到朝北的门口,这边有两张桌子,门廊那边也有两张桌子。

【本会注释】

朝北的门口。位于东门的北侧。究竟这些桌子在北门,东门,还是在所有的三个门,存在不同的见解。


41 门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有四张桌子,共八张;在其上祭司宰杀牺牲  。

42 为燔祭牲有四张桌子,是凿过的石头做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祭司将宰杀燔祭牲和平安祭牲所用的器皿放在其上。


43 有钩子,宽一掌,钉在廊内的四围。桌子上有牺牲的肉。

【本会注释】

钩子(shephattayim)。含义不明。只出现在这里和诗68篇(译为“羊圈”,见诗68:13注释,与这里不一样)。七十士译本为shephattayim(“边缘”)。“钩子”的译法是依据《塔古姆》。


44 在北门旁,内院里有屋子,为歌唱的人而设。这屋子朝南(南:原文作东);在南门旁,又有一间朝北。

【本会注释】

没有说明这些屋子的大小和准确位置。七十士译本说只有两间屋子,一间在朝南的北门边,另一间在朝北的南门边。但原文暗示这些屋子是在北门和东门边上。如果这些屋子是在北门和东门或东门和南门中间的夹角处,就不必把“东”改成“南”了。

在第716页P上的图中,P显示这些屋子可能是位置 ,与希伯来语的不同版本一致。


45 他对我说:“这朝南的屋子是为看守殿宇的祭司;

46 那朝北的屋子是为看守祭坛的祭司。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孙,近前来事奉耶和华的。”

【本会注释】

关于撒督的祭司职责,见撒下8:17注释。


47 他又量内院,长一百肘,宽一百肘,是见方的。祭坛在殿前。

【本会注释】

这是圣坛的院子(第716页R),100肘(约51.8米)见方,在内院的中央。


48 于是他带我到殿前的廊子,量廊子的墙柱。这面厚五肘,那面厚五肘。门两旁,这边三肘,那边三肘。

【本会注释】

殿前的廊子。第48、49节描写殿前廊子的尺寸(第716页M)。

墙柱。或“柱子”,“侧柱”(见第9节注释)。指入口两边墙柱的厚度。

三肘。约1.9米。可能指入口两边墙柱的长度。


49 廊子长二十肘,宽十一肘。上廊子有台阶。靠近墙柱又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本会注释】

二十肘。有人认为这是指廊子南北走向的长度,并推定旁屋(结41:6,7)沿着建筑两边延伸向后面。也有人把旁屋局限于北边和南边,东西走向的廊子为20肘。

十一肘。七十士译本为“十二肘”。

台阶。像两个院子一样,殿宇本身是通过台阶而上的。七十士译本为十级。殿宇比内院更高一些。见第716页d。

靠近墙柱又有柱子。像所罗门的圣殿一样,这个新建筑台阶的每一边都有柱子(第716页图N,N;见王上7:15-22)。

一、卷名

在希伯来文中,本卷以其作者命名,“以西结”原意是“蒙上帝支持者”。该名字与古代许多其他圣徒的名字一样,与其人的生活和工作相符。

钦定本和希伯来文本一样,将《以西结书》列于四大先知著作之三。就年代而言,也一定是这样,因为该卷书放在以西结两个伟大同时代人的著作之间。其中耶利米开始说预言要比他早得多,而但以理继续他的预言要晚得多。


二、作者

过去一直没有人对《以西结书》的作者和正典地位提出认真的怀疑。保守的学者和许多考证派的学者仍赞同传统的说法:以西结本人是编写《以西结书》预言的作者。

除了书中所提供的线索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之外,我们无法了解先知个人历史的其他情况。《旧约》其他经卷中没有提到他,新约中也没有直接引用他的作品(除了林后6:17的可能例外),但圣经中,特别是《启示录》中,有多处间接引用他的形象化描述。圣经之外只有约瑟弗斯(《犹太古事史》卷十5:1;6:3;7:2;8:2)和便西拉(《便西拉智训》49:8)提到过他,但没有提供任何重要细节。

以西结自称是“布西的儿子,祭司”(结1:3)。我们不知道布西的情况。以西结被列在“众首领,并大能的勇士”(王下24:14)中,与约雅斤一起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97年,见结1:2注释),表明他可能是耶路撒冷贵族的一员。

我们不大清楚以西结被掳时究竟几岁。有人认为以西结1:1所说“三十年”可能是指他三十岁的时候。据此,他被掳时应是25岁。据约瑟弗斯记载,先知被掳时尚年青(《犹太古事记》卷十603)。他的一个预言是在27年以后,即公元前570或571年发出的(见结29:17注释),这说明他被掳时至少是比较年青的。他担任先知的时间显然还要更长一些。

与独身的耶利米不同(耶16:2),以西结娶有妻室,是他“眼目所喜爱的”(结24:16)。被掳后9年,她突然死去(结24:1),让先知独自应付先知工作的重大考验。


三、历史背景

以西结在约雅斤公元前593/592年被掳后第五年开始作先知(结1:2)。北方以色列国亡国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犹大的灭亡近在眼前。约雅敬第三年(公元前605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前来进攻耶路撒冷(但1:1)后,“巴比伦之囚”就开始了。这一次究竟带走多少俘虏,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其中有以色列的“宗室和贵胄”(但1:3;参王下24:1)。

约雅敬作了十一年的王,落了个不光彩的结局,由他的儿子约雅斤继位(公元前597年)。他只做了三个月的王就被俘了。连同他的一万名臣民,包括以西结在内,被带到巴比伦(王上24:12-16;结1:1,2;结33:21)。

约雅斤的继承者西底家和他的前任一样坏。他在位第11年犹大最后亡国(公元前586年,王下25:1-11)。剩下的百姓被掳走,圣殿被烧,耶路撒冷被毁灭了。剩下“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王下25:12)。青年以西结就是在这动乱的年代蒙召担任先知的,前途黯淡。已经落在耶路撒冷的惩罚,似乎没有使犹大的居民醒悟过来,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背道和邪恶之中。流亡在迦巴鲁河畔的人也没有因“炼过”而接受“管教”(来12:11)。他们继续背逆拜偶像(结2:3;结20:39),不肯彻底悔改。


四、主题

《以西结书》的信息是宣示在痛苦的巴比伦囚虏经验中上帝对于祂子民的旨意。多世纪以来,众先知一直在劝戒警告以色列人,可是他们在背道中越陷越深。到了最后,选民显然无法实现上帝让他们立国的目的,除非通过特别的手段让他们学会顺从上帝并与上帝合作。于是,上帝让他们在逆境中学习他们在顺境中不肯学习的教训。

很奇怪,正是以色列的领袖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国陷入背道之中(见赛3:12;赛9:16;结34:2-19)。起初,上帝的旨意显然只是让领导人被掳(见但1:3-4),广大的人民仍留在犹大,等待经过磨炼的领导人回来引导他们走上帝所选择的道路。如果犹太人肯按上帝的意思服从尼布甲尼撒(见耶27:1-22),耶路撒冷城及其雄伟的圣殿就会完好无损(见耶17:25,27;耶38:17),他们就不必经过一个世纪的耽搁、磨难和失望才从巴比伦回来。可是以色列人顽固地反抗(见耶28:1-14),使他们的苦杯越来越苦,并且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被掳(分别发生在公元前597年和586年)。“铁轭”代替了“木轭”(耶28:13,14)。

但是即使在被掳之中,上帝的公义和慈怜仍结合在一起。上帝作为一名导师惠临祂的子民,让他们认识到叛逆的愚昧和与祂合作的好处,而不是作为一名严厉的法官处罚他们。巴比伦之囚的痛苦经验,与其说是惩罚性的,倒不如说是管教性的。先知耶利米、以西结和但以理奉命传达上天对人的旨意,要人与其合作,耶利米奉命前往留在犹大的犹太人中间,以西结则向已经被掳的人执行相同的使命。但以理是上天派往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使者,向他宣示上帝的旨意,要他配合。苦难的火焰绝不会超过炼尽渣滓所需要的热度。关于但以理在被掳中所起的作用,详见《但以理书》序言。关于被掳期间上帝对于以色列人的总的旨意,见本卷注释29-32页。参但4:17。

《以西结书》很明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结1:1-33:20,记录了以西结对巴比伦附近迦巴鲁河边的流亡者所传的信息。时间大都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失陷以前。第二部分从结33:21-48:35,预言了从被掳之地归回,从而要燃起人们对这件事的希望。上帝的旨意是要通过以西结向被掳的以色列民发出有力的恳劝,使他们最后接受上帝为他们的命运所作的安排。根据新的历史发现,发出这种恳劝的时机特别适宜。《以西结书》的编排体现了典型的福音特色。书中用一系列信息揭露百姓的罪,其目的有两个:一、引导百姓真心悔改;二、表明将来新约中所应许的顺从需要上帝的帮助。一方面由于无知,一方面由于败坏的祭司、假先知和背道的领袖进行的错误说教,以色列人对于上帝的品格和祂对祂子民的旨意产生了十分错误的理解。以西结设法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他希望对上帝的这种新的认识会成为完成所需要之改革的推动力,使百姓接受他们当前的命运。他恳劝他们接受被囚掳的命运,放弃能守住耶路撒冷的无法实现的盼望。他向他们保证,被掳对他们有好处。他一再在恳劝之中详细描述将来光荣的美景。这种光荣是以接受上述条件为前提的。以色列如果愿意听从先知感人的恳劝,她的历史将会何等不同啊!


五、纲要

以西结的预言是根据一个周密的计划编排的。它很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头三十三章的预言至少大部分是耶路撒冷毁灭以前发出的。后结15章是耶路撒冷毁灭以后发出的。第一部分又可分成两个部分:结1-24章是传给以色列,与被掳有关;结25-32是对周围列国的惩罚。

每一个主要部分又可根据“耶和华的话临到我”的插入语而自然划分为几个小部分。这句话在全书出现了29次。以下的纲要依据的就是上述的见解:

(一)关于以色列受惩罚的预言 结1:1─24:27

A、第一部分 结1:1─7:27(第五年四月初五日)

1、以西结蒙召 结1:1-3:11

a、上帝荣耀的异象 结1:1-28

b、上帝交给先知的任务 结2:1-3-11

2、先知活动的开始 结3:12-7:27

a、在迦巴鲁河边的犹豫 结3:12-16

b、犹豫受到责备 结3:17-27

c、用表号显示耶路撒冷被围困 结4:1-17

d、十个表号及其解释 结5:1-17

e、斥责以色列的群山 结6:1-14

f、预言以色列的败落

B、第二部分 结8:1-19:14(第六年六月初五日)

1、在灵里被带到耶路撒冷所见的一系列异象 结8:1-11:25

a、圣殿里的可憎之物 结8:1-18

b、审判的工作 结9:1-11

c、重现活物的异象 结10:1-22

d、斥责百姓的领袖 结11:1-22

2、两个表号 结12:1-20

a、说明西底家试图逃跑和被俘 结12:1-16

b、说明围城之可怕 结12:17-20

3、说明面临之刑罚的原因和紧迫性的谈话 结12:21-14:23

a、必定很快应验 结12:21-28

b、针对男女伪先知的谈话 结13:1-23

c、针对拜偶像者寻求预言的证词 结14:1-23

4、几个比喻 结15:1-19:14

a、葡萄树 结15:1-8

b、被弃之婴孩和淫荡的妇人 结16:1-63

c、二鹰和二枝葡萄树 结17:1-24

d、酸葡萄 结18:1-32

e、狮陷阱 结19:1-9

f、被拔出的葡萄树 结19:10-14

C、第三部分 结20:1-23:49(第七年五月初十日)

1、叙述以色列的背逆 结20:1-49

2、用各种方式描述迫近的惩罚 结21:1-32

a、临到耶路撒冷的刀 结21:1-7

b、刀磨快擦亮为要行杀戮 结21:8-17

c、预言巴比伦王 结21:18-27

d、临到亚扪之刀 结21:28-32

3、历数耶路撒冷之罪,和由此造成的厄运 结22:1-31

a、劝戒首领和百姓 结22:1-16

b、耶路撒冷的可怕命运 结22:17-22

c、没有一个调停者 结22:23-31

4、用一个比喻说明背道的历史 结23:1-49

D、第四部分 结24:1-27(第九年十月初十日)

1、烧开之锅的异象 结24:1-14

2、以西结妻子之死 结24:15-27

(二)关于外邦国家受惩罚的预言 结25:1-32:33

A、第一部分 结25:1-28:26,日子没有标出,可能是在上面D项的信息之后。

1、关于以色列近邻的一系列预言 结25:1-17

a、针对亚扪人的 结25:1-7

b、针对摩押人的 结25:8-11

c、针对以东人的 结25:12-14

d、针对排利士人的 结25:15-17

2、关于推罗的一系列预言 结26:1-28:19

a、预言推罗的陷落 结26:1-21

b、为她哀叹 结27:1-36

c、哀叹其君王 结28:1-10

d、以推罗王喻撒但的来历,历史和命运 结28:11-19

3、针对西顿的预言 结28:20-26

B、第二部分 结29:1-32:32(于不同的日子),关于埃及的预言。

1、第一部分(第十年十月十二日)

a、对法老的惩罚 结29:1-7

b、埃及地的败落 结29:8-12

c、从被掳之地归回的应许 结29:13-16

2、第二部分(二七年正月初一日,插在这里叙述关于埃及的预言)

a、埃及赐给尼布甲尼撒为酬劳 结29:17-20

b、以色列的复兴 结29:21

3、第三部分(没有日期,可能与上述a组同时)埃及和他同伙的败亡结30:1-19

4、第四部分(十一年一月初七日):巴比伦得到加强攻击埃及结30:20-26

5、第五部分(十一年三月初一日):把埃及的荣美和衰落与亚述相比结31:1-18

6、第六部分(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叹埃及 结32:1-16

7、第七部分(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埃及列在其他沦亡的国家中间结32:17-32

(三)关于以色列蒙恩的预言 结33:1-48:35

A、第一部分 结33:1-39:29(十二年十月初五日)

1、以西结新的任务 结33:1-20

2、听到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 结33:21-33

3、斥责以色列的牧者 结34:1-31

4、针对以东的预言 结35:1-15

5、安慰以色列的群山 结36:1-38

a、败落的以色列将要重建 结36:1-15

b、属灵的复兴是新国度的基础 结36:16-38

6、枯骨的异象 结37:1-28

7、针对歌革和玛各的预言 结38:1-39:29

B、第二部分 结40:1-48:35(二十五年,年初月之初七),关于将来复兴的异象。

1、关于圣殿 结40:1-43:27

2、圣殿的仪式 结47:1-47:12

3、土地的分配 结47:13-48:35

以西结预言的年表

约雅斤王的年份(被掳后) 公元前(注1)

注:(1)这里提供两栏公元前年份,是人们对于以西结究竟是采用巴比伦从春到春的年历(大部分与者这样认为),还是采用犹太人从秋到秋的年历尚有争议。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见本注释卷三93,94页;关于一年的两个开始时间见本注释卷二116,117页)。第一栏的年份是以以西结采用从春到春历法,自597年起计算约雅斤被虏年份为前提的。第二栏则假定他采用从秋到秋的历法。

第一年,即公元前597/96年,系亚达月2日约雅斤被掳后差不多一个月或七个月算起;这种算法不包括被掳那一年,如果像《列王纪下》那样包括进去,则要从598/597年算起。这对于从某一事件算起的一系列年份来说,似乎更合理一些,因为不需要在第一年以外再加一年(关于包括原事件在内的算法,即加一年的算法,见本注释卷二136-139页)。有人认为以西结把尼散月一日以后“过了一年”约雅斤被掳计算在内,但这只适于春至春计法而不适于秋至秋计法。(不包括被掳那一年的算法,根据考古的发现,可能是因为把流放中的约雅斤仍然看为一个王。对于在巴比伦的以西结来说,“被掳”的年份仍为约雅斤作王的年份,从加一年算起)。

由于春季算法和秋季算法相隔半年,上面提供了两套可能的年份,因为每一件事按两种算法时发生在同一年(若是在7-12月),有时发生在相邻的两年中(若是发生在1-6月)。

(2)这里所提供的日子仅是每一组预言开始的时候。该组预言中其他预言的时间可能介于该日子与下面的日子之间。

(3)见结32:17注释

(4)这里没有月份。“年初”如按从秋到秋可能是第七月,故这里提供两个年份。

和合本结40:1 我们被掳掠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后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耶和华的灵(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带到以色列地。

拼音版结40:1 Wǒmen beìlǔ lüè dì èr shí wǔ nián, Yēlùsǎleng chéng gōng pò hòu shí sì nián, zhèngzaì nián chū, yuè zhī chū shí rì, Yēhéhuá de líng ( yuánwén zuò shǒu ) jiàng zaì wǒ shēnshang, tā bǎ wǒ daì dào Yǐsèliè dì.

吕振中结40:1 我们流亡的第二十五年,年头,那月之十日,京城被击破之后十四年,正当那日,永恒主的手按在我身上;他把我带到目的地那里;

新译本结40:1 我们被掳后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被攻陷后第十四年的年初;那月的初十日,耶和华的手按在我身上;他把我带到那里去。

现代译结40:1 我们流亡的第二十五年,也就是耶路撒冷陷落的第十四年正月初十日,上主的大能临到我身上,他把我带走。

当代译结40:1 在我们被掳的第二十五年,就是耶路撒冷沦陷的第十四年二月十日那天,主的灵降在我身上。

思高本结40:1 我们充军後第二十五年,京城被毁後第十四年,年初,月之初十日,就在这一天,上主的手临於我。

文理本结40:1 我侪被虏之二十五年、正月十日、城陷后十四年、是日耶和华感我、导我至此、

修订本结40:1 我们被掳的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后十四年,正在年初,某月初十,就在那一天,耶和华的手按在我身上,把我带到那里。

KJV 英结40:1 In the five and twentieth year of our captivit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in the tenth day of the month, in the fourteenth year after that the city was smitten, in the selfsame day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upon me, and brought me thither.

NIV 英结40:1 In the twenty-fifth year of our exi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on the tenth of the month, in the fourteenth year after the fall of the city--on that very day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upon me and he took me there.

和合本结40:2 在 神的异象中带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边有仿佛一座城建立。

拼音版结40:2 Zaì shén de yìxiàng zhōng daì wǒ dào Yǐsèliè dì, ānzhì zaì zhìgāo de shān shang. zaì shān shang de nánbiān yǒu fǎngfú yī zuò chéng jiànlì.

吕振中结40:2 在上帝的异象中他把我带到以色列地,将我安置在很高的山上;那上头南边仿佛有一座城的建筑物在我对面(传统∶在南边)。

新译本结40:2 在 神的异象中,他带我到以色列地,把我安置在一座很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面,有好像是一座城的建筑物。

现代译结40:2 在异象中,上主带我到以色列的本土,把我放在一座高山上。我看见眼前〔希伯来文是:南边〕有彷佛一座城的建筑物。

当代译结40:2 他在异象中把我带到以色列的一座高山上,山的南面有一座像城的建筑物。

思高本结40:2 在神视中领我来到以色列地,把我放在最高的山上,山的南方有座像城的建筑物。

文理本结40:2 于上帝异象中、导我至以色列地、置于至高之山、山之南方、若有建筑城邑之状、

修订本结40:2 在上帝的异象中,他带我到以色列地,把我安置在一座极高的山上;在山的南边有仿佛一座城的建筑物。

KJV 英结40:2 In the visions of God brought he me into the land of Israel, and set me upon a very high mountain, by which was as the frame of a city on the south.

NIV 英结40:2 In visions of God he took me to the land of Israel and set me on a very high mountain, on whose south side were some buildings that looked like a city.

和合本结40:3 他带我到那里,见有一人,颜色(原文作“形状”)如铜,手拿麻绳和量度的竿站在门口。

拼音版结40:3 Tā daì wǒ dào nàli, jiàn yǒu yī rén, yánsè ( yuánwén zuò xíngzhuàng ) rú tóng, shǒu ná má shéng hé liáng duó de gān, zhàn zaì ménkǒu.

吕振中结40:3 他把我带到那里,我见有一个人,他的形状像铜的样子,手里有麻绳,又有测量竿;他站在门口。

新译本结40:3 他把我带到那里,我见有一个人,他看来像铜,手里拿着麻绳和测量竿,站在门口。

现代译结40:3 他带我到那里;我看见一个人像铜一样发亮,手里拿着麻绳和木尺,站在门口。

当代译结40:3 那里有一个面色如铜的人,手中拿着一条麻绳和一枝测量竿站在城的入口。

思高本结40:3 他领我到了那里,看,有一个人,面色似铜,手中拿着一条麻绳和测量竿。他站在门楼旁。

文理本结40:3 既导我至、则见有人、其色若铜、手执麻绳、与量度之竿、而立于门、

修订本结40:3 他带我到那里,看哪,有一人面貌如铜,手拿麻绳和丈量的芦苇竿,站在门口。

KJV 英结40:3 And he brought me thither, and, behold, there was a man, whose appearance was like the appearance of brass, with a line of flax in his hand, and a measuring reed; and he stood in the gate.

NIV 英结40:3 He took me there, and I saw a man whose appearance was like bronze; he was standing in the gateway with a linen cord and a measuring rod in his hand.

和合本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子啊,凡我所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并要放在心上。我带你到这里来,特为要指示你;凡你所见的,你都要告诉以色列家。”

拼音版结40:4 Nà rén duì wǒ shuō, Rénzǐ a, fán wǒ suǒ zhǐshì nǐde, nǐ dōu yào yòng yǎn kàn, yòng er tīng, bìng yào fàng zaì xīn shang. wǒ daì nǐ dào zhèlǐ lái, tè wèi yào zhǐshì nǐ. fán nǐ suǒ jiàn de, nǐ dōu yào gàosu Yǐsèliè jiā.

吕振中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子阿,凡我所要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又放在心上;因为你被我到这里来,特为的是要让你看到;如今你要将你所看到的都告诉以色列家。」

新译本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子啊!我所要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并要放在心上,因为我带你到这里来,为的是要指示你;你所看见的,你都要告诉以色列家。”

现代译结40:4 他对我说:「必朽的人哪,你要仔细看,留心听,专心注意我给你的指示,因为这是我带你到这里来的目的。你要把你所看见的一切告诉以色列人。」

当代译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啊,你要留心看,专心听,注意我指示你的一切,因为我带你来这里,是要你把所见到的一切告诉以色列人。”

思高本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子,你要用眼看,用耳听,留意我向你指示的一切,因为我引你到这 来,为叫你看见;凡你所见的,你要告诉以色列家族。」

文理本结40:4 谓我曰、人子欤、我所示尔者、尔其目睹耳闻心思之、盖我导尔至此、乃为示尔此事、尔所见者、悉以告以色列家、○

修订本结40:4 那人对我说:"人子啊,凡我所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听,并要放在心上。我带你到这里来,为要指示你;凡你所见的,都要告诉以色列家。"

KJV 英结40:4 And the man said unto me, Son of man, behold with thine eyes, and hear with thine ears, and set thine heart upon all that I shall shew thee; for to the intent that I might shew them unto thee art thou brought hither: declare all that thou seest to the house of Israel.

NIV 英结40:4 The man said to me, "Son of man, look with your eyes and hear with your ears and pay attention to everything I am going to show you, for that is why you have been brought here. Tell the house of Israel everything you see."

和合本结40:5 我见殿四围有墙,那人手拿量度的竿,长六肘,每肘是一肘零一掌。他用竿量墙,厚一竿,高一竿。

拼音版结40:5 Wǒ jiàn diàn sìwéi yǒu qiáng. nà rén shǒu ná liáng duó de gān, cháng liù zhǒu, mei zhǒu shì yī zhǒu líng yī zhǎng. tā yòng gān liáng qiáng, hòu yī gān, gāo yī gān.

吕振中结40:5 我见殿院的外面四围都有墙围着∶那人手里有测量竿、长六肘,每肘按常肘加一手掌∶他量了那建筑物的墙、厚一竿,高一竿。

新译本结40:5 我见殿四围有墙,那人手里的测量竿长三公尺。他量了那建筑物,墙厚三公尺、高三公尺。

现代译结40:5 我看见的是圣殿,周围有墙。那人手里拿着一根叁公尺长的木尺,正在量墙。墙高叁公尺,厚叁公尺。

当代译结40:5 我看见殿的四周有一道墙,那人拿了一条叁公尺的测量竿量度这墙,量出墙的厚度是叁公尺,高度也是叁公尺。

思高本结40:5 看,在殿外四周有一道围墙。那人手中拿的测量竿长六肘──肘是一肘加一掌──他用竿量了墙:宽一竿,高一竿。

文理本结40:5 我见室外、四周有垣、其人执竿、竿长六肘、肘长、较之常肘再加一掌、乃量其垣、广一竿、高一竿、

修订本结40:5 看哪,殿外四围有墙。那人手拿丈量的芦苇竿,长六肘,每肘再加一掌。他量围墙,宽一竿,高一竿。

KJV 英结40:5 And behold a wall on the outside of the house round about, and in the man's hand a measuring reed of six cubits long by the cubit and an hand breadth: so he measured the breadth of the building, one reed; and the height, one reed.

NIV 英结40:5 I saw a wall completely surrounding the temple area. The length of the measuring rod in the man's hand was six long cubits, each of which was a cubit and a handbreadth. He measured the wall; it was one measuring rod thick and one rod high.

和合本结40:6 他到了朝东的门,就上门的台阶,量门的这槛,宽一竿;又量门的那槛,宽一竿。

拼音版结40:6 Tā dào le zhāo dōng de mén, jiù shang mén de táijiē, liáng mén de zhè kǎn, kuān yī gān. yòu liáng mén de nà kǎn, kuān yī gān.

吕振中结40:6 他到了朝东的大门,就上门的台阶,量门的一个门槛,宽一竿。又量另一个门槛,宽一竿。

新译本结40:6 他到了朝东的门,上了门的台阶,量度门坎,厚三公尺;又量另一个门坎,厚三公尺。

现代译结40:6 接着,他到了朝东的门洞,上了门的台阶,在台阶顶上量外玄关,有叁公尺深。

当代译结40:6 然后他带我往殿的东门去,上了七级石阶,来到门的入口。他量了门槛,宽度是叁公尺;

思高本结40:6 他来到面朝东的门楼,上了石级,量了门限,宽一竿;

文理本结40:6 遂至东门、拾级登阶、量其门阈、广计一竿、其次亦广一竿、

修订本结40:6 他到了朝东的门,就上台阶,量这门的门槛,宽一竿;这门槛宽一竿。

KJV 英结40:6 Then came he unto the gate which looketh toward the east, and went up the stairs thereof, and measured the threshold of the gate, which was one reed broad; and the other threshold of the gate, which was one reed broad.

NIV 英结40:6 Then he went to the gate facing east. He climbed its steps and measured the threshold of the gate; it was one rod deep.

和合本结40:7 又有卫房,每房长一竿,宽一竿,相隔五肘。门槛,就是挨着向殿的廊门槛,宽一竿。

拼音版结40:7 Yòu yǒu wèi fáng, mei fáng zhǎng yī gān, kuān yī gān, xiāng gé wǔ zhǒu. mén jiàn, jiù shì ái zhe xiàng diàn de láng mén jiàn, kuān yī gān.

吕振中结40:7 又有守卫室、长一竿、宽一竿;守卫室之相隔有五肘;大门的门槛挨着大门以内的廊子,有一竿。

新译本结40:7 又有守卫室,长三公尺、宽三公尺;守卫室与守卫室之间,相隔两公尺半;朝向殿内,在门廊旁边的门坎,厚三公尺。

现代译结40:7 过了玄关有甬道;甬道两边各有叁间守卫房。每一间守卫房都是叁公尺正方;房间都有墙壁间隔,厚两公尺半。过了这些守卫房,另有叁公尺深的内玄关,通到一间门廊;这门廊面对着圣殿。

当代译结40:7 进入门有守卫室,长度和宽度都是叁公尺。室与室之间相距二点二公尺,向内的门槛宽叁公尺。

思高本结40:7 量了守卫房:长一竿,宽一竿;房与房之间相离五肘;内 门廊的门限,为一竿。

文理本结40:7 有守卫室、各深一竿、广一竿、守卫室相间五肘、内门之阈、广计一竿、与门廊相近、

修订本结40:7 又有守卫房,每间长一竿,宽一竿,守卫房之间相隔五肘。挨着通往殿之门走廊的门槛,一竿。

KJV 英结40:7 And every little chamber was one reed long, and one reed broad; and between the little chambers were five cubits; and the threshold of the gate by the porch of the gate within was one reed.

NIV 英结40:7 The alcoves for the guards were one rod long and one rod wide, and the projecting walls between the alcoves were five cubits thick. And the threshold of the gate next to the portico facing the temple was one rod deep.

和合本结40:8 他又量向殿门的廊子,宽一竿。

拼音版结40:8 Tā yòu liáng xiàng diàn mén de lángzi, kuān yī gān.

吕振中结40:8 他又量了大门以内的廊子,有一竿。

新译本结40:8 他又量朝向殿内的门廊(有古卷加“厚三公尺”)。

现代译结40:8 他量了这门廊,有四公尺深。这门廊是在甬道的尽头,在靠近圣殿的那一边;甬道两边的墙柱厚一公尺。

当代译结40:8 通往里面门廊的宽度也是一样;

思高本结40:8 又量了内 的门廊,

文理本结40:8 又量门内之廊、计亦一竿、

修订本结40:8 他量通往殿之门的走廊,一竿。

KJV 英结40:8 He measured also the porch of the gate within, one reed.

NIV 英结40:8 Then he measured the portico of the gateway;

和合本结40:9 又量门廊,宽八肘;墙柱厚二肘,那门的廊子向着殿。

拼音版结40:9 Yòu liáng mén láng, kuān bá zhǒu, qiáng zhù hòu èr zhǒu. nà mén de lángzi xiàng zhe diàn.

吕振中结40:9 量了大门的廊子,有八肘;其挨墙柱有二肘;大门的廊子是在门以内的。

新译本结40:9 门廊深四公尺;墙柱厚一公尺;门廊是朝向殿内的。

现代译结40:9 见 :

当代译结40:9 连墙柱在内共叁公尺半宽,柱厚八十九公分。

思高本结40:9 为八肘,壁柱厚二肘,门廊是在内 。

文理本结40:9 复量门廊、深八肘、其柱二肘、门廊向室、

修订本结40:9 他量门的走廊,八肘;墙柱,二肘;门的走廊通往殿那里。

KJV 英结40:9 Then measured he the porch of the gate, eight cubits; and the posts thereof, two cubits; and the porch of the gate was inward.

NIV 英结40:9 it was eight cubits deep and its jambs were two cubits thick. The portico of the gateway faced the temple.

和合本结40:10 东门洞有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都是一样的尺寸;这边的柱子和那边的柱子,也是一样的尺寸。

拼音版结40:10 Dōng mén dòng yǒu wèi fáng, zhè páng sān jiān, nà páng sān jiān, dōu shì yíyàng de chǐcùn. zhèbiān de zhùzi hé nàbiān de zhùzi, ye shì yíyàng de chǐcùn.

吕振中结40:10 东路大门的守卫室、这边有三间,那边有三间∶三间都是一样的尺寸;挨墙柱子这边和那边都是一样的尺寸。

新译本结40:10 东门的守卫室,这边有三间,那边有三间;三间都是一样的长宽;两边的墙柱都是一样的厚。

现代译结40:10 (甬道两边各有守卫房叁间,大小一样,隔间的墙柱厚度也一样。)

当代译结40:10 东门以内共有六间守卫室,每边叁间,大小面积都是一样,两边墙柱的尺寸也相同。

思高本结40:10 东门楼的守卫房,这边叁间,那边叁间;叁间的尺寸相同,两边壁柱的尺寸也相同。

文理本结40:10 东门之守卫室、左右各三、深广相同、左右之柱亦相同、

修订本结40:10 往东的门有守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大小都一样;这边和那边的墙柱,大小也一样。

KJV 英结40:10 And the little chambers of the gate eastward were three on this side, and three on that side; they three were of one measure: and the posts had one measure on this side and on that side.

NIV 英结40:10 Inside the east gate were three alcoves on each side; the three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nd the faces of the projecting walls on each side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和合本结40:11 他量门口,宽十肘,长十三肘。

拼音版结40:11 Tā liáng ménkǒu, kuān shí zhǒu, zhǎng shí sān zhǒu.

吕振中结40:11 他量了大门进口处、其宽有十肘,大门路(传统∶长)有十三肘。

新译本结40:11 他量了东门,入口宽五公尺,通道宽六公尺半。

现代译结40:11 那人量了门洞的入口,门口宽六公尺半,甬道宽五公尺。

当代译结40:11 通道尽头有一道门廊,宽四公尺半,长五点八公尺。

思高本结40:11 量了门口的宽度,为十肘;门的通道为十叁肘宽。

文理本结40:11 入门之处、广十肘、长十三肘、

修订本结40:11 他量门的入口,宽十肘,门长十三肘。

KJV 英结40:11 And he measured the breadth of the entry of the gate, ten cubits; and the length of the gate, thirteen cubits.

NIV 英结40:11 Then he measured the width of the entrance to the gateway; it was ten cubits and its length was thirteen cubits.

和合本结40:12 卫房前展出的境界,这边一肘,那边一肘;卫房这边六肘,那边六肘。

拼音版结40:12 Wèi fáng qián shaì chū de jìngjiè, zhèbiān yī zhǒu, nàbiān yī zhǒu. wèi fáng zhèbiān liù zhǒu, nàbiān liù zhǒu.

吕振中结40:12 守卫室前面有矮墙在这边(仿七十子及叙利亚译本经点窜翻译的)一肘,有矮墙在那边也一肘∶守卫室是这边六肘,那边也六肘。

新译本结40:12 每个守卫室前面都有矮墙,高五十公分,两边守卫室都是一样。守卫室长三公尺,两边都是一样。

现代译结40:12 每一个守卫房前面都有矮墙:高五十公分,厚五十公分(房间都是叁公尺正方)。

当代译结40:12 两边守卫室前面都有保护墙,宽四十四公分半,而守卫室本身是边长二点七公尺的正方形。

思高本结40:12 守卫房前面有栅栏,两边各突出一肘。守卫房各边为六肘。

文理本结40:12 左右之守卫室、深广各六肘、其前左右有栏、广一肘、

修订本结40:12 守卫房前有矮墙,一肘,那边的矮墙也是一肘;守卫房这边六肘,那边也是六肘。

KJV 英结40:12 The space also before the little chambers was one cubit on this side, and the space was one cubit on that side: and the little chambers were six cubits on this side, and six cubits on that side.

NIV 英结40:12 In front of each alcove was a wall one cubit high, and the alcoves were six cubits square.

和合本结40:13 又量门洞,从这卫房顶的后檐到那卫房顶的后檐,宽二十五肘,卫房门与门相对。

拼音版结40:13 Yòu liáng mén dòng, cóng zhè wèi fáng dǐng de hòu yán dào nà wèi fáng dǐng de hòu yán,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wèi fáng mén yǔ mén xiāngduì.

吕振中结40:13 他又量了大门,从这守卫室的后边(传统∶房顶)到那守卫室的后边(传统∶房顶),宽二十五肘、这门到那门。

新译本结40:13 他量了东门,从这边房顶到那边房顶,就是从这边守卫室后面的门到那边守卫室后面的门,宽十二公尺半。

现代译结40:13 他又量了两间相对的守卫房外墙跟外墙之间的距离,有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13 整座门楼的宽度,由这边守卫室的屋顶到对面守卫室的屋顶,门与门相对,是十一点一公尺,

思高本结40:13 量了门楼,由守卫房顶到对面守卫房顶,宽二十五肘;门与门相对。

文理本结40:13 又量门、自左守卫室之顶、至右守卫室之顶、广二十五肘、门各相向、

修订本结40:13 他量门,从守卫房这边的房顶到那边的房顶,宽二十五肘;入口与入口相对。

KJV 英结40:13 He measured then the gate from the roof of one little chamber to the roof of another: the breadth was five and twenty cubits, door against door.

NIV 英结40:13 Then he measured the gateway from the top of the rear wall of one alcove to the top of the opposite one; the distance was twenty-five cubits from one parapet opening to the opposite one.

和合本结40:14 又量(量原文作造)廊子六十肘(七十经作二十肘),墙柱外是院子,有廊为界,在门洞两边。

拼音版结40:14 Yòu liáng ( yuánwén zuò zào ) lángzi liù shí zhǒu ( qī shí shì yì ben zuò èr shí zhǒu ), qiáng zhù waì shì yuànzi, yǒu láng wèi jiè, zaì mén dòng liǎng bian.

吕振中结40:14 他量了门廊子、二十肘;而连着大门的门廊子便是院子在四围(全节难理解)。

新译本结40:14 又沿着里面各墙柱量度,直到朝向院子的墙柱,共长三十公尺(原文意思不详,有古译本作“又量了门廊,宽十公尺,墙柱外面周围是院子”)。

现代译结40:14 甬道尽头的门廊引到院子;他量这门廊,宽十公尺。

当代译结40:14 他量了通道的墙柱,每根柱约二十六点七公尺,墙柱外是院子。

思高本结40:14 量了门廊,为二十肘;通过门廊,即是外院。

文理本结40:14 又量众柱、共六十肘、门柱四周有院、延及门廊、

修订本结40:14 他量墙柱,六十肘,院子的四周围有挨着墙柱的门。

KJV 英结40:14 He made also posts of threescore cubits, even unto the post of the court round about the gate.

NIV 英结40:14 He measured along the faces of the projecting walls all around the inside of the gateway--sixty cubits. The measurement was up to the portico facing the courtyard.

和合本结40:15 从大门口到内廊前,共五十肘。

拼音版结40:15 Cóng dàmén kǒu dào neì láng qián, gōng wǔ shí zhǒu.

吕振中结40:15 从大门进口处前面、到大门内廊子的尽后面、是五十肘。

新译本结40:15 从东门前面的入口到后面的门廊,共二十五公尺。

现代译结40:15 甬道,从大门口这一边到门廊的后墙,长二十五公尺。

当代译结40:15 由入口到尽头的内廊共二十二点叁公尺,

思高本结40:15 由门楼的前面到内 门廊的前面,共五十肘。

文理本结40:15 自外门前、至内门之后廊前、计五十肘、

修订本结40:15 从大门入口到里面门的走廊,五十肘。

KJV 英结40:15 And from the face of the gate of the entrance unto the face of the porch of the inner gate were fifty cubits.

NIV 英结40:15 The distance from the entrance of the gateway to the far end of its portico was fifty cubits.

和合本结40:16 卫房和门洞两旁柱间并廊子,都有严紧的窗棂,里边都有窗棂,柱上有雕刻的棕树。

拼音版结40:16 Wèi fáng hé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zhù jiān bìng lángzi, dōu yǒu yán jǐn de chuāng líng. lǐbiān dōu yǒu chuāng líng, zhù shang yǒu diāokè de zōng shù.

吕振中结40:16 守卫室和它们的埃墙柱子、大门道儿以内四处、都有内宽外窄的窗櫺,门廊子也是这样∶里面四处都有窗櫺;其埃墙柱子还有雕刻的棕树。

新译本结40:16 守卫室和东门里面周围的墙柱,以及门廊,都有小窗;里面周围都有小窗;墙柱上还刻有棕树。

现代译结40:16 每一个守卫房的外墙都有小窗,墙柱跟墙柱间也有小窗,门廊周围也都有小窗。甬道两边的墙柱都雕刻着棕树。

当代译结40:16 守卫室和墙柱间都有格子窗,柱上有棕树枝作为装饰。

思高本结40:16 门楼四周,在守卫房和墙壁上,有向内斜带棂的窗户;走廊四周也有这样向内的窗户。壁柱上有棕榈枝。

文理本结40:16 诸守卫室、及门内四周之柱、各有窗、闭以斜棂、廊内四周亦有窗、柱上有棕树之状、○

修订本结40:16 守卫房和四围挨着墙柱的门,都有嵌壁式的窗户,廊子也有;里面到处都有窗户,墙柱上雕刻着棕树。

KJV 英结40:16 And there were narrow windows to the little chambers, and to their posts within the gate round about, and likewise to the arches: and windows were round about inward: and upon each post were palm trees.

NIV 英结40:16 The alcoves and the projecting walls inside the gateway were surmounted by narrow parapet openings all around, as was the portico; the openings all around faced inward. The faces of the projecting walls were decorated with palm trees.

和合本结40:17 他带我到外院,见院的四围有铺石地,铺石地上有屋子三十间。

拼音版结40:17 Tā daì wǒ dào waì yuàn, jiàn yuàn de sìwéi yǒu pū shí dì. pū shí dì shang yǒu wūzi sān shí jiān.

吕振中结40:17 他带了我到外院,我就见有屋子,又有铺石地、是为院子四围铺造好的∶铺石地上有屋子三十间。

新译本结40:17 他带我到了外院,我见有些房子,院子周围有铺石地,铺石地上有三十间房子。

现代译结40:17 那人领我到外院。外院周围有叁十个房间靠着外墙,房间前面有铺岩石头的路,

当代译结40:17 他带我到外院,外院靠墙四周有铺石地,上面共有叁十间厢房。

思高本结40:17 他引我到了外院;看,有廊房,在庭院四周修的有 道, 道上有廊房叁十间。

文理本结40:17 其人导我入外院、则见四周有室、地铺以石、上有守卫室三十、

修订本结40:17 他带我到外院,看哪,院子的四围有房间,有石板地;石板地上有三十个房间。

KJV 英结40:17 Then brought he me into the outward court, and, lo, there were chambers, and a pavement made for the court round about: thirty chambers were upon the pavement.

NIV 英结40:17 Then he brought me into the outer court. There I saw some rooms and a pavement that had been constructed all around the court; there were thirty rooms along the pavement.

和合本结40:18 铺石地,就是矮铺石地在各门洞两旁,以门洞的长短为度。

拼音版结40:18 Pū shí dì, jiù shì ǎi pū shí dì zaì gè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yǐ mén dòng de chángduǎn wèi duó.

吕振中结40:18 铺石地是铺在大门道儿的每一边,跟大门道儿的长度相配合∶这是低一层的铺石地。

新译本结40:18 铺石地在各大门的旁边,比门矮一点,宽度与门的长度相同。

现代译结40:18 这铺石路绕着外院。外院比内院低。

当代译结40:18 这铺石地是在门口的每一边,长度与门口一样。

思高本结40:18 在各门楼旁边也有 道,同门楼一样长,这是低 道。

文理本结40:18 铺石之地在门侧、长与门同、是为下铺石地、

修订本结40:18 沿着门侧边的石板地,就是下面的石板地,与门的长度相同。

KJV 英结40:18 And the pavement by the side of the gates over against the length of the gates was the lower pavement.

NIV 英结40:18 It abutted the sides of the gateways and was as wide as they were long; this was the lower pavement.

和合本结40:19 他从下门量到内院外,共宽一百肘,东面、北面都是如此。

拼音版结40:19 Tā cóng xià mén liáng dào neì yuàn waì, gōng kuān yī bǎi zhǒu, dōng miàn bei miàn dōu shì rúcǐ.

吕振中结40:19 他量了院子的宽度从下门道儿的里面前头、到内门道儿(经点窜翻译的)的前面外头、有一百肘。(传统∶东面北面大门路)

新译本结40:19 他从下面的大门量到内院的外墙,共宽五十公尺;东面、北面,都是一样。

现代译结40:19 内院有一个门,比外院的门高一个台阶;这门是由外院通内院用的。那人量了这两个门间的距离,长五十公尺。

当代译结40:19 他从下门出口量到内院入口,共宽四十四公尺半。

思高本结40:19 他由下门楼前面,量到内院门楼前面,共一百肘宽。然後他向北走去。

文理本结40:19 又量自下门前至内院外、深百肘、东北皆然、

修订本结40:19 他量宽度,从下门的前面到内院外的前面,东向北向一百肘。

KJV 英结40:19 Then he measured the breadth from the forefront of the lower gate unto the forefront of the inner court without, an hundred cubits eastward and northward.

NIV 英结40:19 Then he measured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side of the lower gateway to the outside of the inner court; it was a hundred cubits on the east side as well as on the north.

和合本结40:20 他量外院朝北的门,长宽若干。

拼音版结40:20 Tā liáng waì yuàn zhāo bei de mén, zhǎng kuān ruògān.

吕振中结40:20 他带领了我向北走,我就见有一条大门道儿(传统∶东面北面大门路)朝向北面,属于外院的。那时他量了它的长度和宽度。

新译本结40:20 他又量了外院朝北大门的长度和宽度。

现代译结40:20 那人量了通往外院朝北的门洞。

当代译结40:20 他又量度了外院北门的尺寸,

思高本结40:20 看,在外院有一座面朝北的门楼。他量的门楼的宽和长。

文理本结40:20 又量外院向北之门、计其深广、

修订本结40:20 他量外院朝北的门的长和宽。

KJV 英结40:20 And the gate of the outward court that looked toward the north, he measured the length thereof, and the breadth thereof.

NIV 英结40:20 Then he measured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gate facing north, leading into the outer court.

和合本结40:21 门洞的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门洞的柱子和廊子与第一门的尺寸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拼音版结40:21 Mén dòng de wèi fáng, zhè páng sān jiān, nà páng sān jiān. mén dòng de zhùzi Hélángzi, yǔ dì yī mén de chǐcùn yíyàng. mén dòng zhǎng wǔ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21 门道儿的守卫室是这边三间、那边三间;其挨墙柱子和廊子跟第一大门的、尺寸一样;门道儿是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按常肘算的。

新译本结40:21 里面的守卫室,这边有三间,那边有三间;墙柱和门廊的尺寸都与东门的一样;北门全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现代译结40:21 甬道两边各有叁间守卫房。两边的墙柱和门廊的尺寸跟东门的一样,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21 这门与东门一样大小。两边各有叁间守卫室,长度是二十二点叁公尺,宽度是十一点一公尺。

思高本结40:21 守卫房,两边各有叁间;壁柱和走廊,如上面所有的尺寸一样:五十肘长,二十五肘宽。

文理本结40:21 其守卫室、左右各三、其柱其廊、与上所言之门相同、院长五十肘、广二十五肘、

修订本结40:21 门的守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墙柱和廊子,与第一个门的大小一样。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KJV 英结40:21 And the little chambers thereof were three on this side and three on that side; and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after the measure of the first gate: the length thereof was fifty cubits, and the breadth five and twenty cubits.

NIV 英结40:21 Its alcoves--three on each side--its projecting walls and its portico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ose of the first gateway.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twenty-five cubits wide.

和合本结40:22 其窗棂和廊子并雕刻的棕树,与朝东的门尺寸一样。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

拼音版结40:22 Qí chuāng líng Hélángzi, bìng diāokè de zōng shù, yǔ zhāo dōng de mén chǐcùn yíyàng. dēng qī céng táijiē shang dào zhè mén, qiánmian yǒu lángzi.

吕振中结40:22 其窗櫺和廊子的窗櫺(参25、26节加上的)以及雕刻的棕树都跟朝东路之大门的、尺寸一样;人上七层台阶到了这门,前面就有廊子。

新译本结40:22 它的窗子、门廊和雕刻的棕树,都与东门的一样;人要登七级台阶才到这门,前面尽头是门廊。

现代译结40:22 门廊、窗户,和雕刻着棕树的墙柱都跟东门的一样。甬道的入口有七个台阶上北门,甬道的尽头有一个门廊向着外院。

当代译结40:22 它的窗子、门廊、墙柱上棕树的装饰都和东门的尺寸相同。登上七级石阶,便到达内院入口,

思高本结40:22 窗户、走廊、棕榈枝、如朝东的门楼所有的尺寸一样。上去的台阶有七级,直达面前的走廊。

文理本结40:22 其窗其廊、及棕榭之状、俱循东门之度、登门之阶有七级、其前有廊、

修订本结40:22 其窗户和廊子,并雕刻的棕树,与朝东的门大小一样。要登七个台阶才能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

KJV 英结40:22 And their windows, and their arches, and their palm trees, were after the measure of the gate that looketh toward the east; and they went up unto it by seven steps;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before them.

NIV 英结40:22 Its openings, its portico and its palm tree decorations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ose of the gate facing east. Seven steps led up to it, with its portico opposite them.

和合本结40:23 内院有门与这门相对,北面、东面都是如此。他从这门量到那门,共一百肘。

拼音版结40:23 Neì yuàn yǒu mén yǔ zhè mén xiāngduì, bei miàn dōng miàn dōu shì rúcǐ. tā cóng zhè mén liáng dào nà mén, gōng yī bǎi zhǒu.

吕振中结40:23 内院有大门跟这外院的大门相对;北面东面都一样∶他从这门量到那门有一百肘。

新译本结40:23 内院有门与这门相对;北面、东面,都是一样;他从这门量到那门,共有五十公尺。

现代译结40:23 此门隔着外院,对面有另一个门,通往内院。那人量了这两个门间的距离,长五十公尺。

当代译结40:23 内院有一道门,与北门和东门相对,门与门之间的距离是四十四公尺半。

思高本结40:23 外北门的对面有一座通内院的门楼,与东门楼一样;量了门楼与门楼的距离,为一百肘。

文理本结40:23 内院有门、东门北门相对、自彼门量至此门、计百肘、

修订本结40:23 内院有门与这门相对,北面东面都是如此。他从这门量到那门,共一百肘。

KJV 英结40:23 And the gate of the inner court was over against the gate toward the north, and toward the east; and he measured from gate to gate an hundred cubits.

NIV 英结40:23 There was a gate to the inner court facing the north gate, just as there was on the east. He measured from one gate to the opposite one; it was a hundred cubits.

和合本结40:24 他带我往南去,见朝南有门。又照先前的尺寸量门洞的柱子和廊子。

拼音版结40:24 Tā daì wǒ wǎng nán qù, jiàn zhāo nán yǒu mén, yòu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liáng mén dòng de zhùzi Hélángzi.

吕振中结40:24 他领了我往南路走,我就见南路有个大门;他量了它的挨墙柱子和廊子;跟其他的、尺寸一样。

新译本结40:24 他领我向南走,我就看见朝南的门。他量了墙柱和门廊,大小与先前的一样。

现代译结40:24 那人领我到南边;我们看见朝南的门洞。他量了这门;守卫房、墙柱,和门廊的尺寸跟其他的门的一样。

当代译结40:24 他又带我到南门,他量度墙柱和门廊,尺寸都与其他门口相同,

思高本结40:24 他又领我往南走,看,朝南有一座门楼;他量了壁柱和走廊,尺寸与前面的相同。

文理本结40:24 又导我南往、见有门南向、乃量其柱其廊、其度如前、

修订本结40:24 他带我往南去,看哪,朝南有门,他量门的墙柱和廊子,大小与先前一样。

KJV 英结40:24 After that he brought me toward the south, and behold a gate toward the south: and he measured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arches thereof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NIV 英结40:24 Then he led me to the south side and I saw a gate facing south. He measured its jambs and its portico, and they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和合本结40:25 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和先量的窗棂一样。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拼音版结40:25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yǔ lángzi de zhōuwéi dōu yǒu chuāng líng, hé xiān liáng de chuāng líng yíyàng. mén dòng zhǎng wǔ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25 门道儿和它的廊子四处都有窗櫺,跟其他的窗櫺一样∶门道儿是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新译本结40:25 门的里面和门廊周围都有窗子,与先前的窗子一样。南门全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现代译结40:25 这门洞和门廊四周都有小窗。甬道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25 门口周围也有同样的窗子,长度也是二十二点叁公尺,宽度十一点一公尺。

思高本结40:25 走廊四周也有窗户,一如上述的窗户。门楼五十肘长,二十五肘宽。

文理本结40:25 门与廊四周有窗、与先量之窗相同、院长五十肘、广二十五肘、

修订本结40:25 门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户,和先前量的窗户一样。门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KJV 英结40:25 And there were windows in it and in the arches thereof round about, like those windows: the length was fifty cubits, and the breadth five and twenty cubits.

NIV 英结40:25 The gateway and its portico had narrow openings all around, like the openings of the others.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twenty-five cubits wide.

和合本结40:26 登七层台阶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柱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

拼音版结40:26 Dēng qī céng táijiē shang dào zhè mén, qiánmian yǒu lángzi. zhù shang yǒu diāokè de zōng shù, zhèbiān yī kē, nàbiān yī kē.

吕振中结40:26 有七层台阶以便登上内门;前面就有廊子;挨墙柱子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

新译本结40:26 人要登七级台阶才到这门,前面尽头是门廊,墙柱上两边都刻有棕树。

现代译结40:26 甬道的入口有七个台阶上南门,甬道的尽头一个门廊向着外院。两边有墙柱,柱上雕刻着棕树。

当代译结40:26 登上七级石阶便到门廊。墙柱也同样有棕树枝作为装饰,

思高本结40:26 上去的台阶有七级,直达面前的走廊;两边的壁柱上都有棕榈枝。

文理本结40:26 登门之阶有七级、其前有廊、柱上左右、有棕树之状、

修订本结40:26 要登七个台阶才能上到这门,前面有廊子;墙柱上雕刻着棕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

KJV 英结40:26 And there were seven steps to go up to it,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before them: and it had palm trees, one on this side, and another on that side, upon the posts thereof.

NIV 英结40:26 Seven steps led up to it, with its portico opposite them; it had palm tree decorations on the faces of the projecting walls on each side.

和合本结40:27 内院朝南有门。从这门量到朝南的那门,共一百肘。

拼音版结40:27 Neì yuàn zhāo nán yǒu mén. cóng zhè mén liáng dàozhāo nán de nà mén, gōng yī bǎi zhǒu.

吕振中结40:27 内院南路有门;他从这门量到外院南路的门有一百肘。

新译本结40:27 内院南面也有门;他从这门量到南门,共有五十公尺。

现代译结40:27 这门对着通往内院的门。那人量了这两个门间的距离,长五十公尺。

当代译结40:27 内院的门是向南的,门与门之间的距离,是四十四公尺半。

思高本结40:27 通内院朝南也有一座门楼。量了二门楼之间的距离,为一百肘。

文理本结40:27 内院有门南向、自彼门至此门、向南量之、计百肘、○

修订本结40:27 内院朝南也有门,从这门量到朝南的那门,共一百肘。

KJV 英结40:27 And there was a gate in the inner court toward the south: and he measured from gate to gate toward the south an hundred cubits.

NIV 英结40:27 The inner court also had a gate facing south, and he measured from this gate to the outer gate on the south side; it was a hundred cubits.

和合本结40:28 他带我从南门到内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南门。

拼音版结40:28 Tā daì wǒ cóng nán mén dào neì yuàn, jiù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liáng nán mén.

吕振中结40:28 他带了我从南门到内院,就量了南门,跟其他的、尺寸一样。

新译本结40:28 他领我从内院的南门进到内院,量了这门,大小与先前的一样。

现代译结40:28 那人领我从南门进到内院。他量了内院的南门,大小跟外院的一样。

当代译结40:28 他带我从南门走进内院。这门口的尺寸与上述的门口一样。

思高本结40:28 他领我由南门走进内院,量了南门楼,尺寸与上述者相同。

文理本结40:28 复导我由南门入内院、遂量南门、其度如前、

修订本结40:28 他带我从南门到内院,他量南门,大小与先前一样。

KJV 英结40:28 And he brought me to the inner court by the south gate: and he measured the south gate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NIV 英结40:28 Then he brought me into the inner court through the south gate, and he measured the south gate; it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和合本结40:29 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拼音版结40:29 Wèi fáng hé zhùzi, bìng lángzi dōu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yǔ lángzi de zhōuwéi dōu yǒu chuāng líng. mén dòng zhǎng wǔ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29 其守卫室、其挨墙柱子、与其廊子、都跟其他的、尺寸一样∶门道儿廊子四处都有窗櫺∶门道儿是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新译本结40:29 守卫室、墙柱和门廊的尺寸都与先前的一样;门的里面和门廊周围都有窗子。这门全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有古卷加“周围有门廊,长十二公尺半,宽两公尺半”之句)。

现代译结40:29 这里也有守卫房、门廊,和墙柱,大小都跟其他的门的一样。门洞和门廊四周都有小窗。

当代译结40:29 守卫室、墙柱和门廊的尺寸都一样,周围也有窗子,门口也是二十二点叁公尺高,十一点一公尺宽。

思高本结40:29 守卫房、壁柱和走廊,一如上述的尺寸;走廊四周也有窗户;门楼五十肘长,二十五肘宽。

文理本结40:29 其守卫室、其柱其廊、度亦如前、门与廊四周有窗、院长五十肘、广二十五肘、

修订本结40:29 守卫房和墙柱、廊子,大小与先前一样。门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户。门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KJV 英结40:29 And the little chambers thereof, and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arches thereof,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and there were windows in it and in the arches thereof round about: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five and twenty cubits broad.

NIV 英结40:29 Its alcoves, its projecting walls and its portico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The gateway and its portico had openings all around.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twenty-five cubits wide.

和合本结40:30 周围有廊子,长二十五肘,宽五肘。

拼音版结40:30 Zhōuwéi yǒu lángzi, zhǎng èr shí wǔ zhǒu, kuān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30 结 40:30

新译本结40:30 - - -

现代译结40:30 甬道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30 内院周围的门廊是十一点一公尺长,二点二公尺宽。

思高本结40:30 四周共五十肘长,二十五肘宽。

文理本结40:30 四周有廊、深二十五肘、广五肘、

修订本结40:30 周围有廊子,长二十五肘,宽五肘。

KJV 英结40:30 And the arches round about were five and twenty cubits long, and five cubits broad.

NIV 英结40:30 (The porticoes of the gateways around the inner court were twenty-five cubits wide and five cubits deep.)

和合本结40:31 廊子朝着外院,柱上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拼音版结40:31 Lángzi zhāo zhe waì yuàn, zhù shang yǒu diāokè de zōng shù. dēng bá céng táijiē shang dào zhè mén.

吕振中结40:31 (30节传统作∶四处都有廊子,长二十五肘,宽五肘)其廊子朝着外院;其挨墙柱子上有雕刻的棕树;其台阶则有八层。

新译本结40:31 门廊朝向外院;墙柱刻有棕树;台阶共有八级。

现代译结40:31 门廊向着外院;甬道两边的墙上都雕刻着棕树。上这门有八个台阶。

当代译结40:31 这些门廊通往外院,通道的墙柱也有棕树枝作为装饰,上去的石阶共有八级。

思高本结40:31 门廊面向外院,壁柱上也有棕榈枝。上去台阶有八级。

文理本结40:31 廊向外院、柱上有棕树之状、登门之阶有八级、

修订本结40:31 廊子朝着外院,墙柱上雕刻着棕树。要登八个台阶才能上到这门。

KJV 英结40:31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toward the utter court; and palm trees were upon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going up to it had eight steps.

NIV 英结40:31 Its portico faced the outer court; palm trees decorated its jambs, and eight steps led up to it.

和合本结40:32 他带我到内院的东面,就照先前的尺寸量东门。

拼音版结40:32 Tā daì wǒ dào neì yuàn de dōng miàn, jiù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liáng dōng mén.

吕振中结40:32 他带了我到朝东路的大门道儿(传统∶到内院的东路),就量了那门,跟其他的、尺寸一样。

新译本结40:32 他领我到内院的东门,他量了那门,大小与先前的一样。

现代译结40:32 那人领我从东门进到内院。他量了内院的东门,大小跟其他的一样。

当代译结40:32 他又带我从东门进入内院,量得的尺寸与先前的一样。

思高本结40:32 他引我到了面朝东的内院门楼,量了门楼,尺寸有如上述。

文理本结40:32 又导我入内院、东向而量其门、其度如前、

修订本结40:32 他带我到内院的东边,他量那门,大小与先前一样。

KJV 英结40:32 And he brought me into the inner court toward the east: and he measured the gate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NIV 英结40:32 Then he brought me to the inner court on the east side, and he measured the gateway; it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和合本结40:33 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都照先前的尺寸。门洞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拼音版结40:33 Wèi fáng hé zhùzi, bìng lángzi dōu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yǔ lángzi de zhōuwéi dōu yǒu chuāng líng. mén dòng zhǎng wǔ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33 其守卫室、其挨墙柱子、都跟其他的、尺寸一样∶门道儿廊子四处都有窗櫺∶门道儿是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新译本结40:33 守卫室、墙柱和门廊的尺寸都与先前的一样;门的里面和门廊的周围都有窗子。这门全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现代译结40:33 这里也有守卫房、门廊,和墙柱,大小都跟其他的门的一样。门洞和门廊四周都有小窗。甬道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33 守卫室、墙柱、门廊的尺寸都相同,门廊的周围也有窗子,门楼也是长二十二点叁公尺,宽十一点一公尺。

思高本结40:33 守卫房、壁柱和走廊,尺寸有如上述;走廊四周也有窗户。门楼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文理本结40:33 其守卫室、其柱其廊、度亦如前、门与廊四周有窗、院长五十肘、广二十五肘、

修订本结40:33 守卫房和墙柱、廊子,大小与先前一样。门两旁与廊子的周围都有窗户。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KJV 英结40:33 And the little chambers thereof, and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and there were windows therein and in the arches thereof round about: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five and twenty cubits broad.

NIV 英结40:33 Its alcoves, its projecting walls and its portico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The gateway and its portico had openings all around.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twenty-five cubits wide.

和合本结40:34 廊子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拼音版结40:34 Lángzi zhāo zhe waì yuàn.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de zhùzi dōu yǒu diāokè de zōng shù. dēng bá céng táijiē shang dào zhè mén.

吕振中结40:34 其廊子朝着外院;其挨墙柱子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和那边都有;其台阶则有八层。

新译本结40:34 门廊朝着外院;墙柱上两边都刻有棕树;台阶共有八级。

现代译结40:34 门廊向着外院;甬道两边的墙上都雕刻着棕树。上这门有八个台阶。

当代译结40:34 门廊通往外院,墙柱上也有棕树枝作为装饰,那里的石阶共有八级。

思高本结40:34 门廊面向外院;两边壁柱上也有棕榈枝。上去的台阶有八级。

文理本结40:34 廊向外院、柱上左右、有棕树之状、登门之阶有八级、

修订本结40:34 廊子朝着外院。墙柱两边都雕刻着棕树。要登八个台阶才能上到这门。

KJV 英结40:34 And the arches thereof were toward the outward court; and palm trees were upon the posts thereof, on this side, and on that side: and the going up to it had eight steps.

NIV 英结40:34 Its portico faced the outer court; palm trees decorated the jambs on either side, and eight steps led up to it.

和合本结40:35 他带我到北门,就照先前的尺寸量那门,

拼音版结40:35 Tā daì wǒ dào bei mén, jiù zhào xiānqián de chǐcùn liáng nà mén,

吕振中结40:35 他带了我到北门,就测量了那门,跟其他的、尺寸一样∶

新译本结40:35 他领我到内院的北门,量了那门,大小与先前的一样;

现代译结40:35 那人领我到北门。他量了内院的北门,大小跟外院的一样。

当代译结40:35 他又带我到北门,量得的尺寸与先前的相同。

思高本结40:35 他引我到了北门楼,量了门楼,尺寸有如上述。

文理本结40:35 又导我至北门量之、其度如前、

修订本结40:35 他带我到北门,他量了,大小与先前一样,

KJV 英结40:35 And he brought me to the north gate, and measured it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s;

NIV 英结40:35 Then he brought me to the north gate and measured it. It had the same measurements as the others,

和合本结40:36 就是量卫房和柱子,并廊子。门洞周围都有窗棂,门洞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拼音版结40:36 Jiù shì liáng wèi fáng hé zhùzi, bìng lángzi. mén dòng zhōuwéi dōu yǒu chuāng líng. mén dòngzhǎng wǔ shí zhǒu, kuān èr shí wǔ zhǒu.

吕振中结40:36 就是其守卫室、其挨墙柱子、与其廊子∶门道儿四处都有窗櫺;它是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新译本结40:36 守卫室、墙柱和门廊,都是一样。门的里面周围都有窗户;这门全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现代译结40:36 这里也有守卫房、墙柱,和门廊。门洞和门廊四周都有小窗。甬道长二十五公尺,宽十二公尺半。

当代译结40:36 守卫室、墙柱和门廊都一样,四面有窗子,长二十二点叁公尺,宽十一点一公尺。

思高本结40:36 守卫房、壁柱和走廊,四周也有窗户;门楼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文理本结40:36 量其守卫室、及柱与廊、四周有窗、院长五十肘、广二十五肘、

修订本结40:36 就是量守卫房和墙柱、廊子。门的周围都有窗户;门长五十肘,宽二十五肘。

KJV 英结40:36 The little chambers thereof, the posts thereof, and the arches thereof, and the windows to it round about: the length was fifty cubits, and the breadth five and twenty cubits.

NIV 英结40:36 as did its alcoves, its projecting walls and its portico, and it had openings all around. It was fifty cubits long and twenty-five cubits wide.

和合本结40:37 廊柱朝着外院。门洞两旁的柱子都有雕刻的棕树。登八层台阶上到这门。

拼音版结40:37 Láng zhù zhāo zhe waì yuàn. mén dòng liǎng páng de zhùzi dōu yǒu diāokè de zōng shù. dēng bá céng táijiē shang dào zhè mén.

吕振中结40:37 其廊子(传统∶其挨墙柱子)朝着外院;其挨墙柱子上有雕刻的棕树,这边和那边都有;其台阶则有八层。

新译本结40:37 门廊(这译法参古译本,“门廊”原文作“墙柱”)朝向外院;墙柱上两边都刻有棕树,台阶共有八级。

现代译结40:37 门廊向着外院,甬道两边的墙上雕刻着棕树。上这门有八个台阶。

当代译结40:37 门廊通往外院,两旁的墙柱有棕树枝作为装饰,那里的石阶共有八级。

思高本结40:37 门廊面向外院;两边壁柱上也有棕榈枝。上去的台阶有八级。

文理本结40:37 廊向外院、柱上左右、有棕树之状、登门之阶有八级、○

修订本结40:37 墙柱朝着外院。墙柱两边都雕刻着棕树。要登八个台阶才能上到这门。

KJV 英结40:37 And the posts thereof were toward the utter court; and palm trees were upon the posts thereof, on this side, and on that side: and the going up to it had eight steps.

NIV 英结40:37 Its portico faced the outer court; palm trees decorated the jambs on either side, and eight steps led up to it.

和合本结40:38 门洞的柱旁有屋子和门,祭司(原文作“他们”)在那里洗燔祭牲。

拼音版结40:38 Mén dòng de zhù páng yǒu wūzi hé mén. jìsī ( yuánwén zuò tāmen ) zaì nàli xǐ Fánjì shēng.

吕振中结40:38 在大门道儿的廊子(传统∶的挨墙柱子)有一间屋子和它的进口;祭司们(原文∶他们)就在那里涮洗燔祭牲。

新译本结40:38 在各门的墙柱旁边都有一间有门的房子;那里是洗燔祭牲的地方。

现代译结40:38 外院有一间厢房,跟通往内院的北门洞的门廊连接,是用来洗烧化祭的祭牲的。

当代译结40:38 在门口墙柱旁边有一个给祭司洗燔祭牲用的房间。

思高本结40:38 在门楼的门廊两旁,各有一间有门的厢房,在 面洗涤全燔祭牲。

文理本结40:38 门内柱侧有小室、以涤燔祭之牲、

修订本结40:38 有房间和它的入口在门的墙柱旁,那里是洗燔祭牲的地方。

KJV 英结40:38 And the chambers and the entries thereof were by the posts of the gates, where they washed the burnt offering.

NIV 英结40:38 A room with a doorway was by the portico in each of the inner gateways, where the burnt offerings were washed.

和合本结40:39 在门廊内,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有两张桌子,在其上可以宰杀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

拼音版结40:39 Zaì mén láng neì, zhèbiān yǒu liǎng zhāng zhuōzi, nàbiān yǒu liǎng zhāng zhuōzi, zaì qí shang keyǐ zǎishā Fánjì shēng, shú zuì zhaì shēng, hé shú qiā zhaì shēng.

吕振中结40:39 在门道儿的廊子里、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有两张桌子,好在那上头宰杀燔祭牲、解罪祭牲和解罪责祭牲。

新译本结40:39 在门廊里,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也有两张桌子,在上面可以宰杀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

现代译结40:39 门廊里摆着四张桌子,一边两张,这些桌子是用来宰烧化祭、赎罪祭,和赎过祭的祭牲用的。

当代译结40:39 在门廊两边各有两张用来屠宰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的桌子。

思高本结40:39 在门廊两边,每边有两张桌子,在上面宰杀全燔祭、赎罪祭和赎过祭牺牲。

文理本结40:39 门廊之内、左右各有二几、以宰燔祭补过祭赎罪祭之牲、

修订本结40:39 在门的走廊内,这边有两张桌子,那边也有两张桌子,其上可宰杀燔祭牲、赎罪祭牲和赎愆祭牲。

KJV 英结40:39 And in the porch of the gate were two tables on this side, and two tables on that side, to slay thereon the burnt offering and the sin offering and the trespass offering.

NIV 英结40:39 In the portico of the gateway were two tables on each side, on which the burnt offerings, sin offerings and guilt offerings were slaughtered.

和合本结40:40 上到朝北的门口,这边有两张桌子,门廊那边也有两张桌子。

拼音版结40:40 Shang dào zhāo bei de ménkǒu, zhèbiān yǒu liǎng zhāng zhuōzi, mén láng nàbiān ye yǒu liǎng zhāng zhuōzi.

吕振中结40:40 上到朝北的大门的进口那里、在外头一边有两张桌子;门道儿的廊子的另一边、也有两张桌子。

新译本结40:40 在北门入口的台阶那里,朝向外面的一边有两张桌子,朝向门廊的另一边也有两张桌子。

现代译结40:40 门廊外北门入口处有四张桌子,每边两张。

当代译结40:40 上到北门的进口,门廊靠外的两边亦各有两张桌子,

思高本结40:40 在登上门廊的入口处的北面,靠外的一面有两张桌子,在门廊的另一面也有两张桌子。

文理本结40:40 廊外北向之门、其阶旁有二几、门廊之旁、亦有二几、

修订本结40:40 上到北门的入口,朝向外面的这边有两张桌子,门的走廊那边也有两张桌子。

KJV 英结40:40 And at the side without, as one goeth up to the entry of the north gate, were two tables; and on the other side, which was at the porch of the gate, were two tables.

NIV 英结40:40 By the outside wall of the portico of the gateway, near the steps at the entrance to the north gateway were two tables,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eps were two tables.

和合本结40:41 门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有四张桌子,共八张。在其上祭司宰杀牺牲。

拼音版结40:41 Mén zhèbiān yǒu sì zhāng zhuōzi, nàbiān yǒu sì zhāng zhuōzi, gōng bá zhāng. zaì qí shang jìsī zǎishā xī shēng.

吕振中结40:41 在门扇旁、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也有四张桌子,共八张∶祭司(原文∶他们)就是在那上头宰杀祭牲的。

新译本结40:41 在大门两边,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也有四张桌子,共有八张,供宰杀祭牲之用。

现代译结40:41 这样,一共有八张桌子可供宰杀祭牲之用,门廊里四张,门廊外四张。

当代译结40:41 即里外都有四张桌子,共八张,供祭司屠宰祭牲之用。

思高本结40:41 门楼旁边,每边有四张桌子,共八张,在上面宰杀祭牲。

文理本结40:41 门旁左右各四几、共八几、宰牲于上、

修订本结40:41 门这边有四张桌子,那边也有四张桌子,共八张,在其上宰杀祭牲。

KJV 英结40:41 Four tables were on this side, and four tables on that side, by the side of the gate; eight tables, whereupon they slew their sacrifices.

NIV 英结40:41 So there were four tables on one side of the gateway and four on the other--eight tables in all--on which the sacrifices were slaughtered.

和合本结40:42 为燔祭牲有四张桌子,是凿过的石头做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祭司将宰杀燔祭牲和平安祭牲所用的器皿放在其上。

拼音版结40:42 Wéi Fánjì shēng yǒu sì zhāng zhuōzi, shì zuò guō de shítou zuò chéng de, zhǎng yī zhǒu bàn, kuān yī zhǒu bàn, gāo yī zhǒu. jìsī jiāng zǎishā Fánjì shēng hépíng ān zhaì shēng suǒ yòng de qìmǐn fàng zaì qí shang.

吕振中结40:42 给燔祭牲用的有四张桌子,是凿好了的石头作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祭司(原文∶他们)将宰杀燔祭牲跟平安祭牲的器皿放在上头。

新译本结40:42 另有四张桌子供燔祭使用,是用凿好的石头做的,长七十五公分,宽七十五公分,高五十公分,宰杀燔祭牲和其他祭牲所用的器皿是放在那里的。

现代译结40:42 门廊里的四张是供宰杀烧化祭的祭牲用的。这些桌子是石头凿成的,高五十公分,桌面七十五公分正方。宰杀祭牲用的器具都放在桌上。

当代译结40:42 此外,又有四张用石凿成的桌子,是用来放置屠宰燔祭牲器具的。桌子长宽都是六十六点八公分,高四十四公分半。

思高本结40:42 又有四张为全燔祭用的桌子,都是四方石头砌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上面放宰杀全燔祭牺牲和其他祭牲的用具。

文理本结40:42 亦有石凿之几四、为燔祭所用、长一肘有半、广一肘有半、高一肘、宰燔祭及他祭牲者、置所用之器于其上、

修订本结40:42 为燔祭牲的四张桌子是用石头凿成的,长一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宰杀燔祭牲和其他祭牲所用的器皿可放在其上。

KJV 英结40:42 And the four tables were of hewn stone for the burnt offering, of a cubit and an half long, and a cubit and an half broad, and one cubit high: whereupon also they laid the instruments wherewith they slew the burnt offering and the sacrifice.

NIV 英结40:42 There were also four tables of dressed stone for the burnt offerings, each a cubit and a half long, a cubit and a half wide and a cubit high. On them were placed the utensils for slaughtering the burnt offerings and the other sacrifices.

和合本结40:43 有钩子,宽一掌,钉在廊内的四围。桌子上有牺牲的肉。

拼音版结40:43 Yǒu gōuzǐ, kuān yī zhǎng, dīng zaì láng neì de sìwéi. zhuōzi shang yǒu xī shēng de ròu.

吕振中结40:43 有壁架子(意难确定,或译∶平版)宽一手掌,安装在廊子里面四处;人献的肉是放在桌子上的。

新译本结40:43 周围的墙上钉有钩子,各长七公分半。桌子上放有献祭的肉。

现代译结40:43 桌子四边有七公分半宽的槽。献祭用的肉都放在桌上。

当代译结40:43 廊子里周围安着很多七点四公分长的双钩。桌上放着祭肉。

思高本结40:43 屋内四周钉有一掌长的挂钩,桌上放有祭肉。

文理本结40:43 有钩广约一掌、钉于廊内四周、几上置胙肉、

修订本结40:43 有钩子,宽一掌,挂在廊内的四周围。桌子上可放祭牲的肉。

KJV 英结40:43 And within were hooks, an hand broad, fastened round about: and upon the tables was the flesh of the offering.

NIV 英结40:43 And double-pronged hooks, each a handbreadth long, were attached to the wall all around. The tables were for the flesh of the offerings.

和合本结40:44 在北门旁,内院里有屋子,为歌唱的人而设。这屋子朝南,在南门旁,又有一间朝北(“南”原文作“东”)。

拼音版结40:44 Zaì bei mén páng, neì yuàn lǐ yǒu wūzi, wèi gē chàng de rén ér shè. zhè wūzi zhāo nán ( nán yuánwén zuò dōng ). zaì nán mén páng, yòu yǒu yī jiān zhāo bei.

吕振中结40:44 他带了我从外面进内院,我就见有两间屋子(传统∶内门道儿外面有歌唱人屋子)在内院∶一间在北门旁边,朝着南路;一间在南(传统∶东)门旁边,朝着北路。

新译本结40:44 内院的门外有两间(这译法参古译本,“两间”原文作“供歌唱的人使用的”)房子:一间在北门旁边,朝向南面;一间在南门旁边,朝向北面。

现代译结40:44 那人领我到内院。内院有两个房间,一个在北门旁边,朝南,另一个在南门旁边,朝北。

当代译结40:44 在内院里有歌咏班用的厢房,一间在北门旁向南,一间在东门旁向北。

思高本结40:44 他领我走到内院,看见在内院中,有两座厢房:一座靠北门的厢房,面朝南;一座看南门的厢房,面朝北。

文理本结40:44 内门之外、内院有室、为讴歌者所居、一在北门旁南向、一往东门旁北向、

修订本结40:44 从外面进到内门,内院里有房间,为歌唱的人而设;一间在北门旁,朝南,又有一间在南门旁,朝北。

KJV 英结40:44 And without the inner gate were the chambers of the singers in the inner court, which was at the side of the north gate; and their prospect was toward the south: one at the side of the east gate having the prospect toward the north.

NIV 英结40:44 Outside the inner gate, within the inner court, were two rooms, one at the side of the north gate and facing south, and another at the side of the south gate and facing north.

和合本结40:45 他对我说:“这朝南的屋子是为看守殿宇的祭司;

拼音版结40:45 Tā duì wǒ shuō, zhè zhāo nán de wūzi shì wèi kānshǒu diàn yǔ de jìsī.

吕振中结40:45 他对我说∶这间朝着南路的屋子是给守着殿宇职守的祭司用的。

新译本结40:45 他对我说:“这间朝向南面的房子是给那些负责圣殿职事的祭司使用的。

现代译结40:45 那人告诉我,朝南的房间是给在圣殿供职的祭司用的,

当代译结40:45 他对我说:“向南的厢房是给殿内供职的祭司用的,

思高本结40:45 他对我说:「那面朝南的厢房是为在殿内供职的司祭之用,

文理本结40:45 其人告我曰、南向之室、为守殿之祭司所居、

修订本结40:45 他对我说:"这朝南的房间是为了圣殿供职的祭司,

KJV 英结40:45 And he said unto me, This chamber, whose prospect is toward the south, is for the priests, the keepers of the charge of the house.

NIV 英结40:45 He said to me, "The room facing south is for the priests who have charge of the temple,

和合本结40:46 那朝北的屋子是为看守祭坛的祭司。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孙,近前来事奉耶和华的。”

拼音版结40:46 Nà zhāo bei de wūzi shì wèi kānshǒu jìtán de jìsī. zhèxie jìsī shì Lìwèi rén zhōng Sādū de zǐsūn, jìn qián lái shìfèng Yēhéhuá de.

吕振中结40:46 那间朝着北路的屋子是给守着祭坛职守的祭司用的∶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孙;只有他们可以走近永恒主来侍候他。

新译本结40:46 那间朝向北面的房子是给那些负责祭坛职事的祭司使用的。这些祭司都是撒督的子孙,在利未人中只有他们可以近前来事奉耶和华。”

现代译结40:46 朝北的房间是给在祭坛前供职的祭司用的。所有的祭司都是撒督的后代。在利未支族中,只有他们可以到上主面前事奉他。

当代译结40:46 向北的厢房是给坛前供职的祭司用的。他们都是撒督的子孙,是利未的后裔,在主面前专职事奉。”

思高本结40:46 那面朝北的厢房是为在祭坛前供职的司祭之用,他们是肋未的後代中,走近祭坛供职的匝多克的子孙。」

文理本结40:46 北向之室、为守坛之祭司所居、即利未裔撒督子孙、诣耶和华而役事者居之、

修订本结40:46 那朝北的房间是为了祭坛前供职的祭司;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孙,近前来事奉耶和华的。"

KJV 英结40:46 And the chamber whose prospect is toward the north is for the priests, the keepers of the charge of the altar: these are the sons of Zadok among the sons of Levi, which come near to the LORD to minister unto him.

NIV 英结40:46 and the room facing north is for the priests who have charge of the altar. These are the sons of Zadok, who are the only Levites who may draw near to the LORD to minister before him."

和合本结40:47 他又量内院,长一百肘,宽一百肘,是见方的。祭坛在殿前。

拼音版结40:47 Tā yòu liáng neì yuàn, zhǎng yī bǎi zhǒu, kuān yī bǎi zhǒu, shì jiàn fāng de. jìtán zaì diàn qián.

吕振中结40:47 他又量了祭坛院子,长一百肘,宽一百肘,是四方的∶祭坛在殿的前面。

新译本结40:47 他又量了内院,长五十公尺,宽五十公尺,是正方形的;祭坛就在殿的前面。

现代译结40:47 那人量了内院,是五十公尺正方,圣殿坐落西边,前面有一个祭坛。

当代译结40:47 他量度了殿前的院子,院子是边长四十四公尺半的正方形,祭坛就在殿的前面。

思高本结40:47 他量了庭院:长一百肘,宽一百肘,为四方形;在殿前有一祭坛。

文理本结40:47 又量其院、长百肘、广百肘、其式维方、坛在室前、○

修订本结40:47 他又量内院,长一百肘,宽一百肘,是正方的。祭坛就在殿前。

KJV 英结40:47 So he measured the court, an hundred cubits long, and an hundred cubits broad, foursquare; and the altar that was before the house.

NIV 英结40:47 Then he measured the court: It was square--a hundred cubits long and a hundred cubits wide. And the altar was in front of the temple.

和合本结40:48 于是,他带我到殿前的廊子,量廊子的墙柱。这面厚五肘,那面厚五肘。门两旁,这边三肘,那边三肘。

拼音版结40:48 Yúshì tā daì wǒ dào diàn qián de lángzi, liáng lángzi de qiáng zhù. zhè miàn hòu wǔ zhǒu, nà miàn hòu wǔ zhǒu. mén liǎng páng, zhèbiān sān zhǒu, nàbiān sān zhǒu.

吕振中结40:48 于是他带了我到殿前的廊子,又量了廊子的挨墙柱∶这边厚五肘,那边厚五肘;门道儿是宽十四肘;门道儿的侧面墙是、(系参七十子修复的)这边三肘,那边三肘。

新译本结40:48 他领我到圣殿的门廊,量了门廊的墙柱,这边厚两公尺半,那边厚两公尺半。门口宽七公尺(这译法参古译本,原文没有“七公尺”),门的内墙,这边一公尺半,那边一公尺半。

现代译结40:48 接着,他领我到圣殿的前堂。他量了前堂,深两公尺半,宽七公尺,两边的墙厚各一公尺半。

当代译结40:48 他带我来到殿前通往圣所的门廊,两旁有墙柱,厚二点二公尺,门每边宽一点叁公尺,

思高本结40:48 他领我进了圣殿的门廊,量了门廊的壁柱,两边各有五肘。门宽十四肘,墙壁每边叁肘。

文理本结40:48 又导我至室前之廊、而量其柱、左右各广五肘、其门左右、各广三肘、

修订本结40:48 于是他带我到殿前的走廊,量走廊的墙柱。这面宽五肘,那面宽五肘。门的两旁,这边三肘,那边三肘。

KJV 英结40:48 And he brought me to the porch of the house, and measured each post of the porch, five cubits on this side, and five cubits on that side: and the breadth of the gate was three cubits on this side, and three cubits on that side.

NIV 英结40:48 He brought me to the portico of the temple and measured the jambs of the portico; they were five cubits wide on either side. The width of the entrance was fourteen cubits and its projecting walls were three cubits wide on either side.

和合本结40:49 廊子长二十肘,宽十一肘。上廊子有台阶,靠近墙柱又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拼音版结40:49 Lángzi zhǎng èr shí zhǒu, kuān shí yī zhǒu. shang lángzi yǒu táijiē. kàojìn qiáng zhù yòu yǒu zhùzi, zhèbiān yī gēn, nàbiān yī gēn.

吕振中结40:49 廊子是长二十肘,宽十二(传统∶十一)肘;登十层台阶可以到上头;靠近挨墙柱还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新译本结40:49 门廊宽十公尺,深六公尺(这译法参古译本,“六公尺”原文作“七公尺”);人要登台阶才上到门廊;墙柱旁边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现代译结40:49 前堂的台阶宽十公尺,深六公尺。前堂两边各有一根柱子。

当代译结40:49 门廊长八点九公尺,宽四点九公尺。上门廊靠近墙柱的石级两旁都有柱子。

思高本结40:49 门廊长二十肘,宽十二肘;上去的台阶有十级。靠着壁柱,有二柱,每边一柱。

文理本结40:49 廊深二十肘、广十一肘、拾级而登、柱旁复有柱、左右各一、

修订本结40:49 走廊长二十肘,宽十一肘 。要登台阶才能上到走廊。靠近墙柱又有柱子,这边一根,那边一根。

KJV 英结40:49 The length of the porch was twenty cubits, and the breadth eleven cubits; and he brought me by the steps whereby they went up to it: and there were pillars by the posts, one on this side, and another on that side.

NIV 英结40:49 The portico was twenty cubits wide, and twelve cubits from front to back. It was reached by a flight of stairs, and there were pillars on each side of the jamb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