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亚伯兰解救罗得
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4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注: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
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
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
20 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起誓,
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提要:1 四王与五王的交战。12 罗得被掳。14 亚伯兰将他救回。18 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20 亚伯兰给他十分之一。22 他的同伴得到了他们应得的分之后,他将其余的战利品归还给了所多玛王。


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本会注释】

  学术界对本章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分歧。有些学者将其视为一份基于史实的古代可靠文献。其他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由后来的犹太作者编造的故事,其目的是想美化先祖亚伯兰。但考古发现已经证实该段经文的背景、语言和专有名称与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状况完全相符。这些发现大大地坚定了那些相信本章历史真实性之人的立场。但人们尚无法以非圣经文献中所提到的人物来认定本章所列举的任何国王,因为人们对此时期的政治历史所知甚少。

  暗拉非作示拿王。此王按传统被认定为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位也是最伟大的国王汉穆拉比。旧约记载中所提到的示拿都是指巴比伦的(见创10:10节注释),所以暗拉非可能是一位巴比伦国的国王,但示拿也可能是楔形文字文献中所说的,位于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的珊哈拉(Shanhéara)。另外从纪年的角度来说,汉穆拉比也不大可能是暗拉非。虽然有些学者相信汉穆拉比的在位年代较早,但更新的观点认为他的统治时期是在公元前十八或十七世纪,此年代要比亚伯兰的时代晚一百多年。暗拉非与汉穆拉比在语言学上的相似性同样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自从1930年左右,另外三位名叫汉穆拉比的国王被相继发现,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时期。一个在乌加利,一个在阿勒坡,另一个在一座不明之城。因此显然的我们尚且无法确定暗拉非的身份。

  亚略作以拉撒王。楔形文字文献证实亚略或亚利乌克(Arriwuk)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马里城作王的心利林王的儿子之一。虽然这并不是以拉撒王本人,但亚略这一名字在亚伯兰后期的记载中出现表明它符合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人们很容易将以拉撒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拉萨城联系在一起。人们过去经常试图这样认定以拉撒,但缺乏确切的证据。

  基大老玛作以拦王。这是一个以拦文的美称,其含义是“拉迦玛[女神]的仆人”。许多以拦国王的名称都是以库杜尔(kudur“仆人”)起头的,例如库杜尔玛布克(Kudur-Mabuk)、库杜尔纳昆提(Kudur-Nachunte)、和库杜尔伊利勒(Kudur-Ellil)。基大老玛的后半部分是希伯来文对以拦女神拉迦玛的音译。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非圣经文献中发现库杜尔拉迦玛的名字。

  提达作戈印王。许多赫人的王都使用这一名字(Tudhalia),但人们无法确定该国王是否在任何圣经以外的记载中出现过。

尽管人们无法确切地认定四王的身份,但他们的名字后都在亚伯兰所生活的时代出现过。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创14章的记载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


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本会注释】

  在非圣经文献中找到约旦河谷城邦国王的名字要比当时的那些大国的国王困难得多。但这里所提到的四个名字都是巴勒斯坦人的名称,可以椐此解释他们的意思。在阿拉伯语中,比拉的意思就是“胜利者”、比沙就是“个子高的人”、示纳就是“辛神[巴比伦的月神]是父”、善以别就是“大有名望者”。

基大老玛和东方诸王的进军图

    1.侵略者沿着大道而来,打败了利乏音人、苏西人和以米人。

    2.把何利人赶到加低斯以南。

    3.转而攻打亚玛力人和亚摩利人。

    4.他们打败了五王,带着俘虏而归。

    5.一个逃难者到希伯仑向亚伯兰报告所发生的事情。

    6.亚伯兰追击侵略者直到何把,并夺回了一切。

    7.亚伯兰经撒冷而归,受到至高上帝的祭司麦基洗德的祝福。


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本会注释】

  西订谷。根据这节经文的描述,西订谷应被认定为后来称为盐海或死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区。现今死海北部三分之二的地区水位极深(152-344米),在亚伯兰的时代一定就已经存在了。死海的南部较浅,其深度均不超过四米半。浸在水中的树木显示死海的该部分不久前还是旱地。因此将“西订谷”的地理位置定于死海南部是十分合理的。该地区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而渐渐地被淹没。在现代,其水位一直在缓慢地升高,直到农田灌溉减少了约旦河水的流入量,和到达死海的水流量。由于许多的河流流入至今仍非常肥沃的死海南部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推定现在构成死海最南部地区的整个河谷,曾一度是圣经将其与伊甸园和尼罗河谷相媲美的肥沃平原(创13:10)。所以所多玛城、蛾摩拉城、押玛城、洗扁城和琐珥城大抵就坐落在这里。


4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本会注释】

  基大老玛是诸王联盟的首领。以拦已是亚伯兰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大国。以拦与其他的亚裔统治者相结盟西征,可能为要重新打开通往红海的贸易路线。由于巴勒斯坦的西部处于埃及人的权势之下,亚裔国家自然会试图控制其贸易路线。从以下的经节中可以看出来,向基大老玛进贡的不单是西订的五国。进贡的数额可能很高,因此当许多民族从上一次战役中稍有恢复时,便反叛并停止每年向美索不达米亚进贡。


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本会注释】

  背叛带来了讨伐,讨伐的目的就是希望恢复先前的状态。我们没有必要认为第1节中所提到的诸王都亲自参加了这场征战。古代东方的统治者总喜欢将每一场战役都说成是他们一手指挥并获胜的。

  利乏音人。第一场战役发生在巴珊的亚特律加宁城,即现代的Sheikh Sa`ad,在加利利海的东边约35公里处。利乏音人在圣经的前几卷中经常提到,是主要生活在约旦河东岸的一个古代民族(参申2:11旁注;3:11,13等)。

  苏西人。该民族及其地理位置在圣经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未提到过,因此我们无法予以认定,除非他们是申2:20节中所说的散送冥,后来被亚扪人所取代。

  以米人。以米人先于摩押人在死海以东居住,后来被他们所取代(申2:10,11)。沙微基列亭的意思就是基列亭的高原。基列亭是一个城市的名称,位于亚嫩河的一条北部支流边上,后来被分给了流便支派(书13:19)。


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胜利的军队继续南侵,打败杀何利人或户利人。何利人居住在死海以南的山区,后来被以东人所灭(申2:22)。他们追击战败的民族一直杀到位于西乃半岛北部的巴兰沙漠。


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本会注释】

  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本节首次提到了一个沙漠绿洲,它将在以色列人旷野漂流的四十年历史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其全称为加低斯巴尼亚(见民32:8)。原名安密巴的意思是“审判之泉”。

  亚玛力人,亚摩利人。亚玛力人是游荡在巴勒斯坦以南地区的沙漠部族,是胜利之军的下一个目标。居住在死海以西的亚摩利人也不例外。在代下20:2节中,哈洗逊他玛被认定为隐基底。


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本会注释】

  下一次交战发生在隐基底的东南方,在现今被死海南部所淹没的河谷之中(见对第3节的注释)。这五个城邦国将兵力联合起来,共同抵御东北四王的军队。


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本会注释】

  石漆坑。这个战场显然是五位当地的国王所选定的,以便利用他们对这里特殊地理环境的了解。露天的柏油井是美索不达米亚所独有的特征。但在今日的巴勒斯坦或约旦河以东地区却从来没有被发现过。不过死海的南部仍有相当多的柏油从海底涌出并漂在水面上。这再次证明“西订谷”现在被死海的水所淹没。正如约瑟夫、斯特拉波、狄奥多罗和塔西图所证实的,喷发出来的沥青在古典时代已经成为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他们称死海为沥青湖。

  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他们抵御大国胜利之是就师的最后努力失败了,正如前几次一样。两位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这不是指所有的王都被杀了,因为第17节表明至少所多玛王还活着。这只是说明他们彻底的失败。


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本会注释】

  战败的城邦遭到掳掠,其中还活着的居民被虏走。其中包括罗得和他的家人以及他一切的财产(见第16节)。这里再次强调了罗得愚昧的选择所导致的不幸后果(创13:12,13)。


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本会注释】

  一位逃难者,可能是罗得的一个仆人,来到亚伯兰在希伯仑附近居住的地方,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圣经在此首次称亚伯兰为“希伯来人”,表示他是一个希伯的后代。希伯的后代在公元前二千年期间遍布古代东方的各个地区。他们在楔形文字的碑铭中被称为“哈比鲁人”,在埃及人的文献中被称为“哈皮鲁人”。作为一个希伯的后 “希伯来人”。

  与亚伯兰联盟。此经文中提到的三位亚摩利兄弟,作为亚伯兰的同盟者,很可能是部族的首领。亚伯兰曾与他们订立了互助条约,正如这里所示。所以他们协助亚伯兰营救罗得。


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本会注释】

  精练壮丁。亚伯兰是唯一一位以军事领袖的身份出现的先祖。他马上准备营救他的侄子,立即带领他的部下和亚摩利朋友出发追击(第24节)。译为“精练壮丁”的希伯来词在圣经的其他地方从未出现过,但在一封于公元前十五世纪写于他纳的书信中,它被认定为一个表示“随从”的迦南词汇。亚伯兰的318名“精练壮丁”出生在他的家中,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这说明如果不包括他新近在埃及寄居时(创12:16;16:1)所获得的奴仆,亚伯兰已拥有超过318名男仆(见《先祖与先知》第141页)。我们不知道与亚伯兰一起出征的三位朋友到底有多少随从,但他们很可能对他的军队构成了实质性的扩充。有人怀疑对于亚伯兰的军队怎么能够打败如此强大的军队。但历史记载了许多以少胜多的实例。另外,古代的军队按现代的标准规模是很小的。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米吉多战役中,图特摩斯三世杀死了83个敌人并掠走了340名俘虏,并且将此视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公元前十四世纪巴勒斯坦的亚玛拿书信谈到了四十到五十人的军队,有时甚至谈到了只有十到二十人的军队。巴勒斯坦的城邦国王正是以此而成功地防御了他们的城邑。关于亚玛拿书信,详见第106页。这些文献为了解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巴勒斯坦增添了许多资料。

  直追到但。正前所述,这里用后来的地名代替原来的名称利善(见书19:47,及创47:11节注释)。利善城位于黑门山脚下,在呼勒湖以北约16公里处。后来,这里成为了以色列国最北部的边界。“从但直到别是巴”的说法后被用来表示迦南的疆界(见撒下17:11等)。美索不达米亚王的胜利军队在回家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而亚伯兰必须穿越整个巴勒斯坦才能赶上他们。


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

【本会注释】

  杀败敌人。胜利的美索不达米亚军队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快要接近敌人的时候,亚伯兰将其军队分为许多小组,在夜间发起了出其不意的进攻。亚伯兰的袭击者从四面攻入敌人的军营,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令强大的美索不达米亚军队仓皇而逃,留下了所有的战利品和俘虏。

  又追到何把。何把的位置尚未确定,而大马色则位于但的东北方60多公里的地方。亚伯兰追赶逃跑的敌人,直到他们不足以重新组织军队进行反击为止。亚伯兰大获全胜。


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本会注释】

  亚伯兰虽然明显地具有军事才能,但他无疑是在将自身置于上帝的引导和保护之下后,才去追击胜利之诸王的职业军队的。他那毫无畏惧的信心和无私的精神得到了充足的报偿。我们无法确定保罗在谈论到那些在“争战中显出勇敢”(来11:34)的信心英雄时是否包括了亚伯兰。


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本会注释】

  从西订谷战役中逃脱的比拉得到了亚伯兰胜利的消息,就出来迎接他回来。他们相遇的地点在古时被称为沙微谷,后来被称为“王谷”。这似乎就是撒下18:18节所说的王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里可能就是汲沦谷(《先祖与先知》第703页),后来被称为约沙法谷。该谷位于锡安山脚下,大卫的宫殿后来就是在这里建造的。


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本会注释】

  麦基洗德。撒冷的祭司君王和所多玛王一起来迎接亚伯兰。在亚伯兰的年代,耶路撒冷被称为撒冷或沙冷,意思就是“平安”或“安全”(见诗76:2)。耶路撒冷城是在公元前十九世纪的埃及文献中被首次证实的。当时,该城被亚摩利人的王所统治。耶路撒冷的意思就是“平安之城”,而麦基洗德的意思就是“我的王是公义的”或“仁义王”,正如来7:2节所示。所多玛王迎接亚伯兰的目的是要领回其人口(创14:21),而麦基洗德却是来祝福这位胜利的指挥官。

  饼和酒。这些是迦南的主要产品。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来迎接亚伯兰的目的一直是人们推测的话题。有人认为这些是献给亚伯兰和他的士兵作为茶点的,而其他人认为它们象征着将迦南的土地转让给先祖。它们很可能只是对亚伯兰为当地恢复平安、自由和繁荣而表示感谢的一点心意。

  他是祭司。“祭司”一词在这里的首次出现,暗示存在着一种经常性的、有组织的献祭崇拜仪式。

  至高上帝。希伯来原文为`El-`Elyon。上帝的这个名称只在这里和第22节中出现过。此词的前半部分`El与伊罗兴(`Elohim)的词根相同,表示“强壮者”。此词很少单独被用来指上帝,而是和一些对属性加以修饰的词汇合用,如`El-Shaddai,“全能神”或`Eloe-Yisra`el,“以色列的上帝”。至高上帝的后半部分`Elyon经常在旧约中出现(民24:16;申32:8;撒下22:14等),将上帝描绘成“至高者”、“被高举者”、“至高无上者”。在亚伯兰时代邪恶的迦南人和亚摩利人当中存在这样一位不仅忠于真神、而且可以以祭司的身份主持宗教仪式的本地君王,确实是一件非常希奇的事情(参出2:16)。这表明上帝在各地仍有其忠心的儿女。上帝真实的仆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却绝不会从地球上消失。上帝从未缺少过忠心的见证人,不论时代多么的黑暗,也不论人类多么的邪恶。

  圣经注释家对麦基洗德这个人物进行了许多的推测。这位祭司君王在圣经的记述中突然出现,紧接着便又在古代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的各种推测几乎都是毫无价值的。“麦基洗德不是基督”(怀爱伦,《评》,1890年2月18日),但他的工作预表了基督的工作(诗110:4;来6:20至7:21;《历代愿望》第578页)。他那出人意料的出现使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永久的人物,其祭司的职份成为了耶稣基督之祭司职份的一个预表。


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赐福与亚伯兰!

【本会注释】

  在宣告“至高上帝”对亚伯兰的祝福时,麦基洗德扮演了一个真祭司的角色(见20节注释)。祝福的内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有两个平行结构。


20 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本会注释】

  来7:4节说明缴纳什一的是亚伯兰,而不是麦基洗德。将从敌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献上十分之一是对麦基洗德神圣的祭司职份的一种认可,并且证明亚伯兰对缴纳什一的神圣制度十分熟悉。

  这是圣经首次提到交纳什一。在整个旧约和新约中经常确认什一为一种上帝的要求(见创28:22;利27:30-33;民18:21-28;尼13:12;太23:23;来7:8)。亚伯兰缴纳什一的事实表明,这一制度并不是一种为满足献祭服务的需要而临时制定的,而是一种从起初就由上帝所规定的做法。将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表明了信徒承认上帝对其一切财产的所有权。上帝曾证明亚伯兰遵守了祂的命令、法度和律例(创26:5)。他认真地履行了他一切的宗教义务。其中一项就是将其所得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信心之始祖的这一举动为一切乐意服侍上帝并分享上帝赐福的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如古时一样,上帝对忠心缴纳什一所发出的应许依然有效(见玛3:10)。上帝仍愿随时实现祂的应许,并大大地赐福给那些象亚伯兰一样忠心地将其收入的十分之一归还给上帝的人。


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本会注释】

  所多玛王虽然先行到达(第17节),但他似乎先让位给更重要的人物麦基洗德,见证了他与亚伯兰之间的会面,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就是要归还人口。而按照古代战争的惯例,这些人口本应成为亚伯兰和其盟友的财产。


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华起誓:

【本会注释】

  (原文)我已经举起我的手。亚伯兰在说话时举起了一只手作为发誓的标志,这是一种常见的起誓形式(见申32:40;结20:5,6;但12:7;启10:5,6)。他这样做是在向“至高上帝”发誓,麦基洗德也是奉祂的名祝福他的。这表明麦基洗德的上帝,天地的主,也是他的上帝(见第19节)。


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本会注释】

  亚伯兰在对待他侄子的事上极为大度(创13:8,9),这种精神也在他对待一个邪恶城邦之王的态度上表现了出来。他不仅归还了他所营救的一切男丁、妇女和儿童,而且还有他手中所拥有的一切战利品。先祖虽然并不反对从外邦君王那里领受礼物(创12:16),但他却不愿意分享不敬虔的所多玛人的财物。这与罗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伯兰唯一无法归还的是其部下用作食物的那部分战利品以及那些属于其同盟者的战利品。

  当亚伯兰拒绝接受所多玛王给他的战利品时,他表现出一种比世人更高尚的盼望。他随时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但又不妨碍他人之权利的实现。他允许他自己部下获得他们的口粮,并允许他的盟友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他们只得到他们所应得的分。但亚伯兰自己却不在意这些事。他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寻求“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11:16)。因此他能够轻看一切属世的利益。他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但他的盼望和心愿却不属于这个世界。有信心的人都具有一种使他们超脱这个世界的高尚思想和意志。


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一、卷 名

  犹太人给《创世记》定名是根据希伯来文本的第一个词beres-hith,意思是“起始”,但犹大《塔木德》则称之为“世界创造之书”。“创世记”一词名意为“起源”,最早是七十士译本用来指该卷书的内容。英语译本采用了这个词。副标题“摩西的第一卷书”希伯来原著中是没有的,而是几世纪以后加上去的。

 

二、作 者

  犹太人和基督徒都认为,出埃及时期希伯来人伟大的立法者和领袖摩西是《创世记》的作者。在基督教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曾有异教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可是大约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所有基督徒和犹太人从来没有真正地怀疑过这一点。从两个多世纪以前开始,人们对人类思想各个领域的信念和见解提出疑问,从而在一些未知的领域中有了发现,种种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然而,这同一种好问的精神也引导一些喜欢批评的人对于作为基督教信仰基础的圣经的真实性提出了疑问。

  《创世记》是现代第一部受到严格考察的书,从而开始了圣经高等考证的时代。1753年,法国的一位法医让·阿斯特鲁克(Sean Astruc)出版了一本题为《推测》(Conjectures)的书,声称《创世记》里上帝的不同名称证明它是由不同来源的材料编集而成。阿斯特鲁克承认摩西是这些材料的收集者和编篡者,可是他的追随者不久就不承认摩西为《创世记》的编者。喜欢批评的神学家们在两个多世纪时间里一直试图把《创世记》所谓的不同来源区分开来,说《创世记》出自不同作家的手,至少是在所谓若干个阶段里撰写、整理、修改、编辑,最后合成一本书。学者们坚持这些批评的观点,并在一项重大原则上达成一致意见,即《创世记》是由许多不同价值观,不同作者,不同时间的不同文稿所组成,但是他们在哪些部分属于某一时期,哪些部分属于另一时期的问题上意见大不相同。各个批评学派大相径庭的见解表明他们假设的基础是何等不稳。过去一百年里考古的发现已证明了许多批评意见的错误。批评家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理论和说法。然而他们当中仍有许人以种种理由不承认摩西为《创世记》的作者。现将他们的若干理由罗列如下:

  1、《创世记》使用了三个不同的上帝名称,在某一部分显然爱用一个名称,在另一部分则用另一名称,这证明《创世记》不止一人所著。一些批评家认为多采用“耶和华”(希伯来语YHWH或JHWH“亚卫”)的部分为“亚卫底本”的作者所写,简写为J,而主要采用“艾洛希姆”称号的部分为所谓的“艾洛希姆底本”的作者所著,简写为E,参予《创世记》编著的其他作者据说还有一位祭司(即“祭司底本”,简写为P),一位编辑者(R),以及其他的人。
  2、根据一些批评家的看法,《创世记》中故事多处出现的重复,表明是一位后来的作者采用了一些平行的记叙,并草草编集而成。这位作者无法隐瞒他采用了不同来源材料的事实。
  3、《创世记》故事的环境与当时的时代不符,反而与迟得多的时代相符。
  4、一些地名采用的是迟得多的名称,而不是原来不同的名称。
  5、古巴比伦关于创造,洪水和先祖的传说与圣经的记载十分相似,所以大部分现代神学家认为希伯来作者是在被掳期间吸收了巴比伦的传说,按照一神论的观点进行改编,以迎合希伯来的读者。

  保守的基督徒不同意上面的观点,理由如下:

  1、上帝,主,耶和华的圣名在整部希伯来文圣经都是多少有点随意选用的,不能证明其出于不同的作者,象批评家们所说的那样,七十士译本和最古老的希伯来圣经抄本,包括最近发现的以赛亚古卷,表明在某一种抄本的某一段落采用“上帝”的地方,在另一抄本中则采用“主”或“耶和华”,相反的情况也有。
  2、叙事中的重复并不一定证明某一文学作品来自不同的来源。维护摩西著作统一性的人发现圣经以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由同一位作者所写的著作也有着类似的重复。
  3、对于古代历史和环境了解的增加,表明《创世记》的作者很熟悉他所描写的时代。有关先祖的记载与当时的环境完全吻合。
  4、抄录圣经的人在某些地方采用较后的地名是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
  5、巴比伦的传说与希伯来文字记录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不能证明一个民族的说法是从另一个民族那里吸收来的,而只能从它们是有共同的来源这一点上得到解释。《创世记》是灵感之作,以崇高纯洁的形式叙述事件,而巴比伦的传说则以低级异教的格调叙述同样的事件。

  本文的目的不是驳斥高等考证家用以支持他们学说的种种论点。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摩西作为作者的证据。

  《出埃及记》的作者一定是创世记的作者,因为五经的第二卷是第一卷的继续,明显地体现相同的精神和宗旨。既然基督曾亲自证实《出埃及记》的作者,称之为“摩西的书”(可12:26),前面一卷《创世记》也一定是摩西所写的。《出埃及记》所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约瑟的历史中所表显出来对埃及生活和风俗的熟悉,与摩西所受的教育和经历是一致的。虽然《创世记》由摩西所写的证据没有《出埃及记》那样的明显和直接,但摩西五经共有的语言特点证明它们是出于同一位作者。新约的证言也指出摩西是在圣灵的感动下写作的。

  耶稣基督曾数次引用《创世记》。祂的证言表明祂把《创世记》看作圣经的一部分。祂引用了创1:27和2:24后,讲了祂引圣经时常用的一句话:“你们没有念过吗?”(太19:4,5)这表明引文中所含的真理仍然有效,具有约束力。当时耶稣是在与法利赛人辩论上帝有关离婚的法律。在这段记录中(可10:2-9),很明显地看出耶稣把《创世记》的引文视为摩西所作。当耶稣的对手们问祂有没有权利休妻时,祂没有直接回答,而反问说:“摩西吩咐你们的是什么?”法利赛人在回答时引用了五经的第五卷《申命记》24:1-4中摩西的一项规定。对于这一点,基督说,摩西给他们定了这一条是因为他们心地刚硬,原来并不是这样的。接着祂引用了摩西的另外两段话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创1:27;2:24)。

  在其他几个场合,耶稣提到一些只记载在《创世记》的事件,表明祂把《创世记》看作是准确的历史记录(见路17:26-29;约8:37等)。

  在使徒的著作中也多次引用了《创世记》,清楚地表明他们确信《创世记》为摩西在灵感之下所作(见罗4:17;加3:8;4:30;来4:4;雅2:23)。

根据上述的证据,基督徒可以确信摩西是《创世记》的作者。怀爱伦写到摩西客居米甸时说:“摩西在这里受圣灵感动,写下了《创世记》。”(《先祖与先知》251页)

 

三、历史背景

  《创世记》写于公元之前1500年左右,希伯来人在埃及地为奴期间(《善恶之争》第五章),概述了我们这个世界多世纪的历史。《创世记》的头几章无法置于某一历史背景之中,象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探讨历史时那样。除了摩西的著作以外,我们没有任何洪水以前的历史文物。我们也没有考古的记录,只有化石沉默而往往又是含糊的见证。

  洪水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考古学家发掘出许多文物,涉及到《创世记后》较后章节时期的人民,风俗,政体等。例如我们对亚伯拉罕时代就了解得相当清楚。以色列人为奴时期的埃及历史记录可以相当准确地恢复起来。从亚伯拉罕到出埃及这段时期中,发展起高度的文明,特别是在米索不达米地区和尼罗河流域。在北方,赫人强盛起来。在巴勒斯坦,居住着好战的民族,领导他们的是一些小国王。野蛮的习俗反映了所有这些民族黑暗的异教信仰。

  牢固的种族纽带把《创世记》先祖同上米索不大米和下米索不大米的闪米特各部族联系在一起。《创世记》详细描述了先祖在一些古代重要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如西订谷列王之战(14章),平原诸城的毁灭(18,19章)以及在大饥荒时期埃及人得蒙保护等。《创世记》里面的人物有牧人也有战士,有市民也有游牧者,有政治家也有逃亡者,他们的故事使《创世记》的读者了解那些经常与希伯来人接触的较为次要的民族,和远古的伟大民族。

  《创世记》并没有描写产生于埃及和米索不大米的伟大文明。可是在先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明的存在。上帝的子民并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脱离社会和政治。他们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除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外,他们的文明和文化与周围的民族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在真正敬拜耶和华的人中,他们是最重要的余民,所以他们就成了圣经作者视野的中心。这种显著的侧重自然令人发问:摩西创作《创世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四、主题

  每一个仔细研究《创世记》的人都注意到该书主题首先是叙述了上帝如何对待少数爱祂、事奉祂、忠于祂的人,其次是那些离弃上帝和祂训诲的人堕落到多么深的地步。《创世记》是上帝赐给人启示的第一部永恒记录。

  就教义而言,这部书也很重要,其中记载了这个世界和一切生物的被造,罪的侵入,上帝救恩的应许。它告诉我们,人类拥有自由的判断力和意志。干犯上帝的律法是一切灾祸的根源。它教导我们当遵守圣安息日为休息和崇拜的日子,以及婚姻的神圣性,家庭的建立,顺从的报赏,犯罪的惩罚等。

  《创世记》的写作文体风趣盎然,对青年人的思想富有感染力,其中高尚的道德主题又是成年人的精神食粮。《创世记》中的教诲对所有的人都有助益。任何基督徒都不应忽略研究这一卷书,其中那些光彩夺目的人物值得每一个上帝的儿女所效妨。

 

五、纲要

(一)从世界的创造到亚伯拉罕创1:1-11:26

  1、创造天地 创1:1-2:25
    1)六日创造 创1:1-1:31
    2)设立安息日 创2:1-3
    3)人类创造和伊甸园的详情 创2:4-25
  2、人类堕落的经过及其直接后果 创3:1-5:32
    1)试探与堕落 创3:1-8
    2)被逐出伊甸园 创3:9-24
    3)该隐和亚伯 创4:1-15
    4)该隐的后代 创4:16-24
    5)从亚当到挪亚 创4:25-5:32
  3、洪水 创6:1-9:17
    1)洪水以前人类的堕落状况 创6:1-13
    2)建造方舟 创6:14-22
    3)洪水的经过 创7:1-8:14
    4)挪亚立约 创8:15-9:17
  4、从挪亚到亚伯拉罕 创9:18-11:26
    1)挪亚儿子们的命运 创9:18-29
    2)各民族一览表 创10:1-32
    3)巴别塔变乱口音 创11:1-9
    4)从闪到亚伯拉罕 创11:10-26

(二)先祖亚伯拉罕和以撒创11:27-26:35

  1、亚伯兰 创11:27-16:16
    1)蒙召前往迦南 创11:27-12:9
    2)在埃及 创12:10-20
    3)与罗得分开 创13:1-18
    4)罗得蒙救,会见麦基洗德 创14:1-24
    5)与上帝立约 创15:1-21
    6)娶夏甲,生以实玛利 创16:1-16
  2、亚伯拉罕 创17:1-25:18
    1)重新立约,亚伯兰成为亚伯拉罕的经过,割礼的设立。创17:1-27
    2)亚伯拉罕和天使,所多玛和周围城市的毁灭。创18:1-19:38
    3)在基拉耳,以撒出生,驱逐以实玛利。创20:1-21:34
    4)亚伯拉罕最大的考验 创22:1-24
    5)撒拉的死和埋葬 创23:1-20
    6)以撒娶利百加 创24:1-67
    7)亚伯拉罕的后代 创25:1-18
  3、以撒 创25:19-26:35
    1)以撒的儿子 创25:19-34
    2)以撒和基拉耳的亚米比勒 创26:1-35

(三)先祖雅各 创27:1-36:43

  1、抢夺者 雅各创27:1-31:55
    1)雅各用欺骗的手段接受祝福 创27:1-46
    2)雅各逃亡和在伯特利见异象 创28:1-22
    3)雅各为妻子而工作,建立起家庭 创29:1-30:43
    4)雅各从拉班手下逃亡 创31:1-55
  2、以色列,与神角力者 创32:1-36:43
    1)雅各回迦南,在毗努伊勒 创32:1-33:20
    2)示剑之辱,家庭问题 创34:1-35:29
    3)以扫的后代 创36:1-43

(四)拯救者约瑟 创37:1-50:26

1、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创37:1-36
  2、犹大的堕落行为 创38:1-30
  3、约瑟坚持原则 创39:1-40:23
  4、约瑟成了埃及的拯救者 创41:1-57
  5、约瑟再遇他的弟兄们 创42:1-45:28
  6、雅各前往埃及 创46:1-47:31
  7、雅各的祝福 创48:1-49:33
  8、雅各和约瑟之死 创50:1-26

和合本创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拼音版创14:1 Dàng `Anlāfēi zuò Shìnádì wáng, Yàlüè zuò Yǐlāsā wáng, Jīdàlǎomǎ zuò Yǐlán wáng, Tídá zuò Gēyìn wáng de shíhou,

吕振中创14:1 当暗拉非做示拿王,亚略做以拉撒王,基大老玛做以拦王,提达做戈印王的日子,

新译本创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现代译创14:1 巴比伦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等四王联合,

当代译创14:1 在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思高本创14:1 那时史纳尔王阿默辣斐耳,厄拉撒尔王阿黎约客,厄兰王革多尔老默尔,哥因王提达耳,

文理本创14:1 维时、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

修订本创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KJV 英创14:1 And it came to pass in the days of Amraphel king of Shinar, Arioch king of Ellasar, Chedorlaomer king of Elam, and Tidal king of nations;

NIV 英创14:1 At this time Amraphel king of Shinar, Arioch king of Ellasar, Kedorlaomer king of Elam and Tidal king of Goiim

和合本创14: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拼音版创14:2 Tāmen dōu gōngdǎ Suǒduōmǎ wáng Bǐlā, Gémólā wáng Bǐshā, Yēmǎ wáng Shìnà, Xǐbiǎn wáng Shànyǐbié, hé Bǐlā wáng. Bǐlā jiù shì Suǒer.

吕振中创14:2 他们向所多玛王比锐,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就是琐珥王──作战。

新译本创14:2 他们兴兵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现代译创14:2 跟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遍王善以别、比拉王(又称琐珥王)等五王作战。

当代译创14:2 有一次,他们联合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也就是琐珥王)。

思高本创14:2 兴兵攻击索多玛王贝辣,哈摩辣王彼尔沙,阿德玛王史纳布,责波殷王舍默贝尔及贝拉即左哈尔王。

文理本创14:2 与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及比拉即琐珥王战、

修订本创14:2 他们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KJV 英创14:2 That these made war with Bera king of Sodom, and with Birsha king of Gomorrah, Shinab king of Admah, and Shemeber king of Zeboiim, and the king of Bela, which is Zoar.

NIV 英创14:2 went to war against Bera king of Sodom, Birsha king of Gomorrah, Shinab king of Admah, Shemeber king of Zeboiim, and the king of Bela (that is, Zoar).

和合本创14: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拼音版创14:3 Zhè wǔ wáng dōu zaì Xīdénggǔ huìhé. Xīdénggǔ jiù shì Yánhǎi.

吕振中创14:3 这些王在西订山谷会合;那就是盐海。

新译本创14:3 这五王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现代译创14:3 五王的军队在西订谷会师;西订谷就是现在的死海。

当代译创14:3 这五个王在西订谷(即盐海)会师。

思高本创14:3 那些王子会合於息丁山谷,即今日的盐海。

文理本创14:3 五王咸会于西订谷、即今之盐海、

修订本创14:3 这些王都会合在西订谷,西订谷就是盐海。

KJV 英创14:3 All these were joined together in the vale of Siddim, which is the salt sea.

NIV 英创14:3 All these latter kings joined forces in the Valley of Siddim (the Salt Sea).

和合本创14:4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拼音版创14:4 Tāmen yǐjing shìfèng Jīdàlǎomǎ shí èr nián, dào shí sān nián jiù beìpàn le.

吕振中创14:4 他们服事了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新译本创14:4 他们服事了基大老玛已经有十二年,到第十三年就背叛了。

现代译创14:4 他们曾经被基大老玛统治了十二年,但在第十叁年,他们背叛了他。

当代译创14:4 他们受基大老玛王辖制有十二年之久,到了第十叁年就群起叛变。

思高本创14:4 他们十二年之久隶属於革多尔老默尔,在十叁年上就背叛了。

文理本创14:4 此五王事基大老玛、历十有二年、至十三年而叛、

修订本创14:4 他们已经服事基大老玛十二年,第十三年就背叛了。

KJV 英创14:4 Twelve years they served Chedorlaomer, and in the thirteenth year they rebelled.

NIV 英创14:4 For twelve years they had been subject to Kedorlaomer, but in the thirteenth year they rebelled.

和合本创14: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拼音版创14:5 Shí sì nián, Jīdàlǎomǎ hé tóngméng de wáng dōu lái zaì Yàtèlǜjiāníng, shā baì le Lìfáyīnrén, zaì Hāmaì shā baì le Sūxīrén, zaì Shāwēijīliètíng shā baì le Yǐmǐrén,

吕振中创14: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击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击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击败了以米人,

新译本创14:5 第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了,在亚特律.加宁击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击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击败了以米人,

现代译创14:5 第十四年,基大老玛和他盟国的王率领军队,在亚特律加宁击败利乏音人,在哈麦击败苏西人,在基列亭平原击败以米人,

当代译创14:5 在第十四年,基大老玛联同其他的王在亚特律加宁打败利乏音人,在哈麦打败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打败以米人,

思高本创14:5 在十四年上,革多尔老默尔率领与他联盟的君王前来,在阿市塔特卡尔那殷击败了勒法因,在哈木击败了组斤,在克黎雅塔殷平原击败了厄明,

文理本创14:5 十四年、基大老玛与同盟诸王来、击利乏音族于亚特律加甯、苏西族于哈麦、以米族于沙微基列亭、

修订本创14:5 第十四年,基大老玛和与他结盟的王都来了,在亚特律.加宁击败利乏音人,在哈麦击败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击败以米人,

KJV 英创14:5 And in the fourteenth year came Chedorlaomer, and the kings that were with him, and smote the Rephaims in Ashteroth Karnaim, and the Zuzims in Ham, and the Emims in Shaveh Kiriathaim,

NIV 英创14:5 In the fourteenth year, Kedorlaomer and the kings allied with him went out and defeated the Rephaites in Ashteroth Karnaim, the Zuzites in Ham, the Emites in Shaveh Kiriathaim

和合本创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拼音版创14:6 Zaì Hélìrén de Xīershān shā baì le Hélìrén, yīzhí shā dào kàojìn kuàngye de Yīlèbālán.

吕振中创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败了何利人,一直追击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新译本创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败了何利人,一直追击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现代译创14:6 在以东山区击败何利人,追击他们到旷野边缘的伊勒巴兰。

当代译创14:6 在西珥山打败何利人,直杀到荒野边缘的伊勒巴兰。

思高本创14:6 在曷黎人的色依尔山击败了曷黎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厄耳帕兰;

文理本创14:6 又击何利族于西珥山、至邻于旷野之伊勒巴兰、

修订本创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败何利人,一直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KJV 英创14:6 And the Horites in their mount Seir, unto Elparan, which is by the wilderness.

NIV 英创14:6 and the Horites in the hill country of Seir, as far as El Paran near the desert.

和合本创14: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拼音版创14:7 Tāmen huí dào Anmìbā, jiù shì Jiādīsī, shā baì le Yàmǎlì quán dì de rén, yǐjí zhù zaì Hāxǐxùntāmǎ de Yàmólìrén.

吕振中创14:7 然后转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击毁了亚玛力人的各乡间,又击败了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新译本创14:7 然后转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攻占了亚玛力人全部的领土,也击败了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现代译创14:7 接着,他们回师到加低斯(那时叫做安密巴),攻占了亚玛力人的全部领土,击败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当代译创14:7 然后他们又折返安密巴(即加低斯),征服亚玛力全境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思高本创14:7 然後回军转到恩米市帕特,即卡德士,征服了阿玛肋克人的全部领土,也征服了住在哈匝宗塔玛尔的阿摩黎人。

文理本创14:7 四王归至安密巴、即加低斯、击亚玛力之全境、及居哈洗逊他玛之亚摩利族、

修订本创14:7 他们转回,来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击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KJV 英创14:7 And they returned, and came to Enmishpat, which is Kadesh, and smote all the country of the Amalekites, and also the Amorites, that dwelt in Hazezontamar.

NIV 英创14:7 Then they turned back and went to En Mishpat (that is, Kadesh), and they conquered the whole territory of the Amalekites, as well as the Amorites who were living in Hazazon Tamar.

和合本创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拼音版创14:8 Yúshì Suǒduōmǎ wáng, Gémólā wáng, Yēmǎ wáng, Xǐbiǎn wáng, hé Bǐlā wáng ( Bǐlā jiù shì Suǒer ) dōu chūlai, zaì Xīdénggǔ bǎi zhèn, yù tāmen jiāo zhàn,

吕振中创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就是琐珥王、都出来,在西订山谷摆阵,和他们交战;

新译本创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列阵,与他们交战;

现代译创14:8 於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遍王,和比拉王的军队在西订谷会师,

当代译创14:8 於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就一同出兵,在西订谷列好阵势,

思高本创14:8 索多玛王哈摩辣王,阿德玛王,责波殷王和贝拉即左哈尔王於是出来,在息丁山谷列阵,

文理本创14:8 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比拉即琐珥王、皆出、陈于西订谷、

修订本创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KJV 英创14:8 And there went out the king of Sodom, and the king of Gomorrah, and the king of Admah, and the king of Zeboiim, and the king of Bela (the same is Zoar;) and they joined battle with them in the vale of Siddim;

NIV 英创14:8 Then the king of Sodom, the king of Gomorrah, the king of Admah, the king of Zeboiim and the king of Bela (that is, Zoar) marched out and drew up their battle lines in the Valley of Siddim

和合本创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拼音版创14:9 Jiù shì yù Yǐlán wáng Jīdàlǎomǎ, Gēyìn wáng Tídá, Shìnádì wáng `Anlāfēi, Yǐlāsā wáng Yàlüè jiāo zhàn. nǎi shì sì wáng yǔ wǔ wáng jiāo zhàn.

吕振中创14:9 就是和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四个王和五个王交战。

新译本创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就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现代译创14:9 要跟以拦王、戈印王、巴比伦王、以拉撒王作战;五王跟四王交战。

当代译创14:9 抵抗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跟他们展开恶战。

思高本创14:9 与厄兰王革多尔老默尔,哥因王提达耳,史纳尔王阿漠辣斐耳和厄拉撒尔王阿黎约客交战:四个王子敌对五个王子。

文理本创14:9 以敌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四王与五王战、

修订本创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这就是四王对五王之战。

KJV 英创14:9 With Chedorlaomer the king of Elam, and with Tidal king of nations, and Amraphel king of Shinar, and Arioch king of Ellasar; four kings with five.

NIV 英创14:9 against Kedorlaomer king of Elam, Tidal king of Goiim, Amraphel king of Shinar and Arioch king of Ellasar--four kings against five.

和合本创14: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拼音版创14:10 Xīdénggǔ yǒu xǔduō dàn qī kēng. Suǒduōmǎ wáng hé Gémólā wáng taópǎo, yǒu diào zaì kēng lǐ de, qíyú de rén dōu wàng shān shàng taópǎo.

吕振中创14:10 西订山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新译本创14:10 西订谷有许多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的时候,都掉在坑里,其余的人都向着山上逃跑。

现代译创14:10 西订谷到处是柏油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的时候掉进坑里;其馀叁王逃到山上去。

当代译创14:10 原来,西订谷布满了沥青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败走的时候,一时不慎,便掉进坑里,其他的人都拼命往山上逃命。

思高本创14:10 息丁山谷遍地是沥青坑;索多玛王和哈摩辣王逃跑时都跌在坑 ;其馀的人都逃到山 去了。

文理本创14:10 西订谷多石漆坑、所多玛王与蛾摩拉王奔而陷其中、余遁于山、

修订本创14:10 西订谷有许多柏油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掉在坑里,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KJV 英创14:10 And the vale of Siddim was full of slimepits; and the kings of Sodom and Gomorrah fled, and fell there; and they that remained fled to the mountain.

NIV 英创14:10 Now the Valley of Siddim was full of tar pits, and when the kings of Sodom and Gomorrah fled, some of the men fell into them and the rest fled to the hills.

和合本创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拼音版创14:11 Sì wáng jiù bǎ Suǒduōmǎ hé Gémólā suǒyǒude cáiwù, bìng yīqiè de liángshi dōu lǔlǜe qù le.

吕振中创14:11 四个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跟一切粮食都拿了走,

新译本创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以及一切粮食都拿走,

现代译创14:11 四王抢走所多玛、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和粮食。

当代译创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和粮食,洗劫一空。

思高本创14:11 那四个王子劫走了索多玛和哈摩辣所有的财物和一切食粮,

文理本创14:11 四王夺所多玛蛾摩拉之辎重粮食而去、

修订本创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和所有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KJV 英创14:11 And they took all the goods of Sodom and Gomorrah, and all their victuals, and went their way.

NIV 英创14:11 The four kings seized all the goods of Sodom and Gomorrah and all their food; then they went away.

和合本创14: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拼音版创14:12 Yòu bǎ Yàbólán de zhíér Luódé hé Luódé de cáiwù lǔlǜe qù le. dāngshí Luódé zhèng zhù zaì Suǒduōmǎ.

吕振中创14:12 也把亚伯兰弟兄的儿子罗得和罗得的财物都拿了走。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新译本创14:12 连埃布尔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也带走了。当时,罗得住在所多玛。

现代译创14:12 那时亚伯兰的侄儿罗得住在所多玛;他们也把他掳去,并且抢走他的财物。

当代译创14:12 罗得那时正住在所多玛,四王把他和他的财物也一同劫走。

思高本创14:12 连亚巴郎兄弟的儿子罗特和他的财物也带走了,因为那时他正住在索多玛。

文理本创14:12 亚伯兰侄罗得居所多玛、人与物皆被虏、○

修订本创14:12 他们也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都掳掠去了。当时罗得住在所多玛。

KJV 英创14:12 And they took Lot, Abram's brother's son, who dwelt in Sodom, and his goods, and departed.

NIV 英创14:12 They also carried off Abram's nephew Lot and his possessions, since he was living in Sodom.

和合本创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拼音版创14:13 Yǒu yī ge taó chūlai de rén gàosu Xībólái rén Yàbólán. Yàbólán zhèng zhù zaì Yàmólìrén Mànlì de xiàngshù nàli. Mànlì hé Yǐshí ge bìng Yànǎi dōu shì dìxiōng, céng yǔ Yàbólán liánméng.

吕振中创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在亚摩利人幔利的圣笃耨树(或译∶圣橡树)那里居住。幔利是以实各的族弟兄,也是亚乃的族弟兄;这些人都是和亚伯兰结约的盟友。

新译本创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跑来告诉希伯来人埃布尔兰。那时,埃布尔兰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以及亚乃,都是兄弟;他们都是埃布尔兰的盟友。

现代译创14:13 有一个逃脱的人来向希伯来人亚伯兰报告这一切。那时亚伯兰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圣树附近。幔利跟他兄弟以实各和亚乃都是亚伯兰的盟友。

当代译创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把这件事情告诉亚伯兰。那时,亚伯兰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区,幔利是以实各和亚乃的兄弟,他们都是亚伯兰的盟友。

思高本创14:13 有个逃出的人跑来,将这事告诉了希伯来人亚巴郎,他那时住在阿摩黎人玛默勒的橡树区;这阿摩黎人原是亚巴郎的盟友厄市苛耳和阿乃尔的兄弟。

文理本创14:13 有逃遁者、以告希伯来人亚伯兰、时、亚伯兰居近亚摩利人幔利之橡、幔利乃以实各亚乃之兄弟、此三人曾与亚伯兰结盟、

修订本创14:13 有一个逃脱的人来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以实各和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结盟。

KJV 英创14:13 And there came one that had escaped, and told Abram the Hebrew; for he dwelt in the plain of Mamre the Amorite, brother of Eshcol, and brother of Aner: and these were confederate with Abram.

NIV 英创14:13 One who had escaped came and reported this to Abram the Hebrew. Now Abram was living near the great trees of Mamre the Amorite, a brother of Eshcol and Aner, all of whom were allied with Abram.

和合本创14: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拼音版创14:14 Yàbólán tīngjian tā zhíér ( yuánwén shì dìxiōng ) beìlǔ qù, jiù shuaìlǐng tā jia lǐ shēng yǎng de jīngliàn zhuàng dīng sān bǎi yī shí bā rén, zhí zhuī dào dàn,

吕振中创14:14 亚伯兰听见他的侄儿被掳了去,就抽出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新译本创14:14 埃布尔兰一听见侄儿被人掳去,就抽调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一直追到但。

现代译创14:14 亚伯兰一听到他的侄儿罗得被掳,就召集他家族的精壮战士叁百十八人,前往追赶四王,一直追到但。

当代译创14:14 亚伯兰一听见侄儿被掳的消息,便马上率领着族中叁百一十八名受过训练的壮丁去追赶他们,直追到但的地方。

思高本创14:14 亚巴郎一听说他的亲人被人掳去,遂率领家生的步兵叁百一十八人,直追至丹。

文理本创14:14 亚伯兰闻侄被虏、遂率习练之丁壮、素育于家者、三百一十八人、追敌至但、

修订本创14: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 被掳去,就把三百一十八个生在他家中、受过训练的壮丁全都出动去追,一直到但。

KJV 英创14:14 And when Abram heard that his brother was taken captive, he armed his trained servants, born in his own house, three hundred and eighteen, and pursued them unto Dan.

NIV 英创14:14 When Abram heard that his relative had been taken captive, he called out the 318 trained men born in his household and went in pursuit as far as Dan.

和合本创14: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

拼音版创14:15 Biàn zaì yè jiān, zìjǐ tóng púrén fēnduì shā baì dírén, yòu zhuī dào Dàmǎsè zuǒbiān de Hébǎ,

吕振中创14:15 他和他的奴仆趁夜分队,攻击敌人,击败了他们,又追到大马色北边的何把;

新译本创14:15 埃布尔兰和他的仆人漏夜分队攻击他们,结果击败了他们,又追赶他们直到大马士革北面的何把,

现代译创14:15 他在那里把战士分成数队,趁着夜间进攻,打败了敌人。他继续追击敌人,一直追到大马士革北方的何巴,

当代译创14:15 他和他的随从也连夜分头出击,大败敌人,追杀他们直追到大马士革的何把,

思高本创14:15 夜间又和自己的仆人分队袭击,将他们击败,直追至大马士革以北的曷巴,

文理本创14:15 乘夜分队进攻、追至大马色北之何把、

修订本创14:15 在夜间,他和他的仆人分队击败了敌人,并且追杀他们,直到大马士革北边的何把。

KJV 英创14:15 And he divided himself against them, he and his servants, by night, and smote them, and pursued them unto Hobah, which is on the left hand of Damascus.

NIV 英创14:15 During the night Abram divided his men to attack them and he routed them, pursuing them as far as Hobah, north of Damascus.

和合本创14: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拼音版创14:16 Jiàng beìlǔ lüè de yīqiè cáiwù duó huí lái, lián tā zhíér Luódé hé tāde cáiwù, yǐjí fùnǚ, rénmín ye dōu duó huí lái.

吕振中创14:16 将一切财物夺回来,也将他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以及妇女人口、都夺回来。

新译本创14:16 将一切财物都夺回来,也把他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以及妇女和族人,都夺了回来。

现代译创14:16 夺回被抢走的一切,又抢救了他侄儿罗得和他所有的财物、妇女,和其他被掳去的人。

当代译创14:16 夺回所有被劫的财物,又救出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妇女以及其他的俘虏。

思高本创14:16 夺回了所有的财物,连他的亲属罗特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和人民都夺回来了。

文理本创14:16 夺回所虏之物、暨侄罗得、与其所有、爰及人民妇女、○

修订本创14:16 他把一切被掳掠的财物夺回,也把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人和妇女都夺回来。

KJV 英创14:16 And he brought back all the goods, and also brought again his brother Lot, and his goods, and the women also, and the people.

NIV 英创14:16 He recovered all the goods and brought back his relative Lot and his possessions, together with the women and the other people.

和合本创14: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拼音版创14:17 Yàbólán shā baì Jīdàlǎomǎ hé yù tā tóngméng de wáng huí lái de shíhou, Suǒduōmǎ wáng chūlai, zaì Shāwēigǔ yíngjiē tā. Shāwēigǔ jiù shì Wánggǔ.

吕振中创14:17 亚伯兰击败了基大老玛和跟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山谷,就是王之山谷,迎接亚伯兰。

新译本创14:17 埃布尔兰击败了基大老玛和与他联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帝王谷。

现代译创14:17 亚伯兰打败基大老玛和跟他同盟的诸王凯旋荣归的时候,所多玛王到沙微谷(又叫王谷)迎接他。

当代译创14:17 亚伯兰大败基大老玛,与他的盟军奏凯荣归的时候,所多玛王就跑到沙微谷(即王谷)来接他们。

思高本创14:17 亚巴郎击败革多尔老默尔和与他联盟的王子回来时,索多玛王出来,到沙委山谷,即「君王山谷」迎接他。

文理本创14:17 亚伯兰既戮基大老玛与同盟诸王而归、所多玛王出、至沙微谷、即今之王谷以迎之、

修订本创14:17 亚伯兰击败基大老玛和与他结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的谷。

KJV 英创14:17 And the king of Sodom went out to meet him after his return from the slaughter of Chedorlaomer, and of the kings that were with him, at the valley of Shaveh, which is the king's dale.

NIV 英创14:17 After Abram returned from defeating Kedorlaomer and the kings allied with him, the king of Sodom came out to meet him in the Valley of Shaveh (that is, the King's Valley).

和合本创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拼音版创14:18 Yòu yǒu Sāleng wáng Maìjīxǐdé daì zhe bǐng hé jiǔ chūlai yíngjiē. tā shì zhìgāo shén de jìsī.

吕振中创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也出来∶他是至高者上帝的祭司。

新译本创14:18 撒冷王麦基洗德也带着饼和酒出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现代译创14:18 至高者上帝的祭司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亚伯兰,

当代译创14:18 至高上帝的祭司撒冷王麦基洗德也带着饼和酒出来相迎,

思高本创14:18 撒冷王默基瑟德也带了饼酒来,他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

文理本创14:18 撒冷王麦基洗德、为至高上帝之祭司、携饼与酒而出、

修订本创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KJV 英创14:18 And Melchizedek king of Salem brought forth bread and wine: and he was the priest of the most high God.

NIV 英创14:18 Then Melchizedek king of Salem brought out bread and wine. He was priest of God Most High,

和合本创14: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

拼音版创14:19 Tā wéi Yàbólán zhùfú, shuō, yuàn tiāndì de zhǔ, zhìgāo de shén cì fú yǔ Yàbólán.

吕振中创14:19 他给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制作主、至高者上帝,赐福与亚伯兰!

新译本创14:19 他给埃布尔兰祝福,说:“愿创造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给埃布尔兰。

现代译创14:19 祝福他,说:「愿至高者上帝、天地的创造者赐福给亚伯兰!

当代译创14:19 祝福亚伯兰说:“愿天地的主宰、至高的上帝赐福亚伯兰。

思高本创14:19 祝福他说:「愿亚巴郎蒙受天地的主宰,至高者天主的祝福!

文理本创14:19 祝之曰、愿天地之主宰、至高之上帝、锡嘏于亚伯兰、

修订本创14: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 "愿至高的上帝、 天地的主赐福给亚伯兰!

KJV 英创14:19 And he blessed him, and said, Blessed be Abram of the most high God, possessor of heaven and earth:

NIV 英创14:19 and he blessed Abram, saying, "Blessed be Abram by God Most High,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和合本创14:20 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拼音版创14:20 Zhìgāo de shén bà dírén jiāo zaì nǐ shǒu lǐ, shì yīngdāng chēngsòng de. Yàbólán jiù bǎ suǒ de de ná chū shí fèn zhīyī lái, gei Maìjīxǐdé.

吕振中创14:20 至高者上帝把你的敌人交在你手里,他是应当受祝颂的!」亚伯兰就把一切所有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新译本创14:20 把敌人交在你手里的至高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埃布尔兰就把所得的一切,拿出十分之一来,给了麦基洗德。

现代译创14:20 愿那位使你战胜敌人的至高者上帝受颂赞!」亚伯兰从夺回来的战利品中拿出十分之一送给麦基洗德。

当代译创14:20 使你大获全胜的那至高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於是,亚伯兰就把所夺得的十分之一送给麦基洗德。

思高本创14:20 愿将你的敌人交於你手中的至高者的天主受赞美! 」亚巴郎遂将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给了默基瑟德。

文理本创14:20 至高上帝、以敌付于尔手、宜颂美焉、亚伯兰以其所获者、什一奉之、

修订本创14:20 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 他是应当称颂的!" 亚伯兰就把所有的拿出十分之一给他。

KJV 英创14:20 And blessed be the most high God, which hath delivered thine enemies into thy hand. And he gave him tithes of all.

NIV 英创14:20 And blessed be God Most High, who delivered your enemies into your hand." Then Abram gave him a tenth of everything.

和合本创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拼音版创14:21 Suǒduōmǎ wáng duì Yàbólán shuō, nǐ bǎ rénkǒu gei wǒ, cáiwù nǐ zìjǐ ná qù ba.

吕振中创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拿走。」

新译本创14:21 所多玛王对埃布尔兰说:“请你把人交给我,至于财物,你拿去吧。”

现代译创14:21 所多玛王向亚伯兰说:「战利品都归你!但是把我的人民都还给我!」

当代译创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请你把我的人民交还给我,我的人民跟我归回去,至於其他的财物,你尽管拿去好了。”

思高本创14:21 索多玛王对亚巴郎说:「请你将人交给我,财物你都拿去罢! 」

文理本创14:21 所多玛王谓亚伯兰曰、以人归我、物任尔取、

修订本创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还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KJV 英创14:21 And the king of Sodom said unto Abram, Give me the persons, and take the goods to thyself.

NIV 英创14:21 The king of Sodom said to Abram, "Give me the people and keep the goods for yourself."

和合本创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起誓,

拼音版创14:22 Yàbólán duì Suǒduōmǎ wáng shuō, wǒ yǐjing xiàng tiāndì de zhǔ zhìgāo de shén Yēhéhuá qǐshì.

吕振中创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制作主,至高者上帝永恒主举手起誓;

新译本创14:22 埃布尔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创造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举手起誓;

现代译创14:22 亚伯兰回答:「我指着上主—至高者上帝、天地的创造者发誓,

当代译创14:22 亚伯兰对他说:“我向天地的主宰、至高的上帝起誓,

思高本创14:22 亚巴郎却对索多玛王说:「我向上主、至高者天主、天地的主宰举手起誓:

文理本创14:22 亚伯兰曰、我已举手、指至高之上帝、天地之主宰耶和华而誓、

修订本创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指着耶和华-至高的上帝、天地的主起誓:

KJV 英创14:22 And Abram said to the king of Sodom, I have lift up mine hand unto the LORD, the most high God, the possessor of heaven and earth,

NIV 英创14:22 But Abram said to the king of Sodom, "I have raised my hand to the LORD, God Most High,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have taken an oath

和合本创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拼音版创14:23 Fán shì nǐde dōngxi, jiù shì yī gēn xiàn, yī gēn xiédaì, wǒ dōu bú ná, miǎndé nǐ shuō, wǒ shǐ Yàbólán fùzú.

吕振中创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也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发财』。

新译本创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也不拿,免得你说:‘我使埃布尔兰发了财。’

现代译创14:23 我绝不拿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都不要,免得你以后说:『我使亚伯兰发财!』

当代译创14:23 凡是你的东西,甚至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都决不会拿走,免得你以为我靠你发了大财。

思高本创14:23 凡属於你的,连一根线,一根鞋带,我也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巴郎发了财。

文理本创14:23 凡属尔者、一丝缕、一履带、吾弗取焉、免尔云、我使亚伯兰致富、

修订本创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是我使亚伯兰富足!'

KJV 英创14:23 That I will not take from a thread even to a shoelatchet, and that I will not take any thing that is thine, lest thou shouldest say, I have made Abram rich:

NIV 英创14:23 that I will accept nothing belonging to you, not even a thread or the thong of a sandal, so that you will never be able to say, 'I made Abram rich.'

和合本创14: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拼音版创14:24 Zhǐyǒu púrén suǒ chī de, bìng yǔ wǒ tóngxíng de Yànǎi, Yǐshí ge, Mànlì suǒ yīngdé de fēn, keyǐ rènpíng tāmen ná qù.

吕振中创14:24 别给我什么!只有僮仆们所吃了的,以及和我同行的人、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儿、让他们拿走就是了。」

新译本创14:24 我什么都不要,除了仆人吃掉的以外,但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让他们拿去吧。”

现代译创14:24 请把我的随从所花费的还给我,其馀的我都不要。但是我的盟友亚乃、以实各,和幔利所应得的,应该分给他们。」

当代译创14:24 除了我的壮丁已经吃用了的一切以外,我甚麽也不要,至於我的盟友亚乃、以实各和幔利所应得的一分,就请你让他们拿走吧!”

思高本创14:24 除仆从吃用了的以外,我什麽也不要;至於与我同行的人阿乃尔、厄市苛耳和玛默勒所应得的一分,应让他们拿去。」

文理本创14:24 惟少者所食、暨同行之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者、可任其取之、

修订本创14:24 我什么都不要,只是仆人所吃的,以及与我同去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份,让他们拿去吧!"

KJV 英创14:24 Save only that which the young men have eaten, and the portion of the men which went with me, Aner, Eshcol, and Mamre; let them take their portion.

NIV 英创14:24 I will accept nothing but what my men have eaten and the share that belongs to the men who went with me--to Aner, Eshcol and Mamre. Let them have their share."

【创14:1】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创14:2】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创14:3】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创14:4】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创14:5】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创14:6】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创14:7】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创14:8】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创14:9】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创14:10】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创14:11】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创14:12】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创14:13】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创14:14】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创14:15】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

【创14:16】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创14:17】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创14:18】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创14:19】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

【创14:20】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创14: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创14: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起誓,

【创14: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创14:24】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