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约伯回答说:

2“无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帮助!膀臂无力的人,蒙你何等的拯救!

3无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你向他多显大知识。

4你向谁发出言语来?谁的灵从你而出?

5在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阴魂战兢。

6在 神面前阴间显露,灭亡也不得遮掩。

7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8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

9遮蔽他的宝座,将云铺在其上。

10在水面的周围划出界限,直到光明、黑暗的交界。

11天的柱子因他的斥责震动惊奇。

12他以能力搅动(注:“搅动”或作“平静”)大海;他藉知识打伤拉哈伯。

13藉他的灵使天有妆饰;他的手刺杀快蛇。

14看哪!这不过是 神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

提要:1 约伯责备比勒达没有爱心,5 承认上帝的大能是没有限制,无法测度。


1 约伯回答说:

【本会注释】

约伯开始了长篇的论述,到伯31章为止。在这篇讲话中,他匆匆摆脱了比勒达上一次的讲话,继续解释自己的观点。他首先提出上帝的大能和威严(见伯26:5-14),然后讨论他自己的正直以及上帝对待人类的方法。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直的,但承认恶人最终会得到报应(见伯27章)。在伯28章中,约伯在赞扬了人类在世务上的聪明和智慧,接着揭示了他所难以理解的属灵世界,和上帝政权的原则。约伯最后回到自己的问题上,讲述自己过去辉煌(见伯29)和眼前的凄惨(见伯30节)。在结束讲话时,他宣称自己在人生的一切责任和义务上问心无愧(见伯31)。


2 无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帮助!膀臂无力的人蒙你何等的拯救!

【本会注释】

2-4节的一系列问题,是要说明比勒达的话缺乏逻辑。这是约伯对一个人最长的讲话。约伯对三个朋友说话,通常是用第二人称复数。比勒达所说的,都是约伯已经知道的。说他像一条虫,完全不干净,又有什么用呢?


3 无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你向他多显大知识!

【本会注释】

指教。可能是对比勒达简短讲话的讽刺。如果约伯承认缺乏智慧,比勒达又有什么办法弥补呢?

知识。或“充足的知识”,“充足的指教”。


4 你向谁发出言语来?谁的灵从你而出?

【本会注释】

你的权威从哪里来?确实没有上帝启示的证据。以利法提示你了吗(见伯4:17-19节)?


5 在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阴魂战兢。

【本会注释】

阴魂。希伯来语是repha'im。该词意为:一,古代的巨人(利乏音人,创14:5;15:20;申3:11;书17:15);二,耶路撒冷城外的山谷(书15:8;18:16;撒下5:18,22;23:13;代上11:15;14:9;赛17:5);三,死人(诗88:10;箴2:18;9:18;21:16;赛14:9;26:14,19)。该词来历不明,不知为什么既能指一个民族,又能指死人。也许指一个民族的repha'im,和指死人的repha'im来自不同的词根。有人把这两个含义联系起来,说repha'im民族衰落而灭绝了。这个民族骄傲的代表均已躺卧在阴间(she'ol)。人们已经忘记他们了,所以正好作为死人的象征。

还有人认为“死人”的含义源于词根raphah。该词根意为“沉没”,“放松”。死人被认为是无力而下沉的人。

repha'im在申2:11,20;3:11,13指一个巨人民族。其身高的概义可能不是来自词根,而是来自上下文。

根据上下文,伯26:5的repha'im似乎是指死人。比勒达已经强调了上帝在天上的主权。约伯补充说上帝的主权延伸到阴间的居民(见第6节)。

战兢。来自词根chil(“颤抖”,“扭曲”)。比喻死人有意识(见赛14:9,10),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诗146:4;传9:5,6)。


6 在上帝面前,阴间显露;灭亡也不得遮掩。

【本会注释】

阴间。希伯来语是she'ol,比喻死人集中的地方(见赛14:9,10)。

灭亡。希伯来语是'abaddon。它和she'ol一样都是指毁灭的地方。该词在《旧约》里只出现六次(伯26:6;28:22;31:12;诗88:11;箴15:11;27:20;参启9:11)。


7 上帝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本会注释】

北极。约伯从上帝显示在死亡和毁灭中的权柄转向显现在创造中的大能。在北方的天空中,有《约伯记》所提到的其他重要的星座。在本文中,约伯认为这些天体都是上帝的能力所托住的(见伯9:8;诗104:2;赛40:22;赛44:24;亚12:1)。

“铺”的原文常用来表示支搭帐篷(创12:8;26:25;33:19;35:21;士4:11)。天体被认为像帐篷那样铺在空中,只是它们没有支架而已。

空中。希伯来语是tohu,在创1:2中译为“空虚”。约伯不像一些古人那样,把地球视为安在柱子上的。约伯认为是他所崇拜的上帝托住地球。


8 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

【本会注释】

这一比喻可能源于东方,特别是阿拉伯所常见的皮水袋。如果水太沉,这种皮袋就可能破裂。云彩可以承载大量的水,却不会破裂(见伯38:37;箴30:4)。


9 遮蔽他的宝座,将云铺在其上;

【本会注释】

即用云彩遮蔽祂的宝座。本句可能是指上帝不让人看见。上帝认为祂与人的交往最好保持属灵的,而不是属肉体的水准上。虽然云彩可能遮掩了祂的宝座(见王上8:12;诗18:11;97:2),但祂的宝座依然存在,而且赎民终将看见(启22:1-4)。

如果要把“宝座”译为“月亮”(英文RSV版),就得改动原文kisseh的元音符号,变成keseh。元音符号是公元七世纪才出现的,所以在原文里是没有的。但传统的拼法一般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根据上下文的语法或其他因素明显地需要改动。本节似乎不需要改动。


10 在水面的周围划出界限,直到光明黑暗的交界。

【本会注释】

划出界限。直译是“在水面上划出圆圈的命令”。叙利亚译本和塔古姆译本为“他在水面上划出圆圈”。似乎指地平线的形状。它是圆形的,好象是用圆规标出来的。

光明黑暗的交界。即地平线。

“然后炽热的轮子停住了,

他手持上帝永恒仓库里的金色圆规,

要给宇宙和万物画圈:

以圆规的一只脚为圆心,另一只脚

在这又广又深的混沌中画出圆边;

说:你的界限延伸到此为止,

世界啊!这就是你的圆周”

──弥尔顿《失乐园》卷七


11 天的柱子因他的斥责震动惊奇。

【本会注释】

比喻地平线上安放天空的高山。


12 他以能力搅动(或作:平静)大海;他藉知识打伤拉哈伯,

【本会注释】

他搅动。希伯来语是raga`,也有“平静”之意。这说明有些词可以同时表示相反的意思,所以只能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词义。在本节中,两种词义都讲得通,都表示上帝对大海的控制。

拉哈伯。希伯来语是rahab(见伯9:13注释)。


13 藉他的灵使天有妆饰;他的手刺杀快蛇。

【本会注释】

灵。原文是ruach,在《旧约》中有90次译为“风”。词义按上下文来确定。上帝每呼吸一次,就发出一阵风,使布满云彩和风暴的天空恢复宁静。这里说暴风和宁静都自于上帝。

刺杀快蛇。约伯可能想到天上的战争。撒但,就是那“古蛇”被赶出天庭(启12:7-9;参罗16:20)。


14 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

【本会注释】

些微。希伯来语是qesoth(“末端”,“边缘”)。约伯竭力描述上帝是宇宙伟大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他用自然现象来说明上帝的大能。但他在尽到自己的努力以后感叹说:“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约伯只能描述上帝大能的点滴。

细微的声音。直译是“风的细语”。我们对上帝的了解只是细微的声音。

雷声。与细语相对照,约伯把上帝的大能比作雷。他说自己只是列举了上帝大工的一小部分。他无法用更加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深深感受,就是上帝的荣耀远远超过人的知识。

一、卷名

本卷圣经以其主要人物──约伯命名。


二、作者

按古代犹太人的传统说法,摩西是《约伯记》的作者,但这不是一致的意见。《巴比伦塔木德》上说,摩西写了他自己的书,以及有关巴兰和约伯的经卷(Baba Bathra,14b,15a)。大多数现代学者和许多古代学者都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可能是以利户,所罗门和以斯拉,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写作时间可能是所罗门时代或大卫时代,也可能是被掳巴比伦时代。上述各种说法均属各家推测,没有充分的内证和外证加以肯定。

传统说法认为摩西是作者,这是很有道理的。摩西曾在米甸度过40年时间,这为《约伯记》全书所体现强烈的阿拉伯风格提供了充分的背景。摩西自幼在埃及长大,所以书中多次提到埃及的生活习俗。书中把上帝描写为创造者并维持着万有,这同摩西所写的另一本书中有关创造的记录十分吻合(见《教育论》159页)。

有些学者不认为摩西是作者,根据是:《约伯记》和摩西所写的其他书文体不一样。其实以文体作为理由是没有充分说服力的。说摩西是作者并不排除利用原有书面材料的可能性,这些书面材料也许是约伯自己写的。《约伯记》的题材与摩西的其他著作截然不同,故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在另一方面,《约伯记》和摩西其他著作也有明显的相似性,例如,《约伯记》所用的某些词也出现在摩西五经中,而在旧约其他地方则没有出现;有许多《约伯记》和摩西五经所共用的词语很少被其他圣经作者所采用。“全能者”(The Almighty“EL--Shaddai”)在《约伯记》用了31次,在《创世记》用了6次,在圣经其他地方却没有使用。


三、历史背景

《约伯记》是一篇有关人类经历的诗篇,作者是一位上帝的先知,据此可以推定《约伯记》写作的大体时间──是摩西流亡在米甸时.约伯可能摩西同时代人。

因为这个原因,《约伯记》没有提到出埃及以及以后的事件,因为这些事当时还没有发生。那些把《约伯记》的写作推定在所罗门时代的作者必须解释《约伯记》中为什么没有上述历史事件。《约伯记》与智慧文学的相似并不能证明《约伯记》模仿了所罗门及其同时代人的文体。我们倒有理由认为是《所罗门》受到《约伯记》这样的杰作所影响。我们不必要采取两种立场。

《约伯记》十分明显的背景是阿拉伯的沙漠文化。很奇怪其背景居然不是以色列。在亚伯拉罕的后裔之外,仍有敬拜上帝的人。《约伯记》不是以政治、军事或宗教为背景,而是以家庭作为背景的。约伯是一位富有的财主,受到国人的敬爱。他并非出身王室。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伟大人物出现在历史中是因为他个人的经历,而不是他与时代及同时代人关系。


四、主题

《约伯记》叙述了一个人在一系列不可理喻的可怕磨难以后,恢复了正常生活的经过。造成戏剧性局面的背景是:1.约伯兴衰的对照;2.他的飞来横祸;3.根据当时的受苦观所提出来的问题;4.他朋友的残忍;5.他极度之灰心;6.逐渐恢复对上帝的信心;7.上帝意外的出现;8.约伯的悔改;9.他朋友的自卑;10.约伯的复兴。

本书的教训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明的。在大主题之中还有许多小的主题,使整卷书成了一部由多种教训合成的交响曲。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上帝的描述。除了耶稣基督自己以外,没有什么地方比《约伯记》更加生动地描述上帝的荣耀和深奥了。撒但设法非难上帝,环境诱使约伯怀疑上帝的爱,朋友们误解上帝,然而最后上帝非凡地把自己显示出来,使约伯不得不说“现在亲眼看见祢”(伯42:5)。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最深的痛苦之中,约伯更多地是为他觉得失去上帝而伤心,而非为失去财产和家人。上帝处在全书的中心,有时被误解的乌云所遮蔽,但至终表现为公义和慈爱的神。

受苦的问题也贯穿着全书很大一部分内容。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约伯受苦的原因。约伯却不知道撒但在陷害他,反之,他和朋友们依照传统说法认为受苦总是对某项特定罪恶的惩罚。约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他必须为自己的不幸找到一个答案。约伯不得不克服遗传摆在他路上的误解和误会的障碍,从绝望走向信靠。

约伯在疾病之中面对着死亡,所以他考虑到人死后的状况。约伯认为死后就是睡觉(伯14:12),以后还会有复活(伯14:14,15)。那些相信人死后仍有知觉的解经家很难解释这一点。他们对《约伯记》中关于来生的论述作了许多推测性的解释。其实这些论述与其他圣经的教训是一致的。

另一个次要的主题就是智慧的人格化。约伯象后来的所罗门一样,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他们都把智慧与“敬畏上帝”连系在一起(伯28:28;箴15:33)。

在解释《约伯记》的时候,必须把表达神圣真理的观点和书中各个人物表达个人体会和见解的话区别开来。例如,约伯的朋友对受苦的看法是不对的。它反映了当时错误的观念。书中尖刻的言论也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圣经记录了某些人的错误看法,但这不能证明这些看法是对的。《约伯记》的读者必须始终把上帝所教导的真理同有限的人所常表达出来的错误见解区别开来。例如用巴勒达的话来确立一种道理,就是用了错误的解经原则。

本注释为《约伯记》的某些段落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原因是希伯来原文不大清楚。希伯来有些词语有好几种意思,这些意思往往不同甚至相反。有时一句话可以有几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本书就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有时希伯来文的意思很不清楚,需要猜测,但这些问题不会在实质上影响全文的意义。

《约伯记》惊人的特色就是其展开主题的文学技巧。哈佛大学教授G.F.莫尔说,《约伯记》是我们手头最伟大的希伯来文学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作之一。另一位诗人称《约伯记》为“旧约圣经的顶峰”。

要充分理解《约伯记》,就必须注意它的结构。《约伯记》显然是诗体。希伯来诗歌的基础是平行体。这种诗体是用两个短句表达一个意思。有时两句的意思基本上一样,如伯3:25。有时第二句是第一句内容的扩大和补充(伯5:12)。

《约伯记》分成三个部分:序言,诗歌和结语。诗歌又分为三个部分:约伯和他朋友的对话,以利户的讲话,以及上帝的干预。约伯与朋友的对话分为三轮,每一轮都有约伯的三段讲话和三个朋友每人一段的讲话(在第三轮对话中缺琐法的讲话)。约伯最后的讲话中有三段讲辞,上帝也出现讲了三段话。结语分成三个部分。这种结构甚至体现在有一些个别的讲话中。这样的编排并不奇怪,它完全符合希伯来诗歌的风格。

这里还要谈一下《约伯记》中的重复问题。《约伯记》中有许多地方重复了同一个观点,这给一般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令其感到是否多余。必须记住:约伯朋友们所有的讲话都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把不幸解释为刑罚。以利户也阐述了一个主题──把不幸解释为惩戒。约伯则致力于另一个目的──为自己的忠贞辩护。他们各自利用一切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就使表达同一观点的词语出现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例如,约伯的每一位朋友都持相同的立场,强调相同的观点,有时采用同样的词语。

还要注意到上帝一开始说话,就不会有重复的现象了。朋友们的讲话就象套在同一个轴上的几个轮子,所以他们的讲话十分相象。以利户的话代表青年人被抑制的情感。他热衷于自己所认为的伟大见解。上帝的话就不同了。这些话独具一格,其内容层层展开,每一句都意义深长。上帝的话启示了祂自己。祂以所创造的事物作为表达的媒介。研究《约伯记》的人必须知道上述事实,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纲要。


五、纲要

(一)散文体的前言 伯1:1-2:13

1、约伯和他的家庭 伯1:1-5

2、撒但得到迫害约伯的许可 伯1:6-12

3、撒但迫害约伯 伯1:13-19

4、约伯之顺命 伯1:20-22

5、撒但用疾病折磨约伯 伯2:1-10

6、三个朋友的来到 伯2:11-13

(二)约伯和他朋友的对话 伯3:1-31:40

1、第一轮对话 伯3:1-11:20

1)约伯第一次讲话,他十分灰心 伯3:1-26

2)以利法责备约伯 伯4:1-5:27

3)约伯第二次讲话:他痛苦之深 伯6:1-7:21

4)比勒达的讲话:说约伯是罪人 伯8:1-22

5)约伯第三次讲话:埋怨上帝待他之道 伯9:1-10:22

6)琐法讲话:劝其悔改 伯11:1-20

2、第二轮对话 伯12:1-20:29

1)约伯第一次讲话:为自己的忠贞辩护 伯12:1-14:22

2)以利法讲话:责备约伯不虔诚 伯15:1-35

3)约伯第二次讲话:指责朋友们无情 伯16:1-17:16

4)比勒达的讲话:他主张祸患临到恶人 伯18:1-21

5)约伯第三次讲话,表达他对复活的信念 伯19:1-29

6)琐法的讲话:描述恶人现今和将来的刑罚 伯20:1-29

3、第三轮对话 伯21:1-31:40

1)约伯第一次讲话:声称恶人有时会兴旺发达 伯21:1-34

2)以利法讲话:劝约伯悔改 伯22:1-30

3)约伯第二次讲话,表示希望有机会到上帝面前 伯23:1-24:25

4)比勒达讲话:人在上帝面前无法称义 伯25:1-6

5)约伯第三次长篇讲话:回顾自己的经历,坚持自己无辜 伯26:1-31;40


(三)以利户的讲话 伯32:1-37:24

1、引言和第一次讲话:提出了关于受苦的新看法 伯32:1-33:33

2、第二次讲话:尽力为上帝辩护 伯34:1-37

3、第三次进话:断定上帝不听约伯 伯35:1-16

4、第四次讲话:描述雷暴雨般的上帝 伯36:1-37:24


(四)上帝的回答 伯38:1-41:34

1、第一次讲话:自然界表显上帝 伯38:1-41

2、第二次讲话:动物界表显上帝 伯39:1-30

3、第三次讲话:河马和鳄鱼表显上帝伯40:1-41:34


(五)散文体的结语 伯42:1-17

1、约伯承认上帝 伯42:1-6

2、他为朋友祷告 伯42:7-9

3、他的复兴 伯42:10-17

和合本伯26:1 约伯回答说:

拼音版伯26:1 Yuēbó huídá shuō,

吕振中伯26:1 「无能力的人、你怎样帮助他呀!膀臂无力的人、你怎样拯救他呀!

新译本伯26:1 约伯回答说:

现代译伯26:1 约伯回答:

当代译伯26:1 约伯回答比勒达说:

思高本伯26:1 约伯回答说:

文理本伯26:1 约伯曰、

修订本伯26:1 约伯回答说:

KJV 英伯26:1 But Job answered and said,

NIV 英伯26:1 Then Job replied:

和合本伯26:2 “无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帮助!膀臂无力的人,蒙你何等的拯救!

拼音版伯26:2 Wú néng de rén, méng nǐ hédeng de bāngzhu. bǎngbì wúlì de rén, méng nǐ hédeng de zhengjiù.

吕振中伯26:2 无智慧的人、你怎样忠告他,使你多知成功的谋略呀!

新译本伯26:2 “无能力的,你怎样帮助他,膀臂无力的,你怎样拯救他!

现代译伯26:2 你对我这个无能的人确实给了不少帮助!你对我这个无力的人竟大大地加以救援!

当代译伯26:2 “你们这班人真是太帮助我了!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给我多大的鼓励!

思高本伯26:2 无能为力的人,你怎样援助了他?无力的手臂,你怎样支持了他?

文理本伯26:2 无力者、尔若何助之、弱臂者、尔若何救之、

修订本伯26:2 "无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帮助! 膀臂无力的人蒙你何等的拯救!

KJV 英伯26:2 How hast thou helped him that is without power? how savest thou the arm that hath no strength?

NIV 英伯26:2 "How you have helped the powerless! How you have saved the arm that is feeble!

和合本伯26:3 无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你向他多显大知识。

拼音版伯26:3 Wú zhìhuì de rén, méng nǐ hédeng de zhǐjiào. nǐ xiàng tā duō xiǎn dà zhīshi.

吕振中伯26:3 你发言、靠谁帮助呢?有谁的灵气从你而出呢?

新译本伯26:3 无智慧的,你怎样教导他,显明你丰盛的智慧!

现代译伯26:3 像我这样愚拙的人,你竟给了那麽多宝贵的指教!

当代译伯26:3 你们简直使我茅塞顿开,你们说的话多麽有智慧啊!

思高本伯26:3 你给无知的人出过什麽主义,表现了你丰富的智慧?

文理本伯26:3 无知者、尔若何启迪之、大显实智、

修订本伯26:3 无智慧的人蒙你何等的指教! 你向他显出丰富的知识。

KJV 英伯26:3 How hast thou counselled him that hath no wisdom? and how hast thou plentifully declared the thing as it is?

NIV 英伯26:3 What advice you have offered to one without wisdom! And what great insight you have displayed!

和合本伯26:4 你向谁发出言语来?谁的灵从你而出?

拼音版伯26:4 Nǐ xiàng shuí fāchū yányǔ lái. shuí de líng cóng nǐ ér chū.

吕振中伯26:4 「地下阴魂都震栗战兢,水和主水中的族类也都恐怖惊慌。

新译本伯26:4 你靠谁发言呢?谁的灵从你而出呢?

现代译伯26:4 然而你想,谁会听你的指教呢?究竟谁感动你说出这样的话呢?〔比勒达发言:〕

当代译伯26:4 这样的超卓见解,真亏你们想得出来!

思高本伯26:4 你说这些话是指教谁?从你心 发出的是什麽精神?

文理本伯26:4 尔向谁而言、谁之神自尔而出、

修订本伯26:4 你向谁发出言语? 谁的灵从你而出?

KJV 英伯26:4 To whom hast thou uttered words? and whose spirit came from thee?

NIV 英伯26:4 Who has helped you utter these words? And whose spirit spoke from your mouth?

和合本伯26:5 在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阴魂战兢。

拼音版伯26:5 Zaì dà shuǐ, hé shuǐzú yǐxià de yīn hún, zhàn jīng.

吕振中伯26:5 阴间在上帝面前都赤裸裸;灭亡处(原文∶亚巴顿)也无所遮掩。

新译本伯26:5 阴魂和在水中居住的,都在水下痛苦不堪。

现代译伯26:5 在地底下的水和其中的生物都惊恐;阴魂都震惊战栗。

当代译伯26:5 阴魂在水底和水中万族之下颤抖,阴间在他面前完全披露,灭亡之地也不能隐藏。

思高本伯26:5 幽魂在地下打颤,海底与居於海底的,惊恐不已。

文理本伯26:5 在大水及水族之下、幽魂战栗、

修订本伯26:5 在大水和水族以下, 阴魂战兢。

KJV 英伯26:5 Dead things are formed from under the waters, and the inhabitants thereof.

NIV 英伯26:5 "The dead are in deep anguish, those beneath the waters and all that live in them.

和合本伯26:6 在 神面前阴间显露,灭亡也不得遮掩。

拼音版伯26:6 Zaì shén miànqián, yīnjiān xiǎnlù. mièwáng ye bùdé zhēyǎn.

吕振中伯26:6 上帝将北极搭于空间,将大地悬于太空;

新译本伯26:6 阴间在 神面前赤露敞开,灭亡之处也没有遮盖。

现代译伯26:6 阴间在上帝面前显露;冥府也无所遮蔽。

当代译伯26:6 阴魂在水底和水中万族之下颤抖,阴间在他面前完全披露,灭亡之地也不能隐藏。

思高本伯26:6 阴府在他前面显露,死域也没有遮掩。

文理本伯26:6 于上帝前、阴府显露、死域无蔽、

修订本伯26:6 在上帝面前,阴间显露; 冥府也不得遮掩。

KJV 英伯26:6 Hell is naked before him, and destruction hath no covering.

NIV 英伯26:6 Death is naked before God; Destruction lies uncovered.

和合本伯26:7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拼音版伯26:7 Shén jiāng bei jí pū zaì kōng zhōng, jiāng dàdì xuán zaì xū kōng.

吕振中伯26:7 将水包于他的密云中,云在水下也不破裂。

新译本伯26:7 他把北极铺在空间,把地球挂在太空。

现代译伯26:7 上帝铺开北极的天空,把地球悬挂在太空。

当代译伯26:7 上帝把天铺在空中,把地挂在空间;

思高本伯26:7 他将北极伸张到太虚,将大地悬於虚无之上。

文理本伯26:7 有北极于清虚、悬大地于空际、

修订本伯26:7 上帝将北极铺在空中, 将大地悬在虚空。

KJV 英伯26:7 He stretcheth out the north over the empty place, and hangeth the earth upon nothing.

NIV 英伯26:7 He spreads out the northern skies over empty space; he suspends the earth over nothing.

和合本伯26:8 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

拼音版伯26:8 Jiāng shuǐ bāo zaì mì yún zhōng, yún què bù pòliè.

吕振中伯26:8 他闩闭着他宝座的正面,将云铺于其上;

新译本伯26:8 他把水包在密云中,水下面的云却不破裂。

现代译伯26:8 上帝把水注入密云中,使云不因水的重量破裂。

当代译伯26:8 他把雨水卷在厚厚的云层里,云层却不因负荷太重而裂开。

思高本伯26:8 他将水包裹在浓云中,托水的云彩却不破裂。

文理本伯26:8 涵水于密云、而云不裂、

修订本伯26:8 他将水包在密云中, 盛水的云却不破裂。

KJV 英伯26:8 He bindeth up the waters in his thick clouds; and the cloud is not rent under them.

NIV 英伯26:8 He wraps up the waters in his clouds, yet the clouds do not burst under their weight.

和合本伯26:9 遮蔽他的宝座,将云铺在其上。

拼音版伯26:9 Zhē bì tāde bǎozuò, jiāng yún pū zaì qí shang.

吕振中伯26:9 在水面上画个圆的天涯,就是光暗的交界。

新译本伯26:9 他遮蔽自己宝座的正面,把云铺在上面。

现代译伯26:9 他遮蔽了满月的面貌,使云彩铺在它上面。

当代译伯26:9 他用云层遮蔽宝座,

思高本伯26:9 他遮蔽了满月的面貌,使云彩散布其上。

文理本伯26:9 障蔽厥位、布云其上、

修订本伯26:9 他遮蔽宝座的正面, 把他的云彩铺在其上。

KJV 英伯26:9 He holdeth back the face of his throne, and spreadeth his cloud upon it.

NIV 英伯26:9 He covers the face of the full moon, spreading his clouds over it.

和合本伯26:10 在水面的周围划出界限,直到光明、黑暗的交界。

拼音版伯26:10 Zaì shuǐ miàn de zhōuwéi huá chū jiè xiàn, zhídào guāngmíng hēiàn de jiāo jiè.

吕振中伯26:10 天的柱子因他的叱责而震动,而惊奇。

新译本伯26:10 在水面划出界限,直到光与暗的交界。

现代译伯26:10 他在海面上画了地平线,使光和暗隔开。

当代译伯26:10 为海洋划定界限,把昼夜分隔清楚。

思高本伯26:10 在水面上划了一圆圈,当作光明与黑暗的分界。

文理本伯26:10 划界于水面、至明暗之境、

修订本伯26:10 他在水面上划一圆圈, 直到光明与黑暗的交界。

KJV 英伯26:10 He hath compassed the waters with bounds, until the day and night come to an end.

NIV 英伯26:10 He marks out the horizon 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for a boundary between light and darkness.

和合本伯26:11 天的柱子因他的斥责震动惊奇。

拼音版伯26:11 Tiān de zhùzi, yīn tāde chìzé, zhèndòng jīngqí.

吕振中伯26:11 他用他的能力搅动大海(或译∶平静大海);藉着他的灵巧、他把拉哈龙击伤。

新译本伯26:11 天的柱子都因他的斥责震动惊奇;

现代译伯26:11 他一斥责天的支柱,它们就震惊战栗。

当代译伯26:11 上帝的斥责使天柱震动,

思高本伯26:11 支天的柱子震动,因他的呵叱而战栗。

文理本伯26:11 因其叱咤、天柱震惊、

修订本伯26:11 天的柱子震动, 因他的斥责惊奇。

KJV 英伯26:11 The pillars of heaven tremble and are astonished at his reproof.

NIV 英伯26:11 The pillars of the heavens quake, aghast at his rebuke.

和合本伯26:12 他以能力搅动(“搅动”或作“平静”)大海;他藉知识打伤拉哈伯。

拼音版伯26:12 Tā yǐ nénglì jiǎo dòng ( huò zuò píngjìng ) dà hǎi, tā jiè zhīshi dá shāng Lāhǎbǎi.

吕振中伯26:12 藉着他的嘘气、天空就晴朗;他的手又刺杀了飞奔的蛇。

新译本伯26:12 他以能力搅动大海,以聪明击伤拉哈伯。

现代译伯26:12 他的大能克服了大海,他的技巧击倒了海怪拉哈伯。

当代译伯26:12 他的能力使大海平静;他的智慧挫尽汪洋的锐气。

思高本伯26:12 他以威力使海洋动 ,以明智击伤了海怪。

文理本伯26:12 以其能平静沧海、以其智击破波涛、

修订本伯26:12 他以能力搅动大海, 藉知识打伤拉哈伯。

KJV 英伯26:12 He divideth the sea with his power, and by his understanding he smiteth through the proud.

NIV 英伯26:12 By his power he churned up the sea; by his wisdom he cut Rahab to pieces.

和合本伯26:13 藉他的灵使天有妆饰;他的手刺杀快蛇。

拼音版伯26:13 Jiè tāde líng shǐ tiān yǒu zhuāngshì, tāde shǒu cī shā kuaì shé.

吕振中伯26:13 看哪,这不过是上帝行化之边际;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低语阿!至于他大能之雷轰声、谁能领会透呢?」

新译本伯26:13 他以自己的气使天晴朗,他的手刺穿逃跑的蛇。

现代译伯26:13 他吹气洁净了天空;他的手击杀了奔逃的海怪。

当代译伯26:13 他一嘘气,天就晴朗;他的手刺杀矫捷的蛇。

思高本伯26:13 他一嘘气,天气清朗;他亲手戮穿了飞龙。

文理本伯26:13 以其神妆饰碧落、以其手刺杀飞龙、

修订本伯26:13 他藉自己的灵使天空晴朗; 他的手刺杀爬得快的蛇。

KJV 英伯26:13 By his spirit he hath garnished the heavens; his hand hath formed the crooked serpent.

NIV 英伯26:13 By his breath the skies became fair; his hand pierced the gliding serpent.

和合本伯26:14 看哪!这不过是 神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

拼音版伯26:14 Kàn nǎ, zhè bú guō shì shén gōngzuò de xiē wēi. wǒmen suǒ tīng yú tāde, shì hédeng xì wēi de shēngyīn. tā dà néng de léi shēng shuí néng míng tòu ne.

吕振中伯26:14 于是约伯再接着发表他的言论说∶

新译本伯26:14 这些不过是他的作为的一点点,我们从他那里所听到的,是多么的微小!他大能的雷声谁能够明白呢?”

现代译伯26:14 然而,这不过是上帝小试权能,不过是我们听到的微声。谁能测透上帝大能的威力呢?

当代译伯26:14 这不过是上帝一些细微的工作,我们只听见他大能的小声响罢了。至於他荣耀的作为,真如雷声那般浩大,有哪一个人能明白、了解呢?”

思高本伯26:14 看啊 ! 这只是他行动的一端,我们所听到的语句,何其细微! 他轰轰烈烈的作为,有谁能明了?

文理本伯26:14 此其工作之末、我所闻之声响、何其微小、至有力之雷霆、又孰能测之、

修订本伯26:14 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 我们听见他的话,是何等细微的声音! 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白呢?"

KJV 英伯26:14 Lo, these are parts of his ways: but how little a portion is heard of him? but the thunder of his power who can understand?

NIV 英伯26:14 And these are but the outer fringe of his works; how faint the whisper we hear of him! Who then can understand the thunder of his power?"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