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歌颂智慧

1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2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3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4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5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像被火翻起来。

6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7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8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9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10在磐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11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12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13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14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15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它的价值。

16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17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18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注:或作“红宝石”)。

19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20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21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22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23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24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25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26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27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28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提要:1 自然界的事物中有知识。12 但智慧是上帝的特别恩赐。


1 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本会注释】

本章是世界自然史中最古老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也是文学界最伟大的诗篇之一。本章没有争论,只有思考。其主旨似乎是人必须顺应天意,即使他不理解。约伯说明人对于大自然已有了惊人的发现。但只有敬畏上帝才能得到真智慧。

这里把采银炼金作为人类技术的一个例子。关于采矿,《旧约》其他地方仅在申8:9提到,说迦南盛产铜和铁。狄奥都鲁斯描述了古代的采矿工艺:沿着矿脉把矿井打入山中。用火把矿石烧得易碎,然后由人点着灯把矿石挖出来砸成粉,用水冲,最后得到黄金。(见厄尔曼《古埃及的生活》第463页开始)。《约伯记》证明,人类在他这么早的时候,就已掌握这门技术。


2 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本会注释】

铁。本节把铁作为人类技术和成就的例证(见创4:22注释;参民35:16;申27:5注释)。

铜。指黄铜或青铜(见创4:22;出25:3;26:11)。本节提到“从石中熔化”,说明铜是从矿石中炼出来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必须合成。几百年以后,黄铜得到普遍应用。青铜是铜锡合金,比黄铜要早得多。《旧约》的铜要么是黄铜,要么是青铜。


3 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本会注释】

为黑暗定界限。似乎还是指采矿。矿工掘入最黑暗的地方,把灯光或阳光带到从来没有亮光的地方。

幽暗阴翳。见伯3:5注释。


4 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本会注释】

刨开矿穴 (KJV版被译为“洪水冲出”)。含义不明。约伯似乎还是指采矿的工艺,描述某种当时采用,现已失传的挖掘矿井的方法。“洪水”一词也可以指溪流,河水。


5 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象被火翻起来。

【本会注释】

能出粮食。约伯从采矿转到种地。地里不但产金银铜铁,还产粮食。

好像被火翻起来。含义模糊。有人认为是指阿拉伯某些地区所开采的煤炭一类的燃料。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指生产粮食的土地,深挖下去就是燃料。还有认为约伯是指下面几节所提到的宝石。它们可能像炭火那样发光。


6 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本会注释】

蓝宝石。是一种半宝石,可能就是现在的天青石(见出28:18)。


7 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本会注释】

寻找宝石和贵重金属的人所走过的路,连目光敏锐的鸟也没有见过。


8 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本会注释】

寻找宝石和黄金的人所去的地方,连追逐猎物到最危险地区的狮子也不敢进入。


9 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本会注释】

这里依然讨论采矿。不论什么困难,即使要劈开最坚硬的石头,也无法阻扰采矿人从事自己的工作。


10 在磐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本会注释】

凿出。在采矿时,需要挖渠道排走矿井里的积水。

宝物。他以锐利的目光寻找宝物的迹象。


11 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本会注释】

封闭。可能指建造堤坝等在采矿时控制水。

物。指深埋在地下的财宝,如黄金,宝石。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形象。约伯是要说明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人间的科学或单凭研究。他所选择的事例表现了人类的最高技艺和智慧,以及他所能透入的最深最黑暗的地带。他们曾经钻入岩层,封闭了喷泉,挖掘出埋藏了多世纪的财宝。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使他理解上帝政权的运作。


12 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本会注释】

约伯现在解释他的比喻,目的是要说明智慧不是来自最精深的科学和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13 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本会注释】

价值。希伯来语是`erek。七十士译本是hodos(“途径”),译自希伯来语derek。这两种解释都可以。

地。人类必须寻找更高的智慧来源。真智慧来自上帝的启示。


14 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本会注释】

深渊。希伯来语是tehom(见创1:2注释);有时指示地下水(创7:11;申8:7)。意思是即使在深渊里,也找不到真智慧。


15 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他的价值。

【本会注释】

在15-19节里五次提到黄金,用了四个不同的希伯来词语,暗示任何黄金都买不到智慧。


16 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本会注释】

俄斐金。与前面表示“黄金”的词不同。俄斐金被认为价值很高。关于俄斐,见王上9:28注释。

红玛瑙,并蓝宝石。系半宝石。其含义可能于如今不同。


17 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本会注释】

黄金。见第15的注释。玻璃。该词原文在圣经别处没有出现。本节可能指某种岩石晶体。


18 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或作:红宝石)。

【本会注释】

珊瑚。希伯来语是Ra'moth。不清楚是指哪一种宝石。译成珊瑚是根据犹太拉比的传统。

水晶。有译本为珍珠。

珍珠(或作红宝石)。原文的确切词义不明(见箴3:15;8:11;20:15;31:10;哀4:7)。


19 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20 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本会注释】

何处?既然智慧无法开采和购买,那么何处可觅呢呢?本节为了强调,重提了12节的问题。这是本章的基本问题。


21 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本会注释】

地上和空中的居民,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一切有生命的”可能指动物世界,既指走兽,也指飞鸟。


22 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本会注释】

灭没。希伯来语是'abaddon(见伯26:6注释)。约伯已经讲述了科学的发现,里面找不到真智慧。在矿井里没有;用金银宝石买不到;鸟兽也不知道。于是前往“毁灭”和“死亡”的疆域寻找。但他们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只说:“我们风闻其名”。


23 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本会注释】

人类科学研究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约伯的时代。他们甚至探索了原子的秘密。但约伯的话仍与当年一样正确。真智慧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


24 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本会注释】

说明上帝无处不在,无所不知。上帝的眼光是没有局限,没有偏见的。祂看到人类所看不到的东西。


25 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本会注释】

地上最难控制的因素——风和水,处在上帝的控制下。能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的主,是人类智慧的可靠源泉。


26 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本会注释】

能控制雨露在主,完全有资格向人类显示真理,和祂政权治理的原则。


27 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本会注释】

本节用一系列动词说明上帝与智慧的关系。祂理解和显示智慧。智慧没有其他的来源(见箴8:22-30)。它不是凭空得来的。上帝是智慧的归纳,因为祂是智慧的创始者。


28 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本会注释】

约伯现在向听众指出本章的结论。智慧的什么?就是“敬畏主”。必须承认祂,顺从祂。谦卑,崇敬,尊重,爱慕,信靠──这些都是那超越属世知识的智慧的要素。这不是知识性的,而是伦理性的,是一种生活准则。敬畏和正直是上帝的两大要求。弥迦(见弥6:8)把这两个品性解释为待人公义和怜悯,对上帝存谦卑的心。参太22:36-40。

一、卷名

本卷圣经以其主要人物──约伯命名。


二、作者

按古代犹太人的传统说法,摩西是《约伯记》的作者,但这不是一致的意见。《巴比伦塔木德》上说,摩西写了他自己的书,以及有关巴兰和约伯的经卷(Baba Bathra,14b,15a)。大多数现代学者和许多古代学者都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可能是以利户,所罗门和以斯拉,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写作时间可能是所罗门时代或大卫时代,也可能是被掳巴比伦时代。上述各种说法均属各家推测,没有充分的内证和外证加以肯定。

传统说法认为摩西是作者,这是很有道理的。摩西曾在米甸度过40年时间,这为《约伯记》全书所体现强烈的阿拉伯风格提供了充分的背景。摩西自幼在埃及长大,所以书中多次提到埃及的生活习俗。书中把上帝描写为创造者并维持着万有,这同摩西所写的另一本书中有关创造的记录十分吻合(见《教育论》159页)。

有些学者不认为摩西是作者,根据是:《约伯记》和摩西所写的其他书文体不一样。其实以文体作为理由是没有充分说服力的。说摩西是作者并不排除利用原有书面材料的可能性,这些书面材料也许是约伯自己写的。《约伯记》的题材与摩西的其他著作截然不同,故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在另一方面,《约伯记》和摩西其他著作也有明显的相似性,例如,《约伯记》所用的某些词也出现在摩西五经中,而在旧约其他地方则没有出现;有许多《约伯记》和摩西五经所共用的词语很少被其他圣经作者所采用。“全能者”(The Almighty“EL--Shaddai”)在《约伯记》用了31次,在《创世记》用了6次,在圣经其他地方却没有使用。


三、历史背景

《约伯记》是一篇有关人类经历的诗篇,作者是一位上帝的先知,据此可以推定《约伯记》写作的大体时间──是摩西流亡在米甸时.约伯可能摩西同时代人。

因为这个原因,《约伯记》没有提到出埃及以及以后的事件,因为这些事当时还没有发生。那些把《约伯记》的写作推定在所罗门时代的作者必须解释《约伯记》中为什么没有上述历史事件。《约伯记》与智慧文学的相似并不能证明《约伯记》模仿了所罗门及其同时代人的文体。我们倒有理由认为是《所罗门》受到《约伯记》这样的杰作所影响。我们不必要采取两种立场。

《约伯记》十分明显的背景是阿拉伯的沙漠文化。很奇怪其背景居然不是以色列。在亚伯拉罕的后裔之外,仍有敬拜上帝的人。《约伯记》不是以政治、军事或宗教为背景,而是以家庭作为背景的。约伯是一位富有的财主,受到国人的敬爱。他并非出身王室。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伟大人物出现在历史中是因为他个人的经历,而不是他与时代及同时代人关系。


四、主题

《约伯记》叙述了一个人在一系列不可理喻的可怕磨难以后,恢复了正常生活的经过。造成戏剧性局面的背景是:1.约伯兴衰的对照;2.他的飞来横祸;3.根据当时的受苦观所提出来的问题;4.他朋友的残忍;5.他极度之灰心;6.逐渐恢复对上帝的信心;7.上帝意外的出现;8.约伯的悔改;9.他朋友的自卑;10.约伯的复兴。

本书的教训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明的。在大主题之中还有许多小的主题,使整卷书成了一部由多种教训合成的交响曲。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上帝的描述。除了耶稣基督自己以外,没有什么地方比《约伯记》更加生动地描述上帝的荣耀和深奥了。撒但设法非难上帝,环境诱使约伯怀疑上帝的爱,朋友们误解上帝,然而最后上帝非凡地把自己显示出来,使约伯不得不说“现在亲眼看见祢”(伯42:5)。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最深的痛苦之中,约伯更多地是为他觉得失去上帝而伤心,而非为失去财产和家人。上帝处在全书的中心,有时被误解的乌云所遮蔽,但至终表现为公义和慈爱的神。

受苦的问题也贯穿着全书很大一部分内容。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约伯受苦的原因。约伯却不知道撒但在陷害他,反之,他和朋友们依照传统说法认为受苦总是对某项特定罪恶的惩罚。约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他必须为自己的不幸找到一个答案。约伯不得不克服遗传摆在他路上的误解和误会的障碍,从绝望走向信靠。

约伯在疾病之中面对着死亡,所以他考虑到人死后的状况。约伯认为死后就是睡觉(伯14:12),以后还会有复活(伯14:14,15)。那些相信人死后仍有知觉的解经家很难解释这一点。他们对《约伯记》中关于来生的论述作了许多推测性的解释。其实这些论述与其他圣经的教训是一致的。

另一个次要的主题就是智慧的人格化。约伯象后来的所罗门一样,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他们都把智慧与“敬畏上帝”连系在一起(伯28:28;箴15:33)。

在解释《约伯记》的时候,必须把表达神圣真理的观点和书中各个人物表达个人体会和见解的话区别开来。例如,约伯的朋友对受苦的看法是不对的。它反映了当时错误的观念。书中尖刻的言论也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圣经记录了某些人的错误看法,但这不能证明这些看法是对的。《约伯记》的读者必须始终把上帝所教导的真理同有限的人所常表达出来的错误见解区别开来。例如用巴勒达的话来确立一种道理,就是用了错误的解经原则。

本注释为《约伯记》的某些段落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原因是希伯来原文不大清楚。希伯来有些词语有好几种意思,这些意思往往不同甚至相反。有时一句话可以有几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本书就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有时希伯来文的意思很不清楚,需要猜测,但这些问题不会在实质上影响全文的意义。

《约伯记》惊人的特色就是其展开主题的文学技巧。哈佛大学教授G.F.莫尔说,《约伯记》是我们手头最伟大的希伯来文学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作之一。另一位诗人称《约伯记》为“旧约圣经的顶峰”。

要充分理解《约伯记》,就必须注意它的结构。《约伯记》显然是诗体。希伯来诗歌的基础是平行体。这种诗体是用两个短句表达一个意思。有时两句的意思基本上一样,如伯3:25。有时第二句是第一句内容的扩大和补充(伯5:12)。

《约伯记》分成三个部分:序言,诗歌和结语。诗歌又分为三个部分:约伯和他朋友的对话,以利户的讲话,以及上帝的干预。约伯与朋友的对话分为三轮,每一轮都有约伯的三段讲话和三个朋友每人一段的讲话(在第三轮对话中缺琐法的讲话)。约伯最后的讲话中有三段讲辞,上帝也出现讲了三段话。结语分成三个部分。这种结构甚至体现在有一些个别的讲话中。这样的编排并不奇怪,它完全符合希伯来诗歌的风格。

这里还要谈一下《约伯记》中的重复问题。《约伯记》中有许多地方重复了同一个观点,这给一般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令其感到是否多余。必须记住:约伯朋友们所有的讲话都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把不幸解释为刑罚。以利户也阐述了一个主题──把不幸解释为惩戒。约伯则致力于另一个目的──为自己的忠贞辩护。他们各自利用一切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就使表达同一观点的词语出现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例如,约伯的每一位朋友都持相同的立场,强调相同的观点,有时采用同样的词语。

还要注意到上帝一开始说话,就不会有重复的现象了。朋友们的讲话就象套在同一个轴上的几个轮子,所以他们的讲话十分相象。以利户的话代表青年人被抑制的情感。他热衷于自己所认为的伟大见解。上帝的话就不同了。这些话独具一格,其内容层层展开,每一句都意义深长。上帝的话启示了祂自己。祂以所创造的事物作为表达的媒介。研究《约伯记》的人必须知道上述事实,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纲要。


五、纲要

(一)散文体的前言 伯1:1-2:13

1、约伯和他的家庭 伯1:1-5

2、撒但得到迫害约伯的许可 伯1:6-12

3、撒但迫害约伯 伯1:13-19

4、约伯之顺命 伯1:20-22

5、撒但用疾病折磨约伯 伯2:1-10

6、三个朋友的来到 伯2:11-13

(二)约伯和他朋友的对话 伯3:1-31:40

1、第一轮对话 伯3:1-11:20

1)约伯第一次讲话,他十分灰心 伯3:1-26

2)以利法责备约伯 伯4:1-5:27

3)约伯第二次讲话:他痛苦之深 伯6:1-7:21

4)比勒达的讲话:说约伯是罪人 伯8:1-22

5)约伯第三次讲话:埋怨上帝待他之道 伯9:1-10:22

6)琐法讲话:劝其悔改 伯11:1-20

2、第二轮对话 伯12:1-20:29

1)约伯第一次讲话:为自己的忠贞辩护 伯12:1-14:22

2)以利法讲话:责备约伯不虔诚 伯15:1-35

3)约伯第二次讲话:指责朋友们无情 伯16:1-17:16

4)比勒达的讲话:他主张祸患临到恶人 伯18:1-21

5)约伯第三次讲话,表达他对复活的信念 伯19:1-29

6)琐法的讲话:描述恶人现今和将来的刑罚 伯20:1-29

3、第三轮对话 伯21:1-31:40

1)约伯第一次讲话:声称恶人有时会兴旺发达 伯21:1-34

2)以利法讲话:劝约伯悔改 伯22:1-30

3)约伯第二次讲话,表示希望有机会到上帝面前 伯23:1-24:25

4)比勒达讲话:人在上帝面前无法称义 伯25:1-6

5)约伯第三次长篇讲话:回顾自己的经历,坚持自己无辜 伯26:1-31;40


(三)以利户的讲话 伯32:1-37:24

1、引言和第一次讲话:提出了关于受苦的新看法 伯32:1-33:33

2、第二次讲话:尽力为上帝辩护 伯34:1-37

3、第三次进话:断定上帝不听约伯 伯35:1-16

4、第四次讲话:描述雷暴雨般的上帝 伯36:1-37:24


(四)上帝的回答 伯38:1-41:34

1、第一次讲话:自然界表显上帝 伯38:1-41

2、第二次讲话:动物界表显上帝 伯39:1-30

3、第三次讲话:河马和鳄鱼表显上帝伯40:1-41:34


(五)散文体的结语 伯42:1-17

1、约伯承认上帝 伯42:1-6

2、他为朋友祷告 伯42:7-9

3、他的复兴 伯42:10-17

和合本伯28:1 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拼音版伯28:1 Yínzi yǒu kuàng, liàn jīn yǒu fāng.

吕振中伯28:1 鉄从尘土取出,铜由石头熔化而来。

新译本伯28:1 “银子有矿,金子有冶炼的地方。

现代译伯28:1 银有产银的矿藏;金有炼金的地方。

当代译伯28:1 “人类懂得怎样去采银炼金,

思高本伯28:1 银有出产之地,金有冶炼之所。

文理本伯28:1 出银有矿、炼金有方、

修订本伯28:1 "银子有矿; 炼金有场。

KJV 英伯28:1 Surely there is a vein for the silver, and a place for gold where they fine it.

NIV 英伯28:1 "There is a mine for silver and a place where gold is refined.

和合本伯28:2 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拼音版伯28:2 Tie cóng dì lǐ wā chū, tóng cóng shí zhōng rónghuà.

吕振中伯28:2 人探求到黑暗尽边,将幽暗漆黑中的石头,都勘察透到极处。

新译本伯28:2 铁从土中取出,熔化石头而得铜。

现代译伯28:2 人从地下挖出铁,从石头提炼铜。

当代译伯28:2 从地下发掘铁矿,又把铜从石头里提炼出来。

思高本伯28:2 铁由土中掘出,铜自石中 炼。

文理本伯28:2 铁取于土、铜镕于石、

修订本伯28:2 铁从土里开采, 铜从矿石镕出。

KJV 英伯28:2 Iron is taken out of the earth, and brass is molten out of the stone.

NIV 英伯28:2 Iron is taken from the earth, and copper is smelted from ore.

和合本伯28:3 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拼音版伯28:3 Rén wèi hēiàn déng jiè xiàn, chá jiū yōuàn yīn yì de shítou, zhídào jí chù.

吕振中伯28:3 在无人居住之城人刨开磺坑,足迹忘掉之地;悬空离人、摇来摇去的人。

新译本伯28:3 人探求黑暗的尽头,查明在阴暗中的石矿,直到极处。

现代译伯28:3 人暴露那深沉的黑暗。他搜索地层的最深处,从幽暗中挖出石头。

当代译伯28:3 人类晓得在黑暗中用灯照明,在地下挖掘矿坑,潜入搜索,探求地壳深处的奥秘。在那些给死亡阴影笼罩着的黑石堆中,他们沿绳爬下,悬在半空,摇摆不定。

思高本伯28:3 人给黑暗制定了界限,探讨幽暗阴晦的坚石,挖至地层深处。

文理本伯28:3 人立限于晦冥、究幽暗阴翳之矿石、至乎其极、

修订本伯28:3 人探索黑暗的尽头, 查究矿石直到极处, 那是幽暗和死荫;

KJV 英伯28:3 He setteth an end to darkness, and searcheth out all perfection: the stones of darkness, and the shadow of death.

NIV 英伯28:3 Man puts an end to the darkness; he searches the farthest recesses for ore in the blackest darkness.

和合本伯28:4 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拼音版伯28:4 Zaì wú rén jūzhù zhī chù bào kāi kuàng xué, guō lù de rén ye xiǎng bù dào tāmen. yòu yǔ rén yuǎn lí, xuán zaì kōng zhōng yáo lái yáo qù.

吕振中伯28:4 轮到地、粮食由那而出;但地底下似乎被翻转,像火卷起。

新译本伯28:4 在无人居住之处,足迹罕至之地开坑探矿,他们与人远离,悬在坑中摇来摇去。

现代译伯28:4 他在无人居住的远方开矿;他在人迹不到之地寂寞地工作,在远离人群的坑里悬空摇摆。

当代译伯28:4 人类晓得在黑暗中用灯照明,在地下挖掘矿坑,潜入搜索,探求地壳深处的奥秘。在那些给死亡阴影笼罩着的黑石堆中,他们沿绳爬下,悬在半空,摇摆不定。

思高本伯28:4 在无人居住之处开凿矿穴,上面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远离人间,身悬半空,摇摆不定。

文理本伯28:4 凿穴于荒墟、人迹不到、缒而下、与人相隔、悬摇靡定、

修订本伯28:4 他在无人居住之处开凿矿穴, 在无足迹之地被遗忘, 与人远离,悬空摇摆。

KJV 英伯28:4 The flood breaketh out from the inhabitant; even the waters forgotten of the foot: they are dried up, they are gone away from men.

NIV 英伯28:4 Far from where people dwell he cuts a shaft, in places forgotten by the foot of man; far from men he dangles and sways.

和合本伯28:5 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像被火翻起来。

拼音版伯28:5 Zhìyú dì, néng chū liángshi, dì neì hǎoxiàng beì huǒ fān qǐlai.

吕振中伯28:5 地中石头乃藏蓝宝石之地;那里也有金沙。

新译本伯28:5 至于地,粮食从它而出,地底下却好像被火翻转过来一样。

现代译伯28:5 土地出产粮食,但地底下有火翻腾。

当代译伯28:5 人类知道怎样在地面上获得食物,但在地深之处,却是烈火熊熊。

思高本伯28:5 地上出产食粮,地下有火翻腾。

文理本伯28:5 若夫地上、则产粮食、其下翻起、如被火攻、

修订本伯28:5 地出产粮食, 地底翻腾如火。

KJV 英伯28:5 As for the earth, out of it cometh bread: and under it is turned up as it were fire.

NIV 英伯28:5 The earth, from which food comes, is transformed below as by fire;

和合本伯28:6 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拼音版伯28:6 Dì zhōng de shítou yǒu lánbǎoshí, bìng yǒu jīn shā.

吕振中伯28:6 「磺苗的路、鸷鸟不知道,隼的眼不曾瞥见过;

新译本伯28:6 石中有蓝宝石,也有金沙。

现代译伯28:6 地下的石头蕴藏着蓝宝石,尘土中含有金沙。

当代译伯28:6 他们知道怎样去发掘蓝宝石和金沙,

思高本伯28:6 那里的石头尽是碧玉,尘沙尽是金沙。

文理本伯28:6 其石蕴碧玉、藏金沙、

修订本伯28:6 地的石头是蓝宝石之处, 那里还有金沙。

KJV 英伯28:6 The stones of it are the place of sapphires: and it hath dust of gold.

NIV 英伯28:6 sapphires come from its rocks, and its dust contains nuggets of gold.

和合本伯28:7 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拼音版伯28:7 Kuàng zhōng de lù zhì niǎo bùdé zhīdào, yīng yǎn ye wèi jiàn guō.

吕振中伯28:7 骄悍兽类不曾踹过;凶猛狮子不曾经过。

新译本伯28:7 矿坑中的路,鸷鸟不知道,连鹰的眼也未曾见过;

现代译伯28:7 老鹰不知道通往矿穴的路;兀鹰也未曾从那里飞过。

当代译伯28:7 这是觅食的雀鸟所看不见的奇珍,鹰眼也不能看见的宝藏。

思高本伯28:7 矿中的幽径,猛禽不知,鹰眼未见。

文理本伯28:7 其道鸷鸟不识、鹰目未窥、

修订本伯28:7 鸷鸟不知那条路, 鹰眼也未曾见过。

KJV 英伯28:7 There is a path which no fowl knoweth, and which the vulture's eye hath not seen:

NIV 英伯28:7 No bird of prey knows that hidden path, no falcon's eye has seen it.

和合本伯28:8 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拼音版伯28:8 Kuángào de yeshòu wèicéng xíng guō. meng liè de shīzi ye wèicéng jīngguò.

吕振中伯28:8 「人伸手打硬石头,使山根倒翻过来。

新译本伯28:8 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狮也未曾经过。

现代译伯28:8 从没有狂傲的猛兽践踏,也不曾有狮子走过。

当代译伯28:8 这些宝物深埋在矿床里,野兽的足迹不能到,凶猛的狮子也不曾在它们上面经过。

思高本伯28:8 野兽未践踏,猛兽未经过。

文理本伯28:8 恶兽未履、猛狮未过、

修订本伯28:8 狂傲的野兽未曾踩踏, 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KJV 英伯28:8 The lion's whelps have not trodden it, nor the fierce lion passed by it.

NIV 英伯28:8 Proud beasts do not set foot on it, and no lion prowls there.

和合本伯28:9 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拼音版伯28:9 Rén shēnshǒu zuò kāi jiān shí, qīng dǎo shān gēn.

吕振中伯28:9 他在磐石中劈开沟道;亲眼看到各样宝贝。

新译本伯28:9 人伸手击凿坚石,使山脚翻倒过来。

现代译伯28:9 人开凿坚硬的磐石,把山峰从原来的位置移开。

当代译伯28:9 人类懂得怎样凿开坚硬的石头,翻动山岳的根基。

思高本伯28:9 人伸手击打燧石,山基为之震撼动摇。

文理本伯28:9 其人手凿坚石、倾陷山根、

修订本伯28:9 "人动手凿开坚石, 翻倒山的根基,

KJV 英伯28:9 He putteth forth his hand upon the rock; he overturneth the mountains by the roots.

NIV 英伯28:9 Man's hand assaults the flinty rock and lays bare the roots of the mountains.

和合本伯28:10 在磐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拼音版伯28:10 Zaì pánshí zhōng zaó chū shuǐ dào, qīnyǎn kànjian gèyàng bǎowù.

吕振中伯28:10 他封闭江河,不让滴流、而使隐藏之物出来见光。

新译本伯28:10 在盘石中凿出坑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现代译伯28:10 他在岩石中挖出隧道,发现了各样的宝石。

当代译伯28:10 他们在石层中挖掘地道,使宝石出土。

思高本伯28:10 在 石中间开凿隧道,所有珍宝尽入眼 。

文理本伯28:10 凿石出川、珍宝悉睹、

修订本伯28:10 在磐石中凿出水道, 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KJV 英伯28:10 He cutteth out rivers among the rocks; and his eye seeth every precious thing.

NIV 英伯28:10 He tunnels through the rock; his eyes see all its treasures.

和合本伯28:11 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拼音版伯28:11 Tā fēng bì shuǐ bùdé dī liú, shǐ yǐncáng de wù xiǎnlù chūlai.

吕振中伯28:11 「然而智慧在哪里可寻到?明达之处在哪里呢?

新译本伯28:11 他堵住水源,不让滴漏,又使隐藏之物显露在光中。

现代译伯28:11 他探究河流的源头〔希伯来文是:他使水凝固不滴流〕,使宝藏显露出来。

当代译伯28:11 他们把水流截断,在那里淘金。

思高本伯28:11 探察江河之源流,使宝藏显露於外。

文理本伯28:11 杜塞渗漏、蕴藏毕见、

修订本伯28:11 他封闭河川不得涓滴, 使隐藏之物显露出来。

KJV 英伯28:11 He bindeth the floods from overflowing; and the thing that is hid bringeth he forth to light.

NIV 英伯28:11 He searches the sources of the rivers and brings hidden things to light.

和合本伯28:12 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拼音版伯28:12 Ránér, zhìhuì yǒu héchu ke xún. cōngming zhī chù zaì nàli ne.

吕振中伯28:12 智慧的路(传统∶它的价值)无人知道,在活人之处也不得寻见。

新译本伯28:12 然而,智慧在何处可寻?聪明之地在哪里呢?

现代译伯28:12 然而,智慧到哪里去找呢?明智到哪里去学习呢?

当代译伯28:12 可是,人类虽然懂得这麽多的事情,却不知道往哪里去寻找智慧和聪明。

思高本伯28:12 但是智慧在那里寻觅,那里是明智之所在?

文理本伯28:12 惟智慧何处可寻、明哲之所安在、

修订本伯28:12 "然而,智慧何处可寻? 聪明之地在哪里?

KJV 英伯28:12 But where shall wisdom be found? and where is the place of understanding?

NIV 英伯28:12 "But where can wisdom be found? Where does understanding dwell?

和合本伯28:13 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拼音版伯28:13 Zhìhuì de jiàzhí wú rén néng zhī,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ye wú chù ke xún.

吕振中伯28:13 深渊说∶『不在我里面』;洋海说∶『不在我这里』。

新译本伯28:13 智能的价值人不知道,在活人之地也寻不到。

现代译伯28:13 智慧的道路没有人找得到;智慧的价值没有人知道。

当代译伯28:13 他们不晓得怎样获得智慧,智慧也不是在人间可以找到的。

思高本伯28:13 智慧的道路,人不认识,在众生界寻不到她。

文理本伯28:13 其值人不之知、生人之地、亦不得见、

修订本伯28:13 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 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KJV 英伯28:13 Man knoweth not the price thereof; neither is it found in the land of the living.

NIV 英伯28:13 Man does not comprehend its worth; it cannot be found in the land of the living.

和合本伯28:14 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拼音版伯28:14 Shēn yuān shuō, bú zaì wǒ neì. cāng hǎi shuō, bú zaì wǒ zhōng.

吕振中伯28:14 智慧不是用精金可换得的,也不能平白银去抵价值。

新译本伯28:14 深渊说:‘不在我里面’,沧海说:‘不在我这里’。

现代译伯28:14 深渊说:智慧不在这里;海洋说:它不跟我们一起。

当代译伯28:14 汪洋说:‘智慧不在我这里。’大海说:‘它也不在我这里。’

思高本伯28:14 深渊说:「她不在我这 。」海洋说:「她不与我同域。」

文理本伯28:14 深渊曰、不在我中、沧海曰、不与我偕、

修订本伯28:14 深渊说:'不在我里面。' 沧海说:'不在我这里。'

KJV 英伯28:14 The depth saith, It is not in me: and the sea saith, It is not with me.

NIV 英伯28:14 The deep says, 'It is not in me'; the sea says, 'It is not with me.'

和合本伯28:15 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它的价值。

拼音版伯28:15 Zhìhuì fēi yòng huángjīn ke dé, ye bùnéng píng bái yín wèi tā de jiàzhí.

吕振中伯28:15 用俄斐的金不足与评价,用宝贵水苍玉和蓝宝石也不能。

新译本伯28:15 智慧不能用纯金购买,也不能称银子作它的代价。

现代译伯28:15 金子不能购买它;再多的银子也不能换取它。

当代译伯28:15 智慧不是金银可以买到的,

思高本伯28:15 她非精金所能购买,也不能称量银子作她的代价。

文理本伯28:15 不能以金购之、不能衡银、以为其值、

修订本伯28:15 智慧不可用黄金换取, 也不能用白银秤她的价值。

KJV 英伯28:15 It cannot be gotten for gold, neither shall silver be weighed for the price thereof.

NIV 英伯28:15 It cannot be bought with the finest gold, nor can its price be weighed in silver.

和合本伯28:16 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拼音版伯28:16 'E fei jīn, hé guìzhòng de hóngmǎnǎo, bìng lánbǎoshí, bùzú yǔ jiào liáng.

吕振中伯28:16 金子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炼净的金器也不足与兑换。

新译本伯28:16 俄斐金,贵重的玛瑙、蓝宝石,都不能与它比较。

现代译伯28:16 纯金不能跟它较量;珠宝也不能跟它相比。

当代译伯28:16 就是倾尽所有俄斐的金,加上贵重的红玛瑙和蓝宝石,也不能得到。

思高本伯28:16 敖非尔金不能与她较量,宝石和碧玉也不能与她相比。

文理本伯28:16 俄斐之金、红玉碧玉、不足较其值、

修订本伯28:16 俄斐的金子和贵重的红玛瑙, 以及蓝宝石,不足与她比拟;

KJV 英伯28:16 It cannot be valued with the gold of Ophir, with the precious onyx, or the sapphire.

NIV 英伯28:16 It cannot be bought with the gold of Ophir, with precious onyx or sapphires.

和合本伯28:17 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拼音版伯28:17 Huángjīn, hé bō lí, bùzú yǔ bǐjiào. jīng jīn de qìmǐn, bùzú yǔ duìhuàn.

吕振中伯28:17 珊瑚与水晶不足提说;取得智慧、胜得珍珠。

新译本伯28:17 黄金和玻璃不能与它比较,纯金的器皿不能与它交换。

现代译伯28:17 它的价值远胜过金子;纯金的器皿和精致的玻璃也不能相比。

当代译伯28:17 它的价值远超黄金和琉璃;即使是精金所镶的饰物,也不能换到。

思高本伯28:17 黄金与琉璃不能与她同列,纯金的器皿也不能与她交换。

文理本伯28:17 黄金琉璃、不能为其匹、精金之器、不足与之易、

修订本伯28:17 黄金和玻璃不足与她比较; 纯金的器皿不足兑换她。

KJV 英伯28:17 The gold and the crystal cannot equal it: and the exchange of it shall not be for jewels of fine gold.

NIV 英伯28:17 Neither gold nor crystal can compare with it, nor can it be had for jewels of gold.

和合本伯28:18 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或作“红宝石”)。

拼音版伯28:18 Shān hú, shuǐ jīng dōu bùzú lùn. zhìhuì de jiàzhí shēng guō zhēnzhū ( huò zuò hóngbǎoshí ).

吕振中伯28:18 古实的黄玉不足与比较,用净金也不足与评价。

新译本伯28:18 珊瑚和水晶都不值一提,取得智慧胜过取得红宝石。

现代译伯28:18 智慧的价值远胜过珊瑚、水晶;有智慧远超过取得红宝石。

当代译伯28:18 珊瑚和水晶都不足与它比较;他的价值远胜红宝石。

思高本伯28:18 珊瑚与水晶都不足论,取得智慧胜过取得珍珠。

文理本伯28:18 珊瑚水晶、俱无足论、智慧之值、愈于珍珠、

修订本伯28:18 珊瑚、水晶都不值得提; 智慧的价值胜过宝石。

KJV 英伯28:18 No mention shall be made of coral, or of pearls: for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

NIV 英伯28:18 Coral and jasper are not worthy of mention; the price of wisdom is beyond rubies.

和合本伯28:19 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拼音版伯28:19 Gǔshí de hóng bì xǐ, bùzú yǔ bǐjiào. jīng jīn, ye bùzú yǔ jiào liáng.

吕振中伯28:19 「智慧从哪里来?明达之处在哪里呢?

新译本伯28:19 古实的黄玉不能与它比较,纯金也不能与它较量。

现代译伯28:19 最好的黄玉不能跟它较量;最纯净的金子也无法跟它相比。

当代译伯28:19 古实的黄玉不能与它相比,就是纯金也不足衡量它的价值。

思高本伯28:19 雇士的黄玉不足与她相比,纯金也不能与她较量。

文理本伯28:19 古实黄玉、不足与之比、精金不足较其值、

修订本伯28:19 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她比较; 纯金也不足与她比拟。

KJV 英伯28:19 The topaz of Ethiopia shall not equal it, neither shall it be valued with pure gold.

NIV 英伯28:19 The topaz of Cush cannot compare with it; it cannot be bought with pure gold.

和合本伯28:20 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拼音版伯28:20 Zhìhuì cóng héchu lái ne. cōngming zhī chù zaì nàli ne.

吕振中伯28:20 是向众生的眼目隐藏着的,向空中的飞鸟掩蔽着的。

新译本伯28:20 然而,智慧从哪里来,聪明之地在哪里呢?

现代译伯28:20 那麽,智慧的源头何在?明智到哪里去学习?

当代译伯28:20 那麽,往哪里去才能得到智慧?聪明又在哪里呢?

思高本伯28:20 究竟智慧由何处而来,那里是明智之所在?

文理本伯28:20 然则智慧奚自、明哲之所何在、

修订本伯28:20 "智慧从何处来呢? 聪明之地在哪里?

KJV 英伯28:20 Whence then cometh wisdom? and where is the place of understanding?

NIV 英伯28:20 "Where then does wisdom come from? Where does understanding dwell?

和合本伯28:21 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拼音版伯28:21 Shì xiàng yīqiè yǒu shēngmìng de yǎnmù yǐncáng, xiàng kōng zhōng de fēiniǎo yǎn bì.

吕振中伯28:21 因此『灭亡处』(原文∶亚巴顿)和『死亡』说∶『我们只耳闻所风闻的罢了』。

新译本伯28:21 众生的眼睛都看不到,空中的飞鸟也不能发现。

现代译伯28:21 众生都看不见它;空中的飞鸟也看不见。

当代译伯28:21 它隐藏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就是目光敏锐的空中飞乌也不能看见。

思高本伯28:21 众生的眼目未曾见过,天空的飞鸟也未发现。「

文理本伯28:21 隐于群生之目、蔽于天空之鸟、

修订本伯28:21 她隐藏,远离众生的眼目, 她掩蔽,远离空中的飞鸟。

KJV 英伯28:21 Seeing it is hid from the eyes of all living, and kept close from the fowls of the air.

NIV 英伯28:21 It is hidden from the eyes of every living thing, concealed even from the birds of the air.

和合本伯28:22 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拼音版伯28:22 Miè mò hé sǐwáng shuō, wǒmen fēngwén qí míng.

吕振中伯28:22 「惟独上帝明白到智慧的路,只有他知道智慧之所在。

新译本伯28:22 灭亡和死亡都说:‘我们只风闻它的事罢了。’

现代译伯28:22 甚至死亡和毁灭两者也承认它们只风闻而已。

当代译伯28:22 可是‘毁灭’和‘死亡’却自言对智慧有所认识。

思高本伯28:22 毁灭」与「死亡」都说:「我们只风闻过她的声望。」

文理本伯28:22 死域与沦亡曰、我闻其名、

修订本伯28:22 毁灭和死亡说: '我们风闻其名。'

KJV 英伯28:22 Destruction and death say, We have heard the fame thereof with our ears.

NIV 英伯28:22 Destruction and Death say, 'Only a rumor of it has reached our ears.'

和合本伯28:23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拼音版伯28:23 Shénmíng bái zhìhuì de dàolù, xiǎodé zhìhuì de suǒ zaì.

吕振中伯28:23 因为他鉴察到地尽边,他遍看普天之下;

新译本伯28:23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也晓得智慧的所在,

现代译伯28:23 只有上帝知道那条路,知道哪里去找智慧;

当代译伯28:23 上帝知道智慧之道,也知道智慧在哪里,因为他总揽众天。

思高本伯28:23 惟独天主认识她的道路,惟有他知道她的处所。

文理本伯28:23 上帝悉其道、识其处、

修订本伯28:23 "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 知道智慧的所在。

KJV 英伯28:23 God understandeth the way thereof, and he knoweth the place thereof.

NIV 英伯28:23 God understands the way to it and he alone knows where it dwells,

和合本伯28:24 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拼音版伯28:24 Yīn tā jiàn chá zhídào dìjí, biàn guān pǔ tiān zhī xià.

吕振中伯28:24 而为风定轻重,按分量支配众水。

新译本伯28:24 因为他察看全世界,遍观全地。

现代译伯28:24 因为他的眼睛看到地极,观察天下的万事万物。

当代译伯28:24 上帝知道智慧之道,也知道智慧在哪里,因为他总揽众天。

思高本伯28:24 因为惟有他观察地极,俯视天下的一切。

文理本伯28:24 以其鉴观地极、遍察天下、

修订本伯28:24 因为他鉴察直到地极, 遍观普天之下,

KJV 英伯28:24 For he looketh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and seeth under the whole heaven;

NIV 英伯28:24 for he views the ends of the earth and sees everything under the heavens.

和合本伯28:25 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拼音版伯28:25 Yào wèi fēng déng qīng zhòng, yòu dù liàng zhū shuǐ.

吕振中伯28:25 他为雨露立规矩,为雷电定路线。

新译本伯28:25 他为风定轻重,又度量众水;

现代译伯28:25 当上帝赐威力给风,为海洋决定容量,

当代译伯28:25 他使风吹动,为海洋划定水域;

思高本伯28:25 当他划定风的重量,规定水的定量,

文理本伯28:25 为风定其轻重、量度诸水、

修订本伯28:25 要为风定轻重, 又度量诸水,

KJV 英伯28:25 To make the weight for the winds; and he weigheth the waters by measure.

NIV 英伯28:25 When he established the force of the wind and measured out the waters,

和合本伯28:26 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拼音版伯28:26 Tā wèi yǔ lòu déng mìnglìng, wéi léi diàn déng dàolù.

吕振中伯28:26 那时他看见智慧,便量算它;他立定它,并探察透它。

新译本伯28:26 为雨露立定律,为雷电定道路。

现代译伯28:26 定下降雨的季节,划定雷电的路线,

当代译伯28:26 他定下雨露的规律和雷电的路线。

思高本伯28:26 定下雨的季节,规定雷电的路线时,

文理本伯28:26 为雨露立法、为雷电定程、

修订本伯28:26 为雨定律例, 为雷电定道路。

KJV 英伯28:26 When he made a decree for the rain, and a way for the lightning of the thunder:

NIV 英伯28:26 when he made a decree for the rain and a path for the thunderstorm,

和合本伯28:27 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拼音版伯28:27 Nàshí tā kànjian zhìhuì, érqie shùshuō. tā jiāndéng, bìngqie chá jiū.

吕振中伯28:27 他对人说∶『敬畏主、乃是智慧,远离坏事便是明达

新译本伯28:27 那时他看见智慧,描述智慧,他坚立智慧,并且查探智慧。

现代译伯28:27 那时候,他已经看见智慧,也立定它,测验出它的价值。

当代译伯28:27 他深知智慧的所在,并且向愿意接受的人陈明。他亲自建立智慧,又曾经彻底审查智慧。

思高本伯28:27 他已见了她,讲述了她,立定了她,考察了她。

文理本伯28:27 其时上帝明见之、宣示之、坚定之、穷究之、

修订本伯28:27 那时他看见智慧,就谈论她, 坚定她,并且查究她。

KJV 英伯28:27 Then did he see it, and declare it; he prepared it, yea, and searched it out.

NIV 英伯28:27 then he looked at wisdom and appraised it; he confirmed it and tested it.

和合本伯28:28 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拼音版伯28:28 Tā duì rén shuō, jìngwèi zhǔ jiù shì zhìhuì. yuǎn lí è biàn shì cōngming.

吕振中伯28:28 伯 28:28

新译本伯28:28 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邪恶就是聪明。’”

现代译伯28:28 上帝向世人说:敬畏上帝就是智慧;离弃邪恶就是明智。

当代译伯28:28 他对人类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罪恶便是聪明。’”

思高本伯28:28 然後对人说:「看,敬畏上主,就是智慧;远离邪恶,就是明智。」

文理本伯28:28 谓人曰、寅畏主为智慧、远邪恶为明哲、

修订本伯28:28 他对人说:'看哪,敬畏主就是智慧; 远离恶事就是聪明。'"

KJV 英伯28:28 And unto man he said, Behold, the fear of the LORD, that is wisdom; and to depart from evil is understanding.

NIV 英伯28:28 And he said to man, 'The fear of the Lord--that is wisdom, and to shun evil is understanding.'"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