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信函》1901年83号 2.《文稿》1908年73号 3.《信函》1904年第343号 4.《信函》1906年16号 5.《文稿》1912年59号 6.《文稿》1894年第24a号 7.《文稿》1908年第65号 8.《文稿》1911年第23号 9.《文稿》1887年第22号 10.《信函》1899年第182号{PC 26.2} 11.《信函》1890年第35号 12.摘自《文稿》1907年第115号 13.摘自《文稿》1911年第29号 14.《信函》1898年69号 15.《信函》1906年172号 16.《文稿》1908年83号 17.《信函》1910年第64号 18.《信函》1898年第106号 19.《文稿》1906年第33号 20.《文稿》1886年第15号 21.以西结异象的教训 22,以西结异象的教训 23.《文稿》1906年第61号 24.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25.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26.《信函》1906年第230号 27.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28.《信函》1906年第214号, 1906年7月3日 29.怀爱伦夫人的讲话 30.摘自怀爱伦夫人最近一封关于各学校的通信 31.《信函》1910年第74号 32.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33.致奥尔森长老 34、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疗养院邮政局 35.致J.E.怀特夫妇 36、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疗养院 37、新南威尔士州,库兰邦,森尼赛德 38、致M.N.坎贝尔长老和G.A.阿马登 39.《信函》第116号 40、法恩斯沃思弟兄和姐妹 41. 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42.《信函》第200号1906年6月27日 43. 墨尔本,圣基尔达路,乔治阶地 44. 瑞士巴塞尔 45. 新南威尔士州格兰维尔 46. 北菲茨罗伊 47. 致范妮姐妹 48.致J.E.怀特夫妇 49. 北菲茨罗伊 50. 墨尔本 51.《文稿》1897年第3号 52.《文稿》1911年第9号 53.“要心情舒畅” 54. 对学生和助理工人的讲话 55.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格兰代尔 56.1905年9月15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纳欣诺市天堂谷疗养院 57.1905年9月27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58、1905年10月27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59、1905年11月1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赫勒那,“榆园” 60.洛马林达疗养院 61.写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格兰代尔 62、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的疗养院 63.1905年12月10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赫勒那疗养院 64.1905年12月11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疗养院 65、1905年12月19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66、1906年3月1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67、1906年5月1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洛马林达 68、1906年5月28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69、1906年6月8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榆园 70、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榆园 71、1906年8月19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72、1906年9月3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73、摘自怀爱伦夫人1905年9月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次证道 74、1906年9月14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75、1906年11月2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76、1906年11月25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77、1907年2月12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疗养院邮政局 78、1907年5月7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纳欣诺市 79、1907年5月19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洛马林达 80、1907年5月20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格兰代尔疗养院 81、1905年4月12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 82、1905年5月23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3、1905年5月24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4、1905年5月14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5、1905年6月2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6、1905年5月31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7、1905年5月28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塔科马帕克 88、《信函》1905年第247号,1911年7月24日 89、《信函》1905年第253号 90、《信函》1905年第233号 91、1905年6月25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 92、《信函》1905年第183号,1911年7月24日 93、《信函》1907年第392号 94《文稿》1906年第3号 95《信函》1908年第90号 96《信函》1908年第132号 97《信函》1908年第196号 98《信函》1909年第94号 99《信函》1909年第70号,1909年4月20日 100《信函》1909年第100号 101《文稿》1909年第53号 102《文稿》1909年第7号,9月23日 103《信函》1907年第358号 104《文稿》1907年第73号,8月15日 105《信函》1907年第200号,8月29日 106《文稿》1907年第97号,9月19日 107《信函》1907年第182号 108《信函》1907年第186号 109《信函》1907年第276号 110《信函》1907年第306号 111《信函》1907年第312号 112《文稿》1907年第117号1907年10月22日 113《信函》1907年第360号 114《信函》1909年第178号 115《信函》1909年第140号 116《信函》1909年第122号 117《文稿》1910年第7号 6月28日118《信函》1910年第60号 119《信函》1911年第20号 120《信函》1911年第18号 121《信函》1911年第32号 122《信函》1911年第34号 123《文稿》1911年第13号 124《信函》1911年第78号 125《信函》1905年75号 126.1905年2月26日写于加利福尼亚州疗养院,榆园 127.洛马林达培训学校 128.《信函》1905年第97号 129《信函》1904年第7号 130.摘自怀爱伦夫人最近关于巴特尔克里克的信函 131.摘自1906年7月27日写给克雷斯医生夫妇的一封信 132《评论与通讯》特刊 133.帐篷大会的呼吁 134.1892年5月9日写于维多利亚州墨尔本,普雷斯顿 135.鲁莽与兼并 136.要抛弃批评、谴责和一切恶语中伤 137.肉食的使用 138.1886年3月1日写于瑞士巴塞尔 139.(1895年2月7日重新抄写) 140.1995年10月28日写于瑞典俄瑞伯 141.普鲁士,1886年 142.1890年11月25日写于纽约布鲁克林 143.1894年1月13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布莱顿 144.为上帝作工所必需的资格 145.上帝工作中的正确关系 146.圣工的整体利益 147、个人的呼吁 148.1895年9月写于新南威尔士州格兰维 149.1894年11月26日写于新南威尔士州格兰维尔前景大街,“诺福克花园” 150.1895年9月10日写于格兰维尔,诺福克花园 151.总会的权威

1909年6月9日写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致加利福尼亚州洛马林达J.A.伯登长老

在夜间的异象中,我似乎在与你交谈,鼓励你奉主的名前进,预备你们的学校提供这时候最需要的教育。应该提供给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各大城市之人的教育昼夜摆在我面前。应当使这些城市的人明白“高等教育”是由什么构成的。高等教育意味着与救恩计划相一致。{PC 267.3}

要为你们的学校工作获得设施。要非常经济地使用你们得到的资金。不要不必要地花掉一块钱。{PC 267.4}

你要努力置身于不会被那些曲解高等教育真义之人的表现和禁止所迷惑的地方。要高举髑髅地的伟人。藉着教导的工作和恳切的祈祷,尽力将学生置于他们会接受天国灵感的地方。应当在他们面前将耶稣基督呈现为一切亮光和知识之源。谁也不要藉着选择接受世人对何为高等教育的解释来羞辱祂。让我们把那种选择留给那些不承认上帝圣言的真理为一切真知识之源的人吧。{PC 267.5}

要使教师得到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以确保对什么构成基本教育有清晰的理解。{PC 268.1}

要教导学生向主求智慧,祂舍了自己的生命为要拯救世界。现在是你做工的时候。曾与祂的门徒在地上同行、日复一日教导他们的同一位耶稣,必教导祂在这个时代的仆人。{PC 268.2}

我要提醒你注意《使徒行传》第八章,其中叙述了腓利与那个追求真理的埃塞俄比亚人的经验。圣经的记录说:{PC 268.3}

“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PC 268.4}

“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PC 268.5}

“他所念的那段经,说:‘祂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祂卑微的时候,祂的审判被夺去;谁能述说祂的世代,因为祂的生命从地上夺去。’{PC 268.6}

“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PC 268.7}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PC 268.8}

“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的走路。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凯撒利亚”(徒8:26-40)。{PC 268.9}

整本《使徒行传》都应该得到仔细研究。它充满了宝贵的教导;它记录着福音布道工作的经验,其中的教导是我们今天的工作所需要的。这是奇妙的历史;它涉及高等教育,就是我们各学校的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PC 268.10}

 

Washington, D. C. June 9, 1909  

Elder J. A. Burden Loma Linda, California  

In the night season I seemed to be conversing with you, and encouraging you to go forward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preparing your school to give the education most needed at this time. The education that is to be given by our people in the large cities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s set before me day and night. The people in these cities are to be made to understand what constitute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eans conformity to the plan of salvation.?{PC 267.3}  

Obtain facilities for your school work. Let the means that shall come to you be used very economically. Do not spend one dollar unnecessarily.?{PC 267.4}  

Endeavor to place yourself where you will not be confused by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forbiddings of human agencies who would misinterpret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Lift up the Man of Calvary. By the work of teaching and by earnest prayer, endeavor to place the students where they will receive the inspiration of heaven. Jesus Christ is to be presented before them as the Source of all light and knowledge. Let none dishonor Him by choosing to accept the world’s interpretation of w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means. Let us leave that to those who do not acknowledge the truths of the word of God a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knowledge.?{PC 267.5}  

Give to the teachers all the advantages possible, to secu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stitutes the essential education.?{PC 268.1}  

Teach the students to look for wisdom to the One who gave His life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Now is your time to work. That same Jesus who walked with His disciples on earth, and who taught them from day to day, will teach His servants in this age.?{PC 268.2}  

I would call your attention to the eighth chapter of Acts, in which is related Philip’s experience with the Ethiopian seeker after truth. The record states:?{PC 268.3}  

“And the angel of the Lord spake unto Philip, saying, Arise, and go toward the south unto the way that goeth down from Jerusalem unto Gaza, which is desert. And he arose and went: and, behold a man of Ethiopia, a eunuch of great authority under Candace queen of the Ethiopians, who had the charge of all her treasure, and had come to Jerusalem for to worship, was returning, and sitting in his chariot read Esaias the prophet.?{PC 268.4}  

“Then the Spirit said unto Philip, Go near, and join thyself to this chariot. And Philip ran thither to him, and heard him read the prophet Esaias, and said, Understandest thou what thou readest? And he said, How can I, except some man should guide me? And he desired Philip that he would come up and sit with him.?{PC 268.5}  

“The place of the Scripture which he read was this, He was led as a sheep to the slaughter; and like a lamb dumb before his shearer, so opened He not His mouth: in His humiliation His judgment was taken away: and who shall declare his generation? for His life is taken from the earth.?{PC 268.6}  

“Then Philip opened his mouth, and began at the same scripture, and preached unto him Jesus.?{PC 268.7}  

“And as they went on their way, they came unto a certain water: and the eunuch said, See, here is water; what doth hinder me to be baptized? And Philip said, if thou believest with all thine heart, thou mayest. And he answered and said, I believe that Jesus Christ is the Son of God.?{PC 268.8}  

“And he commanded the chariot to stand still: and they went down both into the water, both Philip and the eunuch; and he baptized him. And when they were come up out of the water, the Spirit of the Lord caught away Philip that the eunuch saw him no more: and he went on his way rejoicing. But Philip was found at Azotus, and passing through he preached in all the cities, till he came to Caesarea.”?{PC 268.9}  

The whole of the book of Acts should receive careful?study. It is full of precious instruction; it records experiences in evangelistic work, the teachings of which we need in our work today. This is wonderful history; it deals with the highest education, which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s are to receive.?{PC 268.10}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