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论大马士革的默示:“看哪,大马士革已被废弃,不再为城,必变作乱堆!

2亚罗珥的城邑已被撇弃,必成为牧羊之处;羊在那里躺卧,无人惊吓。

3以法莲不再有保障;大马士革不再有国权;亚兰所剩下的,必像以色列人的荣耀消灭一样。”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4“到那日,雅各的荣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体必渐瘦弱;

5就必像收割的人收敛禾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谷拾取遗落的穗子。

6其间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这是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的。

7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

8他们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做的,无论是木偶是日像。

9在那日,他们的坚固城必像树林中和山顶上所撇弃的地方,就是从前在以色列人面前被人撇弃的。这样,地就荒凉了。

10因你忘记救你的 神,不记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树秧子,插上异样的栽子。

11栽种的日子,你周围圈上篱笆,又到早晨使你所种的开花;但在愁苦极其伤痛的日子,所收割的都飞去了。

12唉!多民哄嚷,好像海浪砰訇;列邦奔腾,好像猛水滔滔;

13列邦奔腾,好像多水滔滔;但 神斥责他们,他们就远远逃避,又被追赶,如同山上的风前糠,又如暴风前的旋风土。

14到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掳掠我们之人所得的分,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

提要: 1 警告亚兰和以色列。6 剩下的人将放弃偶像崇拜。9 其余的人因他们不虔诚而受到惩罚。12 以色列仇敌的灾祸。


1 论大马士革的默示:看哪,大马士革已被废弃,不再为城,必变作乱堆。

【本会注释】

论大马士革的默示。见赛13:1注释。第1-11节是针对大马士革和以色列的信息。回顾亚哈斯在位时,亚兰与以色列结盟进攻犹大。以赛亚曾预言亚兰和以色列的失败(赛7:1-16)。现在的预言涉及更大规模的惩罚。

不再为城。大马士革将遭受沉重的打击,不再列在世界的大城市中间。在一段时间里,这座城似乎沦为废墟,但后来得到了重建。过个一个世纪,耶利米对她发出了进一步的信息(耶49:23-27)。


2 亚罗珥的城邑已被撇弃,必成为牧羊之处;羊在那里躺卧,无人惊吓。

【本会注释】

亚罗珥的城邑。亚兰没有叫亚罗珥的地区。但在约旦河以东的以色列领土上有亚罗珥城(民32:34;申2:36;3:12;书13:25;撒下24:5)。可能为了避开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或者是依据另一份希伯来语本文,七十士译本译为“她的城邑将永远撇弃”。其中的城市将遭到彻底的摧毁,以致羊群此后不会再在一度繁茂的城市里吃草。


3 以法莲不再有保障;大马士革不再有国权;亚兰所剩下的必象以色列人的荣耀消灭一样。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以法莲。先知仍把以法莲(北方王国以色列)和亚兰联系在一起。这两个国家曾联合起来攻击犹大(王下16:5;赛7:1,2),所以要一同接受上帝所命定的惩罚(见对赛7:4,7,16节的注释)。

荣耀。以色列的荣耀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亚兰剩下的人也是如此。


4 到那日,雅各的荣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体必渐瘦弱。

【本会注释】

雅各。在这里显然指北方的王国以法莲。十个支派将会灭亡。所以这个信息一定是在北方王国灭亡的公元前723或722年之前传达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85、160页)。


5 就必象收割的人收敛禾稼,用手割取穗子,又象人在利乏音谷拾取遗落的穗子。

【本会注释】

收割的人。比喻换成了收获“庄稼”(见利2:14注释)。以色列的城市同样也被残忍所“割取”。

利乏音谷。这是耶路撒冷南面朝伯利恒方向的多石而肥沃的“巨人谷”,(见书15:8注释)。


6 其间所剩下的不多,好象人打橄榄树,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这是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的。

【本会注释】

剩下的。希伯来语是Oleloth。指剩下的葡萄或橄榄,但不是庄稼。如本节其余部分所示,这里是指橄榄,再次说明剩下的人将逃过这次临到以色列的大毁灭。虽然惩罚定会来临,作为一个民族,将会在整体上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有少数人会逃脱,就像遭到猛烈摇晃以后橄榄树顶上的橄榄那样。在《以赛亚书》中一再出现“剩下的”概念,如赛10:20-22;11:11,16;37:4,32。“剩下的”总是指一群在上帝惩罚犹大的过犯时幸存的人。这里假定剩下的人已经学会顺从,可以被列为忠于上帝的人。


7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

【本会注释】

惩罚不会徒然的,因为它会促使人真诚地仰望上帝。在以赛亚的日子,传给百姓的重要信息是:“看哪,你们的上帝”(赛40:9)!要人的视线转离属世的事物,可能需要痛苦的失望和灾难,但上帝的惩罚最终会使人的目光从他们的偶像转向造他们的主。


8 他们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做的,无论是木偶是日像。

【本会注释】

自己指头所作的。就是偶像(见申4:28;赛2:8;31:7;37:19;何14:3;弥5:13)。外邦人指望他们自己所造之神的帮助;希伯来人则从造他们的上帝那里获得帮助。


9 在那日,他们的坚固城必象树林中和山顶上所撇弃的地方,就是从前在以色列人面前被人撇弃的。这样,地就荒凉了。

10 因你忘记救你的上帝,不记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树秧子,插上异样的栽子。

【本会注释】

磐石。上帝是祂子民真正的保护者(诗28:1;31:2;62:2;71:3;89:26;95:1)。百姓离弃了上帝,就会枉然向偶像崇拜的仪式寻求保护。

佳美的树秧子。把小麦,大麦,各种蔬菜或花卉等植物,种在花篮或花坛子中,很快会发芽,被视为象征多产之诸神的魔力。虽然人们认为这些自然界的神有能力,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力量,不能为他们的崇拜者做任何事情。

异样的栽子。见诗44:20;81:9。可能指萌芽的嫩枝,有些类似于“佳美的树秧子”。


11 栽种的日子,你周围圈上篱笆,又到早晨使你所种的开花;但在愁苦极其伤痛的日子,所收割的都飞去了。

【本会注释】

这些快速生长的植物不可能丰收。植物长得快,凋谢得也快。这是比喻百姓离弃了他们真正的力量——上帝,徒然求助于他们的多产之神。这些神在危险和失败的日子里,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和失望。


12 唉!多民哄嚷,好象海浪砰訇;列邦奔腾,好象猛水滔滔;

【本会注释】

没有提到制造这场灾难之势力的名字。上帝子民的敌人,像滔滔的洪水那样冲向他们,威胁着要完全淹没他们。关于亚述,曾发布这样的预言(赛8:7,8)。所以这里所指的势力,可能就是亚述帝国。


13 列邦奔腾,好象多水滔滔;但上帝斥责他们,他们就远远逃避,又被追赶,如同山上的风前糠,又如暴风前的旋风土。

【本会注释】

上帝斥责他们。虽然西拿基立率领的亚述军队威胁着要完全毁灭犹大,但上帝出面干涉了(见赛37:36)。以色列的敌人不但没有淹没以色列,自己反而被淹没了。

山上的风前糠。比喻亚述的军队在上帝的大能面前微不足道,不堪一击。他们先是浩浩荡荡,奔腾向前,威胁着要淹没犹大全地。但转瞬之间,他们就像谷糠或绒毛那样被风卷走。

旋风土。直译是“轮子”,但这里是指轮状的蓟草(Gundelia tournefortii)干花萼。


14 到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掳掠我们之人所得的分,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

【本会注释】

未到早晨。锡安在黑暗和困苦中开始的夜晚,以胜利和欢乐结束(见赛37:22-36)。

抢夺我们之人。根据西拿基立的记录,他第一次入侵犹大时,曾掠走大批战利品(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64页)。

一、卷名

以赛亚书在希伯来文本和七十字译本中叫作《以赛亚》,在路4:17和徒8:30中称为“先知以赛亚的书”。在希伯来语圣经中以赛亚书归入“先知书”,位于“列王记”之后,《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先知书之前。


二、作者

先知以赛亚是以赛亚书的作者,他出身王族,是亚靡斯的儿子,在年青的时候就蒙召担任先知(《证言》卷五749页),为乌西雅作王的后期(亚撒利雅,公元前790-739年)和约坦开始执政期间(《先知与君王》305页)。所以他的蒙召会是在公元前750-739年之间。他工作的时间至少延续了60年(《先知与君王310页),跨越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的时代(赛1:1;关于他们统治的时间,见《SDA圣经注释》卷二77页)。以赛亚从未提到公元前686年开始执政的玛拿西。他是玛拿西残杀忠于上帝之人时“列于最先被害的人中”(《先知与君王》382页,王下21:16)。这说明他的工作在公元前686 希西家死后不久就结束了。若是这样,他开始工作不会迟于公元前745年。以赛亚书1-65章的预言信息可能就是在公元前745-739年之间,也许是乌西雅作王的最后一年发出的,但要先于第六章的异象(《先知与君王》306页),正当以赛亚考虑所要遭遇的反对,想要放弃先知的工作时,他得见有关上帝荣耀的异像(《先知与君王》307页),使他得到鼓励和坚固,去从事上帝交托他的工作。

以赛亚结婚生有两个儿子:施亚雅述和玛黑沙拉勒哈施罢斯(赛7:3;8:3)。他主要的工作地点是在耶路撒冷。他成为宫廷传道士,发挥重大的影响。多年时间里,他担任国家政治和宗教的顾问。他和弥迦同为先知的工作,可能再加上北方王国何西阿的间接影响,导致了希西家的改革。但是玛拿西追随他祖父亚哈斯的罪恶行径,废除了他父亲希西家的改革,杀害那些倡导敬拜真神的人。据《巴比伦塔木德》记载,以赛亚被玛拿西杀害(《先知与君王》382页)。来11:37中所说,有的人“被锯锯死”,就是指以赛亚的殉身,这一点已得到出于灵感的证实(见赛1:1怀爱伦注释)。

在大约二十五个世纪的的时间里,没有人对《以赛亚书》的作者问题提出疑问。但到了十九世纪,德国的圣经考据学者开始对其来源的一致性提出了疑问。他们的见解逐渐推广,直到人们几乎普遍接受《以赛亚书》至少有两个作者的说法,认为所谓“第一以赛亚”写了1-39章,工作时间是公元前8世纪末,“第二以赛亚”写了40-66章,时间在被掳巴比伦的末叶。上述见解还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考据学者推测《以赛亚书》至少有一半以上写于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时代。

这些考据学者认为《以赛亚书》不是一个人所著的主要理由之一是40-60章的内容不象是公元前八世纪未的人说的,而象是被掳到巴比伦快要结束时的人说的。他们认为《以赛亚书》提到了居鲁士的名字(赛44:28;赛45:1),就证明这些章节写于居鲁士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的后半叶。当然这种观点是以先知无法预知未来的设想为依据的。

但是实际上,以赛亚提到居鲁士并不足以证明该书为后来所著,而恰恰证明上帝的智慧和预见。整部《以赛亚书》中到处都有对将来的预言,其中有以色列和亚兰统治者的败落(赛7:7,8,16),推罗的倾覆(23章),亚述的惨境(赛14:25;赛31:8;赛37:6,7,29,33-35),巴比伦的屈辱(赛14:4-23),依靠埃及的愚昧(赛30:1-3;赛31:1-3),以及居鲁士的工作(赛44:28;赛45:1-4)。以赛亚宣布了上帝的预言,雄辨地证明了上帝的智慧和能力(赛41:21-23;赛42:9;赛43:9;赛44:7,8;赛45:11,21;赛46:9,10;赛48:3,5-8)。

有许多证据证明以赛亚前后两个部分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是一致性的。例如,《以赛亚书》的特点之一就是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这个称号在《以赛亚书》中出现25次,而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则只出现6次。在《以赛亚书》1-39章中该词出现12次,在40-66章中出现13次,并没有单单出在前面或后面部分。“以色列(或雅各)的大能者”这个称号仅出现在《以赛亚书》中(赛1:24;赛49:26;赛60:16)。前后两部分文体和语言的同一性远比人们所推测的差异明显。

虽然《以赛亚书》40-66章的题材和文字与1-30章有异,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主题贯穿于这两个部分:即从政治和属灵的仇敌手中,从他们对身体和心灵的压迫下解救出来。以赛亚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帮助”或“上帝是拯救”。他在本书前半部分中阐述了通过悔改、改革和信靠上帝而从罪恶,从亚兰人,从亚述人和其他敌人手下解救出来。后半部分阐述了通过信靠将来的拯救者,从巴比伦权下,并最终从罪的权势下解放出来。尽管表面上题材不一样,但贯于全书的是思想和主题的基本上统一的。

《以赛亚书》的前面部分是以从西拿基立所率亚述军队下拯救出来而达到高潮。在后一部分,先知的眼光展望到从巴比伦之囚中解救出来。类似的过渡在《以西结书》中也有。先知从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的陷落,被掳到巴比伦,一直预见到被解放。此外,以赛亚前面部分记录了他年青时所作的见证,后面部分反映了成熟的先知目光和老练的文字风格,结果其思想之深度和语言之高超均超过前面部分优美的篇章。

《以赛亚书》前面部分涉及亚述人入侵犹大,后面部分展望从巴比伦手中解救出来。以赛亚的任务就是在北方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消灭后,巩固犹大王国。籍着以赛亚,要让国家的领导人有机会明白当前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上帝的旨意是要让犹大从北方以色列的悲惨命运中得到教训,以致真正悔改归向上帝。亚述入侵的浪潮几乎淹没小小的犹大王国,后来由于上帝的明显干涉,才从耶路撒冷的城门口退了回去。但是犹大的人没有吸收历史的教训,和耶利米更加清楚的警告,于是同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除非他们改过自新。

于是以赛亚从40章开始预言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但是保证最后会从巴比伦权下解救出来,就象最后从亚述人手中解救出来一样。此外,对于那些信靠上帝的人来说,从民族敌人手中被解救,乃是最后从罪恶权下得救的应许。由于不断变化的历史事件的背景,造成了《以赛亚书》前后部分预言题材的变化,以及以赛亚因年龄而致文字风格的变化。

虽然有些考据学者推定《以赛亚书》有相当一部分写于马加比时代,但有证据表明《以赛亚书》全书当时已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写于公元之前180年左右的《便西拉智利》提到《以赛亚书》中的好些部分出自以赛亚。

但是,《以赛亚书》在基督以前数世纪就被看为一个整体的最明显的证据,来自1947年在死海附近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写于公元前数世纪的古圣经手稿。其中有两卷《以赛亚书》,称为 IQISa 和 IQISb。没有证据表明赛1-30章与40-66章是分开的,所有证据都表明是合在一起的。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先知以赛亚是《以赛亚书》全书的作者。

新约多次引用《以赛亚书》,并没有对1-39章和40-66章加以区别。现将新约圣经中引用《以赛亚书》较长的句子列在下面:

引用《以赛亚书》 新约章节  引用《以赛亚书》 新约章节

赛1:9     罗9:29    赛40:3     可1:3

赛6:9,10   太13:14,15  赛40:3     约1:23

赛6:9,10   约12:40,41  赛40:3-5    路3:4-6

赛6:9,10   徒28:25-27  赛42:1-4    太12:17-21

赛9:1,2    太4:14-16   赛53:1     约12:38

赛10:22,23  罗9:27,28   赛53:1     罗10:16

赛11:10    罗15:12    赛53:4     太8:17

赛29:13    太15:7-9   赛53:7,8    徒8:32,33

赛29:13    可7:6,7    赛61:1,2    路4:18,19

赛40:3    太3:3     赛65:1,2    罗10:20-21

显然基督和使徒都接受《以赛亚书》为出自先知以赛亚手笔的一部整体的著作,我们尽可以也这样认为。特别注意基督在约12:38-41中引用赛6:9,10;赛53:1,指出这两段均为以赛亚所写;再看罗9:27,29,33;罗10:15,16,20,21,保罗也是这样认为的。

《以赛亚书》的注释者现在有幸拥有两份旧约圣经的希伯来手稿,它们比以前已知的任何希伯来圣经文稿要早一千年。这些无价的文稿称为死海以赛亚古卷,需要特别予以重视。《SDA圣经注释》卷一31-34页简述了1947年以来在死海附近的洞穴里这些古卷和其它希伯来文献的发现,一般特点及其重要意义,这里无须重复。

两份从库姆兰遗址第一号洞穴里发现的以赛亚古卷被正式定名为 IQISa 和 IQISb。那份完整的以赛亚古卷,原为耶路撒冷叙利亚修道院收存,后来于1954年为以色利政府所获得,定名为 IQISa,另一份《以赛亚书》的残卷收藏在希伯来大学,定名为 IQISb。

这两份文稿是艾赛尼社团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根据对这个洞穴和库姆兰进行的科学发掘,这些书是在第一次犹太战争(公元66-70年)结束以前,可能为安全保存而藏到洞里去的。但是各种证据表明,其书写的时间要早得多,为公元前一或二世纪,IQISa 似乎比 IQISb 更早一些。由于本注释在讨论有差异存在的章节时,注出了这两个古卷与马所拉文本比较重大的差异处,故这里简述 IQISa 和 IQISb 的特征:

IQISa 包括《以赛亚书》第一节至最后一节的全卷。其影印本已经出版,由米勤?伯罗斯加上现代希伯来译文(《圣马可修道院死海古卷》卷一,纽?黑文《美国东方研究学派》,1950年)。关于这份古卷,已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所以对它的评价要比1954年底才发表的 IQISb 准确。

总的说来,IQISa 古卷同已知的马所拉《以赛亚书》文本是一致的。但抄写人不是专业人员,字体不及 IQISb 漂亮。有许多抄写方面的错误。有一些错误似乎是听错了,因为看来有些部分是口授的。该古卷所依据的原件似乎有脱漏,所以抄写者一遇到脱漏处就在抄本上留下空白,以便以后根据别的也许是更准确的原稿补入。有时抄写者对脱漏的内容估计不足,留空不够,结果插入部分常常写到边外去。

该抄本的一些遗漏是明显的。抄写者或口授者从某一个词跳到后面的同一个词,而把当中的词都漏掉了。这种词语混淆的错误是抄写中常见的,新约文稿中也有发生,加添的情况很少,往往仅几个词而已。文字上也有许多差异,但都是次要的,大部分不影响句子的意义,还有数千处拼写上的差异,由于这个抄本比原来已知的最早文本要早一千年,这种差异也是不奇怪的。

IQISb 远没有其他文稿完整。当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A.L.萨克尼克教授从贝多因发现者或商人那里得到时,这份文稿的样子实在很惨。经过整理,才发现这份残卷为我们保存了《以赛亚书》以下章节的片段:第10;13;16;19;22;26;28-30;35;37-41;43-66章。37章以前所剩残卷甚少,所提供的资料比不上本书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保存得很好,不过皮卷的每一页均有或大或小的裂缝,故影响到正文。这份抄本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实为憾事,因为留下来的部分其质量远胜过 IQISa 抄本。

IQISb 的文字表明它出自一位有经验的抄写员之手,字体漂亮,几乎没有文字上的错误。这份抄本有充足的内容保存下来,表明遗缺的部分与保留下来的部分没有什么区别。其文字与马所拉抄本惊人地相似。在整部 IQISb 抄本中只有八个与马所拉抄本不同之处是本注释认为值得考虑的。即使是这些差异,亦是较为次要的(见赛38:13;赛41:11;赛43:6;赛53:11;赛6:19,21;赛63:5;赛66:17注释)。其它差异之处就更显得无关紧要了。

由于 IQISb 抄本保留下来的部分与马所拉抄本差异甚微,一些考据学者起先不相信它是古卷。他们认为其中的文字特点显示其来源要迟得多。所以,这第二份以赛亚抄本证明自耶稣的时代至今,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字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动。在同一个艾赛尼图书馆里发现的另一份以赛亚书抄本(IQISa)证明还存在一些抄写不那么认真的抄本。希伯来大学以赛亚古卷(IQISb)由A.L.萨克尼克发表(系他死后经N.阿维加特整理发表在希伯来文著作Osar hammegiloth haggenuzoth,耶路撒冷,巴亚利克学院和希伯来大学,1954年)。


三、历史背景

《以赛亚书》的时代十分明确,其写作时间在近东历史中也是为人所熟悉的。以赛亚蒙召担任先知是在见到第六章有关上帝荣耀的异象以前。他在乌西雅,约但,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时履行他的职责(赛1:1)。根据本注释所拟用的年表(见《SDA圣经注释》卷二77,84和86页),乌西雅约死于公元前739年,希西家死于公元前686年,由他儿子玛拿西继位。在这段时期中亚述的国王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公元前745-727年),撒缦以色五世(公元前727-722年),撒尔根二世(公元前722-705年),西拿基立(公元前705-681年)和以撒哈顿(公元前681-669年)。他们是亚述历史上最强大的国王。所以以赛亚担任先知,正是亚述的鼎盛时期,它似乎不久就要吞并整个东方世界。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对周围国家发动一系列的征战,使越来越多近东的地区落入亚述的控制之下。亚述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霸国,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它匹敌。

公元前745年,提革拉毗列色入侵巴比伦。744年他进军东北地区,从743-738年他向西北和西方发动几次大的征战,结果与以色列的米拿现和“伊俄大的阿兹利乌”(可能就是犹大的乌西雅)发生冲突。乌西雅似乎策动西方国家结成强大的同盟阻止亚述人控制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7年,提革拉毗列色再次把矛头指向东北玛代地区,但到公元前736年他又挥师西北,经过五年殊死的战争完全控制了西亚地区。公元前735年他向乌拉尔图,即现代的亚美尼亚地区进军;734年,他与非利士作战;733和732年进攻大马士革。731年他再次进攻巴比伦。据史载730年他留在国内,但到729年他又进攻巴比伦,在那里“与彼勒握手”,从而以“普鲁”的称号成为巴比伦的王(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1页)。在727年他再次进攻大马士革。关于提革拉毗列色的统治,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0-62页。

尽管关于撒缦以色五世的记录很不完整,我们仍知道他的战争主要是针对以色列的。公元前725-723年,他围攻撒玛利亚三年,占领了该城(公元前723或722年),以色列国从此就灭亡了。

撒尔根二世(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2,63页)可能于723或722年率军攻取撒玛利亚。他于722/721年开始做王,成为亚述历史上可能是最伟大的军事君主。他向东北的巴比伦、西北、以及地中海沿岸发动一系列的征战,于720年镇压了西北和西面的起义,于715年降服了一些阿拉伯部族,从几个衰弱的埃及统治者那里接受贡物。在711年,他派遣他珥探镇压亚实突的起义(见王下18:17注释;参赛20:1)。公元前709年,撒尔根成为巴比伦国王。

西拿基立(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3-65)于公元705年作王,于703年打败巴比伦的米罗达巴拉但。701年他发动著名的“第三次战役”,进攻腓尼基,非利士和犹大,实际上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国家,包括摩押,亚们和以东均被征服,被迫向亚述纳贡。但这次出征由于没有攻占耶稣撒冷,不算完全成功。西拿基立显然在亚述历史所没有提到的另一次出征中(见王下18:13注)转向西方,再次威胁犹大,但由于他的军队被上帝的使者击杀而被迫回到亚述(赛37:36,37)。

当时埃及和巴比伦虽然比较弱,仍时常起来抵抗亚述的入侵。在撒尔根和西拿基立统治时期,巴比伦的米罗达巴拉但特别活跃。西拿基立第二次入侵犹大时(见王下18:13;19:9注释),埃及的特哈加率军抗击。


四、主题

以赛亚生活在一个动乱的世界。对于犹大和以色列来说,这都是一个危难的时代。上帝的子民深陷于罪孳之中。在乌西雅和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下,犹大和以色列都繁荣强盛起来。但是物质的繁荣造成了属灵上的衰落。百姓离弃了上帝和公义的道路。两个国家社会和道德状况差不多。官吏贪脏枉法,统治者贪得无厌,穷奢极欲。贪婪和败坏成为社会的时尚。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许多人变得赤贫,沦为奴隶。以赛亚和他同时代的先知弥迦、阿摩司、何西阿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和道德状况。许多百姓不再敬拜耶和华,而去随从外邦的神。还有一些人只讲究宗教的外表形式,根本不知道其真正意义和能力。

以赛亚警告百姓说,这样的状况不能再长期继续下去了。耶和华将要离开那个自称追求公义,事实上却追随罪恶的民族,以赛亚看到了有关上帝圣洁的异象,知道这个民族非常需要认识上帝和祂公义慈爱的道路。他看见上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却非常关心世上的事,呼吁人们悔改。祂乐于赦免人的过错,但基于祂公义的本性,祂必审判那些怙恶不悛的人。以赛亚指出,公义的道路乃是生命平安和繁荣的道路,但罪恶的道路却必导致病苦和祸患。他努力教导百姓宗教的真正意义和上帝的真正性质。他呼吁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纯洁的世界。他警告这个民族,继续作恶必然加速灭亡。上帝将利用亚述人来惩罚这个伪善的民族。他们设立了不公正的法律,屈枉穷乏人,夺去困苦人的理,以寡妇当作虏物,以孤儿当作挣物。以赛亚宣布,对于这样的人,报应和荒芜的日子很快就会来到。

以赛亚宣称:全世界只有一位上帝统治。这位上帝不仅要求希伯来人,而且要求地上所有的国家行义。祂要审判一切坚持作恶的人。上帝的审判将临到亚述、巴比伦、非利士、埃及、摩押、叙利亚和推罗。最后全地都将因罪而完全毁灭,只有上帝被高举。祂的子民将在一个完全喜乐平安的新世界里敬拜祂。

以赛亚既是一个先知,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勇敢而坚决地遣责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他看到向埃及求助的愚昧,就提醒犹大的领袖们注意到他们谋士的意见是混乱的,埃及本身将四分五裂,这个城与那个城争战。每一个人都要起来攻击自己的邻居。他指出依靠属世的同盟来帮助是愚蠢的。他强调人的见解算不了什么,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上帝的子民要让上帝在他们中间才有力量。可是他们拒绝了上帝的怜悯和保护。

虽然毁灭即将来临,以赛亚仍不断指出有一班忠于上帝的余民将要得救。除了这一班余民以外,所有自称上帝子民的人都将象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灭亡。而余民则依靠以色列的圣者,学习行在祂的道中。

以赛亚经常提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祂既然圣洁,就要求祂的子民也要圣洁。既为公义,就不能容忍罪。以赛亚展望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即“公义之城”(赛1:26)。以赛亚认为,公义不只是严格遵守宗教仪式和礼节。实际上,人若没有品格的改变,过圣洁无愧的生活就是得罪耶和华。

就以色列而言,以赛亚显然只指望少数人逃脱即将临到的厄运。对于犹大,以赛亚则希望能让他们逃过面临的危险。但他宣布,唯一安全的道路就是归回上帝和祂公义圣洁的道路。

在《以赛亚书》的后半部分(赛40-66章)中,以赛亚展现了圣经中有关以色列和以色列的上帝最感人的画面。灵感之笔在这里对作为受苦救主的基督作了最生动的描述(53章),显示了圣经中有关上帝无限伟大和良善的最清楚的图景,宣示了教会的伟大使命。以赛亚清楚地看到了基督将要来作“外邦人的光”。祂救恩的信息将传到“地极”(赛49:6)。他呼唤锡安兴起,穿上荣美的衣服(52:1),要扩张帐幕之地,张大居住的幔子,等待那光荣的日子,得多国为业,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赛54:2,3)。他嘱咐以色列兴起发光,因为上帝的荣耀要现在她身上。万国要来就她的光,列王要来就她所发出的光辉(赛60:1-3)。关于解释的原则,见《SDA圣经注释》本卷25-38页。

以赛亚被称为弥赛亚先知是很合适的。没有其他的人如此清楚地看见上帝的圣洁和伟大,基督的本体和工作,上帝对于祂教会的光荣宗旨。以赛亚被看作是以色列著名先知之首是很恰当的。他的著作是所有先知作品中最重要的。


五、纲要

(一)以赛亚蒙召抵制全国的背道 赛1-6章

1、序言:蒙召作先知 赛1:1

2、呼吁归向上帝 赛1:2-31

1)以色列的背逆和上帝的惩戒 赛1:2-9

2)形式主义宗教的无用 赛1:10-15

3)顺从的福气,背逆的刑罚 赛1:16-31

3、上帝对于犹大的计划,它的失败 赛2-5章

1)外邦人的聚集 赛2:1-5

2)犹大的失败 赛2:6-9

3)上帝的大日 赛2:10-22

4)犹大领袖的失败 赛3:1-15

5)百姓的状况 赛3:16-4:1

6)行义之余民的得救和复兴 赛4:2-6

7)上帝对犹大失败之失望 赛5:1-7

8)以色列所犯之罪 赛5:8-25

9)上帝的惩罚 赛5:26-30

4、以赛亚:上帝差往背道之国家的使者 赛6:1-13

1)有关上帝威严的异象 赛6:1-7

2)确立以赛亚的呼召和任务 赛6:8-13

(二)从亚兰和亚述手下得救 赛7-12章

1)得救的应许 赛7:1-9

2)得救的征兆 赛7:10-25

2、预言亚述入侵犹大 赛8-10章

1)入侵的征兆 赛8:1-8

2)犹大信靠上帝的大能而不靠人 赛8:9-22

3)最后因弥赛亚来临而得救 赛9:1-7

4)继续顽固不化和惩戒 赛9:8-10:4

5)亚述的败落,上帝忿怒之棍 赛10:5-34

3、弥赛亚的国度 赛11,12章

1)藉着弥赛亚得救和复兴 赛11:1-9

2)以色列人从异乡回来,外邦人亦归顺 赛11:10-16

3)得救之歌 赛12:1-6

(三)从巴比伦和其他国家手下得救 赛13-23章

1、有关巴比伦的一个严肃信息 赛13:1-14:23

1)巴比伦的荒凉 赛13:1-22

2)以色列从巴比伦权下得救 赛14:1-3

3)巴比伦王的覆灭 赛14:4-23

2、有关亚述的严肃信息 赛14:24-28

3、有关非利士的严肃信息 赛14:29-32

4、有关摩押的严肃信息 赛15,16章

5、有关大马色(大马士革,亚兰)的严肃警告信息 赛17章

6、有关古实的严肃信息 赛18章

7、有关埃及的严肃信息 赛19,20章

8、有关巴比伦的严肃信息 赛1:1-10章

9、有关度玛的严肃信息 赛21:11,12

10、有关阿拉伯的严肃信息 赛21:13-17

11、有关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严肃信息 赛22章

12、有关推罗的严肃信息 赛23章

(四)从撒但权下得救:上帝的大日 赛24-35章

1、全地荒凉 赛24章

2、上帝子民蒙拯救 赛25-27章

1)赞美和胜利之歌 赛25章

2)信靠上帝之歌 赛26:1-27:1

3)上帝葡萄园之歌 赛27:2-6章

4)以色列余民的聚集 赛27:7-13

3、对以色列和犹大的严肃警告

1)以法莲(以色列)的灾祸赛28:1-6

2)对耶路撒冷领袖的警告 赛28:7-29

3)对大卫之城亚利伊勒(耶路撒冷)的警告 赛29:1-17

4)雅各得赎和复兴 赛29:18-24

4、与埃及结盟之愚昧 赛30,31章

1)依靠埃及之人的灾祸 赛30:1-14

2)信靠上帝之人所得的怜悯 赛30:15-33

3)埃及和亚述的失败 赛31章

5、弥赛亚之国 赛32-35章

1)凭公义执政之王 赛32,33章

2)上帝施行报应的日子 赛34章

3)新地球之歌 赛35章

(五)历史插叙 赛36-39章

1、亚述入侵犹大 赛36,37章

1)拉伯沙基给希西家的第一个信息 赛36:1-37:7

2)拉伯沙基给希西家的第二个信息 赛37:21-38

3)希西家祈祷 赛37:14-20

4)拯救的应许和实现 赛37:21-38

2、希西家患病和康复 赛38,39章

1)希西家患病和复元 赛38章

2)米罗达巴拉但的使者 赛39章

(六)上帝计划的胜利实现:拯救和拯救者 赛40-53章

1、信任上帝旨意的可靠基础 赛40-47章

1)信靠上帝,祂的话永不失效 赛40,41章

2)上帝的“仆人”基督 赛43章

3)上帝的“仆人”以色列 赛43:1-44:23

4)上帝的“仆人”居鲁士 赛44:24-46:13

5)巴比伦的覆灭 赛47章

2、以色列不愿起她在弥赛亚应许中的作用 赛48:52:12

1)不肯从被掳中获得教训 赛48章

2)不肯在各国面前代表上帝 赛49章

3)不肯放弃世俗智慧的见解 赛56章

4)不肯勇敢地响应上帝的呼召 赛51:1-52:12

3、上帝受苦的“仆人”弥赛亚 赛52:13-53:12

(七)外邦人的归顺 赛54-62章

1、以色列在上帝计划中的作用 赛54-56章

1)以色列的使命:争取全世界归上帝 赛54章

2)致万民的救恩信息 赛55章

3)万民祷告的殿 赛56章

2、改革的呼召 赛57-59章

1)恳切呼吁以色列归向上帝 赛57章

2)个人信仰的真正精神 赛58章

3)恳切呼吁放弃罪恶 赛59章

3、以色列要作外邦人的光 赛60-62章

1)以色列命运的光荣时刻 赛60章

2)以色列宣扬救恩福音的任务 赛61章

3)以色列忠心服务的报赏 赛62章

(八)弥赛亚国度的建立 赛63-66章

1、上帝的大日 赛63:1-65:16

1)复仇的日子 赛63:1-6

2)上帝行在祂百姓身上的奇迹 赛63:7-19

3)恳求改变和拯救的祈祷 赛64章

4)上帝责备和接受祂的仆人 赛65:1-16

2、上帝让大地复兴 赛65:17-66:24

1)新的地球 赛65:17-25

2)上帝施恩给祂仆人,降祸给祂仇敌 赛66:1-21

3)上帝在宇宙前显为公义,万民敬拜祂 赛66:22-24

和合本赛17:1 论大马色的默示:“看哪,大马色已被废弃,不再为城,必变作乱堆!

拼音版赛17:1 Lún Dàmǎsè de mò shì. kàn nǎ, Dàmǎsè yǐ beì feìqì, bú zaì wèi chéng, bì biàn zuò luàn duī.

吕振中赛17:1 关于论大玛色的神托之言。看吧,大马色就要被废弃、不再为城了!它必变作颓废乱堆。

新译本赛17:1 关于大马士革的默示:“看哪!大马士革快要被废弃,不再是一个城市,它必变作废墟。

现代译赛17:1 以下是有关大马士革的信息。上主说:「大马士革将不再是一个城市;它要变为荒芜的土堆。

当代译赛17:1 以下是有关大马士革的预言:“看哪,大马士革快要成为废墟,不再是一座城市了。

思高本赛17:1 有关大马士革的神谕:看,大马士革不再成为城市,将变为一堆废墟。

文理本赛17:1 论大马色之预示、○大马色被废、不复为邑、必为邱墟、

修订本赛17:1 论大马士革的默示。 看哪,大马士革不再为城市, 变为废墟。

KJV 英赛17:1 The burden of Damascus. Behold, Damascus is taken away from being a city, and it shall be a ruinous heap.

NIV 英赛17:1 An oracle concerning Damascus: "See, Damascus will no longer be a city but will become a heap of ruins.

和合本赛17:2 亚罗珥的城邑已被撇弃,必成为牧羊之处;羊在那里躺卧,无人惊吓。

拼音版赛17:2 Yà luó Er de chéngyì, yǐ beì pie qì. bì chéngwéi mù yáng zhī chù, yáng zaì nàli tǎng wò, wú rén jīngxià.

吕振中赛17:2 亚兰(传统∶亚罗珥)的城市必被撇弃,作为羊群的住处;羊必躺在那里,也没有人惊吓它们。

新译本赛17:2 亚罗珥的城市必被撇弃,成为牧放羊群之处,羊群必在那里躺卧,没有人惊扰牠们。

现代译赛17:2 叙利亚所有的城镇将永远荒凉〔希伯来文是:亚罗珥的各城镇被弃了〕,成为牛羊盘踞的地方,没有人能赶走他们。

当代译赛17:2 亚罗珥很多的城邑都已废弃,变为羊群栖息的空地,并没有人来骚扰它们。

思高本赛17:2 她的城邑将永被遗弃,成为羊群的牧场;它们偃卧在那里,无人惊扰。

文理本赛17:2 亚罗珥诸邑被弃、为群羊牧所、羊卧其中、无人惊之、

修订本赛17:2 亚罗珥的城镇被撇弃, 将成为牧羊之处, 羊群在那里躺卧, 无人使它们惊吓。

KJV 英赛17:2 The cities of Aroer are forsaken: they shall be for flocks, which shall lie down, and none shall make them afraid.

NIV 英赛17:2 The cities of Aroer will be deserted and left to flocks, which will lie down, with no one to make them afraid.

和合本赛17:3 以法莲不再有保障;大马色不再有国权;亚兰所剩下的,必像以色列人的荣耀消灭一样。”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拼音版赛17:3 Yǐfǎlián bú zaì yǒu bǎo zhàng. Dàmǎsè bú zaì yǒu guó quán, Yàlán suǒ shèngxia de, bì xiàng Yǐsèliè rén de róngyào xiāomiè yíyàng. zhè shì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shuō de.

吕振中赛17:3 以法莲的堡垒必被拆毁,大马色的国权必被废除,亚兰的余民必消灭,正如以色列的威荣一样∶这是万军之永恒主发神谕说的。

新译本赛17:3 以法莲的堡垒必失去,大马士革的国权也必消逝;亚兰的余民必像以色列人的荣耀一般消灭。”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现代译赛17:3 以色列将失掉屏障;大马士革会丧失独立。那些残存的叙利亚人会像以色列人一样受尽羞辱。我是上主—万军的统帅;我这样宣布了。」

当代译赛17:3 以色列的城障,大马士革的权势,亚兰的生还者,都要像以色列的荣耀一样消逝。”这些话是万军之主亲口说的。

思高本赛17:3 厄弗辣因的堡垒将被撤除,大马士革的主权将要消失,阿兰的遗民将如以色列子民的光荣──万军上主的断语。

文理本赛17:3 以法莲之保障、大马色之国祚、亚兰之遗民、俱必灭绝、若以色列之荣然、万军之耶和华言之矣、○

修订本赛17:3 以法莲不再有堡垒, 大马士革失去其王国, 亚兰的百姓所剩无几, 如以色列人的荣美消失一般; 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KJV 英赛17:3 The fortress also shall cease from Ephraim, and the kingdom from Damascus, and the remnant of Syria: they shall be as the glory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NIV 英赛17:3 The fortified city will disappear from Ephraim, and royal power from Damascus; the remnant of Aram will be like the glory of the Israelites," declares the LORD Almighty.

和合本赛17:4 “到那日,雅各的荣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体必渐瘦弱;

拼音版赛17:4 Dào nà rì Yǎgè de róngyào, bì zhì xiāo bó, tā féi pàng de shēntǐ, bìjiān shòuruò.

吕振中赛17:4 当那日子雅各的威荣必衰落,他皮肉的肥胖必消瘦。

新译本赛17:4 “到那日,雅各的荣耀必衰落,他肥胖的身体必消瘦。

现代译赛17:4 上主说:「日子快到了,以色列的荣耀就要终止;它要从富足变为贫穷。

当代译赛17:4 “到了那一天,以色列的荣耀要日渐衰残,消失殆尽,

思高本赛17:4 到那天,雅各伯的光荣必要衰落,他肥满的身躯必要消瘦。

文理本赛17:4 是日也、雅各之荣消减、丰腴之躯瘦瘠、

修订本赛17:4 到那日,雅各的荣美必失色, 它肥胖的身躯渐渐消瘦;

KJV 英赛17:4 And in that day it shall come to pass, that the glory of Jacob shall be made thin, and the fatness of his flesh shall wax lean.

NIV 英赛17:4 "In that day the glory of Jacob will fade; the fat of his body will waste away.

和合本赛17:5 就必像收割的人收敛禾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谷拾取遗落的穗子。

拼音版赛17:5 Jiù bì xiàng shōugē de rén, shōu liǎn hé jià, yòng shǒu gē qǔ suì zǐ. yòu xiàng rén zaì Lìfáyīn yù shí qǔ wèi luō de suì zǐ.

吕振中赛17:5 就像收割人(传统∶收割)收集站着的庄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山谷捡遗落的穗子。

新译本赛17:5 就像收割的人收聚庄稼,用手割取穗子;又像人在利乏音谷,拾取遗落的穗子。

现代译赛17:5 以色列将像一块收割过的田地,光秃秃地像利乏音谷刚收割过的田地。

当代译赛17:5 以色列人好像在利乏音谷拾取收割后所遗下来的庄稼,

思高本赛17:5 将如收割的人一手在抱麦秆,一手在割麦穗;又如人摘取葡萄,或在勒法因山谷采打橄榄树,

文理本赛17:5 势如获者敛穑、以手刈穗、如人拾遗于利乏音谷、

修订本赛17:5 像人收割成熟的禾稼, 用手臂割取麦穗, 又像人在利乏音谷拾取穗子;

KJV 英赛17:5 And it shall be as when the harvestman gathereth the corn, and reapeth the ears with his arm; and it shall be as he that gathereth ears in the valley of Rephaim.

NIV 英赛17:5 It will be as when a reaper gathers the standing grain and harvests the grain with his arm--as when a man gleans heads of grain in the Valley of Rephaim.

和合本赛17:6 其间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这是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的。

拼音版赛17:6 Qí jiān suǒ shèngxia de bù duō, hǎoxiàng rén dǎ gǎnlǎn shù, zaì jǐn shang de zhī sào shang, zhǐ shèng liǎng sān ge guǒzi, zaì duō guǒ shù de páng zhī shang, zhǐ shèng sì wǔ ge guǒzi. zhè shì Yēhéhuá Yǐsèliè de shén shuō de.

吕振中赛17:6 其间所民下的之不多,好像橄榄树被打(或译∶摇)了,树上还有剩下的、可供摘取∶在尽上头的枝梢上两三个;在那果树的旁枝上四五个∶这是永恒主以色列之上帝发神谕说的。

新译本赛17:6 虽然其中有少许遗下的穗子,却好像橄榄树被打过一样。在树顶上,只剩下两三个果子;在那本是多结果子的果树枝上,只留下四五个果子。”这是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的。

现代译赛17:6 以色列人中只有少数人存活;他们正像被摘过的橄榄树,树顶上只剩下两叁颗橄榄,下面的枝子上只剩下四、五颗。我是上主—以色列的上帝;我这样宣布了。」

当代译赛17:6 也像打橄榄树时在树梢上剩下的叁两个橄榄,或者是树上遗下的四五个果子,零星可数。”这些话是以色列的上帝亲口说的。

思高本赛17:6 上面总有些残粒剩下,或两叁粒留在树梢,或四五个留在果树的枝梢上──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的断语。

文理本赛17:6 然尚有遗余、若摇橄榄、树杪遗二三颗、茂树之远枝、遗四五枚、以色列之上帝耶和华言之矣、

修订本赛17:6 其间所剩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 在最高的树梢上只剩两、三颗橄榄, 在多结果子的旁枝上只剩四、五颗; 这是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的。

KJV 英赛17:6 Yet gleaning grapes shall be left in it, as the shaking of an olive tree, two or three berries in the top of the uppermost bough, four or five in the outmost fruitful branches thereof, saith the LORD God of Israel.

NIV 英赛17:6 Yet some gleanings will remain, as when an olive tree is beaten, leaving two or three olives on the topmost branches, four or five on the fruitful boughs," declares the LORD, the God of Israel.

和合本赛17:7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

拼音版赛17:7 Dāng nà rì rén bì yǎngwàng zào tāmende zhǔ, yǎnmù zhòng kàn Yǐsèliè de shèng zhe.

吕振中赛17:7 当那日子、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他们必亲眼看着以色列之圣者。

新译本赛17:7 到那日,人必仰望他们的创造主,他们必亲眼看见以色列的圣者。

现代译赛17:7 那日子一到,人要转向创造主,向以色列神圣的上帝求救。

当代译赛17:7 到了那一天,人们便晓得尊崇他们的创造主,仰望以色列的圣者。

思高本赛17:7 到那天,人必仰望自己的造主,眼睛必要注视以色列的圣者。

文理本赛17:7 是日也、人将望造之者、其目瞻以色列之圣者、

修订本赛17:7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眼目看着以色列的圣者。

KJV 英赛17:7 At that day shall a man look to his Maker, and his eyes shall have respect to the Holy One of Israel.

NIV 英赛17:7 In that day men will look to their Maker and turn their eyes to the Holy One of Israel.

和合本赛17:8 他们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做的,无论是木偶是日像。

拼音版赛17:8 Tāmen bì bù yǎngwàng jìtán, jiù shì zìjǐ shǒu suǒ zhú de, ye bù chóng kàn zìjǐ zhítou suǒ zuò de, wúlùn shì mùǒu, huò rì xiàng.

吕振中赛17:8 他们必不仰望祭坛,他们自己的手所筑造的,也不看自己指头所作的,无论是亚舍拉神木,或是香坛。

新译本赛17:8 他们必不仰望自己双手所做的祭坛,也不再看着自己指头所做的,无论是亚舍拉,或是香坛。

现代译赛17:8 他们不再倚赖自己的手所造的祭坛,也不信任自己的杰作,就是那亚舍拉女神的柱子和烧香的祭坛。

当代译赛17:8 那时他们不再向神像求助,不在自己手所造的祭坛和神像面前献祭,也不再去敬拜神像和日像了。

思高本赛17:8 再不愿观看他亲手所造的祭坛;也不再顾盼他手指所制的「阿舍辣」和太阳柱。

文理本赛17:8 不望己手所筑之坛、不瞻己指所造之物、或木偶、或日像、

修订本赛17:8 他们必不仰望自己手所筑的祭坛,也不理会自己指头所造的亚舍拉和香坛。

KJV 英赛17:8 And he shall not look to the altars, the work of his hands, neither shall respect that which his fingers have made, either the groves, or the images.

NIV 英赛17:8 They will not look to the altars, the work of their hands, and they will have no regard for the Asherah poles and the incense altars their fingers have made.

和合本赛17:9 在那日,他们的坚固城必像树林中和山顶上所撇弃的地方,就是从前在以色列人面前被人撇弃的。这样,地就荒凉了。

拼音版赛17:9 Zaì nà rì tāmende jiāngù chéng, bì xiàng shùlín zhōng hé shāndǐng shang suǒ pie qì de dìfang, jiù shì cóng qián zaì Yǐsèliè rén miànqián beì rén pie qì de. zhèyàng, dì jiù huāngliáng le.

吕振中赛17:9 当那日子、你(传统∶他)坚固的城必像希未人中和亚摩利人中被撇(传统∶树林中和山顶上)弃的地方,就是他们从前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撇弃的;而地就荒凉了。

新译本赛17:9 到那日,他们那些因以色列人而撇弃的坚固城,必像树林中和山顶上被撇弃的地方,这样,地就荒凉了。

现代译赛17:9 那日子一到,防御巩固的城市将被放弃,成为废墟,像希未人和亚摩利人〔希伯来文是:森林和丘陵地带〕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丢弃了的城一样。

当代译赛17:9 到了那一天,他们坚固的城堡要变为荒场,好像森林里的野地,也好像以色列民族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当地的人弃置土地、逃亡后的情况一样。

思高本赛17:9 到那天,你的坚城,将如希威人和阿摩黎人在以色列子民前所放弃的地域,成为一片荒野,

文理本赛17:9 是日也、其坚城见弃、若昔于以色列人前、林中山上所遗之处、地尽荒芜、

修订本赛17:9 当那日,他们坚固的城必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如同树林中和山顶上所撇弃的地方。这样,地就荒芜了。

KJV 英赛17:9 In that day shall his strong cities be as a forsaken bough, and an uppermost branch, which they left because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there shall be desolation.

NIV 英赛17:9 In that day their strong cities, which they left because of the Israelites, will be like places abandoned to thickets and undergrowth. And all will be desolation.

和合本赛17:10 因你忘记救你的 神,不记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树秧子,插上异样的栽子。

拼音版赛17:10 Yīn nǐ wàngjì jiù nǐde shén, bù jìniàn nǐ nénglì de pánshí. suǒyǐ nǐ zāi shǎng jiā mei de shù yāng zǐ, chā shang yìyàng de zāi zǐ.

吕振中赛17:10 因为你忘了拯救你的上帝,你不怀念那造你逃难所的磐石;所以你虽栽上佳美可爱的树栽子,种上异样的树种,

新译本赛17:10 因为你忘记了那拯救你的 神,又不记念那作你避难所的盘石,所以你虽然栽下佳美的树秧子,种下异种的幼苗,

现代译赛17:10 以色列啊,你们已经忘记了那位拯救你们的上帝,他像坚固的岩石保护你们,你们反而为了要拜异国的偶像,开辟了所谓神圣花园。

当代译赛17:10 这一切刑罚临到的原因,全是因为你们忘记救你们的上帝,那避难的磐石,以致你们虽然栽种佳美的秧子,插上远方运来贵重的树苗,

思高本赛17:10 因为你忘却了拯救你的天主,不怀念作你避难所的磐石。为此,你虽栽种阿多尼花木,种植异乡的枝条;

文理本赛17:10 盖尔忘施救之上帝、不忆尔有力之磐石、是以树艺嘉种、植以异枝、

修订本赛17:10 因你忘记拯救你的上帝, 忘记那保护你的磐石; 所以,你虽栽上佳美的树苗, 插上别样的枝子,

KJV 英赛17:10 Because thou hast forgotten the God of thy salvation, and hast not been mindful of the rock of thy strength, therefore shalt thou plant pleasant plants, and shalt set it with strange slips:

NIV 英赛17:10 You have forgotten God your Savior; you have not remembered the Rock, your fortress. Therefore, though you set out the finest plants and plant imported vines,

和合本赛17:11 栽种的日子,你周围圈上篱笆,又到早晨使你所种的开花;但在愁苦极其伤痛的日子,所收割的都飞去了。

拼音版赛17:11 Zāizhòng de rìzi, nǐ zhōuwéi juān shǎng líba, yòu dào zǎochen shǐ nǐ suǒ zhǒng de kāi huā. dàn zaì chóukǔ jíqí shāng tòng de rìzi, suǒ shōugē de, dōu fēi qù le.

吕振中赛17:11 你虽在栽的日子设法使它长大,在种的晨光培养它开花,但在忧患的日子、无法医治的伤痛之时、所收割的都飞走了。

新译本赛17:11 又在你栽种的日子里,细心地在周围圈上篱笆,到早晨,又使你所栽种的开花,但在愁苦与极度伤痛的日子里,所收割的就只有一小堆。

现代译赛17:11 即使在你们栽种的同一天它们就长苗开花,也不可能有收成。你们只有忧愁绝望罢了。

当代译赛17:11 在栽种的时候你们又圈上篱笆,悉心栽培,使它随即长出花来,可是却永远不能得到收成,你们的收获只是恶病和创痛!

思高本赛17:11 你纵然在一日之间使你所栽种的生长,清晨使你所种植的开花,但是收获却消失在患难和绝望痛苦的日子中。

文理本赛17:11 栽培之时、藩之以篱、侵晨使华、惟于忧深痛极之日、其果云亡、○

修订本赛17:11 栽种的日子,你使它生长, 栽种的早晨,你使它开花, 但在愁苦、极其伤痛的日子, 所收割的都归无有。

KJV 英赛17:11 In the day shalt thou make thy plant to grow, and in the morning shalt thou make thy seed to flourish: but the harvest shall be a heap in the day of grief and of desperate sorrow.

NIV 英赛17:11 though on the day you set them out, you make them grow, and on the morning when you plant them, you bring them to bud, yet the harvest will be as nothing in the day of disease and incurable pain.

和合本赛17:12 唉!多民哄嚷,好像海浪砰訇;列邦奔腾,好像猛水滔滔;

拼音版赛17:12 Ai, duō mín hǒng nāng, hǎoxiàng hǎi làng hōng, liè bāng bēn téng, hǎoxiàng meng shuǐ tāo tāo.

吕振中赛17:12 啊,许多外族之民的喧哗!他们喧哗,正如诸水之喧哗;啊,外国之民的怒号!他们的怒号,就像众水之怒号。

新译本赛17:12 唉!许多民族在喧哗,他们喧嚷好像海浪澎湃;列国在咆哮,他们吼叫,好像洪水奔流。

现代译赛17:12 列强都骚动起来,像狂涛怒吼,像巨浪冲击。

当代译赛17:12 看哪,列国万民像翻腾的海浪、滔滔的猛水一样汹涌而至!

思高本赛17:12 静听! 许多民族在喧嚷,喧嚷得有如海啸;好多百姓在咆哮,咆哮得有如汪洋的怒号。

文理本赛17:12 噫、众民喧哗、若海涛之漰渤、列邦冲突、若大水之奔腾、

修订本赛17:12 唉!万民闹哄,好像海浪澎湃, 列邦喧闹,如同洪水滔滔,

KJV 英赛17:12 Woe to the multitude of many people, which make a noise like the noise of the seas; and to the rushing of nations, that make a rushing like the rushing of mighty waters!

NIV 英赛17:12 Oh, the raging of many nations--they rage like the raging sea! Oh, the uproar of the peoples--they roar like the roaring of great waters!

和合本赛17:13 列邦奔腾,好像多水滔滔;但 神斥责他们,他们就远远逃避,又被追赶,如同山上的风前糠,又如暴风前的旋风土。

拼音版赛17:13 Liè bāng bēn téng, hǎoxiàng duō shuǐ tāo tāo. dàn shén chìzé tāmen, tāmen jiù yuǎn yuǎn taóbì, yòu beì zhuīgǎn, rútóng shān shang de fēng qián kāng, yòu rú bàofēng qián de xuán fēng tǔ.

吕振中赛17:13 外国之民怒号着,就像大水之怒号。但上帝叱责他们,他们就远远地逃跑,又被追赶、如同山上的风前糠,又如暴风前的滚转草。

新译本赛17:13 万族怒号,好像众水涌流,但 神必斥责他们,使他们远远逃跑;他们又被追赶,如同山上风前的糠秕,又像暴风前的尘土卷动。

现代译赛17:13 列强侵犯有如波浪;但是上帝阻止了它们,使它们退却,像山谷风中的尘土,像旋风中被吹散的麦秸。

当代译赛17:13 他们虽然声势浩大,但上帝开声斥责他们,他们就像旋风卷起的糠秕和尘埃一样,转瞬消失无踪。

思高本赛17:13 然而上主一叱责,他必飘逸远逃,有如为飓风卷去山上的禾 ,有如旋风前的蓟絮。

文理本赛17:13 诸国冲突、若多水之奔腾、惟彼叱之、使之远遁、如山上之秕糠、为风驱逐、又如尘土、随风转旋、

修订本赛17:13 列邦喧闹,如同大水滔滔; 但上帝一斥责,他们就远远躲避, 他们被追赶,如同山上风前的糠秕, 又如暴风前的碎秸;

KJV 英赛17:13 The nations shall rush like the rushing of many waters: but God shall rebuke them, and they shall flee far off, and shall be chased as the chaff of the mountains before the wind, and like a rolling thing before the whirlwind.

NIV 英赛17:13 Although the peoples roar like the roar of surging waters, when he rebukes them they flee far away, driven before the wind like chaff on the hills, like tumbleweed before a gale.

和合本赛17:14 到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掳掠我们之人所得的分,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

拼音版赛17:14 Dào wǎnshang yǒu jīngxià, wèi dào zǎochen tāmen jiù méiyǒu le. zhè shì lǔlǜe wǒmen zhī rén suǒ dé de fèn, shì qiǎngduó wǒmen zhī rén de bàoyìng.

吕振中赛17:14 旁晚时分有恐怖!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抢掠我们者所得的分,是掠劫我们者所受的报应。

新译本赛17:14 在晚上有惊恐,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那些抢夺我们的人所得的分,是那些掠劫我们的人应得的报应。

现代译赛17:14 晚间它们叫人惊恐,第二天早晨却无影无踪。这是蹂躏劫夺我们土地的人所遭遇的命运!

当代译赛17:14 虽然在黄昏的时候,以色列面临仇敌的威胁,但到了早晨,敌人便都死光了。这便是那些掳掠上帝子民的人所得的报应。

思高本赛17:14 晚间尽是恐怖;天还未亮,已无踪影! 这是掠夺我们者的份子,抢劫我们者的命运。

文理本赛17:14 暮遭恐怖、未及黎明、已归无有、是乃劫我者之所得、虏我者之所获、

修订本赛17:14 看哪,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它就消失无踪。 这是掳掠我们之人的厄运,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

KJV 英赛17:14 And behold at eveningtide trouble; and before the morning he is not. This is the portion of them that spoil us, and the lot of them that rob us.

NIV 英赛17:14 In the evening, sudden terror! Before the morning, they are gone! This is the portion of those who loot us, the lot of those who plunder u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