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们所传的(注: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2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乾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3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4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5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6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7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注: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8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9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10耶和华却定意(注: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注: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11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

12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提要: 1 先知诉说人的不信,解释十字架的苦难,4 藉着祂受苦的作用,10 和所取得的成就。


1 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本会注释】

我们所传的。直译是“所传与我们的”。指赛52:7的“佳音”,详细记录在赛52:13-53:12中。

有谁信呢?谁相信上帝的仆人弥赛亚屈辱和高升的信息呢(见赛52:7,13-15注释)!赛52:13-53:12的主题是救主无私之爱和祂替人牺牲的故事。这是最惊人的信息,是关系到现在和永恒的最大“佳音”(见赛52:7注释)。(注意章的划分应在赛52章的12节和13节之间,而不是这里)。

现代的犹太解经家否认本章关于受苦“仆人”的生动描写(见赛52:13注释)具有任何预言的意义,或适用于弥赛亚。现代的基督教解经家一般也赞成这样的看法。他们把赛53章用于犹太人在敌人手中受苦,或以赛亚时代某一个犹太人的悲惨经历。有人认为先知在这里描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但一些《新约》的章节,如太8:17和约12:38,则明确地把赛53章用于基督。

膀臂。指一个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在本节指上帝为拯救人类而显示的“膀臂”或能力。


2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象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本会注释】

他。就是赛52:13的“仆人”弥赛亚(见赛41:8注释)。

在耶和华面前。或“在上帝面前”,顺服从祂的旨意,接受祂的照顾(见路2:49注释)。

如嫩芽。基督在灵,智,体方面长大成人的过程,完全符合人体生长的自然规律(见路2:52注释)。植物怎样从土壤汲取养份,祂也要汲取上帝的智慧和能力。“嫩芽”的比喻,似乎与赛11:1的“枝子”有联系。

干地。干地里的植物似乎生长迟缓,没有魅力。犹太的领袖们认为耶稣的品格无吸引力。“干地”也可能指犹太民族及其枯燥无生命的形式主义宗教。耶稣生为犹太人。但祂所过的生活和所传的信息决不是产生于当时堕落的犹太教。犹太教的荒地不可能长出以赛亚所说的“嫩芽”。

无美貌。直译是“没有外貌”,即引人注目之处。人被基督所吸引,不是凭着超自然荣耀的显示,而是藉着公义生活的美(见《历代愿望》第23、27、43页)。祂作为一个完全的人行走在人间。但以赛亚并不是描述不是基督的外貌,而只是指出祂不是犹太人所感兴趣的那种弥赛亚(见路4:29注释)。关于耶稣的外貌,见路2:52注释。


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象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本会注释】

被藐视,被人厌弃。基督的一生,饱尝了仇恨,凌辱和拒绝。

多受痛苦。基督道成肉身以后,体验了人类的一切痛苦,悲伤和失望。耶稣的神性藉着人性,经历了必死的人类所继承的一切。祂经常遭受恶人和恶天使的敌视和迫害。祂的苦难在祂受审和被钉十架时达到了高潮。

掩面。人们没有同情基督的受苦,却以恶毒和藐视的眼光看待祂。他们丝毫不怜悯祂,反而辱骂祂不幸的命运。见太26:29-31;27:39-44。连祂的门徒也离开祂逃跑了(太26:56)。


4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

【本会注释】

我们的痛苦。第4-6节强调基督是代替人受苦和受死的。祂受苦和受死是为了我们,而不是祂自己,这在4-6节里重复了九次,并又在第8,11节中提到。祂为我们的缘故受苦。祂主动承担了我们该受的痛苦,羞耻和凌辱(见《历代愿望》第25页)。

被上帝击打。仇敌使耶稣所受的痛苦,显得似乎是上帝因祂是个罪人而给予祂的报复性惩罚(见《历代愿望》第471页)。如果真是这样,祂就不可能是人类的救赎主了。


5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本会注释】

刑罚是为了使我们与上帝和好(见罗5:1)。


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我们都如羊走迷。这似乎是一句谚语(诗119:176;参亚10:2;太18:11,12)。关于解救“迷失的羊”,见路15:1-7注释。关于牧羊者和祂羊群的关系,见约10:1-18注释。


7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本会注释】

不开口。在抗议,控诉或辩护的时候,沉默表示没有意见,完全顺服(见太26:39-44)。弥赛亚所做的,是出于自愿和乐意,为了拯救注定遭劫的罪人。关于这个预言的应验,见太26:63;27:12,14注释。


8 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本会注释】

他被夺去。就是被“死亡“夺取,即“祂死了”。

受欺压。虽然表面上履行了司法程序,但弥赛亚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审判。所作的判决也完全是不公正的。

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原文的含义不很清楚,有各种译法。这段话是诗体的,因此第8节第一个对句第二分句的意义,通常应与第一分句相关(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24页)。这个分句可译为“谁将宣布祂的世代?”或按诗体译为 “谁会关心祂的命运?”即“祂所要遭遇的”。第一分句显然指耶稣的受审和被定罪,第二分句的上述译文是指没有人站在祂一边或保护祂。“祂独自承担这一切”。也有人认为这个分句是指耶稣没有肉身的后嗣来延续祂的家系。

因我百姓的罪过。关于基督代替人类受苦受死,见第4-6节注释。


9 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本会注释】

与恶人。义仆(见赛52:13注释)是以罪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圣徒的身份被埋葬的。祂为罪人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死后与他们同葬。

与财主。祂要埋葬在富人的坟墓里,就是亚利马太人约瑟的坟墓(太27:57-60)。

虽然。基督虽然蒙受了罪人的命运,但这不是祂所该受的。


10 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本会注释】

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上帝并不乐意让祂的仆人(见赛52:13注释)弥赛亚受苦。但为了人类的永久福利和宇宙的安全,祂只能受苦。“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就是“上帝的旨意”。只有这样,救恩的计划才能成功。基督的受苦是永恒计划的一部分(徒2:23;3:18)。

他。希伯来语是nephesh。指“祂自己”或“祂的生命”(见王上17:21;诗16:10注释)。祂的生命替换了我们的生命(见赛53:4注释;见《历代愿望》第25页)。

犯罪的结果使人类丧失了自己的清白,他爱上帝和顺从祂的能力,他的家,他对地球的主权,甚至是自己的性命。基督降临永远恢复了这一切,不但在地上,而且在全宇宙。

赎罪祭。希伯来语是'asham(见利5:6)。这种祭是在需要对人或上帝进行补偿的情况下奉献的。上帝仆人的死为罪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了有效而可以接受的补偿。这种祭对于人类的救赎和恢复是很重要的(约1:29;17:3;林后5:21;彼前2:24)。

后裔。就是祂的后代,指那些愿意接受祂,“信祂名的人”(约1:12)。他们是“重生”的人(约3:3)。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 ,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12:2)。基督“看见”祂的后裔,清楚地暗示祂从死里复活。

延长年日。这里更加清楚地确认复活(见来7:16,25;启1:18)。

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就是上帝的旨意。基督乐意遵行祂天父的旨意(太26:39,42;约4:34;5:30;6:38)。上帝的旨意也通过祂普及人间(太6:10;7:21;约17:6)。弥赛亚的使命一定会取得成功。


11 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

【本会注释】

劳苦的功效。就是祂劳动的成果。七十士译本和两份死海古卷《以赛亚书》抄本是“他必从自己劳苦的功效中看到光明”。

心满意足。祂的牺牲不是徒然的。因为祂的死使许多人得生;祂的受苦使许多人获得永远的平安和喜乐(见《历代愿望》第25页;参来12:2)。结果充分证明十字架的牺牲是达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

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这句话的含义不很清楚,似乎是指基督熟知天父的品格和旨意。祂来就是把这一切向人显示(见赛11:2;50:4;太11:27;约1:18;5:19;8:28;10:15;17:3)。

我的义仆。天父在这里是说祂的儿子弥赛亚(见赛41:8;52:13注释)。

并且祂要担当。这里重复第4-6,8,10节所强调的:弥赛亚的牺牲是代人受过。


12 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本会注释】

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上帝将在全宇宙之前奖赏祂得胜的仆人极尊贵的地位。

掳物。凡因罪而丧失的一切(见第10节注释),都将得到恢复。基督将成为“承受万有的”,与那些祂从仇敌手中救出来的人一同分享(来1:2;罗8:17;西1:12等)。他们将分享祂的胜利。他们不是奴仆,而是祂的宝血所赎回并与祂永远一同作王的人(提后2:12;启5:10;22:5)。祂将接受“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在祂面前“无不屈膝”(腓2:9,10)。

他将命倾倒。见第10节注释。

代求。这里清楚地预言基督的代求的工作(罗8:34;来7:25;9:24;约壹2:1)。

一、卷名

以赛亚书在希伯来文本和七十字译本中叫作《以赛亚》,在路4:17和徒8:30中称为“先知以赛亚的书”。在希伯来语圣经中以赛亚书归入“先知书”,位于“列王记”之后,《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先知书之前。


二、作者

先知以赛亚是以赛亚书的作者,他出身王族,是亚靡斯的儿子,在年青的时候就蒙召担任先知(《证言》卷五749页),为乌西雅作王的后期(亚撒利雅,公元前790-739年)和约坦开始执政期间(《先知与君王》305页)。所以他的蒙召会是在公元前750-739年之间。他工作的时间至少延续了60年(《先知与君王310页),跨越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的时代(赛1:1;关于他们统治的时间,见《SDA圣经注释》卷二77页)。以赛亚从未提到公元前686年开始执政的玛拿西。他是玛拿西残杀忠于上帝之人时“列于最先被害的人中”(《先知与君王》382页,王下21:16)。这说明他的工作在公元前686 希西家死后不久就结束了。若是这样,他开始工作不会迟于公元前745年。以赛亚书1-65章的预言信息可能就是在公元前745-739年之间,也许是乌西雅作王的最后一年发出的,但要先于第六章的异象(《先知与君王》306页),正当以赛亚考虑所要遭遇的反对,想要放弃先知的工作时,他得见有关上帝荣耀的异像(《先知与君王》307页),使他得到鼓励和坚固,去从事上帝交托他的工作。

以赛亚结婚生有两个儿子:施亚雅述和玛黑沙拉勒哈施罢斯(赛7:3;8:3)。他主要的工作地点是在耶路撒冷。他成为宫廷传道士,发挥重大的影响。多年时间里,他担任国家政治和宗教的顾问。他和弥迦同为先知的工作,可能再加上北方王国何西阿的间接影响,导致了希西家的改革。但是玛拿西追随他祖父亚哈斯的罪恶行径,废除了他父亲希西家的改革,杀害那些倡导敬拜真神的人。据《巴比伦塔木德》记载,以赛亚被玛拿西杀害(《先知与君王》382页)。来11:37中所说,有的人“被锯锯死”,就是指以赛亚的殉身,这一点已得到出于灵感的证实(见赛1:1怀爱伦注释)。

在大约二十五个世纪的的时间里,没有人对《以赛亚书》的作者问题提出疑问。但到了十九世纪,德国的圣经考据学者开始对其来源的一致性提出了疑问。他们的见解逐渐推广,直到人们几乎普遍接受《以赛亚书》至少有两个作者的说法,认为所谓“第一以赛亚”写了1-39章,工作时间是公元前8世纪末,“第二以赛亚”写了40-66章,时间在被掳巴比伦的末叶。上述见解还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考据学者推测《以赛亚书》至少有一半以上写于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时代。

这些考据学者认为《以赛亚书》不是一个人所著的主要理由之一是40-60章的内容不象是公元前八世纪未的人说的,而象是被掳到巴比伦快要结束时的人说的。他们认为《以赛亚书》提到了居鲁士的名字(赛44:28;赛45:1),就证明这些章节写于居鲁士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的后半叶。当然这种观点是以先知无法预知未来的设想为依据的。

但是实际上,以赛亚提到居鲁士并不足以证明该书为后来所著,而恰恰证明上帝的智慧和预见。整部《以赛亚书》中到处都有对将来的预言,其中有以色列和亚兰统治者的败落(赛7:7,8,16),推罗的倾覆(23章),亚述的惨境(赛14:25;赛31:8;赛37:6,7,29,33-35),巴比伦的屈辱(赛14:4-23),依靠埃及的愚昧(赛30:1-3;赛31:1-3),以及居鲁士的工作(赛44:28;赛45:1-4)。以赛亚宣布了上帝的预言,雄辨地证明了上帝的智慧和能力(赛41:21-23;赛42:9;赛43:9;赛44:7,8;赛45:11,21;赛46:9,10;赛48:3,5-8)。

有许多证据证明以赛亚前后两个部分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是一致性的。例如,《以赛亚书》的特点之一就是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这个称号在《以赛亚书》中出现25次,而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则只出现6次。在《以赛亚书》1-39章中该词出现12次,在40-66章中出现13次,并没有单单出在前面或后面部分。“以色列(或雅各)的大能者”这个称号仅出现在《以赛亚书》中(赛1:24;赛49:26;赛60:16)。前后两部分文体和语言的同一性远比人们所推测的差异明显。

虽然《以赛亚书》40-66章的题材和文字与1-30章有异,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主题贯穿于这两个部分:即从政治和属灵的仇敌手中,从他们对身体和心灵的压迫下解救出来。以赛亚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帮助”或“上帝是拯救”。他在本书前半部分中阐述了通过悔改、改革和信靠上帝而从罪恶,从亚兰人,从亚述人和其他敌人手下解救出来。后半部分阐述了通过信靠将来的拯救者,从巴比伦权下,并最终从罪的权势下解放出来。尽管表面上题材不一样,但贯于全书的是思想和主题的基本上统一的。

《以赛亚书》的前面部分是以从西拿基立所率亚述军队下拯救出来而达到高潮。在后一部分,先知的眼光展望到从巴比伦之囚中解救出来。类似的过渡在《以西结书》中也有。先知从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的陷落,被掳到巴比伦,一直预见到被解放。此外,以赛亚前面部分记录了他年青时所作的见证,后面部分反映了成熟的先知目光和老练的文字风格,结果其思想之深度和语言之高超均超过前面部分优美的篇章。

《以赛亚书》前面部分涉及亚述人入侵犹大,后面部分展望从巴比伦手中解救出来。以赛亚的任务就是在北方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消灭后,巩固犹大王国。籍着以赛亚,要让国家的领导人有机会明白当前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上帝的旨意是要让犹大从北方以色列的悲惨命运中得到教训,以致真正悔改归向上帝。亚述入侵的浪潮几乎淹没小小的犹大王国,后来由于上帝的明显干涉,才从耶路撒冷的城门口退了回去。但是犹大的人没有吸收历史的教训,和耶利米更加清楚的警告,于是同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除非他们改过自新。

于是以赛亚从40章开始预言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但是保证最后会从巴比伦权下解救出来,就象最后从亚述人手中解救出来一样。此外,对于那些信靠上帝的人来说,从民族敌人手中被解救,乃是最后从罪恶权下得救的应许。由于不断变化的历史事件的背景,造成了《以赛亚书》前后部分预言题材的变化,以及以赛亚因年龄而致文字风格的变化。

虽然有些考据学者推定《以赛亚书》有相当一部分写于马加比时代,但有证据表明《以赛亚书》全书当时已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写于公元之前180年左右的《便西拉智利》提到《以赛亚书》中的好些部分出自以赛亚。

但是,《以赛亚书》在基督以前数世纪就被看为一个整体的最明显的证据,来自1947年在死海附近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写于公元前数世纪的古圣经手稿。其中有两卷《以赛亚书》,称为 IQISa 和 IQISb。没有证据表明赛1-30章与40-66章是分开的,所有证据都表明是合在一起的。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先知以赛亚是《以赛亚书》全书的作者。

新约多次引用《以赛亚书》,并没有对1-39章和40-66章加以区别。现将新约圣经中引用《以赛亚书》较长的句子列在下面:

引用《以赛亚书》 新约章节  引用《以赛亚书》 新约章节

赛1:9     罗9:29    赛40:3     可1:3

赛6:9,10   太13:14,15  赛40:3     约1:23

赛6:9,10   约12:40,41  赛40:3-5    路3:4-6

赛6:9,10   徒28:25-27  赛42:1-4    太12:17-21

赛9:1,2    太4:14-16   赛53:1     约12:38

赛10:22,23  罗9:27,28   赛53:1     罗10:16

赛11:10    罗15:12    赛53:4     太8:17

赛29:13    太15:7-9   赛53:7,8    徒8:32,33

赛29:13    可7:6,7    赛61:1,2    路4:18,19

赛40:3    太3:3     赛65:1,2    罗10:20-21

显然基督和使徒都接受《以赛亚书》为出自先知以赛亚手笔的一部整体的著作,我们尽可以也这样认为。特别注意基督在约12:38-41中引用赛6:9,10;赛53:1,指出这两段均为以赛亚所写;再看罗9:27,29,33;罗10:15,16,20,21,保罗也是这样认为的。

《以赛亚书》的注释者现在有幸拥有两份旧约圣经的希伯来手稿,它们比以前已知的任何希伯来圣经文稿要早一千年。这些无价的文稿称为死海以赛亚古卷,需要特别予以重视。《SDA圣经注释》卷一31-34页简述了1947年以来在死海附近的洞穴里这些古卷和其它希伯来文献的发现,一般特点及其重要意义,这里无须重复。

两份从库姆兰遗址第一号洞穴里发现的以赛亚古卷被正式定名为 IQISa 和 IQISb。那份完整的以赛亚古卷,原为耶路撒冷叙利亚修道院收存,后来于1954年为以色利政府所获得,定名为 IQISa,另一份《以赛亚书》的残卷收藏在希伯来大学,定名为 IQISb。

这两份文稿是艾赛尼社团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根据对这个洞穴和库姆兰进行的科学发掘,这些书是在第一次犹太战争(公元66-70年)结束以前,可能为安全保存而藏到洞里去的。但是各种证据表明,其书写的时间要早得多,为公元前一或二世纪,IQISa 似乎比 IQISb 更早一些。由于本注释在讨论有差异存在的章节时,注出了这两个古卷与马所拉文本比较重大的差异处,故这里简述 IQISa 和 IQISb 的特征:

IQISa 包括《以赛亚书》第一节至最后一节的全卷。其影印本已经出版,由米勤?伯罗斯加上现代希伯来译文(《圣马可修道院死海古卷》卷一,纽?黑文《美国东方研究学派》,1950年)。关于这份古卷,已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所以对它的评价要比1954年底才发表的 IQISb 准确。

总的说来,IQISa 古卷同已知的马所拉《以赛亚书》文本是一致的。但抄写人不是专业人员,字体不及 IQISb 漂亮。有许多抄写方面的错误。有一些错误似乎是听错了,因为看来有些部分是口授的。该古卷所依据的原件似乎有脱漏,所以抄写者一遇到脱漏处就在抄本上留下空白,以便以后根据别的也许是更准确的原稿补入。有时抄写者对脱漏的内容估计不足,留空不够,结果插入部分常常写到边外去。

该抄本的一些遗漏是明显的。抄写者或口授者从某一个词跳到后面的同一个词,而把当中的词都漏掉了。这种词语混淆的错误是抄写中常见的,新约文稿中也有发生,加添的情况很少,往往仅几个词而已。文字上也有许多差异,但都是次要的,大部分不影响句子的意义,还有数千处拼写上的差异,由于这个抄本比原来已知的最早文本要早一千年,这种差异也是不奇怪的。

IQISb 远没有其他文稿完整。当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A.L.萨克尼克教授从贝多因发现者或商人那里得到时,这份文稿的样子实在很惨。经过整理,才发现这份残卷为我们保存了《以赛亚书》以下章节的片段:第10;13;16;19;22;26;28-30;35;37-41;43-66章。37章以前所剩残卷甚少,所提供的资料比不上本书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保存得很好,不过皮卷的每一页均有或大或小的裂缝,故影响到正文。这份抄本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实为憾事,因为留下来的部分其质量远胜过 IQISa 抄本。

IQISb 的文字表明它出自一位有经验的抄写员之手,字体漂亮,几乎没有文字上的错误。这份抄本有充足的内容保存下来,表明遗缺的部分与保留下来的部分没有什么区别。其文字与马所拉抄本惊人地相似。在整部 IQISb 抄本中只有八个与马所拉抄本不同之处是本注释认为值得考虑的。即使是这些差异,亦是较为次要的(见赛38:13;赛41:11;赛43:6;赛53:11;赛6:19,21;赛63:5;赛66:17注释)。其它差异之处就更显得无关紧要了。

由于 IQISb 抄本保留下来的部分与马所拉抄本差异甚微,一些考据学者起先不相信它是古卷。他们认为其中的文字特点显示其来源要迟得多。所以,这第二份以赛亚抄本证明自耶稣的时代至今,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字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动。在同一个艾赛尼图书馆里发现的另一份以赛亚书抄本(IQISa)证明还存在一些抄写不那么认真的抄本。希伯来大学以赛亚古卷(IQISb)由A.L.萨克尼克发表(系他死后经N.阿维加特整理发表在希伯来文著作Osar hammegiloth haggenuzoth,耶路撒冷,巴亚利克学院和希伯来大学,1954年)。


三、历史背景

《以赛亚书》的时代十分明确,其写作时间在近东历史中也是为人所熟悉的。以赛亚蒙召担任先知是在见到第六章有关上帝荣耀的异象以前。他在乌西雅,约但,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时履行他的职责(赛1:1)。根据本注释所拟用的年表(见《SDA圣经注释》卷二77,84和86页),乌西雅约死于公元前739年,希西家死于公元前686年,由他儿子玛拿西继位。在这段时期中亚述的国王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公元前745-727年),撒缦以色五世(公元前727-722年),撒尔根二世(公元前722-705年),西拿基立(公元前705-681年)和以撒哈顿(公元前681-669年)。他们是亚述历史上最强大的国王。所以以赛亚担任先知,正是亚述的鼎盛时期,它似乎不久就要吞并整个东方世界。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对周围国家发动一系列的征战,使越来越多近东的地区落入亚述的控制之下。亚述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霸国,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它匹敌。

公元前745年,提革拉毗列色入侵巴比伦。744年他进军东北地区,从743-738年他向西北和西方发动几次大的征战,结果与以色列的米拿现和“伊俄大的阿兹利乌”(可能就是犹大的乌西雅)发生冲突。乌西雅似乎策动西方国家结成强大的同盟阻止亚述人控制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7年,提革拉毗列色再次把矛头指向东北玛代地区,但到公元前736年他又挥师西北,经过五年殊死的战争完全控制了西亚地区。公元前735年他向乌拉尔图,即现代的亚美尼亚地区进军;734年,他与非利士作战;733和732年进攻大马士革。731年他再次进攻巴比伦。据史载730年他留在国内,但到729年他又进攻巴比伦,在那里“与彼勒握手”,从而以“普鲁”的称号成为巴比伦的王(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1页)。在727年他再次进攻大马士革。关于提革拉毗列色的统治,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0-62页。

尽管关于撒缦以色五世的记录很不完整,我们仍知道他的战争主要是针对以色列的。公元前725-723年,他围攻撒玛利亚三年,占领了该城(公元前723或722年),以色列国从此就灭亡了。

撒尔根二世(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2,63页)可能于723或722年率军攻取撒玛利亚。他于722/721年开始做王,成为亚述历史上可能是最伟大的军事君主。他向东北的巴比伦、西北、以及地中海沿岸发动一系列的征战,于720年镇压了西北和西面的起义,于715年降服了一些阿拉伯部族,从几个衰弱的埃及统治者那里接受贡物。在711年,他派遣他珥探镇压亚实突的起义(见王下18:17注释;参赛20:1)。公元前709年,撒尔根成为巴比伦国王。

西拿基立(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3-65)于公元705年作王,于703年打败巴比伦的米罗达巴拉但。701年他发动著名的“第三次战役”,进攻腓尼基,非利士和犹大,实际上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国家,包括摩押,亚们和以东均被征服,被迫向亚述纳贡。但这次出征由于没有攻占耶稣撒冷,不算完全成功。西拿基立显然在亚述历史所没有提到的另一次出征中(见王下18:13注)转向西方,再次威胁犹大,但由于他的军队被上帝的使者击杀而被迫回到亚述(赛37:36,37)。

当时埃及和巴比伦虽然比较弱,仍时常起来抵抗亚述的入侵。在撒尔根和西拿基立统治时期,巴比伦的米罗达巴拉但特别活跃。西拿基立第二次入侵犹大时(见王下18:13;19:9注释),埃及的特哈加率军抗击。


四、主题

以赛亚生活在一个动乱的世界。对于犹大和以色列来说,这都是一个危难的时代。上帝的子民深陷于罪孳之中。在乌西雅和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下,犹大和以色列都繁荣强盛起来。但是物质的繁荣造成了属灵上的衰落。百姓离弃了上帝和公义的道路。两个国家社会和道德状况差不多。官吏贪脏枉法,统治者贪得无厌,穷奢极欲。贪婪和败坏成为社会的时尚。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许多人变得赤贫,沦为奴隶。以赛亚和他同时代的先知弥迦、阿摩司、何西阿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和道德状况。许多百姓不再敬拜耶和华,而去随从外邦的神。还有一些人只讲究宗教的外表形式,根本不知道其真正意义和能力。

以赛亚警告百姓说,这样的状况不能再长期继续下去了。耶和华将要离开那个自称追求公义,事实上却追随罪恶的民族,以赛亚看到了有关上帝圣洁的异象,知道这个民族非常需要认识上帝和祂公义慈爱的道路。他看见上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却非常关心世上的事,呼吁人们悔改。祂乐于赦免人的过错,但基于祂公义的本性,祂必审判那些怙恶不悛的人。以赛亚指出,公义的道路乃是生命平安和繁荣的道路,但罪恶的道路却必导致病苦和祸患。他努力教导百姓宗教的真正意义和上帝的真正性质。他呼吁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纯洁的世界。他警告这个民族,继续作恶必然加速灭亡。上帝将利用亚述人来惩罚这个伪善的民族。他们设立了不公正的法律,屈枉穷乏人,夺去困苦人的理,以寡妇当作虏物,以孤儿当作挣物。以赛亚宣布,对于这样的人,报应和荒芜的日子很快就会来到。

以赛亚宣称:全世界只有一位上帝统治。这位上帝不仅要求希伯来人,而且要求地上所有的国家行义。祂要审判一切坚持作恶的人。上帝的审判将临到亚述、巴比伦、非利士、埃及、摩押、叙利亚和推罗。最后全地都将因罪而完全毁灭,只有上帝被高举。祂的子民将在一个完全喜乐平安的新世界里敬拜祂。

以赛亚既是一个先知,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勇敢而坚决地遣责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他看到向埃及求助的愚昧,就提醒犹大的领袖们注意到他们谋士的意见是混乱的,埃及本身将四分五裂,这个城与那个城争战。每一个人都要起来攻击自己的邻居。他指出依靠属世的同盟来帮助是愚蠢的。他强调人的见解算不了什么,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上帝的子民要让上帝在他们中间才有力量。可是他们拒绝了上帝的怜悯和保护。

虽然毁灭即将来临,以赛亚仍不断指出有一班忠于上帝的余民将要得救。除了这一班余民以外,所有自称上帝子民的人都将象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灭亡。而余民则依靠以色列的圣者,学习行在祂的道中。

以赛亚经常提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祂既然圣洁,就要求祂的子民也要圣洁。既为公义,就不能容忍罪。以赛亚展望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即“公义之城”(赛1:26)。以赛亚认为,公义不只是严格遵守宗教仪式和礼节。实际上,人若没有品格的改变,过圣洁无愧的生活就是得罪耶和华。

就以色列而言,以赛亚显然只指望少数人逃脱即将临到的厄运。对于犹大,以赛亚则希望能让他们逃过面临的危险。但他宣布,唯一安全的道路就是归回上帝和祂公义圣洁的道路。

在《以赛亚书》的后半部分(赛40-66章)中,以赛亚展现了圣经中有关以色列和以色列的上帝最感人的画面。灵感之笔在这里对作为受苦救主的基督作了最生动的描述(53章),显示了圣经中有关上帝无限伟大和良善的最清楚的图景,宣示了教会的伟大使命。以赛亚清楚地看到了基督将要来作“外邦人的光”。祂救恩的信息将传到“地极”(赛49:6)。他呼唤锡安兴起,穿上荣美的衣服(52:1),要扩张帐幕之地,张大居住的幔子,等待那光荣的日子,得多国为业,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赛54:2,3)。他嘱咐以色列兴起发光,因为上帝的荣耀要现在她身上。万国要来就她的光,列王要来就她所发出的光辉(赛60:1-3)。关于解释的原则,见《SDA圣经注释》本卷25-38页。

以赛亚被称为弥赛亚先知是很合适的。没有其他的人如此清楚地看见上帝的圣洁和伟大,基督的本体和工作,上帝对于祂教会的光荣宗旨。以赛亚被看作是以色列著名先知之首是很恰当的。他的著作是所有先知作品中最重要的。


五、纲要

(一)以赛亚蒙召抵制全国的背道 赛1-6章

1、序言:蒙召作先知 赛1:1

2、呼吁归向上帝 赛1:2-31

1)以色列的背逆和上帝的惩戒 赛1:2-9

2)形式主义宗教的无用 赛1:10-15

3)顺从的福气,背逆的刑罚 赛1:16-31

3、上帝对于犹大的计划,它的失败 赛2-5章

1)外邦人的聚集 赛2:1-5

2)犹大的失败 赛2:6-9

3)上帝的大日 赛2:10-22

4)犹大领袖的失败 赛3:1-15

5)百姓的状况 赛3:16-4:1

6)行义之余民的得救和复兴 赛4:2-6

7)上帝对犹大失败之失望 赛5:1-7

8)以色列所犯之罪 赛5:8-25

9)上帝的惩罚 赛5:26-30

4、以赛亚:上帝差往背道之国家的使者 赛6:1-13

1)有关上帝威严的异象 赛6:1-7

2)确立以赛亚的呼召和任务 赛6:8-13

(二)从亚兰和亚述手下得救 赛7-12章

1)得救的应许 赛7:1-9

2)得救的征兆 赛7:10-25

2、预言亚述入侵犹大 赛8-10章

1)入侵的征兆 赛8:1-8

2)犹大信靠上帝的大能而不靠人 赛8:9-22

3)最后因弥赛亚来临而得救 赛9:1-7

4)继续顽固不化和惩戒 赛9:8-10:4

5)亚述的败落,上帝忿怒之棍 赛10:5-34

3、弥赛亚的国度 赛11,12章

1)藉着弥赛亚得救和复兴 赛11:1-9

2)以色列人从异乡回来,外邦人亦归顺 赛11:10-16

3)得救之歌 赛12:1-6

(三)从巴比伦和其他国家手下得救 赛13-23章

1、有关巴比伦的一个严肃信息 赛13:1-14:23

1)巴比伦的荒凉 赛13:1-22

2)以色列从巴比伦权下得救 赛14:1-3

3)巴比伦王的覆灭 赛14:4-23

2、有关亚述的严肃信息 赛14:24-28

3、有关非利士的严肃信息 赛14:29-32

4、有关摩押的严肃信息 赛15,16章

5、有关大马色(大马士革,亚兰)的严肃警告信息 赛17章

6、有关古实的严肃信息 赛18章

7、有关埃及的严肃信息 赛19,20章

8、有关巴比伦的严肃信息 赛1:1-10章

9、有关度玛的严肃信息 赛21:11,12

10、有关阿拉伯的严肃信息 赛21:13-17

11、有关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严肃信息 赛22章

12、有关推罗的严肃信息 赛23章

(四)从撒但权下得救:上帝的大日 赛24-35章

1、全地荒凉 赛24章

2、上帝子民蒙拯救 赛25-27章

1)赞美和胜利之歌 赛25章

2)信靠上帝之歌 赛26:1-27:1

3)上帝葡萄园之歌 赛27:2-6章

4)以色列余民的聚集 赛27:7-13

3、对以色列和犹大的严肃警告

1)以法莲(以色列)的灾祸赛28:1-6

2)对耶路撒冷领袖的警告 赛28:7-29

3)对大卫之城亚利伊勒(耶路撒冷)的警告 赛29:1-17

4)雅各得赎和复兴 赛29:18-24

4、与埃及结盟之愚昧 赛30,31章

1)依靠埃及之人的灾祸 赛30:1-14

2)信靠上帝之人所得的怜悯 赛30:15-33

3)埃及和亚述的失败 赛31章

5、弥赛亚之国 赛32-35章

1)凭公义执政之王 赛32,33章

2)上帝施行报应的日子 赛34章

3)新地球之歌 赛35章

(五)历史插叙 赛36-39章

1、亚述入侵犹大 赛36,37章

1)拉伯沙基给希西家的第一个信息 赛36:1-37:7

2)拉伯沙基给希西家的第二个信息 赛37:21-38

3)希西家祈祷 赛37:14-20

4)拯救的应许和实现 赛37:21-38

2、希西家患病和康复 赛38,39章

1)希西家患病和复元 赛38章

2)米罗达巴拉但的使者 赛39章

(六)上帝计划的胜利实现:拯救和拯救者 赛40-53章

1、信任上帝旨意的可靠基础 赛40-47章

1)信靠上帝,祂的话永不失效 赛40,41章

2)上帝的“仆人”基督 赛43章

3)上帝的“仆人”以色列 赛43:1-44:23

4)上帝的“仆人”居鲁士 赛44:24-46:13

5)巴比伦的覆灭 赛47章

2、以色列不愿起她在弥赛亚应许中的作用 赛48:52:12

1)不肯从被掳中获得教训 赛48章

2)不肯在各国面前代表上帝 赛49章

3)不肯放弃世俗智慧的见解 赛56章

4)不肯勇敢地响应上帝的呼召 赛51:1-52:12

3、上帝受苦的“仆人”弥赛亚 赛52:13-53:12

(七)外邦人的归顺 赛54-62章

1、以色列在上帝计划中的作用 赛54-56章

1)以色列的使命:争取全世界归上帝 赛54章

2)致万民的救恩信息 赛55章

3)万民祷告的殿 赛56章

2、改革的呼召 赛57-59章

1)恳切呼吁以色列归向上帝 赛57章

2)个人信仰的真正精神 赛58章

3)恳切呼吁放弃罪恶 赛59章

3、以色列要作外邦人的光 赛60-62章

1)以色列命运的光荣时刻 赛60章

2)以色列宣扬救恩福音的任务 赛61章

3)以色列忠心服务的报赏 赛62章

(八)弥赛亚国度的建立 赛63-66章

1、上帝的大日 赛63:1-65:16

1)复仇的日子 赛63:1-6

2)上帝行在祂百姓身上的奇迹 赛63:7-19

3)恳求改变和拯救的祈祷 赛64章

4)上帝责备和接受祂的仆人 赛65:1-16

2、上帝让大地复兴 赛65:17-66:24

1)新的地球 赛65:17-25

2)上帝施恩给祂仆人,降祸给祂仇敌 赛66:1-21

3)上帝在宇宙前显为公义,万民敬拜祂 赛66:22-24

和合本赛53:1 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拼音版赛53:1 Wǒmen suǒ chuán de, ( huò zuò suǒ chuán yǔ wǒmen de ) yǒu shuí xìn ne. Yēhéhuá de bǎngbì xiàng shuí xiǎnlù ne.

吕振中赛53:1 我们所听见的、有谁能相信呢?永恒主的膀臂向谁现露过呢?

新译本赛53:1 谁会相信我们所传的?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现代译赛53:1 他的子民回答:谁会相信我们现在的传报?谁能预料上主会干预这事呢?

当代译赛53:1 然而,有谁相信我们所传的呢?上帝的大能又曾经向谁彰显呢?

思高本赛53:1 有谁会相信我们的报道呢?上主的手臂又向谁显示了呢?

文理本赛53:1 所传于我侪者、有谁信之、耶和华之臂、向谁显之、

修订本赛53:1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 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KJV 英赛53:1 Who hath believed our report? and to whom is the arm of the LORD revealed?

NIV 英赛53:1 Who has believed our message and to whom has the arm of the LORD been revealed?

和合本赛53:2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拼音版赛53:2 Tā zaì Yēhéhuá miànqián shēng cháng rú nèn yá, xiàng gēn chūyú gān dì. tā wú jiā xíng meiróng, wǒmen kànjian tāde shíhou, ye wú meimào shǐ wǒmen xiànmù tā.

吕振中赛53:2 他在永恒主面前长起来像幼树秧,像根出于乾旱之地;他没有佳形威仪让我们瞻仰他,也没有美容使我们羡慕他。

新译本赛53:2 他在耶和华面前如嫩芽生长起来,像根出于干旱之地;他没有佳形,也没有威仪,好叫我们仰慕他;他也没有美貌,使我们被他吸引。

现代译赛53:2 这是上主的旨意:他的仆人要像幼苗抽芽,像花草在乾旱的土壤里生根。他既无威仪,也不英俊,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他的仪表平凡,不能引起我们的倾慕。

当代译赛53:2 在上帝面前,他好像一根嫩芽,又好像一棵生长在旱地上的植物;并没有轩昂俊美的外貌可以吸引别人,叫人崇敬他。

思高本赛53:2 他在上主前生长如嫩芽,又像出自乾地中的根苗;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文理本赛53:2 惟其仆也、有如条肄、生于其前、亦犹根株、盘于槁壤、无丰度、无威仪、我侪见之、无美可慕、

修订本赛53:2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 像根出于干地。 他无佳形美容使我们注视他, 也无美貌使我们仰慕他。

KJV 英赛53:2 For he shall grow up before him as a tender plant, and as a root out of a dry ground: he hath no form nor comeliness; and when we shall see him, there is no beauty that we should desire him.

NIV 英赛53:2 He grew up before him like a tender shoot, and like a root out of dry ground. He had no beauty or majesty to attract us to him, nothing in his appearance that we should desire him.

和合本赛53: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拼音版赛53:3 Tā beì miǎoshì, beì rén yànqì, duō shòu tòngkǔ, cháng jīng yōu huàn. tā beì miǎoshì, hǎoxiàng beì rén yǎn miàn bù kàn de yíyàng. wǒmen ye bù zūnzhòng tā.

吕振中赛53:3 他被藐视,被绝交,是个多受痛苦、熟知忧患的人,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他被藐视,我们并不算他为什么。

新译本赛53:3 他被藐视,被人拒绝,是个多受痛苦,熟悉病患的人。他像个被人掩面不看的人一样;他被藐视,我们也不重视他。

现代译赛53:3 他被藐视,被人拒绝;他忍受痛苦,经历忧患。人都掩面,不看他一眼;他被藐视,我们不敬重他。

当代译赛53:3 他遭受人藐视、厌弃,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受人藐视,人都掩面不看他,我们也不尊重他。

思高本赛53:3 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他好像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以他不算什麽。

文理本赛53:3 彼被藐视、为人厌弃、素历困苦、洞悉病患、犹人掩面所不欲睹、而鄙夷者、我侪不重视之、○

修订本赛53: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他被藐视, 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我们也不尊重他。

KJV 英赛53:3 He is despised and rejected of men; a man of sorrows, and acquainted with grief: and we hid as it were our faces from him; he was despised, and we esteemed him not.

NIV 英赛53:3 He was despised and rejected by men, a man of sorrows, and familiar with suffering. Like one from whom men hide their faces he was despised, and we esteemed him not.

和合本赛53:4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拼音版赛53:4 Tā chéngrán dāndāng wǒmen de yōu huàn, bēi fù wǒmen de tòngkǔ. wǒmen què yǐwéi tā shòu zé fá, beì shén jī dǎ kǔdaì le.

吕振中赛53:4 其实呢、我们的忧患是他担当了,我们的痛苦他背负了;我们呢、却以为他是被痛击,被上帝击打,而受苦楚的。

新译本赛53:4 原来他担当了我们的病患,背负了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打,被 神击打和苦待了。

现代译赛53:4 但是,他承当了我们的忧患;他担负了我们该受的痛苦。我们反认为他该受责罚,该受上帝的鞭打,苦待!

当代译赛53:4 诚然,他亲自承担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是上帝击打苦待他。

思高本赛53:4 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

文理本赛53:4 彼诚负我病患、任我忧苦、我以为彼受惩罚、上帝谴责、加以困苦、

修订本赛53:4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 是被上帝击打苦待。

KJV 英赛53:4 Surely he hath borne our griefs, and carried our sorrows: yet we did esteem him stricken, smitten of God, and afflicted.

NIV 英赛53:4 Surely he took up our infirmities and carried our sorrows, yet we considered him stricken by God, smitten by him, and afflicted.

和合本赛53:5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拼音版赛53:5 Nà zhī tā wèi wǒmen de guō fàn shòu haì, wèi wǒmen de zuìniè yēshāng. yīn tā shòu de xíngfá wǒmen dé píngān. yīn tā shòu de biān shāng wǒmen dé yīzhì.

吕振中赛53:5 哪知道是他为了我们的过犯而被刺透,为了我们的罪孽而被压伤;那加于他身上的刑罚使我们得了安康;因他受的鞭伤、我们才得医治。

新译本赛53:5 然而他是为了我们的过犯被刺透,为了我们的罪孽被压伤;使我们得平安的惩罚加在他身上,因他受了鞭伤,我们才得医治。

现代译赛53:5 为了我们的罪恶,他被刺伤;为了我们的过犯,他挨毒打。因他受责罚,我们得痊愈;因他受鞭打,我们得医治。

当代译赛53:5 谁知他是为了我们的过犯而被刺透,因着我们的罪孽而被压伤。因他所受的刑罚,我们得享平安;因他所受的鞭伤,我们得蒙医治。

思高本赛53:5 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

文理本赛53:5 惟彼因我罪而被创、缘我咎而受伤、彼遭谴责、俾我平康、彼见鞭扑、令我痊愈、

修订本赛53:5 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 因他受的惩罚,我们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KJV 英赛53:5 But he was wounded for our transgressions, he was bruised for our iniquities: the chastisement of our peace was upon him; and with his stripes we are healed.

NIV 英赛53:5 But he was pierced for our transgressions, he was crushed for our iniquities; the punishment that brought us peace was upon him, and by his wounds we are healed.

和合本赛53: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拼音版赛53:6 Wǒmen dōu rú yáng zǒu mí, gèrén piān xíng jǐ lù. Yēhéhuá shǐ wǒmen zhòngrén de zuìniè dōu guī zaì tā shēnshang.

吕振中赛53:6 我们都如同羊、走迷了途,各人偏向自行的路;永恒主却使我们众人的罪孽罪罚都集归在他身上。

新译本赛53:6 我们众人都如羊走迷了路,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却把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现代译赛53:6 我们像一群迷失的羊,各走自己的路。但我们一切的过犯,上主都使他替我们承当。

当代译赛53:6 我们都像迷路的羊,各人偏行己路;但上帝却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落在他的身上。

思高本赛53:6 我们都像羊一样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但上主却把我们众人的罪过归到他身上。

文理本赛53:6 我侪如羊、行于歧路、各趋己途、耶和华以我众之愆尤、置于其身、○

修订本赛53:6 我们都如羊走迷, 各人偏行己路; 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KJV 英赛53:6 All we like sheep have gone astray; we have turned every one to his own way; and the LORD hath laid on him the iniquity of us all.

NIV 英赛53:6 We all, like sheep, have gone astray, each of us has turned to his own way; and the LORD has laid on him the iniquity of us all.

和合本赛53:7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拼音版赛53:7 Tā beì qīyē, zaì shòu kǔ de shíhou què bù kāikǒu. ( huò zuò tā shòu qīyē què zìbēi bù kāikǒu ) tā xiàng yánggāo beì qiā dào zǎishā zhī dì, yòu xiàng yáng zaì jiǎn maó de rén shǒu xià wú shēng, tā ye shì zhèyàng bù kāikǒu.

吕振中赛53:7 他被压迫,受苦楚,总不开口;就如小羊被牵到屠宰之地,又如同羊在剪毛人面前无声,总不开口。

新译本赛53:7 他被虐待,受痛苦的时候,他并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去屠宰,又像羊在剪羊毛的人面前寂然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现代译赛53:7 他受迫害,但他逆来顺受;他一言不发。他像待宰的小羊,像被剪毛的羊,他一声不响。

当代译赛53:7 他被欺压、受痛苦的时候却不开口,就像被人拖出去屠宰的羊羔和在剪毛的人手下不出声的羊;他也是这样的静默无言。

思高本赛53:7 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同样不开口。

文理本赛53:7 彼被屈抑、遇苦而不启口、如羔牵就死地、若羊对翦毛者缄口无声、

修订本赛53:7 他被欺压受苦, 却不开口; 他像羔羊被牵去宰杀, 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 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KJV 英赛53:7 He was oppressed, and he was afflicted, yet he opened not his mouth: he is brought as a lamb to the slaughter, and as a sheep before her shearers is dumb, so he openeth not his mouth.

NIV 英赛53:7 He was oppressed and afflicted, yet he did not open his mouth; he was led like a lamb to the slaughter, and as a sheep before her shearers is silent, so he did not open his mouth.

和合本赛53:8 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拼音版赛53:8 Yīn shòu qīyē hé shenpàn tā beì duó qù. zhìyú tā tóng shì de rén, shuí xiǎng tā shòu biāndǎ, cóng huó rén zhī dì beì jiǎnchú, shì yīn wǒ bǎixìng de zuì guō ne.

吕振中赛53:8 他因受威压、受审判而被夺取了性命,他那世代的人谁还思想到他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为了我人民的过犯而被鞭打呢?

新译本赛53:8 他受拘禁和审判以后被带走;至于他那个世代的人中,有谁想到从活人之地被剪除,被击打,是因我子民的过犯呢?

现代译赛53:8 他被拘禁,受审判,被处死,没有人关心他。他为了我子民的罪恶离开人世,为了我子民的过犯被置於死地。

当代译赛53:8 他因受欺压和审判,被人除掉;与他同代的人,又有谁想到他受鞭打、被夺去生命,是为我的子民代罪的呢?

思高本赛53:8 他受了不义的审判而被除掉,有谁怀念他的命运?其实他从活人的地上被剪除,受难至死,是为了我人民的罪过。

文理本赛53:8 彼受屈抑讯鞫、被取而去、于其时代、谁料其见绝于生人之地、乃因我民有罪、当受厥刑乎、

修订本赛53:8 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 谁能想到他的世代呢? 因为他从活人之地被剪除, 为我百姓的罪过他被带到死里。

KJV 英赛53:8 He was taken from prison and from judgment: and who shall declare his generation? for he was cut off out of the land of the living: for the transgression of my people was he stricken.

NIV 英赛53:8 By oppression and judgment he was taken away. And who can speak of his descendants? For he was cut off from the land of the living; for the transgression of my people he was stricken.

和合本赛53:9 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拼音版赛53:9 Tā suīrán wèi xíng qiángbào, kǒu zhōng ye méiyǒu guǐzhà, rén hái shǐ tā yǔ è rén tóng mái. shuí zhī sǐ de shíhou yǔ cáizhǔ tóng zàng.

吕振中赛53:9 他虽没有行过强暴,他口中虽没有诡诈,人还使他的坟墓跟恶人在一起,使他的丘坟(传统∶在他的死)跟富人在一道。

新译本赛53:9 虽然他从来没有行过强暴,他的口里也没有诡诈,人还是使他与恶人同埋,但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现代译赛53:9 虽然他从来没有凶暴的行为,也没有撒过谎,他却跟邪恶人葬在一起;他和财主共墓穴。

当代译赛53:9 虽然他没有做过强暴的事,口中也没有说过诡诈的话,但人还是把他和恶人葬在一起。谁知道,他死后却是与财主同葬。

思高本赛53:9 虽然他从未行过强暴,他口中也从未出过谎言,人们仍把他与歹徒同埋,使他同作恶的人同葬。

文理本赛53:9 彼虽未行凶暴、口无诡谲、犹使之与恶人同穴、乃与富人共冢、○

修订本赛53:9 他虽然未行残暴, 口中也没有诡诈, 人还使他与恶人同穴, 与财主同墓。

KJV 英赛53:9 And he made his grave with the wicked, and with the rich in his death; because he had done no violence, neither was any deceit in his mouth.

NIV 英赛53:9 He was assigned a grave with the wicked, and with the rich in his death, though he had done no violence, nor was any deceit in his mouth.

和合本赛53:10 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拼音版赛53:10 Yēhéhuá què déng yì ( huò zuò xǐyuè ) jiāng tā yēshāng, shǐ tā shòu tòngkǔ. Yēhéhuá yǐ tā wèi shú zuì zhaì. ( huò zuò tā xiàn ben shēn wèi shú zuì zhaì ) tā bì kànjian hòuyì, bìngqie yán cháng nián rì, Yēhéhuá suǒ xǐyuè de shì, bì zaì tā shǒu zhōng hēng tōng.

吕振中赛53:10 永恒主虽定意用忧患将他压伤,但他(传统∶你)将本身献为赔罪祭时,他却要看到他的后裔,并且延年益寿,而永恒主定的旨意也必在他手中顺利地实现,

新译本赛53:10 耶和华却喜悦把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若以他的性命作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得享长寿;耶和华所喜悦的,必在他手中亨通。

现代译赛53:10 上主说:他挨打受苦是我的旨意;他的死是赎罪的祭。他会看到自己的后代;他有长久的岁月。藉着他,我要实现我的计划。

当代译赛53:10 上帝定意要把他压伤,使他受苦。他献上自己作为赎罪祭,他必得看见自己的后裔,他的日子必得增延,上帝的旨意也必定藉着他的手得以成就。

思高本赛53:10 上主的旨意是要苦难折磨他;当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赎过祭时,他要看见他的後辈延年益寿,上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实现。

文理本赛53:10 耶和华愿损伤之、俾遘病患、彼献己生为赎罪祭、必见厥裔、其寿绵长、耶和华之志、藉其手而大成、

修订本赛53:10 耶和华的旨意要压伤他, 使他受苦。 当他的生命作为赎罪祭时, 他必看见后裔,他的年日必然长久。 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KJV 英赛53:10 Yet it pleased the LORD to bruise him; he hath put him to grief: when thou shalt make his soul an offering for sin, he shall see his seed, he shall prolong his days, and the pleasure of the LORD shall prosper in his hand.

NIV 英赛53:10 Yet it was the LORD'S will to crush him and cause him to suffer, and though the LORD makes his life a guilt offering, he will see his offspring and prolong his days, and the will of the LORD will prosper in his hand.

和合本赛53:11 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

拼音版赛53:11 Tā bì kànjian zìjǐ laókǔ de gōngxiào, biàn xīn mǎn yì zú. yǒu xǔduō rén, yīn rènshi wǒde yì pú dé chēngwèi yì. bìngqie tā yào dāndāng tāmende zuìniè.

吕振中赛53:11 他受了致命苦难以后、必得见光明;他必心满意足、因知自己无罪(同词∶称义),我的仆人必使许多人得称为无罪(同词∶称义);他们的罪罚是他要背负的。

新译本赛53:11 他受了生命之苦以后,必看见光明,并且心满意足;我的义仆必使许多人因认识他而得称为义,他也必背负他们的罪孽。

现代译赛53:11 经历了一生的痛苦,我的仆人要重新得到喜乐;他必知道受苦不是徒然。我公义的仆人将因认识我而使许多人成为义人;为了他,我要赦免他们的罪。

当代译赛53:11 他必得看见自己劳苦的成果,便心满意足。我的仆人,就是那公义的一位,他要使那些认识他的人得称为义,他要担当许多人的罪孽。

思高本赛53:11 在他受尽了痛苦之後,他要看见光明,并因自己的经历而满足;我正义的仆人要使多人成义,因为他承担了他们的罪过。

文理本赛53:11 主曰、彼必见其艰苦之果、遂得满志、我之义仆、将以其知识、俾多人为义、而任其过、

修订本赛53:11 因自己的劳苦,他必看见光就心满意足。 因自己的认识,我的义仆使许多人得称为义, 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

KJV 英赛53:11 He shall see of the travail of his soul, and shall be satisfied: by his knowledge shall my righteous servant justify many; for he shall bear their iniquities.

NIV 英赛53:11 After the suffering of his soul, he will see the light of life and be satisfied; by his knowledge my righteous servant will justify many, and he will bear their iniquities.

和合本赛53:12 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拼音版赛53:12 Suǒyǐ wǒ yào shǐ tā yǔ wèi dà de tóng fèn, yǔ qiángshèng de yùn fēn lǔ wù. yīnwei tā jiāng méng qīng dǎo, yǐzhì yú sǐ. tā ye beì liè zaì zuì fàn zhī zhōng. tā què dāndāng duō rén de zuì, yòu wèi zuì fàn daì qiú.

吕振中赛53:12 故此我必将许多人分给他做业份,他必分得强盛的为掳掠物,因为他将自己倾倒至死;他被数算跟罪犯同列,却是他担当了许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们代求。

新译本赛53:12 所以,我要使他与伟大的人同分,他必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把自己的性命倾倒,以致于死。他被列在罪犯之中,却担当了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现代译赛53:12 所以,我要使他在伟人中有地位,在强盛的人中得荣誉。他自愿牺牲生命,分担罪人的命运;他担当了众人的罪,为他们的过犯代求〔或译:担当了他们应受的惩罚〕。

当代译赛53:12 我要给他伟大者的尊荣,他可以跟强盛的瓜分战利品,这全是因为他将命倾倒出来,以至於死,又列於罪犯的行列中,担当了许多人的罪,又为罪人求赦。

思高本赛53:12 为此,我把大众赐与他作报酬,他获得了无数的人作为猎物;因为他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於死亡,被列於罪犯之中。

文理本赛53:12 我必使其与大人共业、与强者分财、以其倾厥生命、至于死亡、与罪人同列、实负多人之咎、为干罪者祈焉、

修订本赛53:12 因此,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份, 与强盛的均分掳物。 因为他倾倒自己的生命,以致于死, 也列在罪犯之中。 他却担当多人的罪, 为他们的过犯代求。

KJV 英赛53:12 Therefore will I divide him a portion with the great, and he shall divide the spoil with the strong; because he hath poured out his soul unto death: and he was numbered with the transgressors; and he bare the sin of many, and made intercession for the transgressors.

NIV 英赛53:12 Therefore I will give him a portion among the great, and he will divide the spoils with the strong, because he poured out his life unto death, and was numbered with the transgressors. For he bore the sin of many, and made intercession for the transgressor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